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

《卷一》[View] [Edit] [History]

1
周南召南
2
《鄭氏譜》曰:周、召者,《禹貢》雍州岐山之陽地名。今屬右扶風美陽縣,地形險阻而原田肥美。周之先公曰大王者,避狄難,自豳始遷焉,而修德建王業。商王帝乙之初,命其子王季為西伯。至紂,又命文王典治南國江、漢、汝旁之諸侯。於時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雍、梁、荊、豫、徐、揚之人,咸被其德而從之。文王受命,作邑於豐,乃分岐邦。周、召之地,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施先公之教於己所職之國。武王伐紂,定天下,巡守述職,陳誦諸國之詩,以觀民風俗。六州者得二公之德化尤純,故獨錄之,屬之大師,分而國之。其得聖人之化者,謂之《周南》;得賢人之化者,謂之《召南》,言二公之德教,自岐而行於南國也。乃棄其餘,謂此為風之正經。初,古公亶父聿來胥宇,爰及姜女。其後,大任思媚周姜,大姒嗣徽音,歷世有賢妃之助,以致其治。文王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是故二國之詩,以后妃夫人之德為首,終以《麟趾》、《騶虞》,言后妃夫人有斯德,興助其君子,皆可以成功,至于獲嘉瑞。風之始,所以風化天下而正夫婦焉。故周公作樂,用之鄉人焉,用之邦國焉。或謂之房中之樂者,后妃夫人侍御於其君子,女史歌之,以節義序故耳。射禮,天子以《騶虞》,諸侯以《狸首》,大夫以《採蘋》,士以《採蘩》為節。今無《狸首》,周衰,諸侯並僭而去之,孔子錄詩不得也。為禮樂之記者,從後存之,遂不得其次序。周公封魯,謚曰文公;召公封燕,謚曰康公。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採地,在王官,春秋時周公、召公是也。問者曰:《周南》、《召南》之詩,為風之正經則然矣。自此之後,南國諸侯政之興衰,何以無變風?答曰:陳諸國之詩者,將以知其缺失,省方設教為黜陟。時徐及吳、楚僭號稱王,不承天子之風,今棄其詩,夷狄之也。其餘江、黃、六、蓼之屬,既驅陷於彼俗,又亦小國,猶邾、滕、紀、莒之等,夷其詩,蔑而不得列於此。黃氏曰:二《南》皆文王之化,而附之二公,豈容有聖、賢之辨?
3
孔氏曰:或以為東謂之周,西謂之召,事無所出,未可明也。陳氏曰:周公、召公為天子之二老,分治岐之東西。自岐以東,周公主之。然岐東之地宗周在焉,故雖周公所治之國,其實王者之風也。  朱氏曰:周國名南,南方諸侯之國也。文王使周公為政於國中,而召公宣布於諸侯,於是德化大成於內。而南方諸侯之國,江、沱、汝、漢之間,莫不從化。成王立,周公相之,制禮作樂,乃采文王之世風化所及民俗之詩。其得之國中者,雜以南國之詩,而謂之《周南》,言自天子之國而被於諸侯,不但國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國者,則直謂之《召南》,言自方伯之國被於南方而不敢繫於天子也。岐周,在今鳳翔府岐山縣。《括地志》:周公故城在岐山縣北九里,召公故城在岐山縣西南十里,此周、召之採邑也。  《史記正義》:太王居周原,因號曰周。  《通鑑外紀》:古公邑于岐山之陽,始改國曰周。  《郡國志》:美陽有周城。  《括地志》:周城一名美陽城,在雍州武功縣西北二十五里,即太王城也。今京兆府。  《左傳》周桓公注:周,采地。扶風雍縣東北有周城。  《史記自序》:太史公留滯周南。摯虞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陽。張晏曰:洛陽而謂周南者,自陝以東皆周南之地。  《補傳》曰:武王克商,又分二公為左右成王,時復分陝以東周公主之,分陝以西召公主之。周公居東為洛陽,召公居西即雍縣召亭。雍與洛皆周之中土,其化行於南國。孔子論先王之道,必及周、召;述三王之迹,亦必及周、召,見聖人屬意於此。《國風》終於美周公,《二雅》終於思召公,聖人刪《詩》,蓋傷衰亂之極,非周、召不能救也。  《公羊傳》: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注》:陝蓋今弘農陝縣是也。《水經》「陝縣故城」注云:周、召分伯,以此城為東西之別。孔氏曰:《公羊傳》漢世之書,陝縣漢弘農郡所治,其地居二京之中,故以為二伯分掌之界,周之所分亦當然也。朱氏曰:《公羊》分陝之說可疑,蓋陝東地廣,陝西只是關中雍州之地,恐不應分得如此不均。  黃氏曰:分陝當在武王得天下之後,而二《南》之系,當在二公既分陝之後。  《郡國志》:陝縣有陝、陌二伯所分。  《括地志》:陝原在陝州陝縣西南二十五里,分陝從原為界。《集古錄》:陝州石柱,相傳以為周召分陝所立,以別地里。  《呂氏春秋》:禹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候禹于塗山之陽,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周公、召公取風焉,以為《周南》、《召南》。程氏曰:《鼓鐘》之詩曰:「以雅以南。」季札觀樂,有舞《南龠》者,二《南》之籥也。文王世子有胥鼓《南》,則南之為樂信矣。《孔叢子》云:孔子讀《詩》曰:吾於二《南》,見周道之所成。《左傳》:吳公子札觀周樂,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猶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儀禮注》:昔大王、王季居岐山之陽,躬行《召南》之教,以興王業。及文王,而行《周南》之教,以受命。
4
自北而南
5
孔氏曰:《書》「西伯戡黎」注云:文王為雍州之伯,南兼梁、荊。  文王之國在於岐周,東北近於紂都,西北迫於戎狄,故其風化南行也。從岐周被江漢之域。
6
河洲
7
朱氏曰:河,北方流水之通名。《莊子音義》云:北人名水皆曰河。  曹氏曰:周地東表大河。《禹貢注》:雍州東據河。  《爾雅》:水中可居曰洲。  《韓詩章句》曰:河之洲,蔽隱無人之處。《說文》作「州」。
8
南有樛木南有喬木
9
毛氏曰:南,南土也。鄭氏曰:南土,謂荊、揚之域。  孔氏曰:木盛莫如南土。《禹貢》:揚州厥木惟喬。《周官正南》曰:荊州東南曰揚州,二州竟界連接,故以南土為荊揚,與南有喬木同。朱氏曰:南,南山也。
10
南國
11
朱氏曰:南方之國,即今興元府京西、湖北等路諸州。《周書大匡》曰:三州之侯咸率。《程典》曰:六州之侯,奉勤于商。 六州:雍、梁、荊、豫、徐、揚,歸文王。
12
漢廣 江漢之域
13
《韓詩》:《漢廣》,悅人也,江之漾矣。漾,長也。《說文》作「羕」。  黃氏曰:江水自茂州汶山縣至通州海門縣入海。漢水二源:一源出秦州天水縣,謂之西漢水,至恭州巴中縣入江;一源出大安軍三泉縣,謂之東漢水,至漢陽軍入江。《水經注》:《地理》、《郡國志》並言漢有二源,東出氐道,西出西縣,東西兩川俱出嶓塚,而同為漢水。 《通典》:秦州上邽縣嶓冢,山西漢水所出,經嘉陵曰嘉陵江,經閬中曰閬江。漢中金牛縣嶓冢山,禹導漾水至此,為漢水,亦曰沔水。上邽今廢,入清水;金牛今廢,入褒城。 蔡氏曰:東源在今西縣之西,西源在今三泉縣之東。  李氏曰:漢水出興元府西縣嶓塚山,《水經》:鮒嵎山。東流至漢陽軍大別山,南入于江;江水出茂州汶山,《水經》:至江夏沙羨縣北,南入于江,今鄂州江夏縣岷山,又謂之汶山,今汶山縣。朱氏曰:出永康軍岷山。東流至蘇州許浦入海。朱氏曰:東流與漢水合,東北入海。杜氏曰:經南郡、江夏至廣陵入海。大別之東、彭蠡之西,乃江、漢合流之處。作詩者在江、漢合流之處。 易氏曰:江自歸州秭歸至鄂州武昌,凡一千四百餘里;漢自均州武當至漢陽軍漢陽縣,凡一千四百餘里,皆荊州之地。江、漢分流於其間,至是合流。 《括地志》:江水源出岷州南岷山,過荊州,與漢水合;漢水源出梁州金牛縣東二十八里嶓冢山,至荊州,與大江合為夏水。  夾漈鄭氏曰:周為河、洛,召為岐、雍,河、洛之南瀕江,岐、雍之南瀕漢。江、漢之間,二南之地,詩之所起在於此。屈、宋以來騷人辭客多生江、漢,故仲尼以二南之地為作詩之始。  林氏曰:江、漢在楚地,詩之萌牙,自楚人發之,故云江漢之域。詩一變而為楚辭,即屈原、宋玉為之唱,是文章鼓吹多出於楚也。  朱氏曰:江漢之俗,其女好游,漢、魏以後猶然,如大堤之曲可見也。《水經注》:方山下水曲之隈,云漢女昔遊處也。張衡《南都賦》:「遊女弄珠於漢皋之曲。」漢皋,即方山之異名,在襄陽縣。  孔氏曰:江漢之域,即荊、梁二州。  戴氏曰:《漢廣》採於江漢而得之。  嚴氏曰:江水尤深闊於漢,故止言不可泳,而江言不可方。《爾雅》:漢南曰荊州,江南曰揚州。注:此蓋殷制。 陳氏曰:汝墳是已被文王之化者,江漢是聞文王之化而未被其澤者。
14
汝墳
15
《韓詩》:《汝墳》,辭家也。  《列女傳》:周南大夫受命平治水土,過時不來,其妻恐其懈於王事,言國家多難,惟勉強之,無有譴怒,遺父母憂,乃作詩。  李氏曰:汝水,周南之水也,出汝州魯山東南,朱氏曰:出汝州梁縣天息山。 《博物志》:出燕泉山。 《水經注》亦出魯陽縣大孟山。 《地理志》:出定陵縣高陵山。 魯陽,今汝州魯山縣;定陵,今潁昌府舞陽縣。至蔡州褒信縣入淮。杜氏曰:至褒信入睢。 朱氏曰:逕蔡潁州入淮。 《地理志》:至新蔡入淮。 《說文》:出盧氏,還歸山東入淮。  《爾雅》:汝為濆。郭璞注引《詩》「遵彼汝濆」,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又曰:汝有濆。《疏》:李巡曰汝旁有肥美之地。《水經注》:濆水亦謂大濦水。 《爾雅》:汝有濆,濆者,汝別也。  《周禮·大司徒》注:水厓曰墳。  毛氏曰:墳,大防也。《楚辭·哀郢》:登大墳以遠望。朱氏曰:水中高者曰墳,《詩·汝墳》是也。  孔氏曰:謂汝水之側厓岸。汝墳之國,以汝厓表國所在,猶江漢之域,非國名也。伐薪宜於厓岸大防之上,不宜在汝、濆之間,字當從土。《地理志》:汝南郡汝陰縣,莽曰汝濆。《輿地廣記》:汝陰縣唐為潁州。  孔氏曰:汝漢之濱,先被文王之教。  戴氏曰:《汝濆》,採於汝墳之國而得之。《郡國志》「汝南郡汝陰」注:《地道記》有陶丘鄉,《詩》所謂汝濆。
16
王室
17
朱氏曰:王室,指紂所都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紂,故汝墳之人,猶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  段氏曰:周民猶知商之為王室,文王之心可見矣。
18
召南
19
《釋文》:召,地名,在岐山之陽。扶風雍縣南有召亭。  朱氏曰:召公奭之采邑也。  《水經注》:雍水東逕邵亭南,世謂之樹亭川,蓋聲相近。亭故召公之采邑。又京相璠曰:亭在周城南五十里。  《郡國志》注:雍,召穆公采邑。穆公康公之後。  《括地志》:邵亭故城在岐州岐山縣西南十里,故召公邑。今鳳翔府。  程氏曰:召伯為諸侯長,故諸侯之風主之於《召南》。陳氏曰:自岐以西,召公主之,故岐西之地為召公專主諸侯之國,而為諸侯之風。 朱氏曰:分岐東西之說無據,而召公所分之地愈狹,蓋僅得隴西、天水數郡之地耳,恐無此理。  蘇氏曰:文王治周,所以為其國者屬之周公,所以交於諸侯者屬之召公。《大雅》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國百里。」言其治外也。  鄭氏曰:食采於召,作上公,為二伯。  孔氏曰:食采文王時,為伯武王時。《樂記》:武王分周公左,召公右。  孟子云:文王以百里王,則周、召之地,共方百里,而皆名曰周,其召是周內之別名。《康王之誥》:大保率西方諸侯。  傅氏曰:二南之國,始於文王之分岐,成於武王之分陝,而其詩定于周公之作樂。  李氏曰:江漢汝墳,即陝之東也;江沱,即陝之西也。  孔氏曰:春秋時,周公、召公別於東都受采,存本周、召之名,非復岐、周之地。《晉書·地道記》:河東郡垣縣有召亭,周則未聞,今為召州是也。《唐·地理志》:絳州垣縣,武德元年曰邵州,今垣曲縣。  《通典》:河南府王屋縣,古召公之邑。今屬孟州。  傅氏曰:武王分陝之後,徙於王屋。《郡縣志》:王屋縣本周時召武公之采邑。今按此春秋時召公之採地。
20
甘棠 南國
21
九域志》:召伯甘棠樹在陝州府署西南隅。  《括地志》: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召伯聽訟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樹。後人懷其德,因立廟,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今河南府。  《說苑》:《傳》曰召公述職,當桑蠶之時,不欲變民事,故不入邑中,舍于甘棠之下而聽斷焉。陝間之人,皆得其所是,故後世思而歌詠之。  曹氏曰:繫之周公,則由雍州以至荊、揚,東南之域也;繫之召公,則由岐山以至梁、益,西南之域也。武王伐紂,有庸、蜀、羌、茅、微、盧、彭、濮八國之人為助,其服周之化久矣。召伯能以先王所以教者,宣明於其國,是以見美也。
22
江有汜
23
《爾雅》:水決復入為汜。  朱氏曰:今江陵、漢陽、安復之間蓋多有之。 《楚辭·哀郢》:遵江夏以流亡。江,大江也,夏水也。或以為自江而別以通於漢,復入江,冬竭夏流,故謂之夏,其入江處今名夏口,即《詩》所謂「江有汜」也。洪氏《楚辭補注》曰:《水經》云夏水出江,流于江陵縣東南。《注》云:江津豫章口東會中夏口,是夏水之首,江之汜也。  說文作「洍」。
24
江沱
25
禹貢》:荊州、梁州皆有沱。孔氏曰:發源梁州,入荊州。《水經》:氐道縣江水又東別為沱。《注》云:開明之所鑿也。郭景純謂「玉壘作東別之標」,今茂州汶山縣。 《通典》:沱水在彭州唐昌縣,今崇寧縣。  蔡氏曰:《爾雅》:水自江出為沱。南郡枝江縣有沱水,然其流入江,而非出於江也。華容縣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亦謂之沱,此荊州之沱。蜀郡郫縣江沱在東,西入大江。今成都府郫縣。汶江縣江沱在西南,東入江,今永康軍導江縣。此梁州之沱。  黃氏曰:沱自導江縣分江,東至眉州彭山縣入江。  李氏曰:《禹貢》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梁州之域也。江、沱之間,即梁州之界,乃岐西之地。居江沱者,以江沱起興。
26
江有渚
27
《韓詩章句》:一溢一否曰渚。  《爾雅》:小洲曰陼。  毛氏曰:水歧成渚。
28
騶虞
29
《賈誼新書》:騶者,天子之囿也;虞者,囿之司獸者也。  《魯詩傳》曰:古有梁騶者,天子之田也。班固《東都賦》:制同乎梁鄒。 歐陽氏曰:賈誼以騶者文王之囿名,國君順時畋于騶囿之中。
30
邶墉 衛
31
《鄭氏譜》曰:邶、墉、衛者,商紂畿內方千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貢》冀州大行之東,北踰衡漳,東及兗州桑土之野。周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為殷後。庶殷頑民,被紂化日久,未可以建諸侯,乃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教之。黃氏曰:管,今鄭州管城;蔡,今蔡州上蔡;霍,今晉州霍邑。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墉,東謂之衛。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弟見周公將攝政,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周公避之,居東都二年。秋,大熟未獲,有雷電疾風之異。乃後成王悅而迎之,反而遂居攝。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既黜殷命,殺武庚,復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侯,以殷餘民封康叔於衛,使為之長。《康誥疏》曰:三年滅三監,七年始封康叔。《書傳》云:四年封。後世子孫稍并彼二國,混而名之。七世至頃侯,當周夷王時,衛國政衰,變風始作。作者各有所傷,從其國本而異之,為《邶》、《墉》、《衛》之詩焉。  《地理志》:河內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鄁,以封紂子武庚;庸,管叔尹之;衛,蔡叔尹之,以監殷民,謂之三監。故《書序》曰:武王崩,三監畔。孫毓云:三監當有霍叔,鄭義為長。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弟康叔,號曰孟侯,以夾輔周室。孔氏曰:如《志》之言,則康叔初封即兼彼二國,非子孫矣。服虔依以為說。鄭不然者,以周之大國不過五百里,王畿千里,康叔與之同,反過周公,非其制也。遷邶、庸之民于雒邑,故邶、庸、衛三國之詩相與同風。《邶詩》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顏師古曰:今《邶詩》無此句。《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衛》曰「瞻彼淇奧,河水洋洋」。故吳公子札聘魯觀周樂,聞邶、庸、衛之歌曰:「美哉淵乎,吾聞康叔之德如是,是其《衛風》乎?」至十六世懿公無道,為狄所滅。齊桓公率諸侯伐狄,而更封衛於河南曹、楚丘,是為文公。而河內殷虛,更屬於晉。康叔之風既歇,而紂之化猶存,故俗剛彊,多豪桀侵奪,薄恩禮,好生分。  孔氏曰:詩人所作,自歌土風,驗其水土之名,知其國之所在。《衛》曰「送子涉淇,至于頓丘」,頓丘今為郡名,在朝歌紂都之東也。紂都河北,而《墉》曰「在彼中河」,墉境在南明矣。都既近西,明不分國,故以為邶在北。三國之境地相連接,故《邶》曰「亦流于淇」,《墉》曰「送我乎淇之上矣」,《衛》曰「瞻彼淇奧」,是以三國皆言淇也。頃公之惡,邶人刺之,則頃公已前已兼邶,其墉或亦然矣。周自昭王以後,政教陵遲,諸侯或強弱相陵,故得兼彼二國,混一其境,同名曰衛也。此殷畿千里,不必邶、墉之地止建二國也。或多建國數,漸并於衛。  程氏曰:諸侯擅相侵伐,衛首并邶、墉之地,故為變風之首。  董氏曰:邶、墉同姓受封國也,商俗靡靡,周雖化革,其俗其風,尚不盡變,俗易感而風易變者,亡國之餘音也。風首衛且先邶、墉,以著滅也。  張氏曰:周之興也,商民後革,及其衰也,衛風先變。  薛氏曰:邶、墉滅而音存,故非衛所能亂。  朱氏曰:邶、墉不詳其始封。邶、墉之詩皆主衛事,而必存其舊號者,豈其聲之異歟?  《補傳》曰:邶,古作鄁。邶、墉、衛皆以水得名,邶水在太山之阜,滽水出宜蘇山,衛水在靈壽。即真定。  《郡國志》:河內郡朝歌北有邶國。《通典》:衛州衛縣,漢朝歌縣。 《九域志》:熙寧六年,省衛縣為鎮,入黎陽。  《周書·作雒》曰:俾康叔宇于殷,俾中旄父宇于東。《注》:東謂衛,殷鄁、墉,康叔代霍叔,中旄代管叔。  歐陽氏曰:變風自懿王始作。懿王時齊風始變,夷王時衛風始變,厲王時陳風始變,周召共和唐風始變,宣王時秦風始變,平王時鄭風始變,惠王時曹風始變。 張氏曰:《詩》之變自齊始,曷為昉乎此?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正莫先于二《南》,變莫甚于《衛》,蓋自商民始也。 元城劉氏曰:以其地本商之畿內,故在《王·黍離》上。 《氏族略》:自紂城而東謂之邶,未詳。 張氏曰:衛并邶、墉,邶、墉之詩皆衛也。晉并魏,而魏之詩非晉,然其詩亦相附近,何也?其聲類也,魏、唐皆儉故也。鄭并鄶,而鄶獨遠於鄭,何也?其聲不類也。自檜以下,所不足敘也,以為是相去也無幾爾。故季札觀樂於魯,歌邶、墉、衛則合之,歌魏、歌唐則別之,歌鄭、歌檜則遠之,蓋因以為識焉。
32
城漕
33
《通典》:滑州白馬縣,衛國漕邑。《左傳》作「曹」。戴公廬于曹即此。  孔氏曰:漕地在墉,而《邶》曰「土國城漕」,國人所築之城也。「思須與漕」,衛女所經之邑也。
34
平陳與宋
35
《輿地廣記》:陳國,今陳州宛丘。漢陳縣。宋國,今應天府宋城。漢睢陽縣。  朱氏曰:平,和也,合二國之好也。舊說以此為春秋隱四年州吁自立之時,宋、衛、陳、蔡伐鄭之事。服虔曰:衛使宋為主,使大夫將,故序衛於陳、蔡下。
36
寒泉 浚
37
《通典》:寒泉在濮州濮陽縣東南浚城。  《水經注》:濮水枝津東逕浚城南而北去,濮陽三十五里城側有寒泉岡,即《詩》「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世謂之高平渠,非也。濮陽,今屬開德府。  李氏曰:一云浚水,出浚儀,東經邶地入濟。《輿地廣記》:開封縣有浚溝,《詩》所謂「浚郊」、「浚都」也。祥符縣北有浚水,故謂浚儀有寒泉阪,《詩》「爰有寒泉,在浚之下」。《寰宇記》:在縣西十里。 按《毛氏傳》:浚,衛邑。《干旄》云「在浚之都」,下邑曰都,當以在濮陽者為正。
38
涇以渭濁
39
《職方氏》:雍州川涇浸渭。《地理志》:涇水出安定郡涇陽縣西開頭山,今原州百泉縣。開,苦見反,又音牽。東南至京兆陽陵縣入渭。今京兆府高陵縣。渭水出隴西郡首陽縣西南鳥鼠山西北南谷山,渭州渭源縣,今熙州渭源堡。《說文》:出首陽渭首亭南谷。東至京兆船司空縣入河。今華州華陰縣。  毛氏曰:涇渭相入,而清濁異。孔氏曰:《禹貢》「涇屬渭汭」注云:涇、渭發源,皆幾二千里,然而涇小渭大,屬於渭而入於河,《漢·溝洫志》「涇水一石,其泥數斗」,潘岳《西征賦》「清渭濁涇」是也。 朱氏曰:涇未屬渭之時,雖濁而未甚見。由二水既合,而清濁益分。  鄭氏曰:涇水以有渭,故見渭濁。此絕去所經見,取以自喻。孔氏曰:《鄭志略》曰衛在東河,涇在西河,涇不在衛境,作詩宜歌土風,故言絕去。此婦人既絕,至涇而自比己志。
40
黎侯
41
鄭氏曰:黎國在衛西,今所寓在衛東。  孔氏曰:杜預云黎侯國,上黨壺關縣有黎亭。是在衛之西也。《九域志》:潞州黎侯亭在黎侯嶺上。  《通典》:潞州上黨縣,古黎侯國,西伯戡黎即此。漢為壺關縣。又壺關縣古黎國地有羊腸阪,後魏移壺關縣於此。  《說文》:黎國在上黨東北。  《括地志》:故黎城,黎侯國也,在潞州黎城縣東北十八里。  黃氏曰:今潞州上黨、黎城、壺關三縣,皆古黎國地。林氏曰:周人乘黎。黎,河北之要害也。  《列女傳》:黎莊公之夫人及傅母作詩。《呂氏春秋》:武王封帝堯之後於黎城。蘇氏曰:是時衛猶在河北,黎、衛壤地相接,故狄之為患,黎、衛共被之。
42
中露 泥中
43
毛氏曰:衛二邑。  《水經·黎陽縣》注:《式微》「黎侯寓于衛」是也,黃氏曰:黎陽本屬衛州,今為浚州,有黎陽山大伾也。《寰宇記》始以為黎侯寓衛居之,故縣得名。跨河東逕黎縣故城南。《注》云世謂黎侯城,昔黎侯寓于衛。《詩》謂「胡為乎泥中」,毛云邑名,疑此城也。土地汙下,城居小阜,魏濮陽郡治也。《地理志》:東邵黎縣。 《寰宇記》:澶州臨河縣,漢為黎縣。  中露地未詳。《郡縣志》:黎丘在鄆州鄆城縣西四十五里,黎侯寓于衛,因以為名泥中,蓋惡其卑濕也。
44
旄丘
45
《爾雅》:前高曰旄丘。  《寰宇記》:在澶州臨河縣東。《九域志》:開德府有旄丘。
46
狄人
47
補傳》曰:衛穆公之時,晉滅赤狄潞氏,數之以奪黎氏地之罪,是詩作於宣公之後,穆公之前。  孔氏曰:狄者,北夷之號。此詩責衛宣公,唯言狄人迫逐,不必是赤狄。  林氏曰:史伯曰當成周之北,有衛、燕、翟、鮮虞、路、洛、泉、徐、蒲。然則河北自衛之外,皆戎狄之國也。  許氏曰:春秋戎先見,荊次之,狄次之,而荊暴於戎,狄又暴於荊。使無齊桓攘之,豈復有中國哉?《說文》:北方狄從犬。
48
衛伯
49
鄭氏曰:衛康叔之封爵稱侯,今曰伯者,時為州伯也。  孔氏曰:殷之州長曰伯,虞、夏及周皆曰牧。一州一牧,二伯佐之。  《春秋·桓三年》:齊侯、衛侯胥命于蒲。陳氏曰:諸侯不稟于天子而私相命,於是始。於是齊僖稱小伯,黎之臣子亦以方伯責衛宣。桓文之事,其所由來者漸矣。段氏曰:黎之于衛,唇齒之邦也,黎亡則衛及矣。黎既不守,衛其免乎?其後卒有狄難。
50
西方之人
51
毛氏曰:西方王室。  呂氏曰:西方,指西周也。《晉語》齊姜氏引《西方之書》,韋昭以為周亦西周也。周既東遷而衰,每思其全盛之時文獻之美也。  朱氏曰:西方美人,託言以指西周之盛王。
52
泉水
53
呂氏曰:泉水,即今衛州共城之百泉也。淇水出相州林慮縣東流,泉水自西北來注之,故曰「亦流于淇」。而《竹竿》詩言泉源在左,淇水在右者,蓋主山而言之。相衛之山東面,故以北為左,南為右。  《水經注》:即泉源之水也。淇水左右,蓋舉水所入為左右。毖彼泉水,《韓詩》作「秘」,《說文》作。
54
55
《水經》:淇水出河內隆慮縣西大號山。相州林慮。《注》:自元甫城東南逕朝歌縣北。《竹書紀年》:晉定公二十八年,淇絕于舊衛即此。  《地理志》:出河內共縣北山,《郡縣志》:出共城縣西北沮洳山。 《通典》:出共山,今衛州共城。東至黎陽入河。  《溝洫志》:遮害亭西十八里至淇水口。《通典》:淇水至衛州衛縣界入河,謂之淇水口,古朝歌也。衛居河、淇之間。 《水經注》:頓丘縣遮害亭。  《山海經》:沮洳之山,濝水出焉,南流注于河。《注》:今淇水出隆慮大號山,東過河內縣,南為白溝。
56
濟 禰
57
毛氏曰:地名。  鄭氏曰:所嫁國適衛之道所經。  《地理志》:《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注》:泉出王屋山,名為沇,流去乃為濟。東郡臨邑有濟廟。《注》:濟亦濟水字。 《通典》:臨邑在濟州盧縣。  禰,《韓詩》作坭。  《寰宇記》:大禰溝在曹州冤句縣北七十里。今興仁府冤亭縣。 《九域志》:《詩》云「飲餞於濔」。  朱氏曰:皆自衛來時所經之處。蘇氏曰:《書》導流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 《春秋傳》:衛敗于滎澤,故濟水及衛。
58
乾 言
59
毛氏曰:所適國郊也。  《地理志》:東郡有發干縣。曹氏曰:即此所謂幹。  《郡國志》:東郡衛國有干城。故發干縣,今開德府觀城。  《隋志·九域志》:邢州內丘縣有乾言山。李公緒曰:柏人縣有乾山、言山。柏人,邢州堯山縣。  《水經注》:泜水又東南經乾言山。  孔氏曰:乾、濟在郊,則言禰,蓋近在國外,衛女所嫁國適衛之道所經見,故思之。
60
肥泉
61
水經注》:馬溝水出朝歌城北,又東流與美溝合,又東南注淇水,為肥泉。《詩》「我思肥泉」,毛云「同出異歸為肥泉」,《爾雅》「歸異出同曰肥」,今是水異出同歸。
62
思須與漕
63
《水經注》:濮渠東逕須城北,《詩》「思須與漕」。《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今東平府須城縣。漕,即漕邑。《括地志》:白馬故城在滑州衛南縣西南二十四里,戴延之《西征記》云「白馬城,故衛之漕邑」。 衛南,今屬開德府,本楚丘之地也。  傅氏曰:自須至漕,由東而西也。
64
北門
65
曹氏曰:蓋忠臣行役之所由出。  毛氏曰:北門,背明鄉陰。
66
新台
67
《說文》:新台有玼。《通典》:魏州黃縣有新台。  《水經注》:鄄城北岸有新臺。  《寰宇記》:在濮州鄄城縣北十七里。《輿地廣記》:開德府觀城縣有新臺。
68
二子乘舟
69
左傳》:使盜待諸莘。  《水經注》:京相璠曰:陽平縣北十里有莘亭,自衛適齊之道,縣東有二子廟,猶謂之孝祠。今大名府莘縣本陽平屬東郡。 《郡縣志》:莘亭在縣北十三里。
70
71
《通典》:衛州新鄉縣西南三十二里有墉城,即墉國。《九域志》:熙寧六年,省新鄉為鎮,入汲。墉城在汲縣東北。  《補傳》曰:墉本庸姓之國。漢有庸光及膠東庸生,是其後也。古或作庸。傅氏曰:孟庸當是墉國之姓,墉為衛所滅,故其後有仕於衛者。  孔氏曰:王肅、服虔以墉在紂都之西。孫毓云:據《墉風·定之方中》楚丘之歌,墉在紂都之南明矣。沬邦於諸國屬墉。《酒誥》「命康叔明大命于妹邦」注云:紂都所處,康叔為其連屬之監,是康叔并監墉也。
72
中河
73
曹氏曰:衛國居河、淇之間,故《邶》、《墉》皆以《柏舟》發興。齊地西以河為境,而衛居河之西,欲奪共姜歸齊,則當乘舟渡河而去。  嚴氏曰:墉在紂都之南,則近河矣。言中河,以土風所見也。
74
桑中
75
孔氏曰:《譜》云「東及兗州,桑土之野」,今濮水之上,地有桑間。濮陽在濮水之北,是有桑土明矣。《郡國志》:東郡濮陽縣有顓帝冢。《皇覽》曰:冢在城門外廣陽里中。《博物記》曰:桑中在其中。《地理志》: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亟聚會,聲色生焉。故俗稱衛之音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注:桑間在濮陽南。《郡縣志》:濮水在曹州南華縣南五里。  朱氏曰:桑間,衛之桑中是也。夫子於鄭、衛,深絕其聲於樂以為法,而嚴立其辭於《詩》以為戒。  呂氏曰:雅、鄭不同部,其來尚矣。寧有編鄭、衛樂曲於雅音中之理乎?《桑中》、《溱洧》諸篇,錄之於經,謹世變之始也。楊氏曰:此載衛為戎狄所滅之因也。
76
77
毛氏曰:沬,衛邑。鄭氏曰:衛之都。惡衛為淫亂之主。  《書》「明大命于妹邦」,孔氏注:紂所都朝歌以北是也。戴氏曰:沬土之邑,沈湎惟舊,雖以康叔化之,未能盡變也。遭宣姜之故,風俗益壞。  《水經注》:《晉書·地道記》:朝歌城本沬邑,武乙始遷居之,為殷都。《史記》:武乙徙河北。《帝王世紀》: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焉。有新聲靡樂。《論語比考讖》曰:邑名朝歌,顏淵不舍,七十弟子掩目,宰予獨顧,由蹙墮車。  《括地志》:朝歌故城在衛州東北七十三里,衛縣西二十二里。衛縣今省為鎮,屬浚州黎陽縣。  朱氏曰:所謂殷墟。  黃氏曰:沬水在衛之北。  曹氏曰:沬即妹土,衛都所在。自鄉而北,自北而東,言其浸遠也。  傅氏曰:當是紂城外之地。孔氏曰:《酒誥》注:妹邦於諸國屬墉,後三分殷畿,則紂都屬墉,朝歌即沬也。
78
上宮
79
《通典》:衛州衛縣有上宮臺。朱氏曰:桑中、上宮、淇上,又沬鄉之中小地名也。
80
東徙渡河 漕邑
81
孔氏曰:東徙渡河,則戰在河北。《禹貢》豫州「滎波既豬」注云:沇水溢出河為澤,今塞為平地,滎陽民猶謂其處為滎澤,在縣東。今鄭州滎澤縣。《春秋》衛及狄戰滎澤,此其地也。如《禹貢》注,當在河南。時衛都河北,狄來伐而禦之,既敗而渡河,杜預云「滎澤當在河北」。但沇水發源河北,入河乃溢為滎,則沇水所溢,被河南北,故河北亦有滎澤,但在河南多耳。故指豬水則在豫州,此戰則在北。《左傳》「宋桓公逆諸河,宵濟」。  《水經注》:白馬濟。津之東南有白馬城,衛文公東徙,渡河都之,故濟取名焉。《通典》:衛州黎陽縣北岸、滑州白馬縣南岸,皆有白馬津,即酈生云「杜白馬之津」,後魏改黎陽津。  孔氏曰:衛本河北,東徙渡河,野處漕邑,則在河南。  陳氏曰:齊桓存三亡國,必若救衛,庶幾於公矣。《春秋》狄入衛不言滅,廬於曹不言遷,齊侯使公子無虧戍曹不言救。《樂緯·稽耀嘉》曰:狄人與衛戰,桓公不救,於其敗也,然後救之。  《載馳》「言至于漕」,毛氏曰:漕,衛東邑。
82
楚丘 楚宮 楚室
83
鄭氏曰:魯僖二年,齊桓公城楚丘封衛。楚宮,謂宗廟也;楚室,居室也。君子將營宮室,宗廟為先,廄庫為次,居室為後。  《鄭志》:張逸問:「楚宮今何地?」答曰:「楚丘在濟河間,疑在今東郡界。」  《郡縣志》:隋置楚丘縣,屬滑州,後改衛南,本漢濮陽縣地。《輿地廣記》:漕、楚丘二邑相近,今拱州楚丘,非衛之所遷,縣有景山、京岡,乃後人附會名之。  《通典》:滑州衛南縣,衛文公遷楚丘即此城。五代屬澶州,今為開德府。 《九域志》:有楚丘城。  《地理志》:齊桓公更封衛於河南曹楚丘,而河內殷虛更屬于晉。
84
堂 景山 京
85
曹氏曰:虛,漕虛也,升虛以望楚丘與堂邑之間,有大山及高丘形勢之勝,可依以立國。  毛氏曰:楚丘有堂邑。朱氏曰:虛,故城也。堂,楚丘之旁邑。 傅氏曰:堂,當是今博州堂邑。 博、濮二州連境。  《商頌》:陟彼景山。  《水經注》:河水分濟,北逕景山東,又北逕楚丘城西。  《補傳》曰:景山以大而得名,商之故都也。衛在商畿內,升故虛以望,知地勢之勝。朱氏曰:《春秋傳》言景、亳蓋商所都之山名,衛乃商舊都也。  《寰宇記》:景山在澶州衛南縣東南三里。《九域志》:開德府有景山。  毛氏曰:京,高丘也。呂氏曰:黽錯言古之徙遠方以實廣虛也,相其陰陽之和,嘗其水泉之味,審其土地之宜,觀其草木之饒,然後營邑立城。此蓋古之遺法,《定之方中》、《公劉》所載是也。
86
87
毛氏曰:浚,衛邑。郊外曰野,《爾雅》:邑外謂之郊。下邑曰都。城,都城也。浚城見前。
88
89
《春秋譜》曰:許,姜姓,與齊同祖,堯四嶽伯夷之後也。周公封其苗裔文叔于許,今潁川許昌是也。靈公徙葉,悼公遷夷。一名城父。又居析,一名白羽。許男斯處容城。自文叔至莊公十一世,始見《春秋》。  《地理志》:潁川許縣,故許國,二十四世為楚所滅。  《括地志》:故城在許州許昌縣南三十里,本漢許縣。  《九域志》:潁昌府許田縣。熙寧四年省為鎮,入長社。  孔氏曰:許穆夫人賦《載馳》而入《墉風》者,於時國在墉地。夫人衛女,辭為衛發。
90
阿丘
91
《爾雅》:偏高曰阿丘。謂丘邊高。
92
93
《地理志》:河內朝歌縣,紂所都,康叔所封,更名衛。《通典》:古殷朝歌城在衛州衛縣西。 宋忠云:康叔從康徙衛。 《括地志》:故康城在許州陽翟縣西北三十五里。  《左傳》:祝佗曰:分康叔封畛土略,自武父以南,衛北界。及圃田之北竟,鄭藪。封於殷墟。朝歌也。  朱氏曰:衛本都河北朝歌之東,《康誥》:在茲東土。淇水之北,百泉之南,其後不知何時并得邶、墉之地。至懿公為狄所滅,戴公野處漕邑,文公又徙居楚丘。衛故都,即今衛縣,今懷衛、澶相、滑濮等州,開封大名府界,皆衛境也。呂氏曰:衛自康叔受封至君角,凡四十世。《地理志》:成公徙于帝丘,今濮陽是也;秦徙之於野王,今懷州。始皇既并天下,猶獨置衛君,二世時乃廢,凡九百年,最後絕。《九域志》:大名府,古觀扈國,亦商之舊都商城。武王伐紂,立武庚於此。傅氏曰:封武庚不於紂都朝歌。
94
淇奧
95
《大學》作「澳」。  《釋文》曰:淇,衛水。  《爾雅》曰:隩,隈也。  《說文》: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隈。袁氏曰:淇水之彎曲處。  《水經注》:美溝水東南注淇水。《博物志》謂之奧水,流入於淇。漢武帝塞決河,用淇園之竹;寇恂為河內,伐竹淇川治矢。今通望淇川,無復此物,唯王蒭、萹草,不異毛與。晉灼曰:淇園,衛之苑也,其地常多竹。
96
邢侯
97
《地理志》:趙國襄國縣,故邢國。  《通典》:邢州治龍岡縣,今信德府。祖乙遷於邢即此。  《括地志》:邢國故城在邢州外城內西南角,《十三州志》云殷時邢侯國,周公子封邢侯都此。
98
99
《春秋》「譚子」注:譚國在濟南平陵縣西南。《郡國志》:東平陵有譚城,故譚國。  《通典》:齊州全節縣,春秋時譚國,城在縣西南。唐元和十五年省,入歷城。 《寰宇記》:譚城在歷城縣東南十里,今濟南府。  《白虎通》作「覃」。孔氏曰:譚子爵言公者,依臣子之稱。
100
農郊
101
毛氏曰:近郊。
102
河水北流
103
朱氏曰:河在齊西衛東,北流入海。  董氏曰:齊地,西至于河,衛居河之西,則自齊適衛,河界其中,故曰「北流活活」。孔氏曰:九河故道,河間成平以南,平原鬲縣以北。曹氏曰:河在齊之西,而海在北,河由齊而入海,則為東北流。
104
頓丘
105
《爾雅》:丘,一成為敦丘。敦亦頓也。  《地理志》:東郡頓丘縣。注:以丘名縣,丘一成為頓丘,謂一頓而成。或曰一重之丘。  《輿地廣記》:頓丘本衛邑,在淇水南,晉置頓丘郡,唐大歷七年置澶州,晉天福四年以頓丘為德清軍,熙寧四年省頓丘,入澶州清豐縣。今開德府。  《水經注》:淇水北逕頓丘縣故城西。《竹書紀年》:晉定公三十一年城頓丘。闞駰云:頓丘在淇水南,又屈逕頓丘西。又東屈而西轉,逕頓丘北。《釋名》謂一頓而成丘,無高下小大之殺也。《詩》所謂「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宿胥故瀆,受河於頓丘縣遮害亭東黎山西,北會淇水。蘇氏曰:決宿胥之口,魏無虛頓丘,即指是瀆也。
106
復關
107
《寰宇記》:澶州臨河縣復關城在南,黃河北阜也。復關堤在南三百步,自黎陽下入清豐縣界。
108
泉源
109
朱氏曰:泉源即百泉也,在衛之西北,而東南流入淇,故曰在左;淇水在衛之西南,而東流與泉源合,故曰在右。  《水經注》:泉源水有二源,一水出朝歌西北,又東與左水合,謂之馬溝水;又美溝水出朝歌西北大嶺下,更出逕駱駝谷,於中逶迤九十曲,故俗有美溝之目。歷十二崿崿流相承,泉響不斷。  《寰宇記》:澶州頓丘縣東北三十五里,有泉源祠。  《九域志》:大名府莘縣有泉源河。
110
河廣
111
孔氏曰:此假有渡者之辭。文公之時,衛已在河南,自衛適宋不渡河。宋去衛甚遠,喻宋近,猶喻河狹。曹氏曰:自閔二年東徙渡河,衛已居河東,至僖九年宋襄公立,已十餘年矣。則自衛至宋不必渡河,蓋取河為喻。
112
自伯之東
113
孔氏曰:蔡人、衛人、陳人從王伐鄭。春秋桓五年。鄭在衛之西南,而言東者,時三國從王伐鄭,則兵至京師,乃東行伐鄭也。
URN: ctp:ws75657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