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第十二

《卷第十二》[View] [Edit] [History]

1 虱症方一首
2 病源人有多虱。性好啮之。所啮既多。而腑脏虚弱。不能消之。不幸变化生症。而患者亦少。俗云患虱症人见虱必啮之。不能禁止。虱生长在腹内。时有从下部出。亦毙人。出第十九卷中
3 千金疗虱症。由啮虱在腹。生长为虱症方。
4 故篦子一枚 故梳子一枚
5 上二味各破为两分。各取一分烧作灰。末之。又取一分以水五升。煮取一升。用顿服前末尽。少时当病出。无所忌。广济同出第二卷中
6 鳖瘕方一首
7 病源鳖瘕者。谓腹内瘕结如鳖状是也。有食鳖触冷不消而生者。亦有食诸杂冷物变化而作者。皆由脾胃气弱。而遇冷即不能克消所致。瘕言假也。谓其形假而推移也。昔曾有人共奴俱患鳖瘕。奴在前死。遂破其腹。得一白鳖。仍故活。有人乘白马来看此鳖。白马忽尿堕落鳖上。即缩头及脚。寻以马尿灌之。即化为水。其主曰:吾将愈矣。即服之。果如其言得瘥。故养生云:六月勿食泽中水。令人成鳖瘕。出第十九卷中
8 崔氏疗鳖瘕方。
9 大黄六铢 乾姜半两 附子九铢炮 人参九铢 侧子半两炮 桂心六铢
10 贝母半两 白术二两 细辛十八铢大一寸者七枚熬
11 上十味捣下筛。以酒服半方寸匕。日三。忌猪肉冷水。出第九卷中
12 蛇瘕方一首
13 病源人有食蛇不消。因腹内生蛇瘕也。亦有蛇之津液。误入饮食内。亦令人病瘕。其状常苦第十九卷中)
14 崔氏疗蛇瘕。大黄汤方。
15 大黄半两 芒硝如鸡子一枚 乌贼鱼骨三枚 黄芩半两 甘草如人指一尺炙
16 上六味 咀。以水六升煮之三沸。下绞去滓。纳芒硝。适寒温。尽服之。十日一剂。煮作如上法。欲服之。宿无食平旦服。当下病也。千金同出第九卷中
17 蛟龙病方一首
18 病源蛟龙病者云:三月八月蛟龙子生芹菜上。人食芹菜。不幸随入人腹。变成蛟龙。其病之状。发则如癫。出第十九卷中
19 广济疗蛟龙病。三月八月近海及水边。因食生芹菜。为蛟龙子生在芹菜上。食入人腹。
20 变成龙子。须慎之。其病发似癫。面色青黄。少腹胀。状如怀妊。宜食寒食饧方。
21 寒食粥饧三升。日三服之。吐出蛟龙有两头及尾。开皇六年。又贾桥有人吃饧。吐出蛟龙。大验。无所忌。千金方同出第二卷中
22 胸痹方二首
23 病源。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胸痹之候。胸中 如满。噎塞不利。习习如痒。喉里涩。唾燥。甚者心里强痞急痛。肌肉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
24 胸前皮皆痛。手不能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白汗出。或彻背膂。其脉浮而微者是也。
25 不上。除胸痹食热呕。出第三十卷中
26 仲景伤寒论。疗胸痹。理中汤方。
27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 白术三两 乾姜三两
28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一。频服三剂愈。张仲景云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于胸胸满胁下逆气抢心理中汤亦主之千金同出第十六卷中
29 深师疗胸痹。麝香散方。
30 麝香四分 牛黄二分 生犀角一分屑末
31 上三味研服五分匕。日三。忌生冷物葱蒜。出第十六卷中
32 胸痹短气方三首
33 千金论曰:夫脉当取太过与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故也。
34 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脉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35 仲景伤寒论同。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其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栝蒌汤主之方。
36 栝蒌一枚 薤白一斤 半夏半升洗 生姜四两 枳实二两炙
37 上五味切。以白 浆一斗煮。取四升。服一升。日三。肘后。仲景伤寒论。无生姜枳实半夏等三味同。短剧云:用水一斗。忌羊肉饧。
38 又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汤主之方。
39 茯苓三两 甘草一两炙 杏仁五十枚
40 上三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合。仲景伤寒论同。并出第十三卷中
41 深师疗胸痹连背痛。短气。细辛散方。
42 细辛 干地黄 甘草各二两炙 桂心 茯苓各五两 枳实 白术 生姜 栝蒌实各三两
43 上九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古今录验千金同出第十三卷中
44 胸痹心下坚痞缓急方四首
45 千金论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手不得犯。胸中 如满。咽塞习习痒。喉中乾燥。时欲呕吐。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腹痛。不即疗之。数日杀人。出第十三卷中
46 范汪疗胸痹。心中痞坚。留气结于胸中。胸满胁下。逆气抢心。枳实汤方。
47 陈枳实四枚炙 浓朴四两炙 薤白八两 桂心一两 栝蒌实一枚
48 上五味。先以水五升煮枳实浓朴。取二升半。去滓。纳馀药又煎三两沸。去滓。分温三服。除心气良。古今录验千金同此本仲景伤寒论方
49 古今录验疗胸中隐然而痛。脊膂肩痛方。
50 桂心一分 乾姜一分 人参三分 细辛三分 乌头一分炮 山茱萸三分
51 贝母三分
52 上七味捣下筛。和以蜜丸如小豆大。酒若粥汁吞二丸。稍稍益。以胸中痛止温温为度。
53 忌生葱生菜猪肉冷水。又疗胸痹偏缓急。薏苡仁散方。
54 薏苡仁五百枚 附子十枚大者炮 甘草三两炙
55 上三味捣下筛。服方寸匕。日三。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又疗胸痹偏缓急。薏苡仁散方薏苡仁一千五百枚 附子大者十枚炮
56 上二味捣下筛。服方寸匕。日三。不知稍增之。忌猪肉冷水。此方出僧深范汪同仲景方用薏苡仁十五两并出第八卷中
57 胸痹噎塞方二首
58 仲景伤寒论。胸痹之病。胸中 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唾燥沫是也。橘皮枳实汤主之方。
59 橘皮半斤 枳实四枚炙 生姜半斤
60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肘后短剧文仲深师范汪古今录验经心录千金同出第十五卷中
61 千金通气汤。疗胸满短气噎塞方。
62 半夏八两洗 生姜六两 桂心三两 吴茱萸四十枚
63 上四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忌羊肉饧生葱。一方无桂心用橘皮出第十三卷中
64 胸痹咳唾短气方四首
65 仲景伤寒论。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脉沉而起。关脉小紧数者。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方。
66 栝蒌实一枚 薤白切半升
67 上二味。以白 酒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分再服。深师范汪同出第十五卷中
68 肘后论: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急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及背皆痛。手不得犯胸满短气。咳唾引痛。烦闷自汁出。或彻引背膂。不即疗。数日杀人。疗卒患胸痹方。
69 雄黄 巴豆去皮心熬
70 上二味。先捣雄黄细筛。纳巴豆。务熟捣之相和。丸如小豆。服一丸。不觉稍益。忌野猪肉芦笋。
71 又方枳实
72 上一味捣筛。以米汁先食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73 又或已瘥复更发方。
74 取薤根五斤
75 上一味捣绞取汁。饮之立愈。并出第一卷中
76 胸痹心痛方四首
77 仲景伤寒论: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白 浆汤主之方。
78 大栝蒌一枚 薤白切三两 半夏半升洗
79 上三味。以白 浆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忌羊肉饧。古今录验同范汪同出第十五卷中
80 千金疗胸痹心痛方。
81 灸膻中百壮。穴在鸠尾上一寸。一云膺 中行直两乳内间是忌针
82 又疗胸胁满心痛方。
83 灸期门。随年壮。穴在第二肋端乳直下。不容旁一寸半是。并出第十三卷中
84 古今录验小草丸。疗胸痹心痛逆气。膈中饮不下方。
85 小草三分 桂心三分 蜀椒三分汗 乾姜二分 细辛三分 附子二分炮
86 上六味捣合下筛。和以蜜丸如梧子大。先食米汁服三丸日三。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范汪同出第八卷中
87 胸痛方二首
88 范汪疗胸痛。枳实散方。
89 枳实八分炙 桂心五分
90 上二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生葱。深师同
91 深师疗胸痛。枳实散方。
92 枳实四枚炙 神曲一两熬 白术一两
93 上三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忌桃李雀肉等。出第十六卷中
94 贲豚气方四首
95 病源夫贲豚者。肾之积气也。起于惊恐忧思所生也。若惊恐则伤神心脏神也。忧思则伤志。肾脏志也。神志伤动。气积于肾而气下上游走。如豚之贲。故曰贲豚。其气乘心。若心中踊踊。如车所惊如人所恐。五脏不定。食饮辄呕。气满胸中。狂痴不定。妄言妄见。此惊恐奔豚之状也。若气满支心。心下烦乱。不欲闻人声。休作有时。乍瘥乍剧。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此忧思贲豚之状也。诊其脉来祝祝一云触祝者。病贲豚也。
96 肾短剧黄帝问金冶子曰:惊为病如奔豚。其病奈何。金冶子对曰:惊为奔豚。心中踊踊。
97 如事或张面目。不相取与。众师不知。呼有所负。贲豚汤主之。黄帝曰:善。黄帝问金冶子曰:忧思贲豚。何以别之。金冶子对曰:忧思贲豚者。气满支心。心下烦乱。不欲闻人之声。发作有时。乍瘥乍剧。吸吸短气。手足厥逆。内烦结痛。温温欲呕。众师不知。呼有触忤。奔豚汤主之。黄帝曰善。
98 师曰:病如奔豚者。气从少腹起。上冲喉咽。发作欲死。复还生。皆从惊恐得之。肾间有脓故也。范汪同
99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者。皆从惊发。得之火邪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若新亡财。为县官所捕迫。从惊恐者。疗用鸱头铅KT 。千金翼有飞鸿铅丹丸主癫痫螈 此意相近铅KT 一云角为马桃末即羚羊角复馀物未定。未定者上作方未成
100 又疗卒伤损。食下则觉胸中偏痛栗栗然。水浆下亦尔。问病与相应。急作此方。
101 生李根一斤细锉之 麦门冬一升去心 人参二两 桂心二两 甘草一两炙
102 上五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范汪同
103 又奔豚汤。疗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方。
104 葛根八两干者 生李根切一升 人参三两 半夏一升洗 芍药三两
105 当归二两 桂心五两 生姜二斤 甘草炙二两
106 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得五升。温服八合。日三。不知稍增至一升。日三。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出第十一卷中
107 肘后疗卒厥逆上气。气支两胁。心下痛满。淹淹欲绝。此谓奔豚。病从卒惊怖忧迫得之。气从下上。上冲心胸。脐间筑筑发动有时。不疗杀人方。
108 甘草二两炙 人参二两 吴茱萸一升 生姜一斤 半夏一升 桂心三两
109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此药须预蓄。得病便急合服之。千金方桂五两甘草三两张文仲同
110 贲豚气冲心胸方四首广济贲豚气在心。吸吸短气。不欲闻人语声。心下烦乱不安。发作有时。四肢烦疼。手足逆冷方。
111 李根白皮八两 半夏七两洗 乾姜四两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两炮 桂心四两
112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冷羊肉饧海藻菘菜油腻醋物生葱粘食。范汪同
113 又疗贲豚气在胸心。迫满支胁方。
114 生姜一斤 半夏四两汤 桂心三两 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吴茱萸一两
115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温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忌生葱热面羊肉饧粘食海藻菘菜。范汪同并出第四卷中
116 集验贲豚茯苓汤。疗短气。五脏不足。寒气厥逆。腹胀满。气贲走冲胸膈。发作气欲绝。不识冷。或烦热者方。
117 茯苓四两 生葛八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五两 半夏一升汤洗 人参三两 当归二两二两 李根白皮切升
118 上九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海藻菘菜酢物等又疗贲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贲豚汤方。
119 甘草二两炙二两 当归二两 半夏四两汤洗 黄芩三两 生葛五两
120 上九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二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等。并出第四卷中
121 杂疗奔豚气及结气方六首
122 深师疗忧劳寒热愁思。及饮食膈塞。虚劳内伤。五脏绝伤。奔气不能还下。心中悸动不安。七气汤方。
123 桔梗二两 人参三两一方二两 芍药三两 茱萸七合 黄芩二两一方三两
124 乾地黄三两一方甘草(三两一方二两炙 橘皮三两 半夏三两洗一方一升
125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生葱猪肉芜荑等。千金无桂心橘皮桔梗有浓朴栝蒌蜀椒
126 集验疗贲豚气从下上者。汤方。
127 生葛五两 半夏五两洗 黄芩二两 桂心二两 芍药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甘李根白皮五两切
128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为五服。日三夜二服。忌羊肉饧生葱。出第四卷中
129 短剧牡蛎贲豚汤。疗贲豚。气从少腹起憧胸。手足逆冷方。
130 牡蛎三两熬 桂心八两 李根白皮一斤切 甘草三两炙
131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七升。煮取李根皮得七升。去滓。纳馀药再煮取三升。分服五合。
132 日三夜再。忌生葱海藻菘菜。范汪同
133 又疗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胃者。奔豚汤方。
134 甘草四两炙 李根白皮一斤切 葛根一斤 黄芩三两 桂心二两 栝蒌二两 人参二两一两
135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夜再。忌海藻菘菜生葱。
136 范汪同
137 又方桐君说。
138 孵出鸡卵壳中白皮 梨木灰 麻黄去节 紫菀各等分
139 上四味捣下筛作丸散。随宜酒服十丸如梧子。散者方寸匕。疗三十年喉中结气咳逆立瘥也。亦可水煮为汤。以意分之。经心录同并出第一卷中
140 千金奔气汤。主火气上奔胸膈中诸病。每发时。迫满短气不得卧。剧者便悄欲死。腹中冷湿气。肠鸣相逐成结气方。
141 桂心五两 生姜一斤 人参三两 半夏一升洗 吴茱萸一升 甘草三两炙
142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分为四服。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出第十七卷中
143 灸奔豚法
144 千金疗奔豚腹肿法。
145 灸章门。一名长平。二穴在大横外直脐季肋端。百壮。
146 又主奔豚冲心不得息。
147 灸中极。一名玉泉。在脐下四寸。五十壮。
148 又主奔豚上下。腹中与腰相引痛者法。
149 炙中府二穴。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是。百壮。一云百五十壮。
150 又主奔豚上下者法。
151 灸四满夹丹田旁。相去三寸。七壮。
152 又主奔豚法。
153 灸气海。在脐下一寸半。百壮。
154 又法灸关元。在脐下三寸五十壮。亦可百壮。并出第十七卷中
URN: ctp:ws7652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3.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