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四

《卷四》[View] [Edit] [History]

张子正𫎇注卷四上     船山遗书二十八》

1
   衡阳王夫之撰

大心篇》

1
此上六篇,极言天人神化性命之理;自此以下三篇,乃言学者穷理精义之功。明乎道之所自出,则功不妄;反诸学之所必务,则理不差。君子之道所以大而有实也。此篇乃致知之要,下二篇乃笃行之实,知之至而后行无不得,又学者知止之先资也。
2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3
大其心,非故扩之使游于荒远也;天下之物相感而可通者,吾心皆有其理,唯意欲蔽之则小尔。由其法象,推其神化,达之于万物一源之本,则所以知明处当者,条理无不见矣。天下之物皆用也,吾心之理其体也;尽心以循之,则体立而用自无穷。
4
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5
闻见,习也;习之所知者,善且有穷,况不善乎!尽性者,极吾心虚灵不昧之良能,举而与天地万物所从出之理合而知其大始,则天下之物与我同源,而待我以应而成。故尽孝而后父为吾父,尽忠而后君为吾君,无一物之不自我成也;非感于闻见,触名思义,触事求通之得谓之知能也。
6
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
7
朱子谓知性乃能尽心,而张子以尽心为知性之功,其说小异,然性处于静而未成法象,非尽其心以体认之,则偶有见闻,遂据为性之实然,此天下之言性者所以凿也。
8
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9
心不尽则有外,一曲乍得之知,未尝非天理变化之端,而所遗者多矣。
10
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
11
天下有其事而见闻乃可及之,故有尧,有象,有瞽瞍,有舜,有文王,幽、厉,有三代之民,事迹已著之馀,传闻而后知,遂挟以证性,知为之梏矣。德性之知,循理而及其原,廓然于天地万物大始之理,乃吾所得于天而即所得以自喻者也。
12
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
13
萌者,所从生之始也。见闻可以证于知已知之后,而知不因见闻而发。德性诚有而自喻,如暗中自指其口鼻,不待镜而悉。
14
由象识心,徇象丧心。
15
物之有象,理即在焉。心有其理,取象而证之,无不通矣。若心所不喻,一由于象,而以之识心,则徇象之一曲而丧心之大全矣。故乍见孺子入井,可识恻隐之心,然必察识此心所从生之实而后仁可喻。若但据此以自信,则象在而显,象去而隐,且有如齐王全牛之心,反求而不得者矣。
16
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
17
知象者本心也,非识心者象也。存象于心而据之为知,则其知者象而已;象化其心而心唯有象,不可谓此为吾心之知也明矣。见闻所得者象也,知其器,知其数,知其名尔。若吾心所以制之之义,岂彼之所能昭著乎!
18
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
19
受声色而能知其固然,因恃为己知,而不察知所从生,陋矣。
20
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
21
耳与声合,目与色合,皆心所翕辟之牖也,合,故相知;乃其所以合之故,则岂耳目声色之力哉!故舆薪过前,群言杂至,而非意所属,则见如不见,闻如不闻,其非耳目之受而即合,明矣。
22
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
23
合内外者,化之神也,诚之几也。以此为知,则闻之见之而知之审,不闻不见而理不亡,事即不隐,此存神之妙也。
24
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不御莫大于太虚,故心知廓之,莫究其极也。敔按:「几万里之远也」,「万』当作「百」
25
言道体之无涯,以耳目心知测度之,终不能究其所至,故虽日之明,雷霆之声,为耳目所可听睹,而无能穷其高远;太虚寥廓,分明可见,而心知固不能度,况其变化难知者乎!是知耳目心知之不足以尽道,而徒累之使疑尔。心知者,缘见闻而生,其知非真知也。
26
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
27
尽其心者,尽心之本知。
28
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所从来而后能。
29
心所从来者,日得之以为明,雷霆得之以为声,太虚絪緼之气升降之几也。于人,则诚有其性即诚有其理,自诚有之而自喻之,故灵明发焉;耳目见闻皆其所发之一曲,而函其全于心以为四应之真知。知此,则见闻不足以累其心,而适为获心之助,广大不测之神化,无不达矣。此尽性知天之要也。
30
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要也。
31
累者,累之使御于见闻之小尔,非欲空之而后无累也。内者,心之神,外者,物之法象。法象非神不立,神非法象不显。多闻而择,多见而识,乃以启发其心思而会归于一,又非徒恃存神而置格物穷理之学也。此篇力辨见闻之小而要归于此,张子之学所以异于陆、王之孤僻也。
32
成吾身者,天之神也。不知以性成身,而自谓因身发智,贪天功为己力,吾不知其知也。
33
身,谓耳目之聪明也。形色莫非天性,故天性之知,由形色而发。知者引闻见之知以穷理而要归于尽性;愚者限于见闻而不反诸心,据所窥测恃为真知。徇欲者以欲为性,耽空者以空为性,皆闻见之所测也。
34
民何知哉?因物同异相形,万变相感,耳目内外之合,贪天功而自谓己知尔。
35
形之所发,莫非天也;物变之不齐,亦莫非天也;两相攻取而顺逆之见生焉。若能知性知天,则一理之所贯通有真是,而无待是非之两立以相比拟,因天理之固然而不因乎闻见,则无恃以自矜其察矣。待有幽、厉而始知文武之民善,待乌喙之毒而始知菽粟之养乎?同异万变,佹得佹失,不足为知也,明矣。
36
体物体身,道之本也;
37
万物之所自生,万事之所自立,耳目之有见闻,心思之能觉察,皆与道为体,知道而后外能尽物,内能成身;不然,则徇其末而忘其本矣。
38
身而体道,其为人也大矣。
39
视听言动,无非道也,则耳目口体全为道用,而道外无徇物自恣之身,合天德而广大肆应矣。
40
道能物身,故大;不能物身而累于身,则藐乎其卑矣。
41
物身者,以身为物而为道所用,所谓以小体从大体而为大人也,不以道用其耳目口体之能,而从嗜欲以沈溺不反,从记诵以玩物丧志,心尽于形器之中,小人之所以卑也。
42
能以天体身,则能体物也不疑。
43
天不息而大公,一于神,一于理,一于诚也。大人以道为体,耳目口体无非道用,则入万物之中,推己即以尽物,循物皆得于己,物之情无不尽,物之才无不可成矣。
44
成心忘,然后可与进于道。张子自注:成心者,私意也
45
成心者,非果一定之理,不可夺之志也。乍然见闻所得,未必非道之一曲,而不能通其感于万变,徇同毁异,强异求同,成乎己私,违大公之理,恃之而不忘,则执一善以守之,终身不复进矣。万世不易之常经,通万变而随时得中。学者即未能至,而不恃其习成之见,知有未至之境,则可与适道,而所未至者,皆其可至者也。
46
化则无成心矣。
47
大而化之,则心纯乎道。尽无方无体之理,自无成心。
48
成心者,意之谓与!
49
意者,心所偶发,执之则为成心矣。圣人无意,不以意为成心之谓也。盖在道为经,在心为志,志者,始于志学而终于从心之矩,一定而不可易者,可成者也。意则因感而生,因见闻而执同异攻取,不可恒而习之为恒,不可成者也。故曰学者当知志意之分。
50
无成心者,时中而已矣。
51
中无定在,而随时位之变,皆无过不及之差,意不得而与焉。
52
心存,无尽性之理,故圣不可知谓神。张子自注:此章言心者,亦指私心为言也
53
心存,谓成心未忘也。性为神之体而统万善,若以私意为成心,则性之广大深微不能尽者多矣。杨之义,墨之仁,申之名,韩之法,莫非道之所可,而成乎性之偏,惟挟之以为成心,而不能极道之深、充道之广也。尽性而无成心,则大人以下,有所执以为善者,皆不测其时行时止、进退劝威之妙,盖圣人之神,超然知道之本原,以循理因时而已。敔按:不可知者,谓大人以下皆不能测之也
54
以我视物,则我大;
55
视听之明,可以摄物,心知之量,可以受物,于是而可以知物之不足而我之有馀,则不徇物以自替其大矣。
56
以道体物我,则道大。
57
物与我皆气之所聚,理之所行,受命于一阴一阳之道,而道为其体;不但夫妇、鸢鱼为道之所昭著,而我之心思耳目,何莫非道之所凝承,而为道效其用者乎!唯体道者能以道体物我,则大以道而不以我。
58
故君子之大也大于道,大于我者,容不免狂而已。
59
于道无不体,则充实光辉而大矣。狂者见我之尊而卑万物,不屑徇物以为功名而自得,乃考其行而不掩,则亦耳目心思之旷达而已。
60
烛天理,如向明,万物无所隐;
61
烛天理者,全体而率行之,则条理万变无不察也。万象之情状,以理验其合离,则得失吉凶,不待逆亿而先觉。
62
穷人欲,如专顾影间,区区一物之中尔。
63
形蔽明而成影;人欲者,为耳目口体所蔽而窒其天理者也。耳困于声,目困于色,口困于味,体困于安,心之灵且从之而困于一物,得则见美,失则见恶,是非之准,吉凶之感,在眉睫而不知;此物大而我小,下愚之所以陷溺也。
64
此章直指智愚之辨,穷本推源,最为深切,尤学者之所宜知警也。
65
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
66
天命,太和絪緼之气,屈伸而成万化,气至而神至,神至而理存者也。释氏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置之不见不闻,而即谓之无。天地本无起灭,而以私意起灭之,愚矣哉!
67
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张子自注:夏虫疑冰,以其不识
68
小,谓耳目心知见闻觉知之限量:大者,清虚一大之道体;末者,散而之无,疑于灭,聚而成有,疑于相缘以起而本无生。惟不能穷夫屈伸往来于太虚之中者,实有絪緼太和之元气,函健顺五常之体性,故直斥为幻妄。己所不见而谓之幻妄,真夏虫不可语冰也。盖太虚之中,无极而太极,充满两间,皆一实之府,特视不可见,听不可闻尔。存神以穷之,则其富有而非无者自见。缘小体视听之知,则但见声色俱泯之为无极,而不知无极之为太极。其云「但愿空诸所有」,既云有矣,我乌得而空之?「不愿实诸所无」,若其本无,又何从可得而实之?惟其乍离人欲而未见夫天理,故以人欲之妄概天理之真,而非果有贤知之过,亦愚不肖之不及而已。
69
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
70
其直指人心见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天用者,升降之恒,屈伸之化,皆太虚一实之理气成乎大用也。天无体,用即其体。范围者,大心以广运之,则天之用显而天体可知矣。敔按:《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正所谓「天无体,用即其体」也
71
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诬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小,溺其志于虚空之大,
72
万化之屈伸,无屈不伸,无伸不屈。耳目心知之微明,惊其所自生以为沤合,疑其屈而归于无,则谓凡有者毕竟归空,而天地亦本无实有之理气,但从见病而成眚。其云「同一雨而天仙见为宝,罗刹见为刀」,乃盗贼恶月明、行人恶雨泞之偷心尔,是蔽其用于耳目口体之私情,以己之利害为天地之得丧,因欲一空而销陨之,遂谓「一真法界本无一物」,则溺其志以求合,而君父可灭,形体可毁,皆其所不恤已。
73
此所以语大语小,流遁失中。其过于大也,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
74
以虚空为无尽藏,故尘芥六合;以见闻觉知所不能及为无有,故梦幻人世。
75
谓之穷理,可乎?不知穷理而谓尽性,可乎?谓之无不知,可乎?
76
梦幻无理,故人无有穷究梦幻者;以人世为梦幻,则富有日新之理皆可置之不思不议矣,君可非吾君矣,父可非吾父矣。天理者,性之撰,此之不恤、是无性矣。故其究竟,以无生为宗,而欲断言语,绝心行,茫然一无所知,而妄谓无不知,流遁以护其愚悍,无所不至矣。
77
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也;
78
如华藏世界等说是也。不知法界安立于何所,其愚蚩适足哂而已。
79
梦幻人世,明不能究所从也。
80
不能究所从者,不知太和絪緼之实为聚散之府,则疑无所从生而惟心法起灭,故立十二因缘之说,以无明为生死之本。统而论之,流俗之徇欲者,以见闻域其所知也;释氏之邪妄者,据见闻之所穷而遂谓无也。致知之道,惟在远此二愚,大其心以体物体身而已。

中正篇》

1
此篇博引《论语》《孟子》之言以著作圣之功,而终之以教者善诱之道。其云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也。学者下学立心之始,即以此为知止之要而求得焉,不可疑存神精义为不可企及而自小其志量也。
2
中正然后贯天下之道,
3
不倚之谓中,得其理而守之、不为物迁之谓正。中正,则奉天下之大本以临事物,大经审而物不能外,天下之道贯于一矣。有成心者有所倚,徇见闻者必屡迁;唯其非存大中而守至正,故与道多违。
4
此君子之所以大居正也。
5
居者,存之于心,待物之来而应之。
6
盖得正则得所止,得所止则可以弘而至于大。
7
所止者,至善也;事物所以然之实,成乎当然之则者也。以健顺之大常为五常之大经,扩之,则万事万物皆效法焉而至于大矣。
8
乐正子、颜渊,知欲仁矣。
9
仁者,生物之理。以此,生则各凝之为性,而终身率由,条理畅遂,无不弘焉;是性命之正,不倚见闻之私,不为物欲所迁者也。知欲仁,则志于仁矣。
10
乐正子不致其学,足以为善人信人,志于仁,无恶而已。
11
学,所以扩其中正之用而弘之者也;学虽未弘而志于仁,抑可以无恶者。盖夫人之心,善则欲,恶则恶,情之所然,即二气之和,大顺而不可逆者也。恻然有动之心,发生于太和之气,故苟有诸己,人必欲之,合天下之公欲,不远二气之正,乖戾之所以化也。
12
颜子好学不倦,合仁与智,具体圣人,独未至圣人之止尔。
13
颜子之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养其心以求化于迹,则既志于仁,抑能通物理之变而周知之,具圣人之体矣。未极乎高明广大至善之境,以贞万气于一原,故未造圣人之极致。
14
学者中道而立,则有仁以弘之。
15
中道者,大中之矩,阴阳合一,周流于屈伸之万象而无偏倚者,合阴阳、健顺、动静于一而皆和,故周子曰「中也者和也」。《中庸》自其存中而后发之和言之,则中其体也,和其用也。自学者奉之为大本以立于四达之道言之,本乎太和而成无过不及之节,则和又体而中其用也。仁者,中道之所显也;静而能涵吾性之中,则天理来复,自然发起而生恻隐之心,以成天下之用,道自弘矣。
16
无中道而弘,则穷大而失其居,
17
老之虚,释之空,庄生之逍遥,皆自欲弘者;无一实之中道,则心灭而不能贯万化矣。
18
失其居则无地以崇其德,与不及者同;
19
苟欲弘而失其居,则视天下皆非吾所安之土,故其极至于恤私而蔑君亲,纵欲而习放诞,以为不系不留,理事皆无碍,而是非不立,与不肖者之偷污等矣。
20
此颜子所以克己研几,必欲用其极也。
21
极,中道也。克己,则不徇耳目之见闻而为所锢蔽;研几,则审乎是非之微,知动静之因微成著而见天地之心。颜子知用中道之极以求仁,故仁将来复。
22
未至圣而不已,故仲尼贤其进;未得中而不居,故惜夫未见其止也。
23
不居,未能居也;居之安,则不思不勉而与天同其化矣。未见其止者,颜子早夭,故不及止于至善也。
24
大中至正之文极,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
25
大中者,无所不中;至止者,无所不正:贯天下之道者也。文有古今质文之异,而用之皆宜,非博辩而不适于用;约以礼,修之于已,无心于物,物无不应。盖文与礼,一皆神化所显著之迹,阴阳、刚柔、仁义自然之秩序,不倚于一事一物而各正其性命者也。、
26
未至于此,其视圣人,恍惚前后,不可为像,此颜子之叹乎!
27
神化之理,散为万殊而为文,丽于事物而为礼,故圣人教人,使之熟习之而知其所由;生乃所以成乎文与礼者,人心不自已之几,神之所流行也。圣人存神,随时而处中,其所用以感天下者,以大本行乎达道,故错综变化,人莫能测,颜子之叹以此。如《礼记》所载「拱而尚左」之类,亦文与礼之易知易从者,得其时中而人且不知,亦可以思圣人义精仁熟、熟而入化之妙矣。
28
可欲之谓善,志仁则无恶也,
29
无恶,则不拂人之性而见可欲。
30
诚善于心之谓信,
31
有诸己者,诚自信于心也。
32
充内形外之谓美,
33
义理足乎日用,德纯一致无疵纇曰美。
34
塞乎天地之谓大,
35
天地之间事物变化,得其神理,无不可弥纶者。能以神御气,则神足以存,气无不胜矣。
36
大能成性之谓圣,
37
大则无以加矣,熟之而不待扩充,全其性之所能,而安之以成乎固然,不待思勉矣。
38
天地同流,阴阳不测之谓神。
39
神者,圣之大用也。合阴阳于一致,进退生杀乘乎时,而无非天理之自然,人不得以动静、刚柔、仁义之迹测之,圣之神也。六者,以正志为入德之门,以存心立诚为所学之实,以中道贯万理为至善之止,圣与神则其熟而驯致者也。故学者以大心正志为本。
40
高明不可穷,博厚不可极,则中道不可识,盖颜子之叹也。
41
穷高明者,达太虚至和之妙,而理之所从出无不知也;极博厚者,尽人物之逆顺险阻,皆能载之而无所拒也。穷高明则文皆致用,极博厚则礼能感通,而后天下之富有,皆得其大中之矩以贯万理。颜子弥高弥坚之叹,非侈心于高坚,所以求中道尔。不穷高明,不极博厚,而欲识中道,非偏则妄矣。
42
君子之道,成身成性以为功者也。
43
身者道之用,性者道之体。合气质攻取之性,一为道用,则以道体身而身成;大其心以尽性,熟而安焉,则性成。身与性之所自成者,天也,人为蔽之而不成;以道体天,而后其所本成者安之而皆顺。君子精义研几而化其成心,所以为作圣之实功也。
44
未至于圣,皆行而未成之地尔。
45
欲罢不能而未熟,私意或间之也;行而不息,则成矣。
46
大而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后能有其大。
47
与时偕行而无不安,然后大无所御;以天地万物一体为量而有任之之意存,则动止进退必有所碍,不能全其大矣。任之之意,即有思勉、有方体也。
48
知德以大中为期,可谓知至矣。
49
大中者,阴阳合德,屈伸合机,万事万理之大本也。知之而必至于是以为止,知乃至其极也。
50
择中庸而固执之,乃至之之渐也。
51
中庸,中之用也。择者,择道心于人心之中,而不以见闻之人为杂天理之自然也。固执,动静恒依而不失也。择之精,执之固,熟则至矣。
52
惟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
53
知学,知择执以至于中也;不息,则成性而自能化矣。不知学者,俗儒以人为为事功,异端以穷大失居为神化;故或事求可,功求成,而遂生其骄吝,或谓知有是事便休,皆放其心而不能勉;虽小有得,以间断而失之。
54
体正则不待矫而弘,
55
体,才也;才足以成性曰正。聪明强固,知能及而行能守,则自弘矣。
56
不正必矫,矫而得中,然后可大。
57
得中道之一实以体天德,然后可备万物之理。才既偏矣,不矫而欲弘,则穷大失居,弘非其弘矣。盖才与习相狎,则性不可得而见,习之所以溺人者,皆乘其才之相近而遂相得。故矫习以复性者,必矫其才之所利;不然,陷于一曲之知能,虽善而隘,不但人欲之局促也。
58
故致曲于诚者,必变而后化。敔按:此言变化,与朱子《中庸章句》异,详后《致曲不贰》章
59
变,谓变其才质之偏;化,则弘大而无滞也。
60
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
61
大者,中之撰也;中者,大之实也。尽体天地万物之化理,而后得大本以随时而处中,得中道而不迁,则万化皆由之以弘,而用无不备矣。
62
大亦圣之任,
63
圣之任,亦大之至尔。
64
虽非清和一体之偏,犹未忘于勉而大尔。
65
伊尹耕于有莘,亦夷之清;出而五就汤、五就桀,亦惠之和;可兼二子,而执义已严,图功已亟,皆勉也。
66
若圣人,则性与天道无所勉焉。
67
圣人,谓孔子。顺性而自止于大中,因天道而自合其时中,不以道自任,故化不可测,伊尹之道疑于孔子,而大与圣分焉,故辨之。
68
无所杂者清之极,无所异者和之极。勉而清,非圣人之清;勉而和,非圣人之和。所谓圣者,不勉不思而至焉者也。
69
伯夷、柳下惠体清和而熟之,故孟子谓之为圣,化于清和也;伊尹大矣,而有所勉;夷、惠忘乎思勉,而未极其大。清和未极其大,故中不能止;任者未止于中,故大不能化。唯孔子存神而忘迹,有事于天,无事于人,圣功不已,故臻时中之妙,以大中贯万理而皆安也。
70
勉,盖未能安也;思,盖未能有也。
71
未能安,则见难而必勉;未能有,必待思而得之。见道于外,则非己所固有而不安;存神以居德,则虽未即至而日与道合,作圣之功,其入德之门,审矣。
72
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
73
道谓顺道而行。不尊德性,徇闻见而已。
74
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
75
不弘不大,区限于一己而不备天地万物之实,则穷微察幽,且流于幻妄。
76
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
77
不极乎形而上之道以烛天理之自然,则虽动必遵道而与时违。张子此说,与陆子静之学相近,然所谓广大高明者,皆体物不遗之实,而非以空虚为高广。此圣学异端之大辨,学者慎之。
78
绝四之外,心可存处,盖必有事焉,而圣不可知也。
79
凡人之心,离此四者则无所用心;异端欲空此四者而寄其心于虚寂惝恍,皆未能有事,圣人岂其然哉?「成性存存,道义之门」,非人所易知尔。
80
不得已,当为而为之,虽杀人,皆义也;
81
不得已者,理所必行,乘乎时位,已之则失义也。
82
有心为之,虽善,皆意也。
83
有心为者,立意以求功也。
84
正己而物正,大人也;
85
大人正己而已,居大正以临物,皆为己也。得万物理气之大同,感物必通矣。
86
正己而正物,犹不免有意之累也。
87
以欲正物,故正己以正之,贤于藏身不恕者尔,而政教督责,有贤智临人之意,物不感而忧患积矣。
88
有意为善,利之也,假之也;
89
利者利其功,假者假其名,非义也。
90
无意为善,性之也,由之也。
91
性成乎必然,故无意而必为。由者,以其存于中者率而行之也,《孟子》曰:「由仁义行。」
92
有意在善,且为未尽,况有意于未善邪!
93
意者,人心偶动之机,类因见闻所触,非天理自然之诚,故不足以尽善。而意不能恒,则为善为恶,皆未可保。故志于仁者,圣功之始;有意为善者,非辟之原。志大而虚含众理,意小而滞于一隅也。
94
仲尼绝四,自始学至成德,竭两端之教也。
95
意、必、固、我,以意为根;必、固、我者,皆其意也,无意而后三者可绝也。初学之始,正义而不谋利,明道而不计功;及其至也,义精仁熟,当为而为,与时偕行,而所过者化矣。圣功之始基,即天德之极致,下学上达,一于此也。
96
不得已而后为,至于不得为而止。斯智矣夫!
97
不得已,理所不可止,义也;不得为,时所未可为,命也。义命合一存乎理,顺理以屈伸动静,智斯大矣。
98
意,有思也;
99
未能有诸己而思及之。
100
必,有待也;
101
期待其必得。
102
固,不化也;
103
事已过而不忘。
104
我,有方也。
105
一方之善可据而据之。
106
四者有一焉,则与天地为不相似。
107
天地诚有而化行,不待有心以应物无意;施生无方,栽培倾覆,无待于物以成德无必;四时运行,成功而不居无固;并育并行,无所择以为方体无我;四者忘,则体天矣。此言成德之极致,四者绝也。
108
天理一贯,则无意、必、固、我之凿。
109
随时循理而自相贯通,顺其固然,不凿聪明以自用。
110
意、必,固、我,一物存焉,非诚也。
111
凿者,理所本无,妄而不诚。
112
四者尽去,则直养而无害矣。
113
顺义以直行,养其中道,无私妄以为之害矣。此始学之存心当绝四者也。
114
妄去然后得所止,
115
意、必、固、我皆妄也,绝之,则心一于天理流行之实而不妄动。
116
得所止,然后得所养而进于大矣。
117
养其所止之至善,则知此心与天地同其无方而进于大。
118
无所感而起,妄也;
119
天下无其事而意忽欲为之,非妄而何?必、固、我皆缘之以成也。
120
感而通,诚也;
121
神存而诚立,诚则理可肆应,感之而遂通。
122
计度而知,昏也;不思而得,素也。
123
万事万物之不齐,善恶得失二端而已。大经正,大义精,则可否应违,截然分辨,皆素也。计度而知,设未有之形以料其然,是非之理不察者多矣。
124
事豫则立,必有教以先之;
125
明善乃所以立诚,教者所以明也。
126
尽教之善,必精义以研之;
127
以义为大经,研其所以然,则物理无不察,所立之教皆诚明矣。
128
精义入神,然后立斯立,动斯和矣。敔按:此言「斯立、斯和」,与《论语》本文小异,后《以能问不能章》解「私淑艾」亦然。凡此类注皆如张子之意而通之,不袭程、朱之旨。说见下卷《作者》篇
129
得物情事理屈伸相感之义以教人,而审其才质刚柔之所自别,则矫其偏而立斯立,动其天而自和乐以受裁,竭两端之教,所以中道而立,无贬道以徇人之理。
130
志道则进据者不止矣,依仁则小者可游而不失和矣。
131
进而据者,德也;志道,则壹其志于性天之理,其得为真得,愈进而愈可据。小,谓艺也。和者,万事一致之理。依仁,则艺皆仁之散见,而知合于一贯,明非据事以为德,游小而忘大也。
132
志学然后可以适道,
133
志学者大其心以求肖夫道,则无穷之体皆可由之而至。
134
强礼然后可与立,
135
强者力制其妄,敦行其节,动无非礼,则立身固矣。
136
不惑然后可与权。
137
理一而有象,有数,有时,有位,数赜而不乱,象变而不惊,时变而行之有素,位殊而处之有常,轻重、大小、屈伸通一而皆齐,可与权也。
138
博文以集义,集义以正经,正经然后一以贯天下之道。
139
申明不惑可权之义。言博文而集义之,蕃变无所疑惑,则无往而不得其经之正。此强礼之后,立本以亲用之学。经正则万物皆备,而天下之道贯于经之一,故其趋不同而皆仁也。权者,以铢两而定无方之重轻,一以贯之之象,随时移易而皆得其平也。明此,则权即经之所自定,而反经合权之邪说愈不足立矣。抑张子以博文之功在能立之后,与朱子以格物为始教之说有异,而《大学》之序,以知止为始,修身为本,朱子谓本始所先,则志道强礼为学之始基,而非志未大,立未定,徒恃博文以几明善,明矣。
140
将穷理而不顺理,将精义而不徙义,欲资深且习察,吾不知其智也。
141
理者,合万化于一源;即其固然而研穷以求其至极,则理明。乃舍其屈伸相因之条理而别求之,则恍惚幻妄之见立而理逆矣。义者,一事有一事之宜,因乎时位者也。徙而不执,乃得其随时处中之大常;若执一义而求尽其微,则杨之为我,墨之兼爱,所以执一而贼道。资深自得,则本立而应无穷;若即耳目所习见习闻者察之,则蔽于所不及见闻,言僻而易穷,如释氏生灭之说,足以惑愚民而已,奚其智!
142
知、仁、勇天下之达德,虽本之有差,及所以知之成之则一也。盖谓仁者以生知、以安行此五者,智者以学知、以利行此五者,勇者以困知、以勉行此五者。
143
朱子之说本此,而以生安为知,学利为仁,则有小异,其说可通参,各有所本。要之,知、仁、勇各有生安、学利、困勉之差,非必分属三品也。
144
中心安仁,无欲而好仁,无畏而恶不仁。天下一人而已,惟责己一身当然尔。
145
为天下之一人,岂可概望之天下哉!治天下,以天下而责一人之独至于己,故养先于教,礼先于刑,所为易从而能化也。
146
行之笃者,敦笃云乎哉!如天道不已而然,笃之至也。
147
敦笃者,奋发自强于必为,勇之次者也。如天道不已而然,则仁者之终身无违也。以天体身,以身体道,知其不容已,而何已之有!
148
君子于天下,达善达不善,无物我之私。
149
达者,通物我于一也。君子所欲者,纯乎善而无不善尔。若善则专美于己,不善则听诸物,是拒物私我而善穷于己,不善矣。
150
循理者共悦之,
151
己有善则悦,人有善,视之无异于己,是达善也。
152
不循理者共改之。
153
己有过则改,人有恶,则反求自讼而化之,是达不善也。
154
改之者,过虽在人如在己,不忘自讼;
155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非但天子为然。横逆不改而三自反,所以尽己而感人也。
156
共悦者,善虽在己,盖取诸人而为,必以与人焉。
157
己知之,待人言而行之,归其功于人,不自有也。
158
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谓达善达不善。
159
形迹化而天理流行,神化之事也。然学者克去己私以存心,则亦何远之有哉!
160
善人云者,志于仁而未致其学,能无恶而已,「君子名之必可言也」如是。
161
学,谓穷理精义以尽性之功,名之曰善人,则其实也。无恶之谓善。
162
善人,欲仁而未致其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成法,亦不陷于恶,有诸己也。
163
仁者心之安,心所不安则不欲,故不陷于恶。乡原则践成法以自文,而不恤其心之安,故自以为善者皆恶人,虽欲之相似而实相反。
164
「不入于室」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165
善人而学,则洗心藏密而入圣人之室矣,圣非不可学而至也。
166
恶不仁,故不善未尝不知;
167
恶之诚则知之明,不善当前而与己相拂,如恶恶臭,过前而即知之。
168
徒好仁而不恶不仁,则习不察,行不著。
169
未尝取不仁之恶而决择之,则或见为当然,狎习之而不知恶。故穷异端之妄,必知其不仁之所在,然后别天理之几微;不然,且有如游、谢诸子暗淫于其说者矣。司马君实好善笃而恶恶未精,故苏子瞻与游而不知择。道虽广而义不得不严,君子所以反经而消邪慝也。
170
是故徒善未必尽义,徒是未必尽仁;
171
徒欲善而不辨其恶以去之,则义有所不正;徒行其是而不防是之或非,则仁有所不纯。
172
好仁而恶不仁,然后尽仁义之道。
173
严以拒不仁而辨之于微,然后所好者纯粹以精之理行,习之似是而非者不能乱也。故坤之初六,履霜而辨坚冰之至。荀彧唯不知此,是以陷于乱臣贼子之党而不自知。
174
「笃信好学」,笃信不好学,不越为善人信士而已。
175
越,过也。学以充实其所以然之理,作圣之功也。
176
此节旧连下章,传写之讹,今别之。
177
「好德如好色」,好仁为甚矣。
178
求必得也。
179
见过而内自讼,恶不仁而不使加乎其身,恶不仁为甚矣。
180
不容有纤芥之留也。
181
学者不如是,不足以成身,
182
成身者,卓然成位乎中,直方刚大而无愧怍于天人也。
183
故孔子未见其人,必叹曰「已矣乎」,思之甚也。
184
君子之好恶用诸己,小人之好恶用诸物,涵泳孔子之言而重叹之,张子之学所为壁立千仞,而不假人以游溢之便。先儒或病其已迫,乃诚伪之分,善恶之介,必如此谨严而后可与立。彼托于春风沂水之狂而陶然自遂者,未足以开来学、立人道也。
185
孙其志于仁则得仁,孙其志于义则得义,惟其敏而已。
186
孙,顺也,顺其志也;志于仁义而不违。志与相依而不违,则不能自已而进于德矣。此释说命「孙志时敏」之义,明孙非柔缓之谓,乃动与相依,静与相守,敏求而无须臾之违也。
187
博文约礼,由至著入至简,故可使不得叛而去。
188
文者,礼之著见者也。会通于典札,以服身而制心,所谓至简也。不博考于至著之文,而专有事于心,则虚寂恍惚以为简,叛道而之于邪矣。
189
温故知新,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德,
190
温故知新,非以侈见闻之博;多识而力行之,皆可据之以为德。
191
绎旧业而知新益,思昔未至而今至,
192
即所闻以验所进。
193
缘旧所见闻而察来,
194
据所闻,以义类推之。
195
皆其义也。
196
皆博文之益也。存神以立本,博文以尽其蕃变,道相辅而不可偏废。
197
责己者当知天下国家无皆非之理,
198
人虽穷凶极恶,亦必有所挟以为名,其所挟之名则亦是也。尧以天下与人而丹朱之傲不争,若殷之顽民称乱不止,亦有情理之可谅。倘挟吾之是以摘彼之非,庸讵不可!而己亦有歉矣。大其心以体之,则唯有责己而已。
199
故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200
学以穷理而成身,察理于横逆之中,则义精而仁弘,求己以必尽之善,则诚至而化行,乃圣学之极致。
201
闻而不疑则传言之,见而不殆则学行之,中人之德也。
202
传言,述之为教也;学行,模仿以饰其行也。资闻见以求合于道,可以寡过,非心得也,故夫子亦但以为可以得禄之学。
203
闻斯行,好学之徒也;
204
不阙疑殆而急于行,好学而不知道。
205
见而识其善而未果于行,愈于不知者尔。
206
此尤不足有为者,愈于不知而妄作者尔。
207
世有不知而作者,盖凿也,妄也;
208
慧巧者则为凿,粗肆者则为妄。
209
夫子所不敢也,故曰「我无是也」。
210
圣人且不敢,而况未至于圣者乎!
211
此章言恃闻见以求合,虽博识而仅为中人之德,若急于行、怠于行者,尤无德之可称,则闻见之不足恃明矣。然废闻见而以私意测理,则为妄为凿,陷于大恶,乃圣人之所深惧。盖存神以烛理,则闻见广而知日新,故学不废博,而必以存神尽心为至善,其立志之规模不同,而后养圣之功以正。大学之道,以格物为先务,而必欲明明德于天下,知止至善以为本始,则见闻不叛而德日充。志不大则所成者小,学者所宜审也。
212
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私淑艾以教人,隐而未见之仁也。
213
私淑艾,谓取人之善以自淑,非以教人,而所以奖进愚不肖者,则教行乎其间矣。盖以多能下问,则苟有一得者,因问而思所疑,坚所信,则亦求深于道而不自已,其曲成万物之仁,隐于求益自成之中,教思无穷,愈隐而愈至矣。此大舜之德而颜子学之也。
214
为山平地,此仲尼所以惜颜回未至,盖与互乡之进也。
215
志于善则不可量,故不拒童子。颜子殆圣而圣功未成,一篑之差也。圣人望人无已之心如是。
216
学者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
217
为人,求诸人也。失多者,闻见杂而不精;好高者,目困而不能取益于众;易于为者,不察而为之则妄;知其难者,惮难而置之则怠。四者,才之偏于刚柔者也。知其失而矫之,为人而反求诸己,志高而乐取善,易于为而知慎,知其难而勇于为,然后可与共学。
218
学者舍礼义,则饱食终日,无所猷为,与下民一致,所事不逾衣食之间,燕游之乐尔。
219
甚言其贱也。困其心于衣食之计,暇则燕游,自谓恬淡寡过,不知其为贱丈夫而已。学者读陶靖节、邵康节之诗,无其志与识而效之,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庄周所谓人莫悲于心死也。
220
以心求道,正犹以己知人,终不若彼自立彼为不思而得也。
221
以心求道者,见义在外,而以觉了能知之心为心也,性函于心而理备焉,即心而尽其量,则天地万物之理,皆于吾心之良能而著:心所不及,则道亦不在矣。以己知人,饥饱寒暑得其仿佛尔。若彼自立彼,人各有所自喻,如饥而食、渴而饮,岂待思理之当然哉!吾有父而吾孝之,非求合于大舜;吾有君而吾忠之,非求合于周公;求合者终不得合,用力易而尽心难也。
222
考求迹合以免罪戾者,畏罪之人也。故曰考道以为无失。
223
以诚心体诚理,则光明刚大,行于忧患生死而自得,何畏之有!无欠者,仅免于罪。
224
儒者穷理,故率性可以谓之道。
225
穷仁义中正之所自出,皆浑沦太和之固有,而人得之以为性,故率循其性而道即在是。
226
浮图不知穷理而自谓之性,故其说不可推而行。
227
释氏缘见闻之所不及而遂谓之无,故以真空为圆成实性,乃于物理之必感者,无理以处之而欲灭之;灭之而终不可灭,又为「化身无碍」之遁辞,乃至云「淫坊酒肆皆菩提道场」,其穷见矣。性不可率之以为道,其为幻诞可知;而近世王畿之流,中其邪而不寤,悲夫!
228
致曲不贰,则德有定体;
229
不贰,无间杂也。定体,成其一曲之善而不失。
230
体象诚定,则文节著见;
231
体象,体成而可象也。诚定者,实有此理而定于心也。所行者一,因其定立之诚,则成章而条理不紊。
232
曲致文,则馀善兼照;
233
馀善,未至之善也。心实有善而推行之,则物理之当然,推之而通,行至而明达矣。
234
明能兼照,则必将徒义;
235
知及之则行必逮之,盖所知者以诚而明,自不独知而已尔。动而曰徙义者,行而不止之谓动。
236
诚能徙义,则德自通变;
237
徙义以诚,其明益广,其义益精,变无不通矣。
238
能通其变,则圆神无滞。
239
至变与大常合而不相悖,以神用而不以迹合,与时偕行,大经常正而协乎时中之道矣。此释《中庸》之义,而历序其日进之德,盖张子自道其致曲之学所自得者,脉络次序,唯实有其德者喻之,非可以意为想像也。
240
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
241
有知者,挟所见以为是,而不知有其不知者在也。圣人无不知,故因时,因位,因物,无先立之成见,而动静、刚柔皆统乎中道。其曰「吾道一以贯之」,岂圣人之独知者哉!
242
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
243
若有秘密独知之法,则必不可以语鄙夫矣。竭两端者,夫子以之而圣,鄙夫以之而寡过,一也。空空,无成心,无定则也,事理皆如其意得尔。
244
《易》无思无为,受命乃如响。
245
全体乎吉凶悔吝之理,以待物至而应之,故曰「《易》广矣」。大矣圣人之知无不通,所以合于鬼神。
246
圣人一言尽天下之道,虽鄙夫有问,必竭两端而告之。
247
凡事之理,皆一源之变化屈伸也;存神忘迹,则天道物理之广大皆协于一,而一言可尽,非以己所知之一言强括天下之理也。
248
然问者随才分各足,未必能两端之尽也。
249
非独鄙夫为然,颜、闵以下,亦各不能体其言之所尽,有所受益而自据为知,所以受教于圣人而不能至于圣。
250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
251
有初学难而后易者,有初学易而后难者,因其序则皆可使之易。
252
知人之美恶,
253
刚柔、敏纯之异。
254
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
255
年强气盛则乐趋高远;而使循近小,虽强习必倦。
256
若洒扫应对,乃幼而逊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非处极。
257
圣人合精粗、大小于一致,故幼而志于大道,老而不遗下学。
258
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259
继,谓纯其念于道而不间也。若洒扫应对,则可相继而不倦;故产其志于专谨,且以毕小德而不俟其倦。
260
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
261
行焉而皆有得于心,乃可以知其中甘苦之数。
262
知其美恶,知人也。
263
曲尽人才,知之悉也。
264
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
265
顺其所易,矫其所难,成其美,变其恶,教非一也。
266
仲尼所以问同而答异,以此。
267
理一也,从人者异尔。
268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尽其道,其唯圣人乎!
269
才之偏,蒙也;养之者因所可施可受而使安习之。圣人全体天德之条理,以知人而大明其终始,故教道不一而尽。
270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
271
洪钟具大声之理,圣人统众理之神,扣焉而无不应,问焉而无不竭。
272
「有如时雨化之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
273
可者,当其时也;间者,可受之机也。
274
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
275
有求则疑,有为则成乎过而不易救。
276
志常继则罕譬而喻,言易入则微而臧。
277
学者志正而不息,则熟于天理,虽有未知,闻言即喻,不待广譬也。逊志而敏求,则言易相人,但微言告之而无不尽善。此言教者在养人以善,使之自得,而不在于详说。
278
「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谓有官者先教之事,未官者使正其志焉。
279
所谓当其可也。即事以正志,即志以通事,徐引之以达于道。
280
志者,教之大伦而言也。
281
大伦,可以统众事者。正其志于道,则事理皆得,故教者尤以正志为本。
282
道以德者,运于物外,使自化也。
283
物者,政刑之迹。
284
故谕人者,先其意而逊其志可也。
285
意之所发,或善或恶,因一时之感动而成乎私;志则未有事而豫定者也。意发必见诸事,则非政刑不能正之;豫养于先,使其志驯习乎正,悦而安焉,则志定而意虽不纯,亦自觉而思改矣。
286
盖志意两言,则志公而意私尔。
287
未有事,则理无所倚而易明。惟庸人无志尔,苟有志,自合天下之公是。意则见己为是,不恤天下之公是,故志正而后可治其意,无志而唯意之所为,虽善不固,恶则无不为矣。故大学之先诚意,为欲正其心者言也,非不问志之正否而但责之意也。教人者知志意公私之别,不争于私之已成,而唯养其虚公之心,所谓「禁于未发之谓豫」也。
288
能使不仁者仁,仁之施厚矣;故圣人并答仁智以「举直错诸枉」。
289
「仁智合一」之说本此。
290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尽道,所谓「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者也;
291
责人则明,责己或暗,私利蔽之也。去其蔽,责己自严。
292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所谓「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者也;君子之自爱,无徇私之欲恶,无不可推以及人。
293
以众人望人则易从,所谓「以人治人改而止」者也;
294
大伦大经,民可使由之,虽不可使知之而勿过求焉。
295
此君子所以责己、责人、爱人之三术也。
296
术者,道之神妙。
297
有受教之心,虽蛮貊可教;为道既异,虽党类难相为类。
298
君子道大教弘而不为异端所辱者,当其可,乘其间而已。
299
大人所存,盖必以天下为度。
300
念之所存,万物一源之太和,天下常在其度内。
301
故孟子教人,虽货色之欲,亲长之私,达诸天下而后已。
302
天下之公欲,即理也;人人之独得,即公也。道本可达,故无所不可,达之于天下。
303
子而孚化之,
304
子,禽鸟卵也;孚,抱也。有其质而未成者,养之以和以变其气质,犹鸟之伏子。
305
「众好者」翼飞之,
306
众好,喻禽鸟之少好者;翼飞,喻哺而长其翼,教之习飞也。志学已正而引之以达,使尽其才,犹鸟之教习飞。
307
则吾道行矣。
308
师道立,善人多,道明则行。
URN: ctp:ws7556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