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續金瓶梅

《續金瓶梅》[View] [Edit] [History]

1 笞永錚煙嗑慊映齷乇堋�
2 秦檜方才密言道:「張浚、趙鼎和岳飛等,久有秘謀,要用兵殺敗金人,求還二帝。
3 這個消息,臣在北邊知此已久。
4 金人見和議不成,必然送回淵聖靖康皇帝回朝。
5 那時節,文武百官只以扶助舊主登極,把皇上仍還藩王的位,天下沒有兩個朝廷的理。
6 休說把前功盡棄,大臣爭權,連這江南一片地輕輕地讓與別人,皇上此身卻放在何處?
7 如今不把這恢複的大臣武將重處幾人,和議終不能成,金人終不肯信。」
8 只這幾句言語,說得高宗膽戰魂飛,把這和議的事如釘入木,牢不可破。
9 這是秦檜大奸似忠,高宗迷而不悟處。
10 因此到了次日,張浚先罷了平章事,安置在永州。
11 明日,趙鼎罷政,除授泉州知府,又貶潮州。
12 又數日,將岳飛、韓世忠召回入朝,盡罷了樞府的兵權,加升王府儀同三司,明是加升,實奪兵柄。
13 詔張俊、劉琦、楊沂中班師。
14 遣王倫入金求和,許以歲幣稱臣,年年納貢。
15 自此以後,秦檜內外專權,高宗任為心腹,百官拱手。
16 一切言官台諫,秦檜布了一班新人,平日講恢複的一個不用。
17 任這些諸生百姓說些不平的話,俱以謗毀朝政流竄,故人人箝口。
18 那金人探知秦檜立了和議,把恢複的局面破了,果然許退河南、陝西地界,使宋朝遣官去管理,以應秦檜的謀。
19 兀術太子故意領了大兵渡河北去,高宗信為和議可久,便是萬全之策。
20 有個樞密編修胡銓,字澹庵,上了一本,專劾秦檜和議之奸,遠竄了廣州,從此人不敢言。
21 隔了一年,金人知宋朝無備,撤回岳元帥、韓世忠、劉琦一班守禦兵馬,又因金主死後撻懶謀反,新立了郎主為君,粘沒喝又亡了。
22 兀術怕宋人乘機叛盟,久占河南,日後攻取不便,即大起人馬,使撒離喝兩路攻取河南、陝西舊地。
23 那宋朝兵馬久已撤回,全憑著和議,忽見金人來攻,哪個是敢守敢戰的?
24 棄了城池到處迎降,又盡為金人占去了。
25 此時秦檜見金人背盟也慌了,怕高宗責他誤國、內外舊臣蜂起參劾,又怕再用張浚回朝,講起恢複,破了和局,日後再沒有個把柄。
26 使人探高宗的口氣,說縱然失了國,也不用張浚一等人,秦檜才知高宗和議已定,牢不可破。
27 有詩嘆高宗之暗:敵國仇深不戴天,卻從奸計願稱藩。
28 敗名猶信和戎好,偷向江南號苟安。
29 當日劉琦、岳飛奉旨去巡撫河南、陝西退回地界,久知金人敗盟,不曾廢弛了兵政。
30 忽然兀術攻取江南,撒離喝攻掠陝西,被劉琦、順昌大殺一陣。
31 兀術自己索靴上馬,圍住順昌七日七夜,被劉琦設計晝夜殺敗,不能取勝,逃回汴梁。
32 岳元帥遣牛皋、張憲把撒離喝戰敗,來接應劉琦,合兵大戰,連勝了十三陣,破了他拐子馬,直趕到朱仙鎮,去汴京四十五里。
33 岳元帥命軍修複宋太祖太宗歷代陵寢,指日過河,嚇得金人全不敢出頭,把汴京得的宋朝寶器連夜使橐駝車輛往北如流水地運去了。
34 金兀術又慮金主新立,朝廷大將軍爭權,不便久留在外。
35 到了次日,見岳元帥兵到朱仙鎮,百姓們在山寨的上千上萬,俱來送羊酒迎兵,兀術次日安排往北拔營而去。
36 不料有一書生扣馬而諫說:「太子不可因一戰失利,輕棄前功,如今秦丞相力主和議,久命大將班師。
37 今日岳元帥立功,秦相決不喜他。
38 只暗暗使人通知秦相,詔他班師,此不戰而坐享太平之福。
39 如此計不行,那時太子北歸未晚。」
40 兀術聞言大喜,一面使精兵把住河口,使岳兵不得過河,一面使奸細往秦相國處求解,把私書封入蠟丸,自有汴京往江南的熟人,星夜飛行去請詔班師不提。
41 戰敗金酋百萬兵,中原指日望清平。
42 何來狂士翻留敵,自古書生敗國成。
43 看官聽說,兀術太子因何與秦檜交密到此好處?
44 原來這秦檜夫人王氏,少年頗有姿色,機巧伶俐,淫邪非常。
45 當初擄在金營,先做了兀術的夫人。
46 過了年餘,哄得兀術歡喜,叫將秦檜來做個記室,又把王氏討與秦檜。
47 王氏時常往營裏去,弄得個兀術昏迷了,兩人非常的情厚。
48 那秦檜又故意將王氏去奉承兀術,以固其好。
49 因此,兀術與秦檜夫妻,三人是一個枕頭上的朋友,如何不相厚。
50 當日不寫書與秦檜,卻使一心腹人叫王伯當,極是能言,帶了五百顆明珠,寫了一封情書與王夫人,上寫如不急救我,將你夫婦北方設計通謀的事一一說出。
51 除非殺了岳飛,和議方成,如不殺兵飛,萬無和理。
52 不消數日到了秦府,先通知王夫人。
53 看了書,收了明珠,和秦檜商議:「今兀術被岳飛困住,如不班師,金朝將你我通謀的盟誓要送還南朝。
54 那時私謀洩漏,身命不保。
55 不如把岳飛詔回,我知金牌為御前的軍令,一牌不到以違旨論,今連發十二金牌,再用朝廷手書御詔一道,自然班師。
56 那時將岳家父子盡削兵權,使他隨朝聽政。
57 另尋一個題目,殺之何難。」
58 商議已定,奏知高宗,說金人因我朝用兵才致敗盟。
59 今日已勝,正好取和。
60 如再窮追,開了邊釁,日後不便講好。
61 高宗准奏。
62 即草手詔一道,連發金牌十二面,限即日班師,如違者以欺君大逆論罪。
63 差官到了岳營,宣詔已畢,軍士大憤,卻要矯詔取了汴京才回。
64 岳元帥明知朝里有了奸細,如何做得大事,只得收兵拔營。
65 河北父老十萬有餘,哭聲振天,說:「元帥在此,我等終日送牛酒,金人俱已知道,元帥去後,百姓俱是一個不留的。
66 分明是大兵來不是救我,反是受害了。」
67 岳元帥也大哭:「沒奈何,限你五日合家隨我南行!」
68 等了五日,差人去辭兀術說:「不為君命,直殺到黃龍府,決不甘休。」
69 兀術也使人來下書請罪。
70 從此和好不提。
71 岳元帥回了臨安,罷為萬壽觀使奉朝請文官職銜,解了樞密司的印,把兵歸御營。
72 卻尋出一件事來,使部將王貴告張憲謀反,牽連岳飛父子。
73 知萬俟與飛有仇,告飛逗留,以「莫須有」三字殺岳飛父子並部將張憲、牛皋,籍飛家資,妻子徙之嶺南。
74 後人嘆曰:曾挽天戈北斗回,朱仙戰勝大旗開。
75 軍聲已振黃龍府,敵愾先摧玄菟台。
76 父老中原十日哭,廷尉三字萬年哀。
77 松枝傍墓猶南向,似恨神奸怨未灰。
78 紹興十二年十二月岳飛下獄,半年尚未定罪。
79 時大臣多上疏保他無罪。
80 一日,王氏在東窗下問秦檜:「因何岳家至今不決?」
81 檜言公論不服,難於定罪。
82 王氏說:「擒虎易,放虎難。」
83 次日檜將片紙付獄吏,即報飛死,時年三十九歲。
84 臨安士民無不流涕,葬於西湖。
85 後來高宗因和議成了,金人送還二帝靈柩,加封秦檜為魏國公。
86 來年洪皓、朱弁因和議還國,洪皓久知秦檜與金人通謀,因向人說撻懶、捻室二番將交好秦相國的事。
87 檜知大恨,貶皓江州太平觀提舉,又徙袁州,使人殺於路。
88 檜居相位十九年,有小卒施全,恨檜殺忠良以附金人,刺之不中,死於車旁。
89 因此,檜出入甲士夾護,滿京城有私言的,即時立斬。
90 二子秦、秦塤,俱參知政事。
91 到了紹興十六年,秦檜有病,見岳元帥領牛皋等至臥內,用鐵斧劈腦,各寺懺悔不痊。
92 到了三日,渾身俱是箭眼而死。
93 王氏夢至陰司,檜與萬俟鐵枷受剮,曰:「東窗事發矣!」
94 與二子俱死在一月之內。
95 才知嶽元帥有靈,在陰司把奸臣現報,如今做了速報的閻王,以見忠臣正氣,自為正神。
96 到了孝宗登極,封嶽元帥為鄂國公,加武穆二字謚法,削去秦檜官號。
97 一日,暴風雷雨將檜墳掘平,雷擊尸碎,才見奸臣之報。
98 至今在阿鼻受罪。
99 或化為畜類,常遭雷擊的朱字,相傳秦檜化身。
100 可見這忠佞二字,再不能逃報應的數。
101 宋人當時題詩秦檜之門曰:格天閣在人何在,偃月堂深恨亦深。
102 曾共鑾輿銜白璧,空於塢貯黃金。
103 和戎計遂興羅織,誤國謀成有照臨。
104 堪恨神奸終正寢,故教誅擊到如今。
105 且聽下回分解。
106 淨行品

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認子 上南海孝子尋親》

1 詩曰:
2 竹林深處挂袈裟,行腳十年未有家。
3 破戒偶沽彭澤酒,逃禪不飲趙州茶。
4 缽分香積仍施食,杯渡滄溟省泛槎。
5 諸佛行藏原不定,杖挑明月又天涯。
6 單表了空在淮西臣寇李全寨逃下山來,多虧錦屏小姐一力主張,送他衲裰、木魚,從山後和大寬轉走上正道來。
7 了空一路化齋上南,不則一日,到了淮安府,正遇南北交兵,金兵滿路。
8 了空披著個破衲裰,也沒人問他,直到了淮城。
9 一路茫茫,哪裡問母親和玳安的信息?
10 因孤身年幼,不便獨行,只得一路上遇寺投寺,在叢林裡安身,聽得敲板吃齋畢,隨大眾上堂功課,各人安單。
11 原來過了淮安,寺宇庵廟甚多,倒不愁沒有飯吃。
12 只是南北大亂,幾番兵火,人民逃亡大半,沒個安家。
13 「我的母親、小玉,一別十年,不知流落在何處。
14 又不知玳安和我在破廟裡宿時,半夜遇見強盜,不知是殺了,不知是回了清河縣,不知是自己南來找尋我母親哩?」
15 尋思得沒處尋思。
16 自己想到:「我只為尋問母親,發願南來,如不得見母,又說什麼參禪修道!
17 走遍天涯也要見母方還,料韋馱菩薩豈不慈悲照見。」
18 因此一念南行,再無退轉的心。
19 走了半月,到了揚州江口上,見南兵盤詰,不許北人過江,只得又轉回揚州。
20 聞得有一座天寧寺,叢林廣大,甚有禪林規矩。
21 講得寺,見了知客,送到十方堂單上安歇,隨眾吃飯。
22 那單上滿了,只有一個小和尚,約有二十歲年紀,卻同了空一處安單。
23 細問了空來路,說:「是山東東昌府清河縣,因為探問母親,在淮安府多年寄居,特來尋訪。
24 不料行到半路遇盜,擄到淮西山寨裏住了一年,才逃得回來。
25 又不知老母流落何處,一地裡亂找將去,只憑佛菩薩照憐罷了。」
26 說畢淚如雨下。
27 一單上僧人,也有老的少的,見了空上十七八歲,這等孝心,十分憐惜他,道:「你這個師兄,就是孝子了,盡得人倫就是佛法。
28 我們俱是游方行腳的和尚,或是人家請去講經禮懺,或是寺裡請去水陸道場,哪裡不去的?
29 你寫出家鄉住坐,母子的姓名,我們在方上替你打聽打聽。
30 也是好事。」
31 這了空謝了眾人,就借了一張紙,上寫道:家住清河縣,原任提刑西門千戶之子,乳名孝哥。
32 在城南毗盧庵出家,法名了空。
33 因生母吳氏大兵趕散,同家人玳安南來尋訪。
34 路遇強賊,半夜失散。
35 今了空南行,乞化訪母。
36 如有慈悲檀越、方便法師覓得信音,即在天寧寺叢林報信,勝造七級浮屠,母子三生圖報。
37 了空將姓名鄉貫寫畢,朝大眾單上合掌問訊,眾僧也各贊誦。
38 將此字貼在十方堂廊下,使大眾得知,以便訪問。
39 原來同單的沙彌,就是淮安湖心寺長老的徒孫,原是揚州人,因金兵破了揚州,也回來探母,不料母親搬往鎮江去了,因韓都統守住江口,這些揚州百姓多有逃躲在江口村裡避兵的,明日也要往江口去。
40 二人同單宿了,俱是訪母親的。
41 了空問他法名,叫做如惠。
42 次日起來,上堂功課一畢,吃了早齋,如惠別了空要過江探母。
43 了空想道:「我在此處也不是久住之法。
44 既然探訪母親的信息,這叢林裏如何打探出俗家的信來?
45 不如同此沙彌一路南行,或者下村化齋,還好探問。」
46 就與如惠說知,一路作伴過江。
47 如惠甚喜。
48 了空取了禪杖木魚,披上衲裰,和如惠一路而去。
49 《華嚴綸贊》曰:德生有德兩相融,同幻同生意莫窮。
50 同住同修成解脫,同悲同智顯靈功。
51 同緣同想心冥契,同見同知道轉通。
52 若要一生成佛果,毗盧樓閣在南中。
53 二僧過了瓜洲,搭了一只人載船過了江,如惠自往他親眷家去看母。
54 了空別了如惠,上甘露寺叢林打齋去了,不提。
55 卻說吳月娘自從祝發在湖心寺東村觀音堂裏,和玉樓兩個寡婦作伴,玳安自在湖心寺叢林安身,每日到庵上打柴做飯。
56 真是一個出家道人,從不和妻子小玉同宿,十分可敬。
57 聽得金兵破了揚州,殺擄的婦女不知多少,哪裡想去找問孝哥的信。
58 到了半年以後,金兵退回淮北,南宋兵馬岳元帥直趕過淮安,這些百姓才得安生。
59 略有回來複業種田的、開店的,又像是個世界。
60 到了四月初八日,是湖心寺浴佛道場,月娘和玉樓商議:「我有一個心願,要到寺裡去燒一道疏,祈保子母團圓,只是沒有布施,不好空去得。」
61 玉樓還沒答應,老姑子道:「如要發願求安的疏,不消什麼布施,到寺裡請了香燭,央知客師父寫了鄉貫姓名,或是求安祈福,他有印就的疏條,佛前燒了。
62 若是俗家,還乞化他些米面香油襯錢。
63 你比我丘尼,和男僧一樣,只拜佛念一卷《報恩經》,就燒了疏。
64 果然日後你母子得見,做個三日道場,就是大布施了。」
65 說得月娘大喜。
66 到了四月初八日,月娘、玉樓同小玉俱各齋沐了上湖心寺來。
67 月娘是尼僧打扮,已是學得堂經爛熟,項挂數珠,僧帽戒衣。
68 這幾年流離困苦,日夜想兒,不覺老得面黃紋皺,倒像六十餘歲的老比丘。
69 也是天生該佛門修行,自然就像個方上的尼姑。
70 到了湖心寺大殿上,見了知客問訊了,引到方丈,拜了長老,說是要許願尋兒,燒一道疏,保安求福的。
71 長老允了,交與管文書的僧人去寫填鄉貫一畢,才使上奉教沙門的印,長老畫了花押,向佛前燒化,不提。
72 原來了空在揚州天寧寺叢林單上遇見的沙彌如惠,就是這長老的徒孫,才從鎮江回來。
73 他管殿上填寫疏頭,一見了月娘是個尼僧,領著一群女眾進寺門參見長老,就知是半路出家的。
74 又見她寫鄉貫姓名去填疏,上寫:「西門吳氏,系山東清河縣籍,在觀音堂出家,為失迷孤子,哀佛慈悲,完全骨肉事。」
75 填畢了疏,想起揚州遇見了空小和尚,他說是清河縣西門千戶之子,莫非這就是母親?
76 如何出家做了尼姑?
77 化疏一畢,細問月娘是自幼出家、半路出家的。
78 月娘答道:「因找尋兒子,在淮安不能還鄉,因此出家。」
79 如惠又問:「令郎什麼年紀?」
80 月娘說:「今年一十七歲。
81 從七歲上清河縣遭金兵拆散,已是十年。
82 只道是不在了,原來也出家做了和尚。
83 上年同家人玳安,聞知我在淮安,南來尋訪。
84 不料又遇了土賊擄去,不知死生如何。
85 因此,這條心腸不斷,還指望母子相逢,特來大剎許願,佛前化這道疏。
86 日後果得相逢,還來答報三寶,另做道場。」
87 如惠同知客留月娘一起,在齋堂吃茶,才細細說起:「在揚州天寧寺,曾遇見一個沙彌,名喚了空,同單上宿,也說是山東人,來南方探問母親。
88 寫了一個鄉貫名姓,貼在十方堂上,求這方上的師父們通個信息。
89 到了次日,同他過江去了。
90 莫非就是令郎麼?」
91 說到此處,玳安上前問:「了空穿的什麼衣服?」
92 如惠說:「是一件大破衲裰,倒不像是他的,多是方上化來的。」
93 玳安道:「原穿的是一件皂布單直裰。
94 衣服雖然不對,卻是真信。」
95 問了是三月初四日在鎮江作別。
96 月娘大喜,向佛前韋馱拜了又拜:「可見佛法慈悲,一時間就得了真信,豈不是觀音的靈感。」
97 即時起身,辭別了長老,回東村觀音堂去。
98 大家歡喜,和拾了一個元寶一般。
99 又借《華嚴綸貫》詩:樓閣門前立片時,龍華施主幾時歸。
100 不惟彈指觀深妙,又聽慈音語細微。
101 理智行為身日月,菩提心是道樞機。
102 許多境界無來去,萬里天邊一雁飛。
103 月娘得了孝哥的信,晝夜思想,恨不得一步趕上,母子相見。
104 先是歡喜,沒有兒忽然有了兒,後來日日悲感,有了兒又恨不得見兒。
105 那日和玳安商議,要同上鎮江去找尋孝哥,自家又是尼姑,滿口的功課都會了,又有玳安領路,不比以前婦女空身遠行。
106 因此辭了玉樓,要起身南去。
107 玉樓自知月娘思兒心盛,不好留她。
108 那觀音堂老師姑說:「我當初出家,曾許上南海落伽山參拜觀音菩薩,到今兵荒馬亂,二十多年不曾了得心願。
109 你今千里尋兒,雖是出家,終是個婦道人家,見人口羞面嫩。
110 我今陪你南行,了此心願。
111 等你兒子相見了,我自去南海燒香。」
112 月娘大喜道:「老師父肯和弟子同行,越發好了。」
113 看了一個出行的吉日,老師姑把庵上米糧家器交代與玉樓和一個火頭看守,和月娘、小玉、玳安一行四眾,打扮做行腳燒香的尼僧,炒些乾糧,玳安挑了行李,扁擔、蒲團、大瓢、木魚、臥單等物,玉樓送上三兩路費,勸月娘:「見了孝哥早早回來。
114 我在這裏望大姐就是個親人了,千萬休撇下我去遠了。」
115 姊妹灑淚而別。
116 又到湖心寺尋見如惠,細問了空去路。
117 如惠道:「我同他過了江,因家母在姨娘家,住在城裏,他自往甘露寺投宿去了。」
118 月娘又求如惠寫了一個路程帖兒,一行四眾上大路而去。
119 不消說飢餐渴飲,一路投寺觀安歇。
120 過了揚州,直奔江口,玳安挑著行李先去覓船,只見一船人坐滿了。
121 月娘眾人上得船艙坐下,玳安在船艄上,卻有一個老和尚先在那裡。
122 玳安問:「老師父是哪寺裡?」
123 老和尚道:「是這甘露寺的。」
124 玳安問:「貴寺還開叢林接眾麼?」
125 老和尚道:「一個有名的古剎,在江南頭一個路口。
126 怎麼不接眾?」
127 玳安道:「有一個小沙彌,名叫了空,可在你叢林裡麼?」
128 老和尚順口答道:「正在家管殿上的事哩,早起來撞鐘打鼓,都是他一個,好不勤緊辛苦哩!」
129 玳安聽了空有信,連忙向月娘說了一遍。
130 大家歡喜,不提。
131 原來這和尚耳聾,他寺里法師叫做寶公,誤聽做了空,正是各人說各人的話。
132 行不多時,過了金山,江口下船,來不多路,就是甘露寺。
133 一路回廊上去,江天閣、海岳庵、劉先主孫權試劍石,多少勝景。
134 月娘一行四眾,沒有閒心觀看景物,進到大寺,先拜了佛,就投堂來。
135 這比丘尼和男僧不同,只留一齋,原不留宿的,因此知客不來照管。
136 月娘走到叢林單上一看,正敲板吃午飯,滿堂的僧行有二百眾,俱在大長條凳上低頭吃齋。
137 見月娘進來,讓坐,月娘不好住下,使玳安細細看了,哪有個孝哥!
138 說不及話,船上的老和尚背了半叉口米搖進寺來。
139 玳安問道:「師父,你說的了空今在哪裡?」
140 老和尚道:「你們隨我進來。
141 他在殿上管事,卻到這十方堂來做什麼?」
142 引著一行四眾,穿過塔房、廚房、經堂,到了一座客廳,桌椅鮮明,挂一幅觀音出山像。
143 讓月娘眾人坐了,他卻去傳寶公出來。
144 月娘心裡自想,兒子年小出家,到此大寺,就這等有個體面,好似個堂頭和尚一般。
145 等了一會,一個沙彌先捧出四盞茶來,眾人吃了。
146 只聽方丈裡敲了一聲雲板,幾個沙彌擁著一尊法師出來。
147 但見:頭如蒼雪,重重螺頂出圓光;眼似寒星,摺摺衣紋多道氣。
148 才向匡廬,入定竹林經一夏;又回江口,談禪北固說三生。
149 鶴隨飛錫過江東,龍負淨瓶游海上。
150 原來這法師就是毗盧庵的雪澗和尚,因王杏庵修完大殿,向南海探取明珠,要接引了空回寺,改名寶公禪師。
151 先到匡廬過了夏,來到甘露寺,見南北交兵,不便南游。
152 本寺長老留在方丈里,又設了水陸道場三十晝夜,超度陣亡的冤魂。
153 這聾和尚只聽了空二字,誤聽做寶公禪師,說這一行尼僧是來隨喜水陸道場的。
154 聾和尚從揚州化回盞飯米來,船上遇見月娘,錯領到這裏。
155 也是月娘有緣,佛法中接引,日後完聚,埋伏在此處。
156 卻說月娘一行四眾坐了一會,專等了空出來。
157 忽然裏面走出一尊法師,有七旬以上,古面龐眉,碧顱雪頂,見月娘一行尼僧,只當作路遠進香,參禪問道的,上了禪床,朝南坐下。
158 月娘眾人只得朝上參拜,不敢說出找尋兒子、誤聽了聾僧的言語來。
159 寶公禪師便問:「比丘尼二人,不似參方行腳,有何事參見和尚,請俺升座?」
160 月娘嚇得默默無言,答不出話來。
161 虧了老師姑是出家多年,聽過講經的,曉得規矩,上前合掌問訊說:「弟子是山陽縣湖心寺庵上出家,從不曾聽法師說法。
162 聞得甘露寺老法師做水陸大會,特來瞻仰,皈依受戒。」
163 寶公聽說,道:「比丘尼出家,先受戒律,才講圓通。
164 不斷愛恨,如何講得受戒?
165 我看你二比丘尼,這個後來出家的,想是你的徒弟麼?」
166 老尼道:「是亂後出家的。
167 她有一件心事,南海進香即找尋兒子,求法師慧眼一觀。」
168 法師聞言,閉目入定,有一盞茶時,笑道:「原來此會甚奇,只要虔心前去,自有相逢之日,去吧!」
169 說畢下座,揚長退入方丈去了。
170 月娘大喜,一行四眾自去投尼庵去了。
171 不提。
172 卻說了空從那日過了江,到甘露寺宿了兩夜,沒處找母親信息,發願上南海燒香,親見觀音菩薩指路找母。
173 托缽化齋過了鎮江、丹陽,晝化長街,夜宿古廟,要受些苦行,才見他一點孝心。
174 原來江南陰雨連綿,了空不服水土,到了寧波府,患了一場瘟疫,大病五日不汗,在一座關王廟裡寄宿,看看至死。
175 廟祝是個道人,怕了空死在廟中不便,只得趕出廟來,在大門底下仰臥。
176 四顧無親,水米不得到口,眼見得多凶少吉。
177 可憐今生不得見母,了空雙眼落淚。
178 驚動韋馱菩薩,到一更時分,送一碗涼水給了空吃了,即日出了汗。
179 這是了空行孝,該受七日之災,從聲聞緣覺証入普賢苦行處。
180 好了數日,將養得身子壯了,依舊托缽化齋。
181 等了一起香客,是山東臨清善人當的南海進香社,僧俗有百十人,搭了個艙,同這些善人過蓮花洋,朝南海去了。
182 船到海中,忽然起一陣颶風。
183 但見:長年膽怯難回舵,艄手魂消急落篷。
184 瞬息千山如鳥過,洪濤一葉舞天風。
185 原來過海極怕颶風,一時間不得到岸,又用不得篙撐櫓搖,只好拋錨在海中,一任風飄浪滾,多有翻船覆水的。
186 大風一夜,將吹到日本倭國地方,這一船人有一百多口,哪有糧米?
187 不遇著順風回來,也要餓死在海裏。
188 眾人也有哭的,叫的,念佛的,總是無路逃生。
189 了空把心定了,口中默念《觀音經》陀羅尼咒,日夜不絕。
190 忽然夢入一島,見樓閣重重,與虛空一樣寬大,也不知幾萬丈高,又內藏著千百重樓閣,中間都是觀音。
191 他母親吳氏跪在面前,卻又是幾千樓閣裏,觀音菩薩和母親面前俱有了空跪著念經,一處處光明透現在虛空中,不見大海,也不見人船在哪裡。
192 到了天明,早已一篷風送回南海岸邊。
193 詩曰:五百由旬摩頂間,本無風浪亦無山。
194 如登彼岸承潮轉,似遇長風跨鶴還。
195 樓閣重重天不夜,毫光炯炯月無關。
196 由來佛母無分別,行滿功成只等閒。
197 不知了空進了南海,何日得會母親,且聽下回分解。
198 妙悟品

第六十回 面前母逐親兒去 衣底珠尋舊主來》

1 詩曰:
2 一臥西湖夢欲醒,宋家煙雨隔南屏。
3 君臣不灑江山淚,駝馬常流草木腥。
4 說鬼偶然殘脈望,傳經誰可聽伽陵。
5 紫陽問道無餘答,只記前身鶴是丁。
6 話表月娘一行四眾,辭了寶公禪師,一路南來。
7 玳安挑著行李,小玉扮做女道,老師姑敲木魚化齋,只月有娘終是見人羞慚,不像個久出家的。
8 幸得南方家家好道,不消念經就送出齋供來,還有送上布施銅錢白布的。
9 只是一路茫茫,或投寺院安歇,或是搭載漁船,漫山過水。
10 走了兩月有餘,到得臨安,是南宋紹興二十一年秋盡冬初光景,哪裡去找問孝哥信息?
11 到各寺裡問得個影兒,不過是游僧挂搭,及至尋到近前,又不是了。
12 月娘晝夜啼哭,老師姑勸她:「虔誠親上南海,祈求菩薩靈感接引,休把兒子放在心上,倒是愛根牽纏,不算一心修行的了。」
13 月娘沒奈何,只得隨眾南游。
14 過了錢塘江,問定海的路,水陸一千餘里。
15 到了紹興府地方,趕不上程途,天晚下雨,把衣服行李濕了。
16 路旁一座火德真君廟,叫開廟門問路,卻是一個尼庵。
17 叫了半日不應,只聽得裡邊叫「了空開門」,喜得玳安忙叫月娘不迭。
18 走出一個小尼姑來開門,年紀二十餘歲,生得且是秀雅,一團和氣,讓進月娘一行人進廟去。
19 來了一個老尼姑,有五十餘歲,拄著拐杖,一似瘸子般,卻是一雙小腳兒,也是半路出家的。
20 忙問月娘何來?
21 月娘和老師姑細說了一遍:「是朝參南海的,到了寶方天晚下雨,供宿一宵,糴些米來,常住裡吃齋,不敢打攪。」
22 老姑子道:「十方賢聖,就有十方接待。
23 我這小庵雖不留眾,幾位師兄遠來,難道一頓粗齋備不起?」
24 忙叫徒弟了空備齋,一面斟了茶來吃了。
25 玳安放下行李,也去幫她擔水燒火。
26 原來門前一個神泉,用竹竿直引到屋裡灶前,南方叢林裏多是如此方便。
27 少頃煮得飯熟,用大盆捧將來,兩碗醃筍,兩碗醃豆腐,又是醬炒面筋,一碗煮的乾藕,兩碟鹽豆兒。
28 晚齋已畢,玳安自去廟門下打一個草鋪,月娘和師父一單,沒有閒床,小玉要在地下睡。
29 那小尼姑道:「我兩人一單上,將就過這一夜吧。」
30 老瘸姑子自去裏面一張禪床上睡去了,不提。
31 原來這小姑子法名也叫了空,和小玉在外間一張繩床上睡了。
32 睡到半夜,小玉是走路乏倦了的人,丟下頭地睡著,脫了上衣,只穿著小布褲兒,一個舊絹抹胸兒,不解中衣,只松了褲帶。
33 哪知這尼姑卻不是雌的,就是這老瘸姑子的幸童如意君,扮做尼姑,卻是個沙彌。
34 這了空悄悄鑽過小玉身邊,一頭並枕,用手摸她的乳頭兒,肚皮兒,漸漸摸到下邊,把褲帶替她松了,小玉哪裡得醒。
35 褪下褲去,摸她高突突似饅頭縫兒一般,倒似個女兒。
36 這了空把陽物弄得直挺挺一根,從後邊裝翻身,往小玉屁股裏一插,進去了半截,不住亂抽。
37 小玉猛醒,忙問道:「是誰?」
38 她只說是玳安久不同宿,一時間進來偷野食吃,哪曉得這小姑子是個雄的,疾忙推開身子,卻是這小姑子了空來和她幹事。
39 摸了一把,還挺硬的,一根雞巴在腰裡濕漉漉的。
40 小玉不敢高聲,道:「好出家人,你不是個姑子,倒是個和尚。」
41 連忙跳起來找衣裳穿不迭。
42 姑子道:「我就是南海大寺裡的沙彌了空,常來這庵裏行走。
43 我這南方常是尼僧同居,你要走漏風聲,壞我們的戒行,叫你一步回不到北方。
44 快快上床來,依我睡了就吧,你要不肯,我隨你到了南海,也逃不出這幾座寺去。
45 哪個和尚沒有幾個尼姑?
46 哪個尼僧沒有幾個和尚?
47 只除非是觀音菩薩,才是個真修行的。」
48 慌得小玉大叫,驚醒了月娘、玳安,一齊起來。
49 小玉又不好明說,只道有賊。
50 這小尼姑開了門,一直走了。
51 鬧到天明,全沒敢睡。
52 黑暗暗收拾了行李,去辭老姑子起身。
53 只見老尼姑站在房裡大罵:「哪裡來的一起村野侉蠻婦們,平白地到我庵裏作踐,騙了齋吃,還半夜起來打劫財。
54 天明我和你見官報縣,決不干休!」
55 月娘明知她羞了撒賴,只得忍氣走出廟來,上了大路,從今再不信這尼姑和尚了。
56 一路小心,過了寧波、定海地方,望見汪洋萬頃,就是南海了:浩渺接天,泓絕地。
57 南極朝宗,為日月歸藏之府;東江總派,收岷峨尾閭之區。
58 名山淵瀦,旁結雁蕩天台;禹穴會稽,下接番禺閩嶺。
59 龍宮千丈挂冰綃,鮫人織網;蛟窟萬層排雪竇,蚌母含珠。
60 海帆幾片日邊來,梵閣千尋天外起。
61 原來過海船,不等風順不敢開,不等人多也不肯開。
62 月娘等在海邊村里,尋了一口莊家的屋住下,使玳安下鄉化些米來。
63 連住三日,等得一起鎮江進香善人和些僧眾們上了大船,拋了神符,拜了菩薩,齊聲和佛,念著「南無靈感觀世音」慈悲名號,才敢開船。
64 月娘一行四眾,隨在船稍上過海,不提。
65 卻說了空,從渡江南來,在寧波得病,渡海遇了颶風,幸喜倒過順風吹回船來,得登彼岸。
66 因想這南海地方空闊,大寺小庵、名山淨室不止一二百處,哪裡尋見我的母親?
67 就是玳安也不到這裏,哪裡去問他們?
68 就往南來,也無處找我。
69 因此寫了一個木牌,挂在胸前,是「了空化齋」四個大字。
70 雖到海中,不去安禪聽講,只在各處化齋,以便探取母親信息。
71 那日月娘一行過了海,還隔菩薩的大寺有二日的路,也要探問孝哥的信,使玳安扮作道人,去左近寺庵裏化米,好訪問信息。
72 那日玳安化齋去了,月娘在一個施主寡婦人家吃齋,天晚了,玳安不見回來,只好借宿在此等玳安來,明日進山。
73 黃昏時候,只見了家披著衲裰進得村來,朝著小玉問訊,只說她是本處的善人女道,要在此化齋,方便投宿。
74 這小玉略識幾個字,見胸前挂著牌子是「了空化齋」想起那一夜假姑子的話來:「說要隨我到南海,好歹不肯放空,這廝想是知我們過海,隨後趕來了。」
75 慌忙與月娘說知。
76 到了空遠遠立著,還不曾開言,只聽小玉、月娘禿長禿短一頓臭罵,了空不知是哪裡帳,可憐忍氣吞聲回步而走:「自古道,此處不留人,還有留人處。
77 一個佛國地方,這位女菩薩和這比丘尼們全不學好,就不布施也罷,因何破口傷人?」
78 了空低頭去了。
79 詩曰:姓名面貌幾曾真,真假相疑疏間親。
80 認賊為兒多自誤,將仇逐子是何因。
81 曾參投杼疑慈母,陽虎招尤誤聖人。
82 衣缽不逢真骨血,當前錯過失金針。
83 看官聽說,了空母子對面不相認識,難道小玉也不記得孝哥模樣?
84 原來七歲上被兵趕散,做了十年沙彌,改頭換面,長破了面皮,又經了一場大病,枯黑乾瘦的一個小和尚。
85 這月娘也做了尼姑,老了許多,自然對面兩不相認。
86 小玉夜裡吃了假姑子的虧,白白地被他弄了,一肚子惡氣,如何不罵!
87 了空自去投古寺打齋過夜不提。
88 天將入夜,玳安回來,化了五升米,說道:「遇著人家齋僧道場,留著吃了三個大油餅,又是一百銅錢。
89 又打探出一個喜信來了。」
90 月娘問道:「什麼喜信?」
91 玳安道:「我問這齋僧的人家,說:『有個小師傅名叫了空,可不知南海叢林裡有這個名字沒有?
92 』那家道:『有個了空,時常在海中各村裏化齋。
93 一個牌子挂在胸前,只在這幾座寺里。
94 他又不安單坐禪,說是探問母親的信。
95 』這個信是真的了。
96 當初和他南來找娘,他原說要朝南海的。
97 我明日早起去把這各村裏一問,他既有了招牌,就好找了。」
98 月娘、小玉嚇了一驚,向玳安道:「今晚來了一個了空,想起那紹興府假姑子了空來,怕是他裝作化齋,又來趕我們的,被我們大罵一頓去了。
99 也是一時性急,不曾問得明白,他就去了。
100 那孝哥當初也不是這等一個黑瘦的。」
101 玳安道:「一個人隔了十年多,又剃了頭,哪裡認去?
102 這多是孝哥了。」
103 惱得個月娘一夜沒睡,巴不到天明,叫玳安各處去找,不提。
104 卻說了空困找尋不見母親,不敢投寺安單。
105 白日各處化齋,夜在山岩樹下打坐,也不怕狼蟲虎豹,發願今生不得見母,決不還鄉。
106 那日走到一座山崖邊,只見一個白衣貧婆,在山澗邊拆洗破衣。
107 見了空來坐在一株松根下打坐,便問了空道:「小禪師,你有什麼衣服,脫下來我替你漿洗漿洗。
108 我在前庵裏住,有個兒子出了家,來此看他,替他拆拆衣服,也是生他一場。
109 這些身上垢膩,通洗不淨。
110 只有這個澗水,是老母濯垢泉,隨什麼破壞直裰,一經了這水,都是光明乾淨的,又不沾灰泥,又堅壯耐穿,再不得破的。」
111 了空大喜,即忙脫下這件破被裰來,看了看一片片補得破布鋪襯:「一年多不曾離得身子,這些虱蟣灰垢都生滿了,哪得這個女菩薩一片好心,休說替我漿洗,就拆開縫補的幾針,也就是布施了。
112 脫下來,天又寒冷,沒得替換,只得問女菩薩借個針來縫縫也罷。」
113 那白衣婆婆揭起襟底,一個金針送與了空補衲。
114 好個金針!
115 偈曰:不是凡銅頑鐵,曾經水火磨成。
116 拈來切莫斬停工,繡出鴛鴦交頸。
117 最怕一針有錯,亂絲積縷難憑。
118 穿針九孔要分明,乞巧天孫覷定。
119 了空得了金針,將破衲裰取來,放在石邊。
120 看見前襟底下一塊破布高突突滾將棉絮出來,有些破綻。
121 用針挑起這塊布來,抽出些絮子好補。
122 不想揭起破布,露出一個黃紗囊來,不知是什麼物件。
123 用手一捏,沉甸甸、圓碌碌,拆開一看,原是一百八顆七寶佛首的數珠。
124 這件破衲裰中,如何有些異寶?
125 才待告訴婆婆,抬頭一看,哪裡有個人影兒?
126 把手內金針,疾忙把珠子縫上,藏在胸前,使金針住。
127 起來在濯垢泉,取出缽盂,盛出一缽清水,先洗淨缽盂,卻取第二缽水洗淨面上塵土,又取第三缽水一飲而盡,覺五內清涼,塵心病體一時灑落。
128 真是甘露灑心金骨換,醍醐灌頂玉池融。
129 了空披衣托缽,從山澗邊來。
130 遠遠望見一個道人,挑著扁擔、蒲團,大踏步走得將近。
131 看著了空從山下過,他卻住了腳,只管細看。
132 等這了空到面前,這道人呵呵大笑,大喝一聲道:「你走哪裡去!」
133 嚇得了空只當作截路鏖神,劫僧的外道。
134 睜眼一看,原來是玳安。
135 怎麼也來到這裡?
136 正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137 詩曰:越水吳山何處尋,主人原不隔前林。
138 濯將法水還三寶,收得明珠值萬金。
139 手拈菩提慈母近,眼看彼岸導師臨。
140 團圓正好回東土,聽取潮音觀世音。
141 主僕二人一僧一道,坐在道旁一塊盤陀石上,各人細說別後之苦。
142 玳安說:「大娘為你出家做了尼姑,遠來找你。
143 前日說罵了你一頓。
144 原有一個假了空,裝作尼姑,只當你是個假的。」
145 了空大笑道:「我只知一個了空,哪知道弄出許多假了空來,果然罵得我沒處去想。」
146 又訴說被賊擄在山寨,遇著錦屏小姐,放我下山。
147 一路找尋沒信,才到南海,不想此處相遇。
148 真是千言萬語一時難盡。
149 說話多時,天色晚了,問道:「玳安,還有多少路才到母親住處?」
150 玳安道:「我聽得一家善人齋僧,知道你在這裏。
151 左近走了幾處俱有信,不知你走到海邊村裏來。
152 我出來了三日,這山路黑了,又怕有虎,今日回不去,且到寺裡宿下,明日走吧。
153 大娘在村裡等我的信,不知怎麼焦躁哩。」
154 了空道:「前邊有一座小淨室,一位苦行老和尚。
155 我常來投宿,且去打攪他一齋。」
156 說著話,二個走到門前,只有兩口草庵,師徒二人住著,以耕種石田為行,也不參佛念經,每夜打坐不睡。
157 聽得狗叫,小沙彌赤著腳來開門,認得是了空,請進來,上繩床坐下。
158 沒有夜飯,卻是一鍋蔓菁和些山芋,煮得稀爛。
159 燒得松柴滿屋松香,各人吃了兩大碗。
160 了空還念了功課,同玳安上單睡了。
161 次日才去拜見母親。
162 正是:雪隱鷺鷥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
163 且聽下回分解。
164 証人品

第六十一回 龍海珠歸兒見母 金梅香盡色歸空》

1 詩曰:
2 長松林下喜髡頭,摩頂堪同古佛游。
3 山鳥自鳴秋後月,白雲常淡雨前秋。
4 因無功力悲伽釋,徒有文章笑孔周。
5 昏夜漫漫悉未旦,草堂獨臥一燈留。
6 單表月娘、小玉、老師姑三口兒,在善人王寡婦家住下,聞得玳安說孝哥有信,喜得月娘一夜不曾睡。
7 等到天明,使玳安左近寺院遍找,都有信息,只是找不見。
8 辭了月娘,要過山去遠寺裡跟尋。
9 月娘說:「我們在這王施主家等你,切不可去遠了,等你回來還要過海朝落伽哩。」
10 玳安說:「我知道了。
11 這山上淨室極多,知道他在哪個淨室裏?
12 一個孤人,哪裡藏不下他!
13 既然有信,娘也耐心等等。」
14 說畢揚長去了。
15 等了二日不見回來。
16 月娘常在門首使小玉張望,不提。
17 卻說這河南來進香一會的男女,原同月娘搭船過海,內有尼僧四眾,兩個老的五六十歲,兩個小的不上二十五歲,甚是典雅。
18 因過了海,在山下住著,也等順風要朝落伽,才到大寺時進香還願,做道場回向懺悔。
19 艄公因人少不肯開船。
20 這些尼僧見月娘一行也是尼僧,走來約見月娘同過海去。
21 問了問月娘,原是山東東昌府清河縣人。
22 月娘問她是汴京大覺寺的尼僧,也沒問姓名來歷,約就過了明日,早下船過海。
23 如今有百十眾香客才開船,不是一兩個人去得的。
24 月娘支了船腳與她,和老師姑急要趁船過海,又等不見玳安回來。
25 到了明日,眾人急等月娘開船,沒奈何,只得留下小玉在王齋公家裡等玳安:「叫她在村裡等吧,我隨老師父朝了菩薩,也完了心願,遇順風不過二日就回到這裡了。」
26 說畢,辭了王寡婦,和老師姑胸前挂了香袋數珠,念佛而去。
27 這山下一條小港通潮,進得大洋,往落伽山開去。
28 原來南海周回三百餘里,內有觀音菩薩正殿,叢林大寺,不是落伽山。
29 這落伽乃菩薩修行的仙地,黑海洋里,風浪極大,這些善人進香還願,只到了大寺裡燒了香疏,就算是志誠了,沒有敢進大洋來落伽親朝菩薩的。
30 這落伽山下,普陀岩、紫竹林、潮音洞,活現的一尊觀音,叫得應看得見的。
31 但人虔誠,處處都是實相,也有白鸚哥、五色蓮花、寶欄珠樹、金碧蓮台。
32 如不虔誠,只見一座空山沙島,幾塊頑石,又沒有寺院,各人帶著口糧淨水,受餓而回,還有覆舟之恐。
33 因香客多不敢去,只完了進香之名便罷了。
34 月娘一行眾人上得船來,只見在甘露寺寶公法師挑著錫杖也來趕船。
35 月娘不敢相認,只和這東京女僧們敘起家鄉,問了姓名。
36 這年小的,一名蓮淨,一名梅心,和這兩位老師俱是大覺寺出家。
37 因東京四太子廢了劉豫,把大覺寺天火燒了,這些尼姑都在外住,各尋淨室,因此二尼隨眾南游。
38 問了月娘,也將出家根因說了一遍。
39 正遇北風,把船拋在港裏等風,不提。
40 卻說玳安遇見了空,主僕二人夜晚不敢獨行,宿在山上淨室裏。
41 次日天明,也不吃早飯,辭了老僧走下山來,往山前王寡婦村來。
42 走到天黑才到得村口,已是點燈時候,只見小玉立在門首,見玳安遠遠領著個小和尚來,知是孝哥找著了,忙忙迎將來,笑嘻嘻道:「今日可怎麼也找見你了。」
43 了空細看,才想起小玉當初背著我到處逃躲。
44 今日在此相見,不覺眼中落淚,便問:「母親可在屋裡?」
45 小玉道:「等了你們三日,不見回來,和一船香客進海朝落伽去了,不過二日就回來。
46 怕你們沒處尋,留下我這裡等你。
47 她師徒兩人隨著些姑子,去一日了。」
48 說畢進了王善人家。
49 王媽媽出來,甚是歡喜,說是菩薩靈感,母子重逢。
50 忙忙安排齋飯,給了空和玳安吃了。
51 小玉自去房裏獨宿,了空、玳安在外邊睡下。
52 商議道:「我來南海一月有餘,也要親朝落伽。
53 只因母親不見,難以遠去。
54 今日正好趁船同上落伽,親謝菩薩接引我母子大恩。
55 似這順風,一潮就趕上了。
56 也朝了菩薩,又見了母親,豈不兩便?
57 強似你我在這裡坐守。」
58 玳安道:「也說得是,只怕沒有去的順船。」
59 早起來山頭一望,只見一隻大船正在港里泊著哩。
60 原來沒有大篷,是一只平底寬艄,只一根小小桅兒,扯著片竹蔑蒲席,不甚齊整,卻也堅固。
61 玳安上前問:「這船可上落伽去麼?」
62 內有一個老艄公,白須,有七十年紀,領著三個水手,俱是道人打扮,包巾道衲。
63 見了空、玳安問船,道:「你們上落伽趕香客進香的麼?」
64 玳安道:「正是了。」
65 老艄公道:「我是龍艄公,你只要多把些船錢,管今夜早潮就趕上了。」
66 玳安許他五錢銀子二斗飯米,艄公嫌少,那水手道:「他是個出家人,哪有得多銀子把我?
67 送他一程,踅過山去,在大寺門首載香客吧。」
68 忙叫:「上來,上來。」
69 這了空、玳安各挑隨身衣具上艙裏坐著,順風一陣,早送出港,入大洋而去。
70 正是:前船才去後船開,前浪初平後浪催。
71 滾滾波濤千古恨,飄飄舟楫幾時回。
72 到頭蓮域兒逢母,入掌明珠蚌有胎。
73 同上法船登彼岸,一花五葉出潮來。
74 原來大海茫茫,瞬息千里,各人駕的是各人的船,各人走的是各人的路。
75 前後相望著,看看趕上,忽然一陣風潮,又隔得不知多少遠,因此海船極是難追趕的。
76 行到半夜,只見前船上一點燈光,如漁火相似。
77 始初只有燈盞般大,後來漸漸開郎,似車輪樣,火光亂滾起來,忽然又滅了。
78 滿海黑雲如絮,海水泛漲,好似鍋滾一般。
79 只見來了一陣怪風,那龍艄公道:「不好了,龍來取珠了!」
80 玳安問道:「如何龍來取珠?」
81 老艄公道:「但見海中有珠寶,就有寶光射到龍宮海藏裏面,似一股虹光相似,龍王上來取寶,海水翻騰起來,船不能行,必有覆舟之禍。
82 除有大神力護住珠寶,龍奪不去,才可以保全的。」
83 說不及話,只見海中泛起火光來,照見兩條神龍,在海中翻波攪浪、鼓鬣揚須,夾近船邊。
84 滿船艄公、水手只是念佛。
85 那船一似隨風柳葉,逐浪桃花,團團轉將起來,眼前要翻。
86 只見了空上船頭盤膝而坐,不知口裡念什麼經咒,一時間風急水湧,兩條龍夾船而行,耳邊風雨之聲,半夜裡不辨南北。
87 撮到落伽山根下先開得大船旁邊,撲通一聲,早把這船桅吹折,船翻轉來,一船人沉落海去,亂叫救人不迭。
88 這先泊的船上人多手快,早把了空、玳安從水裡救起,眼看著一只破船連艄公、水手沉下海去,影也不見了。
89 詩曰:龍因火起珠生水,珠性圓明龍亦馴。
90 缽下龍眠成解脫,衣中珠返得元真。
91 虛舟破處方登岸,斗笠拋來不問津。
92 認得梅枯天亦盡,一家人見一家人。
93 看官聽說,這二龍戲珠是仙佛的丹訣,不外陰陽水火。
94 俗人不解其義,只作閒話聽過。
95 此語在《道藏》中說得明白。
96 這明珠生於南海,為離火之地,取太陰之光,千百年老蚌,每月在初弦月望之時,在海中啟口,吞吐月光,結成蚌胎。
97 從此月月吞吐,三年一小胎,九年胎滿,珠光圓了。
98 到了中秋,朝那月光明淨,陰氣滿盈,才完一年。
99 如要中秋陰晦,不見月色,只算得一月,算不得一年,和仙人煉丹一樣,豈是容易得的。
100 到了九個中秋,算為純陰。
101 須十餘年才滿陰精,珠胎方孕,如婦人十月生子,其珠自活,為太陰真丹,即老蚌千年長生之藥,純陰之寶,謂之夜光珠。
102 光有大小,有照到一丈幾尺的。
103 所以楚國照乘,只在前後尺丈間。
104 又有月明珠,懸在殿角,光照一室,此非人間之寶,唯天宮海藏中可有,這是可聞不可見的。
105 所說龍來戲珠,所取何義?
106 龍為純陽,二龍即大《易》重乾之卦,以純陽得配至陰,方為合體。
107 因此這海中有了老蚌的珠,龍宮得知,即如誰家養了一個好女兒般,等到九年以後成了胎,或百年千年煉得陰滿了,龍君定然要採奪它的。
108 不到滿盈,多失其寶。
109 那老蚌也有神通,煉得韜光閉影之法,竊取月光以後,沉到那重淵幽窟,龍王夜叉找覓不見。
110 到了功成光滿,現它的神通,中秋月明之夜,忽然開放蚌口,放出它數十年煉足的陰精,和月明鬥彩,在海中起一條虹霓,直射上月宮,不知有幾萬丈,紅綠相間,如匹練一樣。
111 那龍王即時知道了,就來戲取,看它光從何起,好去搜它。
112 老蚌久知此理,即時隱跡藏光,又沉下重淵去了。
113 也有收光不及,被龍一口吸去,如男女採戰,洩了真丹。
114 此蚌的珠病了。
115 又要採煉才複元陰。
116 龍得珠光,如人飲醇酒,一醉而蟄,可益千年之壽。
117 因此,龍女獻珠,在佛法比個如意,在仙家比為還丹。
118 此段講說,出在道經。
119 南海瓊州地方,說這蚌珠放光後就有龍來,俱是親見的。
120 今日了空一百八顆明珠,自然招出龍來竊取,虧了空有些佛力,神龍不敢來奪,倒送了一陣風,和他母子相見。
121 此乃佛法妙處。
122 這船上救起兩個人來,看了看,月娘才叫:「玳安,你因何到這裡?」
123 雪澗老和尚見了空,道:「你因何到這裡?」
124 玳安對月娘道:「孝哥也在這裏。」
125 原來母子、師徒湊在一船,不是遇風,如何得見?
126 才知是菩薩接引之力,滿船人都念佛。
127 不消說,孝哥與月娘抱頭痛哭,雪澗禪師勸住道:「既已出家,不可情根牽絆。」
128 眾香客也有落淚的。
129 到了岸上,只見一片荒山石澗,哪得個菩薩來。
130 眾人朝上齊聲念:「南無大慈大悲至靈至感觀世音菩薩,弟子們萬里虔心朝見老母,求顯些神通,眾人好瞻仰,堅心向善。」
131 一言未畢,只見海風一陣,把落伽山遮了,滿海中現出空中樓閣,何止千百座!
132 門窗內俱是觀音。
133 住了一會,大眾又念一聲佛號,只見一陣風來,樓閣全無,滿海裏五色蓮花,紅黃青碧,一朵朵蓮花上都是觀音。
134 這裡和佛不絕,只見一陣風來,蓮花全無,潮音洞口,懸崖下倒垂著一株金色梅花來,足有十丈餘高,幹似黃金,花如白玉,古幹千尋,香風四起,吹下兩片花來,沾在梅心、蓮淨衣邊,滿空中天花亂舞,又有頻伽鳥、白鸚鵡空中現出,往洞門裡去了。
135 真是佛法仙緣,靈山福地,一時出現。
136 這雪澗和尚合掌而念偈曰:所見非所見,法界亦如是。
137 大海一漚同,樓閣開蜃市。
138 風定失煙樓,化為功德水。
139 一波一蓮花,五色爛青紫。
140 念彼觀音力,一花一佛子。
141 佛子本無相,天水竟空爾。
142 於何梅生香,香生色亦死。
143 色香兩歸盡,石女即天女。
144 譬如母覓兒,既見忘彼此。
145 以無所得故,故名無所住。
146 雪澗長老念偈已畢,別了了空,自挑錫杖向普陀岩去了。
147 一行香客尼僧,照舊上船,辭了眾人,回到王善人家裡,看小玉還坐著等哩。
148 了空向月娘八拜,向老師姑問訊,謝了。
149 次日,一行人進了普陀大寺,幾進牌坊,金繩引路,寶塔摩空,松竹麋鹿,不似人間,就是佛域仙都。
150 到了大殿前,瞻拜了丈六金身的菩薩,各人隨心還願。
151 梅心、蓮淨一行,念的《梁王寶懺》,回向拜佛。
152 月娘念的《報恩經》,七日方了。
153 和這眾香客合伴東歸,隨著河南的大會人多,一路好行。
154 次日出了海,搭小船到了臨安,另賃浪船過江,由揚州起旱。
155 此時山東大亂,不便孤行,到湖心寺里,拜別玉樓,母子好回鄉。
156 玉樓接著月娘,見有孝哥,大家哭了一回。
157 想起自己沒兒,他鄉不便久住,把兩口棺木寄葬於寺前,隨著月娘母子回清河縣來。
158 正是:舊時王謝堂前燕,秋來還作一雙飛。
159 且聽下回分解。
160 証人品

第六十二回 活閻羅銷罪了前身 死神仙坐化知來世》

1 詩曰:
2 讒說佛仙非佛仙,佛仙平等亦同然。
3 直須抖擻現前事,便可超騰未了緣。
4 淨土不空終墮劫,修羅無欲即生天。
5 還從因果虛無處,問取如來大法船。
6 這一回重結《感應篇》。
7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四句分明是閻羅老子判官的刑書,九霄玉帝頒行的誥命,現如今人王菩薩聖明,皇帝勸善懲惡的鐵板律令。
8 又說那人身上三魂七魄,日向灶君北斗、五岳三台告人善惡,時刻不爽的。
9 因何這些眾生明明對著天地鬼神、風雨雷電,多有行那虧心昧己、瞞天殺人的事?
10 偏是聰明人不信天理,偏是讀書人不信鬼神。
11 縱然信得幾分,說幾句順口好聽的話,他心裡疑障更多,惡膽更狠。
12 也只為這因果二字有疏有漏,感應中間半假半真,未免灰了忠義的心腸,長了些奸雄的膽力。
13 且就把這五十九回秦檜殺岳武穆一案說起。
14 自古來,忠臣賢將遭讒受屈不知死了多少,如何單表一個岳飛?
15 不知這盛世的君臣和這衰微的君臣不同。
16 到宋家徽、欽失國以後,康王南奔,李綱、趙鼎、張浚、宗澤一班兒文臣,種師道死後,張俊、劉光世、吳、吳、劉琦、韓世忠一班兒武將,哪個不是為國的忠臣。
17 只有岳飛,出身行伍,卻是純孝純忠,一個全德的男子。
18 即如身為大將,徒步千里送母喪還鄉,這是孝處。
19 師喪多年,逢時往祭,在墓邊埋了酒肉,射箭而返,這是悌處。
20 南渡以來,同子嶽雲、家將牛皋、張憲等,屢敗金人,孤軍深入,直至朱仙鎮,修陵設祭,豈不是宋朝第一個忠臣!
21 昔日韓白能將不能戰,關張能戰不能謀。
22 又說絳灌無文,隋陸不武,有全人未必有全才,有全才未必有全德。
23 岳武穆一片赤心,卻兼了韓白關張的謀勇,上馬殺賊、下馬草檄的文學。
24 看來不止宋朝,就是漢唐以來名將,似這岳武穆的才品也是少的了,豈不是天付他一段英雄力量,又與他一副聖賢的肝膽!
25 所謂善人天必佑之,正是這等人。
26 從朱仙鎮大勝金人,奉詔班師,不曾賞功升爵,秦檜造出一件冤誣,指忠作佞,以直為曲,把一家父子、家將功臣駢誅於市,替金人報仇,家私籍沒,妻孥遠徙。
27 以這等誣陷忠良,真是天地所不容,日月所不照。
28 一個高宗皇帝,如癡如聾,全不敢問,一似吃了秦檜的蒙汗藥一般。
29 難道天上的玉帝和地下的閻君,掌管善惡生死消長輪回,三台北斗紀人功罪,也都畏懼秦檜的勢力不成!
30 按《通鑒綱目》,武穆死後,秦檜封了王,共在相位十九年,高宗拱手,進退百官由檜一人。
31 四方之奉,先到秦府,才到朝廷,也就享了一代君王之福,高宗不過充位。
32 漸漸勢成,就有篡位光景。
33 到了紹興二十八年,還要加九錫,三學生員獻《秦城王氣詩》,比董卓、王莽尤甚。
34 卻終於正寢,高宗葬以王禮,分明是五福全享,壽終永命,把這一部《感應篇》和佛法陰曹,豈不一筆抹倒,又說什麼福善禍淫!
35 怪得小人不肯全信因果二字。
36 今日做書的,要遵奉《感應篇》做一部小說勸世,如何到此不反駁一番。
37 依這佛經因果、三教的聖人,都是一般說話,偏是到秦檜殺岳飛一案,全不明白。
38 難道昊天上帝和閻羅地主,豈是個沒有主宰的。
39 又道是殺盜淫妄,算得絲毫不爽,就是雞兒魚兒殺多了也要還它,心裡口裡害人,也要記他。
40 暗室虧心,倒不肯饒,白日殺人,反不去問,等到他行盡惡,殺盡人,死到陰司沒人見的所在,才去算他的後帳。
41 那受害的好人已不可再生,那受刑的惡人誰得親見?
42 且休說是杳冥幽遠,就是實實有此冥刑,那君子到底是先吃了虧,惡人到底是後受了報,也便宜了他生前的享用,落得做好人的現在淒涼。
43 天地鬼神,既要勸善懲惡,豈是凡人測度的,繼沒有這等裝聾推癡,和死人才算帳的理。
44 如今講因果不來,就是說到前世的冤業,一似大海尋針,沒影處談空,或是說他來世的罪報,又是隔靴撓癢,終不得個暢快。
45 那鐵鑄的秦檜,石敲的到底是鐵。
46 青史上的鄂王,枉殺的畢竟是殺。
47 要論凡人智量,原是不能測天的。
48 畢竟上帝的刑賞,再沒有錯的。
49 或者是宋朝大劫,不許他恢複,或者是金朝數旺,不許他剪滅。
50 這是文人講理不來,多將劫數二字遮掩,已與因果不合。
51 還有一件可疑的,枉殺冤魂,古今多有顯報。
52 那彭生變豕,如意為祟,匹夫尚為厲鬼報冤,死歸還要銜索追命,休說岳武穆一個堂堂烈烈少年的英雄,牛皋、張憲一班同死的忠鬼,就不能上天告狀,入地伸冤,纏也來纏死了秦檜,叫他見神見鬼,哪容他活到十年。
53 因什麼一死之後,杳無靈應,倒把個義士施全氣憤不過,伏劍刺秦檜不中而死。
54 真乃亙古不報之仇,陰陽不明之案。
55 這是天下人心至今不平的事,不提。
56 單表蘇州府太倉州有一個秀才的兒子,因夫婦吃齋無子,在佛前祈來的,起名佛舍。
57 幼年胎素,不吃葷酒,到了十八歲進學,為人忠誠樸直,從不會打誑語。
58 忽一日得了一夢,是玉帝敕旨,召他為第五殿閻羅,限百日為滿。
59 從六月十四日起,在他學堂前半夜升堂,鬼判對審。
60 不見人聲,只聞得佛舍判斷公事,各樣刑具,堂前一片聲響,卻不見跡。
61 徐秀才驚得夫婦起來悄聽,俱是佛舍說話,卻看佛舍在房裡正睡。
62 因此異事,明日叫佛舍細問,才說每夜做閻王斷事,全不記得什麼言語。
63 徐秀才驚懼,將佛舍遷入寺中,傳得滿城朋友都知。
64 每夜有秀才們悄悄來聽審獄,伏在壁後,取紙筆暗記。
65 只聽得佛舍一人言語,及至鬼來對簿,卻寂不聞聲,只好聽這佛舍的斷詞,想出那鬼犯的話來。
66 因此記了四十二案,刊行勸世,名曰「活閻羅公案」。
67 有一等不忠不孝,欺人害物,邪淫貪暴,或是官吏小民、僧尼婦女,生前的積惡,不差分毫,遍受毒楚異刑,俱是陽世不曾聞見的刑獄。
68 有等忠孝廉節,持齋敬佛,布施放生正人君子、仁人清官,王必拈香下拜,敬禮賜坐,自稱為小子。
69 各案不能盡載,錄其大者於後:第一案殷威,山西太原人:———起來!
70 你廿四歲陽壽就該絕了,怎麼活到八十有九?
71 ———嗄,你廿四歲上曾行好事麼?
72 ———十二月十八日施粥,拾地上米一萬九千六百五十九粒。
73 設牢。
74 平時又齋僧,放生,布施,供養西方聖人。
75 ———還有麼?
76 可共是八十五節?
77 ———取椅過來,我自然與你申奏。
78 第二案堯田都,李氏:———不必言!
79 你是黑膽人。
80 ———取他的斛嗄稱嗄斗嗄來較一較。
81 ———先把他稱兒較起來!
82 十九兩為一斤麼?
83 ———取那斗上來!
84 十一升為一鬥麼?
85 ———取斛來!
86 五十五升為一斛麼?
87 ———取那戥子上來!
88 九分七厘為一錢麼?
89 快說!
90 ———妒忌嫉賢,先去了他的雙指。
91 把指兒煮起來!
92 把他的舌兒取出來!
93 ———剖心!
94 誰喚你作那些狠事!
95 把心取出來!
96 發於酆都。
97 第三案戴忠倚官滅法焚經事:魚鱗剮!
98 發於北無間。
99 第四案董氏守節行孝事:———你夫死時二十二歲麼?
100 ———足不出閨門,又減了衣食行李,節孝兩全,可謂女中丈夫。
101 依你所為,來世當為宰相。
102 取椅過來!
103 請坐。
104 ———你要往生淨土麼?
105 這卻不能,必要真實工夫的,隨我面地藏菩薩去。
106 第五案潘法聖不孝不廉不義事:———鬼判算起來,大小有惡一千八節,善心有九十五節。
107 ———你有誓在前。
108 取腦箍來,把紅鐵杵刺他心!
109 去舌,灌烊銅汁,挫去膝蓋,發上下火徹獄!
110 第六案黎寬假宦害人事:———奴才,你是姚宦家人麼?
111 詐害了幾家?
112 ———九家。
113 開膛,發入釘身獄。
114 第七案楊氏,應天府人:———大善士,請上坐!
115 ———建放生池,打銃的都化轉了,這是大功德。
116 ———又簡藏,往生咒持了一百萬,這是大菩薩了。
117 ———取香來我拜,弟子親送西方。
118 第八案李長源貪官害眾事:———你是某年中進士麼?
119 既然為官,心該有利國利民的事。
120 ———還要遮掩,你要冤家對面才說麼?
121 ———俱帶上來!
122 這一班可是得了銀子陷害的麼?
123 你手錄的招稿俱在這裏。
124 ———焚起香來看氣!
125 氣有九種,青黃白黑,黃白上怎麼又黑了?
126 真是不忠不孝虐民惡官。
127 ———將功斬罪也折不了許多,取鐵杵來釘心,從腦門上打!
128 誰叫你做的!
129 發於砍骨獄。
130 第九案洪制之屠戶受報事:———宰了五百零七口。
131 ———取鐵叉來,也在喉嚨裏叉進去,也要打氣,頭也剖開,手足五髒也都取出,發在油鍋鐵臼墨繩獄。
132 第十案陸世廉,雲南景東人,念佛生西事:———請上面坐!
133 ———一生淫殺盜妄,並未受戒,怎麼到此地位?
134 ———只有念佛,念到天花亂墜,天地山川都不見了,便是大悟徹了,自然往生極樂。
135 ———童子彩女都送陸善人去。
136 第十一案王氏娼婦為善事:———你為善時可斷淫心麼?
137 ———取流水簿來我查。
138 有善我自然饒你,不必巧言!
139 ———你曾題七佛贊、吃五淨肉,曾造大士像。
140 娼婦斷了淫心,倒也虧你。
141 ———依你三十歲前該下油鍋,幸得善惡相准,免了。
142 只好做無罪鬼,趕下去吧!
143 第十二案僧人陸梁貪圖名利事:———既出家要離苦海,因何專求名利?
144 ———人家的供養粒米難消。
145 ———你看卯簿,沒得說。
146 發餓鬼獄!
147 第十三案華善士:———請坐!
148 ———一生持彌陀經麼?
149 ———還受十八戒。
150 又是俗家,不是僧人,如何持得!
151 這也是大手段了。
152 ———敬老慈幼,休說能行的,就是常存此心也是好的。
153 ———小鬼!
154 備幡吹手,送與西雲亭去。
155 第十四案淨忘老禪師:———請坐!
156 ———平生行什麼工夫?
157 ———直念。
158 ———怎麼樣境界才萬緣俱斷?
159 流轉生死總是一個不忍。
160 ———所謂徑路修行,只是念阿彌陀佛。
161 第十五案倪匡:———不要跪!
162 你有好處。
163 你足不履地,必有奇事。
164 ———你是寫狀的,原來專好解人冤結。
165 原是無子,所以晚年有子。
166 ———不叫做寫狀,是度人濟人了。
167 你的功該為善士。
168 第十六案薛士榮,牛方,陶世龍:———你跪上來!
169 他兩個詐你銀子不得,就告到官。
170 官是哪一個?
171 ———是吳忠。
172 吳忠是死了的了。
173 快喚來對証!
174 ———你是問過罪的贓官,當初要他多少銀子?
175 ———一百五十兩麼?
176 ———你前任的罪還沒結,只這件事發在鐵窟獄,打一百!
177 牛方等發太山府,去了手,活受罪。
178 第十七案顏青,山東登州黃縣知縣:———你修志如何漏了烈女林氏?
179 ———善善惡惡,聖人修《春秋》不過如此。
180 ———建萬民倉,這功是不磨的。
181 取椅來,請坐!
182 ———不妨,使令郎續上林氏,你原非有心。
183 ———三日前,上帝有詔,請足下明日同往。
184 第十八案秀才孔爾嘉:———起來!
185 三教曾涉獵麼?
186 ———說一個「涉」字,就是不能深入了。
187 這也不管,只看你一生所為。
188 ———任你博古通今,不能明心見性,總屬虛妄。
189 ———不要自誇!
190 我這裡都有証佐。
191 你還記得到三清殿,揖也不作一個,跳在供桌上坐麼?
192 一部《易經》,扯來搌桌子,可記得麼?
193 ———這樣人要離生死,可笑!
194 ———不要怕,也有善事在這裏,可以准的。
195 ———算起來,功罪相准,還生於人道,去吧。
196 第十九案都氏:———你是個賤人,還說什麼!
197 毀謗三寶,干犯天地,不敬公婆,毀罵丈夫,輕賤五穀,鞭撻奴僕,殺害生靈,你都占了。
198 小鬼把簿子與她看。
199 ———婦人中有你這樣惡人!
200 ———你把眼耳鼻舌去了才梟首。
201 ———小鬼轉來!
202 開膛,柳葉剮。
203 ———再吹轉來,下油鍋,發於酆都。
204 第二十案劉太:———你是宋宦的家人麼?
205 因何索帳不還,就逼殺他的兒子?
206 自然要償命的。
207 ———他父親受氣不過,煮殺兒子也是有罪的。
208 免不了你還他命。
209 也去下油鍋!
210 ———你依仗宦勢,罪坐家主。
211 宋鄉宦二子也要償了這孩子命的。
212 ———鄉宦有你這樣家人,哪知罪坐於他,下去!
213 第二十一案雷大:�
URN: ctp:ws996135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