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說文解字注

《說文解字注》[View] [Edit] [History]

1
三卷□攴部
2
變biàn
3
注解:更也。從攴□聲。祕戀切。十四部。
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5
更ɡēnɡ
6
注解:改也。更訓改,亦訓繼。不改為繼,改之亦為繼,故小雅毛傳曰:庚,續也。用部庸下曰:庚,更事也。列子云:五年之後,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七年之後,從心之所念庚無是非,從口之所言庚無利害。皆假庚為更。今人分別平、去二音,非古也。從攴丙聲。古孟切。又古行切。古音在十部。
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8
敕chì
9
注解:誡也。言部曰:誡,敕也。二字互訓。小雅毛傳曰:敕,固也。此謂敕卽飭之假借。飭,致堅也。後人用勑為敕。力部勑,勞也。洛代切。又或從力作敕。一曰二字今補。臿地曰敕。此別一義。凡植物地中謂之菑,或作倳事剚□。側吏、初吏二切,敕與初吏一切正同部雙聲也。臿者今之插字,漢人只作臿。從攴束。各本有聲,誤,今□。攴而收束之,二義皆於此會意,非束聲也。恥力切。一部。
1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1
□xiè
12
注解:使也。從攴,□省聲。而涉切。八部。
1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4
斂liǎn
15
注解:收也。從攴僉聲。良冄切。七部。
1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7
敹liáo
18
注解:擇也。粊誓某氏注:言當善□汝甲胄。與許說合。鄭注敹謂穿徹之。從攴□。各本有聲,誤,今□。□或□字,冒也。從攴□者,□其冒昧而擇之。洛蕭切。依今音在二部。《周書》曰:「敹乃甲胄。」
1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20
敿jiǎo
21
注解:系連也。系當作系。粊誓某氏注云:施汝盾紛。王云:敿盾當有紛繫持之。鄭云:敿猶系也。按鄭云猶者,鄭意敿是矯拂之偁,矯之而後繫之,非一事也,敿不訓繫故云猶。許云繫連者,謂繫而連之。秦風:龍盾之合。毛云:合而載之。左傳:齊子淵捷從泄聲子。射之,中盾瓦。繇朐汰輈,匕入者三寸。詳傳文。盾正蔽車前,必聯合之以為車蔽,故云繫連。凡字有專釋經者,敹敿是也。從攴喬聲。《周書》曰:「敿乃干。」讀若矯。居夭切。二部。
2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23
□hé
24
注解:合會也。見釋詁。今俗云□縫。從攴合,合亦聲。古沓切。七部。
2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26
敶chén
27
注解:列也。韓詩:信彼南山,惟禹敶之。爾雅:郊外謂之田。李巡云:田,□也。謂□列種穀之處。□者敶之省。素問注云:□,古陳字。是也。此本敶列字,後人假借陳為之,陳行而敶廢矣。亦本軍敶字,□下云:讀若軍敶之敶是也。後人別製無理之陣字,陣行而敶又廢矣。從攴陳聲。直刃切。廣韻十七真曰:敶者,陳之古文。古文當作古字。十二部。
2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29
敵díp124下
30
注解:仇也。仇,讎也。左傳曰:怨耦曰仇。仇者,兼好惡之詞。相等為敵,因之相角為敵。古多假借適為敵。雜記:計於適者。史記:適人開戶。適不及拒。荀卿子:天子四海之內無客禮,告無適也。文子曰:一也者,無敵之道也。按後人取文子注論語曰:敬者,主一無適之謂。適讀如字。夫主一則有適矣,乃云無適乎。敬者持事振敬,非謂主一也。淮南書曰:一者,萬物之本也,無適之道也。與文子同。正作敵。從攴啻聲。徒歷切。十六部。
3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32
救jiù
33
注解:止也。論語: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馬曰:救猶止也。馬意救與止稍別。許謂凡止皆謂之救。從攴求聲。居又切。三部。
3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35
敓duó
36
注解:強取也。此是爭敚正字,後人假□為敚,奪行而敚廢矣。《周書》曰:「敓攘矯虔。」呂□篇文。今尚書作奪,此唐天寶衛包所改。凡尚書之字,有古文家改壁中相沿已久者,有衛包臆改者,皆可分別考而知之。詳見古文尚書撰異。唐人尚用敚字,陸宣公集有敚□是也。從攴兌聲。徒活切。十五部。
3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38
斁yì
39
注解:解也。此與釋音義同,後人區別之。從攴□聲。羊益切。古音在五部。《詩》云:「服之無斁。」周南文。斁,厭也。見釋詁、毛傳。按此三字釋所引詩之斁,以別於上文解訓,此全書之一例也。厭同猒,飽也。經典亦假射為斁。一曰終也。此別一義。
4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41
赦shè
42
注解:置也。網部曰:置,赦也。二字互訓。赦與舍音義同,非專謂赦罪也。後捨行而赦廢,赦專為赦罪矣。從攴赤聲。始夜切。古音在五部。□,赦或從亦。亦聲。古在五部。
4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44
攸yōu
45
注解:行水也。戴侗曰:唐本作水行攸攸也。其中從水。按當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攸攸而入於海,衛風傳浟浟,流皃是也。作浟者,俗變也。左傳說火曰:鬱攸從之,蒙葺公屋。火之行如水之行,故曰鬱攸。大雅曰:為韓姞相攸。釋言:攸,所也。水之安行為攸,故凡可安為攸。又借為□字,□,氣行皃。水行之攸,氣行之□皆主和緩,故或用攸,或用□。從攴從人,攴取引導之意。人謂引導者。水省。以周切。三部。□,秦刻石嶧山。石文攸字如此。人省水不省。嶧山石文,史記不載。其文曰:登於繹山,群臣從者,咸思□長。今作攸者,傳刻失真也。又史記載會稽石文曰:皇帝休烈,平一海內,德惠脩長。小司馬云:王劭按張徽所錄會稽南山秦始皇碑文,脩作攸。葢其字亦作□也。用此知小雅、大雅毛傳皆云脩,長也。經文脩字皆攸之假借。本作攸,後改耳。釋詁:永悠迥遠遐也。悠當作攸。
4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47
□fǔp125上
48
注解:撫也。從攴亡聲。讀與撫同。亡在九部,無在五部。古借亡為無,故改讀如撫也。芳武切。
4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50
敉mǐ
51
注解:撫也。見釋言。從攴米聲。《周書》曰:「亦未克敉公功。」雒誥文。讀若弭。綿婢切。十六部。按米聲十五,弭十六,此合音也。侎,敉或從人。
5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53
敡yì
54
注解:侮也。此與人部□義略同。從攴從易,易亦聲。以豉切。十六部。
5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56
□wéi
57
注解:戾也。王注離騷曰:緯繣,乖戾也。廣雅釋訓曰:緯□,乖剌也。廣韻卄一麥曰:徽繣,乖違也。說文無繣。緯、徽皆□之假借也。從攴韋聲。羽非切。十五部。
5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59
敦dūn
60
注解: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皆責問之意。邶風:王事敦我。毛曰:敦厚也。按心部敦,厚也。然則凡云敦厚者,皆假敦為敦。此字本意訓責問,故從又。誰何見言部。從攴□聲。都昆切。十三部。
6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62
□qún
63
注解:朋侵也。從群攴,群,朋也。攴,侵也。群亦聲。渠云切。十三部。
6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65
敗bài
66
注解:毀也。從攴貝。會意。貝亦聲。薄邁切。十五部。賊、敗皆從貝,二字同意。古者貨貝,故從貝會意。戈部云:賊從戈則聲。與此不合。贁,籒文敗從賏。從二貝也。老子曰:多藏必厚亡。
6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68
□luàn
69
注解:煩也。煩,熱頭痛也。引伸為煩亂。按□與□部□,乙部亂,言部□,音義皆同。煩曰□。治其煩亦曰亂也。從攴□聲。郞段切。十四部。
7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71
寇kòu
72
注解:暴也。暴當是夲部之曓。暴疾之字引伸為暴亂也。從攴完。此與敗賊同意。苦□切。四部。
7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74
□zhǐ
75
注解:剌也。刺,各本作剌。今按□與□雙聲,定作刺。七迹切。從攴蚩聲。豬几切。按幾當作己。古音在一部。
7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77
□dù
78
注解:閉也。杜門字當作此,杜行而□廢矣。丹部引周書惟其□丹雘,此假□為塗也。從攴度聲。讀若杜。徒古切。五部。剫,□或從刀。按刀部剫,判也。則此當□。
7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80
敜niè
81
注解:塞也。粊誓某氏注云:窒敜之。按士喪禮□人涅廁注:涅,塞也。葢敜其本字,涅其假借字也。異部雙聲相假借。故敜亦音乃結反。從攴念聲。奴葉切。七部。《周書》曰:「敜乃穽。」
8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83
□bìp125下
84
注解:□,此複舉字之僅存者。盡也。事畢之字當作此。畢行而□廢矣。畢,田網也。從攴畢聲。卑吉切。十二部。
8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86
收shōu
87
注解:捕也。手部曰:捕,取也。從攴丩聲。式州切。三部。
8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89
鼓ɡǔ
90
注解:擊□也。從攴壴,壴者□之省。攴者擊。壴亦聲。壴,古音在四部,矦韻。尤矦之入聲為屋沃燭。讀若屬。鉉本無此三字,非也。屬,之欲切,故鼔讀如□,與擊雙聲。大徐以其形似□,讀公戶切,□此三字,其誤葢久矣。玉篇云之錄切,擊也。此顧氏原文。云又公戶切,此孫強所增也。佩觽云:鼓,之錄、工五二切。沿孫之繆。至廣韻乃姥韻有鼓,而燭韻無敼。至集韻、類篇乃以朱欲、殊玉二切歸之從豈聲之敳字,而不知二切皆本說文。鼔讀如屬,敳安得有此二切也。皆由沿襲徐鉉,遂舛誤至此。至乎南宋毛晃,又云鼓舞字從又,與鐘□字不同。岳珂刊九經三傳,凡□瑟□琴,□鍾於宮,弗□弗考,□之舞之,皆分別作鼔。經典釋文、五經文字、九經字□、開成石經皆無此例也。周禮小師:掌敎□鞀柷敔□簫管弦歌。注云:出音曰□。按□,郭也。故凡出其音皆曰□,若鼔訓擊也。鞀柷敔可云鼔,□簫管弦歌可云鼔乎。亦由鼔,切公戶,寖成異說,滅裂經字,以至於此。
9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92
考kǎo
93
注解:敂也。唐風:子有鐘□,弗擊弗考。毛曰:考亦擊也。攷,引伸之義為攷課。周禮多作考。他經攷擊、攷課皆作考,假借也。攷、敂疊韻。從攴丂聲。苦浩切。古音在三部。
9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95
敂kòu
96
注解:擊也。周禮:凡四方之賓客敂關。宋書山居賦敂弦,卽江賦之叩舷也。舟底曲如弓,故其上曰弦。自扣、叩行而敂廢矣。手部扣,牽馬也。無叩字。從攴句聲。讀若扣。苦□切。四部。
9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98
攻ɡōnɡ
99
注解:擊也。考工記攻木、攻皮、攻金注曰:攻猶治也。此引伸之義。從攴工聲。古洪切。九部。
10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01
敲qiāo
102
注解:橫擲也。擲,今之擲字。橫擲,橫投之也。左傳:奪之杖以□。釋文曰:說文作毃。此謂左字當作毃也。橫投不必以杖。又按公羊傳:以□摮而殺之。何云:摮猶□也。□謂旁擊頭項。摮卽□字,摮卽毃字,其字義異,故云猶。擲或作檛,誤。從攴高聲。口交切。二部。
10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04
□zhuó
105
注解:擊也。此與木部椓音義皆同。從攴豖聲。竹角切。三部。
10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07
□wǎnɡp126上
108
注解:放也。放部曰:逐也。廣韻曰:□曲侵。從攴□聲。迂往切。十部。
10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10
□xī
111
注解:坼也。從攴攴可剖物,故從攴。從廠。廠之性坼,山石之厓巖多坼裂,故從廠。果孰有味亦坼,故從未。各本謂之□,從未聲。衍四字。此說從未之意。非說形聲,未與□不為聲也。未下曰:味也。六月滋味也。□下曰:從刀從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也。未卽味。此云果孰有味亦坼故從未,正同。果坼者,如左思賦云樼栗罅發,石橊競裂也。此合三字會意。許其切。
11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13
斀zhuó
114
注解:去陰之□也。□,斲也。大雅:昏椓靡共。鄭云:昏、椓皆奄人也。昏,其官名也。椓,毀陰者也。此假椓為□也。從攴蜀聲。竹角切。三部。《周書》曰:「刖劓斀黥。」呂□篇文:刖當作刵。尚書正義曰:賈、馬、鄭古文尚書劓刵劅剠。大小夏矦、歐陽尚書作臏宮劓割頭庶剠。按賈、馬、鄭皆作刵,許必同。釋文及正義卷二皆云劓刵。本篇正義作刵劓。唐初本固不同耳。□黥,據正義賈、馬、鄭作劅剠。劅同□,剠同黥。衛包因正義云劅,椓人陰,乃易為椓字,而不知□、椓字義之不同。椓,擊也。去陰不可云椓。
11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16
□mǐn
117
注解:冒也。今本爾雅:昏□強也。般庚:不昏作勞。鄭注:昏讀為□,勉也。似鄭所據爾雅與今本亦不同。康誥:□不畏死。孟子作閔。立政:其在受德□。心部作忞,昏聲、文聲同部。從攴昏聲。眉殞切。十三部。按昏從氐省,不從民。昏旁作昬者誤。詳日部。《周書》曰:「□不畏死。」
11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19
敔yǔ
120
注解:禁也。與圉禦音同。釋言:禦圉禁也。說文禦訓祀。圉訓囹圉,所以拘罪人。則敔為禁禦本字,禦行而敔廢矣。古假借作御,作圉。一曰樂器,椌楬也,形如木虎。按此十一字後人妄增也。樂記椌楬注謂柷敔也。椌謂柷,楬謂敔。柷形如桼桶,敔狀如伏虎,不得併二為一。木部椌云柷樂也,楬下不云敔樂者,敔取義於遏,楬為遏之假借耳。敔者所以止樂,故以敔名。上云禁也,已包此物,無庸別舉。用此知凡言一曰者,或經淺人增竄。從攴吾聲。魚舉切。五部。
12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22
□kě
123
注解:研治也。從攴果聲。苦果切。十七部。舜女弟名□首。古今人表上下等。□手,舜妹。顏云:流俗本作擊者,合□手二字訛為一字也。按列女傳云:舜之女弟繫。則又擊之訛矣。首、手古同音通用。
12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25
鈙qínp126下
126
注解:持也。雙聲。此與捦義略同。從攴金聲。讀若琴。巨今切。七部。
12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28
□chóu
129
注解:棄也。鄭風,毛傳曰:□,棄也。許本毛也。鄭乃讀為醜。從攴□聲。□,口部作□,誤。市流切。三部。《周書》□為討。此言假借也。今尚書周書中無討字,惟虞書咎繇謨云:天討有罪。疑周當作虞。討,古音在三部。《詩》云:「無我□兮。」釋文曰:魗本亦作□。《鄭風□遵大路》。
13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31
畋tián
132
注解:平田也。齊風:無田甫田。上田卽畋字。從攴田。田亦聲。待年切。十二部。《周書》曰:「畋爾田。」多方篇文。
13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34
攺ɡǎi
135
注解:□改,大剛卯,□逐鬼鬽也。見殳部。從攴巳聲。讀若巳。餘止切。一本作古亥,非。一部。巳,小徐作□。
13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37
敘xù
138
注解:次弟也。咎繇謨曰:天敘有典。釋詁曰:舒業順敘緒也。古或假序為之。從攴餘聲。徐呂切。五部。
13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40
□bǐ
141
注解:毀也。從攴卑聲。辟米切。十六部。
14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43
□ní
144
注解:□也。按□下當云□,毀也。□下當云□也。此全書之例,多為淺人亂之。篇、韻皆連舉□字,知為疊韻無疑。廣韻云:□,擊聲也。從攴兒聲。五計切。當依篇、韻五禮切。十六部。
14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46
牧mù
147
注解:養牛人也。左傳曰:馬有圉,牛有牧。引伸為牧民之牧。從攴牛。會意。莫卜切。古音在一部。《詩》曰:「牧人乃夢。」小雅文。
14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49
敕cè
150
注解:擊馬也。所以擊馬者曰棰,亦曰策。以策擊馬曰敕。策專行而敕廢矣。從攴朿聲。楚革切。十六部。
15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52
□chuàn
153
注解:小舂也。臼部言舂者三字。此云小舂,謂稍舂之。廣雅言舂者十一字。有□字,□亦作□。從攴算聲。初絭切。十四部。
15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55
□qiāo
156
注解:□田也。□應書卷六曰:三蒼□□相擊也。卷十三曰:□,蒼頡訓作□。同苦交切。下擊也。說文橫檛也,擊頭也。據此則說文本無□字,後人增之。其訓葢本作□也。□者,旁擊也。一訛為□,再訛又衍田,莫能通矣。李仁甫本尚無田字。篇、韻皆云□,擊也。從攴堯聲。牽遙切。廣韻苦么切。二部。文七十八宋本作七十七。按古無肇、□二字。□者,土部壞之籒文。肇者,戈部肈之俗字。玉篇云:肇,俗肈字。五經文字云:肈作肇訛。可證也。經典釋文、開成石經肈皆從戈。近經典皆改從又。妄人竄入說文,甚矣,此書攷正之不可緩也。今□二字以還古,實七十六字。 重六
15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攴部
158
敎jiàop127上
159
注解:上所施,下所效也。敎、效疊韻。從攴□。□,見子部,效也。上施故從又。下效故從□。古孝切。二部。凡敎之屬皆從敎。□,古文敎。右從古文言。□,亦古文敎。從攴從爻。
16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敎部
161
斆xué
162
注解:覺悟也。斆、覺疊韻。學記曰:學然後知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記又曰:敎然後知困,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敎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按兌命,上學字謂敎,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敎人謂之學者,學所以自覺,下之效也。敎人所以覺人,上之施也。故古統謂之學者也。枚頤偽尚書說命上字作斆,下字作學,乃已下同玉篇之分別矣。從敎冂。會意。冂,尚蒙也。冂下曰:覆也。尚童蒙,故敎而覺之。此說從冂之意,詳古之制字。作斆從敎,主于覺人。秦以來去又作學,主於自覺。學記之文,學敎分列,已與兌命統名為學者殊矣。臼聲。胡覺切。三部。後人分別斆,胡孝反,學,胡覺反。學,篆文斆省。此為篆文,則斆古文也。亦丄部之例。0559文二 重三 鉉本作二,誤。
16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敎部
164
卜bǔ
165
注解:灼剝龜也,火部灼,灸也。刀部剝,裂也。灼剝者謂灸而裂之。灼雙聲,剝疊韻。象灸龜之形。直者象龜,橫者象楚焞之灼龜。一曰象龜兆之縱衡也。字形之別說也。博木切。三部。凡卜之屬皆從卜。□,古文卜。
16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67
卦ɡuà
168
注解:所□簭也。所以二字各本□之,今補。從卜圭聲。古壞切。按當從廣韻古賣切。十六部。
16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70
嚇jī
171
注解:卜□問疑也。左傳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問疑,故從口。俗作乩。從口卜。當作卜口,卜而以口問也。凡若此等未能□正,學者於此例之,可以三隅反矣。讀與稽同。古兮切。十六部。按小徐曰:尚書曰明用嚇疑,今文借稽字。徐語臆說耳。尚書無作嚇疑者。卽有之,亦陸氏所謂穿□之徒務欲立異者也。大徐乃於同下沾書云嚇疑四字。疑惑後生,其亦妄矣。
17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73
貞zhēnp127下
174
注解:卜問也。大卜:凡國大貞。大鄭云:貞,問也。國有大疑,問於蓍龜。後鄭云:貞之為問,問於正者,必先正之,乃從問焉。引易師貞丈人吉。從卜貝,會意。貝,此字今補。□為贄。說從貝之意。一曰鼎省聲。京房所說。一說是鼎省聲,非貝字也。許說從貝,故鼎下曰貞省聲。京說古文以貝為鼎,故云從卜鼎聲也。陟盈切。十一部。
17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76
□huì
177
注解:《易》卦之上體也。今尚書、左傳皆作悔。疑□是壁中古文,孔安國以今文讀之,易為悔也。或曰據許則小篆有此字。玉裁謂不然。許書以先小篆後古文為正例,以先古文後小篆為變例。曷為先古文也,於其所從系之也。如斆者古文,學者小篆,斆從敎則必先之,埶然也。然則□本古文非小篆,因其從卜則系之卜部,亦埶然也。不曰篆文作悔,亦不於心部悔下列□,云古文悔者,本非一字也。小篆無□,而壁中古文有□,不可以不存之於卜部。凡其存尚書古文之例如此。鄭注尚書云:悔之言晦。晦猶終也。《商書》曰:曰字今補。「曰貞曰□。」謂洪範也。按左傳三引洪範,說文五引,皆云商書。馬、鄭本皆不如是。葢今文尚書說與。許謂堯典唐書、咎繇謨虞書、禹貢夏書皆今文說也。而三引微子,□云周書,一云商書。疑商系周誤。葢今文家以微子系周書,以洪範系商書,豈微子歸周故周之,箕子不臣故商之與。春秋時卿大夫所習洪範皆商書,則今文家說乃古說也。從卜每聲。荒內切。古音在一部。
17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79
占zhān
180
注解:視兆問也。周禮占人注曰:占蓍龜之卦兆吉凶。又占人掌占龜注曰:占人亦占□。言掌占龜者,□短龜長,主於長者。此云視兆問,亦專謂龜卜。從卜口。職廉切。七部。按上文嚇字,疑占之變體,後人所竄入。
18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82
□shào
183
注解:卜問也。疑此卽後人杯珓字,後人所增。從卜召聲。市沼切,廣韻又音照。二部。
18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85
□zhào
186
注解:灼龜坼也。周禮注曰:兆者灼龜發於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璺罅,是用名之焉。按凡曰朕兆者,朕者如舟之縫,兆者如龜之坼,皆引伸假借也。從卜兆,象形。治少切。二部。兆,古文□省。按古文只為象形之字,小篆加卜。非古文滅卜也。廣韻曰:□灼龜坼。出文字指歸。兆,治小切,引說文分也。分也之訓見八部□下。□出說文,則不得雲出文字指歸。葢古本說文卜部無□兆字,八部□字卽龜兆字。今□音兵列切,卜部兆中多一筆以殊於□,皆非古也。玉篇卜部之外,別為兆部,云兆,事先見也,形也。□同上。假令顧氏所據說文早同今本,何為作此紛更乎。是必說文無兆而增此一部,曉然。據篇、韻以正說文,可無疑矣。尋此字之原委,葢由虞翻讀尚書分北三苗為□,云□,古別字。由是信之者讀說文八部之□為兵列切,又增竄八亦聲於說解中,而說文乃無龜兆字矣。說文無龜兆字,梁顧氏作玉篇乃增兆部於卜部之後。隨曹憲作文字指歸,乃又收□為龜兆字。而改竄說文者乃於卜部增□為篆文,兆為古文。又恐其形之溷於八部也,乃加增一筆以殊之。紕繆之由,歷歷可見。前注八部,未能了然,後之學者依此說而□定可也。○又按集韻、類篇皆引說文□古省或作□。臣光曰:按□,兵列切,重八也。□,古當作□。是則免強區分,葢由司馬公始。徐鍇、徐鉉、丁度等皆作□。司馬公所襲者,夏竦輩之書也。□省作兆。
18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卜部
188
文八 重二
189
用yònɡp128上
190
注解:可施行也。從卜中。衛宏說。卜中則可施行,故取以會意。餘訟切。九部。凡用之屬皆從用。□,古文用。
191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用部
192
甫fǔ
193
注解:男子之美偁也。春秋:公及邾儀父盟于蔑。穀梁傳曰:儀,字也。父猶傅也,男子之美稱也。士冠禮:字辭曰:伯某甫,仲叔季惟其所當。注:伯仲叔季,長幼之稱。甫是太夫之美稱。按甫者,男子美稱。某甫者,若言尼甫、嘉甫、孔甫。謂之且字。且者,薦也。五十以伯仲乃謂之字。以下一字為伯仲叔季之薦,故曰且字也。甫則非字,凡男子皆得稱之。以男子始冠之稱,引伸為始也。又引伸為大也。從用父,可為人父也。父亦聲。鍇本無。方矩切。五部。士冠禮甫作父,他經某甫之甫亦通用父,同音假借也。
194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用部
195
庸yōnɡ
196
注解:用也。疊韻。從用庚。會意。餘封切。九部。庚,更事也。庚、更同音。說從庚之意。《易》曰:「先庚三日。」巽九五爻辭。先庚三日者,先事而圖更也。引以證用庚為庸,與□寷引易同意。說見艸部□下。
197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用部
198
□bèi
199
注解:具也。具,供置也。人部曰:僃,愼也。然則防僃字當作僃,全具字當作□,義同而略有區別。今則專用僃而□廢矣。從用茍省。茍,己力切,自急敕也。敕,誡也。此會意。平秘切。古音在一部。茍亦聲也。
200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用部
201
寧nìnɡp128下
202
注解:所願也。此與丂部寧音義皆同。許意寧為願□,寧為所願,略區別耳。二字古皆平聲,故公孫寧儀行父,公羊作公孫寧也。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寧。師古曰: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寧音寧。從用,寧省聲。此不云寍省聲,云寧省聲者,以形聲包會意也。乃定切。十一部。□變作□,非。文五 重一
203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用部
204
爻yáo
205
注解:交也。疊韻。□辭曰: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象《易》六爻頭交也。胡茅切。二部。凡爻之屬皆從爻。
206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爻部
207
棥fán
208
注解:藩也。艸部曰;藩,屏也。按齊風:折桺樊圃。毛曰:樊,藩也。樊者,棥之假借。藩,今人謂之籬笆。籬,說文作杝。通俗文曰:柴垣曰□,木垣曰柵。字作□。六朝人謂之援,謝靈運云激流植援是也。從爻林。會意。附袁切。十四部。《詩》曰:「營營靑蠅,止於棥。」小雅文。營營,言部引作謍謍。棥,今詩作樊。毛曰:樊,藩也。三章曰:榛所以為藩也。文二《小雅□靑蠅》
209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爻部
210
□lǐ
211
注解:二爻也。二爻者,交之廣也。以形為義,故下不云從二爻。玨、□疑皆此例,無庸襯從二玉、從二餘也。玉篇力爾切。廣韻力紙切,云□爾,布明白,象形也。此附合爾之同韻為音。大徐力几切。凡□之屬皆從□。
212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213
爾ěr
214
注解:麗爾,猶靡麗也。麗爾,古語。靡麗,漢人語。以今語釋古語,故云猶。毛傳云:糾糾猶繚繚也。摻摻猶纖纖也。是此例也。後人以其與汝雙聲,假為爾汝字。又凡訓如此,訓此者,皆當作爾。乃皆用爾,爾行而爾廢矣。從冂□。□,其孔□,依韻會訂。冂,莫狄切,幎其外也。□猶歷歷也。從爾聲。兒氏切。周時在十五部,漢時在十六部。此與爽同意。爽之從大,猶爾之從冂。惟爽不諧聲耳。
215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216
爽shuǎnɡ
217
注解:明也。爽本訓明。明之至而差生焉,故引伸訓差也。朝旦之時,半昧半明,故謂之早昧爽。日部曰:昧爽,旦明也。昧之字,三蒼作曶,云曶爽,早朝也。司馬相如傳云:疏逖不閉,曶爽得耀乎光明。今本多暗昧二字,乃用注家語益之耳。從□大。其孔□。明之露者,盛也。疏兩切。十部。□,篆文爽。此字淺人竄補,當□。爽之作□,奭之作□,皆□書改篆,取其可觀耳。淺人補入說文,云此為小篆,從□旣同,何不先篆後古籒乎。凡若此等,不可不辨。
218
路徑:段注說文□第三卷□部
219
文三 重一當刪。
220
五十三部文六百三十七。宋本無七。重百四十三。宋本三作五。凡八千六百八十四字。此弟三篇都數。
221
□xuèp129下
222
注解:舉目使人也。此與言部訹音同,義亦相似。《項羽本紀》:梁眴籍,曰:可行矣。籍遂拔劍斬首頭。然則眴同□也。目部曰:□,目搖也。謂有目搖而不使人者。從攴目。動其目也。會意。凡□之屬皆從□。讀若□。火劣切。十五部。
2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224
夐xuàn
225
注解:營求也。營求者,圍帀而求之也。帀而求之,則不遐遺矣,故引伸其義為遠也。韓詩:於嗟夐兮。云遠也。毛詩作洵,異部假借字。從□人在穴。依韻會訂。謂舉目使人之人臨穴也,合三字會意。朽正切。按古音在十四部。招□:挂曲瓊些。與寒湲蘭筵韻,□字夐聲,角部觼或作鐍,皆可證也。《商書》曰:「高宗夢得說,使百工營求,得之傅巗。」書序文。巗,穴也。此引書序釋之,以說從穴之意。營求而得諸穴,此字之所以從□人在穴也。與引易先庚三日,說庸從庚之意同。鉉本改營求為夐求,誤甚。山部云:岩,岸也。此云穴也者,廠部曰:山石之厓巖人可居也。
2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227
□wén
228
注解:氐目視也。氐,各本低。按人部無低。日部曰:氐者下也。從□門聲。無分切。十三部。俗作閿。弘農湖縣有闅鄉。後漢書:鄭興客授闅鄉。注曰:闅,建安中改作聞。汝南西平有闅亭。
2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230
□quán
231
注解:大視也。也,廣韻作皃。從大□。讀若齤。況晚切。廣韻巨贠切。十四部。
2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233
目mù
234
注解:人眼。象形。重,童子也。象形,緫言之。嫌人不解二,故釋之曰:重其童子也。釋名曰:曈,重也。膚幕相裹重也。子,小稱也,主謂其精明者也。或曰眸子。眸,冒也,相裹冒也。按人目由白而盧,童而子,層層包裹。故重畫以象之,非如項羽本紀所云重瞳子也。目之引伸為指目、條目之目。莫六切。三部。凡目之屬皆從目。□,古文目。囗象面,中象眉目。江沅曰:外象匡,內象□目。
2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36
眼yǎn
237
注解:目也。釋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從目□聲。五限切。古音在十三部。
2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39
□biǎnp130上
240
注解:兒初生蔽目者。蔽目二字各本作瞥,今依篇、韻正。蔽目謂外有物雍蔽之,非牟子之翳也。從目瞏聲。方辯切。十四部。讀若告之謂調。語有訛奪,鉉遂□之。
2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42
眩xuàn
243
注解:目無常主也。孟子引書:若藥不瞑眩。方言:凡飲藥而毒,東齊謂之瞑眩。漢書借為幻字,犛靬眩人是也。二字音義皆相似。從目□聲。黃絢切。十二部。
2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45
眥zì
246
注解:目匡也。謂目之匡當也。木部曰:槶,匡當也。字林作目厓。從目此聲。在詣切。十五、十六部。
2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48
□jié
249
注解:目旁毛也。□應曰:睫,說文作□,釋名作□。云捷,接也。插於目眶而相接也。按大鄭周禮注云:無目朕謂之瞽,有目朕而無見謂之蒙。朕或作□,無□有□,卽無朕有朕也。從目夾聲。子葉切。八部。
2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51
□xuàn
252
注解:盧童子也。方言:黸童之子謂之□。宋衛韓鄭之閒曰鑠。按文言,□字當是□之字誤。郭釋為綿邈,雲與上文□同。非也。綿邈可言目而不可言子。盧童子者,方言所謂黸瞳之子也。盧,黑也。俗作矑。有單言矑者,甘泉賦:玉女無所眺其淸矑。是也。童,重也。膚幕相裹重也。子,小稱也。主謂其精明者也。居冣中如縣然,故謂之□。從目縣聲。胡畎切,又胡涓切。十四部。
2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54
瞦xī
255
注解:目童子精瞦也。當作曰瞦也。精謂精光也。俗作睛。從目喜聲,讀若《爾雅》:「禧福。」禧,福也。見爾雅釋詁。許其切。一部。
2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57
□mián
258
注解:目旁薄致宀宀也。矏宀□韻。自部曰:宀宀不見。按宀宀,微密之皃。目好者必目旁肉好,乃益見目好。矏,葢卽方言之□。釋言曰:矏,密也。引伸為凡密之偁也。從目□聲。形聲包會意。武延切。十四部。
2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60
□fēi
261
注解:大目也。從目非聲。芳微切。十五切。
2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63
□xiàn
264
注解:大目也。從目臤聲。侯□切。古音在十二部
2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66
睅hàn
267
注解:大目也。左傳:宋城者謳曰:睅其目。杜曰:睅,出目。從目旱聲。戶版切。十四部。按鉉本補睆篆,云或睅字。
2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69
□xuān
270
注解:大目也。從目爰聲。況晚切。十四部。
2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72
瞞mán
273
注解:平目也。平目對出目,□目言之。今俗借為欺謾字。從目□聲。母官切。十四部。
2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75
睴ɡùn
276
注解:大目出也。目本大而又出其目也。考工記:望其轂,欲其眼也。注:眼出大皃也。陸云:魚□反。按此鄭謂眼為睴之假借也。從目軍聲。古鈍切。十三部。
2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78
矕mǎnp130下
279
注解:目矕矕也。廣雅曰:矕,視也。馬融傳:右矕三塗,左槪嵩嶽。此廣雅義也。班固荅賓戲:矕龍虎之文。孟康、蘇林皆曰:矕,被也。此雙聲之假借也。從目□聲。武版切。十四部。
2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81
睔ɡùn
282
注解:目大也。從目崙聲。古本切。十三部。《春秋傳》有鄭伯睔。見襄二年。三傳皆同。古今人表作鄭成公綸。顏曰:工頑反。又有泠淪,服虔曰淪音鰥。皆音之轉也。
2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84
盼pàn
285
注解:白黑分也。□應書引如此。《詩》曰:「美目盼兮。」見衛風。毛曰:盼,白黑分也。韓詩云:黑色也。馬融曰:動目皃。按許從毛。從目分聲。此形聲包會意。從毛則以目分會意也。匹莧切。古音在十三部。按盼、眄、盻三字形近,多互訛,不可不正。《衛風□碩人》
2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87
盰ɡàn
288
注解:目白皃。依玉篇訂。從目干聲。古旱切。十四部。
28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90
眅pān
291
注解:多白眼也。多白眼,見說卦傳從目反聲。普班切。十四部。《春秋傳》曰:曰衍。「鄭游眅,字子明。」見左傳襄卄二年。釋文古本、五經文字、開成石經皆從目,今俗本從日,誤。戰國策田〈服下目〉。高注:〈服下目〉讀鄭游眅之眅。姚宏曰:〈服下目〉恐是□,□同眅。
29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93
睍xiàn
294
注解:目出皃也。依□應訂。考工記曰:□其爪,出其目。邶風:睍睆黃鳥。毛曰:睍睆,好皃。韓詩有□□黃鳥,疑毛作睍睍,韓作□□。睆,說文無。詩、禮記有。詩古本又多作皖。杕杜傳云:實皃。大東傳云:明星皃。檀弓注云:刮節目。又許注淮南曰:睆謂目內白翳也。大徐謂睆為或睅字。從目見聲。胡典切。十四部。
29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96
矔ɡuàn
297
注解:目多精也。矔之言灌注也。從目雚聲。古玩切。十四部。左傳宋大夫鱗矔。益州謂瞋目曰矔。此別一義。方言曰:梁益之閒瞋目曰矔。轉目顧視亦曰矔。
29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299
瞵lín
300
注解:目精也。吳都賦:鷹瞵鶚視。□雉賦:瞵悍目以旁睞。徐爰曰:瞵,視皃。從目粦聲。力珍切。十二部。
30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02
窅yǎo
303
注解:□目皃。皃字依玉篇正。靈樞經:按其腹,窅而不起。漢禮樂志:窅窊桂華。蘇林曰:窅音窅胅之窅。按窅胅卽今坳突字。□應云:倉頡篇作□□。上烏交切,墊下也。下徒結切,突也。葛洪字苑:上作凹,陷也。下作凸,起也。□□、凹凸許皆不收,然則許用窅胅也。孟康云:窅出窊入。葢對窊言之,則訓窅為出,如徂之為存,苦之為快。從穴中目。烏皎切。二部。
30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05
眊màop131上
306
注解:目少精也。孟子:胷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趙曰: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廣雅:眊眊,思也。謂思勞而目少精也。或作毣毣。從目毛聲。亡報切。二部。《虞書》耄字從此。按虞書無□字,偽大禹謨有之,非許所知也。惟商書微子,周書呂□皆有□。呂□□荒,周禮注引作秏荒,漢□法志作眊荒。漢書多以眊為□,豈許所據書作眊與。當云尚書□字如此。此為假借。
30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08
矘tǎnɡ
309
注解:目無精直視也。後漢梁冀傳:洞精矘眄。注引說文目睛直視。按章懷因旣曰洞精,遂改易說文為目睛直視,非也。洞精者,謂其目精洞達。矘眄者,謂其流眄矘□。此固不妨並行。遠游曰:旹曖曃其曭莽。王曰:日月晻黮而無光也。矘□猶曭莽。從目黨聲。他朗切。十部。
31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11
睒shǎn
312
注解:暫視皃。大□曰:酒作失德,鬼睒其室。此與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語同也。吳都賦:踶跋乎紭中。忘其所以睒睗。江賦:獱□睒瞲乎厱空。從目炎聲。失冉切。八部。讀若白蓋謂之苫相似。謂讀與爾雅釋器之苫字,音略同也。
31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14
眮dònɡ
315
注解:吳楚謂瞋目、顧視曰眮。方言:矔、眮,轉目也。梁益之閒瞋目曰矔,轉目顧視亦曰矔。吳楚曰眮。按瞋目、顧視是二事,梁益皆曰矔,吳楚皆曰眮也。從目同聲。徒弄切。九部。
31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17
□bì
318
注解:直視也。從目必聲,讀若《詩》云「泌彼泉水」。邶風文。今詩作毖泌之假借也。釋文云:韓詩作祕,說文作□。陸氏此語葢誤,鉉本作泌,乃古本也。兵媚切。十五部。
31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20
瞴móu
321
注解:瞴婁,□韻。微視也。篇、韻□作瞜。從目無聲。莫浮切。古音在五部。
32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23
□xié
324
注解:蔽人視也。鍇曰:映人而視也。從目幵聲,讀若攜手。苦兮切,按廣韻戶圭切。十六部。一曰直視也。□,□目或在下。
32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26
睌mǎn
327
注解:睌□,目視皃。從目免聲。武限切。十四部。
32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29
眂shì
330
注解:視皃也。馬融長笛賦:特麚□髟。李曰:□,視也。髟,振髦也。按□、眂一字也,與視別。視,古文視,氐聲,在十五部。眂,氏聲,在十六部。宋元以來鮮有知氏氐之不可通用者。從目氏聲。承旨切。李善昌夷切。廣韻:眂眂,役目也。是支切。按古音在支紙韻。
33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32
睨nìp131下
333
注解:衺視也。左傳:餘與褐之父睨之。中庸:睨而視之。從目兒聲。研計切。十六部。
33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35
□mào
336
注解:氐目視也。從目冒聲。亡□切。古音在三部。《周書》曰:「武王惟□。」君□篇文。今書作冒。葢古文以□為冒也。
33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38
眓huò
339
注解:視高皃。豁目字當作此。從目鉞聲,呼括切。十五部。讀若《詩》曰「施罟濊濊」。許四引衛風此句,而此與罛下作濊濊不誤。水部作□□,大部作□□,宋刻泧泧,皆誤也。說詳水部濊下。《衛風□碩人》
34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41
眈dān
342
注解:視近而志遠。謂其意□沈也。馬云:虎下視皃。從目冘聲。丁含切。八部。《易》曰:「虎視眈眈。」頤六四爻辭。
34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44
□yàn
345
注解:相顧視而行也。從目從□,□亦聲。于線切。廣韻以然切。十四部。
34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47
盱xū
348
注解:張目也。張載注魏都賦盱衡曰:眉上曰衡。盱,舉眉大視也。釋詁:盱,憂也。此引伸之義。凡憂者亦有張目直視者也。毛詩卷耳曰:盱,憂也。何人斯、都人士皆無傳,然則三詩皆作盱,訓憂。今卷耳作籲,誤也。鄭箋盱為病,又憂之引伸之義。從目虧聲。況於切。五部。一曰朝鮮謂盧童子曰盱。方言:黸瞳之子,燕代朝鮮洌水之閒曰盱,或謂之揚。
34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50
睘qiónɡ
351
注解:目驚視也。唐風毛傳曰:睘睘,無所依也。許不從毛者,許說字非說經也。制字之本義則爾,於從目知之。從目袁聲。渠營切。按袁聲當在十四部。毛詩與靑姓韻,是合音也。《詩》曰:「獨行瞏瞏。」
35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53
□zhǎn
354
注解:視而不止也。不字,依廣韻補。從目亶聲。旨善切。十四部。
35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56
□mèi
357
注解:目冥遠視也。冥當作瞑。目雖合而能遠視也。從目勿聲。莫佩切。廣韻莫拜切。十五部。一曰久視也。依廣韻補視。一曰旦明也。玉篇引說文無此五字,妄人所增也。漢書敘傳:昒昕寤而仰思。孟康曰:昒昕,早旦也。韋昭曰:音妹,又音忽。司馬相如傳:曶□暗昧得耀乎光明。司馬貞引三蒼:曶□,早朝也。音妹。字林音忽。然則昒、曶一字也。與昧同,故日部有昧無昒。不知何人寫幽通賦訛作□,而仍其誤者於說文增竄五字。
35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59
眕zhěn
360
注解:目有所恨而止也。左傳曰: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許語葢古左傳說。釋言:眕,重也。重亦止意。從目□聲。之忍切。十三部。
36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62
瞟piǎop132上
363
注解:□也。今江蘇俗謂以目伺察曰瞟。音如瓢上聲。從目□聲。□沼切。二部。
36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65
□qì
366
注解:察也。魏都賦:有□呂梁。□、察□韻。從目祭聲。戚細切。十五部。
36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68
睹dǔ
369
注解:見也。從目者聲。當古切。五部。睹,古文從見。按篇、韻皆不言睹為古文。
37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71
眔dà
372
注解:目相及也。隸,及也。石經公羊:祖之所沓聞。今本作逮。中庸:所以逮賤。釋文作沓。此眔與隸音義俱同之証。從目,隸省。會意。讀若與隸同也。眔,徒合切,在八部,隸在十五部,雲同者,合音也。
37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74
睽kuí
375
注解:目不相聽也。聽猶順也。二女志不同行,猶二目不同視也。故卦曰睽。人部□卽睽。從目癸聲。苦圭切。十五部。
37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77
眛mèi
378
注解:目不明也。今音眜,在末韻。眛在隊韻。考從末之字見於公榖二傳及吳都賦,從未之字未之見,其訓皆曰目不明,何不類居而畫分二處。且玉篇於□瞯二字之閒雲眛,莫達切,目不明。葢依說文舊次。則知說文原書從末之眜當在此,淺人改為從未,則又增從末之眜於前也。從目未聲。莫佩切。十五部。
37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80
□pán
381
注解:轉目視也。般,辟也。象舟之旋,故般目為轉目。戰國策有田□。從目般聲。薄官切。十四部。
38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83
□pàn
384
注解:小兒白眼視也。依廣韻補視字。從目辡聲。蒲莧切。廣韻匹莧切。十四部。
38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86
眽mò
387
注解:目財視也。財,當依廣韻作邪。邪當作衺,此與□部覛音義皆同。財視非其訓也。□者,水之衺流別也。九思:目眽眽兮寤終朝。注曰:眽眽,視貌也。古詩十九首:脈脈不得語。李引爾雅:脈,相也。郭璞曰:脈脈謂相視貌。按今釋詁無郭注。釋文曰:覛字又作眽。五經文字有眽字。文選脈皆系眽之訛從目□聲。形聲包會意。莫獲切。十六部。
38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89
390
注解:失意視也。魏都賦:吳蜀二客,□焉失所。李引同。從目條聲。各本從脩聲,作□。按□音他狄反,猶滌之切亭歷,皆於條取聲。脩聲不得切他狄也。訛為□,乃溷同□字而篇、韻皆曰敕周切矣。今依魏都賦正。古音在三部。唐韻他歷切。
39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92
□zhùn
393
注解:謹鈍目也。從目□聲。之閏切。十三部。
39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95
瞤rún
396
注解:目動也。素問:肉瞤瘛。注:動掣也。西京雜記:陸賈曰:目瞤得酒食。從目閏聲。如勻切。十三部。
39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398
矉pín
399
注解:恨張目也。從目賓聲。符真切。十二部《詩》曰:「國步斯矉。」大雅文。毛詩作頻云頻,急也。鄭云:頻猶比也。哀哉國家之政,行引禍害比比然。頻字絕非假借。此作矉者,葢三家詩。許偁毛而不廢三家也。又按通俗文蹙頞曰矉。矉者,顰之假借。《大雅□桑柔》
40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01
眢yuānp132下
402
注解:目無明也。左傳:目於眢井。井無水,若目無朙,故曰眢井。從目夗聲。讀若委。大徐一丸切,□讀若委三字。非也。此與小雅谷風怨讀如萎一例,合音也。左傳音義烏丸反,引字林眢井,無水也。一皮反。一皮卽委之平聲。古讀如此。集韻五支邕危切,卽一皮也。近刊繫傳者益一字云讀若宛委,謂讀若宛。誤甚。
40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04
睢huī
405
注解:仰目也。五行志:萬眾睢睢。莊子:而目睢睢。又恣睢讀去聲,暴戾也。從目隹聲。許惟切。十五部。
40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07
□xuàn
408
注解:目搖也。項羽本紀:梁眴籍曰:可行矣。從目,勻省聲。黃絢切。十二部。眴,□或從目旬。旬聲。
40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10
矆huò
411
注解:大視皃。依廣韻作皃。魏都賦:□焉失容。李曰:今本作□。大視也。從目蒦聲。按篇、韻皆□為正字,矆為或字。許縛切。五部。
41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13
睦mù
414
注解:目順也。從目坴聲。莫卜切。廣韻莫六切。三部。一曰敬和也。五字疑後增,古書睦、穆通用,如孟子注君臣集穆,史記呅呅睦睦,漢書作旼旼穆穆是也。穆多訓敬,故於睦曰敬和。□,古文睦。按此從古文目,圥聲也。各本作□,則從囧。非字意也。今依戴氏六書故正。凡從□之字皆當作此。〇江沅曰:不必依。
41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16
瞻zhān
417
注解:臨視也。釋詁、毛傳皆曰:瞻,視也。許別之云臨視。今人謂仰視曰瞻。此古今義不同也。從目詹聲。職廉切。八部。
41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19
瞀mào
420
注解:氐目謹視也。氐各本作低,今從宋本。玉篇云:目不明皃。按洪範曰:雺恒風若。尚書大傳作瞀。宋世家作霧。漢書五行志作霿。宋書、隨書五行志作瞀。班志云區霿。服虔云人傋瞀。荀卿云:傋猶瞀儒。他書或云□瞀,或云瞉瞀,或云怐愗。說文子部云□瞀。皆謂冒亂不明,其字則霿為正字。雨部云霿,晦也。從目敄聲。莫侯切。三部。□瞀。
42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22
□mái
423
注解:小視也。大□:旌旗絓羅,干戈蛾蛾。師孕唁之,哭且□。注:□音麻,竊視之稱。從目買聲。莫佳切。十六部。大□與十七合韻。
42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25
□jiān
426
注解:視也。釋詁:監瞻臨蒞俯,相視也。按釋文曰:監字又作□。然則小雅何用不監。亦可作□。□亦當為臨視也。從目監聲。古銜切。八部。
42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28
□qìp133上
429
注解:省視也。如畫夝之明也。從目,啟省聲。苦系切。十五部。
43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31
相xiānɡ
432
注解:省視也。釋詁、毛傳皆云相視也,此別之云省視,謂察視也。從目木。會意。息良切。十部。按目接物曰相,故凡彼此交接皆曰相。其交接而扶助者,則為相瞽之相。古無平去之別也。旱麓、桑柔毛傳云:相,質也。質謂物之質與物相接者也。此亦引伸之義。《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此引易說從目木之意也。目所視多矣,而從木者,地上可觀者莫如木也。五行志曰:說曰:木,東方也。於易地上之木為觀。顏云:坤下巽上,觀。巽為木,故云地上之木。許葢引易觀卦說也。此引經說字形之例。《詩》曰:「相鼠有皮。」庸風文。
43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34
瞋chēn
435
注解:張目也。此與言部謓,義略同。從目真聲。昌真切。十二部。□,祕書瞋,從戌。秘書謂緯書。易部亦云祕書說日月為易,象陰陽也。戌聲、真聲同在十二部。
43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37
瞗diāo
438
注解:目孰視也。孰、熟正俗字。從目鳥聲,讀若雕。都僚切。二部。
439
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40
睗shì
441
注解:目疾視也。鍇本疾作孰。非。古睒睗聯用,雙聲字也。韻會引鍇本作目急視。毛晃增韻、龍龕手鑑皆作急。從目易聲。施隻切。十六部。
44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43
睊juàn
444
注解:視皃也。孟子引晏子睊睊胥讒。趙曰:睊睊,側目相視。從目肙聲。於絢切。廣韻古縣切。十四部。
44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46
□yuè
447
注解:目□皃也。從目窅。會意。於恱切。十五部。讀若《易》曰「勿□」之「□」。見夬九二爻辭。
44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49
睼tiàn
450
注解:迎視也。小雅:題彼脊令。毛云:題,視也。按題者,睼之假借。從目是聲,他計切。 十六部。讀若珥瑱之瑱。此合韻也,如祗振之比,廣韻他甸切本此。
45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52
□yǎn
453
注解:目相戲也。方言:□視也。東齊曰:□。吳楊曰:□。凡以目相戲曰□。從目晏聲。於殄切。十四部。《詩》曰:「□婉之求。」邶風文。按今詩作燕婉。毛曰:燕,安也。婉順也。許所據作□。豈毛謂□為晏之假借,後人轉寫改為燕與。抑三家詩有作□者與。《邶風□新台》
45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55
□wò
456
注解:短□目皃也。上文曰窅、曰□,皆謂□目。此云短□者,目匡短而目□窐□然如捾目也,故從□。從目□聲。形聲包會意。烏括切。十五部。
45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58
眷juànp133下
459
注解:顧也。大東:睠言顧之。毛曰:睠,反顧也。睠同眷。小明云:睠睠懷顧。皇矣云:乃眷西顧。凡顧眷並言者,顧者還視也。眷者顧之□也,顧止於側而已。眷則至於反。故毛云反顧。許渾言之故云顧也。引伸之訓為眷屬。史記作婘。從目□聲。居倦切。十四部。《詩》曰:「乃眷西顧。」《大雅□皇矣》
46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61
督dū
462
注解:察視也。視字依師古漢書注補。凡師古引說文,多有不言說文曰者。車千秋傳: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又曰:宜有以敎督。按六經但言董。董卽督也。督者,以中道察視之。人身督脈在一身之中,衣之中縫亦曰督縫。從目叔聲。冬毒切。三部。□省作□。一曰目痛也。鍇本痛作病,誤。
46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64
看kān
465
注解:睎也。從手下目。鍇曰:宋玉所謂揚袂障日而望所思也,此會意。苦寒切。十四部。□,看或從倝。倝聲。
46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67
睎xī
468
注解:望也。西都賦曰:睎秦嶺。古多假□為睎,如公孫弘傳□世用事,晉虞溥傳□顏之徒是也。從目希聲。說文無□篆,而□聲字多有,然則□篆奪也。香衣切。十五部。海岱之閒謂眄曰睎。方言:睎,眄也。東齊靑徐之閒曰睎。
46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70
瞫shěn
471
注解:□視也。瞫、□韻。見其底裏曰□視。一曰下視也。別一義。又,竊見也。又一義。從目覃□聲。式荏切。七部。左傳有晉人狼瞫。
47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73
眝zhù
474
注解:長眙也。外戚傳:飾新宮以延貯。此貯正眝之誤。延貯謂長望也。凡辭章言延佇者,亦皆當作眝。說文無佇竚字,惟有宁字。宁佇竚皆訓立,延眝非謂立也。九章:思美人兮,掔涕而竚眙。王逸云:竚立悲哀。文選注:佇眙,立視也。此則訓立,然作眝眙亦無不可。從目宁聲。陟呂切。五部。一曰張眼。廣韻亦作眼。
47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76
眙chì
477
注解:直視也。方言:眙,逗也。西秦謂之眙。郭曰:眙謂住視也。按眙、瞪古今字。敕吏、丈證古今音。廣韻七志作眙,四十七證作瞪,別為二字矣。而瞪下云陸本作眙。攷□應引通俗文云:直視曰瞪。是知眙之音自一部轉入六部,因改書作瞪。陸法言固知是一字也。從目台聲。丑吏切。一部。
47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79
睇dì
480
注解:小衺視也。依小雅小宛正義,言小衺視者,別於睨眄為衺視也。周易:夷於左股。夷,子夏作睇。鄭、陸同。云旁視曰睇。京作眱。按眱亦睇字也。夏小正:來降燕乃睇。睇者,眄也。內則:不敢睇視。鄭曰:睇,傾視也。從目弟聲。特計切。十五部。南楚謂眄睇。謂眄曰睇也。眄為衺視,睇為小衺視者,析言之。此惲言之。方言曰:睇,眄也。陳楚之閒,南楚之外曰睇。
48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82
□luòp134上
483
注解:眄也。方言:□,眄也。吳楊江淮之閒或曰瞯,或曰□。從目各聲。盧各切。五部。
48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85
盻xì
486
注解:恨視也。孟子引龍子曰: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將終歲勤動,不得以養其父母。又稱貸而益之。趙云:盻盻,勤苦不休息之貌。按丁公著本盻盻作肸肸,據趙注則肸近是。作盻者,訛字也。從目兮聲。胡計切。十六部。孫□引說文五禮切。〇按自眝而下各本失其原次,今正之。孫奭。
48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88
睡shuì
489
注解:坐寐也。知為坐寐者,以其字從垂也。左傳曰:坐而假寐。戰國策:讀書欲睡。從目□。宋本無聲字,此以會意包形聲也。目□者,目瞼垂而下。坐則爾。是偽切。古音在十七部。
49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91
瞑mínɡ
492
注解:翕目也。釋詁、毛傳皆曰:翕,合也。莊子:晝瞑。據槁梧而瞑。引伸為瞑眩。從目冥。韻會引小徐曰會意。此以會意包形聲也。武延切。按古音在十一部。俗作眠,非也。
49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94
眚shěnɡ
495
注解:目病生翳也。□應曰:翳,韻集作瞖。眚,引伸為過誤。如眚災肆赦,不以一眚掩大德是也。又為災眚。李奇曰內妖曰眚,外妖曰祥是也。又假為減省之省。周禮:馮弱犯寡則眚之。注:眚猶人省瘦也,四面削其地。按省瘦亦作□瘦。俗云瘦省。從目生聲。所景切。十一部。
49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497
瞥piē
498
注解:過目也。倏忽之意。莊子作覕。又目翳也。障蔽之意。從目敝聲。普滅切。十五部。一曰財見也。財,今之纔字。此似前義足以包之。
49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00
眵chī
501
注解:目傷眥也。釋名曰:目眥傷赤曰□。□,末也。創在目□末也。許謂目傷眥曰眵,與劉異。從目多聲。□支切。古音在十七部。一曰□兜也。□,各本訛作瞢,今依□應正。□兜者,今人謂之眼眵是也。韓愈曰:□目眵昏。此與上義別。二病常相因而有不相兼者。
50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03
□miè
504
注解:□兜,目眵也。各本無□兜二字,今依□應書卷十、卷卄一補。蒙上弟二義言之。宋玉風賦:中唇為胗,得目為蔑。呂氏春秋:氣鬰處目則為□。高注:□,眵也。按蔑者假借,□者或體。□兜,見部作□,云目蔽垢。從目蔑省聲。莫結切。十五部。□或作□,□。
50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06
□jué
507
注解:睊也。按鍇作睊也,鉉作涓目也,皆誤。假令訓睊,則當與睊字類廁。自眚而下皆系目病,廣韻云:□,目患。可以得其解矣。刀部曰:剈,一曰窐也。此睊也當作剈目,謂窐目也。窐,下也。從目夬聲。古穴切。十五部。
50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09
□liànɡp134下
510
注解:目病也。急就篇:眵□。顏曰:□,目視不正也。雷公炮炙論序云:目辟□□,有五花而自正。注:五加皮是也。從目良聲。力讓切。十部。
51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12
眛mèi
513
注解:目不明也。今音眜,在末韻。眛在隊韻。考從末之字見於公榖二傳及吳都賦,從未之字未之見,其訓皆曰目不明,何不類居而畫分二處。且玉篇於□瞯二字之閒云眛,莫達切,目不明。葢依說文舊次。則知說文原書從末之眜當在此,淺人改為從未,則又增從末之眜於前也。從目未聲。莫佩切。十五部。
51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15
瞯xián
516
注解:戴目也。戴目者,上視如戴然,素問所謂戴眼也。諸書所謂望羊也。目上視則多白,故廣韻云:瞯,人目多白也。爾雅釋嘼:一目白□。□同瞯,亦作□。引伸為窺伺之義,如孟子王使人瞯夫子是。從目閒聲。戶閒切。十四部。按此字諸書多從閑作□。江淮之間謂眄曰瞯。眄,各本作視,依宋本及集韻正。方言:瞯,眄也。吳楚江淮之閒或曰瞯,或曰□。
51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18
瞇mǐ
519
注解:艸入目中也。莊子:簸穅瞇目。字林云:瞇物人眼為病。然則非獨艸也。從目米聲。莫禮切。十五部。
52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21
眺tiào
522
注解:目不正也。按釋詁、說文皆云眺,視也。然則眺望字不得作眺。月令:可以遠眺望。系假借。小徐注引射雉賦:目不步體,衺眺旁剔。徐爰曰:視瞻不正,常驚惕也。此眺字本義。從目兆聲。他弔切。二部。
52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24
睞lài
525
注解:目童子不正也。目精注人故從來,屈賦所謂目成也。洛神賦:明眸善睞。李曰:睞,旁視。從目來聲。洛代切。一部。
52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27
睩lù
528
注解:目睞謹也。娽娽,謹皃也。故睩為目睞之謹,言注視而又謹畏也。招□:娥眉曼睩目騰光。王曰:好目曼澤,時睩睩然視,精光騰馳,感人心也。從目錄聲,讀若鹿。盧谷切。三部。
52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30
□chōu
531
注解:眣也。唐人小說:術士相裴夫人,目□而緩,主淫。俗誤脩長之脩。從目攸聲。敕鳩切。三部。□,□或從丩。
53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33
眣dié
534
注解:目不從正也。鉉無從字,非。自眺至此皆狀目之邪,所謂匈中不正者也。按公羊傳文六年:□晉大夫使與公盟也。何云:以目通指曰□。成二年:卻克□魯衛之使,使以其辭而為之請。釋文字皆從矢,云□音舜,本又作□。丑乙反,又大結反。五經文字曰:□音舜,見春秋傳。開成石經公羊二皆作□。疑此字從矢會意,從失者其訛體。以訛體改說文,淺人無識之故也。陸云又作□而已,未嘗云說文作□也。許云目不從正者,公羊□言□皆不以正也。從目失聲。丑慄切。十二部。
53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36
蒙ménɡp135上
537
注解:童蒙也。此與周易童蒙異。謂目童子如冡覆也。毛公、劉熙、韋昭皆云:有眸子而無見曰蒙。鄭司農云:有目朕而無見謂之蒙。其意略同,毛說為長,許主毛說也。禮記:昭然若發蒙。謂如發其覆。從目蒙聲。莫中切。九部。一曰不明也。此泛言目不明為別一義。
53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39
眇miǎo
540
注解:小目也。各本作一目小也,誤。今依易釋文正。履六三:眇能視。虞翻曰:離目不正,兊為小,故眇而視。方言曰:眇,小也。淮南說山訓:小馬大目不可謂大馬,大馬之目眇謂之眇馬。物有似然而似不然者。按眇訓小目,引伸為凡小之偁,又引伸為微妙之義。說文無妙字,眇卽妙也。史記:戶說以眇論。卽妙論也。周易:眇萬物而為言。陸機賦:眇眾慮而為言。皆今之妙字也。從目少。鍇曰會意。按物少則小,故從少。少亦聲。亡沼切。二部。
54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42
眄miǎn
543
注解:目徧合也。徧,各本作偏,誤。今依韻會正。徧,帀也。帀,周也。周,密也。瞑為臥。眄為目病。人有目眥全合而短視者,今眄字此義廢矣。從目丏聲。莫甸切。古音當在十二部。讀如泯。一曰衺視也。秦語。方言:瞯睇睎□眄也。自□而西秦晉之閒曰眄。薛綜曰流眄,轉眼貌也。
54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45
盲mánɡ
546
注解:目無牟子也。牟,俗作眸。趙注孟子曰:眸子,目瞳子也。釋名曰:眸,冒也。相裹冒也。毛傳曰:無眸子曰□。鄭司農、韋昭皆云:有目無眸子謂之□。許云目無牟子謂之盲。說與毛、鄭異。無牟子者,白黑不分是也,今俗謂靑盲。從目亾聲。武庚切。古音在十部。
54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48
□qià
549
注解:目陷也。廣雅:□,陷也。引伸為凡陷之偁。從目咸聲。苦夾切。古音在七部。
55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51
瞽ɡǔ
552
注解:目但有眹也。朕,俗作眹,誤。朕從舟,舟之縫理也。引伸之凡縫皆曰朕。但有朕者,才有縫而已。釋名曰:瞽,□也。瞑瞑然目平合如□皮也。眄者目合而有見,瞽者目合而無見。按鄭司農云:無目朕謂之瞽。韋昭云:無目曰瞽。皆與許異。從目□聲。公戶切。五部。
55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54
□sǒup135下
555
注解:無目也。無目與無牟子別。無牟子者,黑白不分。無目者,其中空洞無物。故字林云:□,目有朕無珠子也。瞽者才有朕而中有珠子,□者才有朕而中無珠子,此又瞽與□之別,凡若此等皆對文則別。散文則通。如詩箋云:瞽蒙也,史記云瞽叟盲皆是散文則通也。人偁為瞽叟,其實則盲者也。凡作瞽瞍者,字誤也。國語:瞽獻曲,□獻賦,蒙誦。此對文則別也。從目叜聲。穌後切。古音在三部。
55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57
□yínɡ
558
注解:□惑也。□、惑雙聲字。各本誤□□,今依廣韻補。淮南鴻烈、漢書皆假營為□。高誘注每云:營,惑也。不誤。小顏多拘牽營字本義,訓為回繞,非也。營行而□廢。從目,熒省聲。熒,各本作榮,今正。凡營塋謍鎣褮滎榮字,皆曰熒省聲。而此字尤當從熒會意。熒者,火光不定之皃。火星偁熒惑。戶扃切。十一部。
559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60
睉cuó
561
注解:小目也。從目□聲。昨禾切。十七部。鉉等曰:尚書:元首叢睉哉。今睉從肉。非是。按脞,馬、鄭皆以小釋之。許書無脞,因改為睉,此恐臆決專輒。攷□應書卷一於睉字云出字林,不云出說文。許書睉疑後增。
562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63
□wò
564
注解:捾目也。捾,搯也。吳語、吳世家皆云:子胥以手抉目是也。從目□。目□者,目為□捾也。會意。烏括切。十五部。
565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66
瞚shùn
567
注解:開闔目數搖也。開闔目,□應本作目開閉。闔一曰閉也。左傳:臾駢曰: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目動者,開閉數搖也。呂覽曰:夫死其視萬歲猶一。瞚也。莊子:兒子終日視而目不瞚。此皆瞚字本義。凡謂與公羊□同者,非也。□為目搖,瞚為目數搖,皆不必以目使人。惟□主以目通指。從目寅聲。舒閏切。按寅聲當在十二部。莊釋文因或作瞬,統音舜耳。
568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69
□fèi
570
注解:目不明也。從目弗聲。普未切。十五部。按此疑卽□之或字。
571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目部
572
□jù
573
注解:又視也。又各本作左右。非也。今正。凡詩齊風,唐風,禮記檀弓,曾子問雜記,玉藻或言瞿。或言瞿瞿。葢皆□之假借。瞿行而□廢矣。瞿下曰:□隼之視也。若毛傳於齊曰瞿瞿無守之皃,於唐曰瞿瞿然顧禮義也。各依文立義。而為驚遽之狀則一。從二目。會意。凡□之屬皆從□。讀若拘。又若良士瞿瞿。九遇切。五部。
574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575
□juànp136上
576
注解:目圍也。圍當作回。回轉也。從□□。會意。□下曰:拽也。明也。讀若書卷之卷。□與眷顧義相近。故讀同書卷。居倦切。十七部。古文□為靦字。靦鉉本作醜。誤。醜與□卷部分遠隔也。靦者,姡也。面部曰:面見人也。從面見。古文作□。葢亦謂徒有二目見人而巳。古音同在十四部。故得相假借。
577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578
□jū
579
注解:目衺也。從□從大。大,人也。大人也三字疑非是。□與爽奭同意。爽之明大。奭之盛大。□之目衺淫視者大。故皆從大會意。舉朱切。□字從此。以小雅仇讀為□求之。古音在三四部。
580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部
581
眉méǐ
582
注解:目上毛也。人老則有長眉。豳風小雅皆言眉壽。毛曰:豪眉也。又曰:秀眉也。方言:眉黎耊鮐老也。東齊曰眉。士冠禮古文作麋。少牢饋食禮古文作微。皆假借字也。從目,象眉之形,謂□。上象頟理也。謂仌在□眉上也。並二眉則頟理在眉閒之上。武悲切。十五部。凡眉之屬皆從眉。睂。
583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眉部
584
省xǐnɡ
585
注解:視也。省者,察也。察者,核也。漢禁中謂之省中。師古曰:言入此中者皆當察視。不可妄也。釋詁曰:省,善也。此引伸之義。大傳曰:大夫有大事省於其君。謂君察之而得其大善也。從眉省,從屮。屮音徹。木初生也。財見也。從眉者,未形於目也。從屮者,察之於微也。凡省必於微。故引伸為減省字。說文有渻□二字。然經傳多作省。所景切。亦息井切。十一部。□,古文省,從少囧。按囧非也。古文目作□。此與□皆從之。從少目者,少用其目省之。用甚微也。0585文二重一
586
路徑:段注說文□第四卷□眉部
587
盾dùn
588
注解:瞂也。經典謂之干。戈部作□。所□扞身蔽目。用扞身,故謂之干。毛傳曰:乾,扞也。用蔽目,故字從目。從目。各本少二字。今依□應補。象形。鍇曰:□象盾形。按今鍇本或妄增廠聲二字。食
URN: ctp:ws89455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