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七》[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七
3
《職官志》
4
名宦 池、太廬、鳳四府。池州府
5
唐韋仲堪,字權輿,令青陽豈弟而民從《南畿志》李芃,字茂初,趙州人。李勉觀察江西,表芃為判官。永泰初,宣、饒劇賊方清等截江刧,商旅支黨盤結,芃請以秋浦置州,扼衿要使不得合從。勉是其計,奏以宣之秋浦、青陽、饒之、至德置池州,即詔芃行州事《唐書本傳
6
蕭復,字履初,池州刺史,有治行。《唐書本傳》。張嚴,建中初池州刺史,因公坐法免。苦節立身,直躬激俗,㢘潔惠愛,特異常流。李冉舉嚴自代疏》。孫愿,貞元後三任池州刺史,積漸所致,民濡澤焉。《南畿志》
7
李方元字景業,刺池州勾檢。戸籍所以差量徭賦者,皆有科品章程,吏不得私。嘗曰:「沈約年八十,手寫簿書,蓋為此。《唐書李遜傳。
8
杜牧,字牧之,萬年人。㑹昌中,刺池州牧。之剛直有竒節,不為齪齪小謹。論列大事,指陳利病尤切《南畿志》
9
竇潏乾符六年,刺池州黄巢亂後,百姓死,徙城邑為墟潏。檢訪鄉籍,安集流亡,築城浚濠,立廨舍竇潏《重建大㕔壁記》
10
陶雅,合肥人,池州團練使。時諸州多貪暴,獨雅寛厚得民舊史
11
南唐呉仲舉,興國人,為池陽令,宋曹彬伐江南,遣使招降,仲舉殺其使。及破池州,執仲舉,仲舉曰:「世禄李氏,國亡而死,職也」。彬義而舍之。薛居正舊史。宋成昂,開寳間知池州,始建學校,興教化。南畿志羅彦輔,嘉祐間知池州,屬歲旱,善舉荒政,奏課第南畿志
12
王哲,字微之。嘉祐中,以學士知池州。司馬光有《齊山記》,寄頌其美。《南畿志》
13
汪奕,字公偉,績溪人。哲宗初,第進士,知東流縣。有書生上書觸時忌,憲使欲置重典,奕以為狂疾,宜寛其罪,奏上,果貸死。憲使謝曰:「微君幾陷失入矣!」南畿志。
14
楊元秉,紹興中知青陽縣,毎事精覈,羣吏縮手,臺省亦難屈,以私遷儒學於縣治東南,邑人宜之《南畿志》
15
黄子游紹興十九年,知池州,論青陽苗税多,於諸邑悉為之蠲除《南畿志》
16
陳昇卿,乾道二年知青陽縣,減南唐、宋齊邱私增之賦《南畿志》
17
林桷,字子長,玉山人。淳熙七年,知銅陵縣,晝日垂簾,庭無訟者,以最增秩《南畿志》
18
許介,髙陽人。淳熙十一年,知青陽縣,有惠政。嘗建九華祠,及去,民思之,請于朝,以介配享其中《南畿志》潘鋗,字叔剛,長樂人。慶元四年,知銅陵縣。自處儉約,折服豪强《南畿志》
19
趙方,字彦直,衡山人。慶元五年,知青陽縣,誠心愛民,告其守曰:「催科不擾」。是催科中「撫」字,刑罰無差,是刑罰中教化,人以為名言。宋史本傳。
20
王伯大,字㓜學,福州人。嘉定間,知池州,尋召還。端平二年,復以江東提舉常平兼知池州,興學校、拓貢院,奏增貢額,繕城浚池,葺齊山諸亭《南畿志》張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通判池州。州民張德修誤蹴人死,獄吏誣以故殺洽,疑之,請覆鞫,不聽,㑹天大旱,洽言于提㸃常平袁甫,甫乃閱獄,遂從徒罪,復白郡,請蠲征税、寛催科,以召和氣,守為寛税,三日,果大雨。《宋史道學傳》
21
焦煥炎,字晦甫。紹定間,差知池州兼沿江制置使。奉省劄令逐沿江流民,不得寄住,煥炎憫之,為疏撫綏之策,朝廷嘉納之。《池州府志》。
22
趙昴發,字漢卿,四川人。咸淳十年,權通判池州。元兵渡江,池守棄官去,昴發繕壁聚糧,為守禦計。明年,元兵至,都統制張林隂降,昴發晨起書几上曰:「君不可叛,城不可降,夫婦同死,節義成雙!」乃與妻雍氏同縊,元丞相巴延為具棺斂,合𦵏,祭其墓而去。宋史忠義傳。
23
元陳伯奎,天台人。至元初,為銅陵尹,建學校,表先賢士、知嚮學《銅陵縣志》
24
程端禮,字敬叔,鄞縣人。有經術,篤於踐履,傳朱子明體達用之㫖。至元間,教諭建德,增學舍以居生徒。著讀書日程》,使學有師法,盡復學田之為民,占者始田三百畝,及受代,增至一千畝。《元史儒學傳》陳思濟,字濟民,柘城人。池州路總管、江浙行省平章伊蘇岱爾威勢赫然,摘淘金戸三千,括民間田畝。檄下,力上章以止之。《元史》本傳。
25
史午,至元二十九年尹青陽,旌表節義,以勵風俗《南畿志》
26
實都䝉,古人。大德四年,監石埭縣。舊制,歲輸秋苗二萬八千石,皆本色轉輸山陂,所費不貲。都請改折色名輕齎,著為令《石埭縣志》
27
周應極,字南翁,鄱陽人。至大間,同知池州,案無留滯散羨賦還民《池州府志》
28
張士元,字𢎞道。延祐中,尹貴池。嘗平反,殺人,獄吏弗忍欺《貴池縣志》
29
徐泰亨,字和甫。至順二年,為青陽尹。邑舊有荒田千四百頃,出租税,泰亨募人墾闢,其累始除。有告四十人同發廩粟者,吏欲准盜論,泰亨曰:「吾不忍其發粟求生而反抵死」。悉笞而遣之。銅陵人爭魚池,三十年不決,泰亨數語立剖《青陽縣志》
30
蕭文孫,廬陵人。至元間,池州路經歴建宋、趙公祠,祀趙昴發夫婦,著《忠》、《孝》二《史》,褒表人物《池州府志》王興祖,字國珍,吉州人。至正七年,為池州路總管,㢘、惠建三賢,祠碑猶存《池州府志》
31
李宗可,蘄州人。至正十八年,為池州路判官。陳友諒屢冦安慶,余闕命宗可權義兵萬戸統新軍守砦,嘗横槊入賊中,殺傷甚衆。及城陷,宗可馳還,盡殺其妻子,自刎死《池州府志》
32
上官凝,邵武人。元末為銅陵尉,秩滿有十數,叟送之餽藥數器,至前路發視,皆白金也。追召其人語之曰:「吾奉法循理,本非私汝,詎可以私終乎?」卒不受《銅陵縣志》
33
明王祖順,洪武初知池州,創制畢,舉調度有方《南畿志》。王希顔,洪武十八年知池州府,時有舍人劉蠻兒以解囚馳府甬道,直入㕔事,希顔擒治之,狀聞,太祖嘉其不避權勢,遣使勞焉《池州府志》
34
趙安,洪武二十一年知池州,以㢘能膺上考《南畿志》。尹安,茶陵人。洪武五年,知石埭勞來安,集興學教士《南畿志》
35
夏霖,字民悦。洪武中,建德知縣御史劉天錫名其堂曰「忠勤記之《南畿志》
36
孟常,鄱陽人。洪武中,知石埭,調建德邑,多逋賦為撙節,區畫以償。又力請於朝,得減賦額萬計。秩滿,民赴闕,乞留,兩邑俱崇祀《石埭縣志》
37
吕復,衛輝人。洪武末,以國子生授東流典史,勞于撫字。後官工部郎中《南畿志》
38
商賔,洛陽人,洪熙元年,以吏科謪知銅陵縣,請聴民墾闢,俟熟而後賦之,增額田以數千計。秩滿,銅民赴闕請留歴,三考皆以最聞《銅陵縣志》
39
楊俊,巴陵人。正統元年,知池州,有惠政,卒於官。遺槖一琴《池州府志》
40
葉恩,臨海人。正統二年知府事,葺學宫,興士類。凡聽斷有關大閑者,系詩于牘尾,以示勸誡,人皆愧《南畿志》
41
雷浩,華容人。成化三年,池州同知不染一塵,卒於官,無以殮《池州府志》
42
洪達,淳安人。成化四年,知青陽縣。仁恕重建縣㕔《青陽縣志》
43
趙珪,鄞縣人。成化六年,池州同知。公平簡肅,無敢私干《池州府志》
44
王政,字布德,易州人。成化十六年知青陽縣。四境多盜,嚴加捕緝,大葺學校,製祭器,購書籍。邑東五阡圩患水溢,為建橋三座以濟行者《青陽縣志周源,同安人。成化十七年知石埭縣。律已㢘,臨民惠遇災能䘏《南畿志》
45
楊季方,番禺人。成化二十二年,東流知縣單騎之官,㢘豪强者置之法,察鬻子女者為贖還之《東流縣志》。陳良器,字彦成,錢塘人。𢎞治二年,知池州內和,外剛聽斷眀決《南畿志》
46
言芳,鄒平人,𢎞治四年,由知府左遷池州同知。攜一僕之官謁臺,使不屈節而禮,賢士若不及焉。卒於官。篋中止二袴,餘俸五星《池州府志》
47
祁司員,山隂人,𢎞治十二年,知池州府,吏民畏懐,雖聲若不出口,而毅然有任重道逺之意,政績炳然《南畿志》
48
錢瓚,鄞縣人。𢎞治十五年,知青陽縣。豪右貧細,各安其業《南畿志》
49
何紹正,字繼宗,淳安人。正德九年知池州,建府學大成殿,修明倫堂及兩廡。又修建德、銅陵、青陽三縣學宫,建齊山書院,又增城浚濠,築新河堤及銅陵五十餘圩。《池州府志》。
50
杜秉彝,號滏涯,永年人。嘉靖二十九年知池州,毁淫祠,折節正士。水旱,有禱立應《池州府志》
51
詹萊,常山人。嘉靖三十六年,池州同知大盜章玉九等刧掠江上,萊悉擒之。捐俸置趙昴,發祭田,葺其祠宇《池州府志》
52
厲汝進,灤州人。嘉靖中,池州推官。執法不骫,擢戸科給事,首劾大學士嚴嵩降典史《池州府志》陳萬言,南海人。嘉靖三十九年,池州推官有風采景王之國閹寺驛騷萬言,毎裁抑之,署銅陵,尤多惠政《池州府志》
53
楊茂清,鄞縣人。嘉靖中,知貴池縣。其政因土俗,順時宜興廢,皆當民情。張時徹撰碑銘。
54
余初,字復之,淳安人。嘉靖中,知東流縣,造黄冊均里甲平徭役《東流縣志》
55
徐衍慶,永清人,嘉靖中,知貴池,清介質實,㑹章聖太后梓宫,返𦵏承天,道經池郡,衍慶趣辦夫役,溽暑奔趨,卒橐無殮資《貴池縣志》
56
鍾大賔,字體嘉,曲江人。嘉靖三十八年知東流。丈量田畝,不失尺寸。定賦均平《東流縣志》
57
劉孜,江夏人。嘉靖四十年令銅陵景王道江上,孜與推官陳萬言經理夫役,民以不擾立祠,與陳並祀《銅陵縣志》
58
李得春,鍾祥人。嘉靖四十一年由禮科謫知石埭,量田公平,加意士類。民為立祠於仙壇宫《石埭縣志》。田登年,忠州人。嘉靖四十三年,令青陽奉檄築城,令民照丁田自購磚石,一月工具《青陽縣志》。李子躍,東平人。隆慶二年,知石埭和。而慤遇旱,步禱赤日中,對槁禾,流涕雨大注《石埭縣志》
59
王頤,字觀生,沔陽人。萬厯三年,以南給諫來知府事,公餘不休,私署於堂左,構琴鶴堂寢處其內,使客脯餼,例取給於里甲,頤悉除之,一切皆給市。值佐兵,憲繕城堞,築千栁堤以備江警,勞卒無以為殯,士民泣賻之。《池州府志》。
60
劉孟雷,字靜之,廬陵人。萬厯十一年知池州,㢘猾胥十數人置之法。建興濟橋,甃青雲堤,以通行旅,備蓄洩。《池州府志》
61
何思登,蒲圻人。萬厯二十年知府事。民有寃抑,力為申雪,權勢弗能撓。尋遷副使,單車襆被就道《池州府志》
62
方遂,京山人。萬厯中,由進士知池州。易直子諒民依之如父母。尋調守開封,老㓜,卧轍不得行《池州府志》徐金星,字玉垣,鄞縣人。萬厯中,知建德縣,賑活無算,讞獄平允。當道薦,表凡十一上,擢御史《建德縣志》葉明元,同安人。萬厯中,知石埭省浮費。清滯獄,請上官裁減差使,以節夫馬《石埭縣志》
63
陸階,字五雲,桐鄉人。萬厯二十一年,知石埭縣。旱,禱即雨,革里甲、供億諸費,罪罰皆從其寛。卒於官。貧不能殮,士民為之經紀喪事《石埭縣志》
64
羅憲凱,字元甫,豐城人。萬厯三十年知貴池,清介不為鷙擊,而人自憚之。《貴池縣志》
65
劉受書,萬厯中令,建德端方愷悌,嘗質米而炊,訟不赴訊者聽,囹圄空虚,吏胥多告歸農《建德縣志》徐一科,字瀹盈,弋陽人。萬厯中知銅陵。歲大水,諸圩盡潰,乃剏築都埂,長八十餘里,民名之曰「徐公堤」《銅陵縣志》
66
張燦垣,字紫城,成都人。天啓末,知貴池,庭訊數十百人,無不了了。輕徭減役《貴池縣志》
67
何應明,字曙初,晉江人。崇禎五年知建德,精於釐剔,稍有餘羨,即充各里逋欠《建德縣志》
68
田瑞龍,字蒼霖,固始人。崇禎七年知貴池。流冦在皖,瑞龍募壯丁守禦,尤留心文學,訪舉名賢。《貴池縣志》。王家柱,字石卿,江陵人。崇禎十一年知青陽,調貴池。時講荒政,至解章服市米以食餓者。江北冦警,繕治城堞,訓士儲糧為備。青陽縣志》。
69
葉幹,字伯貞,金華人。崇禎十四年知石埭。楚帥舟師東下,江上震動。幹親率涇、太、青、石四縣鄉兵扼龍口,以備不虞《石埭縣志》
70
李際明,順德人。崇禎十四年,知建德杜苞苴贖鍰,槩不入私橐《建德縣志》
71
向思敬貴池典史,㢘介有為,致仕去,士大夫贈言盈篋,邑令龔守愚詩曰:「歸心浩蕩鷗波濶,宦况蕭條馬骨髙。《貴池縣志》
72
胡鯤化,鹿邑人。崇禎十六年知銅陵縣。時過兵索餉,鯤化以身當之。及左夢庚兵,水陸并下,親冒矢石,城破被害。訓導安東張緯、典史餘姚、胡國瑨同死之《銅陵縣志》
73
程九萬,湖廣人。崇禎十七年,以府知事署東流縣事。乙酉,叛將楊么兒破縣,死之。《東流縣志》。
74
龎昌印,西充人。崇禎十七年知青陽縣。未數月,以治聞。明亡被逮,至五溪,服鴆卒。縣人立祠祀之《青陽縣志》
75
國朝馬𢎞良,本姓張,名自昌,號文寰,昌平人。順治二年,以院辦事官隨督帥洪承疇南下。池州降,即以𢎞良為知府。時山谷負固,鎮池總兵于永綏,欲殱之,𢎞良請𠞰撫,並用兵之所指,輒先一舍招降,全活數十萬人。山谷平,百姓稍稍復業。𢎞良存撫備至,復學校,勸耕桑,并約束守兵,使不為民擾。調知岳州,池人泣送數百里。
76
蔣應仔,山隂人。順治二年,知銅陵縣,安集流散,勸督農桑,民漸樂業,以次補築,雉堞復起。堂皇悉心規畫,民不煩而事集。
77
劉曰義,遼陽人。順治七年,知銅陵縣,築城垣,修學宫,規制悉勝其舊。又修紫陽書院,以造士濬河道,治街衢,諸廢具舉。
78
岳申,字式南,沔縣人。康熙三年,令貴池年將七十,案牘皆手自裁定。嘗策一馬行郊,原於陂塘圩堰處,指示疏濬蓄洩之法,布衣糲食署中,毎至絶糧《舊通志》
79
姚子莊,字六康,歸善人。康熙五年,知石埭縣,首條錢糧六弊,六法行之。編里甲,均徭役,置義塾十二所,以訓民間子弟,人咸徳之。
80
汪元綬,宛平人。康熙十八年,授池州府同知。清介自矢嚴,防禦查汛守境以大寧歲凶監賑,活者萬數。《舊通志》
81
馬得貞,介休人。康熙二十一年,知銅陵縣。性剛介,明於聽斷。縣多圩田,毎值水溢,輒躬履圩岸,率民增築隄防,不辭勞瘁。
82
李燦,字君章,奉天人。康熙二十五年,授池州府知府。飭六邑,減耗羨,嚴保甲,倡修府學,大其規模,令六邑皆如制。又築貴池黄屯阪埂,開銅陵洋山磯,路重,建城南濟川橋,起城東迴瀾書院。
83
趙衍,東陽人。康熙癸丑進士,知貴池縣。邑多積逋,弊由於總戸,催科者,莫得其主名。衍為按戸清註,俾以實田辦實賦,宿弊頓除。建縣㕔事,起學宫文昌閣,用形家言,作水德亭於城東城內,遂少火災太平府。
84
晉胡毋輔之,字彦國,泰山奉髙人,性嗜酒,永昌中,為繁昌令,始節酒自厲,甚有能名。晉書本傳。
85
南北朝梁丘仲孚,字公信,呉興人。永明七年為于湖令,有能名。太守吕文顯以權幸凌轢屬吏,仲孚獨不為屈《梁書》本傳
86
唐張邈為郡司功叅軍,開元以來良吏邈居其一,有寒松貞玉之操陳簡甫《記》
87
李陽氷,字少温,廣漢人。寳應初為當塗令,李白來依之,贈詩云:「華邑艱難時,浮雲空古城。居人若薙草掃地,無纎莖,惠澤及飛走,農夫盡歸耕,廣漢水萬里,長流玉琴聲,雅頌播呉越」,還如泰階平」。李白詩集。宋準,字子平,雍丘人,開寳六年,知平南軍,㑹改軍為州,即以準知州事。準美丰儀,善談論,居官所至有治聲。宋史文苑傳。
88
王知微,字幾之,仁宗時,以祕書丞知當塗縣。時築萬春圩,工役甚急,知微請俟農隙,使者始不悦,久乃信重之。《南畿志》
89
夏希道,字太初。慶厯間令繁昌,邑陋民貧,希道至,惠愛多方,日以生聚,修舉廢墜,規模一新《南畿志》。何述字道,浦城人。為當塗令。邑瀕江,歲多水患,述為築堤捍禦之《南畿志》
90
汪汝則,字叔方。宣和初,除蕪湖縣丞。以助平方臘功,改衢州士曹。時廷臣奏對有論及守令人材者,上曰:「使人人如汪汝,則何患不治」。《南畿志》。
91
周葵,字立義,宜興人。紹興中知州事,水壊圩堤,葵悉繕完,歲乃大熟。市河久湮,令城中家出一夫官給之食,併力濬導,公私便之《宋史》本傳
92
張運,字南仲。紹興三十二年,知太平州。當兵飢疾癘之餘,殫勞來安集之方,嚴斥堠攻守之備,理財賦,造戰艦,繕甲兵,申禁令,民賴以安。《宋史》本傳。曾覺,晉江人。紹興末,令繁昌歲飢,發廩賑給,又捐資修葺學宫《南畿志》
93
虞允文,隆興元年,以敷文閣學士知太平州。舊制,民舉子必納添丁錢,歲額百萬,貧民生子多不育。允文憫之,為措置官項代補,自後戸口日增。《宋史》本傳。呉芾,字明可,仙居人。舉進士第。乾道三年,知太平州,造舟以梁姑溪,歴陽築者久役潰歸,聲言欲趨郡境。芾呼至城下,厚犒遣之,而宻捕倡亂者,繫獄以聞,詔褒諭之。《宋史》本傳。
94
楊倓,字和義。淳熙三年,知太平州。學宫祭器用錫,倓易以銅,重建四齋,令秀民肄業其中,精選師儒,以司訓導,甫期年行藝皆斐然可觀。《南畿志》:李椿,字壽翁,洺州人。淳熙五年,知太平州,力圖上流之備,請選將練習,緩急列艦,上可以援東闗,濡須下可以應采石。宋史》本傳。
95
洪邁,字景盧,樂平人。淳熙十五年知州事,政尚寛簡,民皆向化。郊産異麻,狀若靈芝。進敷文閣學士《南畿志》。
96
呉箕,字嗣之,休寧人。嘗宰當塗,剖析民訟,編類成書,名《聽辭類稿》《南畿志》
97
趙汝愚,字子直,紹熙元年,知州事。存心仁厚,持身潔白,收召賢能,大有政績,吏民懐之《南畿志》孫懋,宣州人。紹熙三年,知太平州,首汰冗吏,士民稱服。朱子嘗稱之曰:「愛立而教,明古良吏也」。《南畿志》趙汝勣,宋宗室。慶元三年,令當塗年饑穀貴,汝勣開倉散米萬斛,一邑全活。事聞,詔他郡皆倣汝勣賑濟法《宋史宗室傳》
98
呉柔勝,字勝之,寧國人。嘉定間,知州事。州故舊時,授經處,親戚交游,有犯柔勝,一繩以法。罷城下税,減萬春圩租。市河淤塞,捐貲濬之《宋史》本傳。王習之,三山人。嘉定中,令繁昌學校,壇壝驛傳,無不修舉《南畿志》
99
徐鹿卿,字德夫,豐城人。淳祐初,領太平州,蠲采石、蕪湖兩務。蘆税蝗入當塗境,鹿卿露香黙禱,忽飄風大起,蝗悉渡淮《宋史》本傳。
100
牟子才,字存叟,井研人。寳祐三年知州事,首教民孝弟,以前人《慈竹》、《義木》二詩刻而頌之。間詣學為諸生講說經義,修采石戰艦百餘艘,造兵仗以千計,前官負綱錢七十萬緡,悉為補之,蠲黄池酒息及秋苗畸零,併夏税畸零、紬、帛、絲棉麥若干。郡有平糴倉,以米五十石益之。又以緡錢二十五萬創抵庫,歲收其息以助糴。本建李白祠,自為記。《宋史》本傳。白珽,字廷玉,錢塘人。至元二十八年,授太平路學正。時兵燹後,聖殿齋廡祭器俱廢,珽悉心修葺,建天門、采石二書院。《太平府志》。
101
歐陽𤣥,字原功,瀏陽人。延祐初,調蕪湖尹。縣多疑獄,久不決,𤣥察其情,悉為平反。貢賦徵發及時,民樂趨事,教化大行,蝗不入境《元史》本傳
102
賈煥,字華甫,開封人。泰定元年,授太平路總管。歲饑,募粟分賑,建壇壝,修學舍,築石城,濬尚書塘《太平府志》。
103
王惟中,字擇卿,懐孟人。泰定三年,尹當塗,㑹水潦,旱蝗相仍,惟中捍堤禱雨,捕蝗無寧晷,以禮義感富民,令出粟分賑,全活甚衆。當塗縣志。
104
浦源,字以開,長洲人。泰定中,令蕪湖境內大水,募粟賑給㑹郡發廩米千石,令減直以糶,源謂民有錢可糴,則不饑矣。盡以米濟之。語同列曰:「郡有責,吾獨償,不以累諸君也」。蕪湖縣志。
105
倪淵,字仲深,烏程人。泰定中,授當塗主簿。先是,延祐初,邑令經理田土,考覈失實,令淵署篆,乃分畫編次為圖籍,釐隠匿,除增加,衆大悦,歲祲四境上災狀,郡戒縣弗受,淵爭之不得,即日求解組去,郡守驚悟,遣吏謝,即委以檢視,淵躬視阡陌,稽實蠲税,民賴以甦。當塗縣志。
106
暢師文,字純甫,南陽人。至正間,太平路總管歲大旱,捐俸致禱,㴻雨,大降公田米積之盈屋,曰:「我家能盡食此乎?」呼貧士及細民,恣其取去。《元史本傳》:靳義,字處宜,河南人,至正十二年,守太平,寛仁勤敏,溧水彭賔等倡亂,分道來冦,義列營要害,且戰且撫,賔等皆敗降,明兵渡采石,義赴水死。《太平府志。明楊偁,字廷舉,合肥人。元至正乙未,太祖取太平,丙申,偁知蕪湖,民散賦逋,偁首詢疾苦,興利除害,招徠遺黎,撫摩凋瘵,邑以治稱。壬寅,建縣治,立坊舍,南畿志。
107
許瑗,字栗夫,樂平人。明初,知太平府,厲士卒,修城池,撫黎庶陳友諒以兵十萬來攻,瑗偕樞宻院判王鼎、守將花雲堅壁拒守,城陷,皆死之。《南畿志》花雲,懐逺人,為太平守將。元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圍城,雲率麾下三千人結陣迎戰,三日,友諒不得入,乃以巨舟乗漲泊城西南隅,舟尾髙與城平,士卒縁之上,時城中乏食,士不能戰,丙辰,城遂陷,賊縛雲急,雲怒罵曰:「賊奴!爾縛吾,吾主必滅爾,斬為膾也!」遂奮躍大呼,起縛盡絶,奪守者刀,連殺五六人,復罵曰:「賊非吾主敵也,曷不速降!」賊怒,縛雲舟檣,叢射之,比死,罵不絶口,妻郜氏赴水死。谷應泰《通鑑紀事本末》。
108
黄朝弼,明初知蕪湖縣,蕭然類寒畯,公務雖冗退,必讀書去官,士民爭醵金為贐不受,惟出所攜書一篋,易鈔而行。《南畿志》
109
呉聰,潮州人。明初,蕪湖縣丞。性至孝,嘗畫《海雲南望圖》懸於壁,民有不得乎?親者痛治之,復泣語曰:「吾以不得侍親為憂,汝幸在膝下,何為不孝!」聞者多感悔焉。《廣輿記》。
110
王俊,字用章,永平人。洪武五年知當塗,出俸錢,創建邑學。不足則售其家田園。助之以德化,民濟以威嚴。《當塗縣志》
111
周鑄,洪武中知繁昌,撫民有方律。巳以嚴尋,擢御史《繁昌縣志》
112
孟㢘,洪武中知當塗縣,坐事與縣丞趙森同逮獄,耆民具列善政詣闕以請,遣還任當塗縣志顔宣永樂中令繁昌修縣㕔建城隍廟,禱雨即應《繁昌縣志》
113
黄誠,合浦人。宣德七年,授蕪湖教諭。勤於學政,規矩嚴整,與司訓廖驩兩人相濟《蕪湖縣志》
114
盧忠,字以誠,漳州人。正統初,授府學訓導。日進諸生,講解,寒暑不輟。巡撫薦其才堪戎伍,上曰:「與其戎伍得人何如?」學校得師《太平府志》
115
張嵓,字具瞻,上虞人,初授宣城教諭。正統三年,巡撫周忱薦知當塗,題梅詩贈之云:「疎影横斜出泮池,一氊清冷最相宜。彈琴却傍青山去,百里春田在此時,嵓蒞官清勤黌宫,縣治譙樓,驛傳橋梁道路,修葺一新,簿書填委,暮必至學舍,省諸生勤惰,後歴官知荆州府《當塗縣志》
116
李慶,景泰末,令繁昌縣治濵江,數有水患,慶建議內遷《繁昌縣志》
117
周鳳,字文祥,汲縣人。成化九年知太平府。衣食寒素,不以家累自隨。嘗疏通市河,郡人便之。《太平府志》:唐詔,陽信人。成化中同知太平,清謹簡易,吏民愛服。卒於官,啓笥惟書數卷《太平府志》。
118
劉憲,字廷式,益陽人。成化間,知蕪湖,百廢俱修,遷瀂港驛於縣市,遷河口鎮巡司於瀂港,邑人便之《蕪湖縣志》
119
徐禮,字敬先,餘杭人。成化中,令繁昌,建社學,起舖舍,弊除。利興,尋擢御史《繁昌縣志》
120
包羲民,字淳夫,合浦人。成化末知繁昌。撫下寛仁,尤毅然有守,不喜飾厨傳以媚上官,㑹以憂去,士民惜焉。《繁昌縣志》。
121
徐節,字時中,壽昌人。以御史出知太平,建學宫,修郡志,造浮橋,均郵遞,民間失火節,奔救禱天,火隨滅,㑹觸直指怒,突至府,清庫并檢內宅,僅得敝衣數事,直指慙云「如此賢,太守安用撫按」,為特疏薦之。《太平府志》。
122
張伯祥,字元吉,鄞縣人。𢎞治中,知蕪湖勤䘏民。隠有古,循吏風,邑庠舊無尊經閣,為經營,創建功成而民不知擾《蕪湖縣志》
123
趙文奎,字璧仲,江陵人。𢎞治間,知繁昌,建旌善申明亭,修壇壝,贍孤寡。《繁昌縣志》
124
趙祐,字汝翼,雙流人。𢎞治中,令繁昌、重農勸學政,肅獄平隣邑訟不得直,多求聽斷。尋擢御史。《繁昌縣志》底藴,字希準,廣寧人。正德間,以給事中出知太平府,明爽愷悌,建養濟院。《太平府志》
125
林有年,字以永,莆田人。正德初,知繁昌㢘而有才,以課最擢御史。《繁昌縣志》。
126
李永蕃,字貽錫,永興人。正德中,知當塗振興士類,繕築圩堤,均徭除羨,決訟如流當塗縣志》
127
汪本,字惟中,浮梁人。正德間,知蕪湖,流冦猖獗,客兵四集,本悉心籌畫,軍需不缺,民無所病。《蕪湖縣志》。王軾,字子敬,揭陽人。正德十五年知蕪湖。甫下車,值宸濠反,中官擁兵作威福,僚屬逃匿,軾身當之,芻糧委積,咄嗟而具。《蕪湖縣志》。
128
郭湍,莆田人。正德中,府學教授。拔諸生之秀者,讀書齋中,夜分省其勤惰,或煮茗炊粥佐之。正德、己卯、嘉靖壬午、乙酉,三科貢士皆出其門《太平府志》林鉞宏用,晉江人。嘉靖中守太平。興賢造士養老䘏孤,嘗築姑溪壩,建亭其上,由是姑水瀠折,不苦衝決《太平府志》
129
馬森,字孔養。嘉靖中知府事,歲祲,出官粟數萬斛以活民。善讞獄,隣郡有寃,抑俱願就決。《太平府志》:陳璋,字圭仲,光州人。嘉靖中授太平同知。勇敢多才,長於應變。倭賊蕭顯破上海,操撫交薦璋能辦賊,命同蘇州同知任環統兵籌畫。璋上禦倭二十事,從之。七月破顯,斬首千餘級,寇遁。《太平府志》:李价,番禺人,嘉靖中知當塗。雅負通才,為政專尚寛簡,禮賢敬老,周䘏無告,尤加意庠序,士民皆愛服焉。當塗縣志》。
130
王德溢,字懋中,連江人。嘉靖中,知蕪湖徭役,里甲與江夫事宜,裁處悉當《蕪湖縣志》
131
張永明,字衷誠,烏程人。嘉靖間,知蕪湖㢘慎公。平時,章聖太后梓宫南祔,道經江上,中貴多所誅求,永明委曲,劑量供應,悉如禮制,民賴以安子。天德産於蕪署,後成,進士復為蕪令,有惠政邑人顔,其堂曰繼美蕪湖縣志
132
陳一道,字邦緒,晉江人。嘉靖間,任蕪湖丞。倭寇犯江上,奉檄南陵防𠞰臨敵。衆潰一道,獨奮勇殺賊,以勢孤遇害。家人子義赴援,亦死。事聞,贈一道應天通判,子義贈應天,經歴立祠縣,治東祀之《蕪湖縣志》錢立,字守禮,仁和人。初授刑部主事,海瑞言事繫獄,立謹視之,得無恙。萬厯二年,知太平府,築蕪湖城,剏官圩,東石堤四十里,遷當塗學宫于城南蘇馬賦《太平府志》
133
王貽德,字師禹,全州人。萬厯中,守太平門,無私謁郡齋可羅雀,時詔居官㢘介者,特賜宴賚,貽德名居第一《太平府志》
134
王繼明,字用晦,永嘉人。萬厯間,由當塗令歴知太平府。秩滿瀕行,餘俸二百金悉散給貧乏,抵家無擔石儲,所居不蔽風雨。《太平府志》。
135
何士林,字翹甫,富順人。萬厯二十九年,知太平府。歲頻水,士林糴穀分賑,又刻木為隷,閭井不聞,追呼復馬。政增其價值,民免貽累《太平府志》
136
馬重德,字瑞軒,遼陽人。萬厯中,授太平通判,以㢘能屢署上考,攝篆、當塗及𣙜闗蕪湖,均有惠政《太平府志》
137
蔡時鼎,漳浦人。以御史直言降典史。萬厯中,遷太平推官,讞獄一以仁恕署府篆。歲祲,請于撫按築堤開糴《太平府志》
138
李春熙,字皥如,建寧人。萬厯中,太平推官,不以擊斷為能。署篆當塗,禁勾攝,緩徵徭,拓儒學基址築姑溪壩,買田為增修費,視事裁數月,所興革皆切中利弊《太平府志》
139
章嘉貞,字元禮,德清人。萬厯丙申,知當塗。歲祲,疫死者載道。嘉貞賑饑施藥,暑雨不輟。大水圩岸將崩,躬督捍救,經月露宿,水愈溢。泣曰:「堤潰,民其魚矣,無民,奚以令為!」躍入巨浸中,若有物翼之者,衆亟挽以上,得不死。水漸平,堤得無恙。當塗縣志鄧光祚,字日昌,曲江人。萬厯間,知當塗建天門書院,集多士肄業其中。當塗縣志
140
朱汝鼇,字雨化,長興人。萬厯間,知當塗條,畫築圩十五則,曲盡其利,釐剔里甲,積蠧㢘邑大憝寘之法。建集賢樓、大成坊當塗縣志。
141
葉繼美,字含章,嘉善人。萬厯中,知蕪湖,㢘明剛果,下車即遷學金馬門、吉址,尋擢給事中。蕪湖縣志》勞永嘉,字無施,崇德人。萬厯三十年知蕪湖,不諂事上官,送迎幾廢。歲時遣吏問民疾苦,以時存䘏。《蕪湖縣志》。
142
曾袠,字資銘,東莞人。萬厯中,知蕪湖縣。牒訴喧沓,袠目視耳,聽手批口答,一時并舉,了無錯謬,百姓畏而愛之。《蕪湖縣志》
143
鄧一儒,沔陽州人。萬厯中知繁昌,待士有禮,撫民有恩,馭吏有法,救荒必實,決獄不爽《繁昌縣志》。王柱,字克中,長沙人。萬厯三十八年知繁昌,歲頻饑,捐俸設粥,復勸富家出粟助之,諭民增築圩堤,躬為督察,建横塘、河口二壩,以資蓄洩《繁昌縣志》胡爾慥,字孟修,德清人。萬厯間知郡事,濬河建闗,節費代餉《太平府志》
144
李若訥,字季重,臨邑人。萬厯末,知太平禮士勤民。《太平府志》
145
陳善道,字敬甫,華亭人。萬厯末,當塗教諭,對諸生藹若家人,不受貧士餽遺,且推解之。性至孝,丁母憂,哭踊幾殞。去之日,諸生泣送者二百餘人。當塗縣志。晏清,字元州,黄岡人。天啓元年,知蕪湖,㢘介明允。尋調呉江,百姓請留,呉吏來迎,至相,爭于路,不得行,再宿,然後去。蕪湖縣志。
146
鄭瑜,字崑石,東莞人。崇禎時,知太平府。正已,率屬一時撫按監司,皆加敬禮。歲饑,發廩不繼,捐俸佽之,仍諭富室出糶。左良玉兵南下,瑜嚴加守備,增城浚濠,屹然無恐。《太平府志》。
147
徐養心,字無所,江陵人。崇禎六年,知當塗。流寇屠和陽,難民數千聚江干,無舟不得渡。賊且近,呼號將赴水養心望見曰:「隣民猶吾民,亟命船盡渡之,姑孰無備!」衆心危殆,養心令沿江徹夜張炬礟,聲不絶,賊懼,乃退。尋擢御史,當塗縣志》。
148
梁應材,號瑶石,陽春人。崇禎時知蕪湖,毎晨出視事,必焚香告天,誓與百姓興利除害,訟獄無擾,徵斂不苛,學舍久圮,經營修建。蕪湖縣志》。
149
張繼曾,字省之,清江人。崇禎十年知繁昌。先是,邑令羅明祖嘗議築城中,止繼曾次第經營,身先督察,功成而民不擾《繁昌縣志》
150
井焜,字虞章,霸州人。崇禎十二年知蕪湖,毎春親歴村社,勸課農桑。時江北流寇猖獗,焜修城堡為防衛計,躬自措辦,不取諸民,民恃以無恐。《蕪湖縣志》國朝張京,澤州人。順治二年,知當塗縣。清操節,儉飯脱粟,服御無華飾。為政簡易,折獄明敏,自輯讞語為《琴餘録》,徵收田糧,正額外不留耗羨,民咸德之。陞工科給事中。
151
林中瑜,字玉崑,遼陽人。順治三年,協鎮太平,奉檄𠞰撫麻姑港口,所至有功。郡東土寇竊發,中瑜統兵搗其巢穴,馬陷,深塹,殁於陣。
152
范為憲,字眉生,內江人。順治三年,知繁昌縣。土寇千餘人薄城下,憲率衆登陴,面中流,矢不少動,指麾勇士從城南隅出,力戰殺賊,賊驚遁。事平,士民有為仇家所陷以賊案株連者,憲力為申雪,悉荷全宥。
153
劉震龍,字駕甫,莆田人。順治間舉人令繁昌,敝衣蔬食,一介不取里,役陋規,革除殆盡。凡讞獄片,言決遣蠧猾斂跡。㑹部使者清丈江洲,震龍躬冒霜雪,奔走蘆葦中,絶不假手,胥吏以故繁邑,獨無增課之累。以疾卒官,士民醵金為賻,始得歸葬。以上舊通志。
154
張邦寄,字震軒,遼東人。由浙東監司左遷蕪湖令,㢘介平允,自奉粗糲,五年如一日。
155
畢髙選,字萬青,萊州人。順治十三年,授蕪湖丞。勤于吏治,毎邑有大事,輒毅然自任,不辭勞瘁,斷決疑獄,摘發如神。嘗修葺學宫兩廡,集邑弟子肄業其中,出俸錢以廩給之。
156
廬州府:
157
王景,字仲通,建初八年,為廬江太守。先是,民不知牛耕,地力有餘,食常不足。景驅率吏民,教用犂耕,又訓令蠶織為作,法制皆著于鄉亭《後漢書循吏傳》應融,字義髙,汝南人,守廬江。八年,有惠政,拜司𨽻校尉《漢紀》:
158
范式,字巨卿,金鄉人。順帝時,為廬江守,有威名《後漢書獨行傳》
159
羊續,字興祖,太山平陽人。桓帝時,廬江太守㑹黄巾,賊攻舒,焚燒城郭,續發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陳其小弱者,使負水灌火,力戰,大破之。安豐賊戴風等作亂,續復擊破,斬首三千餘級,生獲渠帥,其餘黨貸與佃器,使歸農業《後漢書》本傳。
160
盧植,字子榦,涿郡人。靈帝時,拜廬江太守。深達政,宜務存清靜,𢎞大體《後漢書》本傳。
161
陶謙,字恭祖,丹陽人。少舉孝㢘,除舒令。郡守不樂,而謙在官清,無可糾劾《呉書》
162
陸康,呉人,靈帝時,廬江太守申明賞罰,擊破賊黄穰等《後漢書》本傳
163
南北朝陳荀朗,字深明,潁隂人。侯景之亂,朗起兵據巢湖,簡文帝宻詔授朗豫州刺史,使討景。朗率兵自巢湖出濡須,邀破景軍。《陳書本傳》。
164
朱敬則,字少連,亳州人。武德中,為廬州刺史。代還,無淮南一物所乗止,一馬,一子步從而歸。《唐書》本傳。賈深,長樂人。乾元中,廬州刺史李華稱其有文武才畧,推心馭下,治有嘉績。《舊史》
165
路應求,字從衆,平陽人。代宗時,刺廬州,州城故土,為之應。求始易以甓,莅政精敏,吏不敢欺,民風為之一變。《舊史》
166
羅珦,㑹稽人。德宗時,刺廬州民,間病者捨醫藥,禱淫祠,下令止之。修學宫,政教簡易,有芝草白爵之祥。以治最,賜金紫《唐書循吏傳》
167
李翺,字習之,憲宗時,刺廬州,㑹歲旱疫,亡籍口四萬,權豪賤,市田屋,而窶戸仍輸賦翺,下教使以田占租,收豪室税萬二千緡,貧弱以安唐書本傳。鄭綮,字藴武。僖宗時,刺廬州黄巢掠淮南,綮移檄請毋犯州境,巢笑為斂兵,歲滿去,贏錢千緡藏州庫,後他盜至,終不敢犯鄭使君錢唐書本傳。宋謝惟士,陳留人,建隆初,以大理評事知廬江,時江、淮新定,繕修縣治,撫綏士民,境內以安。南畿志陳堯佐,字希元,閬州人,真宗朝,再知廬州。堯佐十典大州,以方嚴束下,使人知畏而重犯法,至其過失,多保佑之。歐陽修陳公神道碑銘。
168
劉筠,字子儀,大名人,再知廬州。筠臨事明達,治尚簡嚴。《宋史》本傳。
169
劉綜,字居正,虞鄉人。真宗時,知廬州。强敏有吏才,所至挫抑豪右,振興法度,時論美之。《南畿志》。陳希亮,字公弼,青神人。仁宗朝,知廬州。時有虎翼軍士屯壽春者,以謀不軌伏誅,其黨數百人遷於廬,各懐疑懼,竊入府舍,將為不利。希亮流其渠魁,以其餘給左右使令,且守倉庫,衆皆感激,指心自誓,迄不敢貳。《南畿志》。
170
張田,字公載,澶淵人。嘉祐末,知廬州。治有善迹,嘗作欽賢堂,繪漢、唐以來清能刺史,晨夕拜之。《宋史》本傳。楚建中,字正叔,洛陽人。仁宗朝,以天章閣待制出知無為,軍㢘靜不擾。去後歴三甲子,民更立祠祀《南畿志》
171
孫覺,字莘老,髙郵人。神宗時,為合肥主簿。歲旱,郡守檄民捕蝗輸官,覺曰:「民方艱食,若以米易之,必盡力,是為除害而享利也」。守悦推其法于他,縣民賴之。後為廬州守,以明恕著聲《宋史》本傳
172
朱服,字行中,烏程人。哲宗時,知廬州,值歲饑,便宜賑䕶,全活十餘萬口。逾年大疫,又課醫持善藥分拯之,賴以安者甚衆。《宋史》本傳。
173
王蘧紹聖初,知無為軍健於吏,才興三圩,開十二井,又築北領以捍水患,世䝉其利《南畿志》
174
李公麟,字伯時,舒州人。元符中,為無為州司尸叅軍。政尚通敏,聽事判決,筆無停思。剏製漏箭、銅壺,工巧獨絶《宋史文苑傳》
175
陳瓘,字了翁,南劍沙縣人。大觀中,以右司諫劾蔡京,謫知無為軍,為政㢘平《南畿志》
176
米芾,政和間知無為軍,善察民寃,行法不畏强禦,時飛蝗入境,不傷禾稼,人咸異之。《宋史文苑傳》呉懋,字禹功,陽羨人。徽宗時,令廬江。時劇盜劉五掠州縣,去廬江纔一驛,懋之官行至中塗,或止之,懋笑曰:「男兒當斬,賊平亂,鼠輩何為者?今行縛之」。賊聞其來,不敢入境。《南畿志》。
177
胡伸,字彦時,婺源人,以司業知無為軍,㑹巢縣,黠民訴其令斂錢數百千櫝,藏列肆中,伸察其妄,遂按訴者罪,伸政尚慈恕,而利病灼然,去之日,士民繪像祀之《南畿志》
178
趙善俊,字俊臣,太宗七世孫。紹興末,知廬州。㑹歲旱,江、浙饑民踵至,善俊分給官田,貸牛種,僦屋以居,至者如歸。又以焦湖湮涸,饋運不通,乃募鄉兵保孤、姥二山,治屋儲粟以備敵。增學舍,修包拯祠,人感其化。《宋史宗室傳》
179
丁仁,湖廣人。寧宗時,知無為軍,嘗築堰蓄水以資灌溉,民呼為丁公堰《南畿志》
180
江潤身,字崇德,婺源人。咸淳初,為合肥主簿。清㢘剛決,讞獄尤矜恕,多所平反《南畿志》
181
元塔海,廬州路總管。時飛蝗北來,民患之,海禱于天,蝗乃引去,亦有墜水死者。民乏食,開廩減直,俾民糴之,所活甚衆。《元史》本傳。
182
實喇布,哈䝉古人。泰定間,任舒城縣達嚕噶齊。歲旱民饑,富家閉糴,衆將肆焚掠。溥化奬勵好義之民,令出錢糴穀,驗口賙給,四境以安。舒城縣志。王碩,河南人。延祐初,授無為州同知。㢘潔有幹材,不畏彊禦,嘗檄清理學田,搜抉隠漏,凡得田一百一十九頃,又追積負糧米三百石,自是廩有餘粟,士得餼養。無為州志。
183
明唐元,字元亨,臨淮人。明初,知無為州,招徠流散,安集有方。以課最,擢太僕寺卿。無為州志。
184
蘇敏,昌平人。洪武初,授廬州推官。刑政不苛,擢知府,莅任八載,甚得民心。卒於官,民流涕《南畿志》董曾知無為州,陳友諒執曾,欲降之,不屈,縛而沈諸江。世傳泥汊口即曾遇害處無為州志
185
伍塾,字貢均,廬陵人。洪武中,知廬江,開設縣治,招撫流移。嘗手書《孝經》、《論語》,教民誦讀。《廬江縣志》樂瓚,潞州人。洪武十年,知無為州。剛毅信直,吏民畏服。《南畿志》
186
鄒以信,廬陵人。永樂五年知無為。州政尚德教,州人感化。以博學能文稱文章太守《南畿志》
187
王仕錫,南城人。永樂二十二年知無為。州興學,勸農修廢,舉墜任滿,民留之,復任九年《南畿志》揭稽,字孟哲,廣昌人。宣德十年,以御史出知廬州,興革悉中矩度。先是,永樂中,遷齊藩于廬,王素驕,衛士强攫民物,頗為郡害,稽力奏移之。《廬州府志》:劉顯,豐城人,宣德十年,知舒城縣,課農桑,興學校,增開水利,與漢劉馥俱祀羮頡侯廟。《舒城縣志》杜彪,魏縣人,知無為州初下車,故不事事,案牘紛積,吏胥以為可欺,已而情弊灼然。迺振紀綱,均賦役,鋤强扶弱,民大悦服。無為州志。
188
程文,確山人。成化中,知舒城縣,通練吏治,興學校,修水利,歲災為民,懇免歲辦繇賦,尋擢御史。《舒城縣志》馬金,字汝礪,西充人。初授廬州通判,再遷知府。歴任久,盡去宿蠧,建余忠宣公祠,創景賢書院,修郡庠,尊經閣,購書藏之《廬州府志》
189
呉英,裕州人。成化間,知巢縣,理繁劇,井然有條,奸胥無所措手。巢縣志》。
190
楊璲,字廷佩,原武人,正徳中,知廬州府。時劉瑾專政,境內有巨惡。張杲璫,張龍兄也,璲發其奸,撲殺之。庫吏循故事,以羨餘獻,璲曰:「盜官錢者,法當遣,速令歸之庫」。《廬州府志》。
191
聶曼,字子貞,金谿人,廬州教授。邃於《易》,終日端坐,無惰容僚友。喪𦵏,多所佽助諸生窮甚者,月給以米。《廬州府志》
192
孫聰,字克明,北直人。正德中,知合肥。寇亂之後,招撫流移,悉心安集。《合肥縣志》
193
齊恩,隆德人,無為州同知,善騎射。流寇犯圌山,檄恩往禦,以衆寡不敵,死之,贈光禄寺丞。無為州志。龍誥,字孔錫,攸縣人。正德中,知廬州府。嘉靖癸未,大旱,開廩設粥平糶,營建惠民倉,鎮淮樓,藉力役以給食,所活數萬道,死者,設義塚瘞之。廬州府志。呉嶽,字汝喬,汶上人。嘉靖中,知廬州,設旌善癉惡二亭,分列民之賢不肖。朔望進諸生,講經義。歲大疫,擇醫市藥,設局以療之。税課千金例輸府,悉白上臺貯公帑。西山産薪,惟供官爨,弛其禁,與民共之。廬州府志
194
胡奎,字應文,新淦人。嘉靖庚寅授廬州推官。議刑無失入詿誤者,多為辨脱《廬州府志》
195
張瀚,字子文,仁和人。嘉靖間,守廬州,州西闗故有濠源,出李陵、雞鳴諸山,雨潦則病涉,瀚跨流為橋,民賴以濟。歲祲,發粟,嚴禁糴販,數讞大獄,多所平反《廬州府志》
196
屠仲律,字宗豫,嘉興人。嘉靖庚申,以南御史出知廬州,諳于吏治,而愛民尤切,歲歉,罄囊代輸秋税,不復徵補,㑹疾作,百姓祈禱四出,願以身代,竟卒于官《廬州府志》
197
王家賔,嘉靖間知廬州府,䘏荒興學,皆極誠懇,以拂權貴去官《廬州府志》
198
潘恕,字行甫,海陽人。嘉靖間,知合肥,吏民一見輒不忘。置學田數百畝,歲收以給寒畯《合肥縣志》。陳其樂,貴溪人。嘉靖中知合肥,雖居官家人,不廢紡績。其同邑夏言當路未嘗一通書問《合肥縣志》。陳懋觀,福建人,隆慶初,知廬州,遇士以禮,嘗曰:「毎見諸生,暴堦下,心即不安」。斷獄不輕入罪,情法相麗者,猶矜慎再三《廬州府志》
199
何寵,臨海人。由進士知無為州,不事苛察,而法所當施,絶無寛假。倭入寇江上,羽書日至。寵修築城池,申嚴烽燧,一方賴焉無為州志》
200
王俸,字㢘父,秀水人。萬厯中,知廬州,剔蠧息民,歲大旱,手執槁禾,流涕禱壇壝,且拜且行。赤日當午,雷雨忽大作《廬州府志》
201
江沛然,黄岡人,以給事中謫官,經歴署廬江事。積弊之後,力為振刷㢘渠奸寘之法,一境肅清《廬江縣志》陳應龍,號起田侯官人。萬厯十五年,知無為州濵江一帶為圩三百六十有竒,盛夏江流內灌,膏腴盡没。應龍親歴汙萊,相度累月,申請照糧派夫築堤五千二百七十餘丈,民名之曰陳公壩無為州志。何邦漸,浪穹人。萬厯中,知無為。州州歲徵漕米八千九百有奇,約以十之四運黄、雒河交兑。北上餘由長江行千三百里,解鳳陽江濤覆溺,及虧耗需索,甚為民害。邦漸請留鳳陽、臨淮二縣米充鳳餉,而本州併于黄雒河交兑,彼此稱便無為州志胡震亨,字孝轅,海鹽人。萬厯中除合肥令。英察若神民扞網者,輒指數姓名,蠧吏毫毛,不敢有所犯。邑有世家裔犯竊,震亨則資以錢,諭令自新,其人感媿,卒改行合肥縣志
202
洪邦光,福建人,知無為。州州除養馬免糧田外,一切歲辦不均,邦光酌議申請分秋糧、夏麥、絲絹、糖油,四則以税糧、馬價照畝均攤,至今垂為定例。無為州志
203
呉大朴,固始人,崇禎時,知廬州府。乙亥春,流寇薄城,大朴守東門,發礟斃其魁,縱火燒城外民居之為賊窟者,又起礟樓,臨濠東石牐,賊不敢逼。廬州府志:熊文舉,字公逺,新建人。崇禎時,知合肥㢘平流賊薄城,文舉分守西偏,築威逺亭其上,指畫有方合肥縣志
204
嚴覺,字知非,歸安人。崇禎時,知巢縣。乙亥春,流寇陷城,被執不屈,舉家遇害。巢縣志》。
205
趙興基,字鶴天,雲南人。通判廬州。崇禎壬午,張獻忠薄城下,興基分守水西門,防禦甚力。五月,城陷,仗劍下戍樓,手刃數賊,被創而死。經歴鄭元綬,浙江人。分守南薰門,亦死之《廬州府志》
206
國朝趙允光,大興人。順治初,知廬州府。時兵燹之後,流亡未復,允光招徠撫字,輕徭均賦,民獲其利。無為、巢縣間有頑民聚黨為患,允光捕之,悉獲其魁,繩以法。
207
張鵾翔,字鵬舉,陜西人。順治丁亥進士,知合肥縣。為政和平嚴,不過刻寛不過縱,時皆以循吏稱之。舊通志》
208
呉允昇,字賔廷,奉天人。順治九年,知廬州。府寡慾省刑,民被其惠。時歲連旱,允昇設法賑濟,全活者衆,學宫圮壊,捐貲繕葺,士民立祠祀之《舊通志》王業興,字鳴石,奉天人。順治中,知廬州府。值海氛逼境,業興親率家丁及營卒登陴捍禦,屢挫賊鋒,州得無事。治郡十三年,勸課農桑,減省刑獄,民咸德之。又出俸錢建斗文書院,聚諸生肄習其中。後遷荆南巡道。
209
佟國貞,奉天人。順治中,知無為州。瀕江,田廬恃圩壩為捍蔽。十六年,三壩將圮,國貞相度形勢,自鮑家橋至周思溝,預築堤四千丈有奇,名曰「四壩」,後三壩傾而田廬卒無恙。
210
王宗聖,奉天人。順治中,知舒城縣。年二十餘,詳慎如老吏。斷訟莅事,吏不能欺。兵燹後,安輯流亡,威德並著。
211
張可捷,大同人。順治中,知舒城縣。為人悃愊,無華不炫,才不沽名,安靜寛和,始終如一。蔬食布袍,順民好惡,一時稱良吏焉。
212
祁文友,廣東人。順治十八年,知廬江縣,清丈量,均里甲,平賦役,勸農桑。
213
薛之佐,字鶴齊,蒼溪人,知廬州府,精明强幹,剔弊釐奸,豪强不逞之徒,皆潛徙,境外,士民頌之。聶源,字天水,宣府人,知廬州府,為政寛簡,愛民禮士,值大兵至郡,軍需旁午源殫心籌畫,閭閻得以不擾,未幾,引年乞休,士民皆泣送之。
214
顔堯揆,永春人。康熙六年,知無為州。時前令佟國貞所築新壩,漸為江濤所齧,揆自李家祠至王家渡,築壩八百八十丈,濶三丈,髙一丈九尺,次年大水,田廬恃以無恙,并和州含巢二縣皆賴焉,州民勒石於壩上,名之曰顔公壩。
215
何朝聘,奉天人,康熙初,知舒城縣。明敏有才畧,正賦不缺於供,而民無催科之擾,招民墾田,給以牛種,治舒七載,獄訟衰息。
216
董守義,奉天人。康熙中知舒城縣,有幹濟才。逆藩之亂,舒為衝邑大兵,往來驛絡,舟車芻糗,應時而辦,閭閻無擾,邑人戴之。
217
李衍芳,字徵逺,雲南人。康熙二十三年,知廬江邑,南有二湖,環湖皆圩田,惟缺口一河,通江洩水,豪民毎截河作壩,障上流以資灌溉,澇則以隣為壑,又編竹横於河,以收漁利,民病之,衍、芳特申請除去。
218
鳳陽府:
219
漢宋均,字叔庠,安衆人。建武中,遷九江太守。郡多虎患,均到,退奸貪。進忠善虎東渡。中元元年,山陽、楚、沛多蝗,飛至九江境,輒東西散去《後漢書本傳》時苗,鉅鹿人,建安中為壽春令。始之官用黄牸牛,駕車歲餘生一犢。及去,謂主簿曰:「令來時本無此犢,是淮南所生也」。留之而去。《後漢紀》。
220
劉頌,字子雅,廣陵人。武帝時為淮南王相,在官嚴整,甚有政績。舊修芍陂,歲用數萬人,豪强兼并,孤貧失業,頌使計工受直,百姓歌其平惠。《晉書》本傳: 互見揚州府人物。
221
南北朝,宋垣䕶之,字彦宗,桓道人。元嘉中,為鍾離太守。王𤣥謨攻滑臺,䕶之百舸為前鋒,虜牽𤣥謨水軍大艚,連以鐵鎖三重,絶䕶之路䕶之,中流而下,以長柯斧斷鎖,惟失一舸,餘舸並全《宋書本傳。齊沈文季,字伯達,武康人,官尚書右僕射。魏軍南侵,明帝遣文季鎮壽春,文季入城,嚴加守備,魏軍遁,百姓無所損。《齊書本傳》。
222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梁天監五年,魏拓跋英攻鍾離,詔景宗往援,擊破之。《梁書》本傳。
223
隋趙軌,洛陽人,為壽州總管長史。芍陂舊有五門堰,蕪穢不治。軌更開三十六門,灌田五十餘頃。《隋書循吏傳》。
224
元孝矩,洛陽人,拜壽州總管,髙祖賜璽書曰:「楊越氛祲,侵軼邊鄙,爭桑興役,不識大猷,以公志存逺略,故令鎮邊服,懐柔以禮,稱朕意焉」。《隋書本傳。員半千,字榮期,齊州人,為濠州刺史,不專任吏,所至禮化大行。唐書本傳。
225
張鎰,字季權,河南人。大厯中,刺濠州,政條清簡,延經術之士,講教生徒。比去,州升明經者四十人。李靈耀反,鎰團鄉兵,嚴守禦。《唐書》本傳。
226
張萬福,元城人。㓜從征有功,賜名正。德宗時,李正已反,屯兵埇橋,江、淮漕船不敢踰渦口,乃以萬福刺濠州。帝曰:「先帝改爾名者,所以褒也。朕謂江、淮草木,亦知爾威名,若從所改,恐賊不曉,是卿復賜舊名」。萬福馳至渦口,駐馬於岸,悉發漕船,賊兵倚岸熟視,不敢動。唐書本傳。
227
李遜字友道,為濠州刺史。時觀察使多額外浮斂,遜一不應《唐書本傳》
228
侯固,大中間,濠州刺史奏乞增植桑無加税,有石刻在定逺縣門《舊史》
229
五代李延鄒,鄱陽人。濠州録事叅軍郭廷謂降周時命草降表,延鄒責以忠義,廷謂以兵脅之,延鄒投筆曰:「大丈夫終不負國,為叛臣作降表!」遂遇害。《南唐書郭廷謂傳》。
230
宋王郁,臨江人。為濠州判官,臨没謂家人曰:「吾歴官五十餘年,慎于用刑,活人多矣,後其有興者乎!」《宋史王欽若傳》。
231
張式,字景則,建安人。天禧時,知濠州,州人縊其妻而以自殺,告獄既具,式詰之,立伏,人以為神,終身不營,田宅得禄,即以置書曰:「子孫業此足矣」。《南畿志》魏琰,字子浩,知壽州。盜殺寺童子,有司執僧笞服琰,㢘知其寃脱,械縱之,一府爭以為不可,後數日,得真盜宋史本傳。
232
呉奎,字長文,濰州人。至和二年,知壽州,專以仁恕及民事,至立斷吏民,久而思之。《宋史》本傳。
233
張昇,字杲卿,韓城人。嘗守濠州,昇忠信清儉,不受私謁,分俸禄以贍九族。《宋史》本傳》
234
陳堯佐,字希元,閬州人。知壽州,歲大饑,堯佐自出米為糜以食饑者,於是吏民皆爭出米,所全活者數萬人。《宋史》本傳。
235
曾致堯,字正臣,南豐人。知壽州,州近京師,諸豪大商結權貴,號為難治。致堯居歲餘,斂手不敢犯,人亦莫見其以何術而然也。既去,壽人遮留,以一騎二卒逃去,過他州,猶有追之者。歐陽修《曾公神道碑銘》。盛修已通判宿州。建炎三年,盜入宿,修已被執,不屈,為所害。《南畿志》。
236
康允之,建炎中,知壽春府。渠賊丁進聚衆萬餘人攻城,允之率軍民固守,賊解圍去。奏至,髙宗謂輔臣曰:「此郡守得人之效也」。《南畿志》。
237
徐瑞益,金華人。為虹縣尉。張邦昌偽詔至,縣令以下迎拜,宣讀如常儀,獨瑞益不赴。向子諲言於朝,為《易文資《南畿志》
238
邵青,紹興中為兵馬鈐轄。濠州陷,青巷戰死之《南畿志》
239
連南夫,應山人。髙宗時守濠州。舊有東西二城,濠水經其間,入淮南。夫決濠水,由城西徑達於淮,合二城為一《南畿志》
240
楊照,濠州將官。金圍城急,照躍上角樓刺賊,俄中流矢卒,有統領丁元者,呼其徒毋負國,一舟二百人皆鬭死。宋史忠義孫暉傳。
241
王阮,字南卿,江州人。紹熙中,知濠州,請復曹瑋。方田,修种世衡射法,日講守備,與邊民訪北境事,終阮在濠,無南侵患《宋史》本傳
242
王霆,字定叟,東陽人。理宗朝,知濠州,節浮費,糴粟買馬,以備不虞。尋差知安豐軍。臣寮上言:「王霆在濠,人甚安之,不宜輕易」。詔再守濠,職事修舉。宋史本傳。李庭之淳祐中為兩淮制置司叅議官,議栅清河五口,增淮南烽火一百二十。及知濠州,復城荆山以備淮南,凡所籌措,皆切中機宜。宋史本傳。趙士嶐,字景瞻,淮南西路兵馬鈐轄,駐壽春。劇賊丁一箭,衆號十萬,攻城三旬不退。士嶐募軍中敢死士與之謀,選壯士數百出賊不意,擊走之。宋史本傳。元王庭玉,字國寳,清苑人。至元十五年,授招信路總管府達嚕噶齊,崇教化,勸農桑,勵風俗,境內稱治。南畿志。
243
李良祐為靈璧縣尹,縣經兵燹,城郭為墟。至元二十四年,復立縣。良祐相度形勢,內廨外市皆所經始《靈璧縣志》
244
安汝明,寧晉人。延祐中,宰定逺興利除害,三年,土田闢,戸口增,盜息賦均,民無勞役。《定逺縣志》嚴忠信,東昌人,知濠州,政尚嚴明,大興學校《南畿志》谷杲,字明之,至治二年,為安豐路總管,有能聲《南畿志》
245
哈喇,字元素,賜姓金。至順間,為鍾離縣達嚕噶齊平反寃,獄政為諸邑最。南畿志
246
呉昇,字起東,黄巖人。至正間尹虹縣。性㢘潔,才具亦優,士民稱之。虹縣志。
247
張謙,字文益,髙唐人。至正六年,安豐路總管歲饑,賑䘏有方,多所全活《南畿志》
248
明蔣子杰,奉化人。洪武初,任知府,寛嚴相濟,惠政甚多。《南畿志》
249
樂徽洪武初,知虹縣,政教修舉百廢皆所興造虹縣志》
250
樂瓚,陽城人。洪武初,知臨淮縣,㢘幹賦均役平。《臨淮縣志》
251
鄭真,鄞縣人。洪武中,教諭臨淮,多方造士。㑹晉王之國,道經臨淮,召講《春秋》真,開陳大義,王甚喜《南畿志》
252
楊浩,江陵人。永樂中知府事。律已無私,御下有道《鳳陽府志》
253
楊鏞,永樂中,知懐逺縣,㢘謹愛民,遷知沂州,百姓攀留懐逺縣志
254
閻斌,乾州人。宣德四年,授臨淮縣丞,盡心撫字。吏民愛服,將代相,率詣上臺乞留。在官二十三年,終始一節《臨淮縣志》
255
何誠,字則明,莆田人。正統元年知虹縣。清慎慈惠,士民愛戴。秩滿,父老三百餘人詣闕請留㑹,以疾卒。百姓行號坐哭如喪考。妣《虹縣志》
256
楊瓚,正統間,知鳳陽府,持身㢘介,莅政公勤。入覲,上賜襲衣,褒勞《鳳陽府志》
257
白玉,後軍都督府同知。成化元年,守禦鳳陽,修復芍陂,興水利至今賴之《廣輿記》
258
章鋭,字元進,鄞縣人。成化二十一年知府事。持已公勤,讞獄精審,修學宫,刻《中都志》,綱舉目張得為政大體《鳳陽府志》
259
劉槩,濟寧人。成化間,知壽州,發姦摘伏,豪黠屏跡。禁師巫,斥淫祀,招延名儒,振興黌序,尤講禦荒之策。量道里逺近,分設預備倉。又建石橋,置義塜,古良牧無以過焉《壽州志》
260
曾大有,字世亨,麻城人。𢎞治中,知定逺縣,凡黌舍、官廨、城郭、坊市,悉為增拓修治,撲滅妖賊孔布等,一境晏然。《定逺縣志》
261
呉九功,雲南後衛人。正德元年,知臨淮縣。莅政清平。存心慈愛,行取赴闕。士民追送,留鞭懸于縣門之左《臨淮縣志》
262
楊麓,字孔瞻,德州人。正德二年,知定逺縣,創建磚城,民賴保障。《定逺縣志》
263
陳伯安,黄陂人。正德六年,以御史謫知靈璧縣。時流寇楊虎擁衆來攻,伯安被執不屈,賊義而釋之歸,益圖守禦之計,增髙城若干尺,鑿河廣八里以環其外,全邑藉屏障焉《靈璧縣志》
264
蔣賢,隴州人。正德六年授靈璧主簿。楊虎入寇,賢與指揮錢英率民兵扞禦,被執,大罵不屈,皆遇害。《南畿志》
265
趙楷,嘉靖間知鳳陽縣,身服布袍,出入跨一羸馬,從役二三人,不畏强禦豪猾,望風斂迹,三日一至學宫,拔弟子之秀者廩給之,多所成就。《鳳陽縣志》。劉熇,字德輝,完縣人,嘉靖四年,知定逺縣,時大饑疫,邑里蕭然,熇拊循三年,逃者以集,居者以饒。《定逺縣志》。
266
劉天民,字希尹,歴城人。嘉靖四年知壽州,崇奬節孝,懲刈頑梗,立鄉社以厚風俗。北門石橋久圮,增修二百餘丈,積穀三萬石,備荒《壽州志》
267
林大槐,莆田人,嘉靖四十五年,知懐逺縣,持身清約,日食止一蔬,修復陂塘,積貯倉粟,卒于官,無以為殮,士民悼之懐逺縣志
268
張淵,江西人,隆慶五年,知鳳陽縣,毎節省歲支公費及兊運餘米以代百姓之不能輸者,加意恤民,而嚴于馭吏,以蜚語劾去吏,有進藏中鏹為道里費者,笑曰:「吾肯以官休易操耶?」斥不受。鳳陽縣志。陳永直,蒲州人,萬厯中,授捕盜通判,執法甚嚴,初至,獲劇盜,折其脛,沈淮水中,四境肅然。鳳陽府志。王存敬號明洲,確山人,萬厯三十年,知懐逺縣,凶荒頻仍,亟圖休養,墾荒賑饑,仁聲騰于逺邇。懐逺縣志黄克纘,晉江人,萬厯中知壽州,愛民禮士而不避權要,常語寮佐曰:「受職自有定分,名節千古不磨申請編派等,則名曰一條編,至今賴之。壽州志賈應龍,安陽人,萬厯三十一年,知臨淮縣縣。自國初為鳳陽府治後,府移鳳陽,而縣仍名為附郭。凡公事皆與鳳陽一例協辦,民吏重困,應龍始申請免之,又調兩驛,夫馬皆得均平。臨淮縣志。
269
陳泰交,莆田人。萬厯四十四年,尹靈璧首革催頭包攬之弊,除河夫馬戸外幫與里甲,各色科擾,流亡復業者數千家《靈璧縣志》
270
張中藴,永嘉人,萬厯四十八年,知懐逺縣。性亢直,居官不攜眷,屬一綈袍,數年不易。歴知鳳陽府《鳳陽府志》
271
范紹裘,字次濂,㑹稽人。天啓丙寅任糧馬通判,署司李事,攝鳳陽臨淮篆,所至以㢘能稱。時鎮守太監劉鎮建魏璫,生祠於臨淮,紹裘絶不為屈,世尤服其勁節《鳳陽府志》
272
朱國相,榆林人,署正留守事。乙亥,流賊張獻忠由壽春攻鳳陽,國相率營兵接戰于上窰山,生擒賊騎二人,射死甚衆。頃之,賊萬騎俱至,矢如蝟集,遂自刎死。時留守中衛指揮陳𢎞道亦力戰,死之。陽府志。
273
張國翰,鳳陽衛指揮。崇禎八年,流賊攻城,督衆力戰退之。十七年,劉良佐叛兵攻城,又募敢死士縋城出戰,城以得全。鳳陽府志》。
274
顔容暄,漳州人。復聖裔知鳳陽府。流賊犯境,遣兵同朱國相接戰。及聞敗,暄冠帶坐堂上,罵賊不屈,賊殺之,火其屍于堂階石上,血漬成形,宛如其像。郡人立塜建祠祀焉《鳳陽府志》
275
莊祖誼,成都人,崇禎十五年,知懐逺縣,甫下車,即設計擒崔乾兩劇賊,以卓異聞。懐逺縣志
276
李彬,呈貢人,崇禎十五年,知定逺縣,當流寇蹂躙之後,總鎮黄得功移鎮定逺,彬為修城,練兵廣儲,積造火器,招撫流移,協力䕶持,民甚賴之。定逺縣志。《國朝史記》:功,滿洲人,順治初年,知鳳陽府,瘡痍之後,以撫綏為事,輕徭省役,勸課耕桑,民皆樂業《舊通志》張純熙,真定人,順治間進士,授鳳陽推官,嚴明有守,猾吏不敢營私權,要請屬,槩拒不應,以持正稱。舊通志
277
張啓泰,長山人。順治初,知鳳陽縣。當兵革之後,撫育黎元,奬拔士類,人咸徳之。《舊通志》
278
潘登貴,字天章,嘉定州人。順治二年,知懐逺縣。時兵戈甫定,民氣未復,登貴寛和鎮靜,一以噢咻為治,境內安焉。舊通志。
279
張爾翮,富平人。順治二年,知虹縣,繕城池,嚴守備,賦税勸諭輸納,徵比不苛,預備糧糗,以給往來士馬,民不知擾。
280
王棐,字再旦,長山人。順治三年,知壽州。州頻經寇亂,廬舍蕭條,棐一意休養,釐剔弊蠧,翦除强暴,為民捍患禦災,又加意造士禮,髙年使諭民為善。居數月,政化大行。
281
王業,北平人。順治四年,知壽州,下車㢘胥蠧為民害者,立除之,一境稱快。六年,洪水驟至,城門不得闔,業挺身躍入甕城水中一手持重賞,一手持刀云:「用命」,閉門者即給賞,不用命者誅」,一時併力閉門,億萬人得免,沈溺
282
李大升,字木生,猗氏人。順治十年,守壽州,莅政精敏。境內水利,久湮為重。修芍陂塘,躬督畚鍤田疇,資以灌溉。清里甲,革耗羨,誅鉏姦蠧,捐貲修學,建東西齋舍,集諸生奬誨之,一科獲雋者十有三人,為州中盛事。
283
聶士貞,字元次,監利人。康熈七年,知定逺縣。先是,邑苦逋賦,或株繫無辜,士貞盡行省釋令,以限完納,逋戸感德,輸賦,倍早期年,流民盡歸田畝墾闢,因崇學校,奬節義,優耆老,恤㷀獨事,簡民安,鞭笞不用,以憂去官,士民號泣遮留,三日方出境。
284
江南通志卷一百十七
URN: ctp:ws938622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