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3685159"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Search details:
Scope: 御定淵鑑類函
Condition : References 「劉炫
Total 2

卷二百五十九

25
原:四明。 十視舜明四目而天下治 。《大學》曰:「十目所視」。。 眇視。 偏盲《易》眇能視見。杜欽子夏,目偏盲。以才能 稱京師,謂之為盲子夏。 㸃漆。 懸珠《語林》,杜宏治目如㸃、漆二下見目 增增波 《騰光楚辭》:娭光眇視目増波,些 又蛾眉曼睩目騰光些眥裂 眼方》《史記》:漢王詣鴻門,謝項羽、項羽欲殺漢王,樊噲帶劒,擁盾入軍門,披帷西向,立瞋目,視羽髪上指目眥盡裂,有仙書眼方者,夀千嵗,陶宏景晩年一目, 時而方。 生蛆: 刮膜。《東觀漢記》曰:杜根諌和熹,鄧后以安帝宜親政事,太后大怒,囊盛撲殺之。根詐死。三日,目中生蛆 。《天中記》:魏武帝病眼,令華陀以金篦刮目。 閃閃 睕睕,世說,裴令公有儁容姿,一旦有疾至困,惠帝使王夷甫往看,出語人曰:「雙眸閃閃,若巖下電精,神挺動體中,故小惡」。 《載記》石季龍時,太子詹事孫珍問侍中崔約曰:「吾患目疾,何方療之?」約素狎珍,戲之曰:「溺中則愈」。珍曰:「目何可溺?」約曰:「卿目睕睕,正耐溺中」。珍恨之,以白石,宣宣於諸子中最胡狀目深,聞之大怒,誅約父子。 刺血 去障。崔鴻十六國春秋:苻生驍果粗暴,嗜酒無賴,祖洪甚惡之,生無一目,年七嵗,洪戲之,問侍者曰:吾聞瞎兒一淚,信乎?侍者曰:然。生怒,引佩刀自刺出血,曰:此亦一淚也!洪大驚,嵗談苑錢,鏐年老,一目失明,醫曰:可無療,此當延五七 夀。若決膜,去內障眼即復舊,但慮損福。鏐曰:「吾得不為一目,鬼于地下足矣!」醫為治之復,故未㡬鏐卒。 大眼。 方瞳,《北史》:王肅弟秉之初歸國,謂楊大眼曰:「在南聞君之名,以為眼如車輪。及見,乃不異於人」。大眼曰:「旗鼔相望,瞋眸奮發,足使君目不能視,何必大如車輪!」 ,劉根,目瞳子方。 眇目 寸眸,本傳:劉諒好學有文才,為湘東王所善。王嘗游江濵,歎秋望之美,諒對曰:「今日可謂帝子䧏於北渚,王有目疾,以為刺已」。應曰:「卿言目眇眇以愁予耶?」從此嫌之。 文選八極,可圍於寸眸。 一目 四睇《侯景傳》:王偉為侯景謀主,其文檄并偉所製《景敗見禽》上五百字詩於元帝。帝愛其才,將舍之。朝士多忌,乃請視偉所作檄文云:「項羽重瞳,尚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赤縣之歸」。帝大怒,殺之。 文選,四睇亂層岑。魚眼 《䑕目韻對。元帝母阮修容曾失一珠,元帝時幼竊吞之,謂是左右所盜,乃炙魚眼以厭之,信宿之間,珠遂便出。尋一目致眇,葢魚之報也。卿《唐書》:初,苗晉卿數薦元載於李揆,揆輕載地寒,謂晉曰:「龍章鳯姿士不見用,獐頭䑕目子,乃求官耶?」載聞銜之。 青睛。 碧目《南史》:徐陵目有青睛,時人以為聰慧之相也。文小傳明傅汝舟,號「丁戊山人方顙,碧目小指,有四印 ,年十四,誦黃帝、姚姒之書爛爛。 奕奕王戎詳,前時北齊琅邪王儼,武成帝第三子,後主 儼惡和士開、穆提婆奢恣,二人相謂曰「琅邪王眼」、光、奕、奕數歩射人,由是忌之。 身鏡 眼泉》真誥》:眼者,身之鏡視,多則鏡昏。妾自有磨鏡之石眼,三水小牘。鮑容詩謂「淚曰「 泉」。。 眼昏 目留韓文目:視昏花尋常便,不分人顔色,髙漢雋、吕公因目固留 祖 眼笑 目禁六朝紗輕眼笑來, 𩔖雋闗,播與盧杞論事帝前,播意不可避坐,欲有所言,杞目禁輒止 側目 横波文𨕖新舊側目 又淚滿橫波目,又慢睇出横波 見星 觸柱上詳目有《紫光注、附𩔖雋》。朱延夀、田頵之、 、朱全忠二人謀叛楊行密,行密憂甚,紿目病,行觸柱。 鴟目 鷹視史王莽虎吻鴟目 。《五代史》,秦王從榮輕雋而鷹視 耳視。 目聼列子有亢倉子者,得老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聼。魯侯問之《亢倉子》曰:「傳者,之妄也,我能視聼,不用耳目,不能易耳目之用」。 眼語 目成𩔖雋:昭宗東遷,韓建從至洛,昭宗舉酒屬太祖與建曰:「遷都之後,國歩小康,社稷安危,係卿兩人,次何皇后舉觴,建躡太祖足,乃陽醉去。建出,謂太祖曰:「天子與宮人眼語,而幕下有兵仗聲,恐公不免也」。太祖以故尤徳之 ,楚辭滿堂兮,美人,忽與予兮」,目成。 木睛 肉眼吳越備史曰:周寳唐立,武選以髙上擊毬,較其能否,至有置鐵鉤于毬上,伏以相擊。寳嘗與此選為鐵鉤所摘一目睛失寳,取睛吞之,復擊毬,獲頭籌,遂授涇原敕,賜木睛以代之。一日,晨起潄,木睛,墜水,棄之,侍姬竊笑,寳怒曰:「瞎漢何足笑!」遂殺之,注木睛,莫知何木,置目中無所碍,視之如真睛肉」。又曰:「唐安祿山反,執哥舒翰問曰:「汝素輕我」。翰曰:「臣 眼不識聖人」。祿山遂以翰為司空。 刮目 換眼:《三國志》:魯肅過呂蒙,言議拊背曰:「今者學識英略,非復吳下。阿䝉䝉曰: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晩」,二陶穀夢人以二丸藥換雙眼後,相者曰:「貴人骨氣,奈 隻鬼眼!」以此不至大位。 原左邱喪。 張湛嘲司馬遷與任安書曰:「左邱喪,明厥有國」語。 ,晉范甯患目疾,就中書侍郎張湛求方,湛嘲之曰:「古方,宋陽里子受東門,伯伯受左邱,明邱明傳杜子夏一減思慮,二專內視」。。 秦使動。 秦民側《左傳》曰:㬰駢曰秦。使者目動而言肆,懼我也。必敗之民,又秦 側目。 見秋毫 中流矢離婁,百歩之外,見秋毫之末 ,魏夏侯惇為流矢,中傷左目,與夏侯淵俱為將軍,中號惇為「盲夏侯。 如石稜。 若巖電《世說》曰:「眼如紫石」。稜之」。又曰:「裴楷謂王戎 睛爛爛若巖下電」。 貿貿然。 倀倀乎!《禮記》曰:有餓者貿貿然來貿貿,目不明,貌無。仲尼《燕居》曰: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 相與,倀倀乎其何之! 增多白睛如秋水。《五代史漢》:髙祖目多白睛。《秋鄴侯家傳》:賀知章見李泌曰:稚子目如 水,必拜卿相」。 分、黑、白。 隔褷䙰𩔖雋》:崔光逺瞳子,黒白分明䙰,韓文元花著,兩眼,視物隔褷。 原矐而擊筑。 瞋以視虎,《刺客傳》曰:秦王召髙漸,離乃矐其目,使擊筑 ,朱亥瞋目視虎,虎不敢動。 哭子而喪。 誅述而明,《禮記》曰:子夏喪其子而喪明,曾子弔之曰:「吾聞朋友喪明則哭之。曽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無罪也!」曽子怒曰:「商汝,何無罪也!喪爾親使,人未有聞焉。喪爾!子喪爾,明爾,何無罪!」與子夏投其杖而拜之曰:「吾過矣,吾過矣!」 、任永、馮信並好學,公孫述徵不就,皆託青盲及述誅而目明。 必作必趨。 曰:階曰席」《論語》曰:「子見瞽者,雖少必作,過之必趨」。又曰:「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蠭目豺聲,深目猳喙。左傳曰:楚公子商臣,忍人也,蠭目而豺,聲 。又曰豎牛。 增道眇輒泣,視日不眩。《南史列傳》:宋袁粲初忤於孝武,其母候乘輿出負磚,叩頭流血,磚碎傷目。自此後,粲與人語,有誤道眇目者,輒涕泣彌日。手《隋書》:劉炫,字光伯。眸子精明,視日不眩,左手畫方右 ,畫圓口誦,目數耳聼,五事同舉,無所遺失。 鷹瞬鴞,視 龍瞳鳯頸。《文選》:「鷹瞬鴞視」,言勇壯之士,如《鷹鴞》之目以視人也。頸史:唐武后相龍瞳鳯」。 原視作哲。 思明》《洪範》曰:「視曰明,明作哲。九」《論語》曰:「君子有 ,思視思明」。。 蔽旒 上祫《漢書》曰:「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下詳後視日。 闚天》禮視日之早暮。又王戎視日不眩 。《漢書》曰:「以管闚天」。 無回不兩入户奉扃,視瞻無回。而荀子勸學篇》曰:「目不兩視 明」。。 專專 眈眈《楚辭》專專之目成眈《易》曰虎,視 眈。 增眄速。 視逺髙澄、賈子儒相之曰:「人有七尺之軀,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大將軍臉薄眄速,非帝王之相也」。果如其言。 《隋書》:劉焯,字士元,犀額龜背,望髙視逺,與劉炫結盟為友,以儒學知名,世稱「二劉。 游目 㣲睇《楚辭》曰:「忽反顧以游目,六朝㣲睇託含辭。 清矑 英眄》《漢雋玉女無所眺其清矑兮 ,韻府雄視也。翰林秉筆回英眄,又俯仰流英眄。 圜視 並觀。《漢書》曰:天下圜視而起,驚愕也。 ,公聼並觀。 盱衡 睥睨《魏都賦》曰:「乃盱衡而《誥。兩史記》,武安侯曰:魏其灌夫,睥睨, 宮間」。 交睫流盼《史記》袁盎曰:「太后病三年,陛下不交睫 文選流盼乎洛川」。。 横流 髙眄《文選:目流睇而橫流,又髙眄藐四海。 環視 藐眄《𩔖雋》:羅宏信、趙文㺹死,衆執願主吾軍者。宏信輒曰:「神命我矣!」衆環視,以為宜,遂立之。 文選,藐眄回顧之貎。 極覽》 低視。文選,極盡也。劉總郡國㺯兵,低目相視,可謂危矣。 原望而畏 傾則姦《論語》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姦」。《禮記》曰:「凡視上于面則傲,下於帶則憂,傾則 。 ,謂視旁不正也。 為君目。 向長視《左傳》:杜蕢謂嬖叔曰:「爾為君目,將司,明也」。 。《禮記》曰:「從長者上邱,陵則必向長者所視」。。 察淵魚。 觀天象 三年,視蝨。 百歩觀毫。 視之明也,鑒於賢,不在見於蚊睫。 視之逺也,觀於徳不在睹於秋毫。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