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七吏政三銓選

《卷十七吏政三銓選》[View] [Edit] [History]

1
銓法
2
任源祥
3
今銓政。當講求畫一以定一代之制。當隨宜變通以收得人之效。何也。凡國家數世而後。貴於遵守而不貴於紛更。今雖守實創。正講求畫一之時也。凡開闢草昧之初。利用一切之法以整齊天下。而未暇揆其至當。今雖創亦守。正權宜通變之時也。嘗閱邸報。於銓政中大小節目。或屢更而著為例。或採台諫議而斷自  宸衷。如寄憑候選。順治來屢變不一。今定例投供點卯。以免參差。又憫候選之苦。一議截。再議折半。所以重官守而體人情。舊例三途而外。惟生員得升正印。今更定吏員准貢監例。俱升正印。所以破資格而求異能。舊例選期錯出。今更定雙月授補。單月推升。所以絕那移而專視聽。六部互升。官如傳舍。今更定司屬於本部內升轉。所以習職掌而責成功。至於停薦劾。停考選。停大計。皆所以靜奔競而期實效。詳慎如此。複何議哉。然亦有見於廷議而未行者。愚請得而申之。一曰科道之改授宜酌也。科道職司言路。必使品行卓犖。歷時務者居之。舊例行取考選。出自  睿裁。今惟論俸。以道府之郎中挨補。非設官本意。應如台臣趙玉堂張所志疏內事理。或仍行取推知考選。推知所升之中行評博改授。庶為得體。一曰內院中書之初授宜慎也。內院中書。系貢監生員加授職銜。舊例不以別衙門升用。今定得升主事府同知。與推知所升之中書科中書無別。夫撰文典籍。誠為近侍積勤。所當優擢。然既優其擢。當慎其選。合無如台臣高而明吳愈聖疏內事理。或與中行評博一體推授。或由推知升補。庶得其平。一曰外吏宜久任也。六部久任。仍可責成。本部升轉。已經允行。而有司膺民社之責,猶席不暇暖。即長才安所見乎。宜取江撫韓世琦所請留任三年之說。酌而行之。奏最必多也。一曰州縣宜更調也。地方之難易不同。材力之長短迥別。用違其材則兩受其弊。人地兩宜則並奏其效。各省督撫郎廷佐等紛紛入告。不約而同。宜酌而從之。成效必速也。而愚則更有說焉。掣簽之例。起於萬歷末年。當時有簽部之譏。今乃以掣簽為典要。非特初授掣簽。候補亦掣簽。推升亦掣簽。堂司監掣。科道監掣。凡以遠嫌疑。告無罪而已。嗟乎。朝廷所賴於塚宰者。謂其能遠嫌疑告無罪已乎。塚宰之職。惟遠嫌疑告無罪。遂為勝任而愉快乎。為官擇人。其誰之職乎。豈知人本不可學。而冥行聽數。亦有得半者乎。無已請於地類其衝者僻者。於人類其傑者庸者。分而掣之可乎。簽補簽升。亦於事酌其大小緩急。類而掣之可乎。語云。國爾忘家。公爾忘私。當此講求詳慎之時。任事者果不以私家為念。則嫌疑不必避。而惟以人事君之是圖。上亦稍寬其文法。而一代之制可定。得人之效可矣。
4
職官議
5
任源祥
6
明代官制。遠超漢唐宋。上仿虞周。而控之以機。馭之以權。亦因時制宜之道也。後雖有因革損益。慮無有出其範圍者矣。綱紀節目。備載會典。而歷朝事例參差。得失並見。竊為之擬議一二定所從焉。吏部為職官之要領。吏部之難。難於量材授任。在外取人地相宜。在內取人事相宜。知人則哲。所以難也。查類選急選揀選皆嚴於資格。切於比例。後因苞苴請托。乃用掣簽之法以為公。顧公則公矣。而一任其冥行。能無蹶乎。查推升不待考滿。有類推單推廷推。廷推出於眾議。其單推類推皆由吏部。吏部雖賢。能盡天下人而周知之乎。折衷而論。注選推升。皆宜用保舉之法。保舉。歷朝各異。總之保舉者。正大之情也。人主之聰明不自用。而寄耳目於吏部。吏部之聰明有限。而寄耳目於內外百官。所難者吏部之得人耳。擇任尚書。是在人主。學校所以儲才。職官之根本也。教官主學校。顧以龍鐘歲貢乞恩舉人處之。彼既日暮途窮。甘心自棄。又安望其砥礪名節。主持風教。後世乃視為贅疣。甚非設官之初意。竊謂欲預養職官之用。當先重教官之選。非實有品行才望者。不得居此職。職在教士。士之賢否。為教官之殿最。士之保舉。即以責成教官。教官得士多。即與知推一例行取。正統中。陳敬宗李時勉為兩京祭酒。天下士風一變。建文初。方孝孺由漢中教授。召入為翰林學士。彼時保舉雖未行。而厚其報乃所以重其責也。司馬光十科取士。首推行誼純固可為師表。師表尊而後士知所宗。誠治天下之首務也。由此言之。失職則吏部無補於治道。得職則教官有關於銓政。故論官有典。論政有要。查官員久任。隆慶二年令在京各官與衙門政體相宜。在外各官與地方人情相宜。雖資當升。照例加級。仍管原務。以後遷轉即從加級扣算。此即虞廷三考之法而通之者也。後世不遵此法。官如傳舍。雖賢者豈能盡其才。展實效乎。六曹政體各有相宜。隆慶事例。戶刑工三部司屬。無故不得輕調。竊謂禮兵亦然。即如邊方有警。非習於形勢。諳於兵馬錢糧者。其能調撥無誤。指授方而有濟乎。府州縣有煩簡。才有攸宜。除吏部量材注選外。受事後量材改調。此撫按之責所以佐銓政之不逮也。查邊缺有二。一曰戎馬之地。因人之畏苦。而或聽告選。或聽掣簽。皆非銓政之善者也。殊不思一人之苦樂猶小。而封疆民社。關系甚大。計戎馬之地。當擇其習於邊事。才堪禦侮者授之。選能而用。非以此苦之也。果著勞績。不次優擢。嘉靖事例。邊遠司道知府遷轉。量減年資。竊謂知府以下。皆用此例可也。瘴之地。當取其原籍附近風士相宜者而用之。習其俗而知其情。為治倍易。嘉靖事例。遠方縣佐及雜職員缺。將附近者銓補。竊謂除方面官外。皆用此例可也。府州縣六曹之事具備。而治平之時。教養為重。亂離之後。拊循招集為先。至於催科。則為政之末端耳。後世考課有司。惟以催科為殿最。其餘不過虛應故事。不仁者嚴加督責。以副考成。而國家之元氣日以朘削。臂如剜肉充腹。待斃之道也。地方失事。固有司之責。然亦須寬其繩墨。期于弭盜而止。今但有失事。即為降罰。勒限不獲。即斥逐。以致上下相蒙。隱忍而不敢報。由此釀成大禍。遂不可救也。總之。齊其末則法密而奸積。循其本則吏習而民安。教養拊循。治之本也。催科捕盜。治之未也。舍其本而務其末。欲治得乎。查布按二司。初但設本司正副官。後因事添設守巡二道。遂以為例。往往一道止實轄一府。或數道共轄一府。既有該府。又有該道。殊屬贅疣。今之宦途。以此為翱翔之地。養望之區。往來遷轉。如傳舍然。於地方何益。竊謂一府兵事本合歸重知府。而守巡道可裁也。問刑衙門。既設刑部都察院。又設大理寺。專主平反駁正。慎獄之至意也。然使不稱其職。雖再設平反之官何益。刑得其平。如皋陶為士。蘇公為司寇。豈有別衙門駁正乎。故大理寺可裁也。若鎮撫司益不可不裁也。翰林詹事府皆備顧問。可裁並為一。寧重為官擇人。毋輕為人設官禮也。中庸曰。人存政舉。董子曰。正一身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經制未嘗不善。而精神所貫。機權控馭。因時制宜。亦在人主之善用之耳。若乃攬要領。厚根本。綜其典則而一歸之禮。則當今董正之善道也。
7
銓政
8
儲方慶
9
用人不可濫也。濫則爵祿不足重。而天下有僥幸功名之心。用人不可滯也。滯則激勸無所施。而天下有自甘棄廢之患。二者之患則均。而所以受患者不同。要其失則一也。今銓政之患將在滯矣。說者謂富貴之途。人所奔趨。必使慎重而後遷。以明持久而難得。則人各安其分。不敢躁求。故與其失之於濫也。毋寧失之於滯。不知滯有以滯而生者。亦有以濫而生者。以滯生滯者。救滯之法不同於救濫。以濫生滯者。救滯之法即存乎救濫。以今救滯之法。不為不詳且周矣。京職既改外員。科目複減舊額。補者既多。而取者複少。積薪之患或其無。而謁選之人。經年累月。守候都門。而不得一官者。比比如故。此豈法之猶未備歟。則以知滯之出於滯。而不知滯之出於濫也。以濫得滯。而不去其濫以為疏通之本。則雖日從事於改補之令。裁減之方。徒以阻天下進取之心。而滋其雍塞已耳。豈能有所裨益於選政哉。竊以天下官人之額而計之。京省大小之職。不啻二萬有奇。而士之由甲榜進身者。三年之中。不過百五十人耳。以百五十人之數。任此二萬有奇之官。即參之以科貢。亦當沛然有餘。而今若是其雍遏者。乃他途之濫有以使之也。他途濫則正途不得不滯。不清他途之濫而徒欲減正途之額。以求通於滯之中。其可得乎。至於京職候補者。其人固已積日累功以致此一旦。今徒以缺少而概補外員。則既無以酬服官之勞。而後之為國任事者。亦無所望於超遷。而生激發之念矣。夫濫升擢之名。而滯得官之實。則何如廣授任之門。而慎登進之始哉。然而議者必曰京職少而選人多。其不得不滯者勢也。而他途並進之法。又所以破科目之痼疾。安得盡闢之以待天下之士乎。愚以為京職既少矣。今獨以主政一官。待天下郡縣吏。無乃少而益少歟。謂宜少廣其途以示風厲也。至於科目之弊。患在得人之不精。而以他途混淆之。又未必其有濟。何則。擇人以識不以法也。識不足以知人。而曰吾有兼收之法焉。竊恐法立而人猶是矣。故夫今日之銓政。但當嚴核於正途之中。而不必任他途之濫。以滯正途。但當廣開其候補之門。而不可任改授之濫。以滯進取。如曰救滯之法。莫善於不次用人也。則今之員多缺少。久已患之。豈可複開多門以待巧進。若巧者侵奪已甚。則拙者迫怵無聊。其滯當有更甚於今者矣。不次用人。可以救滯於滯。而不可救滯於濫。今天下之滯。以濫而滯者也。故愚願執事之除其濫焉。
10
選補日知錄
11
顧炎武
12
漢宣帝時盜賊並起。征張敞拜膠東相。請吏追捕。有功效者。得壹切比三輔尤異。如曰壹切權時也趙廣漢奏請令長安游徼獄吏秩百石又循吏傳左馮翊有二百石卒史此之謂尤異也天子許之。上名尚書調補縣令者數十人。自漢時縣令。多取郡吏之尤異者。是以習其事而無不勝之患。今則一以畀之初釋褐之書生。其通曉吏治者。十不一二。而耎弱無能者。且居其八九矣。又不擇其人之材。而以探籌投鉤。為選用之法。是以百里之命。付之闒茸不材之人。既以害民。而卒至於自害。於是煩劇之區。遂為官人之陷。而年年更代。其弊益深。而不可振矣。然漢時之吏多通經術。故張敞得而舉之。宣帝得而用之。今天下儒非儒。吏非吏。則吾又不識用之何從也。
13
南人選南。北人選北。此昔年舊例。宋政和六年詔知縣注選。雖甚遠。無過三十驛。三十驛者九百里也。今之選人。動涉數千里。風土不諳。語音不曉。而赴任寧家之費。複不可量。是率天下而路也。欲除銓政之弊。豈必如此而後為至公耶。夫人主苟能開誠布公。則自大臣以下。至於京朝官。無不可信之人。而銓選之處有不必在京師者。唐貞觀元年。京師穀貴。始分人於雒州置選。至開耀元年。以關外道里迢遞。河雒之邑。天下之中。始詔東西二曹。兩都分簡。留放既畢。同赴京師。謂之東選。是東都一掌選也。黔中嶺南閩中官。不由吏部。委都督選擇土人補授。上元高宗三年八月壬寅。敕自今每年遣五品已上。強明清正官。充南選使。仍令御史同往注擬。大歷十四年十二月[己](巳)亥。詔專委南選使。停遣御史。是黔中嶺南閩中各一掌選也。新書張九齡為桂州都督兼嶺南按察選補使而九齡又即嶺南之人李峴傳曰。代宗即位。征峴為荊南節度。江陵尹。知江淮選補使。又曰。罷相為吏部尚書。知江淮選舉。置銓於洪州。劉滋傳曰。興元元年。改吏部侍郎。往洪州知選事。時京師寇盜之後。天下旱蝗。穀價翔貴。選人不能赴調。乃命滋江南典選。以便江嶺之人。是江南又一掌選也。宋神宗詔川陝福建廣南八路之官。罷任迎送勞苦。命轉運司立格就注。免其赴選。是亦參用唐人之法。建炎南渡始詔福建二廣闕並歸吏部唯四川仍舊今之議者。必曰如此多請托之門。而啟受賕之徑。豈唐人盡清廉。而今人皆貪濁邪。夫子之告仲弓曰。舉爾所知。今之取士。禮部以糊名取之。是舉其所不知也。吏部以掣簽注之。是用其所不知也。是使其臣拙於知人。而巧於避事。及乎赴任之後。人與地不相宜。則吏治墮。吏治墮則百姓畔。百姓畔則干戈興。於是乎軍前除吏。而並其所為尺寸之法。亦不能守。豈若廓然大公。使人得舉其所知。而明試以功。責其成效於服官之日乎。唐太宗謂侍臣曰。刺史朕當自選。縣令宜詔五品以上。各舉一人。元宗開元九年敕京官五品已上外官刺史四府上佐各舉縣令一人視其政善惡為舉者賞罰有明正統元年十一月乙卯。敕在京三品以上官。各舉廉潔公正明達事體。堪任御史者一人。在京四品官。及國子監翰林院堂上官。各部郎中員外郎。六科掌科給事中。各道掌道御史。各舉廉慎明敏寬厚愛民。堪任知縣者一人。吏部更加詳察而擢用之。夫欲救今時之弊。必如此而後賢才可得。政理可興也。
14
自南北互選之後。赴任之人。動數千里。必須舉債。方得到官。而土風不諳。語言難曉。政權所寄。多在猾吏。昔唐之季世。嘗暫一行之於嶺南矣。文宗開成五年十一月。嶺南節度使盧鈞奏。伏以海嶠擇吏。與江淮不同。若非諳熟土風。即難搜求人瘼。且嶺中往日之弊。是南選。今時之弊。是北資。臣當管二十二州。惟韶廣二州官僚。每年吏部選授。若非下司貧弱令史。即是遠處無能之流。比及到官。皆有積債。十中無一肯識廉恥。臣到任四年。備知情狀。其潮州官吏。伏望特循往例。不令吏部注擬。且委本道求才。若攝官廉慎有聞。依前許觀察使奏正。
15
事堪經久。法可施行。敕旨依奏。唐書韓佽元和中為桂管觀察使部二十餘州自參軍至縣令無慮三百員吏部所補才十一餘皆觀察使商才補職此固昔人以為敝法而改弦者矣。處台衡者。其可不用讀書人哉。
16
掣簽之法未行。選司猶得意為注闕。雖多有為人擇地。亦尚能為地擇人。自新法既行。並以聽之不可知之數。而繁劇之區。有累任不得賢令。相繼褫斥者。夫君子之道。在乎至公。存一避嫌之心。遂至以人牧為嘗試。昔唐皎為吏部侍郎。當引入銓。或云。其家在蜀。乃注與吳。複有言親老。先任江南。即唱之隴右。史書以為譏笑。以此用人。豈能致太平之理哉。實錄言。洪武四年正月壬辰。河南府知府徐麟。以母居蘄之廣濟。請終養。詔改麟為蘄州府知府。俾就養其母。聖主之興。坦懷待物。其所以勸臣者至矣。
17
萬歷末。常熟顧大韶。作竹簽傳。其文仿毛穎傳為之。謂簽對主上言。上而庶吉士科道之選。下而鄉會試取士。壹皆用臣。臣乃得展其材。此憤世滑稽之言。然以之曉人。可謂罕譬而喻矣。夫楚王之厭紐。盆子之探符。古人之用以立帝立王。而今日施之選人乎。
18
唐時所謂銓者。有留有放。唐書選舉志凡取人之法有四一曰身體貌豐偉二曰言言辭辨正三曰書楷體遒美四曰判文理優長四事皆可取則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勞得者為留不得者為放總章二年。司列少常伯裴行儉。始設長名榜。宋白曰長名榜定留放。留者入選。放者不得入選。長安志曰尚書省之南別有吏部選院謂之吏部南院選人引集之所其榜列於院外楊國忠傳故事歲揭榜南院為選式是也已定注。則過門下侍中給事中按閱。有不可黜之。故放者多而留者少。景雲中。以宋璟為吏部尚書。李乂盧從願為侍郎。皆不畏強御。請謁路絕。集者萬餘人。留者三。銓不過二千。人服其公。宋時此法猶存。孝宗乾道元年五月乙亥。詔未銓試人。毋得堂除。未有若近代之一登科而受祿如持券者也。
19
停年格日知錄
20
顧炎武
21
今之言停年格者。皆言起於後魏崔亮。今讀亮本傳。而知其亦有不得已也。傳曰。遷吏部尚書時。羽林新害張彞之後。靈太后令武官得依資入選。官員既少。應選者多。前尚者李韶循常擢人。眾情嗟怨。亮乃奏為格制。不問賢愚。專以停解日月為斷。雖複官須此人。停日後者。終於不得。庸才下品。年月久者。則先擢用。沈滯者皆稱其能。亮外甥司空咨議劉景安以書規亮曰。殷周以鄉塾貢士。兩漢由州郡薦才。魏晉因循。又置中正。諦觀在昔。莫不審舉。雖未盡美。定應十收六七。而朝廷貢秀才。止用其文。不取其理。察孝廉惟論章句。不及治道。立中正。惟辨氏族。不考人才。至於取士之途不博。沙汰之理未精。而舅屬當銓衡。宜改張易調。如之何反為停年格以限之。天下之士。誰複修厲名行哉。亮荅書曰。汝所言乃有深致。吾乘時徼幸。得為吏部尚書。常思同升舉直。以報明主之恩。乃其本願。昨為此格。有由而然。今已為汝所怪。千載之後。誰知我哉。古今不同。時宜須異。何者。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書。尚書據狀。量人授職。此乃與天下賢共爵人也。吾謂當爾之時。無遺才無濫舉矣。而汝猶云十收六七。況今日之選。專歸尚書。以一人之鑒。照察天下。劉毅所云。一吏部兩郎中。而欲究竟人物。何異以管窺天。而求其博哉。今勛人甚多。又羽林入選。武夫崛起。不解書計。惟可弩前驅。指蹤捕噬而已。忽令垂組乘軒。責以治效。是所謂未曾操刀而使專割。又武人至多。官員至少。設令千人共一官。猶無官可授。況一人望一官。何由不怨哉。吾近面執不宜使武人入選。請賜其爵。厚其祿。既不見從。是以權立此格。限以停年耳。昔子產鑄刑書以救敝。叔向譏之以正法。何異汝以古禮難權宜哉。仲尼有言。知我者春秋。罪我者亦春秋。吾之此指。其猶是也。但令將來君子。知吾意焉。後甄琛元修義城陽王徽相繼為吏部尚書。利其便己。踵而行之。自是賢愚同貫。涇渭無別。魏之失才。自亮始也。辛琡為吏部尚書上言黎元之命系於長吏若使惟取年勞不簡賢否義均行雁次若貫魚執簿呼名一吏足矣數人而用何謂銓衡書奏不報然觀其荅書之指。考其時事。由羽林之變。既姑息於前。武人之除。複濫開於後。不得已而為此例。今也上無陵壓之勛人。下無噪呼之叛黨。何疑何懼。而不複前王之制。乃以停年為斷乎。
22
魏書辛雄傳。上疏言。自神龜末來。專以停年為選。士無善惡。歲久先。職無劇易。名到授官。執案之吏。以差次日月為功能。銓衡之人。以簡用老舊為平直。且庸劣之人。莫不貪鄙。委斗筲以共治之重。托碩鼠以百里之命。皆貨賄是求。肆心縱意。禁制雖煩。不勝其欲。致令徭役不均。發調違謬。箕斂盈門。囚執滿道。二聖明詔。寢而不遵。畫一之法。懸而不用。自此中外之民。相將為亂。由官授不得其人。百姓不堪其命故也。北齊書文襄帝紀。攝吏部尚書。魏自崔亮以後。選人常以年勞為制。文襄乃厘改前式。銓擢惟在得人。又沙汰尚書郎。妙選人地以充之。至於才名之士。咸被薦擢。過於魏制遠矣。
23
通典。唐自高宗麟德以後。承平既久。人康俗阜。求進者眾。選人漸多。總章二年。裴行儉為司列少常伯。始設長名姓歷榜。引銓注之法。又定州縣官資高下升降。以為故事。其後莫能革焉。至元宗開元十八年。行儉子光庭為侍中。兼吏部尚書。先是選司注官。惟視其人之能否。或不次超遷。或老於下位。有出身二十餘年不得祿者。又州縣亦無等級。或自大入小。或初近後遠。皆無定制。光庭始奏用循資格。新唐書本傳初吏部求人不以資考為限所獎拔惟其才往往得俊又任之士亦自奮其後士人猥眾專務趨競銓品枉撓光庭懲之因行儉長名榜乃為循資格凡官罷滿。以若干選而集。各有差等。官高者選少。卑者選多。無問能否。選滿則注。限年躡級。不得逾越。非負譴者。皆有升無降。庸愚沈滯者皆喜。謂之聖書。雖小有常規。而掄才之方失矣。其有異才高行。聽擢不次。然有其制而無其事。有司但守文奉式。循資例而已。自宋以下。年資之制。大抵皆本於光庭也。
24
京債日知錄
25
顧炎武
26
赴銓守候。京債之累。於今為甚。舊唐書武宗紀。會昌二年二月丙寅。中書奏赴選官多京債。到任填還。致其貪求。罔不由此。今年三銓。於前件州府河東鳳翔鄜坊邠寧等道得官者。許連狀相保。戶部各備兩月加給料錢。至支時折下。所冀初官到任。不帶息債。衣食稍足。可責清廉。從之。唐時有東選南選。其在京銓授者。止關內河東兩道。採訪使所屬之官。不出一千餘里之內。而猶念其舉債之累。先於戶部給與兩月料錢。非惟恤下之仁。亦有勸廉之法。與今之職官。到任先辦京債。剝下未足。而或借庫銀以償之者。得失之數。較然可知已。若夫明初之所行。有超出於前代者。太祖實錄。吳元年七月丙子除郡縣官二百三十四人。賜知府知州知縣文綺四。絹六。羅二。夏布六。父如之。母妻及長子各半。府州縣佐貳官。視長官半之。父如之。母妻及長子又半之。各府經歷知事。同佐貳官。州縣吏目典史。視佐貳官又半之。父母妻子皆如之。其道里費。知府賜白金五十兩。知州三十五兩。知縣三十兩。同知視知府五之三。治中半之。通判推官五之二。州同知視府通判。經歷及州判官。視府同知半之。縣丞主簿。視知縣又半之。知事吏目典史皆十兩。著為令。上曰。今新授官。多出布衣。到任之初。或假貸於人。則他日不免侵漁百姓。不有以養其廉。而責之奉公。難矣。洪武初。上謂中書臣曰。官員聽選之在京者。宜早與銓注。即令赴任。聞久住客邸者。日有所費。甚至空乏。假貸於人。昔元之弊政。此亦一端。其常選官淹滯在京者。資用既乏。流為醫卜。使人喪其所守。實朝廷所以待之者非其道也。自今銓選之後。以品為差。皆與道里費。仍令有司給舟車送之。著為令。十七年七月癸丑。北平稅課司大使熊斯銘。言仕者得祿養親。此人子之所願也。然有道遠而不得養其父母者。乞令有司。給以舟車。俾得迎養。以盡人子之情。廷議以雲南兩廣四川福建官員家屬赴任者。官為給舟車。已有定例。自今凡一千五百里以外者。宜依例給之。制可。二十二年命故官妻子還鄉者亦給車舟豈非愛民之仁。先於恤吏者乎。
27
居官負債。雖非君子之行。似乎不干國法。乃考之於古。有以不償債而免列侯者。漢書孝文三年。河陽侯陳信。坐不償人債過。六月免免侯爵是也。有以不償債而貶官者。舊唐書李晟子惎。累官至右龍武大將軍。沈湎酒色。恣為豪侈。積債至數千萬。其子貸回鶻錢一萬餘貫。不償。為回鶻所訴。文宗怒。貶惎為定州司法參軍是也。然此猶前代之事。使在今日。則回鶻當更貸之以錢。而為之營其善缺矣。
28
出仕年齒日知錄
29
顧炎武
30
記曰。四十曰強而仕。七十曰老而傳。是人生服官之日。不過三十年。漢順帝陽嘉元年。用左雄之言。令孝廉年不滿四十不得察舉。皆先詣公府。諸生試家法。文吏課箋奏。宋文帝元嘉中。限年三十而仕。梁武帝天監四年。令九流常選年未三十。不通一經。不得解褐。今則突而弁兮。已廁銀黃之列。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何補官常。徒隳士習。宜定為中制。二十方許應試。三十方許服官。年至六十見任官聽其自請致仕。實錄洪武十三年命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給以誥敕無官之人。一切勒停。是雖蚤於古記之十年。要亦不過三十年而已。三十年之中。複有三衍年大憂及期喪不得補選之日。則其人在仕路之日少。而居林下之日多。可以消名利之心。而息營競之俗。洪熙元年。鄭府審理正俞廷輔。言近年賓興之士。率記誦虛文。求其實才。十無二三。或有年才二十者。未嘗學問。一旦挂名科目。而使之臨政治民。職事廢隳。民受其弊。自今各處鄉試。宜令有司先行審訪。務得博古通今。行止端重。年過二十五者。許令入試。上雖嘉納。而未果行。積習相沿。二三百載。青雲之路。跬步可階。五尺之童。便思奔競。欲以成人材而厚風俗。難矣宋李伯玉請罷童子科意亦同此
31
學仕解
32
陳祖範
33
人生不出學仕兩途。古之學仕。循年躡級。無可捷速。無可僥幸。何則。中人多。上智少。顏淵子奇。不可以為例也。按禮記年二十外。博學不教。內而不出。謂專自勤學。不敢教人。存畜所學於內。而不表見於外。如是者有年。過三十博學無方。前之博學也有方。恐年少志未堅定。或雜而不醇。故必示之向方。至此則志氣堅定矣。無方可也。學記云。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九年視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其在斯時歟。此為學之節候也。四十曰強而仕。五十命為大夫。服官政。未四十。無望仕也。未五十。無望為大夫也。古者仕於私家。仕於庶人在官。仕為閭胥黨正之屬。皆謂之仕。漢三老嗇夫掾屬之職亦然。不遽服政也。然雖小官。亦得自行其志。而無所牽制。方物出謀發慮。道合則服從。不可則去。其不可而去。想亦不俟五十。而慨然自廢矣。若五十命為大夫。則必道合者也。服政二十年。己之底蘊。無所不展。國家既已盡其才。竭其力。曰吾不忍更勞子大夫。子大夫其少安。於是去位以讓後來者。此古從官之節候也。嗚呼。人壽幾何。二十而冠。始成人。三十有室。始理男事。四十以前。皆為學之日。四十以後。或躍自試之時。至五十乃致身矣。至七十複乞身焉。天假之年。從容漸次。何其樂也。後代則不然。自六年就傅。父兄即望以仕。十餘歲子弟之聰俊者。亦唯曰餘仕。從事科目者。學其所學而實非學。不以科目出身者。益不識所謂學。間有自命博學者。無不好為人師。而自炫自鬻。寧有不教不出者乎。凡學官先事。士先志。故入學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十以外。猶遜友視志。今學士之志。其可問乎。仕則人人期於躐躋顯要。惟智盡能索。中路差跌。斯已耳。安所謂道合不合乎。又官無大小。一入仕即去留皆不由己。官卑不肯言去。官高又不敢言去。而引年予告之義難言矣。統計一生。其未仕也。若渴若飢。若驟若馳。其既仕也。若沉若浮。若寐若迷。前瞻後顧而無所泊棲。一朝溘盡。身與名同翳如。悲夫。
34
明吏部權重
35
趙翼
36
明初六部。屬中書省。權輕。多仰丞相意旨。洪武十三年。中書省革。部權乃專。而銓部尤要。其後制度屢創。令入覲官各舉所知。自浮山李信始。朝覲官各造事跡。圖畫土地民人。自昆山餘熂始。仿唐六典。自王府以下諸司。各編集所職為書。曰諸司職掌。定吏役考滿。給由為首領官。選監生為州縣官。兼除教職。自泰興翟善始。三年一入朝。考核等第。自沂水杜澤始。此洪武中銓政大也。明吏陳修傅然雖有此等規制。而量能授職。核功過以定黜陟。則惟吏部主之。永樂中郭璡為吏部尚書。請自布政使至知府。聽京官三品以上薦舉。既又請御史知縣。皆聽京官五品以上薦舉。論者謂其畏怯不敢任事。轉啟夤緣之漸。璡傳是璡以前。布政等官皆吏部選用也。宣德中。兩京六部官缺。帝命廷臣推方面官堪內任者。鄭辰以蹇義薦。得南京工部尚書。辰傳是未有此旨以前。六部堂官亦吏部推用也。天順中。罷廷臣薦舉方面大吏。專屬吏部。李賢傳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舉賢患其營競請令吏部每缺舉二人請帝簡用並推之例始此時王直為尚書。委任郎曹。抑奔競。凡巡方御史歸。即令具所屬賢否以備選。直傳崔恭為吏部侍郎。置勸懲簿。有所聞皆識之。尚書王翱甚倚之。恭傳成化中選郎黃孔昭。留心延訪人材。以冊書之。除官以才高下。配地繁簡。由是銓平允。尚書尹敏欲推其鄉人為巡撫。孔昭不可。其人暮夜來屈膝。孔昭益鄙之。敏謂其人曰。黃君不離銓選。汝不能得也。孔昭傳可見巡撫等官皆吏部所用。吏部公正。則選用得人。否則可以高下在心。予奪任意。故嚴嵩當國。吏兵二部選郎。各持簿任嵩填發。時稱文選郎萬寀為文管家。武選職方郎祁祥為武管家。於慎行筆麈至萬歷中孫丕揚長吏部。不得已。用掣簽法。以謝諸賄屬者。一時稱為至公。丕揚傳亦以吏部注授官職。可以上下其手。故設此法以防弊也。趙南星長吏部。搜舉遺佚。布列庶位。高攀龍等皆其所推用。山西巡撫缺人。郭尚文求之。南星薄其人。獨推謝應祥。可見其時雖有會推之例。然亦皆吏部主之。周延儒謂會推。名雖公。主持者止一二人。餘皆不敢言。溫體仁傳熊開元疏。亦云督撫官缺。明日廷推。今日傳單。其人姓名不列。至期。吏部出諸袖中。諸臣唯唯而已。開元傳合而觀之。可見有明一代。用人之權悉由吏部。吏部得人。則所用皆正人。如王恕為吏部尚書。所引薦耿裕彭韶何喬新周維李敏張悅倪岳劉大夏戴珊章懋等。皆一時耆碩。宏治二十年。眾正盈朝。職業修理。號為極盛者。恕力也。其後天啟初年。周嘉謨張問達趙南星先後掌吏部。起廢籍諸正人。用高攀龍楊漣左光斗秉憲李騰芳陳於廷佐銓魏大中袁化中長科道鄭三俊李邦華孫居相饒伸王之寀等。悉置卿貳。萬歷廢弛之後。賴此數年。稍支傾頹。未幾易以閹黨。而官方不可問矣。此有明一代。吏部之大概也。
37
民爵論
38
韓菼
39
王者詔爵以功。故任官然後爵之。共之於朝。而或授之於太廟。示不敢專也。春秋時不更庶長。已少濫矣。商鞅修其品法為十八級。合關內侯凡二十等。錯因建鬻爵之議。以實邊粟。景帝複裁其價。以招民至。武帝創立武功爵。得入貲補吏。故卜式首以家財輸邊。超拜中郎將。至御史大夫。東都之季。其弊尤甚。有入谷而得關內侯者。有入錢買三公者。至於晉武帝之時。賣官得錢。入私門。唐至德之後。納錢百千。賜明經。品秩耗蠹。於斯極矣。宋時鬻爵。亦間舉行。入粟六百石。與補上造。出粟五千餘石。賜第班行。然隨舉隨罷。而明時納粟。則止於監生也。間嘗論之。商鞅之法。是賜爵非鬻爵也。錯之議。是鬻爵非鬻官也。考鞅之二十等。一公士。二上造。三簪寰。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賜爵自公士以上。不得過公乘。餘不以濫賜也。然賜爵者有罪得贖。貧者得賣與人。漢高紀詔曰。異日秦民爵公大夫以上。令丞與抗禮。然則公士等。猶夫民耳。錯之賣爵六百石為上造。稍增至四千石為五大夫而已。其時雖止賣爵。而文帝時有張釋之。景帝時有相如。皆以貲為郎。此特仟伯中之一二耳。安可以一二之賢才。概望之仟伯人哉。且釋之為郎。十歲不得調。後以袁盎薦。相如亦病免倦游。後以楊得意薦。未嘗以貲進而複以貲遷也。黃霸曾兩入錢穀。時承武帝之後。法已敝矣。然僅補馮翊卒史耳。馮翊以霸入財為官。不署右職。則當時公議可知矣。而霸自以廉進至大官。曷嘗三入四入錢穀哉。夫鬻爵非古。而賜爵則[已](己)舊矣。唐時謂之古爵。自乾封神龍天寶大歷。屢以賜民。宋端拱咸平祥符間亦然。洪武初。賜民爵里士公士。雖俱未嘗鬻然。至不得已而為國家謀權宜之利。毋寧明禁鬻官。而修鬻爵之令。彼無別途之可幸也。而得高爵有令丞抗禮之榮。有贖罪之便。又得賣與人錢。故在也亦必願者雲集。而可以佐大農之財。亦何至一開鬻官。則爵為空名。不特鬻之不應。即賜之亦非其所喜。人以官為市。滔滔者遂不知極哉。又況有如晉武之世。錢入私門。則失官而複失錢。國家何利之有。嘗讀熙詔書曰。理財有道。均節出入足矣。安用輕官爵以益貨財。賢君誼闢。於斯二者。皆非所願行。而建議者欲取濟一時。亦當考於古而權所輕重也。
40
選政策
41
陸隴其
42
人才不患其壅滯也。天下之才無窮。而朝廷之官有限。以有限之官。給無窮之才。前後相守。歷歲月而不能即登庸者勢也。是惟上之人有以鼓舞之。使已仕者樂於其職。而不見有升轉之難。未仕者安於在下。而不覺其選授之遲。上之人徐擇而用之。才愈多則官益得人。用之愈遲。則天下之才。益磨厲而有以效於上。故鼓舞之道得。則壅滯之端泯。善用才者。患無以鼓舞之。不患無以疏通之也。自古人才之多者。莫如三代。建官之少者。又莫如三代。然三代之時。不聞有壅滯之患者。無他。鼓舞之道得焉耳。後世之人才。非加多於三代也。建官非加少於三代也。然而常患其壅滯者。無他。鼓舞之道失焉耳。今初授者以考定先後為序。升遷者以歷多俸寡為序。一出於至公矣。乃出缺有限。選途日艱。宜執事鰓鰓以壅滯為慮。而欲求疏通之法。為鼓舞之道也。然愚以為今日之選政。當以鼓舞為疏通。不必以疏通為鼓舞。鼓舞之道莫若於循格之中行破格之典。使中才不得越次而進。以守選法之常。而英流閒得超擢以登。以通選法之變。天下之士將爭自磨厲。以求赴上之意。而不見有壅滯之形。竊以為凡今在籍候選之人。宜令所在督撫。每歲各以其職業考之。舉其最者一人。上送吏部。使得越次而選。而郡縣有司。亦令督撫歲舉其最者一人。使得越次而升。越次而選者。一省不過歲一人。既無礙於選法之常。而英流之士。得以及鋒而用。中才者亦將勉自滌勵。而不至於委靡自棄。選授之期雖遙。而皆有旦夕可選之望。則不見其遙。升轉之途雖難。而皆有旦夕可升之望。則不見其難。如此。尚何壅滯之足慮哉。此所謂以鼓舞為疏通者也。若夫就疏通言疏通。則又有其道矣。一曰入仕之途宜清也。今夫仕途之所以壅者。以流品之太雜也。自科目而外。有任子。又有例監。有投誠。有府史雜流。此固 朝廷所以廣用人之途。而不可偏廢也。然其中豈無冒濫而當核者乎。宜嚴其例。使一才一藝。皆得踊躍於功名。而不至開僥幸之門。一曰考課之典宜嚴也。夫不肖者安於其位。則賢才不得上升。宜令督撫察所屬。貪污者不時糾參。而考課之時。不特一二等之擢者。不得濫施。即平常留任者。亦必奉身寡過。有吏習民安之便。而後使之久於其任。一曰闢召之法宜參用也。漢法長官得自闢曹掾。一時文學才俊之士。皆出其中。宜仿其制。令天下長官。得闢有出身士人為掾吏。既可息奸猾之風。而士之未就職者。亦得少展其才。此三者。皆今日疏通選政之道也。
43
答問選舉
44
王心敬
45
或問選授外官之宜。答曰。自前代議法者曲生防範。設為本省人不得官本省之例。雖佐貳微員。倉巡賤職。亦不得仕於本省。其意蓋謂本省官本省。地近鄉邇。不特本官有私礙之情。亦事有難行之法耳。然究之所防之弊。正有出於所防之外。而中間隱伏十弊。重為國計民生士氣吏治之患害者匪淺也。十弊云何。其一海內幅醞蚶鎩R約南之人遇極北缺。極西之人遇極東缺。路途甚有在七八千里外者。縱令妻子眷數至少。亦且不下八九口十餘口人。況等而上之。自二十口以至三十口者往往有之。即初 赴任而費已不貲。又無論歲中必一一探候父母顧盼全家之費矣。方其積年往來京師。非變易產業。便借貸親知。不但科貢從寒士出身為然。即蔭生捐納。亦往往一赴遠任。即債累滿身矣。夫甫入仕途。而有滿身之債負。雖欲廉以官。而不能自遂其本心。官一不廉。而害不且隱中於國家歟。其二吏為士民師表。首宜使之敦崇教道。作風化之倡。今有如兩親已老。更無昆弟。而一選遠地。即平日至性天成之士。不能不違其本心。而離親獨往。當亦非 國家教孝之道也。其三一選遠方。語言不通。官民上下之情。俱賴通於積年供役之侍吏。雖至明者。初至必受蒙籠欺詐之弊。更若書生即終一任。而上下均受其愚弄者。難以意量。是官與民俱受害也。其四南北風氣殊。一選遠地。往往飲食起居不宜。有去以十餘口而歸僅四五口。甚且有本官不免者。是害在身家也。其五則路途一遠。行程必淹滯時日。即曠廢職業之弊多。是害在廢職曠業也。其六一選遠地。新舊相接。當不能一一交手。中間必加一署事之員。即此地之百姓。隱受其弊者。其端必眾。是害在百姓也。其七本官有長路跋涉之苦。是害在本官之勞於無益也。其八本衙之役胥。有遠接虛耗之費。是害在本官。又被於本衙役胥也。其九則屬在大吏。夫馬騷擾之費。即不可言。是害在驛遞也。第十則吏之能奏善治者。由於洞悉地方之利害情形耳。地境一遠。一切事情。素不能知。必當官而後問以知之。問果能盡此邑之情形乎。且邊缺升轉。大約在三四年內。故遠任之員。至有官階已轉。而尚不盡悉其州邑之情事者。此之為弊。又可勝言哉。欲變其弊。初無難事。亦祇依三單之法而善行之。即以十五省分南北中為三單。北單盛京山東山西河南陝西五省。中單江南浙江江西四川湖廣五省。南單雲南貴州福建廣東廣西五省。除督撫特差。邊將重任。司道府尹大寮。但論才識。不分南北外。其餘文自五品以下。武自四品以下。三單各自論俸。不得以極南人任極北缺。極北人任極南缺。惟是中單盡可通融。然通融者亦止於千五百里。甚至二千里為度。亦不可過於此限。庶幾公私盡便。中間暗收無窮之利耳。且古不但不避近省。亦且不避本省。無論昔之魯人仕魯。齊人仕齊。古有故事。又無論昔之朱買臣張鎮周皆守本郡。範文正公昔亦曾守蘇州。前代更有成例。不一而足。且如 本朝北京人皆仕 王朝。各省中式武科。與行伍大小武員。本省無不任其試用。亦不聞盡屬扶同徇私。情法拘礙也。即盛京而天下可推。即武員而文員可推。即前事而後事可推。況下至佐貳。不過分令長之一臂。更至倉巡。其實下同役胥里正。而必隔省除授。遷轉於越省數千里外哉。故文官五品以下。武員四品以下。即不遇本省應得之缺。以千百里為衡。而佐貳以及倉巡。則應止以五六百里內外。為衡斯情理允協也。
46
書雷顧二給事監掣疏後
47
蔡方炳
48
掣簽之法非古也。起於明萬歷。營私擇地。屬托公行。始變此法。一時之營求請托。廓然風清。沿及明季。掣簽之中。弊複繁叢。 本朝遂分滿漢監視。不獨授權於選司。廓然風清。於斯為極矣。初猶止行於新授。今則兼行於升補。且滿漢堂司監掣之不足。而益以科道之監掣。廓然風清。於斯更無遺憾矣。夫仗一竹之無知。為官員絕趨競規避之巧。為銓衡釋恩怨異同之釁。豈不甚善。然念及為地擇人。為事擇才。則誠有難於舉措者矣。夫滿漢監掣。科道監掣。法已最密。而糾銓弊者尚累累見告。不得已。乃欲並吏部資俸之冊。亦得職掌以窮其弊。以是為窮弊則可。若以是為用人之要務。即按冊而稽。萬無一弊。猶是宋臣所云執簿呼名。一吏已足之謂也。夫未得用人之益。且先除用人之弊。故不得不憑掣簽。然以掣簽為憑。豈得人人與地相宜。惟督撫於群有司明試之後。所見必真。題請調補。正宜覆允。或謂督撫所請不足信。是必其人之不足倚仗也。若果不足倚仗。即當更易其人。否則既任以一方之事。而不得更置一方之才。分猷無人。提挈不應。何從展布乎。今朝廷以為欲得其益。先除其弊。故萃精神於監掣之中。行見用人之弊絕。必將課用人之益矣。
49
吏治因地制宜三事疏
50
陶正靖
51
臣惟守令為親民官。而令之於民尤親。閭閻之疾苦。必由令而上聞。朝廷之德意。必由令而下達。其秩雖卑。其責至重。勸課之方。必須曲盡其宜。未可以苟且概施也。臣少歷四方。於南北吏治之難易。有慨於中。請敬為  皇上陳之。蓋北省俗醇而事簡。賦少而易輸。州縣治事。自辰迨午。則案無牘矣。南方俗漓而事繁。賦多而易逋。訟師衙蠹。奸弊百出。自非精敏強力之吏。鮮有不困者。故近日督撫所定衝繁疲難之缺。北方之兼四項者。僅比南之兼三。北方之兼二項者。僅比南之簡缺。此其大較也。若夫勸課之方。必足其財用。乃可以杜其侵漁。優其遷擢。乃可以鼓其志氣。今養廉之典。卓異行取之法。固已具備。而臣竊以為尚有可得而議者。凡州縣之費。莫費於延幕賓。若江浙諸劇邑。非七八人不足分辦。而就中所尤倚重者。非二三百金不能延至。統而計之。已至千金之外。養廉之資罄矣。其一切日用交際舟車之費。何從出也。是養廉者其名。而養不廉者其實也。明知其不能持廉。而不得不姑聽之。有發而又不得不案治之。是孟子所為罔民者罔吏也。臣以為兩司以上之養廉。不無稍厚。而州縣以下。未免猶薄。劇如江浙。瘠如川黔。雖多寡懸殊。其不足於用則一。原督撫定議之初。所以苟且如此者。拘於本省耗羨之常數。欲多贏餘歸公耳。臣恭繹   世宗憲皇帝聖諭。贏餘本充地方公用。 國家初無所利於其間。督撫或誤認為別儲之項。以多為功。非立法之本指。至於普天率土。莫非臣子。寧以疆域之攸分。致詔糈之頓異。臣請通盤合算。裒多益寡。其或不敷。凡諸雜稅似可撥支。務使經費粗足。然後繩以貪墨之法而無辭。至於鹽差運使。職事本簡。徒以舊為利藪。支給亦覺過多。所當一並通融定議。庶無不均之嘆。此臣所請因地制宜之一端也。昔年縣令行取。或擢台垣。一則取其獻納。足以周悉民情。一則獎其成勞。用以激揚吏治。今行取之制雖複。不過需次部曹。計自實授以至正郎。速者須六七年。通計出身筮仕之初。幾及二十年。其由舉人出身者。須四五十年之久。銳精之氣已銷。戒得之患垂及矣。非所以勸能吏也。台垣之任。未更民社。言及吏事。不免隔膜。又非所以周下情也。議者以縣令視科道。品級相懸。多用縣令。則編檢部曹。不免壅滯。臣以為縣令之難。視編檢部曹。何啻數倍。按其品級。亦與編檢相同。何至遂成懸隔。惟是事簡之地。中才可以寡過。事繁之地。即長才不免受罰。故目今行取之員。多系簡地。僅得中才。尚非分別勸懲之道。臣請就所為衝繁疲難。兼四兼三者約分年限。年滿無過。並准行取。督撫具考語送部。  皇上親試之。最優者置科道。次者或升外任。或除部曹。其中缺簡缺行取者。仍循常例。夫衝繁疲難之地。數年而無過。其才能必有出人者矣。考試而擇其最優。其經擢科道者亦少矣。此於編檢部曹未至相妨。而才能之吏益知奮勉。此又因地制宜之一端也。考漢代郡縣之任。或即用本地人。唐制詮除不過千里。我   世宗憲皇帝。於挑選人員。多分發附近省分。蓋以至公之心待人。而亦恤其跋涉之艱也。舊例除官止避本省。其後複有五百里回避之例。夫人臣苟不能秉公執法。雖在數千里外。庸必無姻親故舊耶。若其公正無私者。雖在本籍。又安能撓之。臣愚以為唐制所云毋過三十驛者。所當酌從。地近則到任之初。省借貸之費。或家有老親。便於迎養。推公心以御物。而求忠臣於孝子。於是乎在。此又因地制宜之一端也。以上三條。臣非敢苟憑臆見。妄議紛更。稽之以古義。度之以時宜。於勸課之道。似為有益。
52
敬陳用人三事疏順治十二年
53
吏部侍郎梁清標
54
一崇守令之任。民生休戚。全關守令。漢世特重其官。如龔遂黃霸卓茂諸人。治績表著。或假以便宜。寬其文法。或璽書褒美。賜爵通侯。是以古今吏治。漢為獨盛。今體統陵替。文法拘牽。有司力疲於趨承。心怵於功令。稍失上官之意。訶斥頻加。兵馬往來。橫遭侵辱。即有賢者。欲興一利除一害。動多掣肘。何怪職業不修。治平寡效耶。臣謂欲課實功。必先一體統。請  下督撫。隆其禮文。或豪強有凌侮把持者。得以申請究治。四體寬然。庶可展布。又查明初有到任須知一書。內列規條三十一則。綱目森然。皆切民事。例於銓除之日分授選官。使知所遵守。其後漸廢不行。有司且茫然不識職守為何事矣。今其書具在。亦宜重加訂刻。照例分發。道揆法守。上下交修。懋賞以鼓循良。重罰以儆墮窳。其誰不自勉於吏治乎。
55
一重言官之選。  皇上宏開言路。以襄盛治。責言官既重。則選授不可不詳。在外推官同知中經舉卓異治行高等者。自當優與清華。乃俸深序及。往往升轉部曹。一憑掣簽。及值考選。則平平無過者。不得不一概行取。非所以獎廉能慎名器也。察職掌內舊有部郎改授之例。至 本朝亦屢行之。況其人近在目前。才品人所共知。臣愚謂宜照舊例。除臣部外。五部郎中員外主事遇考選時。許各部堂官遴選品行端方。中懷讜直者。咨送臣部。許卓異推官同知一體考授科道等官。斯台垣濟濟。才賢不至有沉抑之嘆矣。
56
一嚴功過之衡。勵世之權。存乎黜陟。賢者進之。不肖者退之。所貴乎銓衡也。今止循資俸。按籍升遷。雖殊才異能。與庸碌等。激勸無憑。治效曷。臣請於選功二司設紀功紀過二簿。令督撫察所屬各官任內完賦墾荒獲盜清獄。凡地方應行事宜。有能舉一政者。即開實跡報部。詳注於冊。除不肖官員具疏糾參外。其有過可指者。亦時報部注冊。臣部於升遷時考其政跡多寡。定人才短長。上者優擢。次者平升。下者左遷。在內部寺等衙門。亦各將所屬功過。不時咨送。一同詳注。推升分別之法亦如之。如是則循名責實。人才競奮矣。至於屏浮議。核成功。任賢人而勿疑。信  詔令而勿變。是在  乾斷獨操。何患積弊不除哉。
57
請複進士觀政之例疏康熙五十六年
58
御史許惟模
59
竊思國家養士。期於有用。古者兵農禮樂。各展其能。得一材則收一材之效。雖曰功名自奮。亦因造就多方。實可見之施行。而不為空無用之學也。伏見我  皇上愛養人才。近科新中進士。又  特命詞臣教習三年。實我  皇上壽考作人。訓育工至意。臣以為未仕視其所學。既仕視其所為。士子讀書應試。自游庠以至登第。歷經考校。皆以文章分厥次第。是凡預進士之選者。不患文義不嫻。患未能通知世務。經濟優長耳。然則教習進士。皆當以錢穀兵刑等事課其實政。不必如教習詞臣。窮經學史考校詩文以定高下也。臣伏查國初進士。原照歷來舊例。發榜之後。分撥各部。觀政三月。然後銓選。欲令新進之臣。曉習部務。為理繁治劇地耳。然止歷一部。而各部各司之事尚未周知。臣請嗣後每科館選之外。所餘進士仍照觀政之例。分派各部。每限三月。次第輪。將見行則例。俾之講究學習。不過二年。而六部事務無不悉知。其中果有才品超卓。通達治體者。聽各部滿漢堂官。填注考語。破格保題引  見。遇應得知縣缺出。先用以為鼓舞。其餘限滿報明。仍歸科分挨選。則時日雖少而經練倍多。學習非虛而考校更實。將來躬膺民社。駕輕就熟。上承我  皇上教習之深恩。庶無負委任之盛意矣。
60
請舉人分部學習疏乾隆九年
61
吏部尚書訥親
62
竊照州縣為親民最要之官。任兼教養。督撫與之共治。一省司道府之表率糾稽。皆以牧令為政教之所由起也。一州一邑之事。官無不周知。臣此次奉差外出。於經過州縣。詢以地方事務。竟有茫然不曉者。問其出身。多系遠科舉人。或精力就衰。或見聞本陋。遠科舉人。需次常二十年。去揀選之日已甚久。月選後分別員缺繁簡調補。督撫察其能否稱職。或奏請改教。或參劾降調。然亦須待至一年半年後。始能試看得實。而此際之事務廢弛已屬不少。且更換一官。新舊委署之間。交代紛繁。官經數易。民不相習。均於吏治有妨。臣思姑息在一人。則貽誤在一方。有不得不為籌劃變通者。查從前舉人有分部學習之例。後經部議。以部中事務。與外省州縣不同。諸凡錢糧刑名催科聽斷之法。自須因地制宜。隨時變通。非必在部行走。方可學習等因。停止在案。竊思部務與外省體制雖有不同。而所辦即系各省之事。其理無不可通。學習人員即不能實有諳練。而出入聞見之間。自必知識漸開。舉動稍嫻。其於服官之資。不可謂其無益。查該員赴選之時。雖例系本省督撫驗看咨部。方准以知縣選用。但知縣定例。不用本省。從前督撫。多因無關所屬吏治。姑為優容。且距驗看之時。已經年遠。未可遽為憑信。應請暫停銓選。行文各省督撫。將現在屆選舉人。情願領咨赴部者。再行加意揀選。年力尚強。人才可用。方准給咨赴部。臣部覆加驗看。簽派各部學習行走。其已經在部投供之舉人等。亦暫停銓選。令九卿驗看甄別。分部學習。均於一年期滿之後。如才具可用。該堂官出具堪勝縣令考語具奏。仍交臣部。按其科分名次。照例選用。其有科分在前。期滿在後。並科分在後。期滿在前者。統歸各本科挨次銓選。如遇外省需人。臣部即將項內舉人。一體揀選引  見。發往該省。准其酌量題補。並請嗣後定於各省舉人應選科分之前二年。臣部行文各督撫。照例陸續揀選送部分派學習。期滿具奏。咨部選用。其不入揀選。不稱保奏之人。俱以學正教諭銓選。有情願告降訓導者。准其告降。再查教職各官。有董率士子。整飭文教之責。其中進士拔貢等項出身者。尚多年力壯盛之人。而恩歲等貢生出身者。類皆衰老難用。應請一並酌議。何項照舊銓補。何項停其選用。並於銓選之前。作何揀選甄別。詳細酌定。俾縣令既各稱其才能。教職亦悉盡其官守。庶牧民教士。均屬得人。而 國家設官分職之意。亦盡收實濟矣。
63
實試觀政疏康熙十六年
64
給事中徐旭齡
65
為圖政務求實效用人貴儲真才事。竊惟 朝廷會試大典。三載一行。舊例于 殿試之後。即考詞林。除考中者特授庶常入館教習外。其餘無分二甲三甲。俱撥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各衙門。觀政三月。然後授職。
66
慮諸進士甫慶釋褐。驟膺民社。恐於刑名錢穀。夙未諳習。一旦執政臨民。未免有美錦學制之誚。故令其先觀政而後選官。立法甚善也。比年以來。漸失初意。諸進士分撥觀政者。不過視為故事。方到衙門。未及數日。遂各請假回裡。名為觀政。不知所觀何政。亦當思古人做秀才時。便欲以天下事為己任。況其身登仕籍。面受  特恩。猶因循陋習。罔臻實效。殊非我  皇上側席求賢。勵精圖治之意也。臣祈  下該部。嚴行申飾。凡觀政進士。須照撥定衙門。每日早到。立簿查核。勿令虛曠。其於各衙門一切事宜。務要悉心討論。如在吏部則究官方黜陟之法。在戶部則核會計盈縮之數。以及禮兵刑工等部。並都通大理寺等衙門。皆紀綱法度之所從出。其於有司各官。尤最為切要者。若能於此處考核詳明。曉暢大義。則任之日。自不至於冒昧周章矣。
67
議新進士分省學習疏雍正三年
68
鄂爾泰
69
竊照廣西布政使元展成。前請以分發進士派交各府知付學習一折。荷蒙  朱批。於督撫商酌為之。欽此。臣謹按前奉  上諭。以今科中式進士。分派各省藩臬衙門。令其學習三年。即於所派省分試用補授者。正以藩司衙門。為一省錢糧之總匯。臬司衙門。為一省刑名之總匯。但能用心學習三年。必有一長。於該進士大有裨益。即于該省分大有裨益也。茲據元展成奏稱通省政事。雖出於藩司。要皆總攬其綱領。與州縣官親民者有別。且收放錢糧。事有成規。可無庸學習。再命盜案件。例由州縣解府審詳。到臬司衙門。已屬成讞。即有供情未協。亦仍駁回府。其民間細事。非臬司逐一親理。若令入藩臬署內學習。又與內幕相親。亦恐滋弊。是分派各省進士。不如於知府衙門學習之為親切等語。臣查一應事件。無非情理。守正持平。端視大吏。故宣化為藩。不止司錢穀。弼教為臬。不止司刑名。此外省樞紐之地。實觀政者之准的也。若不令學習於藩臬。轉令學習於知府。是猶使觀水者舍江河而就溝渚。其能識源流者幾何。臣愚以為分派學習。除藩臬衙門外。督撫糧鹽道衙門。亦應酌派。總在省會。易於觀摩。似不必分派各府。轉不能時常接見。無以試驗其優劣也。惟是有教斯有學。有傳斯有習。非止於升堂片時。令其侍立靜聽。而即可望其知能。或間發一案。令其案批。或故作一問。令其裁答。或實指一事。令其條陳。或虛設一疑。令其剖斷。或差令查勘。或委令督催。或閒論夷情。或詳說地勢。就其言動。觀其才識。指示是非。改正錯謬。如此三年。庶學習進士。或可半有成材。至於學習署內。恐於內幕相親。將來滋弊。此事惟在本官。即如書吏。未嘗不在署內。與內幕隔別。原不得相通。作弊不作弊。亦豈限於署內署外。各衙門二堂以外。儀門以內。但擇閒房二三間。即可為學習之所。其日用薪水。應酌量資給。俾無窘迫。庶益奮興。臣現於分發雲南新進士九員內。將一等次等者派往撫藩各衙門學習。又次等二員。在臣衙門學習。仍不時傳集。合考其所學。分別勤惰。以示勸誡。在各省各有不同。總期仰體 聖意。造就人材。可不必題請通飭。
70
請考試正印官疏
71
陳廷敬
72
竊謂與 國家共理此民者。外則督撫司道府州縣等官。督撫司道。彈壓表率以理民者也。而與民最親者。無逾於知府知州知縣者矣。臣愚謂親民之官。其職至重。至於文移簿書期會訟獄之事。皆身自經理。不得假手胥吏。使夤緣為奸。其事又甚難也。自捐納以來。有未經考試之人。輒授正印親民之官者。夫古者以經術為吏治。必學古然後可以入官。今即不能盡然。而亦須略曉文義之人。委以民社之寄。臣查俊秀一項。初捐既是白身。有司曾未一試。而吏部輒與選補。則其文義通暗。何由得知。此項人若一束之高閣。則既已嘗許其得官。若盡數錄用。則自古未有不曉文義之人。可以為民父母者也。臣查兵部有考試武職之例。凡副將參將游擊等官。單雙月選補。先期考試弓箭。不合式者不准選補。下月複考。至於再四。必待其合式而後用之。武職重之如此。何況親民之吏乎。臣又查吏部有考試招民知縣之例。招民之與捐貲。事體相類。又不宜彼重而此輕也。臣愚謂知府知州知縣。凡俊秀捐納。有已經考職後捐納者。依例選補。有未經考職遂行捐納者。於補選之時。仍行考試。文義略曉者。即與選補。否則且令肄業。聽其再試。凡考試之時。若繩以八股經義。既非其所素習。亦難以猝然而能。合無試以時務策一道。判一條。但須嚴加防察。毋得令其代倩。徒應虛名。如此則既不絕其功名仕進之路。亦使知有鄭重名器之思。庶可以責吏治之實效也。伏祈  睿鑒。敕議施行。
73
疏通選法疏
74
田從典
75
臣謹題。為銓政原有定例。用人必在及時。謹陳舉貢壅滯亟求選法疏通事。臣聞帝王之治天下。使天下之人。皆踊躍鼓舞。自奮於功名。而國家因以收用人之效。則惟銓政之疏通使之也。夫天之生材。原足供一代之用。特是當其時而用之。雖偏長可與奇士爭能。而過其時而用之。即豪傑將與庸眾同伍。古之用人不拘資格。逮後世以資格用人。而先後多寡之間。乃至於壅滯。而人材遂困。然行之既久。未便驟更。按其額數。斟酌變通。不至紛更破例。而有疏通之實。我  皇上闢門籲俊。連茹匯征。而又卓異之舉時聞。優者升以不次。寬大之  詔屢下。過小予以更新。至於慎捐納必廷臣屢請。而後暫得舉行。疏正途則額數較多。而又永著為例。固已人思自奮。士慶彈冠矣。而臣猶有請者。則以舉貢一途。尚多壅滯。所當急議變通者也。夫往者進士嘗壅滯矣。疏之而已通。舉貢又壅滯矣。疏之而未即通。其故何也。今以選法論之。十七人為一班。推升捐納。共得其七。進士舉貢。共得其十。不為不多矣。然舉貢以兩途而得五人。不特少於進士。亦並少於推升捐納。何也。推升捐納。人數即多。度不至如歷科揀選之舉人。動以千計。其途已自相壅滯矣。而又益以歷科之恩拔歲副貢生。至後之積薪者。又不可以數計。選法安得而不日滯。士氣安得而不日損乎。又其甚者。舉貢名為分選。而實則有停選之時。何者。今吏部選法。舉貢悉依科分前後。宜矣。而於每科舉人之後。附以教習貢生。舉完則及於貢。貢完則再及於舉。則當舉人挨選之時。而貢生曾不預其一。及輪至貢生挨選之際。而下科之舉人。又曾不得預其一。其間豈無非常之士。率皆坐困於閒居之歲月。而不得以自表見於  聖明之世。即幸而一綰半通。大皆遲暮之年。甚可惜也。夫士之有老與少。猶日之有朝與暮也。今乃不用其朝氣。而用其暮氣。人材可惜不待言也。  皇上待舉貢與進士一體。而壅滯若是者。則以選法定議之時。未能仰體  上意。一通融其法耳。法不通融。則雖舉人揀選之例。無論由五科減為三科。即令其一科揀選。盡如邊省之例。而亦曾何與於選法之數乎。臣查舊例選法。以十三人為一班。後加至十七人。夫加則曷不可屢加也。合無量加一人。以十八人為率。使舉貢共得六人。而又將舉貢分而二之。使舉得其四。貢得其二。無使舉貢有偏枯之時。至科分挨次。悉如舊例。庶每選有舉。每選有貢矣。所謂不至紛更破例。而有疏通之實者此也。或曰。班數行之已久。永為定例。今特以舉貢之故而增人。若別途俱請增數。奈何。臣謂不然。夫若合舉貢之人數。與別途分晰較之。雖加猶為少也。今進士推升。俱得其平。無論矣。至捐納一途。多出勢豪之家。非有才能素著。而朝出貲而暮綰綬。皓首窮經之儒。終年戚戚。即諒增其數。彼更何說乎。此斷宜急變通者也。惟祈  睿鑒施行。
76
請速停保舉永閉先用疏
77
陸隴其
78
題為請速停保舉之捐。永閉先用之例。清仕途以安民生事。臣伏見臣同衙門御史陳菁疏。請停捐納保舉。而開先用之例。部覆俱無容議。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會議具奏。臣竊以為保舉之捐。不可不停。而先用之例。不可開也。夫捐納一事。原非 皇上所欲行。不過因一時軍需孔亟。不得已而暫開。複恐其賢愚錯雜。有害百姓。故立保舉之法以防弊。為慮深遠矣。近複因大同宣府運送草豆。並保舉而亦許捐焉。則與正途無複分別。甚非  皇上立法防弊之初意。且保舉所重。莫重於清廉。故督撫保舉。必有清廉字樣。方為合例。若保舉可以捐納。則是清廉二字可捐納而得也。此亦不待辨而知其不可矣。若夫前此有捐納先用一例。正途為之壅滯。至今尚未疏通。故  皇上灼見其弊。久經停止。雖前九卿因運送草豆。會議酌開事例。亦未及此。誠知其為選途之害。而不敢輕議也。且捐納先用之人。大抵皆奔競躁進之人。故多一先用之人。即多一害民之人。此又不待辨而知其不可者矣。抑臣更有請者。臣竊見近日督撫。於捐納之員。有遲之數年。既不保舉。又不參劾者。不知此等官員。果清廉乎。非清廉乎。抑或在清濁之間。未可驟舉驟劾乎。夫既以捐納出身。又不能發憤自勵。則其志趨卑陋。甘於污下可知。使之久踞民上。其荼毒小民。不知當何如。故竊以為不但保舉之捐納。急當停止。而保舉之限期。更當酌定。不但目前先用之例。萬不可開。而從前先用之人。不可不行稽核。伏乞敕部查一切捐納之員。到任三年。而無保舉者。即行開缺。聽其休致。庶吏治可清。選途可疏。而民生可安矣。
79
甄捐納以恤人材疏康熙十八年
80
蔣伊
81
臣聞三代之制。以德詔爵。以功詔祿。誠以人材不可不愛養。而名器不可不慎重也。  皇上三載一舉賓興之典。士之得列名天府者。正不知歷幾許寒窗辛苦矣。乃銓途壅滯。勢同積薪。查康熙九年起至十八年。應選者不下二千人。每遇銓除。捐納者居十之六。應選者居十之四。按其資次而用之。非二三十年不可。縱使青年釋褐。必至白首彈冠。夫人臣進身之始。膂力方剛。莫不卓然思所表見。及至發白齒落之時。始得循資躡級。其不為子孫計者幾何哉。閒居之日長。而蒞官之日短。臣恐其身家之念重。而民社之念輕矣。此臣不得不為人材惜也。從來親民之官。莫切於縣令。縣令賢則一邑被其澤。推而言之。天下之民困矣。捐納知縣。原出於一時權宜之策。乃有先用。又有即用。更有小京職之一途。以為終南快捷方式。揆其欲速之心。莫非取償之計。此輩欲望其毋侵漁百姓。豈可得乎。古稱郎官上應列宿。而使僕吏廝養。暮給使令。旦擁圭符。此臣不得不為名器惜也。夫捐納之中未必無賢能。而不可不選擇。臣請將捐納未選者。在內責成吏部。行揀選之法。身言書判。實加考驗。取其文理才幹。堪為民牧者。照次除授。如文義荒謬。出身下賤者。給以知縣職銜。俾為佐貳以自效。其捐納已選者。在外責成督撫。行保舉之法。一年之中。試之政事以觀其能。稽之操守以定其品。如果才長守慎。許該督撫保奏。不拘資格。一體升轉。其貪殘闒茸者。亟請罷斥。如是則銓法澄而吏治端矣。臣更有請者。現在捐納事例。止有廣西一省。而近因規避邊缺。納者寥寥。伏乞  皇上立沛綸音。將知縣一項。亟行停止。其餘事例。不妨暫開。以濟軍需。是所罷者止一時之小利。而所持者在一代之大體。垂諸史策。布諸四方。其關系非淺鮮也。
82
酌議捐納官員疏
83
徐元文
84
臣竊見  皇上鼓舞吏治。加意澄清。特以軍餉浩繁。民力雕敝。姑准諸臣之議。酌開事例。權宜濟用。然名器既濫。吏道實傷。今幸 聖化宏敷。蕩平立奏。誠董正百官。與民休息之日。臣伏察康熙十八年定例。凡捐納授官。及捐納複職州縣。到任三年後。稱職者具題升轉。不稱職者題參。照例議處。其官箴有玷者不時題參。是凡捐納之人。無論稱職不稱職。皆當以三年為限。分別具題也。乃今各督撫具題。稱職者尚不乏人。而以不稱職題參。概未之見。至有受任四五年。而不糾不舉。莫能辨其賢不肖者。謂非督撫之容徇不可也。臣以為督撫於三年之內。察各官治行。知之當已久熟。宜立一定限。報滿之日。便須分別去留。應降應革。即行聞奏。不得遷延月日。姑留不論不議之人。以誤民生而滋奸弊。至於佐貳教職等官。止須咨部匯題。所亟宜酌議者也。又如戶部條例。道府以下捐銀者。三年後免其具題。照常升轉。夫 國家大體所關。惟賢不肖之辨而已。今吏途甚雜。所以令三年具題。欲使賢者勸而不肖者懼。若聽許捐銀。是金多者可與稱職者同科矣。臣以為稱職非可捐納而得。且此曹以現任之官。營輸入之計。勢必剝民脂而長貪冒。所亟宜停止者也。歲貢一項。所謂正途。自捐納事例漸推漸廣。而生員俊秀。並得輸納。嗣又開捐納生員之例。雖複目未識丁。而今日納生員。他日即納歲貢。名則清流。實多銅臭。公然冒濫。自詡正途。臣以為正途非可捐納而得。其由捐納歲貢得官者。仍須保舉。方與正途一體升轉。所當亟宜更正者也。至於諸凡捐納事例。總屬一時暫行。  皇上厘官方至意。固久欲停罷。臣願於滇南收複之日。即  賜旨輟不行。不拘前者十二月停止之成命。則  聖政一新。人心莫不大快矣。
85
複黃菉園書
86
魏裔介
87
著書立說。只是一事。苟坐視生民之阽危而不能救。先聖之家法。絕不如是也。經世編他日刷印。另容寄上。大計舉行。足以激濁揚清。拯救一時之困。而新撫數人。驅車就道。草木亦覺為之改色矣。承教欲糾彈一二人。得其事實。生以為此不足為也。昔生在掖垣。後居憲席。從未嘗攻發人之陰私。凡所論劾。皆見於章奏。有實據者。契丈欲養大臣之局度。正不必爭一二人之得失。方今人才最為緊要。賓興選試而取之。奔走道途而棄之。夫捐納者之先用。當先用於捐納者之本行耳。奈何將歷科進士舉人。  皇上臨軒親策之人而並先之也。進士為一行。舉人為一行。例監捐納為一行。丞簿捐納為一行。教習為一行。斯可矣。天下之財。盡沒於火耗。是  皇上之天下。其財半入於有司也。禁之而不得其所以禁之之方。有司火耗。收糧書役。又有使用。雖有禁約。一張亭長之壁。即高閣戶書之室耳。宜令各巡撫定天平法馬等子之式。發與州縣。其銀錢低昂多少之數。照時價徵收。每季一報。知府職司錢穀。不時查核。呈報撫院。庶銀錢多收之弊可革也。武備者。國之大事。把總者。兵之首領。而無功卑賤之人。賄賂濫收。剝削行伍。以媚上官。水旱之後。盜賊竊發。何以控御。宜以武舉充之。如文舉揀選之例。庶冒濫革而營陳壯練也。天下之事。可言者甚多。姑舉思之所偶及者。可分疏言之。總一疏以陳之。若其思所未及者。尚不可勝指數也。至於糾彈。則於章奏中察其破綻。臣僚中見其奸邪。方可據實奉白簡以聞。苟無其人。自可正色以待人。不必疑似冒奏。反中心懸懸數月。有誤正事也。
88
請分繁簡重名器疏
89
顧琮
90
皇上御宇以來。時時求賢。事事愛民。文教日宣。武備雲集。值因逆賊犯順。計部日以軍需為急。而條議者紛紛。無不僉從。納官之事例開矣。在內之官。始而不過中書閒曹。繼而上及主事員外等項矣。在外之官。始而不過有司下僚。繼而上及道府等項矣。夫援納一項。頭緒繁多。仕途混濁。難以枚舉。臣姑就知府知縣親民之官言之。如知府一官。大府管三二十州縣不等。錢糧數十萬一二百萬者。戶口數百萬者。不減一小省巡撫。其降級還職。猶可言也。而革職者朝而白身。暮以五千兩而黃堂矣。彼既費有重資。能保其不取償百姓乎。伏思   世祖章皇帝別開四十大府。以待賢能。今合無仍行長法。將錢糧多者定為大府。約以八十府為期。其餘小府以為還職降職援納者之缺。非苛刻之也。以五千兩驟複四品大夫。專司數城。未為不得也。夫若知縣。輕視之乃百里之寄耳。而不知大邑錢糧。亦有十餘萬二三十萬不等者。土地人民。生童胥吏。聽其裁成。今不問才也能也文理優通也。朝為白丁。上一千七百兩而暮則堂堂縣令矣。再上一千兩而先用矣。再上一千兩而即用矣。通計不過三千七百兩。即授一小縣。而火萬家。司其政令。光榮極矣。豈薄待之乎。查   世祖章皇帝時招民授職。所費七八千兩。甚而有萬金者。尚行考試。文理通順者為知縣。不通者改授守備。部案俱在。何不舉而行之乎。合無以應選縣缺。通盤打算。除糧重地繁之外。分糧輕地簡者十分之三以為錄用。先用即用之缺。則詮補各不相妨矣。昔仲叔于奚請繁纓。孔子惜之。謂惟名與器。不可假人。夫繁纓。微物也。聖人猶重焉。況大府大縣乎。今銀既納矣。無可挽矣。不得已分別繁簡。以存激揚之意。如果臣言可採。伏乞  敕部議覆施行。
91
請禁雜流委署疏
92
李之芳
93
臣閱邸報。見直撫金具題謹陳新舊交代之益等事一疏。內稱委官署印。於百姓大有不便。不如通行直省。令新舊交代。今部覆既不准行。勢必照常委署。竊念委署之害不止一端。惟雜途之鑽營委署其害最甚。向來吏部題定吏員委署。非督撫具題保舉。不得升轉正印。久有成例。乃各省委官署印。概不論出身履歷。則有與定例大相剌謬者。如成都府照磨詹文通。署新都縣知縣。廬州府經歷楊大發。署廬江縣知縣。布政司理問張文彬。署眉州知州。按察使經歷孫良弼。署富順縣知縣。又署廣元縣知縣。以吏員委署正印者。相習為常。不可勝數。此其人各堪膺正印。該督撫豈不具題保舉。以不堪保舉正印之人。委署正印。則是不敢上聞于 朝廷。乃敢擅行於本屬。其中微員以營乾而得越俎。上官以地方而徇情面。皆不可知。雖委署之官。與實授不同。然其為正印則同。且委署之害民。大有不同於實授者。蓋委署官所署之事。原非本等職掌。所署之民。原無情分相關。不過為一時潤囊肥家之計。於地方之利害甘苦。固無與也。況乎麼麼小吏。無名節之顧惜。玩法漁民。十有八九。彼自視其身固已甚輕。而欲其重 國家民社之事。豈可得哉。臣乞  敕下該部。照保舉定例。嚴行禁飭。凡正印偶缺。其吏員出身等項人員。一概不得濫委。庶幾官方一清。地方蒙福矣。抑臣更有請者。地方之有署官。實由於選補稽遲。懸缺日久之故。吏部單月急選。雙月大選。急選所餘之缺。必待次月大選。然後填補。如三月內急選。懸正印三十餘缺。五月內急選。懸正印二十餘缺。是一缺到部。無故而耽延不選者。常至兩月。不知地方已經年受署官之害矣。臣愚請除將單月之缺。照例俱盡急選外。若有餘缺。宜將下月應得大選之人。即行序補。人為應選此缺之人。缺為應選此人之缺。無所容那移攙越於其間。止期於早一日除官。地方早濟一日之事。少一日委署。百姓得安一日之生耳。
URN: ctp:ws943018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