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卷二百八十一

《卷二百八十一》[View] [Edit] [History]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1
○宗室部 領鎮第四
2
後魏南安惠王禎,景穆帝子。孝文即位,除涼州鎮都大將。尋以綏撫有能,加都督西戎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領護西域校尉、儀同三司、涼州刺史。徵為內都大官。出為使持節、侍中、本將軍、開府、長安鎮都大將、雍州刺史。後以罪削除封爵,以庶人歸第。孝文南伐,禎從至雒。及議遷都,禎首從大計。帝以禎議定,遷都,復封爵。出為鎮北大將軍、相州刺史。
3
禎子獻武王英,孝文時為平北將軍、武川鎮都大將、假魏公。未幾,遷都督梁益寧三州諸軍事、安南將軍、領護西戎校尉、仇池鎮都大將、梁州刺史。尋鎮荊州。
4
英子文莊王熙,自光祿勳除平西將軍、東秦州刺史,進號安西將軍。尋以本將軍授相州刺史。
5
熙弟誘,自衛尉少卿出為右將軍、南秦州刺史。
6
英孫魯郡王肅,莊帝初,除散騎常侍,出為後將軍、廣州刺史。後除衛將軍、肆州刺史。
7
城陽康王長壽,景穆帝子。自征西大將軍、外都大官出為沃野鎮都大將,在鎮甚有威名。
8
長壽子懷王鸞,孝文時,自外都大官出為持節、都督河西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領護西戎校尉、涼州鎮都大將。改鎮立州,以鸞為涼州刺史、姑臧鎮都大將。後除使持節、征南大將軍、都督豫、荊、郢三州、河內、山陽東郡諸軍事。又除冠軍將軍、河內太守,轉并州刺史。宣武初,除平東將軍、青州刺史,轉安北將軍、定州刺史。
9
鸞子文獻王徽,孝明時,除右將軍、涼州刺史。徽以徑途阻遠,固請不行。除散騎常侍。其年,除後將軍、并州刺史,加安北將軍,拜安西將軍、秦州刺史。詔書旦至夕發,徽以將之秦部,請詣闕恭授,仍表啟固陳請,不之職。莊帝踐祚,拜司州牧。
10
徽弟顯恭,為荊州刺史。莊帝既殺爾朱榮,乃除顯恭使持節、都督晉建南汾三州諸軍事、鎮西將軍、兼尚書左僕射、西北道行臺、晉州刺史。
11
安定靖王休,景穆帝子。孝文初,庫莫奚寇邊,以休為使持節、侍中、都督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領護東夷。
12
校尉、儀同三司、和龍鎮將休,撫防有方,賊乃款附。入為中都大官。蠕蠕犯塞,出為使持節、征北大將軍、撫冥鎮大將。
13
休子燮,宣武初,襲拜太中大夫,除征虜將軍、華州刺史。後為豳州刺史。
14
燮弟永平,為征虜將軍、南州刺史。
15
永平弟東萊王貴平,莊帝時,除平北將軍、南相州刺史。廢帝時,以本任官行青州事。還,除車騎將軍,加散騎常侍,出為青州刺史。
16
章武王彬,景穆帝孫,繼章武敬王。後出為使持節、都督東秦、豳、夏三州諸軍事、鎮西大將軍、西戎校尉、統萬鎮都大將、朔州刺史。是時吐京胡反,詔彬持節、假平北將軍,行汾州事,率并、泗之眾往討之。胡平,仍除征虜將軍、汾州刺史。
17
彬子融,為征虜將軍,別將南討,大摧梁眾。于時揚州刺史元嵩為奴所害,敕融行揚州事。尋除假節、征虜將軍、并州刺史。又為宗正卿,以本官行瀛州事,遇疾不行。未幾,除散騎常侍、平東將軍、青州刺史。還為秘書監,遷撫軍將軍,領河南尹。
18
融弟東安王凝,莊帝時,除持節、安東將軍、兗州刺史,轉濟州刺史。
19
樂陵密王思譽,景穆帝孫、繼樂陵康王胡兒後。孝文時,為鎮北大將軍、北征大都將。後除使持節、本將軍、領護匈奴校尉、都督、中軍都將。出為使持節、鎮東大將軍、和龍鎮都大將、營州刺史、領護東夷校尉。
20
思譽子惠王。景略,宣武時襲封,拜驍騎將軍,除持節、冠軍將軍、幽州刺史。
21
景略弟洪略,為中軍將軍、行東雍州刺史。
22
陽平莊王順,景穆帝孫。自懷朔鎮大將除朔州刺史。景明元年,薨於青州刺史。
23
熙弟廣陵康侯衍,為梁州刺史,轉徐州刺史,卒於雍州刺史。衍弟欽,為司州牧。
24
濟陰王鬱,景穆帝孫。位開府,為徐州刺史。
25
鬱弟之子靜王誕,累遷齊州刺史。
26
鬱弟麗,字寶掌。宣武時,拜雍州刺史,遷冀州刺史。
27
汝陰威王逞,景穆帝孫。卒於齊州剌史。
28
逞子慶和,為東豫州刺史。
29
逞弟遄,栽士,稍遷營州刺史。
30
宓茗芬,遄栽士為齊州刺史,又遷秦州雍州刺史。廣平文貞王匡,景穆帝孫,繼廣平殤王雒侯。後宣武親政,除肆州刺史,遷恒州刺史。後為光祿大夫、兼宗正卿。出為兗州刺史,又除平州刺史,徙青州刺史。尋為關右都督、兼尚書行臺。
31
安樂王長樂,文成第二子。獻文承明元年,以太尉出為定州刺史。
32
長樂子詮,襲爵。宣武初,為涼州刺史,後除定州刺史。詮子鑒,襲爵。後除相州刺史。
33
齊郡王子琛,繼河間王若後。宣武時,拜定州刺史。孝明時,為都官尚書,出為秦州刺史。
34
安豐王猛,文成第六子。孝文太和中,加侍中,出為鎮都大將、營州刺史。
35
猛子延明,襲爵。孝明時,為豫州刺史,遷都督、徐州刺史。
36
咸陽王禧,獻文第二子。孝文太和中,自侍中、驃騎大將軍、中都大官出為使持節、開府、冀州刺史,孝文餞於南郊。後禧朝京師,將還州,孝文親餞之,賦詩敘意。加禧都督冀、相、兗、東兗、南豫、東荊六州諸軍事。有司奏冀州人蘇僧系熱千人,稱禧清明有惠政,請世胙冀州。詔曰:「利建雖古,未必今宜。經野繇君,理非下請。邑采之封,自有別式」。入除司州牧、都督司豫荊郢雒東荊六州諸軍事,開府如故。
37
趙郡王幌孜,牡諶子。孝文太和中,自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領吏部尚書,拜使持節、都督南豫、郢、東荊三州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豫州刺史。及帝南伐,以晃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都督關右諸軍事,給銅虎符十,別賜詩書。尋除都督冀定瀛三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冀州刺史,開府如故。後轉特進、司州牧蛔於鬃蘊子中庶子。出為冠軍將軍、岐州刺史。以罪罷州。還,除大司農卿。又除散騎常侍、平北將軍、幽州刺史。
38
謐兄諶,累遷後將軍、肆州刺史,固辭不拜。後為黃門侍郎,進號安南將軍、光祿大夫。出為散騎常侍、中軍將軍、相州刺史。
39
諶弟譚,自羽林監出為高陽太守,為政嚴斷。孝明初,入為直閣將軍,遷光祿少卿,行南兗州事。除征虜將軍、涇州刺史。又為安西將軍、秦州刺史。
40
廣陵王羽,獻文第五子。孝文遷都之後,北蕃入夷,多有未悟。羽鎮撫代京,內外肅然。及車駕南伐,羽進號衛將軍,除使持節、都督青齊光南青四州諸軍事、征東大將軍、開府、青州刺史。孝明即位,遷司州牧。羽子欣,孝明時,自通直散騎常侍、北中郎將出為冠軍將軍、荊州刺史,轉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欣在二州,頗得人和。出帝時,加太師、開府,襲封廣陵王,除太傅、司州牧。
41
高陽王雍,獻文子。孝文太和中,自散騎常侍除使持節、鎮北將軍、相州刺史,常侍如故。宣武初,遷使持節、都督冀相瀛三州諸軍事、征北大將軍、開府、冀州刺史。雍在二州,微有聲稱。入拜驃騎大將軍、司州牧。雍子端,自散騎常侍出為安東將軍、青州刺史。時梁武遣將寇逼徐、揚,除端撫軍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使持節、東南道大使,處分軍機。事平,拜鎮軍將軍、兗州刺史。
42
端弟誕,孝靜初,拜侍中、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司州牧。
43
北海王詳,獻文子。孝文太和中,累加侍中、秘書監。趙郡王晦耙韻晷興,局菽痢。
44
詳子顥,自都官尚書出除散騎常侍、撫軍將軍、徐州刺史。尋為御史,彈奏除名。其後賊帥宿勤、明達、叱千、騏ら等寇亂豳、華諸州,乃復顥王爵。以本將軍加使持節、假征西將軍、都督華、豳、東秦諸軍事、兼左僕射、西道行臺。以功進號征西將軍。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相州刺史。顥弟自黃門郎出除平北將軍、相州刺史。
45
彭城王勰,獻文子。孝文太和中,從征沔北,除使持節、都督南征諸軍事、中軍大將軍、開府。孝明時,為使持節、侍中、都督冀定幽瀛營安平七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開府、定州刺史。又以本官領揚州刺史。
46
勰子劭,起家宗正少卿,除使持節、假散騎常侍、平東將軍、青州刺史。
47
劭子韶,襲爵。武定末,為司州牧。
48
劭兄子直,累遷給事黃門侍郎。出為冠軍將軍、梁州刺史。
49
京兆王愉,孝文子。太和末,拜都督、徐州刺史。宣武初,為參軍將軍,遷中書監,出為冀州刺史。
50
北齊平秦王歸彥,神武族弟。武成時為司徙,威權振主,乃拜太宰、冀州刺史。
51
任城王水,皆神武子。武平初,遷太師、司州牧。出為冀州刺史,加太宰,遷右丞相都督、青州刺史。
52
隋義城公處綱,高祖族父。開皇中,以右領軍將軍出拜蒲州刺史,吏民悅之。進位大將軍,遷秦州總管。
53
滕穆王瓚,高祖母弟。開皇初,拜雍州牧。
54
瓚子綸,開皇初,拜邵州刺史。
55
衛昭王爽,高祖異母弟。開皇中,拜雍州牧,累遷左領軍大將軍,權領并州總管,轉梁州總管,所治甚有聲。河間王爽,高祖從祖弟。開皇初,自右衛大將軍出拜寧州總管。後數載還京。未幾,拜蒲州刺史,得以便宜從事。每晉王入朝,弘輒領揚州總管。晉王歸藩,復還蒲州。在官十餘年,風教大治。
56
弘子嗣郇王慶,累遷滎陽郡太守,頗有治績。
57
秦孝王俊,高祖第三子。開皇二年,拜柱國、河南道行臺尚書令、雒州刺史。三年,遷秦州總管,隴州諸州盡隸焉。平陳之後,領揚州總管一十四州諸軍事,頗有令聞。高祖聞而大悅,降璽書獎勵焉。
58
荀王秀,高祖第四子。開皇元年,拜益州刺史,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十二年,入為內史令、右領軍大將軍。尋復出鎮於蜀。
59
漢王諒,高祖第五子。開皇十二年,為雍州牧,累加左衛大將軍。十七年,出為并州總管,帝幸溫湯而送之。自山以東,至於滄海,南抵黃河,五十二州盡隸焉。特許以便宜,不拘律令。
60
蔡王智積,高祖弟整之子。開皇初,襲王爵,加開府儀同三司,授同州刺史,儀衛資送甚盛。二十年,徵還。大業七年,授弘農太守。觀德王雄,高祖族子。大業中,檢校鄭州刺史。歲餘,授懷州刺史,尋拜京兆尹。
61
唐永安王孝基,高祖從父弟。武德初,拜陝州總管。
62
廬江王瑗,高祖從父兄子。武德元年,拜信州總管。九年,累遷幽州大都督。
63
襄邑王神符,高祖從父弟。武德四年,累遷并州總管。九年,遷揚州大都督。
64
魏郡公文骷,砩穹少子也。歷幽州都督。
65
膠東公道彥,高祖從父弟神通之子。武德中,授隴州刺史。貞觀初,轉湘州都督,後遷岷州都督。
66
吳國公孝逸,道彥之弟。高宗末,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光宅初,為左王鈐衛大將軍、揚州行軍大總管。
67
郇國公孝協,高祖從父弟叔良之子。貞觀中,累遷魏州刺史。
68
孝斌,孝協弟。官至原州都督府長史。
69
襄武王琛,高祖從父兄安之子。武德中,歷蒲、絳二州總管。及宋金剛陷澮州,時稽胡多叛,轉琛為隰州總管以鎮之。
70
河間王孝恭,琛之弟也。武德二年,授信州總管。三年,以平蕭銑功,遷荊州大總管。又以平輔公┙功,拜揚州大都督。貞觀初,除觀州刺史,與長孫無忌等代襲刺史。
71
孝恭弟濟北郡王,武德中,為始州刺史。
72
弟漢陽公瑰,武德中,代孝恭為荊州都督。貞觀四年,拜宜州刺史。
73
譙國公崇義,孝恭子也。歷蒲、同二州刺史、益州大都府長史,甚有威名。
74
崇義弟晦,乾封中,累除營州都督,以善政聞。
75
淮陽王道玄,高祖從父兄子也。武德中,從太宗討王世充。東都平,拜雒州總管。及府廢,改授雒州刺史。
76
武都郡王道明,道玄之弟也。卒於鄆城刺史。
77
江夏王道宗,道玄從父弟也。武德五年,授靈州總管。貞觀元年,徵拜鴻臚卿。大將經略突厥,入拜靈州都督。十二年,坐免。十三年,起為茂州都督,未行,轉晉州刺史。
78
盧國公景恒,道宗子也。官至湘州刺史。
79
渤海王奉慈,高祖兄子。高宗顯慶中,累遷原州都督。巢王元吉,高祖子。武德元年,授并州總管。并州為劉武周所舀,元吉拜稷州刺史。六年,加隰州總管。
80
荊王元景,高祖第六子。武德八年授安州都督。貞觀初,遷雍州牧。十年,授荊州都督。久之,轉恢荽淌貳。
81
漢王元昌,高祖第七子也。貞觀五年,授華州刺史,轉梁州刺史。
82
豐阜王元亨,高祖第八子也。貞觀二年,拜金州刺史。
83
徐王元禮,高祖第十子。貞觀六年,授鄭州刺史,遷徐州都督。十七年,轉絳州刺史。永徽四年,加司徒,兼潞州刺史。
84
韓王元嘉,高祖第十一子也。貞觀六年,授潞州刺史。十年,加本州都督。高宗末,轉澤州刺史。太后臨朝,授定州刺史。
85
武陵郡王誼,元嘉之次子也。官至濮州刺史。
86
彭王元則,高祖第十二子也。貞觀七年,授豫州刺史。十年,除遂州都督。十七年,拜澧州刺史。
87
鄭王元懿,高祖第十三子也。貞觀七年,授兗州刺史,歷鄭、潞、絳三州刺史。
88
嗣鄭王敬元,懿之子也。官至鄂州刺史。
89
霍王元軌,高祖第十四子也。貞觀元年,拜壽州刺史。十年,授絳州刺史,尋轉徐州刺史。二十三年,為定州刺史。垂拱初,自司徒出為湘州刺史,轉青州刺史。子緒,為金州刺史。
90
虢王鳳,高祖第十五子也。貞觀七年,授鄧州刺史,歷虢、豫、青三州刺史。
91
平陽郡王翼,鳳之長子也。官至庵荽淌貳。
92
定襄郡公宏,鳳第三子也。則天初,為曹州刺史。
93
東莞郡公融,鳳第五子也。垂拱初,為申州刺史。
94
道王元慶,高祖第十六子也。貞觀九年,拜趙州刺史。十年,授豫州刺史。永徽四年,歷滑、徐、沁、衛四州刺史。
95
臨淮王誘,元慶之子也,為澧州刺史。
96
誘弟詢,為壽州刺史。
97
鄧王元裕,高祖第十七子也。貞觀中,歷鄧、梁、黃三州刺史。高宗時,呂壽襄二州刺史、兗州都督。
98
舒王元名,高祖第十八子也。貞觀十一年,拜壽州刺史。後歷許、滑、宋三州,轉石州刺史。在州二十年,垂拱年,除青州,又除鄭州,轉滑州刺史。豫章王ピ名子也,為江州刺史。
99
魯王靈夔,高祖第十九子。貞觀十年,授幽州都督。十四年,授兗州都督。永徽六年,轉隆州刺史。後歷襄、絳、滑、定等州刺史。垂拱元年,授邢州刺史。
100
嗣魯王道堅,靈夔孫也。歷果、龍、吉、冀、洛、汾、滄等七州刺史。開元二十二年,檢校魏州刺史,未行,改汴州刺史。
101
江王元祥,高祖第二十子也。貞觀十一年,授蘇州刺史。高宗時,歷金恢H州刺史。
102
永嘉王髯吭,祥之子。永隆中,為復州刺史。
103
密王元曉,高祖第二十一子也。貞觀九年,授虢州刺史。二十三年,轉潞州刺史。永徽中,歷宣、徐二州刺史。滕王元嬰,高祖第二十二子也。貞觀十五年,授金州刺史。永徽中,遷蘇州刺史,尋轉洪州都督,歷壽、隆二州刺史,梁州都督。
104
吳王恪,太宗子。武德二年,授益州大都督,以年幼不之官。貞觀十二年,授安州都督。高宗即位,拜梁州都督。
105
成王千里,恪長子也,初名仁。永昌元年,授襄州刺史,後改名千里。歷唐、廬、許、衛、蒲五州刺史。神龍初,拜左金吾大將軍,兼領益州大都督、廣州大都督、五府經略安撫大使。
106
張掖郡王琨,仁之弟也。則天朝,歷淄、衛、宋、鄭、梁、幽六州刺史。
107
信安郡王綏之子也。景雲 元年,為德、蔡、衛等州刺史。開元後,轉蜀、濮等州刺史。丁母憂,起復授瀛州刺史。十五年,服除,授朔方節度副大使,知節度事,尋遷節度使。坐事出為衢州刺史,歷滑、懷二州刺史。
108
嗣,吳王祗酥弟也。天寶末,為陳留太守,持節充河南道節度採訪使。
109
濮王泰,太宗第四子也。貞觀二年,授揚州大都督。七年,轉恢荽蠖級,講⒉恢官,除雍州牧。十年,遙領湘州都督。
110
齊王燙,宗第五子。貞觀初,授幽州都督。
111
蜀王侍,宗第六子。貞觀七年,授襄州刺史。十年,轉益州都督。十三年,除岐州刺史。
112
蔣王惲,大宗第七子。貞觀八年,授洛州刺史。十年,拜安州都督。永徽三年,除梁州都督,後歷遂、湘二州刺史。
113
越王貞,太宗第八子。貞觀七年,授徐州都督。十年,除揚州都督。十七年,轉湘州刺史。永徽四年,授安州都督。咸亨中,復轉湘州刺史。則天臨朝,除蔡州刺史。
114
琅邪王沖,貞長子也。歷密、濟、博三州刺史。
115
紀王慎,太宗第十子。貞觀七年,授秦州都督。十七年,遷襄州刺史。永徽元年,拜左衛將軍。二年,授荊州都督,累除邢州刺史。文明元年,轉貞州刺史。
116
嗣紀王澄,慎少子也。歷德、瀛、冀三州刺史。
117
趙王福,太宗第十三子。貞觀十八年,授秦州都督。二十三年,累除梁州都督。
118
曹王明,太宗第十四子也。顯慶中,授梁州都督,後歷虢、蔡、蘇三州刺史。
119
燕王忠,高宗長子。永徽元年,拜雍州牧。顯慶元年,廢忠為梁王,授梁州都督。其年,轉房州刺史。
120
原王孝,高宗第二子也。永徽三年,拜並州都督。顯慶,累除遂州刺史。
121
澤王上金,高宗第三子也。永徽三年,遙授益州大都督。乾封元年,累轉壽州刺史,有罪免削。至永隆二年二月,為沔州刺史。文明元年,為蘇州刺史。垂拱元年,改陳州刺史。永昌元年,為遂州刺史。
122
許王素節,高宗第四子。永徽中,自雍州牧轉岐州刺史,被讒,出為申州刺史。永隆元年,轉岳州刺史,累除舒州刺史。
123
雇跏乩,裾祿程子次子也。睿宗景雲 二年,帶光祿卿,兼幽州刺史,轉左金吾衛大將軍,遙領單于大都護。開元初,歷虢、隴、襄、晉、滑等六州刺史。
124
漢中王嬡沒,實壑次子也。玄宗幸蜀,加漢中郡太守。
125
棣王琰,玄宗第四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太原牧、太原以北諸軍節度大使。天寶元年六月,遙領兼武威郡都督、河西隴右經略節度大使。
126
鄂王瑤,玄宗第五子也。開元十二年,遙領幽州都督、河北道節度大使。
127
光王琚,玄宗第八子也。開元十二年,遙領廣州都督、五府經略大使。
128
儀王遂,玄宗第十二子也。開元十五年,授河南牧。
129
潁王敫,玄宗第十三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大使。安祿山叛,除蜀郡都督、劍南節度大使。
130
永王,玄宗第六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荊州大都督。天寶十五載六月,玄宗幸蜀,至漢中郡,下詔以為山南東路及嶺南、黔中、江南西路四道節度採訪等使、江陵大都督。
131
壽王瑁,玄宗第十八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
132
延王玢,玄宗第二十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安西大都,玄磧西節度大使。
133
盛王琦,玄宗第二十一子也。開元十五年,遙領揚州大都督。及玄宗幸蜀,在路除琦為廣陵大都督,仍領江南東路及淮南、河南等路節度度支、採訪等都使。豐王珙,玄宗第二十六子也。玄宗幸蜀,至扶風郡,授珙武威郡都督,仍領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路節度採訪都使,珙竟不行。
134
彭王僅,肅宗第五子也。至德三年,除僅充河東節度大使。
135
兗王人間,肅宗第六子也。乾元三年,領河北節度。大涇王人廷,肅宗第七子也。乾元三年,領隴右節度大使。睦王述,代宗第三子。大歷十年二月,詔充嶺南節度使營田、五府經略觀察處置等大使。
136
丹王逾,代宗第五子。大歷十年二月,詔領渭北環喚、詼卻笫埂。
137
韓王回,代宗第七子。大歷十二年二月,除汴宋等節度觀察處置等大使。
138
煌踉,齏宗第十三子。大歷十二年二月,除昭義軍節度觀察處置等大使。
139
舒王誼,代宗第三子,照靖太子邈之子也。建中元年,領四鎮北庭行軍、涇原節度大使。三年,詔為揚州大都督,持節荊襄、江西、沔鄂等道節度,兼諸軍行營兵馬元帥。
140
通王諶,德宗第三子。貞元九年十月,領宣武軍節度大使、汴宋等州觀察、度支營田等使。王不出閣。十一年,為河東節度大使,亦不出閣。
141
虔王諒,德宗第四子。貞元二年,領蔡州節度大使、申光蔡觀察等使。十年,領朔方靈鹽節度大使、靈州大都督。十一年十月,以諒領橫海節度大使、滄景觀察等使,王不出閣。十六年,以諒領徐州節度大使、徐泗濠觀察處置等使。
142
建王恪,本名審,憲宗第七子也。元和元年八月,授開府儀同三司、鄆州大都督,充平盧軍淄青等州節度營田觀察處置、陸運海軍、押新羅渤海兩蕃等使。
143
梁郴王友裕,太祖長子也。唐昭宗景福中,太祖令權知許州。乾寧二年,加檢校司空,尋為武寧軍節度留後。四年,太祖下東平,改天平留後,加檢校司徒。光啟元年,再領許州。天復初,為奉國軍節度留後。太祖兼鎮河中,以友裕為護國軍節度留後,尋遷華州節度使,加檢校太保、興德尹。
144
廣王全昱,太祖長兄也。庶人篡位,授宋州節度使。
145
惠王友能,全昱第二子也。末帝時,鎮陳州、鄧王友。
146
邵王友誨,全昱第三子也。末帝時,鎮陝州。
147
後唐睦王存倫,宗異母弟也。同光中,歷恢萁、詼仁埂。
148
魏王繼岌,莊宗子也。莊宗即位於魏州,以繼岌充北都留守。及以鎮州為北都,又命為留守。
149
秦王從榮,明宗第二子也。明宗踐阼,天成初,授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三年,移北京留守,充河東節度使。四年,入為河南尹。
150
末帝長子重吉,閔帝嗣位,出為亳州國練使。
151
晉高祖幼子重睿,開運二年,領秦州。三年春,移領許州。
152
廣王敬,威之弟。ど,高祖從父弟也。帝即位,遙領忠州刺史。天福中,歷曹州防禦使、河陽節度使。開運二年九月,出鎮鄧州。
153
韓王暉,高祖從弟也。天福二年,遙授濠州刺史,遷曹州防禦使。
154
漢高祖建號晉陽,以弟崇為特進、檢校太尉,行太原尹。漢祖將南幸,以崇為北京留守,尋加同平章事。
155
蔡王信,高祖之從弟也。國初,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兼義成軍節度使,尋移鎮許州。
URN: ctp:ws98987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