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虱症方一首 |
2  | 病源人有多虱。性好嚙之。所嚙既多。而腑髒虛弱。不能消之。不幸變化生症。而患者亦少。俗云患虱症人見虱必嚙之。不能禁止。虱生長在腹內。時有從下部出。亦斃人。 |
3  | 千金療虱症。由嚙虱在腹。生長為虱症方。 |
4  | 故篦子 故梳子 |
5  | 上二味各破為兩分。各取一分燒作灰。末之。又取一分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用頓服前末盡。少時當病出。無所忌。 |
6  | 鱉瘕方一首 |
7  | 病源鱉瘕者。謂腹內瘕結如鱉狀是也。有食鱉觸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諸雜冷物變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氣弱。而遇冷即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謂其形假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鱉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鱉。仍故活。有人乘白馬來看此鱉。白馬忽尿墮落鱉上。即縮頭及腳。尋以馬尿灌之。即化為水。其主曰:吾將愈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故養生云:六月勿食澤中水。令人成鱉瘕。 |
8  | 崔氏療鱉瘕方。 |
9  | 大黃 乾姜 附子 人參 側子 桂心 |
10  | 貝母 白術 細辛 蟲 |
11  | 上十味搗下篩。以酒服半方寸匕。日三。忌豬肉冷水。 |
12  | 蛇瘕方一首 |
13  | 病源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內生蛇瘕也。亦有蛇之津液。誤入飲食內。亦令人病瘕。其狀常苦第十九卷中) |
14  | 崔氏療蛇瘕。大黃湯方。 |
15  | 大黃 芒硝 烏賊魚骨 黃芩 甘草 |
16  |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之三沸。下絞去滓。納芒硝。適寒溫。盡服之。十日一劑。煮作如上法。欲服之。宿無食平旦服。當下病也。 |
17  | 蛟龍病方一首 |
18  | 病源蛟龍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龍子生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隨入人腹。變成蛟龍。其病之狀。發則如癲。 |
19  | 廣濟療蛟龍病。三月八月近海及水邊。因食生芹菜。為蛟龍子生在芹菜上。食入人腹。 |
20  | 變成龍子。須慎之。其病發似癲。面色青黃。少腹脹。狀如懷妊。宜食寒食餳方。 |
21  | 寒食粥餳三升。日三服之。吐出蛟龍有兩頭及尾。開皇六年。又賈橋有人吃餳。吐出蛟龍。大驗。無所忌。 |
22  | 胸痺方二首 |
23  | 病源。寒氣客於五髒六腑。因虛而發。上衝胸間則胸痺。胸痺之候。胸中 如滿。噎塞不利。習習如癢。喉裡澀。唾燥。甚者心裏強痞急痛。肌肉苦痺。絞急如刺。不得俯仰。 |
24  | 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滿短氣。咳唾引痛。煩悶白汗出。或徹背膂。其脈浮而微者是也。 |
25  | 不上。除胸痺食熱嘔。 |
26  | 仲景傷寒論。療胸痺。理中湯方。 |
27  | 人參 甘草 白術 乾姜 |
28  |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一。頻服三劑愈。 |
29  | 深師療胸痺。麝香散方。 |
30  | 麝香 牛黃 生犀角 |
31  | 上三味研服五分匕。日三。忌生冷物蔥蒜。 |
32  | 胸痺短氣方三首 |
33  | 千金論曰:夫脈當取太過與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故也。 |
34  | 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脈陰弦故也。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
35  | 仲景傷寒論同。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其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者。栝蔞湯主之方。 |
36  | 栝蔞 薤白 半夏 生姜 枳實 |
37  | 上五味切。以白 漿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肘後。仲景傷寒論。無生姜枳實半夏等三味同。短劇云:用水一斗。忌羊肉餳。 |
38  | 又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湯主之方。 |
39  | 茯苓 甘草 杏仁 |
40  |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合。仲景傷寒論同。 |
41  | 深師療胸痺連背痛。短氣。細辛散方。 |
42  | 細辛 干地黃 甘草 桂心 茯苓 枳實 白術 生姜 栝蔞實 |
43  | 上九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
44  | 胸痺心下堅痞緩急方四首 |
45  | 千金論胸痺之病。令人心中堅痞急痛。肌中苦痺。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如滿。咽塞習習癢。喉中乾燥。時欲嘔吐。胸滿短氣。咳唾引痛。煩悶自汗出。或徹引背腹痛。不即療之。數日殺人。 |
46  | 範汪療胸痺。心中痞堅。留氣結於胸中。胸滿脅下。逆氣搶心。枳實湯方。 |
47  | 陳枳實 濃樸 薤白 桂心 栝蔞實 |
48  | 上五味。先以水五升煮枳實濃樸。取二升半。去滓。納餘藥又煎三兩沸。去滓。分溫三服。除心氣良。 |
49  | 古今錄驗療胸中隱然而痛。脊膂肩痛方。 |
50  | 桂心 乾姜 人參 細辛 烏頭 山茱萸 |
51  | 貝母 |
52  | 上七味搗下篩。和以蜜丸如小豆大。酒若粥汁吞二丸。稍稍益。以胸中痛止溫溫為度。 |
53  | 忌生蔥生菜豬肉冷水。又療胸痺偏緩急。薏苡仁散方。 |
54  | 薏苡仁 附子 甘草 |
55  | 上三味搗下篩。服方寸匕。日三。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又療胸痺偏緩急。薏苡仁散方薏苡仁 附子 |
56  | 上二味搗下篩。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之。忌豬肉冷水。 |
57  | 胸痺噎塞方二首 |
58  | 仲景傷寒論。胸痺之病。胸中 如滿。噎塞習習如癢。喉中澀唾燥沫是也。橘皮枳實湯主之方。 |
59  | 橘皮 枳實 生姜 |
60  |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 |
61  | 千金通氣湯。療胸滿短氣噎塞方。 |
62  | 半夏 生姜 桂心 吳茱萸 |
63  |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忌羊肉餳生蔥。 |
64  | 胸痺咳唾短氣方四首 |
65  | 仲景傷寒論。胸痺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脈沉而起。關脈小緊數者。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方。 |
66  | 栝蔞實 薤白 |
67  | 上二味。以白 酒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分再服。 |
68  | 肘後論:胸痺之病。令人心中堅痞急痛。肌中苦痺。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及背皆痛。手不得犯胸滿短氣。咳唾引痛。煩悶自汁出。或徹引背膂。不即療。數日殺人。療卒患胸痺方。 |
69  | 雄黃 巴豆 |
70  | 上二味。先搗雄黃細篩。納巴豆。務熟搗之相和。丸如小豆。服一丸。不覺稍益。忌野豬肉蘆筍。 |
71  | 又方枳實 |
72  | 上一味搗篩。以米汁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
73  | 又或已瘥複更發方。 |
74  | 取薤根 |
75  | 上一味搗絞取汁。飲之立愈。 |
76  | 胸痺心痛方四首 |
77  | 仲景傷寒論:胸痺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白 漿湯主之方。 |
78  | 大栝蔞 薤白 半夏 |
79  | 上三味。以白 漿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羊肉餳。 |
80  | 千金療胸痺心痛方。 |
81  | 灸膻中百壯。穴在鳩尾上一寸。 |
82  | 又療胸脅滿心痛方。 |
83  | 灸期門。隨年壯。穴在第二肋端乳直下。不容旁一寸半是。 |
84  | 古今錄驗小草丸。療胸痺心痛逆氣。膈中飲不下方。 |
85  | 小草 桂心 蜀椒 乾姜 細辛 附子 |
86  | 上六味搗合下篩。和以蜜丸如梧子大。先食米汁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為度。忌豬肉冷水生蔥生菜。 |
87  | 胸痛方二首 |
88  | 範汪療胸痛。枳實散方。 |
89  | 枳實 桂心 |
90  | 上二味搗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蔥。 |
91  | 深師療胸痛。枳實散方。 |
92  | 枳實 神曲 白術 |
93  | 上三味搗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桃李雀肉等。 |
94  | 賁豚氣方四首 |
95  | 病源夫賁豚者。腎之積氣也。起於驚恐憂思所生也。若驚恐則傷神心髒神也。憂思則傷志。腎髒志也。神志傷動。氣積於腎而氣下上游走。如豚之賁。故曰賁豚。其氣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車所驚如人所恐。五髒不定。食飲輒嘔。氣滿胸中。狂癡不定。妄言妄見。此驚恐奔豚之狀也。若氣滿支心。心下煩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劇。吸吸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嘔。此憂思賁豚之狀也。診其脈來祝祝者。病賁豚也。 |
96  | 腎短劇黃帝問金冶子曰:驚為病如奔豚。其病奈何。金冶子對曰:驚為奔豚。心中踊踊。 |
97  | 如事或張面目。不相取與。眾師不知。呼有所負。賁豚湯主之。黃帝曰:善。黃帝問金冶子曰:憂思賁豚。何以別之。金冶子對曰:憂思賁豚者。氣滿支心。心下煩亂。不欲聞人之聲。發作有時。乍瘥乍劇。吸吸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嘔。眾師不知。呼有觸忤。奔豚湯主之。黃帝曰善。 |
98  | 師曰:病如奔豚者。氣從少腹起。上衝喉咽。發作欲死。複還生。皆從驚恐得之。腎間有膿故也。 |
99  |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者。皆從驚發。得之火邪者。桂枝加龍骨牡蠣湯主之。若新亡財。為縣官所捕迫。從驚恐者。療用鴟頭鉛KT 。複餘物未定。 |
100  | 又療卒傷損。食下則覺胸中偏痛慄慄然。水漿下亦爾。問病與相應。急作此方。 |
101  | 生李根 麥門冬 人參 桂心 甘草 |
102  |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
103  | 又奔豚湯。療虛勞五髒氣乏損。游氣夢。精光竭不澤。陰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熱赤色。喜怒無常。耳聾目視無精光方。 |
104  | 葛根 生李根 人參 半夏 芍藥 |
105  | 當歸 桂心 生姜 甘草 |
106  | 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得五升。溫服八合。日三。不知稍增至一升。日三。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等。 |
107  | 肘後療卒厥逆上氣。氣支兩脅。心下痛滿。淹淹欲絕。此謂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迫得之。氣從下上。上衝心胸。臍間築築發動有時。不療殺人方。 |
108  | 甘草 人參 吳茱萸 生姜 半夏 桂心 |
109  |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藥須預蓄。得病便急合服之。 |
110  | 賁豚氣衝心胸方四首廣濟賁豚氣在心。吸吸短氣。不欲聞人語聲。心下煩亂不安。發作有時。四肢煩疼。手足逆冷方。 |
111  | 李根白皮 半夏 乾姜 茯苓 人參 甘草 附子 桂心 |
112  |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分三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冷羊肉餳海藻菘菜油膩醋物生蔥粘食。 |
113  | 又療賁豚氣在胸心。迫滿支脅方。 |
114  | 生姜 半夏 桂心 人參 甘草 吳茱萸 |
115  |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蔥熱面羊肉餳粘食海藻菘菜。 |
116  | 集驗賁豚茯苓湯。療短氣。五髒不足。寒氣厥逆。腹脹滿。氣賁走衝胸膈。發作氣欲絕。不識冷。或煩熱者方。 |
117  | 茯苓 生葛 甘草 生姜 半夏 人參 當歸 芎 李根白皮 |
118  |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餳海藻菘菜酢物等又療賁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賁豚湯方。 |
119  | 甘草 芎 當歸 半夏 黃芩 生葛 |
120  | 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等。 |
121  | 雜療奔豚氣及結氣方六首 |
122  | 深師療憂勞寒熱愁思。及飲食膈塞。虛勞內傷。五髒絕傷。奔氣不能還下。心中悸動不安。七氣湯方。 |
123  | 桔梗 人參 芍藥 茱萸 黃芩 |
124  | 乾地黃 橘皮 半夏 |
125  |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豬肉蕪荑等。 |
126  | 集驗療賁豚氣從下上者。湯方。 |
127  | 生葛 半夏 黃芩 桂心 芍藥 人參 生姜 甘李根白皮 |
128  |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分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餳生蔥。 |
129  | 短劇牡蠣賁豚湯。療賁豚。氣從少腹起憧胸。手足逆冷方。 |
130  | 牡蠣 桂心 李根白皮 甘草 |
131  |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納餘藥再煮取三升。分服五合。 |
132  | 日三夜再。忌生蔥海藻菘菜。 |
133  | 又療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鬱胃者。奔豚湯方。 |
134  | 甘草 李根白皮 葛根 黃芩 桂心 栝蔞 人參 芎 |
135  |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生蔥。 |
136  | |
137  | 又方桐君說。 |
138  | 孵出雞卵殼中白皮 梨木灰 麻黃 紫菀 |
139  | 上四味搗下篩作丸散。隨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療三十年喉中結氣咳逆立瘥也。亦可水煮為湯。以意分之。 |
140  | 千金奔氣湯。主火氣上奔胸膈中諸病。每發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者便悄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方。 |
141  | 桂心 生姜 人參 半夏 吳茱萸 甘草 |
142  |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為四服。忌羊肉餳生蔥海藻菘菜。 |
143  | 灸奔豚法 |
144  | 千金療奔豚腹腫法。 |
145  | 灸章門。一名長平。二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百壯。 |
146  | 又主奔豚衝心不得息。 |
147  | 灸中極。一名玉泉。在臍下四寸。五十壯。 |
148  | 又主奔豚上下。腹中與腰相引痛者法。 |
149  | 炙中府二穴。在雲門下一寸。乳上三肋間動脈是。百壯。一云百五十壯。 |
150  | 又主奔豚上下者法。 |
151  | 灸四滿夾丹田旁。相去三寸。七壯。 |
152  | 又主奔豚法。 |
153  | 灸氣海。在臍下一寸半。百壯。 |
154  | 又法灸關元。在臍下三寸五十壯。亦可百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