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卷八 武功 |
2  |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 |
3  | 〔史记孔子世家〕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
4  | 文东武西 |
5  | 〔史记孙叔通传〕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汉书尹翁归传〕田延年行县至平阳。召吏有文者东。有武者西。翁归曰。文武兼备。〔南齐书邱巨源传〕与袁粲书曰。仰观天纬。则左将而右相。俯察人序。则西武而东文。 |
6  | 文武兼才 |
7  | 〔隋书李雄传〕上谓雄曰。以卿兼文武才。今拟推诚相委。〔唐书裴行俭传〕帝曰。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刀。而叛党禽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 |
8  | 勤王 |
9  | 〔左传僖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
10  | 登坛拜将 |
11  | 〔史记淮阴侯传〕箫何言王欲拜信为大将。必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王许之。 |
12  | 福将 |
13  | 〔孙子〕将必择其福厚者。〔东轩杂録〕宋真宗次渊。虏骑未退。议守天雄军。魏公曰。智将不如福将。乃命王钦若。危坐七日而虏退。 |
14  | 将家子 |
15  | 〔晋书石勒载记〕大雅。殊不似将家子。大雅、勒第二子也。〔五代史唐家人传〕明宗谓从荣曰。汝将家子。文章非素习。必不能工。又〔王维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 |
16  | 完軆将军 |
17  | 见元〔秦简夫东堂老曲〕。 |
18  | 强将下。无弱兵 |
19  | 〔苏东坡集〕题连公壁曰。俗语云。强将下。无弱兵。真可信。吾观连公之子孙。无一不好事者。此寺当日盛矣。 |
20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21  | 见〔史记孙子传〕。又〔信陵君传〕将在外。主令不受。 |
22  |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
23  | 〔元曲〕马致远汉宫秋。尚仲贤单鞭夺槊。皆用此语。又郑廷玉楚昭公曲。要得千军易。偏求一将难。 |
24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25  | 唐〔曹松诗〕。 |
26  | 破军杀将 |
27  | 〔六韬论将篇〕兵士逾境。不出十日。必有破军杀将。〔战国策〕范雎曰。昔齐人伐楚。破军杀将。再辟千里。 |
28  | 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
29  | 〔呉越春秋〕范蠡曰。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传〕广武君曰。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 |
30  | 军来将敌。水来土堰 |
31  | 见〔郑廷玉楚昭公剧〕。 |
32  |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 |
33  | 见〔马致远汉宫秋剧〕。〔按〕晋书文帝纪。相府兵将。止不敢战。贾充叱曰。公畜养汝辈。正为今日耳。乃此语所本。 |
34  |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35  | 〔黄石公上略〕引军识曰。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
36  | 慈不主兵。义不主财 |
37  | 〔陈龙川集喩夏卿墓志〕昔孟子有取于为仁不富之论。而世俗之常言曰。慈不主兵。义不主财。其说遂以行。而闾巷之奸夫猾子。借是以成其家。虽见鄙于淸论。见绳于公法。终不为之变也。 |
38  | 按兵不动 |
39  | 〔吕氏春秋恃君览〕赵简子将袭卫。使史默觇之。曰、其佐多贤也。简子按兵而不动。 |
40  | 杯酒解兵权 |
41  | 详〔宋史石守信传〕。 |
42  | 陪了夫人又折兵 |
43  | 见〔元人隔江鬪杂剧〕史志中未有其事。 |
44  | 兵贵神速 |
45  | 〔魏志郭嘉传〕太祖将袭袁尚。嘉言兵贵神速。 |
46  | 兵不厌诈 |
47  | 〔韩非子难编〕舅犯对晋文公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兵阵之间。不厌诈伪。 |
48  | 兵行诡道 |
49  | 〔孙子始计篇〕兵者。诡道也。〔五灯会元〕有兵行诡道语。 |
50  | 短兵相接 |
51  | 〔史记季布传〕丁公逐窘高帝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汉书吾丘寿王传〕禁民不得挟弓弩。则盗贼执短兵。短兵接则众者胜。〔后汉书光武帝纪〕贼追急。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按〕三史倶未有相字。 |
52  | 草木皆兵 |
53  | 〔晋书苻坚载记〕坚登城望八公山。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苻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兵少乎。 |
54  | 父子兵 |
55  | 〔呉子治兵篇〕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按〕元人陈州粜米曲。厮杀无如父子兵。本于此。 |
56  | 骄兵 |
57  | 〔汉书〕魏相曰、恃国家之大。衿人庶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后汉书〕沮授对袁绍亦云。 |
58  | 千兵万马 |
59  | 〔南史陈庆之传〕洛中谣曰。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李徳裕文章论〕文章当如千兵万马。风恬雨霁。寂无人声。 |
60  | 兵强马壮 |
61  | 〔捜神记〕房氏兵强马壮。难以获之。〔五代史安重荣传〕谓人曰。王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62  | 胜负兵家之常 |
63  | 〔史记宋世家〕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欤。〔唐书裴度传〕帝曰。一胜一负。兵家常势。 |
64  | 出奇制胜 |
65  | 〔史记田单传〕兵以正合、以奇胜。出奇无穷。奇正还相生焉。 |
66  | 百战百胜 |
67  | 〔孙子谋攻篇〕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善之善者也。〔战国策〕魏太子申过宋外黄。徐子说以百战百胜之术。〔汉书韩信传〕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日而失之。〔刀剑録〕西凉李暠造珠碧刀。铭曰百胜。 |
68  | 谋定后战 |
69  | 〔唐书李光弼传〕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 |
70  | 挑战 |
71  | 〔左传宣十二年〕赵旃请挑战。弗许。〔晋语〕公令韩简挑战。〔呉语〕王孙雄曰。今夕必挑战。以广民心。〔虎韬临境篇〕令我前军日出挑战。以劳其意。〔孙子行军篇〕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尉缭子攻权篇〕分险者、无战心。挑战者、无全气。〔史记张仪传〕兵勿如者。勿与挑战。〔汉书高帝纪〕即汉王欲挑战。注曰。挑徒了反。摘娆敌求战也。〔按〕史记正义。挑亦音田鸟反。唐王建赠李仆射诗。毎日城南空挑战。以仄声用。今或读平声。非。 |
72  | 鏖战 |
73  | 〔汉书霍去病传〕鏖皇兰下。师古注曰。鏖谓苦击而多杀也。今俗犹谓打击之甚者曰鏖。〔唐书王传〕引兵三千。与贼鏖战。〔范成大诗〕逡巡怯大敌。勇往决鏖战。 |
74  | 决雌雄 |
75  | 〔史记孟尝君传〕齐秦。雄雌之国也。势不可两立为雄。雄者得天下矣。秦王曰。何以使秦无为雌而可。冯驩曰。如齐复用孟尝。则雌雄所在未可知。〔项羽纪〕项王顾与汉王决雌雄。 |
76  | 争锋 |
77  | 〔汉书张良传〕愼毋与楚争锋。〔呉王濞传〕呉楚兵甚鋭。难与争锋。 |
78  | 鬪来 |
79  | 〔汉书陈汤传〕城上人更招汉军曰鬪来。 |
80  | 鬪智不鬪力 |
81  | 〔史记项羽纪〕汉王谢项王曰。吾宁鬪智不鬪力。 |
82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83  | 见〔孙子始计篇〕。又〔六韬临境篇〕击其不意。攻其无备。 |
84  | 算无遗策 |
85  | 〔晋书桓元传〕义军之事。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金史太祖纪赞〕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不留行。 |
86  | 先发制人 |
87  | 〔史记项羽纪〕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汉书〕作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隋书李密传〕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资治通鉴〕李密引兵法曰。先则制于己。后则制于人。 |
88  |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
89  | 〔黄石公上略〕引军识云云。〔按〕老子已云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军识岂出老子前欤。 |
90  | 强中更有强中 |
91  | 见〔元人桃花女剧〕及杨愼〔黑池録〕。 |
92  | 先下手为强 |
93  | 〔北史元胄传〕周赵王谋害隋帝。帝不之知。胄勤帝速去。曰、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矣。〔按〕先下手三字见此。缀以为强二字。见元谢金吾剧。 |
94  | 横行天下 |
95  | 〔史记伯夷传〕盗跖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北史高昂传〕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又〔孟子〕衡行于天下。音义曰。衡丁氏音横。 |
96  | 所向无敌 |
97  | 〔诸葛亮心书〕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物万全矣。 |
98  | 勍敌 |
99  | 〔左传僖二十二年〕宋子鱼曰。勍敌之人。隘而不列。二而始见。 |
100  | 舟中敌国 |
101  | 〔史记呉起传〕起对魏武侯曰。君不修徳。则舟中之人尽敌国。 |
102  | 四面受敌 |
103  | 〔豹韬山兵篇〕深入诸侯之地。遇高山盘石。其上亭亭。无有草木。四面受敌。三军恐惧。为之奈何。〔史记留侯世家〕雒阳田地簿。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也。〔桓寛盐铁论〕往者未事胡越之时。四而受敌。北边尤被其苦。 |
104  | 独当一面 |
105  | 〔汉书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
106  | 一鼓作气 |
107  | 〔左传庄十年〕曹语。 |
108  | 旗鼓相当 |
109  | 〔后汉书隗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鼓旗相当。〔三国志管辂传注〕单子春曰。吾欲自与卿旗鼓相当。 |
110  | 闻鼓而进。闻金而退 |
111  | 见〔荀子议兵篇〕。 |
112  | 偃旗息鼓 |
113  | 〔蜀志赵云传注〕云陷敌还。更大开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
114  | 摇旗纳喊 |
115  | 〔戚继光纪效新书〕有各兵呐喊语。元人两世姻绿剧。摇旗纳喊。作纳。〔按〕玉篇。呐下声也。言不出口也。与喊叫适相反矣。不若用纳字。纳、致也。尚为有说。 |
116  | 堂堂之阵。正正之旗 |
117  | 〔孙子军争篇〕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 |
118  | 背水阵 |
119  | 〔尉缭子〕引天官书曰。背水阵为绝地。向阪阵为废军。〔史记淮阴侯传〕未至井口三十里止舎。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阵。 |
120  | 长蛇阵 |
121  | 〔孙子九地篇〕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乃蛇也。击首则尾至。击尾则首至。击中则首尾倶至。〔庾信赋〕常山乃阵。长蛇奔穴。 |
122  | 打回风阵 |
123  | 见〔纪君祥子孤儿曲〕。 |
124  | 有局阵 |
125  | 〔世说〕简文云。渊源语、不超诣简至。然经纶思寻处。故有局阵。 |
126  | 动阵脚 |
127  | 〔东轩笔録〕唐介始弹张尧佐。谏官上疏。及弹文彦博。则呉奎畏缩不前。当时谓动阵脚。 |
128  | 临阵带兵书 |
129  | 〔呉语〕十行一嬖大夫。十旌一将军。皆挟经秉枹。韦昭注云。经。兵书也。〔按〕此非俗语所云临阵带兵书者乎。 |
130  | 介胄在身。不能全礼 |
131  | 〔曲礼〕介者不拜。为其拜而拜。〔孔丛问军篇〕介胄在身。执鋭在列。虽君父不拜。〔尉缭武议篇〕竭人之力不责礼。故古者介胄之士不拜。〔史记绛侯世家〕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按〕曲礼注。拜则失容节。、尚诈也。疏曰。著铠而拜。形仪不足。似诈也。葢以铠不宛转。故致形仪不足。欲其足。则不能也。尉缭等谓是优贷介士失其旨。今剧场云。不能全礼、却得。 |
132  | 文字不鲜明。 |
133  | 鞭长不及马腹 |
134  | 〔左传宣十五年〕晋伯宗引古人言云。 |
135  | 汗马之劳 |
136  | 〔韩非五蠹篇〕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勿论。则穷矣。〔战国策〕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捍关。〔史记晋世家〕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受次赏。〔萧相国世家〕功臣皆曰、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反居臣等上。何也。 |
137  | 匹马单枪 |
138  | 〔五灯会元〕真净举此语。〔元人气英布剧〕作将军不下马。 |
139  | 健儿须快马 |
140  | 〔乐府折杨柳曲〕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
141  | 相逢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
142  | 〔五灯会元〕真净举此语。〔元人气英布剧〕作将军不下马。 |
143  | 偎刀避箭 |
144  | 亦见〔五灯会元〕。〔按〕马致远汉宫秋剧。作畏刀避箭。今仍随语高下。具有二音。 |
145  | 箭无空发 |
146  | 〔晋书陶侃传〕朱伺与贼水战。左右三人上弩以给伺。伺望敌射之。箭无空发。 |
147  | 单刀直入 |
148  | 〔传灯録〕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常。旻徳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莫更如何若何。 |
149  | 乌合之众 |
150  | 〔后汉书耿弇传〕发突骑以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卜者王郎。集乌合之众。震燕赵之北。〔干宝晋纪总论〕新起之寇。乌合之众。非呉蜀之敌也。 |
151  | 馀勇可贾 |
152  | 〔左传成二年〕齐高固曰。欲勇者贾余馀勇。 |
153  | 有气力 |
154  | 〔史记吕后纪〕朱虚侯刘章有气力。〔呉志甘宁传〕少有气力。好游侠。〔按〕列子取道致远。而气力有馀。气力字出此。今倒易其言曰力气。未见所出。 |
155  | 有胆气 |
156  | 〔周益公集〕记郑枢密事。乞求有胆气谨密之人。得奉议郎向。令徒歩至平江见张浚等。 |
157  | 牢不可破 |
158  | 〔韩愈平淮西碑〕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
159  | 自固不暇 |
160  | 〔晋书刘聪载记〕彼方忧自固。何暇来耶。〔按〕俗言自顾不暇。讹。 |
161  | 势不两立 |
162  | 〔史记孟尝君传〕齐秦势不可两立。〔三国志周瑜传〕孙权曰。孤与老贼。势不两立。 |
163  | 立于不败之地 |
164  | 〔孙子军形篇〕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165  | 坐观成败 |
166  | 〔史记任安传〕见兵事起。欲坐观成败。见胜者。欲从合之。〔后汉书刘表传〕拥甲十万。坐观成败。救援而不能助。见贤而不肯归。〔北周书萧传〕家兄无罪。累被攻围。同气之情。岂可坐观成败。 |
167  | 打败 |
168  | 〔北史邵护传〕相将至唐河北。被定州官军打败。 |
169  | 一败涂地 |
170  | 〔汉书高帝纪〕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一败涂地。师古注。一见破败。即肝脑涂地也。 |
171  | 穷寇勿追 |
172  | 〔逸周书武称解〕穷寇不挌。挌、击也。〔孙子军争篇〕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此用兵之法也。〔后汉书皇甫嵩传〕董卓引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 |
173  | 救命计 |
174  | 〔后汉书董卓传〕贾诩曰。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北史魏道武七王传〕罗通又妻。时人秽之。或云其救命计也。〔苏湛传〕萧宝将谋叛。湛哭谏之。宝曰。此是救命之计。不得不尔。 |
175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176  | 〔齐书王敬则传〕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惟应急走耳。葢讥檀道济避魏事也。 |
177  | 三军司命 |
178  | 〔六韬奇兵篇〕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倶治。与之倶乱。 |
179  | 元帅 |
180  | 〔左传僖二十七年〕晋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却□可。〔按〕此官自此始。 |
181  | 辕门 |
182  | 〔周礼掌舎〕设车宫辕门。郑康成注曰。谓王行止宿险阻之处。次车以为藩。则仰车以其辕表门。〔汉书项籍传〕诸侯将入辕门。张晏注曰。军行以车为陈。辕相向为门。故曰辕门。 |
183  | 大众 |
184  | 〔礼月令〕孟春毋聚大众。孟夏毋发大众。仲冬毋起大众。〔管子〕大众之所此。〔呉子〕虽有大众。莫不惊动。〔汉书〕单于久不得与其大众相得。〔按〕此倶谓大兵大役所会集之人。今惟释家为常言矣。 |
185  | 先锋 |
186  | 〔唐书薛仁贵传〕帝遣问先锋白衣者谁。召见嗟异。〔五代史〕史建瑭为晋兵先锋。梁人相戒常避史先锋。〔杜诗〕破的由来事。先锋孰敢争。 |
187  | 后劲 |
188  | 〔左传宣十二年〕前茅虑无。中权后劲。 |
189  | 部落 |
190  | 〔史记索隐〕崔浩云。匈奴部落名。〔按〕部落不特为外裔之称。汉书鲍宣传。部落鼓鸣。男女遮。承上文县官役言。魏志管宁传。孙狼为叛。言胡居士贤者。不得犯其部落。时胡昭居陆浑县也。 |
191  | 向道 |
192  | 〔孙子军争篇〕不用乡导者。不知地利。 |
193  | 细作 |
194  | 〔尔雅释言〕间。俔也。注曰。今之细作也。〔左传宣八年〕晋人获秦谍。释文曰。谍、今谓之细作。 |
195  | 材官 |
196  | 〔史记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从高帝。〔汉书高帝纪〕发材官及中尉卒三万人。注云。材官。骑士有材力者。 |
197  | 营长 |
198  | 〔后汉书第五伦传〕伦为营长。 |
199  | 行头 |
200  | 〔呉语〕行头皆官帅。〔按〕此谓行列之长。亦称行长。周礼弁师疏。伍伯者。谓宿卫者之行长。 |
201  | 都头 |
202  | 〔唐书兵志〕诸都领以都将。亦曰都头。〔薛能登城诗〕无端将吏逡巡至。又作都头一队行。〔按〕元人小说。尊逻卒曰都头。似本于此。 |
203  | 火伴 |
204  | 〔南史卜天兴传〕弟天生。少为队将。十人同火。〔杜佑通典〕五人为列。二列为火。五火为队。〔木兰诗〕出门看火伴。火伴始惊惶。〔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叱左右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按〕其所以名火。以共一灶为火食也。后世贾客挟伴。亦谓之火。俗因有火计之称。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刘𠬰中山诗话、南方贾人、各以火自名。一火、犹一部也。今或作伙、作伴。皆非。 |
205  | 手下 |
206  | 〔三国志甘宁传〕权赐米酒聚淆。宁乃料赐手下百馀人食。又〔太史传注〕先君手下兵数千。尽在公路所。 |
207  | 夜不收 |
208  | 详〔兵律条例〕。 |
209  | 娄罗 |
210  | 〔唐书回纥传〕含具緑花。言娄罗也。葢聪明才敏之意。〔五代史刘铢传〕谓李业等曰。诸君可谓偻罗儿矣。〔宋史张思均传〕思均起行伍。征伐稍有功。质状小而精悍。太宗尝称楼罗。自是人目为小楼罗焉。〔苏鹗演义〕人能览罗绾。谓之罗。字从手不从木。〔酉阳杂俎〕天宝中进士。有东西朋。各有声势。稍伧者。多会于酒楼食毕罗。故有楼罗之号。然梁元帝辞云。城头网雀。楼罗人著。及南史顾欢传蹲夷之仪。楼罗之辩。则知楼罗之言。非始于唐。〔按〕古人多取双声字为形容之辞。其字初无定体。故或作娄罗。或作偻罗。或又以娄作楼。笑林载汉人过呉。呉人设笋。问是何物。曰、竹也。归而煮其床箦不熟。乃谓其妻曰。呉人轣辘。欺我如此。轣辘亦娄罗之转。大率言其僄狡而已。苏段以义说之。皆属穿凿。 |
211  | 铁汉 |
212  | 〔该闻録〕李遵懿握兵江淮。人号铁汉。 |
213  | 首级 |
214  | 〔汉书卫靑传〕斩三千七百首级。师古注。本以斩敌一首拜爵一级。故一首为一级。 |
215  | 拳勇 |
216  | 〔诗小雅〕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注。拳、力也。〔管子小匡篇〕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则告有司。〔文选呉都赋〕览将师之拳勇。与士卒之扬抑。 |
217  | 部署 |
218  | 〔史记项羽纪〕部署呉中豪俊。〔淮阴侯传〕欲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三国志贾逵传〕部署诸将。水陆并进。〔旧唐书江夏王道宗传〕筑土山。攻安市城。土山崩。道宗失于部署。为贼所据。 |
219  | 整顿 |
220  | 〔史记张耳陈馀传〕宜整顿其士卒。〔三国志孙坚传〕敕部曲整顿行陈。无得妄动。 |
221  | 甚设 |
222  | 〔战国策〕韩傀宗族甚多。居处兵卫甚设。〔史记大宛传〕出炖煌者六万人。多赍粮。兵弩甚设。〔汉书李广利传〕亦云赍粮兵弩甚设。师古注、施张甚具也。〔按〕俚俗谓有盛馔曰甚设。误。 |
223  | 发动 |
224  | 〔庄子天运篇〕人固有尸居而龙见。雷声而渊默。发动如天地者乎。〔史记平准书〕燕齐之间。靡然发动。又发作。见〔韩愈南海神庙碑〕盲风怪雨。发作无节。 |
225  | 騒动 |
226  | 〔孙子用间篇〕凡兴士十万。出征千里。日费千金。内外騒动。〔淮南子兵略训〕贪昧之人。残贼天下。万人騒动。莫宁其所。〔史记游侠传〕天下騒动。宰相得剧孟。若得一敌国。又騒扰。见〔平准书〕。 |
227  | 钞逻 |
228  | 〔三国志陆逊传〕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于中。钞逻得扁。 |
229  | 钞暴 |
230  | 〔后汉书南匈奴传〕遣呉汉等击之。经岁无功。而匈奴钞暴日増。〔宋书张进之传〕劫掠充斥。毎入村抄暴。〔按〕钞抄音义同。俗以武力凌人谓之钞暴。 |
231  | 打跳 |
232  | 〔诸葛亮心书〕弄刀者伤手。打跳者伤足。 |
233  | 插打 |
234  | 〔刘公嘉话録〕范希朝赴鎭太原。辞省中郎官曰。郎中但处分事。如三遍不应。任郎中下手插打。插打。为造箭者插羽打乾。谓陨箭射我也。 |
235  | 鼓噪 |
236  | 〔周礼大司马〕鼓皆駴。车徒皆噪。注、吏士鼓噪。象攻敌克胜而喜也。〔左传成五年〕华元享宋公子围龟。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入。〔谷梁传〕公会齐侯于夹谷。齐人鼓噪而起、欲以执鲁君。〔后汉书光武纪〕王寻围昆阳。光武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 |
237  | 挫衂 |
238  | 〔晋书宣帝纪〕亮攻陈仓。挫衂而反。又〔卢志传〕三军畏衂。惧不可用。衂皆女六反。 |
239  | 操刺 |
240  | 〔五代史汉纪〕耶律徳光指刘知远曰。此都军甚操刺。〔按〕刺、音辣。世俗以勇猛为操刺也。 |
241  | 琅汤 |
242  | 〔管子宙合篇〕以琅汤凌铄人。人之败也常自此。〔按〕今以不敛摄为琅汤。 |
243  | 飞扬跋扈 |
244  | 〔北史济神武纪〕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常有飞扬跋扈之志。〔杜甫诗〕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跋扈为谁雄。 |
245  | 耀武扬威 |
246  | 〔元曲选〕谢金吾两世姻绿、单鞭夺㮶。皆见。 |
247  | 直撞 |
248  | 〔史记樊哙传〕哙闻。事急。乃持铁盾直撞入、立帐下。 |
249  | 直冲 |
250  | 〔南史鲁广达传〕华皎舟师强盛莫敢进。广达首率骁勇。直冲贼军。 |
251  | 荡 |
252  | 〔宋书颜师伯传〕单骑出荡。〔孔顗传〕毎战以刀楯直荡。荡、皆音汤。〔隋时童謡〕上山吃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
253  | 作梗 |
254  | 〔北史魏收传〕群氏作梗。遂为边患。 |
255  | 出尖 |
256  | 〔宋史兵志〕煕宁间造箭四种。一曰出尖。〔按〕俗以强出任事曰出尖。或谓其本于此。犹史记脱颖而出意也。或又谓出尖乃球门色目。汪云程蹴谱。三人定位。一人当头名出尖。五人场户名小出尖。六人场户名大出尖。并著备参。 |
257  | 争交 |
258  | 〔梦梁録〕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按〕今之扑交。 |
259  | 相打 |
260  | 〔晋书诸葛长民传〕夜眠中毎惊起跳踉。如与人相打。〔宋书黄回传〕回于宣阳门与人相打。 |
261  | 作闹 |
262  | 〔旧唐书武宗纪〕有识人言宰相作赦书。欲减削禁军衣粮料。仇士良曰。必若如此。军人须至楼前作闹。〔蒋氏昌黎诗注〕宋庆暦中。西师未解。晏元献大雪置酒西园。欧阳永叔赋诗曰。须磷铁甲冷彻骨。四十馀万屯边兵。晏曰。昔韩愈亦能作言语。赴裴度会时。但云园林穷胜事。钟鼓乐淸时。不曾如此作闹。 |
263  | 鼓 |
264  | 〔升庵外集〕岑参凯歌、鸣笳鼓拥回军。今本作迭、非。近制。启明、定昏鼓三通。曰发。当用此字。俗作擂、非。亦后増字。然差善于擂。古乐府、官家出游雷大鼓。雷转作去声用。 |
265  | 筛锣 |
266  | 〔云麓漫钞〕今人呼洗曰沙锣。又曰厮锣。国朝赐契丹、西夏使人皆用此语。究其说。军中不暇持洗。以锣代之。又中原人以击锣为筛锣。东南亦有言之者。筛沙音相近。筛文为厮。又小转也。 |
267  | 备马 |
268  | 〔南渡録〕康王南奔。倦息崔府君庙。梦神曰。追骑已至。宜速去。已备马矣。〔天禄志馀〕今北京方言。将出则令人备马。本此。〔按〕说文有字。平秘切。引易牛乘马。玉篇云。、服也。以鞍装马也。则备马当正用字。南渡録未足为据。 |
269  | 木马 |
270  | 〔南史齐东昏侯纪〕帝始欲骑马。未习其事。俞灵韵为作木马。人在其中。行动进退。随意所适。其后遂为善骑。〔按〕今习武者所设。造端于此。至唐时则遂盛行。通典、武举制土木马于里闾间。教人习骗。是也。 |
271  | 云梯 |
272  | 〔墨子公输篇〕公输般为云梯之械。〔按〕云梯似始于此。然虎韬军略篇已云、临冲视城中。则有云梯、飞梯。 |
273  | 丈八蛇矛 |
274  | 〔释名〕矛长丈八曰矟。〔晋书刘曜载记〕陈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刀矛倶发。輙害五六。陇上人为歌曰。七尺妥当奋如濡。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李靑莲集送郑灌从军〕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狼啼。 |
275  | 尚方斩马剑 |
276  | 〔汉书朱云传〕愿得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馀。师右注、尚方。少府之属官。作供御器物。故有斩马剑。其剑利、可以斩马也。〔按〕俗传句云。安得尚方斩马剑。管教断却佞人头。全演汉书。 |
277  | 武艺十八事 |
278  | 〔读书记数略〕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箭、十三檛、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杷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
279  | 三丁点一 |
280  | 〔白居易诗〕无何天宝大徵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十国春秋〕高澧括诸县之三丁抽一者、立都额为三丁军。又〔晋书石季龙载记〕将讨慕容皝。令诸州兼复之家。五丁取三。四丁取二。 |
281  | 一人拌死。千人莫当 |
282  | 〔呉子励士篇〕一人投命。足惧千夫。〔呉越春秋〕越人作离别辞曰。一人判死兮而当百夫。〔白虎通三军篇〕引传曰。一人必死、十人不能当。百人必死、千人不能当。千人必死、万人不能当。 |
283  | 杀人一万。自损八百 |
284  | 见〔元史本纪〕。〔按〕今俗述为恒语小变云杀人三千。 |
285  | 杀人不眨眼 |
286  | 〔五灯会元〕曹翰征胡则。渡江入卢山寺。绿徳淡坐如常。翰曰。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徳熟视曰。汝安知有不惧生死和尚耶。又僧问风穴沼。如何是大善知识。沼曰。杀人不眨眼。〔按〕眨、侧洽切。说文、目动也。皮日休诗。当中见鱼眨。用入洽韵。今言目瞬者。皆以为眨。及见眨字。往往误读为贬。可笑也。 |
287  | 图王不成。又可以霸 |
288  | 见〔桓谭新论〕。又〔崔元始新论〕图王不成。弊犹足霸。图霸不成。弊将如何。 |
289  | 擒贼必擒王 |
290  | 〔杜甫出塞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291  | 南征北讨。东荡西除 |
292  | 见〔元曲选〕赚通、昊天塔二剧。 |
293  | 太平本自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
294  | 〔五灯会元〕天衣怀、定慧本、倶举此二语。 |
295  | 唐虞揖让三杯酒。汤武交争一局棋 |
296  | 〔击壤集〕首尾吟句。 |
297  | 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逞干戈 |
298  | 见〔五灯会元〕。 |
299  | 眼望捷旌旗。耳听好消息 |
300  | 见〔高东嘉琵琶曲〕〔按〕元曲选曲江池、冻苏秦等剧。皆作眼观旌敏旗。疑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