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欽定四庫全書 子部八 |
2  | 廣川書跋目録 藝術類一卷一 |
3  | 父乙尊彞 蜼敦罍尊 伯作父丁寳尊彞銘仲作辛鼎銘 貍首豆著尊 圜觚象觚 一柱爵 |
4  | 牛鼎 二方鼎 |
5  | 古豆 螭足豆 |
6  | 犧尊 著尊 |
7  | 虎彞 蜼彞罍洗 烏鍾雲靁鍾 古盤銘 |
8  | 叔郭父簋銘 伯考父簋銘 |
9  | 伯𡼡父銘 旅匜銘 |
10  | 鬻簋銘 尊鼎銘 |
11  | 卷二 |
12  | 石鼓文辯 毛伯敦魯尊彞銘 龔伯尊彞銘叔䜌鼎銘 伯庶父尊敦銘商洛鼎銘 盉銘史伯碩父鼎銘弫仲寳匧銘弫仲寳医銘 杜嬬鋪 |
13  | 方甗銘 紀城敦銘 |
14  | 卷三 |
15  | 周姜敦銘 晉姜鼎銘 |
16  | 孔文父㱃鼎銘 大夫始鼎銘 |
17  | 宋公䪫鍾銘 宋君夫人餗釬鼎餗鼎銘 宋公寳簋銘卭仲頮盤銘 周舉鼎銘癸舉器 亶甲觚 |
18  | 齊豆銘 蠆鼎甘鼎 王子吳㱃𪔆寳龢鍾銘 虢州古鍾銘 |
19  | 景鍾銘 銅敦銘 |
20  | 臨淄㦸銘 延陵墓字 |
21  | 佳城銘 |
22  | 卷四 |
23  | 秦公敦銘 大公寳缶銘 |
24  | 秦和鍾銘 詛楚文 |
25  | 秦權銘 秦銘 |
26  | 嶧山銘 泰山篆 |
27  | 金人銘 程邈篆書 |
28  | 卷五 |
29  | 古鎗銘 谷口銅筩銘成都石室銘 文公學生題權銘 素洗雙魚洗列錢洗章帝書 窆石銘韓明府碑 樊常侍碑孫叔敖碑 泰山都尉孔宙碑西嶽華山碑 郙閣頌慶都碑 蔡邕石經石經尚書 石經論語 |
30  | 朱龜碑 小黃門護敏碑周公禮殿記 四皓神坐君子公昉碑 天祿辟邪字 |
31  | 楊震碑並隂 光祿劉曜碑 |
32  | 橋太尉碑 |
33  | 卷六 |
34  | 鍾繇賀表 皇象隷字七賢帖 別本七賢帖 |
35  | 司馬整碑 太公碑月儀帖 告誓文蘭亭敘 成都蘭亭敘 |
36  | 黄庭經 畫贊 |
37  | 樂毅論 全文樂毅論 |
38  | 別本樂毅論 髙紳樂毅論 |
39  | 貍骨帖 逸少十七帖 |
40  | 逸少八帖 畣庾元規帖 |
41  | 硬黃 洛神賦 |
42  | 洛神賦別本 子敬雜帖 |
43  | 子敬別帖 王中令帖 |
44  | 王敬別帖 羊欣薄紹之帖鄧乂碑 銅鼓銘盧陵王銘志 寳鼎碑瘞鶴銘 蕭子雲別帖烏丸僧修志 智永千文張龍公碑 隆聖道場碑卷七 |
45  | 砥柱銘 醴泉銘 |
46  | 歐陽詢帖 虞世南別帖 |
47  | 薛稷雜碑 李衛公書 |
48  | 褚河南聖教序遂良帖 |
49  | 辨法師碑 碧落碑別本碧落碑 歐陽通碑 |
50  | 歐陽通別帖 智乗院碑崔敬嗣墓誌 陳昭題名六公詠 御史精舍碑盧舍那碑 尉遲碑李太白藁 張旭千字 |
51  | 張長史草書 張長史別本 |
52  | 郎官石柱記 張友正草字 |
53  | 崇徽公主手痕碑 |
54  | 卷八 |
55  | 魯公祭姪文 磨崖碑放生池碑 王密碑 |
56  | 摹畫贊 新驛記 |
57  | 李陽冰篆千字 琴銘 |
58  | 徐浩寳林寺詩 徐浩開河銘 |
59  | 徐浩題經 懐素七帖 |
60  | 懐素別帖 懐素洪州詩 |
61  | 北亭草筆 髙閑千字 |
62  | 遺教經 鑄鼎原銘隂真人詩 李翺題名桐柏廟碑 撫州六詠 |
63  | 絳守居園池記 園池記別本隂符經序 金剛經武昌詩 衡州門記趙璘登科記 于範書 |
64  | 唐經生字 盩厔尉題名 |
65  | 津陽亭記 |
66  | 卷九 |
67  | 劉統軍碑 又別本 |
68  | 田宏正家廟碑徐偃王碑平淮西碑 羅池廟碑為李文叔書 為陳中玉書黃陵廟碑 為王持國書黃陵碑李干墓 孔戣處州孔子廟碑 |
69  | 卷十 |
70  | 同光四年宣 李後主蚌帖 |
71  | 李主集賢院書 為張潛夫書官法帖為方子正書帖 石曼卿書 |
72  | 晝錦堂記 萊公事 |
73  | 顔泉記 寳章集為邵仲恭書寳章集 |
74  | 僧伽傳 魯直作烏絲欄書等謹案廣川書跋十卷宋董逌撰逌字彥逺東平人題曰廣川從郡望也逌政和中官徽猷閣待制王明清玉照新志載宋齊愈獄牘稱司業董逌在坐則靖康末尚官司業矣丁特起孤臣泣血録並記其受張邦昌偽命為之撫慰太學諸生事其人盖不足道者然其書畫賞鑒則至今推之是編皆古噐欵識及漢唐以來碑帖末亦附宋人數帖論斷考証皆極精審其据左傳成有岐陽之蒐定石鼓文為成王作雖未必確而說亦甚辨然能知孫叔敖碑不可信而滕公石槨銘乃信博物志西京襍記之語又如以紀為裂繻之國不知其是卿非侯以忩中列逺岫為謝靈運詩不知其為謝眺亦多疎舛要不害其鑒别之精也乾隆四十二年九月恭校上 |
75  |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總 校 官 陸 費 墀 |
76  | 廣川書跋目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