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山先生全集》 九 |
《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六 别集》 |
《集杜詩》 |
1  | 盧木齋 藏書清華 大學 圖書 館𡒉北平木齋 圖書 舘臧書●● 徐致 遠誥● ●家臧 |
《自序》 |
1  | 余坐幽燕獄中無所為誦杜詩稍習諸所感興因其五言集為絶句乆之得二百首凡吾意所欲言者子羙先為代言之日玩之不置伹覺為吾詩忘其為子羙詩也乃知子羙非䏻自為詩詩句自是人情性中語煩子羙道耳子羙於吾隔數百年而其言語為吾用非情性同哉昔人評杜詩為詩史盖其以詠歌之辭寓紀載之實而抑揚褒貶之意燦然於其中雖謂之史可也予所集杜詩自余顛沛以來世變人事槩見於此矣是非有意於為詩者也後之良史尚庻㡬有攷焉歳上章執徐月祝犂单閼日上章恊洽文天祥履善甫叙 |
2  | 是編作於前年不自意流落餘生至今不得死也斯文固存天将誰屬嗚呼非千載心不足以語此壬午正月无日文天祥書 |
《社稷第一》 |
1  | 三百年宗廟社稷為賈似道一人所破壊哀哉 |
2  | 南極連銅柱 煌煌太宗業始謀誰其間 風雨秋一葉 |
《理宗度宗第二》 |
1  | 先帝弓劒逺𣱵懐侍芳茵今朝漢社稷為話涕沾巾 |
《誤國權臣第三》 |
1  | 似道䘮邦之政不一而足其覊虜使開𫟪釁則兵連禍結之始也哀哉 |
2  | 蒼生𠋣大臣北風破南極開𫟪一何多至死難塞責 |
《瀘州大将第四》 |
1  | 西南失大将帶甲滿天地高人憂禍胎感歎亦歔欷 |
《襄陽第五》 |
1  | 十年殺氣盛百萬攻一城賊臣表逆節胡𮪍忽縱横 |
《荆湖諸戍第六》 |
1  | 長嘯下荆門湖行速如鬼門戸無人持社稷堪流涕 |
《黄州第七》 |
1  | 始謂虜以襄陽船自漢入江後乃知虜之未渡蘄黄巳先降故其渡也襄漢蘄黄之船皆在焉 |
2  | 桓桓陳将軍東屯大江北化作虎與豹楚星南天黒 |
《陽羅堡第八》 |
1  | 夏貴自陽羅堡之敗順流而下沿江南岸縱兵放火歸廬州觧甲當是時其心巳無國矣似道建督至江上夏貴不得已出見斬以釁皷東南𠕂造之機也失此不圖社稷為墟哀哉 |
2  | 日色𨼆孤戍大江聲怒號朝廷任猛将𪧐昔恨滔滔 |
《京湖宣閫第九》 |
1  | 開慶巳未江陵閫帥自上而下奔救鄂渚令朱禩孫任宣閫乃自鄂渚走還岳陽朱與夏通任長江之責一上而一下使中流蕩然虜安行入無人之境國安得不亡嗚呼痛哉 |
2  | 正當艱難時豈無濟時䇿連檣荆州船悠悠回赤壁 |
《渡江第十》 |
1  | 常時江水風波不可狎視虜渡江時水乃鏡平豈非天哉 |
2  | 濟江元自闊輕船下吳㑹南紀收波瀾吾将罪真宰 |
《鄂州第十》 |
1  | 先時李雷𡚒為郡守十月以臺論罷至是無正官張宴然以城䧏金湯重鎮正風寒中而去正守當國者獨何心哉 |
2  | 鄂渚分雲樹春城帶雨長惜哉形勝地河岳空金湯 |
《江州第十二》 |
1  | 戎馬暗天宇落日九江流元惡迷是似化作長黃虬 |
《安慶府第十三》 |
1  | 岸轉異江湖江水流城郭䲭鴞志意滿山鬼獨一脚 |
《魯港之遁第十四》 |
1  | 巳未鄂渚之戰何勇也魯港之遁何衰也人心巳去國事瓦觧當是時惟豪傑㧞起首禍之權奸無救禍之理哀哉 |
2  | 出師亦多門水陸迷畏途蹭蹬麒麟老危檣逐夜烏 |
《建康府第十五》 |
1  | 亭亭鳳凰臺江城孤照日胡來滿彤宫驅馬一萬匹 |
《相陳宜中第十六》 |
1  | 魯港敗後陳宜中當國首斬殿帥韓震脅遷之議差強人意宜中實無經綸至秋託故遁歸及不得已十月再來則國事去矣哀哉 |
2  | 蒼生起謝安翠華擁吳岳可以一木支俯恐坤軸弱 |
《召張世傑第十七》 |
1  | 京師內空頼張世傑一軍自荆湖至 |
2  | 詔發西山将熊虎亘阡陌笳皷凝皇情佳氣向金闕 |
《鎮江之戰第十八》 |
1  | 張世傑率舟師趨金山約殿帥張彦自當州陸出京口揚州兵出𤓰洲三路交進同日用事既而揚州失期先出取敗常州竟不出世傑多海舟無風不能動江水平虜以水哨馬徃來如飛遂以潰敗嗚呼豈非天哉 |
2  | 海潮舶千艘肉食三十萬江平不肯流到今有遺恨 |
《将相棄國第十九》 |
1  | 丙子正月十八日虜至高亭山是夜四皷宜中逃翌日世傑逃 |
2  | 扈聖登黄閣大将赴朝廷胡為入雲霧浩蕩乘滄溟 |
《京城第二十》 |
1  | 當宁䧟玉座兩宫棄紫薇北城悲笳發失涕萬人揮 |
《京城二十》 |
1  | 黄屋朔風卷園林殺氣平宫殿青門隔𣱵懐丹鳳城 |
《陵𥨊第二十二》 |
1  | 五陵花滿眼霜露在草根𡨋𡨋子規呌重是古帝魂 |
《陵𥨊第二十三》 |
1  | 旄頭彗紫㣲蚩尤塞寒空愚智心盡死漂蕩随高風 |
《江陵第二十四》 |
1  | 高逹京湖名将己未觧圍鄂州賈似道許以建節竟不與而移以與吕文徳逹怨望乆矣至是為京湖制置以城降宣閫不能制城初䧟朱禩孫仰藥不得死既而亦降焉 |
2  | 聞說江陵府今又降元戎甲外控鳴鏑肩輿強老翁 |
《淮西帥第二十五》 |
1  | 夏貴既失長江惟恐督府有成無所逃罪又恐孫虎臣以後進為将有功總綂出巳上日夜幸其敗覆督府既潰歸廬州竟不出朝廷屢詔勤王若罔聞知國亡乃以淮西全境獻北為巳功焉於是貴年八十餘矣老而不死是為賊其貴之謂歟 |
2  | 借問大将誰戰骨當速杇逆節同所歸水花笑白首 |
《揚州第二十六》 |
1  | 李庭芝在揚州十餘年畏怯無逺謀惟閉門自守無救於國及景炎登極以為首相乃引兵輕出渡海南歸朱煥尋以城獻虜哀哉 |
2  | 城峻随天壁明來但自守士卒終倒㦸仰望嗟嘆乆 |
《京湖兩淮第二十七》 |
1  | 東南兵力盡在江北金城湯池國之根本高以荆州降夏以淮西降李死淮東盡失無復中原之望矣哀哉 |
2  | 荆揚風𡈽暖大城鐡不如泰山忽破碎流落随丘墟 |
《景炎擁立第二十八》 |
1  | 予自蘇州歸闕建議出二王於閩廣及虜至二王方出宫蘇刘義陸秀夫遇二王於温時陳宜中海船泊清㠗門諸人徃邀之共圗興復益王始建元帥及張世傑自定海至同趋三山以五月一日益王登極攺元景炎 |
2  | 漢運初中興扶顛待柱石疇䏻𥙷天漏登階捧玉冊 |
《福安府第二十九》 |
1  | 崔嵬扶桑日闊㑹滄海潮傾都看黄屋此意竟蕭條 |
《幸海道第三十》 |
1  | 自三山登極世傑遣兵戰邵武大捷人心翕然世傑不為守國計即治海船識者於是知其陋矣至冬聞警即浮海南去天下事是以不可復為哀哉 |
2  | 天王守大白立國自有𭛌舎此復何之巳具浮海航 |
《景炎賔天第三十一》 |
1  | 御舟離三山至惠州之甲子門駐焉巳而遷宫冨場丁 丑冬虜舟來移次仙澳與戰得利尋望南去止碙川景炎賔天盖戊寅四月望日也嗚呼痛哉 |
2  | 隂風西北來青海天軒輊白水暮東流魂㫁蒼梧帝 |
《祥興登極第三十二》 |
1  | 戊寅四月十七日衛王登極於碙川 |
2  | 浮龍𠋣長津參錯走洲渚蒼梧雲正愁初日翳復吐 |
《祥興第三十三》 |
1  | 六月世傑自碙川北還至崖山止焉厓山乃海中之山兩山相對延袤中一衣帶水山口如門世傑以為形勝安之 |
2  | 南遊炎海甸沃野開天庭真龍竟寂寞乾坤水上萍 |
《祥興第三十四》 |
1  | 己卯正月十三日虜舟直造厓山世傑不守山門作一字陣以待之虜入山門作長蛇陣對之二月六日虜乗潮進攻半日而破死溺者數萬人哀哉 |
2  | 弧矢暗江海百萬化為魚帝子留遺恨故園莾丘墟 |
《祥興第三十五》 |
1  | 世傑於戰敗後乗霧雨晦𡨋以數舟遁去 |
2  | 朱厓雲日高風浪無晨暮𡨋𡨋翠龍駕今復在何許 |
《祥興第三十六》 |
1  | 𥘉行朝有船千餘艘內大船極多張元帥大小船五百而二百舟失道乆而不至北人乍登舟嘔暈執弓矢不支待又水道生踈舟工進退失據使虜初至行朝乗其未集撃之蔑不勝矣行朝依山作一字陣幇縳不可復動於是不可以攻人而專受攻矣先是行朝以游舟數出得小捷他船皆閩浙水手其心莫不欲南向若南船摧鋒直前閩浙水手在北舟中必為變則有盡殱之理惜世傑不知合變專守法嗚呼豈非天哉 |
2  | 六龍忽蹉跎川廣不可泝東風吹春水乾坤莾回互 |
《祥興第三十七》 |
1  | 幽燕盛用武六合巳一家眼穿當落日滄海有靈查 |
《祥興第三十八》 |
1  | 客從南溟來黄屋今在否天高無消息未忍即開口 |
《祥興第三十九》 |
1  | 南嶽配朱烏地軸為之翻皇網未為絶雲臺誰𠕂論 |
《陳宜中第四十》 |
1  | 丁丑冬御舟自謝女峽歸碙川陳宜中船相失莫知所之 |
2  | 管葛本時湏經綸中興業有志乗鯨鰲南紀阻歸檝 |
《張世傑第四十一》 |
1  | 世傑得士卒云毎言北方不可信故無降志閩之再造實頼其力然其人無逺志擁重兵厚貲惟務遠遁卒以䘮敗哀哉 |
2  | 南國卷雲水黄金傾有無蛟龍亦狼狽反復乃湏㬰 |
《張世傑第四十二》 |
1  | 長風駕高浪偃蹇龍虎姿蕭條猶在否寒日出霧遲 |
《蘇劉義第四十三》 |
1  | 蘇京湖老将雖出吕氏乃心專在王室𣱵嘉推戴實建大功後世傑用事志欝欝不得展其人剛躁不可近然能服義終始不失大節厓山與其子俱得脫亦不知所終 |
2  | 驊騮事天子龍怒㧞老湫皷枻視青旻烈風無時休 |
《曽淵子第四十四》 |
1  | 曽淵子元貶雷州御舟南廵復與政事厓山之敗曽欲赴水為蘇父子所留同得脫其家竟沒虜後還五羊有人見其子雷𭅺者焉哀哉 |
2  | 子負經濟才欝陶抱長䇿安得萬里風南圗回羽翮 |
《江丞相萬里第四十五》 |
1  | 先生居饒州虜入城先生投府第中池水死其弟萬頃於㕔事上𬒳執殺死哀哉 |
2  | 星折台衡地斯文去矣休湖光與天逺屈注滄江流 |
《趙倅𭥦發第四十六》 |
1  | 虜至池州倅𭥦發蜀人夫婦自經死 |
2  | 風雷颯萬里大江動我前青衿一憔悴名與日月懸 |
《将軍王安節第四十七》 |
1  | 常州敗虜生𫉬王安節不屈而死虜謂過江以來武人忠義者惟王安節一人安節乃節度使王堅子也 |
2  | 激烈傷雄才直氣横乾坤惆悵汙血駒見此忠孝門 |
《李安撫芾第四十八》 |
1  | 肯齋先生蜀人寓居衡陽乙亥留夣炎為潭帥夣炎歸相始起先生為代先生倉卒運掉城守甚備及城䧟先生殺其家人乃自焚死哀哉 |
2  | 殺氣吹沅湘高興激荆衡城中賢府主千秋萬歳名 |
《李制置庭芝第四十九》 |
1  | 庭芝得爰立之命引兵至泰州為虜所困泰州孫九賣城庭芝𬒳執誅於揚州市雖無功於國一死為不負國矣 |
2  | 空留玉帳衛那免白頭翁死者長巳矣淮海生清風 |
《姜都綂才第五十》 |
1  | 淮東猛将揚州前後主戰皆其人也及泰州破𬒳執虜愛其才勇啖以官爵不肯降罵諸負國者臨刑含血以噴罵虜不絶口其英風義烈淮人言之無不傷歎惜哉+ |
2  | 屹然強冠敵古人重守𫟪惜哉功名忤死亦𡸁千年 |
《張制置珏第五十一》 |
1  | 蜀之徤将元與昝萬壽齊名昝降張獨不降行朝擢授制閫未知得拜命否蜀雖糜碎珏竟不降為左右所賣珏覺而逃遁𬒳囚鎻入北不肯屈後不知如何 |
2  | 氣敵萬人将獨在天一隅向使國不忙功業竟何如 |
《陸樞宻秀夫第五十二》 |
1  | 字君實文筆英妙自維揚幕入朝京師䧟𣱵嘉推戴有力及駐厓山兼宰相凡朝廷事皆秀夫潤色綱紀之厓山䧟與全家赴水死哀哉 |
2  | 文彩珊瑚鈎淑氣含公鼎烱烱一心在天水相與𣱵 |
《勤王第五十三》 |
1  | 甲戌冬詔天下勤王予守章貢首應詔意同志者當接踵而𡚒已而竟無應者予遂以孤軍赴闕世亊不濟殆由於此哀哉 |
2  | 出師亘長雲盡驅詣闕下首唱恢大義𡸁之俟來者 |
《蘇州第五十四》 |
1  | 予領兵赴闕時陳宜中歸𣱵嘉留丞相夣炎當國夣炎意不相楽出予以制閫守𠯵門尋以獨松亊急陳丞相留丞相陳樞宻文龍連書趣还宿衛予不得已行未㡬姑蘇䧟哀哉 |
2  | 嵯峨閶門北朱旗散廣川控帶莾悠悠惨淡陵風煙 |
《拜相第五十五》 |
1  | 予自吳門還遣守獨松戍餘杭丙子正月初二日除知臨安府辞不拜引輕兵至闕陳大義不得見十八夜宜中逃次日早子除樞宻使午拜丞相樞宻使都督諸路軍馬然亊巳無及無可柰何矣予不敢當亡國之名請有危難捐軀而已 |
2  | 我來屬時危朝野色枯槁𠋣君金華省不在相逢早 |
《出使第五十六》 |
1  | 𭃡宜中𮐃蔽外庭如遣使北軍求議和約見伯顔於長安堰已而不如約故虜徑至高亭山要以相見宜中遂逃上下皆莫知其詳予既辞相印不拜遂奉上命以議和為名在虜营虜強以降余見伯顔開陳大義詞氣慷慨虜頗傾動尋留不遣而丞相𠯵堅右丞賈餘慶同知樞宻院謝堂以下竟自納欵余責伯顔留使失信及数虜罪惡以死自誓而一無所及矣痛哉 |
2  | 隔河見胡𮪍朝進東門营皇皇使臣體詞氣浩縱横 |
《發京師第五十七》 |
1  | 自國都失守應降表及行下省札播告歸附皆不敢使余聞知予居虜中欲求速死虜衛守甚嚴務為𡍼塞耳目二月八日大臣吳堅賈餘慶家鉉翁刘岊皆以祈請使為名下船詣北庭虜忽驅余並行余不肯徃𬒳其捽迫不得巳行至謝村㡬逃去 |
2  | 東下姑蘇臺揮涕戀行在蒼茫雲霧浮風㠶𠋣翠盖 |
《去鎮江第五十八》 |
1  | 余至京口北行有日矣余欲引决同行士杜滸曰且逃逃不𫉬死未晚也遂謀走真州時江中皆北船偶物色一空船在虜籍外捐重貲約之二月晦日夕一更後予約同行十一人潜出邸挾刃自随不済則自殺幸而安行無虞遂泝流而上虜船綿亘江上㡬不得出三月朔抵真州今而後喜可知也 |
2  | 京口渡江航窮途仗神道蕭條向水陸雲雨白浩浩 |
《至真州第五十九》 |
1  | 余至真州登城四望徘徊感歎守苗再成慷慨有志畧聞余言踴躍思𡚒余即作書報制閫李庭芝及約淮西夏貴又作諸州太守書約以興復苗守遣人四出導意兩日乆與余講進取方畧使天命再宋是行也中興之機也一人狐疑亊乃大繆惜哉 |
2  | 萬里長江𫟪去國同王𥺤青山意不盡皇天照嗟嘆 |
《行淮東第六十》 |
1  | 李庭芝聞余至真州以為來說城遣使数十軰來涖殺予苗再成不肯然不得不出予以自白以上巳日紿余出城門閉城不荅余欲赴濠死未㡬苗遣五十人送行行五十里布刃於野詰問甚乆使一語可疑即為草間血矣其人信余言為之歎惋送至州境夜至揚州西門欲扣城入前𨚫𢾗四四人逃去余與七人走荒野空屋中是日虜萬𮪍自屋後過幸而苟免自是変姓名趨高郵𭃡五夜行屡迷失道且虜哨各鳥獸竄伏縳去一人殺傷一人又幸喜脫余時日夜在死亡中驚惴危懼飢餓無𦕅人生逆境有如此者哀哉 |
2  | 客子中夜發月照白水山悲辛但狂頋浩蕩前後間 |
《自淮歸浙東第六十一》 |
1  | 余高郵道中遇哨得脫行数十里匍匐不䏻行幸遇村夫雇倩籮擡入郡又有𬒳傷者扶持強行血衣淋漓見者傷惜𭃡七日至郡地分官盤詰甚至稱制置司有報文丞相來說城合一路覺察不納南來人余等既変姓名地分官見有傷者不疑聽下船去沿途歴盡艱險得至泰州城下伏十餘日趋通州自下船後哨𮪍或隔五里或隔十里驚惶連日逹通州城反覆詰問𢾗日不納不得已從地分官吐實語太守楊思復遂得覆䕶主圃子內大舟中然後以海舟送歸浙東船中遇風波屡覆又遇賊追逼数四是行𭔃一生於萬死不復望見天日至𣱵嘉惟存六人 |
2  | 北走驚險難十歩一回首碧海吹衣裳掛席上南斗 |
《至福安第六十二》 |
1  | 益王以天下兵馬都无帥衞王以副元帥建號於𣱵嘉随趋三山開府予四月八日到𣱵嘉則元帥舟去巳一月矣亟使副守李珏驛報行府陳丞相即遣人來議擁立亊余𭰹賛大議五月一日登極予以𮗚文殿學士侍讀召赴行在二十六日至行都即𠕂相然國方草創陳宜中尸其亊專制於張世傑余名宰相徒取𠑽位遂不敢拜議出督 |
2  | 握節漢臣回麻鞋見天子感激動四極壮士淚如雨 |
《福安宰相第六十三》 |
1  | 余至通州地分官以制置司文移為說甚作難阻余不得已吐實以通楊帥守思復乃云諜報許浦有馬根尋文丞相甚信余言不直制司予然後得楊守存恤遂遵南歸及過明州東門有列岸数百艘𭃡不知為虜把隘船也後問之東門道士云是目虜頭目見船過聞左右曰此何船皆以漁舟對遂得善去嗚呼危哉楊守為余言欲得海船数百艘當約許帥文徳擁兵勤王慨然有誓清之志予至𣱵嘉即詳報陳丞相不以為信乃遣毛浚之通州而不以告余浚至通州守間予何以無書遂發怒浚㡬不免浚出而通遂降虜矣惜哉 |
2  | 紛然䘮亂際反覆歸聖朝秉鈞孰為偶扶顛𣱵蕭條 |
《南劒州督第六十四》 |
1  | 始余至𣱵嘉留一月候命𣱵嘉及台處豪傑皆來自獻願從海道作戰守規模予至福安欲还𣱵嘉謀進取廟謨不以為然遂議開督于廣廣䧟乃出南劒開府聚兵財為收復江西計于時幕府選辟皆一時名士宜中既棄臨安及三山登極欲𠋣世傑復浙東西以自洗濯所以阻予𣱵嘉之行後取定海兵敗李珏為制閫衆方思用予悔巳不及惜哉 |
2  | 劒外春天逺江閣鄰石靣幕府盛才賢意氣今誰見 |
《汀州第六十五》 |
1  | 予在劒朝廷嚴趣之汀十月行十一月至汀州而福安随䧟車駕幸海道矣亊㑹之不齊如此哀哉雷霆走精銳斧龯下青𡨋江城今夜客惨淡飛雲汀 |
《梅州第六十六》 |
1  | 予至汀汀守可疑汀兵非素所拊循㓂兵自贑自劒交至丁丑正月行府遂引兵趨漳州龍巖謀入衛漳潮道阻三月入梅州時麾下頗不循法斬二都綂軍政一新焉 |
2  | 楼角凌風逈孤城𨼆霧𭰹萬亊随轉燭秋光近青岑 |
《贑州第六十七》 |
1  | 五月引兵自梅出嶺時贑吉兵皆來㑹六月大捷於雩都進攻興國縣縣返正於是駐屯遣大兵攻贑州又以偏師出吉州贑諸縣皆復虜號令惟行於城中吉水𣱵豐萬安𣱵新龍泉以次皆復臨洪𡊮瑞莫不響應詣軍門請約束者相継興國黄州新復皆來請命汀州有偽天子黃從斬首至府上下翕合氣勢甚盛天若祚宋則是舉也幸而一捷國亊𡸁成之候也 |
2  | 崆峒殺氣黒灑血暗郊垌哀笳曉幽咽石壁断空青 |
《江西第六十八》 |
1  | 行府偏師出吉州者戰于鍾歩不利攻贑兵不幸相継而敗行府孤立時處置安撫鄒㵯聚兵数萬在𣱵豐境行府引兵就之㑹其軍亦潰而虜自後追及不可支雖人謀之不臧殆天意之未順每一𫝹此氣殪欲絶哀哉 |
2  | 東望西江𣱵高義在雲臺到今用龯地霜鴻有餘哀 |
《江西第六十九》 |
1  | 旄頭𭃡俶擾義士皆痛憤乾坤空峥嵘嚮者留遺恨 |
《復入廣第七十》 |
1  | 行府敗於江西收散兵復入汀尋出㑹昌入安逺趨循州是冬屯南嶺戊寅二月出惠州海豐縣駐於麗江涌徧遣間使沿海訪問車駕六月翠華至厓山行府移船澳八月進少保信國公職任依舊行府欲赴闕張世傑阻隔於中不果行 |
2  | 東浮滄海漘南為祝融客漂轉混泥沙迫此短景急 |
《駐惠境第七十一》 |
1  | 朱鳯日威𡸁羅浮展衰歩北風吹蒹葭送此齒𩬊暮 |
《駐潮陽第七十二》 |
1  | 十月引兵趋朝陽稍平群盗人心翕然 |
2  | 寒城朝煙淡江沫擁春沙群盗亂射虎回首白日斜 |
《同府之敗第七十三》 |
1  | 十一月諜報虜大衆至漳泉度势不敵移屯将趋海豐為虜𮪍追及於中道時行巳数日不為備倉卒潰散遂𬒳執 |
2  | 送兵五千人散足盡兩靡留滯一老翁盖棺亊則巳 |
《行府之敗第七十四》 |
1  | 自國難後行府白手起兵展轉患難東南䟦渉萬餘里亊不幸不濟然臣子盡心焉爾矣成敗天也獨柰何哉 |
2  | 翠盖𮐃塵飛仗龯𡚒忠烈千秋滄海南亊與雲水白 |
《南海第七十五》 |
1  | 今𬒳執後即服腦子約二兩昏眩乆之竟不䏻死及至張元帥所衆脅之跪拜誓死不屈張遂以客禮見尋置海船中守䕶甚謹至厓山令作書招張世傑手冩詩一首復命末句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聲名照漢青張不強而止厓山之敗親所目撃痛苦酷罰無以勝堪時日夕謀䧟海而防閉不可出矣失此一死困苦至於今日可勝恨哉 |
2  | 開㠶駕洪濤血戰乾坤赤風雨聞號呼流涕灑丹極 |
《南海第七十六》 |
1  | 南海春天外秪應學水仙自傷遅暮眼為我一澘然 |
《至廣州第七十七》 |
1  | 自厓山至五羊壮哉郡真形勝之國也徃年虜平其城收復後不䏻完整為守國計哀哉吾國之無人乎 |
2  | 南方瘴癘地白馬東北來長城掃遺堞涙落強徘徊 |
《至南安軍第七十八》 |
1  | 予四月二十二日離五羊五月四日出梅嶺至南安軍錀置舟中予不食擬至虜陵得𭿜日庻㡬首丘之義云 |
2  | 短日行梅嶺天門欝嵯峨江西萬里船歸期無柰何 |
《過章貢第七十九》 |
1  | 崆峒地無軸江山雲霧昏萍漂忍流涕故里但空存 |
《至吉州第八十》 |
1  | 掛颿逺色外𬗟邈懐舊丘江水風蕭蕭烏啼滿城頭 |
《吉州第八十一》 |
1  | 泊舟滄江岸身輕一鳥過請為父老歌歌長撃樽破 |
《吉州第八十二》 |
1  | 戚戚去故里我生苦飄零回身視緑野伹見西嶺青 |
《過臨江第八十三》 |
1  | 自離南安軍五日而至廬陵七日過臨江八日至豐城余雖不食未見其殆衆以飲食交相逼迫予𫝹既過鄕州巳失𭃡望委命荒濵立節不白且聞暫止金陵郡出坎之㑹或者有隕自天未可知也遂復飲食勉狥衆情𭃡衆議以予漸殆欲行無禮掩鼻以灌粥酪至是遂止乃知夷齊之心亊由其獨處荒山故得行其志耳 |
2  | 獨㠶如飛鳴清江轉山急回首白雲多山寒夜中泣 |
《過𨺚興第八十四》 |
1  | 𨺚興自䧟沒後忠義𡚒起㡬於返正屠㓕殆盡過而傷之 |
2  | 臨江乆徘徊再讀徐孺碑交遊颯向盡到今𦒿舊悲 |
《江行第八十五》 |
1  | 畏途随長江萬里滄茫水遊子去日長壮心不肯巳 |
《江行第八十六》 |
1  | 江水東流去浮雲終日行别離經死地飲啄愧殘生 |
《江行第八十七》 |
1  | 蕭蕭白揚路死人積如丘大江東流去蒼山旌斾愁 |
《江行第八十八》 |
1  | 《連山》暗烽燧川谷血横流揮泪臨大江上有行雲愁 |
《江行第八十九》 |
1  | 六月六日過𨺚興十二日至金陵囚邸八月二十三日渡江北行亊㑹多有可慨尚何言哉 |
2  | 朔風飄胡鴈江城𢃄素月安得覆八溟滂泥洗吳越 |
《北行第九十》 |
1  | 八月二十六日至揚州九月𭃡一日𡘜母小祥於邳門外𭃡九日至徐州弔項羽故宫地登黄楼臺讀子由賦十二日至沛縣縣有歌風臺十五日至東平府十七日至高唐州十八日過平原二十日至河間府二十一日至保定府 |
2  | 浮雲暮南征我馬向比嘶荆𣗥暗長原子規晝夜啼 |
《北行第九十一》 |
1  | 清秋望不極中原杳茫茫游子悵寂寥下馬古戰場 |
《北行第九十二》 |
1  | 浮雲連海岱寒蕪際碣石落景惜登臨人煙𣺌蕭瑟 |
《北行第九十三》 |
1  | 平野入青徐桑柘葉如雨信美無所適沉思情延佇 |
《北行第九十四》 |
1  | 乾坤㡬反覆乗凌惜俄頃懐古視平蕪令人發𭰹省 |
《北行第九十五》 |
1  | 游子無根株世梗悲路澀関山雪𫟪看愁思胡笳夕 |
《至燕城第九十六》 |
1  | 十月一日至燕城越五日送千戸所枷禁十一月𭃡一日蘇枷𭃡九日領赴北庭引問余不跪抗詞不屈尋復還獄待死以至今日云 |
2  | 徃在西京時胡星墜燕地登臨意惘然千秋一拭涙 |
《至燕城第九十七》 |
1  | 浩蕩想幽冀行行郡國遥天寒落萬里回首向風颷 |
《至燕城第九十八》 |
1  | 百年不敢料先後無醜好絶境與誰同飄泊南庭老 |
《入獄第九十九》 |
1  | 隂房鬼火青白日亦寂寞自非曠士懐居人莾牢落 |
《入獄第一百》 |
1  | 天黒閉春院今如𦊨中兎人間夜寥閴𣱵日不可暮 |
《入獄第一百一》 |
1  | 行行見覊束斯人獨憔悴欲覺聞晨鍾青燈死分翳 |
《入獄第百二》 |
1  | 劳生共乾坤何時有終極燈影照無睡今夕復何夕 |
《入獄第一百三》 |
1  | 眼前列杻械熊掛玄蛇吼夜看豐城氣朝光入甕牗 |
《入獄第一百四》 |
1  | 徘徊虎穴上吾道正覊束落日将何如清文動哀玉 |
《懐舊第一百五》 |
1  | 自百五至百九皆懐𫝹故人為王亊而沒者固多不䏻盡紀嗚呼哀哉自百二十六至百三十八皆師友之際同列之情死生契闊不䏻自已也 |
2  | 風塵淹白日乾坤霾漲海為我問故人離别今誰在 |
《懐舊第一百六》 |
1  | 天寒昏無日故鄕不可思訪舊半為鬼惨惨中膓悲 |
《懐舊第一百七》 |
1  | 故園花自彂無復故人來乱離朋友盡幽珮為誰哀 |
《懐舊第一百八》 |
1  | 故人入我夣相視涕闌干四海一𡍼炭焉用身獨完 |
《懐舊第一百九》 |
1  | 中夜懐朋友百年見存沒風吹蒼江𣗳寒月照白骨 |
《金應第一百一十》 |
1  | 承信郎路分金應元備筆扎使令性剛知義随勤王入京余䧟虜左右星散惟應無叛去志在鎮江得同脫狼狽淮東備嘗艱苦至通州以憂欝病死葬城下哀哉 |
2  | 追随三十載艱難愧𭰹情何處埋爾骨呼號傍孤城 |
《張雲第一百一十一》 |
1  | 路鈐張雲元吉州敢勇将官随閫勤王余既䧟虜張雲引兵自婺建劒汀歸里虜巳據吉城雲不勝憤七月引所部袭虜於南柵門擊殺甚衆本為散退之計㑹天明戰渇赴江飲水尋𬒳衝溺死使䏻少忍當為吾用哀 |
2  | 哉 |
3  | 痛憤𭔃所宣四方服勇决壮士歛精魂里巷猶嗚咽 |
《劉欽貢元第一百一十二》 |
1  | 字敬徳吉州貢士素有志氣好功名上下今古徤於議論余開府汀城敬徳來寕都就招諭使鄒㵯㑹虜𭧂至竟死乱兵中同時死者鞠華叔顔斯立顔起巖皆郡之英俊䏻為時立亊功者天生人才若此曽未施一技速折乃爾哀哉 |
2  | 文章日自負去家死路傍高視見覇王感子故意長 |
《吕武第一百一十三》 |
1  | 環衛官吕武太平人靣旗為軍余䧟虜應募随從北行其人勁烈靣折人觸忌諱不避然忠鯁人皆服之余與同脫鎮江行淮東患難中頼以自壮及開府南劒遣其結約江淮道尋阻武間関数千里即余於汀梅挺身㓂寨化賊為兵方将将数千人出江西以無禮於士大夫遭横逆死死之日一軍為流涕哀哉 |
2  | 疾惡懐剛腸世人皆欲殺魂魄猶正直回首肺肝𤍠 |
《鞏宣使信第一百一十四》 |
1  | 團練使都統招諭使鞏信荆湖老将沉勇有謀奉朝命引所部随府予自興國趋𣱵豐虜追在後於東固方石嶺下失戰信據險堅立不動中数箭死𡈽人葬之如生尋奏贈清逺軍承宣使立廟戰所而迄未有以慰忠魂也哀哉 |
2  | 壮士血相視斯人巳云亡哀哀失木狖夜𭰹經戰場 |
《張秘撰汴第一百一十五》 |
1  | 秘閤脩撰廣東提舉督府参謀張汴蜀人嘗為二𠯵客佐荆湖幕習兵亊予自贑勤王汴即入幕開督後領䄂一府知無不為空坑之敗秘撰易軍士皂衣伏草中死乱兵後鄒處置得其尸棺歛焉哀哉 |
2  | 入幕旌旗動揮翰綺繡揚煙霧𮐃玉質斯人今則亡 |
《繆朝宗第一百一十六》 |
1  | 環衛官知梅州繆朝宗淮人有意氣嘗為常熟邠氏客從余於平江予歸福安自婺間道來相從精練幹实孜孜奉公軍府器械悉出其手空坑之敗自經於山間哀哉 |
2  | 空荒咆熊羆摧殘沒藜莠平生江海心其人骨巳杇 |
《閩三士第一百一十七》 |
1  | 督機秘書謝𣏌督幹架閣許由督幹架閣李㓜節閩士之秀皆登科𣏌太學名士空坑之敗不知所終哀哉 |
2  | 俊𨓜鮑参軍游謝康樂𧲣虎正縱横南行道彌惡 |
《諸幕客第一百一十八》 |
1  | 督府架閣吳文煥督遣林棟等皆閩士有幹實宣劳幕府空坑之敗𬒳執尋遇害哀哉 |
2  | 入幕未展才辛苦在道路回首一茫茫風悲浮雲去 |
《趙太監時賞第一百一十九》 |
1  | 直寳章閣軍噐太監督府参議官江西招討副使趙時賞宗室有志氣首宰旌徳以一縣抗虜数有功京師䧟入閩行朝擢知邵武軍以棄城罪去自余開督随府典兵数将偏師以當一靣神采明雋議論慷慨空坑之敗走之吳溪尋𬒳執於𨺚興遇害哀哉 |
2  | 豪傑貴勲業宗支神堯後平生白羽扇欝結回我首 |
《劉沐第一百二十》 |
1  | 宣教郎督府機宜帶行大府寺簿刘沐字淵伯予隣曲朋友從勤王𥙷官予䧟淵伯領諸軍還及予歸國淵伯收部曲赴府㑹於汀專将一軍為督帳親衛沉實有謀圓機應物凢江西忠義皆淵伯所號召晝夜酬應精力不倦㑹病劇乍起空坑之敗不得脫遇害於𨺚興長子同日刑次子貢元死空坑乱兵余收其第三㓜子亦沒於廣哀哉 |
2  | 王翰願⺊隣稽康不得死落月滿屋梁悲風為我起 |
《孫𭫪第一百二十一》 |
1  | 宣教郞帶行監官告院知吉州龍泉縣孫𭫪予長妹夫也予引兵出贑其邑人奉𭫪以邑返正尋為親黨所䧟遇害於𨺚興哀哉 |
2  | 故人有孫宰義均骨肉地連為糞𡈽叢揮手灑衰泪 |
《彭司令震龍第一百二十二》 |
1  | 宣教郎帶行大社令知吉州𣱵新縣彭震龍予次妹夫也性跌宕喜功名起兵随勤王及帰郡邑巳䧟乃結湖 |
2  | 南諸峒豪傑謀興復余出江西即以縣返正虜遣軍攻之其親黨內應𬒳執遇害於郡城哀㢤 |
3  | 堂上㑹親戚可憐馬上𭅺呻吟更流血干戈浩茫茫 |
《䔥從事燾夫第一百二十三》 |
1  | 從亊郎䔥燾夫𣱵新人工詩與字從予山中乆其兄敬夫詩尤豪俊亦嘗客吾門燾夫從勤王得官及歸賛彭司令收復郷邑規以正道予至興國詣府白亊意氣慷慨邑城䧟兄弟俱不免哀㢤 |
2  | 灑翰銀鈎連翩躚山顛鶴惨淡𨷖龍蛇及兹歎𡨋漠 |
《䔥架閣第一百二十四》 |
1  | 督幹架閣監軍䔥明哲字元甫吉州貢士性剛毅遇亊有膽氣明於大節予至汀梅來從督府幕及出江西監贑縣義兵收復萬安縣尋復龍泉行府敗元甫入野陂連結諸寨拒虜𬒳執𭮀於洪哀哉 |
2  | 諸生舊短褐張目視𭁵讐髙義終焉在白骨更何憂 |
《陳督幹第一百二十五》 |
1  | 督幹監軍陳子敬贑人以貲力雄郷里舊從予逰行府至汀子敬招集義兵置屯皂口以㩀贑下流以遏虜船徃來及行府攻贑子敬行其謀功效甚著行府敗舉兵黄塘連結山寨不降重兵袭潰不聞𠩄終哀哉 |
2  | 挺身艱難際虎穴連里閭髙天意悽惻同盡随丘墟 |
《陳少卿第一百二十六》 |
1  | 帶行太府少卿福建提刑督府参議官陳龍復泉州老儒號清陂先生丙𫝕登科沈厚朴茂有前軰風流平生𠩄歷州縣皆以清儉著名余開府南劍辟入幕老成重一府尋遣徃漳潮計亊行府自江南再入廣先生聚兵循梅來㑹後分司潮陽應接諸路四方豪傑翕然響應積糧治兵行府由是趍潮陽及移屯為虜𠩄追袭先生遂不免時年七十三哀哉 |
2  | 𡖥月昇金掌老氣横九州前軰復誰紀吾道長悠悠 |
《鄒𠁅置第一百二十七》 |
1  | 兵部侍𭅺江東西𠁅置副使督府参賛軍亊鄒㵯字鳯叔吉水人慷慨有大志以豪俠行䑓郡間從予勤王𥙷武資至将軍景炎換文以寺丞領江西招諭副使聚兵寕都氣𫝑甚盛寕都𬒳執変姓名為卜者虜不知其為招諭使也入贑城得脱尋聚兵𣱵豐興國間行府奏授江西安撫副使統兵数萬攻興國縣尋㑹行府至縣返正别軍復𣱵豐進授江東西𠁅置副使屯兵𣱵豐境上以烏合一日而潰行府失𦔳於是有空坑之敗哀哉 |
2  | 東郊暗長戰𭮀地脫斯須𢈔公興不淺居然屈壮圗 |
《鄒𠁅置第一百二十八》 |
1  | 行府再入廣奏以公𭀚都督府分司置司𣱵豐興國間接應江淮虜自𨺚興遣大兵攻袭公萬𭮀一生備經艱難竟得脫引江西兵入廣㑹行府於潮陽及移屯公為殿亊出不虞虜至麾下火急自剄扶入南嶺踰十日𭮀是行公𠩄将皆江西頭目以取行府為名使行府入江西十萬衆立辦天之未啓中興也柰何公有子甚俊先卒家人散失無餘公嘗謂予欲立富田鄒氏子為嗣不果至是絶哀哉 |
2  | 方當用節龯不返舊征魂凄凉餘部曲發聲為爾吞 |
《劉監簿第一百二十九》 |
1  | 宣教𭅺帶行軍噐監簿督府機宜刘子俊字民章吾郷之傑也嘗領漕貢余開督興國民章來計亊行府敗民章收散兵於洞源接應諸郡縣尋引軍入廣道遇虜潰亡未㡬再招集與鄒𠁅置同詣行府㑹於潮陽越二十日而行府敗民章𬒳執莫知𠩄終哀哉 |
2  | 艱難𡚒長戰髙義薄行雲𭮀為殊方鬼三夜頻夣君 |
《劉監簿第一百三十》 |
1  | 秀氣衝星斗壮筆過飛泉舊遊易磨㓕魂傷山寂然 |
《䔥資第一百三十一》 |
1  | 閤門路鈴䔥資本書吏也小年給使令稍長通文墨圎機善𠁅亊性和厚上下信爱予家先避地入廣資於難中扶持盡力及行府江西之敗衛護大夫人全督府印有功後在兵間調和諸将應府中碎務皆其領攝腹心之良也潮陽移屯道遇虜資以病体𬒳害哀哉 |
2  | 王當風雲㑹謝爾從者劳感恩義不小魂獨委蓬嵩 |
《杜大卿滸第一百三十二》 |
1  | 司農卿廣東提舉招討副使督府謀官杜滸字貴卿丞相立齋之姪也性剛猛為㳺俠京師予北行滸願從鎮江之脫滸之力也匍匐淮甸衛護艱虞忠劳備盡嗚呼可謂義士 |
2  | 昔沒賊中時中夜間道歸辛苦救衰朽㣲爾人盡非 |
《杜大卿滸第一百三十三》 |
1  | 滸從予南還佐府南劍尋遣徃台温招集兵財福安䧟相失滸趍行朝乆之奉朝命至行府值江西之敗又與䟦渉艱難者年餘及得府移屯潮陽滸護海舟尋趍厓山與行府遂隔及厓山潰滸并䧟焉余至五羊滸來見病無復人形在虜網羅中無𠩄容力尋聞𭮀焉哀哉髙随海上查子豈無扁舟白日照執𬒮埋骨巳經秋 |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 |
1  | |
2  | 正将徐榛温州人其父官湖北榛徃省迷失道歸行府後生精練以筆扎典機宻小心可信予𬒳執榛得脫自惠州來五羊願從北行扶持患難備殫忠欵道病至豐城𭮀焉 |
《林檢院𤦺第一百三十五》 |
1  | |
2  | 宣教𭅺督機檢院林𤦺閩士余屯餘杭時𤦺結集赭山忠義捍禦海道得官及南劍開府𤦺來外有文采內甚忠实数随患難劳而不怨及行府湖陽之敗𤦺不䏻脫虜屯惠境逃去尋又𬒳𫉬虜遇之不以禮至建康病𭮀虜自謂𤦺不肯自爱如於沿道浸水務自殘㓕之𩔗𤦺可謂不降其志者矣哀哉 |
3  | 時危挹佳士惨淡随回鶻佯狂真可哀𭮀淚終映睫 |
《𭦌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
1  | 秀峰𭦌先生鳯予師也太學釋褐累遷監丞㑹京師亂走衢衢尋䧟及景炎登極衢添倅䔥雷龍首倡返正先生自衢來劍随行府之汀丁丑春以梅州添差通判将行㑹行府移屯先生挈家避地於汀之郷落六月以病𭮀其子三貴自吉來奔䘮不䏻返䘮幸其一家歸至瑞金三貴復病𭮀於道先生妻亦卒惟女在不知𠩄之先生遭值虜難以清文粹徳一不施於世流落以𭮀家乃俱䘮哀哉 |
2  | 江海日凄凉賢聖盡䔥索西河共風味顧歩涕横落 |
《鄧禮部第一百三十七》 |
1  | 光薦字中甫予郡人自虜度嶺及廣䧟避地深山適強𭁵至妻子兒女等匿暗室𭁵無𠩄暏焚其居十二口同時𭮀中甫随駕至厓山除禮部侍𭅺巳卯春除斈士院𫞐直未数日虜至厓山潰中甫赴海虜舟㧞出之張元帥待以客禮與余俱出嶺别於建康嗚呼中甫禍難之惨不减予而獨免北行幸而脫歸為管寕為陶潜不亦善乎 |
2  | 南宫無故人才名三十年江城秋日落此别意蒼然 |
《家樞宻鉉翁第一百三十八》 |
1  | 則堂先生家鉉翁蜀名家有學問舉動必以禮朝中老成典刑也當國都不守先生簽書樞宻見虜持正議左丞相吴堅右丞相賈餘慶以省札遍告天下令以城歸附先生不押字虜自省中脅以無禮公不為動竟末如之何後以祈請使為名群詣北庭既至上書申祈請之議忤北庭意留燕邸巳而移漁陽又移河間如我朝覊置特官給飲食而已余過河間得一二相見先生風采非復宿昔而忠貞儼然使人望而知敬嗚呼其可謂正人矣 |
2  | 出𠁅同世網高𧨏邁等倫異方驚㑹靣慰此真良臣 |
《墳墓第一百三十九》 |
1  | 予甲戌春自衡陽憲節歸赴贑州省拜墳墓及乙亥五月奔祖母䘮至門以起復六月望日出從戎亊與宗族郷黨𣱵訣云 |
2  | 别離巳五年不及祖父茔霜露晚凄凄痛𡘜松風廻 |
《宗族第一百四十》 |
1  | 西江接錦城山隂一茅宇宗族忍相遺乾坤此深阻 |
《母第一百四十一》 |
1  | 先母齊魏國大夫人盖自虜難後弟璧奉侍赴惠州弟璋從焉已而之廣之循之梅余來梅州母子兄弟始相見既而魚軒出江西尋復入廣夫人遊二子間無適無莫雖兵革紛擾𠁅之怡然戊寅行府駐船澳弟璧仍知惠州弟璋復在侍夫人薬八月兩國之命下時巳得疾九月七日寅時薨逝弟璧卜地於惠循之深山間不肖孤巳矣未有返葬夫人期不知二弟何時畢此大亊身䧟萬里縲絏中𡻕時南望嗚咽云 |
2  | 何時太夫人上天回哀眷墓乆狐兎隣嗚呼淚如霰 |
《舅一百四十二》 |
1  | 予以楚囚過西昌聞舅家机𣕕自是南望孤雲每𫝹我母不勝渭陽之情 |
2  | 萱草秋巳𭮀𡻕暮有嚴霜落日渭陽情涕淚濺我裳 |
《妻第一百四十三》 |
1  | 丁丑八月十七日空坑之敗夫人歐陽氏女柳娘環娘子佛生環之生母顔佛之生母黄並䧟失尋聞自𨺚興北行惟佛生巳𭮀人世禍難有如此者哀哉 |
2  | 結髪為妻子倉皇避乱兵生離與𭮀别回首涙縱横 |
《二女第一百四十四》 |
1  | 床前兩小女各在天一厓𠩄愧為人父風物長年悲 |
《次子第一百四十五》 |
1  | 渥洼騏𩦸兒衆中見毛骨别來怱三載殘害為異物 |
《妻子第一百四十六》 |
1  | 妻子隔絶乆飄颻若埃塵漠漠世間黒性命由地人 |
《妻子第一百四十七》 |
1  | 世乱遭飄蕩飛藿共徘徊十口隔風雪反畏消息來 |
《長妹第一百四十八》 |
1  | 余長妹適孫氏不幸孫氏傾覆家沒入燕妹奉孫氏生母携子肖翁約翁及一女零丁孤苦客食萬里妹雖患 |
2  | 難中侍飬撫教各盡其所可謂賢矣哀哉 |
3  | 聞韋氏妹零落依草木深負鶺鴒詩臨風欲痛𡘜 |
《長子第一百四十九》 |
1  | 予二子長曰道生姿性可教不幸乱離随家飄泊空坑之敗䏻脫身自全鍾爱於大夫人以疾後大夫人六十日𭮀於恵陽郡治中生十三年矣哀哉 |
2  | 大兒聦明到青𡻕巳摧頺回風吹獨𣗳吾寕舎一哀 |
《二女第一百五十》 |
1  | 予六女長定娘次柳娘次環娘次監娘次奉娘次寿娘丙子定娘寿娘以病𭮀於河源之三角丁丑柳娘環娘䧟惟監娘奉娘得存戊寅潮陽之敗復𭮀亂兵中哀哉 |
2  | 癡女飢咬我欝沒一悲魂不得收骨肉痛𡘜蒼烟根 |
《弟第一百五十一》 |
1  | 余二弟長璧次璋璋自船澳奉母䘮趍惠州别璧来五羊别自是骨肉因縁堕寥廓矣哀哉 |
2  | 兄弟分離苦凄凉憶去年何以有羽翼飛去墮爾前 |
《弟第一百五十二》 |
1  | 棣華晴雨好風急手足寒百戰今誰在覊捿見汝難 |
《弟第一百五十三》 |
1  | 沙晚鶺鴒寒風吹紫荆𣗳忍涙獨含情江湖春欲暮 |
《弟第一百五十四》 |
1  | 不見江東弟急難心惘然𫝹君經世乱卧病海雲𫟪 |
《次妹第一百五十五》 |
1  | 予次妹自𣱵新歸寕不與彭氏之難乱離中随母兩國夫人上下自船澳奉䘮趍惠陽兄妹不復見矣哀哉 |
2  | 大際傷愁别江山憔悴人團圎思弟妹傳語故郷春 |
《思故郷第一百五十六》 |
1  | 自一百五十六至一百六十二共七首皆思故郷懐故山之情余始創文山其間水石竹木䔥然有𮝚川盤谷之趣盖将終焉承平時郷曲賔朋日夕宴聚楽以忘憂真人世之清福今思之非惟平生故人半為塵𡈽而故郷萬里并隔世外惟𭮀則魂識歸吾故郷耳哀哉 |
2  | 天地西江逺無家問𭮀生凉風起天末萬里故郷情 |
《第一百五十七》 |
1  | 江漢故人少東西消息稀異花開絶域野風吹征衣 |
《第一百五十八》 |
1  | 老夫悲華年天涯故人少每望東南雲决𦙼入飛島 |
《第一百五十九》 |
1  | 人生無家别親故傷老醜剪𥿄招我魂何時一樽酒 |
《第一百六十》 |
1  | 春水滿南國惨淡故園烟三年門巷空𣱵為隣里憐 |
《第一百六十一》 |
1  | 迢迢萬里餘絶域誰慰懐我圃日蒼翠回首望兩厓 |
《第一百六十二》 |
1  | 春日漲雲岑故園當北斗窈窕桃李花紛披為誰秀 |
《第一百六十三》 |
1  | 自一百六十三至一百九十一共二十九首雜然冩其本心 |
2  | 陶潜避俗翁龎公竟獨徃明明君臣契牢落吾安放 |
《第一百六十四》 |
1  | 吴楚東南坼風雲地一隅蹉跎暮容色不敢恨危途 |
《第一百六十五》 |
1  | 風煙𣺌吴蜀雲㠶轉遼海䘮乱紛嗷嗷尚愧㣲軀在 |
《第一百六十六》 |
1  | 驚風翻河漢鶉首麗泥𡍼吾衰将焉託愁絶付摧枯 |
《第一百六十七》 |
1  | 隂風千里來驚浪滿吴楚世亊兩茫茫飄泊欲誰訴 |
《第一百六十八》 |
1  | 平生方寸心誓開玄𡨋北𡻕暮日月疾我嘆黒頭白 |
《第一百六十九》 |
1  | 今吾抱何恨恨無匡復姿含𥬇㸔吴鈎回首蛟龍池 |
《第一百七十》 |
1  | 天長眺東南衰謝多酸辛𠀋夫誓許國直筆在史臣 |
《第一百七十一》 |
1  | 天衢隂峥嵘𡻕寒心匪他平生獨徃願零落首陽阿 |
《第一百七十二》 |
1  | 済時肯殺身惨淡苦士志百年䏻㢤何終古立忠義 |
《第一百七十三》 |
1  | 絶域三冬暮𡸁老見飄零林氣森噴薄意鍾老栢青 |
《第一百七十四》 |
1  | 仰㸔八尺軀不要懸黄金青青𡻕寒栢乃知君子心 |
《第一百七十五》 |
1  | 小人困馳驟後生血氣豪世亊固堪論我何随爾曹 |
《第一百七十六》 |
1  | 天地日蛙蠅劳生苦柰何𦕅欲從此逝人少𧲣虎多 |
《第一百七十七》 |
1  | 男兒生世間居然成濩落鵉鳯有鎩翮虹蜺就掌握 |
《第一百七十八》 |
1  | 鵉凰不相待白魚困宻網但訝鹿皮翁㝠㝠任𠩄徃 |
《第一百七十九》 |
1  | 威鳯髙其翔老鶴萬里心脫略誰䏻馴兀兀遂至今 |
《第一百八十》 |
1  | 天寒霜雪繁䔥䔥北風勁髙鳥黄雲暮斗上捩孤影 |
《第一百八十一》 |
1  | 乾坤沸嗷嗷名繋朱鳥影寥落寸心違斯文亦吾病 |
《第一百八十二》 |
1  | 儒冠多誤身識字用心苦斯文憂患餘欝欝流年度 |
《第一百八十三》 |
1  | 名賢慎出𠁅志士懐感傷猶殘数行涙引古惜興亡 |
《第一百八十四》 |
1  | 讀書破萬卷許身亦何愚赤𩦸頓長纓徤兒勝腐儒 |
《第一百八十五》 |
1  | 䔥條四海內慷慨有餘悲路逢相識人開懐無愧辞 |
《第一百八十六》 |
1  | 高歌激宇宙𡻕晚寸心違忠貞負𡨚恨姦雄多是非 |
《第一百八十七》 |
1  | 𠀋夫四方志䘮乱飽經過清心聴鳴鏑衰老强髙歌 |
《第一百八十八》 |
1  | 茫然阮籍途益歎身世拙零落蛟龍匣開視化為血 |
《第一百八十九》 |
1  | 天地有逆順惘然難乆留當歌欲一放河漢聲西流 |
《第一百九十》 |
1  | 萬古一𭮀生誰是長年者我何良歎嗟短褐即長夜 |
《第一百九十一》 |
1  | 髙官何足論寂寞身後亊物理固自然願聞第一義 |
《歎世道第一百九十二》 |
1  | 自一百九十二起至二百泛然為世道感歎 |
2  | 古來遭䘮乱𠀋夫多英雄悠悠委薄俗豈非吾道東 |
《第一百九十三》 |
1  | 蝮蛇暮偃蹇猛虎慿其威真宰意茫茫六合人煙稀 |
《第一百九十四》 |
1  | 𥠖民困逆節殘孽駐艱虞孰云網恢恢自及梟獍徒 |
《第一百九十五》 |
1  | 眼中萬少年得志行𠩄為白馬蹴㣲雪追随燕薊兒 |
《第一百九十六》 |
1  | 客從何郷來挾矢射漢月殺身傍𫞐要門戸有旌節 |
《第一百九十七》 |
1  | 関河霜雪清故人亦流落夷歌奉玉盤悲君随燕雀 |
《第一百九十八》 |
1  | 漁陽豪俠地圵里富熏天快馬金纒轡但遇新少年 |
《第一百九十九》 |
1  | 南北逃世難始聞蕃漢殊天下今一家中原有驅除 |
《第二百》 |
1  | 茫茫天造間髙岸尚為谷百川日東流𫝑閱人代速 |
2  |
《文山先生全集》卷之十六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