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之三

《卷之三》[View] [Edit] [History]

1
李纪

圣宗皇帝》

1
讳日尊,太宗长子也。其母金天太后枚氏。初梦月入怀,因有娠,以顺天十四年癸亥二月二十五日生于龙德宫,天成元年,册为东宫太子太宗崩,遂登太寳。在位十七年,寿五十岁,崩于会仙殿。
2
帝善于继承,诚心爱民,重农恤刑,柔远能迩,置博士科,厚养廉礼,文修武备,海内谧宁,足为良主。然疲民力以筑报天之塔,费民财以造霪潭之宫,此其所短也。
3
乙未龙瑞太平二年至和二年春正月,修大内诸殿宇。
4
二月,以诞日为承天圣节。
5
占城来贡。
6
冬十月,大寒。帝谓左右曰:「朕深居宫中,御兽炭,袭狐裘,犹寒如此,念囚人在囹圄中,缧绁之苦,曲直未分,食不克膓,衣不盖体,为风寒所逼,或死非辜,朕甚悯之。其令有司发衾席,及饭日二次给之。」
7
宋封帝为交趾郡王
8
丙申三年宋嘉佑元年春正月,真腊国来贡。
9
夏四月,下劝农诏。
10
造崇庆报天寺,发铜万二千斤铸洪锺。帝亲制铭文。
11
丁酉四年宋嘉佑二年春正月,筑大胜资天寳塔,高数十丈,其制为十二层即报天塔也
12
遣使遗异兽于宋,曰麟。司马光曰:「使是真麟,非时自至,不以为瑞。若僞,为远方之笑。愿厚赐遣还。」
13
冬十二月,起天福、天寿二寺。以黄金铸梵王、帝释二像奉事之陈朝行谒寺礼即此
14
戊戌五年宋嘉佑三年春,修祥符门。
15
己亥彰圣嘉庆元年宋嘉佑四年春三月,伐宋钦州,耀兵而还,恶宋之反覆也。
16
秋八月,帝御水晶殿,朝百官令戴幞头著鞾,方许入朝。戴幞头著鞾自此始。
17
定军号曰御龙、武胜、龙翼、神电、捧圣、寳胜、䧺畧、万捷等号,皆分左右,额并黥天子军三字。
18
庚子二年宋嘉佑五年春,谅州牧申绍太捕迯亡兵入宋境,获指挥使杨保材及士卒牛马而还。
19
秋七月,宋兵来侵,不克乃遣使部侍郎余靖赴邕州会议。帝遣费嘉佑往。靖厚遗嘉佑,及移书请还保材,不许。
20
八月,播占城乐曲及节皷音,使乐工歌之。
21
造行宫于霪潭之侧观鱼。
22
辛丑三年宋嘉佑六年春二月,选民间女十二人入后宫。
23
罗顺州献白象。
24
壬寅四年宋嘉佑七年春,嘉林郡献眸三足龟。
25
癸卯五年宋嘉佑八年。时帝春秋鼎盛,行年四十,未有嗣命,祇候内人阮芃求嗣于圣主寺,其后倚兰夫人有娠,生皇子乾德,是为仁宗世传帝祷祝祈嗣未验,因遍游寺观,车驾所至,男女奔走,瞻望不暇,惟一女采桑,倚立兰草中。帝望见,召入宫,得幸,命为倚兰夫人,欲得男女,命芃賫香供祷于圣主寺,僧教芃以投台托化之术,芃从之。事觉,斩芃于寺门前,后人目其处曰芃原寺,在慈廉县驿望社,芃原在寺门西,今存
26
甲辰六年宋英宗治平元年春正月,遣使如宋。
27
夏四月,帝御天庆殿听讼。时洞天公主侍侧,帝指公主谓狱吏曰:「吾之爱吾子犹吾父母斯民之心。百姓无知,自冒刑宪,朕甚悯焉。自今以后,罪无轻重,一从宽宥。」
28
丙午龙章天嗣元年治平三年春正月二十五日亥时,皇子乾德生。后日立为皇太子,改元大赦,封其母倚兰夫人为宸妃
29
史臣吴士连曰:太子国本,不可不早建。春秋书子同生,意有在矣。帝春秋已高,幸而皇子生,欣喜倍常,遽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以繋万民之望,宜哉。
30
秋九月,命郎将郭满建塔仙游山。
31
爪哇商人献夜光珠,还价钱万镪。
32
丁未二年治平四年春二月,牛吼、哀牢等国献金银、沉香、犀角、象牙、土宜等物。
33
宋加封帝开府仪同三司,寻加南平王
34
员外郎魏仲和、邓世资为都护府士师,改书家十人为按狱吏。赐仲和、世资每岁俸钱各五十镪,禾一百结及鱼塩等物;狱吏各二十镪,禾一百结,以养其廉。
35
甲申三年二月以后天贶寳象元年宋神宗熙宁元年。按清化珉升平塔记,以是年为神武元年也。春二月,皇子明仁王生缺名仁宗同母弟也。
36
真登州献白象二,因此改元天贶寳象元年
37
改土磊鄕为超类鄕,以元妃所生地也。
38
占城献白象,后再扰边。
39
乙酉天贶寳象二年七月以后神武元年,宋熙宁二年春二月,帝亲征占城,获其主制矩及其众五万人。是也帝征占城,久不下,还至居连州,闻元妃相内治,民心化治,境内按堵,尊崇仸教,俗号观音女,曰:「彼一妇人乃能如是,我男子何庸?」再攻克之。
40
夏六月班师。秋七月,帝还自占城,献俘于太庙,改元神武元年。制矩请以地哩、麻令、布政三州赎罪。许之,放制矩还国地哩今广南
41
冬十月丁丑,翳夹日。
42
庚戌神武二年宋熙宁三年春,造紫宸殿。
43
夏四月,旱,发厍粟钱帛赈贫民。
44
秋八月,修文庙,塑孔子、周公及四配像,画七十二贤像,四时享祀。皇太子临学焉。
45
辛亥三年熙宁四年春正月,帝书仸字碑,长丈有六尺,留于仙游寺。
46
自春至夏不雨。
47
占城来贡。
48
定赎罪钱有差。
49
冬十二月,帝不豫。诏有司误入官职都左右廊者,杖八十。
50
壬子四年正月以后仁宗太宁元年,宋熙宁五年春正月庚寅,帝崩于会仙殿。上尊号曰应天崇仁至道威庆龙祥明文睿武孝德圣神皇帝,庙号圣宗
51
史臣吴士连曰:恤刑仁民,王正之所先。圣宗虑夫囹圄囚人,或有无辜,因饥寒而至死也,则发给衾席饮食,使养其生;虑夫刑狱官吏,或有家贫,因鬻而受赂也,则增级俸钱食物,使富其家。虑民之乏食也,则下劝农之诏;遭岁之大旱也,则出赈贫之令。始终一心,皆出于诚。况又崇道学,明制度,文事駸駸乎内举矣。南平占,北伐宋,武威赫赫乎外扬矣。虽他小有过举,亦不失为贤君。或曰仁柔有馀,刚断不足,愚未见其然也。
52
皇太子乾德即位于柩前,改元太宁元年。时方七岁,尊生母倚兰元妃为皇太妃,嫡母上阳太后杨氏为皇太后,垂帘同听政,太师李道成夹辅之。
53
夏四月八日,帝视浴佛。
54
初御天安殿视朝。
55
赦都护府囚。

仁宗皇帝》

1
乾德圣宗长子也。其母灵仁太后,以龙章天嗣元年丙午正月二十五日诞生,后日立为皇太子圣宗崩,遂即皇帝位,在位五十六年,寿六十三岁,崩于永光殿。帝日角龙顔,手垂过膝,明哲神武,睿智孝仁,大畏小怀,神助人应,通音律,制乐歌,俗臻富庶,身致太平,为李朝之盛主。惜其慕浮屠,好祥瑞,为盛德之累耳。
2
癸丑太宁二年宋熙宁六年。时滛雨,迎法云佛赴京祈晴,祀伞圆山神。
3
皇太后杨氏,尊皇太妃为灵仁皇太后。灵仁性嫉妬,以生母不得预政,因诉于帝曰:「老母劬劳,以有今日。而今富贵,他人是居,将置老母于何地。」帝乃幽杨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于上阳宫,逼令殉于圣宗陵。
4
史臣吴士连曰:仁宗仁孝,灵仁崇佛,何至杀嫡后,虐无辜,残忍若是哉。盖嫉妬妇人之情,况又生母不得预政。灵仁虽贤,岂能忍耐,得故诉于帝。帝时幼冲,惟以顺母心为悦,而不知其过之大也。太师李道成之出镇于外,安知不因言此耶。
5
宋封帝为交趾郡王
6
太师李道成左谏议大夫出知乂安州。道成于本州王圣庙内立地藏院,中安佛像及圣宗位号,晨昏奉事焉。
7
史臣吴士连曰:道成同姓大臣,方居圣宗䘮,因事出镇于外,其感念先帝,盖真情也。因托仸以事帝,特一时所为之事者尔。后之镇乂安者遂以为奉事圣宗之所,终李朝之世,莫以为非。夫君不祭于臣仆,父不祭于支庶,况又与夷为侣哉。盖李朝崇佛之过也。
8
甲寅三年宋熙宁七年春,有白雀集于禁庭。
9
占城复扰边。
10
李道成太傅平章军国重事
11
诏功臣年八十者,皆赐几杖入朝。
12
乙卯四年宋熙宁八年春二月,诏选明经博学及试儒学三场。黎文盛中选,进侍帝学。
13
王安石秉政,上言以为我国为占城所破,馀众不满万人,可计取之。宋命沈起、刘彛知桂州,渐起蛮峒兵,缮舟船,习水戦,禁州县不与我国贸易。帝知之,命李常杰宗亶领兵十馀万击之。水步并进。常杰陷钦、廉等州,邕州,宋广西都监张守节将兵来救。常杰迎击于昆仑关今明广西大南宁府是,破之,斩守节于阵。知邕州苏缄固守不下。我军攻之四十馀日,囊土传城而登城,遂陷。缄令其家属三十六人先死,藏尸于坎中,纵火自焚死。城中感缄恩义,无一人降者。尽屠五万八千馀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馀万人。常杰等俘虏三州人而还。宋帝赠缄奉国军节度使,諡忠勇,赐京城甲第一区上田十顷,官其亲族七人,以其子元为閤门祗候
14
史臣吴士连曰:宋諡苏缄以忠勇,亦足以彰李常杰之忠勇也。岂可以夙沙例视之哉。
15
秋八月庚寅,朔日食。
16
李常杰总诸军伐占城,不克。常杰乃画布政、地哩、麻令三州山水形势为图而还。改地哩为临平州,麻令为明灵州,招民居之。拜常杰为太尉
17
丙辰五年四月以后英武昭胜元年,宋熙宁九年春三月,宋令广南宣抚郭逵招讨使,赵卨副之,总九将军合占城、真腊来侵。帝命李常杰领兵逆击,至如月江大破之。宋兵死者千馀人。郭逵退,复取我广源州。世传常杰沿江筑栅固守。一夜,军士忽于张将军祠中闻髙声曰:「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分定在天书。如何逆虏来侵犯,汝等行看取败虚。」既而果然。张将军兄弟二人,兄名呌,弟名喝,皆赵越王之名将。越王为李南帝所败而失国,南帝召而官之。二人曰:「忠臣不事害主之君。」乃迯匿于扶龙山。南帝屡召不应,令曰:「购得首级,重赏千金。」二人皆饮毒卒。吴南晋讨西龙州,李晖贼军次扶兰口,见二人从助王师,云天帝怜其忠臣不二,补滩河龙君,副巡武、谅二江,支曼原巡江都副使。贼平,吴南晋封兄为大当江都护国神王,祠于如月江;弟为小当江都护国神王,祠于南军江口,即其祠也。
18
夏四月,赦改元英武昭胜元年
19
诏求直言。
20
擢贤良有文武才者,命管军民。
21
选文职官员识字者入国子监。
22
丁巳英武昭胜二年宋熙宁二年春,设仁王会于天安殿。
23
二月,试吏员以书算刑律。
24
三月,又大举伐宋钦、廉州,声言宋行青苗役法,残害中国民,兴师问之,欲相救也。
25
冬十二月,宋赵卨来侵不克,乃还。
26
戊午三年宋元丰元年正月,修治大罗城。
27
遣陶宗元遗驯象五于宋,请还广源、苏荗等州及所掠人民。
28
己未四年宋元丰二年。谅州献白象。
29
雨雹。
30
大熟。
31
宋以顺州归我即广源,宋改顺州
32
庚申五年宋元丰三年春二月,铸洪钟于延佑寺。钟成,撞之不鸣,以其成噐,不可销毁,乃废置于寺之龟田。其田卑湿,多産龟,寺人为之龟田锺。
33
秋八月,甘露降。帝观竞舟。
34
辛酉六年宋元丰四年春,日有重光。归所获邕、钦。廉三州人、兵于宋,以广源等州还我故也。
35
冬十月太师李道成卒。
36
壬戌七年宋元丰五年春,以钦圣公主嫁渭龙州牧何彛庆。
37
癸亥八年宋元丰六年春,帝亲閲黄男,定为三等。
38
黄龙飞自紫宸殿至会龙殿。
39
甲子九年宋元丰七年夏六月,遣兵部侍郎黎文盛如永平寨与宋议疆事。
40
诏天夏造瓦盖屋。
41
定边界。宋以六县三洞还我。宋人有诗云:因贪交趾象,却失广源金。
42
乙丑广佑元年宋元丰八年。以黎文盛太师。时天下无事,皇后遍游山川,意欲兴建寺㙮。
43
丙寅二年宋哲宗元佑元年春,阮远献六足龟,背上有图书。
44
秋八月,试天下有文学者充翰林院官。莫显绩中选,除翰林学士
45
造大覧山寺。
46
丁卯二年宋元佑二年春三月,造秘书阁。
47
宋封帝为南平王
48
冬十月,帝幸覧山寺。夜宴群臣,亲制覧山夜宴诗二章。
49
戊辰四年宋元佑三年春正月,封僧枯头为国师或云扬之节钺,与宰臣并立殿上,处断天下事务词讼,未必有也。盖以是时仁宗崇仸,封为国师,询以国事,如黎大行之于吴匡越尔。
50
置十火书家。
51
定天下寺为大、中、小,名蓝,以文官贵职兼提举。时寺有田奴,库物故也。
52
冬十月作覧山寺㙮。
53
己巳五年宋元佑四年春三月,定文武及从官杂流等职。
54
宋兵入石犀州。
55
浚冷泾川。
56
庚午六年宋元佑五年。造合欢宫。
57
辛未七年宋元佑六年春,帝幸谅山观捕象。
58
冬十一月,以何于为少尉,知殿前诸军事。
59
黎全义献五色龟。
60
壬申八年八月以后会豊元年,宋元佑七年秋八月,改元会豊元年
61
大熟。定田籍徵租,每亩三升给军粮。
62
癸酉会豊二年宋元佑八年。优鉢昙花开。
63
甲戌三年宋绍圣元年春正月,遣翰林学士莫显绩使占城责岁贡礼。
64
夏四月,覧山寺㙮成。
65
...
66
大水。
67
命皇后、妃嫔斋戒设醮祈嗣。
68
癸未三年宋崇宁二年春,太后发内府钱,赎贫家女之典命者嫁鳏夫。
69
史臣吴士连曰:女贫而至于雇赁,男贫而至于无妻,天下之穷民也。太后为之造命,亦仁政之所施也。
70
冬十月,演州人李觉谋反。初,觉学得其术,能变木为人,招集亡赖,据本州筑城作乱。事闻,命李常杰等讨之。觉败,出亡占城,馀党悉平。
71
占城寇边。
72
甲申四年宋崇宁三年春二月,命李常杰伐占城。初,李觉亡占城,言中国虚实。占城主制麻那因之入寇,复取制矩所献地哩等三州。至是,命李常杰击破之,制麻那复纳其地。
73
三月,复定禁衞兵号。
74
乙酉五年宋崇宁四年春,祠髙禖。
75
夏六月太尉李常杰卒。赠入内殿都知检校太尉平章军国重事越国公食邑万户,以弟李常宪继封候爵。常杰升龙太和坊人,世袭簮笏。多谋畧,有将才,少以姿貌扬逸,充皇门祇候,侍太宗。累迁内侍省都知。圣宗拜太保,授节钺,经访清化乂安吏民及亲征占城以为前锋将,俘获占主制矩,以功拜辅国太傅,遥授诸镇节度同中书门下上柱国、天子义弟、辅国上将军开国公,复以功拜太尉,卒
76
秋九月,作白薨㙮于延佑寺二,作石薨㙮于覧山寺三。时帝重修延佑寺,增于旧贯,浚莲花台池,名曰灵沼池。池之外,缭以画廊;廊之外,又疏碧池,并架飞桥以通之。庭前立寳㙮。以月之朔望及夏之四月八日车驾临幸,设祈祚之仪,陈浴仸之式,岁以为常。
77
丙戌六年宋崇宁五年春正月,彗星见西方长竟天。
78
太白昼见。赦除逆党人。
79
丁亥七年宋大观元年夏,地震。
80
戊子八年宋大观二年春二月,筑堤于机舍坊。
81
夏月不雨。
82
己丑九年宋大观三年春,筑洞灵台。
83
秋,逆人苏厚、杜崇谋反,伏诛。
84
庚寅会祥大庆元年宋大观四年春,有妇人献鳯雏,具五色九苞。
85
徐文通献白虎、白马,生距槟榔一本十一茎。
86
秋八月,占城献白象。
87
辛卯二年宋政和元年春,清化府献槟榔一本九茎。
88
秋,大熟。
89
日重输。
90
壬辰三年宋正和二年春,甘露降。
91
占城献白象。
92
时帝春秋以高,无嗣,诏择宗室子立为嗣。帝弟崇贤侯缺名亦未有嗣。适石七山僧徐道幸至侯家,与语祈嗣事。道行曰:「他日夫人临诞时,必先相吿,盖为之祈于山神也。」后三年,夫人因而有娠,生男阳焕。
93
癸巳四年宋正和三年夏六月,真登州牧夫人公主李氏薨。夫人名玉娇,奉乾王长子,圣宗鞠于宫中,及长封公主,适真登州牧黎氏卒,自誓孀居出家为尼,至是薨,年七十有二,神宗尊为尼师
94
甲午五年宋政和四年春,瑞雪降。
95
乙未六年宋政和五年春正月,封兰英、钦天、震寳三皇后,三十六宫人。时帝无嗣,故多立皇后及宫人,设醮以祷之。太后构兴佛寺,前后该百馀所。世传后追悔上阳及其侍女之非辜,多起仸寺,为之忏雪。
96
丙申七年宋政和六年夏六月,僧徐道幸尸觧于石室山寺。石室,县名,即今之宁山县,名仸迹山,乃徐道行来逰时,见山洞中素石有人足迹,道行以其足迹印之符合。俗传道幸尸觧。先是,崇贤侯夫人杜氏怀娠,至是产难。侯追念道行前日之言,使人驰报。道行即易服澡身,入岩中尸觧而逝。夫人寻生得男,即阳焕也。鄕人以其异,纳尸龛中奉事之。今仸迹山是其处也。每岁春三月七日,士女会于寺,为一方胜逰,后人讹以为僧忌日。其尸至明永乐年间,为明人所焚,鄕人再塑像事之,如初今存
97
丁酉八年宋政和七年春正月,延成侯缺名卒。诏罢藏阄戏及开贺执卓,仍发御府金银钱帛厚赙之。
98
是月,守太堂人献白鹿。
99
甘蔗甲人献玄鹿。
100
二月,甲明盗杀牛令。皇太后曰:「比者京城鄕邑人多迯亡,以盗牛为业,百姓穷窘,数家共耕一牛。昨尝以为言,国家已有禁令。今之杀牛有甚往时。」帝于是诏诸盗杀牛,杖八十,徒犒甲,其妻杖八十,徒桑室妇,并偿其牛,邻家不告者,杖八十。
101
三月丙辰,帝幸章山,庆成万豊成善寳㙮。有皇龙见。
102
又幸应豊今义兴行宫,省耕公田
103
夏五月员外郎吴绍献夏田禾一茎九穗。
104
驸马郎杨景通献白鹿。
105
司农州首领何永禄献赤马生距。
106
𩆍音岑作火头黎兵、曹儿并献白鹿。直邪甲人献白麞。
107
六月,帝幸应豊行宫省耕。不雨,祷于行宫。
108
皇龙见于洞灵祈祷寳台。
109
忠义侯缺名卒。
110
秋七月二十五日,倚兰皇太后崩,火塟,仍以侍女三人殉。上尊諡曰扶圣灵仁皇太后
111
史臣吴士连曰:火塟佛教也。殉塟秦俗也。仁宗皆行之,或者承太后之遗命欤。
112
秋八月,塟灵仁皇太后于天德府寿陵。
113
冬十月,帝幸啓瑞行宫省敛。是夜月重轮。求宗室子育于宫中。下诏曰:「朕临兆民,久无后嗣,天下重噐,伊谁可传,宜育崇贤、成庆、成广、成昭、成兴侯之子,择其善者立之。」时崇贤侯子阳焕年方二岁,而聪敏。上深爱之,遂立为皇太子
114
占城献金花三朶。
115
戊戌九年宋重和元年春正月,诏选民兵黄男。
116
二月,真腊国使朝见。设春筵宴礼,及庆成七寳㙮。会诏有司僃仪仗于灵光殿,偕引使观之。
117
三月,以大黄男壮勇者充玉阶、兴圣都及御龙兵三百五十人。
118
户部左侍郎李秀蠲卒。
119
夏五月,贬礼部右侍郎黎伯玉为内人书家。
120
旱,祈祷得雨。
121
秋七月中元节,罢执卓,以遇灵仁太后盂兰盆日故也。
122
占城来贡。九月辛巳,设庆成胜严圣寿寺千佛会,使占城使观之。
123
丙戌,帝御灵光殿,观覧舟,设秋筵宴礼。
124
冬十一月,遣员外郎阮伯度、李寳臣遗白黒犀二及驯象三于宋。
125
是岁,甘露降,帝手书天下太平圣躬万岁八字于碑,命工镌之。
126
禁京城内外,诸人家奴仆不得刺墨、胷脚,如禁军样,及刺龙文于身上,犯者没官。
127
己亥十年宋宣和元年春正月,帝幸快场捕白象。
128
夏四月,都曹潘田献白鹿。
129
五月,设庆成浄虑寺会。
130
龙见于京师茶肆。
131
秋七月,造景兴清阑二舟。诏诸军造战舰、治兵甲,欲亲征麻沙洞也。
132
八月甲申,帝御灵光殿观竞舟。设秋筵宴礼。此后每岁八月竞舟设宴,以为常。
133
冬十月,閲武捷、羽林等六兵曹之壮勇者,为玉阶、兴圣、捧日、广成、武都火头。其下等为玉阶、兴圣、捧日、广城、武都、御龙兵。
134
会天下军人盟于龙墀。诏曰:「朕膺一祖二宗之业,奄有苍生,是四海兆姓之民,均如赤子,致异域怀仁而欵附,殊方慕义以来賔。且麻沙洞丁生于吾之境土,而麻沙洞长世作予之藩臣。蠢尔庸酋,忽负先臣之约,忘其岁贡,乃缺故典之常。朕每思之,事非得已,其以今日,朕自将讨之。咨尔将师六军,各尽汝心,咸听朕命。」乃颁噐械授将士。帝御景兴舟,发自千秋步,旌旗蔽日,劎㦸攅霜,虎贲皷噪,士气百倍。是日黄龙见飞逐舟。行次龙水峡。成庆侯献六眸龟,胷上有王字。花浪又涨。帝自将击麻沙洞,破之。俘其洞长魏滂等数百人,获金币牛羊不可胜数。命偏将入沿边诸洞招谕逃亡,使各㱕业。
135
十二月,朔,㱕自麻沙洞,献魏滂于太庙。大飨将士,颁四钱帛有差。
136
庚子天符睿武元年宋宣和二年春正月,朔,群臣上表劝加上尊号,仍请改元。允之。
137
二月,设广照灯会。
138
三月,真腊国来贡。
139
夏六月,漆作甲主都邓安献白雀。
140
秋九月,黄龙见。
141
占城来贡。
142
大熟。
143
冬十月,筑众仙台。
144
十二月,以内人书家潘景、牟俞都为内常侍。
145
辛丑二年宋宣和三年春三月,僧王爱献槟榔一本七茎。太师陈度上言此物不足为瑞,罢之。设庆成寳天寺重明殿会。
146
夏五月,大水溢大兴门外。
147
秋七月紫草番人何午献白麞。
148
造广教寺。
149
大蝗。
150
冬十月,复以黎伯玉为内常侍。
151
壬寅三年宋宣和四年春二月,僧杨须献白碧玉一珏双玉曰珏
152
三月戊寅,设庆成队山崇善延龄寳㙮会。
153
禁诸人不得以竹木杖及利噐相殴。
154
夏四月,以李奉等二十人为狱吏,按民间词讼。
155
五月,交甲管范波司献白鹿。
156
秋八月己亥,帝御灵光殿观竞舟。
157
初制银缨引卤簿。
158
丁未员外郎李元献槟榔珠一颗。诏却之。
159
冬十二月,遣员外郎丁庆安、袁士明遗驯象于宋。时袁士明有故不迁宫,赐其子崇为奉信郎。
160
是岁,诏诸收捕盗贼外亡,而为世家所夺者,世家与迯亡同罪。收捕吏輙停留在家,不经官者,杖八十。
161
癸卯四年宋宣和五年春正月二十五日,诞圣节。初造推轮舞舍,令宫女舞其上以献觞。
162
二月,设春筵宴礼于崇渊殿。
163
初作曲柄雨盖。
164
壬寅,帝幸龙水海捕象。
165
丁未,设庆成奉慈寺会。丙辰还京师。
166
三月辛巳设庆成仙逰广孝寺会。追荐圣宗及上阳皇太后
167
夏四月甲申,真腊国五人来附。
168
禁宰牛。诏曰:「牛者稼穑之所重,利人不少。今后三家为一保,不得杀而食之,违者置之刑宪。」
169
秋七月,真腊国来贡。
170
八月,朔,帝御天安殿颁赐群臣秋衣。
171
帝御灵光殿观竞舟。是夜,帝御崇渊殿,设金盖宴礼。
172
冬十月,帝幸应豊行宫省敛。是行,造飞桥过波剌江。
173
十一月还京师。儒、道、释并献贺诗。
174
筑紫霄台。
175
是岁大熟。
176
甲辰五年宋宣和六年春正月,姚索献白雀。
177
闰月,造祥光舟,其制两腹。
178
帝幸应豊行宫省耕。帝御行宫,占城国人具翁及其从弟三人来朝。
179
二月,帝还京师。
180
夏四月,真腊国金丁阿传及家僮四人来附。
181
广源首领杨嗣兴献白鹿。
182
造护圣寺。
183
五月,占城国人波司蒲陀罗等三十人来附。
184
秋七月,旱,祈雨。
185
内作监甲主都苏翁献六眸龟,胷上有善帝二字。
186
九月,成庆侯缺名卒。
187
冬十月,筑郁罗台。
188
十一月,玉阶都李号献金䱓鱼。
189
十二月,成庆侯夫人何氏饮酖殉死。
190
史臣吴士连曰:妇人从一而终,非谓殉也。何氏径情直行,至饮酖殉死,虽云过矣,然于人所难而易之,亦难能也。抑成庆侯至是水塟而殉之耶。
191
复以内常侍黎伯玉为礼部侍郎
192
广源州小首领莫贤及其部党出亡宋邕州界贡洞。
193
乙巳六年宋宣和七年春正月,以内常侍牟俞都为中书丞。
194
邕州执莫贤等,请差人就江南交付。帝遣守富良府中书李献往江南,领还京师。流莫贤于乂安州,妻子并没官。
195
纸作藩上献槟榔珠,诏却之。
196
庆成崇阳殿,设宴三日夜。
197
夏四月,帝幸应豊行宫省耕。
198
六月,帝自应豊行宫幸莅仁行宫,入内常侍中丞牟俞都,奉㫖宣示内外臣僚曰黄龙见于行宫之秘殿,惟宫女宦官见之。
199
冬十月,帝御应豊行宫省敛。
200
十一月,遣入内礼部侍郎黎伯玉讨广源州侬琼莫七人等。将行,伯玉会军盟于大兴门外,宣军令。
201
黄龙见于洞云祈寿寳台。
202
诏凣驱人死者,杖一百,刺靣五十字,徒犒甲。
203
丙午七年宋钦宗恒靖康元年春正月,设广照灯会七日夜。赦都护府罪人。
204
禁百姓春不得伐木。
205
二月,朔,帝御天安殿观王侯蹴球。
206
三月,设庆贺五经礼于寿圣寺。
207
夏五月壬戌,设仁王会于龙墀。是日黄龙见于永光殿。
208
秋七月,旱,自六月至是尤甚。
209
六眸龟见。
210
滛雨祈晴。
211
九月,占城来贡。设广照灯会于龙墀,诏占城使臣观之。
212
冬十一月,帝幸应豊行宫省敛。
213
闰月,遣令书家严常,御库书家徐延遗驯象十及金银犀兕于宋,谢擒莫贤也。常、延至桂府,见经畧司。谓常、延曰:「今年东京及湖南、鼎澧等处,并已调发兵马讨金人,未审㱕期何日。此间路地上传马,铺丁在在更少,请使者领还礼物。」常、延乃还。其年金人粘罕、干离不率众围宋汴京,虏宋帝徽宗、钦宗北㱕。宋国大乱。时金主窝阔台建国于漠北,建元天会
214
丁未天符庆寿元年宋靖康二年,五月以后高宗构建炎元年春正月,以御库书家范信判清化府事。
215
二月,群臣上尊号加宽慈圣寿四字。自正月二月滛雨,命官祈晴。
216
员外郎阮义长献三足六眸龟。
217
三月,农州首领杨彗进长寿生金二块。
218
夏四月,帝幸应豊行宫省敛。
219
雨榖。
220
五月,僧高亭献白雀。
221
秋七月丁巳,庆成重兴延寿寺。
222
冬十一月,宋钦州送还广源州叛党莫七人等。
223
十二月,天狗星陨,有声如雷。
224
以延平公主嫁富良府首领杨嗣明。
225
帝弗豫,召太尉刘庆覃受遗诏曰:「朕闻生物之动,无有不死。死者天地之大数,物理当然。而举世之人,莫不荣生而恶死。厚塟以弃业,重服以损性,朕甚不取焉。予既寡德,无以安百性,及至殂落,又使元元衰麻在身,晨昏临哭,减其饮食,絶其祭祀,以重予过天下,其谓予何。朕悼早岁而嗣膺大寳,居王侯上,严恭寅畏。五十有六年,赖祖宗之灵,皇天孚佑,四海无虞,边陲微警,死得列于先君之后,幸矣。何可兴哀。朕自省敛以来,忽婴弗豫,病既弥留,恐不及警誓言嗣。而太子阳焕年已周纪,多有大度,明允笃诚,忠庸恭懿,可依朕之旧典,即皇帝位。肆尔童孺,诞受厥命,继体传业,多大前功。仍仰尔臣庶一心弼亮。咨尔伯玉,实丈人噐,饬尔戈矛,预僃不虞,毋替厥命,朕之瞑目,无遗恨矣。丧则三日释服,宜止哀伤,塟则依汉文俭约为务,无别起坟陵,宜侍先帝之侧。呜呼,桑榆欲逝,寸晷难停,盖世气辞,千年永诀。尔宜诚意,祗听朕言,明吿王公,敷陈中外。」丁卯,帝崩于永光殿。
226
史臣吴士连曰:古大顺之世,人君能体信达顺,以致中和,于是天不爱道,地不爱寳,降甘露,出体泉,产芝草,而龙鳯龟麟诸福之物,莫不毕至。仁宗之世,祥瑞一何多耶。盖由人君所好,故人臣妄献之也。
227
皇太子即位于柩前。令武卫黎伯玉宣示王侯及文武臣僚,退于大兴门外,使诸城吏闭门谨守,毋得往来出入。仍命禁军介之以兵,立天安殿下,既而令开右掖门,召群臣入于龙墀,使伯玉谕王侯及文武臣僚曰:「不幸先帝奄弃群臣,天位弗可久虚。惟予冲人,黾勉嗣之,卿等宜永肩乃心,夹辅王室,非特不辅先帝注望之意,亦使世世子孙享其禄位。」群臣皆拜贺恸哭。使内人杜善,舍人蒲崇以其事告崇贤侯。诏天下诸鄕邑,各依本业如故,毋得藏匿迯亡盗贼,及鬪驱杀人者。
228
壬午,群臣上表殡于壼天殿。癸未,群臣受䘮服于永平阁外。甲申,群臣上表请御正殿。乙酉,始御天安殿视朝。诏群臣除䘮服。是日,幸那岸,观宫女上火坛殉大行皇帝。。
229
黎文休曰:人子生三年,然后出于𢙇抱,而免于父母。故自天子至于庶人,虽贵贱不同,而三年哀慕之情则一,盖所以报其劬劳也。矧神宗之于仁宗,鞠在宫中,恩莫厚矣。义当慎终追远,其报可也。今未閲月,而遽命群臣除服,未卒哭,而迎两妃后入宫。不知当时将何以仪刑四海,表率百官哉。神宗虽幼弱,而在朝之臣,亦幸其短䘮无一言及之者。可谓朝无人矣。
230
史臣吴士连曰:仁宗圣学高明,深识死生之故,如昼夜之必然。遗诏所言,言造乎理,足以觉夫不皷缶歌而为大耋之嗟者,其为教远矣。虽然,在仁宗言之,则为明道之言。在神宗行之,则为失孝之举。文休论之当也。

神宗皇帝》

1
讳阳焕,圣宗之孙,仁宗之侄,崇贤候之子,乃夫人杜氏所生也。年方二岁,育于宫中,立为皇太子仁宗崩,遂登太寳,在位十一年,寿二十三岁,崩于永光殿。
2
帝之初年,犹有童心。及长,性资聪睿,大度有为,修政立事,任贤使能,正始正终,详密欵曲,无失于正。虽身婴恶疾,寻有药之,天意有在也。然酷好祥瑞,崇尚浮屠,奚足贵哉。
3
戊申天顺元年宋建炎二年春正月丙戌,朔,改元大赦。尊义母宸英夫人为皇太后
4
诏凡民有没田土于官,及籍申为田儿者,悉还之。僧道百姓之为路翁者亦免。
5
赐六兵更番㱕农,遵古制也。
6
戊子,尊大行皇帝谥曰孝慈圣神文武皇帝,庙号仁宗
7
己丑,贬大僚班李崇福,以过西阳城门,廵吏问而不应也。
8
辛卯,诏国有哀,天下民无得骑马及上蓝舆巾车。
9
更子,帝初御京筵。
10
辛丑,以内武卫黎伯玉为太尉,升侯秩;内人火头刘波、杨英珥为太傅,爵大僚班;中丞牟俞都为谏议大夫,迁诸卫秩;内人火头李庆、阮福、高依为太保,爵内上制、内祗候;管甲李山为殿前指挥使,爵大僚班;伶人吴碎为上制御厍书家;徐延为员外郎。又赐伯玉、波、俞都及官职都钱币,有差酬翼賛之功也。
11
壬寅,使太傅刘波、谏议大夫牟俞都賫仁宗崇贤侯礼物于其家。
12
癸卯,遣和寨人讣于宋及吿即位时宋高宗避金人,渡江都临安府
13
甲辰,诏飞骑都賫仁宗遗诏及帝登极往占城。发御厍金币颁赐百僚有差。
14
戊申,桄榔塲献宋商人漂船九只。武胜都郭卑献桃树四寸生花。
15
己酉,以陶舜为中书省员外郎,行西上閤门使;尚书省员外郎李寳臣行东上閤门使;范赏、杜六、孔原、范寳、金吉、李槩、陶老、阮完为尚书省员外郎;梁玖、陶参、郭淑、阮仁、阮庆、陶相、郭巨寻、阮淬为中书火;李伍、矫义、李个、阮贬、阮仆、阮宽、陶六、杜记、矫绍为祗侯书家。
16
癸丑,诏谏议大夫牟俞都选旧龙翼为左右玉阶、兴圣、广成武都。
17
甲寅,真腊二万馀人入㓂乂安州波头步。诏入内太傅李公平将官职都及乂安州人讨之。
18
二月乙卯,诏赦都护府罪人。壬戌,诏免贬黜者一百三十人。
19
癸亥,李公平败真腊人于波头步,擒其主将及士卒。
20
乙丑,群臣上尊号曰顺天广运钦明仁孝皇帝。帝谓群臣曰:「朕以幼冲之年,嗣先圣洪业,而天下平定,海宇之内,咸畏其威,皆赖卿等力也。卿等宜慎职守,无萌怠忽,以辅朕之不建也。」
21
立李氏为皇后。先是,遣员外郎李庆臣及其妻迎殿前指挥使李山之女,员外郎陈玉度及其妻迎太尉黎伯玉侄黎昌之女,册立山女为俪天皇后,昌女为明寳夫人。升山寄侯秩,知谅州军事,赐昌爵大僚班。
22
滛雨。
23
丁卯,群臣上表贺登极。
24
天龙、天崇二寺幡无风自动,其状如舞。车马幸二寺拜谢之。
25
李公平捷书至京师。
26
戊辰,帝幸太清、景灵二宫及城内诸寺观,拜谢佛道冥佑公平败真腊人之恩。
27
黎文休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皆良将临戒制胜之功也。太傅李公平破真腊之㓂,于乂安州遣人奏捷。神宗当告捷于太庙,论功于庙堂,以赏公平等克敌之勋。今乃㱕功于佛道,临寺观而拜谢之,非所以劳有功皷士气也。
28
庚午,帝御天安殿,观国人盟于龙墀。因诏发内府衣服钱帛颁赐之。
29
甲戌,诏百官家奴皂隶不得娶良民女。
30
俪天皇后、明宝夫人㱕宁。
31
使谏议大夫牟俞都如天德府相地,起仁宗山陵。
32
三月,李公平军还,献俘一百六十九人。
33
以内令书家费公信为奉议郎内书家,魏国寳为左司。帝观灵光大会以公信国寳为内常侍。
34
夏四月,旱。帝斋戒蔬食祈得雨。
35
五月,度老兵都曹武袋等四人为僧。诏蠲宸英太后族百人于藉。
36
诏诸讼事已经祖宗理判者不得复论,奏为者罪之。
37
六月,诏群臣及官职都监于大兴门外。欲行送塟仁宗礼也。
38
塟天德陵。
39
以诞日为天瑞节。
40
秋七月中元节,帝御天安殿群臣上表贺。以荐仁宗盂兰盆不设宴礼。
41
八月,诏刘庆覃、牟俞都选官职都。
42
甲戌,出仁宗遗诏示群臣诏见前
43
真腊人入㓂乂安州杜家鄕,有船七百馀艘。诏清化府阮河炎及本州杨坞等领兵击败之。
44
冬十一月,以太尉黎伯玉为太师,改姓张氏。
45
流广源州人于清化府。
46
乂安州递奏真腊国书一封,请差人往使其国,不报。[
47
己酉二年宋建炎三年春正月,入内殿中李安酉献白鹿。赐安酉爵大僚班。
48
太尉杨英珥献白鹿。
49
设庆成八万四千寳㙮会于天符阁。
50
甲午尊亲生父崇贤侯太上皇,亲生母杜氏为皇太后,居洞仁宫。
51
黎文休曰:神宗以宗室之子,仁宗育为子,使继大统,义当以仁宗为父。而称所生父崇贤侯为皇叔,封生母杜氏为王夫人,如宋孝宗之于秀安僖王及夫人张氏,以一其本可也。今乃封崇贤侯太上皇,杜氏为皇太后,无乃二其本乎。盖神宗时方幼冲,而在朝公卿如黎伯玉、牟俞都又无知体者,故也。
52
二月,帝斋戒祈雨。
53
亲王班李禄上言伞圆山有白鹿。帝使太尉杨英珥往捕得之。赐禄爵大僚班。
54
诏赦天下罪人。
55
史臣吴士连曰:仁宗尝因设会而赦罪人,非也,然犹藉佛会为名也。帝无事直赦之耳。夫罪人犯法,有轻有重,五等象刑,有上有下,岂可直赦之耶。若一槩赦之,则小人幸免,非君子之福也。故古之言治者,虽云不可无赦,亦病于赦。赦过可也,赦罪不可也。易曰:赦过宥罪,书曰:告灾肆赦,怙终贼刑,是也。
56
三月,李子克上言江底林有白鹿。帝使太尉刘庆覃往捕得之。迁子克枢密使,列明字,秩冠七梁冠。
57
黎文休曰:夫古人所谓瑞者,以得贒与豊年外,此不足为瑞也。况珍禽异兽不育于国,亦先王之遗戒也。神宗因阮禄、阮子克禄、子克本姓李,文休避陈朝讳,故阮称献白鹿以为瑞物,拜禄为大僚班,子克为明字,则赏者、受者皆非也。何则神宗以献兽拜官,是滥其赏也。禄、克以无功受赏,是欺其君也。
58
西农州大首领何文广献生金二块,共重三十三两五铢。
59
夏六月,入内龙图牟俞都献骆马,四足生距。以内常侍费公信为左司,郎中魏国寳为员外郎
60
秋八月,造仁宗神主于灵殿。青竹蛇蟠于寳扆。闰月壬午,祔仁宗皇帝神位于太室。
61
史臣吴士连曰:先王制礼,事亡如事存,故作主以象神,则主神之所依也。虞而作主,练而易主,易主而祔庙,礼节也。仁宗塟在去年六月,至今十四月,练寺又过久矣,而始作主祔庙,慢而不敬甚矣。
62
甲申,洞仁宫陶甄人、阮人献六眸龟,胷上有谱乐二字。
63
诏诸王侯百官奴婢,不得依势驱击官军百姓,犯者徒其家主,奴没八官。
64
冬十月,迁左司费公信为诸卫,赐姓李。
65
十二月,象公朱会献白龟。
66
以内常侍杜元善为参知政事,守清化府;御厍书家范信为员外郎
67
庚戌三年宋建炎四年春正月,诏百官女不得先适人,俟选充掖庭后不入选者,然后许嫁。
68
黎文休曰:天生民而作之君,使司牧之,非自奉也。父母之心,谁不欲其子之有寳家。圣人体此心,惟恐匹夫匹妇之不得其所。故诗形桃夭,摽有梅美,嫁之及时,与刺其晚也。神宗诏百官之女选毕然后嫁,此乃自奉,岂为民父母之意哉。
69
史臣吴士连曰:帝时年未冠,其出此令,盖欲选百官女充掖庭尔,未为甚过举也。至其胜敌而㱕功于仸,献鹿而滥爵与人之类,皆童心之所发,而莫之匡救。苟有至诚以感之,巽言以入之,帝之聪睿有素,其从之也必矣。
70
内作管甲朱始献金鲫鱼。
71
以御库书家梁改守清化府。
72
三月,占城国人雍麻勾来附。
73
五月,扶秋了管甲费元献白雀。
74
太上皇崩,谥曰恭皇。
75
六月,旱,祈雨。
76
秋九月,久雨,祈晴。
77
帝御灵光殿观竞舟。
78
诏赦都护府囚。
79
冬十月,帝御天灵殿,大閲六兵,定等级。
80
宋賫寳印金章,封帝为交趾郡王
81
十一月,占城来贡。
82
十二月,帝击球于龙墀,令占使入侍观之。设庆成广严资圣寺会,赦罪人。遣员外郎李奉恩、令书家尹英槩如宋报聘。
83
辛亥四年宋绍兴元年春正月,起二阁于延和内。
84
三月,皇弟星卒崇贤侯之子也
85
夏四月,诏王侯公主百官家奴不得娶官职都百姓女。
86
禁人间女不得效宫䯻妆样。
87
五月,旱,祈得大雨。
88
染宏主都何儿献白雀。
89
起明空大师第。
90
秋七月群臣上表贺豊年。
91
史臣吴士连曰:甚矣,当时朝臣之行謟也。五月旱,祈祷幸而得雨;至七月,夏麦已过,秋禾未熟,遽以为豊年,上表称贺。倘至九、十月,而水旱虫蟥,如表贺何。
92
九月,开寳花园。
93
诏牟俞都知乂安州。
94
是月,久雨,祈晴。
95
冬十月,御前指挥使王吉奏有神降迹于龙墀左锺楼前,长九寸五分,阔五寸。
96
皇弟周个卒。
97
十二月,太平鄕阮买献白鹿。左武捷兵杜庆献黄色鲳䰸鱼鲳音昌,䰸音公,即鯸鱼也。帝以为瑞,诏群臣称贺。閤门使李奉恩上言:「彼微物尔,而陛下以为瑞。如麟鳯之来,则陛下以为何物。」帝善其言。
98
壬子五年宋绍兴二年夏四月,夜,黄龙自永光殿见于丽光宫。
99
五月朔,皇次长子天禄生,后封明道王;闰月,皇长女生,寻殇。
100
是月,暴风覆延章舟。
101
秋七月,占城国人具般等逃㱕其国,至日丽寨,人执送京师。
102
八月,真腊、占城㓂乂安州。
103
左羽林兵火头杜广献鲳䰸鱼。
104
太尉杨英珥领清化府乂安州人击真腊、占城,败之。
105
真登州牧黎法国献玄鹿。
106
九月,奉卫都令火头丁牛献白鹿。
107
乂安州令书家陈留献占城人三。先是,其人常伏险要处,据乂安州人转卖真腊国,留因设伏于其处,擒之以献。
108
冬十月,遣员外郎李奉恩、奉议郎尹英槩如宋报聘。
109
起感灵殿奉天阁。
110
十二月,帝迎春于广文亭,庆成感灵殿,宴群臣。
111
尚书李元坐罪死狱中,以其女章英次妃有过,故也。
112
宋封帝为交趾郡王
113
甲寅天彰寳嗣二年宋绍兴四年春正月,朔,赐员外郎魏国寳爵大僚班。
114
二月,赐谏议大夫牟俞都爵内大僚班。
115
起天宁、天成二寺及塑帝释像。帝临幸观之。
116
令书家阮美献青头桃花马,四足生六距两足各一距,后两足各二距是月,久雨,祈晴。
117
三月,帝幸五岳观。
118
夏四月,诏祗候内人火头不得擅出外,违者置之重罪。有公事者,先奏闻方许出。
119
五月,庆成永光殿重修故也。
120
乂安州范信、令书家陈留献白鹿。
121
右御龙兵火头郭司献蟾蜍珠,状如鱼目。帝曰:「此微物,不足贵。」却之。
122
右兴武兵王玖献六眸龟,胷上有籒文,诏诸学士及僧道辨之,成「天书下示圣人万岁」八字。
123
史臣吴士连曰:龟之为灵,以其能吿兆也。然世常有之,非若龙鳯麟之罕见也。当时乃以为瑞,而进献之多何哉。至于胷上有文,乃黑白相间而见,群臣辨成文字,是希㫖作謟语以为䛕,媚其君耳,岂真有文字哉。故人君必谨好尚。
124
六月,皇婆王婆历卒。
125
秋七月,黄龙夜见于永光殿。
126
冬十一月,修延生殿五岳观。
127
十二月,成道候缺名卒。
128
群臣加上尊号曰顺天睿武祥灵感应宽仁广孝皇帝。大赦。
129
乙卯三年宋绍兴五年春正月,以御库书家杨掌守清化府。
130
二月,真腊、占城二国来贡。
131
三月庆善候缺名卒。
132
夏四月,诏左司郎中李公信出入禁中奏事,无得禁止。
133
帝幸五岳观庆成金银三尊像。
134
员外郎魏国寳为左司郎中
135
自春至夏后不雨。
136
五月,朔,雨。六月,祗候书家李昌、灌顶僧阮明并献白雀。
137
诏诸卖田池不得倍钱还赎,违者有罪。
138
秋七月太师张伯玉卒。
139
冬十二月,设度人会迎仙堂。
140
设庆成大醮于延生殿。
141
造日鼎清澜延明三舟。
142
丙辰四年宋绍兴六年春正月,开延光园于冷泾鄕。
143
古洪锺见。
144
二月,成兴候缺名卒。
145
三月太尉刘庆覃卒。
146
帝病笃,医治不效。僧明空治之愈,拜为国师,蠲户数百世传僧徐道行将尸觧时,病中以药呪付弟子阮至诚,即明空。日后二十年,见国王遭奇疾,即治之,盖此事由也。
147
夏四月,皇婆吕阿买病卒。
148
史臣吴士连曰:诸帝之编,未有书皇婆卒。而神宗之世两见焉。盖帝之于保姆特加恩赐之厚故,史从而书之欤。
149
皇长子天祚生。群臣进金银钱币上表贺。
150
六月,以左司郎中李公信为少师,列明字秩。
151
秋九月谏议大夫牟俞都罢。
152
冬十月太尉杨英珥卒。
153
十二月立春日,帝御崇渊殿,群臣上表贺。其日遇国忌,故复设是礼。左兴圣都火头苏武献神龟,胷中有籒文。群臣辨之,成「一天永圣」四字。
154
帝幸清化府捕象。
155
丁巳五年宋绍兴七年春正月,乂安州驿奏真腊将破苏棱㓂本州。诏太尉李公平将兵击之。
156
二月,乂安州地震,江水如血。公平差内人火头邓庆鄕还京师以状文。
157
公平败真腊人。
158
三月,大僚班阮公陶献白龟。
159
帝幸报天寺礼法云佛祈雨,是夜大雨。
160
夏四月,皇第三子缺名生。
161
五月少师李公信献生金一块,重四十七两。
162
六月,旱,诏阮公陶诣南雩𡊨祈雨。
163
秋九月,设庆成灵感寺会,赦天下罪人。
164
诏京城内外三家为保,察诸朝班官职都,不得以其子与他人养育,倚托权势,家无官荫,自犯者收捕奏文,不能察者同罪。
165
冬十月壬午,帝幸莅仁行宫省敛。
166
乙丑,皇第二女生,候封瑞天公主。
167
十二月,帝还京师。
168
以守清化府御库书家杨掌为员外郎
169
戊午六年十月以后英宗绍明元年,宋绍兴八年夏五月,内人火头许炎献生金一块,重六十六两。
170
六月,旱,使入内左司郎中魏国寳召臣僚会议。诸卫范信言请赴雩坛祈雨,从之。
171
秋七月,不雨。帝命有司祈于雩坛及报天寺。
172
颁赐群臣冬衣。
173
九月,帝弗豫。立皇长子天祚皇太子。初帝既立天禄为嗣。至是寝疾,感圣、日奉、奉圣三夫人欲改立,乃遣人赂参知政事徐文通曰:「如受帝命草遗诏,幸无弃三夫人。」文通许诺。及帝疾笃,命撰诏文,通虽受帝命,而志在三夫人,但秉笔不书。俄而三夫人至,哽音粳,悲塞也咽流涕曰:「妾等闻之,古之嗣位,立嫡不立庶。天禄嬖人之子,苟使嗣位,其母必僭,则妬害之情生,如此则妾之母子能免于难乎。」帝因下诏曰:「皇子天祚,年虽幼冲,乃是嫡子,天下皆知。宜嗣朕业,太子天禄可封明道王。」
174
二十六日,帝崩于永光殿殡于殿之西陛。群臣上尊号曰广仁崇孝文武皇帝,庙号神宗
175
冬十月,朔,皇太子天祚即位于柩前,年方三岁,改元绍明元年。大赦。尊母感圣夫人黎氏为皇太后
176
会国人盟于龙墀。
177
遣使讣于宋。
178
史臣吴士连曰:神宗乘盛业于先王,为太平之天子,其舍嫡长之乳抱,欲立庶孽之长君,盖惩日童心之失,卒之志不获遂者,徐文通之赂彰,三夫人之辝直也。惜乎不立,召社稷大臣,委以托孤之寄耳。鸣呼,邪臣与内庭交好,以致败人事者,自古有之。徐文通、三夫人,此事不犹愈于教之以卫王请命耶,虽然传世以嫡,古今通义,苟得贤辅如伊尹、周公辅太甲、成王,终有辞于永世矣。
179
大越史记本纪全书卷之三终
URN: ctp:ws798013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3.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