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

《卷二》[View] [Edit] [History]

1 一、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
2 沙門△乙言:千年河變,萬乘君生;飲烏兔之靈光,抱乾坤之正氣。年年九月,彤庭別布於祥煙;歲歲重陽,寰海皆榮於嘉節。位尊九五,聖應一千。若非●(菩薩,下同)之潛形,即是輪王之應位。
3 累劫精修福惠(慧)因,方為人主治乾坤;
4 若居佛國名調御,來往神州號至尊。
5 徒(圖)世界安興帝道,要戈鋋息下天門。
6 但言日月照臨者,何處生靈不感恩。
7 金秋玉露裛塵埃,金殿瓊階烈(列)寶臺;
8 掃霧金風吹塞靜,含煙金菊向天開。
9 金枝眷屬圍宸扆,金紫朝臣進壽盃;
10 願讚金言資聖壽,永同金石唱將來。
11 經皇帝萬歲
12 以此開讚,大乘所生功德。謹奉上嚴尊號皇帝陛下。伏願聖枝萬葉,聖壽千春;等渤澥之深沈,並須彌之堅固。奉為念佛
13 皇后,伏願常新令範,永播坤風。承萬乘之寵光,行六宮之惠愛。
14 淑妃,伏願靈椿比壽,劫石齊年。推恩之譽更言,內治之名唯遠。然後願君唱臣和,天成地平。峰(烽)煙息而寰海安,日月明而干戈靜。
15 念佛
16 適來都講所唱經題,云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序品第一者:仁者,五常之首;王者,萬國之尊;護者,聖賢垂休;國者,華夷通貫;般若即圓明智惠;波羅蜜多即超渡愛河;經者顯示真宗。此即略明題目。然此經即釋曰:大聖昔在靈山,召集十六大國王,擁從百千諸聖眾。爾時有菩薩天子波期匿王,低金冠於海會眾中,禮慈相於蓮花臺上。請宣十地,願曉三空。希護國之金言,望安時之玉偈。於〔時〕世尊宣揚妙理,付囑明君。遠即成佛度人,近即安民治國。令行十善,以息三災。心行調而風雨亦調,法令正而星辰自正。真風俗諦同行,而魚水相須;王法佛經共化,而雲龍契合。
17 意願乾坤永宴清,淨心求說志心聽;
18 國中不忒雨風候,天上無虧日月星。
19 調御垂慈雖懇切,君王求法更丁寧;
20 如來與說安邦法,故號仁王護國經。
21 君王懇切禮花臺,只望金言為眾開;
22 惠日照摧心上惡,慈風吹散國中災。
23 殷勤敢望慈尊許,悟解方應翠輦迴;
24 未審此經何處說,甚人聞法唱將來。
25
26 將釋此經,大科三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第三,流通。三分之中,且講序分。序分之中,依佛地論,科為五種成就。如是我聞,信成就;一時兩字,時成就;佛之一字,教主成就;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處所成就;與大比丘眾千八百人俱,聽眾成就。且第一,如是我聞信成就者。如來說法,分付信心,或談億劫之因緣,動說河沙之功行。淺根難湊,深信方明。聞半偈而捐捨全身,求一言而祇供千載。若生信敬,方肯受持。信為入法之初機,智為究竟之玄術,亦如我皇帝翹心真境,志信空門。修持三世之果因,敬重十方之佛法。若不然者,曷能得每逢降誕,別啟禦筵。玉階許坐於師僧,金殿高懸於●像。躬瞻相好,自爇香煙。都由一片之信心堅,方得半朝聞法坐。
27 大覺牟尼化有緣,親宣護國向靈山;
28 萬千徒眾聞金偈,十六君王禮玉顏。
29 智惠寶舡希共上,菩提花樹願同攀;
30 不因有信君王請,爭得經文滿世間。
31 皇帝如今信敬開,每憑三寶●微災;
32 君王聽法登金殿,釋道談經寶臺上。
33 壽等松椿宜閏益,福如東海要添陪;
34 直緣萬乘君王信,天下師僧獻壽來。
35 第二,一時兩字時成就者。即世尊才說,徒眾便聞,表能所之無差,顯師資之一相。人心渴望,佛口宣揚,如春風至而花開,似秋水清而月見,亦如我皇帝每年應聖,特展花筵,表八宏逢時主之時,歌萬乘應流虹之日。一聲絲竹,迎堯舜君暫出深宮;數隊幡花,引僧道眾高昇寶殿。君臣會合,內外歡呼。明君面禮於三身,滿殿親瞻於八彩。牛香苒惹,魚梵虛徐。得過萬乘之道場,亦是一時之法界。
36 佛每談揚演大慈,人天隨從願除疑;
37 花中既禮端嚴相,耳裏還聞甘露詞。
38 佛以聖心觀弟子,人將肉眼見牟尼;
39 直緣說聽無前後,所以經文號一時。
40 風慢香煙滿殿飛,人人盡有祝堯詞;
41 君王樂引昇龍座,釋子宣來入鳳●。
42 聖主淨心瞻月面,凡人洗眼見堯眉;
43 每年此日聞佛道,也似經中號一時。
44 第三,解佛之一字者,即是第三教主成就也。娑婆教主,大覺牟尼,一丈六尺身軀,三十二般福相。聖凡皆仰,毀讚無搖,蕩蕩人天大道師,巍巍法界真慈父。亦如我皇帝萬邦之主,四海之尊。入出公私盡禮瞻,卷舒賢聖皆何(呵)護。當時法會,四生調御為尊;今日道場,萬乘君王為主。
45 當君法會佛為尊,解啟清涼解脫門;
46 心鏡毫光含日月,慈雲法雨灑乾坤。
47 身過聖賢高低相,法契人天深淺根;
48 今朝法會帝王尊,不掩羲軒治化門;
49 普似雲雷搖海岳,明如日月照乾坤。
50 慈憐解惜邦家本,雨露能滋草木根;
51 但即得居安樂者,根基全是聖人恩。
52 住王舍城鷲峰山中者,即第四處所成就也。佛宣護國,居在靈山。千重之翠巘摩天,百道之寒溪噴雪。莓苔斑較(班駁),鬥錦縟之花紋,松檜交加,盤黑龍鱗之巨爪。山既高大,佛每經行。法王正坐於雲喦,徒眾來奔於煙樹。亦如我皇帝每逢金節,迴〔□〕彤庭,見天顏於上界宮前,排罪會於九重殿內。當時調御說經,居靈就(鷲)高山,今日君王聽法,在龍宮寶殿。
53 巍巍佛相類金山,煩惱枯來萬劫閑;
54 妙展慈悲安國界,巧將功德潤人間。
55 心燈不礙千門照,智果長交萬眾攀;
56 欲說仁王護國法,鷲峰頂上見慈顏。
57 吾皇福德重如山,四海無塵心自閑;
58 聖應君臨千載內,秋豐夏稔十年間。
59 禺(禹)湯道德應難比,堯舜仁慈稍可攀;
60 每到重陽僧與道,紫煙深處見龍顏。
61 與大比丘眾千八百人俱者,第五眷屬成就也。世尊行化,徒眾相隨。梵王帝釋及龍神國主,天王兼士女端嚴,●(菩薩)擁從。如來頭寶冠而足蓮花,言懸河而心巨海。堂堂羅漢,落落真僧。兩點眉頭雪不消,一條帔上雲長在。行隨隊仗,坐遶花臺。如海湧於金山,若星攢於明月。亦如我皇帝聖枝萬葉,皇祚千人,出乃百壁(闢)歡忻,入則六宮瞻敬。後妃公主,俳佪於日月光中;太子王孫,圍遶於鑾輿影裏。幾生修種,多劫因緣。佛即有菩薩聲聞,王乃有金枝玉葉。
62 每遇慈尊轉法輪,聖賢違(圍)遶紫金身;
63 慈風解熟修來果,甘露能清忘(妄)起塵。
64 山似翠屏擎殿閣,佛如明月統星辰;
65 直緣宿世修行到,方得長隨?漏人。
66 皇帝臨乾海內尊,聖枝承雨露唯新;
67 宮圍(闈)心似依冬月,文武班如拱北辰。
68 舜殿徘徊千歲主,堯天庥廕萬重親;
69 總因多劫因緣會,方得長時近聖人。
70 臣聞:即知佛語為經,王言成敕。經若行而捨凡成聖,敕若行而遠肅邇安。王恩及士品功(工)商,佛惠布龍天釋梵。佛心清淨,令神通之者度人;王意分明,遣忠孝之臣佐國,當時佛會,已明四品之團圓;今日王宮,亦興五教之成就。
71 法會因緣及帝宮,五教成就事應同;
72 佛經是處皆尊重,王敕何人不敬崇。
73 解稟憲章除禍患,能依法語證神通;
74 若非皇帝心如佛,釋子爭能到此中。
75 所以宋明帝謂求那跋摩曰:「弟子常欲齋戒不煞,迫以身侚物,不獲從志。法師何以教之?」
76 宋帝藏疑未決開,問宣釋子向瑤階;
77 難行王道知無儻(黨),每慮慈心尚有乖。
78 觝我國章難斷煞,處他王位不能齋;
79 今朝敢請高僧說,一語分明醒我懷。
80 跋摩曰:「帝王與匹夫所修各異。匹夫身賤名劣,言令無威,如不役以苦躬,將何為益,帝王以四海為家,萬民作子。出一嘉言,士女以悅,布一善政,人神以和。因當形不天命,役無勞力。則風雨順時,寒暄應節,百穀滋繁,桑麻鬱茂。如此持齋亦大矣,如此不煞亦眾矣。寧在闕半日之?,全一貪之命,然後方為弘濟耶!」帝撫幾曰:「法師所言,真為開悟明達,百譚人天之際矣。懿哉若人!非獨誘進於空門,抑亦俾興於王化。」是知如來妙行,國主能修,非小聖之測量,豈凡夫之參類。一言才啟,四海皆承。遣懷中履孝,道廣德新,令力義虧仁者心驚膽懾。大鵬點翅,度九萬里之山河,玉兔騰空,照十九重之宇宙。至焉所化,廣大如斯,振搖而不異雲雷,沃潤而還如春雨。
81 佛行王心可比儔,分明深廣讚無休;
82 只將國主半朝善,便抵凡夫萬劫修。
83 倏忽絲綸安大國,滂沱雨露灑諸侯;
84 垂衣端拱深宮裏,一片慈心蓋九州。
85 聖主修行善不窮,須知凡小杳難同;
86 下為宇宙華夷主,上契陰陽造化功。
87 四海豐登歸聖德,萬邦清泰荷宸聰,
88 君王福即生靈福,綰攝乾坤在掌中。
89 我皇帝欲清四海,先誡六宮。令知織婦之劬勞,交識蠶家之忙迫。●(貌,下同)無粧飾,手有胼胝。機梭拋處既辛勤,錦綺著時令愛惜。
90 蠶家辛苦事難裁,終日何曾近鏡臺;
91 葉似蠅頭□得大,蠶如蟻腳養將來。
92 半羅?就新蟬叫,一絡絲成舊債催;
93 所以聖人誡宮女,莫將羅綺掃塵埃。
94 我皇每臨美膳,常念耕夫。憂水旱之不調,恐賦租之難辦。所以每宣品餗,不苦烹炰。重顆粒以如珠,惜生靈之若子。
95 每念田家四季忙,支持圖得滿倉箱;
96 髮於鬢上剛然白,麥向田中方肯黃。
97 晚日照身歸遠舍,曉鸚啼樹去開荒;
98 農人辛苦官家見,輸納交伊自手量。
99 我皇帝國奢示人以儉,國儉示人以禮,所以兢兢在位,惕惕憂民。操持契合於天心,淡素恭修於王道。意欲永空囹圄,長息烽煙。興解網之仁慈,開結繩之政化。聖明兩備,畏愛雙彰。實為五運之尊,真是兆民之主。
100 招心平感國心平,賞罰皆依天道行;
101 雨露洗來怨氣盡,皇風吹□瑞煙開。
102 經年不道干戈字,滿耳唯聞絲竹聲;
103 □比嵩山無動轉,萬年常鎮洛陽城。
104 臣聞水流萬派,終歸四海之波;國烈(列)九州,須貢中原之主。所以感東川之災息,西蜀心迴。遙瞻日月而〔□〕歸龍樓,遠降絲綸而撫安龜郡。
105 修德修仁事莫裁,山河荒鯁宛然開;
106 從今劍閣商徒入,自此刁州進貢來,
107 數道朝臣銜命去,幾番□表謝恩迴;
108 聖人更與封王後,厭卻西南多少災。
109 我皇帝去奢去泰,既掩頓於八荒;無事無為,乃朝宗於萬國。祗如兩浙,遠隔蒼〔□〕,感大國之鴻恩,受明君之爵祿。長時有貢,志節寧虧。天使行而風水無虞,進貢來而舟航保吉。龍扶神助,過萬里之蒼波。帆展風生,表千年之聖德。
110 兩浙宣傳知幾迴,全?飄蕩不虞災;
111 人攢丹闕千年至,風蹴輕帆萬里開。
112 鯨眼光生遙日月,蜃龍煙吐化樓臺;
113 還緣知道貢明主,多少龍神送過來。
114 今則進加尊號,重播天勳。顯百闢之盡忠,表一人之實德,聖明之字,旌識〔□〕見遠之功,神武之言,稱定亂安邦之業。德取則廣道弘人,弘人廣道。取文德彰而肅靜乾坤,恭孝厚而饗安宗廟。德過千古,美貫華夷。稱一德而率土咸歡,添四字而普天皆賀。
115 為見君王契上天,進加尊號義周旋;
116 一身超越古今主,四字包含造化玄。
117 已表國肥令俗阜,方知主聖感臣賢;
118 法天廣道稱尊後,更治乾坤萬萬年。
119 我皇帝貴安宗社,更固鴻基。維城之義方堅,盤石之心益壯。所以數州令哲,同日封王。堯風扇而金?芬芳,舜雨滋而玉潢澄湛。東西南北,烈(列)帝子以驚天,內外公私,賀皇親而捧日。
120 封王數郡裡還強,已表瓊枝次第張;
121 湛湛玉潢滋大國,巍巍金柱鎮諸方。
122 乍登車輅恩知極,重拜天書喜莫量;
123 何以效酬天地力,只將忠孝報君王。
124 我皇帝言非枉啟,願不虛陳。感百靈之消●災祥,荷三寶之禱祈福祚。玉泉山上,聖人重飾寶蓮宮;金谷河邊,皇后經藏殿。上資宗廟,下福生靈。表日月之同明,顯陰陽之合德。
125 玉泉山上寺重新,荷雨施功滿國聞;
126 曉日虹梁光已合,青煙鴛瓦色寧分。
127 殿舖石地澄寒水,堂烈(列)仙僧擁亂雲;
128 釋子力微何所建,重修須遇聖明君。
129 我皇帝宮圍西面,園苑新成。斜分玉兔之光,平注金鵝之水。心臺榭,安排起自於天機;御道林巒,行烈(列)全因於宸智。好花萬種,布影而錦儭池中;瑞鳥千般,和鳴而樂陳林裏,皇居匪遠,天步頻遊。撐舡而衝破蓮荷,奏曲而驚飛鴛鷺。澄波似鏡,影包萬里之山河;瑞氣如雲,花捧千年之樓閣。
130 異木奇花烈(列)幾層,一池常見綠澄澄;
131 戲遊魚動開輪面,賞玩人行遶鏡稜。
132 秋後蓮荷蜀地錦,夜深星月水仙燈;
133 人人盡指黃龍舫,願見明君萬遍昇。
134 今則四五葉之堯蓂,含煙嬝娜;百千藂之金菊,惹露芬芳。當流虹應瑞之晨,是大電繞樞之日。君臣合會,僧道俳佪,談經上福於龍圖,持論用資於鳳扆。
135 露灑風驅眾象清,鸞飛鳳舞九霄明;
136 碧天才降千年主,嵩岳連呼萬歲聲。
137 每節幡花排御殿,今朝絲竹滿寰瀛;
138 將知天補乾坤主,恰向登高節日生。
139 此日是人慶賀,是處歡呼。上應將相王侯,下至士農工賈,皆瞻舜日,盡祝堯天。有人煙處,羅烈(列)香花;有僧道處,修持齋戒。醮廕庥道廣,虔禱心同。唯希國土永清平,只願聖人長壽命。
140 今日多聞絲竹聲,滿乾坤賀聖人生;
141 恩同玉露家家滴,貴並金花處處呈。
142 宮上盤旋非霧重,天邊搖拽稱雲輕;
143 臣僧禱祝資天算,願見黃河百度清。
144 三載秦王差遣臣,今朝舜日近舜雲;
145 磨礱一軸無私語,貢獻千年有道君。
146 只把宣揚申至道,別無門路展功勳;
147 又從今日簾前講,名字還交四海聞。
148 宋王忠孝奉堯天,算得焚香託聖賢。未得詔宣難入闕,夢魂長在聖人邊。
149 潞王英特坐岐州,安撫生靈稱烈(列)侯。既有英雄匡社稷,開西不在聖人憂。
150 盡忠盡節奉明君,數片祥雲捧日輪。自古詩書明有語,須知主聖感賢臣。
151 幾家歡樂夢先成,欠負官●(錢)勾卻名。煩惱之人皆快活,須交皇帝福田生。
152 此時恩澤徹西東,功德何(河)沙算不窮。不計諸州兼縣鎮,共驚牢獄一時空。
153 既沾恩澤異尋常,夜對星辰焚寶香。何路再申忠孝意,開經一藏報君王。
154 萬生修種行無差,方得身過帝主家。皇帝忽然賜疋馬,交臣騎著滿京誇。
155 何人不解愛榮華,猛利身心又好誇。堪羨忠臣延廣〔□〕,捨榮剃髮報官家。
156 聖慈如似日輪開,照燭光明遍九垓。都是皇恩契神佛,天感西僧赴道場來。
157 程過十萬里流沙,唐國來朝帝主家。師號紫衣恩賜與,總交將向本鄉誇。
158 江頭忽見小蛇蟲,試與捻拋深水中。因此碧潭學養性,近來也解使雷風。
159 閔見枯池少水魚,流波涓滴與構(溝)渠。近來稍似成鱗甲,便道群龍總不如。
160 見伊鶯鵡語分明,不惜功夫養得成。近日自知毛羽壯,空中長作怨人聲。
161 可憎猧子色茸茸,抬舉何勞餧飼濃。點眼憐伊圖守護,誰知反吠主人公。
162 鴨兒水上學浮沈,任性終無顧戀心。可惜愍雞腸寸斷,豈知他是負恩禽。
163 蜘蛛夜夜吐絲多,來往空中織網羅。將為一心居舊處,豈知他意別尋窠。
164 玉蹄紅耳槽頭時,餧飼真交稱體肥。不望垂?兼待步,近來特地卻難騎。
165 樗榆凡木遶亭臺,茷(伐)倒何須又卻裁。只是一場虛費力,終歸不作棟梁材。
166 人間大小莫知聞,去就昇常並不存。既是下流根本劣,爭堪取自伴郎君。
167 仁王般若經抄
168 二、雙恩記●(雙)恩記第三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屈(崛)山中。
169 六種成就「如是」兩字,信成就;「我聞」兩字,聞成就;「一時」兩字,時成就;「佛」之一字,教主成就;「在山中」已下,處所成就。如是者,為如是之法,我從佛聞;或云,我於佛邊聞如是法,皆指法之詞也。智度論云:生信也。信為能人(入),智為能度,信為入法之物(初)基,在(智)為宄(究)竟云(之)玄述(術)。又云:佛滅度時,何(阿)難等問四事,佛令依四念住。如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佛在之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宜憑此戒文。還更有何教法?答:有舍利弗及諸大羅漢等向耆闍屈(崛)山畢撥羅巖間,結集三藏教法。是時會中千個羅漢數內,只有佛弟子阿難未證果位。會中維那白其上座,遣出何(阿)難,不令在會。阿難既被遣出,不那(奈)之何,遂合掌望空,哀苦世尊:「我佛在日,偏休(沐)佛恩;佛隱雙林,我偏失所。●(伏)願慈尊,遙垂覆護,小賜威光。卻得會中,同集教法。」既啟告世尊了,遙禮佛三拜。合掌泣淚,告於世尊。世尊以一道光,照其阿難。光纔照身,尋便自在。湧身虛空,高七方羅樹,身上出水,身下出火,東湧西沒,西湧東沒,或現大身,遍滿虛空,或現小身。我既得此神通,卻往畢撥羅巖間,石門已閉,便即打門。問「阿誰」?卻舊處座(坐),排比結集,如是一代時教。會中維那便乃從頭禮請。如是次第,並推年老,無一受者。直至阿難,再三商量,堅請阿難昇座說法。未說間,大眾有疑,忽然聞道「如是我聞」,大眾方知是阿難。所以經頭上先置「如是」。信如師子乳、皮:乳一滴入於眾獸血中,盡變為水;皮若作絃,一彈眾絃皆斷也。
170 ●(韻)
171 牛羊蘇乳能奇異,變造多般諸巧伎。
172 點作樓臺織綺羅,臥成漿酪能香美。
173 若遇西天師子●(脂),不銷一滴皆成水。
174 妄緣情,也如是,念念與人為感●。
175 境滕(勝)難為別是非,心頭豈解分真偽。
176 旋旋牽將不覺知,頭頭感卻如沈醉。
177 忽爾纔生一信心,前來妄念皆除棄。
178 大慈悲父演雷音,法調喻和理極深。
179 師子乳能除假乳,信誠心解遣邪心。
180 乳無純正醍醐亂,信不堅牢妄念侵。
181 若解信心堅周(固)得,大難苦海錯漂沈。
182 「一時」者,師子合會,說聽究竟,摠言一時,揀異餘時。又諸方延但(俱)空,故言一時。「佛」者,覺也。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稱之為佛。「王舍」者,梵言曷羅闍姞利呬城,唐言王舍。●(初),頻婆娑羅王都在上第(茅),宮褊,戶戶家頻遭火害。有敕立令:更有火者罪。後王宮自失火,王遂自遷寒林,又無城●。後舍●(釐)君欲興甲馬討於頻婆娑羅王,王遂築戰城,因此呼為王舍城。
183 他方比是屬●(村)野,國法遷流〔罪〕災者。
184 黎庶遭殃既伯(怕)形(刑),帝宮若罪須依化。
185 吠釐君,聞位罷,探候欲專興甲馬。
186 備急尋時築戰城,因茲立號稱王舍。
187 國名王舍為頻婆,別上茅都自據科。
188 ●(睿)招垂條無彼此,莫(英)明立敕揀偏頗。
189 天聽感化人何倦,聖德●(陪)從日更多。
190 吠舍釐君聞●(這)事,當時不敢舉干戈。
191 「耆闍屈(崛)山者」,梵語姞慄陀羅矩奼,唐言就(鷲)峰,又云鷙(鷲)臺,在上茅東北十五里,接北山之陽,孤摽(標)時(特)起。既?(棲)鷲鳥,父(又)頻高臺,空翠相明,濃淡分色。佛得道後,十五年間,多居此山,廣說妙法,思益●(楞)伽等山。此乃孤高迥聳,香麗偏奇。分明之銀漢通鄰,皎潔之星宮接里。清風飋飋,流桂香於洞前;碧霧霏霏,送榆陰於座側。而又只棲瑞高(鳥),不宿凡禽。草敷〔□□〕之苗,僧宴三生之定。雲騰淥沼,聽龍子以呻吟;鶴(鶴)過深●(松),覺神仙而引笑。分殿之河珠入牖,欄〔桿〕之鬥色流光。仙樂不斷於晴靈(空),瑞彩長飛〔於〕碧落。子時送曉,伏日生寒。是身即之奇居,乃中天之勝地。
192
193 通霄接漢獨奇秀,●蕩旋迴●(遮)宇?(宙)。
194 桂畔應難離野禽,松間只是棲靈鷲。
195 壯千峰,光萬岫,不以炎涼分節候。
196 正夏風生送臘寒,子時雉叫交(教)星盡(晝)。
197 澄潭隱隱聽龍吟,古洞深深聞虎驟。
198 落砌榆陰瑞鶴飛,佛(拂)簾雲過仙歌奏。
199 截銀河,侵北斗,?(柄)押欄捍(桿)光冷透。
200 磬盡鐘殘飯已餘,尚聞王舍移更漏。
201 休誇出水妙高山,並比耆闍又即難。
202 隊隊香風生桂畔,群群鷲鳥宿松間。
203 露珠入儈(繪)阿分殿,月色添光鬥就欄。
204 若要上方膳帝釋,出門?(輕)把白揄(榆)攀。
205 問:佛何故不於諸國諸山說經,偏於王舍鷲峰說經?
206 答:緣國勝餘國,山勝餘山。所以世尊說經此處。如何知?所以法幸(華)疏云:王都既是王舍,佛住鷲峰,山都兩處雙彰,自他二化?(俱)說。護云:序分圓就者,此法門示現有二種義:一者,一切法門中最勝故。如王舍勝一切諸國。國乃摩竭之正中,仁王所都處,表一乘乃三乘之道法也。所信境國勝餘國,經勝餘經也。二者,示現自在,切(功)德圓就也。如耆闍崛山,山勝餘山,顯此法勝,此山獨勝,高而復顯,出過二乘,自在●●(巍巍),功德滿故。又云:國勝餘國,無麗物而不出;法勝餘法,無嘉德而不且(具)。山勝餘山,謂瑞鳥之所棲止。法勝餘法,謂上人之所遊●(護)。還有甚人?莫不是諸方菩薩各門舍利弗等遊此會中。
207
208 鷲峰王舍兩?(俱)美,餘國餘山難可此(比)。
209 莫說人皆智惠(慧)人,兼緣地總賢靈地。
210 足珠珍,多錦綺,軟草祥花咸〔具〕備。
211 九夏無勞遠遠敷,三秋鎮有長長媚。
212 大乘經,也如是,諸教諸經難可比。
213 菩薩無非現化身,聲聞各總居●(權)地。
214 遣彼邊,明不二,接物投機皆得備。
215 浼(說)有還逢破有居,談空或說非空義。
216 鷲峰山勝法會殊,王舍國強經不異。
217 所以如來向此中,長時說據三拫(根)記。
218 國強山勝地英靈,〔□□□□□□□〕。
219 武魯人人皆節相,文儒個個是公卿。
220 八方禮義曾無亂,四海風儀別有情。
221 是以世尊憐●事,長於此處說真經。
222 山又好,法能嘉,山法無偏聖所誇。
223 法貫深根生道種,山棲就(鷲)鳥拆祥花。
224 要來王舍程非遠,擬往香風路不賒。
225 說報恩經於此處,有幾多羅漢唱將來。
226 經與大比丘已辦,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如摩訶那伽,心得自在。摩訶迦葉
227 與者,兼共●(菩薩)。龍樹云:一處一時,一心一戒,道同一解脫,是名共。大比丘者,一云怖魔比丘。若行一切魔怖,皆當禮敬。緣有五種德:一者,發心出家,懷佩道故;二者,毀其形好,應法服故;三者,永割親愛,無的(適)莫故;四者,委棄身命,遵崇道故;五者,至求大乘,救度人故。創發此心,令魔恐怖,故云魔怖。
228
229 ●(剃)除髮鬚堅持戒,妄念邪情專破懷(壞)。
230 意地非論毀相儀,心中兼已離恩愛。
231 取菩提,心不背,誓與有情填苦海。
232 為有如斯德在身,魔怨所以長驚退。
233 清高節操伏王侯,三事由(田)衣信腳遊。
234 恩愛豈曾●(關)口腹,形儀未省學粧修。
235 有棲心處生穿鑿,無益門中不囑求。
236 長遣魔怨懷怕懼,方得名為大比丘。
237 二者名乞士,出家之人虛心求道,無所●(貯)畜,外乞衣食,以資色身。內之(知)門法,度之(諸)人眾,故云乞士。
238
239 持盂聚落求齋飯,濟給身軀摧我慢。
240 物外之言不掛心,情中境像專除散。
241 伏利名,閉松〔●〕,長使俗塵生仰羨。
242 討究真經度脫人,方契當時出家願。
243 身無拘繫●(院)清幽,大似平江不繫舟。
244 既解情中無境像,應難閑事掛心頭。
245 盂中香飯時聞化,●(架)上田衣不亂求。
246 長使俗家生仰羨,方得名為大比丘。
247 上來比丘竟。
248 此經比丘是大阿羅漢。梵語(行?)已立不受後有已下,毗婆沙九十四云:何故名阿羅漢?答:應受世間勝供養故,名阿羅漢。復次,阿羅者,謂煩惱名能害(割),用利惠(慧)刀,害(割)煩惱賊。此羅漢等,或是久成正覺,權作●(聲)聞,新伏無明,令無餘故,若阿羅漢,又阿羅漢名生。阿是無義,以無生故生故,名阿羅漢。彼於諸界趣生死法中,不復更生也。又漢者名一切惡不善濟(法)。纔昇果位。計數即塵沙莫及,都標即二萬八千。阿羅者,即遠離生義。遠離諸惡不善法者,名阿羅漢。此口心惡者,理(謂)不善業;不善者,理(謂)一切煩惱障善法故。同於佛會之中,聽說報恩經典。說為不是違義,如有頌言,遠離惡不善,安住勝義中,應受世供養。
249 貪嗔皆〔□〕斷,盡是阿羅漢。
250 來●(往)得逍遙,生死難縈絆。
251 惠(慧)?(劍)鎮鋒鋩,智月長圓滿。
252 龍天釋梵人,見者皆稱讚。
253 會中羅(漢)好儀形,月面長眉眼紺青。
254 身掛紬袍雲片片,手棰(搖)金錫嚮(響)玲玲。
255 行時每遣香明起,定裏長裁(栽)覺樹榮。
256 總與如來為弟子,顯名故入大乘經。
257 一隊隊,遶金臺,還列高低次第排。
258 願聽三祇除見執,希聞一法得心迴。
259 伏緣自到居巖谷,誓與群生滅障災。
260 不可交聲聞空在會,合應有菩薩也唱將來。
261 經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俱),此諸菩薩,久植德本。?於(於無)量百千萬億諸佛所,常修梵行,圓滿大願。其名曰●●(菩薩菩薩)
262 菩者〔菩〕提,此云覺,即所求佛果。薩者〔薩〕埵,此諸有情,即所化眾生。摩訶薩,大也。謂此有情,信大法,解大義,發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證大道故,故云菩薩摩訶薩。若據梵語全呼,唐言好略。今此經更著摩訶薩,具大菩薩。又菩薩,所求義,薩埵義,勇猛義,不憚辛苦,求大菩薩。有者有能,故名菩薩。相者也,●(菩薩)時也。梵行已下直(兼)在家。
263 雖居塵俗情高豁,恤物憂貧無暫歇。
264 見苦長聞起●(對)治,於人未省生怨結。
265 保行藏,持不煞,念念中間專省察。
266 堅固身心雖在家,此人也得名菩薩。
267 雖居俗舍渾客塵,別有陰功伏鬼神。
268 無恨怨酬(仇)無愛春(眷),不憐毫(豪)富不斯(欺)貧。
269 破除己物如他物,保惜他身似己身。
270 堅固徹頭行這行,也得名為菩薩人。
271 經中菩薩者,不同此輩,本是位趨十地,果滿三祇。垂恐(悲)願而往覆閻浮,現神光如(而)周遊淨土。世無二佛,國無二王,是以權菩薩之形儀,切在助釋迦而宣聞。萬八千之名號,以(似)有差殊;四廣大之堅心,略無高下。?(俱)持瓔珞,各掛天衣。禮巍峨調御之法王,聽潔(浩)瀚幽深之妙典。
272
273 三僧祇劫除煩障,百億分身曾供養。
274 釋梵諸天起敬心,龍神鬼趣生迴向。
275 為眾生,心願廣,誓把塵勞與掃蕩。
276 見道如來說此經,所以權為菩薩相。
277 修城(成)?(果)滿覺圓明,不異從頭遍禮名。
278 旋遶寶花舒王(玉)晼(腕),●楊(發揚)金口整珠瓔。
279 多興利便緣含識,廣起慈悲為有情。
280 知道釋迦宣此教,故來同聽大乘經。
281 悲願切,救輪迴,見者須交業障摧。
282 現頂寶冠申請益,隱眉毫相侍蓮臺。
283 隨天衣動香風起,逐足旋行瑞葉開。
284 嚴飾得道場只皆好,更應有天眾也唱將來。
285 經復有無量百千欲界諸天子等,各與眷屬,齎諸天上微妙香花,作天伎樂,住空中欲界。
286 並有身光閃爍,〔□〕晚日之無〔□〕;體相莊嚴,共諸而有異。纔言正座,寶殿盤旋;擬道閑遊,彩雲捧擁。身披妙服,輕可三●(銖)六銖;頂戴星冠,花有百朵千朵。眷屬也無非玉女,待(侍)從也莫不天男。似闇室內一盞明燈,如眾星中一輪朗月。知佛欲說大報恩經,與天眾?(俱),咸離上界。雨名花於空裏,奏仙樂於雲中。只逾剋〔□〕中門,總到耆闍法會。
287 欲界諸天無量,聞道報恩演暢。
288 他也整頓威儀,各乃排比隊仗。
289 披妙服以忻歡,躡彩雲兮陽御(?)。
290 日月●(豈)敢爭光,天地不能攔障。
291 花亂雨以繽紛,樂同音兮響毫(亮)。
292 麥(驀)地空中頓下雲,各自持花申供養。
293 當時欲界及諸天,聞道真經我佛宣。
294 各整威儀離寶殿,?(俱)來眷屬下人間。
295 鼓神仙樂勝(騰)三界,雨妙香花遍大千。
296 只似如今彈指頃,一時已到法王前。
297 經諸天龍夜叉至退座(坐)面。
298 若論大眾,不異(易)側(測)量,或是聖賢,或是龍鬼。個個執持●(幡)蓋,人人整頓威儀。以(似)星蔟(簇)高天,如雁奔陽浦。或有小小個勤●(策),威即降龍;也有老老大沙門,力能伏虎。或有能楊(揚)邪辯,擊論鼓而魔黨頃(傾)心;也有妙運法音,說志理而天花落座,或有身披百納(衲),袈裟上點點雲生;也有意?(博)三乘,口海內滔滔義泛。或有長者居士,抱(拋)榮貴而出家;也有帝主后妃,募(慕)高閑而求道。阿修〔羅〕即攝諸法曲,乾闥婆即呈妙清歌。乃如斯便數若何(河)沙眾,圍遶釋迦化主。
299 聲聞菩薩兼龍鬼,浩浩如砂難總記。
300 風之旋來海角清,神仙亂下祥花墜。
301 滿虛空,遍天地,●(垓)羅未省纖〔塵〕起。
302 雙恩記第七經爾時太子聞是語已,悲淚滿目。世間眾生造諸惡本,眾苦不息,憂愁不悅。即迴車還宮。
303 太子比意出遊,翻招苦惱。為睹前●(耕)織等,不免淚流盈目,塵坌滿身。嗟眾業之極多,愍二苦之太甚。強欺弱者,幾時解息於冤家;富役貧人,何日破除於辛苦。是以迴車上路,整隊還宮,音樂聞如不聞,舞袖見如不見。驚訝滿堤之嬪婇,五五三三;恛惶闔國之生靈,千千萬萬。如雲急過,似鳥奔飛,正在商量,已卻歸殿。
304 偈曰:
305 憫念眾生業所為,袖淹雙淚●(旋)還垂。
306 行行舞伎似無見,接接笙●(歌)如不知。
307 揭地鼓鼙嚝綠野,悵(帳)天塵土絞紅旗。
308 滿城驚訝出門看,人鬧馬斯(嘶)皆總歸。
309 既迴不樂。王問曰:「汝比出遊行,今何故不樂?」太子曰:「父王!我比出遊,看園苑,不知人世有此辛〔苦〕。為骨肉之營摸(謀),致衣食之傷害。耕者出蟲而鳥啄,織婦紡縷以子勞。屠宰煞?(戮)於牛羊,捕獵羅鈞(釣)於魚雀。互興損害,終結冤家。茍事謾心,以強欺弱。所以不忍睹見,車馬卻迴。眾人既迫於煎煞,獨自何須於快樂。
310 偈曰:
311 只管尊高處帝宮,未知門外苦千重。
312 烹燖唱叫恨屠子,網捕喑嗟傷釣翁。
313 少婦車前乇(屯)然(絲)縷,老烏犁過●(旋)銜蟲。
314 都由煞害兼衣食,所以歸來不願逢。
315 王曰:汝極錯吳(誤)。人之世間,貧富隨業,皆須衣而裹體,復籍(藉)食以養身。不紡而何致衣裳,不種而何求粟麥。至如飛禽走獸,大體亦然。隨果報而雖(難)別形儀,配業緣而互相食敢(噉)。鼠為貓之煞害,匪自人教;蝶遭蛛之網並(罟),盡隨天使。汝莫傷嘆,此蓋常規。若勞我之精神,又何名為孝道。
316 詩曰:
317 天配人生豈自由,有親有愛有冤酬(仇)。
318 福深盡為多曾種,分薄都緣不廣修。
319 貧女製衣功紡識(織),耕夫種植仕(事)田疇。
320 思量總是尋常法,何必歸來獨致憂。
321 太子曰:「然即如此,不敢違王。欲擬上聞,請乞一願。」王曰:「汝但取吾意,音樂自娛,凡有所須,我皆隨汝。」
322 吾唯有汝偏憐惜,滿國黃金未為直。
323 豈獨憂愁世苦辛,何偏傷愍人?役。
324 閻浮提,隨業力,但自安和莫煎逼。
325 又說別懷弘願心,一依所要無違逆。
326 初間見汝載愁歸,未測因由極貯疑。
327 貴賤豈關今世作,矩(短)長皆自宿緣隨。
328 何消撓思加憂恨,但自寬懷好保持。
329 若有願心隨速說,一看所要必無違。
330 龍顏頻視事難裁,子未披甲永繫懷。
331 寸步含疑何日了,雙眉族(簇)恨幾時開。
332 臣寮惕惕隨班望,嬪採兢兢出殿排。
333 只候諸官言奏對,大家安樂唱將來。
334 經太子白言:「願欲得父王一切庫藏所有財寶飲食,用施一切。」
335 太子曰:「王是我之父,我是王之兒,既有私願,心(必)合細其敷奏。願得王之飲食,濟接飢人;願得王之珠金,布施貧士。使織婦不勞於機杼,耕夫罷役於犁牛,漁翁斷釣於江河,獵士解〔弓〕於林野,屠宰放豬羊之命,不結冤酬(仇);採捕捨鷰雀之生,斷除驚怕。咸令充足,普使安寧。伏乞聖慈,許令開庫。」
336 偈曰:
337 我為生靈苦惱拘,並緣衣食作崎嶇。
338 耕桑處處忙三際,營宦門門役九衢。
339 願使煞傷皆總免,欲令疲弊盡昭蘇。
340 乞王庫藏皆充施,未委天心捨得無。
341 王曰:「隨汝所要,不逆汝意。」太子遂喜,選日開庫般(搬)物。以五百大象載出四城外,宣令國土,凡有所要,不逆其意,具在經文。
342 於是鎖鑰齊開,封題並坼。珠珍卸●(●),寶具分樓,併工搬運於天庭,簇手騰移於御庫。差羅異繡,盡雄藩朝貢之儀;瑞錦音(?)綾,皆大郡謝恩之禮。玉帶盤?而積屋,金瓶束榽()以排山。鏤花之疊●何窮,起突之舡連莫數。見錢等●尖可算,雜綵並海水方齊。五百象?而以夜繼明,四城門●(垛)而自高及下。降敕召袞孤之者,道路如流;聞鍾(鐘)集耕稼之民,村園競集。逐所要而一任般(搬)取,隨希求而不障往來。何言於大有之年,遠謝於無虞之歲。
343 君王為子傾諸庫,五百象?排四路。
344 錢絹綾羅泛指埠(堆),金銀珠玉何窮數。
345 詔殊藩,宣近輔,綸指(旨)普天廣流布。
346 但是貧寒速遍尋,無論好醜須濟(齊)赴。
347 國王應願念生靈,太子施財興濟度。
348 一取來求不障蘭(攔),任隨所要無遮護。
349 眾皆知,悉奔聚,狀星簇兮如澮注。
350 換年少孤寒闕人,總教滿足無貪姤。
351 象?出國並流傳,聖主搜尋有敕宣。
352 一表帝王修淨施,二彰太子結良緣。
353 依時集士如雲赴,繼日般(搬)財似蟻旋。
354 應是人家皆快活,排門比戶散?(堆)錢。
355 州州縣縣是珍財,只管笙歌醉玉盃。
356 頓棄耕桑忙歲月,永拋經紀走塵埃。
357 愧慚天子恩波及,感荷王孫庫藏開。
358 正是國人般(搬)取次,阿誰諫●(諜)唱將來。
359 經時庫藏臣即入白王:「所有庫藏,太子今已三分用一,王宜思之。」
360 此臣正直為心,忠孝成節,非關惜寶,卻為勤王,憂國庫之空虛,必朝綱之散亂,遂啟白王曰:「太子取寶布施貧窮,自數月來,三分已一,不敢遮障,合具奏聞。請王誠(誡)之,勿令分外。」
361 臣主珍財合盡忠,隄防急疾要須供。
362 保持鎖鑰費身力,較察奸邪無少容。
363 府縣凋殘填納庫,生靈指(脂)血進王官(宮)。
364 數旬太子般(搬)?施,已是三分減一空。
365 王曰:「我子,不欲違拒。」又經旬日,轉取多遂(遂多)。陼(諸)王臣眾議憂煩,曰:「凡是國城,須憑庫藏,財寶既竭,國力如何。不可掩惜人情,更須奏聞天聽。」主藏大臣又再奏。
366 偈曰:
367 謬忝為王主藏臣,佩魚衣紫入朝門。
368 惜言卻是不忠孝,有事直言先奏聞。
369 賜罪任隨刃下喪,誅家何懼失(火)中焚。
370 適來點拾諸珍寶,太子三分竭二分。
371 王聞臣奏,又敕云:「吾子不欲違拒,然卿小出稽遲,莫稱其心,所貴挍卻時光不取矣。」之主藏臣雖依王敕暫出,太子依日時節開庫不遇,遂怒曰:「此小人,爭敢逆我心意,多必是父王教矣。」太子遂少復思量,曰:「夫為孝子,不逆君心。未可自要結緣,傾竭父母庫藏,須是別求財寶,救接貧窮,若不設計營摸(謀),何名施主。我今誓不取庫內諸珍財,願集多智人商量別營運。
372 忠孝仕君親,不合逆王意。
373 忝作丈夫兒,爭合為天地。
374 若有悲心愍憔悴,直須別有天生智。
375 免有君王心撓煩,謾教臣下言騰沸。
376 唯財唯力要親招,唯福唯緣不相庇。
377 願集城中眾老人,別摸(謀)營修〔□〕壇施。
378 免招惡逆撓王情,又得依(衣)錢(前)庫藏盈。
379 立使臣寮咸滿願,永除主掌別流名。
380 深知自過為人錯,莫泥他冤出令行。
381 何似集賢商議取,共施智計與營生。
382 濟人須是自豐財,多才臨時耳(?)意懷。
383 多即我能施滿足,少時他不為添陪。
384 嗔嫌豈可因緣就,歡喜方能智惠開。
385 敢問在朝卿相等,阿那邊足利唱將來。
386 經爾時善友太子即集諸臣百寮共論議言:「夫求財於何業最勝?」
387 太子前作念,遂選日詣諸大臣問:
388 輔弼朝臣世共歌,名聞諸國計難過。
389 匡扶社稷咸忠政(正),陶鑄生靈盡協和。
390 理亂境兵傷眾暴,稅田民不怨煩笴(苛)。
391 筭應也會求財路,那箇門中利最多?
392 太子纔問了,中有第一大臣白太子,曰:「吾聞財廣莫若營農。今年本種五升,來歲利收於十斛,不費人之遠計,只煩牛以開耕。太子(半)出自於天時,太半兼歸於地閏(潤)。
393 潤息村田更不過,無論夏麥與秋禾。
394 三升今歲壟三畝,一粒來年收一科。
395 種日役牛雖困惓(倦),熟時排穗莫當何。
396 既蒙太子垂言問,只有耕農利最多。
397 善友卻答,偈曰:
398 深謝強摸(謀)計出先,思量未甚是佳言。
399 儻蒙熟去誰慚地,忽若旱來須恨天。
400 朝日尚難期晚日,今年早晚到明年。
401 比來怕見民辛苦,特地教人卻種田。
402 別有一大臣曰:「不欲種田,無過養畜,或牛羊駝馬,或鵝鴨雞豬,隨水草以滋生,逐放牧而肥盛。牛即以馭車般(搬)載,馬即以涉路乘騎,豬羊而祭,鵝鴨以供承卿相。要者必買,無日暫停。方表利多,更難過此。」
403 偈曰:
404 養育全因水草肥,深宮太子也應知。
405 牛於要路公私載,馬向門出入朝騎。
406 鵝鴨烹炮供輔相,豬羊宰煞祭神祇。
407 是人家要須教買,得利偏多更莫疑。
408 疋〔時〕太子聞之,又卻答:
409 此計思量更不名,大能邪見濫朝庭。
410 發言爭使我重問,塞耳轉教人嬾聽。
411 束髮堪嗟虛受祿,佩魚可惜亂公卿。
412 比來怕業慊(嫌)怨債,特地如今卻煞生。
413 此既不稱太子意。最後有一大臣,精神爽明(朗),詞辨分明。曲身而走出班行,仰目而直言啟白:「太子!我見太子,非是凡人。有怨(慈)有悲,有智有惠(慧),嫌煞生怨債,不欲煞生;知營種辛苦,不欲營種。意今普令含織(識),無事安寧,著自然之衣,食天賜之?(飯)。破貪嗔癡之窟宅,出離塵勞;重戒定惠之身軀,圓通法行。莫若入大海內,拜謁龍王,求摩尼寶珠,與眾生利益,要飯即雨飯,要衣即雨衣,要金銀即雨金銀,要珠玉即雨珠玉。不傷物命,不使心機,除非菩薩以能行,難可凡夫之去得。」
414 我知太子嗟生老,廣運怨(慈)悲大能好。
415 豈是凡人見解功,直為菩薩修行道。
416 在遲遲,功草草,必與有情除熱惱。
417 若欲皆令免苦辛,無過求得摩尼寶。
418 海龍珠寶號摩尼,求者千人得者希。
419 要飯便教傾美飯,須衣立使雨名衣。
420 ●(般)般羅綺皆能出,種種金銀一切隨。
421 必若辦心親去得,是名太子不思●(議)。
422 菩薩行,且怨(慈)悲,凡小人民莫可知。
423 太子往來無障難,功能轉更不思議。
424 雖切切,在遲遲,善事多摩(磨)花●(偏)移。
425 卻怕眾生薄福德,不逢太子卻迴歸。
426 臣雖設計盡卑懷,去住臨時好剸裁。
427 比要身安希償祿,莫教王?(怪)卻成災。
428 徬徨失次唯憂恥,戰汗交並未敢迴。
429 太子當初聞此語,愜意不愜意唱將來。
430 經善友太子言:「善哉!善哉!唯此快耳。」即入王宮,上白父王。太子今欲大海採取好寶。
431 善友聞此臣說,忻喜異常。移時激讚於善哉,累顧稱揚於快耳。再三感謝,實是智人。不覺舉身,
432 合掌偈讚:
433 方信朝庭有智人,此之高●(計)未曾聞。
434 菩提路上逢良友,●●(熱惱)城中睹惠(慧)雲。
435 實為共心修利濟,真名同力救沈淪。
436 願吾來往無摩(磨)難,分一半功能奉獻君。
437 善友太子說偈纘(讚)已,即入王宮,白父王,曰:「我為濟貧,開王庫藏;又恐虛竭,不欲破除。既乏力而無門,願入海而求寶。請王教去,不要憂煩。遠至半年,便即朝覲。」
438 我今入海求珠寶,普向閻游濟孤老。
439 大把憂煎與改移,廣將貧困令除掃。
440 日不遙,人滿道,除分行裝便應到。
441 特故朝參辭父王,願王令去無憂惚(惱),
442 坦然平道並無山,商侶稠盈不至難。
443 去約數旬摸(謀)採訪,來朝半歲便歸還。
444 何消驛遞排家饌,自有程糧逐意?。
445 只願父王深體察,莫將憂惚(惱)作遮攔。
446 保持平善卻歸迴,必沒龍神與作災。
447 損物人心終致患,利生天眼筭應閑(開)。
448 稍寬日月時通信,暫假恩情莫繫懷。
449 想得父王聞(請?)語,大應不樂也唱將來。
450 經王聞此語,譬如人●(噎),亦不得咽,又不得吐。語太子言:「國是汝有,庫藏珍寶,隨意取用。何為方便,自入大海。汝為吾子,生長深宮,臥則帷帳,食則恣口。言今者遠涉途路,饑渴寒暑毒,誰得知者!又復大海之中,眾〔難〕非一。或有惡〔鬼〕毒龍,湍浪●(猛)風,迴波湧復(澓),水泡之山,摩竭大魚,往者千萬,達者一二。汝今云何欲入大海,吾不聽汝。」
451 佛報恩經第七報恩經第十一經得到此岸,見弟惡友,問言:「汝徒儻(黨)伴侶今何所在?」善友既蒙龍王差鬼兵送出海岸,送已卻迴。見弟惡反,問:「五百商人,今在何處?」
452 下經答云:
453 「善友!船舫沈〔沒〕,一切死盡,唯弟一身牽持死屍得全濟,眾伴財貨一切已盡。」
454 偈云:
455 短壽長年莫定論,煙濛咫尺豈能分。
456 久湆(諳)舡舫由(猶)為可,乍見波濤必喪魂。
457 翻覆任言天上寶,傾危何管國中尊。
458 諸多商侶皆沈沒,唯我修心偶得在(存)。
459 善友聞已曰:「深喜深喜,財寶閑事。天下所重,莫若己身,但得身安,何愁珠玉。」惡友曰:「我即不爾,今願富死,不貧而生。何以得知?我曾至塚間,聞諸屍鬼,作如是論,我所重寶,不能重身。」
460 經意元是誘兄珠之去處矣。
461 偈告兄曰:
462 兄見珠金實等閑,我於此捨最為難。
463 有財到國意方滿,空手卻歸心總闌。
464 是事不知長似鈍,見人少語也成煩。
465 爭如富貴身●(終)歿,大勝貧窮住世間。
466 善友心信質直,所貴安在(存)弟意。恐海中沈卻珍寶,倍生惆悵。尋與弟曰:「汝不要惆悵,沈沒舡舫,極是閑耳。吾已得龍王如意寶珠。」惡友尋問兄曰:「珠今在何處?」答曰:「吾得寶珠,見在髻內。朝昏守護,動止隄(提)防。貴滿父母之憂憐,兼救生靈之貧困。助弟喜慶,莫至勞心。雨得寶時,大家富貴。」
467 寶珠常在我頭髻,今日分明言告弟。
468 暮去朝來受苦辛,勞心在意須藏閉。
469 雨珠金,弘救濟,平等利生除困弊。
470 莽鹵人來莫遣知,免遭劫奪違言誓。
471 此來已是有前期,蔟(簇)簇行程必不遲。
472 每憶當初辭國出,豈望今際得珠歸。
473 傾心大作弘慈憫,雨寶偏能救國危。
474 除卻路途分付弟,別人借問莫教知。
475 謂(為)之悲喜兩盈懷,大願今朝已允諧。
476 既有難思珠內寶,何須戀著海中財。
477 希求分外深為錯,散失尋常不足哀。
478 惡友聞兄如此說,等應設計也唱將來。
479 經弟聞是語,心生嫉姤,憂恚懊惱。作是念言:父母而〔常〕偏心愛念。今復更得摩尼珠寶。我身今者父母惡賤,甚於瓦礫。
480 惡友因此念念,遂重起念偈:
481 善友承恩眾具瞻,●●(頭頭)憐惜認憎(增)添。
482 行時嬪採千花從,臥則帡帷百寶□(兼)。
483 未到先排珂貝倚(椅),遙來已卷水精簾。
484 此時更得朱(珠)歸去,看我如冤轉被嫌。
485 纔自語心偈已,尋起合掌白兄曰:「快善!甚善!得此寶珠。今此險路,宜加守護。」善友直心,語惡友曰:「外(收)取此珠,勤加保護。我若歇息,汝宜看之;汝若睡眠,我自看守。」如是數日相隨,皆如前說。
486 寶珠解下汝收取,在意著心勤守護。
487 行座(坐)專專共保持,睡眠好好相分付。
488 防惡人,看險路,見聞覺知必嫉妒。
489 忽然參差失墜他,●(擬)於何法申論●(訴)。
490 此珠希有貫(實)難求,不是龍王不易留。
491 汝睡必兄專意護,我眠託弟著心外(收)。
492 惡人奸巧爭無計,嶮路崎嶇未免憂。
493 必若因●(循)遭失墜,檀陂(波)羅蜜大難修。
494 莫眠莫●(慢)莫遲迴,莫信因循莫妄推。
495 莫遣違心於弟誤,莫教失事把兄●(挨)。
496 幾多孤老希今力,無限貧窮望此財。
497 如是相隨經數日,到阿誰看守也唱將來。
498 經爾時惡友次應守珠,其兄眠臥,即起求二乾竹刺兄兩目,奪珠而去。
499 惡友設計,算兄睡著,次當守珠。求二乾竹●(片)。
500 偈曰:
501 道途辛苦睡深更,善友沈然夢寐成。
502 上土(士)保持雖意在,惡人計校已心生。
503 酌量地裡應難趁,顧望天何(河)必未明。
504 取二竹枝●(簽)眼損,偷珠連夜發先行。
505 善友既被簽目損,連喚惡友名字:「惡友!惡友!此有大賊,損我兩目。」不知已先去矣。既喚不應,又更大聲唱叫:「惡人!惡人!我目已損,若要珠,任將去。莫損我弟,我弟癡幼。」望空叫喚,語賊曰:
506 海寶摩尼一任將,自緣不解別收藏。
507 卻憂我弟年癡騃,伏願慈悲莫損傷。
508 如是叫喚求囑,亦無人應,遂咸(感)樹神。故下經云:如是高唱,聲動神祇,經久不應。爾時樹神即發聲言:「汝弟惡友是汝惡賊,刺汝兩目,持珠而去,汝今喚惡友〔何〕為?」
509 以偈告曰:
510 不在高聲唱叫頻,更深空使動龍神。
511 偷珠將去非珠願,損汝眼傷是汝親。
512 休費語言求彼命,謾〔□〕恩愛惜他身。
513 要知賢弟今消息,便是將筌(簽)下手人。
514 善友曰:「苦哉!苦哉!何知此事!」
515 仰天深夜倍號哭,雙眼痛兮痛難觸。
516 不易知他嫉妒情,如何拔得乾枯竹。
517 何怨酬(仇),何骨肉,合面草●(頭)血流漉。
518 比者將為真弟兄,誰知有此心中毒。
519 錯疑錯為賊來侵,此行乖差●(嘆)古今。
520 珠逐惡人星夜去,血隨乾竹草頭霖(淋)。
521 語多種種傷無盡,哭斷聲聲痛轉深。
522 將為慈悲真我弟,誰知懷此毒身心。
523 和身合面嫩(嬾)能迴,石作心肝見也摧。
524 走獸曲蹄咸悵望,飛禽斂翅盡悲哀。
525 不唯永夜無辜逝,兼向長途●(絕)主埋。
526 惡友既將珠走去,還向何國土也唱將來。
527 經爾時惡友齎持珠寶,還歸本國,與父母相見。日(白)言父母:「我身福得(德),而得全濟。善友太子與諸從伴薄福德故,沒水死盡。」
528 此即惡友太子偷珠先去,歸到本國,白父母:
529 善友前生業所為,泛滄波裏獨身危。
530 幾多珠玉被風陷,無限經商遭水吹。
531 未發擠排由(猶)可慎,上舡悔恨已難追。
532 人間分命知將定,只我安寧卻得歸。
533 問:父母聞此如何?
534 下經云:父母聞是語已,舉聲大哭,悶絕躄地,以冷水灑面,良久乃蘇。語惡友言:「汝雲何乃能持是而來?」
535 一過啼多血滿腮,肝腸寸斷幾千迴。
536 翻使惡人延命祿,卻教善友掩泉臺。
537 不曾傷物物何怒,無事負天天送災。
538 水漂便合相隨去,更趁今朝作甚來?
539 惡友遭父母嫌棄,心轉懊惱。比擬將珠出去(云)我得,後聞此語,遂埋土中。
540 既遭父母相嫌虐,轉轉思量生毒惡。
541 門外雖行強破除,宮中住總無依託。
542 倍悲嗟,暗斟酌,已是隔生曾淡薄。
543 莫謾將珠送與他,不如掘地深埋卻。
544 如今設使取珠呈,難免悲啼只憶兄。
545 事事憎嫌非此世,頭頭毀罵出多生。
546 欲摸(謀)計策辭宮內,又恐傳揚哭國城。
547 直得珠奇千萬種,思量也是不垂情。
548 爭如深掘土中埋,斷卻多生以命摧。
549 向我垂情非世願,與他為子是天差。
550 半年出國憂千種,一日歸宮罵百迴。
551 這箇也為閑處事,問善友到何安泊也唱將來。
552 經爾時善友太子被刺兩目,乾竹籤刺,無人為拔。徘徊婉轉,靡知所趣。當時苦惱,大患飢渴,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漸漸前行,到利師跋王國界。
553 惡友將珠到宮,遭父母嫌污。其珠已埋卻…
554 兄在後扶身漸行。
555 草中抬得身,捫摸覓途路。
556 迷悶雖半醒,疼痛何申訴。
557 徘徊自慰心,疲困誰相顧。
558 便是盲乞人,無物堪防護。
559 嬌癡惡友何生毒,忽起此心刺兄目。
560 我即雖然行步遲,憂伊算得程途速。
561 於我無情卻是閑,將我寶珠恐傷觸。
562 騃小都由神鬼迷,仰天不覺連聲哭。
563 一聲斷兮哭一聲,念伊癡騃嗼(嘆)伊名。
564 我心終不見伊過,願得身安歸帝京。
565 聖賢保護令無難,父母見歸思念生。
566 到年長大解思寸(忖),長短卻來尋覓兄。
567 如是啼哭,伴行數日,到利師跋王國界內,其善友太子未入海時,父王許利師王女結親姻,後知入海溺水。太子欲到國數十里,於路上詐為盲乞人座(坐)。恰遇牧牛監官,為王放五百牛。其牛王遂以四足騎太子身,放諸牛過。以舌?眼,拔出竹刺。良久,牛王遂去。後牧牛人顧視知異。
568 偈問:
569 觀汝雖然兩目盲,感招牛拔竹籤行。
570 已前祥瑞雖閑事,此日希奇爭不驚。
571 莫是中私藏幻術,為曾上世奉神靈。
572 免吾種種疑心起,幸望通傳何姓名。
573 善友蒙問,尋自思惟,我若實說,其惡友必遭損害。緣利師王是外舅矣。遂只答言,我是盲乞人矣。
574 深慚陋賤無名字,乞食偶然行至此。
575 幻術都來莫會他,神靈也不曾相仕(事)。
576 蒙牛王,與拔刺,應是殘身未當死。
577 人(仁)者今朝何必疑,我身只是孤貧子。
578 我無家住復無歸,乞食求天信腳為。
579 此世孤寒甘賤陋,前生飢薄致窮危。
580 非關竹刺藏深術,都是牛王具大悲。
581 見是形容皆總見,忽然何得又相疑。
582 莫於姓氏亂疑猜,我此形軀必不材。
583 託母未知何相貌,生身終日走塵埃。
584 遭逢竹刺緣償業,值遇牛王為息災。
585 爭那牧牛人不信,再三愍念也唱將來。
586 經時牧牛人遍體觀望,人相有異。即語言:「我家在近,當供養汝。」時牧牛人即將善友還歸其家,與重重(種種)飲食,誡敕家中男女大小:「汝等供侍此人,如我不異。」
587 善友雖如此分疏,牧人終不信。…遂將歸。
588 偈語曰:
589 眼目雖盲託賤身,那(奈)何不稱受飢貧。
590 雙眉鬱鬱入敷鬚,兩耳梭梭垂埵輪。
591 平正人中高鳳觜,分明指上旋螺文。
592 莫嫌我向村園住,盡此身來養育君。
593 盲人遂肯去,牧牛人將歸家養,語其大小,令勿輕慢。引前文。…如是經一月,其家厭患有語。善友聞聲不樂,即自思惟。明日早辭欲去。牧牛人曰:「莫是我家小幼!」答曰:「不然,非汝家大小不垂情,自為無分矣。故不宜久住也。」
594 偈辭:
595 揣度飢貧每自謙,眼盲遠物總難捻。
596 臥身席是汝妻送,洗面水令賢子添。
597 嘿嘿怨嗟緣我乞,明明看侍(待)為(君)嚴。
598 今朝所以相辭別,不可直須教到嫌。
599 牧牛人曰:「不可去矣!」善友曰:「不然,須去矣!」如是再三,留不得。遂問:「去要何物?」盲人曰:「汝若憐念我者,為我作一面瑟(琴),送我著州城多人之處安置,我自彈曲乞食矣!」牧者遂求得一瑟(琴)贈之,送在利師王國市內。
600 留連雖切無心住,懇至拜辭須欲去。
601 盲土(士)然知說擾煩,牧人未免生疑慮。
602 我貧居,況村墅,難辦珠金相借助。
603 奉獻家中一面瑟(琴),送君安置多人處。
604 主人垂念客分明,難似今朝主客情。
605 客感叨煩言切切,主慚寂寞淚盈盈。
606 居家極闕三時飯,送路聊申一面瑟(琴)。
607 彼此禮儀皆總足,相隨直到利師城。
608 ?肩入國座(坐)長街,別牧牛人請卻迴。
609 倚託故難嫌浩鬧,經過信任撲塵埃。
610 摩抄(挲)頭面情私喜,調弄瑟(琴)絃曲暗排。
611 多少人民皆總看,何似音生指也唱將來。
612 經善友巧善彈瑟(琴),其音和雅,悅可眾心。一切大眾皆共供給飲食,乃至充足,利師跋王國內伍百乞人皆得飽滿。
613 既到國內,遂彈瑟(琴),一切人皆看。兼五百貧人。
614 倍加彈得感人情,終不分疏出姓名。
615 曲上早能分節拍,絃中更巧貼音聲。
616 非唯探候聞宮內,兼又傳揚動國城。
617 應是街坊相屈喚,無論高下總來聽。
618 因此街坊人眾,遞互相傳,裝裹衣裳,供給●(茶)飯。豈空飽一身盲士,兼普濟五百貧人。皆蒙曲調之因依,盡自賢歌之庇廕。
619 街坊每日彈歌曲,到處看人千萬蔟(簇)。
620 總道多應別有家,盡言可惜教無目。
621 飯盈盤,衣滿複,無問高低垂顧錄。
622 莫說豐饒一箇身,兼供五百貧兒足。
623 朝朝座(坐)市弄絃歌,婦女雲奔不那(奈)何。
624 雅調又高兼又穩,清音能美復能和。
625 非空飯味人人足,兼得衣裳日日多。
626 五百貧夫皆飽暖,阿誰福力敢如他。
627 自懽自悅暢情懷,每日人聽滿六街。
628 儀貌頓蒙拋瘦悴,衣裝都總換塵埃。
629 終無姓字傳人耳,只以歌詞渾世財。
630 正是逍遙安樂次,被阿誰借請也唱將來。
631 經時王有一果園,其園茂盛,常患鳥雀。時守園監語善友言:「汝當為我阿護鳥雀,我當〔好〕相供給,願…」
632 佛報恩經第十一
633 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經文〕
634 上來總是弟(第)十八上求佛地住處?(門)中。次第解釋之中,且有三段經文:第一,●(簡)所緣境。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至「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答也。第二,明佛能知。經「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也。第三,徵釋所已。經:「須菩提,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至「未來心不可得」。是也。三段不同,且當第一●(簡)所緣境者:
635 五眼義門排遣了,若干心數又如何,
636 指示恆河沙數如(了),經中便請唱將羅。
637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至「若干種心。」此唱經文。明用一恆河沙數諸恆河,緣用諸恆河中沙數諸佛世界。佛●(問)須菩提,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言: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者,即是爾所世界中,各有眾生,各有若干心也。
638 將沙數世世難窮,盡是諸佛國土中,
639 世界眾生無億數,各懷心義幾千重。
640 若國土,若干人,若干沙數若干身,
641 佛有若乾光照耀,盡教總得出沈淪。
642 佛有他心盡見伊,若干心數總皆知,
643 筭(算)料不應取次說,都公案上復如何。
644 經:「須菩提,如來悉知見」等;
645 一河沙數眾河沙,數盡恆河世界家,
646 一個眾生有多少意,意中各自有千差。
647 牟尼佛有多方便,變現令居百億花,
648 過去未來及現在,三心難弁唱將羅。
649 經:「何以故?」如前所說也,答也。言如來說諸心者,先深眾心也。言皆為非心者,言是名為心者,是顛倒邪見之心也。乃至「未來心不可得」者,徵釋也。一切眾生●(聞)說諸心,為是實心,故●(得)破遣,過去〔心〕已●(滅),未來心未至,現在心?住,三世求心,●(乃)不可得,此明三皆空也。法喻合。
650 一心能起幾千心,九轉十翻?(那)●(畔)尋,
651 繼絆網羅不用入,?明顛倒莫教侵。
652 現在未來並過去,作用思維事轉深,
653 佛意總教除斷卻,此是菩提大道心。
654 揀卻邪心不用留,?明妄相也須休,
655 持念金●(剛)般若法,百年之後便何憂。
656 須轉念,莫蹉跎,知是漂沈不要過,
657 眼暗耳聾看即是,要●(身)曲臺(呂)又如何。
658 直得剩轉金剛教,般若●(無)過遍數多,
659 施惠萬般求福德,三千七寶唱將羅。
660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乃至「多不」者。問也。
661 〔經〕:「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者,答也。言:〔經〕「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諸德福得多」者,佛為印成也。言三千七寶者,如上所解也。言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德福甚多者。所為本心顛倒,遂即依心起行修福,福亦顛倒。如醉人朦籠(朧)而行,雖然即醉,隱●(影)望家而行,任運欲達家,有骨肉相接,便至其家,醉醒方知。若早是醉迷,又望●(坑)而行,必見顛墜。此是(事)亦然。我身?量生來早是沉迷,今又遇政法心欲邪宗,必逢顛也。言以福德?故,如來說得福多者,言有實者,為有相福也。故言?相者,為?相行,遂獲有相之福德。故曰以福得(德)?故,如來說得福多也。
662 上來有三:一、問,二、答,第三、如來印成。三段經文,合為一唱,解釋已竟。
663 上來有一十八住門中第十八,上求佛地住處門中,先有六段經文:第一、國土莊嚴具足,解釋已了。第二、?上見智淨具足,已了。第三、色身具足。第四、相身具足。第五、語具足。第六、心具足。六段經文,各各不同,前二已竟,今當第三色身具足者。
664 經:言道「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已(以)具足色身見不?」問也。「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乃至「即非是名,」答也。此文有四:一、問,二、答,三、徵,四、釋。此明色身與法身有異,故二不可以色身見法身也。言如來說具足色身者,此明如來色身不離法身也。言即非者,不乖異也。言是名具足色身者,此明:色法雖?本是一。
665 法身?相本?刑(形),現相權宜化有情。
666 身色端嚴長丈六,八十種好自然明。
667 慈悲處處垂方便,喜捨頭頭願早成。
668 但得眾生登果位,便是天平與地平。
669 深觀濁世苦偏多,惡業持身不那何。
670 諸相未知何似許,文中應有唱將羅。
671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諸相。色身具足,是名諸相見足。言不應以具足色身見諸相者,」乃至「是名諸相具足。」言不,此明相好與法身異故,故不可以相好見身也。言如來說諸相具足者,此明相好本從法身上起也。言是名諸相具足者,此明雖異不乖一,成?(第)二句也。此是六段文中第四相身具足也。
672 如來若不現金身,爭化得●●(閻浮)世上人,
673 百憶垂刑由不悟,參差上自卻沉淪。
674 四弘誓願深如海,六度無邊布法雲,
675 蠢動含令(情)皆利益,不論胎卵盡沾恩。
676 黃金座,紫金臺,一法門中萬法開,
677 假設虛施皆不用,真言實語唱將〔來〕。
678 經:「汝勿謂如來作是念,」乃至「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此是第五語〔相〕具足也。
679 此又有五:一、問,二、遮,三、徵,四、釋,五、成。言汝勿為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者,意言莫道如來,即法身能說法也。言莫作是念者,遮說也。言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者。若人言如來即法身,有所說離法身,更別有所說法,即是謗佛,不離法身所說也。色相之身,從法身而現化,萬法流行,從化身演出也。●(互)相依止,源本法身也。經言:「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者,約教有說,就理無言,無言是名說法者,明理教相應,不即不離,是名說法也。
680 上來總是十八住處門中,且有六段經文,於色已竟,今當第六心具足者。就此文中分之為六,即六種是也。言六種心者:第一、念處心,第二、政覺心,第三、施設大利法心,第四、採(攝)取法身心,第五、不住生死●(涅槃)心,第六、住淨心,六段不同。且第一、念處心者,此文有四:問,答、徵、釋。
681 各請斂心合掌著,能加字數唱將〔來〕。
682 〔經〕:「爾時惠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問也。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答也。何以故?徵也。須菩提,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釋也。言彼非眾生者,彼非者,從真如上起差也。是人能行六度之行,得成聖位,即非眾生也。言非不眾生者,是人作眾生行,即非不眾生也。言如來說非眾生者,即今現受其身也。此六十字自豪州入●(冥)僧遝(還)魂後,於石碑上得之也。
683 崇聖寺僧入
684 此唱經文意義長,勸人達理悟無常。
685 ●(業)道之中由自念,冥司稱讚足威光。
686 還魂記內分明說,廣異文中有吉祥。
687 在世之中銷苦離,臨終決定住西方,
688 世●事,白(目)前存,苦樂相兼有甚●(誇),
689 聽取經中沒語道,分明好為唱將羅。
690 經:「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菩提,為無所得邪?」此是善現發問也。言如是者,如來印成也。言:「須菩提,我於阿耨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者,」此性淨菩提,本來圓滿,無法可得。是菩提也,彼「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此是平等菩提也。言「是名阿耨菩提」者,以平等故。
691 此是六種心之中第二政(正)●(覺)心也。此文有二:第一、明善現發問,如來印成。明●(菩提)●(果)●(無)所得也,即適來所唱是也。第二、明菩提因無所得者。
692 經:以無我人等,修一切善法;即得●(菩提)所言善法者」乃至「即非是名也。」兩段不同,且當第一果無所得者。●(菩提)名有三:一、性淨●(菩提),二、平等●(菩提),三、方便●(菩提)。言是法平等,無高下者即是法身●(菩提),在於六道身中,亦不減下。在佛身中亦不增●(高),名平等●(菩提)也。
693 ●(菩提)大道本來圓,妙法多能助世間,
694 不減不增平等義,?高?下盡同旅(旋)。
695 六道身中?欠少,諸佛身上不遍(偏)多,
696 草木以來沾般若,藂林盡有六波羅。
697 悲願泣,或歡歌,或時相遇或蹉跎
698 悟了還同佛境界,迷時衣(依)舊卻成魔。
699 也剛築,也柔和,虛空逼塞滿娑婆,
700 此如來平等義,修何善法唱將羅。
701 經:「菩提以無我人等」乃至「即是名也」。此是第二段,菩提因無所得,以由緣也,緣?●(我)人壽者,又●(修)政法?漏,乃得菩提也。言所言善法者,●?(修於)善法也。言如來說非善法者,非世間有漏善也。言是名善法者,是出世間?漏善法也。
702 善法直得次第修,虛施功果沒因由,
703 ?漏果圓生淨土,有為功德?(行)難籌。
704 祭神祀鬼求邪福,政見門中●(事)不收,
705 一種是修諸善法,何如向佛法裏用心求。
706 非善法,不須修,是善法,切須修,
707 佛法名為是善法,邪魔非法不堪修。
708 堅修善法沒人過,定證菩提阿耨多。
709 向下經文沒語道,三千七寶唱將來。
710 〔經〕:「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乃至「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喻不能及者」,此是第三施設大利心也。就此文中,分之為二:第一、政法利益,校量勝劣,適來所唱是也。第二、安立第一義,順成返顯,揀異凡夫。兩段不同,且當第一,政施法利者,言三千六千如上事也。七寶須彌,亦如上說也。闢(譬)喻所不能及者,校量顯勝,滅惡生善,勝劣之間,亦不相似,為因感果不相似也。
711 三千七寶若須彌,未勝常將般若持,
712 捨施福田□廣大,高遷未必證菩提。
713 百千萬億無疆福,究竟沉淪定●(有)期,
714 念得一抽清淨教,三塗六道鎮相隨。
715 校量功德言談了,揀異凡夫事若何,
716 大眾斂心合掌著,高聲●〔為唱將羅羅〕。
717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為(謂)如來作是念,」乃至「說非凡夫者」此是第二順成返顯也。言勿為(謂)如來度眾生者,準平等理中無眾生也。言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一切眾生平等,皆有真如法身,非是度始乃有也。●(言)「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有我者,世間若有一個眾生是如來度,如來即有我人壽者也。如水之在雍,決之即流,信之心,勸之即發菩提也。言:「須菩提,如來說有我,即非有我者,」蓋緣凡夫之人,用(以)為有我,如來與斷也。言即非凡夫者,無實凡夫,若定為凡夫,即不言證聖也。
718 凡夫由來沒定期,祗是全由造業時,
719 政信●(自)然生淨土,邪心祗是自家欺,
720 聖諦本來修政信,凡夫因地自生疑。
721 事在目前無錯謬,金剛經上●(盡)皆知。
722 三十二相如何說,偈訟(頌)長行讚阿誰,
723 六段文中第四段,都公案上〔唱將羅〕。
724 經:「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問也。「須菩提〔言〕:如是如是」,答也。「佛言:須菩提,若以卅二(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如來質也。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領解也。
725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至「不能見如來。」此即緣須菩提見相之心未息,如來故以此偈勸之,令生實信也。此義是佛語,須菩提不應以三十二相,修成功德之身,比並法身本來之身也。法喻合。如世間官職也,章服雖同,行業各異,佛與輪王亦然也。
726 雖然萬法總皆●(空),依負還須立祖宗,
727 大有顏客(容)相似者,爭那尊卑事不同。
728 輪王相有三十二,不離巡●(循環)六道中,
729 牟尼萬劫超三界,佛與輪王行不同。
730 用色相,以音聲,不能如●(但)解修行,
731 此個名為邪見相,菩提佛果大難成。
732 塞●(謾)驀(罵),世間術,莫行邪行莫徒●(疾),
733 眼見先●(靈)皆妄語,耳聽天樂不著實。
734 終朝只是行邪道,甚時政見一花臺,
735 偈訟(頌)適來言已了,長行好為唱●〔唱羅〕。
736 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者。」此是第四●(攝)取法身心門中第二段經文。此唱經文是須菩提聞說法身,非修成相,意為報身菩薩,亦非修成相也。政遮也。
737 空生錯會如來意,為是真如本自修,
738 大聖世尊重為說,令教覺語(悟)志心求,
739 說斷滅,復如何,特地應須說向他,
740 六種之心第五段,又分兩段唱將來。
741 經:「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菩提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徵也。汝能發菩提心,即須於法不說斷滅相。此唱經,名不住●(涅槃)也。經言,說諸法斷滅者,佛語須菩提,汝若便言法身既是本來,何用修者,此是起斷滅相也。言莫作是念者,佛為遮也。言何以故?徵也。汝能發菩提者,即●?(須於)本來法上,不生斷滅相,為度眾生故,故言於法不說斷滅相也。法喻合。
742 證得菩提金色相,只徒三界度眾生,
743 貪趁向涅槃安處座,眾生因甚肯修行。
744 ︱般變化時時現,作用神通處處呈。
745 佛法常教不斷滅,專心演說大乘經。
746 捨七寶,又如何,盡勝常持阿耨多,
747 功德未知〔何〕似許,不教貪處唱將來。
748 經:「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言施福雖多也。若復有人求(知)一切法?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於)菩薩所得功德者。」是人持經功德,成無上道也。施福雖多,必竟沈墜也。是人因世間持經,獲出世間福,證涅槃果,知諸法●(空)也。乃勝施寶也。言「諸菩薩不●(受)福德者,」菩薩由?我?生解,故不受有漏福報。言「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者。」此是須●(菩提)問●(菩薩)何以不受福耶。答:「●(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也。」
749 是菩薩得我法二●(空)故不生貪也。恆河七寶,如前解了。此唱經文,明第五修不住生死。初、問劣,二、問勝也。三千七寶施含蠢動,世世受福,福盡還墜,四句偈文,能銷?量重業,究竟成佛也。
750 七寶持來惠有情,感果人中天上生,
751 此則名為有漏福,不如常轉大乘經。
752 有漏福,受榮花,何似持經種善芽,
753 菩薩不貪如是福,如來義理唱將羅。
754 經:「須菩提,若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者,顯非也。何以故者?徵也。如來者,?所從來,亦?所去,故名如來者,釋義也。若由如也,如人言也。」上來總是六種心中,第六●(所)住淨心也。此門之中,第六通合,都有七唱經文,段段別分,六唱是長行,二唱是偈訟(頌)也。適來所唱,是第一威儀行住淨也。」
755 經:「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座臥者」乃至「?所從來亦旡所去,故名如來者。」若人言真身亦有去來,即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也。真身應身雖有異,義歸一也。言?所從來,又?所去者,即真常不動也。報身如來者,六度十一空,化身從如實道,即是三身如來也。
756 一真法界本無差,平等能均萬萬家,
757 坐臥去來權示現,化身百億喻河沙。
758 湛然不動超三界,六道常行自利他,
759 法報二身人不會,由如何等唱將羅。
760 經:「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問也。甚多世尊,答也。何以故?徵也。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不字為衍文)不說是微塵眾釋也。所以者何?難也。言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者,」乃至「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者。」此唱經文是第二蘊體非實也。
761 微塵能成世界,應身能顯真身。言碎世界為塵多不?甚多者,此喻顯從真見應,非定一義也。後顯諸佛斷滅煩●(惱)盡儀也。且世界是塵所成,塵從世界上起。且化身本自真身,真身因化而顯。非塵不成其界,非化不顯其真。且從年至歲?塵,塵不離於世界。從劫至劫度眾生,眾生元在法界。不動即止,佛及眾生亦然也。塵不動即是止也,煩惱不動即是●(滅)也。言何以故?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此明微塵不實,煩惱亦不實也。言則非是名者,明佛說碎世界作微塵,喻諸佛斷煩惱盡,於真如法界處,非定一●(義)也。
762 且塵在世界,而世界能客(容),煩煩(惱)在法界,而法界不染。或云煩惱在佛,而惟佛能伏。塵在世界,而世界能受也。
763 且若非世界,焉能容爾許多微塵,且若非如來,焉能伏爾許多煩惱。且世界是空,而微塵亦空,且真如是空,而煩惱亦空,故曰非定一義也。
764 世界非常可寬,容納塵埃有甚難,
765 五岳四櫝(瀆)皆總受,不論江海及諸山。
766 藂林花藥兼松竹,六道三●及四禪,
767 直是上生非相處,風輪水祭總成困(閑)。
768 直常法界還如此,煩惱摧伏有甚難,
769 不揀四生兼六類,盡得?餘證涅槃。
770 微塵道理稱揚了,向下經文事若何,
771 各請斂心合掌手,衣(依)前好了〔唱唱羅〕。
772 經:「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則是一合相」乃至「貪著其事者。」
773 此唱經文是第二約二諦,弁為重成也。言若世界實有,是一合相者,何以得知世界不實耶?若世界定實有性,法身如來,喻如世界。一切煩惱,喻如塵埃。微〔塵〕從世界而起,世是微塵所成,非煩惱不顯法身,非塵埃不顯世也。若?出眾微塵,從他方而著,他方豈不是世耶?若驅出眾煩惱,從別處而著,別處起(豈)不是法界也。此微塵之義,其事甚深也。
774 不揀山河大地,不揀日月星辰,
775 不論三惡道中,不說十方世界。
776 將來盡化作微塵,撒在空中處處勻,
777 積聚微塵成世界,將來打碎作成塵。
778 我佛身似三千界,煩惱由如世上塵,
779 世界本因塵土造,眾生能變作佛身。
780 世界上,有塵埃,眾生身上有如來,
781 佛與眾生不塞離,眾生貪變(戀)卻輪迴。
782 過●(素)
783 經云:如來說一合相者,緣微塵世界,被人一合相。如來向說過●云,被人計一合相。法喻合。若準佛意本來云,即非定性一合相也。經云:是名一合相者,即是假名一合相也。明非也,明異也。經云: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者,若世界有性,即名然合也。非有此理,故不可呵。但凡夫之人,虛妄貪著,妄計為實也。
784 微塵可得遇著風,當時幅塞滿虛空,
785 信腳夜行迷暗走,不知南北與西東。
786 眾生身分還如此,貪變(戀)?明欲火中,
787 佛與眾生雖不遠,?緣隔壁鎮長聾。
788 世間貪變(戀)是凡夫,不悟身中明月珠,
789 當日如來親為說,都公案上復何如。
790 經云:「若人言佛說我見」至「所說義不?」問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答也。「何以故?」徵也。「世尊說,我見人見乃至即非是名壽者」釋也。此是七唱之中,第四如所不分別,即?能見也。蓋為眾生故,如來說眾生病,眾生聞說為是如來有此我人壽者見也。就釋文中解,初句明凡夫我見,二句明凡夫我●(執),三句明凡夫妄計有我,故如來為說,即非是名也。
791 眾生執我為實有,世尊為說總皆●(空),
792 不解所說如來義,強生分別入繁(樊)籠。
793 金剛般若真常法,解具三明證六通,
794 五百世中能轉念,惡道三塗永不逢。
795 向下更有一唱經,便是如來相勸處,
796 各請斂心合手掌著,斷除法相唱將來。
797 經:「須菩提,發三耨三菩提者,科文云:何人不分別,問也。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者。」
798 科文云:問於何人不分別?又問於何法不分別?此是答求一切法等也,此是法空也,應如是無我知,如是無我見,如是無我,如是信解不生法相矣,指法之言。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此二諦法相也。言二諦者,即世諦第一義諦也。言是名法相者,是名取著法相也。
799 俗諦門中事相多,真空道理沒偏坡(頗),
800 曉悟大乘?相理,自然心裏伏天魔。
801 又將七寶依前施,不●演說事如何,
802 ?量阿僧祇劫數,清令雅調唱將羅。
803 經:「須菩提,若有人以滿?量阿僧祇劫世界七寶持用布施。」
804 此舉?數劫七寶布施也,布施不如持經也。言發菩提心者勝彼者,此唱經緣前文中明真身不動,眾生疑為是化身如來,所說經法?福報故,此所以舉化佛之教,巨有福報尚不如持於此經。七寶布施●(滿)僧祇界,亦不如能持此經也。若人以?量七寶滿僧祇界布施,不如發大菩提心,持經如經所行也。此唱經文是七段中,第五校量顯勝也。若廣引持經現世、●?、及當得菩提,可無盡也。
805 ?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將惠有情,
806 布施雖獲無限福,不如常轉大乘經。
807 施寶能招多快樂,官職尊崇次第榮,
808 假饒身命皆將捨,未勝常持般若經。
809 此是如來真淨法,勸人依此學修行,
810 世間貪變(戀)沈淪福,爭須似蓮花朵上生。
811 持四句,滅千災,任運心中覺性開,
812 既解持經莫取相,如如不動唱將來。
813 經:「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者,」此是七唱之中第六段,政明說法不染也。言云何為人演說者,此問應化佛身既為人說法,如何不取世間相也。答:如如不動者也。且佛化應身,雖然為人說法,如似真如不搖不動也,故經答言如如不動是也。
814 發心疑轉大乘經,總未排比不要明。
815 會得經中真經路,?過嘿嘿學修行。
816 裝香轉念尋常事,不如●(誇)張到處呈。
817 經上令教不取相,如如不動自然成。
818 有為法,右絕多,觀行觀伊事若何。
819 夢幻之身應不久,再三相勸唱將來。
820 經:「何以故?」徵也即徵詰前來有為之相也。「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者,此唱是七唱之中,第七流轉不染也。言一切有為法者,總舉有為之法也。言如夢幻泡影露電者,約六喻解釋也。言夢者,過去法如夢也。淨名經云:為虛妄見也。言幻者,現在法如幻也。淨名經:從顛倒起也。約注云過去法如夢,現在法如電,依報如幻,政報如露,三受如泡,業行如影。言三受法者,即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言應作如是觀者,佛勸令於有為法中,但作此觀,故得如如不動也。
821 散勸文
822 亦是結勸行人,應當學佛作如是觀也。
823 從前已過人間事,隱影思量夢一般,
824 現在榮華如似電,未來虛幻不堪觀。
825 中秋八月演朝露,滴滴如珠草上懸,
826 也似人身?兩種,未客(容)快樂卻巡鐶(循環)。
827 一泡破,一泡成,雨點如珠水上行,
828 也似人身?兩種,這邀(邊)纔死那邊生。
829 業如影,行如身,行業還同影與人,
830 善業感招生勝處,業緣重即卻沈淪。
831 佛教如是觀虛幻,弁取前生識取因,
832 莫在有為心有相,如如不動是名真。
833 序分政宗今講了,流通末後意如何,
834 一段經文三段唱,且當第一唱將羅。
835 經:「佛說是已者」此是流通分中,第一標佛化畢也。言已者,畢竟了絕之義也。
836 佛是牟尼三界主,經是金剛一卷經,
837 說是慈尊親為說,人天總得悟無生。
838 辭法座,捨花臺,修羅大眾意徘●(徊),
839 奉計當時聞法了,誰人領解唱將羅。
840 經:「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至「聞佛所說者。」此是第二段,表眾同聞也。言長老者須菩提者,已如上弁,比丘者,亦如上弁也。
841 言比丘尼者,佛度夷(姨)母之時,阿難三請如來。言三請者:一、直請,二、舉恩請,三、舉過去,諸佛皆有四眾,然可度也。尼者女也。尼有八敬,百、罵、舉、受、懺、請、安、恣,是其八也。優婆塞者,近佛界(男)也。優婆夷者,近佛女也。光淨曉潔,名之為天,有多恩義,名之為人。言修羅者,唐言不斷疑神。問:何名不斷疑?答:此人修行五度,而生悔心,故名不斷疑也,亦名不飲酒神也。七勸
842 祇園會裏談真教,能問慈尊是阿誰,
843 算料別人應不敢,莫過長者須菩提。
844 解空羅漢多方便,起坐如來鎮塞隨。
845 不遣四生著有相,三乘總要悟無為。
846 比丘僧,比丘尼,同聞般若契根機。
847 不說當初佛在日,如今聞說也●(歸)依。
848 一會人,一會天,梵王帝釋及諸仙,
849 為聽金剛般若法,同時總在世尊前。
850 此經一卷最幽玄,廿句
851 夜叉眾,●撻婆,修羅又有緊那羅,
852 八部龍神千萬眾,五音六律奏箏歌。
853 圍寶座,遶花臺,覺道菩提心已開。
854 信受奉行歡喜處,分明好為唱將羅。
855 經:「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者,第三歡喜奉行也。言歡喜者有三清淨。言三清淨者:一、能說清淨,是佛也;二、所說清淨是教也;三、聞經得果清淨是眾也。具此三義,故得歡喜奉行也。
856 上來有三:一、序分,二、政宗,三、流通。初從「如是我聞」至「敷坐而座」為序分;二、從「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至「應作如是觀」已來,為政宗分也。三、從「佛說是經已」至「信受奉行」名流通分。三段不〔同〕。就流通分有三:第一、標佛化畢,即「佛說是經已者」是也。第二、表眾同聞,即「長老須菩提聞佛所說」是也。第三、歡喜奉行,即「皆大歡喜信受奉行」是也。三段不同,總是一卷經文。
857 解釋已竟,從此外覓●(送)路而走,七勸任用者也。
858 貞明六年正月□日,食堂後面書抄清密,故記之爾。
859 四、〔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一)
860 (上缺)□宮振動皆驚怖,童子真心福感招,
861 從此必應成正覺,誓向菩提駕法橋。
862 第一名曰怖魔,第二何名乞事。上從諸佛乞法,下從檀越乞食。
863 袈裟纔掛體,便得為僧相。
864 生滻不結周,不求於利養。
865 隨分且過時,不起於溢蕩。
866 早願證生空,生死休來往。
867 一件袈裟掛在身,威議(儀)去就與常人。
868 周遊雲水為家舍,到處青山與作鄰。
869 禁制貪嗔除望(妄)想,經行樹下廣修真。
870 上從諸佛求真法,下化迷徒出苦津。
871 周遊雲水不為難,掌缽巡門化一餐,
872 百納(衲)遍身且過日,一瓶添了鎮長閑。
873 看經每向雲中寺,欹枕遙思海上山,
874 觀此世徒(途)渾似夢,誰能終日帶愁顏。
875 第三名曰淨持戒。
876 既辭父母作沙門,意願修行出世塵,
877 軌範每常長不闕,威儀未省暫離身。
878 行時不離三依(衣)眠,出宿還須普告陳,
879 進上(止)終諸過馬勝,威駝(逶迤)行步與常倫。
880 松篁勁節,未可化其堅貞;
881 霜雪瑩明,難可儔於皎白。
882 禁制身心無毀犯,名聞利養弟隨身。
883 由持戒故得定,因定乃得神通,
884 功德憑此周圓,任軍(運)無之惡業。
885 欲得當來登彼岸,要持淨戒護浮囊。
886 或雲淨命則乞事中攝離四邪五邪等。或云破惡即淨持戒,如魔思女持戒,猶如破毒氣,直到命終不犯戒故。以下解眾。言眾者上略故。具足義記云:眾和合故,梵語僧伽,此雲和合。僧具理和事和,僧德僧類,四人已上,訢遵揭離雜諍競,故云和合。戒和若聖若凡,必同遵;見和隨淺隨深,須總解。
887 利和一錢一鐵悉同沾。
888 身和共住長幼,周(同)居伽藍。
889 口和不淨不譚善惡絕氣雲。
890 意和蜜蜜(密密)修行不違背。
891 六事依行無欠闕,終諸便是好師僧,
892 不論崔盧柳鄭,莫說姓薛姓裴,
893 僧家和合為門,到處悉皆一種。
894 尊化存其夏臘,任軍(運)已遣榮枯。
895 同向解脫門中,合受如斯覆陰(蔭)。
896 一縷袈娑身上掛,堪與門徒長福田。
897 身披縷褐福田衣,堪與門徒作所歸,
898 戒似天邊秋夜月,防非止惡要精持。
899 僧家只合為和順,也不行藏說是非,
900 唯有出家佛弟子,和合所以得如斯。
901 經云:「千二百五十人俱,」名舉數也。僑陳如等五人,迦葉兄弟並諸眷屬共一千人,舍利弗目乾連並眷屬二百人,那舍長者子又領五十人,共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除五不論。與者共也,兼也,共也之義。大者約數得名。即門(問)何等之人?經說比丘之眾;其數都來多少?經:「千二百五十人俱。」
902 若說當日其(祇)園會,羅漢莫非皆上皆(智),
903 盡具三明及六通,??出來能自在。
904 忽見神通化眾人,瞻禮悉能皆滅罪。
905 若非見者發人心,能與眾生作依賴。
906 虔虔住意近花臺,合掌顒顒囋善哉。
907 聞道世尊居法會,諸天聖眾競推排。
908 焚香不離芙蓉坐,瞻睹常於翡翠臺。
909 盡赴祇園清淨會,願聞正法唱將來。
910 經云:「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此兩句是總標千二百五十人俱也。法華經云:此經略囋。維摩經云:金?各隨道理。大者有其三義:第一為大,超有學故。第二智大,盡煩腦(惱)故。第三用大,具三明六通故。「阿羅漢」者,釋有三義:第一云永害煩惱賊故。第二不生,更不招感後有身故。第三云應共(供)堪消人間廣大供養。「眾所知識」者,指諸大羅漢嘆也。德位既大,卓爾異常,熟(孰)不知名而欽之,熟(孰)不知之貌仰之,故眾所知識。皆是者,德位既大,行業相似,故云皆是大也。
911 偉哉羅漢,位極難階。超有學之流,越凡夫之輩。智具十智,通具六通,叨掘三明,包含八解,●磨口劍,斷六賊於解脫之場;張綰定弓,射四魔於菩提之路。用精進馬甲冑射煩惱賊,射煩惱之賊,破無明之惡,生死之箭爰傷,以念之為戈矛,算?明而莫鄙,斷五明之株杌,忍草猶是不令生,燒煩惱之叢林,遣覺花而漸茂。父母胞胎而不受,人間供養而堪消,現大身而●(逼)塞虛空,化少身形如芥子。忽湧身於霄漢,頭上火焰而炵炵,或隱質於地中,足下清波而浩浩。供養者現世獲福,毀謗者墮落於阿鼻。
912 名聞遐邇共遵,道得(德)名高已遠,
913 擁搭霞衣親在會,同聞出世甚深經。
914 結使皆能斷,身登解脫床,
915 神通人莫側(測),心智福無●(疆)。
916 盡已超凡界,去住是尋常,
917 若能贍禮者,罪滅幾生殃。
918 神通羅漢盡知名,見者能令福智生,
919 不向三塗親往返,免於六道受身形。
920 個個盡皆除結使,人人各自化群情。
921 未委當初佛會裏,慈悲請為烈(列)其名。
922 龍天八部竟徘徊,合常(掌)顒顒唱善哉,
923 菩薩聲聞皆赴會,諸天聖眾盡相摧(催)。
924 三三盡遶蓮花坐,兩兩相隨近寶臺,
925 大眾虔心合掌著,要問名字唱將來。
926 經云:「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離盤陀伽〔難陀〕、阿難陀、羅?羅、嬌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俱羅〕阿●婁?。」言「長老」者,年高臘長,僧中上首之倍(輩)也。舍利弗者,具足雲●舍利佛怛羅,此云身子。以母氏身品異常,是彼之子,故云身子。亦云鶖子。謂舍利弗是鳥,唐言鶖鷺。此鳥眼目明利,其母相似,故以為是彼之子也,故云鶖子。王舍城內,有大論師,號摩陀羅,是鶖子之外氏矣。王見聰惠,博達多心,遂封賞一邑,充為捧(俸)祿,其有一女鶖鷺,後時南天竺國有一論師,詣上茅城,名憂波提,以鐵葉葉●恐溢出經書,頭裁(戴)火盆,表離愚暗,即扣論擊鼓,告集國人,欲與摩陀羅定其優劣。
927 摩陀既食國捧(俸),合與新來論譚。
928 離家疑(擬)去論臺,路見二牛相觝。
929 南邊其形稍黑,北伴(畔)來者體黃。
930 四腳距地而起,噴●嚂●而雲非,
931 南伴(畔)觝退北邊牛,心裏此時便驚怖。
932 摩陀羅見此事,遂乃自思惟:「今日對揚,我定將失。南邊之者,以況新來,北伴(畔)之徒,擬將似我。墮負之逃,先現於前;似此因由,我定輸失。」西天之法,論善最遵(尊),緣有新來,咸皆集會。帝王宰輔,鑾珮雲臻,剎利首陀,車騎先至。
933 摩陀心中驚怕,今日又逢作者,
934 腳澀步步●(懶)行,恍惚不知高下。
935 各自盡到論場,國王親排御駕,
936 看他賓主往來,問答不曾放捨。
937 陀羅國內盡知名,論鼓譚,最有聲,
938 提舍忽然從外入,擊陽(揚)法鼓更聰時。
939 窮究三枝源本末,更兼喻,甚能鶩(驚),
940 問難往來如劈竹,放關辭辯似流星。
941 陀羅論義不如他,詞辯縱橫不那何,
942 嘲誚分明如馬勝,機關深遂(邃)若玄何。
943 詞峰峻辯人難並,提舍其如雷震嚮(響)。
944 恰到浮圖卓勢力,論情聰利更無過。
945 捨提(提舍)得勝,齊唱好聲。王詔所司,合封一邑。群臣商議,不久論言,國不嫌寬,何由害邑。但奪陀羅之捧(俸)與提舍論師,又不危國祚,賞罰齊施。輸者自合甘心,羸(贏)者無妨感激,遂依臣命,奪邑賞之。提舍此時,會身不得也。王臣散後,士庶歸家,於後別時,乃看陀羅,申其罪過。
946 「小輩非常罪過,不合望(妄)申彼我,
947 為對國王大臣,不免便昇高坐(座)。
948 客主也合相饒,不合望外折挫,
949 慈悲願賜哀憐,今日特來酬賀!
950 縱有言辭輕觸處,幸垂佛眼悉相□。」
951 摩陀羅報提舍曰:
952 「何幸得陪高論,慶喜至心不盡,
953 何異擲石成金,有似拋磚之分。
954 想料非吾底(抵)對,墮負誓不相恨。
955 問難深愜王臣,封邑合當本分。
956 我有一女在家,性行不方(妨)柔順,
957 見汝少俊聰明,且要從其□□。
958 羨君持論世間無,藝業精通盡不如,
959 感得王臣生□□,□□□□□□□。
960 我有端嚴一個女,願聽他門給事須。
961 (下缺)
962 五、〔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二)
963 昇坐已了,先念偈,焚香,稱諸佛●薩名。
964 自從大覺啟玄門,鹿菀(苑)靈山轉法論(輪)。
965 五部三乘諸海藏,流傳天下總沾恩。
966 僧尼四眾來金地,持花執蓋似奔雲,
967 此日既能拋火宅,暫時莫鬧聽經文。
968 三乘聖教實堪聽,句句能教業鄣輕,
969 不但當來成佛果,必應累劫罪山崩。
970 朝朝只是憂家●(業),何曾一日得聞經。
971 大眾暫時合掌著,聽法●(齊)心能不能?
972 但少(小)僧生逢濁世,濫處僧倫,全?學解之能,虛受人天信施,東遊唐國幸(華)都,望君賞紫,丞(承)恩特加師號。擬五臺山上,松攀(攀松)竹以經行;文殊殿前,獻香花而度日,欲施普化,爰別中幸(華)。負一錫以西來,途經數載;製三衣於沙●(磧),遠達崑●(崙),親牛頭山,巡于闐國。更欲西登雪嶺,親詣靈山。自嗟業鄣尤深,身逢病疾,遂乃●(遠)持微德,來達此方。睹我聖天可汗大迴鶻國,莫不地寬萬里,境廣千山,國大兵多,人強馬壯。天王乃名傳四海,得(德)布乾坤,卅(三十)餘年,國安人泰。早授諸佛之記,●(賴)蒙賢聖加持,權稱帝主人王,實乃化身菩薩。塈協九〔□〕之寵,爰承聖主諸恩,端正無?,諸天公主爺(鄧)林等,莫不貌奪群仙,顏如桃李,慈人玉潤。諸天特懃,莫不赤心奉國,忠孝全身,掃戎虜於山川,但勞隻葥(箭);靜妖紛(氛)於紫塞,不假絣紘。遂得葛祿藥摩,異貌達但,●(競)來歸伏,爭獻珠金。獨西乃納駝馬,土●(蕃)送寶送金。拔悉密則元是家生,黠戛私(斯)則本來奴婢。諸蕃部落,如雀怕鷹;責(側)近州城,如羊見虎。實稱本國,不是虛言。少(小)僧幸在釋門,□敢稱讚。更有諸宰相、達干、都督、敕使、薩溫、梅錄、●使、地略,應是天王左右,助佐金門。官僚將相等,莫〔□〕●匡國界,內奉忠懃,為主為君,?詞(辭)曉夜。善男善女檀越,信心奉戒持齋,精修不惓。更有諸都統毗尼法師、三藏法律僧政、寺主禪師陀尼眾阿姨師等,不及一一稱名,並乃戒珠朗曜,法水澄清,作人天師,為國中寶。更欣廣申讚歎,恐度時光,不及子細談揚,以下聊陳懺悔。凡是聽法,必須求哀,發露懺悔,先受三歸。次請五戒,方可聞法,增長善根。然後唱經,必獲祐福,稱三五聲佛名。佛子
973 長嗟累劫沈生死,輪迴六道幾時休,
974 三塗地獄受辛懃,只為多生造惡業。
975 煞生偷盜邪婬罪,妄語朝朝誑聖賢,
976 綺語兩舌出惡言,不怕當來三惡道。
977 貪嗔邪見遇癡業,定作三塗惡道因,
978 不逢善友為哀憐,牛頭夜叉諍肯敵。
979 拋在鑊湯爐炭內,鐵叉攪轉問根由,
980 前生為什沒不修行,今日還來惱亂我。
981 刀山劍樹?(驅)令上,猛火爐灰急遣行,
982 鐵鷹來啅眼睛穿,鐵●(狗)競來食心髓。
983 黑繩十字縱橫朾(釘),如似碁盤十字絣,
984 後教獄卒下●(鑿)冠,聚集嗥咷稱●痛。
985 若說三塗諸苦惱,百千萬劫實難言,
986 鑯(鐵)人聞談也心悛(酸),善男善女豈不怕。
987 只為平生無善友,不教鑯(懺)悔悔前愆,
988 凡夫十惡未能拋,努力今朝須懺悔。稱佛子
989 十●(條)惡業最難言,百千萬劫●(卻)?緣。
990 今日齊心須懺謝,剎般(那)命盡便生天。
991 門徒弟子,今日既來法會,大須努力,齊心合掌,與弟子懺悔十惡五●〔逆〕之罪,洗除垢穢,起●(殷)心淨心,來世往生西方淨土。連(蓮)花化生,永拋三惡道,長得見彌陀,願不願?能不能?善哉善哉!稱可佛心,龍天歡喜,必當罪滅三世。諸佛國地之日,總是凡夫,皆因善知識,發露懺悔,得成佛果。過去諸佛已成佛,現〔在〕諸佛今成佛,未來諸佛當成佛。門徒弟子,既解懺悔,改往修來,未來世中,必定成佛,更莫生疑。稱名次請十方佛為作證明。弟子某甲等,合道場人,?始已來,造諸惡業,煞生偷盜邪婬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度,造貪嗔癡,飲酒食肉,煞父害母,破塔壞寺,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男起染心,污淨行尼。女起染心,污持淨戒僧,興身口意,毀罵僧尼。用三寶物,依官協勢,驅逼僧尼,劫●(奪)田水。或時驅便(使)僧伽奴婢,或因王法,出兵抄劫。擄掠他人,奪他妻女,劫他財物。勞(撈)魚放火,焚燒山林,開決渠河,乾煞水族。行住坐臥,傷其含識。耕田伐木,誤傷蟲命。放鷹走狗,煞害生靈,夫背其妻,別永(求)美色。妻背其夫,別貪男子,已(以)此而言,身口意●(業),造一切罪。今日今時,菿(對)十方佛,對十方菩薩,對三乘經,對十方僧,對諸大眾,不敢覆藏,志心懺悔,願罪消滅●(三說)。
992 凡夫造罪若須彌,從來不覺總不知,
993 不懺定應●(沈)惡道,若能懺悔便?疑。
994 如似積柴過北協(斗
陡),車牛般載定應遲,
995 當風只消一把火,當時柴埵(堆)便成灰。
996 弟子等名生作福,今生又得人身,
997 朝朝聽法聞經,日日持齋受戒。
998 縱有些些罪鄣,懺悔急遣消除,
999 如斯清淨之心,必須龍花三會。
1000 懺悔已了,此受三歸,復持五戒,便得行願相扶,福智圓滿,將永佛果,永曉(免)輪迴。必受三歸,免沈邪道,歸依佛者,不隨(墮)地獄。歸依法者,不受鬼身。歸依僧者,不作畜生。門徒弟子,受此三歸,能不能,願不願?稱佛名。佛子
1001 歸依三寶福難陳,免落三塗受苦辛,
1002 不但未來成佛果,定知累劫出沈淪。
1003 那謨那耶,那謨捺摩耶,那謨僧伽耶,三說。歸依佛兩足尊,歸依法離欲尊,歸依僧眾中尊,三說。門徒弟子,言歸依佛者,歸依何佛?且不是磨(摩)尼佛,又不是波斯佛,亦不是火祅佛,乃是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歸依法者,乃五千卷藏經,名之為法。歸依僧者,號出家。乃是四杲(果)四向,剃●(髮)染衣,二部僧眾,真佛弟子,號出家人,且如西天有九十六種●(外)道,此間則有波斯、摩尼、火祅,哭神之輩,皆言我已出家,永離生死,並是虛誑,欺謾人天。唯有釋迦弟子,是其出家,堪受人天廣大供養,稱佛名。
1004 其嗟外道百千般,忍飢受渴杍(存)顛,
1005 自誰誰(誑誑)他無利益,何曾死後得生天。
1006 生天先要調心地,持齋布施入深禪,
1007 每到日西獨喫飯,飢人遙望眼精(睛)穿。
1008 念佛。次下請十方佛,作大燈(證)明,便受五戒,門徒弟子,能不能?願不願?善哉善哉!夫五戒者,是成佛之良因,為入聖之要路,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五百戒。近事男,近是女,八戒十戒,並從五戒而生,天名五星,在地名五岳,在道教為五行,在儒為五帝,在釋為五戒。
1009 第一:不得煞,能持否?
1010 佛在靈鷲山之日,有一長者婆羅門,
1011 向前合掌聞(問)如來,相好端嚴何日德(得)?
1012 佛言長者聽吾語,諸佛如來多劫修,
1013 未曾故煞一眾生,因此面輪如滿月。
1014 三十二相同金色,八十種好悉圓明,
1015 一一相好進修時,先用身心持五戒。
1016 含靈有識永長命,豈忍將刀煞害他,
1017 或是菩薩化身來,或是諸佛慈悲性。
1018 或是父母為畜類,或是兄弟作牛羊,
1019 凡夫不識是親姻,肉眼何曾分聖眾。
1020 利刀截割將來喫,養者凡夫惡業身,
1021 百千萬劫墮三塗,奉勸門徒不須煞。
1022 廣說煞生因果業,百劫宣揚?盡期,
1023 善男善女要思量,今日須聽法師語。
1024 第二,不得偷盜,能持否?
1025 佛在鹿野園中日,巍巍相好似金山,
1026 梵王帝釋散香茄,八部龍神陳供養。
1027 有一商人來獻供,請問如來往昔因,
1028 毫光遠照若須彌,因地之中持何戒。
1029 佛言商人聽吾語,我於過去百千生,
1030 下至寸草不曾偷,未記黃昏偷他物。
1031 八十種好過人相,三十二相勝天尊,
1032 一一相好進修時,皆用身心持五戒。
1033 若人故意偷他物,必感當來貧賤因,
1034 作驢作馬負償他,銜鐵帶●(鞍)多飢渴。
1035 蹄穿●(腰)〔□〕蟲咀唼,口中橫骨不能言,
1036 重?捧打遍身穿,只為前生偷他物。
1037 或為奴婢償他力,衣飯何曾得具全,
1038 夜頭早去阿郎嗔,日午齋時娘子打。
1039 露頭赤腳看羊馬,冬寒夏熱敢辭辛,
1040 年年轉賣作良人,如佽(似)行錢無定住。
1041 行偷現世遭枷鎖,世人眼見不虛言,
1042 來生還債極為難,今日須聽法師語。
1043 第三,不得邪婬,能持否?
1044 佛在祇園精舍內,五百居士獻香花,
1045 人天大眾聽經文,善男善女聞妙法。
1046 如來為有邪婬罪,能為生死作根由,
1047 百劫千萬受沈淪,莫不皆因含欲境。
1048 妻若邪婬拋兒●(婿),來生還感沒丈夫,
1049 朝朝獨自守空房,日日孤單無倚枆(托)。
1050 夫若邪婬拋女子,來生妻子不忠良,
1051 見夫出後便私行,只是街頭覓共事。
1052 未客(容)命斷沈三有,獄卒牛頭不放君,
1053 男拋銅柱為邪婬,女臥鐵床為逃走。
1054 自家夫婦須知限,莫抱非處及非時,
1055 若在寺院及僧房,行非便得邪婬罪。
1056 或時持齋受八戒,或時絜淨入壇場,
1057 夫妻相●(觸)破威儀,應知亦犯邪淫罪,
1058 非道依男女相,不得餘處犯根門,
1059 莫同大石縱愚癡,不揀前頭及後面。
1060 法師今朝分明說,只●(怨)門徒不覺知,
1061 自今已後要分明,莫似往前行草草。
1062 第四,不得妄語,能持否?
1063 佛在王舍城中日,提婆達多共王親,
1064 敕教國內及州城,第一不得供養佛。
1065 如來乞食巡三匝,都來檀越不開門,
1066 有一老婢出來迎,布施如來一團飯。
1067 如來及與諸賢聖,塗檀結淨便充齋,
1068 諸佛神力不思儀,變城(成)上味天甘路(露)。
1069 如來親自與發願,願教善女早生天,
1070 外道尼●自相驚,大家聚集呵呵笑。
1071 衢(瞿)曇深解虛●(誑)語,忍飢不得出妄言,
1072 一團乾飯不將難,如何便得生天杲(果)。
1073 如來報言尼●子,我佛因果不思儀(議),
1074 如似良田用水澆,一種時收千。
1075 不同外道愚癡輩,誰感人天養活身,
1076 如似種子●田中,種卻一石收五。
1077 佛如尼俱律陀樹,子小如似黑由麻,
1078 垂條聳?百千尋,五百乘車蔭總遍。
1079 如來應時舒舌相,上至諸天世界中,
1080 吾從累劫不虛言,因此得城(成)?上覺,
1081 故諸端語便城(成)佛,虛誑能招惡業因,
1082 來生舌相不團圓,凡所出言人不信。
1083 自誑誑他?利益,現世人聞不喜勸,
1084 墮於地獄劍山中,拔出舌相利刀斬。
1085 第五,不得飲酒食肉,能持否?
1086 佛在拔提何(河)邊日,有一善女請僧齋,
1087 次當羅漢赴齋時,檀越好心教飲酒。
1088 要諸羅漢諸風疾,不興惡念醉僧人,
1089 齋了到來寺門前,缽盂撲碎街頭臥。
1090 袈裟到(倒)拽方裙破,錫杖梯拋帽子偏,
1091 醉臥如同死蝦蟆,來往人看拍手笑。
1092 佛即常(當)時集僧眾,與拽將來入寺中,
1093 三番結磨立條章,從此僧尼遣斷酒。
1094 煞父害母皆因酒,破●(塔)壞寺為甜將(漿),
1095 三巡呷了便顛狂,不怕閻羅兼獄卒。
1096 食肉從來佛不開,為徒(圖)香美煞將來,
1097 爛搗椒薑滿碗著,更添好酒唱三臺。
1098 不怕未來地獄生,如今且要肚羸垂,
1099 自家身上割些喫,有罪無罪便應知。
1100 或是諸佛為畜類,或是菩薩化身來,
1101 若能不食眾生肉,賢聖同聲讚善哉。
1102 上來已與門徒弟子,受三歸五戒了,更欲廣說法門?邊,窮劫不盡。次下便與門徒弟子唱經,能不能?願不願?念佛三五聲,佛說阿彌陀經。將釋此經,且分三段,初乃序分,次則正宗,後乃流通,一句一偈,價值百千兩金,我門徒弟子細解說。即將已此開讚大乘阿彌陀經所生功得(德),先用莊嚴可汗天王,伏願壽同日月,命等乾坤,四方之戎虜來庭,八表之華夷啟伏,奉為可汗天王。念一切佛。諸天公主,伏願雲仙化態,鶴質恆芳,長丞(承)聖主之恩,永沐皇王之(寵)。念佛。諸天特懃,奉願命同松竹,不逢彫(凋)謝之災;福等山河,永在聖天諸後。諸僧統大師,伏願琉璃殿內,高然(燃)般若諸燈;阿耨池邊,永讚?生之偈。諸宰相,伏願福齊海岳,壽對松椿,永佐金門,長光聖代。諸都督、梅錄、達干、敕使、●(莊)使、薩溫、地〔略〕,應是在衙諸官人等,總願人人增祿位,各各保●(延)年,官職漸高遷,居家長安泰。諸寺毗尼、法律僧政、法師、律師、諸僧眾、尼眾、阿姨師,總願龍花三會,同登解脫之床,賢劫數中,早證?為之果。諸憂婆塞、憂婆姨,伏願善根日進,皆逢千佛之光,不●(退)信心,亦值龍花三會。更三塗息苦,地獄停酸。在床病人,早得痊差。懷胎難月,母子平安。獄內囚人,速蒙放赦。殊鄉遠客,早達家山,路上行人,不逢災難。為奴為婢,願〔□〕憍(嬌)憐。負債負財,恩寬平取。聾者能聽,啞者能言,●(跛)者能行,盲者能見。已(以)此而言,四百四病,總願消除。一切願心,早得圓滿。兵戈不起,疫癘休生。五●(穀)豐登,一人一樂業,總持十善,十惡休行,同梧(悟)真乘,斷除邪見,普共未來,同城(成)佛果。為此因緣,念一切佛。佛子。
1103 大乘功得(德)最難量,先將因果奉天王,
1104 壽命延長千萬歲,福同日月放神光。
1105 四遠總來朝寶座,七州安泰賀時康,
1106 現世且登天子位,未來定作法中王。
1107 鄧林公主似神仙,不但凡夫佛也憐,
1108 欲識從前生長處,應知總在率陀天。
1109 雖居欲界超凡位,晨昏每向聖王前,
1110 願生正見除邪見,來生早坐紫金連(蓮)。
1111 更欲廣談名相,又恐虛度時光,
1112 不如講說經文,早得菩提佛果。
1113 但綠(緣)總愛聲色,所以污出言詞,
1114 莫怪偈頌重重,切要門徒勸喜,
1115 至如裟婆世界,須將身色化身,
1116 上方香積如來,聞香便成佛果,
1117 或有因味悟道,或有因解發心。
1118 五大乘者,五境總成佛事,一切物並是真如。
1119 蓮花出在污泥中,煩惱變城(成)〔□〕果。
1120 不同大乘執見,每生分別之心。
1121 不知五境本空,便言障人道果。
1122 聲香味觸本來空,空與不空總是空,
1123 法界?來本清淨,都不關他空不空。
1124 此娑婆世界,以音聲為佛事,如來●(所)以現世(卅)二相。但聞聲教,便成道果。維摩經說:香積佛國,人但聞香,便成佛果。法花經說,法喜禪悅,食了即是味,故知以味為佛事。花嚴經說:善哉童子,參善諸識,逢一婬女,婬女告童子曰:「我有一法,能度眾生,一切男子煩惱,輕者手觸我身,便成佛果;煩惱稍重者,來抱我身,共我口子,便成佛果;煩惱極重者,共我宿臥,便成道果。」故知以觸為佛事。此身香味觸,悟其空性,即與真如不別,迷其空裡(理),即是六塵煩惱。法師即將少許偈讚,化人?罪過。已下便即講經,大眾聽不聽?能不能?願不願?佛說阿彌陀經。
1125 梵語母那,唐言名佛。佛者覺也,有三覺:一者自覺,勝諸凡夫,凡夫之人不自覺悟。二者覺他,勝諸獨覺,雖自覺悟,不能覺他眾。三者覺滿,勝諸菩薩。所以者何?菩薩雖修三●,了未圓滿,云何得知。經說十地菩薩,隔如輕羅而觀日月,如隔蟬紗而觀佛性。故知覺性未圓,福智由少。唯佛大覺,三覺圓明,出過三乘,故名為佛。且如釋迦如來於三?數劫,修持萬行,六婆羅密。第一僧祇劫中,供養七萬五千佛,最後如來名曰寶髻。第二僧祇劫中,供養七萬六千佛,最後如來名曰然燈。第三僧祇劫中,供養七萬七千佛,最後如來名曰勝觀。三?數劫外,於一百劫中修相好業。金剛經云:我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佛,悉皆供養?空過者。花嚴經云:
1126 ●(剎)塵心念數可知,大海中水可飲盡,
1127 虛空可量風可計,?能說佛功德。
1128 梵云阿彌陀,言?量壽。且知應言阿波囉米多,阿之字,唐言是?。波囉二字,唐言是量。米多二字,唐言是壽。梵云索(素)怛囉,唐言是經,或言是線。前言「佛說」,乃是釋迦如來金口所說。說者,言說屬其聲,故知此界,因聲悟道。?量壽者,乃是佛名。問此如來,在於何處。
1129 西方去此十恆沙,有佛如來似釋迦,
1130 城(成)佛已來經十劫,長於彼國坐連(蓮)花。
1131 十方雖有諸賢理,就中此國最堪誇,
1132 不同此界多煩惱,莊嚴爰是法王家。
1133 地是黃金山是玉,林是琉璃水是茶,
1134 三春早喫頻婆果,此間四月咬生瓜。
1135 他家淨土人端正,釋迦世界●吒,
1136 頻伽共命生西國,此處由來足老?。
1137 大體彌陀佛國,不同別處天堂,
1138 一切煩惱全?,只是聞經念佛。
1139 不逢生老病死,又?恩愛別離,
1140 有情雖是化生,不同此間業力。
1141 既?秋冬春夏,豈逢冷熱交煎,
1142 朝朝合掌花開,日日彌陀受記。
1143 上來所唱阿彌陀經,唐言?量壽,即是?量壽佛國中,行萬行,六波羅密,及至果位,遂得壽命?量,即是從果為名。次言無量壽國,乃從化主為名,如言漢國,漢是其人,國是其境,亦乃從人為名。今言?量壽國,或言淨土,或稱極樂世界,或稱常樂之鄉,或稱安養之方,差別眾名,不可具說。且初言淨方,言淨土者,有兩般淨:弟(第)一有情淨,第二?〔情淨〕。言有情淨者,?三惡道;?十善不,?四百四病,?黃門二刑,?蚖?(蛇)●蠍及諸毒蟲、毒鳥、毒獸等。?有女人,●(總)是男子。?百八煩惱,皆共卅七菩提分法。?有聲聞,●是菩薩。?有胎生、卵生、濕生,皆是化生。非異●(熟)業之●(招)感,並一生補處,十地菩薩連(蓮)花生,不同諸處受異熟業,蟲蛆金翅鳥等,受化生身,?有刀兵,?有奴婢,?有欺屈,?有飢饉,?有王官,即是?量壽佛為國王,觀音勢志為宰相,藥上藥王作梅錄,化生童子是百姓。不是納穀納麥,納酒納布。唯是朝獻花香,暮陳梵讚,更?別●(役)。已(以)此如(而)言,?有十悲、八苦,?有一切不可意事,唯有共命頻伽之鳥。非是業力受此鳥身,皆是?量壽佛宣流變,欲令發音念佛念僧之聲。或言極樂世界者,?有眾苦,但受法樂。非是五欲不淨之樂也。或稱常樂。常受法樂,?有苦●(辛),故稱常樂。不同此土,早朝唱歌,日午苦來,發聲便哭。或稱安養之鄉,乃是安樂養神之地。更欲廣說,恐廢時光,上來總說有情淨。次下言?情〔淨〕者,為地、水、火、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等。…言地淨者,金銀等七寶,為地所草不,並是香花,或是眾寶。?有荊●(棘)沙礫●鹵之地,?有高下坑坎埠,?有山石溪澗溝洫,?有毒草毒木苦參等物。已(以)此如(而)言,?有一切不可意物,唯有可意花香珍寶等物。言水淨者,所有泉自水池,具八功德,皆生眾寶,雜色連(蓮)花,大如車輪,池底金沙,四邊寶樹波動作聲,皆念三寶名。也?有清泥●(臭)穢,魚鱉蟆水族之類。亦?增?澸(減),冷熱混濁,澄清如鏡,照耀諸天,一切聖賢,皆共讚歎。言火清(淨)者,此乃有情、?情內外火也。言有情內火者,四大調適,?熱病瘡腫煩惱之火,及以婬欲熱惱之火。有情蜼(雖)具四大,不同此國,有增有減,咸惱亂眾生也。言?情外火者,此?量壽國,既是淨土,故?三災,亦?憂熱。不同此土,三災時起,七日並出,焚燒欲界及二禪等,兼諸地獄日夜火起,焚燒有情。已(以)此而言,?有憂熱之火也。言風淨者,亦具有情、?情內外之風者。有情內風者,?卅六般風黃之疾,言?情外風者,?團風、黑風、黃風等,吹山拔樹之風也。及三災起時,懷三禪等。淨土雖有內外之風,內風滋潤眾生,外風乃開花結子,或吹林木,雅韻清和,念三寶名,說八正道也。前言六塵淨者,第一色清(淨)者,二十種色者,聊申棟(揀)別,青莫(黃)赤白四種色,經中具說有四般連(蓮)花也。影、光、明、三種色赤(亦)有,故經說有樹林,故有影也。光者:一則佛光,二乃聖者身光,三者日月光。雖言淨土,亦有日月,不同諸天身光自照,故無日月。何以得知淨土有日月?經云:長於晨旦,持眾妙花供養十方?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經言晨旦食時,故知有日月也。?有日月,即便有闇,所以者何?一日一月,照四天下,故有晝夜。不可一日一月,長在淨土之上,而不運行,?此道理,或言佛神力,故光照?闇,即便有理也。煙、雲、塵、霧,此四種色,淨土應?,何以得知。(下缺)
1144 六、〔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三)
1145 (上缺)復次,舍利弗,彼國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1146 此鳥韻□分五:一、總標羽族,二、別顯禽名,三、轉和雅音,四、詮論妙法,五、聞聲動念。
1147 西方佛淨土,從來有異禽,
1148 偏翻呈瑞氣,寥(嘹)亮演清音。
1149 每見袪塵網,時聞益道心,
1150 彌陀親所化,方悟願緣深。
1151 青黃赤白數多般,端政珍奇顏色別,
1152 不是鳥身受業報,並是彌陀化出來。
1153 白野鶴,鄜州進。輕毛坫(沾)雪翅開霜,紅觜(嘴)能深練尾長。
1154 名應玉符朝北闕,體柔天性瑞西方。
1155 不憂雲路闐河遠,為對天顏送喜忙,
1156 從此定知棲息處,月宮瓊樹是家鄉。
1157 西方鳥即不如然,毛色雖同性還別,
1158 各各解談微妙教,聞者咸皆發道心。
1159 上來一唱不思議,總說西方有好鳥。
1160 向下烈(列)其名字,不知道理如何。
1161 都講闍梨道德高,音律清泠能宛轉,
1162 好韻宮商申雅調,高著聲音唱將來。
1163 經:「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下缺)
1164 七、〔佛說阿彌陀經講經文〕(四)
1165 地獄苦吟
1166 欲明大教之由漸,先須讚嘆大師,
1167 慈悲化道多般,練行修因三劫滿。
1168 親說一乘真實教,為度群生歸本源,
1169 娑婆世界不堪居,巡曆(歷)三塗輪轉苦。
1170 劍樹刃刀霜雪白,有人見者總心寒,
1171 盡是前生不孝身,受報罪根何日息。
1172 火起燒身生復死,何時得受福人身,
1173 畜生修羅也不堪,餓鬼不聞漿水字。
1174 更有鐵城千萬丈,四門煙起火炎炎,
1175 東西馳走苦聲高,南北交分空裡叫。
1176 今勸門徒之(知)果報,先須孝順二慈親。佛子佛子
1177 若說生身父母恩,出血書經皮作紙,
1178 身肉悉皆充供養,經過千劫不為難。
1179 今朝成長作人身,一一皆從父母得,
1180 願捨家緣來聽法,不作三塗罪報身。
1181 此經難遇復難逢,若有得聞皆作佛,
1182 大寶花王成正覺,永捨凡夫惡業身。
1183 願不願?此下白道願者還須早至道場聽一回。妙法人勸多人,求經作佛,若是信心,即須覺悟。諸佛說法,意在如恩。能不能,能者高聲念阿彌陀佛,講下時用阿彌陀經。
1184 頂禮無邊功德山,歸命難思清淨海,
1185 四智三身隨眾願,慈悲丈六釋迦尊。
1186 雖即雙林入涅槃,長在世間行教化,
1187 今欲說經申讚嘆,唯願慈悲來證知。
1188 題稱淨土佛彌陀。王舍城南竹園內,
1189 先告聲聞舍利弗,廣演西方日沒宮。
1190 去此娑婆十萬強,寶閣珠臺齊日月,
1191 八水冷冷分九曲,行行寶樹網羅遮。
1192 雙雙聖鳥玉階傍,兩兩化生池裏坐,
1193 白鶴迦陵和雅韻,共命頻迦讚苦空。
1194 閻浮濁惡實堪悲,老病終朝長似醉。
1195 既捨喧喧求出離,端坐身心能不能,
1196 能者虔恭合掌著,清涼商調唱將來。
1197 此下唱經
1198 以此開讚,修多羅藏,所生功德,唯願光明普照三千界,佛剎微塵國土中。蒙光總得證菩提,齊出愛河生死苦。
1199 吟,二十八天聞妙法,天男天女散天花。龍吟鳳舞彩雲中,琴瑟鼓吹和雅韻。帝釋前行持寶蓋,梵王從後捧金爐。各領無邊眷屬俱,總到圓成極樂會。三光四王八部眾,日月星辰所住宮,雲擎樓閣下長空,掣拽羅衣來入會。伏願我今聖皇帝,寶位常安萬萬年,海晏河清樂泰平。四海八方長奉國,六條寶階堯風扇,舜日光輝照帝城。東宮內苑彩頻(嬪)妃,太子諸王金葉茂。公主永承天壽祿,郡主將為松比年。朝廷卿相保忠貞,州縣官寮順家國。又願遠行千里者,各隨本意稱求心,早到家鄉拜尊堂,莫遣慈親倚門望。病苦連綿枕席者,觀音勢至賜醍醐。更有懷胎難月人,願誕聰明孝養子。若有三塗受苦者,鐵床釘體數千般。刀山劍樹悉摧殘,地獄鑊湯化蓮沼。鐵犁耕舌灌洋銅,磨摩碓擣作微塵,如斯苦痛滿其中,總是多生謗三寶。普願今朝聞妙法,永捨三塗六道身,佛前坐持寶蓮花,齊證如來無漏體。遍野飛禽兼走獸,莫遭羅網喪微軀。北狄雄軍早迴戈,羅莎城頭烽火靜。亡過魂靈生淨土,寶池岸側弄金沙。常持衣?散天花,即到食時歸本國。從此永為不退轉,證取如來金色身,三十二相悉周圓,八十種因從此得。普勸門徒修真行,學佛修行能不能。能者念阿彌陀。
1200 化生童子佛宮生,便得真珠網裏行,
1201 耳裏惟聞念三寶,時時更聽樹相撐。
1202 化生童子上金橋,五色雲擎寶座搖,
1203 合掌惟稱?量壽,八十憶劫罪根消。
1204 化生童子佛金床,天雨天花動地香,
1205 更有諸方共獻果,委花旋被鳥銜將。
1206 化生童子食天廚,百味馨香各自殊,
1207 無限天人持寶器,琉璃缽飯似真珠。
1208 化生童子見飛仙,落花空中左右旋,
1209 微妙歌音雲外聽,盡言極樂勝諸天。
1210 化生童子問春冬,自到西方見未分,
1211 極樂國中無晝夜,花開花合辯(辨)朝昏。
1212 化生童子道心強,衣?盛花供十方,
1213 恰到齋時還本國,聽經念佛亦無妨。
1214 化生童子舞金田,鼓瑟簫韶半在天,
1215 舍利鳥吟常樂韻,迦陵齊唱離攀緣。
1216 化生童子本無情,盡向蓮花朵裏生,
1217 七寶池中洗塵垢,自然清淨是修行。
1218 化生童子自相誇,為得如來許出家,
1219 短髮天然宜剃度,空披荷葉作袈裟。(原文至此已完)
1220 八、〔妙法蓮華經講經文〕(一)
1221 經:「擊鼓宣令四方求法,誰能為我說大乘者,吾〔當〕終身供給走使。」
1222 大王道:「王有私願,求經無倦。」聞佛號兮受持,得蓮經〔□〕(兮)諷轉。便上高樓,扣其鐘鼓。鐘聲哄哄兮皆聞,鼓響蓬蓬兮滿路;鍾鼓聲中,出其言語。
1223 「誰人解講法花經?萬劫千生終不負。」
1224 樓上搥鍾建道場,六時不絕爇名香。
1225 日日滿空呈瑞綵,時時四遠有貞(禎)祥。
1226 天龍數數垂加護,賢聖頻頻又讚揚。
1227 諸佛總來相激勸,一時為放白毫光。
1228 蒙光照,喜難才,猛利之心轉又開。
1229 何日交余聞妙法,幾時令我免淪(輪)迴。
1230 大王既若心專至,賢聖多應總敏(愍)哀。
1231 未審誰人能為說,是何名字唱將來。
1232 經:「時有仙人,來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蓮花。若不違我,當為宣說。」
1233 此唱經文是仙人來也,問於大王:
1234 仙人常居山裏,高閑無比。風吹叢竹兮韻合官商,鶴笑柧(孤)兮聲和角徵。隊隊野猿,潺潺流水。有心永住臨泉,無意暫遊帝裏。忽聞空中人言,又見菴前雲起。思量兮未迴來由,發言兮問其所以。空中告言,別無意旨。緣有個大國輪王,求法願拋生死。仙人幸有蓮經,何不攝為弟子?大王兮要禮仙人,仙人兮收來驅使。
1235 自居山內學修行,不省因循入帝京。
1236 無事菴中唯念佛,有時林下只持經。
1237 雙雙瑞鶴添香印,兩兩靈禽注水瓶。
1238 只有仙人修至業,神祇遵奉各丁寧。
1239 於一日,感祥禎,忽向菴前瑞氣生。
1240 道有國王求妙法,虔心啟告審分明。
1241 仙人問大王:
1242 當日仙人,離於山野,詣王城兮只躡綵雲,往龍樓兮豈憑鶴駕。不作威儀,不要侍者,獨自騰空,來於闕下,便問王言,肺懷請寫:「人倫兮寶位尊高,富貴兮因何割捨。」
1243 仙人欲擬入皇京,一隊祥雲捧足行,
1244 賢聖空中彈指送,天人路上獻花迎。
1245 時未久,到王宮,宮裏當時瑞氣濃。
1246 仙見大王心喜悅,王聞仙到意虔恭。
1247 有何意,捨榮花,剛要求聞妙法花!
1248 未審大王緣甚事?心中鬥不戀嬌奢。
1249 大王告仙人:
1250 「我見如今人,終日懷嗔喜。??美順言,人人愁逆耳。貪財何日肯休,愛色幾時能止!笙歌兮美女萬人,富貴兮金輪千子。衣著香薰,錦幃玉履。男意氣兮凌雲,女端嚴兮皓齒。若說嬌奢,誰人到此。未容旬日歡娛,已道ㄙ(某)人身死。生前不曾修福,死墮阿毗(鼻)地獄,永屬冥司,長受苦毒,或鐵鳥啄髓,或銅蛇噉肉,惡業現兮萬死萬生,痛苦逼兮千啼千哭。或尸糞●煨,或磨摩碓擣,終日凌持(遲),多般捶考。飢吞鐵丸,渴飲銅汁。劍(劍)樹利兮森森,刀山聳兮岌岌。免斯因緣,有何方術,除非聽受法花經,如此災殃方得出。」
1251 思量浮世事堪傷,富貴嬌奢不久長,
1252 有意只求圓佛果,無心戀作轉輪王。
1253 直饒珠寶如山嶽,遮不綾羅滿殿堂,
1254 煞鬼忽然來到後,阿誰能替我?常。
1255 大王道:「思量如斯,不戀榮華,便乃舖陳道場,請仙人說法。」
1256 今朝既得遇仙人,我心終不敢因循。
1257 齋飯見令廚內造,道場處分便舖陳。
1258 香煙靄靄旋為蓋,宮樹蒙蒙自變春。
1259 雖未得聞中道教,大王其日甚懽忻。
1260 便禮拜,乞慈悲,我願仙人必合知。
1261 忽欲便能談妙法,身充奴僕不相違。
1262 仙人請大王入山,即說:
1263 「王居宮室,簫韶每日,艷境既多,凡情恣積,增益愆尤,足其過失。蓮經此處難宣,大王且須通悉。我居山中,風光匹,菴前兮異果皆生,嶺上兮名花總出。」
1264 「王住宮中快樂多,更於終日奏笙歌,
1265 飲饌朝朝皆酒肉,衣裳對對是綾羅。
1266 貪愛忽然衣(依)舊起,修行從此又●駝(蹉跎),
1267 若要求聞微妙法,隨我山中得也摩(麼)?」
1268 大王肯去也:
1269 國王聞語喜難偕,此事深將●(愜)我懷。
1270 但得仙人談妙法,誰憂山內忍飢齋。
1271 辭骨肉,欲相陪,宮中眷屬起悲哀。
1272 大王心裏生歡喜,隨他去也唱將來。
1273 經:「王聞其語,歡喜踴躍,即便隨仙,供給所須,採果汲水,拾薪設食,及至以身而為床座。」
1274 於時奉事,經於千歲,為於法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1275 此唱經文慈恩疏科有二:初難行能行,後難事能久。於時奉侍經於千歲已下,大王辭別宮內。大王臨行,別其慈母,兼及太子臣寮。更與后妃公主:「今欲辭違,願垂允許!」公主聞兮苦死留連,慈母見兮慇懃安撫,後妃悲啼,臣寮失緒,人人交仙者卻迴,??願大王不去。夫人聞言,淚流如雨,拋卻粧臺起來,拽得髭鬚咒咀:「一自為親,幾經寒暑,今朝忽擬生離,天地爭交容許!」
1276 起坐共君長一處,擬走東西大煞難。
1277 大王在五色祥雲之中,隨仙人入山修道。
1278 仙人當日運神通,綵霧迎王出帝宮。
1279 賢聖讚揚千蔟蔟,天人懽喜萬叢叢。
1280 無意戀於居寶位,一心專待到山中,
1281 一抵門徒彈指傾(頃),王逐仙人到碧峰。
1282 纔欲到,未多時,王告仙人願察知:
1283 所許蓮經便請說,不要如今有踴移!
1284 仙者告:「莫癡愚,何假頻頻煎迫吾,
1285 直待修行有次第,為汝宣揚得也無?」
1286 大王修行,身心踴(勇)猛,拋卻王宮,願居雪嶺。摘果在於高山,取水長於遠井。新(辛)懃而不憚春秋,驅使而豈辭寒冷。
1287 大王求道甚精專,苦行修行沒退緣,
1288 供侍仙人情轉切,要聞妙法意能堅。
1289 朝朝設食尋仙果,日日添瓶取美泉,
1290 如此心中無退倦,俄然已度一千年。
1291 大王摘果,路上忽逢獸王。
1292 奉事仙人,心不渀(●)鹵,終日新(辛)懃,千秋已度。汲水下萬丈洪崖,採果上千峰淥樹。持果子兮擬欲歸菴,見獸王兮居其要路。面載(戴)驚惶,心生怕怖,一一申陳,重重告訴。欲過齋時,將臨日午。
1293 緣憂仙者怪遲,所以朕懷愁苦。
1294 「伏願獸王通過路,放我歸菴事大仙。」
1295 獸王卻問:「大王自己是萬乘之尊,七寶隨身,千官擁從,行時音樂,坐乃簫韶,如此富貴多般,早是累生修種,何得於此終日驅驅,求甚事意?」獸王問那大王:
1296 獸王當問大王言:「汝往山中多少年?
1297 日日拾薪於晚後,朝朝採果向齋前。
1298 拋棄皇宮心不?,伏事仙人意卻專,
1299 如此辛懃能忍受,不生退屈有何緣?」
1300 大王報獸王曰:「我非是今生修種,悟解累劫之中,厭幻此身,曾於三界上下,六道循寰,生死往來,不得出離者,皆因貪財愛色之所拘繫。我雖於大內,竊聞妙法蓮花經是南閻浮提眾生病之良藥。又說此經駕白牛三車,誘火宅之諸子,普將法雨,沃潤三根,脫窮子弊垢之衣,繫親友醉中之寶,所以捐捨國位,委正(政)太子,不樂大內嬌奢,豈愛深宮快樂!頻度星霜,頗更寒暑,苦志不移,希聞妙法。」大王向獸王道:
1301 大王卻報獸王聽!「我住山中有懇情。
1302 驅使不辭無別事,只緣願聽法花經。」
1303 獸王見,甚懽忻,勸君從此慇勤。
1304 若能不退從前至(志),妙法多應便得聞。
1305 大王到菴,果然怪遲。仙人道:「大王!大王!近日多不精懃,汲水即一日不來,採果乃午時方到。若是心生退屈,故請便卻歸迴;王免每日驅馳,交我終朝發業。」
1306 「要去任王歸國去,下官決定不相留。」
1307 大王告仙人言,具說前事。
1308 「我也不生懈怠,殊無退敗之心。
1309 今朝採果來遲,只為逢於差事。
1310 路上見?師子,威德甚是希奇,
1311 忽然口發人言,說卻多般事意。
1312 道我山(仙)人修學,今日已滿千年,
1313 合聞妙法之時,故現身來相報。」
1314 「伏望仙人聽我說,今日來遲有所因。
1315 採果汲水卻迴來,忽向道中逢猛獸。
1316 ●(叫)吼振威纔始住,從茲便即發人言。
1317 妙法蓮花今日聞,師子口中親(浸)淫說,
1318 不敢虛言相狂(誑)忘(妄),唯願仙人察我心!」
1319 當日仙人甚是喜悅。
1320 當日仙人,發言相賀。千年而不怛(憚)劬勞,一日兮滿其功德。聞法是時,更莫慵墮!
1321 「汝今要聽法花經,為我須求七寶坐!」
1322 能求七寶為高坐,要說蓮經有甚難。
1323 大王道:「朕若在位時,富貴難喻。樓臺瑪瑙修,階道琉璃布,黃金作棟樑,白玉為椓(椽)柱,窗牖水精粧,門戶摩尼作。真珠結作間簾,珊瑚排為行樹,八珍兮終歲如山。七寶兮長年滿庫。
1324 當時若要蓮花座,每日重修有甚難,」
1325 「如今身又住山中,國位拋來時已久,
1326 寶座令余何處得,蓮臺教朕那邊求?
1327 仙人唯願起慈悲,察我心中無計交,
1328 且把●檀作?座,便為宣揚得也摩(麼)?」
1329 「若是世間七寶,只首交汝難求,
1330 可能捨得己身,與我充為高座?」
1331 大王當時聞語,心中歡喜非常,
1332 但知說得蓮經,此事有何不得!
1333 「便請仙人昇輩(背)上,與我如今早說經。」
1334 大王當日告仙人:「高座甘心捨自身,
1335 只要當來圓佛果,不辭今日受艱辛。」
1336 是仙者,察王情,知道修行志轉精。
1337 報答千年懃苦力,為宣七卷法花經。
1338 聞法後,要修行,歷過三祇不暫亭,
1339 證得菩提歸淨土,又起慈悲化有情。
1340 化身三類向娑婆,說法三乘相接引,
1341 直待眾生根性熟,還宣中道法花經。
1342 意徒會下聽經人,知道蓮花難得遇,
1343 廣說多生懃苦事,為求妙法不疲勞。
1344 奉勸今朝聽法人,聞經切要生恭敬,
1345 不唯能長河沙福,亦得?邊罪障消。
1346 因何國主苦求哀,為徒(圖)長劫免淪洄(輪迴)。
1347 前解長行文已了,重宣偈誦唱將來。
1348 經:「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1349 我念過去劫為求大法故雖作世國王
1350 不貪五欲樂搥鍾告四方誰有大法者
1351 若為我解說身當為奴僕」
1352 此唱經文慈恩疏科為二頌求法,所已(以):
1353 佛向靈山說此經,告命諸人令讚重,
1354 此法甚深難得遇,多劫修行方始聞。
1355 我念過去劫中時,身作國王求妙法,
1356 捨卻國城兼寶位,不貪五欲願修行。
1357 終日搥鍾告四方,長時擊鼓鳴三界,
1358 爐上香雲天斷絕,心中憶念法花經。
1359 至心啟告十萬尊,誰解宣揚微妙法,
1360 若能為我談真教,身為奴僕不為難。
1361 但得聞於一句經,捨此王身渾是易,
1362 誓願不為(違)於說者,碎身粉骨效驅馳。
1363 王即當時發是言,未審何人來與說,
1364 向下得聞說教主,阿誰名字唱將來?
1365 經:「時有阿私仙來,白於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間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當為汝說。」
1366 梵語阿私仙,此云?比相,緣相貌?比,威德?比。慈恩疏:「人由法已成德,法藉人已弘宣。」
1367 王既求聞不退心,日夜搥鍾兼擊鼓。
1368 乃感仙人來下降,直到王前許說經。
1369 仙人道大王:
1370 「我有蓮花中道經,世間之中應罕有,
1371 如似墨花無兩種,難逢難遇伏(復)難聞。」
1372 一?輪王出世來,一朵優曇花始發;
1373 一?世尊來出世,一遍宣揚妙法花。
1374 希有希有眾經王,幸爾尋求爭便說,
1375 若能精進修行者,吾當為汝必宣揚。
1376 仙人既許說經開,內要修行惡業催(摧),
1377 王聞是〔□〕便隨順,心生懽喜唱將來。
1378 經:「時王聞仙言,心生大喜悅,即便隨仙人,供給於所須。採薪及果眾,隨時供給與。情存妙法故,身心?懈倦。」
1379 王既懃心求法,仙人許與宣揚,
1380 勸交努力修行,王即心生歡悅。
1381 拋卻龍樓鳳闕,不居王輦帝宮,
1382 將身隨逐仙人,便往山中修道。
1383 承事不生疲倦,身如僕從何殊,
1384 任從仙者指揮,日夜隨具走使。
1385 採果已充齋食,汲水洗缽添瓶,
1386 情存妙法花經,轉更心生恭敬。
1387 奉事仙人千歲滿,一點殊無退敗心。
1388 山裏修行精進多,為法不曾生懈怠,
1389 念念欲求?上道,心心只願度眾生。
1390 千年山裏效驅馳,身為床坐求聞法,
1391 不為己身貪五欲,為諸含識唱將來。(下缺)
1392 九、〔妙法蓮華經講經文〕(二)
1393 禮拜觀音福最強,靈山會上佛稱揚,
1394 天龍聞了稱希有,菩薩聽時讚吉祥。
1395 恭敬便生千種福,受持還免百般殃,
1396 世尊所以殷勤說,功德須知不可量。
1397 禮拜了,又虔虔,利益還添百萬般。
1398 佛把諸人修底行,校量多少唱看看。
1399 經:?盡意菩薩,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砂菩薩名字。
1400 黃鷹雲云──詩天邊
1401 恰似黃鷹架上,天邊飛去有心,
1402 還同世上凡夫,出離死生有意,
1403 鷹在人家架上,心專長在碧霄,
1404 眾生雖在凡間,真性本同諸佛。
1405 黃頭(鷹)雖在架頭安,心膽終歸碧洛(落)間,
1406 眾生雖在娑婆界,心共如來恰一般。
1407 鷹也有心飛去,未知誰解解縚,
1408 眾生大擬出興,未知誰人救拔。
1409 黃鷹爪拒(距)極纖芒,爭那絲縚未解張,
1410 凡夫佛性雖明了,爭那貪嗔業力強。
1411 有一聰明智惠人,解與黃鷹解縈絆,
1412 有一釋迦三界主,解解眾生惡業繩。
1413 絲縚解解架頭鷹,飛入碧霄不可見,
1414 斷業繩斷處超三界,卻覓凡夫大難。
1415 勸君速解架頭鷹,從他多翼飛雲外,
1416 勸君速斷貪嗔網,早覓高飛去淨方。
1417 絲縚斷處碧雲間,萬里青霄去不難,
1418 爭那忘(妄)心貪愛縛,萬劫輪迴不暫閑。
1419 淨土高飛未有程,凡夫顛到(倒)忘(妄)心生,
1420 既無少善資身業,合眼三塗路上行。
1421 須覺悟,早修行,浮世終歸不久停,
1422 煞鬼豈曾饒富貴,?常未肯怕公卿。
1423 直須認取浮生理,不要貪闐(填)沒底坑,
1424 來世示君何處好,西方淨土證?生。
1425 頻聽講,學三乘,休向人間定愛憎,
1426 聞健速須求解脫,會取蓮經能不能。
1427 鷹解了,法門開,堪與門徒●(殄)鄣災,
1428 淨土碧霄終不遠,遨遊飛去也唱將來。
1429 經:「?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砂菩薩名字。」言六十二億,是校量也。十萬為億,梵語亦殑●(伽)河在五印土,六十二億個恆河跟菩薩名字,佛言若有一個人念六十二億個恆河砂菩薩名字云──
1430 若說●伽河裏,沙細人閒莫比,
1431 恰如粉面一般,和水渾流不止。
1432 東西各一由旬,南北四十餘里,
1433 一砂將喻一人,都計不知有幾。
1434 此水東流急似輪,水中砂細細如塵,
1435 舉頭極目無青草,浪底深沈少白蘋。
1436 若算此沙應少有,此方要見且無因,
1437 佛將喻我諸菩薩,一個砂同一個人。
1438 佛言:若有一人供養受持六十二億個恆河沙雲──
1439 有一凡夫專切,供養諸大菩薩,
1440 六十二億恆河,數盡由尚未徹。
1441 專專虔懇不停,念念用心不闕,
1442 如斯一志精勤,晝夜略無暫歇。
1443 十方菩薩廣稱名,一志虔心更不停,
1444 只用恆沙為數目,更將身意作功程。
1445 如斯數滿長無倦,能把因緣更轉精,
1446 佛告會中?盡意,這個修行何似生。
1447 空稱名號以難偕,決定將身座寶臺。
1448 更向諸餘菩薩道,盡形供養唱將來。
1449 經:「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1450 此人既受持六十二億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又復盡形供養以四事:飲食、衣服、臥具、醫〔藥〕。
1451 第一飲食者:或蘇陀味甘露珍羞,玉盂成(盛)百味之馨香,金碗捧千般之美味。或乳糜●洛(酥酪),香飲朝嚴,同●(寶)積之所陳,似純陀之所獻。山前林下,採仙果之青?(蔬)。江上溪邊,摘香新之蓮藕。
1452 供養十方菩薩,且要飲饌精修,
1453 嚴持最上香羞,唯新鮮之蔬菜。
1454 或用醍醐澆浸,或將甘露調和,
1455 如斯不敢因循,畢充一生供養。
1456 百般珍饌總芳名,嚴潔從頭用意精,
1457 甘露飯將金碗捧,醍醐飲用玉盂成。
1458 粳●何異純陀獻,乳粥還同二女擎,
1459 如此每朝申供養,恆沙菩薩與垂形。
1460 第二,衣服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云──
1461 若用名衣供養,功德?邊?量,
1462 只將人世綺羅,裁作天宮模樣。
1463 或添纓絡身中,或綴●●(寶冠)頭上,
1464 或為五色熒煌,或作輕盈晃浪。
1465 一生供養不曾休,長將疋段旋新羞,
1466 每把金襴安膝上,更將銀縷掛肩頭。
1467 冬天厚暖應難比,一月輕紗一切周,
1468 到老一生長供養,西方淨土必遨遊。
1469 第三,臥具者,或象牙為床,金蓮作座,錦絪綺褥,氈毯氍●,一事事自手舖陳,多處處將心供養。
1470 若將臥具廣舖陳,供養還須事事新,
1471 白角●中安錦褥,象牙床上布紅絪。
1472 時時掃灑檀香水,處處莊嚴淨土塵,
1473 六十二億菩薩眾,朝朝供養倍精勤。
1474 第四,醫藥者云──
1475 人間醫藥實難量,先且尋求要好方,
1476 奉佛永交增福利,獻僧長得滅災殃。
1477 令人●(搗)合交如法,及月收來必異常,
1478 莫說來生無病患,且交見(現)世命延長。
1479 以上四事供養,若有一人以四事供養,又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所得功德,佛不自言,乃問?盡意菩薩,言多否?
1480 此人供養不休,四事般般皆有,
1481 更兼一志受持,六十二億沙數。
1482 盡生供養不停,功得(德)名為多否
1483 世尊不自說之,遂問觀音不謬。
1484 四般供養卒難偕,又顯聖名聖意開,
1485 非唯福利千千億,兼使災消萬萬垓。
1486 世尊不自親稱讚,總要諸多菩薩裁,
1487 即問會中?盡意,名為多不唱將來。
1488 經:「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盡〔意〕言;甚多,世尊。」
1489 言於汝意前,問?盡意也。善男子者,諸大菩薩方名善男子,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人,佛道此人,功德我自知,於汝意云何?能行菩薩總名善男子云──
1490 修行淨行不貪嗔,向佛於僧意自純,
1491 每日參禪求問道,終年結社作良因。
1492 不交意地迷三●(惑),豈遣心田染六塵,
1493 凡是修行諸弟子,經中喚作善男身。
1494 言善女人者,能持淨戒,解念真經,不貪聲色雲──
1495 不把花鈿粉飾身,解持佛戒斷貪嗔,
1496 數珠專念彌陀佛,心地長修解脫因。
1497 三八鎮遊諸寺舍,十齋長具斷昏(葷)辛,
1498 如斯淨行清高眾,經內呼為善女人。
1499 佛道善男善女,供養受持無數,
1500 能將佛事為心,不把世緣作務。
1501 六十二億恆沙,菩薩實知心普,
1502 功夫滿足之時,這個名為多否。
1503 不可摩佛言供養最為多,是事精強更不過,
1504 若有智人能計算,此人功德復如何。
1505 佛既問,沒偏坡(頗),福田沙數等恆河,
1506 大士名為?盡意,答言功得(德)實為多。
1507 故經云:「甚多世尊」云。言世尊者,且一切智具足,三障斷除,入三解脫門,得四?畏,五根堅固,六度周圓,七覺支分開張,八聖道花●馥。斷地前之煩惱,證十地之真如,百年功得(德)周圓,萬億化身自在。此方他土,無不歸依,天上人間,悉皆瞻禮。
1508 世出世間皆盡化,只此名為大世尊,
1509 世尊普告斷疑懷,功得(德)如今不可裁。
1510 若據觀音垂妙力,還同諸佛座花臺,
1511 六十二億雖無量,百歲身形實異裁。
1512 若有一時同禮拜,一般獲福唱將來。
1513 經云:「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1514 佛言者,即佛告一般也。言佛者有二義:一者,如睡眠覺,〔二者〕如蓮花開。如睡眠〔覺〕者,夜永忽然夢見遊於諸道,或遊花下,或是身作貧人,或是富貴,總在夢中。
1515 寒更漏永睡稠穋(綢繆),魂夢將心處處遊,
1516 或見歡娛花樹下,或逢寂寞遠江頭。
1517 或歸鄉井心中喜,或夢他鄉客思遊,
1518 恰被曉鍾(鐘)驚覺後,夢中行處一時休,
1519 居在無常夜永,還同永漏更長,
1520 貪嗔煩惱昏沈,也似睡夢何別。
1521 暫得身居天上,還如花下一般,
1522 卻歸世上為人,便似江頭寂寞。
1523 或即身貴榮貴,不殊夢裏喜歡,
1524 忽然處在貧窮,還似夢中惡發。
1525 ?明生死夜長遙,六道循環自感招,
1526 天上暫隨波浪起,人間長被業風飄。
1527 悲啼只為身貧病,歡喜還緣遇富饒,
1528 成佛似鍾(鐘)驚覺後,萬般煩惱一時消。
1529 言蓮花忽開者,似秋池碧沼,小浦長溪,有萬朵蓮花:
1530 碧水清波映石臺,白蓮花?不全開,
1531 遊人四散還嫌晚,蝴蝶高飛恨未裁。
1532 美女摘時皆卻去,魚(漁)人不見又須迴,
1533 雖然蕊內含香氣,爭那金風未到來。
1534 佛性真如望寶臺,只緣功得(德)未全開,
1535 天龍四散皆嫌晚,菩薩歸依恨不裁。
1536 八部禮時皆卻去,四生覓處又輪迴,
1537 忽然智惠(慧)風吹了,萬種分身總到來。
1538 只在三千世界,還同池沼一般,
1539 眾生盡把真心,還似蓮花未折。
1540 諸佛化君不得,也同遊客卻迴,
1541 菩薩到來不逢,便是採蓮人去。
1542 羅漢嫌君不度,還同舞蝶不來,
1543 聲聞見了卻歸,便是遊人不至。
1544 凡夫三界似池塘,佛性長含解脫香,
1545 未遇善緣相鼓擊,且遭煩惱相埋藏。
1546 千生萬劫長如此,六道三塗不可忘,
1547 智惠(慧)好風吹散後,三身四智自開張。
1548 佛道:若有善女善男,能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與前來供養六十二億菩薩之人,一般功得(德)一等。言一時,即十二時,佛令一日六時供養雲──
1549 若是寅時:
1550 好申(生)供養諸佛,遊行世間歸向清。
1551 日初落兮天地陵,日初出兮天地朗,
1552 此時禮拜歸依,功德感招?量。
1553 晨朝清爽好追尋,砌上庭前霧色侵,
1554 早日東方明未出,蟾蜍西面影初沈。
1555 情田潔淨塵皆息,意地晴明道力深,
1556 此際若能申禮拜,十方化佛總親臨。
1557 第二午時:
1558 若是正當午際,好須禮拜世尊,
1559 日輪正在中天,還似佛居寶座。
1560 菩薩願行教化,法王欲擬說經,
1561 此時禮拜志心,堪與眾生長福。
1562 午時供養福難量,諸佛端然坐道場,
1563 白玉碗中添淨水,黃金爐裏爇名香。
1564 舖陳法坐來祈請,佛滅經文待讚揚,
1565 此際虔心生鄭重,必教功德勝尋常。
1566 第三黃昏:
1567 黃昏時節獻香花,定與門徒長道牙。
1568 日影沈時須覺悟,蟾蜍出即便諮嗟。
1569 浮生歲月如流水,世露光陰似落花,
1570 此際十方皆暗昧,聖賢多在善人家。
1571 初夜與中夜、後夜,此三時亦須禮拜供養於佛:
1572 二更纔動名初夜,供養佛僧於坐下,
1573 逡巡時節到三更,中夜亦須思教化。
1574 後夜深,須淨意,莫逞?明恣眼睡,
1575 殘燈切要再重挑,頻頻更要添香水。
1576 轉精勤,莫容易,夜靖(靜)三更思妙理,
1577 此時禮拜佛兼僧,最好將身求出離。
1578 後夜三更供佛僧,須知功德卒難稱,
1579 爐中莫使無殘火,籠裏休教暗燭燈。
1580 請佛坐禪心點點,聖賢息念坐澄澄,
1581 此時禮拜偏添福,免被?明睡思仍。
1582 上來六時之內,有一人受持觀世音名號,乃至禮拜者,所德(得)功德,與供養稱念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之人,功德一般雲──
1583 只此六時之內,有人能就一時,
1584 好生供養觀音,還要虔恭禮拜。
1585 所得身中功德,便共前人一般,
1586 六十二億雖多,此乃正等?異。
1587 少許時中行不難,還能禮拜使心堅,
1588 六十二億雖?量,兩?因緣恰一般。
1589 佛自說,表奇哉,為顯觀音力普垓,
1590 由恐會中人不信,更作何讚嘆唱將來。
1591 〔經〕:「?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量?邊福德之利」云──
1592 鏡喻云…
1593 (全文至此已完)
1594 十、〔維摩詰經講經文〕(一)
1595 (上缺)□有何所□表□□□□□者□□有□解信不敢廣談,輒陳五種。且第一,依顯揚論:信為七聖財之元胎,謂信是一數為七聖財。若世財為生死之本,能沈溺有情,出世財者,得菩薩解脫之樂。夫欲求寶,先有其信□□,如世商人入海求寶,喻修行人於真如法中求寶,即知佛身體上,有河沙萬德法寶。□□□究竟可證之處,先須有信,信有七聖財,所以淨名經云:資財?量,攝諸貧民。此性七聖財,能於現在,未來俱益。若世財但利現在,不□能濟嶮道。第二,依唯識論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於濁水,能治不信。自性混濁,意云:□信自性渾濁,如泥秋(●鰍)魚,將身入清水,水亦變為泥。若將珠投之,隨珠濁水便清。第三,依俱舍論云:信拔眾生,出生死泥。意云:正法為佛手,信為眾生手,即序分也,兩手相接,出生死泥。第四,信者,如人泛大溟海,假手行舟,渡生死河,信為其手。第五,如華嚴經云:如人有手,自在採取珍寶;若?手者,空無所獲,入佛法者,亦復如是。已下不能廣解也。若論經首置「如是」兩字,已表信也者,若據慈恩解信,理有十般,不敢廣談,聊申五種:且第一、依顯揚論,解信是七種聖財之元胎,所謂信戒聞捨惠慚愧為七聖財,信為一數。且信名除疑財,既能發信,除蕩疑心,悟身邊有出世之財,知經內有成佛之路。遂除懈怠,便即進修。喻如入海無殊,恰似求珠不異。若能入海,必遇金銀。解聽經文之獲聖果,世上七珍之寶,偏除現在貧窮。身中七聖之財,能救當來嶮道。良由起信差與揀擇,所已經云:勸令悟解。第二、依唯識論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於濁水者,喻若一池淨水,徹底澄清,觀瞻而鏡面無殊,體瑩而琉璃不異,自然清淨,豈有灰塵。忽被個●鰍之魚,拋入水池之內,渾身不淨,遍體腥●,滿池之清水渾濁,徹底之澄泉臭穢。未委作何計較,令水體而再伏(復)本源;不知有甚因依,遣池內之〔水〕卻令清淨。幸有明珠一顆,●(精)光之皎潔?假(瑕);但將放在池中,其水自然清淨。煩惱喻如濁水,信心便是明珠,信心若堅勞(牢),煩惱自然清淨。第三,依俱舍論云:解信能拔眾生出生死泥。意云:正法如佛手,信為眾生手,兩手既能相接,定出生死之泥,永拋三界之中,不住四生之內,改愚癡而卻為智惠,變懈怠而令作精勤。量由自己信心,認得人間善惡。所已論云:能拔眾生生死泥。第四,論云:信者,如入泛大溟海,假自手已行舟者,且如人將投大海,願泛洪波,不揮篙而難已(以)行舟,不舉掉(棹)而如何進步,須憑自手,方可施為。若?手而沈溺滄波,自有手而必達彼岸。經內信心為首,人間生死為河,信心識內不堅勞(牢),生死河中□晚出。今則既於經首,勸發信心,聽如來指示之言,是我輩修持之處。第五,華嚴經中解信者如人有手,自在採取珍寶,若無手者,空無所獲。喻我輩將看經教,須發信心,信心生而智惠生,信心滅而愚癡盛。聽聞經教,如逢七寶之山,解起信心,認得一乘之理。如或信心不起,似無手足一般,直饒得到寶山,空手並無所獲。今如經首放安「如是」之(者),一為結集之詞,二要勸人生信。五般道理,各有教文,以非虛謬之詞,總是如來之語。
1596 信心若解修持得,必定行藏沒疏失,
1597 惡事長時與破除,善緣未者教沈屈。
1598 尋常舉動見聞深,凡所施為功行密,
1599 是故經中廣讚揚,萬般一切由心識。
1600 信心最上說功能,七聖財中為第一,
1601 休白頭頭作妄緣,直須處處行真(斟)酌。
1602 斷除邪見絕施為,莫把經文起違逆。
1603 是故經中廣讚揚,萬般一切由心識。
1604 信心喻似承(水)精珠,濁水偏能令變易,
1605 直使流泉染渾時,方知珠寶功勳力。
1606 還須念念發精勤,莫遣頭頭行遊逸。
1607 智慧愚癡咫尺間,萬般一切由心識。
1608 眾生煩惱被纏縛,生死泥中久涉曆(歷),
1609 我等□能發信心,如來引接令教出。
1610 便令證得解脫身,拋卻形軀虛幼(幻)質,
1611 是故如來廣讚揚,萬般一切由心識。
1612 如人泛海欲行舟,萬里波瀾看咫尺,
1613 有手方能避嶮希(巇),?時必定遭沈溺。
1614 能將機櫓兩邊揉,解把●橖(篙撐)來往摵,
1615 喻似門徒起信心,萬般一切由心識。
1616 如人得到寶山中,百種珠珍遍尋覓,
1617 有手方能採得他,?時空往終無益。
1618 經文深妙理難過,?上菩提從此出,
1619 只要門徒發信根,萬般一切由心識。
1620 既聞時,須發側,勤把經文與尋覓。
1621 好向情由自覺知,休將心行成慳擗(僻),
1622 惡緣須向意中除,善事莫臨苦上憶,
1623 所以如來說此經,總教平穩行心識。
1624 平經文止引好修行,只是徒心發赤誠,
1625 拂●(拭)意珠令皎潔,洗磨心鏡自分明。
1626 慈悲作用勤修進,懈怠施為●(旋)改更,
1627 總遣信生教悟解,從頭皆與斷擬(疑)□(情)。
1628 信心若解聽真經,智惠心頭旋旋生,
1629 心上莫令教執著,心中勤與斷?明。
1630 心能了處頭頭了,心若精時事事精,
1631 一念信心堅固得,菩提心裏自然成。
1632 邪心不要亂施程,邪見直須旋改更。
1633 邪行思量頻與斷,邪婬斟酌早宜停。
1634 邪癡多是愚人作,邪曲爭教智者行,
1635 邪諂若能除戒得,菩提心裏自然成。
1636 休教煩惱久纏縈,休把貪嗔起戰爭,
1637 休遣信根沈愛網,休令迷性長愚情,
1638 休於世上求榮貴,休向人間覓利名,
1639 休得百般愚見解,菩提心裏自然成。
1640 聽經只要信心開,切怕門徒起妄猜,
1641 迷了菩提多諫斷,悟時生死免輪迴。
1642 休貪愛戀人間寶,須是希求出世財,
1643 如是與君解了也,我聞次弟處唱將來。
1644 經曰:「我聞。」此唱分兩段,先問答「我」義,後「我聞」合擇(釋)。問:諸教之中,皆破我執,如何經首□標「我」名?問。智度論云:有五種不淨,皆破我執。且第一,種子不淨。內有諸業煩惱,外種父母遺體。智論云:
1645 是身種不淨,非由妙寶物,
1646 不從白淨生,但從穢道出。
1647 第二,住處不淨,於母腹中,智論云:
1648 是身如是穢,不從花開生,
1649 不因薝蔔生,又不出寶山。
1650 第三,身體不淨,為四大變成改食。資(智)論云:
1651 地水火風質,能變成不淨,
1652 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潔。
1653 第四,外相不淨,九孔常流。智論云:
1654 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
1655 常流出不止,如漏囊成〔盛〕物。
1656 第五,究竟不淨,終歸敗壞。智論云:
1657 審諦觀此身,必歸於死處,
1658 難禦無返覆,背恩如小兒。
1659 意云:供事百年,豈知恩義壽暖,及識三法,□□□□□□慚注報恩酬德。智論偈云:
1660 □□□□□,暖氣且失待。(原文至此殘缺)
1661 (首缺)去時豈能□,□□□□□。
1662 □□泡幼(幻)身,畢竟□□□。
1663 □□□□□,終是蠅蛆啢。
1664 裝色熾盛時,處處逐榮□。
1665 但暢眼前歡,寧知沒後惡。
1666 送屍荒野山,兩眼烏鷲唃。
1667 切思如此身,何處有貪著。
1668 問:如此之身,豈有我耶?答:我六種,所謂一、橫計我,二、俱生我,三、慢我,四、五蘊假我,五、世流布我,謂西國人相見,□□稱於我。六、人自在我。今阿難所稱,是第四五蘊假我,第五世流布我。謂順世教化,故問凡夫稱「我」,已順世流。阿難聖人,何不順教,稱「無我」耶?答:若稱「無我」,恐眾生生怖愄心。謂凡夫執身有我,方乃隨順,各懷勝心,願□□□。若言無我,□□□身(原文至此殘缺)
1669 (首缺)當果□□□□□□□□□□我修行為誰,恐眾生生於退心,故同眾生稱「我」。後合釋「我聞」者,「我聞」兩字,是阿難所稱,我從佛邊聞如是法,故曰「我聞」。問:阿難是佛得道夜生,廿方為侍者,從前教法,未曾聞,故何稱我聞。答:一若依諸部律中,佛為再說。問:何故再說?若準報恩經云:佛令阿難為侍者,阿難就佛乞於三願:一、不願著故衣,二、不得誡別請,三、廿五年前教法,為我再說。又有解云:阿難得佛受記之時,自然悟解。法花經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過去,無量諸佛法,如今日所聞。已下不能廣解,總因適來所唱經文道:「如是我聞。」
1670 經云「我聞」者,是阿難所稱之語,因迦葉結集之時,說妙法於畢缽羅窟中,擊●植向須彌山頂上,這日阿難昇座現三十二相之身,眾聖觀瞻,有八十端嚴之貌。皆生異念,咸起擬(疑)心,阿難纔唱於「我聞」,羅漢盡除於錯見。而又阿難稱「我聞」者,有何道理;意云:一切諸經律部,選甚大乘小乘,皆於往日之時,親向佛邊聽受。或於毗耶國內,或於王舍城中,鷲峰之大闡三乘,祇樹之廣談四諦,自後或於壙野,或在山林,金言而句句親聞,玉偈而行〔行〕聽受,三藏教法,無不通明,一曆(歷)耳根,未曾妄(忘)失。今則傳持末代,利益眾生,為於佛處親聞,故唱「我聞」之字。問:阿難言一切眾經,稱「我聞」者,事亦不然。且世尊初成正覺,阿難方始誕生,後乃年至廿(二十),方與佛為弟子,已前教法,何得聞之?今稱「如是我聞」,應莫經中虛謬?答:今據諸部律中,佛為再說。又問何為再說?答:報恩經云:佛向大圓鏡上後德智中,觀阿難而久已根熟,與世尊而堪為侍者。佛乃頻過御菀(苑),數到王宮,設方便之言音,開誘化之門路,與談三界,為說四生,令知幼(幻)質之非堅,遣語禜(榮)花之不久。時阿難既聞佛語,遂即發心●(離或羅)諦,受已歸依,乞世尊之三願:一、不願著佛故衣。二、不得誡我別請。三、廿年前所談之教,為我再宣。阿難啟告,佛起慈悲,尋時便度出家,證得須陀洹果。廿年前已談教法,佛為再宣。今於經首之前,敢唱「我聞」二字。又難(間)云:一切眾經,皆破我執,阿難何得稱於我名?答:若言?我,恐眾生起退敗之心,權順世流,從我輩興進修之意。已除我執,賈(假)立其名。經中雖道於我聞,聖上全無於我見。聊申略解,不備廣談,聽時速起信心,聞者早生於悟解。
1671 側吟:
1672 阿難欲擬宣佛語,羅漢之中傳美譽,
1673 昔日多聞眾共推,此時聰惠人皆許。
1674 當時窟內結集時,不計高低相贊舉,
1675 忽現三十二相形,教他滿會生疑慮。
1676 忽然聽唱我聞名,會下喧喧方指住,
1677 滿窟高僧始信知,一筵羅漢皆開悟。
1678 此時結集正經文,總是如來金口語,
1679 今日分明說似君,途教人眾除疑慮。
1680 萬千經典息(悉)通達,聞者咸能生戀募(慕),
1681 往日皆於法會中,親曾聽受如來處。
1682 三乘五姓遠流通,八難四生令離苦,
1683 後代傳持事不虛,從教人眾除疑慮。
1684 釋迦尊,悲願主,說法頭頭蒙告御(喻或語),
1685 悉遣虔心聽受持,今於末代流傳取。
1686 聲聞數內獨稱吾,大眾筵中長囑付,
1687 今日經中道我聞,總教各各無疑慮。
1688 佛威神,今曉悟,未者經雲生猒(厭)募(慕),
1689 聽受身心法法中,未曾妄失於片句。
1690 長時事事發精勤,不向頭頭生指據,
1691 今日分明說似君,總教各各除疑慮。
1692 平當日牟尼大世尊,每於法會說經文,
1693 阿難名字頭頭喚,囑付言音處處陳。
1694 我要流傳於末代,汝須記受莫因循。
1695 今朝結集如來教,所以經中道我聞。
1696 □□□□□□□,□□見解豈堪□(原文至此殘缺)
1697 (首缺)遣佛入滅為波旬,愚癡□□□□論,
1698 只緣自己多邪曲,別著言詞請世尊。
1699 今日結集當日法,昔時經教此時陳,
1700 阿難受得如來語,所以經中道我聞。
1701 處處如來流法門,阿難佛囑最慇懃,
1702 只緣智惠過人解,為有聰明出眾群。
1703 見解自知無拙惡,情由爭不感深恩,
1704 今朝結集三乘教,所以經文道我聞。
1705 珍重牟尼主,黃金丈六身,
1706 面圓如皎日,騾●(螺髻)若青雲。
1707 蕩蕩應難及,巍巍莫比輪(倫),
1708 鷲峰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09 當日菴園會,相隨佛世尊,
1710 聖賢多示現,長者化王孫,
1711 各各拋三殿,人人捨六塵。
1712 毗耶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13 廣讚西方事,彌陀化主身。
1714 金繩金界道,寶殿寶香勳(薰)。
1715 遣眾生虔敬,教人發志勤,
1716 祇園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17 每共常隨眾,經行諸國頻,
1718 有時談四諦,或即囋三乘,
1719 教化群生類,令拋虛幻身。
1720 鹿園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21 帝釋皆來請,開張六度因,
1722 總齊心悟解,布施佛珠珍。
1723 說富貴如風燭,言榮花似電雲,
1724 天宮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25 更被修羅眾,皆來請益頻,
1726 和平令苑(宛)順,除蕩劫貪嗔。
1727 教發慈悲行,休興鬥戰軍,
1728 須彌山說法,一一我曾聞。
1729 龍泉來相請,齊將願力申,
1730 笙歌聲遼遶,花雨落芬芬,
1731 地振山川動,風吹草木春,
1732 龍宮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33 哀愍眾生類,閑於地獄巡,
1734 刀山青似鏡,劍樹白如銀,
1735 爐炭停煙焰,鑊湯罷沸騰,
1736 冥司親說法,一一我曾聞。
1737 總是經中說,殊非謬剸裁,
1738 我聞羅漢唱,如是佛親開,
1739 聽受除煩惱,聞經滅妄猜,
1740 我聞解了也,次第處唱將來。
1741 經云:「一時」。一時者,諫異餘時,故曰一時。又解云:說者聽者,共相會遇,更無前後,●(啐)啄同時,故曰一時。
1742 經云:一時者,於是我佛在毗耶城內,菴羅園中,將興方便之門,欲啟慈悲之願,為救四生熱惱,愍傷三界含靈,說法而廣度有緣,利益而不論高下。這日地搖六振,天雨四花,十方之賢聖俱臻,八部之龍神盡至,於是人天皓皓(浩浩),聖眾喧喧,空中散新色之衣,地上排七珍之寶,帝釋梵王之眾,捧玉案於師子座前;龍王夜叉之徒,執寶幢於世尊四面。各各盡辭於天界,一時總到菴園,螺鈸擊掙之聲音,樂奏嘈囋之曲。更有阿修羅等,調飋玲玲之琵琶,緊那羅王,敲駮犖犖之羯鼓。乾闥婆眾,吹妙曲於雲中。迦樓羅王,動簫韶於空裏。齊來聽法,盡願結緣,遶紫磨之身形,禮黃金之面貌。皆焚龍腦,競爇檀栴,虔恭者憶憶(億億)垓垓,贊嘆者千千萬萬,一時總到菴園會中,睹大聖之希逢,候如來之說法。更有幾多羅漢,無限聖人,皆到筵中,盡臨法會。並乃神情爽朗,儀貌孤標,持五掇而此土化緣,杖六鐶而他〔方〕遊曆(歷)。三底異越,和雲水已(以)隨身,五德超倫,共溫恭而淡佇。身堅離染,身為相貌之身。行解行時,行作出塵之行。三明曉了,八解周圓,以出離於娑婆,不沈埋於生死。當初佛會,欲擬說經,無前後而趨筵,盡一時而赴會,如雞附卵,啐啄同時,所以經云,故曰「一時」。
1743 龍天這日威儀,隊仗神通實可愛。
1744 帝釋忙忙掛寶衣,仙童各各離宮內,
1745 遙知我佛說真經,各發情誠來禮拜,
1746 盡向空中散妙花,一時總到菴園會。
1747 就中更有梵天王,相貌巍巍多自在,
1748 各各拋離妙寶宮,人人略到娑婆界。
1749 皆持花果呈威光,盡是神通無障礙,
1750 聞佛欲說大乘經,一時總到菴園會,
1751 阿修羅眾聖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
1752 上住須彌福德強,平扶日月感神。
1753 可於意地發精虔,只是心田興姤害,
1754 當日遙聞法義開,一時總到菴園會。
1755 乾闥婆眾亦歸依,歌樂長於心上愛,
1756 每向佛前奏五音,恰如人得真三昧,
1757 琵琶絃上韻香(春)鸚(鶯),羯鼓杖頭敲玉碎,
1758 當日遙聞法義開,一時總到菴園會。
1759 諸天人眾莫知涯,各向空中持傘蓋,
1760 百寶冠中惹瑞霞,六殊(銖)衣上饒光彩。
1761 皆陳異寶表殷勤,盡向香花申懇戴,
1762 當日遙聞欲說經,一時總到菴園會。
1763 百千釋梵聖賢身,咸具威儀皆廣大,
1764 一志修行絕四流,網羅割斷拋三界。
1765 住山中,居窟內,或歸坐禪或嘆唄。
1766 知佛欲說大乘經,一時總到菴園會。
1767 久修因,兼奉戒,苦切練麼(魔)心不退,
1768 誓出煩(樊)籠生死河,已達聖智真如海。
1769 能持五掇入王城,解執六鐶他界外,
1770 知佛欲說大乘經,一時總到菴園會。
1771 平當日如來欲說經,幾多賢聖譽先知,
1772 忙忙天上拋歡樂,浩浩雲中整寶衣,
1773 帝釋虛徐誇隊仗,梵王行里逞威儀,
1774 高低總到菴園會,所以經文道一時。
1775 ?限龍神遍四唯(維),百千音樂滿吹空,
1776 為逢賢聖趨筵速,只見天龍到處飛,
1777 雲內唯觀人●塞,空中不見日光輝,
1778 逡巡總到菴園會,所已經文道一時。
1779 羅漢忙忙逞變威,罷鋪針毳補田衣,
1780 察(剎)那恐怕呈(程)途遠,傾剋(頃刻)由(猶)疑赴會遲。
1781 身上一條雲作被,面門多點雪成眉,
1782 神通總到菴園內,所已經中道一時。
1783 百千聖眾鬧喧喧,各各身心發志虔,
1784 念念盡來趨寶座,人人皆欲禮金僊。
1785 雲中只見天花墜,雲內唯聞龍腦煙,
1786 只是如今撣止傾(彈指頃),一時總到法王前,
1787 若凡若聖遠徘徊,總向菴園法會排,
1788 滿意盡希傾法雨,一心專望振春雷。
1789 虔恭各各言希有,合掌顒顒贊善哉,
1790 當日一時齊赴會,在何處聽說也唱將〔來〕。
1791 (首缺)眾所知識,乃至已……是位登十地,法究一乘,□道……四弘誓之願心,未滿皆□昏……穢邦助釋迦之視現身形,位婆娑而化諸群品。河沙界而眾知眾識,憶(億)萬土而響德聞名。智惠頗彰,神通大建,作法門之牆塹,為佛使之護持。師子吼而天地鳴,名聞遠而十方眾。應四生之根器,便為弛張;向三寶之良田,紹隆□絕。普使於魔●稽首,悉令於外□傾心。清淨之皎月無殊,●(纏)蓋之塵□□□,心常安樂,住?礙之解脫。念●(定)總持,使辨才而不斷。布施誘慳貪之見,持戒除毀禁之徒,行忍辱而屏跡貪嗔,發精進而全忘懈怠。禪定乃一心不亂,狂迷者睹相皆除。智惠使萬法不移,愚暗者教招曉會。巧施方便,勤行憐愍之情;善用和平,接引愛增(憎)之輩。於化道之能令隨順,自發心而轉不退輪,得法相之淺深,認眾生之相力。於大眾有仰瞻之懇,或說法無怖畏之懷,智惠豈彈(殫)於化緣,功德每修於心識。色像本來之好醜,形軀豈在於莊嚴。名稱之遠遠皆聞,須彌之高高不異。信心不退,堅牢而喻若金剛法寶,潤澤利益,而何殊甘露。言音柔耎微妙,正真深入化緣。離諸邪見,歸向菩提之一路,斷除空有之兩邊。講法如師子吼聲,談論似春雷震響,教化等量於高下,根機取捨於淺深。集眾寶而巧會法門,似道師之能諳海路珍寶。而道師取得妙義,而菩薩能詮見眾生之生死往來。入惡道之修羅地獄,盡河沙界之人心。差護一念,皆知可塵,億數之煩惱踦驅,分毫弁(辨)別。惡趣之門窗永閉,菩提之道路非遙。而又變現難窮,神工罕測。攪長河為蘇洛,只在逡巡。變大地為黃金,都來●剋(頃刻)。□肉山之魚米,救飢餓之眾生。須彌山向手中擎,大海水於毛內吸。視慈雲則普垓三界,施利濟即廣度四生。無邊之智惠悉成,諸佛之威儀皆悟。善別三乘之理,巧施六度之門。瓔珞珊珊,頭冠耀耀,相嚴清淨,如蓮開碧沼之中,皎潔圓明,似月處清宵之內。如斯功行,皆欲進修,大數標三萬二千,總在菴園會裏。
1792 菩薩神通眾,都三萬二千,
1793 威光多種種,祥序百般□。
1794 項臂垂瓔珞,珠珍●寶冠。
1795 心心希聽受,當日到菴園。
1796 眾所皆知識,文殊及普賢,
1797 神通修具足,功德悉周圓。
1798 巨海毛中吸,須彌掌內安,
1799 如斯功力大,當日到菴園。
1800 盡此娑婆界,黃金夢不難,
1801 或逢飢饉劫,化出米魚山。
1802 善豁三乘理,能開六度關,
1803 如斯功行力,當日到菴園。
1804 化物門門入,名聞遠遠傳,
1805 調柔諸外道,伏練眾魔冤。
1806 智鏡能清淨,心珠離蓋纏,
1807 如斯功行足,當日在菴園。
1808 三界無俱(拘)繫,十方去又還,
1809 如雲寧障礙,似日沒遮攔。
1810 皎皎波中月,澄澄水上蓮,
1811 幾多功行足,皆已到菴園。
1812 隨順眾生意,慈心滿大千,
1813 凡夫多惡相,弁(辨)認得根□。
1814 戒定心心進,菩提念念攀,
1815 如斯功力足,當日在菴園。
1816 智解無多種,修持盡一般,
1817 莊嚴皆光耀,相好越人天。
1818 聽法金臺畔,經行寶樹間,
1819 如斯功行足,當日在菴園。
1820 甘露時時灑,能除熱惱煎,
1821 金剛堅固力,摧斫眾邪山。
1822 □□談中道,頭頭去二邊,
1823 如斯功行足,當日在菴園。
1824 接引無辭憚,高低來者偏,
1825 降魔師子吼,講論電雷喧。
1826 千力勳來就,三乘會得全,
1827 如斯功行足,當日在菴園。
1828 法寶皆能雨,人求要不難,
1829 早達滄海路,已到七珍灘。
1830 地獄憂心切,浮心救苦專,
1831 如斯功行足,當日在菴園。
1832 當日菴園會,高低集聖賢,
1833 如花攢碧落,似錦□□□。
1834 ●睹千珍座,頻捻七寶冠,
1835 珠珍聲曆曆,珂珮響珊珊。
1836 或執琉璃盞,或擎琥珀盤,
1837 象牙□□□,□□□□□。
1838 □□□□□,□發志虔□,
1839 □□□□□,□□□□□。(原文至此殘缺)
1840 (首缺)眼深……
1841 ……
1842 百脈酸因心□□,四□□□□□□,
1843 若能點藥求醫療,日夜何愁病不除。
1844 第二,世間父母,憂其男女病。偈:
1845 父母人間恩最深,憂男憂女不因循。
1846 那堪疾療虺(尪)龜苦,豈謂纏痾惹患●(迍)。
1847 藥餌未逢痊減得,呻吟難止怨愁聞,
1848 為於兒子心心切,恨不將身替病身。
1849 菩薩憂念三界眾生,愛如若子。所以向下經云:「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子若得病,父母亦病。雲云。」菩薩施於法藥,所以觀音經云:「應以佛身得度者云云」乃至「地獄眾生病者,內有三毒病,」乃至「五苦八苦。」若是世間醫者能醫身病,菩薩法藥能醫得身心二病,永出離於生死,是名痊癒,眾生病愈,菩薩亦病愈。
1850 經云:「為大醫王,若(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者。」
1851 喻似世間恩愛,莫越眷屬之情,父母繫心最切,是腹生之子。小時愛護,看如掌上之珠;到大憂憐,惜似家中之寶。抱持養育,不彈(憚)劬勞。咽苦吐甘,豈辭嫌厭。迴乾就濕,恐男女之片時不安,洗浣濯時,怕癡騃之等閑失色。臨河傍井,常憂漂溺之危;弄犬捻刀,每慮嚙傷之苦。世間之事,都未諳知,父母憂心,漸令誘引。年才長大,稍會東西,不然遣學經營,或即令習文筆,男須如此,女又別論。每交不出閨幃,長使調脂弄麵。或親歌樂,曲調分明。或倣裁縫,針頭巧妙。男及弱冠,女及笄□(年),□□騁(聘)婚姻,盡皆次第。頭頭憂念,種種……(原文至此殘缺)
1852 (首缺)推……遣斷,頻燒方紙,向□□啟告數爇名香,於寺院內,許僧齋設。男女未教校憂疑,父容日日尪龜,母貌朝朝憔悴。纔聞減損,稍獲痊平,渾家頓改憂愁,父母當時歡悅。菩薩心意亦復如然,愍含識而意似親生,憐凡夫而愛如赤子,不欲見四坐流浪,長行橯●之心,嘆常於三界輪迴,但作救拔之願,愚情未悟,被六塵鎮昧於情田,真理難分,致三毒長時於染污。菩薩每觀於我輩,恰同病患之無殊;聖人常見於凡流,一似纏?之不異。所以搗羅法藥,應病根機,總令誡斷於貪嗔,悉遣修持於智惠。四流波上,遣不憂沈汎之危;六道輪中,教永斷去來之逕。捨無常之五蘊,獲五分之法身。證無漏之菩提,拋有為之相貌。方稱菩薩,始號醫王,河沙煩惱病消除,菩薩慈悲方願滿。
1853 所以經云:「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藥,令得服行」乃至「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1854 若論菩薩修持行,喜捨功能堪讚詠。
1855 三大僧祇捨愛增(憎),四弘願力難相並。
1856 愛慈悲,嫌諂?(佞),救療眾生終未定,
1857 愍恤長時繫在心,恰如父母憂憐病。
1858 在凡夫,長暗暝,鎮染貪嗔難制整,
1859 事事貪婪似綿牽,頭頭忘(妄)令如針釘。
1860 縱交有漏姿(恣)狂迷,鬥騁無明誇拗硬,
1861 菩薩慈悲繫在心,恰如父母憂憐病。
1862 為凡夫,聲色媚,虛妄攀緣遂矯偽,
1863 萬種歌中悅愛情,三春境上迷真性。
1864 人間恣縱悟心田,地獄如何謾業鏡,
1865 菩薩慈悲與藥醫,恰如父母憂憐病。
1866 每●毫,多諍競,善事聞時都不聽,
1867 設使迴心只暫時,不曾貯意能長永。
1868 贖香錢減兩三文,買笑銀潘七八挺,
1869 菩薩慈悲與藥醫,恰如父母憂憐病。
1870 厭善緣,貪惡境,早晚情田能戒省,
1871 萬種隨心沒感慚,纖毫為(違)意嫌災橫。
1872 鎮壤(禳)宅舍覓高榮,卜問邪師求喜慶,
1873 菩薩慈悲與藥醫,為君耽染愚癡病。
1874 沒尊卑,少遵敬,我慢貢高今古映,
1875 倣習●鹿(兇?)惡紹名,不歸禮樂謙恭令。
1876 唯於見解縱乖愚,早晚行藏能撥淨,
1877 菩薩慈悲與藥醫,為君耽染剛強病。
1878 狂癡心,煎似鍋,焰焰添莘(薪)●天猛,
1879 虛忘(妄)波瀾徹底渾,貪婪山嶽侵天迥,
1880 有人告託解楊聾,邪路求財能似聖,
1881 菩薩慈悲與藥醫,為君纏染貪嗔病。
1882 自貧窮,不歎命,豈料榮枯皆分定,
1883 睹物情懷發惡心,見人於色行蛆?(佞)。
1884 夜叉行解幾時拋,羅剎機籌何日屏,
1885 菩薩慈悲與藥醫,為君纏染狂迷病。
1886 皆(背)真原,驀邪逕,誇俊誇能頭上騁,
1887 少盛當年說我強,傳杯弄盞相邀請。
1888 風前月下掇新詩,水畔花間翻惡令,
1889 菩薩慈悲與藥醫,為君放逸邪癡病。
1890 忘緣情,難比娉,百歲爭知如電影,
1891 好個聰明人相全,忍交鬼使牛頭領。
1892 凡夫遇境處昏衢,不弁(辨)迷途驀坑井,
1893 菩薩慈悲與藥醫,總交痊癒眾生病。
1894 平處處垂慈不偶然,還如男女一般看,
1895 提攜總出娑婆界,救度皆拋苦惱原。
1896 病眼未開怯●染,患身難喻解纏綿,
1897 人人盡遣休生滅,菩薩悲憐始得安。
1898 傷嗟病患久縈沈,賢聖憂憐行願深,
1899 解應根機相勸誘,能將法藥與醫針。
1900 菩提道路教登涉,嶮惡門窗斷去尋,
1901 個個總令齊悟了,慈悲方始稱身心。
1902 如斯功行救輪迴,廣發悲吟起愍哀。
1903 平(手)內楊枝除障惱,瓶中甘露滅迍災,
1904 豈辭利濟勞兼倦,不憚辛懃去又來。
1905 長向娑婆與救度,總交病眼豁然開。
1906 鏘鏘●(躋)●狀嵬嵬,總在菴園會裏排,
1907 只候覺皇傾法雨,專希大聖振春雷。
1908 頭冠耀處黃金蔟,衣縷揉成錦葉堆,
1909 萬萬層層光瑞影,似林寶樹放花開。
1910 菴園浩浩聖賢催,瑞色祥雲遍九垓,
1911 菩薩周圍三萬眾,聲聞遶壤百千迴。
1912 梵螺奏唄音寮(嘹)亮,鈸磬轟敲韻聲催,
1913 當日世尊欲說法,因更有甚人來也唱將來。
1914 經云:「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乃至「俱來會座」偈:
1915 浩浩轟轟隊仗排,梵王天眾下天階,
1916 分分空裏弦歌鬧,蔟蔟雲中錦繡堆。
1917 龍惱(腦)氤氳香撲撲,玉爐蔙捧色皚皚,
1918 總拋宮殿嬌奢事,入向菴園聽法來。
1919 第二,萬二千天帝釋來,偈:
1920 瓊樓玉殿整遨翔,彩女雙雙列隊行,
1921 雜寶樹林珍果美,六殊(銖)衣惹異花香。
1922 流泉屈曲琉璃砌,臺檻高低翡翠莊,
1923 聞道我佛宣妙法,總來瞻禮白毫光。
1924 第三,天龍鬼神等來,偈:
1925 ●塞虛空烈(列)鼓旗,奔雷掣電走分(紛)非(飛),
1926 修羅展臂楨雙眼,龍神降腮努兩眉。
1927 監電似身呈忿怒,血盆如口震雄威,
1928 忙忙雲裏相催促,猶怕菴園聽法遲。
1929 第四,比丘、比丘尼等四眾來,偈:
1930 四眾●(奔)波意似催,曉雞纔暑(曙)禁宮開,
1931 六和似月孤高仕,八敬如蓮冰雪裁。
1932 一國綺羅闐塞路,萬門莫信滿長街,
1933 高低隊隊如雲雨,總到菴園會裏來。
1934 所以經云:復有萬梵天王尸棄□□乃至天龍…」(原文至此有殘缺)
1935 (首缺)夜叉、比丘尼等,俱來會座。
1936 於是四天大梵,思法會而散下雲頭,六欲俱天,相菴園而趨瞻聖主。各將侍從天女天男,盡擁嬪妃,逶迤遙拽,別天宮而雲中苑(宛)轉,離上界而霧裏盤旋,頂戴珠珍,身嚴玉珮。執金憧(幢)者分分(紛紛)雲墜,擎寶節者苒苒煙籠。布樂器於青霄,散祥花於碧落,皆呈法曲,盡捧名衣,思大聖之情專,想慈尊而意切,總發難遭之解,感伸敬禮之猶。駐(瑪)瑙盃中琥珀傾,象牙盤裏真珠撒,栴檀靄靄,龍麝勳勳(薰薰),情田早啟於虔祈,雅旨倍生於翹仰。更有諸天人眾,向大覺以歸心,八部龍神,望金僊而啟首。龍王龍獸,赫亦(奕)威光,龍子龍孫,騰身自在,跳躑踴躍,廣現神通,不施忿怒之容,盡發慈悲之願。更有三頭八臂,五眼六通,掣霜劍而夜月藏光,掛金甲而朝霞●耀。呼吸毒氣,鼓擊狂風,得海底之沙飛,使天邊之霧卷。擲崑崙山於背上,納滄海水於腹中。眼斜走電之光,只寫血河之色。總來聽法,皆願結緣。一群群●月曼空,一隊隊遮雲滿霧。咸離寶殿,下到娑婆。只如彈指中間,已入菴園會裏。更有毗耶城內,?限聽流,高低之仕女兩徒,凡聖之僧尼二種,咸持花果,也捧珠珍。車軒之紫陌喧喧,羅綺之紅塵壤壤。乾坤晃耀,日月光輝。滿園如萬種花敷,遍野似千般障展,皆趨聖會,齊赴法筵。遶白玉之蓮花,上黃金之講殿。傾贍化主,翹仰慈尊。同渴士欲飲於瓊將(漿),比旱●(苗)待沾於春雨。滿意望宣於妙法,誠心願證於春雷。●塞菴園烈聖賢,駢闐佛會排龍鬼。
1937 所以經云道:「復有萬梵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乃至「俱來會座」雲云。
1938 大梵諸天眾,遙聞法會張,
1939 喧喧皆讚嘆,浩浩總談揚。
1940 彩霧呈佳瑞,霞雲珮吉祥,
1941 摐摐排隊仵(伍),瞻禮法輪王。
1942 無限天龍眾,相催更又忙,
1943 心中傾懇志,雲內禮毫光。
1944 身色皆藍澱(靛),情田盡虎狼,
1945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46 無限羅叉眾,跳躑喜三場,
1947 高高雲上湧,閃閃電中藏。
1948 頭髮比沙森,身毛摘色狂,
1949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50 無限乾闥眾,爭捻樂器行,
1951 琵琶絃上急,揭鼓杖頭忙。
1952 競奏簫兼笛,齊吹笙與篁(簧),
1953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54 無限修羅眾,皆擎日月光,
1955 嗔心迴躍躍,喜色改鏘鏘。
1956 旋遶須彌?(畔),趨臻寶座傍,
1957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58 無限迦樓眾,雄雄氣宇長,
1959 毒龍由被喫,猛獸等閑傷。
1960 口眼喊喲哈,觔拳怒健剛,
1961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62 無限那羅眾,神通解湧曏,
1963 乾坤推吸峇,日月平闌彰。
1964 盡欲菴園聽,皆焚海岸香,
1965 摐摐排隊伍,瞻禮法輪王。
1966 人與非人等,清霄●塞排,
1967 一時空裏降,齊總下雲來。
1968 瑞彩千般擁,祥花萬種堆,
1969 象牙攢?匝,龍腦熱徘徊。
1970 更有毗耶眾,奔波百萬堆,
1971 六和持寶缽,八敬捧金臺。
1972 羅綺攜香印,英賢掌寶●,
1973 滿街填塞鬧,喜遇覺花開。
1974 競到菴園會,駢填卒莫裁,
1975 稠盈難下腳,●塞坐莓苔。
1976 各各稱希有,人人讚善哉,
1977 世尊現何祥瑞也,便請唱將來。
1978 (首缺)賢聖同□□□□,□□□□□□□,
1979 滿園菩薩星冠蔟,一會□□□□□。
1980 魚梵奏時聲了遶,金憧(幢)搖處韻釘鐺,
1981 顒顒翹仰心專切,萬萬千層禮覺皇,
1982 第二,闢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師子之坐。偈:
1983 佛力難思變現強,迥於群眾獨超詳,
1984 巍巍嶽色沖天淨,蕩蕩金容比日光。
1985 三界鎮時為巨燭,四生長是□□□,
1986 須彌高廣將為喻,顯我如來大法王。
1987 第三,弊於一切諸來大眾。偈:
1988 盛德巍巍迥不群,此時方顯相儀真,
1989 黃金足下千花印,紫磨胸前萬字新。
1990 青眼似蓮澄碧沼,□毫如鍊照乾坤,
1991 菴園盛會河沙眾,沒一?端嚴似世尊。
1992 所以經云:「弊於一切諸來大眾。」
1993 於是巍巍聖主,蕩蕩慈尊,居賢聖之中,處菴園會裏,聲聞可八千之眾,道貌鏘鏘;菩薩乃三萬餘人,威儀濟濟。梵王之獻花獻果,合掌勤勤;帝釋之持蓋持●,虔誠切切。天龍及夜叉之輩,想金容而翹注不移;修羅與羅剎之清,瞻玉毫而志心暮(慕)戀。更有迦羅樓羅眾,奏瑟瑟清音;緊那羅王,調鈴鈴雅樂。簫笛絃管,螺鈸鉑銅,齊聲而●演宮商,合韻而皆吟法曲。更有六和上士,坐竹徑而遙視如□(來),□□□躡莓苔之仰瞻大覺。萬千英彥,無數綺羅,心貞志而躍躍興興,體逶迤而遙遙拽拽。滿筵大眾,合會天人,圍世尊而百匝千番,在菴園而駢填●塞。如眾星攢於夜月,似群岳蔟於須彌。落落無倫,堂堂菩薩,迥然之相好,天人多種而嚴莊,梵王威德故難論,帝釋形儀渾不及。若對我佛福相,無漏真容。狀螢火敵於日輪,同丘土齊於山嶽。實難疋喻,莫已等量,難得有相之身,陪●無為之體。致使佛光取勝,掩耀群霞。聖力獨超,遮闌宇宙。今則菴園演唱,法會開宣,如須彌迥聳於千峰,似巨海淹流於萬泒。所以龍天仰望,賢聖瞻攀,人人歌希有之●,個個稱善哉之字。這日何□意之稽首,塵數心之歸依,只希大振於春雷,咸願廣沾法雨。聖心未測,聖意難思,聖貌忻忻,聖顏躍躍。放白毫之眉相,閃爍東西,舒紫磨之身光,超過南北。山川響振,天地傾搖。盈空之花雨四般,滿會之光分五彩,遙遙●(璨)爛,遠遠鮮凝。乾坤如把繡屏楨,世界似將紅錦展,日月廣呈於瑞色,江河大變於佳祥。菴園眾聖罕希逢,莫測此時神妙力。
1994 所以經云:「闢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坐,弊(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1995 菴園聽眾如雲赴,浩浩聖凡難止禦,
1996 菩薩周圍三萬餘,比丘圍繞千千數。
1997 盡神通,皆眾具,道貌鏘鏘無比喻,
1998 大威儀十相全,端嚴爭似牟尼主。
1999 比須彌,滄海豎,金玉諸山總朝聚,
2000 迪聳清霄突●高,接連碧海天臺柱。
2001 千珍合就鎖煙雲,眾寶裝成籠瑞霧,
2002 萬岳群峰盡不如,端嚴將喻牟尼主。
2003 梵天王,天眾部,福德威光咸仰輔,
2004 百寶冠新盡戀瞻,六殊(銖)衣晃皆談許。
2005 巍巍人相比金蓮,儡儡形身如玉柱,
2006 恰到菴園佛會中,端嚴爭似牟尼主。
2007 諸天人,帝釋侶,也在如來說法處,
2008 曜曜衣裝白玉紋,遙遙寶彩金黃縷。
2009 威儀滿足盡欽逢,福相周圓咸戀暮(慕),
2010 及至菴園佛會中,端嚴爭似牟尼主。
2011 滿菴園,菩薩數,各各神通呈祥序,
2012 幾劫修持福惠彰,無邊練行功勳普。
2013 降魔除黨每勤勤,運智興慈長楚楚,
2014 大威儀十相全,端嚴爭似牟尼主。
2015 比丘僧,羅漢數,雅淡風標人嘆譽,
2016 公子停車馬上瞻,非(飛)禽點羽空中覷。
2017 雪眉深深宴松巒,雲帔輕輕沾彩霧,
2018 大威儀十相全,端嚴爭似牟尼主。
2019 天龍神,烈(列)旗鼓,八臂三頭多忿怒,
2020 忽爾崑崙把動搖,等閒滄海捻傾注。
2021 有時踴躍會中來,或即跳躑空裏去,
2022 總到菴園大聖前,威光難似牟尼主。
2023 聖賢圍,鬼神護,執劍擎槍相左(佐)肋(助),
2024 只為如來演法音,徒交凡眾沾甘露。
2025 梵王持果獻金僊,帝釋捻香添玉注,
2026 總向菴園會一排,高低歸仰牟尼主。
2027 佛慈悲心願赴覆,累劫僧祇修六度,
2028 每使和平離愛增(憎),任持智惠令堅固,
2029 巍巍相貌白蓮花,蕩蕩身形紫金柱,
2030 萬種威光總不如,方稱三界神通主。
2031 聖賢羅烈(列)百千張,旋繞如來紫磨光,
2032 瞻現玉毫無暫捨,只希金口早宣揚。
2033 眾於會裏伸翹仰,佛向眉間現吉祥,
2034 浩浩菴園皆讚嘆,方稱三界法輪王。
2035 大覺巍巍寶焰裝,迥於花坐●芬芳,
2036 丹脣似果頻婆色,雙眼如蓮戒定香。
2037 昔日威神咸啟仰,此時人相倍尋常,
2038 眉間毫彩分明現,●(閉)卻菴園萬種光。
2039 黃金丈六處花臺,將欲敷楊(揚)法義開,
2040 面上五條光彩彩,眉邊萬道色皚皚。
2041 乾坤似把紅羅展,世界如舖錦繡堆,
2042 廣現百般希有事,看看便是振春雷。
2043 菴園這百繞俳佪,浩浩傾贍讚善哉,
2044 天雨四花空閃閃,地搖六振響墔墔。
2045 聖心未委宣何法,人意難思莫測猜,
2046 高下此時皆作念,阿誰為眾請如來。
2047 牟尼愍察眾情懷,花坐顒顒喜色開,
2048 欲應根機傾法寶,擬嗟群品雨珍才。
2049 朱脣啟處紅蓮坼,皓齒凝●(時)白玉排,
2050 大覺世尊纔說法,更有阿誰後到也〔唱將來〕。
2051 所以經云:「爾時毗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
2052 問:爾五百長者皆是國王之子,即合戀●(慕)王宮,嬌奢快樂,因甚厭棄奢花,也來聞法。答:緣毗耶城內,有一居士,名號維摩,他緣是東方無垢世界金粟如來,意欲助佛化人,暫住娑婆穢境。緣國無二王,世無二佛,所以權為長者之身,示現有妻子男女,在毗耶城內,頭頭接物,處處利生,處城中無不歸依,在皇闕尋常教化。毗耶國王,禮為國老。知道我佛世尊,在菴園說法,欲彰利濟之心,遂入王宮教化得五百太子,第一王宮教化:
2053 知道菴園演正真,入王宮內化王孫。
2054 如煙柳下排公子,似錦花前烈(列)綵嬪,
2055 畫舸信從流水去,白醪攜得滿盃斟。
2056 維摩直到貪歡處,教化合交禮世尊。
2057 時寶積等聞維摩此語,卻問居士曰:「不委菴園世尊何時說法?」居士曰:「汝速排枇,今整(正)是時。」居士遣偈:
2058 貪在王宮取意為,花蔭柳影從嬪妃,
2059 紫雲樓上排絲竹,白玉庭前舞拓(柘)枝,
2060 空戀笙歌嫌景促,不憂虛幻恰心遲。
2061 汝須火急相催去,算得宣揚整(正)是時。
2062 爾時居士種種說法,教化王孫,令往菴園。禮佛聽法。當時五百王子寶積等,請居士同去。偈:
2063 既沐慈悲化小才,衷心感激百千迴,
2064 若非勤誘迷徒切,爭得舟航嶮浪開。
2065 願借光陰與引道,全憑巨力作●?,
2066 弟兄五百慇懃請,居士相隨也去來。
2067 居士曰:比欲相隨,今願倍(陪)從。偈:
2068 深謝蒙邀賜挈倍(陪),自然清眼眼雙開,
2069 菩提道徑希逢遇,嶮路舟舡罕得?。
2070 似玉磨籠多巧妙,如雞負卵應時墔。
2071 畢期有意親聞法,情願相隨也去來。
2072 於是五百長者各持七寶傘蓋,遂與居士相隨,皆出王宮去也。偈:
2073 維摩陪從禮金僊,寶蓋裝持色樣鮮,
2074 白玉鬥成龍鳳巧,黃金縷出象牙邊。
2075 煙霞飛晃光明耀,珠網玎璫響韻連,
2076 浩浩滿街人總看,此時王子往菴園。
2077 時五百長者與居士,相隨出毗耶離城,行至路邊,忽然染患,壘成方丈,偈問:
2078 深河恰好騁威儀,驀地維摩染病羸,
2079 窗透遠風衣半蓋,門開秋月枕斜欹。
2080 迴身往往合雙眼,喘息頻頻皺兩眉,
2081 居士患從何事得,交吾兄弟總懷疑。
2082 維摩良久為王孫說法云:
2083 永拋不久停,陽焰非真實。
2084 我今略說汝須聽,吾此身軀幼(幻)化成。
2085 死未到頭何處覺,病來侵體恐誰爭。
2086 一堆德植為根本,三尺荒墳是去呈(程),
2087 四大違和常日事,不勞君等驀然驚。
2088 居士曰:汝等五百弟兄,但往菴園禮佛聽法,吾緣染患,寸步難移,遂即將別,吟成數偈:七首
2089 王孫不用苦籌良,早入菴園道理長。
2090 我命恰如凝草露,吾身也似綴花霜,
2091 蟬聲返覆穿疏牖,柳影彫(凋)殘對病床。
2092 屈指算伊金(今)古了,從來誰是免無常。
2093 今朝大欲禮空王,真為纏眠(綿)又嘆傷,
2094 無力整衣甘寂寞,有心開戶受恓惶。
2095 千般羅綺能簽眼,萬種笙歌解割腸。
2096 汝等弟兄聽我語,從來誰是免無常。
2097 休誇英彥會文章,令格清詞韻雪霜,
2098 ●(健)筆也曾施教化,●(冥)搜幾度勘陰陽。
2099 螢窗苦志何方去,雪嶠工勳甚處藏,
2100 汝等弟兄聽我語,從來誰是免無常。
2101 直宜早去禮空王,寶蓋莊嚴莫改張,
2102 日照珠珍光●(燦)爛,風敲金玉韻玎璫。
2103 九種陌上為佳瑞,一國人中作吉祥,
2104 汝等好須參聖主,卻來應是我無常。
2105 吾身稍似得安康,未肯慵於禮法王,
2106 方丈且無慈鏡照,菴園純有覺花香。
2107 稜層嶽色多羸枕,慘淡人煙到病床,
2108 汝等觀吾形狀劣,參差應見我無常。
2109 直須更改舊行藏,莫戀紅樓宴會昌,
2110 若重慈尊能說法,不憐嬪綵解梳粧。
2111 真珠簾外停絲竹,玳瑁筵中罷令章,
2112 記取今朝相勸語,這身看即是無常。
2113 分襟此處最恓惶,不得倍(陪)隨入道場。
2114 深羨九宮清信士,歡忻先禮白毫光。
2115 金枝一一排龍象,寶蓋雙雙鬥鳳凰。
2116 唯我此時難去得,逡巡定是我無常。
2117 時寶積等旨受維摩勸誘,記當居士教招,重整威儀,再排隊仵(伍),皆往菴園,禮佛去也。於是寶積等,聞維摩勸切,見居士病深,聽處分而一一依從,取教招而人人稟受。遂即安排寶蓋,整頓金冠,專心而待赴菴園,愴戀而難別方丈。寶積為居士曰:「暫時分手,傾剋(頃刻)別離,辭居士兮千難萬難,禮大聖兮任去便去。伏望居士,善為將息,好自調和。紅爐溫長子之湯,淥●(醑)下公卿之藥。況已時光寂莫(寞),窗前之蕭灑清風,節序凋零,砌畔之芬菲黃葉。滿枕之蟬聲聒聒,盈門之秋色濃濃。●(偃)臥高床,尪羸壞室。居士之病容轉盛,喘息微微,吾曹之愁色倍深,呼嗟急急。我等蒙維摩提持恩切,法乳情深,誰知居士纏眠(綿),變作王孫病苦。臨臨取別,低迴而愁結雙眉。漸漸分襟,攀仰而淚垂丹臉。看天失色,望日無光。凝思而惆悵盈懷,暗想而嗚呼滿抱。皆和淚語,總帶愁顏。切須保攝精懃,莫使纏眠(綿)更甚。我等暫瞻大聖,略禮慈尊,逡巡便出菴園,傾剋(頃刻)卻看居士。」由是停移寶蓋,整頓金冠,玲瓏而牢地朱瓔,敲磕而塞瑎珂珮,琉璃頂上,煙霄而一行秋天,水玉稜頭,香榭而半輪明月。摩瓏虎(琥)珀,彫剋(雕刻)珊瑚,祥風由動於馨香,瑞霧上凝於光彩。半千寶蓋,行行而總已擎持;一國英賢,浩浩而齊聲讚嘆。行也行也,去時去時,萬家之鄰女後隨,滿路之簫韶前引。喧天絲竹,驚迴碧落之雲,匝地綺羅,映榭青春之蕊,變毗耶國為極樂城,九衢裝凝日之樓,萬戶展長春之障。漸辭方丈,已遠毗耶,看看欲到於菴園,盡禮於花臺聖主。
2118 凡事皆依居士裁,俱持寶蓋意俳佪,
2119 臨辭室內愁眉結,頻被階前日影催。
2120 啼樹晚鶯同助哭,語簷秋燕共添哀,
2121 分襟頃刻又惆悵,待禮牟尼對寶臺。
2122 且希居士好調和,不得因循摐病多,
2123 驀被命終難脫免,息然身教大婁羅。
2124 煎湯幸有黃金銚,熬藥寧?白玉鍋,
2125 善惡多般須攝治,莫交迴迴見蹉跎。
2126 況當時景已秋深,刮地蟬聲出晚林,
2127 露綴晚花千滴玉,菊搖寒砌一藂(叢)金。
2128 清風冷淡牽愁思,黃葉凋零打病心,
2129 居士切須勤攝治,莫教死相便來侵。
2130 我重維摩法乳情,一從得病我愁生,
2131 如今方丈英賢臥,有似愁天皓月傾。
2132 愁色聚眉長不散,淚痕垂臉更分明,
2133 心中又待菴園去,和喜和悲步步行。
2134 收拾寶蓋整威儀,玉珮玎璫滿路歧,
2135 鬥闞車渠光●(璨)爛,摩瓏琥珀色參差。
2136 真珠網,白雲●,寶蓋光明照晚空,
2137 一國仕流春色內,半千王子玉光中。
2138 人浩浩,語喧喧,雲疊重重映碧天,
2139 手撼珊瑚鸚鵡動,風搖珂珮鳳凰偏。
2140 名隊丈,實難逢,百萬人民作一藂,
2141 寶蓋手持光●●,金冠頂戴色融融。
2142 滿堤羅綺裝紅日,塞地笙歌聒瑞風,
2143 帝子庶人生踴躍,一時遙禮玉毫中。
2144 稱美譽,實奇哉,五百王孫禮寶臺,
2145 貪愛水波因此竭,菩提花樹當時開。
2146 聖賢嗟嘆千千遍,凡庶歌揚萬萬迴,
2147 總到菴園齊禮佛,作何禮敬也唱將來。(原卷至此已完)
2148 十一、〔維摩詰經講經文〕(二)
2149 經:「爾時長者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
2150 經:爾時長者寶積,經云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淨,唯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即是菩薩淨土,當來不諂眾生來生其國,若有不諂不詐,心無所曲眾生即生菩薩淨土中,隨其直心,則能發行。若隨一切眾生,皆有直心,則□起一切善行。隨其發行,則得深心。若發一切眾善,則具甚深□□。若具深妙之心,則能調伏其意。若調伏意已,則所聞如其所說修行。若依其說修行,則眾善悉能迴向與一切眾生。若能迴向與一切眾生,則具足種種方便。既具足種種方便,則能成就一切眾生。若成就得一切眾□(生),即便佛國嚴淨。隨佛土淨,即說法淨。佛土既得嚴淨,則一切之法皆淨。若說法淨,則智惠淨。智慧能淨,其心清淨。其心淨已,則一切功德清淨。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菩薩摩訶薩若要身居淨土,即先〔淨〕其心。如何淨心?不嫉、不姤、不諂、不誑、不憍慢、不掉舉、不兩舌、不惡口、無貪、無嗔、無諍、無競、不煞、不盜、不婬、不忘(妄)、不飲酒、常行慈悲、濟貧、拔苦,歸將有餘救不足者,將安樂施危厄者。乃頭目髓腦,身肉手足,將內外財帛,施身為床座,求聞妙法。
2151 淨土深沈理,聞來莫可知,
2152 那邊通穩便,何處是修□。
2153 望救眾生苦,希求出淤泥,
2154 此時申請問,幸願賜慈悲。
2155 必可除邪見,應須滅眾災。
2156 幸逢金色相,欣遇法門開。
2157 禮拜親花坐,虔心近寶臺,
2158 此時垂教遵,決定絕疑猜。
2159 欲望開真路,專希振法雷,
2160 敕文令諦聽,便請唱將來。
2161 經:「諦聽諦聽,善思念之,」乃至「受教而聽。」雲云
2162 爾時長子寶積及五百長者子,既獻七寶蓋已,乃說偈讚歎世尊訖,乃白佛言:「世尊世尊,我等五百長者子發元(?)上正等道心,願聞如來國土清淨之事,惟願世尊說諸菩薩摩訶?(薩)所修行淨土之行。世尊大慈,為我廣說,我等聞已,誓願修學。」雲云
2163 佛言:善哉,寶積。善哉者,言義,我佛又贊成寶積長者,能問於我菩薩修行淨土之行,及為諸菩薩又問如來淨土之行,我為汝等說之,汝等諦聽諦聽。言諦聽者,諦者,審也,個個審實思慮,用心淨(靜)聽,勿生疑惑,聞已修學,善思念之。我說與汝,汝聞應善歎思量其義,聞其義已,記念在心,令莫忘失。雲云
2164 欲得聞真妙,還須志意聽,
2165 言言宜穩審,句句要分明。
2166 莫慮寶難會,何愁理不精,
2167 此時申講說,隨類心均平。
2168 定見除迷路,終●(息)斷所猜。
2169 然須消放逸,莫遣亂心懷。
2170 自此邪門關,因茲法戶開,
2171 有情皆得果,無處不消災。
2172 禱祝須心志,虔誠莫縱乖,
2173 一齋(齊)咸悄悄,說也唱將來。
2174 □(經):「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別能發行,」乃至「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2175 於是長者子寶積五百人等,受佛誨淨心,淨聽佛言,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眾生其心正直,無有邪曲,入佛知見,悟佛知見,悲歎平等。勸一切眾生,皆如赤子。知身是空,了達實法。即佛是心,即心是佛,心外?法,法外?心,淨穢同體,?有分別。穢方淨土,皆猶(由)心變,無有根本,亦?生滅,三界唯識,萬法唯心。了悟心源,即是淨土。若悟真理,菩薩與土,悉同是一。也即是心淨即佛土淨雲。別佛土淨雲。
2176
2177 淨土何曾遠,認得還須顯,
2178 都來咫尺間,迷心終不見。
2179 見了只在心,心了淨方現,
2180 莫更苦尋求,只此除方便。
2181 淨方道理只居心,心拙唯言義校深,
2182 悟了只於心上取,心迷何處漫追尋。
2183 心明自在來還去,心亂空論古與今,
2184 畢竟若未除心內黑,定隨心意定漂沈。
2185 心了了,意咍咍,心若尋常有亂●(猜),
2186 若解分明生曉悟,眼前便是寶花開。
2187 清淨土,紫蓮臺,莫遠尋求使意懷,
2188 會內一人都不悟,忽然起問唱將來。
2189 經:「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乃至「而是佛土不淨若此。」
2190 爾時舍利弗,承佛之威神,又不敢發問,默然作念。作念者,是舍利弗內心思惟佛言,若菩薩心淨,則佛土淨者。我世尊本為菩薩之時,□是萬行精修,意豈不淨。意豈不淨者,云佛過去因中佛之心意,豈是不淨,感果來於穢土。此之佛土,便不得清淨,被有而此穢濁之事云。
2191 忽整威儀從坐起,合掌殷勤申敬禮,
2192 迷心此際有疑猜,唯願慈悲說妙義。
2193 世尊身,在因地,豈不修持清淨意,
2194 如斯穢土顯然間,難會如斯深道理。
2195 今辰幸乞賜慈悲,願決昏昏一段疑,
2196 適道墮(隨)其心意淨,如何穢土現如斯。
2197 終不曉,周難知,眾惡山川總見之,
2198 我佛當為菩薩日,爭無臻志苦修持。
2199 猶未悟,尚疑猜,特望金言借辯才,
2200 所貴裏心生了悟,輒然方敢近花臺。
2201 垂憫念,賜悲裏(哀),幸乞毫光照下懷,
2202 大聖呵呵添幸色,與他說喻唱將來。
2203 經:「佛知其念,即告之言,」乃至「日月豈不淨也。」雲云
2204 佛知其念者,世尊以他心智,知舍利弗作念。佛便告言,汝舍利弗,於汝意云何,日月豈是不淨也。舍利弗,日之與月,兩耀齊明,一日一夜,照四天下,消(曉)昏●(候)睹,除熱得涼,蕩蕩巍巍,淨?瑕穢,功德廣大,難贊難思,引導眾生,豈不清淨。而盲者不見,佛言譬如生盲之人,自?肉眼,不見日月,豈日月亡也。尒(舍)利弗曰:不也不也,世尊世尊。不然,世尊。即是生盲之人,自己過罪,非是日月之愆也。答也。佛告舍利弗,眾生種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各(咎)。即是眾生宿業深重,根智差殊,小果之徒,障累未除,不能自覺。又不覺他,因甚得見佛國嚴淨。且十住菩薩尚不見佛智,況乎小果識劣智微,如何觀見佛國嚴淨之事。雲云
2205 日光兼與天邊月,常向天邊●(多)皎潔,
2206 非於日月沒光明,自是盲人不分別。
2207 佛國土,事不遠,汝為迷莫可見,
2208 若交智惠得開張,佛國淨方皆總現。
2209 韻他家日月自分明,不●之方目已盲。
2210 不解略言光皎皎,無非只道色●●(冥),
2211 終不曉,尚含情,何異時人帶恨誠,
2212 若解持心開了悟,須臾便是淨方生。
2213 認取理,莫疑猜,休縱迷心繼在懷,
2214 莫更恨他日月闇,自緣●(幼)目不曾開。
2215 世尊說,振春雷,百萬天人唱善哉,
2216 螺髻梵王請指引,分明更說唱將來。
2217 經:「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昨(作)是意,謂此佛土以為不淨,」乃至「心有高下,不依佛惠,故見此土為不淨耳。」
2218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意,謂此佛土將為不淨。螺髻梵王者,即是初禪梵王,髮如螺髻,與佛?殊,修四空四禪,有大智大惠,根●(熟)果滿,識量弘深,見此穢土,如似自在天宮。言舍利弗勿作是意,便將此土為不淨世界。舍利弗又云:我見此土丘陵坑次,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丘陵坑次,即是高下不平,荊棘沙礫,粗惡之義,土石諸山,方是穢垢。緣舍利弗身居小果,與佛及菩薩所見不同,佽甚似營(螢)火對於日光,泥彈同於月愛,全不相承,故但見穢惡,不見清淨。螺髻梵王又告舍利弗,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惠,故見此土為不淨耳。云仁者自己心中高下不平,穢惡充滿。何不依佛智惠,除遣疑惑,淨穢兩途,皆是自生分別,淨穢?殊,不悟不淨,不下不高,?有差殊,即為平等。雲云
2219 梵王既見生疑誤,引接發言尋保護,
2220 汝令(今)勿作此輕言,自為未明清淨土。
2221 我心誠,看此境,瑩徹分明如寶鏡,
2222 略無穢惡眼前生,只見真如兼大聖。
2223 舍利弗,我見處,荊棘丘山及惡趣,
2224 裏心常有此疑猜,一段疑猜終不去。
2225 我見如來土,●(坑)丘自顯然,
2226 雖聞螺髻說,猶訝梵王言。
2227 迷意終難改,癡心尚繼纏,
2228 窮思深妙理,不可會幽玄。
2229 聞說依希誤(悟),愚心漸次開,
2230 目前觀穢濁,莫可決疑猜。
2231 大聖施神變,天人國未裁,
2232 大方清淨土,齊現唱將來。
2233 經:「於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乃至「自見坐寶蓮花。」雲云
2234 於是佛將足指案地,爾時世尊見舍利弗心疑,言此佛土決定穢濁。世尊即以足指案地,即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若干者,?數百千雜寶●(間)廁,不狀不及。譬如寶莊嚴佛?量功德,寶莊嚴土如寶莊嚴佛國,以?量?邊珍寶嚴飾其土。佛為舍利弗有疑,乃變即丘陵坑次之屬,示其眾寶莊嚴:
2235 忽然大聖施神變,應是有靈皆總見,
2236 淨方次第眼前生,快樂莊嚴無不現。
2237 玉為樓,金為殿,鸚鵡頻迦咸讚歎,
2238 非論菩薩似恆沙,光內親觀諸佛面。
2239 如來神力忽昭彰,淨國從空便顯揚,
2240 紫殿總將白玉砌,碧霄皆是白毫光。
2241 菩薩眾,貌堂堂,瓔珞渾身百寶莊(裝),
2242 千眾樂音齊嚮亮,萬般花木自芬芳。
2243 聞法眾,百千侅(垓),並睹莊嚴讚善哉,
2244 尊者忽然瞻囑後,便同陰裏撥雲開。
2245 咸頂禮,各俳佪,諸佛分明座法臺,
2246 大聖迴看舍利弗,問見與不見唱將來。
2247 經:「一切大眾,歎未曾〔有〕,」乃至「佛告舍利佛(弗)嚴淨悉現。」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見坐寶蓮花,是會中一切大眾各各自見,身坐蓮花。又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淨,令舍利弗自觀佛土嚴淨之事。舍利弗告佛唯然。唯然者,信受之辭,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云我未曾見者,今見;未曾聞者,今聞;今佛國土嚴淨,悉皆顯現,我已見聞。
2248 側淨土莊嚴汝見否,可●(煞或然)丘山有眾苦。
2249 如斯顯現一場間,王乃都之如不都。
2250 舍利弗,尋讚歎,我本眼看全不見,
2251 令(今)朝比並極分明,迷意當時皆已遣。
2252 祈心適(瞻)禮又瞻依,此事千年萬劫希,
2253 自喜想生新覺誤(悟),旋知已遣舊時疑。
2254 託聖力,賴慈悲,息卻●(多)生無限迷,
2255 又更會前申禮讚,聲聲唯道不思議。
2256 添福惠,斷疑情,今日●(衷)心喜又臺,
2257 恨發疑情多懇意,莫非專切禮花臺。
2258 我淨土,鎮鋪排,令汝今朝智惠開,
2259 更怕人心猶不悟,分別說喻唱將來。
2260 經:「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乃至「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2261 經: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淨若此。告云:我之國土尋常清淨如此,是汝小果小智,隔所,智鏡不同,不見我土嚴淨,常生不淨之見。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淨耳。我為度下劣之輩,個個漸入佛智,示現如是眾惡不淨土耳。譬如諸天共一寶器大食,各隨其福德,●(?)色有異,如諸天之人,共一寶器中食,各隨自己福力,其飯各各差別,滋味不等,聖凡福業有異,所以觀淨穢不同如是。舍利弗,若人心淨,便見此土功德莊嚴,人若心淨,平等無差,即見佛國清淨之耳。雲云
2262 清幽國土長如此,眾寶莊嚴皆若是,
2263 只緣自意有高低,迷意凡心難得至。
2264 似諸天,一寶器,食饌臨時各有異,
2265 福微之者遂蔬食,福盛之人皆上味。
2266 修行少,心未至,即見穢方皆若此,
2267 既能意氣達菩提,便都(睹)莊嚴極樂事。
2268 長者蒙垂勸,明明斷所猜,
2269 自然知勝法,各各了奇才。
2270 居士聞言化,尋時誤(悟)意開,
2271 既無貪繼半,淨肯愛珍財。
2272 所喜旋添意,清涼迥愜壞(懷),
2273 幾多方便處,便請唱將來。
2274 經:「若在剎利,剎利中尊,除其我慢。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
2275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剎利者,是西天王種,為厭居王佐,不樂諠囂,棄捨國城,入於林藪,修忍辱力,除瞋恚心,內能捨頭目身軀,外能捨珠珍妻兒,自能忍辱,亦勸教人,終歲?閑,經年不倦。
2276 在婆羅門,除其我慢。婆羅門者,是淨行之種,世祖已來,修閭淨行,自有堅志,勸人無厭,求離世間,希生天果。或遍緣臥棘,五熱炙身,持雞狗戒,事日月天。但知執我執人,亦說?因?報。邪山增長,慢海添流,自是他非,常生我慢。居士在彼,亦為其尊,說法化之,令除慢易,皆令出眾,未便入流故。雲云
2277 意為眾生故,權為羅剎尊,
2278 初還行嫉姤,後即斷貪嗔。
2279 指示心歸正,令交懇募(慕)真,
2280 但行忍辱行,必見脫泥津。
2281 既遇婆羅眾,其中亦作尊,
2282 令除我慢意,卻作善和人。
2283 便去貪邪意,拋離外道因,
2284 忙然歸大道,當下出囂塵。
2285 各各除疑意,人人有悟懷,
2286 若作含喜捨,尋便抱悲哀。
2287 我慢何曾有,貪嗔已遣迴,
2288 總達方便理,請為唱將來。
2289 經: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大臣者,或是當朝相座,或是出鎮藩方,為天子之腹心,作聖人之耳目,成邦立國,為社禮(稷)之柱石,定難除兇,作朝廷之蘺屏。然後示其正法常王,遂訓人陳以直言,無施邪教命,天子金枝永茂,玉葉長榮,子子孫孫,相承相伐(代),出將入相,燮理陰陽,愍物接人,行思(恩)布惠。使千年萬歲,皇風不墜,帝道無傾。顯名於鳳閣之中,畫影向驎(麟)臺之上。以著書史,紀德紀功,是名大臣。我維摩居士於此大臣之中,亦為第一。更以方便,令其不枉人民,是故於此中尊。雲云
2290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言王子者,是國王之太子,或是遠從,或是親王,但是皇屬,總得名為王子。並須鏘鏘濟濟,有孝有忠,始末一心,無懷二意,同匡家社,共治邦家。使根固枝繁永不枯,四海萬方為一統。上則忠勤於主,次則孝養於親,是王子之行。我維摩居士亦於次中,而得第一。仍以微妙方策而教誨之,王子信行,又使皇圖霸盛。雲云
2291 為人不得多愚奧,認取真常深妙教,
2292 若悟永不受沈輪(淪),真(直)須在意行忠孝。
2293 忠不施,孝不展,神道虛空皆總見,
2294 須臾致得禍臨身,妻男眷屬遭除剪。
2295 忠既行,孝既展,必見官高名位顯,
2296 善神密護鎮隨身,自然災行常除遣。
2297 事須依勸莫因巡,切要修持此個身,
2298 凡有行藏平穩作,●防禍幻(患)使心神。
2299 常孝順,毋(貫)忠貞,必遂高零(齡)得顯榮,
2300 儻若欺謾小子事,當時迍厄便施行。
2301 蒙化後,轉情開,節勒之心●意懷,
2302 行孝行忠多少●(闕),修仁修德有所咍。
2303 然福祐,息迍災,各願歸依近法臺,
2304 總待周旋行化後,現身有病唱將來。
2305 〔經:「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政宮女。」〕
2306 若有內官,內官中尊,化政宮女。雲內官者,是黃門也,亦不名閹官,近伐(代)無記,及四十餘年,此官絕滅。西天亦有此色,不唯中國有之。凡是官(宮)禁食宿中,皆為親密,出銜帝命,入當絲綸。食宿不離於殿庭,行坐常隨於輦輅。宮人妓女,無不依屬,內監嬪妃,皆令官處治,為四方之監護,作一國之威權,百闢稟承,千官取別。重佛重法,好侈好奢,共佐皇風,同居紫禁。我維摩居士,亦於此中,為其法則,教化是等,悉使發心。雲云
2307 不可思議居士,化誘有千般道理,
2308 非論說法多途,勸誨王孫帝子。
2309 宰官居士之屬,和愜如同魚水,
2310 婆羅門人我如山,〔我〕悉遣除慢易。
2311 最是難化調伏,豪貴尊嚴剎利,
2312 盡因大士歸●(從),減卻貢高之意。
2313 更有國主兒孫,遠近宗枝王子,
2314 皆令忠孝君親,悉使皇風不墜。
2315 又有國內庶民,傳勢修生意氣,
2316 當因開士指南,個個聞經會儀。
2317 又逢閹豎之徒,直至宮中侍婢,
2318 忽逢居士誡呵,一一消亡罪累。
2319 內侍黃門輩,無非執化權,
2320 見僧常禮重,求法每精專。
2321 起敬傾家產,營齋請福田,
2322 寫經兼鑄像,謀後世良緣。
2323 空不支那有,多應在五天,
2324 少時還美妙,醜拙是臨年。
2325 富貴學宮裏,嬌奢●(倣)殿前,
2326 忽然思(恩)寵盡,被配守陵園。
2327 恰愚(遇)維摩詰,談空甚喜歡,
2328 一時生厭離,合掌入菴園。
2329 有一內侍罷官,居於山水,忽得疾病,令人尋醫。有人言某村、某聚落,有一處士名醫,急令人召到,便令候脈,候脈了。其人云:更不是別疾病,是●(坐)後風。其大官甚怒,便令從人拖出,數人一時打決。其人叫呼,更有一人內侍,亦是罷官,看來見外面鬧,內使多露頭插●(梳)於墻頭於面曰:此人村坊下輩,不識大官,不要打捧(棒),便令放去。其醫人忽爾抬頭,見此中官,更言曰:阿姨道(到)底是那。
2330 長者維摩詰如是等?量方便,云何名以如是等?量方便,即是上來●(說)在剎利,剎利中尊。直至●在護戈,護戈中尊已來。居士以種種百千方便,於中誘誨,善說諸法,教化多般,悉令信受,隨其類趣,依稟修學。皆於本事通達解了,又令速發?上正等之心。居士為愍眾生及小果之輩,意欲廣談妙法,示現有疾於方丈室中,獨寢一床,以疾而臥。是要度脫迷暗,總出昏衢,令知身命不堅,幻化為體。四大假合,五蘊成形,欻爾?常,颯然空寂。維摩居士尚悟如斯,況我輩之徒,如何不覺。雲云
2331 到處行方便,頭頭盡化情,
2332 心無剎異事,意即為眾生。
2333 若獲清涼界,皆弘喜悅誠,
2334 因茲親引力,切切事分明。
2335 以此多饒益,尋時現病身,
2336 廣談人世事,四大似浮塵。
2337 遂顯身羸掇,令交歸正真。
2338 只徒來問疾,意要話其因。
2339 既有秀黃貌,兼陳捎弱懷,
2340 說人如電轉,言也似雲雷。
2341 若有一生質,刀(都)憂四大災,
2342 總交知若此,普為唱將來。
2343 經:「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餘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雲云
2344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餘官屬,共數千人皆往問疾。長者即寶積等五百獻蓋之徒,居士即與如維摩居士之輩,婆羅門即淨門之眾,及諸國王兼國王子,並國內官屬百千萬眾,聞居士有疾,皆來體問。言居士居士,何故有疾?為移是四大違和,為復是教化疲倦。願為我等,說此病緣。
2345 纔聞居士病榮(縈)身,凡是有靈皆怪訝,
2346 病臥只居方丈內,飢羸起坐甚艱難。
2347 國王王子盡奔波,居士宰官咸禮覲,
2348 一切天人皆到會,果然見一病維摩,
2349 多將湯藥問因依,大照國師尋斬候,
2350 雖即●(至心)申體察,莫知來處辯其因。
2351 謝諸人者賜相哀,四大元知有此災,
2352 舊日神情威似虎,今來體骨瘦如柴。
2353 深貴汝,倍憂懷,我此身形自嘆裁,
2354 因有如斯縈病故,廣陳妙法唱將來。
2355 經: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諸法,諸仁者,見(是)身?常,?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為苦、為惱,眾病所集。」雲云
2356 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因為國王、居士等百千萬人皆來體問,居士便以身疾,廣博解說,令其人輩,生厭捨心。諸仁者,是身?常,?常者,即不常也。上生非想處,下至轉輪王云云,?有常定也。?強?力,人若無疾無惱,身心強盛,氣力勁直。若或有病,故是身力衰羸。人有四百四病,皆屬四大主持,若或一脈不調,百一病起。緣地水火風,假立其體,諸邪相伏。今日脈陳頭疼,口苦渴死,唱生腹脹,唯乾稱●(怨)乞命,四支(肢)不舉,兩眼?光,坐臥人扶,飲食小(少)味,脣騫耳返,齒黑爪青,身生紫黶,語話非常,見鬼見神,乍寒乍熱。有時似如湯火,有時冰鐵何殊。腸胃內恰似車鳴,筋骨中也似刀攪。渾家怕怖,滿坐驚張。一時拍臆搥胸,忙亂澆茶酹酒,醫□□□□脈候,直是□□□者又道年災過……
2357 早時鬱霧最分(芬)芳,並向園(園)中廣到行,
2358 九憂取涼招掃灑,三春賞玩到宮商。
2359 枝垂嬈?朝盛露,花坼輕風●(晚)帶香,
2360 恰到●刀斫折從,便同人質即?常。
2361 又無斤,又無力,何處得堅難可惜,
2362 業(葉)彫(凋)枝落並皆枯,●(況)植萬般爭改易。
2363 漫行行,徒歷歷,舞蝶休飛蜂覓覓,
2364 根株除併暫時間,看來只是留蹤跡。
2365 人身病,似枯樹,苦惱災危成積聚,
2366 看看即是落黃泉,何處令人能久住。
2367 直須認取速行行,不請無端戀意情,
2368 且要健時為利益,莫教病臥善心生。
2369 我此病,似花榮,葉若黃金葉又青,
2370 及到遮身今有疾,何殊枯樹即須傾。
2371 何處折,幾時開,只是枯危掩夜臺,
2372 莫待此身有疾病,即宜聞早使心懷。
2373 休愛羨,莫疑猜,卻要分明自摶才,
2374 更怕眾中迷未息,廣舖此喻唱將來。
2375 〔經:「是身如聚沫……如泡、夢、影……」乃至「是身如雷電……」〕
2376 是身如聚沐(沫),譬如水中聚沐如河,撮摩以手觸之,自然後●(壞)。是身如泡者,亦如水上浮(漚),念念之間,即當壞滅。如炎者,如似荒郊陽炎,那得久停,瞬息之間,自然消歇。又如芭蕉不堅,芭蕉雖葉綠花紅,爭那彼不實,皆是虛朽。又如夢想,如人夜眠作夢,覺時一段虛華,千般萬種之中,?有一件實處。又身如人影,及眾物皆有影逐,人物若在,影即隨之,人物●(改)無,影從何有,身滅影沈,影生人顯。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闢(譬)如雲裏電光,瞥然之間,即使不見。又如石中有火,欻有忽滅,豈可久留。又如風中秉燭,不易保持十全。也似河水東流,一去似難再復。輕花易落,更更無返樹之期。細雨闢天,豈有歸雲之日。也似機關傀儡,皆因繩索抽牽,或舞或歌,或行或走,曲罷事畢,●(拋)向一邊,直饒萬劫驅遣,不肯行時,轉動皆是之(諸)緣共助,便被幻惑人情。若夜斷卻諸緣,甚處有傀儡各□,所以玄宗皇帝從●(蜀)地迴,肅宗代位,冊玄宗為上皇,在於西內。是政已歸於太子,凡事皆不自專,四十八年為君,一旦何曾自在。齒衰髮白,面●(皺)身羸,乃裁請(詩)自喻。甚遂:「剋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髮與真同,須臾曲罷還無事,也似人生一世中。」玄宗尚且如此,我等寧不傷身,奉勸門徒雲云。
2377 諸□□以身名(明)知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沐,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到(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業緣現。是身如浮雲,須臾變。乃至念念不往(住)。
2378 是身如聚沫,不可能摩撮,
2379 將喻一生身,誰人得免脫。
2380 是身如泡起,盤旋於淥水,
2381 將喻一生身,那能得久俟。
2382 如炎自渴愛,大艷(猶炎)須臾昧,
2383 將喻一生身,要君生曉會。
2384 身如芭蕉樹,莫見堅實處,
2385 將喻一生身,要君深會取。
2386 是身如夢幻,顛倒為其見,
2387 將喻一生身,何曾事得現,
2388 是身如影現,一切莫緣見,
2389 將喻一生身,實處何曾顯。
2390 是身如雷電,何曾得久現,
2391 將喻一生身,須臾即不見。
2392 上來說喻要君知,還把身心細認之,
2393 清旦可妨專繼念,夜深卻請細尋思。
2394 人身事,豈堅持,聚散都來幾許時,
2395 若●寶珍論實處,只須歸佛不思議。
2396 ?常事,掩泉臺,虛幻身軀自摶才,
2397 認取一真深妙理,休交六道受輪迴。
2398 惠虛假,只貪才,早晚曾將智惠開,
2399 更怕會中還不悟,說伊四大處唱將來。
2400 經:「是身無主為如地,是身無我為如火,是身無壽為如風,是身無人為如水,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2401 是身無主為如地,譬如大地,得河為主,高山鎮壓,壓(疑衍文)深海橫截,枝木聚林,悉生生(土)上,穢濁盈溢,淹漫於中,鑿穿斸掘,有何主相。是身無我為如火,譬如大火,我相終?,熱性週遍,有何差殊。若夜起得悉平等,不以玉石金土,一等燋然,揀甚大地山河,一時傾滅。是身無壽為如風,風無定性,亦是一種,更無多般,忽若動時,拔樹鳴條,傾江覆海,無其形影,不見蹤內,既無定期,有何壽相。是身如水無人,水亦無定質分流,分流萬穀千山,能方能圓,曲直自若,擁(壅)之則住,決之則流,霧露泉源皆是一性。是身不實,四大為家,既:
2402 騁我騁人何曾久,四大合成為所有,
2403 假饒富貴似石崇,持為長如彭祖壽。
2404 執我身,我眼手,地水火風假合就,
2405 他家四大一齊歸,便見形體總枯朽。
2406 逐緣生,隨業報,魂魄遊遊無去處。
2407 曾終十善重佛僧,敬莫交身沈六趣。
2408 四大身何執,持身自酌量,
2409 亦非多●(巧)說,不是謾分張。
2410 地水終須去,火風沒處藏,
2411 唯存魂與識,不免受忙忙。
2412 爭似修真路,何如募法財,
2413 不逢地獄苦,必見紫蓮臺。
2414 永處清虛道,令君斷有裁,
2415 猶疑未曉了,更說唱將來。
2416 經: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2417 是身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畢歸磨滅。我等凡夫,內心不淨,雜惡充滿,三十六物,共成此身。糞穢增多,猶如行廁。愚癡不悟,常將世間清冷之水,澡浴磨滅。只是洗得外邊塵垢,心中諸惡,不能去除。貪嗔癡慢,諂誑邪偽,覆藏其中,未曾少許改悔。更有大小便利,膿血交流,不唯一日三時,以皂莢水浣濯,未得果位間。假使百千萬年,以滄海水洗之,亦不能淨。又常以衣裳覆蓋,不令?露身形,年年裁剪綾羅,歲歲割截綺綵,以遮醜拙,用障?骸。如似畫瓶,用盛糞穢,忽然破裂,一段乖張。又假以飲食,以活其命,若何充其口腹,濟以飢瘡,饘粥之屬,可以救療,不須廣為宰●(割),漫作烹庖。直饒煮鴨●(蒸)鵝,熊生虎炙,雜新羅問魏福見建乾薑,恣意齟嚼,欣心吞噉,終是傾於糞讓(壤),不免填彼溝坑。應須裝束誡奢,飲食知足,一旦身殂命殞,自受自一生。雖福力如斯,臨去時勢盡還墮。如何(河)邊枯掛(桂),不久摧折,似天畔閑雲,片時散滅。速生厭離,不用攀緣,求生四禪四空,莫受八寒八熱。雲云
2418 〔經〕:「是身為災,百一病惱。」已至說也。
2419 想此色身無準定,愛逞?明名諍竟(競),
2420 業●癡心莫可當,不悟年秋身有病。
2421 有此身,便有病,荒語心迷猶惜命,
2422 若或五月炎天死,遍體蠅蛆甚處淨。
2423 勸門徒,須覺悟,一世為人難值遇,
2424 粧束於身道是榮,來往娑婆千萬度。
2425 誡身心,少嫉姤,逡速時光早已暮,
2426 貪活貪計入黃泉,男女不肯替受苦。
2427 此個身色何準則,澡浴之時如洗墨,
2428 若交淨潔似珍寄(奇),使盡江河終不得。
2429 自還知,自要見,休苦貪求添愛羨,
2430 不論富貴與高低,皆似水中墨一片。
2431 若徒淨潔淨其心,要頻將熱水霖(淋),
2432 直饒便得洗至骨,拾(恰)如將水洗烏金。
2433 虛後見,亂求尋,意淨終無穢惡侵,
2434 我佛世尊陳此喻,恐人不會受漂沈。
2435 要君察,道心開,此事因依義理排,
2436 使卻幾多江海水,定應不得離塵埃。
2437 真道理,決疑猜,若能迴心必免災,
2438 居士萬般施教化,說身如毒蛇唱將〔來〕。
2439 經: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陰界諸人(入)所共合成……」
2440 (下缺)
2441 十二、〔維摩詰經講經文〕(三)
2442 三界去來生死苦,淪(輪)迴六道未曾休。
2443 唯有寶積學修行,請問世尊淨土行。
2444 我佛嘿然而受請,為說菩提淨土因,
2445 六度萬行盡令修,皆契如來淨土果。
2446 心淨本●(願)佛土淨,身子懷●(疑)問世尊。
2447 我佛將喻日光明,月淨秋輪霄漢外,
2448 三界長空皆總照,是其盲者不能分。
2449 螺髻從座問聲聞,勿是恩(思)唯佛土穢,
2450 我見即今釋迦土,地平如掌寶天宮。
2451 隨其心淨見如思(斯),不是如來土不淨,
2452 自是本心心垢重,隨其心垢見丘陵。
2453 五百長者發歡心,啟(稽)首佛前而讚歎,
2454 無量聲聞法眼淨,遠陳離垢捨淪(輪)迴。
2455 只此維磨(摩)三卷經,能引眾生出生死,
2456 若有得聞清淨教,當來同得法王身。
2457 終朝散日死王摧,何所棲心求解脫,
2458 聽取維摩圓滿教,不受阿毗罪報身。
2459 方便品
2460 毗耶離國地中心,寶樹光暉金●(璨)爛,
2461 多出仁賢性慈敏,久曾過去早修行。
2462 居士維磨眾中尊,十德圓明仁(人)所重,
2463 彼近?邊三世佛,故號維磨長者身。
2464 行住坐臥宿根深,善解門中觀妙行,
2465 芥納須彌吞巨海,萬門化行足威儀。
2466 為度毗耶多眾人,現疾室中方便故,
2467 種種多般而化道,珍財布施攝貧人。
2468 六度一一設弘宣,總是如來真密印,
2469 示有妻兒修梵行,不著三界見居家。
2470 外典經書雖盡明,常樂如來真淨教,
2471 一切有情皆敬重,四衢要路益眾生。
2472 若有善法寶堂中,開論崢嶸師子吼,
2473 道引大眾為眾首,處其長者最居尊。
2474 口密客能喧(宣)般若宗,國主大臣令忍辱,
2475 外意之中除我慢,在其王子孝尊親。
2476 內菀(苑)嬪姤(妃)宮女中,教化皆令捨五欲,
2477 一切庶人無福力,令其修學道眾生。(原文至此完)
2478 十三、〔維摩詰經講經文〕(四)
2479 經云:「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2480 世尊見諸聲聞五百並總不堪。此菩薩位超十地,果滿三衹,十號將圓,一生成道。證不可說之實際,解不可說之法門。神通能動於十方,智惠廣弘於沙界。隨無量之欲性,現無量之身形。入(人)慈不捨於四弘,觀察唯除於六道。其相貌也,面如滿月,目若青蓮,白毫之光彩晞暉,紫磨之身形隱約。諸根寂靜,手指纖長。戴七寶之天冠,著六殊(銖)之妙服。說法則青(清)音廣大,辯才乃洪注流波。外道怖雷吼而心降,小聖蒙密言而意解。是以諸佛與記,眾聖保持,成佛向未來世中,度脫於龍花會裏。現居兜率,來到菴園。世尊遣問維摩,便於眾中喚出。彌勒承於聖旨,忙忙從座起來。動天冠而花寶玲瓏,整妙服而珠瓔瀝落。禮儀有度,感德無倫。仰瞻三界之師,旋遶七珍之座。合十指掌,近兩足尊,立在佛前,專希處分。世尊乃告彌勒,「此時有事商量,維摩臥疾於毗耶,今日與吾問去。吾之弟子十大聲聞,尋常盡覓於名能,試使多般而辭退。舍利弗林間●(宴)座,被輕呵。目?連里巷談經,儘遭摧挫。大迦葉求貧捨富,平等之道里(理)全乖。須菩提求富捨貧,解空之聲名虛忝。富樓那、迦旃●(延)之輩,總因說法遭呵。阿那律、優波離之徒,盡是因逢被辱。羅?說出家有利,不知無利無為。阿難乞乳憂疾,不了牟尼示現。總推智矩(短),盡說才微,皆言怕懼維摩,不敢過他方丈。況汝位超十地,果滿三祇,障盡習除,福圓惠滿。將成佛果,看座花臺。無私若杲日當天,不染似白蓮出水。人間天上,此界他方。四生賴汝提攜,六道蒙君救度。汝已竭愛增(憎)海,汝已消煩惱魔,汝已代(伐)愛稠林,汝已割貪羅網。已度?邊眾,已絕有漏因,已到涅盤城,已上金剛座。佛法中龍象,賢聖內鳳鱗(麟)。在會若鶴處雞群,出眾似雕遊霄漢。智惠威德,眾所稱揚。居士丈室染疾,使汝毗耶傳語,速須排比,不要推延。若與維摩相見時,慰問所疾痊可否。詩云:
2481 小乘昔日總遭嗔,若待分疏各說因,
2482 知汝神通超小聖,想君詞辯越聲聞。
2483 不唯早證三身位,兼亦曾修萬行門。
2484 今為維摩身染疾,事須與傳語莫因循。
2485 世尊喚命其彌勒,彌勒??從座起,
2486 合十指爪設卑儀,向千花座聽尊旨。
2487 六銖衣?襯金霞,七寶簪●(冠)動朱翠,
2488 立在師前候聖言,仁天見者生歡喜。
2489 辯才無?(蟆)眾降伏,威德難儔佛讚●(美)。
2490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491 知惠圓,福德備,佛果將成出生死,
2492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493 戴天冠,服寶●(帔),相好端嚴法王子,
2494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495 越三賢,超十地,福德周圓入佛位,
2496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497 足詞才,多智惠,出語總歸?相里,
2498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499 果報圓,已受記,來世成佛號慈氏,
2500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501 難測度,難思議,不了二門自他利,
2502 牟尼這日發慈言,交往毗耶問居士。
2503 牟尼這日發慈言,處分他家語再三,
2504 十大聲聞多恐失,一生菩薩計應堪。
2505 清詞辯海人難及,妙智如泉眾共談,
2506 若見維摩傳慰問,好生祗對莫羞慚。
2507 吾今對眾苦求哀,望汝依言莫逆懷,
2508 小聖從頭遭挫辱,大權次第合推排。
2509 隨時行李看將去,奔魯排比不久迴。
2510 更莫分疏說理路,便須與去唱將來。
2511 經云:「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乃至「不退轉地之行。」
2512 是時彌勒,重親花座,再近蓮臺,三禮牟尼,一伸辭退,彌勒名叨菩薩,位忝無生,化人之方便素虧,度眾之懃勞未省。剜眼截頭之苦行,未省施為,捨身捨命之殊因,何曾暫作。蒙世尊授記,沐眾聖保持,成佛果於當來,度有情於苦海。受灌頂職位,為法王孫,居兜率陀天,是一生補處。適來蒙世尊,不以智惠淺劣,詞辯荒虛,敕往方丈室中,慰問有疾菩薩,述十大聲聞之過,贊一生調御之能。勞聖選差,伏蒙獎錄。道理直應前去,不合推辭。憶昔為兜率天王,說不退轉地之行。且兜率天王者,以十善果報,生六欲天中,受妙樂於外宮,離囂塵於內院。雖則朝朝聽法,會會聞經,心求?上菩提,誓志●(營)於福業。當初便領諸眷屬,聽法特來我所。我便交修六度,遣救四生,要施平等之心,仍須不偏不儻(黨)。忍辱無我,不計怨親,精進禪寂,長依修攝,般若智惠,觀照圓通。令捨內財外財,交修白業淨業。尚慮信根深淺,法種輕微,只恐生返覆心,與說不退轉行,天王及其眷屬,座前合掌,聽法聞經,忽見居士到來,儘被他家呵責。詩云:
2513 雖居兜率具深慈,常念才微智又微,
2514 並小●(乘)人通似勝,對維摩詰力還虧。
2515 詞疏理●(寡)非他說,識淺情幽每自知,
2516 若遣問疾為使去,必應有辱我牟尼。
2517 彌勒蒙佛親揀選,在會聖凡皆總見,
2518 幾迴旋繞百花臺,一注仰瞻圓月面。
2519 合●(柔)軟手向牟尼,以美妙言伸讚嘆,
2520 須將卑懇啟尊懷,伏乞慈悲垂憫念。
2521 我昔時,因勸善,為兜率天王及從眷,
2522 恐伊返歸正真心,總遣修行不退轉。
2523 處花宮,居寶殿,皆於妙樂生貪戀,
2524 為說諸佛堅固門,總遣修行不退轉。
2525 初出塵,絕離染,習種性根浮淺,
2526 與說修行堅固門,總遣習於不退轉。
2527 且精懃,勿疏散,愛把眼花空裏翫,
2528 與說諸佛堅固門,總遣修行不退轉。
2529 利一身,非一見,不敢蹤橫起方便,
2530 與說諸佛堅固門,總遣修行不退轉。
2531 福德微,神力軟,多被魔家來惱亂,
2532 與說諸佛堅固門,總遣修行不退轉。
2533 出愛河,到彼岸,令發四弘廣大願,
2534 與說諸佛堅固門,總遣修行不退轉。
2535 天王聞說愜深情,各各歡忻不可名,
2536 爭取天花伸供養,競將異寶表虔成(誠)。
2537 昔時迷處從玆悟,往日昏交此日星(醒),
2538 因得聽聞不退轉,起來禮謝不休停。
2539 發大願,唱奇哉,感賀慈悲化利開,
2540 因得聽聞不退行,從今修進救輪迴。
2541 天王禮謝言希有,彌勒慈悲未盡懷,
2542 更擬為他重解說,被維摩見也唱將來。
2543 經云:「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授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莫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
2544 不〔堪〕任詣彼問疾。
2545 彌勒告世尊,往日遭維摩呵責事。彌勒道:我思往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次,忽見維摩髮籠離垢之繒,手柱(拄)弱梨之仗(杖),謂我言道:「彌勒:汝久居聖位,已出煩(樊)籠,三僧祇劫修行,百萬生中精進。福惠具足,種性尊高,六度已圓,十身備歷。所以世尊授仁者記,一生成佛。未委三生之中,何生得記,過去未來現在?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至;若言現在,現在不住。況生住異滅,念念遷移,云何彌勒得授記乎?又莫是?生得受記也?若是無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真如不屬生滅,?去?來。又一切眾生,皆有真如。若彌勒得授記者,一切眾生,亦合得記。若過去得菩提,即是菩提?住相。若未來得菩提,未來之事有何憑,現在推窮又是無。」居士道偈:
2546 如何狂或(惑)諸賢聖,真如既也無差別,
2547 法性因何有雨(兩)種,菩提不是觸塵收。
2548 何處說言身上覓。菩提不是觸塵攝,
2549 爭得交他性上求。菩提相狀既全?,
2550 菩提長矩(短)何當有。菩提微妙難知故,
2551 莫將有所得心求。
2552 彌勒告世尊:「世尊,維摩居士,說爾許多來由,我於當日都無●(祗)對。會中有二百天人,聞居士談揚,盡懷歡喜之心,皆獲?生法忍。唯增慚(赧),尚自憂惶,聞說便瞻(膽)戰心驚,豈得交吾曹為使,伏乞世尊,特開惠鏡,朗鑒卑情,會中菩薩極多,且望慈悲別請。」讚嘆維摩有偈:
2553 維摩神力不同常,誰肯將心敢抵當,
2554 智似碧天消闇霧,詞如紅日爍輕霜。
2555 聲名遠振千千界,變現遐傳萬萬方。
2556 憶昔尚由(猶)懷戰灼,爭堪為使共談揚。
2557 善哉彌勒法王子,到涅槃城出生死,
2558 現居補處住天宮,來世成佛居寶位。
2559 智無雙,德難比,十方諸佛盡讚美,
2560 解為天王及眷屬,能說難思不退地。
2561 蒙世尊,與授記,三世之中何世值,
2562 我今不會與咨陳,伏望慈悲略開示。
2563 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諸行無常不曾止,
2564 如空中鳥跡更?別,怎生得受菩提記。
2565 未來,未來生現無,色相莊嚴且未至。
2566 唯承佛果理全虧,怎生得受菩提記。
2567 現在、現在生不停,念念遷流?住滅,
2568 昨朝今日事全殊,怎生得受菩提記。
2569 若以?生得受記,?生即是其正位,
2570 正位方中絕果因,怎生得授菩提記。
2571 如生如滅理皆明,?相?為法不貳,
2572 聖賢彌勒一雷同,怎生得受菩提記。
2573 眾生畢竟總成佛,?以此法誘天子,
2574 莫分莫別是玄河,怎生得受菩提記。
2575 我時聞說沒言雔(讎),對彼天人懶出頭,
2576 演解脫言詞遠順,說菩提理事玄幽。
2577 維摩才辯誰人對,居士神通卒莫籌,
2578 交我若過方丈去,思量往昔至今羞。
2579 其時彌勒告如來,往昔遭呵不是推,
2580 我即還同明(鳴)布鼓,維摩直似振春雷。
2581 不辭便往傳尊旨,必被他家挫辱迴。
2582 幸有光嚴童子里,不交伊去唱將來。
2583 經云:「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2584 三萬二千菩薩,八千餘數聲聞,盡總顒顒合掌,無非楚楚●容,宣命者各抱慚惶,怕差者盡懷憂懼。會中悄悄,飲氣吞聲。天花落一枝兩枝,甘露灑十點五點。世尊乃重開金口,別選一人,傳牟尼安慰之詞,問居士纏綿之相。有一童子,名號光嚴,相圓明而特異眾人,心朗曜而迥然高士。修行曩劫,磨練多生,煩惱多生,煩惱之海欲枯,智惠之山將就。隨緣化物,愛處俗塵,如蓮不染於淤泥,似桂無侵於霜雪。諸佛秘藏,說之而義若湧泉,菩薩法門,入之而去同流水。身三口四,喻日月之分明,言直心真,現嬰童之純禮。不居淨土,也住娑婆,渾俗塵寧顯姓名,為道者全亡人事。此日聽佛說法,亦在菴園,貯謙謹於情懷,處卑微之座位。佛於大眾,乃命光嚴,汝須從座起來,聽我今朝敕命。光嚴被喚,便整容儀,纖手舉而淡濘風光,王步移而威儀庠序。虔恭三禮,仰示慈尊。寶冠亞而風颯苻枝,瓔珞搖而霞飛錦樹。天人齊看,凡聖皆歡。卓然立在於佛前,側耳專聽於敕命。世尊告曰:「汝且須知,吾有一大事因緣,藉汝與吾弘傳至教。城外維摩居士,是我門徒,作俗中引道之師,為世上照人之鏡。忽爾乖於攝治,今有病生,纏綿於丈室枕床,妨蟆於大城遊履。塵生麈尾,藥滿●(雞)窗,有心?●(機)以呻吟,無力丈梨而教化。我今愍念,欲擬安存,聊伸法乳之情,貴表師資之義。我尋乎小聖,五百聲聞,分疏之皆曰不任,盡總乃苦遭罵辱。我也委知難去,不是階齊,如熒火之光明,敵太陽之赫弈。必知菩薩,問得維摩,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末上先呼彌勒,令人毗耶,成佛雖在龍華。為使不任詣彼。誰知彌勒也有瑕玼,對知足天人之前,曾被維摩問難。適來汝見彌勒,苦理推詞(辭),問疾佛使,不可暫停,居士便長時懸望。我今知汝,最教聰明,無瑕玼似童子一般,有行解與維摩無異。汝於今日,更莫推詞,共為苦海之舟航,同作人天之眼目。莫藏智劍,勿?囊錐,事須為我分憂,問疾略過方丈。」云…
2585 佛告光嚴聽我語,有事今朝須汝去,
2586 暫於丈室問維摩,更莫依前有詞訴。
2587 心既明,行又普,清淨光明?比喻,
2588 逢顛危處解安存,是闡提人能救度。
2589 汝須聽,莫疑悟,丈室維摩身病苦,
2590 領吾言了便須行,更莫推辭問疾去。
2591 是天人,兼八部,見解聖凡無不許,
2592 既能如此有佳名,更莫推辭問疾去。
2593 汝為賓,他為主,他且如龍君似虎,
2594 兩家彼此是俗人,更莫推辭問疾去。
2595 此道場,難抵遇,居士身心勿怕懼,
2596 共伊彼此是丈夫兒,更莫推辭問疾去。
2597 緣諸人,各有故,問得遍曾遭觸誤,
2598 汝似明珠絕點瑕,更莫推辭問疾去。
2599 佛言童子汝須聽,切為維摩病苦縈,
2600 四體有同臨岸樹,雙眸?異井中星。
2601 心中憶問何曾罷,丈室思吾更不停,
2602 斟酌光嚴能問得,吾今對眾遣君行。
2603 丁寧金口讚當才,切莫依前也讓推,
2604 汝見維摩情款曲,維摩見汝喜俳佪。
2605 不於年臘人中選,直向聰明眾裏差,
2606 必足分憂能問病,便須排當唱將來。
2607 經云:「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2608 光嚴聞告,憂喜滿懷。後說憂心,先論喜事。論其喜事,數有四般,願佛慈悲,許我諮告。一、世尊告命,二、對眾吹噓,三、問處勝強,四、位陪彌勒。我聞百憶(億)世界,唯佛最尊,金容現而日月藏暉,神力呈而乾坤振動,萬生難遇,億劫罕逢。人逢也,業海便枯;世有也,苦輪頓息。我今慶幸,得覲如來,又蒙對眾呼名,令我問維摩居士。金口之語,玉齒慈音,呼我名於蓮花舌中,喚我號於人天會裏。又見菴園會上,凡聖人多,此方菩薩微塵,他土聖賢沙數。不邀諸德,偏道我名,對彌勒前卻紀纖塵,向海水畔偏誇滴露。深生暫(慚)愧,豈敢忘恩。令瓦礫以生光,遣枯林之花秀。又所蒙處分,令問維摩,聞名之如露入心,共語似醍醐灌頂。心同日月,辯似江河。被呵責者菩薩聲聞,為弟子者國王宰相。令交問處,直為勝強。隨風氣而鷰雀也高飛,處驥尾而蚊●致遠。又見世尊告命,彌勒上人授記於衹樹園中,成佛於龍花會裏,慈氏洋言已過,不問維摩。誰知彌勒下頭,便沐更呼我號。以小計大,將?喻金,得陪離苦之人,我有成佛之望。一蒙世尊呼命,四喜齊生,便合唱喏而行。子細思量,又乃不可。喜有四件,憂有四般,不如對我世尊,一一分明說破。第一、揣己無德,第二、去易迴難,第三、恐辱世尊,第四、昔遭挫辱。雲云…
2609 夫量力度德者,是君子之常言,省行察仁者,是聖賢之恆範。如我者,發心日淺,迷性時深,於六度中,稍悟進修,向八識內,由藏人我,見四生六道,便擬開教化之門;向一性三乘,才欲啟修行之路。雖名菩薩,多處俗塵。在火宅而任運業生,習網羅而等閑惡長。而況維摩大士,莫測津涯,說萬事如在掌中。談三界不離心內。貌同野鶴,性比閑雲。灑甘露於麈尾稍(梢)頭,起慈雲於蓮花舌上。詞同傾海,弁(辯)似湧泉,若令交我問他,遠比百千萬陪(倍)。第一、便承敕命,不阻專情,辭千花座上世尊,問方丈室中居士,將佛言語,傳問維摩。忽然別有事端,到彼如何祗對。分疏不怠,便值責訶,如秋葉之逢霜,似輕冰之畏日。去時稍易,迴日極難,非唯取笑於傍人,兼亦自添於慚悚。第二、縱被維摩呵責,事也為等閑,即將忍辱祗當,居士自然息怒。卻恐為使不了,辱著世尊。弟子尚自如斯,師主想應不煞。因觀魚目,有似類(纇)珠,為見鈆刀,兼輕龍劍。此時問病,須揀英才。他時別有指呼,不敢有違敕命。第三、又緣我初悟道,未曉真源,已曾被居士叱呵,空立一無祗對。明珠有(翳),白玉沾瑕,於俗諦深覺漸惶,在真理頗多悟(誤)解,尊卑極遠,深淺全殊。抱四喜與四憂,懷萬驚及萬怕,有勞聖旨,直阻尊情,卻緣自審荒虛,不敢問他居士。
2610 我見世尊宣敕命,令問維摩居士病,
2611 初聞道著我名時,心裏不妨懷喜慶。
2612 金口言,堪可敬,?漏梵音本清淨,
2613 依言便合入毗耶,不合推辭阻大聖。
2614 願世尊,慈愍故,聽我今朝懇詞訴,
2615 佛有慈悲正遍知,有數件因依不敢去。
2616 我少年,智未具,佛法之中未曉悟,
2617 切緣居士辯才多,所以思量不敢去。
2618 況維摩,難比喻,語似河傾兼海注,
2619 問我無言向對他,所以如今不敢去。
2620 我遭呵,不怕懼,去恐辱著三界主,
2621 自知為使不當才,怕帶纇世尊不敢去。
2622 數年前,於道路,恰向城門前逢遇,
2623 被他痛切劃摧殘,所以如今不敢去。
2624 願世尊,且容許,專聖慈悲垂擁護,
2625 會中賢聖數極多,便乞金言別喚取。
2626 居士神通不可論,情聲美譽滿乾坤,
2627 六根磨鍊三祇劫,一語苞藏萬法通。
2628 方丈室中身染疾,合教傳語賜安存,
2629 忽然被問無詞對,卻恐臨時辱世尊。
2630 合啟讓,禮花臺,問疾多應不是才,
2631 彌勒上(尚)猶言淺智,光嚴爭敢不辭推。
2632 道傳咫尺非難往,祗對乖張不易迴,
2633 佛見光嚴言語切,喚將盤問唱將來。
2634 經云:「所以者何?」
2635 於是佛呼童子,再近花臺,汝聽吾丁寧處分:「汝是吾之弟子,吾是汝之大師,發一言而便合依從,況再囑而因何辭●(訴)。我也深知你見解,酌度你根幾,與維摩不教些些,為甚如今謙退,有何所以,請與我宣。儻或實有理窮,吾即別差人去。」光嚴白佛言曰:「殊勝之事,雖不敢為,蒙佛對眾以吹噓,故合依言而便往。如或世尊不信,應須一一分疏,不言有似暗含,未說直如謙退。我於往日,初發道心,不知五欲之?常,豈暮(慕)一乘之究竟。忽思梵●(剎),求問道場,乃取父母指揮,將少香花供養。便辭父母,欲詣菴園,或於郊野之中,逢見維摩居士。」雲云有偈道:
2636 童子天然悟志真,起居父母便辭陳,
2637 我今暫擬離甘旨,略入伽藍聽法輪。
2638 一炷名香充供養,百枝花蕊表慇勤,
2639 願兒禮佛諸功德,迴施莊嚴奉二親。
2640 父母有偈道云:
2641 父母聞言道大奇,少年本分正嬌癡,
2642 卻思城外花臺禮,不把庭前竹馬騎。
2643 又擬道場申供養,善緣和合正當時,
2644 事須速疾來歸舍,只向門前待我兒。
2645 光嚴既聞父母允許,便乃拜別尊堂,不乘寶馬輕車,遂乃步行途路。臨辭華弟(第),乃命家童,捧數合之香花,擎幾般之幡蓋。威儀庠序,服錦新鮮。拋火宅於城中,禮花臺於郭外。街坊競看,仕庶咸嗟,嘆幼年能發於善心,怪齠齔解辭於俗網。
2646 行次逢著居士有偈言曰:
2647 光嚴貪喜去波波,一蔟家童侍衛多,
2648 戴霧花枝香爛●,惹煙幡蓋勢巍峨。
2649 道場決定親瞻禮,火宅多●(應)出網羅,
2650 正是喜懽行次第,城門忽爾遇維摩。
2651 光嚴整行之次,忽見維摩,道貌凜然,儀形畾落。右手掌拂塵之麈尾,左手擎化物之寒笻,萬莖之鶴髮垂肩,數寸之雪眉覆目。??道眼,●天上之雲霞;歷歷星冠,奪人間之皓月。遙望而清風宛在,鶴處雞群;近觀而光彩射人,龍來洞口。光嚴才見,趨驟近前,五體投誠,虔恭便禮,重重禮敬,問訊起居。「不審維摩尊體萬福,一自佛前分首,已隔寒喧,難尋似鶴之蹤,莫睹如雲之跡。長思道行,每想英聰。修書而無鴈可憑,顯戀而有夢頻託。不知別後,況味如何,說法化道於晨昏,接物必勞於德用。我知今日,交下遭逢,深慚瞻禮於花臺,何幸得逢於居士。」居士對曰:「少禮光嚴,吾緣佛事驅忙,不得頻頻相見。我長於諸處,誇汝婁羅,心田無荊棘之林,性行絕波濤之險。有善比作,無惡不除。佛會之中,顯汝名性。法教之內,汝獨聰明。更須勤苦,莫退菩提,共汝進修,同證?為之果。」光嚴聞語,喜不自勝,舉步向前,問居士曰:「我見居士,??行李,急急入城,未委新別何方,唯願慈悲指示。」
2652 光嚴禮佛於城外,蔟錦攢花作一隊,
2653 人擎寶蓋響珊珊,風引金爐香靄靄。
2654 好威儀,足自在,誰不咨嗟生敬愛,
2655 行程纔到大城門,恰值維摩相遇會。
2656 便向前,合手掌,禮拜虔恭途路上,
2657 重序寒喧問起居,志心一向懷瞻仰。
2658 久辭違,長憶想,終日有心伸供養,
2659 何期今日道途間,得逢居士慈悲相。
2660 在俗中,智惠朗,只有維摩?比量,
2661 昨霄(宵)眠夢有徵祥,今朝得見慈悲相。
2662 我心中,喜無量,貧處得逢珍寶藏,
2663 正當我發善心時,誰知得見慈悲相。
2664 搖麈尾,把災丈(杖),何處為人斷疑網,
2665 ??獨自入城門,行止因由請宣唱。
2666 我今歡喜百千重,暗夜明燈忽爾逢,
2667 明月半輪居世上,慈雲一片入城中。
2668 遙觀以覺人風美,近禮方知法味濃,
2669 我化(●)上由(尚猶)常嘆仰,光嚴爭不志虔恭。
2670 禮居士,五三迴,瞻仰尊顏問大才,
2671 行李適來離甚處,入城忙怕使人猜。
2672 為當他國施方便,為復靈山禮寶臺,
2673 居士莫辭與我說,一心願聽唱將來。
2674 經云:「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答我言,吾從道場來。」雲云……
2675 光嚴合掌,啟白維摩,唯願慈悲,聽我咨問。我為猒(厭)居火宅,有心深暮(慕)善緣,命三五個家童,排一兩對幡蓋,欲出城外,往詣迦藍。忽向此間,得逢居士,我知維摩所行之處,必有利益因緣,不是說法化人,只是禮佛問道。未委適來居士,行程近遠,甚處迴歸,我要知此蹤由,所貴漸明法眼。維摩見問,微笑點頭,解能如此問吾,大是聰明童子。我適離處,別卻道場,甚生富貴端嚴,可畏光花熾盛。
2676 這日光嚴纔問了,大聖維摩便迴告,
2677 念君惹子大童兒,便解與吾論志道。
2678 拋火宅,厭煩惱,數入伽藍聽微妙,
2679 甚能忍辱及精勤,見說於家又慈孝。
2680 心鏡明,長鑒照,寂靜修行棄喧鬧,
2681 忽然只把這身心,自然不久拋生老。
2682 問我二,我以會,要甚行由知所在,
2683 問我新從何處來,聽取老夫細祗對。
2684 問我身,是四大,假合因緣作依賴,
2685 究竟推尋惚是真,人我既空無主宰。
2686 問我心,歸性海,性海直應非內外,
2687 既?內外及中間,何得更言來所在。
2688 如此說,你未解,恐怕交君無取採,
2689 若論目下別何方,吾且新辭道場內。
2690 纔見維摩別道場,光嚴歡喜異尋常,
2691 今朝不往(枉)逢居士,與我心頭恰塞當。
2692 要寶藏人得寶藏,求清涼者得清涼,
2693 慈悲隔事相提挈,未委何方是道場。
2694 重禮拜,乞慈哀,獲幸今朝遇大才,
2695 本意道場求善請,恰逢居士道場迴。
2696 東西南北希宣說,遠近高低指引開,
2697 已是受恩莫責過,直言去處唱將來。
2698 經云:「我問道場者何所是?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辯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2699 光嚴合掌,又白維摩,近別道場,我以知委。為復山巖寺宇,為復城廓伽藍。是何堂殿樓臺,有甚幡花寶蓋。多少來田地,幾許多僧徒。深知重疊諮聞,伏乞慈悲為說。光嚴有詩:
2700 願拋火宅上牛車,又遇維摩長善牙(芽),
2701 未委道場何寺宇,算應供養有幡花。
2702 梵螺吹處清三業,金●(磐)敲時斷八邪,
2703 端的忽然知去處,將身願入法王家。
2704 居士問光嚴,汝求者,元是有相道場。此處說毬場,有相道場,有十件利益,有十件不利益,言利益者:一是有相,二是有作,三感人天果報,四長福,五消災,六有限,七具緣,八化邪心,九破壞,十利益不普。無相道場:十件利益全,一是?相,二得菩提,三利眾生,四隨方即就,五超過三界,六萬法包含,七增益智惠,八諸佛讚揚,九根源?盡,十真實法門。夫欲逃生死,先須令心平等。萬法而皆自心生,三界乃本從識上。況乎擬求佛果,將出本源,須開真實之道場,必賴證修於功德。豈有攀緣有相,愛暮(慕)色聲。幡花無證理之期,香火有消災之分。此是如來方便,接引初心,令睹相已虔恭,遣因嚴而發善。光嚴,我見汝常親佛會,早入法門,準承已悟於無為,誰料由貪於有相。波波求法,無殊趁影之人;劫劫趨名,不異映冰之士。菩提是道,心法是場。能於心法之場,生得菩提之道。汝於今日,實為遭逢,只於一句言詞,斷卻萬生疑。
2705 居士有道場偈:
2706 修心修行是真修,莫學愚人向外求,
2707 愛暮(慕)幡花●(虛)急急,攀緣香火大●●(攸攸)。
2708 鍾(鐘)聲豈滅輪迴苦,磐韻難消生死憂,
2709 與汝個修行疾徑路,須知萬法在心頭。
2710 與汝真道場偈:
2711 若要拋離生死鄉,須知內法作津梁,
2712 即心有似言詞妙,約行求真道理強。
2713 救苦逍遙勝磬韻,心珠照耀勝燈光,
2714 勸君更莫懷猶●(預),這個修行是道場。
2715 光嚴謝居士有詩:
2716 自知情識久昏昏,不曉真心是法門,
2717 有相幡花何足說,無為功德始堪論。
2718 喜於里巷逢居士,恰共靈山見世尊,
2719 隔事莫辭子細說,萬生不敢忘深恩。
2720 所以經云:「直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2721 夫欲修萬行,先要直心,心既無諂佞之機,果豈有曲邪之報。由心直故,利有數般,所以直心之場,能生菩提之道。由心直故,具其十條:一不入於邪見,二不入惡道,三鬼神敬奉,四無諂佞,五懷抱無事,六怨親平等,七人天敬重,八疑心不生,九度分祈求,十速得成佛。由此直心為本,別引法起心生,發起四種願心,更運萬般善業。恐此二心,深淺相續,更起深心。深深擬證?為,念念堅修功德,敬要何為。復起菩提之心,正證七大之果。此四心者,名為道場,十方諸佛讚揚,三世如來修學。一念念漸消煩惱,一心心契證菩提。王(三)賊水火不侵,生老病死不染。若或功圓業就,善滿惡除,感三十二相莊嚴,得一百四十功德。巍巍金相,光明而日月藏暉;皎皎玉毫,燦爛而乾坤換色。此之利益,起自何來,皆因清淨直心,置證逍遙之位。
2722 善心之內何心重,只有直心堪敬奉,
2723 一直心起萬邪亡,些些煩惱難移動。
2724 無諂曲,少恣縱,偏解消除邪見夢,
2725 但校一念直心生,自然眾善來隨從。
2726 喚光嚴,我相告,直心場上能生道,
2727 所以直心是道場,若能行得偏為好。
2728 有直心,要豈造,地獄傍生長不到,
2729 世世人天路上行,若能行得偏為好。
2730 直心人,少憂惱,神鬼無因能攪擾,
2731 只為直心不怕伊,君能行得偏為好。
2732 直心人,須心好,富貴不親貧不笑,
2733 自慢心士不曾為,君能行得偏為好。
2734 直心人,無奸巧,心上不曾藏怨懊,
2735 好惡言詞道了休,君能行得偏為好。
2736 直心人,不草草,到處能令人愛樂,
2737 儻(黨)理尋常不儻(黨)親,君能行得偏為好。
2738 ●●(柔軟)直,最為妙,不得兇?多強拗,
2739 無益上直心不要為,君能行得偏為好。
2740 佛法中,最濟要,萬善皆由心變造,
2741 且應目下滅憂愁,又緣不久拋生老。
2742 直心人,功不小,萬事欲行能返照,
2743 光嚴若立得直心場,自然生得菩提道。
2744 若要修行逡速程,直心直行直須平,
2745 歲寒不易和松●(操),鑒照?虧似鏡明。
2746 祗把練魔求志理,不將諂曲順人情,
2747 直心場上招何果,諸佛菩提此處生。
2748 四心清淨道場排,總在心王為剸栽(裁),
2749 心裏嶇崎招損污,平中平穩免淪(輪)迴。
2750 光嚴歡喜言無盡,為見維摩心鏡開,
2751 居士恐伊心未悟,更論心靜唱將來。
2752 經云:「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足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蟆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惠是道場,見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故我不任詣彼問疾。雲…
2753 於是維摩居士,為光嚴童子,指引多般之道場雲……
2754 平光嚴汝聽我宣揚,萬行皆於心內藏,
2755 光嚴若也專心聽,一一方名真道場。
2756 長行布施莫希亡,?住心中誰短長,
2757 一切處與人安樂著,此個名為真道場。
2758 一志任持?戒香,整齊三業保行藏,
2759 心珠皎潔?瑕翳,此個名為真道場。
2760 又須忍辱離剛強,怨境來時莫與忙,
2761 觀行破除含忍卻,此個名為真道場。
2762 摩練身心似鏡光,能行精進力堅剛,
2763 睡眠懈怡(怠)全除改,此個名為真道場。
2764 卓定深沈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2765 情同枯木除虛妄,此個名為真道場。
2766 智劍鋒寒比雪霜,不交煩惱滿身藏,
2767 六根門裏長尋捉,此個名為真道場。
2768 慈悲愍念受災殃,六道三途往返忙,
2769 拔濟總交登彼岸,此個名為真道場。
2770 歡喜逢人但讚揚,莫生嗔怒縱心王,
2771 若能滿面長含笑,此個名為真道場。
2772 觀察身心必意亡,少貪名利恣乖張,
2773 但於分上能求得,此個名為真道場。
2774 一點無明火要防,焚燒善法更難當,
2775 滅除只在心池水,此個名為真道場。
2776 貢高我慢比天長,折挫●(應)交虛見傷,
2777 ●(軟)弱柔和如似水,此個名為真道場。
2778 且要身心不越常,能於苦海作橋樑,
2779 不論高下皆如一,此個名為真道場。
2780 隨處隨時有吉祥,不言此界與他方,
2781 ●(抬)足舉頭皆利益,此個名為真道場。
2782 交吾若是廣分張,如似微塵不可量,
2783 略與光嚴說少許,君須一一記持將。
2784 我時聞語自暫(慚)惶,方省從來錯道場,
2785 今日再差交問疾,尋思此事不相當。
2786 道場之語讚揚開,我即懽忻幾萬佪(回),
2787 只向心中有善業,錯於城外禮花臺。
2788 今朝更遣過方丈,自揣荒虛不是才,
2789 持世上人多智惠,好交問去唱將來。
2790 廣政十年八月九日在西川靜真禪院寫此等廿卷文書,恰遇●黑,書了。不知如何得到鄉地去。
2791 年至四十八歲,於州中●(應)明寺開講,極是溫熱。
2792 十四、〔維摩詰經講經文〕(五)
2793 持世菩薩第二
2794 經云: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帝釋鼓樂弦歌,來詣我所。
2795 是時也波旬設計,多排綵女嬪妃,欲惱聖人。剩烈奢化(華)艷質,希奇魔女一萬二千,最異珍珠,千般結果。出塵菩薩,不易惱他,持世上人如何得退。莫不剩(盛)裝美貌,?非多著嬋娟。若見時交●(巧)出言詞,稅調著必生退敗。其魔女者,一個個如花菡萏,一人人似玉?殊。身柔軟兮新下巫山,貌娉婷兮纔離仙洞。盡帶桃花之臉,皆分柳葉之眉。徐行時若風颯芙蓉,緩步處似水搖蓮●。朱脣旖旎,能赤能紅;雪齒齊平,能白能淨。輕羅拭體,吐異種之馨香;薄●掛身,曳殊常之翠彩。排於坐右,立在宮中。青天之五色雲舒,碧沼之千般花發。罕有罕有,奇哉奇哉。空將魔女嬈他,亦恐不動驚動。更請分為數隊,各逞逶迤,擎鮮花者慇勤獻上,焚異香者備切虔心。合玉指而禮拜重重,出巧語而詐言切切。或擎樂器,或即吟哦,或施窈窕,或即唱歌。休誇越女,莫說曹娥。任伊持世堅心,見了也須退敗。大好大好,希哉希哉。如此麗質嬋娟,爭不妄生動念。自家見了,尚自魂迷;他人睹之,定當亂意。任伊修行緊切,稅調著必見迴頭;任伊鐵作心肝,見了也須粉碎。魔王道:﹁我只●去,定是菩薩識我。不如作帝釋隊仗,問許伊時菩薩。於是魔王大作奢花,欲出宮城,從天降下。周迴捧擁,百匝千連,樂韻弦歌,分為二十四隊。步步出天門之界,遙遙別本住宮中。波旬自乃前行,魔女一時從後。擎樂器者喧喧奏曲,嚮聒清霄;爇香火者澹澹煙飛,氤氳碧落。●(競)作奢華美貌,各申窈窕儀容。擎鮮花者共花色?殊,捧珠珍者共珠珍不異。琵琶絃上,韻合春鸚(鶯)。簫笛管中,聲吟鳴鳳。杖敲揭(羯)鼓,如拋碎玉柃(於)盤中;手弄秦箏,似排雁行柃(於)弦上。輕輕絲竹,太常之美韻莫偕;浩浩唱歌,胡部之豈能比對。妖容轉盛,艷質更豐。一群群若四色花敷,一隊隊似五雲秀麗。盤旋碧落,菀(宛)轉清霄。遠看時意散心驚,近睹者魂飛自斷。從天降下,若天花亂雨於乾坤;初出魔宮,似仙娥芬霏於宇宙。天女咸生喜躍,魔王自己欣歡。此時計較得成,持世修行必退。容貌恰如帝釋,威儀一似梵王。聖人必定?疑,持世多應不怪。天女各施於六律,人人調弄五音。唱歌者詐作道心,供養者假為虔敬。莫遣聖人省悟,莫交菩薩覺知。發言時直要停●,稅調處直須穩審。各請擎鮮花於掌內,為吾燒沉麝於爐中。呈珠顏而剩(盛)逞妖容,展玉貌而更添艷麗。浩浩簫韶前引,喧喧樂韻齊聲。一時皆下於雲中,盡入修禪之室內。
2796 〔吟〕魔王隊仗利(離)天宮,欲惱聖人來下界;
2797 廣設香花申供養,更將音樂及弦歌。
2798 清冷空界韻嘈嘈,影亂雲中聲響亮;
2799 胡亂莫能相比並,龜慈(茲)不易對量他。
2800 遙遙樂引出魔宮,隱隱排於霄漢內;
2801 香爇煙飛和湍(瑞)氣,花擎寮(繚)亂動祥雲。
2802 琵琶弦上弄春鶯,簫笛管中鳴錦鳳;
2803 楊鼓杖頭敲碎玉,秦箏絲上落珠珍。
2804 各裝美貌逞逶迤,盡出玉顏誇艷態;
2805 個個盡如花亂發,人人皆似月娥飛。
2806 從天降下閉乾坤,出彼宮中遮宇宙;
2807 乍見人人魂膽碎,初觀個個盡心驚。
2808 韻波旬是日出天來,樂亂清霄碧落排;
2809 玉女貌如花艷圻(坼),仙娥體似月空開。
2810 妖桃強逞魔菩薩,美質徒誇惱聖懷;
2811 鼓樂弦歌千萬隊,相隨捧擁●(競)徘徊。
2812 誇艷質,逞身才,窈窕如花向日開;
2813 十指纖纖如削玉,●(雙)眉隱隱似刀裁。
2814 擎樂器,又吹嗺,菀(宛)轉雲頭漸下來;
2815 簫笛音中聲遠遠,琵琶弦上韻哀哀。
2816 歌瀝瀝,笑咍咍,圍遶波旬?●(匝)排;
2817 隊杖恰如帝釋下,威儀直似梵王來。
2818 須穩審,莫教積(猜),詐作虔誠禮法臺;
2819 問●(訊)莫教生驚覺,慇懃勿遣有遺乖。
2820 沉與麝,手中臺,供養權時盡意懷;
2821 直待聖人心錯亂,隨伊動處嬈將來。
2822 須記當,領心懷,莫遣修行法眼開;
2823 持世若教成道後,魔家眷屬定須摧。
2824 巧稅調,好安排,強著言詞說意懷;
2825 著相見時心墮落,隨情順處誘將迴。
2826 歌與樂,●(競)吹嗺,合雜喧譁溢路排。
2827 魔女魔王入室也,作生嬈惱處唱將來。
2828 經云:與其眷屬啟首我足,合掌恭敬,及至而修堅法。
2829 時波旬有偈:
2830 詩為重修禪向此居,我今時固下雲衢;
2831 欽依戒行如蟾淨,憶想清高似嶽孤。
2832 入定不知功行久,坐禪未委法何如;
2833 今將眷屬來瞻禮,不審師兄萬福無?
2834 白:爾時波旬語持世曰:「上人修行日久,禪定時多。勞法德以柄持,繼心神如守志。茅堂闃靜,石室幽虛。想知辰(晨)夜寂寮(寥),伏計日常勞倦。禪門深遠,空法難明。不知所證淺深,未委有何功行。我辭空界,來下天宮。為思德行?殊,為憶孤高有異。今朝欣逢,伏望大聖慈悲,與我小談法味。」
2835 魔王又偈:
2836 平詩暫拋五欲下天來,要禮師兄禪坐臺;
2837 鼓樂弦歌申供養,香花珍果表心懷。
2838 欣瞻大士欣千度,喜禮高人喜百迴;
2839 伏望慈悲宣妙法,我今總望滅塵埃。
2840 爾時持世不識魔王,將為嬌尸迦,錯認作帝釋,所以:
2841 經言:我言為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嬌尸迦!乃至與修堅法。
2842 白:當日持世菩薩告言帝釋曰:「天宮壽福有期,莫將富貴奢花(華),便作長時久遠。起坐有自然音樂,順意笙歌。所以多異種香花,隨心自在。天男天女,捧擁?休;寶樹寶林,巡遊未歇。隨心到處,便是樓臺;逐意行時,自成寶香。花開便為白日,花合即是黃昏。思衣即羅綺千重,要飯即珍羞百味。如斯富貴,實即奢花(華)。皆為未久之因緣,盡是不堅之福力。帝釋,帝釋,要知,要知。休於五欲留心,莫向天宮恣意。雖即壽年長遠,還無究竟之多;雖然富貴驕奢,豈有堅牢之處。壽夭力盡,終歸地獄三途;福德纔無,卻入輪迴之路。如火然盛,木盡而變作塵埃;似煎(箭)射空,勢盡而終歸墮地。未逃生死,不出?常。速指內外之珍財,證取無為之妙果。懃於佛法,悟取真如。少戀榮華,了知是患。深勞帝釋,將謝道從。與君略出甚深,悟取超於生死。」
2843 古吟上下天宮未免得?常,福德纔●(微)卻墮落;
2844 富貴驕奢終不久,笙歌恣意未為堅。
2845 任誇玉女貌嬋娟,任逞月娥多艷態;
2846 任你奢花(華)多自在,終歸不免卻無常。
2847 任誇錦繡幾千重,任你珍羞?百味;
2848 任是所須皆總到,終歸難免卻無常。
2849 任教福德相嚴身,任你眷屬長圍遶;
2850 任你隨情多快樂,終歸難免卻無常。
2851 任教清樂奏弦歌,任使樓臺隨處有;
2852 任遺(遣)嬪妃隨後擁,終歸難免也無常。
2853 任伊美貌最希奇,任使天宮多富貴;
2854 任有花開香滿路,終歸難免卻無常。
2855 莫於上界恣身心,莫向天中五欲深;
2856 莫把嬌(驕)奢為究竟,莫耽富貴不修行。
2857 多命財中能知了,修行他不出無常。
2858 索將勞帝釋下天來,深謝弦歌鼓樂排;
2859 玉女盡皆齊悟取,嬋娟各要出塵埃。
2860 天宮富貴何時了,地獄煎遨(熬)幾萬迴;
2861 身命財中能悟解,使能久遠出三災。
2862 須記取,領心懷,上界天宮卻請迴;
2863 五欲業山隨日滅,耽迷障嶽逐時摧。
2864 身中使得堅牢藏,心上還除染患胎;
2865 帝釋敢(感)師兄說法力,著何酬答唱將來。
2866 經: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2867 白:爾時魔王告持世曰:「我暫別欲界,來下天宮,喜瞻菩薩威儀,得到修禪室內。幸蒙慈念,迥賜宣揚,深知五欲不堅,稍會天中未久。多邊障染,從今應是去除,心上塵埃,自此多應屏跡。蒙沾法雨,洗湯塵勞;得飲醍醐,頓消熱惱。以感千生之便,得●萬善之恩。我今無異寶珠珍報答,用酬尊德,唯將天女一萬二千奉上師兄,可酬說法。幸望慈悲鑒納,乞垂大士容留。且令逐日袛供,可備晨昏驅使。禪堂幽靜,空室寂寥,令伊旦夕添香,日夜禪堂暖熱,莫生憂慮,不清疑積。師兄便望收留,弟子今朝布施。」
2868 假帝釋有一偈告持世菩薩:
2869 為欽德行利(離)天宮,得禮慈悲大聖容;
2870 喜飲醍醐消熱惱,傾沾法雨蕩塵濛。
2871 來時不奉諸珍寶,報答何酬說法功;
2872 一萬二千天上女,師兄收取且祇恭。
2873 持世告假帝釋曰:「我是修行菩薩,我是出世高人。一身尚自有餘,何要你許多天女!我以離於染欲,不住世情,知諠譁為生死之因,悟艷質是〔輪〕洄之本,況此之天女,盡是嬌奢恣意染欲之身,耽迷者定入生死,趨向者必沉地獄。我以修於佛果,證取真乘,不居塵世之中,不尋事情之內。修禪觀行,宜合寂靜省緣,練意澄心,何要爾多人眾!帝釋帝釋,要知要知,何將艷麗之人,便向吾前布施,但望自家收耳!卻請迴歸,速還本住天宮,早利(離)修禪室內。莫使凡情驚怪,莫教淺促疑猜,道吾禪定不堅,道我修行退敗。林間寂靜,早請迴還,室內幽閑,不宜久住。我要修於佛果,汝須速上天宮,莫將諸女獻陳,我家當知不受。持世有偈:
2874 深勞帝釋下天涯,侍從親來問我耶;
2875 室內簫(蕭)疏談法久,天宮遲滯路歧賒。
2876 山間欲晚清林闇,峰上光移紅月(日)斜;
2877 帝釋此時莫久住,領諸天女早歸家。
2878 魔王道云云:我聞修行之者,不逆人情;菩薩之人,巧隨根器。欲發萌芽之種,須灑春膏;欲開蟄戶之門,應時雷震。我今發意,餘定迴心,願酬說法之功,布施何當不要!況此天女一個個形如白玉,一個個貌似鮮花。妖桃而乃越姮娥,艷質而休誇妲妃。能歌律呂,行雲而不竟●(禁低)垂;解奏宮商,織女而忽然亭罷。繡成盤鳳,對芙蓉而爭不嚬羞;刺出鴛鴦,並芍藥而豈無慚恥。鬢釵斜墜,須鳳髻而如花倚●(藥)欄;玉貌頻舒,●(素)娥眉而似風吹蓮葉。亦能侍奉,偏解●(祗)承,低眉而便會人情,動目而早知心事。四時湯藥,亦解調和,逐日齋?,深知冷暖。禪堂掃灑,清風而不起埃塵;幽室舖陳,滿座而旋成瑞氣。前件天女,粗知佛法,深有道心,他家願效慇懃,亦望慈悲驅使。菩薩菩薩,師兄師兄!如今勿更遲疑,此際望垂收取。悶即交伊合曲,閑來即遣唱歌。禪堂裏莫使寂寥,幽家內莫交冷落。我居上界,來下天宮,深憂大德無人,只恐師兄寂寞。一萬二千天女,人人盡有道心,我今定以捨之,天上不能將去。收取,收取!莫疑,莫疑!誓為菩薩之門人,願作師兄之弟子。帝釋告曰:
2879 側菩薩慈悲莫疑慮,禪堂寂靜無依怙;
2880 修行直感動天宮,入定伏得龍兼虎。
2881 我今來,蒙法雨,塵勞已滅心開悟;
2882 報答何酬說法恩,師兄收取天宮女。
2883 出天門,下雲路,來時不捧法珍寶;
2884 得禮慈悲大法王,師兄收取天宮女。
2885 解歌音,能律呂,簫韶直得陰雲布。
2886 日夜交伊暖法堂,師兄收取天宮女。
2887 巧裁縫,能繡補,刺成盤鳳須甘雨;
2888 個個能裝百納衣,師兄收取天宮女。
2889 會人心,巧言語,爭忍空交卻迴去;
2890 禪堂驅使好祗承,師兄收取天宮女。
2891 貌如花,體如素,似雪如花花又語;
2892 堪作禪堂學法人,師兄收取天宮女。
2893 我今時固下天來,為見師兄禪坐開,
2894 得禮高人忻百度,喜瞻菩薩喜千迴。
2895 蒙宣法味令齋解,又休(沐)談揚決我懷;
2896 酬答並無法(諸)異物,惟將天女作?排。
2897 與我受,莫疑猜,上界從今不願迴;
2898 誓與師兄為弟子,永充菩薩遶花臺。
2899 我道力,乞慈哀,赴我情成(誠)察我懷;
2900 有願施時須與受,?乖見處定?乖。
2901 禪堂內,沒支排,寂寞應知不易偕;
2902 日夜交伊歌浩浩,晨昏須遣樂咍咍。
2903 有斜指,巧難裁,供養祗承順意懷;
2904 分禪補坊兼刺繡,更能逐日辯(辦)看齋。
2905 陳百種,獻千迴,為感師兄說法開;
2906 一萬二千天上女,莫辭收取唱將來。
2907 經云:我言嬌尸迦,無已(以)此非法之物,邀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宣。
2908 白語:爾時持世菩薩語帝釋曰:「我聞當空月闇,為有浮雲;寶鏡無光,皆因塵坌。未成佛道,為有貪嗔;不出輪迴,盡因染欲。況此天女,盡是貪嗔之本,地獄餘(餘)殃,未合菩薩之儀,不是沙門見解。夫修行者,專心若行,志意澄神,念浮華為石火之光,想入世似風中〔□〕燭。」持世告假帝釋曰:「我修行日久,悟法分明,不可取你人情,交我再沉惡道。況此之女等,三從備體,五障纏身。他把身為究竟身,便把體為究竟體。我所以棄如灰土,自力修行,如今看即證菩提,不可交卻墮落。」持世不肯受天女,有偈:
2909 斷三從五障在身邊,十惡縈仍被徼纏;
2910 佛性昏迷於此退,真我差錯為他牽。
2911 修行菩薩心能捨,出世高僧意不看,
2912 多少往來沉溺者,皆因染欲失根源。
2913 白:爾時持世語帝釋曰:「我三途不出,皆因貪愛所迷;佛果未成,盡是欲之顛墜。我以修於禪觀,不染塵心,願出世間,希求利樂。帝釋勿言惑我,嬌尸迦不用惱人。莫將天女施沙門,休把嬌姿與菩薩。不是我之所愛,非當持世戀之。我今若受時與,必是曹(遭)人毀謗。帝釋帝釋,要知要知!眷屬便望卻收,天女我當不要。禪堂迮(窄)隘,實即難留;幽家非寬,?門受納。況又修行之路,不假人多;出世之門,宜須寂靜。我以超於生死,不住愛何(河);向出塵勞,●(拋)居障海。垢染之纖瑕不污,塵濛之小許難沾。智圓與看澄(證)菩提,漏盡何欲明法眼。此時若受,如紅(鴻)雁再入於網羅;今日若收,似白鹿重遭於繼(繫)絆。不敢,不敢,何當,何當!交吾失卻雨(兩)程,令我修持退敗。謝來於小室,勞君別卻天宮。山林中?可支恭(供),幽室內慚虧看侍(待)。天門極遠,上界程遙,白雲嶺上漸生,紅日看將欲沒。不情室中久住,速望迴歸;莫於此處留心,虛勞氣力。千萬,千萬,速歸,速歸!帝釋莫發狂言,天女我今不受。」
2914 吟上下莫將天女與沙門,休把眷屬惱菩薩;
2915 我以修行求出世,不於染欲掛身心。
2916 天宮去此路程賒,上界卻迴歸又遠;
2917 紅日看將山上沒,白雲又向嶺頭生。
2918 汝今帝釋早須歸,領取眷屬卻迴去;
2919 莫向室中為久住,休於林內發狂言。
2920 修行之者不合疑,菩薩之人總不要;
2921 幽室豈堪留眷屬,禪堂不假眾人多。
2922 我聞貪愛走輪迴,欲染眷屬沒生死;
2923 我以修行成道果,此諸天女卻將伽。
2924 平室中不清更遲疑,上界程遙去是時;
2925 天女奢華不是事,笙歌音樂亦非宜。
2926 白雲嶺上微微出,紅日山頭漸漸垂;
2927 不要此中為久住,領諸天女早須歸。
2928 我不要,卻將迴,不願笙歌亂意懷;
2929 安坐只宜寂默默,修禪須是沒人來。
2930 謝布施,感心懷,幽室天人不易排;
2931 掃灑盡應人定怪,祗承必恐眾宜猜。
2932 立室內,遶禪臺,為汝宣揚法義開;
2933 莫把嬌姿染污我,休將天女惱人來。
2934 修行久,出塵埃,已見真如道路開;
2935 取受人情應墮落,收君天女定輪迴。
2936 莫久住,速須迴,千萬今朝察我懷;
2937 天女當時不肯去,阿誰與解救唱將來。
2938 持世菩薩第二卷
2939 十五、〔維摩詰經講經文〕(六)
2940 經云:「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2941 白言佛告者,是佛相命之詞。緣佛於會上,告盡聖賢,五百聲聞,八千菩薩,從頭遣問,盡曰不任。皆被責呵,無人敢去。酌量才辯,須是文殊,其他小小之徒,實且故非難往,失來妙德,亦是不堪。今仗文殊,便專問去。於是有語告文殊曰:
2942 斷詩三千界內總聞名,皆道文殊藝解精,
2943 體似蓮花敷一朵,心如明鏡照漂清。
2944 常宣妙法邪山碎,解演真乘障海傾,
2945 今日筵中須授敕,與吾為使廣嚴城。
2946 白於是菴園會上,敕喚文殊:勞君暫起於花臺,聽我今朝敕命。吾為維摩大士,染疾毗耶,金粟上人,見眠方丈。會中有八千菩薩,筵中見五百個聲聞,從頭而告盡遍差,至●(低)而無人敢去。舍利子聰明第一,陳情而若(苦)不堪任。迦葉是德行最尊,推辭而為年老邁。十人告盡,咸稱怕見維摩;一會遍差,差著者怕於居士。吾又見告於彌勒,兼及持世上人,光嚴則辭退千般,善德乃求哀萬種。堪為使命,須是文殊。敵論維摩,難偕妙德。汝今與吾為使,親往毗耶,詰病本之因由,陳金僊之懇意。汝看吾之面,勿更推辭,領師主之言,便須受敕。況乃汝久成證覺,果滿三祇,為七佛之祖師,作四生之慈父,來辭妙喜,助我化緣。下降娑婆,爾現於菩薩之相。你且身嚴瓔珞,光明而似月舒空,頂覆金冠,清淨而如蓮映水。一名超於法會,眾望難偕;詞弁(辯)迥播於筵中,五天讚說。慈悲之行廣布,該三途六道之中;救苦之心遍施,散三千界之剎內。當生之日,瑞相十般,表菩薩之最尊,彰大士之?比。而又眉彎春柳,舒揚而宛轉芬芳;面若秋蟾,皎潔而光明晃曜。有如斯之德行,好對維摩;具爾許多威名,堪過丈室。況以居士,見染纏?,久語而上算不任,對論多應虧汝。勿生辭退,便仰前行。領大眾而速別菴園,逞威儀而早過方丈。龍神盡教引路,一伴同行;人天總去相隨,兩邊圍●。到彼見於居士,申達慈父之言,道吾憂念情深,故遣我來相問。」
2947 佛有偈告讚文殊:
2948 牟尼會上●宣陳,問疾毗耶要顯真,
2949 受敕且希離法會,依言勿得有辭辛。
2950 維摩丈室思吾切,臥病呻吟已半旬,
2951 望汝今朝知我意,權時作個慰安人。
2952 又有偈告文殊曰:
2953 斷八千菩薩眾難偕,盡道文殊足辯才,
2954 身作大僊師主久,名標三世號如來。
2955 神道解滅邪山碎,智慧能銷障海摧,
2956 為使與吾過丈室,便須速去別花臺。
2957 平側世尊會上告文殊,為使今朝過丈室,
2958 傳吾意旨維摩處,申問慇懃勿得遲。
2959 前來會裏眾聲聞,個個推辭言不去,
2960 皆陳大士維摩詰,盡道毗耶我不任。
2961 眾中彌勒又推辭,筵內光嚴申懇款,
2962 八千大士?人去,五百聲聞沒一個過。
2963 汝今便請速排諧,萬一與吾為使去,
2964 威儀一隊相隨逐,銜敕毗耶問淨名。
2965 菩薩身為七佛師,久證功圓三世佛,
2966 親辭淨土來凡世,助我宣揚轉法輪。
2967 巍巍身若一金山,蕩蕩眾中無比對,
2968 眉分皎潔三秋月,臉寫芬芳九夏蓮。
2969 堪為丈室慰安人,堪共維摩相對論,
2970 堪將大眾菴園去,堪作毗耶一使人。
2971 便依吾敕赴前程,便請如今別法會,
2972 若逢大士維摩詰,問取根由病所因。
2973 文殊德行十方聞,妙德神通百億說,
2974 能摧外道皆歸正,能遣魔軍盡隱藏。
2975 依吾告命速前行,依我指蹤過丈室,
2976 慇懃慰問維摩去,巧著言詞問淨名。
2977 經是時聖主振春雷,萬億龍神四面排,
2978 見道文殊親問病,人天會上喜咍咍。
2979 此時便起當筵立,合掌顒然近寶臺,
2980 由讚淨名名稱煞,如何白佛也唱將來。
2981 經云:「文殊師利」乃至「詣彼問疾」。
2982 此唱經文分之為三:一、文殊謙讓白佛;二、讚居士。經云道:「彼上人者,」至「皆以得度」。三、託佛神力,敢往問疾。經云:雖然承佛聖旨,且第一文殊蒙佛告敕,起立筵中,欲申師資之恩,謙讓自己之事,合十指掌,立在筵中,啟三界慈尊向(問)於會上。
2983 文殊有偈白佛
2984 斷特蒙慈父會中宣,感激牟尼爭不專,
2985 自揣荒虛?辯海,度量智慧未周圓。
2986 金仁既遣過方丈,妙德須遵大覺僊,
2987 去即不辭為使去,幸憑聖力賜恩憐。
2988 又有偈讚維摩
2989 斷方丈維摩足辯才,詞江浩浩泉難偕,
2990 能談妙法邪山碎,解講真經障海隈。
2991 六通每朝興教網,三途長日救輪迴,
2992 雖為居士同凡輩,心似秋蟾霧裏開。
2993 白陳情謙讓,多為使於毗耶,讚彼淨名,表上人之難對。聲聞五百,證八智於身中,菩薩三千,超十地於會上。文殊雖承聖旨,當日思忖千般,只擬辭退於筵中,又怕逆如來之語;只欲便(使)於方丈,有恥眾內之高人,世尊若差我去時,今日定當過丈室。
2994 時文殊有偈
2995 斷既蒙聖主遣慇懃,不敢推辭向會陳,
2996 銜敕定過方丈室,宣恩要見淨名尊。
2997 金冠動處祥光現,月面舒時瑞色新,
2998 此日聖賢皆總去,吾為首領盡陪輪。
2999 白文殊受佛告敕,起立花臺,整百寶之頭冠,動八珍之瓔珞。香風颯颯,搖玉佩以珊珊;瑞色氤氳,惹珠衣而瀝瀝。適蒙慈悲聖主,會上宣揚;大覺牟尼,筵中告語。千般讚嘆,何以勝當,百種談論,實斯悚惕。世尊遣教為使,往問維摩,彼上之人,難為酬對。況文殊雖居菩薩之位,理未通和,於佛會之中,言出非眾。世尊敕交為使,不敢推辭。銜佛命而多恐不任,仗聖力而必應去得。伏以維摩居士,具四般之才辯,告以難偕;現廣大之神通,鹵莽不易。深達實相,善契諸佛之心;?滯詞峰,法式菩薩之語。總持祕密,無不通和,上中下類之音,悉皆盡會。今我若自往問,實愧不任,須仗聖威,然乃去得。由是文殊受敕,大眾忻然。菴園草草盡商量,隨從文殊過丈室。
3000 側文殊啟白慈悲主,蒙佛會中盡告語,
3001 教往毗耶問淨名,自慚詞淺如何去。
3002 世尊處分苦丁寧,不敢筵中陳懇素,
3003 若遣毗耶問淨名,遙憑大聖垂加護。
3004 維摩詰,金粟主,四智三身功久具,
3005 若遣須交(教)問淨名,遙憑大聖垂加護。
3006 辯才?礙是維摩,深入諸佛之意趣,
3007 問疾毗耶恐不任,遙憑大聖垂加護。
3008 世尊會上特申宣,遣往毗耶方丈去,
3009 對敵維摩恐不任,須憑大聖垂加護。
3010 我今藝解實非堪,狂(枉)受如來垂蔭覆,
3011 問疾毗耶恐不任,遙憑大聖垂加護。
3012 金粟尊,號調御,示現白衣毗耶住,
3013 既沐如來教問時,遙憑大聖垂加護。
3014 往毗耶,辭化主,逡巡即是登途去,
3015 今朝銜敕問維摩,遙憑大聖垂加護。
3016 斷既蒙聖主遣慇懃,今日當為問疾人,
3017 銜敕定應離法會,捧恩往是往宣陳。
3018 此時對論除迷執,這遍談揚顯正真,
3019 必使天龍開道眼,教伊八部悟深因。
3020 經文殊會上啟情懷,遙讚維摩足辯才,
3021 此即定應銜敕去,全須仗託我如來。
3022 聲聞會裏喧喧鬧,菩薩筵中浩浩催,
3023 雖乃未離於聖主,何人論說唱將來。
3024 經云:「於是眾中」乃至「皆欲隨從」。
3025 由是文殊受敕,為使毗耶,將傳聖主之言,垂問維摩大士。會上有八千個菩薩,筵中五百個聲聞,見文殊問疾毗耶,盡願相命為伴。三三五五,皆願隨車。不論天眾夜叉,咸道陪充傳(侍)從。於是人天浩浩,龍眾喧喧,空中散百種之花,地上排七珍之寶。帝釋梵王之眾,捧玉幢於師子座前,龍王夜叉之徒,執寶幢於菩薩四面。雖即未離於佛會,威儀已出於菴園。螺鈸繫(擊)琤樅之聲,音樂奏嘈囋之曲。阿修羅等,調飋玲玲之琵琶;緊那羅王,敲駮犖犖之羯鼓。乾闥婆眾,吹妙曲於雲中;迦樓羅王,奏簫韶於空裏。是時菴園會上,聖眾無邊,文殊將別於世尊,大眾咸言於傳(侍)從。比丘尼等,爭爇旃檀之香;優婆夷徒,各競焚於龍腦。盡乞隨於大士,齊聲同白世尊,願佛聽許從文殊,往問維摩居士去。慈尊聽許,大眾歡忻。圍七佛之祖師,過一丈之石室。
3026 側吟維摩臥疾於方丈,佛敕文殊專問當,
3027 宣與天龍及鬼神,滿空滿路人無量。
3028 佛敕下,排儀仗,帝釋梵王亦令往,
3029 不揀迦樓乾闥婆,鼓樂清歌任吹唱。
3030 緊那羅,藥叉將,要去如來不攔障,
3031 讚法摧邪左右排,浩浩喧喧皆悅暢。
3032 烈英雄,皆拒抗,卓犖神姿魔膽喪,
3033 外振威●(勇)蘊內慈,當時總願趨方丈。
3034 萬萬千千皆倜儅(儻),勢似滄溟排巨浪,
3035 雜沓奔騰盡願行,隊隊叢叢皆別樣。
3036 菩薩僧,小或長,盡白慈尊願隨往,
3037 善男善女亦陪行,一一如來?怪障。
3038 排枇了,甚爽朗,簫瑟箜篌箏留嚮,
3039 爐焚沉檀雜寶香,萬萬千千皆合掌。
3040 文殊謙,世尊獎,菩薩聲聞小為長,
3041 便須部領眾人行,不要遲疑住時餉。
3042 文殊辭,盡瞻仰,銜命毗耶論義廣,
3043 為看維摩說法功,一齊禮別黃金相。
3044 到彼中,見法匠,切磋琢磨要爽朗,
3045 普使人天悟正真,一齊禮謝黃金相。
3046 沐慈尊,總容放,去入毗耶宿因曩,
3047 得遇論空二上人,一齊禮謝黃金相。
3048 散香花,乘寶象,獅子金毛最為上,
3049 去送文殊問疾源,一齊暫別黃金相。
3050 語喧喧,樂嚮亮,妙德威風上中上,
3051 八千菩薩與聲聞,一齊暫別黃金相。
3052 經平大人菩薩此時排,圍繞文殊百萬垓,
3053 或執寶花空裏散,或呈妙曲嚮俳佪。
3054 龍神走霧於前引,鬼卒飛雲從後摧(催),
3055 既別世尊說法會,不知威儀何似唱將來。
3056 經云:「於是文殊」乃至「入城」。
3057 白文殊受敕,領眾前行,聲聞五百同隨,菩薩八千為伴。於是菴園會上,聽眾無邊,陪大士盡往於毗耶,從文殊同過於方丈。時當春景,千花競笑於園林;節屆青陽,萬木皆榮於山野。由是文殊師利,親往方丈之中,遂設威儀,排比行李。於是寶冠覆頂,瓔珞嚴身,辭千花臺上世尊,問一丈室中居士。龍神引路,菩薩前迎,瑞氣盈空,天花映日。幢幡乃雙雙排路,龍節而隊隊前行,毫光與晃日爭輝,雅樂與梵音合雜。菩薩八千侍從,聲聞五百同行,一時禮別慈尊,盡赴維摩問疾。是時也,人浩浩,語喧喧,雜沓雲中,歡呼日下。遏翠微之瑞氣,散遼繞之祥霞。肉髮峨峨,珠衣灼灼,曳六銖之妙服,戴七寶之頭冠,蹙金縷以疊重,動香氣而邐迤,領雄雄之師子,舉步可以延風,座千葉之蓮花,含水煙之翠色。領天徒之眾類,離佛會之菴園。天女天男,前迎後遶,空中化物,雲裏遙瞻。整肅威儀,指揮徒眾,毗耶城裏人皆見,盡道神通大煞生。
3058 文殊隊仗實堪誇,暫別牟尼聖主家,
3059 迎引仙童千萬隊,相隨菩薩數河沙。
3060 金冠玉佩輝青目,雲服珠瓔惹翠霞,
3061 獅子骨崙前後引,翻身卻坐寶蓮花。
3062 斷隊仗高低滿路排,層層節節映金臺,
3063 金爐玉案空中現,龍節幢幡霧裏開。
3064 菩薩相隨皆躍躍,聲聞從後樂●●(咳咳),
3065 未容開眼分明見,早到維摩會裏來。
3066 實希有,法中王,示跡權為妙吉祥,
3067 金紫曜明衣內寶,眉間時放白毫光。
3068 花臺瑞相時時現,蓮座希奇別有名,
3069 傾(頃)刻便過方丈室,爭趨願禮法中王。
3070 斷聲聞浩浩滿虛空,菩薩喧喧入室中,
3071 傘蓋雲頭盈路下,幡花霧裏響玲瓏。
3072 龍神駮??(犖犖)皆彈指,讚歎文殊紫麼容,
3073 遍滿維摩方丈室,若凡若聖萬千重。
3074 斷相隨聽眾數?邊,盡立文殊寶座前,
3075 八部罷吟魚梵曲,四王隊仗遶金蓮。
3076 空中只見天花墜,雲裏惟聞龍腦煙,
3077 萬億聽徒由浩浩,千群聖眾鬧喧喧。
3078 經文殊隊仗實奇哉,凡聖相隨百萬垓,
3079 菩薩兩邊違(圍)寶座,聲聞四面遶花臺。
3080 菴園會上遙瞻禮,方丈筵中瑞彩開,
3081 居士見文殊入室內,如何排枇也唱將來。
3082 文殊問疾第一卷
3083 十六、維摩碎金(前闕)
3084 白玉共爭光,擬□□花□□□。佛入城已,佛見眾生。皆如孩子遇慈親,乃似疾人逢妙藥。
3085 群臣舞蹈,天子徐行,白毫五彩裏禮如來,紫磨千光中瞻於(相)好。莫不金鞍公子,觀世上而喜極成悲;粉閣佳人,看大聖而心曹似醉。高低皓皓,貴賤忙忙,或剜眼以獻如來,或燒身而對大聖。捨命而命元不盡,是佛力難思;焚身而身不可侵,聖慈莫測。異事異事!聖哉聖哉!佛入毗耶度有情,方感萬般希有事。雲雲上下呤(吟):
3086 娑婆界裏苦煎熬,求利求名何日了。
3087 執我執人緣甚事,都緣遍計忘(妄)心生。
3088 如人半夜下高臺,黑地踏著破斷索。
3089 疑是毒蛇長一尺,令交小大點燈來。
3090 何曾見有一條蛇,都是忘(妄)心生兼執。
3091 便是似我陡貪幼(幻)境,忘(妄)心緣盧(慮)計為真。
3092 直須曉會取自兼他,便是夜頭破斷索。
3093 忘(妄)憶妻兒執著貌,還如疑索是毒蛇。
3094 喚伊男女下當(堂)來,點得惠(慧)燈來照燭。
3095 破卻光明煩腦黑,始知一切無堅牢。
3096 結冤結恨為迷愚,爭氣爭空因業障。
3097 不會這身非究竟,憂家憂國鎮長忙。
3098 吟絲詠竹向紅樓,沉醉便為身快樂。
3099 正是苦中而取樂,蓋緣幻法染心王。
3100 須知酒是眾怨門,聚會之時□□飲。
3101 況是與人為患物,於中切莫起貪心。
3102 火坑要滿沒休時,佛道擬成應有●(遠)。
3103 不落三途遭苦楚,此之非是等閑人。
3104 從頭擬說幾時休,生死輪迴人?會。
3105 事取釋迦調御主,遂於此界化眾生。
3106 護明菩薩下天宮,淨飯王宮佯託陰(蔭)。
3107 乃至雪山修苦行,證成無上大●(醫)王。
3108 常將妙法度眾生,愛把正因教我等。
3109 令覺真如無價寶,徒(圖)人超越忘(妄)緣身。
3110 三千界裏灑醍醐,十六國中傾法雨。
3111 當日擬將諸取眾,毗耶城內駕三車。
3112 幾多賢聖盡陔隨,繫(擊)磬吹蠡同引佛。
3113 佛動尊高相好體,聲聞緣覺總皆行。
3114 天男金碗獻金花,天女玉盤陳異果。
3115 帝釋透陀(委蛇)贊聖主,梵王翔序遶慈尊。
3116 一十七眾盡徘徊,天雨四花長路上。
3117 誰羨你鋪羅兼展錦,不憐你天上及諸方。
3118 祥雲冪冪蓋娑婆,喜色騰騰侵碧落。
3119 天樂淒清喧宇宙,天人聚會寰灑。
3120 十方賢聖盡歌楊(揚),可畏釋迦牟尼佛。
3121 毗耶大煞因緣重,感得千般異事生。
3122 君王鸞駕出郊迎,輔相車軒登路接。
3123 要見大悲三界主,直如孩子望慈鄰(憐)。
3124 人皓皓(浩浩),出城來,瞻禮端嚴百寶臺。
3125 有願有悲來教化,捨身捨命數無垓。
3126 經日朗,白雲迴,天地傾遙(搖)吼似雷。
3127 洞洞香煙和瑞氣,輕籠這日大如來。
3128 人躍躍,笑咍咍,百鳥空中語似哀。
3129 共命伽陵直甚事,啾啾卿卿(唧唧)贊如來。
3130 多異事,實奇哉,蠢動含靈盡到來。
3131 滿目淚流看聖主,意徒(圖)各願捨胞胎。
3132 何以如此?緣是世尊無量劫中死(?)分毫違倍(背)有情,方感如此。雲云。
3133 又緣如來隊仗入赴毗耶,眾生忻仰。問如何隊仗,念大聖維摩菩薩。
3134 如來往日入毗耶,隊仗莊嚴實麗佳。
3135 雲教(散)碧霄呈瑞日,路添清境雨天花。
3136 慈尊緣步金蓮儭,菩薩徐行喜色花。
3137 帝釋威儀寧散亂,梵王行李不參差。
3138 祥雲儭足堪瞻仰,瑞氣攢身好詠誇。
3139 花碗滿成(盛)師子骨,香盤合就象王牙。
3140 天仙窈窕如春柳,玉女莊嚴似晚霞。
3141 霧濕胸前瓔落(珞)重,鳳(風)搖頂上玉冠斜。
3142 聲聞盡繞黃金相,獨覺皆乘白鹿車。
3143 近事男擎花教(繖)蓋,憂(優)婆夷獻紫加沙(袈裟)。
3144 經行往往敷黃葉,渡水時時見老植(楂)。
3145 登路行程俱急急,去城●●有些些。
3146 王辭鳳闕威儀●,帝出龍宮道路奔(奢–賒)。
3147 佛竟比來徒(圖)教化,人心只是愛榮花(華)。
3148 爭知於(如)是一場夢,未會人為四毒蛇。
3149 生死往來無數目,說倫(沈淪)沒沒似塵沙。
3150 巍巍聖主誰能及,浩浩凡夫莫側(測)涯。
3151 佛向蓮臺宣妙法,一時令入法王家。
3152 高與下,笑咍行,曳紫袍紅滿九垓。
3153 喜色淺染籠日月,祥雲澧(濃)澹鎖樓臺。
3154 宣宇宙,吼春雷,表我慈尊教化來。
3155 遍滿億中怨網散,滿三千界覺花開。
3156 天與地,白皚皚,盡是天花到處堆。
3157 似錦似絪這□惡,如霜如雪覆塵埃。
3158 十七眾,自安排,隨從空王少比裁。
3159 高扇香風吹熱惱,輕霏泔(甘)露嗔塵埃。
3160 人躍躍,遞相催,早入毗耶滅障災。
3161 獻草梵王行宕宕,擎花帝釋相嵬嵬(巍巍)。
3162 龍競舞,鬼神埃,乾闥婆王百萬垓。
3163 頻奏清歌鳴四諦,或吹雅樂滅三災。
3164 金翅鳥,力無偕,搦得高山碎若灰。
3165 為喫龍多身似ㄌ,幾椎摩(魔)眾吼如雷。
3166 龍天八部?崔嵬(巍),佛作堯(光)風去又迴。
3167 弄影弄身左右轉,驅雲唱電?恢〔恢〕。
3168 三界主,唱奇裁(哉),這個威儀無可倍。
3169 為眾四生除我慢,與人六道作?●(梯媒)。
3170 君與相,禮如來,無漏之言直敢猜。
3171 舞蹈禁香爭供養,洗心淨意遶花臺。
3172 男與女,惱情懷,煩惱多應此日摧。
3173 金色光中瞻於(相)好,玉毫香裏禮千迴。
3174 實是好,卒難裁,多少尊卑悟幼(幻)胎。
3175 佛入菴園宣此法,有何人持蓋也唱將來。
3176 經云:爾時毗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
3177 雲云。
3178 居士知佛入於毗耶,緣我於此國教化眾生,佛要共我助弘大教,我須今日略用神通。今日與誰緣熟?乃觀見寶積等追歡逐樂,我須教化,令滿道心。況夫花散三春,尚假甘澤而洗蕩;佛登正覺,〔□〕賴菩薩以扶持。乃知花托陽和,佛憑助左(佐)。
3179 居士囋曰:三千界內,百憶(億)塵中,有巍巍獨步之尊,作宕宕超群之主。挈慈悲杵,能摧我慢之即(鄉);布智惠雲,後覆貪嗔之海。四生六道,八難三塗,救眾生而無始無終,化傍顏則莫窮莫盡。心如巨●,能拔煩惱之根;意若洪波,潑滅無明之火。威儀罕比,相好難儔。髻珠如秋月初圓,腕釧似寒冰乍潔。向蓮花臺上,雙眉而私帶笑容;處七寶堂中,兩臉而長含喜色。作眾生之遵(尊)首,為菩薩之規儀。入毗耶而不為別人,說妙法而全因是我。我須今日,略用神通,觀此城中,與誰緣熟?恰見金枝玉葉,帝子王孫,奏笙歌於三殿之中,動絲竹於九宮之內。羅幃盡(晝)寢,嬪妃添金豔之香;御宛(苑)春遊,侍從摘玉欄(蘭)之蕊,無論時節,豈揀秋冬。醉皈於明月簾前,夢覺於清風堂下。跨香鞍而搖玉勒,未滿高低;飲醁醑而擲金杯,只知富貴。君(居)士遙叱,呵寶積曰:汝即貪於歡●(宴),染著色聲,蓋緣煩惱種深,卻為無明業重。一無漸(慚)愧,豈知於貧賤之人;託體英雄,唯愛於奢華之事。庫藏有搓羅異錦,香廚修品味之?。舉步千人,一吟百謨(諾)。身披錦繡,寧知織女之新(辛)懃;口食美珍,不念於農夫受苦。此者是:六道作往來之客,三塗為鎮店之人,私為愚癡,無能曉會。我今須教,吾要提攜,令伊棄此諠●(嘩),追證取無為妙果。雲云。念菩薩
3180 淨名無為忽思惟,佛入毗耶更為誰?
3181 嗟念眾生多我慢,?(愍)伊傍類足愚癡。
3182 準承顏色長喜少,將為身長不改移。
3183 未會到頭要已老,豈知終被死於(相)隳。
3184 緩步頻頻多意愁(態),徐行宕宕足威儀。
3185 手如白玉當秋鏡,目似青蓮出曉池。
3186 接引眾生寧厭倦,提攜含類沒勞波。
3187 此來隔是於(相)逢日,共我如今教化時。
3188 吾見九重長者子,他緣五百帝王兒。
3189 貪於鳳闕開金鎖,正向紅樓醉玉妃。
3190 窗下青娥吟御製,花間紅臉唱宮詞。
3191 鸚藏綠柳朝霞散,燕語紅樑景像衰。
3192 階畔桃花春雨洗,簾前翠竹狂風吹。
3193 綺羅香裏燈微暗,絲竹聲中枕半欹。
3194 殿下醉醒呼萬歲,庭前飲散喚嬪妃。
3195 只貪欲(歡)樂長為久,不念人身有盛虧。
3196 我自入宮須教化,令伊歸命大牟尼。
3197 居士已作念了,便入王宮。見寶積逐樂追歡,方便發言呵責,令厭奢華,交歸三寶。居士向宅中作念,言了便行。取接梨(藜)杖於簾前,裁(戴)烏沙(紗)巾於鐃(鏡)畔,不將侍從,莊嚴而一且如常;不引家童,行李乃宛然依舊。含風白髮,窣地長衫,抬頭如半夜裡(裏)行,動足似仙株老檜。遙瞻帝闕,千重之瑞氣騰籠;遠望皇宮,一片之祥雲掩映。頻頻緩步,宕宕移身,見禦堤之柳色和煙,睹禁苑之桃花笑日。纔入九重之內,已聽笙歌;徐臨三殿之中,遍觀羅綺。居士見寶積等,各呈武藝,盡鬥文才,剪風月於五字詩中,論妖愚言三尺劍下。階前砌伴(畔),清泉之遠竹潺潺;林下溪邊,雪檜之搖風切切。莫不各誇富貴,●鬥奢花(華),騎俊(駿)馬於長途,掛錦袍於廣陌。嬪妃簾下,春鸚呼萬歲之聲;●鑒(監)堂前,秋燕語千般之韻。而又紅樓醉後,香散歸時。金鞭揮柳樹花枝,玉轡聳清風朗月。陪隨朱紫,齊聲歌帝德之詞;捧從衣官(冠),合詞唱感恩之曲。珊瑚枕上,翡翠簾前,酪(醉)醒聞一弄之琴,夢覺於三更之雨。君王寵愛,偏沾於雨露之恩;皇后眷憐,數受於珠珍之惠。君(居)士語寶積曰:此是嬌(驕)奢恣意,煩惱愚癡。汝等為色世之榮華,我道是沈淪之苦〔海〕。可極自娛自樂,何知於萬姓煎熬;獨貴獨高,豈念於生靈逼迫。我今特將誠懇,勸汝迷情,直須領納吾言,便似花臺佛語。汝還知菴園有佛,撈摝眾生,有千般之福德嚴身,具萬種之威儀在體。汝可併徐(屏除)貪愛,開發善心,棄一場之虛幻之心,禮金相莊嚴之貌。汝須自戒,真(貞)堅自看,儻若緣就閑因成,共你塞逐便去來。雲云。
3198
3199 維摩言了出宮庭,梨(藜)杖將來拍手擎。
3200 緩步出門頻禮拜,笑顏登路揖公卿。
3201 士流一一朝龍闕,君(居)士看看到鳳城。
3202 滿路已逢車馬鬧,九衢遙聽管絃聲。
3203 金階還往人知識,玉殿何曾問姓名。
3204 正見弟兄誇藝業,各將文武鬥英明。
3205 深宮快樂無人及,還往追歡有酒傾。
3206 花蕊落時人半醉,柳煙深處雨初晴。
3207 高樓只見言安泰,雙闕寧●(聞)道爭戰(戰爭)。
3208 彩女笑嗔金閣燕,嬪妃閑喚玉籠鸚。
3209 紫雲樓下按歌曲,皇帝簾前排●〔□〕。
3210 於(玉)鑒洗粧呈素面,青聰●(晴窗耀)日弄紅鸚。
3211 猧兒亂趁生人咬,奴子頻捻野鴿驚。
3212 日落窗前翻惡令,月高樓畔學吹笙。
3213 貪歡未肯憂身老,逐樂誰能念死生。
3214 遠見淨名皆去接,遙逢居士?來迎。
3215 維摩便語王孫曰,舊事從頭要改更。
3216 岏岏地貪於癡欲海,忙忙維(推)入淤泥坑。
3217 千心曉了渾如夢,兩目分明拾(恰)似盲。
3218 業水積來波浩渺,罪即(鄉)添得勢崢嶸。
3219 不知有妙覺菴園佛,長說真緣度有情。
3220 身似黃金暉日色,心如明鏡照潭清。
3221 齒排密密如山雪,意淨澄澄若水精。
3222 聖劍每將悲願重,法舡長用惠竿掉。
3223 一瞻一禮除災障,或笑或歌具等平。
3224 若要榮花(華)求禮佛,共君今日廝修行。
3225 一日,寶積菩薩承居士教化,當下心迴,對居士面前,敘其往日,四時逐樂,八節追歡,不知皆是幻虛,忘(妄)計已為長樂。今者就蒙於(相)勸,便奉指蹤,願陪大士之同行,隨從赴菴園(園)禮佛。居士曰:況聞萌芽發秀,皆因節序以推排;凡俗修行,全自諸佛而教化。如汝等者,正貪歡樂,競鬥榮華,四時隨賞於花樓,八節遨遊於玉殿。其春也,柳煙初墜,媚景深藏,翻飛帶語之鸚,花蕊半開似圻(坼)。雨粧臺色,風撼簾聲,一窗之春影喧喧(暄暄),滿地之日光脈脈。宮中麗美,開門之碧沼添流;殿上韶光,枕上之高山疊眾生。其夏也,可謂陽和澹薄,暑氣深濃,一欄之翠竹搖風,萬樹之櫻桃帶雨。長舖角簟,如一條之碧水初歲;淨拂玉床,若八尺之寒冰未散。薄羅為帳,輕徹染衣,殿深而炎熱不侵,閣迥而清涼自在。閑雲當戶,如片片之奇峰;老檜倚簷,似沈沈之洞水。其秋也,可謂霜彫紅葉,雨滴疏桐,高天之雁叫寒風,遠砌之螿鳴朗月。蒼蒼山色,戴雲而?入龍樓;咽咽蟬聲,和露而聲喧鳳闕。丹庭半夜,紫禁初霄,聞千家碪擣之時,聽萬戶管絃之處。倚欄金菊,馨香直至於羅幃;映閣寒松,聲韻每穿於繡?(幄)。雲云。其冬也,可謂霜凝玉砌,冰潔金塘,雪敲於夜枕之窗,風撼於寒庭之竹。星移碧落,寧知洞室之寒;燈影銀●,不覺錦衾之冷。此者:吾為歡樂,我作榮華,我為究竟之堅勞(牢),我作元來之實有。我為富貴,千年拾(恰)似於此時;我作超群,萬萬祇如於今日。寶積等,百生榮幸,累劫難酬,忽逢於長者維摩,喜遇於高人居士。實謂威儀濟濟,清風而??射人;相貌堂堂,德岳而魏魏(巍巍)往日。今者:蒙居士巧施方便,接引吾曹,將一條之悲索堅勞(牢),練五百之心●顛說。我等自今已後,鼓樂絃歌,無心賞翫於池亭,有意超求於妙樂。笙歌瀝瀝(嚦嚦),聞如耳上之風;彩女雙雙,睹似眼中之刺。金盃玉盞,非傾不盡(於畫)舸之前;醁醑白醪,〔不〕醉於紅樓之行。朱纓白馬,錦?紅韉,千人莫引於前頭,萬騎罷隨於背後。椒香銀鴨,休添於五夜之香;粉閣佳人,不照於夕陽之鏡。因此愚癡絕跡,貪愛無蹤,併除於有漏之門,觀照於無為之理。皆是維摩指示,居士教招,忽然異口同音,不覺禮瞻居士。居士感荷曰:善哉寶積,真是道師。汝為帝子王孫,汝是英賢達士,只合貪榮愛樂,禦堤馳曜日之車;體俊爭能,紫陌是追風之足。何幸老夫輕語,教長者高懷,略將微鮮之言,便沐非常之重。此者生死多重,襄(曩)劫有緣,早蒙領納陳詞,何感更消禮謝。有弱滿輪明月,讓光於星鬥(斗)之前;萬仞青山,辭峭拔丘陵之下。寶積等聞維摩此語,盡策發心神;今朝須出王成(城),這日要歸於佛寺。發言既了,排斂威儀,各擎龍鳳之衣,別換新鮮之服,陪從居士,寶蓋自持。一宮之朝士喧喧,滿國之女郎隊隊,便使平持御路,掃灑天街,九衢之春雨乍收,萬井之祥煙整(正)合。其寶蓋者,千珍合就,萬寶鬥成,如一林之花樹忽開,似萬朵之祥蓮似折(坼)。黃金乍(作)骨,珊瑚之鸚鵡雙雙;白玉為條,翡翠之頻伽對對。其功異乎郢匠賢人。纖毫之串枝柯。細旎之起突花樣。朱瓔卒(窣)地,香風吹敲磕之聲;光彩輝天,瑞氣瑣籠璁之色。於是前引,寶積後隨,看看欲出離王城,未審擬於何處。
3226 裁羅異錦作衣裳,只要莊嚴不淨物。
3227 假使撏眉兼●眼,直饒塗粉與茶(搽)油。
3228 西施婬摩(淫魔)得人憐,迷得襄王拋國位。
3229 煞鬼一朝來取你,任君有貌及文才。
3230 假饒端正似潘安,擲果盈車人?會。
3231 四相遷移身滅後,空留名字也無常。
3232 直饒韓信有英雄,滅楚會垓扶漢帝。
3233 沒各心中?(斟)酌取,儘呈虛幻一場空。
3234 威雄礬(樊)噲足功能,踏倒弘(鴻)門來救主。
3235 心猛貌(粗)增我慢,如今也是一長(場)空。
3236 前皇後帝萬千年,死了不知多與少。
3237 君向長安城外看,遍山遍野帝王陵。
3238 維摩如此化王孫,便請王孫皆惺(醒)悟。
3239 異口同音謝居士,特蒙除我忘(妄)心生。
3240 從此後已悟無常,不樂世間五欲樂。
3241 我恨已前煩惱重,四時逐樂不知休。
3242 夏天雖即炎蒸,我在深宮幸得所。
3243 角箄(簟)上頭寒色動,玉床靜拂似輕冰。
3244 秋時景象葉彫疏,雲散雁飛多飲酒。
3245 滿殿秋風魂夢覺,一輪明月醉醒初。
3246 悟知萬法?成空,晚了三乘唯是有。
3247 爭行禮歸三界主,不如親近釋迦尊。
3248 王孫這日便排諧,置得九宮人浩浩。
3249 彩女嬪妃皆不要,宰官居士盡相隨。
3250 俱持寶蓋出城來,掃灑天街如鏡面。
3251 隊隊笙歌前後擁,喧喧朱紫兩邊行。
3252 祥雲冪冪覆樓臺,春色輕籠於鳳闕。
3253 陌上柳煙惹甘露,途中花樹弄時光。
3254 女郎萬萬繞長街,見道禮佛心躍躍。
3255 願結良緣於此日,送伊王子到菴園。
3256 天與地,盡皆明,寶蓋莊嚴實是好。
3257 金錦縷成雙鳳舞,銀條結就獻花先。
3258 錯磨寒玉作枝條,彫啄(琢)琉璃為蓋頂。
3259 霧散便如天織就,雲籠一似自然生。
3260 持行搖動玉環聲,波過敲鳴珂珮嚮。
3261 這日佛聲喧宇宙,當時天樂滿乾坤。
3262 彈指了,又虔恭,變卻毗耶極樂國。
3263 天雨四花呈瑞相,地遙六種佛逕知。
3264 實是好,玉花新,綺錦綾羅七寶珍。
3265 海岸香中瞻帝子,慈悲光裏見維摩。
3266 當時寶積道心生,一切交招是淨名。
3267 眼裏不觀妖豔色,耳中非聽管絃聲。
3268 感(咸)持寶蓋辭龍闕,各帶(戴)金冠出鳳城。
3269 塞路王孫俱浩浩,未知皆向那邊行。
3270 人隊隊,萬千垓,為出毗耶禮法臺。
3271 士女滿街行窈窕,英雄塞路笑徘徊。
3272 萬家門口祥煙起,千戶庭前喜色開。
3273 擬入會中逢聖主,作何禮拜唱將來。
3274 經:
3275 道,寶積等偈曰:目淨修廣如清蓮,心淨已度諸禪定。久積淨業稱無量,道眾已寂故稽首。
3276 維摩碎金一卷
3277 靈州龍興寺講經沙門匡胤記
3278 被原宗堅來,尤泥累日,寫盡文書。緣是僧家,不欲奉阻。朔方釋客□
3279 十七、維摩詰所說經講經文前闕經: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3280 世尊當爾之時,乃告善德長者。才呼名字,鞠躬而俯近華臺;仰望如來,入(叉)手而專聽處分。
3281 吾為維摩臥病,我見居士纏痾(?)。思問訊而如渴待漿,希傳言而如繻(襦)索扣。吾便從頭敕命,從舍利弗等,個個推詞(辭);我遂次第親室(宣),自彌勒位中,人人謙退。皆言少辯,盡道虧才。徵問者各說本因,祗對者咸彰過咎,比差詣彼,?道不任。佛使豈可暫停,銜命須差俊彥。今善德長者,身超五百,名列八千,外雖同於俗流,內已修於菩薩。心源廣大,智海無涯。濟物而不擇富貧,憐憫而靡輕貴賤。高低盡善,上下均平。聲聞而個個讚君,菩薩而人人仰德,才名久振,惠解夙揚。諸人之口辯難偕,大眾之見機不及。毗耶使命,此時之不委他人;方丈傳言,今日之宜憑善德,汝依吾敕,汝稟我言,速便排諧,速須往彼。使人天之敬汝,遣四眾之羨君。客能如此前行,便證菩提道果。」
3282 世尊當日親室(宣)命,善德虔恭入(叉)手聽。
3283 吾今差汝入毗耶,事須往彼遵餘令。
3284 汝名高,有德行,堪往毗耶為使命。
3285 吾今名汝問維摩,事須排比遵餘命。
3286 抱問才,言低聖,吾對人天三問請。
3287 事須排比入毗耶,慇懃致問維摩病。
3288 眾談楊(揚),皆讚詠,會下諸人難比並。
3289 堪往毗耶作使車,為吾去問維摩病。
3290 辯如何,明似鏡,不執相兮不著性。
3291 傳達如來慰諭言,差君堪問〔維摩病〕。
3292 心本真,身又正,狀似明珠表裏瑩。
3293 稟依吾令且須行,慇懃與問〔維摩病〕。
3294 對人天,選善定,善德此時去應聘。
3295 能入毗耶作使車,這迴問卻〔維摩病〕。
3296 告善德,雅當才,吾已今朝喜滿懷。
3297 去入毗耶人盡仰,到於方丈語無乖。
3298 好使命,眾難偕,必道慈尊善選差。
3299 此日會中歌的當,此時筵內讚和諧。
3300 千萬去,莫辭推。合是人天法眼開。
3301 辯似懸河●(偃)不住,言如劈竹抉無推。
3302 為一切,震春雷,客見維摩與憫哀。
3303 這日未知承命否,經中道甚沒唱將來。
3304 經:
3305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3306 善德蒙佛告命,稽首而仰望花臺,鄭重虔心,慇懃合掌,為承宣旨,三白世尊:世尊,世尊,世尊!適蒙慈父發言,何銷(消)如來推獎。懦質而幸居法會,冗瑣而叨侍花臺。處分令入毗耶,敕命遣看居士。便合副尊聖意,其那自愧荒孱,如善德者,學昧雕龍,智虧●(別)馬。對大辯而言難接續,狀層梯搆空闊之雲;問上人而語恨遲●(連?),類短索掬泉之水。魚睛比暗,燕石多瑕,並驪珠而豈敢誇明,對楚玉而虛稱價貴。遣臨方丈,有誤提攜;交問淨名,慮辱指使。不敢不敢,難任難任。況維摩是獨步上人,假作無垢居士。名振於三千界外,智超於百憶(億)世中。惠海無涯,詞山過日,神通廣大,辯口難窮。芥子中藏得彌盧,毛孔中吸納巨浸。言泉浩瀚,似黃河傾出於龍門;聖力威雄,取他方如擎於雀卵。菩薩尚皆辭退,善德不易枝梧,實愧非才,深慚瑣屑。爭敢爭敢,甚難甚難!伏乞聖主哀憐,我今不敢詣彼。
3307 善德當聞差選字,告訴牟尼稱不易。
3308 居士他緣大辯人,我今難作如來使。
3309 菩薩人,宿出世,金票(粟)如來假顯示。
3310 將凡鬥聖固非宜,我慚難作如來使。
3311 世尊名(命),去即是,爭那身中無大智。
3312 恐到維摩徵問頻,言乖有辱〔如來使〕。
3313 口不慵,性不恕,佐佛弘楊(揚)非是器。
3314 若將魚眼鬥驪珠,無光恐辱〔如來使〕。
3315 入毗耶,方丈裏,到便維摩詰道理。
3316 我同寸草擬量天,爭堪去作〔如來使〕。
3317 上上人,大居士,言似懸河諸不滯。
3318 泓澄豈敢對量他,我今非是〔如來使〕。
3319 奉慈尊,特差使,自愧庸微非大器。
3320 似將矩(短)索探深泉,我今恐辱〔如來使〕。
3321 望慈憐,且優庇,小物不堪為大器。
3322 毗耶奉使實難當,伏望如來別名替。
3323 善德當時向法臺,擎奉三白告如來。
3324 魚睛難鬥驪龍寶,燕石徒誇楚王財。
3325 莫把澄泉衝大海,休將布教(鼓)儆(驚)春雷。
3326 毗耶方丈無心去,恐被維摩居士摧。
3327 啟告了,眾疑猜,善德如今又訴推。
3328 可畏維摩大菩薩,堪誇居士大英才。
3329 不敢去,怕難迴,伏望慈悲賜憫哀。
3330 是日世尊重詰問,說何過處唱將來。
3331 經:
3332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
3333 ……
3334 善德蒙佛再問,遂陳昔日之因;長者欲詣花臺,啟白往時之事。世尊,世尊!我昔曾於父舍,大開供養之門,不論羅漢聖人,兼及外宗乞者。由是遍懸白疏,請命高僧;普示紅箋,告之外道。四城門上,展開三尺之書;諸坊口頭,各放一道之牓。不揀貧窮老弱,不論城外城中,願赴七日之筵,依時各?齊到。遂使廣嚴宅地,大展花(華)筵,幡幀桂而爍日光,高僧至而祥雲覆,莫不亂?(堆)金玉,剩積稜(綾)羅,要者隨意令將,乞者一任般(搬)取。所貴福嚴備足,所希心願周圓。布三種之良田,開七朝之盛會。或有飛空羅漢,擲錫聖僧,或有鐷腹婆羅,戴火外道,各將徒眾,誇逞神通,皆臨長者之筵,盡赴善德之會。更有城中乞士,外處貧兒,老弱者形●尪羸,孤獨者顏容憔悴,或時作隊,或即成群,無目者以杖前行,瘖?(喑啞)者點頭似語。聞有無遮之會,遠近皆來,纔沾長者之恩,聲抱忻懽之意。我即隨情施物,逐意命將,故無?惜之心,只有捨財之念。七朝將滿,一會欲終,於是大聖維摩,為我當時有語。
3335 我於父舍開施會,七日未曾心懈怠。
3336 不揀高低若乞來,故無相?生違礙。
3337 或沙門,持錫戒,顯現神通來入會。
3338 供養虔恭滿七朝,不省心中生懈怠。
3339 或婆羅,希財賄,不問金銀諸寶貝。
3340 供養虔恭滿七朝,未省心中〔生懈怠〕。
3341 或孤獨,或老邁,或少年中或後輩。
3342 我於父舍濟貧人,未省心中〔生懈怠〕。
3343 出牌牓,無邊(遮)會,不管城中及城外。
3344 七朝供養向家中,未省心中〔生懈怠〕。
3345 或幢幡,或傘蓋,要者不論千萬對。
3346 七朝父舍啟無遮,未省心中〔生懈怠〕。
3347 要榮花(華),捨資賄,希望如來三三昧。
3348 七朝父舍啟無遮,未省心中〔生懈怠〕。
3349 高與低,普勻配,平等施時無有罪。
3350 七朝父舍啟無遮,未省心中〔生懈怠〕。
3351 或送情,與領解,當面來時我不退。
3352 七朝父舍啟無遮,未曾心中〔生懈怠〕。
3353 施眾生,福廣大,飲食衣服隨意受。
3354 七朝父舍啟無遮,未省心中〔生懈怠〕。
3355 七朝供養並無乖,歡喜千迴與萬迴。
3356 已滿今生發底願,並無魔難及諸災。
3357 維摩策杖親來至,問我因何捨外財。
3358 未審淨名般(盤)詰語,好生分折(析)唱將來。
3359 經:
3360 〔時〕維摩結(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
3361 於是維摩大士入於善德會中,易長者七日無遮,實即論情不易。施卻多少金玉,俵卻多少綾羅,如斯捨與眾人,實即論情不易。人間最重莫越珠珍,施與沙門,實即論情不易。濟得孤獨老弱,救拔貧困之人,如此捨施之時,實即論情不易。國內人皆談說,城中上下讚揚,為開七日無遮,實即〔論情不易〕。見說人來求化,長者隨意施之,如斯濟物至心,實即〔論情不易〕。要玉尋聲與玉,求金便乃賜金,如此運動之心,實即〔論情不易〕。又聞心無分別,一列供養無偏,如斯平等施為,實即〔論情不易〕。少少之〔□〕猶可,況當許大因緣,七朝人眾餅(駢)闐,實即〔論情不易〕。我向街衢遊翫,里衖巡行,見貧者抱玉擎金,睹老者擔綾背絹,近前詢問,皆言善德家來,如斯濟救眾生,實即論情不易。如斯設無遮大會,論情沒量大因緣。若求來世豐饒,此事不妨好作。
3362 善德希佛位,心中捨寶財。
3363 大開七日會,此事沒人偕。
3364 帖牓咸知道,沙門?赴來。
3365 為開七日會,此事〔沒人偕〕。
3366 時救無圖者,憐貧起?(憫)哀
3367 從願與錢絹,此事沒人偕。
3368 一國人傳說,七朝大會開。
3369 諸僧蒙供養,此事沒人偕。
3370 善德將金施,貧人喜滿懷。
3371 高低生感愧,此事〔沒人偕〕。
3372 金玉高如垂(埵),綾羅積似?(堆)。
3373 有人求與者,此事〔沒人偕〕。
3374 滿國皆稱讚,傾邦盡得財。
3375 聲聞難似汝,此事〔沒人偕〕。
3376 長者心能施,維摩語解推。
3377 無遮獨自作,有力眾難偕。
3378 福報因金玉,菩提仗法財。
3379 不當如汝設,說喻處唱將來。
3380 經云:
3381 〔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施財施會………
3382 維摩語善德曰:夫三生種福,富貴為末後之難。汝今如此施為,長者行持錯也。善德,善德!莫將浮賄施為,非是菩薩行藏,此是俗門作底。汝不投於大覺,往詣菴園,精求出離之門,證取菩薩之果。然後嚴持覺路,度接眾生,將三脫為究竟之田,啟四智為堅終之處。長者,長者!切須聽我修行。若能不退指蹤,勝將十劫財施。若有眾生連(遭)苦,常處淪(輪)迴,興心往彼救時,勝得十劫財施。黑暗長燃大矩(火炬),苦海身作舟航,若能如斯施為,勝將千劫財施。六道四生之類,汝須往彼提攜,若能如此施為,勝得十劫財施,見苦交伊得樂,逢貧與說宿因,使生趣向菩提,勝將十劫財施。若值劫中有病,現身交作醫王,眾生病者令安,勝將十劫財施。若見眾生樂聽,巧開攘息之門,交伊離遠修行,這箇名為法施。善德,善德!不須此會為憑,取吾今日之言,交汝速登聖位。釋迦因地,長行法施之門;今登(證)百福之身,德號千花聖主。
3383 大聖維摩結(詰),當開花種時。
3384 入於善德舍,方便接根機。
3385 七日無遮會,人天罄德(盡得)知。
3386 淨名臨滿日,方便接根機。
3387 長者為何會,速須與我披。
3388 沙門擎玉出,外道易金歸。
3389 如此行擅施,諸人不易為。
3390 七朝開大會,實是好因依。
3391 未委求何福,今須決眾疑。
3392 如斯開大會,長者錯行持。
3393 不覓菩提果,為人作道師。
3394 暗中燃惠燭,救拔向泥黎(犁)。
3395 不用將財施,何須作相為。
3396 七朝開大會,長者錯行持。
3397 我佛因中日,曾為流水時。
3398 五千魚欲死,施法為提持。
3399 十劫將財施,箏(爭)如一法施。
3400 施財招後福,聞法獲菩提。
3401 苦海為舟楫,三途作道師。
3402 長持法教化,隨順與提持。
3403 善德聞斯語,虔恭唱善哉。
3404 維摩告長者,布施好梯媒。
3405 法施希談說,慈悲為剸裁。
3406 不知何為法,向處品唱將來。
3407 寫卷
3408 十八、十吉祥講經文〔前闕〕
3409 文殊師利,此云妙德;正梵語云「曼殊室利」,此云妙吉祥。法王子者,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佛為法王,人為□□。彼菩薩堪紹聖種,故名法王子。何以名為妙吉祥?此菩薩當生之時,有十種吉祥之事。準文殊吉祥經云云。
3410 且第一,「光明滿室」者,表菩薩光明內融,身光外照,所以降誕先放光明雲云。
3411 其光滿室,咸如杲日。
3412 白日難偕,紅燈莫疋(匹)。
3413 破幽夜之昏情,能曉了於密室。
3414 其時所見異禎祥,表此閻浮菩薩出。
3415 且看菩薩縱神光,照燭無私顯覆藏。
3416 直如杲日出幽谷,恰似蟾輪入畫堂。
3417 千道光明遐邇照,幾條明焰色如霜。
3418 化緣菩薩出於世,所以名為妙吉祥。
3419 第二,「甘露垂庭」者,且帝釋宮中始有此珍味。天人飲宴,身心朗然,因誕文殊,霑濡此界。
3420 天垂甘露滿瓊枝,美味鮮香世所希。
3421 滴土便能滋稼穡,人?覺長光輝。
3422 貞祥所感因王道,瑞應遐霑塊(愧)地祇。
3423 緣為文殊興出世,虛空降遇不思議。
3424 第三,「地勇(湧)七珍」者,表是金輪王,王四天下,既內德圓滿,外感寶莊嚴,將溥施於人,而能濟眾人也。
3425 大地同時踴(湧)七珍,剖開伏藏感龍神。
3426 琉璃花發珊瑚樹,瑪瑙盤中琥珀新。
3427 ●●(璨爛)黃金欺碧玉,明珠瑩徹照白銀。
3428 表於菩薩居凡界,七寶相扶轉法輪。
3429 第四,「倉變金粟」者,滿倉白粟,變作黃金。家僮踴踴而焚香,長幼忻忻而發願。雲云。
3430 忽然金粟自盈倉,滿月辰昏見寶光。
3431 萬囤安排多積貯,一家忻賀有餘糧。
3432 諸人見者咸言差,聞說難思實異常。
3433 直緣菩薩來斯界,感應名為妙吉祥。
3434 第五,「象具六牙」者,其象六牙,七枝柱地,蔟(簇)三冬之霜雪,為千歲之身形。無嗔怒以跳踉,有喜歡而踴躍。
3435 香象於時出母胎,身高力大甚奇哉。
3436 似筍六牙光錯落,如霜一鼻勢摧(崔)嵬。
3437 神通為表輪王寶,相貌多饒海客財。
3438 不緣餘事出於世,為降文殊傳語來。
3439 第六,「豬誕龍豚」者,豬性下劣,多遊穢惡之中。夢產龍豚,為傍生之異瑞;詮其所表,狀菩薩之神胎。託陰凡間,生於濁世。是以豬表娑婆之穢土,龍胎者,如大聖之降生龍也。布祥雲於霄漢,灑潤澤於乾坤。菩薩道圓,用慈垂於六趣,將喜捨為萬有梯航。所以聖胎將誕,夢啟貞祥,豬產龍豚,其由嘉瑞,可為聖人降世,吉兆先彰,示跡同凡,助佛楊(揚)化。雲云。
3440 十方世界未曾聞,敖豬忽爾誕龍屯(豚)。
3441 動步至靈行法雨,吟時滿谷起慈雲。
3442 玉角驪珠光獨耀,紅鱗霜角色雙分。
3443 貞祥出世緣菩薩,應瑞朝天賀聖君。
3444 第七,「雞生鳳子」者,將欲誕聖,瑞應群生。吉運感筵,禎祥納慶。遂使神雞入夢,產育鳳雛。嘉瑞既萌,彰文殊俟時而降。賈(檟)雞一鳴而天光洞曉,菩薩下生而大夜朗然。若不累囑延休,焉得鷲峰會上,決慈氏之疑情,毗耶壇中,答淨名之高問。可謂聖人出而聖道遐昌,聖化臨而四〔□〕廣備。盛哉神用,其儀不●(忒),其彰焉…雲云。
3445 五德之雞產鳳凰,靈禽表瑞法中王。
3446 毛分五彩雲遐(霞)翠,日(目)鬥雙珠日月光。
3447 納瑞既能超則後,伏降獨見出明王。
3448 菩薩生時有此事,所以名為妙吉祥。
3449 第八,「馬生騏驎」者,聖母將誕文殊,其祥入夢,睹神驥而卓異,狀龍廄之騰驤。產棄(育)騏驎,彰菩薩降生之嘉兆。馬狀法王之十力,騏驎如四無畏之狻猊。彰積善之徽猶(猷),厥有思矣。十力所謂建立能仁,四無畏乃群耶(邪)弭伏。泊(洎)乎聖哲將欲誕生,神德預彰十夢,莫不澤被四生,恩霑六趣。
3450 花駿閑廄誕騏驎,畜類雖同異絕倫。
3451 西國現形人共說,東吳有聖出皆聞。
3452 禎祥為赴文殊降,瑞應還教賀聖君。
3453 何事偏生獨角獸,表於大聖獨稱尊。
3454 第九,「神開伏藏」者,地中之伏藏,排寶具之甚多,表身內之真如,具塵沙之功德。應是下地上古珍珠,知道降生,自然開坼。
3455 珠珍伏藏數無邊,神鬼隄防豈近前。
3456 菩薩生時表富貴,須臾寶藏滿庭欄。
3457 何勞奈重專持送,不假龍神相共般(搬)。
3458 勇(湧)似流泉無間斷,諸天更獻白銀錢。
3459 第十,牛生白睪(澤)者,氣而喘月,行●●(疾疾)以〔追〕風。鬼怪殄除,妖邪迸走。表文殊而出世,名妙吉祥。外道邪魔當時消散。
3460 牛王能墾大荒田,苗稼豐饒萬類安。
3461 白睪(澤)本來天界住,託生牛腹向人間。
3462 陰陽五運皆知委,造化三才並?閑。
3463 妙德降於堪忍界,靈禽瑞獸悉皆歡。
3464 佛子文殊菩薩,當生之時,有此十般希奇之事,所以名為妙吉祥菩薩。
3465 降誕曼殊極難量,共知菩薩不尋常。
3466 十年倉內看金粟,五色雲中見象王。
3467 地勇(湧)珠珍招富貴,天垂甘露滅災殃。
3468 只緣是事多歡慶,所以名為妙吉祥。
3469 十九、〔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講經文〕
3470 上來別解彌勒二字已竟。從此別解菩薩二字。菩薩者,不足梵語,應云菩提薩埵。唐言好略,菩下去提,薩下去埵,故名菩薩。此云覺有情。故疏云:梵云菩提薩埵,此略云菩薩。菩提,覺義,智所求果;菩薩,有情義,悲所度生。依弘誓語,故云菩薩。即是依二利,以立其名。上求菩提是自利,下度有情是利他。何名自利?喻如進士,為見宰相身坐廟堂,日食萬錢,遂苦心為詩作賦。為此,菩薩要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永受法樂,不屬生死,遂即修行,勇猛精進。
3471 擬覓朝廷一品榮,讀書進業莫教停。
3472 長薺(齋)冷飯充朝夕,縵絹?絁蓋裸形,
3473 五月吟詩嫌日短,三冬為賦恨天明。
3474 如斯辛苦無勞倦,必得人間第一名。
3475 擬覓身為三界王,精勤勇猛要驅忙。
3476 四弘誓願專相續,六種波羅莫改張,
3477 外遇違緣終不退,內修觀行又時長。
3478 如斯多劫心無倦,必得金軀坐道場。
3479 上來道理,自利行也。從此利他行者,下度有情者。亦如進士在學堂中,見天下不平之事,遂擬發意平治,條流天下,廣致太平。菩薩亦然。修行之次,見於六道受苦眾生,欲併除地獄,不要畜生,咸使出離。
3480 進士書堂學業時,天涯有意擬平治,
3481 人人長遣如魚水,戶戶咸令識禮儀。
3482 凡遇善流皆獎賞,但逢惡事不容伊,
3483 若令四海全無事,進士心中願滿時。
3484 菩薩修行十地中,善觀三界起愁容,
3485 人人總勸修慈定,??咸令起惠風。
3486 地獄興心全併當(摒擋),畜生有意總教空,
3487 若令我等皆成佛,菩薩心中願始終。
3488 若說慈尊憫念情,尋常六道救眾生,
3489 長教拋卻娑婆界,咸使親登解脫城。
3490 若見惡人常引接,忽逢善者遣修行,
3491 都緣有此慈悲願,所以呼為菩薩名。
3492 然彌勒實已成佛,今在因中,蓋示跡爾。故下疏云:道圓上果,跡履下因,祈覺運生,假稱菩薩。
3493 上來解菩薩二字已竟。從此解上生二字者。疏云:上生即往昇,即彌勒菩薩當日之時,於人間般涅盤後,上生兜率也。問:上生來多少時節?答:從此經後十二年。所以知者,下內果經佛答云:「卻後十二年」等至「身紫金色,光明艷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是也。於是彌勒既辭人世,欲往天宮,乃現神通,便昇空裏。雲生足下,霧擁身邊,風遙(搖)七寶之冠,香惹六銖之服,見月輪之咫尺,睹世界而微忙(茫)。仙樂隱隱以引前,天女依依而後送,一道光明可畏:
3494 彌勒當時既現通,一彈指傾(頃)便昇空,
3495 祥雲似箭橫銀漢,瑞氣如星度月宮。
3496 仙女千群乘綵霧,龍神萬隊散香風。
3497 未容本國商量次,便到天邊內院中。
3498 經云:「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
3499 慚愧慈尊戒定身,修心練行出埃塵,
3500 堅貞豈算千千劫,不壞何論萬萬春。
3501 寶塔年多猶尚減,真身歲久色唯新,
3502 自從一鎮閻浮界,度劫河沙多少人。
3503 問:彼時天人,爭解造塔?答:亦是佛曾有教,意要利益未來。末世眾生不信佛法者,忽因塔及見舍利,便發信心,願求佛果,所以造塔,令人禮敬。
3504 佛道我滅度後,眾生漸多過咎,
3505 終朝逐色貪聲,每日追歡戀醉。
3506 師僧不易勸他,經教大難化誘,
3507 直須得見遺形,方解發心信受。
3508 後代之中有惡流,忽因閑暇寺中遊,
3509 舉頭乍見真身塔,迴目還瞻舍利樓。
3510 或即散花施供養,或時旋遶小低頭。
3511 佛緣知有如斯福,普勸人天切要修。
3512 由此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所造之塔還何如?其塔用黃金作柱,白玉為基,琉璃●(椽)架起七重,瑪瑙枋蔟成八面。摩尼枓栱,琥珀斜梁,瓦斲珊瑚,簾彫玳瑁。真珠羅網,交加聞處處之音聲;寶鐸瓊幡,響亮拂層層之煙靄。梵王稱歎,帝釋觀瞻,竭天上之珍奇,為人間之寶塔,可謂巍巍屹屹侵雲漢,盡眼方能見相輪。
3513 天人造塔有何難,傾克(頃刻)莊嚴幾萬般,
3514 百寶合成深可羨,千花間錯更堪觀。
3515 塵砂賢聖周迴遶,無限龍神左右旋,
3516 音樂幡花與螺鈸,迎將舍利此中安。
3517 經云:「時兜率陀天,七寶臺內,摩尼殿上,師子床座,忽然化生。」至「以嚴天冠」等者。說彌勒菩薩,當在內宮,所現形後,甚生端正。莫不眉勻綠柳,目淨青蓮,耳稱垂璫,鼻真截竹。如雪如珂之齒,一口分明;似花似玉之容,兩臉齊美。●(胸)題萬字,足蹈千文。十指纖長之網●,雙臂修直而綿覆。白毫照處,一輪之秋月當天;紺髮旋時,數片之春雲在嶽。相好巍巍看不盡,十由旬更六由旬。
3518 青螺肉髻頂中生,紫磨金容身上現。
3519 萬種端嚴纔化出,十方世界盡傾搖。
3520 諸天競泛綵雲來,仙眾爭持花果獻。
3521 帝釋宮前排隊仗,梵王天上集笙歌。
3522 幢幢寶蓋滿靈空,玉鐸金鈴振寰宇。
3523 四?善神持杵引,十垓鬼將躡雲隨。
3524 飛砂不用喚風師,降雨豈勞追電母,
3525 把戟夜叉肥●●,持鏘(鎗)羅剎瘦筋吒。
3526 龍王迥出鬼神前,師子散隨音樂後,
3527 齊到內宮菩薩處,百匝千重禮拜來。
3528 經云:「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諸化菩薩,以為侍者」等。
3529 紺摩尼殿內宮開,彌勒初生坐寶臺,
3530 頂上光冠光繚繞,身邊瓔絡嚮(響)俳佪。
3531 祗承天女千千隊,侍從天男萬萬垓,
3532 應是他方佛盡喜,各將菩薩相看來。
3533 經:「與諸天子,各坐花座,晝夜六時,恆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3534 若說內宮天子,??盡皆堅志,
3535 朝朝樂聽深經,日日忻聞妙理。
3536 既解如說修行,又不思唯世事,
3537 從此彌勒慈尊,旦夕為傳法義。
3538 彌勒天宮好願生,花間經得六時聽,
3539 免如此世為人苦,暫入寺來心不寧。
3540 經云:「如是處兜率陀天,」乃至「五十六億萬歲」等者。
3541 若說天男天女,壽量大難算數,
3542 全勝往日麻仙,也越當時彭祖。
3543 人人咸盡天年,??延經劫數,
3544 朝朝長處花臺,日日不離寶樹。
3545 天人??壽難思,長鎮花臺沒歇時。
3546 王母全成小女子,老君渾是阿孩兒。
3547 又無疲倦妨聞法,只是歡忻遶本師。
3548 蓋為曾持不煞戒,今朝果報得如斯。
3549 上來解上生二字已竟,從此解兜率者。具足梵語應云兜率陀,或云睹史多,唐言知足。知欲樂足。故疏云:「兜率,此云知足。」問:何以此天偏於五欲境而知足?答:內宮天男天女,先為人時,曾持佛戒,互相觀察,知非究竟,遂厭欲也。且辯天男觀女生厭。
3550 誰家麗質好姿容?南國西施貌不及,
3551 拽紫拖緋當二八,雲鬟鳳髻勝三千。
3552 綠窗絃上撥伊州,紅錦筵中歌越調,
3553 皓齒似開花競笑,翠娥纔轉柳爭春。
3554 心貞不共楚王言,眉淡每教張敞畫,
3555 端正豈能長占得,逡巡又被歲年侵。
3556 魚釵強插數行絲,鸞鏡動拋多少劫,
3557 方嚮(響)罷敲長恨曲,琵琶休撥想夫憐。
3558 漸成衰朽漸尪羸,忘卻向前歌舞處。
3559 次第只應如此也,爭似修行得久長。
3560 次辯天女當在人間,觀其男子而生厭離云:
3561 堂堂好?丈夫兒,頭面身才皆稱斷,
3562 二十三十並四十,英雄總擬占春光。
3563 京羅●裏合今(衾)時,麗句高吟拋古調,
3564 詩賦卻嫌劉禹錫,令章爭笑李稍雲。
3565 一場人我壯胸襟,一個無常專伺候,
3566 五十六十兼七十,骨枯皮皺更何為?
3567 眼中冷淚耳中聾,口裏強誇心裏劣。
3568 富貴兒孫爭奉侍,貧窮朝夕自營謀。
3569 千辛萬苦為誰人,十短九長緣甚事?
3570 泉下不憐多伎倆,松間終是作塵埃。
3571 以此思量這丈夫,何必將心生愛戀,
3572 不如斷欲修行去,願見天宮補處尊。
3573 既得此願,便得升天。故經云「於蓮花上,結加(跏)趺坐。」
3574 得生兜率大奇哉,傾剋(頃刻)香蓮葉自開,
3575 幡蓋影中聞磬鈸,香花雲裏見樓臺。
3576 此時喜悅應難似,這日容儀不可倍(陪),
3577 便是舊諸天子見,一齊讚歎近前來。
3578 以此今日,並得生天。承前所修,於欲不染。相見猶如兄弟姊妹無異也。
3579 此時天上解修行,蓋為從前習性成,
3580 男見女時如見妹,女逢男處似逢兄,
3581 免於花下生他意,唯向雲間暢道情,
3582 欲樂既能無所染,自然知足得其名。
3583 上來別解兜率二字已竟。從此別解天之一字者。疏云:自在、光潔、神用名天,即有三義也。且第一自在義名天者,蓋為天人凡所施為,皆得自在也。且無庫藏,又沒庖廚,厭棄綺羅衣裳,常喫蘇陀品味,行處五雲從後,坐時七寶隨身,不曾一日憂煎,只是長時快樂。
3584 可中修善到諸天,居處生涯一切全,
3585 要飯未曾燒火燭,須衣何省用金錢。
3586 花開花合分朝暮,龍起龍眠辯(辨)歲年。
3587 忽若共君生那裏,尋常自在免憂煎。
3588 第二光潔名天者,諸天人等各有身光,以相照耀。
3589 二十、〔?常經講經文〕
3590 西方好,●(卒)難論,實是●(奢)花不省聞,
3591 忽爾這ㄌ(身)生那裏,千年萬歲沒沉輪(淪)。
3592 濁世溺,不須論,八若(苦)三災豈忍聞,
3593 好行未曾行一點,不依公道望千春。
3594 刀山耀日,劍樹凌雲,
3595 何曾安樂,業火燒身。
3596 動說十劫五劫,不曾快活逡巡,
3597 爭如淨土,●為鄰。
3598 閑向八德池中弄水,悶來七重樹下遊春。
3599 或豋?(寶)殿,或禮經文。
3600 或驅孔雀,或臂加陵,
3601 或來昇瑞採(彩),或去入祥雲。
3602 或即晨登寶殿,或時夜禮慈尊。
3603 鎮聞妙法,常歷耳根,
3604 到彼永超生死,因玆漸得●(佛)身。
3605 日晚且須歸去,阿婆屋裏乾嗔,且人生一世,喻若漂蓬,貴賤雖殊,?常一蓋。上至帝主,下及庶民,富貴即有高低,?常且還一種。故?常經云:上生非想處雲云
3606 上三皇,下四皓,潘岳美容彭祖少,
3607 ●(將)為紅顏一世中,也遭白髮驅摧老。
3608 文宣王,五常教,誇騁文章詞麗操(藻),
3609 將為他家得久長,也遭〔白髮驅摧老〕。
3610 說西施,怛(妲)己貌,在日紅顏誇窈窕,
3611 只留名字在人間,也遭〔白髮驅摧老〕。
3612 或是僧,或是道,清淨蓮臺持釋教,
3613 將為?常免得身,也遭〔白髮驅摧老〕。
3614 或經營,或工巧,鬥樣尖新呈妙好,
3615 假饒富貴似石崇,也遭〔白髮驅摧老〕。
3616 持齋戒,真要妙,聽取經文大●(乘)教,
3617 休於濁世醉昏昏,須臾便是?常到。
3618 上來教化總須聽,思量卻是於身好,
3619 莫著癡心樂色身,須臾便是?常到。
3620 大丈夫,自斟酌,何事驅驅為十惡,
3621 七十人年猶自希,何須更作千年約。
3622 強聞經,相取語,幻化之身無正主,
3623 假饒貪戀色兼身,限來卻被?常取。
3624 金輪王,四州主,統領萬方養黎庶,
3625 國王富貴沒人過,限來也〔被?常取〕。
3626 樹提伽,石崇富,世代傳名至今古,
3627 思量榮貴暫時間,限來也〔被?常取〕。
3628 說恆娥,談落(洛)浦,美貌人間難比喻,
3629 端嚴將為百千年,限來也〔被?常取〕。
3630 大丈夫,實●(風)措,欲行弄影勒(勤)迴顧,
3631 少年休更騁婁羅,限來也〔被?常取〕。
3632 或是僧,伽藍住,古貌慢慢如龍虎,
3633 清霄寺宇好安身,限來也〔被?常取〕。
3634 或入道,求仙侶,燒練長生爐裏煮,
3635 饒君多有駐顏方,限來也〔被?常取〕。
3636 不論貴賤與高低,揀甚僧尼及道侶,
3637 除卻牟尼一個人,餘殘總被?常取。
3638 講多時,言有據,日色偏斜留不住,
3639 高聲念佛且須歸,只向階前領偈去。
3640 不修行,悟經義,逐色耽聲迷與醉,
3641 人生一世瞥然間,不修實是愚癡意。
3642 或貧窮,或富貴,第一身心行自利,
3643 ?常忽到一生休,不修〔實是愚癡意〕。
3644 有錢財,不布施,更擬貪監(婪)於自己,
3645 忽然擘手向兩邊頭,不修〔實是愚癡意〕。
3646 大蒙頭,分明利,五妄(妾)三妻心裏喜,
3647 前呈(程)一一自家●(耽),不修〔實是愚癡意〕。
3648 兄弟居,男幼稚,莫便分張非與是,
3649 同泡(胞)共乳長為人,不修〔實是愚癡意〕。
3650 不修行,求出離,百歲人生如夢●(寐),
3651 波吒一一自家當,不修〔實是愚癡意〕。
3652 世間情,終不恥,託手心頭懃比試,
3653 忽然失腳落三塗,不修〔實是愚癡意〕。
3654 尚(上)來勸化總須聽,各各自家須使意,
3655 到家各自省差殊,相勸直論好底事。
3656 說多時,日色被,珍重門徒從座起,
3657 明日依時早聽來,念佛階前領取偈。
3658 人生一世,●(瞥)爾之間,如石火電光,非能久住。奉勸門徒,速求出利。
3659 勸門徒,修福●(善),休愛春光堪賞玩,
3660 思量能得幾多時,必竟於身為大患。
3661 眷屬多,誰相管,前路自家●(嘗)苦難,
3662 閑來託手自思量,也是與(於)〔身為大患〕。
3663 ●(戀)西施,暮(慕)月面,多傾美容生敬善,
3664 ●心淨意試思量,也是與〔身為大患〕。
3665 煞豬羊,羞玉饌,屈命親情恣歡宴,
3666 烹炮宰煞自家嘗,也是與〔身為大患〕。
3667 懈慢心,難誘勸,揀點師僧論貴賤,
3668 〔□〕凡道聖有偏坡,也是與〔身為大患〕。
3669 生死心,誇修善,口轉經時心不轉,
3670 佛言如此闡提人,也是與〔身為大患〕。
3671 釋迦師,巧方便,演說蓮花經七卷,
3672 千方萬便化眾生,意惡總交登彼岸。
3673 便慇懃,能精練,虔懇身心頻發願,
3674 不唯空見阿彌陀,定往天宮兜率院。
3675 更擬說,日西垂,坐下門徒各要歸,
3676 忽然逢著故醋擔,五十茄子兩旁箕。
3677 我輩門徒,善男善女,生在娑婆五濁惡世,唯耽生死,不悟?常。四相遷,小四相,說五粘喻。天晴開,喻辦(辯)議。
3678 恰似人生一世,貪愛色聲無異,
3679 ●邊白髮到來,何處將身迴避。
3680 耳聾眼闇腰疼,猶自憂家憂計,
3681 四支(肢)沈重難行,形貌汪尪●(憔〕悴。
3682 死王忽爾到來,前路有何次第,
3683 閻王問你之時,著甚言詞祗備。
3684 莫推男女成行,準望他家修●,
3685 直饒每日設齋,爭似自家親〔祗〕備。
3686 囑兒孫,行孝義,禮念六時金殿裏,
3687 直饒依語便如斯,不如在世〔親祗備〕。
3688 更遺言,相委記,畫取閻王禎子跪,
3689 饒君跪得一千雙,不如在世〔親祗備〕。
3690 勸門徒,修福利,一一祗丞來世事,
3691 免於沒後囑兒孫,聞健自家〔親祗備〕。
3692 念觀音,求勢至,極樂門開隨取意,
3693 一彈指頃到西方,大聖彌陀見歡喜。
3694 更聞經,兼受記,必定當來值慈氏,
3695 永拋濁世苦娑婆,不向三塗受沈墜。
3696 更擬說,日西止,道理多般深奧義,
3697 明朝早到與君談,且向階前領取偈。
3698 五千經卷佛標錄,要悟人生時急速。
3699 百歲何殊石火光,一生大似●(風)中燭。
3700 既覺知,須打●(撲),休更頭頭起貪欲,
3701 直墮黃金北斗齊,心中也是無厭足。
3702 壘珠珍,?白玉,滿庫綾羅有千束,
3703 有人更與送將來,心中〔也是無厭足〕。
3704 買莊田,修舍屋,賣盡人家好林木,
3705 直饒滿國是生涯,心中〔也是無厭足〕。
3706 溢倉圌,收麥粟,萬石千車冬收畜(蓄),
3707 諸人種蒔總將來,也是心中〔無厭足〕。
3708 剩穿坑,盡搆束,開得眼來行諂曲,
3709 總交你似石崇家,心中〔也是無厭足〕。
3710 怕日斜,恨時促,只為家中多骨肉,
3711 交你騎馬著綾羅,心中〔也是無厭足〕。
3712 怕見人,擬求屬,●(皺)卻兩眉難敲觸,
3713 無事徒煩發善心,有災淨處求師卜。
3714 空中總是善龍神,天上比?惡星宿,
3715 當情道著莫生嫌,闢病說時徒戒助。
3716 數數頻將業剪除,時時好把心調伏,
3717 敬師僧,愍孤獨,卻可捥逃穿地獄,
3718 饒你兒孫列滿行,去時只解空啼哭。
3719 若要欲得眼親逢,學取經文便合同,
3720 海水毛吞渾不異,須彌界(芥)納事相容。
3721 若能改換申勘處,依舊身心總不中,
3722 日晚念佛皈舍去,事須傳語親屬記。
3723 滿閻浮提界虛皆偽,無問富饒貧與貴,
3724 富者貪心日日生,貧人忘(妄)念朝朝起。
3725 得富饒,沒慚愧,來世卻貧怨天地,
3726 是個經中總有言,不論貧富皆沈墜。
3727 鑊湯誰管足才能,爐炭不憑君意氣,
3728 白玉生前為得人,黃金死了難相閉。
3729 往(枉)施為,沒計避,一點點怨家相逢值,
3730 所以如來勸世人,不如聞健日先祗備。
3731 望兒孫,囑鬼神,把閻王?(●)子千迴跪,
3732 直饒你跪得一千雙,不如聞健親祗備。
3733 望兒孫,剩燒●(紙),相共冥間出道理,
3734 賊過後張弓虛費工,也不如〔聞健先祗備〕。
3735 望兒孫,行孝義,保塞我一生錯使意,
3736 饒你保塞總?騫,也不如〔聞健先祗備〕。
3737 望兒孫,行捨施,鑄像寫經痛相為,
3738 饒你鑄得一千軀,也不如〔聞健先祗備〕。
3739 生前身作七分收,死後為之得一分,
3740 只那施為一分時,時時往往虛拋契。
3741 貪為身,貪為己,垂憶二親遭拷捶,
3742 莫道思量救拔門,眼裏參差兼沒淚。
3743 盡推日月間人情,皆道世塗難辦致,
3744 大欲將錢為二親,且緣欠闕如何是。
3745 可昔心,錯鈍擬,在後兒孫不勘(堪)矣。
3746 聞身強健早修行,不如自…………。
3747 自作得,自家收,旋把災殃旋旋抽,
3748 須自鈍丞方免難,望他著力沒因由。
3749 奉勸門徒行行真,直須前路覓不身,
3750 破除罪垢休粘(沾)惹,闢牒還須見地頭。
3751 設使這身歸大夜,是伊不作也?憂,
3752 必生兜率更何擬(疑),便向閻浮永別離。
3753 身具光明餐玉饌,心?苦惱卦天衣,
3754 眼前只是逢賢聖,口裏徒●(煩)道是非,
3755 日晚念佛歸舍去,莫交老…………。
3756 休誇似玉如花貌,年去年來數便老,
3757 須知浮世片時間,莫作久長千歲調。
3758 劈星言,劈星道,劈面道時合醒噪,
3759 頭上緣何白髮多,只這?是?常拋暗號。
3760 經營克可生機捁,分定不由人計料,
3761 富貴須知宿種來,如今必定難迴拗。
3762 莫逞聰明誇計校,計校得成身已老,
3763 更捻眼暗答身邊,只這〔?是?常拋暗號〕。
3764 只趁事持誇窈窕,鬥艷爭輝呈面峭(俏),
3765 酒肉茶粧(莊)盡恣情,見說講開卻失笑。
3766 劫時光,且覓好,阿誰聽你閑經教,
3767 看看面皺尚覓強良,由不悟〔?常拋暗號〕。
3768 休趁閑行兼不紹,不紹交君沈惡道,
3769 如今盡狂亂施為,●(冥)司業鏡分明照。
3770 那磨時,?拗校,一任磨磨兼碓●(搗),
3771 況今情序頓昏沈,由不悟〔?常拋暗號〕。
3772 人生百歲尋常道,阿那?七十身不●(妖),
3773 纔亡三日早安排,送向荒郊看古道。
3774 送迴來,男女鬧,為分財物不停懷愕(懊)惱,
3775 看看此事到頭來,由不悟?〔常拋暗號〕。
3776 火宅驅牽長煎炒,千頭萬序何時了,
3777 恰到病來臥在床,一?支●(抵)前程道。
3778 心恛惶,生熱惱,冤恨健時不預造,
3779 轉動艱難聲喚頻,由不悟?〔常拋暗號〕。
3780 為人卻要心明了,莫學掠虛多帝了,
3781 只磨貪婪沒盡期,也須支準前程道。
3782 莫姿懷,盡亂造,病來不怕君年少,
3783 直不病時耆年也耳聾,由不悟?〔常拋暗號〕。
3784 如今世上多顛到(倒),莫便準承他幼小,
3785 他緣壽命各差殊,影向於身先自夭。
3786 卻孤窮,無倚槁(靠),終日冤嗟懷懊惱,
3787 更添腰曲在身邊,猶不悟?常〔拋暗號〕。
3788 非干於事休纏擾,纏擾於身心不好,
3789 鎮長煩惱相拘牽,陷墮這身失計料。
3790 或披枷,受鞭考(拷),淚似流星誰處告,
3791 這般災難不由天,禍本?門人自召。
3792 從今後,休惹鬧,有高聲處身莫到,
3793 教君一世沒災迍,行處自然人道好。
3794 富貴奢●(華)未是好,財多害己招煩惱,
3795 影嚮(響)因茲墮卻身,只為貪求心不了。
3796 遇干戈,披(被)鞭拷,地下深藏與他道,
3797 一一君親眼見來,由〔不悟?常拋暗號〕。
3798 見他榮貴休生惱,富貴貧窮由宿造,
3799 但知穩自用身心,衣食自然長恰好。
3800 慢佛僧,輕神道,爭使這身人愛樂,
3801 直須折得形骸鬼不如,由〔不悟?常拋暗號〕。
3802 十般道理與君宣,側耳摩心淨莫喧,
3803 總是門徒身上事,速須打撲鎖心猿。
3804 莫依前不肯拋貪愛,的沒淪(輪)迴去不還,
3805 儻若今朝相取語,西方必見禮金仙。
3806 生到蓮花佛國●(裏),快樂逍遙難可比,
3807 水流風動悟?生,鈴嚮樹搖聞四諦。
3808 迦陵形,孔雀頸,盡是你彌陀佛化起,
3809 不似閻浮禽鳥聲,聲聲盡道真空理。
3810 韻清玲,聲琦●,聽著令人皆出離,
3811 全勝娑婆五濁中,四想遷移?定止。
3812 早求生,速拋此,莫厭聞經頻些子,
3813 須知聽法是津糧(梁),若缺津糧爭到彼,
3814 勸即此日申間勸,且乞時時過講院。
3815 莫辭暖熱成持,各望開些方便,
3816 還道講來數朝,施利若?大●(段),
3817 念佛各自歸家,明日卻來相伴。
3818 (原文至此完)
3819 廿一、〔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一)
3820 經:佛告阿難,我觀眾生,雖沾人品,心行愚懞,不思耶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有人(仁)慈。
3821 此唱經文,是世尊呵責也。前來父母有十種恩德,皆父母之養育,是二親之劬勞。雲云
3822 世尊道:阿難,我觀娑婆世界一切眾生,雖具人相,不知耶娘有大恩德,不生酬答,不解報恩。命終必墮三塗,永劫不逢出離。
3823 傷嗟世上人男女,成長了不能返思慮;
3824 未省修治孝順心,空將習學?憑據。
3825 縱愚癡,多●(抵)拒,父母誡嗔●(撲)匙箸;
3826 只管於家弄性●(靈),爭知門外傳聲譽。
3827 熱時太熱為恩憐,寒即盡寒為臺舉;
3828 兒喜渾家始得安,兒嗔一舍無情緒。
3829 盡驅馳,受煎煮,豈解酌量些子許,
3830 容易拋離不肯皈(歸),等閑棄背他鄉土。
3831 不曾結識好知聞,空是剜剕惡伴侶;
3832 家內長慊父母言,外頭卻信他人語。
3833 大愚癡,不覺悟,恣縱身心起辜負;
3834 佛道如斯五逆人,莫覓託生好去處。
3835 重重地獄有何因,只為閻浮五逆人;
3836 莫問歲寒煎煮罪,不論年月擣磨身。
3837 自知?理從搥斷,伏請哀兢(矜)任苦辛;
3838 縱●卻來人世內,從生至老是寒貧。
3839 佛言:阿難,若行五逆之人,命終必墮惡道。縱生人世,疾病貧窮,凡是所為,不得稱遂。此者皆因云——若欲得來生生相周圓,有財多福,有衣有食,須於今生,行其孝養雲云
3840 若徒感果周圓相,多福多財多義讓;
3841 舉措長交遇吉祥,施為不遣逢災障。
3842 入為侯,出為將,土地保持人敬仰;
3843 別處門中可惜心,捷徑?過行孝養。
3844 若於父母解周旋,土地神龍盡喜歡;
3845 災障年年?一點,吉祥日日有多般。
3846 行藏逐意皆能遂,出入隨心到處安;
3847 設使命終皈大夜,三途還是不相●。
3848 佛言:阿難,為人若解行孝,見世得人敬奉,命終又不入三途。大凡世上不孝人,多在家費父母心神,出入又不依時節。致使父心愁戚,母意憂惶,終日倚門,空垂血淚云云。「書云:積穀防饑,養子備老。」縱年成長,識會東西,拋卻耶娘,向南向北。男女雖然不孝,父母未省憎慊。如斯恩念最多,爭忍拋離出外。父母在,勸君莫向他鄉住。
3849 世人不孝堪傷嘆,於父娘邊起輕慢;
3850 不念懷耽煞苦辛,豈知乳哺多疲惓。
3851 恣為非,隨惡伴,輕罵尊親毀良善;
3852 佛道如斯一類人,生生大不易見如來面。
3853 佛言濁世一般人,恣意為非不可論;
3854 縱見惡人心裏喜,亦逢善者卻生嗔。
3855 親情勸著何曾聽,父母教招似不聞;
3856 仕宦經營全不肯,長時閑散恣因循。
3857 父母終朝只是憂,見兒愛伴惡時流;
3858 貪歡逐樂?時歇,打論樗蒲更不休。
3859 日日倚門垂血淚,朝朝煩惱向心頭;
3860 佛言此輩非人子,死入三途堪嘆愁。
3861 始從懷妊至●(嬰)孩,長得身軀六尺才;
3862 棄德背恩行不孝,貪聲逐色縱心懷。
3863 三年浮(乳)哺誠堪嘆,十月懷耽足可哀;
3864 不念二親恩養力,辜僥棄背也唱將來。
3865 經云:棄德背恩。
3866 此唱經文,是我佛世尊述五逆眾生,棄背恩德也。不孝父母,走在他鄉,拋棄尊親,不皈於舍。命終惡道,受大苦辛。只為前生不孝父母。△——經說:過去世中,有一罪人,頂上長被熱鐵輪旋遶。問目連言,△——只為前生不孝父母,
3867 出來形狀堪驚恐,見者皆言業障重;
3868 熱鐵輪於頂上旋,不論時節常疼痛。
3869 未審緣何受此殃,盡因前世親修種;
3870 為伯叔處?心起敬崇,二親邊不省生虔奉。
3871 佛言此鬼業難論,頭上長旋熱鐵輪;
3872 日日每遭諸苦惱,朝朝不歇受艱辛。
3873 皆因不孝於慈父,盡為辜僥向母親;
3874 普勸今朝聞法者,速須孝順莫因循。
3875 且如侍奉父母,憐念弟兄,見必喜懽,逢之賞嘆。二時問訊,晝夜恭承,扇枕溫床,須知時節。此即是真孝子。若是必生不孝,拋棄父娘,在外經年,?心皈舍,此即非是孝子也。更有父母約束,都不信言,應對高聲,所作違背。甘辛美味,妻子長●,苦澀飲食,與父喫者。此孝子非也。書云曾參雲——
3876 佛交濁世男兼女,成長了直須孝父母;
3877 暮省朝參莫但(憚)勞,溫床枕扇?辭苦。
3878 莫遣耶娘怨恨生,承旨候顏交得所;
3879 不但人皆讚嘆君,兼交賢聖垂加護。
3880 恭承侍養返心安,孝順名應世上傳;
3881 書內曾參人盡說,經中羅卜廣弘宣。
3882 皆慚乳哺多恩德,盡感懷耽足?憐;
3883 佛道若能行孝養,見生來世沒迍邅。
3884 不孝人,難說喻,返倒二親非母魯;
3885 家內諍喧拗父娘,門前相罵牽宗祖。
3886 ●(纔)擬交招便氣築天,試佯約束懷嗔怒;
3887 佛道如斯五逆人,命終大不易拋辛苦。
3888 佛言五逆惡眾生,業報當來實不輕;
3889 於六道中來又去,向三途內死還生。
3890 直緣不感懷耽德,蓋為全無養育情;
3891 所以向三途惡道裏,長時受苦不休停。
3892 堪愍念,又堪哀,望卻深恩大苦栽(哉);
3893 禽獸上由(尚猶)行孝義,為人爭合縱心懷。
3894 三年乳哺由(猶)為可,十月懷●苦莫裁;
3895 佛向經中親自說,道如何擎重擔也唱將來。
3896 經云:阿娘懷子,十月之中,起座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
3897 此唱經文,是世尊重明懷任(妊)艱難也。前來十恩中第一懷●守護恩。準花嚴經說,我等身攬父母赤白二物,成此身形。此有五色,初生羯邏藍△——三十八七日方知我等於母腹內,受多少苦辛。阿娘形貌汪羸。△——
3898 十月懷●諸弟子,萬苦千辛逐日是;
3899 起坐朝朝體似山,施為日日心如醉。
3900 鳳釵鸞鏡不曾捻,玉貌花容轉枯悴;
3901 念佛求神即有心,看花逐樂都?意。
3902 十月懷●弟子身,如擎重擔苦難論;
3903 翠眉桃臉潛消瘦,玉貌花容頓改春。
3904 雲髻不梳經累月,鏡臺一任有埃塵;
3905 緣貪保借(惜)懷中子,長皺雙眉有淚痕。
3906 行嘆恨,坐悲愁,懷●十月●(抵)千秋;
3907 心中不醉長如醉,意內?憂恰似憂。
3908 聞語●時旡意聽,見歌懽處不臺頭;
3909 專希母子身安樂,念佛焚香百種求。
3910 慈母自從懷任(妊),憂惱千般,或坐或行,如擎重擔。所喫飲食,滋味都?。只憂身命片時,阿那裏有心語話。
3911 思量慈母生身日,苦惱千般難可述;
3912 淚落都緣惜此身,愁生只為憂形質。
3913 忽然是孝順女兼男,一旦生來極峻疾;
3914 若是冤家託蔭來,阿娘身命逡巡失。
3915 如此思量,一場苦事,
3916 萬劫千生,酬填不異(易)。
3917 只須受戒聞經,此外難申孝義。
3918 今日座中人,分明須總記。
3919 思量慈母養君時,萬苦千辛總不辭;
3920 消瘦容顏為醜差,改張花(貌)作汪羸。
3921 ●(低)頭不語長如病,●(抵)頰?言恰似癡;
3922 日夜專憂分娩苦,等閑惆悵淚雙垂。
3923 懷●十月事堪哀,苦惱千般不可裁;
3924 念佛求神希救護,焚香發願乞?災。
3925 專憂煞鬼相追捉,怕被?常一念催;
3926 經說母親臨產月,受沒量多苦惱也唱將來。
3927 經:月滿生時,受諸痛苦,須臾好惡,只怒?常,如煞豬羊,血流灑地。
3928 此唱經文,明產相貌也。●(孩)子未降,母憂性命逡巡;及至生來,血流灑地。渾家大小,各自忙然,只怕身命參差,急手看其好惡。經月滿生時,受諸痛苦至徹。
3929 月滿初生下,慈母懷驚怕,
3930 只恐命無常,赤血滂遝灑。
3931 苦惱莫能言,是事都來罷,
3932 保借(惜)若違和,便是身乖差。
3933 生時百骨自開張,諕得渾家手腳忙;
3934 未降孩兒慈母怕,及乎生了似屠羊。
3935 千憂萬慮由(猶)堪忍,十月三年苦更長;
3936 既得這身成長了,大須孝順阿●(耶)娘。
3937 所以書云:曾子曰:「百行之先,?以加於孝矣。夫孝者,是天之經地之義。孝感於天地也,通於神明。孝至於天,則風雨順序;孝至於地,則百穀成熟;孝至於人,則重譯來貢;孝至於神,則冥靈祐助。」又太公家教「孝子事親,晨省暮省,知飢知渴,知暖知寒。憂則共戚,樂即同歡。父母有病,甘美不餐。食?求飽,居?求安,聞樂不樂,見戲不看。不修身體,不整衣冠,待至疾愈,整亦不難。」又經云:「天地世界之大者,不過父母之恩。」經書之內,皆說父母之恩,奉勸門徒,大須行孝。
3938 經書各有多般理,皆勸門徒行孝義;
3939 只怕因循不報恩,故於經上明宣示。
3940 勸門徒,諸弟子,暮省朝參勤奉侍;
3941 永永交君播好名,長長不見逢災累。
3942 思想身生十月閒,五般色相互推遷;
3943 細觀不但堪愁嘆,款話須知苦百般。
3944 草上落時風觸體,尖聲號叫不能言;
3945 血流灑地如屠宰,母命逡巡喪百年。
3946 既今成長為人子,凡事掙摐十相全;
3947 相勸事須行孝順,莫將恩德看為閑。
3948 慈母德,實堪哀,十月三年受苦災;
3949 冒熱衝寒勞氣力,迴乾就濕費心懷。
3950 憂憐不啻千千度,養育寧論萬萬迴;
3951 既有●多恩德事,爭合孤負也唱將來。
3952 經:受如是苦,生我此身,咽苦吐咁,抱持養育。洗濯不淨,?憚劬勞。忍熱受寒,不辭辛苦。乾處兒臥,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
3953 此唱經文,分之為二。初解辛勤保護,次釋迴乾就濕。兩段不同,且是第一辛苦保護。經道如是辛苦,生我此身。至不辭辛苦。
3954 此是世尊告阿難道。娑婆濁世,一切眾生,皆因父母所生,咽苦吐甘,專心保護,抱持養育,不離懷中。洗濁(濯)之時,豈辭寒熱。若是家翁在上,伯叔性難。晝夜不憚劬勞,旦夕常懷憂懼。衝寒受熱,蓋是尋常,臺●(舉)女男,不辭辛苦。顏容●●(憔悴),形貌汪羸。爭忍長成,不生酬答。△
3955 若是嚴天月,苦惱難申說。
3956 手冷徹心酸,十指從頭烈(裂)。
3957 一伴餵孩兒,伏仕(事)又依時節。
3958 伯叔及翁婆,由(猶)更嫌癡拙。
3959 往往淚如婆,時時心似割。
3960 ?處說心誠,苦惱如何徹。
3961 只為小嬰孩,洗濁(濯)?時節。
3962 更深上(尚)未眠,顛墜身羸劣。
3963 就中苦是阿娘身,臺舉孩兒豈但頻;
3964 洗浣寧辭寒與熱,抱持不惓苦兼辛。
3965 時時愛被翁婆怪,往往頻遭伯叔嗔;
3966 只為這嬰孩相繫絆,致令日夜費心神。
3967 所以經云,受如是苦,咽苦吐甘,抱持養育雲云至不辭辛苦。上說第一辛懃保護也。第二,迴乾就濕者。經道乾處兒臥,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若是九夏洗浣,稍似不難,最是三冬,異常辛苦。有人使喚,由(猶)可辛懃,若是?人,皆須自去。堂前翁婆伯叔,日日祗承。懷抱吱騃小孩兒,又朝朝臺●(舉),一頭洗濁(濯)穢污,一伴又餵飼女男。濕處母眠,乾處兒臥。十月之內,受?限難辛;三年之中,飲沒量多血乳。致使娘娘形貌,日日汪羸;慈母顏容,朝朝瘦悴。
3968 迴乾就濕為常事,三載辛勤情不已;
3969 辛苦朝朝有淚垂,煎熬夜夜無眠睡。
3970 貌汪羸,形瘦悴,鸞鏡鳳釵皆厭棄;
3971 往往人前恰似癡,時時座內由(猶)如醉。
3972 只為長時,驅馳辛苦,
3973 形貌精神,都來失緒。
3974 一頭承仕翁婆,一伴又剸縛男女。
3975 日夜不曾閑,往往啼如雨。
3976 迴乾就濕最艱難,終日??(驅驅)更不閑;
3977 洗浣豈論朝與暮,??(驅驅)何憚熱兼寒。
3978 每將乾暖交兒臥,濕處尋常母自眠;
3979 三載長來長若此,不報深恩爭得安。
3980 所以經云,乾處兒臥,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孩子始從生下,直至三年,飲母●(胸)前白乳。漸漸離於懷抱,身作童兒,轉繫母心百般憂念。臨河傍井,常憂漂溺之虞;棄狗捻刀,每慮嚙傷之苦。雲——
3981 孩兒漸長成童子,慈母憂心不捨離;
3982 近火專憂紅焰燒,臨河恐墜清波死。
3983 捉蝴蝶,趁猧子,弄土擁泥向街裏;
3984 蓋為嬌癡正是時,直緣騃小方如此。
3985 漸離懷抱作嬰孩,葡蔔(匍匐)初行傍砌階;
3986 語似嬌鸚初囀舌,笑如春樹野花開。
3987 渾家愛惜心無足,眷屬嬌憐意莫裁;
3988 門外忽聞啼哭也,慈母奔波早到來。
3989 嬰孩漸長作童兒,兩頰桃花色整輝;
3990 五五相隨騎竹馬,三三結伴趁猧兒。
3991 貪逐胡(蝴)蝶拋家遠,為釣青苔忘卻歸;
3992 慈母引頭千度覓,心心只怕被人欺。
3993 故知慈母惜嬰孩,憐念交招役意懷;
3994 日月遷移年漸長,仕農工巧各躋排。
3995 一頭訓誨交仁義,一伴求婚囑咋(作)媒;
3996 佛向經中說著裏,依文便請唱將來。
3997 經:嬰孩童子,乃至盛年,獎教禮議(儀),婚嫁宦學。為求財產,攜荷艱辛,勤苦至終,不言恩德。
3998 此唱經文,分之為二。初明成長教示,後說母不說恩。成長教示中又分為二,初明獎教禮儀,後說婚嫁宦學。成長教示。經道嬰孩童子,乃至盛年,獎教禮儀。人家男女,從小至大,須交禮儀。是男即七歲十歲以來,便交入學。經明宜入學,冑子須努力。論語云:耕也,餧在其中矣。學也云——。曲禮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乎矣。又書云:玉不琢云——,功高由至云——,有好男女有弱男女人家女亦復如是。雲——
3999 女男漸長成人子,一一父娘親訓示;
4000 臺舉還徒(圖)立得身,招交只要修仁義。
4001 囑仙(先)生,交文字,孝養禮儀須具備;
4002 未待教招一二年,等閑讀盡諸書史。
4003 高低盡道好兒郎,遠近皆言骨氣異;
4004 成長了身為大丈夫,風流儒雅真公子。
4005 堂堂六尺丈夫身,雪色衣裳稱舉人;
4006 霄漢會當承雨露,高科登第出風塵。
4007 多應不久逢新喜,何異成龍脫故鱗;
4008 酒熟花開三月裏,但知排打曲江春。
4009 上來說獎教禮儀也。所以經云,嬰孩童子,乃至盛年,獎教禮儀。何名婚嫁宦學?婚姻又別,宦學又別,宦為士宦,學為學業。△——今言婚姻者。書云:男既壯而有室,女初笄年而從人。男既長成,須求婚處云——若是好男女。△——有一類人家兒子,不行孝養,不會禮儀,△——縱婚姻時,△——
4010 有一類門徒弟子,為人去就乖疏,
4011 不修仁義五常,不管溫良恭儉。
4012 抄手有時望卻,萬福故是隔生;
4013 齋場上謝座早從,弔孝有時失笑。
4014 阿娘幾度與君婚說著人皆不欲聞;
4015 纔始安排交仕宦,等閑早被使頭嗔。
4016 不然與本教經紀,媿在徒(圖)兒立得身;
4017 產業莊園折損盡,●(慵)嚵惡紹豈成人。
4018 上來說男既成長,須為婚姻了。從此女從幻(幼)小交示成長了,須囑娉(聘)他門。
4019 為女身,更不異,最先須且交(教)針指;
4020 呈線呈針鬥意長,對鴉對鳳誇心智。
4021 學音聲,屈博士,弄缽調絃渾舍喜;
4022 長大了擇時娉與人,六親九族皆歡美。
4023 天生惠性異常人,疑是巫山降段雲;
4024 鬢似寒蟬雙展翼,面如蟾月滿秋輪。
4025 眉懸●(柳)葉和煙翠,臉奪桃花帶雨新;
4026 娉與他門榮九族,一場喜慶卒難論。
4027 若是為人智惠微,從初至大異常癡;
4028 逢人未省知良善,共語何曾識禮儀。
4029 刺繡裁縫?意學,調脂弄麵不曾為;
4030 自家縫綻由(猶)嫌拙,阿那個門蘭肯素伊。
4031 慈母意,總恩憐,護惜都來一例看;
4032 是女纏盤求囑娉,是男婚娶致歌懽。
4033 男須文墨兼仁義,女要裁縫及管絃,
4034 一??總交成立後,阿娘方始可憂煩。
4035 上來總是第一,明成長教示了也。從此第二,母不說恩。經道勤苦至終不言恩德。此之經意只是說慈母十月懷●,三年乳哺,迴乾就濕,咽苦吐甘,乃至男女成長了。千般憐惜,萬種教招。女娉男婚,總皆周備。受如此苦辛,不曾於一個人前,說養育恩德。雲——似世尊憐念法界內一切眾生,飛者,走者,?足,二足,四足,多足,三塗六道,五趣四生,天上人間,是貴是賤,是高是下,師僧尼眾,善女善男,一個個交出離苦源,人人盡登常樂了。我佛?心說少許恩德,說少許辛苦,似人家慈母,養育一切眾生女男,不言恩德?二。
4036 釋迦聖主慈悲力,但是眾生總憐惜;
4037 ??提攜證涅盤(槃),不曾有意言恩德。
4038 慈母心,?順逆,但是女男皆護借(惜);
4039 ??教招立得身,不曾有意言恩德。
4040 佛惜眾生,母憐男女。
4041 一例垂情,從頭愛護。
4042 佛如母意?殊,母似佛心堪諭。
4043 今日座中人,分明須會取。
4044 三千國土釋迦尊,憐念眾生不可論;
4045 處處提拔交出離,頭頭接引越迷津。
4046 不於愚智生偏曲不向怨親作等倫;
4047 一個個總交成佛了,未曾有意略言恩。
4048 慈母德,卒難陳,養育門徒弟子身;
4049 十月懷●遭苦惱,三年乳哺受艱辛。
4050 不於女處生嫌厭,不向兒邊起愛親;
4051 一個個教招兼保惜,未曾有意略言恩。
4052 慈母德,卒難裁,萬論千經贊莫偕;
4053 自是女男多五逆,等閑逃走不皈迴。
4054 眷屬日日懸心望,慈母朝朝膽欲摧;
4055 兒向外邊行萬里,母心隨後去也唱將來。
4056 經:兒行千里,母行千里,兒行萬里,母行萬里。男女有病,父母亦病;子若病除,父母方差。
4057 此唱經文:科之為二:一,母心不忘,二,子病懷憂,兩段不同。且說母心不忘。經道兒行千里,母行千〔里〕云——男女成長已後,各須仕宦。經營纔出他州,母心相逐。朔方征戌,而三年目斷長城;劍嶺興生,半歲而魂隨錦水。書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4058 思量我等生身母,終日憂憐男與女;
4059 為兒子拋出外邊,阿娘悲泣無情緒。
4060 或仕宦,居職務,離別耶娘經歲數;
4061 見四時八節未皈來,阿娘悲泣〔無情緒〕
4062 或經營,去(逐)利去,或住他鄉或道路;
4063 兒子雖然向外安,阿娘悲泣〔無情緒〕
4064 或在都,差鎮戌,三載防邊受辛苦;
4065 信息希疏道路遙,阿娘悲泣〔無情緒〕
4066 兒於萬里母先於,終日憂愁淚如雨;
4067 念佛求神百種為,只希闇裏垂加護。
4068 損形容,各(割)腸肚,乞待兒皈再團聚;
4069 思想慈親這個恩,門徒爭忍生孤負。
4070 經求仕宦住他鄉,或在軍中鎮外方;
4071 兒向他州雖吉健,母於家內每憂惶。
4072 心隨千里消容貌,意恨三年哭斷腸;
4073 直待皈來相見了,阿娘方始有精光。
4074 慈母德,大難酬,憶念之心更不休;
4075 奉勸門徒諸弟子,莫拋父母住他州。
4076 此是第一,母心不忘也。第二,子病懷憂者。經道男女有病,父母亦病,子若病除,父母方差。人家男女,父母憍憐,忽失保持,身染疾患,便使父心切切,母意惶惶。罷寢停餐,休生忘活。煎羹煮粥,?喎曉夜之勞,拜鬼看書,豈憚往來之惓。男女稍若病差,父母頓解愁心。——
4077 人家父母恩偏●,於女男邊倍憐愛;
4078 日日交招意不移,朝朝護惜心?退。
4079 忽然男女病纏身,父母憂煎心欲碎;
4080 念佛求神乞護持,尋醫卜問希痊瘥。
4081 ?睡眠,沒光彩,煎炒心神形貌改;
4082 直待兒身四體安,阿娘方●(覺)心寬泰。
4083 女男得病阿娘憂,未教終須血淚流;
4084 茶飯不曾著次第,罷施紅粉懶梳頭。
4085 尋醫卜問?時歇,拜鬼求神更不休;
4086 直待女男安健了,阿娘方始不憂愁。
4087 思量人世事難裁,父母恩深不可皆;
4088 纔見女男身病患,早憂性命掩泉臺。
4089 一頭出藥交醫療,一伴邀僧為滅災;
4090 病交了便合行孝順,卻生五逆也唱將來。
4091 經:如斯養育,願早成人,及其長大,翻為不孝。尊親共語,應對違情。拗眼列(裂)睛,不知恩義。
4092 此唱經文分二:一、不念重德,二、背恩違情,兩段云——不念重德者。經道如斯養育,願早成人,及其長大翻為不孝。前來經文說父母種種養育,千辛萬苦,不憚寒喧(暄),乞求長大成人,且要紹繼宗祖。及其長大,?孝順心,不報恩德,由(遊)閑逐日,更返倒父母。雲——
4093 人家父母多恩育,憂念女男心不足;
4094 乞求長大得成人,紹繼門風榮爵祿。
4095 誰知漸識會東西,時把父娘生毀辱,
4096 佛道婆婆這?人,命終必墮阿毗獄。
4097 為人不孝負於天,輕慢耶娘似等閑;
4098 侍奉終朝?一點,返張逐日有千般。
4099 等閑屋裏高聲喊,影向人前亂登言;
4100 佛道此人纔命榭(謝),必沈惡道出無年。
4101 所以經云如斯養育,願早成人,及其長成,翻為不孝。上來第一,說不念重德了也。從此第二,背恩違情。經道尊親共語,應對違情,拗眼烈(裂)睛,不知恩義。此者並是辜恩負德,五逆之人。不思養育深恩,不念劬勞大德。自小阿娘臺舉,長成嚴父教招,誰知近來稍似成人,卻學棄背恩德。逐日則長隨惡伴,終朝則不近好〔人〕。時時兩手不抄,住住(往往)便三言不●(遜)。父母喚來約束,?脣不語生嗔;有時拗眼烈(裂)睛,或即高聲應對。雲——
4102 為人不解思恩德,●(返)倒父娘生五逆;
4103 共語高聲應對人,擬嗔嗔眼如相喫。
4104 伴惡人,為惡跡,飲酒樗蒲難勸激;
4105 長遣慈親血淚垂,每令骨肉懷愁戚。
4106 釋迦尊,留教敕,看取經文須審的;
4107 若是長行五逆吱人,這身萬計應難覓。
4108 為人爭不審思量,豈合將心返父娘;
4109 應對高聲由(猶)可怒(恕),嗔眉努眼更堪傷。
4110 不思十月懷●苦,不念三年乳哺忙;
4111 佛道如斯五逆者,?因得見法輪王。
4112 奉勸門徒,△——慈烏返哺之報。為人爭合——
4113 幸因講說諸佛語,輒勸門徒孝父母;
4114 禽獸由(猶)知養育恩,為人爭合相辜負。
4115 十月懷●,三年乳哺。
4116 論苦惱兮多般,說恩憐兮幾度。
4117 今既成人,還須報賽,
4118 莫學愚人,返生逆害。
4119 約束時直要諦聽,嗔罵則莫生袛對。
4120 何假(覓)西方,自生極樂界。
4121 為人何處是聰明,莫若酬填養育情;
4122 不但長時逢吉慶,兼交永不見刀兵。
4123 施為一切皆和合,所作多應總得成;
4124 命謝了永辭濁惡世,蓮花朵裏託身生。
4125 須取勸,莫疑猜,聞了還須改性懷;
4126 莫學愚人生拗拒,不行孝養恣情乖。
4127 交招則亂發言千種,約束早嗔眉努兩?;
4128 應是眷屬兼骨肉,總遭毀罵也唱將來。
4129 經云:欺凌伯叔,打罵弟兄,毀辱尊親,?有禮義,不遵(尊)師長。
4130 誘俗第六
4131 天成二年八月七日一●書
4132 廿二、〔父母恩重經講經文〕(二)
4133 □□□□□□,爭般於家不孝,
4134 □□□□□□,到處崇重惡人,
4135 □□□□□□,不識人間罪福,
4136 □□□□□等,此是最下之下。
4137 □□□□□衢,衝突賢良之□,
4138 □□□□□□傾,更須受盡百生身。
4139 □□□□□□分,逢人豈解行禮讓,
4140 □□□□□□●,勸著經營便努?。
4141 □□□□□□情,結伴離家街巷裏,
4142 三三五五等閑去,影響經旬捨不歸。
4143 慈母心心只是憂,恐怕這兒落奸便,
4144 惡人?點連形(刑)獄,到此?人救得伊。
4145 倚門只是妄(望)歸來,過盡人行都不見,
4146 羅袖班班新淚點,一心專憶外頭兒。
4147 人家積穀本防飢,養子還徒(圖)被老時,
4148 可料長成都不孝,直饒十個也何為。
4149 始從懷抱作嬰孩,長大成人六尺材,
4150 棄德輩(背)恩多五逆,惟行不孝縱癡咍。
4151 三年乳哺由(猶)閑事,十月懷耽足可哀;
4152 每見二親多慢易,不生恭敬唱將來。
4153 經云:不生恭敬,棄恩(德)輩(背)恩,?有人(仁)慈,不孝禮儀。過去九十一劫,有一罪人不孝父母,常行五逆,死後當墮大坑地獄,頭上長有鐵輪盤旋。不惟頂上。
4154 直為罪根深重,都緣不孝二親,
4155 從此撲入坑中,常有鐵輪在頂。
4156 動經千劫萬劫,不知早晚復人身。
4157 一落此中千萬劫,晝夜常受苦辛,
4158 為緣不孝墮深坑,受苦?因得暫停。
4159 晝夜鐵輪居頂上,早經百劫與千生,
4160 勸君行孝莫因循,子細思量這個身。
4161 咽苦吐甘檯舉得,莫教孤負阿孃恩。
4162 供承隨順遣心安,父母時長見喜歡,
4163 孝行永標經史上,直教萬代廣流傳。
4164 懷耽十月千般苦,起坐身心早晚安。
4165 都講闍黎著氣力,如擎重擔唱看看。
4166 經云:阿孃懷子,十月間(艱)辛。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
4167 十月懷耽弟子身,晝夜恰如持重擔;
4168 翠眉桃臉潛移改,●()色萎黃暗裏來。
4169 行亦愁,座(坐)亦愁,懷耽十月枑(抵)千秋;
4170 昏昏不醉長如醉,兀兀無憂恰似憂。
4171 悅耳管絃成逆耳,含羞到此不能羞;
4172 直須分免(娩)蒙平善,慈母心安始徹頭,
4173 十月懷耽弟子,晝夜身心不安;
4174 形容日日衰羸,即漸轉加憔悴。
4175 幾度親情屈喚,無心擬去相隨,
4176 縱然家內延賓,實是懶陪歡笑。
4177 龍髮不梳累月,鳳釵不插經旬,
4178 裝臺污見眼前,鸞鏡任從塵土。
4179 自於懷任腹中子,舊日裝梳不欲為;
4180 思量十月養君多,爭忍因循不報恩。
4181 阿孃消瘦如花貌,變化萎黃疾病多,
4182 雲鬢不梳經數月,鳳釵拋擲如閑事。
4183 不遂少(小)姑花下去,懶陪伯母趁嬌兒,
4184 幾度親情命看花,數遍藏鉤夜歡笑。
4185 百般美味不刑(形)相,
4186 這身無病如長病,拓頰終朝復皺眉。
4187 百般美味不刑(形)相,是種珍修(羞)不嘗啜,
4188 甘甜縱喫如黃櫱,口苦舌乾不欲餐。
4189 懷耽十月欲將臨,苦切之聲不忍聞,
4190 千迴念佛求加護,萬遍燒香請世尊。
4191 將臨十月怯身災,秖怕?常一念催,
4192 那邊禮佛聲遼(嘹)亮,這伴全(金)經次第開。
4193 共宰豬羊無兩種,血流遍地唱將來。
4194 經云:月滿生時,受諸苦痛,須臾好惡,只恐?常。如煞豬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
4195 奉勸坐中弟子,大須孝養二親。
4196 晨朝問信起居,且莫失恭顏色。
4197 父母忽然處分,輒莫應對二親。
4198 夕陽出入兢兢,此者是其孝子。
4199 泣竹臥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
4200 十月迢迢在母胎,乞求分免(娩)誕嬰孩,
4201 三朝為喜蒙平善,滿月延僧息鄣災。
4202 鄰里爭憐看不足,親情瞻囑意徘徊,
4203 從此阿孃伶不已,吐甘餵飼唱將來。
4204 經云:生得此身,咽甘吐苦。洗濯不淨,不憚劬勞。忍熱忍寒,不辭辛苦。乾處兒臥,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
4205 不憚吐甘咽苦,洗浣蓋是尋常。
4206 或時忍熱忍寒,慈母不辭辛苦。
4207 可忍這身成長後,恣行不孝妄(忘)深恩。
4208 甘甜美味與兒餐,苦澀一般母自喫。
4209 忍熱忍寒那思倦,抱持起坐妄(忘)苦辛,
4210 迴乾就濕是尋常,乳哺三年非●鹵。
4211 豈料長成都不孝。妄(忘)卻從前掬養恩。
4212 漸離懷抱,身作童子,常繫母心,百般憂慮。
4213 (下缺)
4214 廿三、〔盂蘭盆經講經文〕
4215 目連依教便修行,供養三尊及大眾,
4216 福利遐超於鬼趣,願我慈親領受之。
4217 因茲息苦得停酸,免受倒懸三惡道,
4218 離卻鬼身休惡趣,得向祇園禮世尊。
4219 因此厥號盂蘭盆,接引眾生交離苦,
4220 不獨當初為目連,兼為今朝座下人。
4221 故知大聖不思議,流向閻浮化群生。
4222 為救世間諸苦難,名曰盂蘭清淨經。
4223 念觀世音菩薩三□佛子
4224 將釋此經,大分三段。第一序分,第二正宗,第三流通分。三段不同,且初序分。
4225 佛子
4226 上來科判即如斯,略與門徒分別說。
4227 向下依經次第陳,不知道理復如何?
4228 大眾須生敬重心,知道此經行孝行。
4229 各各斂心合掌著,經文次第唱將來。
4230 經云: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子
4231 西方梵語名佛陀,此土翻為求覺者,
4232 自覺覺他覺圓滿,覺行周圓號世尊。
4233 於中三覺不思議,別日與門徒廣分別,
4234 今且略明微妙義,願聞罪障得消除。
4235 言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子
4236 舍衛國者好嘉名,人物英雄心猛利,
4237 國王太子兼長者,諸佛如來往彼中。
4238 給孤長者須達,聞佛功德心中喜,
4239 火急歸來造精舍,便買祇陀太子園。
4240 四十里地布黃金,建造如來說法處。
4241 殿宇樓臺侵日月,池庭華果用莊嚴。
4242 我佛當日在彼中,說這盂蘭清淨教。
4243 為救目連慈母罪,免交受苦得生天。
4244 上來多段義不同,?說經文成就義。
4245 從此下文是別序,目連得道復如何?
4246 大眾須生敬重心,六通之名當解釋。
4247 各各虔恭合掌著,目連得道唱將來。
4248 經云:大目揵連始得六通。佛子
4249 恰似世間慈母身,養得子時登官位。
4250 威勢人間皆總怕,自出分憂佐大唐。
4251 忽然憶著我耶孃,取向本州丞(承)侍奉。
4252 所得財物買珠瑱,將來奉獻我慈親。
4253 百味珍羞皆恭(供)給,朝朝將心親侍奉,
4254 若也悶來交合曲,音聲歌舞不曾休。
4255 朝朝甘脆父母前,日夜尋常居左右。
4256 所要之徒皆與人,意徒孝行遣人傳。
4257 今此目連亦復然,得道恰似為官位。
4258 憶得先亡念慈親,墮落三塗阿那邊,
4259 遂將天眼更遙觀,欲覓尊親擬供養。
4260 直為亡來年歲久,不知神識落何方。
4261 身今證得六神通,根本還因於父母。
4262 羅漢六通為第一,願報當初養育恩。
4263 今此向下一唱經,欲度父母報恩處。
4264 大眾好生合掌著,經文有即唱將來。
4265 經云:目連欲度父母,報乳脯(哺)之恩。佛子自得既圓,應合救物。懷其孝行,欲報重恩。經雲度者,即是度脫,報恩兩字,通摽(標)經題。且夫人生在世,父母為親,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是以目連報其恩德。佛子
4266 目連自得既周圓,理合救其親父母,
4267 心裏為懷行孝行,報答從來養育恩。
4268 人生在世合如斯,父母深恩須報答,
4269 想得當初養育我,受苦懷擔不可論。
4270 除其孝順在眼前,供給所須不闕乏,
4271 假使碎身於萬劫,不能報答一毫恩。
4272 將知恩德大難酬,我佛如來再三說,
4273 奉勸座下佛弟子,大須孝順莫因循。
4274 佛子故父母恩重經云:父母有十種恩,卒難報答。一者懷胎守護恩,二者臨產受苦恩,三者生子妄(忘)憂恩,四者咽苦吐甘恩,五者迴乾就濕恩,六者乳脯(哺)養育恩,七者洗濯不淨恩,八者為造惡業恩,九者遠行憶念恩,十者究竟憐愍恩。佛子
4275 適來雖烈(列)十恩名,義理差殊都未解,
4276 門徒若要細分別,先生敬重後依行,
4277 第一懷擔守護恩,十月胎中常負重,
4278 慈母將心憂●(孩)子,恐怕胎中不得安。
4279 生時受苦命如斯,赤血滂遝(沱)魂魄散,
4280 時向(餉)之間潘卻命,由(猶)怕●兒有損殤。
4281 生了心中便喜歡,忘卻憂愁如(而)快樂。
4282 眷屬親情皆總喜,慶賀今朝母子安。
4283 漸漸●兒長大時,咽苦吐甘為●子,
4284 乾處唯留與子眠,濕處迴將母自臥。
4285 乳脯(哺)養育不辭勞,洗濯之時無懈惓。
4286 寒熱都來為閑事,憐念由(猶)如掌上珠。
4287 年登十五母由(猶)憂,恐怕造諸不善業。
4288 走去心中常憶念,佛前發願早歸來。
4289 四時八節眼前無,不覺目中雙淚下,
4290 時向(餉)之間不得見,恛惶惆悵似湯煎。
4291 佛子
4292 他家孝順阿耶孃,不孝之男造惡業,
4293 他州外鄉逐樂去,父母肝腸寸寸斷。
4294 佛子
4295 他家若是孝順兒,解向家中親侍奉,
4296 若是心中不孝順,逃走他鄉總不歸。
4297 因循向外歲年深,逐樂何曾憶父母,
4298 所得錢財別處用,肯解將來獻二親。
4299 將知世界逆眾生,罪過愚庸不可說,
4300 不報其恩不孝順,墮向三塗惡道中。
4301 奉勸門徒諸信心,莫作如斯不孝人,
4302 學取目連心裏事,命終必定見慈尊。
4303 佛子
4304 上來道理轉殷勤,聞道還須行孝行,
4305 不但自家心裏事,也令眾罪速消除。
4306 盂蘭盆經
4307 邈觀故題:此經讚●不思宜,留傳天下眾人知。有緣得遇諸●見,蓮花會裏與君倚。
URN: ctp:ws965037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