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江南通志卷二十八
3
與地志
4
關津橋梁鎮市附。 鳯、潁二府,滁、和、廣、六、泗五州鳳陽府
5
臨淮關,在臨淮縣北,臨淮門外。𣙜課之所。正陽關、壽州西南,亦𣙜課之所,一名東正陽,與潁上縣之西正陽、夾淮相對。
6
長淮渡鳳陽縣西北。 磨河口渡,縣北十里程渡縣北。   蚌埠渡縣西北。 右鳳陽淮河南岸,渡臨淮縣臨淮門外。
7
小溪渡縣東北五十里。  右臨淮淮河渡懐逺縣城南。 渦河渡縣城北。洛河渡縣南六十里。 淝河渡縣東北二十里□河渡,縣西四十五里天河渡,縣東十二里。右懐逺。
8
洛水渡定逺縣西九十里三汊口渡。縣東五十五里下石閣渡。縣東南五十里。 右定逺下蔡渡壽州北三十里。
9
瓦埠渡州東南六十里。
10
官橋渡州東八十里。 右壽州鳳陽橋鳳陽縣洪武門外大通橋,縣東南十里。
11
九虹橋,縣東十五里,接臨淮縣界。橋有九梁,故名金水橋縣,城東南角通水關。
12
獨山橋縣東五里。  昇子橋,縣北二十里。西:湖橋。縣北十二里。 七里橋。縣西北四十里。關城橋,縣北五十里。 東湖橋。縣北十里徐家橋。縣西南三十里。
13
右鳳陽縣
14
昇仙橋、臨淮縣清流門內響水橋縣聞賢門外。
15
淮寜橋縣西塗山門外。明初建名曰廣恵,又名𢎞濟,萬厯中重修,改今名。
16
迎安橋縣東二十里。
17
河橋縣東三十里。 周梁橋縣東南二十里。上橋縣東南四十里。 黄邱橋,縣東南五十里。石橋,縣南二十里。  史官埠橋。縣南二十七里。昇髙橋,縣西南四十五里昇髙山下兩濠水匯流于此。元時建。    逺山橋,縣南四十五里。右臨淮縣。
18
碧溪橋,懐逺縣城內察院前,青龍橋,縣東賔旭門外。
19
寒水橋,縣儒學,東上通碧溪澗水,故名,建寧橋。縣含暉門,通蓮池水入淮,通泉橋縣。淮東大道通塗山,澗水下入于淮,因名珍珠橋。縣南三十五里,通獨山泉水,入郭坡塘,通濟橋。縣南考城鎮。西半里。
20
隔溝橋。縣西南二十五里,利渉橋。縣北:馬頭集南。
21
大新橋縣北渦池渡口。
22
右懷遠縣
23
鳳凰橋,定逺縣東門外。
24
洛陽橋。縣東三十里。
25
走馬橋縣東四十里。舊傳柴世宗走馬于此,因名太平橋。縣東六十里池河驛。
26
西:沙澗橋,縣東六十五里。石閣橋,縣東南五十里。
27
順陽橋縣南門外。  官橋。縣南二十里。藍柵橋,縣南三十里。 麻埠橋,縣南六十里,通濟橋縣西門外。
28
清澄灣橋縣西南七里。宋宣和中,建安豐橋縣西十五里。 白澗橋,縣西三十里。永康鎮橋。縣西六十里。宋嘉祐中建。
29
北鑪橋縣西九十里接壽州界,相傳昔嘗於此置鑪鑄劍。      邊家橋。縣北三里。
30
北:沙澗橋。縣北三十里。
31
鶴棲橋。縣東北十五里。
32
雙塘橋。縣東北五十里。
33
右定遠縣
34
秦橋虹縣東北二十里盤龍山下渭橋縣北五十里,北通白洋河,南通長直溝,至五河入淮,亦通漕運之間道。
35
闤闠橋,縣南門外,跨汴河,通泗橋縣東門外。
36
陡門橋。縣東八里。
37
尤家廟橋縣南。
38
右虹縣
39
九里橋,壽州南門外。
40
西陡澗橋。州南二十里。
41
横石橋。州南六十里。 顧家橋,州北九十里淝橋州東五里。周顯德三年,帝征淮南,親行視水寨,至淝橋,自取一石馬,上持之至寨,以供礟石。從官過橋者,人負一石,蓋其地也。
42
東陡澗橋。州東二十里。
43
官橋州東八十五里。 新壩橋。州西南六十里。莊家橋。州東南九十里。
44
右壽州
45
大橋鳳臺,縣東門外,東津,渡橋。縣東五里大橋縣北門外。
46
右鳳臺縣
47
埇橋,宿州北二十里跨汴水,隋時鑿汴以通徐州,南控埇橋以扼汴路,故其鎮尤重。唐元和四年,議者以埇橋在徐州南界汴水上,當舟車之會,因置宿州以鎮之。唐末,楊氏據淮南,自埇橋東南決汴水,悉成汚澤。周顯德二年,發民夫因故堤疏導,東至泗上。五年,復浚汴口,導河流達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今汴水湮塞,其橋亦不復為襟要矣。一名符離橋,又名永濟橋。
48
黄疃橋州北三十里。 夾溝橋州北六十里。閔子橋,州北九十里。 栢山橋。州東北八十里。大興橋州睢溪口。
49
溧澗橋州東南一百一十里。任橋州東南九十里。
50
右宿州
51
濠城橋。靈璧。縣南五十里。澮支橋,縣固鎮。南:澮河,上固鎮橋,縣南七十里。固鎮河,上沱河橋,縣西南四十里。固鎮大路之中。新馬橋,縣南八十里,跨蟹河。
52
髙橋縣北十里湖上。 韓家橋。縣北六十里。虹橋縣東南三里。
53
曹老橋,縣西南一百三十里。右:靈璧縣。
54
崗衛集:鳳陽縣南二十里。劉家集,縣西南五十里。
55
鳳橋集。縣東北二十里。
56
三鋪集。縣北三十里。
57
王莊集。縣北六十里。 長淮集,縣西北三十里蚌埠集,縣西北五十里,接懐逺縣界。
58
徐家橋集。縣西四十里。
59
右鳳陽縣
60
俞家鎮臨淮縣東南四十五里。黄泥疃鎮,縣南四十五里。楊家集,縣東南五十五里,右臨淮縣。
61
渦河鎮懐逺。縣北一里有東西二處,上窑鎮,縣五十里。有公館。周顯德三年,李穀奏敗南唐兵于此。  考城鎮縣南五十里。洛河鎮。縣西南七十里。
62
北:馬頭集。縣北三里。 石橋集。縣北二十里。新河口集,縣東北二里。
63
常興集。縣南四十里。 新店集:縣西南七十里右懐逺縣。
64
池河鎮定逺縣東。  長樂鎮。縣東南六十里。藕塘鎮。縣東六十里。宋紹興十一年,金兵圍濠州,劉錡馳救,軍于藕塘,即此。乾道初,濠州移治藕塘鎮。嘉定四年,城定逺州,復還舊治。
65
永康鎮。縣西六十里。 北鑪鎮。縣西九十里大橋鎮。縣東南。   張橋鎮縣南。
66
銀嶺集縣東五十里。 横山集。縣東七十里。老人倉集。縣南三十里。
67
岱山鋪,集縣東。   朱家灣集。縣西四十里站,雞集縣西南。
68
右定逺縣
69
鎮興集、虹縣東北朱山里黑塔集。縣東赤山里。 界溝集,縣南三十里。草溝集。縣西南四十里。
70
蔣家集縣西南六十里。
71
蟠龍集。縣東北二十里。
72
長直溝集。縣西三十里。
73
右虹縣
74
正陽鎮。壽州西六十里。
75
下塘集州東一百二十里。北鑪鎮,州東九十里接定逺縣界,有廵司戍守。闞團,鎮州西北一百五十里。縣志有「闞疃」集,即闞圑之訛。      興隆集,州東六十里。劉龍集州北六十里。
76
瓦埠,鎮州東南六十里,淝水旋繞舟楫,商販往來不絶,來逺鎮州西六十里。周顯徳二年,李穀攻唐夀。
77
州,唐將劉彦貞馳救至來逺鎮是也。即東正陽為商衆所聚,向置廵司,今裁。
78
髙皇寺集州東北五十里。隠賢集,州南一百二十里,相傳因唐董邵南隱此,故名。
79
右壽州
80
下蔡鎮鳳臺縣。北三十里,即漢下蔡縣。宋為壽州,治明省為鎮。舊有巡司,今裁。
81
右鳳臺縣
82
柳子鎮宿州西八十里。元置廵司,明裁。閔子鎮,州北八十里。 宋疃集:州西北五十里睢溪口鎮,州西北七十里。臨睢河,上通蕭、徐,下通淮、泗。
83
符離鎮。州北二十里。臨睢水。兩京通衢。臨渙鎮,州西南九十里。即古銍縣。蘄縣鎮,州南四十里臨澮水。渠溝鎮州西北八十五里。右宿州。
84
固鎮靈璧縣。西南七十里有廵司戍守,九灣集縣東南九十里澮河岸有水次倉,兊糧運於此。
85
順河集縣東南與五河縣《園宅集》隔河沱河集。縣西南四十里。
86
界溝集縣西十五里。 樓子莊集。縣西三十里,楊疃集。縣北三十里。
87
雙興集一名雙溝縣。北一百二十里,黄河南岸與徐州接界,管河主簿駐此。
88
漁溝集。縣北七十里
89
蚌埠集,縣西南一百五十里。右:靈璧縣。
90
潁州府:
91
亳州關户部𣙜課
92
三里灣,渡阜陽縣東二里,潁河與黄河合處。茨河渡在縣西二十五里。潁河:
93
官擺渡,在縣西十五里。潁河劉家渡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淮河、黄連渡在縣西九十里。潁河,宋劉錡募敢死士奪上流,以困金兵於此。
94
朱臯渡,在縣南一百二十里。汝河岳湘渡。在縣北一百二十里淝河。 右阜陽。關洲渡潁上。縣西南四十五里,通霍邱廟臺渡。縣南二十五里。
95
正陽渡。縣東南七十里。
96
八里垜渡,縣東南五十里江口渡,縣西北五十里。 右潁上澧河,渡霍邱,縣西南十里。
97
髙唐渡縣西五十里。 溜子口渡縣東北四十里。臨水渡。縣西九十里。 三劉集渡縣東南六十里。清河渡,縣東北六十里。
98
●河渡縣東南八十里。 右霍邱靈津渡在亳州北門外舊有橋,宋祥符六年賜名曰靈津,陳堯叟譔記久圮,今設渡。
99
車埠渡州東十里。  韓家營。渡州西五里,右亳州。
100
和陽驛。渡太和縣西三里。舊縣渡。縣西北九里。 王家埠,渡縣西北十五里焦家埠渡縣東二十里。
101
漁孫埠渡縣東二十里。
102
馮家埠渡縣東北二十五里。 右,太和渦陽渡䝉城縣北關。 七里渡。縣西七里小澗渡。縣西二十五里。
103
西陽渡縣西五十里 雉河渡。縣西九十里。雙澗渡。縣東三十里。 移村渡縣東四十里界溝渡。縣東六十里 右䝉城。
104
七星橋,阜陽縣南五十里。七旗橋在縣南七十里。
105
通濟橋在縣北關盡處,去城二里。新溝橋在縣東二十五里。
106
功立橋,在縣南百里。
107
洄龍橋在縣東四十里洄窩溜集站。溝橋在縣東五十里。
108
夷陵橋,在縣東六十里。
109
白龍橋在縣西,約一里水,自西湖東桑園、蘆花湄三派合入潁水。明萬厯間重修。
110
板橋,在縣東南七十里。
111
栗頭店橋在縣西六十里店,西頭懐歐橋在縣西北,西湖東一里。楊橋在縣西九十里。 驛口橋,在縣西一百里。油店橋在縣西南一百四十里。
112
右阜陽縣。
113
八里河橋,潁上縣南八里。謝家橋。縣北四十五里。
114
長林橋,縣東北十里,跨王愛溝。林家橋,縣東北五十里。
115
髙橋縣西南。    大石橋。縣東南四十里。黄岡橋。縣東南五十里。
116
蓮花橋。縣西八里。  大溝橋,縣西三十里黄溝橋大溝橋西。
117
右潁上縣。
118
敦義橋,霍邱縣。南二十五里。大磚橋,縣南四十五里。
119
義城橋。縣南六十里。 白露橋,縣北二十里。陳榮橋,縣北二十五里。
120
羅澗橋。縣北三十里。 旅思橋。縣北七十里。□澗橋。縣西五里。  上石橋,縣西南五十里,右霍邱縣。
121
九里溝橋,亳州南十里。
122
十字河橋州南三十里
123
通津橋州南四十里。 雙溝橋,州南五十里。五麻溝橋。州東北二十里。
124
包河橋。州東北三十里。
125
油河橋。州東南四十里。
126
普濟橋。州東南四十里。
127
傅家橋。州東南六十里。
128
霸陵橋。州東二里。
129
張村橋,州東南一百四十里。趙家橋,州東八十里。 西臺橋,州西二里:小石橋,州西九里。
130
右,亳州
131
雙浮圖橋太和縣北二十里。李忠橋,縣北四十里。 龍泉寺橋。縣北六十五里。倪邱橋。縣北七十里。 板橋縣北七十五里。蒲溝橋。縣北八十里。 白廟橋縣東北二十里。張貴橋,縣東北三十里。
132
磚橋縣西十里。   穀河橋縣西北八十里,右太和縣。
133
陳仙橋䝉城縣南五十里,舊名陳摶橋,跨芡河。廣化橋縣北三十里跨淝河。
134
官家橋。縣北五里。  內津橋,縣北三十里。馬厰橋,縣北三里。
135
西:雙澗橋,縣東南二十五里謝家橋,縣東跨淝河。
136
永安橋,縣東南六十里。元大厯中建棗木橋。縣東南九十里,跨芡河,世農里橋。縣東十八里,跨龍王廟溝板橋縣東北三十里跨淝河,今改名垂雲韓家橋,縣西三十里跨芡河。
137
魏家橋縣東二十五里。
138
福寧橋,縣西八十里,即宋城父縣之福寜鎮地汪家橋。縣西南三十里跨芡河。
139
楊界橋,縣西南二十里。
140
䝉觀橋縣西北六十里。
141
廟橋縣西北九十里。
142
蔣公橋,縣西北九十里。雉河集接亳州界。右䝉城縣。
143
沈邱鎮阜陽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即古寢邱也,有廵司戍守。
144
王家市鎮,在縣北九十里,近母猪港。有古店,有塔。永寧鎮在縣東南百里,周世宗伐南唐,至永寧鎮即此。中村集,在縣南八十里,前臨谷河。
145
功立橋集,在縣南九十里。
146
黄橋集,在縣北六十里。
147
紅林集,在縣南一百一十里。董家集在縣東北一百里,接䝉城縣界右阜陽縣。
148
正陽鎮潁上。縣東南七十里。周顯德二年,伐南唐,使李穀等為浮梁,自正陽濟淮南。元至正九年,董文炳於此築兩城,以遏宋兵。
149
八里垜鎮,縣東南六十里,商賈帆檣相望,為淮、潁襟漕口鎮。縣西南五十里臨淮河,通潤河,俗呼為「南照集。
150
江口鎮。縣西北。沙河東岸即宋江陂鎮,舊嘗置驛於此。
151
王墅鎮縣西北六十里江口,留陵鎮。縣西北五十里沙河東北岸。右潁上縣。
152
開順鎮霍邱縣南一百六十里有巡司。明正德中,鎮民解仲朝嘗奏設開順縣,議者以霍之田賦貨財皆出於此,若設開順縣,則霍邱廢矣,因不果。髙唐鎮,縣西七十里亦曰髙唐市。宋紹興初,金兵由潁、壽渡淮,敗宋軍於髙唐,即此。明成化間,置廵司,尋革。    臨水鎮縣西九十里。三劉集。縣東南五十里。
153
河口集。縣南六十里。 汪家集。縣西三十里。三河尖。縣西一百里。 新店鋪。縣西三十里,右霍邱縣。
154
義門鎮亳州東七十里臨渦河,商船輳集,為水陸通衢。舊有廵司戍守,今裁。
155
䨇溝鎮州南六十里。 釣魚臺集:州東三十五里。重興集州東五十里。
156
雉河集州東一百一十里臨渦水,接䝉城縣界張村鋪。州東一百四十里。
157
花溝集。州東南九十里。
158
油河集州南五十里。 魏家崗集,州西北二十里五麻溝集。州東北十八里。
159
渾河集。州東北四十五里,右亳州。
160
洪山鎮太和縣北九十里有廵司戍守斤溝鎮。縣北六十里。 磚橋鎮。縣西南十一里,界溝鎮。縣西北六十里,亦名界首集。
161
三廟集縣西北二十五里,舊名十里溝集,光武廟集。縣西北七十里。
162
舊縣集。縣北四十里。
163
倪邱集,縣北六十里。臨茨河即倪寛故里。蒲溝集,縣北七十里。 三塔集。縣東三十里。雙浮圖集。縣西北三十里。
164
淝河集縣東北九十里。
165
右太和縣。
166
西津鎮䝉城縣北三十里。移村集縣東四十里。
167
雙澗集。縣東三十里有向陽公館,倉上集。縣東南六十里。
168
界溝集縣東六十里。
169
陳摶店縣南五十里有陳仙公館、駱駝集。縣南三十里有樂土公館。西新集。縣西南二十里。
170
蔣疃集。縣西南七十里。
171
西陽集。縣西五十里。 小澗集縣西北二十五里,雉河集,西北九十里。 板橋集。縣北三十里。右䝉城縣。
172
滁州
173
清流關,在滁州西南二十五里,南唐置關,遣將皇甫暉等屯此。
174
東河渡滁州東濟清流河,北角河,渡州北,濟清流河馬家埠,渡州治,與北角河相接。 右滁州石潭渡。全椒縣東十五里。
175
赭澗渡縣西七十里。 迷溝渡縣南二十里。雷家渡縣南三十里。
176
後河渡縣西南三十里濟滁河南岸屬和州,為往来孔道。     陳家市渡。縣西南五十里,古河灘渡。縣西七十里
177
趙家埠,渡縣西七十里為巢縣,孔道石梁頭渡。縣西九十里接廬州府合肥縣界。宋劉錡與金夾石梁而陣,即此。
178
右全椒。
179
沙子河渡来安縣南四十里。石板灘渡縣南五十里。
180
小河口渡,縣南四十五里。張家堡渡縣南七十里。
181
三汊河渡縣南四十里。
182
沙澗渡,縣東南二十五里。右來安。
183
東陽橋,滁州治東,跨沙河豐樂橋,州治大東門內。
184
廣福橋州治西,一名西橋,五川橋。州治即清流橋。
185
吕家營。橋州東通六合縣界雙城橋,滁州東。   九板橋州東南圓恵橋州南。    腰鋪橋,州北通来安縣界河村橋、九板橋,東南通江浦縣界。
186
薄陽壩,石橋州南通全椒驛路。珠龍橋,州西北三十里珠龍鎮。西:大桞鎮橋,州西北六十里。大栁驛,右滁州。
187
積玉橋全椒縣東百餘歩,一名市石橋。晉咸安元年,桓伊等撃苻秦將王鑒、張蚝於石橋,即其地。金人與宋亦大戰於此。 永安橋,縣東十六里。奎,光橋縣儒學東尊經閣下。
188
湖陂橋。縣東北十五里。
189
髙公橋,縣東二百餘歩。宋紹興三年,建賀櫓橋縣東二里,相傳賀若弼伐陳,治櫓於此,俗名太平橋。    寳林橋,縣西半里跨襄河興塘壩橋,縣東三里,宋元祐八年建。
190
白汪橋縣西二里地有白汪塘,故名六丈橋。縣西四十里六丈鎮,一名鳳凰橋。赭澗橋,縣南十五里。 府城岡橋縣西十里。玉橋縣西南三十五里。
191
青龍橋縣西南四十里。
192
官壩橋。縣西南六十里。
193
石滸橋縣西北三里。 江家平橋縣西北十五里石牌橋縣西北二十里,通定逺縣界。
194
林家壩橋,縣西北七十里,大墅街,右全椒縣。
195
龍尾橋,來安縣東門外,跨龍尾河、毛家橋。縣東四里。通六合縣。赤山湖橋,縣東三十五里。神霄宮前橋,縣北門外三里。庫北橋。神霄宫,橋北二里,宋淳熙中建。蘭沛橋,縣南九里,宋元祐中建。
196
觀風橋縣東南二十五里水口市橋舊為石梁,長百三十尺,廣十五尺,髙倍之,歲久圮於激湍。宋淳熙中重建,明永樂,嘉靖中增修。
197
界首橋,縣東三十五里。橋東為六合縣界慶成橋,縣西門外,明萬厯中重建。
198
甯家橋。縣西十三里。宋元祐七年建右來安縣。
199
烏衣鎮。滁州東南三十里。珠龍橋鎮,州西北三十里。大桞鎮,州西北六十里。元末州人保聚於此。新安集州南三十里。 大沙河集州北二十里壘子墩集。州北四十里。
200
旦子岡,市州南二十里。
201
闗山市。州西北有東、西二市,右滁州。
202
赭澗市全椒縣南十五里臨襄河,赤石埠市。縣南三十里。
203
陳家市縣。西南五十里。
204
白酒岡市縣西十五里
205
西家鋪市。縣西二十五里。小集店市。縣西三十五里。柴家岡市,縣西北五十里六丈市,縣西四十里。唐置六丈驛於此。右全椒縣。
206
水口鎮:來安。縣南三十里。白塔鎮,縣東北六十里。宋置驛及税務。建炎中,又置巡司,後裁。
207
杜家集。縣東三十五里。
208
陳官集。縣南五十里。 章山集。縣東北十五里,古城集。縣北八十里。
209
右來安縣。
210
和州
211
白塔闗,在和州西四十里。含山闗,州西四十五里。
212
陡陽闗州西北四十里,斗焰山北,一名斗焰闗,巍然峻絶,一徑中開,明初,遣張天祐等將竒兵出陡陽闗,進薄小西山即此。
213
渭野闗州北五十五里,一名夾山闗,兩山壁立,山口﨑嶇,路通滁州界,為南北咽喉。 右和州昭闗含山縣北二十里小峴山西,兩山對峙,為廬濠往來之衝,其口可守禦。宋紹興十一年,王德復和州,金兵退屯於昭闗。三十一年,金主自渦口渡淮,守將王權棄廬州,亦退屯於此。
214
東闗縣西南七十里,濡須塢之北,與無為州巢。縣接界,地險峻,周圍皆石。三國時為戍守重地。右:含山。
215
楊林渡和州東二十五里,自江口至州城皆植楊栁,故名。宋紹興三十一年,虞允文遣舟師截金兵於此。
216
車家渡州東北,故烏江縣東南。葉公渡州南六十里。 右和州鄧家渡、含山縣南七十里濟黄墩後河、張家渡。縣南八十里相近有王海渡、尹家渡、魏家渡縣南運漕鎮,濟裕溪河通無為州。殷家渡。縣南七十里。 左家渡縣西南海子口,河東闗渡縣西南七十里,路通巢縣。
217
司家渡縣西五十里。
218
右含山。
219
清勝橋,和州南門外。 迎春橋州城東水闗,上迎恩橋,州南一里跨横江渠。
220
赤埭壩橋,州東北十五里。姥下橋,州南三十里,跨姥下河。白渡橋,州南四十五里。跨牛屯河自銅城堰以下,匯七十二圩之水,皆由此出。
221
黄埭壩橋,州東北二十里。大興橋,州南五十里,跨牛屯河達梁山。河村橋,州北十五里有東、西二橋。楊橋,州北二十里,吳末張悌濟,江圍都尉張喬於楊荷橋即此。    黄梁橋,州西三十里。夾山橋,州北五十里。路通滁州,為往來孔道。永濟橋。州西四十里。 潯陽橋,州西四十五里功勝橋,州西南五十里,蓋即宋功剩鎮之訛。泰寧橋州東北烏江鎮。
222
右和州
223
觀音橋,含山縣南門外跨縣河,一名石橋,元至正初,建覆亭其上。   看花橋,縣南三里,跨大澗。魯橋。縣南五十里跨魯港。
224
仙踪橋縣北仙踪鎮。 尉子橋。縣北四十八里登科橋縣城東跨濠上。
225
撥米橋縣東五里。  栁林橋,縣東十里永勝橋,縣西六里,一名清江段橋。
226
進賢橋縣西十里,跨縣河。
227
清溪橋,縣西清溪鎮,跨清溪河,右含山縣。
228
梁山鎮和州南梁山下,山與博望山對峙。蕭齊建元二年,置二軍於東西梁山,陳霸先將侯安都等舟師亦立栅於此。  姥,下鎮。州西南三十里。裕溪鎮。州南九十里有巡司。
229
歳豐鎮州西四十里。
230
石跋鎮州東北三十里。宋開禧中,州守周虎嘗築石跋城於浮沙河北,即此。
231
青陽鎮州北七十里。
232
烏江鎮,州東北四十里接江浦縣界,即烏江舊縣,秦烏江亭也。明萬厯中,移牛屯河巡司於此,右和州。
233
運漕鎮含山縣南八十里,地臨大河,上接巢湖,下通大江,居民稠宻,商賈輻輳之地。
234
大朴樹鎮縣南十五里。
235
三汊河鎮。縣南六十里。
236
銅城牐鎮。縣南六十里。
237
仙踪鎮縣西北三十里。
238
清溪鎮。縣西三十里。
239
在安鎮縣北四十里縣。有清溪、仙踪、再安、石門四鎮,在「安」即「再安」之訛。
240
右含山縣。
241
廣德州:
242
苦嶺闗在廣德州東南七十里,路通浙江安吉州界,亦險隘處。明正德十二年,孝豐賊湯毛九倡亂,知州周時望設民兵守禦於此。
243
誓節渡廣德州西五十里。唐末,黄巢作亂,土人張姓者率鄉兵捍之,誓死不屈,遂殁于溪,故名滄河渡州北二十里。
244
朱灣渡州東北四十里。路通長興昝埠。渡州北二十里。 右廣德清溪渡建平縣,城南舊有普濟橋,後圮易以渡。歐陽渡。縣東三十五里。
245
合溪渡縣東南三十里。
246
赤山渡縣西南五里。 李村渡,縣西南二十五里。東夏渡。縣西二十里。 荆軻渡縣西北三十里,右建平。
247
倉橋廣德州南預備倉。前節義橋,州南十里。  永興橋,州南二十里。土橋州南四十里。
248
梅花橋州北門外,知州鍾振築鳳凰墩於橋左,更名鳳凰橋。     撲水橋州北五里。
249
西澗橋。州北十五里。 新河橋,州東門外楊邯橋,州北二十里,俗名楊菴橋。
250
武定橋,州治東。舊名迎貞,因屢圮,立真武廟以鎮之,易今名。     延壽橋州東十里。
251
復古橋州治東。舊名寺河橋。
252
浮潭橋州東二十里。
253
星橋州東五里,跨無量溪,其水南合牛首山,分流嶺,乾溪諸源匯為一注南湖入江。舊傳此地星隕為石,因名。
254
嵗豐,橋州西門外跨濠河舊名城河橋濯纓橋州西門外。  英溪橋。州西北三十里。白鷺橋,州西北三十五里。
255
大橋州西北五十三里。
256
雄溪橋州西北七十里。
257
杜杭橋州東南二十里。
258
碧溪橋。州東南三十里。
259
冷水澗橋州東南四十里。吳馬橋。州西南五十里。
260
右廣德州:
261
丁塘橋建平縣南三里。宋慶元初建。許家橋縣南二十五里。宋寶慶中,建龍潭橋縣南四十五里。宋淳熙中,建青碧橋,縣南八十里,宋淳熈初,建通津橋縣北一里宋建,一名楊家橋。鍾橋縣北十里,宋寳慶中建。
262
泗州橋。縣南六十里。宋建北髙橋縣北三十里 洪橋。縣北三十五里。宋建。通京橋縣北四十里。 雙橋縣東北十里。
263
諸家橋。縣東北二十五里。
264
清溪橋縣東北三十里。
265
大澗橋。縣東北六十里。
266
廖店橋。縣東十里。
267
沙橋縣東二十里,一名上神橋。孝義橋。縣東二十五里,宋紹定中建鳳凰橋,縣西二十四里,宋淳熈初,建三峽橋,縣西二十五里,宋紹定四年建。其水出三山之峽,故名。    飛鯉橋,縣西南二十五里。楊村橋。縣西南三十里。
268
宗家橋,縣西北五里。宋建烏泥滸橋。縣西北十五里永福橋,縣梅渚鎮北。 西梅橋。縣北三十里梅渚鎮,西宋建。
269
右建平縣
270
四安鎮,廣德州東五十里,與長興縣接界。陸行通道。
271
杭村鎮,州西七十里有巡司,右廣德州。
272
廖店鎮建平縣東十里。
273
鴉山鎮縣南九十里。
274
梅渚鎮縣北三十里。明置巡司,今因之。上橋鎮。縣北四十里 下橋鎮。縣北四十里鍾橋市。縣北十里,亦曰鍾橋街。
275
定步市縣北四十里。一名鄧步,亦曰定步街。右建平縣。
276
六安州
277
栁林闗,在英山縣東七十里七引闗英山,縣西八十里有巡司梅子闗,霍山縣東二十里。
278
金雞闗,霍山。縣西四十里,上龍津渡,六安州通濟門外,俗名上大埠,口下龍津,渡州武定門外,俗名下大埠口。蘇家埠渡州西南四十里。
279
斷簰洪。渡州西四十里。
280
兩河口渡州南七十里。 右六安、三河口渡英山。縣西二里。 右英山,中埠,河渡霍山。縣南四十里。
281
管家渡縣南三十里。 黑石渡縣西二十里化龍河渡縣北門外。
282
白練灘渡縣西北十里。 右,霍山通濟橋六安州西門外。
283
安定橋州北門外。  永壽橋。州西七里白沙橋,州北十里。
284
樊通橋州南十里。元至和中建。雙龍橋,州東四十里。元至正中建。廣濟橋,州西南五十里。
285
荻冲橋。州南七十里。
286
木塲鋪橋,州北四十里。
287
孝感橋。州北六十里。
288
右六安州
289
崇安橋,英山。縣治西。 金家橋。縣南三里百丈橋。縣南二十里。 太平橋縣西北三十里。義橋。縣東九十里。  牛軛嶺橋,縣西百里右英山縣。
290
東平橋,霍山,縣東二里。
291
撞山橋縣北三里。  通光山橋,縣北十里,淮西第一橋,縣北二十里。
292
洛陽橋。縣東二十里。 㑹龍橋黒石渡,西北右霍山縣。
293
麻埠鎮六安,州西南九十里,即故邊城郡治。明初有巡司,萬厯二年改設把總,以防礦賊。今革。蘇家埠州西南四十里。
294
何隆集。州西一百二十里。烟墩集州西四十里。
295
雙河集。州東南九十里。河北接合肥界。右六安州。
296
楊栁灣市。英山,縣東北三十里。雷家店市,縣東北四十里。東界嶺市,縣東北一百里。大畈河市。縣南十五里。
297
百丈橋市,縣南二十里。
298
方家嘴市。縣南三十里。
299
土門潭市縣北十里
300
金家鋪市縣北三十里。
301
傅家壩市。縣北六十里。
302
清正街市縣北九十里。
303
右英山縣。
304
下符橋鎮。霍山縣東北二十里黒石渡鎮。縣西二十里。
305
管家渡鎮。縣南三十里。
306
上土市鎮縣西南一百四十里。有巡司千。羅畈鎮。縣西北一百八十里有巡司。中埠、河鎮。縣南四十里。
307
右霍山縣。
308
泗州
309
盱眙闗,在盱眙縣北。
310
驛前渡泗州泗水驛前一名大馬頭渡,南赴盱眙縣路。       橋口渡州南門外。
311
頭鋪河渡州西十里。
312
雙溝渡州西九十里赴虹縣路。 右泗州浮山渡五河。縣東四十里。
313
蔡家湖渡縣西一里
314
築臺集渡縣西五十里。
315
園宅集:渡縣西七十里。
316
峽石渡縣南十五里。 三岔,新集渡縣南四十里。武家渡縣北三十里。 右五河
317
胭脂橋,泗州南門外橋下有池,水色紅紫,名胭脂河,故名。      濯清橋州南門外。
318
攔駕橋州北:青陽集西。
319
斷仙橋州西北一百五十里。重岡山,下接虹縣界。泗橋在州治西,跨汴水。永寧橋在西門內,天梯橋在察院南,今俱没於水。
320
官莊橋州西北影塔湖側,右泗州。
321
喬家橋,盱眙縣東二十里四十里。橋,縣南。   自來橋四十里橋南豐登橋縣東北。
322
洪澤橋。縣東南二十里。跨古河洒金橋。縣西南。   寶積橋。縣西寶積山。下三星橋,縣東,霧澗,淨土菴。下
323
拖板橋縣北。
324
右盱眙縣。
325
新河橋,天長縣東城市外七里橋,縣南七里。
326
鵶口橋縣北十八里,宋紹興初,韓世忠别將敗金于鵶口橋,即此。   汴子橋,縣東南二十里。蘆龍橋。縣東二十三里。
327
白馬橋。縣東三十五里。
328
秦蘭橋縣東四十五里。
329
香溝橋縣東五十里。
330
濟美橋縣西三十里即古石梁橋也,嵗久傾圮,崇禎時重建,更名三驄橋。
331
王橋縣東北十里。
332
便民橋。縣西四十五里。汊澗鎮。元至正間,建右天長縣。
333
熙登橋五河,縣南一里,跨古澮河,横金橋,縣南三里金岡嘴,下南沱橋。縣北二里陡岡。下三衝橋,縣南二十里。三衝溝。榮家橋,縣東北十七里。
334
北:沱橋,縣北三里故軍店。南:雙忠橋,縣北二十里雙忠廟迤西界溝橋,縣北四十里虹縣界,南古銕橋,縣東南二里,淮河中流,水涸則兩傍銕柱出焉。
335
截河橋,縣西三十里上店集、南躍龍橋,縣西南二十五里赤龍澗石橋,縣西南三十五里石橋鋪刀澗橋,縣西南四十五里磨刀澗八。林橋,縣西南六十里八林鋪,右五河縣。
336
義市鎮泗州西北二十五里。一名金店,又名管公店。
337
青陽鎮州西北一百三十里。龍窩鎮。州西五十里。 包家鎮。州西北五十里。雙溝鎮。州西北九十里。
338
上塘鎮州西北一百四十里。歡墩鎮。州北七十里。
339
竹墩鎮,州東南路。通天長、六合,為建康之徑道。鐵佛寺集。州西四十里。
340
石家集。州西北一百二十里。馬公店集,州西北一百五十里。湯家集州北八十里。
341
右,泗州
342
龜山鎮,盱眙縣東北三十里。龜山,下。舊縣鎮。縣西北六十里,即宋招信縣治三官集。縣東三十里。 義井集。縣東南二十里。通淮集。縣東六十里,接山陽縣界,即翟家壩。永興集。縣東南四十里。
343
岡村集。縣東南六十里。
344
髙廟集:縣南三十里有東、西二集,古城集。縣南六十里接來安縣界。津泥集。縣西南七十里。
345
石壩集。縣西南一百里。
346
紅廟集。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澗溪集。縣西南八十里。
347
獨樹集。縣西九十里。 大義集。縣西北八十里。浮山集。縣西北一百里。
348
土沛集。縣西北一百二十里。右:盱眙縣。
349
蘆龍鎮。天長縣東二十里。秦欄鎮。縣東四十五里。
350
汊澗鎮。縣西四十五里。
351
銅城鎮。縣西北四十五里,城門鄉鎮。縣東北四十五里。相傳舊嘗置縣於此,有巡司。
352
龍岡鎮。縣東北五十里。接髙郵州界楊村集。縣北二十里。 金家集。縣東南三十里。萬安集。縣東二十五里。
353
便益集。縣西北二十里。
354
右天長縣。
355
安瀾集五河,縣南二十里三岔集。縣南四十里有公館。永興集。縣西二十里。 築臺集,縣西四十里。上店集縣西三十五里,澮河南岸。明正統間,置巡司,後裁。
356
園宅集。縣西六十里。 大興集縣東賔,陽門外右五河縣。
357
江南通志卷二十八
URN: ctp:ws84287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