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大元一統志

《大元一統志》[View] [Edit] [History]

1 大元一統志  (近人)金毓黻等 輯錄
2 ●目錄
3 零葉(一)
4 零葉(二)
5 殘本
6 輯本
7 考証
8 附錄
9 ●零葉(一)
10 《世安山記》云,真人羅公遠煉丹於此
11 唐,玉真公主
12 睿宗第八女,與金仙公主皆隸道。入蜀居天倉山,其後羽化,葬於山側。明皇幸蜀,開塚視之,僅存冠履。今儲福宮,有銅鑄明皇公主二像。
13 呂洞賓
14 飛雲山,王氏道院,去蒲村鎮五里。昔有道人過之,留題云:「攜笻來此步飛雲,錢滿賓階綠蘚勻;江上同歸共誰去?不堪回首不逢人。」以逐句第三字,合成「呂洞賓來」。主人覺而異之,已失道人所在。又紹興癸丑道會,有道人攜涼笠而至。會散,乃挂笠於壁,無挂笠之物而不墜。題詩云:「偶來青帝出蓬萊,劍戟崢嶸徧九垓;我在目前人不識,為留一笠莫沈埋。」
15 羅公遠
16 甞鑿井煉丹於青城山唐。玄宗又從學隱遁術,而所傳不盡,玄宗怒斬之。後有中使見公遠於黑水道,且以蜀當歸為寄。其後玄宗幸蜀,乃悟當歸之寄。今有羅仙觀在儲福宮。
17 勾台符
18 青城山受業丈人觀為道士,與張俞為詩友,自號「岷山佚老」。台符嘗自云:「右執範賢袂,左拍薛昌肩;舉頭傲白日,長嘯揭青天;囂囂者安知,華夏之內有此佚樂乎?不知岷山之逸老于我乎?抑我之逸老于岷山乎?」。
19 杜光庭
20 唐僖宗從幸興元,術士陳休複與光庭遇於西縣道次,於草中掘取一瓢酒,與光庭飲之不竭。光庭後隱青城山中。蜀王建時,號「廣成先生」。年八十五而卒,人以為尸解云。
21 費孝先
22 至和中,游青城山,訪一老人村,壞其一竹床。孝先欲償之,老人曰:「子且視其上字。」字云:「此床某年某月某日,為孝先所壞,其數自爾。」孝先知異,乃留師事之。老......
23 ●零葉(二)
24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25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26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上進
27 常州路
28 支郡
29 宜興州 無錫州
30 親領
31 錄事司 晉陵縣 武進縣
32 建置沿革
33 禹貢揚州之域毗陵志以為揚之南境於天文為須女之分星紀之次於辰在丑春秋時屬吳延陵季子之採邑也左傳哀公二十年吳為越所滅其地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越王無疆伐楚楚大敗之乘勝盡取吳故地東至浙江遂屬楚故越絕書謂之淹君城秦始皇二十五年王翦定江南地置會稽郡其地屬焉西漢因之東漢永建四年分會稽為吳郡領縣十三而毗陵與焉孫氏有國之初分吳郡無錫以西為屯田置典農校尉以主之晉平吳分天下為十九州島島此屬揚州太康二年分吳郡置毗陵郡其後東海王越子毗食採於毗陵後為石勒所沒元帝命少子哀王衝為嗣諱毗因改為晉陵郡郡及丹徒縣悉徙治京口東晉末複還治晉陵宋齊梁陳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州以縣屬南徐州九年省南徐州罷晉陵初置常州大業三年以常州為毗陵郡唐武德三年複改毗陵郡為常州天寶元年改為晉陵郡乾元初複為常州五代史職方考於常州書梁唐屬吳晉漢周屬南唐宋開寶八年平江南雍熙四年屬江南道至道三年屬兩浙路熙寧七年分兩浙為東西路以常州屬浙公元領晉陵武進無錫宜興江陰五縣紹興間割出江陰縣為軍止領縣四
34 國朝至元十三年收附之初因之十四年升為常州路總管府十五年升宜興縣為宜興府二十年府廢二十一年複置宜興府並設宜興縣以來屬二十八年罷府入縣又降江陰路為州來隸元貞元年升宜興無錫
35 ◇殘本◇
36 卷一
37 卷二
38 卷三
39 卷四
40 卷五
41 卷六
42 卷七
43 卷八
44 卷九
45 卷十
46 卷十一
47 卷十二
48 卷十三
49 卷十四
50 卷十五
51 ●大元大一統志卷
52 殘本一
53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54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55 均州
56 ◆均州
57 古跡
58 宦跡
59 人物
60 仙釋
61 ○古跡
62 三王城
63 寰宇記云此乃前漢末王康王常王鳳三人所築各自有一城今遂號為三王城
64 上庸城
65 魏略云征北將軍申耽曾為此太守晉司馬宣王征破之
66 舊豐利城
67 寰宇記云在鄖鄉縣西二百四十里元和郡縣志云本漢長利縣地在長利川故名宋於此僑置上洛郡後魏改為豐利郡隋立豐利縣舊唐志云後魏置豐利郡分錫縣置豐利縣武德初屬上州州廢屬均州唐會要同又九域志乾德二年廢入鄖鄉
68 天柱山
69 在鄖縣錫義鄉山去縣二百里之左有一柱峰曰天柱山上有三石門內有飛仙一日三朝
70 千丈崖
71 晏公類要云在武當縣又有千丈峰
72 琵琶穀
73 隋圖經云漢水經琵琶穀至滄浪洲滄浪洲即漁父棹歌處也
74 萬戶谷
75 在武當山定心石下中鼻山之東其廣容萬戶故名
76 定心石
77 大小有二下臨萬仞巋然陡絕觀者股慄喜事者或立其上以示心術
78 錫穴
79 左傳楚潘崇伐麋至於錫穴是也
80 水簾
81 在武當山
82 渚口
83 俗傳如此其實渚水也在鄖縣西六十里漢地理志渚水入於漢
84 天池
85 在武當山
86 鹽池
87 唐元和志又唐志並云在武當縣東南百里池水四周上有紫氣池左右草木十餘里氣所染上如霜雪嘗之如鹽土人謂之鹽花
88 金泉
89 在州治治平元年王齊作記
90 石舊泉
91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
92 甘露泉
93 在武當山南岩泉味甘美民間往往汲取以愈諸疾
94 龍井
95 在武當山
96 白花泉
97 在武當山
98 參鬥泉
99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汲水不竭圖經云雖千人汲之不減不汲亦不增又云參星下臨因以為名其山亦名參山
100 法華岩
101 昔惠哲居此誦蓮經常有龍女來聽在俞公岩之西
102 九卿岩
103 佛子岩
104 仙女岩
105 並在武當山
106 俞公岩
107 古記隋僧慧哲住岩中誦蓮經有白衣老人自謂俞公三反來聽曰我東溟之子謫居此地限滿得還斯我所居願奉仁者
108 李園岩
109 李仲仙潘岳閒居賦注房陵朱仲家有縹李世所希有岩在千丈峰之下
110 黃太清修道岩
111 陶幼安百花泉岩
112 並在武當縣晏殊類要云
113 一品鄉
114 在鄖縣有鄧公里按張士遜封鄧國公致仕歸光化縣乃其鄉也今鄖縣有一品鄉里曰鄧公意者因官就居於此也象之亦云然
115 延岑城
116 按北史後周武成元年自鄖鄉城移於此又云故城即後漢延岑所築而元和郡縣志及寰宇記武當縣下又云唐顯慶四年自延岑城移治今所則郡非岑故城也況自端平三年遭兵禍而郡置治愈非其舊
117 國朝至元十二年歸附創立郡治複還舊
118 聖木
119 舊圖經云在武當縣東洲渚漢江中長五丈
120 社樹
121 隋圖經云南陽武當南門有社柏樹大四十圍梁蕭欣為郡守伐之言有大蛇從樹腹中墮下麄數圍長三丈群蛇數十隨入南山聲如風雨
122 成和聚
123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武當縣有此
124 謝羅山
125 圖經云晉咸和中歷陽謝允探羅道玄隱遯斯山故曰謝羅山
126 張黃二真人葬履壇
127 在龍山之頂鄖縣西北一百里昔有二真人飛升遺履而去其徒乃葬履於壇有二石道士侍立壇所
128 望仙台
129 在武當山五龍觀
130 梳洗台
131 在鄖縣東六十里王震詩云俗緣磨未盡空山傍妝台溪雲惹粉黛岩花寶靨開
132 宗海樓
133 宣和辛丑三山陸愷作記大槩謂下臨清漢江山映帶景物之變無窮騷人之所不能詠畫工極思莫狀其美
134 太和樓前面太和峰山水環會為一郡之壯觀
135 紫雲亭
136 舊在州治占一郡之勝亭記云元符三年晁端愨作
137 望仙亭
138 舊在州治占一郡之勝亭記云宋元符初劉浚作
139 尹公亭
140 宋端平三年楊恢作碑云尹洙字師魯常謫此州舊有此亭而荒穢久矣繕修一新魏了翁作記
141 龍洞
142 在武當縣
143 白蓮洞
144 在武當山
145 黑龍潭
146 在武當山
147 九度澗
148 晏殊類要云在武當縣
149 修多羅藏
150 唐肅宗賜經五千卷藏額亦肅宗所賜
151 希夷庵
152 在武當山陳摶常棲隱於此
153 伏虎庵
154 在武當山
155 鳳凰洲
156 王象之紀勝引晏殊類要云在鄖鄉縣
157 唐濮王秦塚
158 在鄖縣北地名長辨村
159 謝安謝賢二塚
160 在武當縣南十五里此必非晉太傅謝安也
161 蠻王塚
162 在武當縣南二百步
163 漢中部碑
164 張來君碑
165 魏興太守碑
166 並在豐利舊縣
167 隋韋氏神道碑
168 已漫滅
169 石橋記
170 在武當山落帽峰
171 舊魏興太守譚義德政碑
172 在鄖縣一百五十里
173 狼子塚
174 在狼子峰下後為水所壞成一小洲
175 乾明寺
176 本唐濮王泰薨妃閻氏於宮地建延福寺有浮圖記咸寧五年剏沈長卿纂文張元靚書又有上元三年建張士遜述黃通書宋太平興國中賜今名有唐經藏碑銘按延福寺碑在鄖鄉縣乾明寺上元中王府功曹沈長卿撰後火焚碑湮毀太平興國中僧海清於坎堋中依堵牆整之如故
177 太平興國寺
178 唐廣德二年詔慧禪師曰朕有一子乞保延昌乃以太平延昌為寺名宋太平興國二年改今名
179 幹興院
180 去鄖鄉縣一百二十里宰相張士遜功德院也
181 明道觀
182 唐貞觀十八年改濮王泰宮為龍飛觀在鄖鄉縣西宋天聖八年賜朝元圖有聖祖天寧六御坐傍有太祖太宗御容紹興十七年迎朝元圖赴行在所
183 唐德觀
184 在鄖鄉東南十五里無碑記可驗惟中尊太上老君為聖祖以此考之自唐建焉
185 白鶴觀
186 在鄖鄉縣之西陵十五里昔帝者封禪於東嶽感仙鶴五百
187 餘只降於壇上天下許置觀以白鶴為名
188 五龍觀
189 在武當山
190 唐濮王泰廟
191 在鄖縣北
192 唐威武公廟
193 按乾符三年翁洮撰記山南東道觀察使趙凝立
194 隋顯崇觀
195 在鄖縣西有碑大業五年為祝壽之所銘存於州治後碑云大業己巳歲今六百餘年
196 殷少師祠
197 宋紹定三年楊恢知均州魏了翁作記大意云少師雖以諫死而無救於宗國之亡距今幾三千年興衰治亂亦秋毫不相涉也而是心之靈可以立天地宰萬物者昭昭赫赫與天地相為無窮乃至因其子孫在吾地相與祝為社祠焉嗚呼是惓惓誰實使之恢以比干之裔久居此土因而立祠
198 ○宦跡
199 濮王泰
200 唐貞觀中在均州建延福寺浮圖記云隆本支於衛梓昭茂葉於虞桐
201 殷均州
202 唐權德輿有此序而忘其名
203 李蘩
204 處州郡守題名云唐李蘩元和十二年自均州除蘩守兩郡皆有惠愛吏民甚德之
205 曹翰
206 宋太祖征蜀以翰為均州剌史鑿山開道商旅以濟詔翰兼轉運使
207 司馬周卿
208 通判均州先是房州竹山有金溪出金豪族專其利監司欲命官往巿皆憚險辭周卿遂往躋攀崖巘看之終盡條目公私俱利
209 尹洙
210 先知渭州董士廉城永洛洙奏罷之士廉上書訟洙乃責均州監稅
211 李垂
212 自絳州還朝宰相欲用為知制誥而垂不往見曰道之不行命也執政惡之出知均州郡有鹿脯羚羊角麝香山雞皮萎蕤椒蠟之產吏白歲獻朝貴例也垂不從
213 範純粹
214 宋哲宗朝為戶部侍郎坐元佑黨謫居均州
215 韓維
216 宋元佑元年為門下侍郎後坐黨籍責安置均州純粹維皆名賢也
217 陳與義
218 號簡齋宋建炎二年為州守
219 王煥
220 系年錄云宋建炎四年紅巾賊犯均州知武當縣王煥率邑人保山寨賊至或勸之遁煥曰使吾有此心則不能與邑人為此來矣遂舉家俱死
221 凌景夏
222 宋紹興二十二年知均州先是景夏在秘館與秦檜異論閒居十餘年
223 楊恢
224 宋紹定二年知均州下車之後建立比干祠以勸臣忠以勵俗壞金人犯均州甚急恢率官吏盡力固守金圍困幾旬月而恢守益固卒全一城後改知黃州兼淮西提點刑獄
225 ○人物
226 龐德公
227 圖經云山有龐德公岩德公襄陽人居峴山後攜妻子登鹿門採藥不返今有隱處
228 張士遜
229 光化人也而均州鄖鄉縣有鄧公里有功德院在焉士遜雍熙中植桐於蕭寺壬辰登第後仕至宰輔告老來寺留題有曰桐枝手植有同孫二紀重來愧此身三匹衣魚聯貴仕十洲軒冕接清塵耕桑雖喜多新隴耆艾堪嗟笑故人蕭寺前題粉壁在又書丁巳對壬辰
230 ○仙釋
231 陰長生
232 後漢陰皇后族聞馬先生有道隱武當山從其學後在忠州仙都白日飛升
233 謝允
234 真誥稽神樞云字道通歷陽人咸康中入武當山水經云允舍羅邑宰隱遁此山故曰謝羅山
235 劉虯
236 字靈預宋泰始中為晉王府記室參軍解官闢谷隱武當山今劉爽岩是也
237 尹真人
238 南雍州記云武當山有石室相承雲是尹喜岩有銅床玉案圖經及郡縣志云武當有尹喜岩即其處
239 山世遠
240 陶弘景雲世遠即尹公弟子舍家入道得為太和山真人武當古謂之太和山事見真誥
241 真武
242 隋開皇元年三月三日誕生而神靈居武當山四十二年飛升今有飛升台即其地
243 陳摶
244 字圖南亳人舉進士不第隱武當山移居華山
245 黃衣道者
246 宋開寶中有僧元明往武當山朝曦欲上宿霧半開見一黃衣入經藏中亟招之已失但聞異香馥鬱詩曰八十老翁今自說曾為霧裏見仙人張鄧公詩集云
247 慧哲
248 姓趙襄陽人誦經岩中龍子來聽
249 處洪
250 唐末居武當山時王建以盜系獄吏縱去遁武當山處洪語曰子骨特奇宜從軍求富貴奈何為盜建感其言隸忠武軍後為蜀王
251 慧忠
252 住武當山七年唐天寶末安祿山遣其將武令珣圍鄧令珣問燕主滅數師憤然曰逆雛安足問但吾生靈自厄耳祿山滅南陽守表其事肅宗召忠賜號國師
253 殘本一終
254 ●大元大一統志卷
255 殘本二
256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257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258 房州(房陵縣 竹山縣)
259 ◆房州
260 房陵縣 竹山縣
261 建置沿革
262 坊郭鄉鎮
263 里至
264 山川
265 ○建置沿革
266 禹貢梁州之域楚地翼軫之分野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舜封堯之子丹朱於房古麋庸二國之地庸以兵助周武王春秋左傳云文公十一年楚子伐麋成大心敗麋師於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防渚之得名自此始戰國屬楚秦惠文王十三年攻楚取漢中地置漢中郡始皇徙趙王遷於房陵呂不韋之家亦徙焉 徙趙王遷呂不韋並據王象之紀勝雲 二漢因之房陵及上庸縣並屬漢中郡東漢末獻帝改防為房立房陵郡又置上庸郡建安二十四年蜀劉備遣孟達攻房陵上庸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以蜀將孟達來降乃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為新城以達為太守理上庸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討平之移理房陵太和二年析新城郡地置上庸郡歷晉宋齊為新城上庸二郡 新城郡領縣六理房陵上庸郡領縣七理上庸縣 梁天監末置岐州與郡同理房陵侯景之亂地入西魏改新城郡為光遷國 魏廢帝二年 後周武帝廢光遷國改置遷州 此據元和郡國志及通典 隋煬帝廢州為房陵郡領縣四曰光遷竹山房陵上庸唐武德元年改遷州又於竹山縣置房州領竹山上庸武陵三縣貞觀元年隸山南道尋廢遷州遷房州於廢遷州城 舊唐志貞觀十年改光遷為房陵縣 十年省武陵縣隸山南東道 唐會要在貞元五年 武后時中宗居房州天寶元年改房陵郡乾元元年複為房州梁開平元年房州剌史楊虔叛附於蜀宋隸京西路太祖以周鄭王出居房州謂辛文悅長者命知房州事時則開寶二年也-太宗雍熙三年十二月癸丑置保康軍於房州以劉繼元為節度使高宗建炎初置金房開逵四州安撫使以房隸於金州二年金人入寇公私室廬俱為煨燼遂移治竹山紹興三年複遷於房陵之張羅平六月乃移理南山之南隆興元年專隸京西路紹定四年遭兵亂焚毀明年複立州治遷於城南五里德佑元年夏知州事黃思賢聞江陵府歸附於是至江陵中書行省自納土
267 國朝遣千戶鎮守仍命思賢領州事還州於舊理至元十九年九月隸襄陽路遙領縣二
268 房陵縣
269 唐書宰相世系表云舜封堯之子丹朱於房朱生陵以國為氏左傳為防子國元和郡縣志云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初為防東漢改為房以陵為名隋志云舊曰房陵置新城郡梁末置岐州後周郡縣並改光遷舊唐志云魏改為光遷國武德初改為遷州置光遷縣又改為房州兼改光遷為房陵宋開寶初省永清入焉紹定四年經兵火隨州遷理於城南
270 國朝還縣於舊治
271 竹山縣
272 本古之庸國漢之上庸縣周武王會諸侯於孟津庸人往焉尚書曰庸蜀羌矛微盧彭濮人是也左傳曰庸帥群蠻以叛楚使盧戢黎侵庸後遂滅之通鑒赧王四年秦置上庸縣故靳尚言秦將以上庸六縣易張儀於楚後漢立上庸郡隋志云梁曰安城西魏置竹山縣舊唐志武德元年置房州貞觀十七年移州治房陵縣宋開寶初省上庸縣入焉紹定四年郡遭兵禍竹山去州一百二十里亦焚毀後僑治於縣南
273 國朝複還舊理
274 ○坊郭鄉鎮
275 房陵縣
276 修文鄉 宜陽鄉 夏半鄉 房陵鄉 禮義鄉
277 竹山縣
278 寶豐鎮
279 ○里至
280 本州島
281 東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282 東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283 東北至本路五百里
284 東至南漳縣界山二百二十里
285 南至均州房陵鄉山界二百四十里
286 西至金州尹店江界二百九十里
287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288 東到南漳縣四百一十里
289 南到歸州四百五十里
290 西到均州二百七十里
291 東南到峽州夷陵縣四百二十里
292 東北到穀城縣二百六十里
293 西南到歸州興山縣三百五十里
294 西北到金州白土關三百三十里
295 房陵縣
296 東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五十里
297 東北至大都三千一百五十里
298 東北至本路五百里
299 東至南漳縣界山二百二十里
300 南至均州房陵鄉山界二百四十里
301 西至竹山縣倒驢坡八十里
302 北至均州界山一百八十里
303 東到房陵縣一百二十里
304 南到歸州五百六十里
305 西到金州四百五十里
306 北到均州鄖縣二百八十里
307 東南到峽州夷陵縣六百三十里
308 東北到穀城縣六百六十里
309 西南到歸州興山縣四百八十里
310 西北到金州白土關二百一十里
311 ○山川
312 房山
313 在房陵縣西三十里山四面有石室似房因名寰宇記云
314 鳳凰山
315 在房陵縣西三十里志公和尚梁武帝朝為國師游行至此住錫名曰鳳凰山
316 九室山
317 在州西四十里爛柯山有仙宮唐封名為天保之殿山上有陳摶修煉之所故名曰九室山
318 阜山
319 在房陵縣南圖志云魯文公十六年戎伐楚西南至於阜此其地也
320 南山
321 在房陵縣南宋建炎二年正月簡齋陳與義在房州城遇金騎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穀張家有詩云久謂事當爾豈意身及之避寇連三年行半天四維我非洛豪士不思窮谷飢但恨平生志輕了少陵詩今年奔房陵鐵馬背後馳造物亦惡劇脫命真毫厘南山四程雲布襪傲嶮巇籬間老炙背無意管安危知我是朝士亦複顰其眉呼酒軟客腳掬水濯玉肌窮途士易德歡喜不複辭向來貪讀書閉戶生白髭豈知九州島內有山如此奇自寬實不情老人亦解頤投宿恍世外青燈耿茅茨夜半不能眠澗水鳴聲悲
322 雁山
323 本景山也在房陵縣西南二百里山海經曰荊山之首曰景山雁南翔偏經其上土人由此改曰雁山
324 定山
325 吳曾漫錄云房陵定山有朱仲李園三十六所
326 雞鳴山
327 在房陵縣北百里
328 馬息山
329 在房陵縣北七十里
330 馬盤山
331 在房陵縣
332 黃竹山
333 元和郡縣志云在房陵縣北百里因黃竹嶺為名
334 建鼓山
335 在房陵縣袁崧記云登句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半天元和郡縣志云與馬鬃山相接冬夏積雪
336 覆船山
337 在房陵縣西
338 停舟山
339 在房陵縣西
340 石門山
341 在房陵縣陳簡齋詩云石門洩風無旦夜古木截道藏雷雨
342 爛柯山
343 在房陵縣西南四十里即樵人爛柯處也
344 罵詈山
345 在房陵縣四面有三十四山其名惡者目之曰罵詈山
346 方城山
347 房州圖經云楚懷王二十年秦與齊韓魏共發兵攻楚方城秦軍登山以望楚因取名望楚山元和郡縣志云方城山在竹山東山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居其一也楚使廬戢黎侵庸方城注云在上庸縣
348 望夫山
349 在房城縣南東渡江
350 兩乳山
351 在房陵縣
352 五女山
353 在房陵縣鄧村
354 女媧山
355 在竹山縣燕子山相對後溪劉光祖詩云女媧山下少人行
356 洞谷聲中一鳥鳴
357 庸城山
358 在竹山縣西五里舊名垂鼓山在上庸縣庸人昔居此山上置鼓因名垂鼓又按隋志云竹山縣有垂鼓山九域志云
359 礬石山
360 在竹山縣北舊雲山有礬石其白如雪
361 白馬山
362 在竹山縣西南山石似馬望之逼真孟達嘆金城千里即此也
363 龍祗山
364 在竹山縣南二里古老相傳昔有道士王若衝於此山服柏葉白日衝天
365 燕子山
366 在竹山縣寶峰鎮之左
367 橫鞍山
368 在竹山縣庸城山相近
369 長羅山
370 在上庸縣即竹山縣北四十里
371 倉樂山
372 在竹山縣東北百餘里舊經云昔有邑人徐無周家富積粟於此後遇飢饉民乏食發倉粟以救飢鄉人德之故名此山
373 長腰山
374 在竹山縣
375 望仙山
376 在竹山縣
377 二經山
378 在竹山縣百丈山隔岸
379 九女山
380 在竹山縣望仙山之右
381 百丈山
382 在竹山縣微江對岸
383 殘本二終
384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385 殘本三
386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387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388 酈州(洛川縣 中部縣 宜君縣)
389 ◆酈州
390 洛川縣 中部縣 宜君縣
391 建置沿革
392 坊郭鄉鎮
393 里至
394 山川
395 土產
396 風俗形勢
397 ○建置沿革
398 禹貢雍州之域星分入東井輿鬼鶉首之次漢天文志北地上郡皆屬鶉首春秋白翟國秦始皇時地屬上郡漢為上郡雕陰地 此據元和志及寰宇記今所上圖冊但云秦漢皆屬上郡魏武帝有焉失於詳考耳 暨晉陷於戎羯不置州郡於坊州中部界置杏城鎮 元和志云 後魏太和十五年改鎮為東秦州孝明二年又改為北華州 此據魏志及輿地廣記所同 廢帝二年改為鄜州因秦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遂於鄜立鄜畤為名 此據元和志及職方考所載寰宇記亦同唯圖冊則云周改為鄜州蓋失於不考耳 隋大業三年罷州置鄜城郡其年自杏城遷理於五交城唐武德元年改為鄜州領洛交洛川三川伏陸內部鄜城六縣二年以內部鄜城縣坊州 元和志云 三年置直羅縣貞觀二年置都督府六年為大都督府九年複為都督府天寶元年改為洛交郡後升為保大軍節度使屬關內道郭子儀領節鉞即此地也乾元元年複為鄜州宋康定二年即鄜城縣治置康定軍使仍隸州熙寧七年省三川縣為鎮入洛交金因之
399 國朝得地之後廢節度止立散州初領洛交洛川鄜城直羅四縣至元四年並鄜城入洛川又並洛交直羅入州自理六年廢坊州以中部宜君二縣屬鄜州今領縣三
400 洛川縣
401 本漢鄜縣地屬馮翊 屬馮翊三字據漢志及沿革表 東漢省 東漢郡國志無鄜縣二字 後秦姚萇置縣因洛川水以立名後魏置敷城郡隋開皇二年罷郡 張洽地理沿革表隋屬上郡不同 以縣屬鄜州自高槐移理焉歷五代宋洎金並因之
402 國朝不改舊名至元四年並鄜城入隸本州島
403 中部縣
404 本漢翟道縣地屬左馮翊漢書渠搜中部都尉理所為朔方郡第七縣莽曰溝搜 東漢郡國志朔方郡下無渠搜二字 魏晉戎翟居之後秦姚興於所治南十八里置中部郡後魏太武改為中部縣文帝大統九年避國諱改為內部隋大業三年廢鄜州為上郡而縣自杏城移理仍隸上郡唐武德二年複於此置坊州及中部縣元和志云天寶曰中部郡屬關內道宋因之
405 國朝至元二年以縣隸延安路六年廢坊州並入中部縣屬鄜州
406 宜君縣
407 春秋白翟地張洽地理沿革表云西漢左馮翊祋祤縣地東漢左馮翊管十三城此居其四 東漢郡國志云 寰宇記云前秦苻堅於祋祤古城北置宜君護軍元和志云後魏真君七年改為宜君縣又置郡大統五年又遷於華原縣北為理隋志云開皇郡廢屬京兆郡唐初屬宜州 寰宇記無唐初屬宜州五字今據沿革表云 貞觀十七年廢地入雍州二十年於此置玉華宮仍即宮南四里置宜君縣永徽二年縣與宮俱廢龍朔三年坊州刺史竇師倫奏再置宜君縣屬坊州天寶十二年析置升平縣宋熙寧元年省為鎮入宜君 圖冊云宋熙寧中改宜州金改為縣九域志無之 金因之
408 國朝初並入坊州中統元年複置屬延安路至元六年並入中部縣十四年複置二十二年改隸鄜州
409 ○坊郭鄉鎮
410 洛川縣
411 開府村 安善村 安公村 東王村 太平村 進漢村 百穀村 王和村 石堡村 青龍村 安粟村 石泉村 得亨村
412 中部縣
413 獨戰村 立石村 唐和村 龍坊村 太平村
414 宜君縣
415 孟晃村 道台村 姚曲村 集賢村 雷成村 雲陽村
416 ○里至
417 本州島
418 東北至上都三千一百八十里
419 東北至大都二千三百八十里
420 東北至延安路一百八十里
421 東至宜川縣一百里
422 西至慶陽府邠州界一百三十里
423 南至耀州同官縣界三百里
424 北至甘泉縣界四十五里
425 東到宜川縣一百八十里
426 南到中部縣一百四十里
427 西到慶陽府寧州五百里
428 北到甘泉縣九十里
429 西北到安塞縣並管敷政縣一百七十里
430 東南到安西路澄城縣二百五十里
431 西南到慶陽府邠州五百里
432 東北到甘泉縣省並臨真縣二百里
433 洛川縣
434 東北至上都三千二百四十里
435 東北至大都二千四百四十里
436 西北至鄜州六十里
437 東至宜川縣界七十五里
438 西至中部縣界八十里
439 南至澄城縣界一百六十里
440 北至本州島界二十八里
441 東到韓城縣二百五十里
442 南到白水縣二百五十里
443 西到寧州四百里
444 北到甘泉縣一百五十里
445 東北到宜川縣一百八十里
446 東南到同州三百七十里
447 西南到中部縣一百二十里
448 西北到本州島六十里
449 中部縣
450 東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二十里
451 東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二十里
452 北至本州島一百四十里
453 東至洛川縣界五十里
454 西至寧州界一百五十里
455 南至宜君縣界一十五里
456 北至鄜州界五十五里
457 東到洛川縣並管鄜城一百二十里
458 西到寧州三百二十里
459 南到宜君縣一百四十里
460 北到本州島一百四十里
461 東北到洛川縣一百二十里
462 東南到白水縣一百四十里
463 西南到三水縣二百五十五里
464 西北到省並直羅縣一百四十里
465 宜君縣
466 東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九十里
467 東北至大都二千五百九十里
468 北至本州島二百一十里
469 東至洛川縣界二百里
470 南至同官縣界三十里
471 西至寧州界二百里
472 北至中部縣界七十里
473 東到洛川縣並管鄜城一百五十里
474 南到同官縣九十里
475 西到三水縣二百五十里
476 北到中部縣一百四十里
477 東北到洛川縣二百里
478 東南到白水縣一百三十里
479 西南到寧州三百里
480 西北到本州島直羅廢城一百八十里
481 ○山川
482 橋山
483 在中部縣北一里乃軒轅皇帝葬衣冠之所山下有沮水或曰古沮水分流潛穿山底經過因名橋山寰宇記引史記云黃帝葬此山陵塚尚存唐大歷元年置廟宋開寶二年敕修廟祭祀在州西二里按李吉甫元和志寧州真寧縣東八十里子午山亦曰橋山黃帝陵在山上群臣葬衣冠之所今兩存之
484 石堂山
485 寰宇記引水經注云瀦水出翟道縣西石堂山本名翟道山又穆天子傳云癸酉天子命駕八駿之駟造父為御南征朔野徑絕翟道升於太行翟道即縣之西石堂山也郭璞以為隴西狄道則非
486 玉華山
487 在宜君縣西南四十里有唐太宗避暑宮張齊賢燕談錄云雍熙二年玉華山獲一角獸坊州守臣 忘其姓名 以為瑞十月己亥太宗召宰臣觀之咸奏曰按瑞應圖牡曰麒牝曰麟昔嵐州所進麟也此乃麒也請宣示中外上不許但豢於禁中因諭輔臣曰時和歲豐是為上瑞此何足雲
488 大盤山
489 政和複位九域志云在直羅縣直羅今並入州
490 洛河
491 自洛川縣北三十里鄜州境南陽村西南入境流七十里至交口村東南流地理沿革表隋文帝分三川洛川縣以置此額取洛水之交故曰洛交屬鄜州舊圖經云自交口村南流入中部縣又南流一十五里至楊家莊合沮水東南流四十里至鄜城十二盤出境寰宇記云洛水在坊州東四十里按山海經云出白於山地理志云洛水出北地歸德縣北蠻寨中從鄜州洛川縣西南入中部鄜城二縣過入同州白水縣
492 沮水
493 自中部縣西北子午嶺發源東流二百里至本縣三十里楊家莊東南順流入洛
494 子午水
495 在宜君縣管內升平廢縣北一百里出子午嶺東南流入中部縣合沮水樂史寰宇記云禹貢謂溱沮二水出馮翊北即子午水下合榆谷慈烏等川遂為沮水
496 淺石水
497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出翟道山 今中部縣即古翟道縣地
498 香川水
499 寰宇記云源出中部縣北香水在縣西南三十七里自宜君縣界來南香水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出於遺穀
500 泥水
501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出翟道縣泥穀按圖經泥穀水在縣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穀來
502 慈烏水
503 在宜君縣西北四十里源自升平鎮分水嶺東流入本縣界又石盤水在宜君縣東五十里源自耀州同官縣大石盤出東流入縣界
504 小塞門水
505 在今洛交廢縣西北十五里又白水按水經源出洛交縣分水嶺界
506 三川水
507 寰宇記云以華池水黑原水洛水同會謂之三水古為三川郡也杜甫寄家在鄜州身陷賊中未得脫有詩云三川不可到歸路曉山稠落雁浮寒水飢烏集戍樓趙次公詩注云三川即鄜州華水黑水洛水所會注引左傳周之亡也其三川震注涇渭洛水非是
508 蒲川水
509 寰宇記引水經云水東南流入坊州 州今廢並屬鄜州
510 羅川
511 在直羅廢縣 今並入州 南二里 詳見古跡
512 ○土產
513 石脂
514 在鄜州東十五里採銅川有一石窟其中出此就窟可灌成燭一枝敵蠟燭之三至元七年上司移文封扃至今不採
515 石炭
516 在宜君縣西北一百里嘉會村有一石窟
517 石油
518 在宜君縣西二十里姚曲村石井中汲水澄而取之氣味雖臭而可療駝馬羊牛疥癬
519 土硫黃
520 在宜君縣西南七十里野火山
521 連翹
522 蒼術
523 瞿麥
524 黃芩
525 苦參
526 秦艽
527 胡麻
528 以上宜君縣出
529 ○風俗形勢
530 白翟故地羌渾雜居寰宇記云
531 秦塞要險地連京輔漢時匈奴頻入朔方故塞外烽火照甘泉即今渭北九嵕山是也同上 按九域志九嵕山在醴泉縣
532 風俗奢侈競為淫靡之習鄜洛圖經云
533 俗以夏月游賞為重同上
534 女為男作圖經云
535 地近邊而北人精於制兵器坊州圖經云
536 中部宜君風土頗惡勇而不知義圖經云
537 洛水之交三水所會圖經云
538 城枕羅原其川平直戶部尚書崔仲方築城以居之故曰直羅
539 長城因河為塞圖經云
540 海邊昏霧雨塞外慘風沙司馬溫公詩云
541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542 殘本三終
543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544 殘本四
545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546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547 鄜州
548 ◆鄜州
549 古跡
550 宦跡
551 人物
552 仙釋
553 ○古跡
554 秦長城
555 在洛交廢縣 今並入州 東南四十里史記云秦將蒙恬所築唐鮑容賦詩蒙公虜生人北築秦氏冤禍興蕭牆內萬里防禍根城成六國亡宮闕啟千門生人半為土何用空中原奈何天下人骨肉尚酬恩投沙擁海水安得不久飜乘高慘人魂寒日易黃昏枯骨貫折鐵河中如有言萬古驪山葬誰知野火燔
556 翟道故城
557 在中部縣西北四十里故城是也周三里有餘址後漢省宇文周曾於此城置利人縣尋廢
558 杏城
559 在今洛交廢縣 今並入州 漢將韓胡伐杏木為柵以抗北邊
560 雕陰縣地
561 在今洛交廢縣雕山之陰故曰雕陰唐詩人韋莊賦一絕云雕陰寒食足游人金鳳羅衣濕麝熏腸斷入城芳草路淡紅香白一群群
562 朝冄??膚施
563 在洛交廢縣漢書云匈奴南侵至朝冄??膚施謂此地也
564 夏太后城
565 在洛交廢縣南三十六里赫連勃勃聞劉裕滅姚泓令其子義真等守自將兵入長安留太后於此築城居之
566 赤沙城
567 在中部縣西七十里古戍城也
568 故洛交縣
569 元三鄉本漢雕陰縣地屬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陰魏省上郡晉為戎翟所居苻堅時為長城縣後魏及周為三川縣隋文帝分三川以洛水交會之所故置縣以洛交為名唐宋因之金亦仍舊
570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並入鄜州唐詩人韋莊游州寒食城外醉吟一絕雲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影動女郎撩亂送秋千土產龍須席賦麻布
571 三川廢縣
572 州西南六十里三鄉本漢翟道縣地按翟道縣在中部縣古城是也地理志云翟道屬左馮翊苻秦於縣南長城原置長城縣屬長城郡後魏廢帝三年改為三川取古三川縣為名屬中部郡隋開皇三年隸鄜州唐因之宋熙寧三年省入洛交縣為鎮
573 直羅廢縣
574 在州西南九十里三鄉本漢雕陰縣地魏省雕陰縣晉時戎翟所居後魏置三川縣隋使戶部尚書崔仲方築城居之唐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於此置縣因城為名宋因之金亦仍舊
575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並入鄜州
576 鄜城廢縣
577 州東一百二十里三鄉本漢鄜縣地屬左馮翊後漢省後魏於此置敷政縣屬敷城郡隋大業元年改敷字為鄜屬鄜州唐武德二年改屬坊州唐末李茂貞建為翟州梁開平三年改為禧州又改其縣為昭化縣後唐同光元年複為鄜城縣仍隸鄜州宋康定二年即此縣置康定軍使金廢之
578 國朝至元四年以土曠人稀並入洛川
579 故升平縣
580 唐天寶十二載剌史羅希奭奏析宜興縣西北界升平鄉等三鄉以置之以鄉為名東南去宜君縣二十五里尋以吐蕃侵據移縣在橫棒川宋熙寧二年省為鎮屬宜君縣
581 故坊州城
582 禹貢雍州之域古白翟國秦屬內史漢書雲朔方為西部都尉休屠為北部都尉渠搜為中部都尉故此為中部郡焉又郡國志云鄜城本秦高奴縣地翟道故城是也俗稱高樓城即春秋白翟所居魏晉陷於戎羯劉石苻姚時於州西七里置杏城鎮恆以重兵守之後魏文帝改鎮為東秦州孝明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後周天和六年世祖元皇帝作牧鄜州於州界置馬坊結構之處尚存唐武德二年高祖駕幸於此聖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天寶元年分為中部郡乾元元年複為坊州元領中部宜君升平鄜城四縣割鄜城入鄜州宋熙寧元年又廢升平為鎮中部宜君富有藥材魏泰東軒筆錄云古詞芳洲漸生杜若謂芳香之洲渚生此香草宋天聖間朝旨下坊州取杜若雖一時文移之誤亦宰相不學故也宜君有礬場此州地產龍須席弓弦麻非他郡所及金因之
583 國朝至元六年並州入中部縣屬鄜州
584 玉華宮
585 在宜君縣西四十里唐貞觀十七年於宜君縣鳳凰穀置正殿覆瓦餘皆葺茅其地本縣人秦小龍宅太宗曰小龍出大龍入當時以為清涼勝於九成宮永徽二年廢宮為寺即以玉華為名西有駐鸞崖東有石室甚奧外有水散漫流下狀如珠璣號曰水簾寺內有肅成殿玄奘法師於此院譯經每言此閻浮之兜率也 寰宇記云 杜子美避難至鄜過此賦詩云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占瓦不知何王殿遺構斷壁下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萬籟真笙竽秋色正瀟灑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冉冉征途間誰是長年者蘇軾注云梁隱過此披覽遺跡了無故碑考驗往事蜀土石馬在淺草間可嘆也
586 杏城鎮
587 姚萇置此鎮在中部縣東七里
588 開元坡
589 在鄜州城外唐韋莊詩云開元坡下日初斜拜掃歸來走鈿車可惜數枝紅艷好不知今夜落誰家
590 鄜台
591 在鄜城舊縣之東園宋元佑二年杜純佑來為令築台名以鄜有詩云兩載鄜城著小冠一台高築地平寬向陽花木齊教放天下無春似此間
592 保大軍樓
593 即譙樓也蔡挺為郡守日建嘗修潤唐武元衡詩云三川會合古鄜州紆紱來寬宵旰憂靜守化條無一事東風獨上夕陽樓金時猶存正大末兵廢
594 塵玉亭
595 竹溪詩話云康識守鄜州日建謂唐詩人羅虯作鄜坊從事賦比紅兒一解為絕唱其詩曰花落塵中玉墮泥香魂應上窈娘堤欲知此恨無窮處長倩城烏夜夜啼摘塵玉二字以名亭金時厄於兵火今犂為田矣
596 葦穀
597 谷有水東南流入三川 三川今屬洛交廢縣 唐鄭玉詩云水會三川漾碧波雕陰人唱採花歌舊時白翟今荒壤葦穀淒淒風雨多
598 鳳凰穀
599 唐地理志宜君縣在此谷在玉華宮北四里 詳見前注
600 杜甫工部故宅
601 在鄜州南六十里三川今存遺址工部觀三川水漲有詩二十韻末數聯云不有萬穴歸何以尊四瀆及觀泉源漲反懼江海覆漂沙坼岸去漱壑松柏禿乘陵破山門回斡裂地軸交洛赴洪河及關豈信宿應沈數州沒如聽萬室哭穢濁殊未清風濤怒猶蓄何時通舟車陰氣不慘黷浮生有蕩汨吾道正羈束人寰難容身石壁滑側足雲雷此不已艱險終更局普天無津梁欲濟願水縮因悲中林士未脫眾魚腹舉頭向蒼天安得騎鴻鵠又有鄜州月夜詩末云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又自序云寄家鄜城身陷賊中於一百五日對月感嘆而作雲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子美脫身至行在得左拾遺奉詔歸鄜州挈家有詩云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又作北征古風七十餘韻東坡蘇子瞻曰子美北征詩識君臣大體忠義之氣與秋色爭高可貴也
602 黃原祠
603 在三川廢縣有水發源於破羅谷南流經祠東合葦川是也
604 楊班祠
605 在鄜城廢縣周地圖記姚萇時立節將軍楊班居黃梁谷北其穀西有小谷由來無水夜中忽有人語就班借車牛十具云欲移徙我是湫神尋則聲絕班即備車牛十具置門前至明車濕牛汗乃尋車轍至乾谷中忽有水方二百餘步其水極深叵測冬亦湛然每水旱祈禱有應今按楊班湫水周一里餘二十步
606 軒轅廟
607 在橋陵東五里官為三歲一祀唐姚酢詩有遺廟空山草木長之句
608 鄜畤祠
609 此漢郊祀之所也春秋白翟故地漢志云秦文公東獵汧渭夢大蛇止於鄜畤以問史敦敦曰此上帝征君祠之於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祀白帝焉杜甫北征詩有坡陁望鄜畤岩穀互出沒之句
610 漢武廟
611 在洛交廢縣有仙宮城今相思川也
612 鳳山寺
613 方輿記云山在鄜城嘗有五色雀見因以立寺久廢
614 玉華寺
615 即玉華故宮也前已詳杜少陵詩注者云鄜州有此宮即隋仁壽宮按九成宮在鳳翔府麟游縣西一里而注者蓋誤今不取
616 ○宦跡
617 尉遲敬德
618 唐武德初自同州剌史封鄂國公改鄜州都督敬德為唐名將尋移夏州授開府儀同三司
619 王承元
620 自檢校工部尚書義成軍節度使徙鄜坊丹延等節度使承元鎮鄜奉公守法於州民有愛利未幾移鎮鳳翔
621 李訴
622 自太子中允出為坊州剌史治行異等改晉州
623 劉幾
624 宋治平二年六月辛未以東上合門使嘉州團練使知鄜州事幾初權涇原副都總管與轉運使陳述古交訟既罷而代幾者遂發幾過用公使庫錢詔幾赴永興軍聽劾御史中丞賈黯言國家任用將帥當責以捍邊禦寇之效細故宜略可以得死力況今西戎數擾方當以恩威御諸將所宜思太祖寬待李漢超等而懲慶歷中罪尹洙等之失若幾苟無大過願赦而不誅仁宗納其言故有是命幾在郡威惠兼用兵民懷之夏人不敢犯塞後移守鳳翔
625 種世衡
626 自同州僉書判官改鄜州判官初康定元年夏人犯延安王師不利朝論以堡障眾多有分兵之患其間有遠不足守者即令罷之寇驕而貪益侵吾疆百姓受害世衡時為大理丞領鄜州幕府建言延州東北二百里有故寬州請因其廢壘而興之以遏寇衝左致河東之粟右固延安之勢北圖銀夏之田有是三利朝廷從之以世衡董役事世衡與兵民暴露數月且戰且城然處險苦無泉水議不可守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於石工徒拱手曰是不井矣世衡曰過石而下將無泉耶爾其屑而出之凡一畚償爾百金工複致其力過石數重泉發飴甘而不耗萬人歡呼曰神乎雖夏兵重圍我無困渴之患用是複作數井兵民馬牛皆大足自是而陲患無泉者悉仿此大蒙利焉既而朝廷署故寬州為青澗城授以內殿承制知城事
627 種詁
628 世衡長子以西上合門使知鄜州先是守鎮戎護邊政成給餉無乏朝廷謂詁有幹力故命之守鄜尋告老提舉上清太平宮
629 種誼
630 詁之弟先守岷州能俘獲鬼章青宜結獻於朝遷西上合門使徙知鄜州夏人將犯延安帥趙卨以誼統制諸將賊聞誼至皆潰鄜州謂得誼勝重兵二十萬改知蘭州
631 薛向
632 先監在京榷貨務權知鄜州時大水冒城州兵廣銳振武二指揮戍延安營兵聞之詣州總管王興求還興不能決乃相率逃歸至則家人無存者乃聚眾為盜郡人震恐向遣親吏喻之曰冒法以救父母妻子人之情也而不聽汝歸者武帥不知變之過也汝聽吾言亟歸收親屬之尸吾當貸汝擅還之罪不聽吾言汝無噍類矣皆泣謝境內乃安久之遷河北提點刑獄
633 李師中
634 舉進士知洛川民有罪妨其農時者遣歸令農隙自詣吏令當下者榜於門或召父老諭之租稅皆先期而集嘗出鄉亭見戎人代華人耕作詰之皆用兵時潛入中國人藉其力往往與為婚媾師中以華戎不可雜處遍索境內得數百言之於帥帥用其言大索旁郡得戎人內居者甚眾但徙之極邊龐籍為樞密副使薦其才召對轉太子中允知敷政縣權經略使屬官
635 蔡挺
636 自通判涇州徙鄜州範仲淹宣撫陝西河東薦其才可用有守邊之政尋又以呂夷簡薦改開封府推官其後累歷邊任於護塞有能稱
637 康識
638 按潁濱蘇轍行制詞曰朝廷急於用人故士有以資未應格進攝事者爾以才智足用擢守鄜畤歲月既久治辦有聞俾正厥官益思所報
639 張確
640 宣和初自通判杭州攝睦州以平方臘功知坊州 今並入鄜州 撫懷羌族得其歡心朝廷宴安確驛疏言金人必入寇語極諄切改汾州又移解州後於隆德死節聞贈述古殿直學士
641 劉涇
642 紹聖末自真州移知坊州有學行世所謂前溪先生也專以仁厚為政土產龍須席朝旨索取涇惟常貢外不以奉權貴宰相章敦末如之何元符末上書力喻不當誅元佑人立黨籍徽宗初即位召為職方員外郎
643 ○人物
644 崔仲方
645 隋時人戶部尚書愛其風土築城以居之謂其城枕羅原川平而直故後人以直羅名縣仲方嘗開通湮塞之渠浚溉田萬頃土人甚德之
646 劉延慶
647 鄜州人也世將家雄豪有勇數從西伐屢立戰功累遷泰寧軍留後徽宗謂留後乃五代藩鎮官以親信官留後務遂為承宣使又以破夏人俘馘有功拜保信軍節度使童貫討平方臘徙領三城貫北伐延慶又從之坐隨貫退兵謫筠州子光世討逋河北賊有功複拜延慶鎮海軍節度使後死於難光世從高宗南渡為中興名將父子再世建節將門榮之
648 ○仙釋
649 法天
650 法天者本中天竺摩伽陁國僧也唐自元和後不複譯經江南始用兵之歲法天來至鄜州與河中梵學僧法進共譯經義始出無量壽尊勝二經七佛贊法進筆受綴文知州事王龜從潤色之遣法天同法進獻經闕下宋太祖召見慰勞賜以紫方袍法天請游名山許之
651 雒道人
652 不知何許人嘗游洛交之相思川不茹葷不飲酒冬不火夏不箑遇異人得秘訣預知休咎劉延慶敬重之道人目其子光世為救時名將大有福德人靖康二年春忽大哭於巿別鄰里去及汴梁陷二聖北狩乃哭之日也籲異哉 見博異錄
653 殘本四終
654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655 殘本五
656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657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658 葭州一(神木縣 府谷縣 吳保縣)
659 ◆葭州
660 神木縣 府谷縣 吳保縣
661 建置沿革
662 坊郭鄉鎮
663 里至
664 山川
665 土產
666 ○建置沿革
667 禹貢雍州之域州有壁記云州介晉秦之間春秋為翟國秦並下屬上郡漢為西河郡圁陰縣地圁音銀漢書云以在圁水之陰故曰圁陰星入東井度 按地理志葭蘆川在河東路石州臨泉縣其西南至延安府四百三十五里宋元符二年以葭蘆川新寨為晉寧軍屬西河郡而西河乃汾晉地其秦晉之間乎一云銀州屬關隴入西河上郡則入尾今以井度為是 晉淪於戎羯苻秦建元元年因驄馬城巡撫其地後魏屬開光郡後周保定二年置中鄉縣屬中鄉郡隋開皇元年避中字改為真鄉縣兼廢中鄉郡以縣割隸銀川郡按地理沿革表云屬雕陰郡真鄉縣屬銀川隋大業三年郡廢改屬雕陰郡隋末沒入寇賊唐貞觀二年平梁師都複置銀州仍以縣為屬邑縣西北有茄蘆川 一云葭蘆川 天寶元年曰銀川郡屬關內道乾元元年複為銀州唐末陷於西夏宋元豐五年鄜延路經略司將所部複之即葭蘆川築為寨朝論以此川東聯河汾西控銀夏實為衝要乃令屬臨泉縣縣本河東之石州所隸也元佑二年夏人恭順詔鄜延路經略司以寨地給賜紹聖四年二月己酉王師攻複元符二年八月甲午樞密院言河東經略使林希奏元豐中於鄜延路進築米脂葭蘆吳堡三寨以葭蘆吳堡屬河東自是嵐石之人始戍河西致寇境在目欲出不可密睇鄜府猶迂十舍自前歲複葭蘆去年築神泉今年築烏龍通接鄜延稍相屏蔽又北邇銀城南抵神泉幅員數百里樓櫓相望橫山之腴盡複漢土斥堠所及深入不毛士馬更為聲援繇此嵐石遂為次邊往年經始葭蘆川是為今日通道根本建軍為宜詔升為軍名曰晉寧以臨泉倚郭定胡為屬邑金初為夏人所踐皇統二年複立軍治仍隸河東路而臨泉定胡還屬石州大定元年升為州二十三年閏十二月改為葭州 金集禮地志云晉寧州舊葭蘆寨以葭蘆水為名宋為晉寧軍今擬為葭州圖冊在大定八年 貞元元年隸汾陽軍節度 金大定職方志汾州為汾陽軍 管八寨曰通秦曰神泉曰烏龍曰吳堡曰寧河曰彌川曰大和曰神木有通安晉安二堡於通秦隸焉永作唐安二堡於烏龍隸焉濩川彌川靖川三堡於彌川隸焉通津於神木隸焉寧河則木寨隸焉正大三年改隸鄜延路元領吳堡彌川通秦葭蘆四縣後又益以太和建寧
668 國朝收附後至元六年並通秦彌川葭蘆入州並太和入神木建寧入府穀來屬令領縣三
669 神木縣
670 春秋白翟國漢屬五原西河二郡武帝徙山東被水之民於關以西洎朔方以南新秦中蓋其地也後為赫連勃勃所有周隋已降為銀勝二州地屬雕陰郡唐開元初張說奏置麟州十二年割勝州之銀城連穀二邑改置新秦郡並縣十四年廢郡以縣還隸勝州天寶元年複置尋以為新秦郡乾元元年複曰麟州升為振武麟勝等節度使兼都護以勝州為支郡後周顯德五年劉崇不賓楊侯作藩移壘小堡宋乾德元年徙治於吳兒堡即故麟州也五年升建寧軍端拱元年改鎮西軍置節度使領之又置麟府路兵馬司治新秦而銀城連穀則屬邑也新秦管神堂靜羌二寨惠寧鎮川二堡銀州管銀城神木建寧三寨肅定通津神木闌幹四堡連穀管橫陽一堡金皇統八年以麟府地陷西夏不曾複立
671 國朝收附後創立雲州於古麟州神木寨隸延安路至元六年廢州為神木縣又並太和縣入焉並來屬
672 吳堡縣
673 宋九域志金大定職方志並云本石州定胡縣寨地屬西河郡宋景德以來屢陷於羌元豐五年盡複其地爰因險阻築起城壁東臨汾晉西接鄜延實為要衝顓任武將以屯守焉時與米脂葭蘆二寨並興既成以米脂屬鄜延路葭蘆吳堡則屬汾晉元佑二年以米脂葭蘆給賜夏人而吳堡等不系可予地分委官畫定界至開立壕堠金時定胡為夏人所奪以吳堡隸通秦寨厥後又升為縣屬葭州
674 國朝收附後至元元年省之二年複置仍來屬
675 府谷縣
676 張洽地理沿革表云冀州之域古並州地秦漢為太原郡後魏昉置嵐州隋屬樓煩郡唐屬嵐州後唐莊宗天佑七年有河朔之地將興王業以代北諸部屢為邊患於是升府穀鎮為縣縣本河西蕃界土人折嗣倫代為鎮將自升縣之後嗣倫男從阮招回紇歸國詔建為府州以扼蕃界仍授從阮為府州刺史尋以契丹與小蕃侵擾移州於留得人堡晉高祖起義以契丹有援立之恩賂以雲中河西之地盡去焉契丹欲盡徙河東民以實遼東人心大擾從阮力保險北絕其好乃遣使稟命詔從阮出師明年春從阮深入拔十餘砦漢高祖引兵南下從阮率兵歸之尋升府州為永安軍析振武之勝州並沿河五鎮以隸焉乾佑元年從阮舉族入覲朝廷命其子德扆為府州團練使周顯德元年升府州為節鎮複以永安軍為額就拜德扆為節度使顯德二年夏州李彞興以土壤相接惡其與己並為藩鎮乃扼塞道路阻絕使臣世宗召問宰相如何宰臣以夏州地處邊徼朝廷向來每與優借府州甚為逼小近建節旄得之何利失之亡害且宜撫諭彞興世宗曰折德扆三數年來竭盡心力禦捍劉崇如何棄之度外且夏州雖產羊馬博易資貨悉在中土儻與阻絕何能為者乃命齎詔書責其悖慢諭以安危彞興果俯伏聽命宋因其舊府穀為縣有安豐寧府百勝三寨斥堠靖化西安三堡金並屬河東北路皇統八年以麟府路為西夏所據不能取之
677 國朝收附之後複建州治改隸延安路至元六年州廢以縣隸延安路二十二年來屬
678 ○坊郭鄉鎮
679 神木縣
680 碾穀村 麻寧村 深井村 九支村 盤西村 平西村赤烽村 長建村 黑牛村 番七村 番胡村 殺麻村上村
681 吳堡縣
682 太平村 豐化村 久安村
683 府谷縣
684 鄧曹村 胡皛村 待保村 小沒村 馬真村 合河村盤東村 平東村 太平村 永興村 葛浮村 馮家會村
685 ○里至
686 本州島
687 東北至上都二千四百三十里
688 東北至大都一千六百二十里
689 南至本路五百八十里
690 東至太原路界黃河五里
691 西至綏德州米脂縣界六十里
692 南至綏德州界一百四十里
693 北至大同路豐州界四百六十里
694 東到太原路臨州一百二十里
695 西到米脂縣一百二十里
696 南到米脂縣一百二十里
697 南到綏德州並管義合廢縣界一百四十里
698 北到大同路豐州六百二十里
699 東北到太原路興州一百八十里
700 東南到太原路石州孟門縣一百五十里
701 西南到綏德州一百八十里
702 西北到定州九十里
703 神木縣
704 東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里
705 東至大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706 南至延安路七百七十里
707 南至本州島一百九十里
708 東至太原路保德州黃河界一百里
709 西至曳只喇八界五十里
710 南至葭州界一百八十里
711 北至古鄜州界三十里
712 北到本州島一百八十里
713 東北到臨州一百八十里
714 西南到青澗縣二百七十五里
715 東南到石州寧鄉縣一百里
716 西北到米脂縣一百八十里
717 府谷縣
718 東至上都二千四百九十里
719 東至大都一千五百里
720 南至本州島四百九十里
721 東至太原路保德州黃河三里
722 西至神木縣界一百五十里
723 南至太原路保德州界五里
724 北至大同路豐州界六十里
725 東到大同路武州二百里
726 西到神木縣二百里
727 南到保德州五里
728 北到東勝州五十里
729 東南到太原路五百里
730 西南到葭州四百九十里
731 東北到大同路西豐州一百三十里
732 東到保德州二百里
733 西到定西州一百八十里
734 南到葭州一百九十里
735 北到舊麟州四十里
736 東北到府谷縣一百里
737 西南到綏德州並管嗣武廢縣二百里
738 東南到太原路興州一百三十里
739 西北到西夏一百一十里
740 吳堡縣
741 東北至上都二千六百六十里
742 東北至大都一千七百六十五里
743 北至葭州一百八十里
744 西至延安路四百八十里
745 東至太原路石州界黃河一里
746 西至綏德州界二十里
747 南至石州孟門縣界黃河五里
748 北至本州島界七十里
749 東到太原路石州孟門縣一百三十五里
750 南到平陽路石樓縣一百五十里
751 東北到神木縣二百里
752 ○山川
753 黃河
754 在府谷縣東自西豐州馮家會村入境東流一百五十里至神木縣碾穀村東南流十里經葭州長壽村至吳堡縣東一百里下流豐化村出境
755 圁水
756 在真鄉縣屬西河郡顏師古曰圁音銀在圁水之陰因以名縣漢書所謂西河即銀州也凡銀州所置儒林真鄉開光撫寧皆銀水地鄜州之新秦連穀銀城亦圁陰地今葭州古真鄉地神木縣即銀州之銀城縣砦地也輿地廣記云唐立銀州東北有無定河即圁水也土俗以河流不定故河以無定名圁與銀同音而漢志作圜陰顏師古注是也王莽改曰方陰則是當時已誤為圜字今有銀州銀水即是舊名猶存但字變耳以此考之則九域圖所載乞銀之說未可信也乞銀乃苻秦驄馬城俗稱驄馬為乞銀因號乞銀谷後周於此立銀州也
757 葭蘆川
758 通鑒長編云太原總四路而嵐石麟府為邊州麟府又孤居城外夏人為寇輒傅城下自離石絕河而西與秦地延州相望而夏人據有橫山距河為塞不得與秦合宋元豐中嘗取得葭蘆川築為寨元佑初棄之紹聖四年二月知太原府事孫覽議複取葭蘆川而其地峻絕澗穀重阻兵不得前夏人聞之以數萬兵屯境上覽下令須是滿五萬乃行夏人益遣丁壯就屯而覽兵終不出賊屯既久涉冬月飢餓皸瘃覽益修戰備猶不出兵或告賊騎數萬攻嵐石之屯垂敗乞濟師軍吏夜請計事覽臥不起比明乃複白官軍已據便地虜未嘗來也覽曰吾固知之幕府問何以知之覽曰離石塞外無賊帳就欲為寇非一月不集豈能遽至而不聞乎始諸將以吾未出兵恐不見虜軍賞輕矣幕府退下令具糗糧嚴兵械曰夏人至矣居數日夏兵十餘萬入寇至神堂覽厚集其陣以待之兵方接斬數百級獲其酋長數人賊帥度不能支遂遁去覽曰可矣乃遣王愍折克行將兵出麟府張世永王舜臣出嵐石遂城故葭蘆未就賊數萬卒至覽被兵不動而使張世永將輕騎由麟州道出其後擊之賊前不能進而後為世永擊逐大敗卒城葭蘆川而還三月庚午覽加樞密直學士賞其勞也 宋史
759 屈野川
760 在銀城廢縣其川則與連谷縣相接文潞公彥博為河東轉運使日夏賊入寇圍麟州城過屈野河白草平下砦彥博與麟府路走馬承受公事樊玉率兵敗之即此處出宋史
761 兔毛川
762 在新秦廢縣九域志云紹聖三年孫覽議於此築寨不果
763 ○土產
764 瑪瑙
765 府谷神木二縣出歲遣官採之自至元二十六年始
766 鯉魚
767 府谷縣黃河內有之歲貢
768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769 殘本五終
770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771 殘本六
772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773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774 葭州二
775 ◆葭州
776 風俗形勢
777 古跡
778 宦跡一
779 ○風俗形勢
780 人性魯直勤於耕作圖冊云
781 神木本古麟州地其俗蕃漢互居人性魯直好尚武力守望相助圖經云
782 地瘠民窶新秦舊經云
783 府穀本舊府州治也地近邊而民知戰府穀舊郡志云
784 民不滿十歲皆諳武藝
785 人尚義氣俗無浮華
786 府谷有花山乃地之最高者
787 通津西枕枕城唐地理志屬麟州金以隸神木寨神木今屬葭州
788 二水交洛故名永水在府谷縣舊日升府州為永安軍取此義也
789 麟州舊壤實曰新秦戍人綏荒在河一曲黨項部族漢民混居長城之前屈野川右左帶樓煩之地南偏赫連之鄉惟府由茲唇齒相輔張肩麟州通判廳壁記云
790 ○古跡
791 舊麟州城
792 按秦武王轉徙東民以實茲土久用滋富因以新秦名唐開元中群蕃構逆張燕公說致討請城麟州所以安餘種也周顯德末北漢弗庭楊侯 忘其名 徙城小堡所以遏並寇也宋乾德元年又遷於吳兒堡土產與振武同香有穀撥甘松藥有麻黃甘草升麻當歸庵??閭柴胡剌楸遠志及白角蕈端拱元年又治新秦金為夏人所奪地遂荒
793 故府州城
794 本河西廢地界東過河至火山軍四十里西至麟州一百五十里南過河至岢嵐軍一百四十里北至二十六府勒浪馬尾直蕩啜娘等蕃族四百八十里東南過河至火山軍桔槔寨四十里西南至麟州界杓枝穀三十里西北至沒兒雀悉命女奴越都等蕃族三百五十里東北至唐龍鎮一百五十里按輿地廣記府州府谷縣北至豐州蘿泊川掌地一百二十五里以蘿泊川為豐州治是宋嘉佑七年謂此川掌地方圓百餘里如掌之平故於此置治其西五十里有沙井嶺三十七里有暖泉峰又六十里有龍尾房又西北九十里有超沒堆並府州所隸今所具圖冊乃云府穀至西京豐州一百五十里西京即大同路也按舊豐州宋慶歷元年七月始陷於西夏不知後來何以屬西京嘉佑七年再置豐州在府州管內據宋志云折從阮刺史日取契丹城堡十餘蘿泊川在中今具列圖冊云府谷北至西京豐州界六十里則又似說蘿泊川地界不能無惑更須考詳而圖志皆闕姑存舊書所云
795 故銀城縣
796 在舊麟州南四十里四鄉本漢圁陰縣地後魏置石城縣廢帝三年改屬歸真郡隸綏州後周保定元年移縣於廢石龜鎮隋大業七年改為銀城縣以隸勝州開元中自勝州割屬麟州宋九域志在州南八十里管銀城神木建寧三寨肅定神木通津闌幹四堡金時半陷於西夏惟存神木一寨通津一堡貞元間撥隸汾陽軍今以神木為縣
797 故新秦縣
798 舊三鄉本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唐天寶取漢舊名置縣宋管二寨二堡金沒於西夏遂荒廢
799 故連谷縣
800 在舊麟州北一十里有橫陽一堡亦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隋文帝於此置連穀鎮煬帝改為戍大業十三年廢戍唐貞觀八年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寶元年割屬麟州宋因之金沒於西夏遂荒
801 舊雲州城
802 即古麟州神木寨地也
803 國朝初置州隸延安路後廢為縣隸葭州
804 故通秦彌川二縣
805 皆晉寧州寨地通秦管通安晉安二堡彌川管濩川彌川靖川三堡金末並置縣
806 國朝至元初並二縣入州自管
807 鹽蘆廢縣
808 按九域志本河東石州臨泉縣元豐五年昉築為寨金既置葭州末年又置縣
809 國朝至元六年並入州自管
810 故太和縣
811 本神木寨地初置縣
812 國朝至元六年並入神木縣屬葭州
813 故建寧縣
814 本宋之銀城縣寨地初置縣
815 國朝至元六年並入府谷縣屬葭州
816 成宜
817 漢地理志云屬五原中部都尉理系圁陰地即銀城縣界西安陽河陽武都桐陽塞以上皆圁陰縣地後廢並在銀城界東漢和帝永元元年車騎將軍竇憲出雞鹿塞度遼將軍鄧騭出桐陽塞南單于出滿夷谷遂至燕然即此
818 造陽
819 史記燕亦築長城自造陽至襄平造陽即銀城縣西北之寨名也
820 五原寨城
821 漢書雲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寨數百里築城列障至盧朐山即銀城廢縣正北所謂光祿塞是也後魏曾於此立石城縣後改焉晉太康地里志云自北地郡北行九百里得五原寨又北出九百里得造陽即此宋九域志銀城縣有五原寨方輿樞要云舊麟州有西關漢武帝徙山東貧民居之即此也寰宇記唐龍朔二年析豐勝二州界置瀚海都護府總章中改為安西大都護府北至陰山七十里至回紇界七百里如洛陽二千九百里在黃河北嶺陰山一縣屬銀州天寶元年置其州與縣至宋並廢方輿樞要雲陰山暑月尚有雪積不消唐歐陽詹有五原東北晉千里西南秦 注云秦晉之間 又宋沈括詩五原愁殺起秋風雪壓陰山山不融之句文同賦五原行略云羌人鈔暴為常事見敵不爭收若雨自高聲勢立邊功歲歲年年皆一同將軍玩寇五原上朝廷不知但推賞
822 百花塢
823 在府州廢治折氏世為州刺史創北塢於郡圃為一方之勝金時厄於兵革
824 世美堂
825 折氏建取世濟其美之義金時兵廢
826 籌邊亭
827 折惟光建金時兵廢
828 ○宦跡
829 折從阮
830 自石晉以來仕周為靜難軍節度使世宗於府穀建府州為永安軍即以子德扆為節度使宋初城河東沙谷砦斬首數百級建隆二年來朝太祖厚待之遣還鎮德扆卒子御勛御卿孫惟忠惟正惟昌曾孫繼祖玄孫克柔克行皆世襲郡守克行居行間無所知名及夏人寇慶州種諤拒之會河東出師為援克行請為先鋒戰葭蘆川以功遂知府州夏人久窺河外克行每出必勝賊畏之紹聖中太原帥欲城葭蘆川以複故地召克行問計克行條具所見遂以師出界分遣諸將約束為深入窮討之狀賊疑不敢動遂城葭蘆時河東進築八砦通道鄜延帥秦希甫至議築先後克行請以兩路同時深入先築遠者出其不意帥用其策卒城之克行在邊三十年戰功最多賊畏其威名號折家父官至秦州觀察使卒以其子可大承之可大之後可求繼之金人犯河東可求力守城卒完久之夏人來攻可求孤城無援城遂陷死之
831 曹光實
832 事宋太宗以汝州團練使為銀夏等州都巡檢使李繼遷遁入蕃部為寇光實掩襲至地丘澤俘斬甚眾破其族帳獲繼遷母妻繼遷幾擒矣乃使人紿光實以降光實信之繼遷設伏光實以數百騎赴之至葭蘆川繼遷舉手揮鞭而伏兵起光實遂見殺時年五十五從子克明從行秘不發喪使人傳光實命回兵銀州乃與其僕潛入賊中獲光實尸還葬焉
833 文洎
834 為河東轉運使以麟府二州皆在河外餉道回遠乃按唐張說嘗領並州兵萬人出合河關掩擊黨項于銀城北為河外直道自折德扆世有府穀即大河通保德以便府人故河關路廢而勿得將奏複之未逮而卒於官洎之子彥博來領曹事遂通銀州而州有積粟可守元昊圍麟州知城中有備乃解圍去宋史云
835 張詠
836 雍熙二年六月通判麟州關決有善最太守以喜怒為政詠剛直屢責之守愧謝詠嘗作新秦遣懷詩有風動沙昏晝寒多雪折松之句作廳記大槩謂廳事敞閉獨首陽位廳停也使停息其間又廳聽也欲聽行其教若是廳也詔令存焉刑政系焉苟職君之務如飢嗜食待君之民如子俟息則明恕中出刑政用清內杜擅權之員外絕無告之民謂斯廳也宇覆疆內人用休息若忽君之令寇君之政朘民膏血為妻子謀則志辱於貪事荒於濫既厚韞櫝之責亦速覆舟之咎謂是廳也丑甚屠肆見何游焉賢行難著仁心易隳敢鏤廳壁取為政規詠有德於民比去也人思而祠之 宋文
837 張旨
838 慶歷元年秋以屯田員外郎通判府州州依山無外城旨築之州將曰吾州據險敵必不來旨不聽城垂就寇大至乃聯巨木補其罅守以強弩時中外懸隔人心大恐庫有買馬彩數千矯詔賜守卒卒皆呼萬歲賊以為救至州無井民取河水飲賊斷其路旨夜開門率兵擊賊少卻以官軍壁兩旁使民出汲複以渠泥覆積草督居民乘城力戰賊死傷甚眾遂解去以功遷都官員外郎旨河內人也宋史云
839 苗繼宣
840 慶歷初趙元昊圍麟州凡二十有七日城中無井掘地以貯雨水至是水竭賊有諜者潛入城中出告元昊城中水竭不過二日當破知州事苗繼宣拍泥以塗槁積備火箭所射元昊望見塗積解圍而去麟州之圍繼宣募吏民有能通信求援於外者通引官王吉應募繼宣問須幾人從行吉曰今賊騎百重無所用眾請髠髮衣羽服挾弓矢齎糗糧詐為羌人夜縋而出遇賊問則為羌語答之兩晝夜然後出寨之外走詣府州告急府兵遣將兵救之吉複間道入城城中皆呼萬歲逮圍解詔除吉奉職本州島指揮使
841 衛居實
842 宋咸平三年以闔門祇候知麟州事六月乙亥李繼遷來入寇四面負板薄城者五日居實屢出奇兵突戰乃募勇士縋城潛往擊賊賊皆披靡自相蹂踐丁丑繼遷拔寨遁去壬辰真宗見捷書喜以居實為供備庫使通判以下遷秩各賜錦袍金帶初城內乏井泉而被圍之際暴雨沾洽人皆置器鑿地以貯之城內雖有泉水列寨為防而垣牆闊遠難於固守至是遣使於河東部井匠至州開鑿
843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844 殘本六終
845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五十
846 殘本七
847 奏進 集賢大學士資善大夫同知宣徽院事臣孛蘭肹
848 昭文館大學士中奉大夫秘書監臣岳鉉等 上進
849 葭州三
850 ◆葭州
851 宦跡二
852 人物
853 ○宦跡
854 鄭文寶
855 真宗時為河東轉運使李繼遷來圍麟州 州今並入神木 文寶乘傳晨夜赴之遂解麟州之圍宰相寇准謂其熟西事以為陝西轉運使文寶好以功名自任見宋史
856 武戡
857 嘉佑二年知麟州州自慶歷以來夏人盜耕屈野川兔毛川皆河西地莫能禁河東經略使知太原府事龐籍戒邊將賊至斂兵毋與戰賊兵屯月餘食盡而去其年正月沒藏訛龐領兵及境欲自鄜延以北盜耕屈野河西之田會國人有與之異議者複抽其兵還然銀城以南侵耕自若蓋以其地外則蹊徑險隘多柏叢生漢兵難入內則平壤肥沃宜粟麥故賊不忍捐於是籍檄通判司馬光行邊至河西白草平數十里無賊蹤知州事武戡通判夏倚已築一堡為候望又與光議乘賊去出不意更增二堡以據其地可使賊不複侵耕請還白經畧使益禁兵三千役兵五百不過一旬壁壘可成然後廢橫戎臨塞二堡徹其樓櫓徙其甲兵以實新堡列烽燧以通警急從牙城紅樓之上俯瞰其地猶指掌也有急則州及橫陽堡出兵救之賊來耕則驅之已種則蹂踐之賊眾盛則入堡以避如是則堡外三十里之田賊必不敢種是州西五十里之內無賊也籍遂檄麟州如其議於是管句麟府兵馬郭恩及戡以巡邊為名往按視會詗者言賊屯沙黍浪亙十五里恩欲止而走馬承受東頭供奉官黃道元脅恩夜行無複部伍賊舉火臥牛峰戡謂恩曰賊已知吾曹出矣行至谷口恩欲休軍曰須明乃過山道元曰幾年聞恩名今乃懦怯恩慍曰不過死耳乃行比明至忽裏堆賊數十人皆西走去數十步止恩等踞胡床遣從騎以蕃語呼之不應俄賊騎張左右翼自南北交至堆東有長塹其中有梁謂之斷道塢恩等東據梁口與之戰自旦至食時敵自兩旁塹中攀緣而上四面合擊恩眾大潰倚方在紅樓見賊騎自西山大下與推官劉公弼率城中諸軍閉門乘城戡趨城東抉門以入恩與道元皆為賊所執恩大罵賊語不休遂自殺賊遣道元還詔贈恩同州觀察使封其妻呂氏為京兆郡君官其子弟恩開封人也上遣御史按其事籍坐不以築堡聞改知青州久之人以戡築堡為是
858 張居
859 宋熙寧四年春以崇儀副使知麟州州城井泉不足軍民汲於城外沙泉前後郡守欲築城以包之而土多沙礫不果焉居命鑿去舊土而築之城成人以為便語聞遷西京左藏庫使神木等寨官亦稟命鑿泉以濟居人
860 張亢
861 元昊叛以亢為鄜延路兵馬鈐轄徙並代都鈐轄照應麟府等處兵甲是時夏人圍府州屯琉璃堡縱游騎擾邊麟府閉壘不出亢至命開關縱民出入時有禁卒數千無鬥志乃募役卒取敢戰者得數百人使擊賊有以首級獻者亢以錦袍衣之禁卒慚請效死亢度其可用命擊破琉璃堡明年亢築建寧砦亢使虎翼萬勝兩軍更其旗幟夏人來爭亟趨萬勝而犯之遂大潰斬首二千級不逾月遂築清塞百勝中候建寧鎮川五砦而麟府路始通出宋史
862 種諤
863 韓絳宣撫陝西諤時為皇城副使知青澗城召與計事命諤節制麟府兵委以便宜招納築囉兀城二十九日而成分守之諤還軍綏德其後夏人聚兵入寇諤自綏德出塞至米脂城大敗夏賊捷書來諤進兵銀石夏州橫山之地不見賊會班師乃還事見宋史
864 何灌
865 由武舉為府州黃河東岸巡檢賈胡畽有水泉子夏人常越境南汲灌慮其為邊患盡抑絕之夏人忿聚兵於山馳薄官軍灌迎高射之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後三十年賊官蕭太師者會灌於雄州言水泉子之戰嘆何巡檢神射灌曰灌是
URN: ctp:ws89780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