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十九

《卷十九》[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御定淵鑑●函卷十九
3
歲時部八。五月五日,七月七日。 五月五日一。
4
《増提要録》曰:五月五日午時為天中節。 原《大戴禮》曰:「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楚辭》曰:浴蘭湯兮沐芳華」。 《夏小正》曰:此日蓄采衆藥,以蠲除毒氣。 《續漢禮儀志》曰:「五月五日,朱索五色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 《抱朴子曰:「蟾蜍萬歲者,頭上有角頷,上有丹書八字,再重五月五日午時取之,陰乾百日,以其足畫地,即為流水」。又曰:「或問辟五兵之道,答曰:「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著於心前」。 増道書曰:「五月五日為地臘,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萬類,內延年壽,記録長生,此日可謝罪求請,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原荊楚記》曰:「荊楚人以五月五日並蹋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故師曠占曰:歲多病,則艾草先生也」。 《風俗通》曰:五月五日,續命縷俗說,以益人命。 崔寔《四民月令》曰:五月五日,取蟾蜍可合惡疽,瘡取東行。螻蛄治婦難產。《風土記》曰: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以菰葉裹黏米煑熟,謂之角黍。 又曰:端午進筒椶,一名角黍《風土記》曰:「以菰葉裹黏米,以象陰陽相包裹,未分散,一名糉子弄反,亦作粽,造百索繫臂,一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孝經援神契》曰:仲夏繭始出,婦人染練,咸有作務。玉燭寶典云:此節備擬甚多,其來尚矣。又有日月、星辰、鳥獸之狀,文繡金縷帖畫貢獻所尊古詩云:「繞臂雙條達」。采艾懸於戶上玉燭寶典云:以禳毒氣。荆楚歲時記曰:「宗則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未雞鳴時采艾,見似人處,攬而取之,用灸有驗。蹋百草荆楚歲時記曰:四人並蹋百草,今人又有鬭百草之戲。競渡又曰:俗謂是為屈原。越地傳云起于越王句踐。是月俗多禁忌,蓋屋及暴薦席。《風俗通》云:五月,蓋屋令人頭。秃又《異苑》云:新野庾寔家嘗以五月暴席,忽有一小兒死于席下,俄失所在,其後寔女子遂亡,相傳彌以為忌。此二事通五月之事,今附于此。董勛問禮俗曰:「五月俗稱惡,月俗多六齋放生。按《月令》,仲夏陰陽交死生分,君子齋戒,止聲色,節嗜慾。 《増金門歲節記》云:洛陽端午作朮羮艾酒」。
5
五月五日二。
6
原琴操曰:「介子綏割其腓股以啗重耳,重耳」。復國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文公驚悟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發火,《國語》云:介子推。 《續齊諧記》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囘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采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囘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汨羅之遺風也。 《荊楚記》曰:「屈原以是日死於汨羅,人傷其死,所以并將舟楫以拯之,今之競渡是其跡。 《風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綵絲繫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會稽典録》曰:女子曹娥者,會稽上虞人,父能絃歌為巫。漢安帝二年五月五日,於縣江泝濤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縁江號哭,晝夜不絶聲,遂投江而死。數日,抱父尸出。《增孝子傳》曰:「紀邁五月五日生,其母棄之。邨人紀淳妻養之,年六歲,本父母云:汝是我兒」。邁涕泣,傭所得輒上母。 舊唐書曰:崔信明以五月五日正中,時生有異雀,身形甚小,五色畢,備集於樹,鼓翼齊鳴,其聲清亮。隋太史令史良使至青州,遇而占之曰:五月為火,火為離,離為文彩。日正中,文之盛也。又雀五色,奮翼而鳴,此兒必文藻煥爛,聲名播于天下,雀形既小,祿位殆不髙矣。及長,博聞強記,下筆成章。鄉人髙孝基有知人之鑒,每謂人曰:崔信明才學富贍,雖名冠一時,但恨其位不達耳」。又曰:「唐武德初,孫伏迦以三事上諫曰:百戲散樂,本非正聲,此謂淫風,不可不改。近者太常官司於民間借婦女裙襦五百餘具,以充散妓之服,擬五月五日於𤣥武門遊戲,非所以為子孫法也。 《唐新語》曰:「端午日,明皇賜宰臣鍾乳,宋璟既拜賜,而命醫人鍊之,醫請將歸家,鍊子弟諫曰:此乳珍異他者,不如今付之歸,恐招欺換。璟誡之曰:自隱爾心,然疑他心耶?仗信示誠,猶恐不至,時有猜責,豈可得乎? 《唐書》曰:「肅宗端午日,召見山人李唐,方擁幼女,顧唐曰:我念之無怪也。唐曰:太上皇今日亦當念陛下」。帝泫然涕下,內制于張后,卒不敢謁西宮。 《陜西志》曰:唐肅宗時,張嘉字伯達,以五月五日生名五郎。少好儒術,以節義自負。年十五,游長安,與李泌長源為友。祿山叛,詣闕上書,補參軍。平賊有功,為雲居宰,有善政,邑人立祠祀之。 癸辛雜志曰:宋徽宗以五月五日生,以俗忌,因改作十月十日為天寧節。 《困學齋雜録》曰:金轉運田特秀,字彥實,易縣人。大定十九年進士,所居里名半十行,第五以五月五日生小名,五兒年二十五,應鄉、府、省、殿四試,俱第五名,年五十五,以八月十五日卒。
7
五月五日三。
8
原祭屈。 祠陳上詳五月五日一誠謝承《後漢書》曰:「陳臨為蒼梧太守,推 而理導人,以孝悌臨徵去。後本郡以五月五日祠臨東城門,上令小童潔服舞之」。 朱索 赤符俱詳五月五日 采朮 角黍《養生要集》曰:「朮味苦小,溫生漢中南鄭山谷,五月五日,采之 」。范汪《祠制》曰:「仲夏薦角黍」。。 浴蘭 懸艾俱詳五月五日一 葅龜。 烹鶩《風俗通》云:先節一日以菰葉裹黏米,栗棗,以灰汁,煑令熟節,日又煑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麻蓼,名曰葅,龜節日啖之,黏米,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包裹之象也。龜甲表肉裏陽外陰內之形,所以贊時也。 下詳五月五日一。梟羮。 蒲酒樂府注云:「漢令,郡國賜梟,五月五日為梟羮,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 。《歲時記》云:端午以菖蒲。或縷,或屑泛酒」。。 厭兵繒。 《續命縷裵元新語曰:「五月五日,集五綵繒,謂之辟兵」。五下詳。五月 ,日一」。 百索繞臂。 五綵纏筒。上詳五月五日,一 下,詳五月五日二 日叶正陽。 時當中夏。 采蟾蜍之令節 語鴝鵒之佳辰,上詳五月五日一養歲時記以午日取鴝鵒兒毛羽新成者, 之皆善語,必先翦去舌尖。 拯屈原以為俗。 因句踐以成風。荆楚記曰:午日競渡舟檝,拯屈原也。其舟輕,謂之飛鳬注下,詳五月五日一越地傳。 増賀扇 奪標。唐太宗五日,謂長孫無忌、楊師道曰:「五日舊俗,必有服玩相賀,朕今各賀卿,以飛白扇三枚,庶動清風,以増美德。 宋郭功父詩:競渡傳風俗,旁觀亦壯哉櫂爭,飛鳥疾標奪,彩龍囘江影,渾飜錦歡,聲逺震雷,輕生一餉,樂時序密相催」。射團。 蓄藥。開元遺事:宮中端午造粉團角黍貯盤中,以小角弓射之,中者得食。 。荆楚歲時記:端午日,競采雜藥。夏小正云:「此日蓄藥除毒氣」。 五時花 百索粽:《開元遺事》:北朝婦人,五日進五時圗,五時花,施之帳上,粽」。《文昌雜録》:「唐時五日有百索粽」,又有九子。 公主翦鬚。 宮人塗臂。劉公嘉話》:宋謝靈運鬚美臨刑,因施為南海祗洹寺。維摩洹像鬚,寺人寶惜,初不虧損。至唐中宗朝,安樂公主五日鬭百草,欲廣其物色,令馳驛取之,又恐為他人所得,因翦棄其餘, 漢武時,端午日取蜥蜴置之器,飼以丹砂。至明年端午,擣之萬杵以塗宮,人臂有所犯則消,沒不則臂上如赤痣,終身不滅,故蜥蜴得守宮之名。
9
五月五日四。
10
原天節詳五月五日一地臘詳五月五日一 胡廣生世記云:胡廣本姓黃,以五月五日生惡之,甕盛棄江中,胡公見收,養為己子,後登台司。田文生,史記曰:文以五月五日生,父敕勿舉母私舉之。文長啓父曰:「不舉五日子何?父」曰:「及戶不利于父」。文曰:「何不髙其戶,使其不至父賢之,立為嗣」。名鎭惡,宋書:王鎭惡以五月五日生,家人欲棄之。祖猛曰:昔孟嘗以此日生相齊,此兒必興,吾宗乃以鎮惡為名。非不祥」。西京雜記:王鳯以五月五日生其父,欲勿舉其叔曰:「以田文推之,非不祥也」。遂舉之。五日同夏至,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與夏至同。五日共浴戲。習鑿齒與禇常侍書云:「想往日與足下」。及江州五月五日共浴戲,追尋舊約,髣髴玉儀。 五色剛卯,以施門戶《續漢書》云:「仲夏之月,陰氣萌作,恐物不茂,以朱索連葷,以施門戶」。《注》:「漢家以五月五日用朱索連五色剛,卯為門戶,飾止惡祲也」。,五色縷華,以相問遺石虎《鄴中記》云:「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燒死,世人為其忌,故不舉餉食,非也。《北方》五月五日,自作飲食餉神,及作五色縷五色,新盤相問遺,不為介子推也」。。 増香蒲古詞:角黍包金香蒲切玉。鬭草。五日有鬭百草」之戲。歐陽修詩共鬭,今朝勝盈襜百草香」,章簡公詩:「五日看花憐并葉,今朝鬭草得宜男」。 九子:粽端午粽,名不一,又有九子,粽王沂公詩曰:「爭傳九子粽,皇祚續千春」。益智粽盧循遺劉裕以益智粽,益智藥名,以之為粽,言其智力窮也。裕報以續命,湯亦藥名,治中風,不省人事,言循不省事也 戴艾虎》端午,以艾為虎形,或翦綵為虎,粘艾葉戴之。王沂公詩:「釵頭艾虎辟羣邪,曉駕祥雲五色車」。 畫天師》端午,都市人畫天師像,賣置于門上。蘇轍詩:「太醫爭獻天師,艾瑞霧長縈堯母門」。 《仙艾靈絲》王禹玉詩》:「仙艾垂門綠,靈絲繞戶長」。
11
五月五日五。
12
原詩《梁王筠》五日望採拾,曰裁縫逗早夏,㸃畫守初晨,綃紈既妍媚,脂粉亦香新,長綵表良節,命縷應嘉辰,結蘆同楚客,采艾異詩人,折花競鮮彩,拭露染芳津,含嬌起斜盼,歛笑動微頻。獻璫依洛浦,懷珮似江濱。湏待恩光接,中夜奉衣巾」。 北齊魏收五日詩曰:「麥涼殊末畢蜩鳴早欲聞喧林尚黃。鳥浮天已白雲辟,兵書鬼字神印題。靈文因想蒼梧郡,兹日祀陳君」。 《増唐明皇端午三殿宴羣臣詩曰: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藝陳。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張說端午三殿侍宴,應制詩曰:「小暑夏絃應徽音,商管初願齊長命,縷來續大恩,餘三殿褰珠箔,羣臣上玉除,助陽嘗麥彘,順節進龜魚,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書,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今日傷蛇意,銜珠遂闕如」。 杜甫端《午日賜衣詩》曰:「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萬楚五日觀妓詩曰:「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鬭麗華,睂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妬殺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豔醉舞,雙眸歛鬢斜誰道五絲能續命,卻令今日死君家」。 張說《岳州觀競渡詩》曰:「畫作飛鳬艇,雙雙競拂流。炫裝山色變,急櫂水華浮土尚三閭。俗江傳二女遊。齊歌迎孟姥,獨舞送陽侯。鼓發南湖涘,標爭西驛樓。並驅恒詫速,非畏日光遒。 元袁易重午客中》詩曰:「往恨湘纍逺他鄉,楚俗同流傳存弔。祭汨沒見英雄,竹葉於人緑榴花此日紅未湏嗟,旅泊,吾道豈終窮。 虞集端《午節飲客與趙伯髙詩》曰:「龍沙冰井夏初融,簪筆長隨避暑宮,蠟燭煙輕留賈誼,銅盤露冷賜揚雄。南邨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問轉蓬,忽聽滿船歌白苧飜,疑昔夢,倚春鴻」。 明髙啓《端陽寫懷詩》曰:「去歲端陽直禁闈,新題帖子進彤扉,大官供饌分蒲醑,中使傳宣賜葛衣。黃繖廻廊朝旭澹,玉爐當殿午熏微,今朝寂寞江邊臥,閒看遊船競渡歸。 王英端午日《賜觀射柳詩》曰:「鳯皇城上駐龍旂,瑞日含光耀紫微澹蕩蒲風初應節,絪縕花氣半熏衣仗前新築麒麟苑,雲外遥聞虎豹圍。先看聖孫來試馬,指揮兵陣合天機」。 王直端午日觀打毬射柳,應制詩曰:「玉勒千金馬琱文,七寶毬鞚飛驚電,掣仗奮覺星流歘,過成三㨗歡傳第。一籌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 莊㫤端午食,賜粽詩曰:「蓬萊宮中懸艾虎舟滿龍池競簫鼓千官曉綴紫,宸班拜向彤墀賀。重午大官角黍菰,蒲香綵繩萬縷雲霞光天恩敕賜下。丹陛璚筵侑以黃金觴。
13
増序唐駱賓王揚州看競渡序》曰:《夏日江干駕》言:「臨眺於時,桂舟始泛,蘭櫂初遊,便娟舞袖,向渌水以全低,飄颺歌聲,聽清風而更逺,是以臨波笑臉豔出浦之輕蓮,映渚蛾睂,麗穿波之半月,靚妝舊飾,此日爭竒,絃管相催,兹辰特妙,能使洛川廻雪,猶賦陳思,巫嶺行雲,專稱宋玉,凡諸同好,請各賦詩」。
14
伏:
15
原厯忌釋曰:「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四時代謝,皆以相生。立春木代水,水生木,立夏火代木,木生火,立冬水代金,金生水。至於立秋,以金代火,金畏于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故也。 増漢書曰:論功定封,每擇伏日。後漢書曰:六月伏日」。周時無至此,乃有之。師古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于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 《唐書》曰:「大厯四年六月伏日,寒」。 原陰陽書曰:「從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第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後伏,謂之三伏,曹植謂之三旬。 《荊楚歲時記》曰:「伏日進湯餅,名為辟惡」。
16
伏:二
17
原風俗通》曰:戶律,漢中,巴蜀、廣漢自擇伏日俗說:漢中、巴、蜀、廣漢,其地溫暑,草木早生,晩落氣異,中國夷狄畜之,故令自擇伏日。按《漢書》,髙帝分四部之衆,用良平之䇿,還定三秦,席卷天下,蓋君子所因者本也。論功,定封加金帛,重復寵異,令自擇伏日,不同凡俗。 増書儀曰:六月三日伏日。昔賈誼於湘南,六月三庚日有鵩鳥來,時以南方毒惡以助太陽,銷鑠萬物,故損人因避之。後漢書曰:「和帝永元六年,初令伏閉盡日伏,日厲鬼行,故盡日閉,不干他事。 《原典略》曰:「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袁紹軍與紹子弟日共飲宴,常以三伏之際,晝夜飲酒,至於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世說》曰:「郗嘉賓三伏之日,詣謝公炎暑熏赫,雖復當風,交扇猶霑汗,流離謝著,故絹衣食熱白粥,晏然無異」。 陸翽《鄴中記》曰:石季龍於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日,以冰賜大臣。 増開元遺事》曰:「長安富家子弟劉逸、李閒、衞曠等,家世富豪,而好待士,每至暑伏中,各於林亭內植畫柱,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召長安名姝,間坐,逓請為避暑會,人皆愛羡。 又曰:元載有紫龍䫇拂,色如爛椹三尺,水精為柄,清冷辟塵,拂之有聲,鷄犬驚逸,伏月居室,晝無蠅蚋,夜無蚉蝟。 又曰:「楊國忠鏤冰為鳥獸,繫以金鈴,綵絲遺贈王公。 又曰:「唐都人伏天於風亭,水榭雪檻,冰盤浮瓜,沈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罷。 月令廣義曰:「燕京每歲初伏起,錦衣衞日用旗鼔迎,象出宣武門外濠內,洗濯,三伏而止,觀者如堵」。
18
伏:三
19
原金藏。 《火升》上詳伏一肜,夏侯湛《大暑賦》曰:「三伏相仍徂暑,肜 上無纖,雲下無微風,扶桑赩以増燌,大火華其南升」。 秦祠 漢擇。《史記》曰:秦徳公三年,初為伏祠。注云:六月上伏日,秦始置一下詳伏。 亢陽 徂暑王彪之《井賦》曰:「三伏焦暑,亢陽重授,輕飇不扇纖,雲不覆火」。下見 升注。 勞酒 薦瓜《漢書》曰:「楊惲報孫㑹宗。書曰: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薦崔寔《四民月令》曰:初伏 麥瓜于祖禰」。。 賜東方。 祠黃石,漢書曰:東方朔為郎,伏日詔賜諸郎肉,朔獨拔劔割肉,謂其同官曰:伏日當早歸,請受賜」。即懷肉而去。上問朔曰:「肉不待詔而去,何也?」上令自責,朔曰:「受賜不待詔,何無禮也?拔劔割肉,一何壯也?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君,又何仁也?上笑曰:令生自責而反自譽。復賜酒一巵,肉百斤,遺細君 。史記曰:張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後十三年,從髙祖過濟北,果見榖城山下,黃石取而寶祠之。留侯死,并黃石葬,每上冢,伏臘祠黃石。秋夏交會之辰。 金、火伏藏之日 謝公食白粥之辰,方朔割賜肉之日。 増食粥。 進餅上詳伏二下詳伏一 磔狗禦災。 養羊供費《史記諸侯年表》:秦德公二年,初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禦蟲災。 潘岳《閒居賦》:養羊酟酪,以供伏臘之費」。 麥瓜薦祖 荷葉飲賓上詳薦瓜,注 雜俎,魏正始中,鄭公慤三伏之際,率賓僚避暑,取荷葉盛酒,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輪囷如象鼻,與賓僚傳噏之,名曰碧筒酒,歷下人皆效之。至今歷城北有使君林。
20
伏:四
21
原酒食之會,《漢舊儀》云:厲鬼所行,故伏。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羊酪之供,詳養羊注。三伏始奏,嵇含《困熱賦序曰:于夏則崇暑,在冬則増寒。三伏之節,始奏商秋之辰。□□陋巷,不來清風,短廡不足増蔭並天而寒暑殊同世而憂樂異。初伏啓新,見潘岳詩。 三伏之秋《陰陽書》曰:「立秋後初庚為末伏」。,一時之暑《典略》 《増驕陽》《杜詩三:伏忽已過驕陽化為霖欲歸瀼西宅,阻此江浦深」畏景》《王言史詩曲「池煎畏景,髙閣絶微飇」。《潘岳詩》:「南陸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啓新節,隆暑方赫曦」。 建冰臺,鄴中記》:石季龍于冰井臺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賜大臣。按冰井、銅雀、金虎三臺,皆曹操建,在彰德府臨漳縣。琢冰山。天寶遺事:楊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成山,周圍於宴席間,客雖酒酣,而各有寒色,至有挾纊者,又以冰鏤鳯獸之象送王公家,冰以藥固之,數日不消潰。 金畏於火,詳,伏一。陰迫於陽。顔師古曰: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
22
伏:五
23
原詩晉程曉詩曰:「平生三伏時,道路無行車,閉門避暑臥,出入不相過。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主人聞客來,頻蹙奈此何搖扇膊中疼,流汗正滂沱。傳誡語髙明,熱行宜見訶」。 晉潘岳懷縣詩》曰:「南陸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啓新節,隆暑方赫曦。朝想慶雲興,夕馳白日移,揮汗辭中宇,登城臨清池,涼風自逺集,輕衿隨風吹。靈圃曜華果,通衢列髙椅。 《増明文徵明伏日》詩曰:「九衢三伏漲,黃塵,病髮蕭蕭罣葛巾正好關門消,永日可堪曳履見,時人驚風梧葉常,疑雨窺戶薇花,不是春睡起北窗修,茗供月團香細石泉新。
24
七月七日一
25
原崔寔《四民月令》曰:「七月七日,曝經書,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咸懷私願。或云:見天漢中有奕奕,正白氣如地河之波,輝輝有光曜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乞願三年乃得。 又曰:「七月七日作麪,合藍丸及蜀漆丸、《曝經》書及衣裳。 周處《風土記》曰:「七月七日,其夜灑埽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織女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祚者」。 《荆楚歲時記》曰:「七夕,婦人結綵樓一作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宋孝武七夕詩曰:「迎風披綵縷,向月貫元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得。 《増歲時紀事》云:七夕,俗以蠟作嬰兒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生子之祥,謂之「化生,本出於西域,謂之「摩睺羅」。唐詩曰:「水拍銀,盤弄化生」。 《歲時雜記》云:七月六日有雨,謂之洗車,雨七日,雨曰灑淚雨」。 《金門歲節記》云:「洛陽人間乞巧造明星酒裝,同心繒」。 焦林《大斗記》云:「天河之西有星,煌煌與參俱出,謂之牽牛。天河之東有星微微,在氐之下,謂之織女,世謂之雙星。
26
七月七日二。
27
原《漢書》曰:「武帝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 《漢武故事》曰:「七月七日,上於承華殿齋正中,忽有一青鳥從西方來集殿前,上問東方朔朔曰:此西王母欲來也。有頃,王母詳鳥。 増漢武內傳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漢武帝闕廷東方,朔於朱雀窗中窺母時,母以桃七枚獻帝,帝欲留核種之,母笑曰:此桃千年生花,千年結實」。指方朔曰:「此兒三偷桃矣!」 原《西京雜記》曰:漢綵女嘗以七月七日穿鍼於開襟樓。 《列仙傳》曰:「陶安公者,六安鑄冶師。行火者,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與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龍」。 又曰:「王子喬見柏長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緱氏山頭」。至時,乘白鶴在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人,數日而去。 《續齊諧記》曰:「桂陽成,武丁有仙道,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當渡河」。諸仙悉還宮。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答曰:織女暫詣牽牛,世人至今云織女,嫁牽牛也。 《増風土記》曰:魏時人或問董勛云:「七月七日為良日,飲食不同於古,何也?」勛云:七月黍熟,七日為陽數,故以糜為珍」。今此日唯設湯餅,無復有糜矣。原王隱《晉書》曰:魏武辟髙祖,髙祖辭以風痺,時七月七日,髙祖方曝書,令史竊知以告,重遣辟之,懼而應命。竹林七賢論》曰:阮咸,字仲容,籍兄子也。諸阮頗善居室,內足於財,惟籍一巷,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莫非綈錦籍。兄子咸時總角,乃竪長竿標大布犢鼻褌於庭中,曰:「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世說》曰:「郝隆七月七日,見鄰人皆曝曬衣物,隆乃仰臥出腹云曬書。 《輿地記》曰:「齊武帝起層城觀,七月七日,宮人多登之穿鍼,世謂之穿鍼樓」。 《後魏書》曰:「道武七月七日,生於參合殿。 増《紀事》云:李行言中宗時為給事中,能唱《歩虛歌》,帝七月七日,御兩儀殿會宴,命為之行言於御前長跪,作三洞道士音詞歌數曲,貌偉聲暢,上頻歎美。 天寶遺事》曰:「帝與貴妃每至七月七日夜,在華清宮遊宴時宮,女輩陳瓜花酒饌,列於庭中,求恩於牽牛、織女星也。又各捉蜘蛛,閉於小合中,至曉開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間亦效之。 《雜異書》曰:「時有女子尚幼,七夕見家人出㕔,望候天門開,獨在室中不出,曰:若合當見者,雖暗室中亦應見之」。至夜,深忽見天上門開,雲氣赫奕,因求富及長嫁,而富家累鉅萬。 《五國故事》曰:南唐後主李煜,每七夕延巧,必命紅白羅百匹,以竪為日宮、天河之狀,一夕而罷,乃收之。
28
七月七日三。
29
原泛星 《飛月》,上見謝莊《七夕詠牛女詩》詩,下見顏延之織女贈牽牛。 乘鶴奔龍上詳七月七日一牛下見謝惠連七夕詠牽 詩》 天路 《星河》徐爰牛女詩曰:「結彩彪天路,頽芳,菲靈臺闐王鑒七夕織女》詩曰:「隱隱驅千乘,闐 越星河」。 雲川 漢渚》王微《七襄怨》詩曰:「藻帳越星波,玉飾渡雲川,光顔測七夕聯句。詩曰:雲扃息遊彩,漢渚起遙。 鳳舄鶴蓋漢武帝內傳》曰:「七月七日,西王母降,武帝戴太眞晨纓之冠履,元瓊鳯文之舄 」。劉楨《魯都賦》曰:「素秋二七,天漢指隅。日暮宴罷,車騎就衢,蓋如飛鶴馬如游魚」。。 羽車 雲輦神仙傳曰:「呉蔡經去家時已老,還更少壯,頭髮皆黑語。家中言七月七日,王君當來。至期日,王方平果來,乘羽車,駕五龍。見」《漢武帝內傳曰:帝登尋眞之臺齋,到七月七日夜,忽 天西南如白雲,起鬱鬰,直來趨宮。後頃西,王母至,乘紫雲之輦,香氣馥郁。 齋心 曬腹漢武帝齋心侍王母,又此月中會日宜齋也。 下詳七月七日一 靈匹 瑞光》謂織女嫁牽牛注,下詳後竇后神光 九光燈、百子池漢武帝內傳曰:「七月七日乃埽,除宮掖之內,張雲錦之帷,然九光之燈,夜二唱。後西王母駕九色斑龍上殿七」。《西京雜記曰:戚夫人侍髙祖,至 月七日,臨百子池。 涼風至 辰,火流。上見蘇彦《七日織女詩宴下,見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 𤣥圃詩。 天漢指隅 夷則應履上詳鶴,蓋注則七月律中夷》 姮娥隨月 織女逐星見《庾肩吾七夕詩》 縷羈五色。 車駐七襄。《西京雜記》云:賈佩蘭在宮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之「相憐愛。 下見梁何遜七夕詩》。 玉露,初下 銀河己橫。白露,故曰玉露。漢下銀河亦曰銀 《三秋佳節》 七夕良辰。 素雲廵濛汜 炎帝收離光。李充《七月七日詩》云:北極躔衆星,璇璣運天綱。素雲廵濛汜,炎帝收離光。 青鳥西方來。 赤龍東南上俱詳七月七日一 白鶴翔山上。 青鳥來殿前《列仙傳》日下,詳七月七、 一 蔡經鳴鼓還家。 王喬舉手謝世,《神仙傳》:蔡經事方平,去家十餘年,忽還,謂家人曰:「七月七日,王君來到期,可多作數百斛飯以供從官」。至日,果然聞金鼓簫管,人馬之聲,從天而下也」。 ,下詳七月七日一。龍駕之亂鳯管。 瓊佩之結雲裳,上見謝脁《賦女》下見蘇彥《詠織 詩》増曝衣。 結字太液池西有漢武帝曝衣樓,七月七日,宮人出衣曝之。 《金門歲節記》:洛陽人家七夕結萬字,造明星酒裝同心繒。 乞巧 種生京師舊俗,七月七夕,貴家多結綵樓于庭鋪,陳磨喝樂、花瓜酒炙筆研鍼線,或兒童裁詩,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柳宗元有《乞巧文》 。又京師舊俗,七月七日以菉豆、小豆、小麥貯磁器,內以水浸之生芽數寸,以紅藍絲縷束之,謂之「種生。于街心綵幙,張設貨賣。 考福 祈壽道書:七月七日為慶生中,會此日地官、三宮、九府、四十二曹同會天水二官、六宮、十八府、七十八曹同考罪福駢感遇集。郭子儀至銀州,夜見左右皆赤光,仰視空中, 車繡幄中,有一美女自天而下,子儀拜祝云:「今七月七夕,必是織女降臨,願賜長壽富貴」。女笑謂曰:「大富貴,亦壽考」。言訖,冉冉升天子儀後,立功貴盛,年九十餘,薨。 獲寶 得梭唐開元中,有李氏為尼,號曰真如。天寶七年七月七夕,忽見五色雲墜地,一囊中有五物,乃寶玉也。至肅宗元年,真如為神人,召往化城見天帝,授以八寶,俾獻于朝。真如乃并前五物,皆獻之星,《秘閣閒話》:蔡州蔡氏每七夕乞巧禱,以酒果忽見流 墜筵中,明日,瓜上得金梭,自是巧思益進。 月帳 雲階羅隱《七夕詩》:「月帳星河次第開,兩情惟恐曙光催,時人不用穿鍼待,沒得心情送巧來。恨杜牧七夕,詩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今年,別恨多最。 明朝洗車雨,不教囘腳渡天河」。 竇后神光 楊妃私誓:《東漢書》:竇后少小頭秃,不為家人所齒,遇七夕,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后出,乃有神光照室,凭唐明皇與楊貴妃避暑驪山宮,七夕夜半,妃獨侍上肩,密語相誓,願世世為夫婦。白樂天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30
七月七日四。
31
《原雲幄》見謝惠連詩河鼓》河鼔謂之牽牛 蠢動登髙,嵇含登髙詩:「七月有七日蠢動思登髙」魚鼈遊嶺黃閏武陵記》云:武陵有一山嶺,有池,可數畞,魚鼈無不備有,其七月七日,皆出遊嶺巔,類族各別」。 鵲橋已成《風俗記》: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織女將渡。詳七月七日一。 鍼鼻之縷庾信《七夕賦》玉匣之衣《庾肩吾七夕詩》 牽牛織女會有期,曹植《九詠》云:「臨囘風兮浮漢渚,目牽牛兮眺織女。交有際兮會有期,嗟痛吾兮來不時。牽牛織女會天河。傅𤣥《擬楚詞》云:「七月七日,牽牛織女會天河」。 増乞願七月七日,祈請于河鼓,織女星祈乞私願。 綺節是夕,乃羅織之節也月殿《謝脁》:月殿清兮雲帷靜兮。 九孔鍼唐宮中七夕夜各執九孔鍼,五色線,向月穿之,梁時則用雙眼鍼萬條絲林杰《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長生殿。見七月七日三楊妃私誓注。七月七日五。
32
原詩古詩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詎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晉潘尼七月七日,侍皇太子宴。《𤣥圃賦》詩曰:「商風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嘉木茂園,芳草被疇」。於是我后以豫以遊。晉李充《七月七日詩》曰:「朗月垂元景,洪漢截皓蒼。牽牛難牽牧,織女守空襄。河廣尚可越,怨此漢無梁」。 晉蘇彥《七月七日詠織女》詩曰:「火流涼風至少昊協素藏,織女思北沚,牽牛歎南陽。時來嘉慶集,整駕巾玉箱。瓊珮垂藻,蕤霧裾結雲裳。釋轡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歡讌未及究,晨暉照扶桑。悵悵一宵促,遲遲別日長。 宋孝武七夕詩曰:「白日傾晩照,弦月升初光,炫炫葉露滿肅肅庭風揚。瞻言媚天漢,幽期濟河梁。服箱從奔軺,紈綺闕成章。解帶遽廻軫,誰云秋夜長。愛敘雙情款,念離兩心傷」。 宋南平王劉鑠七夕詠牛女詩》曰:「秋動清風扇,火移,炎氣歇廣檐含夜陰,髙軒通夕月,安歩廵,芳林傾望極雲闕,組幕縈漢陳,龍駕凌霄發,沈情未申寫,飛光已飄忽。來對眇難期,今歡自兹沒」。 宋謝惠連《七夕詠牛女詩》曰:「落日隱檐楹,升月照簾櫳,團團滿葉露淅淅,振條風蹀足循廣除,瞬目曬曽穹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遐川阻昵愛,修渚曠,清容,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傾河易廻斡,款顏難久悰。沃若靈駕旋,寂寞雲幄空。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宋王僧達七夕月下詩曰:逺山歛氛祲,廣庭揚月波氣往風集隙,秋還露泫柯,節氣既已,孱中宵振,綺羅來歡,詎終夕收淚泣分河。 宋顏延之為織女贈牽牛詩》曰:「婺女儷經星,姮娥棲飛月,慙無二媛靈,託身侍天闕。閶闔殊未暉,咸池豈沐髮。漢陰不夕張,長河為誰越?雖有促晏期,方須涼風發」。 宋謝靈運《七夕詠牛女》詩曰:「火逝首,秋節新明,弦月夕月弦光。照戶秋首風入隙,陵風歩層岑憑雲。肆遙脈徙倚西北,庭竦踴東南覿。紈綺無報章,河漢有駿軛。 宋謝莊七夕夜》,詠牛女,應制詩曰:輟機起,春暮停箱動,秋衿璇居照漢右。芝駕肅河陰。容裔泛星道,逶迤濟煙潯。陸離迎宵佩,倐爍望昏簪。俱傾環氣怨,共歇浹年心。珠殿釭未沫,瑶庭露已深。夕清豈淹沸,弦揮無久臨。 梁武帝七夕詩》曰:「白露月下圓,秋風枝上鮮。瑤臺含碧霧,羅幕生紫煙。妙會非綺節,佳期乃涼年。玉壺承夜急,蘭膏依曉煎。昔悲漢難越,今傷河易旋。怨咽雙念斷,悽悼兩情懸。 梁簡文帝《七夕穿鍼詩》曰:「憐從帳裏出,想見夜窗開。鍼欹疑月暗,縷散恨風來」。 梁柳惲《七夕穿鍼詩》曰:代馬秋不歸,緇紈無復緒。迎寒理,夜縫,映月抽纖縷,清露下羅衣,秋風吹玉柱,流景對秋夕,餘光歘難駐。 梁劉遵《七夕穿鍼詩》曰:歩月如有意情來,不自禁向,光抽一縷,舉袖弄雙鍼。 梁劉孝威七夕穿鍼詩》曰:縷亂恐風來,衫輕羞指現。故穿䨇眼鍼,時縫合歡扇。 梁沈約織女贈牽牛詩》曰:「紅妝與明鏡,二物本相親,用持施㸃畫,不照離居人,往秋雖一照一照還復塵塵,生不復拂蓬首,對河津,冬夜寒如此,寜遽道陽春初商」。忽云至,暫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梁王筠代牽牛答織女詩曰:「新知與生別由來,儻相值,如何寸心中,一宵懷兩事,歡娯未繾綣,倐忽成離異,終日遥相望。祗益生愁思,猶憶今春悲。尚有故年淚,忽遇長河轉。獨喜涼飇至,奔情翊鳳軫,纖阿警龍轡。 梁范雲望織女詩》曰:「盈盈一水邊,夜夜空,自憐。不辭精衞苦,河流未可塡。寸情百重結,一心萬處懸。願作雙青鳥,共舒明鏡前」。 梁劉孝威詠織女詩曰:「金鈿已照曜,白日未蹉跎。欲待黃昏至,含嬌渡淺河」。 梁何遜七夕詩》曰:「仙車駐七襄,鳳駕出天潢。月映九微火,風吹百和香。來歡暫巧笑,還淚已啼妝。別離不得語,河漢漸湯湯。 《梁庾肩吾七夕詩》曰:「玉匣卷,懸衣鍼樓,開夜扉,姮娥隨月落。織女逐星移離前忿,促夜,別後對空機倩語。雕陵鵲填河未可飛」。 又《奉使江州船中七夕詩曰:「九江逢七夕,初弦值早秋。天河來映水,織女欲攀舟。漢使俱為客,星槎共逐流。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鍼樓。北齊邢邵七夕詩曰:盈盈河水側,朝朝長歎息。不恡漸衰苦,波流詎可測。秋期忽云至,停梭理容色,束衿未解帶,囘鑾已霑軾。不見眼中人,誰堪機上織。願逐青鳥去,暫因希羽翼」。 《隋江總七夕》詩曰:漢曲天榆冷,河邊月桂秋。婉孌期今夜,飄颻渡淺流。輪隨列宿動,路逐綵雲浮。橫波飜瀉淚,束素反緘愁。此時機杼息,獨向紅妝羞。隋王眘《七夕》詩曰:天河橫慾曉鳳駕,儼應飛落月移妝鏡。浮雲動別衣,歡逐今宵盡。愁隨還路歸,猶將宿昔淚,更上去年機。 隋張文恭七夕詩》曰:「鳳律驚秋氣龍梭靜,夜機。星橋百枝動,雲路七香飛映月囘雕扇,凌霞曳綺衣,含情向華幄,流態入重闈,歡餘夕,漏盡,怨結曉驂歸,誰念分河漢,還憶兩心違。 唐杜審言七夕詩》曰:「白露含明月,青雲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増又奉和七夕宴兩儀殿,應制詩曰:「一年銜別怨,七夕始言歸,歛淚開星靨,微歩動雲衣天,迥兔欲落河,曠鵲停飛那堪盡,此夜復往弄殘機」。 李嶠《七夕應制詩》曰:靈匹三秋㑹,仙期,七夕過。査來人泛海,橋渡鵲填河。帝縷升銀閣,天機罷玉梭。誰言七襄詠,重入五絃歌。 劉憲《七夕應制詩》曰:秋吹過雙闕,星仙動二靈,更深移月鏡,河淺度雲軿。殿上呼方朔,人間識武丁。天文兹夜裏,光映紫微庭。 趙彥昭《七夕應制詩》曰:「青女三秋節,黃姑七日期。星橋度玉珮,雲閣掩羅幃。河氣通仙掖,天文入睿詞。今宵望靈漢,應得見蛾睂」。 李乂《七夕應制詩》曰:「桂宮明月夜,蘭殿起秋風。雲漢彌年阻,星筵此夕同。倐來疑有處,旋去已成空。睿作鈞天響,魂飛在夢中」。 蘇頲《七夕應制詩》曰:「靈媛乘秋發仙裝,警夜催月光。窺欲渡,河色辨應來機石天文。寫鍼樓御賞,開竊觀青鳥。至疑向鵲橋廻。 髙宗七夕宴𤣥圃詩》曰:「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俱歎三秋阻,共敘一宵歡。璜虧夜月落,靨碎曉星殘。誰能操機杼,纖手濯清瀾。 又曰:「霓裳轉,雲路鳳駕凌天潢,虧星凋,夜靨,殘月落朝璜。促歡今夕促,長離別後長。輕梭聊駐織,掩淚獨悲傷」。 許敬宗《奉和七夕宴𤣥圃應制詩曰:「牛閨臨淺漢,鸞駟渉秋河。兩懷縈別緒,萬縷慶停梭。星模鏡裏靨,月寫黛中蛾。奈許今宵度,長嬰離別多」。 又《七夕賦》詠成篇詩曰:「一年抱怨嗟長別,七夕含態始言歸,飄飄羅韤光天步灼灼新妝鑒月輝。誰催巧笑開星靨,不惜呈露解。雲衣所歎卻隨更漏盡掩泣還弄昨宵機」。 何仲誼《七夕賦》詠成篇詩曰:「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嬾。調梭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逺。渡河歷歷金星疑,施珮冉冉雲衣似曳羅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宋之問牛女詩》曰:「粉席秋期緩,鍼樓別怨多。奔龍爭渡月,飛鵲亂填河。失喜先臨鏡,含羞未解羅。誰能留夜色,來夕倍還梭」。沈佺期《曝衣篇》詩曰:君不見昔日,宜春太液邊。披香畫閣與天連,華燈灼爍九微映。香氣氛氳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人傳織女牽牛客,宮中擾擾曝衣樓。天上娥娥紅粉席,舒羅散縠雲霧開,綴玉垂珠星漢廻。朝霞散綵羞衣架,曉月分光劣鏡臺,上有仙人長命綹。中看玉女迎歡繡。玳瑁筵中別作春,珊瑚窗裏飜成晝,椒房金屋寵新流,意氣驕奢不自由。漢文宜惜露臺費,晉代湏焚前殿裘。 崔顥《七夕詩》曰: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鍼線。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長信深陰夜轉幽,瑶階金閣數螢流,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斗牛。 祖詠七夕詩曰:「閨女求天女,更䦨意未䦨。玉庭開粉席,羅袖捧金盤。向月穿鍼易,臨風整線難。不知誰得巧,明旦試相看」。 杜甫《牽牛織女》詩曰: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神光意難候,此事終朦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曽空。世人亦為爾,祈請走兒童。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悽房櫳。曝衣徧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初筵●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舅姑事,敢昧機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茍齟齬,丈夫多英雄。 孟浩然他鄉,《七夕》詩曰: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鍼,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澄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王灣閏月七日《織女》詩曰:「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閏,應得兩囘歸」。 元呉師道七夕詩》曰:木槿籬邊絡緯哀,臥看河漢逺天廻。西風不管扁舟客,吹下樓頭笑語來。 趙孟頫《七夕詩》曰:初月纖纖照露臺,枉將瓜果鬧嬰孩。今宵自有經年約,何暇閒?情送巧來。 張昱《七夕詩》曰:「乞與人間巧,全憑此夜秋。如何鍼線月,容易下西樓。 明盧柟《七夕詩》曰:「銀闕含秋星欲爛,天孫脈。脈度河漢仙,鬟玉珮那可。聞佳人夜半開簾看階前,月色疑有霜,獨坐穿鍼向畫廊,東方日出烏鵲曉,天上人間枉斷腸。
33
原賦周庾信《七夕賦》曰:「兔月先上羊燈次,安覩牛星之曜景,視織女之䦨干」。於是秦娥麗妾趙豔,佳人窈窕,名燕逶迤,姓秦,嫌朝妝之半,故憐晩飾之全新,此時幷捨房櫳,共往庭中,縷條緊而貫矩,鍼鼻細而穿空。 南齊謝脁七夕賦》曰:「金祇司矩,火曜方流。素鍾當御,夷則鳴秋。朱光既夕,涼雲始浮。盈多露之藹藹,升夜月之悠悠。步廣庭而延睞,屬天媛而淹留。嗟斯靈之淑景,招好仇於服箱。厭白玉而為飾,霏丹霞而為裳。廻龍駕之容裔,亂鳳管之淒鏘。軾帝車而捐玦,凌天津而上翔。悵漢渚之夕漲,欣河廣之既梁。臨瑶席而宴語,緜含睇而蛾揚。嗟蘭夜而難永,泣會促而怨長。忌纖阿之方駕,吝長庚之末光。撫鳴琴而修怳,浩《安》歌而自傷。歌曰:月殿清兮桂醑酬,雲幄靜兮香風浮。龍鑣蹀兮玉鑾整,睠星河兮不可留。 増唐王勃《七夕賦》曰:若夫乾靈鵲讖之端,地輔龍驂之始。憑紫都而授厯,按𤣥丘而命紀。鳳毛鍾桂閫之祥,麟角燦椒庭之祉。馳朱軒於九域,振黃麾於萬里。抗芝館而星羅,擢蘭宮而霧起。則有皇慈霧洽,聖渥天浮。庭分玉禁,邸瞰金樓。翦鳬洲於細柳,披鶴籞於長楸。啓魚鈴而分帝術,授虹璧而控神州。擁黃山於石磴,洩𤣥灞於銅溝,列瑶窗而送燠,闢銀牓而迎秋。君王乃排青幌,搖朱舄,戒鵷輿,靜鸞掖。繞霞廊而轉步,傃雲阡而縱跡。嘯陳客於金牀,命淮仙於桂席。翔翠䍐於雲甸,迎簫吹於鳳驛。佇靈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於時玉繩湛色,金漢斜光,煙淒碧樹,露濕銀塘。視蓮潭之變彩,見松院之生涼。引驚蟬於寶瑟,宿蘭燕於瑶筐。緑臺兮千仞,赩樓兮百常。拂花筵而慘惻,披彩序而徜徉。結遙情於漢陌,飛永睇於霞莊。想佳人兮如在,怨靈歡兮不揚。促遥悲於四運,味遺歌於七襄。於是虯檐晩靜,魚扃夜飾,忘帝子之光華,下君王之顔色。握犀管,展魚牋,顧執事,招仲宣。仲宣跪而稱曰:臣聞九變無津,三靈有作,布元氣於浩蕩,運太虛於寥廓。辨河鼓於西壖,下天孫於東堮。循五緯而清黃道,正三衡而澄紫。落海人支石之機,江女穿鍼之閣。鄙陳情於春念,擬仙契於秋諾。於是光清地㞯,氣歛天標。霜凝碧宙,水瑩丹霄。躍麟軒於霧術,褰斾羽於星橋。徵赤螭而架渚,漾青翰而乘潮。停翠梭兮卷霜縠,引鴛杼兮割冰綃。舉黃花而乘月豔,籠黛葉而卷雲嬌。撫今情之恨促,指來緒而傷遥。既而丹軒萬拱,紫芳千籥。仙御逶遲,靈徒擾弱。風驚雨驟,煙廻電爍。媧皇召巨野之龍,莊叟命雕陵之鵲駐麟。駕披鸞幕,奏雲懸,汎霞。酌碧虯玉室之饌,白兔銀臺之藥,荷葉赬鮫芙蓉青雀,上元錦書傳寶字,王母瓊箱薦金約綵襻魚頭比目縫香緘。燕尾同心。縛羅帳,五色懸,珉砌百枝。然下芸幬而暱枕,弛蘭服而交筵。託新歡而密勿,懷往眷而潺湲。於是羈鸞切鏡,旅鶴驚絃。悲侵玉履,念起金鈿。儼歸裝而容曳,整還蓋而遷延。洞庭波兮秋水急,關山晦兮夕霧連。謂河漢之無浪,似參商之永年。君王乃背雕砌,陟元室。沖想自閒,神情如逸。痛靈妃之稀偶,喜沈思之可畢。荊豔齊升,燕佳並出。金聲玉貎,蕙心蘭質。珠櫳綺檻,北風臺繡戶。雕窗南向,開響曳紅雲。歌面近香,隨白雪,舞腰來。掩清琴而獨進,凌絳樹而輕廻。盧女黃金之椀,張宗碧玉之杯。奉君王於終夕,夫何怨於良媒。俄而月還西漢,霞臨東沼。鳬氏鳴秋,雞人唱曉。玉關控鶴,瓊林飛鳥。君王廼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矜雅範而霜厲,穆沖衿而煙渺。迎十客,召三英。香涵蔗酎,吹肅蘭。旌娃館疎兮緑草積,歡房寂兮紫苔生。聳詞鋒於月徑,披翰藪於雲扃。方絶元凱而髙視,豈與梁楚而駢聲。
34
御定淵鑑類函卷十九
URN: ctp:ws976244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