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南海志卷第十

《南海志卷第十》[View] [Edit] [History]

1
兵防
2
舊志兵防數
3
水馬站
4
舊志館驛遞鋪
5
河渡
6
局務倉庫
7
舊志諸司倉庫
8
廨宇
9
舊志諸司公廨

兵防》

1
兵以衛民,常制也。廣為嶺南巨鎮,瞰海負山,前控蕃夷,後帶蠻獠,兵威鎮遏,誠為重事。山林險隘之地,水道津要之衝,自唐宋以來,並設屯戍。天兵收附,威武如神。鎮守兵防,雖有沿革,然軍機勝算,非人間之所能知,姑記其略。仍以舊志所載前代鎮戍屯防,附列于後。
2
鎮守廣州路萬戶府:
3
宣慰司隨司千戶所。
4
各翼千戶所。
5
鎮撫所。
6
城內外巡警官。
7
司縣巡捕弓手:
8
錄事司弓手貳拾名。
9
番禺縣弓手壹佰參拾捌名。
10
南海縣弓手貳佰參拾伍名。
11
東莞縣弓手壹佰肆拾捌名。
12
增城縣弓手玖拾柒名。
13
新會縣弓手壹佰肆拾貳名。
14
香山縣弓手壹佰貳拾名。
15
清遠縣弓手貳拾柒名。

舊志兵防數》

1
禁軍:
2
東南第十一將五百人。
3
雄略第十三指揮五百人,馬三百五十疋。
4
雄略第九指揮三百人。
5
雄略第二十指揮五百一十人。
6
雄略第二十二指揮五百人。
7
雄略第三十一指揮五百人。
8
澄海第一指揮五百人。
9
澄海第二指揮五百人。
10
澄海第三指揮五百人。
11
澄海第二十七指揮五百人。
12
澄海第七十四指揮五百人。
13
澄海第七十五指揮五百人。
14
歸遠第二十一指揮五百人。
15
廂軍:
16
東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17
西城面指揮一百五十人。
18
造船場指揮七十五人。
19
駕綱指揮二百二十人。
20
木匣作指揮一百人。
21
長運指揮五十人。
22
省馬鋪指揮三百五十人。
23
馬遞鋪二百二十五人。
24
都作院四百八十人。
25
城外駐泊指揮五十人。
26
巡檢寨兵:
27
扶胥都監額管澄海第四指揮四百人,又管澄海第二十四指揮四百人。
28
伍鎮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29
廣惠州同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30
右屬番禺縣界
31
西南道巡檢額管一百人。
32
廣恩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33
右屬南海縣界
34
固戍角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35
廣惠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36
屯門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人。
37
右屬東莞縣界
38
廣恩州同巡檢額管澄海第五指揮四百人。
39
褥州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40
崖山巡檢額管一百丹五人。
41
右屬新會縣界
42
長沙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五人。 屬增城縣界。
43
香山巡檢額管一百二十人。
44
清遠同巡檢額管九十五人。
45
四會懷集巡檢額管一百五十二人。 屬懷集縣界。
46
經略司:
47
西淋彈壓額管六十人。
48
金利彈壓額管八十人。
49
東湧彈壓額管七十五人。
50
殿前司摧鋒軍分戍本路三千二百八十七人。
51
經略安撫司水軍一千一百人。
52
勇敢軍二百五十人。
53
忠勇軍三百人。

水馬站》

1
馬站
2
水站
3
館驛
4
遞鋪
5
聖朝混一區宇,舟車所至,人力所通,日月所照,霜露所墜,莫非王土,莫非王臣,故水馬站遍天下。廣為楊州盡處,去京師萬餘里。然葉舟風遞,馹騎星馳,不十餘日可至,何其速也。朝廷立法,以田糧七十石買一馬,田參拾伍石糧造一舟,每舟站夫七名,稅與他役俱免,止供使臣官員往來而已。其它走傳,則有急遞鋪焉。故志水馬站。
6
馬站
7
六處,馬一百二十六疋。按以下分數統計,總數應為一百三十六疋。
8
番禺縣
9
在城站馬四十疋。
10
正馬二十疋,貼馬二十疋。
11
湴湖站馬二十六疋。
12
正馬一十三疋,貼馬一十三疋。
13
南海縣:
14
白土站馬三十疋。
15
正馬一十五疋,貼馬一十五疋。
16
增城縣:
17
縣廓站馬一十疋。
18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19
鳥石站馬一十疋。
20
正馬五疋,貼馬五疋。
21
清遠縣:
22
橫石磯站馬二十疋。
23
正馬一十疋,貼馬一十疋。
24
水站
25
一十處,船九十隻。
26
番禺縣:
27
在城站船二十只。
28
南海縣:
29
官窯站船一十只。西南站船五隻。胥江站船一十只。
30
清遠縣:
31
縣廓站船九只。回岐站船九只。橫石磯站船一十二隻。
32
增城縣:
33
東洲站船五只。
34
東莞縣:
35
怗崗站船五只。黃家山站船五只。
36
館驛
37
一十四處。下列館驛應為十五處。
38
番禺縣:
39
東城館驛。湴湖站館驛。
40
南海縣:
41
西城館驛。白土馬站館驛。官窯水站館驛。西南水站館驛。胥江水站館驛。
42
清遠縣:
43
縣廓站館驛。橫石磯水馬站館驛。回岐水馬站館驛。
44
增城縣:
45
縣廓馬站館驛。烏石馬站館驛。東洲水站館驛。
46
東莞縣:
47
怗崗水站館驛。黃家山水站館驛。
48
遞鋪
49
四十處。
50
南海縣:
51
官窯鋪,太平鋪,胥江鋪,蘆苞鋪,石門鋪,金利鋪,黃崗鋪,望仙鋪,仙峒鋪,鴨步鋪。
52
清遠縣:
53
回岐鋪,峽口鋪,縣門鋪,濱江鋪,橫石鋪,潖江鋪,大廟鋪。
54
增城縣:
55
增江鋪,甘棠鋪,鶴子鋪,河塘鋪,聶田鋪,官路鋪,鴨湖鋪,鳳凰鋪,佛嶺鋪,總鋪。
56
番禺縣:
57
府門鋪,大水中鋪,大水正鋪,烏石中鋪,烏石正鋪,白石中鋪,白石正鋪,車陂正鋪,車陂中鋪,馬騎鋪。
58
東莞縣:
59
蕉利鋪,水口鋪,獨崗鋪。
60
舊志館驛*遞鋪
61
館驛
62
旱鋪
63
水鋪
64
館驛
65
來歸館在衝霄門外。
66
來遠驛在蕃巷。
67
旱鋪
68
北門鋪,大水鋪,獵德鋪,白石鋪,烏石鋪,佛嶺鋪,聶田鋪,泉石鋪,增江鋪,白沙鋪,官峰鋪,凌江鋪,白鶴驛,巴徑鋪,大宴驛,山塘鋪,峽尾驛,巴由鋪,神步鋪,橫石驛,鴨灘鋪,郭頭鋪,黃崗鋪,伏堂鋪。
69
水鋪
70
大通鋪,瑞石鋪,半圃鋪,馬頭崗鋪,馬寧鋪,海州鋪,昆崙鋪,浪鑿鋪,木湧鋪,白塔鋪。

河渡》

1
長河渡
2
橫水渡
3
長河渡
4
南海縣:
5
新會渡,肇慶渡,瓦窯渡,丹灶渡,金利渡,奇石渡,張槎渡,龍江渡,炭步渡,白石岡渡,山南渡,鯉水渡,麻奢渡,沙坑渡,四會渡,橫江渡,區村渡,山根渡,青石渡,山吉渡,馬寧渡,江尾渡,蘭石渡,深村渡,橄欖渡,大灣度,羅村渡,石屈渡,何村渡,古灶渡,沙貝渡,橫岸渡,區村渡。上文已有「區村渡」,可能另名書誤,也可能重出。
6
番禺縣:
7
東莞渡,蘇家渡,南岸渡,惠州渡,石灣渡,黃家山渡,大寧渡,蓼湧渡,沙亭渡,河南渡,扶南渡,大石渡,茶園渡,佛山渡,相對岡渡,靖康渡,官山渡。
8
橫水渡
9
南海縣:
10
寧口渡,西岸渡,官窯渡,和順渡,靈州渡,佛山渡,仁壽渡,冼屈岸渡,牛眠岡渡,三江渡,胥江渡,蔣岸渡,流潮渡,橫岡渡,深村渡,石頭岸渡,迭滘渡,南津沙滘渡,豐江渡,分界渡,禾步駱村渡,上滘渡,西南渡,河清郎鑿渡,葛岸渡,江尾渡,西海白塔渡,大江渡,何村渡,藤湧蘭石渡,平地渡,古灶渡,東村榕州渡,冼村渡,木鐸渡,羅格登洲渡,石屈渡,下黎渡,九江甘竹渡,張槎渡,馮赤口渡,山南白坎渡,何村渡,白鷺洲渡,鹿子洲子渡,大沙渡。
11
番禺縣:
12
窯頭渡,玉胖湖渡,新村橫渡,蔞渡,老鴉湖渡,水南北頭渡,獵德渡,𧒽岡渡,西湖橫渡,沙頭渡,南村橫渡,黃家山橫渡,沙河渡,石井渡,土瓜渡,硤石渡,橫滘渡,三元江渡,茶園渡,三曹渡,新婦崗橫渡,古料渡,薗頭渡,吉洲頭渡,石碣渡,古鎮渡,蛋家租渡,筋竹渡,相對岡渡,白泥湧渡,企石渡,怗崗渡,大石頭渡。
13
〇局務倉庫
14
廣州路:
15
濟軍民藥局,在南濠街。
16
商稅務,在南濠街。
17
灑醋務,在南濠街。
18
永豐倉,在子城直街,舊名廣豐。
19
平准庫,在大巿會通坊南。
20
元貞庫,在子城直街,舊名軍資。
21
鹽課提舉司:
22
都鹽倉,在沖霄門外,大德五年創建。
23
廣盈庫,在本司廨舍內,至元三十一年重建。
24
巿舶:
25
巿舶庫,在子城直街,內有來遠樓。
26
巿舶亭,在朝宗門外,至元十九年創建。
27
舊志諸司倉庫
28
經略司:
29
樁備倉,在廣豐倉南。宋慶元元年,經略張釜創建,以羨財糴米儲備。 以下皆廢
30
封樁庫,在軍資庫內。
31
經總制庫,在軍資庫內。
32
犒賞東庫,在州治東廡。
33
犒賞回易西庫,在右二廂高桂坊。
34
公使公用庫,在州治西廡。
35
公使酒庫,在州治東廡。
36
醋庫,在清海軍門外。
37
備安庫,在子城直街。
38
甲仗庫,在州治廳東。
39
萬人甲仗庫,在甲仗庫東南。
40
東防城甲仗庫,在震東門內。
41
西防城甲仗庫,在金肅門內。
42
接濟庫,在廣恩館內。
43
都稅務,在阜財門外。
44
竹木場,在豐樂門外。
45
轉運司:
46
財計庫,在本司西廡。
47
提舉司:
48
平倉,在廣豐倉北。
49
廣惠倉,在右二廂青雲坊。
50
常平庫,在軍資庫內。
51
賣鈔庫,在廣惠倉內。
52
解庫,在靈川廟西。
53
惠民藥局,在本司西。
54
都鹽倉,在右二廂衣錦坊。
55
鹽亭,在素波門外。
56
巿舶司:
57
巿舶亭,在鎮安門外。
58
〇廨宇
59
詩詠甘棠,美聽訟之所也。設官分職以來,各有廳事,所以出政令而決訟獄也。自唐至宋,皆專官署事,故所至廨宇,因以居焉。其臨民蒞事者,止於廳事而已。聖朝立法,設完坐官,每司或三四員,或五六員。廨宇止為聽斷之地,而各官私居,類皆僦賃。
60
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於宋經略使衙開設。
61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使司,於至元二十八年鼎新創建,即舊通判西廳也。
62
廣州路總管府廳舍,即舊提舉常平茶鹽衙也。
63
鎮守廣州路萬戶府,即經略司西花園之壯猷堂也。
64
其餘官府,或因或創,更易不常,今列於後:
65
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66
正衙門三間。
67
儀門參間。
68
設廳五間。
69
常衙廳五間:
70
正廳五間,抱廈三間。
71
經歷司:
72
正廳參間,耳房貳間,門樓壹座,司房壹拾間。
73
架閣庫壹座。
74
東西司房三十間。
75
海北廣東道肅政廉訪司:
76
衙門五間。
77
廳兩座:
78
前廳一座,抱廈三間,後廳一座,耳房兩間。
79
經歷司:
80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門樓一所。
81
架閣庫五間。
82
東西司房廿間。
83
監房一所。
84
廣州路總管府:
85
衙門三間。
86
廳兩座:
87
前廳一座,後廳一座。
88
經歷司:
89
正廳一座,司房六間。
90
架閣庫三間。
91
東西司房三十間。
92
鎮守廣州路萬戶府:
93
正廳一座。
94
廣東鹽課提舉司:
95
衙門三間。
96
正廳一座。
97
吏目房一所。
98
東西司房十二間。

舊志諸司公廨》

1
經略安撫司
2
郡圃
3
轉運司
4
提舉常平司
5
提舉巿舶司
6
經略安撫司
7
州門:舊扁「廣州大都督府」,柯經略述建。今扁「宣慰使司都元帥府。」
8
儀門:舊列戟十有四,柯經略建。今為使司帥府儀門。
9
設廳:元符二年,柯經略建。前楹鐵柱四,南漢鑄也。今為使司帥府公廳。至元三十年重修。大德四年,扁「帥正堂」。
10
治事廳:今為使司帥府常衙廳。大德六年鼎建。
11
經略安撫廳,在治事廳西。 以下皆廢。
12
近民堂,在治事廳後。
13
敬簡堂,在帳門內。
14
帥正堂,在敬簡堂北。
15
強齋,在治事廳東。
16
節齋,在敬簡堂東。
17
清風堂,在安撫廳北。
18
拱極堂,在清風堂北。
19
郡圃
20
郡東西圃舊亭池,率荒蕪不治。淳祐壬寅,經略方寶學大琮政餘,始命刬治蕪穢,舊者新之,堙沒者出之。西建「元老壯猷」之堂,後為小合,環植翠竹,扁「日報平安」。
21
前瞰石屏也,為小亭二,左「明發」,右「晚渡」。跨池為方橋,建小亭其中,扁「可兼」。橋東為運甓齋,西為饗軍堂。南建小亭,面越山,瞰蓮池,扁「對越」。堂之北,倚城由西級而升,曰「攀天」,曰「玉光」。屋其巔,壁環板而規,中望澄清閣,高與古木齊,虛空相照,如月宮然,扁「先月樓臺」。直西為方丈室,扁「不動心境」。由東級而升,曰「緩步」,曰「更上」。屋其巔,扁「連天觀閣」。又東為方士宅,扁「斗南堂」。前為就日樓,又南為存軒。自「緩步」級而下,轉脩廊,過梅亭,扁「石心鐵腸」。循脩廊而東,過「無邊風月」,至「有腳陽春」,入中圃為靜廉道院,取風靜官廉語。小亭二,左「九節」,右「六穗」。異花怪石,羅植檻砌,繚以小徑。東過「山意」,至心田書院。一柱八表,象田字,且取一極三才義。前為三徑,入松關,出茂林脩竹。東過廣平頌愛堂,至「佳木秀陰」,上鐵庵,南過「無盡藏」,至椿壽堂,木古石老,面而屋之,中壁繪壽域圖。後為廣居庵。由椿壽堂過盈把籬,至雲階,入廣清府。由雲階過紫筍圃,至群玉山房、錦步障、卻月觀、薝卜林,出「壺中日月」,東行至「穗石福地」,後為喜雪軒,直南為「不易心泉」。東曰「野人風味」,西曰「仙香世界」。亭二,東「賦梅」,西「對薇」。古木秀陰,不類人境,直勝概也。歲遇節,縱民樂之。其後,馬經略天驥於「穗石福地」之左,建修廊,扁「物外乾坤」,與舊「壺中日月」相直。次建春堂,廊之東,累級而升,扁「地位清高」。又於雲巔建亭,扁「海觀」,以增眺覽之勝。歸附後,僅存廣平、壯猷二堂,餘皆蕪沒。
22
轉運司
23
轉運司,舊有東西二廳,在西城航海門內。紹興三十年以後,止差一員。
24
瑞芝堂,在廳事之後。紹興三年二月,台門右柱產金芝,一根八葉,三月再秀,分莖至十六葉。五年二月,複產金芝,蕊敷迭出,一根二十一葉。運使黃棆有記。
25
宅堂,在瑞芝堂北。
26
袞節堂,在廳事東,舊名袞繡。
27
澄清堂,在袞節堂東,舊名華遠。淳佑甲辰秋,李運判遇易華遠為澄清,以澄清堂改為光霽。
28
景濂堂,舊在仙湖之東,久廢。又於舊澄清堂扁此名。
29
水壺,在今景濂堂下,前瞰仙湖。黃運判撤其□據永樂大典卷二二五六,「水壺」系「冰壺」,「黃運判撤其材」。改鳴佩。
30
一碧,在仙湖南,即舊葛仙洲故基,舊名葛仙洲。趙運判改創,易以今名。陳運判煒闢而大之。
31
月林亭,在灣南亭之右。
32
柳嶼亭,在月林亭東南。
33
奧趣,在仙湖東北。
34
觀魚台,在奧趣北。
35
觀政,在觀魚北。
36
秀陰,在觀政北。
37
野渡,在秀陰前。
38
泉,在射圃北。黃運判樸於泉上結亭,名鳴佩。
39
志雨,在城上航海門南。
40
海邊春,在志雨西。
41
藏春園,在仙湖西。
42
見山,在藏春內北。
43
清暢堂,在華遠東,今移在綠繞西。
44
歲寒,在清暢南,黃運判改名南雪堂。 以上皆廢。
45
濂溪書院,詳見「學校」。
46
千秋寺,在仙湖西,奉真觀之右,濂溪書院□。
47
奉真觀,舊名綠淨,在千秋寺北。
48
葛仙井,在奉真觀之側。
49
葛仙祠,舊附在奉真觀內,葛運判改創祠宇於丹井之西。
50
提舉常平司
51
澄清樓,舊名熙春臺。淳熙四年,提舉葛公世顯名連天觀。紹興四年,虞提舉衡改建今名,菊坡崔公題扁。
52
觀風堂,在廳東。嘉泰二年,提舉陳公岐建。 以下皆廢。
53
燕喜堂,在宅堂內。
54
仁壽堂,在宅堂北。
55
遠華堂,在西園。淳熙九年,林提舉出岊建。
56
生雲,在遠華後。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57
翼然亭,在城上,下瞰石洲。慶元三年,徐提舉安國建。
58
睇錦,在城上。
59
貯清,在西園。淳熙十一年,韓提舉壁建。
60
倚吟,在西園。
61
提舉巿舶司
62
勝己齋,在廳事東。 以下皆廢。
63
公生明,在勝己齋後。
64
戲彩堂,在廳事北。
65
山齋,在戲彩堂西。
66
九思堂,在廳事西。
67
達觀樓,在九思堂後。
68
南風堂,在後園。
69
鑒正,在南風堂左。
70
叢秀,在鑒正東。
71
●附錄一
72
南海志序
73
宋知全州陳公
74
元大德殘本南海志跋
75
南海志殘本二冊
76
書大德南海志殘本後
77
讀「書大德南海志殘本後」
78
關於大德本南海志曹跋

南海志序》

1
(元)陳大震
2
韓愈與張韶州有「願借圖經將入界」之詩,又張籍送鄭尚書,亦有「嶺南封管送圖經」之句,然則百越之有圖經,自唐已然。不特供地主之求,亦可備過客之借。廉訪使江陰義齋陸公,以儒被選,遠有光華,原隰咨諏,索圖經於故府,無有。遂命里耆舊陳大震、路教授呂桂孫,求舊志增修之。竊謂圖經之作,始於禹貢,是史錄其事以為篇者。周大司徒掌天下土地圖,知廣輪、方物、名數。漢得秦圖書,知戶口厄塞去處。光武披輿地圖,知天下郡縣,始得其一。爾後代代相承,各紀其所有以為志。
3
廣自元鼎開越分疆後,始為郡,後又為州,或屬交,或分理,千餘年間,屢有更革。南海志從來久廢則必修,今搜之故笈,存者僅有嘉定、淳佑二本,首尾殘缺,淳佑迄今五十年矣。大元混一區宇,■古所無,長城外不知幾萬里,皆入版籍。鄒子所謂中國者八十分之一,信不誣也。南海荒遠,在圖中一黑志耳。然無地志,則又何以備史館之需。今在職方,已三十年,官府制度,革故鼎新,不錄則久將焉考,爰即舊志而增益之。若盡去其舊,則三百年前事,不能詳知矣,故兼取之。序成,白之公,公頷之,遂付之梓。
4 大德甲辰長至日,陳大震序。
5 (崇禎南海縣志)

宋知全州陳公(大震)》

1 陳大震,字希聲,番禺人,寶佑癸丑進士。釋褐,為博羅主簿,升循州長樂令。以文辭敏捷,政事寬厚稱。轉蘄州廣濟令,以平盜功,改奉議郎,參靜江帥府。咸淳七年,權知雷州,慮西湖久或湮廢,乃大築堤岸,建平湖書院,以祀寇准、二蘇,造石井欄以護井之當道者,泉得不竭,民德之。有婦人與夫殺養母,以賊訴者,大震怪其詞色,密遣察之,果非盜,一問具服,州人以為神。在郡二年,判語數百,人刻之,號蘧翁山判。轉朝奉大夫,以倅升守全州。元兵至,誓與城存亡,而力不支,遂歸番禺,自劾罷。宋帝入廣,召為尚書、吏部侍郎,不就。至元辛巳,有詔甄錄舊臣,宣授司農卿、廣東儒學提舉,避貫,請閒居,從之。居嘗深衣廣袖,自號蘧覺先生,立靈位以待死日,與常所往來者飲酒賦詩,曰:「吾可以下見穆陵矣。」卒年八十。大震性剛正,平生未嘗戲言。御子孫嚴而有禮,不冠不見。性樂山林,附郭有亭榭數所,皆樸陋,僅庇風雨。天色晴美,則籃輿遍賞,好事者多從之游。雖老,讀書不釋卷。為文章典雅,有法度,郡有大著述,必以屬之。文集數十卷,今不存。 用陳氏家集、雷州志參修。
2 (黃佐廣州人物傳卷十)
3 〇元大德殘本南海志跋
4 (清)曹元忠
5 元槧南海志,卷六至十,為戶口、土貢、稅賦、物產、舶貨、社稷、壇壝、城濠、學校、舊志進士題名、舊志貢額、兵防、水馬站、局務倉庫、廨宇,共十四門。近時各家書目皆未著錄,惟明文淵閣書目暑字號,有南海志八冊、六冊各一部,知明時有此書而已。餘甲辰歲得自武昌書肆,不禁狂喜,然終以未著撰人為憾。
6 近在文華殿檢勘內閣大庫書籍,得見崇禎時南海縣知縣朱光熙所修縣志,首有元大德甲辰長至日陳大震舊序,略謂廉訪使江陰義齋陸公,命里耆舊陳大震、教授呂桂孫,增修嘉定、淳佑二志為之,則志為陳大震撰也。又,其藝文志書目云:「元南海志二十卷,陳大震撰,今無。」可見是志在明季久已亡佚,故朱光熙以「今無」著之,今又閱三百年矣。雖視原書祇存四分之一,究系斷種秘本,烏可以殘闕少之耶?
7 陳大震、呂桂孫即見本志「學校」及進士題名。陸義齋當即陸垕,元史附臧夢解傳,江陰縣志稱,垕升海南廣東道廉訪使,以侍親棄官歸者。又與張玉田雅故,山中白雲詞有「壺中天云陸義齋,秀野園清暉山堂」,即其人也。
8 庚戌五月。
9 (王大陸編箋經室遺集卷十)
10 〇南海志殘本二冊
11 (清)潘宗周
12 撰人不詳。前五卷佚,存六至十。卷十末綴一「終」字,餘四卷否,似全書已盡於此。卷六紀戶口、土貢、稅賦,卷七紀物產,卷八紀社稷、壇壝、城濠,卷九紀學校,卷十紀兵防、水馬站、河渡、局務、倉庫、廨宇、郡圃。凡所舉廢,由宋及元,最後為致和元年,是為明宗即位之歲,蓋刊於有元中葉以後。按元世祖攻克廣州,立廣州路總管府,設錄事司,元領八縣。其後以懷集一縣割屬賀州,餘七縣,一南海,二番禺,三東管,四增城,五香山,六新會,七清遠。本書紀載先錄事事,次及七縣,是雖名南海志,而實則廣州一路之志也。
13 版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單闌,版心細黑口,雙魚尾。書名題「南志」卷幾,無字數、刻工姓名。
14 (寶禮堂宋本書錄,附元錄。)
15 〇書大德南海志殘本後
16 陳垣
17 潘氏寶禮堂藏南海志殘本,二冊,今歸北京圖書館,潘跋不詳撰者,館目題為「元陳大震、呂桂孫纂修,大德刻本」。
18 有人提出疑問:一、謂陳大震書名南海縣志,此書名南海志,無「縣」字,二、謂陳大震書二十卷,此書十卷;三、謂大震書大德年刻,此書敘事至致和元年。究竟是一書是二書?
19 答:元時南海志見於著錄者,只有陳大震一部。大震番禺籍,增城人,宋寶佑元年進士,見阮廣東通志六十七「選舉表」;入元,官廣東道儒學提舉,見殘本志卷九。
20 阮通志一九一藝文略,有陳大震南海志序,書名「縣志」,序只稱南海志。序又稱此志系「廉訪使陸公(垕)命里耆舊陳大震、路教授呂桂孫求舊志增修之」,廉訪使、道儒學提舉、路教授,皆縣級以上之官,則此志不限於南海一縣,而為一路之志可知。宋知廣州軍州事陳峴撰南海志十三卷,見宋史二〇四藝文志,今阮通志於陳峴書亦名「縣志」。以此例之,陳大震志書名「縣」字,亦後人所加,並非原有,與今殘本志合。
21 陳大震志二十卷,今殘本志僅存卷六至卷十,共八十一頁,蓋前後皆缺,不獨缺前五卷而已。潘跋因「卷十末有一『終』字,餘四卷否」,遂疑「全書已盡於此」。不知卷末「終」字,或有或無,本無定例。今觀此志所缺門類尚多,不能因此一字,遽謂此書止十卷。
22 陳大震序作於大德八年甲辰,殘本志各卷敘事亦多至大德七、八年間,則稱「大德刻本」,未為不合。獨卷九「學校」門敘事,有至泰定元、二、三、四年及致和元年者,則顯系書刻成後再印時續有增補,此亦事所常有。如果於「大德刻本」下加入「致和後續有增纂」一語,便可解決。
23 致和年號系泰定五年二月所改,並非明宗之號;明宗即位於天歷二年正月,致和元年亦非「明宗即位之歲」,潘錄偶誤。
24 (藝林叢錄第一編,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一九六一年九月版。)
25 〇讀「書大德南海志殘本後」
26 宇庭
27 吾粵地方志見之著錄者,最早為皇佑(宋仁宗,公元一〇四九)郭之美羅浮山志及元符譚粹羅浮集(哲宗元符三年,一一〇〇)。縣志則數嘉定陳峴南海志(陳峴於嘉定二年知廣州軍事,是書當成於嘉定初)及淳佑方大琮南海志(淳佑七年,一二四七)。以上四書久告佚失。現存者為元刻本南海志,亦殘本也。潘氏寶禮堂宋本書錄作「元刻本」,以書中所記舉廢,由宋及元,最後為致和元年(一三二八),故未確定刻本年期。北京圖書館中國印本書籍展覽目錄則定為元大德間(約一三〇五)刻本。余曾以書錄所記,黃慈博廣東宋元明經籍槧本紀略廣東文物卷九。所列「陳大震南海縣志二十卷(未見)」及展覽目錄所敘,頗有異同,為求徹底解決疑問,乃不憚煩分別請教鄉前輩陳援庵、葉遐庵二先生,葉先生複又轉詢之趙萬里先生。頃承援庵先生撰文解答,不敢自秘,謹將全文鈔錄發表,文中「有人提出疑問」,所謂「有人」者,即本文作者也。
28 葉先生對此書,亦有提出若干指示。複函謂:「此書是創刊於大德,故稱『大德本』。書錄中只云『元中葉』,亦菊老(張菊生先生)寶禮堂宋本書錄曾經張先生過目,故云。慎重之處。菊花校讎精密,當以所錄為准。」「菊老未點明『大德本』,致有疑問,可見著書之不易。」最後,又謂:「趙(萬里)見原書,陳大震有序文,可見是一非二。李昴英文溪集有重修南海志序,乃宋淳佑七年四月所作。又集內有元大德戊戌門人陳大震序,其人由宋入元,為文溪得意門生。」
29 趙先生函謂:「潘氏寶禮堂舊藏南海志,實系大德八年番禺陳大震與路教授呂桂孫所修,原書紀事至致和元年,則系後來增刻之葉。」
30 綜合陳、葉、趙三家之言,潘錄、黃紀及圖書目錄所舉,實是一書。南海志為一路之志,「縣」字為後人所加,書成於大德八年,為卷二十,隨後有增補。
31 此外,尚有可附記者,潘氏之書為曹元忠舊藏,箋經室所見宋元書題跋中「元槧南海志,卷六至十」,所記存佚、目次,與書錄所舉,正複相同。曹於光緒三十年(一九〇四)在武昌得之,究不知何時入寶禮堂也。
32 藝林叢錄第一編,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一九六一年九月版。
33 〇關於大德本南海志曹跋
34 宇庭
35 前撰讀「書大德南海志殘本後」一文時,曾提及大德南海志為曹元忠舊藏,見箋經室所見宋元書題跋,惟題跋全文未獲閱讀。撰文時曾記葉遐庵先生鈔錄,葉先生分函京滬學者查訪,全文於拙作付印後三日寄達,當時未克將曹跋錄入,頗以為憾。茲以是書為吾粵現存最早之地方志,且其版本年期又曾一度懸而未決,故特摘錄題跋要點於次,以供學人之參考。
36 南海志舊刻,在近代藏書家皆未著錄,明文淵閣書目暑字號,有明南海志(八冊、六冊各一部)。曹氏於清宣統年間,在文華殿檢勘內閣大庫書籍,見崇禎南海志,為南海縣知縣朱光熙所修。志首有元大德甲辰長至日陳大震舊序,略謂廉訪使義齋陸公,命里耆舊陳大震、教授呂桂孫,增修嘉定、淳佑二志。又崇禎南海縣志藝文志列「元南海志二十卷,陳大震撰,今無」。可見志在明季已稱亡佚,故朱光熙以「今無」視之。由朱至曹,閱三百年。此書雖視足本只存四分之一,克稱「斷種秘本」。曹於光緒甲辰得之武昌,時以未知著撰人為憾,隨証明志為大德本,陳大震所撰,遂不禁狂喜。陳大震、呂桂孫見本志「學校」及進士題名。陸義齋名垕,元史附臧夢能傳。
37 內閣大庫舊藏後歸京師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前身),崇禎志計必同移。北京圖書館一九五九年善本書目有「大德南海志二十卷,存五,卷六至十」、「潘捐」之著錄,但無崇禎南海志也。
38 (藝林叢錄第一編,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一九六一年九月版。)
39 ●附錄二
40 南海志輯佚
41 說明
42 輯佚
43 分類索引
44 〇說明
45 楊寶霖
46 在《永樂大典》成書(一四〇八)之前,《南海志》可知者有三:一、《宋史》卷二〇四《藝文志》三載陳峴《南海志》十三卷。陳峴,嘉定二年(一二〇九)知廣州軍事,此志當成於是時。二、李昴英《文溪集》卷三《重修南海志序》謂志為方大琮編,序末署「淳佑七年(一二四七)四月朔」,此為是志成書之年。上二《南海志》已久佚。三、陳大震《南海志》二十卷,此志現存卷六至卷十,共五卷,現藏北京圖書館。〔崇禎〕《南海縣志》、〔道光〕《廣東通志》俱收有陳大震大德甲辰《南海志序》,大德甲辰,即大德八年(一三〇四),此為該志成書之時。〔大德〕《南海志》是現在我們能見到的廣州最古的方志,曹元忠稱之為「斷種秘本」,實在不為過譽。
47 陳大震,增城沙村人,由番禺籍登寶佑元年(一二五三)進士〔民國〕《增城縣志》卷十陳大震傳云:「沙村人,由番禺籍登寶佑癸丑進士。」〔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七〇《列傳》三陳大震傳,傳文全引《廣州人物志》,傳後有按語云:「《增城縣志》謂其雖以番禺籍舉進士,而子孫實家於增城雲。」,有《蘧覺集》,已佚。李昴英《文溪集》有陳大震序,末署「大元大德戊戌夏(大德二年,一二九八)門人陳大震書」,知大震曾受業於李昴英。宋亡,大震與東莞遺民李春叟、何文季(均李昴英門人)等游,詩歌酬唱,以寓黍離之感。何文季有《寄蘧覺先生》詩云:
48 白髮相看重別離,幾回默坐捻吟髭。
49 子猷不作乘舟興,龐老終無出郭時。
50 隔面雲山如有礙,輸心泓潁寄相思。
51 文溪遺稿傷淪落,此事還當付與誰。見《宋東莞遺民錄》卷下。
52 大震以宋代遺民,在元朝修志,其間多有揭露元兵暴行,寄托故國之思,今志雖殘,但仍可窺其一二。在宋代廣州有州城、東城、西城,「後天兵(指元兵)下南,平夷城壁,樓櫓雉堞,一切蕩除」。「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十二月,塔出元帥、呂元帥師夔,會泉、福舟師取廣州,廣帥張鎮孫以城降。十五年正月八日,元帥下令夷其城隍。」又在《取廣州始末》中提及。毀廣州城一事,三致意焉。
53 〔大德〕《南海志》所記地域,先記錄事司,後以次敘南海、番禺、東莞、增城、香山、新會、清遠等七縣,此正所謂「雖名《南海志》,而實則廣州一路之志也」。
54 現存的《永樂大典》殘卷中,引《南海志》共有九十九條,其中卷三五二五門字韻《雙門》條與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城池》重出,卷一九八六五竹字韻《桃竹》條與卷一一九〇七廣字韻《廣州府三土產》條重出,實為九十七條。此九十七條,見於〔大德〕《南海志》殘本的,有三十四條,其餘六十三條不見於〔大德〕《南海志》殘本。此六十三條,文字長短不一,短者寥寥數字(如卷二二〇五台定韻《瓊台》條僅得六字),長者洋洋千言(如卷二一九八四學字韻《郡縣學三十》條有五千五百餘字)約共二萬餘字。
55 在不見於〔大德〕《南海志》殘本的六十三條中,有五條涉及元事,如云:「涿郡盧摯代祀南海」,「元趙謙,趙州人」,「元呂恕,字仁卿。至元十八年,任廣東道宣慰副使」,「大德二年,定為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正次官」,「王師(指元兵)凡三入廣,廣州始平」。此五條必為〔大德〕《南海志》的佚文。其餘五十八條,皆為山川、建置、道里、鄉坊,不涉時與事,不能從而考定為何種《南海志》。陳大震《南海志序》稱,他修《南海志》時,陳峴、方大琮兩種《南海志》已經「首尾殘缺」。陳峴《南海志》早[大德]《南海志》九十餘年,方大琮《南海志》早〔大德〕《南海志》五十餘年;大震,粵人,時方修志,必有多人專心為之尋訪,所得兩種宋志,尚且「首尾殘缺」。《永樂大典》編輯之時,距大德八年,又歷百載,中經鼎革,兵燹頻仍,百年前已經殘缺的兩種宋志,未 必能為編輯《永樂大典》諸臣所見,即使當時徵集到這兩種已殘缺的宋志,未必就收入《永樂大典》中。所以,這不見於現存[大德]《南海志》的六十三條《南海志》之文,大概是〔大德〕《南海志》的佚文吧。不過,既無顯証,就不便遽定了。
56 另有一條,《大典》卷一四五三六樹字韻《波羅蜜樹》條引《南海志》,與〔大德〕《南海志》殘本卷七《物產》中波羅蜜條文字大異。為便於比較,茲鈔於下:
57 《永樂大典》:波羅蜜樹,實大如冬瓜,三月採取,味甘酸二種,出大理、永昌、臨安,百夷蠻中。
58 〔大德〕《南海志》:波羅蜜:樛枝大葉,實生於乾,其大如瓠,蜜煎最宜。南海廟東西各一株,每歲九、十月熟,取供諸台,它莫敢取。本西域種也。一名曩伽結。《大典》所引,不涉廣東,不符「南海」,殆《大典》所標書名有誤。為保持原文,仍輯之。
59 《大典》所引九十七條《南海志》的條文中,所標書名,殊不劃一。除標《南海志》外,標《廣州府南海志》或《廣州南海志》者,有十四條;標《南海縣志》者,一條;標《南海縣南海志》者,一條;標《東莞南海縣志》者,一條。所標書名雖稍異,但均為《南海志》之文。何以見得?《大典》卷三五二五《雙門》條標《廣州府南海志》,卷一九八六五《桃竹》條標《廣州南海志》,這兩條均見於〔大德〕《南海志》卷七與卷八。由此類推,標《廣州府南海志》或《廣州南海志》的十四條,當為〔大德〕《南海志》佚文。《大典》卷八七八二僧字韻《雜錄諸僧四達岸禪師》條,標《南海縣志》,而文有云:「(達岸禪師)新州新興人。」分明不是南海縣事,可知標《南海縣志》或《南海縣南海志》,為《南海志》之誤。將《南海志》誤為《南海縣志》不乏其例,〔道光〕《南海縣志》卷二十五《藝文略》一,就將陳峴、方大琮、陳大震三人的《南海志》俱誤加一「縣」字,〔道光〕《廣東通志》、〔光緒〕《廣州府志》亦複如此。《大典》卷二二六七湖字韻《鱷湖》條標《東莞南海縣志》,更加不倫不類,「東莞」乃鱷湖所在地,殆為致誤之由。
60 《南海志輯佚》從中華書局一九六〇年和一九八六年兩次影印《永樂大典》殘本輯出,輯出條文,本想按其內容分類,但〔大德〕《南海志》無目錄流傳下來,主觀分類,恐與原意不符,倒不如按《大典》殘本影印本冊次為序。每條之下詳注出處,以便複檢。並編「分類索引」置之卷末,為便於檢計也。
61 明黃佐《廣州人物傳》獨引《南海志》者有四條,其中彭通一條有「洪武四年」字樣,顯非陳大震所作,餘三條系出何種《南海志》,不得而知,特附錄於後,以俟有識者。至於〔嘉靖〕《廣東通志》、〔萬歷〕《廣東通志》,也引有《南海志》,所引的條文,有與〔大德〕《南海志》同的,但也有涉及明初事的,當非陳大震之書,未敢闌入。
62 〇輯佚
63 簡克己
64 風湖
65 菊湖
66 仙湖
67 湯湖
68 鱷湖
69 織女湖
70 運甓齋
71 妙高台
72 鶴舒台
73 瓊台
74 崔與之
75 趙謙
76 崖山門
77 玉液池
78 八賢堂
79 十賢堂
80 黃公度詠素馨詩
81 達岸禪師
82 錦石岩
83 李康臣
84 呂恕
85 廣州建置沿革
86 取廣州始末
87 廣州屬郡
88 廣州屬縣
89 番禺縣沿革
90 東莞縣沿革
91 增城縣沿革
92 清遠縣沿革
93 星分野
94 廣州道里
95 南海縣道里
96 番禺縣道里
97 東莞縣道里
98 新會縣道里
99 增城縣道里
100 香山縣道里
101 清遠縣道里
102 錄事司井
103 南海縣井
104 番禺縣井
105 增城縣井
106 新會縣井
107 錄事司坊里
108 南海縣坊里
109 番禺縣坊里
110 新會縣坊里
111 香山縣坊里
112 南海縣陂塘
113 氣候
114 龍舌嶺
115 黃公嶺
116 歐陽嶺
117 雲母嶺
118 焦石嶺
119 何仙姑
120 慧珠夢偉丈夫
121 袁複夢群羊相屬
122 錢吉老夢松求治斧痕
123 正俊禪師建道場
124 波羅蜜樹
125 楊長孺
126 李迪
127 蔣之奇撰廣州州學記
128 章楶撰廣州府移學記
129 程矩撰學田記
130 霍暐
131 陳康延
132 劉鎮
133 簡克己
134 簡克己,本州島人。少習科舉業,已而厭之。遠游湖湘,師事南軒先生數年,講性理學。既得其傳,退歸杜門,不妄與人交。嘗燕坐門塾,里巷子弟肄業過其門者,必呼其前,歷問所業,間舉語孟要語,為之講解。有通習者,撫而獎之;不通者,輒加警誨,其勤過於父師。士無長少,咸稱簡先生。
135 永樂大典卷九二二,師字韻,「勤過父師」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136 風湖
137 在增城縣西南三十里。
138 永樂大典卷二二六六,湖字韻,「風湖」條,引南海志。
139 菊湖
140 在番禺縣蒲澗山之北,以山有菊坡祠堂,故名。
141 永樂大典卷二二六六,湖字韻,「菊湖」條,引南海志。
142 仙湖
143 在南海縣,即藥洲,趙運使汝鐩改今名。 詳見「石洲」。
144 永樂大典卷二二六六,湖字韻,「仙湖」條,引南海志。
145 湯湖
146 在新會縣西南一百一十里。湖之源自大山來,迤邐為長溪,中流為湯湖處,僅一席許,其熱如湯,上下流皆冷。
147 永樂大典卷二二六六,湖字韻,「湯湖」條,引南海志。
148 鱷湖
149 鱷湖,在東監,方員數十丈,其深無底。舊有鱷魚,故名。
150 永樂大典二二六七,湖字韻,「鱷湖」條,引東莞南海縣志。
151 織女湖
152 在東莞縣東北百餘里。
153 永樂大典卷二二七〇,湖字韻,「織女湖」條,引南海志。
154 運甓齋
155 郡國:可兼橋東有運甓齋。
156 永樂大典卷二五四〇,齋字韻,「運甓齋」條,引南海志。
157 妙高台
158 妙高台,在南海縣靈洲寶陀寺。去城六十里,有寶陀山,架亭其上,江水環繞,景趣可人,南宦者,必艤舟登覽焉。東坡詩云:「靈峰山上寶陀寺,白發東坡又到來。前世德云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台。」石刻猶存。涿郡盧摯代祀南海,回舟次靈州,登妙高台,讀東坡詩,遂和其韻:「老子扁舟日暮回,眼花不甚見如來。憑誰借取羅浮月,挂向胥江玉鏡台。」
159 永樂大典卷二六〇三,台字韻,「妙高台」條,引南海志。
160 鶴舒台
161 州東北二十里白雲山,有鶴舒台,蔣安期飛升於此。
162 永樂大典卷二六〇四,台字韻,「鶴舒台」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163 瓊台
164 瓊州郡名瓊台。
165 永樂大典卷二六〇五,台字韻,「瓊台」條,引南海志。
166 崔與之
167 正子,增城人。家苦貧,力學自奮。先是,廣士有當試成均者,率憚遠不行,公毅然勇往;既中選,朝夕肄業,足跡未嘗至廛巿。禮部奏名庭策,極言官闈,皆人所難言。擢乙科,廣人由壁流取第者自公始。歷潯州司法、淮西檢法官,皆有守法持正之譽。改秩宰建昌新城,素號難治,公始至,歲適大歉,民有強發廩者,公折其手足以徇,因請自劾,守大異之。開禧用兵,軍需苛急公悉以縣帑牧巿,一毫不取於民。和糴令下,公依時直躬自交受,令民自槩,不擾而辦,為諸邑最。趙漕使希懌令諸邑視以為法,且特薦於朝。他司相繼論薦,時相欲留中,公不就,授通判邕州,薦者咸以為訝,挽公使留,公不可,諸公申其請,有旨與在內升擢差遣,公抗章控避,乞俟秩滿而後受,從之。邕守武人,性苛刻,遇禁卒無狀,相率為亂。公時攝守賓陽,聞變亟歸,叛者將擁門拒之,公疾馳以入,執首亂者戮之,縱其徒不問,闔郡帖然。擢守賓陽,提點廣西刑獄。甫建台,徧歷所部二十五州,大率皆荒寂之地。朱崖隔在海外,異時未嘗識使者威儀,公至,父老駭異。諸郡縣供帳之類,一切不受。兵吏不給券,攜緡錢自隨,計日給之。停車決遣,無頃刻暇。獎廉劾貪,多所刺舉,風採震動。詔除金部,屬金虜南奔,邊聲震恐,淮東密邇故汴,朝廷謀帥,難其人。除公直寶謨閣,知楊州,安撫淮東。公言:「邊釁已開,相持六年,凡所措置,大抵虛文從事,宜擇守將,集民兵,以固根本。」五年,以秘書監召。會興元倡亂,害總計,逐制臣。除公工部侍郎,尋加煥章閣待制,知成都府,本路安撫使。公言:「實邊斯可安邊。益州為四路心腹,惟恃錢穀,厚於他郡;軍興,帑庾告匱,宜厚儲積,以壯邊陲。」拜疏即行。初,安丙檄西夏夾攻金虜不克,虜乘盛數盜,邊蜀大擾。丙薨,公便宜度劍,以鎮關表。除公制置使,盡護四蜀之師。西北二國,合從攻鳳翔,叩鳳州,借糧於我。公條畫事宜,密授諸將,隨宜酬答,謄榜諭陝西五路遺黎,俾築塢自固,倚我軍為聲援。建言:「成都灘瀨險遠,艱於漕運,立為運米賞格。」奏行之。自是兵皆足食,蜀賴以全。五年丐歸,除禮部尚書。公輕舟出峽,徑歸五羊,自是不複出矣。築室所居之西偏,扁「菊坡」,刻韓魏公「老圃秋容淡,寒花晚節香」之句於門塾,蓋雅志也。公之門無雜客,連帥部使者時候其門,歲僅一再見,未嘗一問外事。端平乙未二月,摧鋒叛兵,自惠陽擁眾扣州城,郡守曾治鳳宵遁,官吏群造里第,請公登城。公肩輿至,開諭禍福,又遣門人李昴英、楊汪中縋城親諭之,其徒俯伏聽命,咸欲釋甲以歸;而倡謀者黠甚,以嘗害博羅令懼不免,相率遁去,入據古端州以自固。俄有旨依舊端明殿學士、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知廣州。公即家治事,區處條畫,揣摩調度,洞中事機。召兵四集,賊一戰不支,聚於苦竹嶺,窮蹙乞降,公命分隸降卒於諸軍,而戮其桀黠者。俄拜參知政事,八辭不受。逾年,拜右丞相,上遣中使促召,命守帥彭鉉勸請,又命郎官李昴英銜命而至,遜辭凡十三疏。上知公志不可回,詔即家條上時政,公手疏數萬言,上皆欣納,家藏御札七通。有文集若干卷,其文明白謹嚴,家大酉書其端曰:「東海北海天下老,亦有盍歸西伯時。白麻不能起南海,千載一人非公誰。」公善知人,生平薦引,淮游似、洪咨夔、林略、魏了翁、李性傳、程公許,後皆為公輔。嘗度劍閣留題云:「蒲澗清泉白石,怪我舊盟寒。」里人採其語,立公生祠於其地。及薨,贈太師,謚清獻。初,公持節廣右,見於施行者,維楊倅高惟月據宋史卷四百六崔與之傳為「高惟肖」。鋟梓曰「崔公嶺海便民榜」;朱崖之人又編次其罷行擾民之政,曰「崔公海上澄清錄」。在蜀時,人繪公像於仙游閣,與張忠定詠、趙清獻拚並祠,號為「三賢」。淳佑甲辰,廣帥方大琮祠公與張文獻九齡於學,號為「二獻」。咸淳癸酉,經略劉應龍又祠公於西城之高桂坊,今縣學即其地也。
168 永樂大典卷二七四一,崔字韻,「崔與之」條,引廣州南海志。
169 趙謙
170 元趙謙,趙州人。累官任廣東道肅政廉訪,抑強扶弱,發擲平反,官吏望而畏之。有鄉民湯姓者,富於財,為仇人湯舉誣告在縣。其親雒公輔常以他事告縣令王夔於憲司,因而有憾,令教湯舉供職雒公輔束縛其僕袁二下水身死,勾追加刑,鍛煉成獄,惟不獲其尸。事上憲司,公以無尸,知其冤,購求之,檄於城隍,期以七日,如期,果有捕袁二至者,人皆以為神。
171 永樂大典卷二九四八,神字韻,「人以為神」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172 崖山門
173 廣州府原文如此,元是廣州路,非廣州府。以下同。新會縣南八十里有崖山,俗呼崖山門,海潮升降,皆由此門即大海。紹聖間,置寨於此。
174 永樂大典卷三五二五,門字韻,「崖山門」條,引南海志。
175 玉液池
176 番禺縣有玉液池,一名金鐘塘,自西竺至此塘,多瀦水也,故上塘村、下塘村之名猶存。
177 永樂大典卷三五七九,村字韻,「上塘村下塘村」條,引南海志。
178 八賢堂
179 錄事司:子城外,藥洲千秋寺北,有八賢堂,不存。
180 永樂大典卷七二三七,堂字韻,「八賢堂」條,引廣州南海志。
181 十賢堂
182 錄事司:子城外,藥州千秋寺北,有十賢堂,不存。
183 永樂大典卷七二三七,堂字韻,「十賢堂」條,引廣州南海志。
184 黃公度詠素馨詩
185 黃公度詩:「不入東風桃李群,結根遠在瘴江濆。眼看南國添春色,天遣餘香入寶熏。淡薄直疑梅失素,清香不與蕙爭芬。上林托足雖無地,猶有佳名萬里聞。」
186 永樂大典卷七九六0,馨字韻,「素馨」條,引南海志。
187 達岸禪師
188 姓梁,法名志清,新州新興人,梁貞明四年生。先一夕,父夢神人告曰:「明日,當有神僧來此。」遂生師。幼而知善,年九歲,日誦孝經,因白其母曰:「孝經何似佛經?」母曰:「但且讀書,何用比佛經乎?」曰:「孝經只事父母,佛經定求成佛,它時必獲功德。」父母驚嘆,因許出家。十三,念維摩詰經,漸通大義。唐清泰二年,師年十八,祝發往南華受戒。巡禮至雲門山,依文偃長老,遂於言下,深達性宗。雲門謂曰:「汝嶺南漢主,損害生靈,盍往化之,紹隆佛法。」及回廣州,謁漢主晟,賜寶光寺 今崇報寺 以居焉。因勸漢主除生、地獄等刑,數載辭還新興,漢主不許。遂於大通鎮東平陸上,結草為庵,以安禪眾,及構佛舍,漢主遣使往助其役。一日,師謂其徒曰:「可辦早齋,吾往新洲,取水松種之。」眾曰:「新洲去此五百餘里,豈能速回?」師曰:「汝等勿言,吾即行矣。」卯往而已回,以其松植於院前,祝之曰:「汝生兮虛其心,戾其文。」眾怪之曰:「松之為性,豈虛心者耶?」師曰:「庶幾不為材木,而免斧斤之患。」因請院額,漢主賜「明月山覺通禪院」,仍賜玉環、金欄、袈裟、銀缽盂等。宋太平興國三年戊寅歲,正月十一日,師忽告別府官及諸檀越,謂其門人曰:「吾今入滅,汝等好護待院門。所奉恩賜之物,與汝等以為法信。」奄然坐化,有靈光燭乎方丈,數刻乃散。弟子以師遺語白之官,遂龕塐化身,鎮於伽藍。凡遇水旱疾疫,禱無不應。至道元年,刑部尚書兼御史大夫、上柱國藍敏貞,因主僧有請,記其事於石,文繁,茲不盡錄。政和六年,經略使陳覺民,請於朝,勑賜「大通慈應禪院」,號達岸慧通証覺禪師。至元戊寅征南,舟師過寺,執行童二人於師前,已斬其一,忽有一人,緋衣拽刀大呼云:「留此一人,以供灑掃。」舟師顧視,乃本寺護教靈官也。釋而不殺。次年,廣西征進,戰舟複至,眾僧棄寺而遁,師化身為徒卒所毀。是夕,風雨驟作,戰舟覆沒者十八九。後寺僧迎師化身入城,寓光孝之風幡像飾如故。師一夕見夢於按察使脫歡公云:「某乃大道寺按寺建於大通鎮,政和六年賜名「大通慈應禪院」,故「大道寺」應為「大通寺」。僧,遭難流離,願公見念。」因贍師像,儼如夢中所見,乃創西蓮庵以奉焉。又數年,邦人始於舊基建寺迎師以歸。
189 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僧字韻,「雜錄諸僧四」條,引南海縣志。
190 錦石岩
191 錦石岩在廣州府州城八十里西樵岩,九真洞西有錦石岩。
192 永樂大典卷九七六四,岩字韻,「錦石岩」條,引南海志。
193 李康臣
194 李康臣,南海人,好學嗜古,名聞州里。紹興十四年,領鄉薦,明年登進士第,嘗知昌化軍,官至朝散郎。
195 永樂大典卷一〇四二二,李字韻,「李康臣」條,引南海志。
196 呂恕
197 元呂恕,字仁卿。至元十八年,任廣東道宣慰副使。下車之初,寇盜為梗,嘯山腥海,時調兵四出,俘虜者多。公於其間,力為分揀,遣而歸,其得釋者莫不感戴。
198 永樂大典卷一〇八七六,虜字韻,「釋遣俘虜」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199 廣州建置沿革
200 廣為禹貢揚州之境, 按:晉、隋書並謂,交廣之地,為禹貢揚州之域。唐志亦云:「嶺南道,蓋古揚州之南境。」 周職方之地, 周禮:「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地)〔下〕之地,辨其八蠻七閩之人民。」周禮夏官職方氏卷三三:「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史稱蒼梧、九疑、韶石,皆舜跡所至之地,亦不得為要荒之服。 春秋有於越, 按:春秋定公五年,「於越入吳」;十四年「於越敗吳於雋李」,哀〔公〕十三年「於越入吳」,杜注:「于,發語聲。」即勾踐也。舊志云:「吾臣注:今南海在焉」,即其地,蓋引文選吳都賦注。 戰國時,楚興兵伐越,遂屬楚,為百越。 史記:勾踐六世至無疆,「楚威王興兵伐之,大敗越,殺無疆,盡取故吳地」。「越以此(敗)〔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於江南海上,服朝於楚」,謂之百越。此是周顯王時。舊志云「夷王時」,則成周之初,當考。 秦王剪滅楚,略定楊粵陸梁地,以其地為桂林、南海、象郡,以謫遣戍。 舊志云:「非三十六郡之限,置南海尉以典之,志所謂『東南一尉』是也。」 二世時,任囂為南海尉,病,召龍川令趙佗使行尉事。 囂語佗曰:「秦為無道,陳勝作亂,天下未知所安。番禺負山險阻,南北東西數千里,可為國。」又曰:「漢安元年「漢安元年」有誤。南越五主傳第一卷先主傳云:秦二世「二年,五星會東井,倍於南斗。」南越志云:「高帝元年冬十月,五星聚於東井。任囂觀天文曰:『秦方喪亂,此南越偏伯之象也。』」任囂病且死,在秦二世年間,說「高帝元年」不可靠。,五星聚東井,此南粵偏霸之象。」即使佗行尉事。 囂死,佗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粵王,治南海。 佗後乘黃屋左纛,稱帝。以兵脅財賂,閩越西甌駱役屬焉,東西萬餘里。 漢遣陸賈再使粵,因封之, 剖符通使,使和輯百越,無為南邊害。 傳五世。 佗死,孫胡立;胡死,子嬰齊立;嬰齊死,子興立;呂嘉殺之,立建德。 孝武元鼎五年,粵相呂嘉反,討平之,以其地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崖、儋耳郡,屬交州刺史部,治蒼梧。 舊志云:「治交趾。」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州部十三州。又前漢地理志注云:「交趾刺史,今持節治蒼梧漢書卷二十八地理志注,師古曰:「胡廣記云:漢既定南越之地,置交趾刺史,別於諸州,令持節治蒼梧,分雍州置朔方刺史。」。」王象之輿地記勝云:「漢武置交州刺史,治蒼梧之廣信縣,東漢立交州牧,亦治蒼梧,後徙治番禺。」舊志云「治交州」,未知孰是。 獻帝建安八年,升為交州牧。 通鑒:靈帝中平五年,太常劉焉建議,以為「四方兵寇,由刺史權輕,宜改置牧,選重臣為之。」焉欲求交趾牧,乃得益州牧。資治通鑒卷五十九漢紀:「太常江夏劉焉見王室多故,建議以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輕,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離叛。宜改置牧伯,選清名重臣以居其任。』焉內欲求交趾牧。侍中廣漢董扶私謂焉曰:『京師將亂,益州分野有天子氣。』焉乃更求益州。」舊志云「獻帝建安八年」,當考。 十五年,始徙於南海。 通鑒:獻帝建安十五年,「蒼梧士燮為交趾守,雄長一州,威尊無上」,朝以朱符、張津、賴恭相繼為刺史,皆不能服。時孫權遂表「番陽太守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奉承節度」。資治通鑒卷五十八漢紀:「初,蒼梧士燮為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為夷賊所殺,州郡擾亂,燮表其弟壹領合浦太守,黃■有領九真太守,武領南海太守。燮體器寬厚,中國士人多往依之。雄長一州,偏在萬里,威尊無上,出入儀衛甚盛,震服百蠻。朝廷遣南陽張津為交州刺史。……為其將區景所殺,劉表遣零陵賴恭代津為刺史。是時蒼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吳巨代之。朝廷賜燮璽書,以燮為綏南中郎將,董督七郡,領交趾太守如故。巨與恭相失,巨舉兵逐恭,恭走還零陵。孫權以番陽太守臨淮步騭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奉承節度。……權加燮左將軍,燮遣子入質。由是嶺南始服屬於權。」又寰宇志云:「其城周十里,初尉佗築之,後步騭修之。」是步騭方徙治也。 詔以邊州,使持節給鼓吹,以重威鎮,加六佾之舞。 後漢志「交州刺史部」注:「王範交廣春秋云:『交州,元封五年治蒼梧,建安十五年治番禺。詔書以州邊遠,使持節,並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鎮。』後漢書志第二十三郡國「交州刺史部」注:王範交廣春秋曰:「交州治羸■■婁縣,元封五年移治蒼梧廣信縣,建安十五年治番禺縣。詔書以州邊遠,使持節,並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鎮。」」 十八年省州,以郡屬荊州。 詔並十四州複為九州島。 吳黃武五年,以交趾、日南、九真、合浦為交州,割南海、蒼梧、鬱林三郡立為廣州,州得名自茲始,俄複舊。 通鑒:孫權黃武五年,士燮卒,子綏自署太守,不受代。刺史呂岱「表分海南三郡為交州,以載良為刺史;海東四郡為廣州,岱自領刺史」。岱督兵討綏,滅之。而叛者複起,「於是除廣州,複為交州如故」。 資治通鑒卷七十魏紀:「是歲,吳交趾太守士燮卒,吳王以燮子徽為安遠將軍,領九真太守,以校尉陳時代燮。交州刺史呂岱以交趾絕遠,表分海南三郡為交州,以將軍戴良為刺史;海東四郡為廣州,岱自為刺史;遣良與時南入。而徽自署交趾太守,發宗兵拒良,良留合浦。……呂岱上疏請討徽,督兵三千人,晨夜浮海而往。……過合浦,與良俱進。岱以燮弟子輔為師友從事,遣往說徽。徽率其兄弟六人出降,岱皆斬之。徽大將甘醴及栢治率吏民共攻岱,岱奮擊,破之。於是除廣州,複為交州如故。」永安七年, 孫休 複分交州立廣州,領郡十。 理番禺、南海、蒼梧、鬱林、高涼、高興、寧浦、桂林、始安、始興、臨賀為十。 晉平吳,因之。東晉郡十五。 南海、蒼梧、鬱林、晉興、東官、晉康、新興、桂林、高涼、寧浦、永平、新安、義安、新會、高興為十五。 宋分交廣二州地為越州,治臨漳 今廉州, 廣州領郡十八。 省高興,外增宋康、綏建、海昌、宋熙四郡。 齊領郡二十三。 增宋隆、寧浦、齊樂、齊建、齊寧五郡。 梁、陳並置都督府。隋置總管府,仁壽元年改番州。 時晉王廣立為皇太子,避其諱,即煬帝。 大業初,複立南海郡。唐武德四年平蕭銑,立廣州,仍置總管府;六年,為大都督府 寰宇記在七年 ;貞觀為中都督府。永徽後,以廣、桂、容、邕、鎮南五府皆隸於廣,謂五府節度,名嶺南五管。又為嶺南五府經略使,理所曰經略軍, 南海郡城內軍額,管鎮兵五千四百人, 曰清海軍 恩平郡管兵一千人 ,曰桂管經略使 始安郡管兵一千人, 曰容管經略使 晉寧郡管兵千一百人, 曰鎮南經略使 安南都護府管兵四千二百人, 曰邕管經略使 朗寧郡管兵千七百人 ,名嶺南五管。天寶元年,改為南海郡。至德元年,升五府經略使為嶺南節度。乾元元年,複為廣州。其後五府不屬,自杜佑始。 舊志云:「凡領是州,稱廣州刺史,充廣南五府經略使,後升為節度使。於佑為嶺南節度,當兼五府經略,適執政者遺脫,佑獨不兼,故五府不屬自佑始。」按唐本傳:佑在朝多所建議,盧杞當國惡之,出為嶺南節度使。 咸通三年,分嶺南為東西道,廣為東道,邕為西道。乾寧二年,升為清海軍節度。劉隱領州,又加建武節度 邕州, 遂據其地,再傳至劉晟,舉兵攻取馬氏,桂、宜、蒙 昭之蒙山縣 、連、梧、嚴 今象之來賓縣 、富 今賀之富川縣 、昭、柳、象、龔 今潯之平南縣 十一州,始盡有嶺南地。宋開寶四年,南漢平,分東西路,仍為清海軍節度使、廣州大都督府,時潘美、尹崇珂同領州,兼廣南轉運巿舶使。景德二年,兼本路兵馬鈐轄。皇佑四年,詔州與桂州並帶經略安撫使。後被旨盜賊事,許便宜,與本路轉運、常平、茶鹽、巿舶並置司,獨提點刑獄,置司於韶。皇元定江南,至元十六年升為廣東道宣慰使司,其使兼都元帥,又升廣州為路總管府,尋罷都元帥府,以宣慰司兼管軍馬。二十年,立海北廣東道提刑按察司,並置於廣。二十六年,察司移置於韶。二十八年,改提刑按察司為肅政廉訪司,並置於廣。大德二年,定為廣東道宣慰使司、都元帥府正次官,並通管元帥府事。蓋嶺南一都會,故軍府之盛焉。
20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五,廣字韻,「廣州府一」,引南海志。
202 取廣州始末
203 至元十二年宋德佑二年(一二七六)為丙子年,應是蒙古至元十三年。丙子 宋德佑二年 ,宋經略使兼知廣州徐直諒得驛報,天兵已下臨安,又聞江西、湖南皆降。時有淮將梁雄飛謫居於此,因遣之齎蠟書往江西歸附。未幾,又聞湖南行省亦遣使諭降,所遣者廣人曾士倬,時南此處永樂大典書眉批語云:「『時南』句恐有訛」,「南」恐為「官」之誤。湖南某縣令,與一將校楊尹俱來,直諒遣水軍統領唐淵往韶州逆之。直諒之意,謂已遣人通耗江西,不可又納湖南使,諭意唐淵俾殺之,乃沉曾、楊於韶州江下。六月,江西呂元帥師夔遣黃世雄與雄飛偕來,並稱招討使。時直諒聞益王已即位於福州,遣郡人李性道權提刑,領摧鋒軍將黃俊、陳寔,水軍將謝賢等拒之。至石門,性道不欲戰,艤舟岸滸,惟黃俊迎敵,遂敗,俊奔回,直諒乃乘舶舟遁去。十三日,世雄等入城,以性道為巿舶使,陳寔、謝賢、唐淵等各授以官,黃俊亦與焉。俊不受,諸將遂殺之於摧鋒軍寨佛殿下。八月,東莞人熊飛舊以勤王隸文丞相戲下,兵潰而歸,至是遂結集民兵數百至城下。十五日,世雄等與戰,飛敗,複回東莞,世雄等遣姚文虎追之,為飛所殺。飛再圖入城,世雄等度未可勝,九月十一日退師。既而新會宰曾逢龍率鄉兵至城下,性道迎謁,為逢龍所擒。飛等複入城,掠性道家,焚其居。二十一日,宋制置使趙溍、運副趙淇至,越一日,安撫方興至,搜陳寔、謝賢等殺之,刳肝以祭俊。唐淵逃。十月十日,遂置性道於死。俄呂元帥師夔、張元帥榮實將兵自江西來,溍遣逢龍、飛往南雄捍禦,續發將校劉自立守韶州。逢龍戰死於雄,飛回韶。張、呂元帥至,自立潛以城降,飛巷戰而死,遂屠韶城,以自立為招討使。十二月朔,溍、淇等聞大兵將至,以舶舟遁,方興未行,委郡人趙若岡等分四隅民兵守御。初五日,興遁。二元帥至城南,居民懼如韶之受屠也,俱逃竄入山,若岡焚其室廬,火光■天,城外民居為之蕩盡。初八日,若岡與忠勇軍陳勇開小巿門降。是夜,勇齎招諭榜入城,為營兵所殺。初十日,二帥入城,以若岡知南恩州事。會方興在南恩海靈山,令人逐若岡,去,不得入。是時郡人張鎮孫結集鄉兵於廣州海上,二元帥以水道不通,軍餉不繼,退師。十四年四月,鎮孫入城,為經略安撫使。有將校盧震者,擁眾暴橫,鎮孫殺之。十一月塔出右丞、呂元帥、劉元帥複入廣,鎮孫降。十五年正月,平廣州城。二月,右丞、二元帥複退師,以鎮孫歸於京師,道死於梅嶺。三月,宋凌震、王道夫入城,震為制置使,道夫為運使。時宋主昰崩,昺繼立。九月,震與道夫聞大兵複來。俱遁。十月,行省參政李恆、江東宣慰使張弘範,開蒙古漢軍都元帥府,督師南征。十六年正月,二帥會師。二月,克■山,宋主昺死 餘見■山事跡, 宋亡。三月,震降,道夫亦降。王師凡三入廣,廣州始平。
204 廣州屬郡
205 自漢武元鼎六年,平南粵,置南海郡,時為交州部。 吳永安七年。 始分交州立廣州,初領南海、蒼梧、鬱林、高涼四郡,後增臨賀,始(平)〔安〕、始興、 三郡元屬荊州。臨賀,今賀州;始安,今昭州;始興,今韶、雄、英州。 桂林、 吳分鬱林,置桂林郡,今靜江。 高興、 吳大帝分合浦,高涼縣,立高涼郡;又立高興郡,今高、化州。 寧浦, 又分合浦北部,立寧浦郡,今橫州。 為十郡。晉永嘉元年,以臨賀、始興、始安為湘州,複增晉興、 分鬱林,立晉興郡,今邕州。 東宮、 成帝分南海,立東官郡,今循、惠。 新寧、 穆帝分蒼梧,立新寧郡,今新州。 永平、 分蒼梧,立永平郡,今藤州。 新安、 哀帝太和中置新安郡,未詳。 義安、 安帝分南海之揭陽縣,立義安郡,今潮、梅。 新會, 恭帝分南海,置新會郡,今為縣。 為十五郡。宋省高興郡,外增宋康、 宋置宋安郡,今連州,「康」字當考。 綏建、 文帝分南海之四會等縣,立綏建郡。 海昌、 舊有海昌郡,平陳後廢入電白縣,今高州。 宋熙, 元嘉十六年,以南海之高要縣,立宋熙郡。 為十八郡。齊增宋隆、 舊有宋隆郡,平陳後廢入高要。 寧浦、 晉宋已有寧浦,不廢,此重載,當考。 齊樂 未詳 、齊熙、 齊立齊熙郡,今融州。 齊建, 齊立齊安郡,今南恩,「建」字當考。 為二十三郡。唐至德元年,升五府經略討擊使為嶺南節度使,領州二十三州,與、潮、韶、循、康、瀧 今瀧水 、端、新、封、春 今陽春 、勤、 開寶五年廢,入陽春。 今化州石龍縣, 高、恩、雷、崖、瓊、振 今吉陽 、儋、萬、安、潘 今高州地 、滕是也。十年,又以漳、潮二州隸嶺南經略使。元和元年。複領潘、辨二州。 今化州地。 宋潘美平嶺南,得州六十,兼邕桂所隸言也。開寶五年,詔省嶺南郡縣,領州十五,賀州複隸廣西,實領韶、潮、梅、循、惠、連、封、新、南恩、南雄、英德、肇慶、德慶,凡十四郡。聖朝混一,至元二十七年,大籍戶定,廣、惠、潮為中路總管府,肇慶、南雄、韶、德慶為下路總管府,英德、南恩、新、封、循、梅、惠、連為散州。後以英德控制山獠要衝,升為路;而連之桂陽縣,以諸王投下食邑,得升州。今為路八,州七。
206 廣州屬縣
207 縣以部言之,不可勝載,今以州所領者疏於後。
208 前漢縣六:番禺、博羅、中宿 今清遠 、龍川、四會、揭陽。
209 後漢縣七:番禺、博羅、中宿、龍川、四會、揭陽、增城。
210 晉以揭陽為義安郡,以中宿屬始興郡。統縣六:番禺、博羅、龍川、四會、增城、平夷。
211 宋以四會為綏建郡。統縣十:番禺、博羅、龍川、增城、酉平、熙安、懷化、綏寧、高要、始昌。
212 齊縣十三:番禺、博羅、龍川、增城、高要、酉平、綏寧、新羅、揭陽、河源、安遠、熙安、懷化。 按:隋開皇十年,以熙安、懷化入番禺。
213 隋廢始興郡,以曲江、始興、翁源、樂昌隸廣州。又廢洭州,以浛洭 後避宋諱改浛光 來屬。統縣十五:南海、寶安 即東莞 、增城、四會、化蒙、曲江、始興、翁源、樂昌、浛光、清遠、政賓、懷集、義寧、新會。
214 唐以政賓入清遠,以四會、化蒙置南綏州,以義寧、新會置岡州,尋廢,屬廣州。統縣十三:南海、番禺、東莞、增城、四會、化蒙、懷集、洊水、清遠、浛光、真陽、義寧、新會。
215 南漢分南海,置常康、咸寧二縣,複以真陽屬英州。
216 宋開寶四年,以浛光屬連州。五年,以義寧入新會,以洊水入懷集,以化蒙入四會,以常康、咸寧複為南海。熙寧六年,以四會屬端州。紹興二十二年,始分四縣地,置香山。統縣八:南海、番禺、東莞、增城、清遠、懷集、新會、香山。
217 至元十六年,收附廣州。時荊湖行省兵馬先取懷集,遂附賀州。今統司一、縣七:錄事司、南海、番禺、東莞、增城、清遠、新會、香山。
218 以上三段見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五,廣字韻,「廣州府一」,引南海志。
219 番禺縣沿革
220 下縣。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互見清遠縣二禺山。屬南海郡,漢以來因之。宋志云:漢立番禺縣,故兩漢志及晉、宋、齊志南海郡下,並有番禺縣。隋開皇十年,改置南海縣,即今縣是也。長安三年,於江南洲上別置番禺縣,取舊名也。其洲周回約八十里。唐因之,分治郭下。宋開寶五年,並番禺入南海。皇佑三年 一作五年, 分南海為番禺,以五鄉為籍焉。縣治舊在州之東一里紫泥巷。熙寧二年,經略王靖度地東北徙建,今因之。
22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五,廣字韻,「廣州府一」,引南海志。
222 東莞縣沿革
223 中縣。本漢南海郡地。吳甘露三年,始置司鹽都尉。晉成帝咸和六年,立東莞郡,領縣六,寶安、安德、興寧、海豐、海安、欣樂是也。晉安帝義熙九年,分立義安郡。宋齊又云,東官太守治寶安縣,而南齊志亦云,東官郡有寶安,而治懷安。是晉、宋、齊皆嘗於其地置郡明矣。元和志又言:「隋開皇十年,廢郡,以縣隸廣州。」元和郡縣圖志卷三十四:「東莞縣,本漢博羅縣地。晉成帝咸和六年,於此置寶安縣,屬東莞郡。開皇十年,廢郡,以縣屬廣州。至德二年,改為東莞縣,取舊郡名也。」然隋猶以寶安名縣,詳見寰宇記。李唐至德三年更名東莞。宋開寶五年,省入增城,六年複置,今因之。
224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五,廣字韻,「廣州府一」,引南海志。
225 增城縣沿革
226 中縣。本漢番禺地,後漢建安六年置,故後漢志南海郡下有增城縣,晉、宋、齊因之。然宋志雖有東莞郡,云咸和六年分南海縣立,乃治寶安縣,非治增城縣也。隋志增城縣下注云:「舊志東莞縣,平陳廢。」隋書卷三十一地理志「南海郡」下增城注:「舊置東官郡,平陳廢。」然不明言置於何時。寰宇記云:「至黃武中,於此置東莞郡而立增城縣。」王東陽輿地紀勝辯云:「增城已見東漢志,非立於吳也。」或云,縣之命名,以昆崙山有「聞風增城」,故名,亦謂有增江雲。宋開寶五年,廢增城縣,六年複置,今因之。
227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28 清遠縣沿革
229 下縣。本漢中宿縣,以地有中宿峽,故名。屬南海郡。吳、晉並隸始興,故晉志始興郡下有中宿縣。梁改為清遠郡,中宿縣屬之。隋開皇十年,廢郡,置清遠縣,屬黃州。唐武德六年,省,(改)〔政〕賓縣入焉。今縣有政賓鄉,宋因之,今仍舊。
230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31 星分野
232 若以律為黃鍾,斗建在子,今吳越分野。晉天文志云:「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隋地理志云:「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得其分野。」唐一行禪師分楚圖云:「自韶、廣、康、封、藤、羅、雷州,南及珠崖,自北以東為星紀。」杜佑通典云:「於南越西在天文牽牛、婺女,則越之分野。」韓文公送竇平序云:「逾甌閩而南,皆百越之地。」於天文其次星紀,其星牽牛。
233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34 廣州道里
235 秦開南越新道,由此徂南入越,必道嶺嶠,時有五處。按通典云:「一、塞上嶺,今南康郡大庾嶺是也;二、騎田嶺,今桂陽郡服嶺是也;三、都龐嶺,今道州江華縣永明嶺是也;四、洭渚嶺,今江華界白芒嶺是也;五、越嶺,今始安郡北零陵臨源嶺是也。」通典卷一八四:「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嶺嶠,時有五處:塞上嶺一也,今南康郡大庚嶺是;騎田嶺二也,今桂陽郡臘嶺是;都龐嶺三也,今江華郡永明嶺是;氓渚嶺四也,今江華界白芒嶺是;越城嶺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南臨源嶺是。西自衡山之南,東窮於海,一山之限也。」此秦人戍守之道也。漢武代越,以伏波將軍出桂陽,下湟水;樓船將軍出豫章,下臨浦;戈船、下瀨將軍出零陵,或下漓水,或抵蒼梧;發夜郎兵,下■■羊牱江;咸會番禺:蓋漢人討擊之道也。若夫游旅之往來,負販之轉輸,穹官顯人之南轅,則自凌江下湞水者,由韶州為北路;自始安下漓水者,由封州為西路;自循陽下龍川,自潮陽歷海豐者,皆由惠州為東路;其自連州下湟水,則為西伯路。舟行陸走,咸至州而輻湊焉。有張文獻公九齡鑿開大庾嶺序、餘襄公靖韶州真水館記、林運使安宅修潮惠下路驛記,掇其大略,附注於後。
236 (張序曰:「初嶺東廢路,人苦峻極。開元四載,俾左拾遺張九齡,相其山谷之宜,革其阪險之故,役匪逾時,則已坦坦而方九軌據張九齡曲江集卷十一開鑿大庾嶺路序,「九軌」為「五軌」。,闐闐而走四通。」
237 餘記曰:「凡廣東,西之通道有三:出零陵,下漓水者,由桂州;出豫章,下真水者,由韶州;出桂陽,下武水者,亦由韶州。之嶠南者雖三道,而下真水者十七八焉。」)
238 南海縣道里
239 四至  東至番禺縣東城二里,西至四會、高要二縣界地名磯磄村一百二十五里,南至新會縣界地名古勞裏一百五十二里,北至清遠縣界地名巴由一百八十三里。
240 八到  東到番禺縣即本路城二里,西到四會縣治二百四里,南到新會縣治二百二十五里,北到清遠縣治三百里,東北到番禺縣城及錄事司五里,東南到新會縣治二百九十里,西北到清遠縣治三百里,西南到番禺縣城及錄事司三里。
24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42 番禺縣道里
243 東到東莞縣二百五十里,西到南海縣治二里,南到新會縣治二百五十里,北到清遠縣治三百里,東北到增城縣一百七十里,東南到東莞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北到清遠縣治三百里,西南到香山縣治二百八十里。
244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45 東莞縣道里
246 東到惠州路城三百里,西到香山縣治三百里,南到大洋難定裏數,北到增城縣治一百里,東北到博羅縣治一百六十里,西北到番禺縣城三百里,東南到大洋難定裏數,西南到香山縣治三百里。
247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48 新會縣道里
249 西至新州界北雙一百里,北至南海縣界河清坊八十里。
250 東到南海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到南恩州城四百里,南到香山縣治二百一十里,北到南海縣二百九十里,東北到南海縣治二百里,東南到香山縣治二百一十里,西北到肇慶路城三百里,西南到新州城二百一十里。
25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52 增城縣道里
253 東至博羅縣界角子山三十里,西至番禺縣界長吉里二百里,南至東莞縣界海洋一百里,北至清遠縣朱案四百里。
254 東到博羅縣治一百七十里,西到番禺縣城二百五十里,南到東莞縣治一百五十里,北到英德路城五百五十里,東北到河源縣治四百五十里,東南到東莞縣治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清遠縣治四百里,西南到番禺縣城二百三十里。
255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56 香山縣道里
257 東至東莞縣界大洋一百五十里,西至新會縣界潮陽里一百里,南至大洋難定裏數北至番禺、南海兩縣界地名三角山二百二十里。
258 東到東莞縣治水路二百五十里,西到新會縣治水路一百五十里,南到南蕃大洋難定裏數,北到番禺、南海縣治水路二百二十里,東南到大虞山、九星洋水路三百里,西南到新會縣潮陽里水路二百八十里,東北到東莞縣治水路一百五十里,西北到浮虛海及新會縣治水路一百五十里。
259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60 清遠縣道里
261 東至增城縣界楊梅裏一百五十里,西至四會縣上元鄉七十里,南至南海縣胥江七十五里,北至桂陽州陽山縣界政賓鄉二百里。
262 東到增城縣治二百五十里,西到四會縣治四十里,南到南海縣治三百里,北到番禺、南海縣治三百里,東北到浛光縣一百六十里,西北到番禺、南海縣治三百里,東南到番禺縣城二百五十里,西南到番禺縣城三百里。
263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64 錄事司井
265 月井,舊在轉運司主管廳側月華樓下。月出照映井底,水脈不竭。與日井相望。
266 錄淨丹井,古圖經云:綠淨堂舊名濯鮮堂。 今奉貞觀。 曾運使噩招方士雲集,蓋取葛仙煉丹藥洲之義,因以丹井名。
267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68 南海縣井
269 越井,名天井,又名越台岡井,或名趙佗井。番禺雜記云:「偽劉呼為玉龍泉,唯以供己,禁民無得汲。」由此井數步而南,井曰通泉,劉龑所鑿。劉龑,始據南越者。今北二井,莫知所存。昔有墜酒杯於越井者,後於石門得之,故陳江總詩云:「石門通越井」輿地紀勝卷八九江總別南海賓化侯:「石關通越井,蒲澗邇靈洲。」。又鮑仙姑行灸南海云:「吾有越井岡艾,唐崔煒得之。」又唐崔子向有詩云:「越井岡頭松柏老,越王台上生秋草。」越井久廢,莫考其跡。或云在越台山凸處。
270 日井,在城外千佛寺側。太陽生東,照映井下,因名。今廢。 元一統志云:「井在州治野渡北。」
271 星泉井,在金肅門外繡衣坊。鑿井之始,井中見星,故名。 輿地紀勝:「在金肅門外直街,時有光若星,故名。」
272 珊瑚井,詳見「浮邱山」。
273 雙井,古圖經云:「在南海縣西,中夾官路,其味次於達摩泉。」歲久堙塞。
274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75 番禺縣井
276 孫公井二,在州北教場內。元豐八年,孫龍圖頎鑿之,故名。
277 安期煉丹井,在碧虛觀前。番禺記云:「數十年不汲,其味常甘,煎茶浸果,有金石氣。」今存一石井欄,在三清殿前,欄八方,上刻八卦。
278 鮑姑井,鮑姑,即葛稚川妻也。古圖經云:「嘗行灸於南海,唐崔煒遇之,仙姑曰:『吾善灸贅疣,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意。』越井,即鮑姑井也。」唐子西有詩云:「廢台樛女後,遺井鮑姑時。」圖志不指言其地,紀雲景泰寺、碧虛觀多有題,未知孰是。
279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80 增城縣井
281 泉子井,在縣南三十五里。泉湧地中,清甘可掬,灌溉尤博。舊有亭名醒心,紹熙三年,權縣許伯鳳更創,改名廣濟。
282 雲母井,何仙姑煉雲母所汲也。 詳見「會仙觀」。
283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84 新會縣井
285 瓦窯井,在縣西北半里。泉清而味甘,與達摩泉相類,譚家井次之。
286 譚家井,在縣西半里。
287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88 錄事司坊里
289 西城十九坊,歸附後,以魁星入耆德,福星入聯桂坊。
290 東南隅:聯桂,文信,望仙,衣錦。 西南隅:德星,中和,親仁,貴德。 東北隅:桂華,青雲。 西北隅:會通,晝錦,耆德。
29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92 南海縣坊里
293 城西十二坊,城北三坊,歸附後更易不一,今屬附郭里。又有六鄉十七里。今析為三十五里,各里以坊之大者為名。
294 城西廂:叢桂,仙桂,泰亨,德義,由義,和平,泰和,太平,陽春。城北(鄉)〔廂〕:弦歌,登雲,朝天。 附郭裏:江村里,仁寧里,鹽步里,江尾里,大圃里,扶南里,吉利鄉,歸仁里,永業里,龍原里,歸政里,萬善里,先天裏,府郭裏,長興里,長寧里,上下里,保義里,和順鄉,龍眼裡,孝義里,賓興鄉,長寧鄉,保池裏,觀光裏,思仁里,政順鄉,林嶽裏,順義里,豐衍里,永通鎮。
295 【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296 番禺縣坊里
297 子城三坊,今以五仙入十賢。城南八坊,今以鼎魁、登俊入壽寧,仁壽入泰通,擢桂入東城。八坊更易不一,初無定名。
298 子城廂:興賢。 城南廂:狀元,世科,泰通,鼎魁,登俊,擢桂。 東城廂:道愛,賓日,拱辰,高明,先春,振文,吉和。 上、下桂林鄉,永保鄉,慕德鄉,依仁鄉,上德里,寧樂里,流溪裏,沙溪裏。
299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300 新會縣坊里
301 永寧鄉,常鄉鄉,德行上、下里,文章上、下里。 舊名章湧。
302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303 香山縣坊里
304 文順鄉,延福里,皇字圍,四字圍,大字圍,五常字圍,恭字圍,良字圍,得能字圍,永樂鄉,永寧鄉,譚州黃旗角,大、小欖,海州。
305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306 南海縣陂塘
307 泮塘,在郡西六里。耆舊相傳,偽劉時花塢,一水環繞林幽邃。
308 活龍塘,俗呼掘龍塘,在三角巿。郡人禱雨於此。舊創雷壇,今廢。
309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0六,廣字韻,「廣州府二」,引南海志。
310 氣候
311 南自衡岳,分為五嶺,清淑扶輿之氣鍾焉。溟海挹潤,溫風徐來,是謂東南之仁。氣遷俗隨,霜露時降,人居若東西州,唐已然矣。二氣相薄,間有不齊,風暮北而朝南,時春寒而秋熱,於是有「急脫急著勝服藥」之謠,此氣候變熊然耳。大抵自江以南,地率卑濕,循嶺以下,海氣尤蒸,春夏之交,易有雍閼湫底之患焉。
312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〇七,廣字韻,「廣州府三」,引南海志。
313 龍舌嶺
314 在廣州府香山縣南二十里。
315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〇,嶺字韻,「龍舌嶺」條,引南海志。
316 黃公嶺
317 在廣州府東莞縣東南十里。
318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〇,嶺字韻,「黃公嶺」條,引南海志。
319 歐陽嶺
320 在廣州增城縣東二十里,高一百二十五丈,接羅浮山,葛稚川丹灶之西。故老相傳,舊有歐陽氏居此,年百歲,故名。
321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〇,嶺字韻,「歐陽嶺」條,引南海志。
322 雲母嶺
323 在廣州府增城縣西歸仁鄉二十里,山有雲母石,故名。
324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〇,嶺字韻,「雲母嶺」條,引南海志。
325 焦石嶺
326 在廣州增城縣東開元鄉五里。舊傳浮山自海來,遙瞻焦石,遂碇於博羅,今所謂浮碇岡是也。
327 永樂大典卷一一九八〇,嶺字韻,「焦石嶺」條,引南海志。
328 何仙姑
329 增城人何仙姑,所居地曰春岡,下有穴,產云母。忽夢老人教以服餌,兼得化煉之術,後常服之,體覺輕健,日月有異。一日,告其母欲游羅浮,母曰:「女子迎送不出門,奈何獨游?」數日又告,母方止,忽不見。
330 永樂大典卷一三一三六,夢字韻,「夢老人」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31 慧珠夢偉丈夫
332 州城西四里西禪寺,有僧慧珠,夢偉丈夫,長髯氅衣,由寺東廡來,謂珠曰:「可止。」珠覺,莫曉。次日,郡人霍姓者來告,曰:「向經浙西 □祠山香火,奉事惟謹。忽夢中語以家居葷茹,當處近廓剎境。詰旦,再卜得西禪,故請。」因出袖中像以示珠,乃如夢中所睹者,遂創祠安之。水旱禱必應。
333 永樂大典卷一三一三六,夢字韻,「夢偉丈夫」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34 袁複夢群羊相屬
335 宋紹興十三年,提舉巿舶袁複以回舶禱於神,夢群羊相屬以歸,且占之,曰:「方言以涉海為放洋,茲其兆歟?」舶果至倍常。
336 永樂大典卷一三一三六,夢字韻,「夢群羊相屬」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37 錢吉老夢松求治斧痕
338 清遠縣東三十里,峽山廣慶寺飛來殿西南,有巨松傍崖而植。(太)〔大〕觀元年,皇城使錢師愈艤舟寺岸,從者斧松以照夜,師愈不之知也。明年,殿直錢吉老者宿岸下,夢一叟揖而前曰:「餘居此三百稔,曩公族屬之從者斧餘漆以代燭,血漬今未愈,公能為我白丈室老療治,庶幾育此字疑為「盲」字。風不能撼,俾餘得順天命,則公賜已。」吉老詰其姓名居第,則曰:「餘非圓首方足,乃植物中含靈者。飛來殿西南隅十餘步,餘居也。」欲遲明以告於寺,偶複寢方酣,舟師已解維去,覺而詢之,去寺已數里。過浛光,以語縣宰彭球。球便道詣寺,因即吉老夢求之,得巨松,去根尺餘有斧痕,脂乳尚注。遂白丈室,補以土,松今猶存。
339 永樂大典卷一三一四〇,夢字韻,「夢松求治斧痕」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40 正俊禪師建道場
341 清遠縣東三十里有延祚寺。梁武帝末,有二神人化為游方士來寺,叩正俊禪師曰:「峽山據清遠上流,建一道場,足立勝槩,師居之乎?」俊然之。俄中夜風雨暴作,遲明啟戶,寶像儼設。舊云:黃帝二庶子善音律,南採昆崙竹為黃鍾之管,與帝左右二臣同隱此山。化為游方士□□者,非二庶子即二臣也。有祠在寺東偏,靈應顯著,山與寺多異跡。
342 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三,士字韻,「神化方士」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43 波羅蜜樹
344 波羅蜜樹,實大如冬瓜,三月採取,味甘酸二種,出大理、永昌、臨安,百夷蠻中。
345 永樂大典卷一四五三六,樹字韻,「波羅蜜樹」條,引南海志。
346 楊長孺
347 宋楊長孺,誠齊之子也。為廣州經略使,知州事,清白著於時,有詔獎諭,謂其清似吳隱之。
348 永樂大典卷一四五四五,著字韻,「清白著」條,引廣州府南海志。
349 李迪
350 宋李迪治廣,嚴於御軍,戢吏治盜,發奸擲伏,時而用之。猾胥黠子,重足側立,不敢逞。
351 永樂大典卷一九七八三,伏字韻,「善於擲伏」條,引南海志。
352 蔣之奇撰廣州州學記
353 元佑元年,番禺缺守,有詔以命臣之奇來治州事。始至下車,既見吏民,即謁先聖。明年仲春上丁,複行釋奠之禮。陟降延戺,顧瞻學宮,多歷年所。堂廡庳陿,隅奧側陋,師生所廬,曾莫攸處,講肄之次,寢以毀廢,怵然於心,思所以完葺之。會得鄉亭餘材,悉輦置以充用,先治兩廡,次作講堂,悅徒勸工,不出旬月,而兩廡翼如,講堂眈如。還顧夫子之殿,益卑圮不稱,議道之堂,亦複摧撓,乃規廣其基,而大新其構。然計費甚巨,遂以謀於漕司,欣然聽許,增與之金,益巿材用,伐山浮海,不期而集。而番禺南海三屬邑令,實分董其事,專精畢力,日督月趣,乃斵乃治,乃途乃塈,勞徠勸向,功緒就畢。越明年夏學成,為殿南向,橫六楹,縱四楹,講堂、議道堂及於兩序,總四百二十有四楹。於是典學之官,與其正錄,及凡在學之有職掌者,牆立而進曰:「學已完矣,願有紀述,以詔於後。」餘曰:「此固學士大夫之職也,其何敢辭。然愚嘗竊觀古今綴文之士,紀郡縣之學者,蓋亦多矣,其言率未嘗及於夫子之道,以開學者之聽明,而止敘其營作之近功,與夫教學之淺事,非所先也。古人所謂因事以陳辭者,庶幾以是寄餘之言焉。」
354 餘以謂夫子之道廣而大,故極天地而不能以蓋載;夫子之道變而通,故■古今而不能以終窮。彼其妙體存乎神,而人莫之能原;妙用藏乎易,而人莫之能測。蓋自體而出焉,則始於無思無為,寂然不動,而其應也,至於感而遂通;自用而入焉,則見於有為有行,問焉以言,而其極也,至於不行而至。化而裁之存乎變,則一闢一闔之謂也;推而行之存乎通,則往來不窮之謂也。積焉而不已,以至於日新,是之謂盛德;運焉而不窮,以至於富有,是之謂大業。是以其言則為詩書,其行則為禮樂,其法則為春秋,其燕間談說,造次踐履,則為孝經論語,而其妙則總之於易焉。自子貢,門人之高弟也,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所可聞者,夫子之文章而已。顏淵,幾於聖者也,而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如有所立,則卓爾而難從;奔軼絕塵,則瞠若乎其後矣。彼顏淵、子貢之徒,親見聖人,而猶若是,又況於聞而知之者乎?故自夫子之沒,學而得其傳,傳而得其意者,孟軻氏、楊雄氏而止耳。至於荀況氏、韓愈氏,則擇焉而不精,造焉而不醇,吾未見其無疵也。
355 抑餘又聞之,有教無類,立賢無方。蓋上之行教也,無華蠻之限;天之生賢也,無遠近之間。韶之曲江,越在荒服;愛之日南,介於外夷,而猶有張九齡、姜公輔之儔出焉。豈以番禺之盛,而獨無昂霄聳壑之材見於世哉?殆所以教養之道未盡其方耳。番禺,自古一都會也。五嶺峙其北,大海環其東。眾水匯於前,群峰擁於後。氣象雄偉,非它州比。繇漢以來,實為南越,屈強一方,最為強國。自高后、武帝時,雖力征經營,而兵鋒之出,嘗輒挫衄。漢之名臣如陸賈、嚴助、終軍之徒,皆嘗奉使而諭意焉。彼椎結之尉佗方以蠻夷大長老夫自處,傳國五世九十餘,終以滅亡。逮唐季之亂,劉氏陟、玢、晟、鋹,四世竊據,亦五十餘年,窮奢侈,酷刑罰,誅近世,戮群弟,以至失國。其治蹇淺,不足稱列,夫豈暇遑庠序之事哉?此其所以歷年之久,而未有魁偉卓越之士聞於時者,亦理然也。
356 庠序者,固育材之地,為政者舍此而不務,非知治者也。夫謹簿書,弊獄訟,趣辦於目前,而收功淺;崇師儒,興學校,初雖若迂遲闊緩,而其效嘗見於千百年之後,雖至於衰亂之世,而餘風遺烈,猶未泯也。務其近小,而忽其遠大,不可謂智。是以衛颯下車,必修庠序;何武行部,先即學宮,彼蓋知所本云。自斯學之成,會朝廷適除教官,專誨導之任。隆棟挺桷,屹其山立;褒衣峨冠,坌其云至。繇今以往,將見人倫益以明,禮義益以起,而士之秀異者,亦益以出,則豈惟中州之人哉?雖卉裳■■剡衣,胡夷蛋蠻,猶將竭蹶而趨風,鼓舞而向化,永綏南邦,同底大道,然後為斯學之成也。餘既為之記,又系以詩曰:
357 諸侯之學,是謂泮水。詩人所頌,魯侯戾止。獻馘於是,獻囚於是。採芹則美,飲酒維旨。淮夷來服,觩弓搜矢。其摯維何,元龜象齒。區區魯邦,陋無足紀。維泮之興,功烈如彼。下逮鄭國,學校不修。青青子衿,莫肯來游。誰欲毀之,僑告厥猶。視其所召,藥之則瘳。我得吾師,實獲所求。首善於京,其速置郵。矧在守長,宣化承流。德音不昭,維職之憂。番禺之學,莫原所作。歲月其綿,棟楹腐惡。藩級板夷,屋垣圮剝。圖像之威,弗丹弗雘。聖經不談,束置高閣。講席其虛,維塵漠漠。譬彼弗殖,萎其將落。於嗟斯民,誰啟誰覺。釋老二氏,尚能尊師。豈伊吾儒,曾是弗為。廢道若此,莫或恥之。振而起諸,豈不在茲。爰命鳩材,僝工以時。肇新兩序,翼如翬飛。載闢祠庭,奐其輪而。頤指而化,鬼設神施。乃延師生,來燕來處。匪怒伊教,載笑載語。籩豆有踐,淆核維旅。以妥以侑,禮儀具舉。濟濟多士,進退規矩。夏弦春誦,各得其所。相彼錯薪,有擢維楚。遐不作人,成是才住。在漢循吏,時則文翁。修起學宮,成都巿中。常袞在閩,講導從容。士比內州,歲貢以充。賢不天成,有養自蒙。誰謂越遠,齊魯同風。憬彼夷蠻,來順來從。南交底寧,猗學之功。
358 章楶撰廣州府移學記
359 我宋統一海??禹,百有三十七年於茲矣。崇文向儒,聖聖相繼,其禮義之教,道德之化,熏陶漸染,萬里一俗。雖在窮荒之裔,僻邦陋邑,畎畝閭閻之人,皆知誦詩書,窮義理,潔身砥礪,以待鄉里之選。躐高科,取顯名者,比比有之。嗚呼,盛矣哉!
360 二廣據五嶺之南,凡四十餘州,而番禺為巨鎮,至於士人之知名者獨少,而業文擢第,及劣於他州,其故何哉?按州圖,去京師四千七百里,帶山並海,依險阻以為固。秦漢以來,常為奸雄桀黠竊據其地,其後廢國為郡,置吏統治。至者彈擊豪強,鋤剪寇盜之不暇,尚何及教化之事哉?蓋水陸之道四達,而蕃商海舶之所湊也。群象珠玉,異香靈藥,珍麗瑋怪之物之所聚也。四方之人,雜居於巿井,輕身射利,出沒波濤之間,冒不測之險,死且無悔。彼既殖貨浩博,而其效且速,好義之心,不能勝於欲利,豈其勢之使然歟?又其俗喜游樂,不恥爭鬬。婦代其夫訴訟,足躡公庭,如在其室家,詭辭巧辯,喧嘖誕謾,被鞭笞而去者無日無之。巨室父子,或異居焉;兄弟骨肉,急難不相救。少犯長,老欺幼,而不知以為非也。嫁娶間有無媒妁者,而父母弗之禁也;喪葬送終之禮,犯分過厚,蕩然無制。朝富暮貧,常甘心焉。豈習俗之積久,而朝廷之教化未孚歟?抑長上之人,不能廉己正身,以先百姓,使百姓無所視效歟?此楶所以日夜責躬自咎,又痛為廣人惜之也。
361 古者鄉黨都鄙,莫不有學。學者,賢人之所止,而禮義之所自出也。故餘始領職,即以庠序為先,思與學士講論六經之言,修飾五典之教,明人倫,親小民,以風示境內,漸摩礲錯,期以歲月。顧學舍在中城之西,與尼寺相北,迫近巿廛,喧嘩冗雜,殆非弦誦之所。度地辨方,又不合古制。而轉運使傅公志康、轉運判官馮公彥信,亦嘗以是為言。一日,諸生百有五十一人以狀來請,極道郡學遷置非宜,條其所以然之狀,願輸金於官,擇地而徙焉。總會所輸之錢,凡百有二十餘萬,漕台所助者半之。於是為之相攸經畫,參考陰陽家之說,咸曰牙城東南隅,有駐泊都監官廨,直番山之前,而風水且順,建學聚徒,此其吉地也。若夫三代之學,其略不可得而見。孟軻氏去聖未遠,止能道其命名之意爾。禮記著四代養老之學,有東西左右之辨。而賈誼亦陳五學之說,然所言者天子之學,不及諸侯之制也。是說疑漢儒穿鑿,無所考証。獨記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與今京師郡國建學之方無所乖戾,然則位必東南,理無疑矣。於是為之請於部使者,既得報,乃揆日聚土,且闢且築,募工分領而新之。規摹無所變更也,廣輪無所益損也,先之以夫子之殿,次之以議道之堂,兩廡及門,先後有序,講堂最後,為其梁棟未具爾。舊門之外,隙地猶廣,因作重門焉。兩門之間,又增建屋十四楹,東西相向,以為客次、小學直學之廬舍。以乙亥十一月丁巳鳩工,明年六月辛巳告成。諸生求為文以紀始末,餘勉從其請云。
362 當稽考載籍,自晉唐以來,守茲土者,名臣巨公,不為少矣。治效偉跡,班班見於方策,大抵多以清白稱。至於勸學育材,作新人物,則寂然無聞。考尋學校之跡,宜其無睹也。惟西城蕃巿有夫子廟址。慶歷中,仁宗詔天下興學,當時郡守奉行苟且,即夫子廟以為之,而其制度迫陋,不足以容生徒。皇佑二年,知州事田瑜徙於州之東南,始斥大之。熙寧元年,張田為州,懲艾儂知高之寇,請增築東城,而學為城所侵,因徙國慶寺之東,未及營造而田卒。其後郡人劉富納貲獻材,戮力以自效,殿堂廊序,始將完矣,轉運陳安道鄙其庳陋,止富勿修,盡以官錢巿良材而僕斫焉,始構東屋四十楹有畸,以為生員廬舍,太守程師孟繼成其在西者。今開封尹蔣公穎叔初下車,謁先聖,憫棟宇之化壞,懼廟貌之不嚴,而議道、講堂,反卑於廊廡,規圖經畫,銳意於興作,於是兩廡翼然植其旁,大殿巍然起其中,工告休,而穎叔領六路漕挽之寄,親為撰記,又系之以詩。而二堂未甚宏偉,乃以遺執政右丞蔡公。公至未閱歲,又改鎮東之命。議道既建,而講堂獨弗克就,將去,寓意於辭廟之祭文,諉後人以成其緒。自庚午迄今七年矣,歲月不謂不遠,竟未如公之志。甚哉!事之難成也如此。始餘欲從諸生之請,或者曰:「前日欲構一堂,淹久尚爾,今築基徙學,成無期矣。」餘以謂天下之事無難易,顧為之何如爾。萬鈞之重,可以並力舉也;九仞之山,可以累土成也。不合眾智,不能資聞見之廣;不因人心,豈足建長久之利哉?是舉也,微外台倡其端,別乘揆其策,賓幕軍佐樂事而赴功,則區區白髮之太守,安能致其力哉?雖然,太守之於廣人可謂無負矣。其欲成就諸生之才,亦以勤矣。因學之成,告於諸生曰:
363 夫學不力,不足以成德;善不明,不足以充擴其性。誦孔孟之書,學先王之道,苟無至誠好善之實,而不知性命死生之說,外禍福,輕富貴,則何足以謂之君子儒哉?文章,可學而工也;議論,可講而到也。巍科殊級,可以力取也;富貴利達,可以苟得也。此皆世俗之所貴,彼所謂貴者,非良貴也。君子之所以異於眾人者,以其存心。心之所存,四端而已。不誠其意,不足以正心;不正其心,不足以修身;不修其身,不足以齊家;至於治國平天下之道,一本諸心而已矣。諸生其勉焉!若夫喪良心而逐外物,君子謂之惑; 徇虛名而忘實行,君子謂之盜。盜可為乎哉?惑可久乎哉?前日穎叔為記,論夫子之道,以開諸生之聰明;餘今又陳正心誠意之方,以破重外之惑。諸生其與師友朝夕講論德誼,寧心以明善,琢磨言行,使之內外如一。暇日還家,其長者,當以是諄諄告於子弟;其少者,當以是反複陳於父兄之前。日切月劘,使廣之風俗丕變如齊魯之國,是太守之所望也。雖然,豈止於是而已哉?異日諸生有能傑然獨立,不以富貴介於心,都高位,據顯塗,推廣所學以及天下之生靈,使薦紳大夫傾心竦慕曰:「此番愚郡國生員也。」如是,則太守亦有餘榮。諸生其勉焉,而無忘譚公經始之勤。 譚文初前通判此州。
364 紹聖丙子七月六日記。
365 程矩撰學田記
366 熙寧四年春三月,廣平程公以光祿卿、直昭文館、知州事,兼經略安撫巿舶勸農等使;六月,詔寵治效,遷右諫議大夫,再居是任,不奪民惠也。初,公下車,延問諸生,講究風俗所宜去取者,默而可否之,教條警勸,若屈指而挈裘領也。公識略精給,舉無遺畫,以控制荒服。廣為都會,治府西偏,異俗雜處,貨積不可訾計,而無城郭以居;其且創賊儂之毒,血肉煨燼,殆無孑遺。乃經始栽築,而上可其奏,周環二十里,五十六日而土工畢,人樂安處焉。昔不逞輩嘯集剽暴,必急於捕索,則泛諸海而逝矣,故有刲裂之刑,期於懲止;公晏若鎮輯,奪攘衰息,此經略安撫得其任也。遠人貿易,琛貨之歸,舳艫相銜,按籍較舊,為戚計之倍,此又巿舶得其職也。公建議計丁出粟,不以貧富為差,是用驅游手,率趨南畝,窒詭避之狡穴,固安土之常業,此又勸農得其理也。況複宣諭內志,使殊絕之域,知有聖人之化,以是注輦國酋長來新天慶道館,無慮數百楹,用祝天子壽。然則厲威以制人,而閨門有違者,況其遠者乎?懋德以從政,而桀驁有循者,況其柔良者乎?習尚美惡,由教之廢興也。一人篤善,則及於家,而至於鄉,豈以提封而止焉。故曰:俗之不刑,師帥之過也。公之聽斷,雖訟競紛委,唯一言折之,而日不移數刻,庭間以寂。故優游多暇,闢視事之堂,巾卷在列,切劘講解,其弗帥者視之,而知鄉道也。郡人試將作監主簿劉富,居一日,趨拜墀下曰:「富有負郭不腆之土,而廩庾居舍卒,嘗改治之,總其直與廢,為錢百五十萬,乞資於學官。」懷化將軍卒押陀羅,亦捐貲以完齋宇,複售田以增多之,其數亦埒富之入;且願置別舍,以來蕃俗子弟,群處講學,庶太平德澤,無遠邇之限也。夫厚藏之人,錐刀之末,何嘗憚而不爭之;至有以死生罪福,誇說脅誘,則胠篋探囊,未嘗為之憾恨,豈有意於儒者之聚歟?然於是也,非狃陶教化而輒寤者哉?夫聖賢之道,雖充足於己,而油然樂於胸中,必恃食以生。始公以圭田之收,繼生員之給,今有不待戒告而願贍其用,是可語於善也。噫,子產為鄭三年,輿人以田疇之殖、子弟之誨誦之,然其初也,怨怒亦至。公則不然,由戾止而久之,民畏民愛,一之而已矣。豈詩所謂「豈弟君子」者耶?矩向承乏簽書判官事,實詳其所謂,因得以記之。若頃畝、場畔、租賦之計,悉識諸碑陰。
367 七年四月十六日記。
368 以上三段見永樂大典卷二一九八四,學字韻,「郡縣學三十」,引南海志。
369 按:明黃佐廣州人物傳中獨引南海志者共四處,其中一處系明代人物,三處用南海志,應為南海志之佚文,茲將輯出。
370 霍暐
371 霍暐,字明甫,南海人。篤志向學,故與馬子才游。子才者,鎮南節度推官鄱陽馬存也。暐之為文也,淵雋奇古,不與俗合。或勸易其習,乃質諸存,存以序送之,蓋推許之也。其略曰:「予讀書至盤庚三篇,周公之誥,如在宗廟、武庫之中觀古器,茫然不之識;如登太行之崎嶇,劍閣之道,羊腸九折之險,一步一止而九嘆息也;如夷狄蠻貊窮荒萬里之人聽華人之音,累十譯僅乃通。當時之人,號曰告令於一日之間,何自而知之也?當時之學,士大夫借曰知之可也;田夫野叟,閭巷之徒,保自而知之?(切)〔竊〕意三代之民,家家業儒,人人有士君子之識,所謂道德仁義之意,性命之說,典誥之語,一聞見而盡識之,非上之人好為聱牙倔強,以驚拂之也,蓋其所習者素曉也。南海霍公,好古文,日夜習誦,其下筆極有力,語梗而氣勁,讀之有不能成句者,以是連不得志於有司,同進之士,時或疑怪。頗自悔,欲為新麗軟熟之習以易業,而見謀於予。予曰:『子必勉之!三代之文章,民之所知也,後之學者有所不知也。當時以為常言相告語,後世之注釋者,不能竟也,是後世之學者不如三代之民也。非子之恥,學者之恥也。子必勉之!』」
372 初,皇佑間,新會龍山之水,色變而為紫者旬日,人皆以為瑞。暐獨持論,以謂:「清者,水之真體也,變而為紫,非正色也,其必水之怪乎?水,陰物也,陰之類為小人,為夷狄,為盜賊奸宄。今水失其常性,吾恐其關於國家者大也。」因記其事,其特立獨見此類也。後蔡京、童貫輩當國,有金人之變,江南盜賊蠭起,皆如言。
373 元佑初,入太學。時詔舉八行,人以暐之修己教於家者無閒言,遂以應命,官終海豐縣尉。時東莞王知亦有學行,同預是科。廣之士,以八行著者,暐暨知二人而已,鄉評咸謂無愧色雲。知未及仕而卒。 (用南海志修)
374 廣州人物傳卷六「宋國學生霍公暐」。
375 陳康延
376 陳康延,字符舉,番禺人,力學自奮。紹興庚辰登進士第,初調鐔津勾警,再調龍川錄事。三任學官,兩歷邑令。淳熙間,適康延改秩入京,朝廷議催二廣監,丞相梁克家與康延厚,召赴都堂,俾之分司蒼梧,以任是責,事成,處以監司。康延力辭曰:「二廣民力竭矣,催之則民重困,寧居卑官,決不敢以害民之事而圖厚祿。」克家以其志不可奪,愈器重之。議亦寢,遂有知梅州之除。到郡,訪民利病,謂境內常有贛商之擾,於是嚴保伍之法,不得與贛商私販。複於江廣往來之衝,立寨募土兵,與戎兵雜居,置隅總為之鄉導,俟有緩急,並力夾攻。又立山寨,以邀其歸。賊不敢犯,民賴以安。家居不務華飾,龔茂良帥廣日,造其廬,怪所居湫隘,勸康延新之。笑曰:「吾耐此耳,處之裕如也。」僅有田五十畝以卒歲,其清白如此。官至朝散大夫。澤延長子洪彥,端溪令。孫棫,領鄉薦,為府學正。 (用南海志修)
377 廣州人物傳卷七「宋知州陳公康延」。
378 劉鎮 (附梁文奎、梁該)
379 劉鎮,字叔安,南海人。兄弟三人,俱有文名。事親宗黨稱其孝。嘉泰二年,登進士第。性恬淡,不事干矯,鄉士大夫皆賢之。自號隨如,學者稱為隨如先生。仲弟鎔,字叔冶,尤工於書。慶元五年,登進士第,嘗知欽州,官至朝奉大夫。季弟鐸,字叔文。紹熙四年,登進士第。初,兄弟自為師友,及相繼而顯,邦人榮之,贈以詩曰:「三子皆黃甲,一門無白丁。」有司名其所居坊曰叢桂,里曰賢巷,以旌之。鎮尤長於詩,明白清潤,為時所推。嘗與崔與之交游,及與之薨,搢紳多吊以詩,鎮有曰:「始終無玷缺,出處最光明。」人指以為實錄,其造語典實此類也。有文集行於世。
380 時又有梁文奎者,東莞人。博學強記,為文尚理致。開禧元年廷對,幾中首選,已而,置乙科第一。歷左藏十餘年不調,處之自如。
381 又有梁該者,亦東莞人。長於記問,人呼之曰「書笥」。嘉定七年進士,官至倅車。皆一時文學之冠也。 (用南海志修)
382 廣州人物傳卷七「宋隨如先生劉公鎮」。
383 〇分類索引
384 沿革
385 廣州建置沿革……一二九
386 廣州屬郡……一三六
387 廣州屬縣……一三七
388 取廣州始末……一三四
389 番禺縣沿革……一三九
390 東莞縣沿革……一三九
391 增城縣沿革……一四〇
392 清遠縣沿革……一四〇
393 道里
394 廣州道裏……一四二
395 南海縣道裏……一四四
396 番禺縣道裏……一四四
397 東莞縣道裏……一四四
398 新會縣道裏……一四五
399 增城縣道裏……一四五
400 香山縣道裏……一四六
401 清遠縣道裏……一四六
402 坊里
403 錄事司坊裏……一四九
404 南海縣坊裏……一五〇
405 番禺縣坊裏……一五〇
406 新會縣坊裏……一五〇
407 香山縣坊裏……一五一
408 星分野……一四一
409 氣候……一五一
410 山川
411 崖山門……一二五
412 錦石岩……一二八
413 黃公嶺……一五二
414 歐陽嶺……一五二
415 雲母嶺……一五二
416 焦石嶺……一五三
417 龍舌嶺……一五三
418 風湖……一一九
419 菊湖……一一九
420 仙湖……一二〇
421 湯湖……一二〇
422 鱷湖……一二〇
423 織女湖……一二〇
424 泮塘……一五一
425 活龍塘……一五一
426 玉液池……一二五
427 建置
428 妙高台……一二一
429 鶴舒台……一二一
430 瓊台……一二一
431 八賢堂……一二六
432 十賢堂……一二六
433 運甓齋……一二〇
434 月井……一四七
435 綠淨丹井……一四七
436 越井……一四七
437 日井……一四七
438 星泉井……一四八
439 珊湖井……一四八
440 雙井……一四八
441 孫公井……一四八
442 安期煉丹井……一四八
443 鮑姑井……一四八
444 泉子井……一四九
445 雲母井……一四九
446 瓦窯井……一四九
447 譚家井……一四九
448 人物
449 達岸禪師……一二六
450 李康臣……一二八
451 崔與之……一二二
452 簡克己……一一九
453 楊長孺……一五六
454 李迪……一五六
455 呂恕……一二八
456 趙謙……一二四
457 霍暐……一六六
458 陳康延……一六八
459 劉鎮……一六九
460 梁文奎……一六九
461 梁該……一六九
462 藝文
463 蔣之奇撰廣州州學記……一五六
464 章楶撰廣州府移學記……一六〇
465 程矩撰學田記……一六四
466 黃公度詠素馨詩……一二六
467 雜錄
468 何仙姑……一五三
469 慧珠夢偉丈夫……一五三
470 袁複夢群羊相屬……一五四
471 錢吉老夢松求治斧痕……一五四
472 正俊禪師建道場……一五五
473 波羅蜜樹……一五五
URN: ctp:ws8468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