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80795"
Search details:
Scope: 明儒學案
Condition : References 「李中
Total 1

卷五十三

5
中丞李谷平先生,中李中,字子庸,吉水人,谷平,其所居里名也。正徳,甲戌進士,授刑部主事,上疏諌武宗西僧,出入禁內,宦官用事,謫通衢驛丞。文成起兵誅濠,使叅軍事,擢廣東僉事,轉廣西左叅議,尋以副使提督其省學校,丁內艱,再任,陞浙江右布政、廣東按察使。外艱起復,轉右布政使,不肯逢迎撫,按降四川右叅政,移浙江按察使,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入謁闕里。曲阜三氏學生舊無廩,至先生始給之曰:「使東土人知天子敬學,庶其興乎?」晉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嘉靖壬寅十一月卒官,年六十五。先生受學於楊玉齋之門,玉齋名珠,其學自傳註以遡濓。洛能躬理道,不茍榮勢。貧老而無子,橫經授徒,未嘗見戚容弟子出其門者,以解釋考據為名家,然自謂所學不在是也。晚得先生與語,喜曰:「吾學其有傳人乎?吾本之明道,一一其醇者也,而吾未嘗輕語人,驗其資,皆不足多也。聖人與人何異,亦為之而已矣。子勉之先生,操行清苦,入仕十餘年,俸入不足以供朝夕。嘗留門人飯,貸米乏薪,至㸑家具日暮矣,竟不及飯而別。故其所言皆是得力處以為學,只有存養省察是存養內一件儒者之學,理一而分殊,分不患其不殊,所難者理一耳。若非功夫親切不敢如此道也。夫理不患其不一,所難者分殊耳。此李延平之言也。蓋延平以救儱侗之失而先生反之者,欲其事事從源頭而出,以救零星裝做之,非兩家各有攸當,非與先儒為翻案耳。谷平日録古之學者,只是誠實。今之學者,只是遷就存天理,只是始學者論語,其極則心即理理,即心何以言存天理哉?凡言存天理心,尚與理為二。 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人得是心,以為心人之心,天地之心也。但私則與天地不相似,一去其私,則我之心即天地之心,聖人之為聖人,全此心而已。 識得此心,則真是天下之廣,居非形容之言。 薛文清公言:「人與天地本無二理,惟無私貫之,此真見得」。又曰:「孟子曰: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蓋凡為善為學,皆貴乎熟,不獨仁也。此語又差卻聖人之學為仁而已。為仁之外,又何為學為善乎?學必見得到一處,方是真見。 下學而上達,蓋下學者事,上達者理理,外無事,事外無理,學者要思得之。 人須是有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底心,到此地,位道在我矣。學者須自考,若有些子悶,底意思在,即是有我,便與天地不相似」。 人之目視耳,聽手持足,行氣自如,此吾人之學,只是約之於中,正不大段,費力到視,明聴聰手恭,足重即仁也。 先儒曰:「中人以下,乃以命處義,賢者求之有道,得之有義,不必言命,是固然矣。然命字亦不可輕者。孔子曰:道之將行也歟?命也,道之將廢也歟?命也?」彌子曰:孔子主我,衞卿可得。孔子亦曰:有命。孟子因臧倉之沮曰:「吾之不遇魯侯,天也。推而言之,尭舜之禪湯,武之征伐,皆命也,但不肆縱欲之心,只是處貧賤安於貧賤,處富貴安於富貴,當生則生,當死則死,到安命處,便是道義,非有二也。君子思不出其位,安命也。若待不得已,然後言命,非安命也」。 或問復其見天地之心在人心如何?」看曰:「孟子所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便是復其見天地之心。齊宣王謂「吾甚慙於孟子,便是復其見天地之心。盜牛恐王彥方知便,是復其見天地之心」。 或問程子謂:「道無精粗,言無高下,是否?」曰:「然」。曰:「夫子謂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如何?曰:理外無事事,外無理就。如教此皂,𨽻不可嚇。人取錢不可過重打人,此便是仁恕之理。若教知學之人,便只論仁恕之理」。語上語,下要之無二理。 思慮紛擾,是何勞擾?必除去之,才知天理。真樂世人役役於富貴聲色之間,怪他不得舍此無可樂,果能閑邪?則天理之樂,在我其妙,有難以語人。孔子曰:好仁者無以尚之」。近略見得。 伊川先生曰:「《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多不能止。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纔見得這事重,便有這事出若物,各付物,便自不出來,此亦可見。理一分殊,莫非自然也」。 知學之外無心焉,有死灰槁木之理,只是知覺常存乎正,即是敬以直內工夫。 寂然不動,只是渾然天理,無纖毫私欲,非謂無知覺也。若無知覺,如何曉得是天,理無人欲」。 不知心之貴者,未必不樂於渉躐汗漫博學者,亦是多欲天下之道公而已矣。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不獲其身。無我也,不見其人無人也」。如是,則全體是道,無他公而已。若有一毫有我,有人之意在,即是私已,便與道不相似。 聖學之功,只是一個存養為本省察,是存養內,一件常時存此本心,不失便是存養,或有一念之動少,有非僻省,察之即與克去,此本心依舊存,而不失聖學之功,存養為本,思無邪者存養之全功也!徃歳去何處起身時,便有速到之心?近時此念,絶無作善獲福,作惡獲禍,此理自然如此,要人自理,㑹人之由,大路泰然行將去何利如之?若由曲徑穿林莽,未有無所損傷,此自可見,若求之報應之說,惑之甚矣!其亦怠於善也!夫其亦流於惡也夫! 天運而不已,日徃則月來,寒徃則暑來,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窮,此仁也。聽言可以觀人,小人當未遇之時,見君子所為,亦有尊重興起之意,是尚無利禄之深迷,而本心之明有不可揜者,及稍得利祿之謀,便志得意滿,雖明知君子所為之是,恐其不便於已,必作為一種說話,以寓沮抑之意,寜欺已欺人,不顧此之謂,失其本心? 後世論學論人物者,多無實見,或有依阿說者,只是慿藉古人先儒力爭頓悟之說,以吾夫子我欲仁,斯仁至之說証之,恐亦是如此人得天地之心以為心,此本心也。放而不求,則若失之一操之便,存而不失,要之不從,外得此分,明是頓悟,但是無間斷為難,所以君子之學,自強不息,聖人之學純亦不已。 薛文清謂孟子之後學不傳,只是性不明,此亦是想像之言。周子曰:「動而正曰道,其語道也明矣」。中亦曰動而正曰仁」。 人處於天地之間,其所行處皆權也。小人流於遷就,而權之用失之。君子未免執滯,而權之用未盡。惟學聖人周旋中禮,泛應曲當,而權之用始盡。 晦翁謂象山常說宇宙,但他說便,只是這箇又不用裏面,許多節拍,卻只守得過空蕩蕩底中,以為道體,本是空蕩蕩底。 某曰:儒者之學,理一而分殊,分不患其不殊,所難者理一耳。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常人皆可能也。視天下為一家,中國為一人,非聖人不能也。儒者之學,所以明理一以希聖也。故曰: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 孔子謂《易》有聖人之道四焉,則《易》不可專指卜筮言明矣。《坤》卦主利,必以伊川利萬物,則主於《坤》之說,為千古不《易》之定論。若曰「陽主義,陰主利,是導人於利矣。為人臣者,懷利以事其君,為人子者懷利以事其父,為人弟者懷利以事其兄,是何等時耶?豈聖人開物成務之意也耶?當以道觀易可也。 聖人之道,理一而分殊,分不患其不殊,所難者理一耳。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此明夫理一也。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此教子貢推行乎理,一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明乎理一也。《大學》曰:「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此教平,天下推行乎理,一也。宇宙只一理,本公也,人之有身則有自私之蔽,聖人之教所以去天下,後世自私之蔽也。自私之蔽,一去則廓然大公公則理一無間矣。是故君子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陳北溪曰:夫子之道,其精微在易,而所以語門人者,皆日用常道,未嘗及易也。此語未有見於道,日用常道之外,又豈別有所謂易哉?文公云:尹彥明見伊川後半年間,方得《大學西銘》,㸔此意也。好也有病,蓋天下有許多書,若半年間,都不教他看一字,幾時讀得天下許多書?某以為天之生人,人之有生,只是一個明徳而已,明徳即仁也。聖人之學,只是明此理以全之而已。學者茍於大學、西銘之㫖而有得焉,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文公之言,或早年未定之見人胸中,除去一切閒思量,則天理自在多少快活自安,命上便可到天下,何思何慮? 學之得與不得,亦易,見此心灑然,而勢利出脫,了無所係,此實得也。雖曰講學而勢利纒繞,瞻前顧後,此無所得,只是說話。 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會得此意,則必終日乾乾學,惟為已而已,何處著得絲髪為人之意哉! 袁爕曰:人心與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業以守之,則與天地相似,可謂得象山之意矣。 此心平平時,可以黙觀道理,或曰:「理統於一心,散於萬事」,此非真見論其極,只是理無外為學,要以心為本,涵養須用,敬所以養此心也。進學在致知,所以明此心也。 凡看經傳,皆以明此為務,觀一物處一事,皆有以騐此心之所形,則無徃而非養心之學矣!心外無物,物外無心,心無內外也,要人自理會」。 范氏謂守約則足以盡博,此語亦獨見也。 廣大寛平,胸中常覺有此氣象,是什麽快活?」 尋常間只從容自在,便是坦蕩蕩氣象。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於此可見。理外無事,事外無理,萬古聖人之正,學昭灼平,實無有餘說。 惡念易去,妄念難去,人心無念之妄純乎道矣。 歴觀徃古來,今天下有一定之命,只是人自勞攘。 學者至約工夫,只是常常提醒此心,學者遇事一以天理處之,不可少有顧忌而存恐懼之心,一有恐懼之心,非知命也。 吕東萊曰:「義理無窮,才智有限,非全放下,終難湊泊,放下政,非易事也」。 生生之謂仁,存存之謂學。 本心却是天下之大本,動皆從心中流,出即為達,道一不從,本心所發,便是私意非道也。 不見不聞,只是虛虛者心之本。實者,心之質,可見者也,心也者虛而實,君子之道費而隱。 四端在人,本無増添,孟子所謂擴充者,只是無間斷耳。 聖人用功,與學者一般,但有生熟之異,謂聖人不用功者,非也。蓋人之心猶舟之有柁心,一不存則惡生,柁一不持則舟覆。聖人即老於行船者,進退推移出於自然,而柁亦未嘗離也。學者即學行船者未免有把持著力之功,非自然而然也。一生熟之異,即盡聖人學者用功之說。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此便是善,端發見處,人人皆有,但有間斷,則若存若亡,不為己有。學者有此心,須充之到淵深塞,實方是有諸已。譬如栽一小樹,恐牛羊牧之,大風揺之,須從四圍,作墻垣以防牛羊,又時培土灌水,以備風日,則此樹漸大,根漸深且實,雖無垣墻,牛羊風日,且如之何?如人?善端發見,欲使之常存,必要去閑邪?邪閑,則天理自存。存之之久,便到淵深塞實處到此地位,則本體已復實有諸已。彼富貴貧賤生死,禍福得䘮,夷狄患難,若無與於已,豈能有以介吾意乎?學者須如此用力方可閑邪?非如何去閑?只是心正則邪自閑了,邪閑則誠存矣。閑邪存誠,是一件,非有二也。門人王龜年記 大學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只說明明徳的「明」字,《中庸》「明善誠身」、「擇善固執」,只說得誠之者,的誠字元,來誠則明,明則誠非有二也。故論學拘「泥」字不得會得時,橫來竪說,只是此理。 人得天地之心為心,仁也,其用則義也。孔子於《易》曰:「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仁路也。終之以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此求仁之說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立其體則寂然不動,渾然天理及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致用各異,所謂義也。聖賢之正脈,其在是乎! 從心所欲不踰矩矩者,方也。大學絜矩,亦是此義。若此義便圓神,只從此心所欲,行出事去,自是方了。蓋此心固無方,無體到外方有體。門人羅洪先記。 間嘗讀明道行狀》曰:「聞汝南周茂叔論道,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汎濫於諸家,出入於老佛者幾十年,反求諸六經而後得之。晦翁解太極,謂周子手是圖以授之,此可謂要矣。不知其所謂未知要者何事,而又汎濫諸家,出入老佛,直待,反求六經而後得之,以為伊川尊明道之言乎?伊川恐非茍言也。《宋史》載明道與伊川入成都,聞篐桶者說《易》,兄弟渙然有所省。後門人問易伊川曰:易學在蜀。至著《易傳》,必曰斯義,聞之成都,隱者每讀至此,嘆曰:此聖賢至公至平之心,無一毫自廣狹人之念,此所以繼千秋之絶學也。於篐桶者,有一論尚欲表顯之,況於其師乎?此深可疑也。南軒與晦翁書,謂程先生與門人講論,未嘗一言及太極圖。晦翁謂此書詳於性命之原,而畧於進為之目,有不可驟而語者。中思之,門人固有不可驟而語者,若伊川易傳》之言以教萬世,胡安定有言則引之篐桶者有言則引之,何於周之圖素未嘗一語及之乎?此深可疑也。晦翁與象山論無極太極徃復争辨其書,有曰,周子灼見道體。又曰,此老真得千聖以來不傳之祕。至序《大學》,以二程接孟子》之《傳》。序《中庸》。又曰: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得有所據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微程夫子則亦莫能因其語而得其心也。信斯言也,則二程之學,似無與於周子矣,此深可疑也。夫宇宙間只有一箇理在《易》,曰太極在大學,曰明徳在中。庸曰:中一也,論太極。既以周子真得千聖以來不傳之秘,而序《大學》、《中庸》,又以二程續千載不傳之緒,此深可疑也復湛甘泉書》。 佛氏曰:定明道亦曰定。佛氏曰:惺惺上蔡,亦曰惺惺,何也忘已耳。若灼然有以實見得,吾心之體,有在於此。設以佛氏所嘗語,反規規然而避之,是反渉於較計偏倚之私,而累其廣大光明之量。其於斯道無我無物之體,不無有害同上。 今之以學自命者,人皆議其行事之謬,謂平日講道學而行事如此其偽也。愚以為不然。平日講學,只成一箇自私,而自以為天理,故其行事之謬者,非偽也,學術之差也荅羅達夫。 大學,孔氏之訓,明道先生兄弟表,顯之以覺後學者也。慈湖一切掃之,如定靜安慮,彼則曰「此膏盲之病也。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彼則曰:「何其支也,取人大中至正之心紛然而鑿之」,豈不為毒?信斯言也,則大學》在所屏絶矣,其可乎開口說,毋意毋意是也。然有取乎主忠信而以一為未離乎意,此為毋意乎?有意乎,不可不察也。聖功之要,曰存、曰思。任意削去當時象山先生已見其微,故戒之曰:「若茫然而無主,泛然而無歸。則將有顛頓狼狽之患,信然矣。其蔽之本,指其於心不在焉,則以為心如何?曰:在正舍之則亡,則以為聖人未嘗貴操而賤舍。此說若行,是率天下貿貿焉,莫知所之,不至於槁本死灰不已也。其為學術之害,可勝言哉同上。 嘉靖甲午夏五日,予臥病,隨州報恩寺,一日,學子請問曰:朱子之學,何學也?予曰:聖人之學也。曰:何如朱子詩云:元天幽且黙仲,尼欲無言,動植各生遂,徳容自清溫,彼哉夸毗子,呫囁徒啾喧,但騁言辭好,豈知神鑒昏。曰:予昧前訓,坐此枝葉繁發憤,永刋落竒功,收一原,曰神鑒,曰一原朱子之學旨可知矣。曰:或疑其釋大學何如?曰:此學必論大頭腦,處如明徳,此大學大頭腦也,朱子以虛靈釋明徳,不可易也,明之功,則曰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此工夫至簡易也,何疑之有?曰:或疑其格,致求於外也何如?曰:此不得朱子之精也。朱子曰:本明之體,得之於天,終有不可得而昧者,是以雖甚昏蔽之極,而介然之頃一有覺焉,則即此空隙之中,而其本體已洞然矣。當時有問介然之頃,一有覺焉,則其本體已洞然矣,須是就這些覺處,便致知充,廣將去。朱子曰:然如擊石之火,只是些子纔引著,便可以燎原。蓋介然之覺,一日之間,其發也無時無數,只要人識認得,操持充養,將去此朱子之精,孔門求仁之學也,學者當黙而識之。學子曰:然。遂記之朱學問荅。 嘉靖甲午秋七月,予遊大洪山,張子叔平從焉。一日,張子問學,予曰求仁。問仁曰:主一曰:孔子之學,惟以仁為訓,何也?曰:天地之一動一靜人心之一動一靜一本也,仁也,求仁之學,萬古聖賢之正脈也。曰仁之體何如?曰仁道至大,不可求之言語,不可求之訓詁,吾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仁之體也,蓋一動一靜,天命之流行也,惟其動靜,此所以不窮顔子之見卓爾,孟子之謂,必有事焉而勿正,是皆有見於一動一靜之妙也,非知道者孰能識之?孟氏之後,千有餘歳,惟伊洛得聞之,此道明之會也。明道先生曰:天地之間,只有一箇感與應而已,更有甚事?又曰: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此是天理二字,自家體貼出來者也。伊川先生曰:有感必有應,凡有動皆為感感,則必有應,所應復為感所感,復有應所以不已也。程夫子兄弟所謂感應,亦有見於一動,一靜之妙也,一動一靜,生生不已,仁之體在我矣。張子曰:唯乃書以授之。求仁,問荅。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