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 -> 卷九

《卷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钦定四库全书
2
湖广通志巻九
3
山川志
4
徳安府:
5
安陆县。
6
紫金山府治。前一名竹坞山。明一统志》讹载城西二十里。
7
科斗山一名小鹤山,县东三十里,相传土人掘得大小石子,开匣飞翔,视其落处,故名。
8
章山县东四十里,旧志豫章即今章山李白流《夜郎有寄内诗》云「南来不得豫,章书,谓此。
9
鳯凰山县南关外。
10
郝甑山县西三十里有唐甑山公郝处俊钓鱼台,后周以此名县。
11
石梁山连接白兆,其形如梁。白兆山一名碧山,唐李白读书,其下有妙济法师写经台及飞仙洞,俱县西三十里。
12
大安山县西六十里,四面陡峭髙耸杰,立顶平衍,可数里许,周遭有泉。唐许绍家,此即李白妇翁也,宋黄晦叔有诗。
13
自游山县西七十里,西连大洪,唐僧善信游此,故名石岩山,县西八十里山有石岩,晋张昌作乱于此山,织竹为鳯形,衣以五彩,聚肉其傍而集百鸟,诈言鳯凰降,因伪建元神鳯。
14
燕子山县西百里,形如燕巢陪尾山,一名夀山,禹贡「𨗳淮,自桐柏至于陪尾」,即此。史记正义引括地理志,原载去安陆六十里。又旧志云:陪尾山下,居民有夀,至百馀岁者,故杨绘诗竟以夀山为陪尾山。
15
夀山俱县西北五十里。
16
石柱山县北旧有石柱,髙二丈馀。铁城山,唐史载髙霞寓大败于铁城,疑即此山。纲目质实、铁城未详。
17
槎山 蔽山俱县北四十里月落岭,县西七十五里,山岩巉削,髙百馀丈。熊尔良曰:「每雨后,夜半见月光,荡漾其巅」。
18
金峰县西南二里,石壁峭立。下有金泉虎子岩。县南十里
19
桃花岩,县西白兆山麓,李白《读书处》题咏极多。司马岩县西北城麓,相传温公读书处石上,刻「司马岩」三字。
20
洗足石县西一里,山麓有石滨。《溳方舆记》云:「五代周世宗微时,隠水西寺濯足于此」。
21
紫石河。县东十八里。
22
石河。县西十里
23
瀖水县西北九十里,出大洪山,东流㑹于漳。溳水城西一里,出大洪山黒龙池,流绕城西隅,南流与漳水合,㑹襄水。沔水东流,至汉口入江,俗称府河。漻水县西北五十里,水出应山㑹于溳。
24
龙鳯港。 梅家港俱县东。
25
蒿桥港。县西五里。
26
女儿港。县西六十里。
27
三波港,县西北二十五里。孝义港。县西北三十里。
28
洑水港县北。
29
七里港,县北五里。
30
骆驼潭。县南五里。
31
青龙潭县西三十里,溳水所经。石牛潭,县西北二十五里,俗名鬭牛石,舟人畏之,舆地纪胜。水中有石如牛,溳水所经。
32
滚钟潭城外东北隅,相传有钟滚于此,遂成潭水,绕城而西,㑹至东三板桥,入于溳。
33
天鵞池。县北五里。
34
龙井县西十里。
35
云梦县。
36
葛藤山,上。産葛根。
37
神山即观音冈,俱县东北四十里韩王冈,上有韩信庙。
38
石羊冈俱县东北十五里。枫梓冈,县东北三十五里落洋湖。县东十里
39
孟家湖,县东南十里。
40
石羊湖。县东南三十里,经刘家,隔㑹流出溳口郑同湖县东三十里。
41
紫云湖县南四十五里。
42
杨林湖县南五十里。
43
台湖县南六十里。
44
县河城南十里。
45
西河县。西二里即溳水。
46
云梦泽旧志云:去安陆南五十里,今县治去安陆六十里,葢安陆境山自鄳厄蔓延,至此乃尽,而迤南数郡大泽衍溢,实自此始,故以此名。按《寰宇记》,泽半在江南,半在江北。其水中土丘半出,杜预所谓「云泽薮、巴丘湖」是也。郦道元谓自江陵东界为「云梦薮」,孟浩然诗气蒸云梦泽」,是则夹江南北皆其地矣。
47
黄江口。县南十里。
48
观音滩。县西北二十里。
49
盛家滩。县北二十五里。
50
三眼井。县西。
51
应城县。
52
髙楼山。县东三十五里。
53
京山,县西五十里,山有温泉,泽中深浄如鉴,闻人发声则汤沸,可以燖鷄。
54
团山县西北二十五里,形如弹丸。﨑山,县北四十里。
55
伍家山。县东北三十五里,相传伍子胥居处聚石冈县北四十里。
56
燕子岩县北十五里
57
清水湖。 龙骨湖俱在县南四十里。菱湖,县南五里。
58
三台湖,县西南五十里,中有土台三。西河,一名县河,源出大洪山。
59
东港县东三十里。
60
渔子港,县南三里。
61
汤池港,县西五十里,源出玉女泉,入天门境,注汉至溳口。省港县北三十里。
62
黄家滩,县东南十里。
63
玉女泉县西五十里,一名温泉,流为汤池港、白龙泉。县东北伍家山,旱祷多应。
64
三眼井县署右。
65
随州
66
龙鬭山。州东三十里。
67
乌山州东南三十里。
68
善光山,隋帝女仙城君修静于此。君子山居,民俗厚,故名。
69
府君山,俱州东南七十里。鸭儿山。州东南九十里。
70
水南山州南。
71
随城山,州南七里峯,峦特起列嶂如城,因以名州。三爪山随城,山南有三阜如爪形。
72
独宗山州南十里。
73
卓剑山,州南三十里,巉然挿天如卓剑,现光山州南八十里。呉师入郢,楚昭王避居于此,相传有云罩其上,光䕃于山。
74
落石山。 青林山山木蔚然青翠,故名,顶有古寨。元末兵乱,乡人置砦御贼,保衆于此,俱州南百里大猿山,州西南四十里,一名大狐。《南都赋》:「天封」、「大狐」,即此。《一统志》作「大猿」。
75
龙居山州西南五十里,隋文帝微时居此。溳山州西南七十里,山川俱为溳乡,亦因之。十九山,州西南九十里,上有砦。
76
大洪山,州西南百八十里,《寰宇记四面陡险絶顶有大湖,靖康间,土人避乱于此,相传为慈忍卢尊者道塲。
77
龙井山。州西七十里。上有龙井、马鞍山。州西百里。
78
天桥山,州南百六十里,下有娥皇洞界,山州西二百里。明嘉靖间,尚书顾璘尝秉火,行数十里石壁云:「西南可行东北,勿徃」。遂返。
79
大浪山,州西北七里,一名龙泉山,叠峰如浪,故名香炉山。州西北八十里。
80
松葢山,州西北九十里山,多大松逺望,如葢梁皇山州西北百里,昔梁皇二逸士居此,仙人山州西北百五十里,逺望如仙,掌栲栳山,州西北二百里,或曰黄山。周礼职方,荆河之浸曰溠黄山,葢其源云宋章潜有诗。
81
赤石山,州北三十里山石皆赤,唐天寳间,改名赫山,厉山州北四十里。《礼记祭法》:「厉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农,能植百谷」。注:「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西汉志》随故厉国皇甫谧,云「今随之厉乡」。《荆州记》:「随郡北界有厉乡村,村南有重山,山下有一穴,相传神农生。此即以此为神农社,年常祠之。
82
碁盘山在神农洞左,顶有古垣址。《传》云:神农下碁于此,遗子于土,或圎或方,人常拾得故名。
83
塔儿山厉山旁支
84
雷公山顶,左有泉一泓,号白龙池,右泉一泓,号黒龙池,山上有洞,俗传雷公藏于此。俱州北四十里歴山,州北六十里,相传舜耕处。
85
驴泉山,州北九十里,山上有池,大旱不涸,昔有神驴出其中。荆州记驴泉山,石卤润,牛马经过,贪其味甘,不能去。
86
大义山,州北百五十里,周环百里,民居其间,贫富共相取足,有义风,故名。
87
田黄山旧传:昔有田、黄二隠,士居此田下山,山顶有田,出泉灌溉,俱州北百七十里太平山,或名胎簪,最峻,东北诸山皆宗之,淮水出其下,北流入桐柏。按蔡注亦言淮水出胎簪山。
88
风山顶,有风声即雨。
89
晃山,一名矿山,上有延福禅院,世传洪山、祖师择,修道之所,以足踏山动摇,故名。俱州北百八十里四龙山。 界牌山,俱州,北接唐县。
90
五水山。州东北八十里。
91
石女山州东北八十五里有石,如女子状:鹦鹉山,州东北百五十里,形似鹦鹉,故名玃弩山。《晏公𩔖要》:「玃弩山在随州山,有此兽,昔人射之不中,弃弩而去,故名」。
92
走马岭州西北四十里,世传关忠义乘马至此,踏石迹存。
93
太平岭,州北百八十里,顶上有太平寺,因张子房修道,于此像祀之。
94
九里冈,州西十里。
95
娥皇洞洪山西北。
96
神农洞州北厉山。荆州记山有二穴,神农生处浮缨,河州西一里。昔刘太保领兵渡此,缨落于河,故名圣水。河州西八十三里。
97
鲁城河,州北百一十里。昔鲁肃过此,爱山水幽丽,筑城、休夏、垣址四门犹存。
98
扶恭河从栲栳山流入州,达安陆界,合汉流石鱼河。大洪山下。
99
漳水州东三里,源出大洪山,沈括笔谈,清浊相揉者为漳,章文也。漳与溳水合,流色如螮蝀,十里方混,故曰漳。
100
浪水州南四十里。源出大狐山。均水。州西四十里。
101
溠水州栲栳山汪家店,东南与鲁城河㑹于唐县镇,至治西安贵,㑹㵐水入溳。左传「楚除道梁溠营军临随」,即此。一名槎水,西魏改㵐西曰下溠。
102
㵐水州西北,南流入溳水。水经注㵐水出桐柏山之阳,又东南流于溠。西魏置㵐西郡以此。
103
暖水出大洪山下入溳。
104
忤水。州东北百五十里,其水逆流,故名鼋潭。 云潭俱州东南六十里。
105
夜光池随侯救蛇得珠处白龙池大洪山南
106
黒龙池大洪山北,即溳水源也,泉穴极深。龙井、大浪山。
107
九井州北厉山,山有两重,堑中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皆穿。
108
应山县。
109
应山舆地,纪胜在县郭外,县以此名。东南有应台山,山当县治,顶平如印,又名应台。
110
孔山县东三十里一名洞山,山有洞穴,每大风起穴,先有声。
111
覆手山。县东六十里,一峯五涧,望之状如覆手礼。山县东八十里,梁于此置礼州。齐置礼山关。隋又置礼山县。
112
大城山。县东百里,上有古城寨冻山,县东南四十里,一名蜂儿山。宋元丰间,太守滕甫自卞赴官路经此,无风雨而寒甚,故名。
113
吉山县南三十里有南吉,北吉山之阳,即古吉阳县也。
114
夀山县南五十里巅,有室仙、关帝二祠,麓有龙泉、万安、普照、五龙等寺,如意夀泉等菴,山下之民,常有夀至百馀岁者,李白谓其攅吸云。《雨纲纪》四方云:蔽山县南五十五里属安陆。
115
合髻山。县西南三十里,两山如合髻然,三钟山,舆地。广记:县西五里山有三堆,如钟之垂,俗名团山,有五色石,如龙形,自山上蟠屈至于涧底。石井山,县西三十里。
116
洞庭山,县西四十里郡县志中有一穴,深不可测。笔山 峯子山俱县西四十五里。
117
将军山。县西六十里马平港北铁城山,县西北四十里,石色如铁,其隂有古寨香炉山,县西北六十里以形名。
118
四望山,县西北百里,山髙可周望。四方杏仁山。县北二十里。
119
石龙山县北三十里。《荆州记》:永阳县石龙山出石斛如金钗。
120
兜鍪山,以形似名。
121
兴安山俱县北四十里。
122
髙贵山县北六十里接平靖闗山,顶有石如龟山,上有灵济祠,前有圣水井,尝有白龙见。
123
花山。县北百里接信阳州。
124
横山县东北二里。
125
㑹龙山。 牛心山,上有寨,俱县东北七十五里松子山。县东八十里,地名新店。
126
望城冈。县东五里。
127
塔儿冈。县北五里。
128
仙人洞。县北四十里。
129
东河一名方家河,县东三里,白沙河自山悬而下入溳水。中界河迳太平镇,与上三水合流入广水。俱县东三十里。
130
黄沙河,县东五十里,合广水大洪河。县西南三十里
131
界河县西南六十里。
132
汶水河县西入方家河。
133
汉东河县西四十里。
134
汶水县城外自西北迳城而南。马平港,县西南六十里,汉东,大洪、马坪三水㑹,为漻水。
135
荆州府:
136
江陵县。
137
掷甲山城西北隅,相传吕䝉袭荆城内,军士弃甲,于此上有关圣祠。
138
岳山城东五里。
139
龙山西门外附郭《晋书》,桓温同参佐九日宴此风吹。孟嘉㡌落嘉不觉,温令孙盛作文嘲之。嘉应声而答,四座叹赏。后人于其侧建落㡌台。李白诗:「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㡌,舞爱月留人」。按《龙山郡志》载附郭,而县《志》注八岭山,又曰「蜿蜒若游龙」,或云即龙山也。况落㡌台现在八岭山旁,尤为足据附郭之山寺,亦好事者踵而成之与?
140
太晖山城西五里,自八岭山至此,长冈绵亘上,建太晖观,观前虬松偃,葢长桥,跨水踞,一郡胜槩。
141
西山县城《西晋书》王子猷为桓温参军,以手板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142
八岭山城西北四十里,蜿蜒若游龙。张居正诗:笙鳯,度云回仗影洞。龙衔雨,听松声。
143
纪山城北四十里,府之镇山也。西北与当阳诸山相接,昔智者禅师,卓锡于此上有龙洑。
144
画扇峯,城东安澜门外一峯迥然,逺而望之,如画扇然。
145
诸倪冈县东三十里五代髙季兴以将军倪福可有功,分赐土田,子孙世居守之。
146
髙陵冈县西二十里,梁孝宣二公主塟。此大江县南七里,源出蜀之岷山,歴归州夷陵、宜都、枝江、松滋,经本县,而东过公安、石首、监利,至武昌,与汉水合流,今县境吴河、柘林、倚南倚北等湖,皆江水之或流,或滙者,盛𢎞之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乗奔御风,不加疾也。
147
罗湖县东五里,傍有罗台,柘林、白沙湖。县东十里多鱼瓦子湖。县东五十里,水面空濶,无风亦澜。一名长湖,倚南湖县东九十四里。
148
倚。北湖。县东北一十里。
149
蓼台湖,县东百二十里,三湖之一隅也,傍有楚平王墓。
150
西湖县西十里子城之西亦有西湖,故辽邸别墅,髙沙湖,县西北七里,齐聘士文范》家此。
151
赤湖县西北十五里,盛𢎞之云,昭王十年,呉通漳水,灌纪南城,入赤湖,进灌郢州。又晋桓𤣥挟帝西幸,刘毅等追斩其党血流,水为之赤,故名。
152
东湖县东北五里,广袤数十里,一郡胜槩,今涸为田
153
漕河县北四里。晋元帝时,凿自罗堰口入大漕河,直通襄、汉,今草市河是。
154
龙洲县西南。江中周三十里,一名龙阳洲,晋李衡隠居种橘,址存。
155
鹤泽县境羊祜镇荆州,泽中多鹤,取以教舞。娯客五色。潭西门外水气上浮时成,五色渊渟,镜净晶焉。冲照,亦谓龙潭相传,下有九牛、三镬,禁遏水灾,上有龙祠。
156
黄潭县东南大江迳此以堤为郡邑之障,水势冲激,潭深不测,此堤最称险要,防御极难为力。
157
白龙潭县北四十里潭石黯黒,相传中有伏龙,岁旱取水,祈雨辄应。
158
感通泉东门草,市岳庙内,祈神者以纸钱投之,诚则沉,否则浮。元人覆亭于上,名曰「感通」。
159
髙氏井子城内五代,髙季兴后苑之井,八角井城,东下有海眼通江,观泉水之増减,识江流之消长,后人作石塔镇之。
160
九阳井东门外、景明观内相传吕仙炼丹处浇花井潜确𩔖书井在县东南,章台寺内,传为楚灵王所凿。按章华台即楚离宫,又谓之豫章台,西北有豫章冈,因以为名。
161
公安县。
162
太岁山县东六十里邑,地势卑下,此山㦸地而立,连起岫峦,其中峯最髙,名曰太岁碑」。
163
黄山县东南七十里,中峰髙矗,平地三里许。每旱云出山顶,则雨界石首,安乡之交,三县皆望祀之,于邑在巳方,学宫、官署俱指为文。星天马」,一名金峰山,上有祠祀。宋县令谢麟,旁有云井、玉井,二井相贯,旱、祈辄应,时人名为「金峰玉井」。
164
洋港湖县东三十馀里。
165
重白湖县东四十里。
166
蒲家湖,县南三十五里。
167
责纪湖。县西二十里。
168
军湖县西北二十五里。
169
神油湖,县北二十馀里茅穗。《乡府碑载指水为油,事相传,智者遗迹。
170
栁浪湖旧县西南湖中,髙阜数十亩,皆种栁,每春夏之交浓,隂遮樾午,无曦阳中,有栁浪馆,为袁宏道别业。
171
白莲湖距旧城三里数十顷,皆白莲风香花色,荡漾数里,邹司徒,文盛庄也。
172
虎渡口支河在县东,大江自虎渡口支分而南,入县境,迳港口,㑹孙黄河便河之水,东过焦圻一箭河,至滙口入洞庭,即禹贡𨗳江,所谓东至于澧」也。袁宏道《澧游记》:郦道元注水经,于江陵枚回洲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入洞庭道,陵谷变迁大江独专其澎湃,而南江之迹稍湮,仅为衣带细流,然江水㑹澧故道犹可考云:按明虎渡口两旁皆砌以石口,仅丈许,故江流之入甚细。自呉逆蹂躏,石尽拆毁,今濶数十丈矣。夏秋水涨,江流奔突,南水逆泛数百里,汪洋浩瀚,几与大江等。
173
油河县东三十一里。《水经》:油水出武陵孱陵县西界注县。有白石山,油水所出,东迳其县西,与洈水合。水出髙城县洈山,东迳其县下,东至孱陵县,入油水也。县治故城,汉更名孱陵,蜀汉孙夫人权妹也,又更城之,其城背油向泽,经又东北入于江注。油水自孱陵县之东北迳公安县西,又北流,注于大江。按油水在旧县斗湖堤西,旧由此入江,后淤。
174
孙黄河,县南五里,西自土司天平麻寮所歴。松滋经县境孙黄渡,下至港口合流,南入洞庭。
175
石浦河旧县东一里。明正统初,县令俞雍开今圯入江灵溪。《隋地理志》公安有灵溪水。沈约宋书》《武帝纪,何无忌、刘道规既至江陵,与桓振战于灵溪。
176
刘郎浦旧县油江渡口》宋赵拚《过公安》诗,刘郎浦上公安渡,我过髙吟老杜诗」,「烟浪几重江几曲,算应风物似当时」。按石首亦有刘郎浦。
177
彩石洲旧县东北十里涌出江心,长六七里,洲皆五色石子,或洁白如玉,或红黄如玛瑙。邑人常掉舟游饮,以获石子为优劣,近益増长,葢旧城水口,灵秀所锺也。
178
黄金口,县东二十五里,自虎渡口支分江水,至此东入茶船口,合呉达河诸水,为东河,下至箭子溪,绕黄山之麓而东入洞庭。
179
濯足池,县南四十里,相传吕洞賔,濯足于此。县《志》旧有碑云:「回道人,濯足处」。
180
石首县
181
龙葢山,县东二里,舆地记邑之主山也。有石湫,传为龙窟,每云放则雨。唐李靖擒萧铣,下江陵,驻兵于此。俗传衞公夜半奉雷母檄,行雨,今置祠其上,祈雨辄应,有司岁致祭焉。
182
列货山县东三十里小港,南通洞庭。每水涨,商贾舠艇俱舣山下。
183
东山,县东七十里,一名白鹤山、七子峯、鹿角峯暨建宁县旧址。皆相望。
184
焦山县东南六十里,相传焦公于此耀兵焦河经其下马鞍山大南门外,形如马鞍。呉陆逊与蜀战,解鞍休兵处。
185
绣林山,县西南二里,《郡国志》旧名岐阳山。相传汉昭烈尝泊舟江北,孙夫人于此望之,一名望夫山,又北有刘郎浦,即先主迎婚,处杜甫诗「挂㠶早簇刘郎浦」是也。
186
麓湖山县西南四十里,下有湖楚望山,县西髙五十馀丈,上有锦帻,三国纪畧:孙权以妹妻昭烈驻绣林山,昭烈入蜀,夫人尝登此望之,故俗名望夫山。
187
八仙山县西二里腰有石洞,旧传羣仙,憇此石枰尚存。
188
石首山,县西北二里大江,中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县以此名。
189
鹳巢河,县东三里。
190
平湖县东十里内多莲藕溉田,亦广民利之。万乗河县东四十里,昔昭烈屯兵于此,披甲湖县东六十里,昭烈与曹操披甲饮马,其中冷水湖,县东七十里。
191
白泥湖,县东南二十里,土色纯白。上津湖,县东南三十五里。
192
栗田湖,县东南六十五里。黄田湖,县南十五里。土多黄色熟田湖。县西南二十五里。田坪址湖。县西南四十五里。曹屯湖,县西南四十五里,相传曹操屯兵饮马于此。沙湖县西十里四面多流沙。
193
澧田湖,县西三十里,北通熟田湖,张屯湖,县西四十里张飞屯兵处陈家湖。大江北四十五里多鱼,民赖之便。湖县西二里达洞庭,久淤。明嘉靖间,知县丘九仞疏浚之,置官仓于此,输赋者便之。
194
龙穴水县西五里,水经大江,右有龙穴水口,注江浦右迤也。昔禹济江,黄龙夹舟,故名。
195
新口县东十里。
196
断冈口县东二十五里。宋杨么作乱,凿冈口以通舟。院子口,大江北三十里。
197
调弦口。县南六十里。
198
杨林口县南三十里。
199
西湖口。县南六十里抵公安界,西通洞庭栁子口,大江北六十里。
200
小岳套县西,大江北十五里,槎滩县北九十里,俗传「张骞乗槎过此焦山港,县东六十里通洞庭,以山得名彭田港,列货山下水,泛通洞庭。
201
藕池县西五里産莲藕。
202
廉泉井县。治前莹洁清泠大旱不渇。监利县
203
狮子山县东一百一十里,上有轩辕井。昔黄帝张乐洞庭之野,曽憩此炼服者,目为井云。
204
杨林山,县东百三十里,古名杨岐。髙不百丈,累累数片。石林立江干,势若霓拏。虹饮山前有矶。
205
白螺山县东北四十里,细石磷磷,突起平地,上接洞庭,下俯小沙洪湖,皆在襟带间,与鸭栏山对峙,为荆江大关锁,徃来商旅,㠶船鳞集。
206
走马冈县北七十里。相传五代时南平王跃马处白灧湖。 大叱湖。 小叱湖。 蒋师湖 小沙湖东、江、湖。 䕨纒湖,俱县东。
207
朱义湖县西南十五里。
208
莲头湖 南江湖俱县西古江湖。 石头湖俱县西北环江,入夏莲花湖。县北六十里。
209
化丘湖县北十五里。
210
分盐湖县北七十里。
211
离湖县北百里,即离湖,读骚处。烂泥湖。县北百二十里。
212
三汊河县东六十里。
213
大马长川河县。西夏水入汉周环县之西北,东会于沔二百馀里。
214
漕河县西灵王筑章华台,漕运所通胭脂河县北七十里陈友谅侍妾脂粉之需,以此河鱼利供之。
215
分盐河县北七十里,荆水分流,处盛洪堰河。县北八十里通沔阳界,鱼利甚多。朱家河,县东北,今为大市。
216
林长河,县东北三十里,西岸林木最称蓊蔚柴。林河,县东北二十里,监沔交界,诺水会合之处,夏水县东南五里。《禹贡传注》:「华容有夏水,首出于江,尾入于沔,一谓之沱」。监利本汉华容地,传云「尾入于沔,即夏水」。
217
上洪口县东。
218
栁港口县东二十五里。
219
蓼湖口县东。
220
鲁洑口,县南关门东。相传鲁肃伏兵于此尺八口,县东南。
221
黄歇口,春申君故宅,胡鲁有过黄歇口吊古诗》:锦水口县西北四十五里即八景锦水,晴岚处黄蓬口。县北四十里有横河,南通半头港。毛家口,县东北二十二里,夏水经流处曹鞭港县东二十五里,曹操败归,至此掷鞭。东北四里有赵荩庵社,前有鷄冠沟,相传关圣追操祭旗,翦鷄遗址,岸北古杨一株,宛若龙盘,骚人徃徃题咏白水池县治前。
222
瑞莲池县。学后,永乐庚子産竝蒂莲,明年,裴纶及第孟家池县东一里
223
许家池县东南百里。其广如湖,民渔其中。县市井县前深丈馀,味极甘美,相传井脉,与化邱湖通。
224
松滋县:
225
竺园山,县东三十里。《郡县志》,隋开皇岁有西方僧,过此指谓人曰:「此山似吾舍衞国」竺园,因名。
226
龟山县东三十里,山下有洞,深不可测,旱祷即应名灵龟洞。
227
虎头山,县南五十里,髙昻如虎头鹤山,县南八十里,状似睡鹤,故名鳯凰山,县南九十里,其形如鳯起龙山,县南髙矗霄汉登临,可望数百里,西有峯对峙,峯腰一石,髙三五丈,顶覆如盖,飞檐四出,俗呼为轿儿,崖上有栖灵寺,寺傍即磙钟坡,草木下垂,前有池,名黒龙,天霁则澄泓,一碧将雨则烟云,四布居人每望之以騐隂晴。
228
程子山,县南百二十里,崛起平原,嶙峋壮丽,相传明道,先生游此。
229
文公山县南百二十五里。昔朱文公守潭州时,曾讲学于此。后人立庙,其上额曰「文公讲学处」。
230
云台山县南百三十里,髙峯秀出,髙数百丈,每雨前即有云气出其中,俗名「擡山。
231
髙峯山,县西南,上有二池,唐慧禅师栖此九冈山,县西九十里,秀色如黛,蜿蜒虬曲。旧有亭为一邑胜览。昔人题云「江分三峡」。浊山挹九冈青秀峯。县南三里,四时常、葱、郁。
232
双剑峯。县南七十里,上有炼丹台,吕洞賔所憇,走马岭县南十五里。汉昭烈入蜀,驰马于此。星辰洞去县四十里,洞门屹立,中有龙潭,深不可测,岁旱,祈雨即应。
233
仙女洞去县百四十里,洞门九重一窍,极深逺,燃炬可达四五重,中有流水潺然,其空嵌处约髙八九丈,峭石悬岩,明季居民避兵于此,全活甚衆。
234
丘家湖。县东三十里。
235
张伯湖涴市南十五里接江陵,界濶二十馀里,黒淘河,县南三十里,相传宋黄山谷洗笔处裹河洲县东南九十里。
236
上菜洲。县北三里。
237
龙潭县东十里,相传有龙潜此。
238
天鵞池,明湘献王养天鵞于此,今没于江石泉县东仁威观前。
239
竹泉县南九十里。舆地纪胜苦竹寺傍。宋至和间,有僧浚井,得笔黄。庭坚谪黔过之,视笔曰:「此吾虾蟆碚所遗也」。其诗曰:「松滋县西竹林寺苦竹林中甘井泉,巴人漫说虾蟆碚,试裹春芽来就煎」。
240
义井县西南五十里。寳教寺,旁麻山井。县西南五十五里,旁有汉景帝祠枝江县。
241
金鸡山城内大通寺后相传,有金鸡拥彩云晒翅于此。
242
紫山县南三里,汉昭烈初入蜀,载景帝木主息马此山著紫衣,故名孤峯独耸髙,插云端,松柏挺秀,江城第一竒观。
243
官木山县。西南三十里。
244
金紫山县西五里晓,日光映山,色如金紫绚耀。射目石龙口山,县西二十里以形名。
245
罗老洞,县西南二十五里,约深二里,昔有罗姓者隠此,自号青城山人。
246
石箅,县东南三里江边有石如箅,冬月水涸浮水面登之,似乗槎。
247
石鼓县东南十里,峙立江滨,髙八九尺,形如鼓老鸦湖。县西一里,今半为田。
248
孙家湖。县北七十里
249
沧滩湖。县北百六十里。
250
沱水源自岷山,《禹贡》「沱、潜既道」,蔡注南郡,枝江有沱水。
251
浰洲,县东五里。大江,中。
252
漷洲浰洲下约寛十里。
253
关洲漷洲。下寛三十里。
254
灞洲 偏洲俱县东六十里。南渚洲,县东南六十里,一名羊角洲。芦洲县东南七十里。
255
澌洲、洋洲今合为一名,澌洋洲约五十馀里,在芦洲下。
256
澕洲,在洋洲上。
257
百里洲,县东北六十里,周百馀里,梁史陆法和有异术,隠此相传。县有九十九洲满百出。王者桓𤣥有闚鼎之心,乃漕一洲以充百数,僭号未久,洲寻没。宋文帝在藩邸,忽生一洲,未几嗣位。明嘉靖间,水冲为二,今名上百里洲下百里洲。
258
董滩口。县东六十里即董市堆乌滩,县东对江岸,响如雷,入蜀第一滩礶子滩。百里洲南岸。
259
莲花池县治。前昔传周茂叔于此观,莲莲皆红,産白莲,则兆年丰。
260
饮马池县南三里,相传汉昭烈关张饮马于此。石笋泉县东南六十里,其石如笋,旁有井泉,大通井,大通寺内,水可疗疫。
261
儒井县学内。
262
铁索井城西隅,昔有女晓汲,见铁索盘绕井栏,惧而归,家人求之弗得。
263
夷陵州
264
东山州东五里山势昻藏,为一州之镇,郭道,山州东,昔郭景纯结庐于此,其基尚存。有一井一钟,又名葛道山,相传葛穉川修炼处。
265
髙筐,山州南四十里。《荆南图志》:故老相传,尧时洪水。此山不没,如筐篚。然俗名鷄笼山。
266
五龙山,州西十五里,五峯连峙,蜿蜒如龙。黄牛山,州西八十里,水经江水,又东迳黄牛山。郦道元注曰:下有滩名黄牛滩,南岸重岭,髙崖间有石如人,负刀牵牛,人黒牛黄,行者谣云: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幽深,回望如一矣。名山志:山上有庙曰黄陵庙,相传山神,佐禹治水有功,故立祠祀之。诸葛亮有记。
267
石鼻山,州西北三十里,髙五百馀仞,下临江流,巨石横六七十丈,如箅筏,故一名石箅。后周常移州治于此。西陵山州北十五里,蜀江之险始此。方舆胜览载呉陆逊守峡备蜀处。
268
马鞍山州北九十里。《三国志》:汉昭烈为陆逊所败,升马鞍山,陈兵自绕,即此。
269
明月,峡州西二十里悬崖间白石如月。庾信诗「客行明月峡,猿声不可闻」。
270
西陵,峡州西北二十里三峡之一。《宜都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百里许,山水纡曲,林木髙茂,哀猿发声,岩谷响应,行者闻之,莫不懐土。
271
三游,洞州西北二十里。《明一统志》:唐白居易与弟行简及元稹三人游此,作记刻石,因名宋苏轼与弟辙及黄庭坚亦游焉。轼诗云:「冻雨霏霏半成霜,游人屐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白起洞州西百十五里,秦白起驻兵于此。虾蟆碚州西五十里,《明一统志》:江之右有石,大数丈,𩔖虾蟆其上,出泉陆羽品,其水味居第四」。宋黄庭坚云:「从舟中望之,颐瑱口吻宛然」。陆游诗:「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
272
浣纱河州西,秋冬间水色净丽若浣纱。然按《艺文志》,以伍员、浣纱女事载入似非。
273
赤矶州,西北五里步阐筑城之所,东会大江青草滩,州南十五里。呉俞彦诗:「青草滩,长云满渡红花套,远水含烟。
274
查波滩州西八十里,宋冦准赴巴东见水中有人裸体,挽舟诘之曰:「我滩神公,异日当大用,故来拥䕶耳」。以锦袱授之,被体而去。
275
虎头滩。 鹿角滩 狼尾滩俱州西三峡中,唯此数峡最险。
276
使君滩水经注,江水东流,经羊肠、虎臂滩。杨亮为益州刺史,过此覆,舟人惩其波澜,故名。
277
洗墨,池州治东。晋郭璞注《尔雅》,尝于池洗砚,宋苏轼亦尝学书于此。
278
姜诗井州旧无井,相传姜诗寓此。事母至孝,母好饮,江水舍旁忽涌泉味如江水甚甘,一名甘泉。
279
神泉,井州小南门内。明正徳中,参政锺文俊平蜀,盗至州,以城中无井,凿此。
280
宜都县。
281
虎牙山,县东大江北岸,状如虎牙。昔公孙述遣将依此作浮桥拒汉,下有虎牙滩,又名武牙。宋欧阳修诗:「醉里人归青草渡,梦中船下虎牙关」。
282
石羊山,县东三十里,髙一百八十馀丈,山畔白石,伏地如羊。
283
龙巩山。县南十五里。
284
三台山,县西十五里。
285
大梁山,县西五十里,峯凌霄汉可以逺瞩宋山县西北二十里,嵂崒悬崖,常有云气荆门山。县西北五十里大江,南与虎牙山相对。唐陶雍诗两崖开尽水,回环一叶,才通石罅间。
286
丹山袁崧记,郡西北陆行四十里有丹山,山间时有赤气,笼葢林岭。
287
走马岭县东四里,呉陆逊窥蜀,曽习马于此,明星岭县南三里,传有明星陨此。
288
界岭县北六十里,山势绵亘,为夷陵当阳交界。仙女洞有二,一在石羊山,一在马鬃岭下石门洞县西四十里。洞门深邃,潭深莫测,旱祷则应桃子洞。县西四十馀里石窍出水洞口,曽有桃数株,故名。
289
汉洋河县西十里发源天正山,经渔洋关至夷水,下㑹清江入大江。
290
云池大江中水涸则见。
291
五眼泉县西二十五里,水泓深清澈,味甚甘美,无尽井。县东五里。
292
仙井县北二十里宋山下。旱,祷辄应逺安县。
293
云梦山县西南六十里崔巍髙拔,上有演武峡、召将台诸古迹。
294
鸣鳯山县西十五里,峯峦髙峻秀丽,甲诸山,上有石泉,清冽可爱,相传邑令侯鸣鳯避乱于此,因名鹿溪山县西北十五里。梁居士陆法和云著脚名山多矣,未有如鹿溪幽邃者。遂栖隠焉。
295
百井山。县西北百里山,髙广多井。迤西有深壑茂林亭子山,县北五里。
296
鳯凰山,县北十五里。《九域志》唐韦臯为令时鳯集于此。
297
白马山,县北三十里。唐书县有神马山,本白马山,天寳元年更名山阿。有汉髙帝庙。
298
招仙岩县北十五里鹿苑寺傍多仙迹。仙女洞。县东十里有泉,出九子溪、老龙洞,县东十五里,山髙洞深,有石崖、石门、石牀之异。
299
鬼谷洞青溪寺迤西十里,洞门髙濶,内有石龛,相传鬼谷子讲《易》之所。
300
观音洞,县西十五里,石壁峭峙,竒拔可爱甘霖洞。县西二十里有泉,东流过新城北,又东为石洋河,入沮水。
301
洪岩洞,县西五十里洪岩寺后有泉,灌田千亩。呼儿洞县东北三十里甚髙峻,深不可测。官湖旧县一里,水极深。
302
香桥湖县西六十里,源出百井山梘水口,县北八十里,源出鸡头山石穴中,土人作梘,引水灌田,南入于沮。
303
大汉口。 小汉口俱县北三十五里,髙岩絶壁,下有小径,通荆州,相传关圣于此拒曹。
304
将军滩。县西十里。
305
圣泉井 涤心井,俱县学。内圣水井在太平山,俗名石井。
306
湖广通志巻九
URN: ctp:ws90724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ens.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