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578716"
Search details:
Scope: 明儒學案
Condition : References 「呂坤
Total 1

卷五十四

6
呂坤,字叔簡,號心吾,河南寧陵人。隆慶辛未進士,授襄垣知縣,調大同。有人命坐抵王山隂家,屏欲緩其獄,不聽。山隂入為吏部,語人曰:「天下第一不受請托者,無如大同令也」。特疏薦之,陞吏部主事,轉至郎中,出為山東叅政,歴山西按察使、陜西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廵撫山西,入協理院事,陞刑部右侍郎,轉左,每遇國家大議,先生持正,不為首䑕,以是小人不悅。先生嘗為《閨範圖說》,行之坊間。神宗頗喜小說院本及出像諸書,內侍陳矩因以閨範進覽,神宗隨賜皇貴妃鄭氏貴妃侈上之賜,製序重刋,頒之中外。時國本未定,舉朝方集矢於鄭氏,而不悅先生者,謂可藉手中以竒禍。給事中戴士衡劾先生假托閨範圖說,包蔵禍心,好事者又為《憂危竑議》,言先生以此書私進貴妃,貴妃答以寳鏹五十,采幣四端易儲之謀,不幸有其迹矣。戚臣鄭承恩上䟽辯寃,戍士衡先生亦致仕不起。家居四十年,年八十三卒,贈刑部尚書。先生資質魯鈍,少時讀書,不能成誦,乃一切棄之,澄心體認,久之了悟,入目即不忘。年十五,讀性理書,欣然有會,作夜氣鈔擴良心詩一生孜孜講學,多所自得,大抵在思上做工夫心頭有一分檢㸃,便有一分得處,葢從憂患中歴過,故不敢任情,如此呻吟語,乾坤是毀底,故開闢後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毀底,故混沌還成開闢,主宰者何元氣,是已元氣亘,萬億嵗年終不磨滅,是形化氣化之祖也天地。 先天之氣,發洩處不過毫釐,後天之氣擴,充之,必極分,量其實分量極處,原是毫釐中有底,若毫釐中合,下原無便,一些増不去萬物之形色才情,種種可騐也形氣 道者,天下古今公共之理,人人都有分底,道不自私,聖人不私道,而儒者每私之曰:「聖人之道,言必循經,事必稽古,曰衞道」。嗟夫!此千古之大防也,誰敢决之?然道無津涯,非聖人之言所能限,事有時勢,非聖人之制所能盡後世茍有明者,出發聖人所未發而嘿聖人欲言之心,為聖人所未為,而脗合聖人必為之事,此固聖人之深幸,而拘儒之所大駭也。道體並下四段, 同 或問中之道,「堯、舜傳心,必有至元至妙之理。余嘆曰:「只就我兩人眼前說,這飲酒不為限量,不至過醉。這就是飲食之中,這說話不緘,嘿不狂誕。這就是說話之中,這作揖跪拜,不煩不疏,不疾不徐,這就是作揖,跪拜之中,就是一事,的堯、舜推之,萬事皆然。到那安行處,便是十全的堯、舜」。 形神一息不相離,道器一息不相無,故道無精粗。言精粗者妄也。因指案上樽爼,言其位置恰好處,皆是天然,自有的道理。若說神化性命不在此,卻在何處?若說這裏有神化性命,這個工夫還欠缺否?推之耕耘簸揚之夫,炊爨烹調之婦,莫不有神化性命之理,都能到神化性命之極學者,把神化性命。看得太元把日用事物,看得太粗,只因不曽理會理,會得橫竪,推行撲頭,葢面腳踏身坐的,都是神化性命? 無萬則一何?處著落無,一則萬誰為主張?此二字一時離。不得得一只在萬中,走故有正一無邪。萬有治,一無亂。萬有中,一無偏。萬有活,一無死萬。 或問:「子之道何如?」曰:「饑食渇飲倦,眠醒起,冬爐夏扇。喜歌悲哭,如此而已矣」。曰:「如此之道,其誰不能?」曰:「我有終身不能者在」。 今人不如古人,只是無學無識學識,湏從三代以上來,纔正大纔中平,今只將秦、漢以來見識抵死,與人爭是非,已自可笑,況將眼前聞見,自已聰明,翹然不肯下人,尤可笑也」。問學段下十二 同。 今人無事不茍,且只於虛套搪塞,竟不咀嚼真味。 不從學問中來,縱有掀天掲地事業,都是氣質,作用氣象,豈不炫赫可觀,一入聖賢秤尺坐定不妥貼學問之要,如何隨事用中而已。 學問二字,原自外面得來,葢學問之理雖全於吾心,而學問之事,則皆古今名物,人人而學,事事而問,攢零合整,融化貫串,然後此心與道方浹洽暢快,若怠於攷古,恥於問人聰明,自已出可憐可笑,不知,怎麽呌做學者? 無所為而為五字是聖學根源,學者入門,念頭就要在,這上做今人說話」第二三句,便落在有所為,上只為毀譽利害心,脫不去開口,便是如此人才不甚相逺,只看好學不好學、用心不用心耳。 以「粗踈心看古人親切之語,以煩躁心,看古人靜深之語,以浮汎心,看古人元細」之語,以淺狹心看古人博洽之語,字意未解,句讀未真,便加評隲。真,孟浪人也。 一、門人向予數四,窮問無極太極及理氣同異、性命精粗、性善是否?予曰此等語,予亦能勦先儒之說,及一已之謬見以相發明。然非汝今日急務,假若了悟性命,洞逹天人也,只於性理書上添了。某氏曰:一叚言語,講學門中多了一宗卷案,後世窮理之人信彼駁此服此闢。彼百世後汗牛充棟,都是這樁話說,不知於國家之存亡,萬姓之生死,身心之邪正,見在得濟否?我只有個粗法子,汝只把存心制行,處事接物,齊家治國,平天下大本小節。都事事心下信得過了再講這話不遲。曰:理氣性命終不可談耶?曰:這便是理氣性」。命顯設處,除了撒數沒總數。 人各有抵死不能變之偏質,慣發不自由之熟病,要在有痛恨之志,宻時檢之功,總來不如沉潛涵養病根,久自消磨,然涵養中湏防一件,久久収斂衰歇之意多,發強之意少,視天下無一可為之事,無一可思之惡徳,量日以寛洪志節日以摧折,沒有這個,便是聖賢涵養著了,這個便是釋道涵養。 涵養不定的,自初生至葢棺時,凡幾變,即知識已到,尚保不定畢,竟作何種人?所以學者要徳性堅,定到堅定時,隨常變窮逹生死,只一般,即有難料理處亦能把持,若平日不遇事時儘算好人,一遇個小小題目,便考出本態,假遇著難者、大者知成個甚麽人?所以古人不可輕易笑,恐我當此未便在渠上也。 涵養要九分省察,只消一分,若沒涵養,就省察得也没力量降,伏那私欲。 平居時有心,訒言還容易,只是當喜怒愛憎,時發當其可無一厭人語,才見涵養。 天地萬物之理,皆始於從容,而卒於急促急促者,盡氣也。從容者,初氣也。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 心要有個着落不着落到好處,便向不好處,與慶陽李克菴通宵談非天徳,則王道因相謂曰:即此便是不放心」。存心並下五叚 同。 心放不放,要在邪正」。上說不在出入,上說:「且如髙臥山、林逰心廊廟身處衰世,夢想唐虞逰,子思親貞婦,懐夫這個是放心否?若不論邪正,只較出入却是禪定之學」。 一善念發,未說到擴充,且先執持住,此萬善之囮也。若隨來隨去,更不操存此心,如驛傳然,終身無主人住矣。 只是心不放肆,便無過差,只是心不怠忽,便無遺忘。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一事不從心,中出便是亂。舉動一刻心不在腔,子裏便是空軀殻。 慎言動於妻子,僕𨽻之間,檢身心於食息起居之際,這個工夫便宻了。修身並下二叚 同 此身要與世融液,不見有萬物形迹,六合界限,此之謂化。然中間却不模糊,自有各正的道,理此之謂精。 天地人物,原來只是一個身體,一個心腸同了,便是一家異了,便是萬𩔖。而今看著風雲雷雨,都是我胸中發出虎豹蛇蝎,都是我身上分來那個是天地,那個是萬物?」 或問敬之道曰:外面整齊,嚴肅內面,齋莊中正是靜時涵養的,敬讀書則心在於讀治事,則心在於所治。是主一無適的,敬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是隨事小心的敬。或曰若笑談、歌咏、宴息造次之時,恐如是,則矜持不泰然矣。曰:敬以端嚴為體,以虛活為用,以不離於正為主。齋日衣冠而寢,夢寐乎所祭者也。不齋之寢,則解衣脫冕矣,未有無衣冕而持敬者也。然而心不流於邪僻,事不詭於道義,則不害其為敬矣。若專去端,嚴上求敬,則荷鋤負畚,執轡御車,鄙事賤役,古聖賢皆為之矣。豈皆日日手容恭足容重耶?大端心與正依,事與道合,雖不拘拘於端嚴,不害其為敬。茍心逰,千里逐百欲,而此身却兀然端嚴在此,這是敬否居敬同下段並。 懶,㪚二字,立身之賊也。千徳萬業,日怠廢而無成,千罪萬惡,日橫恣而無制,皆此二字為之靜中,看「天地萬物,都無些子」。主静 下叚同 學者萬病只一個靜字治得定靜中境界與六合一般大裏面,空空寂寂無一個事物,纔問他索時般般足様様,有千紛百擾中,此心不亂,千撓百逆中,此氣不動,此之謂至靜」。 喜來時一㸃檢,怒來時,一㸃檢怠惰時,一㸃檢放肆時,一㸃檢,此是省察大條,欵人到此,多想不起,顧不得一錯了,便悔不及,若養得定了便發,而中節無用此矣」。省察,同下叚。 聖狂之分,只在茍不茍兩字,天下難降,伏難管攝的古。今人都做得來,不為難事,惟有降伏管攝自家難聖賢,做工夫只在這裏克治 天徳之良,知是千聖一心,萬古一道,坐斗室而通於六合的,纔落聞見,便有偏倚駁雜世俗氣味矣。是以聖賢將聞,見來證心,不以心狥聞見致知 字到,不擇筆處,文到「不修」句,處話到不檢口處,事到不苦心處,皆謂之自得者與天遇力行 夫一言之發,四面皆淵阱也,喜言之則以為矯戚,言之則以為懦,謙言之則以為諂,直言之則以為陵㣲,言之則以為險明,言之則以為浮無心,犯諱則謂有心之機無為,發端則疑有為之說簡而當事,曲而當、情精而當,理確而當時,一言而濟事,一言而服人,一言而明道,是謂修辭之善者,其要有二:曰澄心,曰定氣。慎言並下五叚 同。 世人喜言無好人,此孟浪語也,今且不湏擇人,只於市井稠人,中聚百人,而各取其所長,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為賢人,人必有一見,集百人之見,可以決大計,恐我於百人中,未必人人髙出之也,而安可忽匹夫匹婦哉? 清議酷於律令,清議之人,酷於治獄之吏,律令所寃,賴清議以明之。清議所寃,萬古無反案矣。是以君子不輕,議人懼寃之也。故此事得罪,於天甚重。 對左右言:四顧無媿色,對朋友言,臨別無戒語,可謂光明矣!胸中何累之有!」 在邪人前,正論不問,有心無心,此是不磨之恨,故位在則進退在我,行法可也,位不在而情意相闗,宻諷可也,若與我無干,渉則箝口而已。禮入門而問諱,此亦當諱者。 天下事最不可先必,而預道之已定矣,臨時還有變更,況未定者乎?故寧有不知之名,無貽失言之悔。 近世料度人意,常向不好邉說,去固是衰世人心無忠厚之意,然士君子不可不自責,若是素行孚人,便是別念頭人,亦向好邉料度,何者?所以自立者足信也。反已並下三叚 同。 以患難時,心居安樂以淵谷,視康莊以疾病,視強健以不測,視無事則無往而不安穏。 常看得自家未必是他人未必非,便有長進再看得他人皆有可取,吾身只是過多,便有長進」。 胸中情景要,看得春不是。繁華夏不是發暢,秋不是寥落冬。不是枯槁,方為我境。 有天欲有人,欲吟風弄月,傍花隨柳,此天欲也。天欲不可無無則寂人欲不可有有則穢。天欲即好的,人欲人欲,即不好的天欲理欲並下二叚 同 愈進修愈覺不長愈檢㸃愈覺有非,何者不畱意作人?自家儘看得過,只日日畱意向上,看得自家都是病痛,那有一些好處,初頭只見得人欲中過失久久,又見得天理中過失,到無天理過失則中行矣!又有不自然不渾化著色,喫力過失,走出這個邉境,纔是聖人能立無過之地? 為善去惡,便是趨吉,避凶惑矣,隂陽異端之說也。祀非𩔖之鬼,禳自致之災,祈難得之福,泥無損益之時,日宗趨避之邪術,悲夫愚民之抵死而不悟也!即悟之者,亦狃於天下,皆然而不敢異,至有名公大人猶極信,尚反經以正邪慝,復誰望哉善惡、 下二叚並同? 凡人之為,不善其初,皆不忍也。其後忍不忍半,其後忍之,其後安之,其後樂之,至於樂為不善,而後良心死矣。 精明也要十分,只湏蔵在渾厚裏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乃所以為愚也。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