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浙江通志卷四十四
3
古蹟
4
紹興府。
5
越古城 《吳越春秋》:越王曰:「寡人欲築城立郭,分設里閭,欲委屬於相國」。於是范蠡乃觀天文,擬法於紫宮,築作小城,周千一百二十一步,一圓三方,西北立龍飛翼之樓以象天門,東南伏漏石竇以象地户,陵門四達以象八風。外郭築城而缺西北示服事吳也,不敢壅塞內以取吳,故缺西北而吳不知也。城既成,而怪山自來,范蠡曰:「臣之築城也,其應天矣,崑崙之象存焉」。《太平寰宇記》:廢郡城在山陰縣南三里。《萬厯紹興府志》:越時古城以今地考之,在西南、西北二隅之內。
6
越小城 《越絶書》:句踐小城,山陰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陸門四,水門一《嘉泰會稽志》今廢,惟趣王臺遺址尚存越王城 《嘉泰會稽志》:山陰越王城在府西南四十七里。舊經云:越王墓在古城村。今城雖不可攷,然地名猶曰古城也。
7
陽里城 《越絶書》:陽城里者,范蠡城也,西至水路水門一、陸門二《萬厯《紹興府志》:「山陰陽里,城地,名陽城里」。
8
北陽里城 《越絶書》:北陽里城大夫種城也,取土西山以濟之,徑百九十四步,或為南安。
9
苦竹城 《越絶書》「苦竹城」者,句踐伐吳還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徑六十步,因為民,治田塘,長千五百三十三步。范蠡苦勤功篤,故封其子,於是去縣十八里《水經注》:山陰縣有苦竹里里,有舊城。句踐封,范蠡子之邑。《嘉泰會稽志》:在山陰縣之西南二十九里。《萬厯、紹興府志》,凡越絶所稱縣,皆山陰縣也。
10
石城 萬厯《紹興府志》:山陰石城在府北三十里,名石城里《吳越備史》:「乾寧三年,武肅王討董昌,自西陵趨石城」。
11
古城 𢎞治《紹興府志》,周一里許。吳時,朱然為山陰令所築,歲久湮廢不可考。
12
會稽山上城 《越絶書》:會稽山上城者句踐與吳戰,大敗,棲其中,因以下為目魚池,其利不租。圖經:在縣東南一十里,句踐為夫差所敗,以甲楯五千保於此城也。
13
會稽山北城 《越絶書》:「會稽山北城者,子胥浮兵以守城是也《嘉泰會稽志》:「吳王城在會稽縣東一十里,夫差圍句踐於會稽山,伍員築此城以屯兵」。《華氏攷古》有大吳王村、小吳王村,並是闔閭夫差伐越所舍處也。今吳王里尚沿其名,南小城。 《越絶書》:「東郭外南小城」者,句踐氷室,去縣三里曰氷。室者,所以備膳羞也。
14
侯城 《嘉泰會稽志》,侯城在會稽縣東五十八里。《史記》云:夏后氏少康,封子無餘於越所都,即此城也」。土城。 《吳越春秋》,越王使相者國中得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習於土城,臨於都巷。三年,學服而獻於吳《名勝志》:今五雲門外有土城村,西施里是其遺跡
15
西陵城 《越絶書》: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謂之固陵。《水經注》:范蠡築城於浙江之濱,言可以固守,謂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寳慶會稽《續志》:西城在蕭山縣西十二里,吳越武肅王以陵非吉語,遂改曰西興。今按《越絶書》,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屯兵城,其陵固可守,故謂之固陵。詳此,即今之西陵也。《圖經》、《前志》俱未引及。
16
謹按:《會稽志》既列西陵城在蕭山縣西十二里,又列越王城在縣西九里,據《會稽續志》之辨證之,《水經注》之文,是《會稽志》誤一城為二也。又攷《會稽志》引皮光業《錢武肅廟碑》有城西陵事,云舊基在明化寺南,當是錢王,又増築城,因有「改陵為興」之語,遂指越王城為越王,建西陵城為錢王建,失《越絶水經注》之義矣。
17
錢清城 𢎞治,《紹興府志》:錢清城在錢清鎮,今廢嵩城。 嘉泰會稽志》:在上虞縣西北六十里,其城斷絶,横亘數里,乃古壘也。《晉史》載,安帝隆安間,孫恩自海攻上虞,朝廷遣劉牢之、袁崧築扈瀆壘,沿海備恩,嵩城之名當始於此。《太平寰宇記》:上虞縣故城,今縣西廢城是也。剡城。 《元和郡縣志》:漢舊縣,故城在今剡縣西南十二里。剡録:漢剡縣城在今縣東北。嘉泰會稽志:在嵊縣西十五里。唐武徳四年,置嵊州及剡城縣,八年廢𢎞治。紹興府《志》剡城。按舊志在縣西十五里,舊經云在縣西四十五里,與舊志不同,址不可攷。
18
新昌土城 萬厯《新昌縣志》:新昌土城久廢無攷,惟存迎恩、鎮東、候仙、拱辰四門名而已。竊疑東堤舊址,首起龍山,尾接北鎮,其蹟略如城制,或即此耳。越王無餘舊都。 《水經注》:秦望山南有嶕峴,峴裏有大城,越王無餘之舊都也。
19
越王宫臺。 《越絶書》句踐小城,今倉庫是其宫臺處也。周六百二十步,柱長三丈五尺三寸,霤高丈六尺,宫有百戸,高丈二尺五寸。稷山者,句踐、齋戒臺也。龜山者,句踐起怪游臺也。東南司馬門,因以照龜,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周五百三十二歩。駕臺周六百步。今安成里離臺,周五百六十步,今淮陽里丘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陸門二,水門一。今北壇利里丘樂野者,越之弋獵處大樂,故謂樂野,其山上石室句踐所休謀也,去縣七里,中指臺馬丘,周六百步。今高平里丘北郭外路南溪北城者,句踐鼓鐘宫也,去縣七里,其邑為龔。錢舟室者,句踐船宫也,去縣五十里。吳越春秋,東武起遊臺其上,東南為司馬門,立增樓,冠其山巔以為靈臺,《水經注》:怪山者,越起靈臺於山上,又作三層樓,以望雲物。起離宮於淮陽,越舊經:淮陽宮在會稽縣東南二里。宿臺在於高平《越舊經:中宿在會稽縣東十里。駕臺在於成邱,立苑於樂野《十道志》:樂野句踐以此野為苑,今有樂瀆村。燕臺在於石室越舊經:燕臺在州東南十里。齋臺在於襟山越境無襟,山當作「稷」。稷山在會稽縣東五十三里。句踐之出游也,休息食室於氷廚。《水經注》:鼓吹山之西嶺有賀臺,越伐吳,還而成之,故曰賀臺。
20
句踐宗廟 《水經注》:「句踐所立宗廟,在城東,明里中,甘滂南」。
21
靈文園。 《元和郡縣志》:山陰,故靈文園也《明一統志》:「漢文帝母薄太后之父會稽人,卒葬於此,追封靈文侯,故置園」。
22
漢都尉治。 《越絶書》:漢文帝前九年,會稽并故鄣郡太守治故鄣,都尉治山陰《太平寰宇記》:山陰縣,本秦舊縣,置在會稽山北龜山,西漢以為郡都尉所居。《嘉泰會稽志》:「文帝時,會稽吳王濞封國,漢不當置都尉」。攷《漢紀》,景帝中二年,始更郡尉為都尉」,則文帝時其官稱,亦未應有都尉之號也
23
唐府僉㕔: 《名勝志》蓬萊閣之東,唐大厯中皇甫溫建御史大夫,崔元翰為記。後唐天復間,改建安撫僉㕔,即鎮東軍監軍使院宅也。
24
唐浦陽府: 隆慶山陰縣。志在縣西四十里。《唐書》云,會稽有府曰浦陽,葢唐之兵府也。
25
古敎塲 𢎞治紹興府志》,自晉以來,敎塲並在五雲門外,唐遷城西迎恩門外,今謂之古敎塲。宋時有二:一在稽山門內,一在臥龍山上。
26
吳越王東府。 《吳越備史》:唐乾寧三年,武肅王平董昌,改威勝軍為鎮東軍,拜武肅、鎮海、鎮東軍節度,遂有越州之地。梁開平二年,陞為大都督府,謂之東府。周廣順元年,大元帥吳越國王即越州東府築宮室,治園圃、花卉、山石、池塘、亭苑《嘉泰會稽志》:臥龍山之東麓,是為鎮東軍節度,即子城之東為軍門,榜曰鎮東軍」。東向大河,即舊經所謂簞醪河也,是即府治。吳蛻《鎮東軍使院記》:元帥彭城王平難,帝命兼而鎮之,上將軍汝南周公監䕶之,乃命軍吏揆日經始,累月工畢,重門列楹,顯敞豐博,東廂西序,窈窕深邃,越城之中,稱為一絶,時天復元年也。宋行宮。 中興小厯,高宗以越州治為行宮《嘉泰會稽志》:「紹興元年九月,高宗駐蹕會稽,以州治為行宮,會當郊祀,乃行明堂大禮,即以設㕔為明堂
27
宋福王府。 萬厯會稽縣志在府東坊。宋嘉定十七年,理宗即位,以同母弟與芮奉祀父榮王開府山陰蕺山之南府東大池,其臺沼也。
28
宋提刑司治。 輿地紀勝在府治之東,前臨運河,與蓬萊閣相望。
29
宋提舉司治。 輿地紀勝,在府衙東一里。紹興末,以賜皇姪恩平郡王璩,而遷倉司於鎮東門外。尋以新衙改賜恩平,而司復還其舊,今治所是也。宋通判㕔。 嘉泰會稽志北㕔在府東六十步南㕔,在府南六十四步。東㕔在府東南八十五步。
30
宋路鈐轄廨。 嘉泰會稽志》:在府東北一里二百五十五步。
31
宋曹官廨。 《嘉泰會稽志》:簽書節度判官廨,在府治西南二百七十步。觀察判官廨在府治南二百六十步。觀察推官廨在府治東北一里,録事㕘軍廨,在府治西南宣詔亭下。司理㕘軍廨,在府治南獄在焉。司戶㕘軍廨,在府治東南一里。司法㕘軍廨,在府治東南二里。
32
宋軍營。 沈立越州圖序:越為畿輔,其軍營制度,皆准禁衛廂兵之法。嘉泰會稽志:雄節係將第一指揮營在第五箱,秦望門威㨗,係將第二指揮營在第一廂都亭橋,威果係將,第念二指揮營在第四廂鯉魚橋,威果係將第,念三指揮營在第三廂水溝坊全㨗,係將第四指揮營在第五廂,秦望門全㨗係將第五指揮營在第三廂,水溝坊威果不係將第五十四指揮營在第五廂,臥龍坊全㨗不係將。第十三指揮營,在第五廂。秦望門,防守步軍司指揮營在攅宮禁圍外。崇節第七指揮營在第五廂。秦望門崇節第八指揮營在第一廂。錢武肅廟壯城指揮營在第一廂北善法寺側牢城。寧節第二指揮營,在第一廂。馬坊橋東屯駐營,在第五廂。附威果營,都泗堰營。曹娥堰營在會稽縣東南。梁湖堰營在上虞縣西。錢清南堰營,在山陰縣西。錢清北堰營,在蕭山縣東打竹索營。通明堰營在上虞縣東西。興捍江營在蕭山縣西。三江寨屬山陰縣,曹娥寨屬會稽縣。龕山寨,西興寨,西興都巡寨、魚浦寨,新林寨屬蕭山縣。廟山寨、三山寨,眉山寨屬餘姚縣。長樂寨屬嵊縣。管界寨,紫巖寨屬諸暨縣。
33
宋倉庫。 𢎞治紹興府志》:宋代倉庫之制,立法最詳,今時制度尚有仍其舊者。嘉泰會稽志》:苖米倉在府衙東二百步,如坁倉在府衙東北一里支鹽倉在府衙東二里。常平倉,在府衙東二百步。夏麥倉在府衙南二百步受納。糯米倉在西門外一里。都稅務在府衙東一里九十步。都酒務在府衙南一百二步,比較務在府衙南一百步。和㫖庫在府衙東二百六十步。激賞庫在府衙東二里十步。公使庫、軍資庫、甲仗庫並在府衙架閣庫,在府衙設㕔北常平茶鹽庫,在府衙西。經總制庫移用庫五分錢庫,並在通判北㕔。激賞錢庫在府衙西,回易庫在府城東北。醋庫在府城東。造袋局在府東北提舉司。惠民局在府東湯浦紙局,新林紙局、楓橋紙局三。界紙局合同場都物料場在府衙南子城內受納稅場,在府衙內抽解。竹木場在府橋收糴糯米場在迎恩門外受給場在府城東二十五里,排岸司在城南臥龍坊,都作院在府衙南省馬上院、省馬下院、替火隊,並在府衙西。
34
宋亭館。 《嘉泰會稽志》:府城蓬萊館在臥龍山之左,東問津亭,北通川亭,皆臨府東,大河即古簞醪河,水光映發,望之如圖畵,舟車既屆,必有次舍,實一州佳觀也。子城東門有豐宜館,今為觀察判官,署城西迎恩門東五雲門有分香亭以送迎,御香由陵寢是也。按圖經》:唐觀察使李紳甞,於府東建候軒亭,今廢,府東北有安軺驛,是為軺亭,亦廢。葆光錄:皮光業㣲時,甞夢至候軒亭亭中,土偶皆列拜,覺而自負,後果知東府翟忠惠帥越,時亭尚無恙,公出其繖,風寘蘭上,或謂亭神為祟,公怒毀之,今市人猶稱候軒亭,陸游寓蓬萊館詩:「朱門高柳畵橋南掠面,風埃喜解驂霽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慣屋,潭潭堂中剰喜簮,裾集樓上,時聞鼓角酣,明發扁舟,覔歸路,趁時吾欲事農蠶」。
35
宋貢院。 《紹興府志》:在郡城西北隅,今題曰古貢院《山陰縣志》:縣北錦鱗橋,宋時浙東貢院故址。
36
宋社稷壇 嘉泰會稽志》,在府城南二百九十步。初,政和間,頒《大晟樂》祭社稷。
37
宋山陰縣。舊治。 山陰縣。志在府治南寶林山麓,其創建無可考。於越新編即宋省馬院之故址
38
元録事司治 𢎞治《紹興府志》,元時以府治為路廨,別置録事司於府治東十五步。
39
唐永興縣治。 萬厯蕭山縣志,天寶元年改永興為蕭山縣。攷永興舊治,當在長興鄉蕭然北幹之間,故開元時有韋知微之事,是改縣名,時即改治矣。唐永興簿廨。 萬厯《蕭山縣志》:唐天寶前縣治疑在長興鄉主簿廨,內有靈泉,駱賔王為頌。
40
越王允常,故都。 《元和郡縣志》、諸暨縣越王允常所居《會稽三賦注》:「少康庶子封於會稽,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吳越春秋》云:「越之興霸,自允常始」。。漢漢寧縣治。 《嘉泰會稽志》:「興平二年,分諸暨大門村為漢寧縣,吳改吳寧縣,今大門里,或即其地,宋義安縣治。 《嘉泰會稽志》:乾道八年,分諸暨之楓橋鎮為義安縣。淳熙元年廢遺址尚存。
41
漢始寧縣治。 嘉泰會稽志》:順帝時,分上虞南鄉為始寧縣,隋廢《萬厯、紹興府志》三界市即漢始寧縣址
42
漢司鹽都尉治。 水經注「江水東逕上虞縣南」,至王莽之會稽也。本司鹽都尉治地,名虞賔。
43
漢剡縣治 嵊縣志:按《會稽記》云:「縣治在江東。吳賀齊為令,始移今治。
44
唐剡城。縣治 《嘉泰會稽志》:武徳四年,析剡為剡城縣。七年,廢入剡縣在今嵊縣境
45
西園 齊唐王公池記:在臥龍山之西,方錢氏仗鉞時,穿渠引湖水為後庭櫂謳鳬雁之樂,邦人不與。其觀。本朝受圖且百年,治越者始築為西園嘉泰會稽志:府西園之新,葢自樂安公蔣堂,景祐三年冬公實始闢金山神祠作正俗亭,又為曲水閣、流觴亭、茂林亭,並取永和故事。後六年而向公傳式來有淥波亭見向公詩,又於城上起望湖樓清曠亭。自是以後,扁榜位置,更易不常,莫得盡攷,而西園如故也。今西園有飛葢堂,宣和書學博士徐兢書堂後有王公池,由太守王逵而名。池北有亭曰漾,月堂之前,四亭對峙,曰冬瑞,春榮,秋芳夏蔭,史文惠公所建直堂之南為橋,橋外有亭曰水竹,循橋而西有數徑,詰屈相通,於竹叢亂石間,得立石如里堠者二,及其上亭宇,亦皆史公所建者。茂林鄉蘭亭里東流杯巖,西右軍祠,南修竹塢,北敷榮門,佳山鄉鵞池里,東清真軒,西崇峻庵,南聘懷亭,北曲水曲水之東,欄楯相接。若閣道者曰惠風閣,由惠風歴清真西南。登城亭曰列翠,列翠以北曰華星,亦城上亭,餘多無扁,不其載,葢西園燕休則飛,蓋堂最勝,觴詠曲水最勝登,覽之勝則列翠矣。呂祖謙入越録,西園郡圃也。其北飛蓋堂,下臨大池,其中集春堂四隅各一亭。其南揚波堂面城兩小亭對峙,東曰逍遙,西曰裴回。園之西即曲水詩。巢倡和集序:越人即西園故址構廬以祀唐賀知章、秦巢系方干、宋陸游元、楊維楨,明徐渭六君子名曰詩。國朝康熙間,商和何嘉珝等 重葺集同志,聯吟其中。
46
東園 名勝志府。署臥龍山東麓陸左丞園。 嘉泰會稽志》,府城臥龍山麓。舊有陸左丞園。
47
小隠山園。 名勝志在郡城西南鏡湖中,四面環水,嘉泰會稽志,地名侯山,晉孔愉嘗居此。皇祐中,太守楊綋始往游而愜焉,其主王氏以其圖來,悉與之名。山曰小隠之山,堂曰小隠之堂,池曰瑟瑟之池,亭曰勝奕,曰忘歸,曰湖光,曰翠麓。又有探幽徑、擷芳徑、捫蘿磴、百花頂山之外,有鑑中亭、倒影亭,皆楊公命名,而通判軍州事錢公輔又為刻石紀之。後百年寖廢少師,陸公宰甞得之,以為別墅作賦。歸堂、六友堂、遐觀堂、秀發、軒、放龜臺、蠟屐亭、明秀亭、挂頰亭、撫松亭,皆少師所扁也。
48
方干別墅 《嘉泰會稽志》:在山陰鏡湖中,其自為詩云:「寒山壓鏡心」。今禹廟東有寒山,或云即其故處於《越新編》又曰:「方干島一名笋莊。方干鏡中別業》詩:「寒山壓鏡心,此處是家林,梁燕窺春醉嵒猿學夜吟雲連平地起,月向白波沉」。猶自聞鐘角,棲身可在深」。
49
孔稚圭山園。 《太平寰宇記》:「尚書塢在會稽縣東南三十三里,宋尚書孔稚圭之山園也《嘉泰會稽志》:山陰縣尚書塢,因稚圭之園以得名也」。今園已不可見,而尚書塢仍存𢎞治。《紹興府志》稚圭宅,舊志所傳,不一其處。
50
齊氏園。 嘉泰《會稽志》在會稽縣東少微山,齊、唐分司東歸,遂家焉。山之上下有芳華亭、修竹巖、真珠泉、石屋、嘉遯亭、樵風亭、禹穴閣、應星亭、釣閣。自為《家山十詠。
51
賜榮園。 寶慶《會稽續志》:在千秋觀前即賀知章宅,園內有亭曰幽襟,曰逸興,曰醒心,曰迎棹,皆汪綱建汪綱《千秋觀柱記》:敕賜鏡湖水為君臺沼榮」,此太白憶賀監詩也。千秋觀園成,取詩中賜「榮」字以扁云。
52
沈氏園。 《紹興府志》:在府城禹跡寺南。宋時池臺極盛,齊東野語載陸放翁為故妻唐氏題釵頭鳯之陸游《夢游沈園詩》:「路近城南近怕行沈家園裏更關情,香穿客袖梅花在,淥蘸寺橋春水生丁氏園。 吕祖謙入越記》,新河有丁氏園」。
53
橘園 嘉泰會稽志在會稽縣。李紳《橘園詩》:「江城霧斂輕霜早,園橘千株,欲變金,朱實結時天露近,素英飄處海雲深。懼同枳棘愁遷徙,每把馨香委照臨。憐爾結根能自保,不隨寒暑換貞心」。
54
唐園 施樞《唐園詩注》:內人朝陵於此園供午頓寓園。 山陰縣志去。府城西南二十里有寓山。崇禎初,御史祁彪佳依山作園。後彪佳自沉於池而卒。園有八景:曰芙蓉渡,曰孤峯玉女臺,曰迴波嶼、曰梅坡,曰試鶯館,曰即花舍,曰歸雲寄,曰逺山堂、北幹園。 嘉泰會稽志,在蕭山縣北幹山下。圖經云:許詢家此山之陽,故其詩曰:蕭條北幹園也」。《太平寰宇記》:許詢甞豋蕭山,慿林構室」。又蕭山縣西南八十里,有許詢幽居之所。徐天祐《題許詢舊園詩》:「高棲不受鶴書招,北幹家園久寂寥,明月空懷人姓許,故山猶自岫名蕭。
55
始寧園。 《嘉泰會稽志》:謝靈運始寧園在上虞縣東山。《山居賦》云:南北兩居,水通陸阻。南山則夾渠二田,周嶺、三苑,九泉、別澗、五谷異巘,北山二園,南山三苑,其綿亘邐迤,可謂廣矣。按《靈運本傳:父祖並葬始寧有故宅,及墅在始寧山中,與太傅宅當不遠。《名勝志》:東山之西一里為始寧園,乃謝靈運別墅:一曰西莊謝靈運《過始寧墅詩》:「束髮懐耿介,逐物遂推遷,違志似如昨。二紀及兹年,緇磷謝清曠,疲薾慚貞堅,拙疾相倚薄,還得靜者便,剖竹守滄海,枉帆過舊山,山行窮登頓,水涉盡洄沿巖峭嶺稠疊洲縈渚連綿白雲抱,幽石緑篠媚清漣葺宇臨迴江,築觀基,層顛,揮手告鄉曲,二載期歸旋,且為樹枌檟,無令孤願言。
56
花園 萬厯上虞縣。志在縣東南。宋楊次山,置東園。 萬厯《紹興府志》,嵊縣署。有東園。舊有四山閣,嘉定中令史安之,撤而廣之。北為面山,堂累石為山,玲瓏盤錯,注水為池,亭榭㕘差,殆十餘所。王氏園。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南長潭。宋丞相王爚所居。有沂春亭、蒼雪觀、答春堂、閑逺樓》、《景物絶勝涉趣園。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西狀元坊宋石茂誠所營。中有松洞桃洞、虛心菴、棲息軒、雙清閣可疑,軒殿春徑散金徑。
57
北館 書史羲之為會稽,子敬出戲,見北館新壁,取帚書方丈二,字晻曖斐亹極有勢,觀者成市。
58
白涼館。 《嘉泰會稽志》:「在府廨,極覽亭之西南苦竹館。 《名勝志》在苦竹城劉長卿晚次苦竹館》詩:「匹馬風塵色,千峯旦暮時,遥看落日盡,獨向逺山遲,故驛花臨道,荒村竹映籬,誰憐卻回首,步步戀南枝」。
59
棲神館。 太平御覽在會稽縣,宛委山下。唐改為懷仙館《名勝志》:宛委山陽明洞傍有黃帝候神館。宋尚書孔靈産入道奏,改為懷仙館
60
西陵館。 輿地紀勝,唐周匡物,龍溪人。家貧,應賢能之書,徒步西上道,經錢塘江,久不得濟,乃於西陵館題詩云:「萬里茫茫天塹遥,秦王底事不安橋,錢塘江口無錢渡,又阻西陵兩信潮,至今官渡不受選人錢」。
61
謹按全唐詩,匡物此詩,題云應舉題錢塘公館,然自龍溪徒步西上,則當自越之杭。審其詩意,亦當阻於西興輿地,紀勝繫之蕭山是也。此詩又作施肩吾畧」易「數」字。
62
日門館。 《嘉泰會稽志》《南》史杜京産於會稽日門山聚徒敎授。《紹興府志在餘姚太平山。
63
吳郡杜徵君構宇太平之東,結架菁山之北,爰以幽竒,別就基址。棲集有道,多歴歲年。凝虛館。 萬厯上虞縣志在縣簿㕔側。石曼卿寄題蘇簿凝虛館》詩:「越基擅巖壑,虛館宅其尤。丹甍熠孤飛,靈景邈四周,山高晴若陰洞,寒夏如幽幄,檻庭花發玉環,渠水流閒,臥真吏隠乍登仍仙游居之宜,民思無為兹宇羞」。
64
鵞山館。 萬厯上虞縣,志在嵩壩南,遺址,尚在太平館。 《名勝志》:「在嵊縣太白山南。史:褚伯玉居剡,齊高帝勅於剡西太白山立太平館居之。
65
呂氏莊 《嘉泰會稽志》:出迎恩門有呂氏莊,因古城遺址巨竹森茂莊,有亭榭花木,可以置酒。
66
麓湖莊。 山陰縣志在常禧門外。
67
南莊 陸游有夏夜泛溪至南莊,復回湖桑,詩白雲莊。 名勝志:新昌縣南明山。有白雲莊、清白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府治蓬萊閣西,康定中,范仲淹作范仲淹《清白堂記》:「府治據臥龍山上有蓬萊閣,閣西有涼堂,堂之西有巖,巖之下,獲廢井,泉清而色白,淵然丈餘,引不可竭,因署其堂曰清白,又建亭其側曰清白亭,時康定元年也。王十朋《清白堂詩》:「錢清地古思、劉寵泉白堂虛憶范公印綬,紛紛會稽守,誰能無愧二賢風」。井儀堂。 《名勝志》:蓬萊閣西錢公輔井儀堂記》:「堂在蓬萊閣之上,望海亭之下,西樓其左西園」。其右成於嘉祐六年,主人刁公約、景純」
68
逍遙堂。 《嘉泰會稽志》在府治。張伯玉《寓興詩》云:「旌麾千騎長風月,一堂深即此。
69
清思堂。 輿地紀勝在使宅前,嘉泰會稽志》:按張伯玉《清思堂晝坐詩》:「白雲無事不肯去,幽鳥有時還自來」。今堂在重屋之後,畧無所見。以前人題詠考之,恐非今處。棣蕚堂。 輿地紀勝在州宅洪內,翰邁所名。以兄文惠公嘗守越,取綸告中語名之。
70
觀風堂。 方輿勝覽,在使宅東。紹興中,曹泳建。王十朋《觀風堂詩》:「薄俗澆風有萬端,欲將眼力見應難。但令心境無塵垢,端坐斯堂便可觀」。
71
鎮越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府廨,汪綱建。汪綱《鎮越堂柱記》:嘉定辛巳,予自憲移帥於此,築一堂,以鎮越名之,地高而爽,堂奥而明,秦望諸山皆欣然領會,有効竒獻秀之勢,又創行廊四十間,於兩翼聨屬蓬萊,且并與閣一新之,山川朝拱,氣象環合,而斯堂之勝獨擅於越中矣。
72
雲壑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臥龍之東,汪綱建《𢎞治紹興府志》堂前有喬松甚古
73
賢牧堂。 《嘉泰會稽志》:在府廨即清白堂故址,越人建以祀范文正公。後史文惠公增趙清獻後,又增丞相朱忠靖、公勝非、趙忠簡公鼎及㕘政張公守內翰翟公汝文。寶慶《會稽續志》:嘉定中,守吳格,又増史忠定為七人。
74
志省堂。 沈起志《省堂記》:「嘉祐五年,余自監察出通判會稽,因郡所居之署,有大亭錢氏建者,余取廢材隙功治而新之,不踰月而告成。
75
壽樂堂。 《嘉泰會稽志》:在通判南㕔,熙寧中,簽書判官、太子中舍張次山建,即簽判舊㕔之南堂也蘇軾《越州張中舍壽樂堂詩》:「青山偃蹇如高人,常時不肯入官府,高人自與山有素,不待招邀滿庭戶,臥龍蟠屈半,東州萬室鱗鱗枕,其股背之不見,與無同狐裘反衣,無乃魯、張君眼力覷天奥,能遣榛棘化堂宇,持頤宴坐不出門,收攬竒秀,得十五才,多事少,厭閒寂臥看雲烟變風雨,笋如玉,筯椹如簮,強飲且為山,作主不憂兒,軰知此樂,但恐造物怪,多取春濃睡,足午窗明,想見新茶如潑乳民事堂。 《嘉泰會稽志》在通判東㕔,王十朋簽判日創。
76
世綵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通判南㕔,倅史文卿創桂堂。 《嘉泰會稽志》在通判北㕔便㕔之南,吳興施宿所建,今袁尚書起《巖書》扁。
77
盡心堂 和樂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提刑司,宣和元年並蔡佃建。
78
澄清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提刑司,淳熙中倪思作堂記。
79
棣華堂。 寶慶《會稽續志》在提刑司,淳熙中,芮煇建,以其兄曄於乾道中嘗蒞是職。
80
大雅堂。 嘉泰《會稽志》在山陰尉廨,紹興中尉沈山作記。
81
寛簡堂。 《嘉泰會稽志》在會稽縣廨,知縣廬陵歐陽伋建。
82
王逸少書堂 嘉泰會稽志》,在山陰蘭亭鵞池,墨池在焉。後人追懷風流,葺為流觴曲水。
83
湖上草堂。 萬厯《紹興府志》:在鏡湖上釋皎然題《湖上草堂詩》:「山居不買剡中山,湖上千峯處處閒,芳草白雲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關」。
84
蜀山草堂。 山陰縣志在蜀山元薩天錫。有詩王處士草堂。 《紹興府志》在會稽,唐劉長卿有《王處士草堂,畵衡霍諸山》詩。
85
齊抗書堂。 《嘉泰會稽志》:會稽山南別峯曰石,傘峯之下有唐、齊抗書堂。
86
流光堂。 萬厯蕭山縣志在江寺,張即之題江聲草堂。 《紹興府志》在蕭山西興鎮薩天錫,題江聲《草堂詩》:卜居西陵,下門臨大江。臯江聲自朝夕,豈獨喧波濤。海潮作波浪,山岳俱動摇。海潮有時息,逝水去無極。驚風吹浪花,噴剪射崖壁。萬籟俱澄心,何必絲竹音。月明歌水調,驚起蛟龍吟》」。
87
怡怡山堂 《蕭山縣志在北山,又名蕭然,山堂任長者之别墅。劉基、王褘多寓此,皆有記。
88
碧蓮堂。 書史楊次公飛白書在諸暨永慶院翰墨堂。 名勝志,餘姚縣治。北負秘圖山,宋時刻蘇子瞻手翰。
89
嚴公堂。 嘉靖餘姚縣志縣署高風閣,前令徐端禮建對:嚴光客星山,因名李光嚴公堂詩:「子陵古真隠,逸氣橫九州。平生江海志,自比巢與由,鴻飛本㝠㝠,肯為稻粱謀虛屈萬乘顧,枉煩物色。求貽書誚君房,預作腰領憂」。舜江子邑里子志:踰千秋高山無古今大江日東流,人物浪淘盡英名。至今留當年漁釣地,陳迹餘空丘」。瑞柏堂。 嘉靖餘姚縣,志元州同知。廨危素為記二槐堂。 《嘉泰會稽志》,餘姚縣尉廨,因史丞相浩、魏丞相把相繼為尉,後人遂以為名。
90
世友堂。 餘姚縣志在燭溪湖,宋嘉定中孫祖佑建。寶慶《會稽續志》:「餘姚孫應時號雪齋,居餘姚燭湖上。兄子祖佑、崇緝先志為新堂曰世友。葉適嘗賦詩
91
信芳堂。 瑞豐堂。 萬厯上虞縣,志在縣圃,並宋令趙希惠建。
92
讀書堂 萬厯上。虞縣志》:東漢朱侍中儁讀書堂,在縣西北,側有洗硯池。
93
謹按𢎞治郡志》載,上虞有朱買臣讀書堂傍有洗硯池。攷《朱儁傳》,儁乃上虞人,以孝養重於鄉閭。此堂當是儁也。買臣實吳人,《郡志》誤耳。
94
不礙雲山堂。 戴表《元不礙雲山堂記》:「上虞《陳䇿,孔晨所居在雪岑青山。
95
霞書堂。 南山堂。 𢎞治嵊,縣志並在縣治。宋令史安之建。
96
翔鳯堂。 𢎞治紹興府,志在嵊縣簿廨,宋建李紳書堂。 𢎞治《紹興府志》在嵊縣北龍藏寺側,紳少年肄業於此李紳新昌宅書》:堂前有藥樹一株,前長慶中於翰林院西軒移歸,今則長成,名之天上樹詩:「白榆星底開紅甲,珠樹宫中長紫霄,丹綵結心才辨質,碧枝抽葉乍成條,羽衣道士偷元圃,金簡真人䕶玉苖,長帶九天餘雨露,近來葱翠欲成喬」。
97
玉峯堂 於《越新編在嵊縣明心寺東宋學士高文虎作。內有秀堂、藏書寮雪廬。
98
淵源堂。 𢎞治嵊縣,志在東曦門內,宋邑人周瑜、建延王十朋居師席,王十朋《淵源堂十二詩序》,《淵源堂、細論堂》、《宜桂軒藴、秀軒同襟館》、《富學齋輝聲齋集》、彦齋恢義齋蘭馨室足理居》,凡十二題。
99
光遠堂。 𢎞治《紹興府志》,在新昌縣治元縣令完顔從忠建。
100
齊顗書堂。 寶慶會稽續志》,新昌、南明山,唐齊顗隠居之地。
101
萬卷堂 《嘉泰會稽志》:在新昌縣石溪鄉石待旦,創以貯書,又為義學三區,號上、中、下書堂,使學者迭升之人,以此勉勵成名者甚衆。舊有題名碑,韓玉汝撰記。自杜祁公而下七十二人,皆由此登科,云平波書堂。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北一里,宋黃庚所居。中有秋芳亭。
102
石鼓書堂。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西石鼓山之陽。宋太常博士石亞之讀書之所樓,攻媿有序。
103
平山書堂。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西,獨秀山之麓。宋儒章一經讀書之所,有屏山堂、橘軒、遯莊、竹外溪、山樓、怡老堂、貞愛堂、棲碧樓、拱北堂。
104
黃氏山堂 《名勝志》:新昌縣南百步許,宋黄庭所居,中有飽山閣、得心亭、老山樓。陳傅良《黃氏老山樓》詩:「世路倦追攀,抱書藏故山,與山成二老相對兩蒼顔」。
105
聫槐堂 成化《新昌縣志》元儒周明徳所居。宋濂記資深堂 萬厯新昌縣志》在忠信坊元處士潘音建東齋。 沈立《越州圖序》:刺史之居東齋、西園,皆燕游之最。《圖經》:後漢王朗為會稽郡守,子肅隨在郡,於東齋注《易》,中夜,有女子從地中出,自稱越王女,與肅語,盡夕辭,別贈墨一丸。旦用此墨,便覺才思開敏。
106
臥龍齋。 《嘉泰會稽志》在通判北㕔。南豐曾鞏,在越時有臥龍齋,見元豐𩔖稿。
107
澄齋 寶慶《會稽《續志》在提舉司蕺隠齋。 戴表元《蕺隠記》儒者,王廷吉家,於蕺山之陽而名,讀書之齋曰「蕺隠」。
108
逍遙齋。 《諸暨縣志》:宋主簿吳處厚建。有記恕齋。 萬厯《上。虞縣志》,宋嘉定中,令樓杓建克齋。 成化,新昌縣。志在石溪之上,宋儒石子重所居。朱文公記。
109
石氏山齋 晏殊《新昌石氏山齋詩書》:仙十閣:壯儒宮,靈越山川氣勢雄。
110
小小齋。 於越《新編》在新昌縣後,宋孝子、呂升所居有看秋樓宋柏尚存,呂不用有記。
111
清,隠軒。 寶慶會稽續志在府治東,政和間,王仲薿作。
112
清曠軒。 寶慶會稽續志》:在府廨,嘉定十五年汪綱建。
113
蘸碧軒。 《嘉泰會稽志》:在鏡湖上,齊唐詩云:「飛棟新成蘸碧軒」。
114
聽鶴軒 徐一夔《聽鶴軒記》:越城之陰,有山曰小蓬萊道,士多蓄鶴。郡有老儒王好問,居山之南,恒夜坐鶴數羣,飛鳴而過,因自署其軒。
115
省軒。 戴表《元省軒記》王麟伯官蕭山所居。棣蕚軒 蕭山縣。志在招賢坊包大同舊宅,劉基有記。其兄弟五人,皆登仕籍,故名。
116
懷古軒。 騰笑軒萬厯、上虞縣,志在縣廨,並宋令陳炳建。
117
簡靜軒。 萬厯,上虞縣,志在丞廨,宋丞范承家建疏山軒。 𢎞治嵊縣,志在東白山南。齊褚伯玉建待清軒。 萬厯《新昌縣志》南洲處士潘音隠居之所。環松軒。 萬厯,《新昌縣志》在桃源觀,宋周益公有詩來月軒。 萬厯《新昌縣志》在桃源觀西清虛菴。萬厯《紹興府志》:宋乾道間,朱晦菴先生游水,簾還,訪梁平叔,同宿於此。
118
爽心軒。 成化新昌縣志在縣東溪口,舊傳有詩云:「隠居人未識一見爽塵心。惟許魚鳬鳥,忘機古,到今」,後人因為築軒。
119
浙江通志巻四十四
URN: ctp:ws84380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