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續金瓶梅

《續金瓶梅》[View] [Edit] [History]

1 節還是柳枝。
2 縣官大驚,才知莊子是回生起死真仙客,遇了這負義忘恩作孽魂。
3 莊子作口號四句:古今盡是一骷髏,拋露尸骸還不修。
4 自是好心無好報,人生恩愛盡成仇。
5 縣官下堂來,要拜為弟子。
6 那莊子用手一指道:「那廂有一人,乃真仙也,」哄得縣官回頭,莊子化清風而去。
7 說到此處,眾人舍助些錢米,那道人揚然而去。
8 劉瘸子也不回家,走上扯住:「師父,我要隨你出家。」
9 道人看了看,是一瘸人,身上衣服襤褸,腿腳歪斜,道:「你這個如何修行得?」
10 劉瘸子道:「我有《西江月》一首:前世貪淫多欲,眠花臥柳穿房。
11 風流一過便為殃,今日不成人樣。
12 腎縮全無陽氣,腿彎難跳東牆,只堪掃地與燒香,願背蒲團竹杖。」
13 道人點了點頭,劉瘸子把他的蒲團背起,隨著一路化飯而去。
14 這是陳經濟的化身,和金蓮才完前帳,結了《金瓶梅》三案因果。
15 再看西門慶變的沈花子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16 証人品

第四十九回 沈花子魂認前身 王六兒老還舊債》

1 蘇東坡《寒食》詩:
2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3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木累累春草綠。
4 棠梨花映白楊路,盡是死生別離處。
5 冥漠重泉哭不聞,瀟瀟暮雨人歸去。
6 這首七言古詩,單表人世百年死生,如夢幻泡影。
7 休說這尋常百姓,即做到那公卿大老,開天的事業、蓋世的文章,到頭來也不過是幾張黃紙、一篇墓表。
8 縱有石羊石虎、御賜的謚法、欽定的碑文,也只為生人的眼目,與死者痛癢無干。
9 有好子孫的,多守得幾年。
10 那子孫不肖的,還有把墓碑墳樹賣與匠石們修橋、砌路、造屋造船的,經年不到墳頭燎一張紙,賣與豪家,耕為平地。
11 如今看那石人石馬,埋在草裡的,還不知墳在何處。
12 看到此處,可見人世上有何真假恩怨平等,死生一觀,才是個達者。
13 可惜這看書的人,點一點頭又忘了,到天明想不起來,直到了尋著他的時節,臨期又悔不得了。
14 今日單表沈花子自來西門舊宅,托夢與玳安,去了十年,惡業將盡,舊罪已滿。
15 往來在東平府地方,打磚乞食。
16 生母有病死了,把個牽路的狗也被人打殺了,年長一十九歲,討飯沿街打磚的路兒走得爛熟,再不消問人。
17 到了人家門首,誰不認得?
18 叫聲「沈花子來了」,就遞出碗飯來,又走一家,倒也省他勞心費力。
19 從來說「討飯三年懶做官」,想有些樂處。
20 有詩曰:乞化原因結佛緣,高聲持缽到門前。
21 瓢中常貯千家飯,囊裏何須一個錢。
22 竿木防身成鐵杖,給孤布施有金磚。
23 間自是賢達者,免向名場夜乞憐。
24 原來人有三魂,沈花子一個魂在陽間,隨身討飯,一個魂在陰間,做餓鬼受罪,一個魂在西門慶墳上守尸,起旋風,趕漿水吃。
25 這沈花子從臨清討飯,又到了清河縣,遇見清明時節,家家上墳設祭,人人看景踏青,多有游人在郊外飲酒。
26 這花子們因此不在城裏,都來野外求乞。
27 沈花子也拄一條竹杖來城東,地名五里原,原是西門慶的墳。
28 當初清明寡婦上新墳就是此處,墳墓甚多,如北邙相似,只聞一片哭聲,風吹得紙錢灰各處亂舞。
29 化了紙,都在林子里高崗上擺下祭品,吃酒散福。
30 沈花子和眾乞丐走了幾處,化了些盞酒片肉,剩鐵殘湯,吃不了的,倒在罐里。
31 隔著永福寺不遠,來到寺上房廓下蹲著,把那湯飯吃了,又去乞化,拄著竹杖往前面林子裡來。
32 只見起了一陣旋風,不知什麼東西絆了一交,跌在路旁,好似做夢一般。
33 忽然一個漢子過來,將沈花子打一掌,道:「你這幾年在哪裡來,就不回家了?
34 我等得你好苦呵!
35 打完了官司,納了贓罪,咱也該搬移了,另尋個新房兒去住。
36 如今咱的舊房爛了,我在這裡看守,一個錢也沒得用,一口湯也趕不出來吃。
37 一年二月八月領些官米,只好在別人門首去討口涼水吃,白日裡沒處藏身,夜晚來樹梢頭草根上就是我的去處。
38 你如今去了十數年,哪知我的苦楚。」
39 說畢,和沈花子抱頭而哭。
40 沈花子百忙裏想不起這個人來,一似認得他一般,才待想想,又迷糊了,通沒處認帳。
41 正是:傷心不是新來客,對面還疑舊主人。
42 那人道:「此去到咱家不遠,和你到家看看那破房兒,你今住下不去吧。」
43 沈花子半疑半信,扶著拄杖,隨這個走。
44 領到一處林子里,進去只見清堂瓦舍。
45 小小一個門兒,初然入內冷森森,後面行來寬朗朗。
46 但見;一條細路,高高下下平鋪;上面短牆,整整齊齊高砌。
47 中橫三尺石床,默默有人全不語;上挂兩條紗幔,漫漫長夜幾時醒。
48 芻靈二事,左童右女不離身;明旌一幅,粉字金花全不見。
49 他也曾走馬章台,醉擁紅妝晨起晚;他也曾排衙軍署,貪謀白鏹夜金多。
50 風流罪過,空餘白骨成灰;謀算奸深,只見青繩來吊。
51 日落狐狸來作伴,年深螻蟻借為家。
52 沈花子進得門來,用手一摸,見此高房大廈中間,有人高臥,不聽得言語。
53 這花子忘不了舊買賣,高叫一聲:「老爺、老奶奶,討碗飯與花子充飢!」
54 那人笑道:「這是你家,也不認得了,還想叫街哩!
55 我家多少日子不見一點飯吃,哪有飯來與你吃?」
56 沈花子大怒道:「你這個人,平日不甚熟識,困何哄到我家門上,卻不把飯來,誤了我今日清明節的生意,明日卻哪裡討去?」
57 那人大怒道:「你這花子真是瞎了眼,連自己房兒也不認得,終日游食在外慣了。
58 我今拿回你來,也和我守守門兒,偏是我該受苦?」
59 兩個揪打在一處,早把那床上的人驚醒,打一個滾,趴起來,把他二人分做兩下,這個人又睡下,不言語了。
60 怎當得沈花子叫天叫地要出來,四下裡都是牆壁,哪裡找得舊路出去。
61 高聲大罵道:江頭金桂怪得俺終年昏昧,只道緣何鬼夢迷,哪知你把家園占了,改換牆基,在床頭睡不起。
62 你這個人有些似我的模樣,因什麼話語高低,形容無異?
63 莫非是假名托姓,撒懶裝癡,撇下兒孫妾共妻,使我沿門持缽,又迷路悲啼。
64 到今疑。
65 街頭叫化豈非我,床上高眠又是誰?
66 沈花子罵畢,這個人怎肯干休,把沈花子一個磚奪來摔得粉碎,說:「你這花子,改不了光棍行持,倚勢行凶,到了自家門上,還要裝聾推瞎,偏有這些花言巧語,越發編出曲子來了。
67 我把你這討飯吃的本錢打碎了,丟開這根拄杖,看你有甚本領,也鑽不出這個土孤堆去。
68 再休想討你那自在飯吃。」
69 高聲大罵道:前腔堪笑你終朝游戲,不念家園舊祖基,卻叫我封門守戶,帶水拖泥,臭皮囊無處離。
70 你這花子,走遍天涯也少不得這條路,一任你穿州過府,登山涉水,傍門依壁,問路臨岐,拄杖敲門何處歸?
71 笑伊家失計,又藏頭露尾,到今疑。
72 操瓢乞得千家飯,放火還燒百衲衣。
73 二人正鬧中間,只見一個老公公,八十餘歲,滿面白須,頭戴著老方頭巾,鑲藍道袍,絲絛方履,打開門進來。
74 又有一個青衣公人跟隨,取出一條繩索,將沈花子拴了,道:「你的限滿,該隨我向衙門裡去銷號,因甚來這舊房裡吵鬧?
75 這房是你的舊基,如今爛了,你又撇下新房,該搬移在別處去的,卻來這裡纏帳。」
76 那個人不敢言語,依舊躲在那舊房裡,看看沈花子哭哭啼啼地去了。
77 跟著老人到了一所小小衙門前,有幾個男女老少不等的,聚在一搭里。
78 老人坐著點名,到了沈花子名下,那批一行字:「金磚一個,重三斤半,十九年用完繳。」
79 只不見了這個磚,少不得又使一個押沈花子,到了五里原路旁,把拄杖、金磚一一拾起,隨著這人,見了老公公,押向清河縣城隍廟裡去。
80 原來這沈花子已死在路旁,遇見西門慶墳上守尸的魂,來叫他去認了前身,二魂爭論,各訴其苦。
81 勾尸的鬼正沒處尋他,卻同本村土地來墳內找出新魂,又撇下舊鬼,如今要解城隍繳還他領的那乞丐金磚,算了這十九年的苦劫,准折前債。
82 後來沈花子到了東嶽,算他那貪惡雖報,淫惡太多,一時不能償還,又變了一個男身,生在汴京廠衛衙門裡,一個班頭節級家,乳名慶哥。
83 長了五歲,他家有九子,貧不卿生。
84 那時東京奉王爺令旨,要選內監官入宮使用。
85 這班頭嫌兒子多了,一冬沒有八九個棉襖他穿,「不如舍一個做內官,割了卵子,送在一個有名位的老公名下,做他的兒子,後來富貴,也是我家一條活路。」
86 看個好日子,把這慶哥來哄得醉了,母親摟在懷裡正睡,不提防這班頭磨得風快的一把鐮刀,抱起慶哥,正在夢中,把小小雞巴和卵子一齊割去,疼得這娃子死了半日,流的血有數盆,用上石灰麻藥,養了半年,方才長平,只落一個小小口兒,使一根竹筒兒接著才撒尿。
87 這才完了西門慶三世淫欲之報。
88 有詩戲贊:悲翠軒中百樣淫,葡萄架下樂難禁。
89 風流用盡千般計,奸欲常生萬種心。
90 藥借胡僧堅似鐵,戰酣林太貴如金。
91 如今一卵干城棄,水盡山窮何處尋。
92 這是西門慶生前貪欲,必至於變成閹割的無聊之輩,落了一根竹筒,方才准他那淫器包一弄兒的快活。
93 看官聽說,這金蓮化了石女兒,西門慶變作內監,你道是我做小說的幻想,才人的戲筆?
94 不知這等輪回,是一定之案,不是杜撰的。
95 我常想,天地間有兩等必然的變化,不待佛書古典上說得明白,就是以人情天理論來,也是個鐵板的定數。
96 哪兩等人?
97 一等是貪凶悍淫的奸僧,他吃了十方錢糧,住著名山大剎,避暑在大殿高樓,過冬在暖房火炕,寬床厚被,只少了這一件東西。
98 調養著白光光的小沙彌,結拜幾個嬌生生的女徒弟,養得肉具如鐵上加鋼,求他軟一時也不得的。
99 口裡念佛,心裡卻下了個淫欲的觀想。
100 這等一段強悍淫禿,除了變驢,再沒有發付他的去處。
101 自然那南北兩京,馱貨的,趕腳的,必得這些好禪師們來助力。
102 你看那炎天遠路,這些有力量的驢們,因此淫性不改,一見了草驢,大叫一聲,馱著千百斤重垛,也要跳上去,活像個強奸光景。
103 一等是貪淫的男子婦人,或是淫亂良家子女,污滅自己人倫的,或是寡婦濫淫,惡妓多欲,一時不失人身,定然變作內監,拔本塞源,使他今生全無人道,算他生產淫案,折算在今生。
104 除了此等罪惡,哪有個平白的好好嬰兒,拿他來受了宮刑,那父母豈無罪過?
105 即天地不仁,也不肯殺無罪的幼子。
106 不是前身淫欲的男女,那滿朝滿宮貴賤不等,這內官兒上千上萬,豈是偶然!
107 我以此定這西門慶一個宮刑,在第三世上方得其平,自是個定論,不為無據,不在話下。
108 卻又表一段小人富貴,禍福無常,僥幸的機緣,轉眼成空。
109 前說那大亂之後,窮的富,富的反窮,貴的賤,賤的反貴。
110 天上浮雲,蒼白無定,固然是不齊之數。
111 那一種沒良心的眾生,自然要有現報,哪得常常僥幸,偷享那望外之福。
112 即如前說韓道國老婆王六兒,弄殺西門慶,又騙了他家本錢,走上東京投女兒韓愛姐藏躲,又騙了翟雲峰五百兩銀子,走回臨清,遇著陳經濟,包了女兒,明當起來,後來金兵大亂,擄在斡離不營裏,母子們得了寵,遇著兄弟韓二搗鬼,認成父母,富貴起來,豈不是僥幸?
113 因這金將斡離不領兵去取江南,在淮上養馬就是半年。
114 那李桂姐、韓愛姐一群積年巢窩的,如何捱得一夜沒有子弟的?
115 那金朝是外國風俗,男女內外不甚防閒。
116 這太太又哪曉得中國妓女們淫邪,多由著家丁番將們一處玩耍。
117 或是和家丁們彼引彈唱著與太太聽,或是叫她鬥牌賭錢,常是玩二三更,晝夜男女混雜。
118 這些娼婦們有甚廉恥,把這些家丁們一個個都勾搭上了。
119 北方有一件陋俗,一家人常是在一個大炕上睡,此乃太古淳樸之俗,到了中國,如何行得?
120 自然生出奸亂來。
121 這李桂姐看上了一個番將,叫帖木兒,生得眉濃鼻大,滿面鬈胡,那陽物如小驢般大。
122 這韓愛姐看上了這一番漢,名叫鐵力兒,生得眉清目秀,巨面重頤,年方二十五歲,使一張硬弓,有百十個人的力氣。
123 以此二人原是名妓,私自偷占了兩個番將,極是出色的好漢。
124 那斡離不夫人哪裡曉得,一任她晝夜行奸,連宵淫樂。
125 終日吃的肥羊美酪,穿著錦繡貂裘,好不快活,那李銘、韓搗鬼久已認成內親,在外邊吃著一個營頭的俸祿,騎馬打傘,和將官一樣,誰不欽敬他是都督爺的舅子。
126 從來說,福不多時,禍由人作。
127 這些人日久情熟,漸漸白日里抓打拿情,掩不得人耳目。
128 就有兩個番將爭風踏狗尾兒,也要抽個頭兒。
129 依著這李桂姐、韓愛姐,哪裡不愛多收幾條兒受用,才足心些。
130 怎當得這兩個番將,嫖得才熱了,旁里人插不下手,以此成恨。
131 就使兩個小廝把兩個娼婦拌住,單等她們行奸,要稟太太知道,捉個雙兒,好害她的性命。
132 那一日合當有事,太太往王爺營裡吃賀子的筵席,跟的婦女們都去了。
133 這李桂姐、韓愛姐瞧著空閒,和兩人約就,叫上樓來,一場好乾。
134 這兩個小廝報知番將,正遇著太太回來,慌忙稟知。
135 太太不信,自己上得樓來,四個正乾在一處,還沒歇手,見了太太領著四個番將帶刀上來,沒處躲閃,赤條條穿中衣不迭。
136 太太才知道兩個娼婦把家法淫亂。
137 怕斡將軍回來說太太亂了家法,即時一條繩子把四個人拴了,解往問刑衙門。
138 每人四十板一夾棍,娼婦一拶一百鞭子,遂即綁上天漢橋市口殺了,抬在萬人坑裏。
139 嚇得李日新一條繩縊死。
140 只走了王六兒、韓二搗鬼,丟了家事,穿上件破衣裳,裝作夫妻,兩口搭了個臨清客船,一路養漢掙著盤纏,還頂補了個烏龜的舊缺。
141 直到了清河縣牛皮巷,找尋那舊房,俱已拆毀,只得進了蝴蝶巷外河巢裏,每日坐房過夜,只掙得三五百錢。
142 二搗鬼見了人依舊溜房簷,不敢拱手,明當起那個買賣,這是小人的後果,且聽下回分解。
143 証人品

第五十回 湖心寺月娘祝發 伽藍殿孝子迷途》

1 詩曰:
2 舊淚新啼滿袖痕,憐香惜玉竟誰存。
3 鏡中紅粉春風面,燭下銀瓶夜雨軒。
4 奔月已憑丹化骨,墮樓端把死酬恩。
5 長洲日暮生芳草,消盡江淹未斷魂。
6 這首詩,單說這世上情緣易盡,好事難全。
7 美滿的夫妻恩愛,百年來變成寡鵠孤鸞;眼前的兒女情腸,轉眼間化做空花泡影。
8 偏是善良遇的是缺陷世界,偏是奸狡走的是歡樂風光,只得說是前世修因不全,今生苦業未足。
9 誰見那修因?
10 也只得守著苦業,即是修因。
11 誰離得這苦業?
12 想這修因也就離了苦業。
13 因此這男效淳良,女慕貞潔,只有這孤兒寡婦守節全貞,是天下最苦的人。
14 不消說春花秋月,好景良宵,孤淒淒沒有個伴,說上一句知心的話兒。
15 有門戶的寡婦,受那宗族鄰里欺凌,伯叔弟兄作賤,少柴無米,日久天長,誰來問你一聲?
16 無有門戶的寡婦,少吃無穿,領著個窮兒女,求一碗吃一碗,替人家紡棉織布,補線縫針,掙著十個指頭上手工。
17 多有二十歲上安貧守節,替丈夫立志成了事業,兒子登科,做起太太來的,即此便是苦修。
18 又一等不才的寡婦,受了丈夫的宏愛,那枕上情濃,就要同衾同穴,到了丈夫死後,哭他幾場痛淚,守不到三年,看著男子漢,眼裡流出水來。
19 還有撇下兒女家財,希圖快活。
20 只為那一點淫心,壞了百年名節,到老來見不得前兒,反成了出母,前後不歸,比娼優還下賤一等。
21 又有守志不全的寡婦,少年守寡在富貴之家,有兒有女,嫁不得丈夫。
22 到了春風花鳥、夜雨孤燈,猛上心來,想起當年熱熱的被窩,親親的皮膚,好不受用。
23 也就偷饞抹嘴,做出那破戒的和尚來,背人處吃肉,在人前念佛,這是那活動寡婦。
24 可見這一點志氣,要從幼到老,守到玉潔冰清,一句閒言閒語沒有談說的,也就是一尊菩薩。
25 不要說來生可以得的善果,只這「不淫」二字,就是佛法仙根,與蓮花生人一樣。
26 因此朝廷要旌獎這賢人,立坊送額,刻在志書節孝中,教化這女流之輩,做個樣子,即是個現世的聖賢。
27 往往古今名臣大老,多是從母德貞良中積出來子孫榮貴,幾世不絕,這是人人眼前見過的。
28 但這一點貞心,十分難以持久。
29 要依著夫婦寵愛的時節,哪個說不是同死同生,一個被窩到老的?
30 豈知這個心是拿不住的。
31 想到親愛的時節,再去摟抱著第二個男子,可不愧死?
32 還不如有情的妓女,有與知心子弟一條繩兒縊死的。
33 且說一個笑話,當初北京有一大老,寵一愛妾,相期同死。
34 果然臨終之時,此妾全不飲食,在柩前痛哭,幾次哀絕。
35 當時大娘有一個兒子,在她養活。
36 大娘先死了,怕此人死節,兒子幼小,沒人看養守這門戶,因此大家勸她,不可因死節害了一家的大事,眾人日夜守她。
37 此妾這苦勸,也就回心不死了。
38 只是與丈夫恩愛難舍,有約同死,如何背了前言?
39 一時血性貞心,即取快刀來,將左手食指砍斷,待丈夫入殮蓋棺時節,將此指送在棺內,相期日後同死。
40 真是一段烈性,傳滿了北京,人人驚贊。
41 後來此妾果然守志,養得兒子長成,做了秀才,事知生母。
42 上司挂的牌匾是「柏舟完節」,門首都挂滿了。
43 到了五十七歲,忽然念頭一動,定要嫁人。
44 有一個守備,六十多歲,聞此妾原有才色,在宦門得寵,守成了兒子,必然還有私房財物,使人去一說就成了。
45 許多族人苦留不住,兒子氣成一病。
46 嫁去數月,那守備要她的金銀,一無所有。
47 原是為利,見手中無物,又年殘色衰,逐出不容當家。
48 羞見前子,自縊而亡。
49 前子孫不肯葬埋,後夫家埋在孤塚上,沒一個人燎張紙。
50 滿京人大笑她的指頭在一家,身子在一家。
51 只為一念不正,把個好好的名節壞了。
52 可見「貞節」二字,到老不移,原是難的。
53 如沒了丈夫,即時變心,與那娼妓的私情一樣,算得什麼人?
54 今日講這夫妻恩愛,必到了生死不變,才是夫妻。
55 直接那二十六回,吳月娘與孟玉樓在淮安府相遇,同心守寡,住了年餘。
56 那時大金兵馬直搶過黃河來,南北音信不通,哪有個人傳信清河縣去?
57 孝哥的信,眼見得如石沉大海,一日日地遠了。
58 也就說是死在亂軍之中,再不消望有兒子了。
59 月娘待辭了玉樓歸家,金兵大亂,路絕人稀,無路可歸,只得死守,和小玉做些針指賣了,多少糴些米糧,助玉樓度日。
60 那玉樓又不肯使月娘費心,兩賢相聚,一氣同心,吃了長齋,如在一處修行一般。
61 那時安郎長十二歲。
62 孟二舅在湖嘴店房裡收些房租,開個小米鋪,將就一日討幾分銀來買水菜吃。
63 到了次年,瘟疫盛行,孟二舅偶感時疾,七日無汗,吃藥不效而亡。
64 玉樓、月娘痛哭一場,賣口棺木葬於湖心寺莊上。
65 不消說家下無人,只有一個蠻小廝叫進寶,是嚴州府買來的,十分癡蠢,全不中用,只好看門挑水。
66 家中無有得力之人,兩個寡婦和小玉在家,安郎送在間壁學堂裏讀收。
67 玉樓時常到湖心寺水田莊上看看佃戶做莊農,分幾石租來家度日。
68 不料安郎生起疹子來,叫了老婆子來看病,不知道是疹子,只道是寒,錯用了熱藥,變成了火症滾腸沙,把個十二歲的孤子,幾日而亡,買口杉木埋在莊上去了。
69 不消說玉樓痛哭傷心,月娘思兒感切,兩個寡婦哭的是各人的兒,落的是一樣的淚,日夜悲啼,幾番哀絕。
70 這玉樓守著孤寡,又有丈夫和公公的兩口靈柩,現寄在湖心寺廓下。
71 南北大亂,幾個家人差回真定府家去,至今二年不回,一個寡婦如何把喪柩送得回去,無可奈何。
72 正是:流淚眼看流淚眼,斷腸人伴斷腸人。
73 又遇著飢饉荒年,淮城內外俱被水淹了,湖裏水田浸爛,每斗米賣到一兩二錢紋銀。
74 這兩個寡婦如何支持得住?
75 眼見得流落他鄉,把些首飾、衣服,一件件命與小玉街貨賣。
76 一兩銀子的物件,賣不出一二錢紅銀來。
77 些粗米,連糠和豆磨成粥吃。
78 月娘見玉樓沒了兒子,一樣孤寡,也舍不得辭她,沒奈何,權且度日。
79 二人別無所事,連小玉都吃齋念佛,只好修些來生善果,再不消想今生的兒子了。
80 當時玉樓自二十一歲嫁了西門慶十五年,又嫁了李衙內七年,守寡三年,至今卻好四十五歲。
81 吳月娘大玉樓一歲,也還是半老佳人。
82 兩個寡婦子女親人俱無,他鄉在外,遇著兵火荒亂,飢饉凶年,如何過得?
83 有詩嘆曰:世亂年荒家業空,他鄉嫠守泣途窮。
84 慈烏念子哀頭白,孤燕思雛灑淚紅。
85 萬里櫬遙難反舍。
86 兩人命薄易飄蓬。
87 黃沙衰草淮河北,安得音書寄塞鴻。
88 話說金朝兀術太子和粘沒喝、斡離不兩路取江南。
89 兀術太子率兵五萬,由山東從黃河岸下營,直到淮安。
90 粘沒喝同蔣竹山、龍虎大王率兵五萬,由河南從睢州,一路直取揚州過江,到建康府會齊,好去取臨安。
91 那時蔣竹山先封了揚州都督,通知鹽商苗青、王敬宇,已把奸細布在城裏,各路的兵馬虛實,件件打探詳細了。
92 知道南宋兵馬虛弱,只把重兵把守江口,全不能照管淮揚。
93 一路長驅,無人阻擋,過了黃河。
94 那淮安城百姓各人爭逃怕死,連守城的兵俱走了。
95 這月娘、玉樓聽知番兵過河,商議著往哪裡逃躲。
96 玉樓道:「這湖心寺西邊,有當初公公置買下兩頃水田,四隻水牛,四隻黃牛。
97 知道北方大亂,不能回家,要在淮安立下產業。
98 不料公公棄世,連衙內不在了,如今還有幾家佃戶,住著十數間草房,每年討些租。
99 我姊妹兩人又沒了男子,哪裡去避兵?
100 只好暫向莊上藏躲。
101 這城裏幾間宅子,丟下鎖著,隨他兵來怎樣,咱也顧不得了。」
102 一面說著,只街上走得男女亂亂紛紛,府縣官出牌安撫,哪個是不怕死的?
103 小玉道:「趁如今不出城,到了臨時就出不去。
104 今晚就動身吧!」
105 打裹些隨身衣服被褥,小廝挑了。
106 金珠首飾藏在身邊,一切家器只得拋下。
107 月娘、小玉原是空身的,趕亂裏出城,雇個小船搖到莊上去。
108 這細戶只得搬出三間空房來,安頓下她四口兒。
109 次日又使人進城,取些家器鍋碗米糧來做飯,不提。
110 這村西頭有一個小小尼庵,住著八十歲的尼姑,原是玉樓舍了二畝地蓋的白衣觀,要求子的,又舍了五分菜園與她種菜。
111 玉樓、月娘過庵去燒香,又到安郎墳頭痛哭一場,宿在莊上,不在話下。
112 不消數日,金兵到黃河扎營,淮安人民已逃去大半。
113 多少有些兵丁,和府縣官,同一個參將,如何守得?
114 只得投降。
115 金兵進城還殺擄了三日,方才住手。
116 那些放搶的夜不收們,還在村外河邊各處搜尋逃民,見一人殺一人,見一口擄一口。
117 這湖心寺隔城不遠,如何逃躲?
118 只見月娘向玉樓道:「孟三姐,我有一件事和你商議。
119 咱如今都沒有兒子,是個老寡婦。
120 你還有公公、丈夫的靈柩不曾送回,是你一件大事。
121 只我是個孤身,終日想兒,也是望梅止渴,多分是沒了。
122 連玳安也不得見他一面,把個小玉耽誤了這幾年。
123 我想這個苦命,原是個尼姑。
124 如今年兵馬荒亂,一時間遇見番兵擄了去,把身子做不下主來,枉空守了幾年寡,還害了性命。
125 不如此時把頭髮剃了,就在這庵上出家,咱姊妹們一個莊上住著做伴,我也不回山東去了。
126 落下小玉,等等平定了,捎信與玳安來領她家去。」
127 玉樓勸月娘說:「孝哥不知去向,日後還有指望,姐姐剃了頭,孝哥回來,那時節怎麼家去?」
128 月娘抵死不肯,即時請將庵裏老姑子來,可憐月娘把頭髮因想孝哥愁得白了一半,分三路剪下來,剃作比丘尼,小玉在旁和玉樓哭個不住。
129 也是她平生信佛,前世道根,該從此成了正果:詩曰:一縷香雲金剪開,當年玉鏡照高台。
130 豈期老向空門度,安得修能伴子回。
131 珠翠永辭膏沐去,鬢蟬久被雪霜催。
132 萬緣歷盡唯禪定,尚有烏啼夜半哀。
133 按下月娘祝發為尼,玉樓莊上苦修不提。
134 卻說地那毗盧庵玳安問信,遇見孝哥為僧,又得了江南差兵的信,說官船上往南婦女俱住在淮安。
135 才知道月娘、小玉一定在官船上下來,如今只在清江浦上去跟尋,自然有信。
136 那了空思親念急,又遇了玳安,同心一路,次日拜了菩薩,辭了師父雪澗,拿個木魚,玳安也換了二尺藍布,做個道士包巾,挑著一個蒲團、兩件舊衲衣,一主一僕,一路而去。
137 有詩贊玳安好處:恩養生成一樣親,情同父子義同臣。
138 壺漿尚欲酬知己,犬馬猶能戀主人。
139 豫讓報仇終拚死,程嬰全趙不謀身。
140 莫言奴僕當輕賤,尚有臨危重義倫。
141 這首詩不止說孝子尋親,單說這奴僕有義,生死患難,不肯忘恩,就是忠臣孝子一樣。
142 這玳安不肯背主,如今哪有這樣好人!
143 所以東漢書上出了一個李善,入在《忠義傳》上。
144 這些小人,不可不細講與他,勸他行好,得了好報,又不折本吃虧。
145 當初,東漢義僕李善,主人有十萬金的富,在京開店。
146 只生一子,在孩抱中,正遇天災瘟疫,主要夫妻俱死,並無宗族親戚,只有伙計家童二十餘人,共謀害死此兒,將家私眾人平分。
147 李善秘知其謀,不敢言語,連夜將此兒抱出,逃回故鄉,恐眾人追趕害他性命,夜走晝伏。
148 兒無乳母,李善五十餘歲,只得把乳頭送在兒口中亂咂,到了夜間竟自生出乳漿來。
149 把兒子抱到本家尋人乳養,長大教誨讀書,娶妻生子,替他開墾莊田,生息財產,治到萬金之富。
150 後來李善臨死,只有幾件破舊布衣,埋在李氏塋邊,其兒服喪三年。
151 又有一僕名阿寄,年六十歲,分在第三房兒子手裡。
152 三房死了,主母嫌阿寄老了無用。
153 阿寄說:「老便老了,可勝似那小的沒乾,要替你做起人家來不難。」
154 三房娘子湊了十二兩娘子,隨他去做生意。
155 先是江西販漆起手,每年有三四倍利息,不消十年,起家萬多,替主母把福業都贖回了。
156 兩個小主人各納了監生,至十萬之富。
157 阿寄夫婦二人,臨終又寫了兩本分書與小主人均分,只有破衣數件,並無分毫私蓄。
158 現今有一義僕,名吳四,年二十一歲,保定府定興縣人。
159 主人是一孝廉,甚貧,考了江西知縣缺,只帶吳四隨行。
160 到任半年,不服水土,主人病故,停柩在寺。
161 吳四無力取柩回家,只得回家報信,不料主母也因病故了。
162 和弟兄族人說知,只有一塊宅基,大家分訖,誰有力量去江西取靈去?
163 這家人吳四哭個不了,定要自己到江西取得主人柩回,至死方休。
164 卻因本縣一個李武進士升在江西守備,要投他隨去。
165 守備見吳四伶俐,也要個人服侍上官。
166 這吳四一路殷勤得力,守備甚喜,不肯舍他去,有一個使女生得齊整,也值五六十金,情願招他為婿,即日成家,好留住吳四跟隨。
167 吳四痛哭道:「小人因恩主的靈柩在外,千里來取,沒有盤費,才隨了爺來,豈有今日變心,就在這裡住下的理?
168 以待小人取回恩主的骨櫬家去,再來答應不遲。」
169 李守備不好強留,送他二兩盤費,哭著去了。
170 到了任所,先到寺裡柩前哭了,遍向一縣鄉紳闔學門首跪門,印了一紙乞哀資送的稟貼,逢人跪討。
171 不消半年,積了三十五兩銀子,自己不肯買碗面吃,因此買了一輛小車,三頭驢子來,將靈柩送上車,使驢牽著,自己扶車,由旱路來。
172 又領了一個保定的熟人,前後推扶,到了定興縣,共有二千餘里,一年才回。
173 吳四同族人合葬了主人夫婦,在墳上三年,後來大富,有範吏部為之作傳。
174 今日玳安同孝哥遠訪主母,後來玳安隨了西門的姓,起家十萬,人稱小西門員外,豈不是天報好人!
175 因亂世小人負義,把主僕二字看輕了,多有忘恩害主的,所以把這好人提醒他,休學那來安、來保負心喪命,有甚好處?
176 也要使主人知道,奴僕中有做出忠教事來的,不可十分輕賤他。
177 今日單說玳安同孝哥從毗盧庵出門,千里南游,找尋生母月娘。
178 少不得飢餐渴飲,夜住曉行,向淮安府問路而來。
179 那時,淮南淮北在金宋交界用兵之地,都有百姓團結,避難在山寨、海島里,日久人多,沒有口糧,只得搶劫,做起土賊來。
180 一兩個孤身客人,沒有敢走的。
181 又有一件怕人處,連年荒歉,米豆沒處去糴,人人搶奪,又不敢販賣,多有強人截路,把肥胖客人殺了,醃成火肉一樣,做下飯的。
182 百姓窮荒餓死大半,還有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事。
183 以人為糧,說是味美無比,起了個美名,不叫做人肉,說是「雙腳羊」。
184 這一個玳安,領著孝哥,十四五歲的個白胖小和尚子,孤身南走,豈不是件險危的事!
185 二人不知往南的路,一步步化著飯吃,問路前行。
186 或是晝走荒村乞化,夜投古寺覓宿,不則一日,到了淮河渡口,下邳桃源地方。
187 只見人民亂走,拖男領女的,也有推車趕驢,背著包裹的。
188 玳安上前細問,才知道金兵兩路南侵,沿淮安一帶州縣不攻自破,百姓們各處逃生。
189 這了空和玳安嚇得無路可避,百忙裏尋不出個寺院。
190 往東南上一望,露出半截塔在林子里,不上五七里路。
191 玳安叫孝哥:「咱如今往前沒處去,不如且躲在寺里,你是個和尚,我是個道人,那番兵來時,也不難為咱出家人。」
192 玳安前行,了空隨後,落荒而走。
193 遠遠看見一座古寺,但見:古塔高盤雲漢,山門倒塌埃塵。
194 松枯禿頂盡無枝,荒草迷漫全失路。
195 三尊佛像無金色,只有野鳥來巢,一座韋馱懸寶杵,哪得高僧住錫。
196 入殿全無香火氣,到門不聽木魚聲。
197 玳安、了空進得山門來,只見鐘樓倒了,地下一口大鐘,半截埋在土裏,大殿上蓬蒿長有一尺餘深。
198 踅到後面,禪堂、香積廚都拆淨了,只有伽藍韋馱殿,倒了半間,還有個石香爐,長了滿爐的青草,日色沉西,不見一個人來往。
199 山門一望,都是湖泊,全無村落。
200 了空有些害怕,道:「玳安,這個破寺怎麼著住下?」
201 玳安說:「如今天晚了,沒處投宿,知道金朝大兵什麼時到?
202 一到哪裡去躲?
203 咱且在這伽藍神像後邊胡亂捱這一夜,明日問路再走。」
204 一行說著天黑了,滿寺裏黑朧朧的,又沒個門戶關著。
205 兩人取把枯草來,把禪杖蒲團倚在神座旁邊,和衣打坐。
206 了空卻暗誦《觀音大士救苦經》和藥師解厄的咒。
207 到了四更天氣,總是人煙斷絕,雞狗不聽得一聲,兩人合眼朦朧。
208 只聽得一群人進寺來,到了大殿上,乒乓乒乓響了一會,來這伽藍殿裏,使撓鉤長槍亂搠。
209 嚇得玳安伏在神像後,做一堆兒,一口氣也不敢出。
210 了空不知道,問了聲「是誰」。
211 早一撓鉤,搭著破直裰袖子,扯出寺門去,玳安哪敢言語。
212 等不到天明,這群賊早已四散,不知擄著了空哪裡去了。
213 天明玳安起來,見孝哥沒了。
214 待要往前找信,知是哪條路去的。
215 待要回山東,也是主僕一場相遇,怎舍得就去了!
216 只得拿起禪杖蒲團,往前找大路上淮安去罷。
217 等尋著主母,再訪問孝哥不遲。
218 玳安無奈,腹中又飢又渴,往常化齋,還有了空念經,只得空打木魚子,口裡胡亂哼幾聲「南無觀世音菩薩」,抄化幾文錢米,討著飯吃,好不艱難。
219 不知後來主僕何日相逢,母子何年相見,正是:苦海茫茫,前浪未休後浪起;災魔滾滾,一重未脫一重來。
220 且聽下回分解。
221 淨行品

第五十一回 典金環老婢逢夫 受絲鞭佛子納婦》

1 詩曰:
2 魔亦成佛道,空仍結色胎。
3 苦中來作樂,笑處卻生哀。
4 聚散如飄火,衰殘似死灰。
5 幻緣成一剎,春到百花開。
6 又:非想非非想,如是複如是。
7 我欲轉法華,法華原不二。
8 舌上青蓮花,化為蒼蠅翅。
9 一笑複一跳,高臥吳山寺。
10 卻說玳安不見了孝哥,惶惶,上大路找尋。
11 只見千軍萬馬,前是逃民,後是金兵,哪裡去找。
12 走了幾日,也沒人瞅睬他。
13 見金兵進了淮安,殺擄得男婦無數,他不敢進城,往城南一路大寬轉走。
14 只在鄉村裏乞化,不敢近這官路上來。
15 這人到亂中,心裏如迷如夢,還有什麼主意?
16 不過是這村裏一日,那村裏一夜,敲聲木魚討飯而去。
17 也是水盡山窮,到了絕處,自生出機會來。
18 卻說月娘剪發之後,拜這老尼姑為師,起個法名曰慈靜。
19 把一件白布女衫染成皂色僧衣、玉樓做了一頂僧帽、一雙僧鞋送來。
20 姊妹們痛哭一場,留下小玉做伴。
21 玉樓還住在村里,白日里送米送柴,不住地來往,怕村里有兵,也換了一身舊衣,扮作貧婆,在庵裏宿臥。
22 那日天假其便,月娘叫小玉將金環一雙,上村裏去賣幾貫錢來糴米:「我還留這環子做什麼!」
23 秤了秤,重一兩,足有九換,也值八兩紋銀:「隨你尋主兒,或賣或當,不拘是銀子、錢,換這米來,等平定了再講。」
24 小玉拿著環子道:「這亂荒荒的,知是哪裡去賣?
25 大人家都逃了,哪裡有買金環子的?」
26 月娘正是尋民,老師父道:「如今這湖心寺造口金佛像,正找金子,只到寺里長老方丈里,便可照數換米,不必要銀子另糴米去。」
27 小玉依言,上湖心寺來。
28 這村隔寺不遠,只有二里路,卻是一條溪,在個松林子里,過去長橋就是寺裡大路。
29 山門大額上寫「古湖心寺」四字。
30 長老法名智圓,開著叢林接眾,僧行有三百多眾,每年吃米一千五百餘石。
31 還要修塔造像,放生施食,十分興旺。
32 因是兵火大亂,眾生遭劫,長老建了大悲的道場,日日誦經拜懺,替眾生解厄。
33 這小玉進得山門,就有知客問道:「哪裡來的?」
34 小玉立:「是西村李奶奶衙內,白衣庵尼姑處來的。
35 因有金環一雙,要來本寺換米,不敢求多,只照依換數准算罷。」
36 知客領到方丈。
37 見了長老,問訊一畢,取出汗巾包著赤烘烘金環二隻,秤了秤足有九錢五分,長老也不好論價,就算了七兩紋銀,依市價該支白米七石,叫知客差火工道人,隨著小玉交割。
38 留小玉吃齋,不好久住,只在禪堂上吃了一盅空茶,踅出山門外來看這些道人量米,怕少了數,到了村裡就不好來爭論了。
39 只見一個道人,挑著薄團,挂著個木魚子往寺裡來。
40 進得山讓,見小玉站在韋馱殿旁,那人上下不住地打量,但見他:身穿破衲,絮垂線斷似懸鶉;頭戴包巾,油浸灰殘如片瓦。
41 腳步兒一絲兩氣,好似失路的瘸驢;面皮兒半瘦半黃,一如喪家的餓狗。
42 肚內必無三日飯,囊中哪得一文錢。
43 小玉見道人看得急了,把臉朝著寺里,等那火頭們挑來。
44 站了一個時辰,百忙裡叫不出挑腳的來。
45 這道人走近前,深深地唱喏道:「你莫不是小玉姐麼,因什麼在這裡?」
46 小玉低頭一看,原來不是別人,就是我的親丈夫玳震寰,道:「你如今做了道士了,好個人兒。
47 這幾年在哪裡來?
48 也不來接我們接兒。」
49 正是喜從天邊至,歡從面上生。
50 這一別七年,今日到此,想孝哥也有信了。
51 詩曰;失路木郎將配婦,下山石女卻逢生。
52 缽中剩有千家飯,杖底將回萬里途。
53 踏破鐵鞋原不有,拋將斗笠竟如無。
54 等閒對面渾如夢,七載悲歡盡掃除。
55 二人見面如夢如癡,說不盡別後的愁腸,亂離的苦境。
56 只見知客僧人出山門來,叫聲道:「奶奶,來看米,整整七石。
57 領他往西村去,我寺中無人,當面交割了罷。」
58 說畢,知客進寺去了。
59 玳安隨小玉押著米回來。
60 一路上細問,才知道大娘已削髮出家,「在村頭觀音堂正盼孝哥和你,哭得眼也乾了。」
61 說話多時,進得村來,叫挑米的先進庵去。
62 月娘見小玉袖著金環走去,又想想:「路上兵亂,萬一遇見金兵土賊,把環子奪去還是小事,如把小玉擄了去,叫我一時間倚靠著誰?」
63 越想越悔,待叫她轉來,又去得遠了。
64 月娘只在庵門首走一回立一回,往東盼望。
65 去了兩三個時辰還不回來,好生放心不下。
66 人見一群挑腳的往這庵上來,一步步近了,竹籮裏都是白米。
67 月娘心裡放下一半,問這挑米的道:「那個女人可來了麼?」
68 那漢子道:「緊在後面跟著哩。」
69 說不及話,望見小玉過了林子來。
70 卻如何有一個男子和小玉一搭里走,挨肩靠臂,笑嘻嘻說著話兒,一似個熟人一般?
71 月娘心裡想道:「這妮子離家久了,見我出了家,有些二心,通改變得不老實了。
72 如何一個婦女家,和一個走路的人,這等樣同行同坐的,什麼道理!」
73 月娘不耐煩,進庵來,且叫老師父來收米,老姑子取了個斗來,才待量米,小玉進來了,那後面跟隨著一個道人,望著月娘磕下頭去,放聲大哭,小玉也哭個不住。
74 月娘低頭細看,呀!
75 原來玳安來了,好一似:三年不雨,半天裏降下甘霖;午夜重昏,陰影中捧來明月。
76 初見時,如夢中逢舊侶,疑假疑真;再尋思,像死後見生人,半驚半喜。
77 大海飄船,卻遇了一條活纜;井中望路,忽垂下十丈長繩。
78 窮岩枯木久無春,隴上梅花將有信。
79 月娘才放聲大哭,忙問道:「孝哥如今在哪裡?
80 可是死在亂兵手裡,可是還有個信哩?
81 玳安道:「我和孝哥走了半路,到了淮河口來的。」
82 月娘聽得說有了孝哥,大叫了一聲道:「我的兒,原來還有你麼!」
83 也就喜得不哭了,忙問:「如今在哪裡?」
84 玳安道:「教哥也出家了,在薛姑子庵裏做了和尚,一路來找娘,到了淮河口地界,宿在破廟裡,撞上土賊又擄了去了。」
85 說著玳安大哭。
86 月娘聽得有了孝哥,喜得昏了;又聽得一聲沒了孝哥,又痛得昏了。
87 不覺一頭繃在地下,牙關緊閉,全不言語。
88 老師父、小玉慌了,快傳了玉樓來。
89 玉樓見玳安也哭成一塊,問不及話,且來救月娘。
90 先使箸把牙關啟開,用雞翎探入喉中,吐出粘涎,喉中硬咽不出聲來,半日方才蘇醒。
91 玉樓細問玳安,才知孝哥半路裡又失散了。
92 大家抱頭放聲,你看一場好哭,這才是:久離乍聚,才合還分。
93 草蛇灰線,埋伏下離合歡悲;燈影鏡花,指點出地風水火。
94 把一副熱淚,滴作閻浮世界;把幾番煩惱,隔開恩愛菩提。
95 到頭來兒女也是挂礙,怎跳出骨肉情腸;回頭去著屬總似微塵,誰離得夢想顛倒。
96 生滅總從情里盡,涅原在識中圓。
97 月娘、玉樓哭罷多時,老尼姑來勸道:「世上魔難,件件是要受過的。
98 不受魔難不成佛,你果然修因上有兒女的命,自然還有團圓的日子。
99 今日既然出家,把這兒女的情,還這樣迷戀。
100 這點愛根不斷,又出什麼家!」
101 說得月娘一時頓醒,把眼淚揩乾,向菩薩前禮拜,做些飯與玳安吃了。
102 天已將晚,使小玉同玳安向西村佃戶人家尋口空房:「你兩口兒今日各自安歇。
103 等等平定,再去找尋孝哥的信罷。」
104 玳安真是正人,這一向出家,也有些道氣,道:「今日見過了娘,在庵子上下方便,我還往湖心寺叢林裡去宿。
105 白日里到庵上,我管打草做飯,行那道人的事。
106 只等得孝哥有信,同娘回了家,那時夫婦完聚不遲。
107 今日里母子不得團圓,沒有我兩口兒就同住的理。
108 顯見得我這一來只為妻子了。」
109 老姑子在旁說:「玳安顯然是個道人,說話不差。」
110 玳安依舊背了蒲團向湖心寺去了。
111 從此,每日早來打柴做飯,伺候大娘吃齋念經已畢,即回大寺。
112 小玉並無留戀丈夫的私情,可見這一點佛法化人,受用不盡。
113 過了幾日,月娘思想孝哥,眼淚不干。
114 玳安要辭了月娘向淮北一路找尋,在觀音菩薩前占了一卦,是該靜守,自然遇合的課,月娘又恐怕玳安去了,一時不得回來,有些兵荒馬亂沒處去躲,只得留下玳安,四口女人只靠他一個男子,大家暫且同住,不提。
115 卻說了空自在破寺伽藍殿裏,三更天被一起土賊們進來殿裏,分了些打劫的財物衣服,怕有人宿在寺裡漏了風信,因此使撓往佛像後亂搠,不料有了空在佛像後,一撓鉤鉤著衣服袖子,拉出寺來,把手綁了,向賊巢寨子上來。
116 原來這一起賊有兩個賊頭,一個是九頭蜈蚣李達,一個是衝天鷂子楊保,領著些土賊們,百十桿槍,在淮北路上打劫孤客,搶掠村坊,俱投在淮北大寇鎮海王李全標下,每月來納進奉的。
117 這李全是淮北積年大盜,自宋朝靖康年間占了陀羅山寨百餘里,不下十萬土寇,誰敢惹他?
118 又有一個渾家楊夫人,使一桿梨花鐵槍,殺萬將無敵,綽號梨花娘娘。
119 生一個女兒名喚錦屏,年方一十六歲,使口飛刀,能百步外取人首級。
120 因此有這兩員女將,淮南淮北一帶土賊,上千百成伙結寨的都來報名,領了印票去,按月來納貢,不拘金帛子女,有好的都解了大寨上來。
121 這李達、楊保打劫了些金珠彩緞,擄了兩婦女和了空,俱往李天王大營裏來,走了二日,到山寨上,把婦女、了空解了繩索,彩緞金珠擺設在桌子上,使鼓樂領著進來。
122 但見:山高千仞,路通一線入羊腸;門設三層,嶺抱九關屯虎口,人骷髏築影壁,血汁湯遍染城牆。
123 蓬頭披頭,填溝澗多是尸骸;摘膽剜心,滿林木藏凶熬。
124 殺人不請旨,此地不講王章;報應不畏天,現世即成地獄。
125 羅剎中鬼子母,修羅宮裏太歲君。
126 原來淮南大寇李全,受了金朝劉豫招安,封為鎮淮王,使他領兵五千,助兀術南侵,不在山寨,只有梨花槍楊夫人和錦屏小姐在山守寨。
127 聽得山下小寨裏來納進奉,即忙升帳,列下兩班刀斧手,和家將披挂齊整,吹打三通,才閃門登帳。
128 先是手下將官們一對對參見了,就是各旗長、隊長、千總、百總參見,然後放進寨外頭目,解了弓刀,擎著手本和禮物進見,跪在帳前。
129 把手本看了,是黃金十錠,明珠二百顆,無寶五十錠,彩緞八十對,美女二名,民婦二口,小沙彌一名。
130 夫人看過,遞與小姐,一件件點過收了,把婦女叫入後房去了,落下了空跪在帳下。
131 楊夫人看他一貌堂堂,面圓耳大,眉有白光,唇如丹漆,就有羅漢之相。
132 夫人便問了空:「從何處來?
133 因甚遇劫到了此處?」
134 了空合掌當胸,高聲念:「南無救苦救難有靈有感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135 弟子山東清河縣人氏,亂後出家,因有老母流落淮城,遠來尋找。
136 不料寄宿古廟,遇見二位大王,捉來投見。
137 夫人肯放菩提之心,放回見母,如造七級浮屠一樣。」
138 說畢淚如雨下。
139 小姐向夫人耳邊不知說了幾句什麼言語,只見夫人下帳,將了空扯向後房內去,吩咐安排飯來,即時五葷大飯,無非是魚肉雞鵝,擺了一桌,大杯斟上老酒,叫了空動著。
140 了空合掌念:「阿彌陀佛。
141 貧僧自幼出娘胎,天戒不吃葷酒。」
142 夫人便叫看素齋來。
143 又早香蕈、蘑菇、油卷、粉湯擺了一桌。
144 了空合掌謝齋,才吃得一個點心,一碗素湯。
145 又來問訊。
146 只見兩個家童請了空向書房洗浴,又早香湯、肥皂、細布葛巾擺在房中,香水傾在錫筒浴盆裏面,了空只得閉門洗浴,甚是爽快。
147 洗浴已畢,香茶漱口,請入書房。
148 又早送進兩套新衣,巾靴衫褲,無非是綾綢緞絹,內外一新。
149 了空不敢更衣,新舊空上僧衣僧帽,拿著數珠念佛,暗誦《心經》。
150 上得繩床,趺膝閉目,面壁去了。
151 有詩贊了空持戒堅定:故鄉易到路頭差,白日青天物自遮。
152 豎起眉毛還自省,火坑原有白蓮花。
153 原來這錦屏小姐生得嬌嬈聰慧,不肯招俗人為婿,長到十六歲,至今要選個好丈夫,沒有可心的。
154 一見了空生得福相,又年齒相當,知是大家的兒子,便有愛慕的心。
155 和夫人悄悄說了,留下了空,看他的性情德行是何等樣人,好招他為婿。
156 因此設席管待,沐浴更衣,極盡其繾綣,怎奈了空心如死灰,法根淨定,原無一點色想,是個西方路上修來該主持正覺的高僧,豈是魔女所能染的?
157 到了天晚,只見兩個青衣使女,打著一對紗燈,到書房中說:「夫人叫小師父進去,有話說。」
158 了空不敢不遵,隨著使女到一繡房深處,但見:紅紗垂幕,碧簟鋪。
159 香馥馥金爐焚麝餅,褥掩鞭蓉;暖溶溶翠枕設鴛鴦,屏開孔雀。
160 紅綃帳裏佳人,好一似玉面金睛白額虎;錦帳排成陣勢,真是個朱顏綠鬢卷毛師。
161 但尋常紅棉套索,跳不出地網天羅;幾曾見香水池塘,免得你油枯髓盡,親到百花香處過,可能一葉不沾身?
162 了空進得房來,只見繡床枕頭上搭伏著個美貌嬌娥。
163 殘妝半卸,露出半幅鮫,籠著一雙玉臂,手腕上金鐲緊束,十指上金戒指排滿了。
164 她卻盤膝而坐,不下床來,擁著一床錦被,好似脫了中衣,要睡的一般。
165 了空合掌問訊,道:「小姐喚小僧有何吩咐?
166 如今夜靜更深,我是男僧,小姐是女子,昏夜久留,恐夫人有知不便。」
167 小姐笑一笑,叫使女取了一錦杌,請了空坐下。
168 便問了空家世何處,父母何人,出家幾年,住居何寺?
169 了空合掌而答偈曰:家住東溟東複東,掉頭歸去又乘風。
170 如今不在東溟住,只在柴門煙雨中。
171 小姐又問了空父母何人,今日存亡,在於何處?
172 了空又答偈曰:自幼生來不見天,爺生娘長枉徒然。
173 拖條拄杖來尋母,不及西方有目連。
174 小姐又問出家幾年,是宗是禪是教,有甚行腳?
175 了空又答偈曰:不參禪教不參宗,卻向空門空外空。
176 面璧九年笑行腳,隔江一葦渡西風。
177 小姐又問住持何寺,挂搭何方,受教何師,修持何行?
178 了空又答偈曰:本來無教亦無師,方丈前頭豎大旗。
179 但得住來無所住,五台南海與峨嵋。
180 了空答小姐已畢,起身拜辭。
181 原來楊夫人在窗外細聽,見了空對答如流,舉止尊重,知是個出世高僧,不同下等俗輩,心中歡喜,說:「我這女兒招此人為附馬,也不枉了。」
182 即忙掀簾入戶,小姐下床相迎,了空也不驚慌,立在旁邊。
183 只見夫人手執絲鞭一枝,叫:「長老遠來,千里有緣,不是我請將你來的。
184 我把絲鞭與你,以待大王南征回來,再排筵宴,與小姐成其夫婦,日後就是寨主了。
185 只不過執拗,那時你進退無門,悔之晚矣。」
186 了空不肯來接,即叫兩個使女替他捧著絲鞭,送入書房而去。
187 了空一夜無眠,只是打坐念佛,默誦神咒,望菩薩來救脫此厄。
188 想起:「玳安不知下落,訪見母親也不知?
189 我在這裡遇著邪魔,何日得出天羅地網?」
190 念到此處,淚如雨下。
191 每日在書房悶坐,錦屏小姐常來送茶送齋,或是問些因果,講些佛法。
192 那錦屏小姐原有佛性,即時解悟,不甚纏擾也就去了。
193 不料淮西鳳陽有一黑山賊叛了,是張龍、趙虎,要來山上借糧。
194 夫人守寨,使小姐率人馬三千下山征討。
195 小姐恐了空在寨無人看守,怕他逃去,可不誤了我一世前程,又要一路溫存磨光的意思,稟知夫人,要同了空下山討賊。
196 夫人依允,即叫了空把僧衣脫換,改變戎裝。
197 由不得了空作主,許多家將捧著盔甲絛環,一時披挂停當,和小姐一齊上馬。
198 真是好一對小將軍。
199 金鼓旗幡,並轡聯馬而去。
200 有詩曰:戎衣新換鐵袈裟,托缽降龍到海涯。
201 已借金剛消戰鬥,更收魔女作渾家。
202 火池種得蓮花滿,月影能分玉漏斜。
203 寶杵功成終奏凱,歸來銀甲爛生光。
204 到了淮西扎下營寨,黑山賊聞知,即便領五百嘍羅路上截殺。
205 怎當得錦屏小姐英勇,和十員家將,一齊殺過陣來,把二賊活擒。
206 殺得尸橫遍野,流血成河。
207 直趕到他寨上,殺的殺,燒的燒,一個草寇剪成土平了。
208 奏凱回營,大吹大打,了空也盔著甲,和小姐拜謝楊夫人。
209 喜得滿營兵馬都誇他一對好夫妻,口口稱為附馬。
210 哪知了空心如枯木,全不關心,依舊上書房脫去戎衣,又換上他的僧帽直裰。
211 每日拜天誦經,二時功課。
212 夫人小姐無可奈何,只得憑他,待李全回家再作區處。
213 不知終來錦屏得成夫婦,了空何日見母,正是:「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鄉。」
214 且聽下回分解。
215 解脫品

第五十二回 劉學官棄職歸山 龍大師傳丹入海》

1 《酹江月》詞:
2 吾廬何有?有一灣蓮蕩,數間茅宇。
3 斷塹疏籬聊補葺,哪得粉牆朱戶。
4 禾黍西風,雞豚落日,酒脫田家趣。
5 客來茶罷,自挑野菜同煮。
6 多少甲第連雲,蛾眉環座,人醉黃金塢。
7 回首邯鄲春夢破,零落珠歌翠舞。
8 得似衰翁,蕭然陋巷,長作溪山主。
9 紫芝可採,更尋岸谷深處。
10 這首詞,單說瓊樓金屋不如茅舍竹籬,舞榭妝樓不及牧歌樵唱。
11 嚴子陵的羊裘,卻勝似石崇的火浣雉頭。
12 杜子美的橡慄,卻勝似何曾的烹金炊玉。
13 黃山谷自號四休老人,王稱為四當居士。
14 何為四休———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充寒暖即休。
15 三平四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16 何為四當———晚食以當肉,緩步以當車。
17 知止以當富,無事以當貴。
18 又有富貴貧賤自求方:富莫富於常知足,貴莫貴於有蘊藉。
19 貧莫貧於見識見,賤莫賤於無骨力。
20 紫虛元君勸世文: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退。
21 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22 患生於多欲,過生於輕慢。
23 禍生於多貪,罪生於不仁。
24 又有一篇古隱方:一畏天道。
25 二遵王法。
26 三行善不使人知。
27 四學吃虧。
28 五輕財讓產好施。
29 六甘淡薄。
30 七不恃權勢妄自尊大。
31 八不交豪俠客,不許優妓,不寵健僕。
32 九不尚才華、伎藝、工巧。
33 十不殺生。
34 十一不妄語自欺。
35 十二學佛法、黃老、守雌。
36 如今世人不肯退步,反說是古人可以隱得,今人求隱,也不能夠了。
37 全不知人在亂世,多有非禍奇災,不能逃兵火國法,總因這一點貪心,十分認真,才致殺身之禍。
38 第一件是恃才高傲,把天理王法看做迂談,做出不公不法的事來,俱從此起。
39 第二件是利己害人,把這陰德為善,看做老頭巾醒世常言,哪個富貴人不是減朝廷,就是詐害平民,這些財物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40 第三件爭強勝,占便宜。
41 世間事沒有平的,人不吃虧自然我要吃虧,我不吃虧自然要受屈。
42 那非理的橫逆,昧心的凶人,原該讓他,自有他貫滿的時節,不可以我與他滿貫。
43 第四件要先己後人,不肯推多取少。
44 骨肉嫌疑,居鄉仇恨,多從此起,誰肯把田產銀錢看作餘物?
45 《道德經》說:「為人而己愈有,與人而己愈多。」
46 人哪肯信!
47 第五件喜齊整,愛受用。
48 因此錢物不足供我奢費,自然要算計別人的。
49 搜括不來,只得使些權勢,詐騙不來,只得添些嫌疑。
50 何如一切淡薄,省了多少閒氣。
51 所以說「恭儉」兩字,自然不去侵奪。
52 第六件騎強凌弱,炫智矜名。
53 結交豪傑,使人怕我;馳騁才名,使人服我。
54 多有寵用健奴,反害了自己的身家;釣譽沽名,添上許多爭訟。
55 到了亂世,殺人如麻,想到人人遭難怕死時,便該長吃齋素,以佛老藏身,減些罪孽,因此古人隱身,多用這個方子。
56 今人不肯悔悟,常有殺身之禍。
57 只說是天下亂了,無處可隱,殊不知那冀缺躬耕,梁鴻牧豕,梅福為吳門下卒,韓康向市頭賣藥,哪個古人不是以窮苦藏身的?
58 今日士大夫要嬌妻美妾,羅綺在身,絲竹在耳,住著雪洞雲房,吃著珍饈美味,選個名山秀水供我的游玩,我才去隱。
59 這是平地神仙,還勝似那公卿大老,待漏趨朝,哪得有這個桃源來請他去採藥?
60 真是可笑!
61 因此今人不知古人處,就是「名利」二字再不能割舍,往往遭「鳥盡弓藏」的大禍,至死不悔。
62 今日說一個不戀名利的人,後來成了仙佛,只是一個舍字。
63 清河縣有一個劉學官,姓劉名個讓字,住在獅子東街。
64 當初是個迂儒,一生不敢妄為。
65 那年借了西門慶五十兩銀子,上濟南府做了訓導,後來西門慶死了,不肯負了前言,使夫人來還月娘。
66 只此一念不欺,自然是個古君子。
67 他兒子劉體仁做了稟生,到金朝中了進士。
68 這劉學官在濟南遇著大亂,劉豫降了金朝,幾番失城,這秀才們俱走了,哪有一個來送禮敬先生的?
69 況這亂時的俸糧,不消說沒了,又大亂不得來家,做了一套南北詞十三腔,以明其自得,名曰《青氈樂》:北新水令高名不列縉紳編,別有本儒林便覽。
70 行藏原是隱,羈旅號為官。
71 瀟灑清閒,又休看做風塵下賤。
72 南步步嬌空堂四壁紅塵遠,鎮日把重門掩。
73 然似遠山,風雨疏簾,靜把圖書展。
74 嗚琴仔細彈,歌一曲猗蘭,空谷無人見。
75 北折桂令老頭巾不受人憐,說什麼炎涼冷暖,苦辣酸甜。
76 到處有酒瓢詩卷,龍泉射電,彩筆如椽。
77 扶世界不用俺登朝上殿,挽江河哪用俺進表陳言。
78 天賜平安,一任盤桓。
79 受清貧,料沒有暮夜黃金;論官箴,哪裡討犯法青錢。
80 南江兒水把傀儡排場戲,看長安棋局翻。
81 見多少掀天覆地興亡亂,白衣蒼狗浮雲變,朝更暮改蜃樓幻。
82 月落酒闌人散。
83 夢裏邯鄣,續不上儒門公案。
84 北雁兒落帶過得勝令穿一件舊烏青破絹衫,吃幾口淡黃閒茶飯,白胡須扮出個四捭賢,黑皮靴活像個鐘馗判。
85 熬不出郭汾陽將相權,也沒有伍子胥鐲鏤劍。
86 森嚴。
87 明倫堂緊對文富殿,回也麼賢,俺是個活壽星,長命的老顏淵。
88 南僥僥令青雲時已暮,白日夢常閒。
89 只當做參禪持戒把雄心煉,也何須訪名山,費往還。
90 北收江南呀,做張良闢穀去求仙,學蘇卿嚙雪並餐氈。
91 到如今聞韶三月食無鹽,又何用熬煎,又他道是不食煙火古瞿縣。
92 南園林好對明月星斗爛斑,對松影風露連翩。
93 受用些燈昏酒淡,得意處竟忘言。
94 北沽美酒帶過太平令履平地,靜波瀾,拋舟楫,任長川,正好在蘆花岸,閒看魚龍罷釣竿。
95 似遼陽鶴返吊城郭,閱塵寰。
96 又何須雕盤美饌,又何須錦衣繡幔,又何須油車翠,又何須瓊樓曲檻!
97 俺啊,這的是隨緣遇緣,知天樂天。
98 呀!
99 素位中春風無限。
100 清江引高陽知己何時返,濁酒自家勸。
101 文章鏡裏花,富貴風中線。
102 不覺的飯牛歌,歸去晚。
103 此詞見劉廣文苦中能樂,是個自得的君子。
104 後來捱了數年,升任在河陽知縣,因見天下大亂,南北交兵,就告病把官棄了。
105 在南山下,臨著河邊,築了幾間茅屋,裁花種竹,約幾個詩朋友酒友,日日吟詠,以消歲月。
106 或與高衲談禪,丹客講藥,非止一日。
107 也就是一個樂天知命真高士,博古通今大道儒。
108 卻遇了一件異事。
109 有一夜,月明如晝,萬籟俱寂。
110 劉學官書樓正坐,只聞得一陣異香撲鼻,這香不是花香,不是焚的沉速香,不是佩的蘭麝香,謂之天香。
111 似甜非甜,如氣非氣。
112 初來時芬芬馥馥,似薔薇露釀就醍醐;再聞時氤氤氳氳,如雲霧中飄來丹桂。
113 滿書房筆硯琴書,俱帶些香煙瑞氣;半空裡鸞鳴鶴唳,忽然似風響雲行。
114 三天龍駕到簷前,一紙鸞箋來榻上。
115 香過處,只見一幅白全貼,上寫「青霞道人張某拜帖」,內有拳大四字,是「為善讀書」。
116 劉學官大驚,叫了兒女劉體仁秀才來,望空拜謝,又疑是鬼魅邪狐,來此擾亂山居。
117 到了黃昏燈下,青霞道人忽然現形,立於園內花牆之下,但見:戴一頂九華逍遙巾,飄揚翠帶;束一條五綹攢絲絛,雅襯青袍。
118 長須白面,仿佛呂祖純陽;巨口方瞳,疑是東華大帝。
119 袖帶白雲來竹徑,杖挑明月到柴門。
120 當時劉學官的一家童,名叫姚莊,年才十三歲,生得極是乖巧,花園書房內多是他管理。
121 見了道人在園內立著,便問:「你哪裡來的?
122 這昏夜卻在園子里,怕家主出來不當穩便。」
123 道人說:「我就是青霞道人,因有名帖來拜你家相公,夜晚相見,怕他生疑。
124 我的洞去此山不遠,明日早使人來叫你,到洞中一看,回了你主人的話,再來相見。」
125 說畢不見了。
126 劉公還夜坐看書,不曾寢歇。
127 只見家童姚莊進來說,有一道人在園中,如此這般說了一遍。
128 劉公又疑又怕,忽然青天白日有這等怪事出來,難道我一凡人,天就降下個神仙,來度我成仙不成?
129 這是該疑處。
130 卻也有古人遇了異人,傳授以長生不死的訣,或是夙世因緣,多有不可解的。
131 又想一想,這樣深山曠野,人跡不到,多有木客妖狐變人形,或是以美色戲弄人的元陽,或是以凶惡來驚試我的膽氣,就如古人隔窗伸進鬼手,用一山字壓住他一般,這是該怕處。
132 又細想,我平行沒有一點邪處,如何招出妖怪來?
133 死生有命,憑他罷了。
134 看明日果有人來叫姚莊,再作商議。
135 一宿提過。
136 到了次日,滿村裏都知道這件奇事,等著要看神仙。
137 果然東園裡來了一個白須老人,青衣皂帽,像個老都管模樣。
138 見了姚莊道:「我是張師父洞裡書吏,名叫韋化棟。
139 今奉命來叫你洞裡去,仙師要同你來拜老相公的。」
140 慌得姚莊向書房裡走不迭,報與劉公知道:「張師父使人來叫我了,可去不去?」
141 那小廝也不知是仙是怪,只道人家叫他傳書寄貼,一定有些酒食賞他一般。
142 劉公沉吟了半晌細想:「既然白晝遣人招呼,必有其故。
143 不論他是仙是妖,他既先有名貼來,我豈可失禮?」
144 即取素白全柬,寫了一個名帖,後附一詩:天台藥裹武陵津,今古疑仙認未真。
145 山水樓台渾似夢,漁樵煙火或非人。
146 重來不識城中面,歸去還迷洞裏春。
147 聞道安期多秘要,可分瓜棗到西鄰。
148 一面書寫交與姚莊帶去。
149 劉公又怕是鬼魅纏了此人去,在山澗中不回來,哪得知道。
150 有個莊客紀大,是個獵戶,慣以走山,其快如飛,悄悄叫到,吩咐他緊隨姚莊身後,看他往哪邊去,有些好歹好去救他。
151 那莊客即時出得莊來,看著姚莊走到東山林子里,他卻遠遠地續著,又不便近前去。
152 只見過了一道山澗,那姚莊風也似去了,什麼是個影兒,全望不見,往哪裡去趕?
153 往前飛奔,又走過兩三個山頭,才望見姚莊早到東山石姚崖下,卻是一灣清水,小小的個澗兒。
154 到了山根下,忽然開了兩扇大石門,明明白白姚莊進洞了。
155 慌得這莊客走下來追趕,及到石岸邊,哪裡有個姚莊?
156 只見:野花艷艷,幽鳥哄哄。
157 石邊細草映青苔,山下浮雲橫素練。
158 一片荒山,只有藤蘿遮水面;千尋高壁,何曾雞犬在雲中。
159 花迷洞口少秦源,路失天台無藥侶。
160 這莊客在山下找覓姚莊不提。
161 卻說姚莊隨著韋書吏出得莊園,上了東山,兩個人一行說話,不知走了幾層山了。
162 到了東山崖下,初見是一座荒山,一塊大石崖從山上插下來,中有一條石縫,荒草長滿了。
163 只見韋書吏叫了聲「開門」,就是一座大衙門,也不見山了。
164 只見大門首把守的人站滿了,也有帶官帽盔甲的,好不威武。
165 見了韋書吏領著姚莊,也不言語,放進門去了。
166 走了幾層宮殿,俱是金碧輝煌,青石甬道,彎彎曲曲,到一座殿上,見昨晚的道人坐在殿上,又是一樣打扮,與梓潼帝君一樣。
167 姚莊上前磕了頭,遞上書去,仙師拆開看了,便道:「我昨夜要拜你主人,怕他生疑。
168 今日叫你到我洞中看個明白,我好同你去訪他。
169 以後常常往來,只到我山根下一叫就開門,和到你家一樣。
170 你主人讀書為善,日後也好到此處。」
171 說畢,出得洞來,叫姚莊先去報知,在園中以師生之禮相見。
172 那時劉公在書閣上坐候才有半個時辰,正然納悶,不知此去吉凶如何,只見姚莊早走到面前,說道:「張師傅到了,要在園裏相見。」
173 細細把洞裏光景說了一遍,劉公半疑半信。
174 過了兩個時辰,那個莊客獵戶才回來,不知姚莊到已多時了。
175 劉公只得到園子書房裡候他,看是怎麼校光景。
176 即領了兒子劉體仁和兩個同學秀才,俱到園門外遠迎。
177 只見姚莊說:「到了。」
178 這劉公眾人並不見人形,姚莊說「作揖」,劉公只得作揖,姚莊說「進門」
URN: ctp:ws78066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