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640490"
This textual edition has had punctuation added automatically using artifical intellig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ss are inevitably imperfect; please help correct mistakes by editing the text.
Search details:
Scope: 御定淵鑑類函
Condition : References 「陳敬宗
Total 6

卷九十五

14
原成均。國子監也 太學國學 增為終身。《宋書》:丘靈鞠領東觀祭酒,曰:「人居官願速遷,使我為祭酒,終身不恨也」。 久不調,《眀獻徵録》曰:陳敬宗光世,永樂時為南京祭酒。平生剛介,官太學二十餘年,諸生位有至卿貳者,而敬宗獨久不調意。豁,如也。 原奏立國子學。晉諸公賛云:裴頠,惠帝時拜為國子祭酒,奏立國子太學,起講堂,築門閤,刻石以寫五經。 上疏興國學。晉中興書陳郡袁録云:袁環,字山甫,為國子祭酒,時屢經䘮亂,禮敎陵遲,上疏求立學徒,帝從之。國學之興,自環始也。 劉毅博學多聞,臧榮緒《晉書》云:武帝詔曰:「劉毅博學多聞,其以毅為散騎常侍、國子祭酒」。 劉智學行優著又云:咸寧四年,詔曰:「南陽王師劉智,學行優著,其以智為國子祭酒」。。 戴逵逺槩發蒙胄子,王珣啓戴逵為祭酒,云前國子博士戴逵,綽有逺槩,堪發胄子之蒙。 庾純儒行訓導國子。臧榮緒《晉書》云:咸寧三年,詔曰:「議郎庾純,篤學好古,敦說《詩》、《書》,儒行也。宜訓導國子 以上祭酒」。。 增貳成均。唐栁宗元為國子司業。陽城遺愛碣云:帝求師儒,貳我成均。進退作則,動言是傚」。 命樂正。宋蘇轍除盛喬制云:「命樂正之官,輔司成之位,徃祗厥職,毋使陽城韓愈之流,専羙前世」。 參掌禮儀唐韋叔夏精通三禮,遷成均司業,久視元年,特下制曰:「禮、儀,國家所重,司禮博士,未甚詳眀成均。司業韋叔夏、太子率更令祝欽眀等,博涉禮經,多所該練,委以參掌冀𢎞典式。自今司禮所修儀注,並委叔夏等刋定訖,然後進奏」。 誦詩規諷唐郭山惲,景龍中累遷國子司業,帝昵宴近臣及修文學士,詔徧為伎。工部尚書張錫為《談容孃舞》,將作大匠宗晉卿為《渾脫舞》,左衛將軍張洽為《黄麞舞》,給事中李行定歌《車駕西河曲》,各有所陳,皆鄙黷。山惲惟知誦詩,乃誦《鹿鳴》、《蟋蟀》二篇未畢,中書令李嶠以其近規,諷止之,帝嘉其直,下詔褒咨 崇敬建議,歸崇敬正禮,大歴中,授國子司業。時皇太子欲以仲秋月於國學行齒胄之禮,崇敬以國學及官名不稱,請改國子監為辟雍省。又以祭酒之名,非學官所宜。按周禮:師氏掌以義詔王敎國子,請改國子為太師氏。又司業者,禮記云:樂正司業。正,長也,言樂官之長,司主此業。按周頌設業設虡,則業是懸鐘磬之栒虡也。今太學於義則無所取,請改司業,一為左師,一為右師。詔下,議者以為習俗既久,重難改作,其事不行。陽城下遷,又陽城下遷國子司業,引諸生告之曰:「凡學者所以學為忠與孝也。諸生有久不省親者乎?眀日謁城,還養者二十輩,有三年不歸侍者,斥之。簡孝秀徳行升堂上,沈酗不率敎者,皆罷之。躬講經籍,生徒斤斤,皆有法度。 經義課試之始宋髙閌,字抑崇,紹興時為國子司業,時興太學,閌奏宜先經術,帝曰:「士習詩賦已久,遽能使之通經乎?」閌曰:「先王設太學,惟講經而已,國初猶循唐制用詩賦,神宗始以經術造士,遂罷詩賦,又慮不足以盡人才,乃設詞學一科,今宜以經學為主而加詩賦」。帝然之。閌於是條具其法,以六經、語、孟義為一塲,詩賦次之,史論、時務䇿又次之,太學課試及郡國科舉盡以此為法。 郡國升補之制《宋史》,郡國士補國學監生之制,亦閌所立 以上司業

卷一百九十八

19
原《漢書》曰:枚臯上書北闕,自陳枚乗之子,上得書大喜,召入見待詔臯,因賦殿中,詔使賦平樂舘,善之,拜為郎。臯不通經術,談笑𩔖,俳倡為賦頌,好僈戲,以故得媟瀆貴幸,比東方朔、郭舍人等,武帝春秋三十九,乃得皇太子,羣臣喜,故臯與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臯從行,上有所感輙,使賦之,為文疾,受詔輙成,故所賦多司馬相如,善為文而遲,故所作少。 司馬相如《長門賦》序云:孝武帝陳皇后時,得幸頗妬,別在長門宮,愁悶悲思,聞蜀郡成都司馬相如,天下工為文,奉黃金百兩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辭,而為文以悟主上,皇后復得幸。《漢書》曰:「成帝趙昭儀方大幸,毎上往甘泉宮,常從在屬車間豹尾中,故揚雄盛言車騎之衆,參麗之駕,非所以感動天地,迎釐三辰。又言屏玉女郤宓妃,以微諷齋戒之事,賦成奏之,天子異焉。先是時,蜀有司馬相如作賦,甚𢎞麗溫雅,雄心壮之,毎作賦,常擬以為式。 《桓子新論》曰:余少時見揚子雲麗文,髙論不量,年少猥欲,逮及常作小賦,用精思大劇,而立感動發病,子雲亦言成帝上甘泉,詔使作賦為之,卒暴倦臥,夢其五臟出地。及覺大少,氣病一歲,余素好文,見子雲工為賦,欲從之學。子雲曰:「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 《漢書》曰:「上令王褒與張子僑等並待詔,數從遊獵,所幸宮館,輙為歌頌,議者多以為淫靡不急。上曰:「不有博奕者乎?為之猶賢乎?」已辭賦,有仁義諷諭,賢於倡優博奕逺矣。 《東觀漢記》曰:班固孟堅,九歲能作賦頌,固數入讀書禁中,毎行巡狩,輙獻賦。 《禰衡別傳》曰:黃射大㑹賓客,人有獻鸚鵡者,射舉巵酒於衡曰:願先生賦之,以娯嘉賓。衡攬筆而作,文不加㸃,辭彩甚麗」。 《魏略》曰:卞蘭獻賦,贊述太子徳美,太子報曰:「作者不虛其辭,受者必當其實」。蘭此者,豈吾實哉!昔吾丘夀、王陳寳、何武等,徒以歌頌,猶金帛之賜,蘭事雖不諒,義足嘉也。今賜牛一頭」。 又曰:「邯鄲淳作《投壺賦千餘言奏之,文帝以為工,賜帛十匹。 《魏志》曰:鄴都銅爵臺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臺,使各為賦。曹植援筆立成,太祖甚異之」。 《文士傳》曰:何楨,字元幹。青龍元年,天子特詔曰:「揚州別駕何楨有文章才識,使作《許都賦》,成封上,不得令人見」。楨遂造賦封上。 王隐《晉書》曰:張華茂先,阮籍見《華鷦鷯賦》,以為王佐之才成。公綏亦推文義勝己。 髙士傳曰:「潘尼曽與同僚飲,主人有瑠璃椀、客使賦之,尼與坐立成。 《世說》曰:孫興公作《天台賦》,成以示范榮,期云:「卿試擲地,要作金石聲」。范曰:「恐子之金石,非宮商中聲」。然毎至佳句,皆輙云:「應是吾輩語」。 増《山堂肆考》:褚陶字季雅,褚先生後也。年十三,作《鷗鳥賦》。宛陵嚴仲弼見而竒之,曰:「褚先生復作矣」。 《世說》曰:庾仲初作《揚都賦》成,呈庾亮以親族之懐,大為其名,價云:「可三二京、四三都,於是人人競冩都下,紙為之貴。 《梁書傳》曰:「張率為待詔賦,奏之,甚見稱賞。手敕答曰:相如工而不敏,枚臯速而不工,卿可謂兼二子于兹矣」。 《隋書傳》曰:「潘徽字彥伯,秦王俊聞其名,召為學士。嘗從俊朝京師,在塗,令徽於馬上為賦,行一驛而成,名曰《述思賦》。俊覽而善之。 《唐書傳》曰:「袁朗後主聞其才,詔為《月賦》一篇,灑然無留思。後主曰:謝荘不得獨美於前矣」。 又曰:張九齡字子夀,帝賜白羽扇,乃獻賦自況,帝嘉其才髙理妙。 皮日休《桃花賦序》曰:「予嘗慕宋廣平之為相,貞姿勁質,而有《梅花賦》,清便富麗,得南朝徐庾,體不𩔖其為人。彼蘇味道得而稱之,廣平之名遂振。 又曰:謝偃嘗為《麈影賦》二篇,太宗愛其文,召見,欲偃作賦,先為序一篇,授《偃使賦》。偃縁帝指名篇曰《述聖》。帝悅,賜帛數十。時李百藥善詩而偃善賦。 又曰:舒元輿先時裵度、令狐楚、鄭覃,皆為當路所軋,致閑處,至是還髙秩,元輿為《牡丹賦》一篇,時稱其工。帝觀牡丹,凭欄誦賦,為泣下。 又曰:「楊敬之為《華山賦》,示韓愈,愈稱之士林一時傳布。 又曰:「陸扆帝嘗作賦,詔學士皆和,獨扆最先就。帝覽之,歎曰:「貞元時,陸贄、呉通元兄弟善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 又曰:髙郢九歲工屬文,著語黙賦,諸儒稱之。 《五代史傳》曰:扈蒙善屬文,嘗次厯代廢興治亂之迹,為《運源賦》甚詳。又遊相國寺,見《庭竹可愛,為《碧鮮賦》,題其壁。世宗聞之,遣小黃門就錄,覽而稱善。 宋史傳曰:趙安仁太宗製九弦琴、五弦阮,時多獻賦頌,時稱安仁。李諤、楊億辭雅贍,詔詣中書奬諭。翌日,改遷太常丞。 又曰:王曽由鄉貢試禮部,廷對皆第一,楊億見其賦,歎曰:「此王佐才也!」 又曰:「陳彭年太平興國中舉進士,嘗京師大酺,出遊跨驢構賦,自東華門至闕下,已口占數千言矣。 又曰:趙鄰幾少好學能文,嘗作《禹別九州賦》,凡萬餘言,人多傳誦焉。 又曰:路振太宗以詞場之弊,多事輕淺,不能該貫古道,因試巵言《日出賦》,觀其學術,就試者凡數百人,咸愕眙忘其所出,獨振所賦,尤為典贍,太宗甚嘉之,擢寘甲科」。又曰:「夏侯嘉正嘗使於巴陵為《洞庭賦》,徐鉉見之曰:是木𤣥虗之流也,人多傳冩」。 又曰:「許将舉進士第一」。歐陽修讀其賦,謂之曰:「君辭氣似王沂公,未可量也」。 又曰:葛勝仲入為太學正,一日,上幸學,多獻頌,勝仲獨獻賦,上命中書第其優劣,以勝仲為首。 又曰:袁樞嘗以修身為弓賦試國子監,周必大、劉珙皆期以為逺大之噐。 《遼史》曰:劉嘏,六符子也。聖宗一矢斃雙鹿,嘏乃獻賦」。上嘉其贍麗。 金史傳曰:「施宜生試一日射,三十六熊賦擢第」。 又曰:賈鉉泰和六年御試,上曰:「丞相崇浩嘗謂試題頗易,由是諸進士例不讀書。朕今欲以日合天統》為賦題」。賈鉉對曰:題則佳矣,恐非所以牢籠天下士也」。 《宗室傳》曰:「熙宗獵於海島,三日之內,親射五虎,獲之。勗獻《東狩射虎賦》,上悅,賜以佩刀、玉帶、良馬」。 《元史》傳曰:「陳孚至元中,以布衣上《大一統賦》,江浙行省為轉聞於朝,署上蔡書院山長」。 又曰:「謝端五六歲能吟詩,十歲能作賦。 宋本《滋溪書堂記》曰:延祐六年,予初來京師,聞同學貴游,稱諸生蘇伯衡以碣石賦》中公試,往往誦其警句,名籍甚。 《明詩紀事》:錢惟善,字思復,錢塘人。至正辛巳鄉試,出羅刹江賦鎻院三千人,皆不知。錢塘江為曲江,思復据枚乗七發引用,因此得名,遂號曲江居士。 又髙叔嗣,字子業,祥符人。年十六,作《申情賦》萬言。 又文翔鳯字天瑞,三水人作《金陵三賦》,以當帝京。 《吾學編傳》曰:陳敬宗,字光世,慈谿人。永樂十二年入史館,獻龍馬、麒麟》、《獅子》、《騶虞賦》。 《明詩紀事》袁宏道,字小修,公安人。十歲餘著《黃山雪賦》五千餘言,賦三。

卷一百九十九

10
増夏侯𤣥《辨樂論》曰:黃帝備物,始制衣裳,時則有龍衮之頌。 《𩔖要》曰:黃帝妃嫫母訓宫人,而有淑徳,奏六徳之頌。 《魯語》閔馬父曰:正考父校商之名,頌十二篇於周太師,以那為首」。 原《漢書》曰:「宣帝徴王褒為《聖主,得賢臣頌》。 《後漢書》曰:「顯宗召見賈逵,因勅蘭臺給筆札使,作《神雀頌》,拜為郎。 又曰:傅毅與班固、賈逵共典校書,毅追美孝明帝,功徳最盛,而廟頌未立,乃依清廟作《顯宗頌》十篇奏之。 又曰:平望侯劉毅,以和熹鄧太后有徳敎,請史官著《長樂宮聖徳頌》,以敷宣景耀,勒勲金石,懸之日月,攄之罔極,以從陛下烝烝之孝。帝從之,増又曰:梁鴻伯鸞,仰慕前世髙士,而為四皓以來四十四人作頌。 論衡宣漢篇》曰:「觀杜撫、班固等所上漢,頌頌功徳,符瑞洋濊,深廣滂沛,無量踰唐,虞入皇域」。原《鄭康成傳》曰:「民有獻嘉𤓰者,異本同實。《縣侯表》附文辭鄙略,君為改作,又著頌二篇。侯相髙其才」。 《零陵先賢傳》曰:「周不疑字文直,曹公時有白雀、瑞儒林並已作頌,不疑見之。操授紙筆,立令復作,操奇之。 《晉書》曰:劉伶,字伯倫,沛國人也。志氣曠放,以宇宙為狹,著酒徳,頌為建威參軍以夀終。 《南史》:梁大同中,嘗驟雨,殿前往往有雜色寳珠,梁帝觀之,甚有喜色,虞寄因上《瑞雨頌》,帝謂其兄茘曰:「此頌典裁清拔,卿之士龍也」。将加擢用,寄聞之,歎曰:「美盛徳之形容,以申擊壌之情,吾豈買名求仕乎?」 増又曰:鍾嶸,字仲偉,衡陽王元簡出守㑹稽,引為寧朔記室。時居士何子季築室若耶山山,發洪水,漂抜樹石,此室獨存。元簡令嶸作《瑞室頌》,辭甚典麗。《唐書》:太宗幸太學釋菜,命孔頴達講經,頴逹上《釋奠頌》,詔褒美。 張文琮永徽初獻皇帝頌》,優詔褒美。 呂溫狄仁傑頌曰:「取日虞淵,洗光咸池,潛授五龍,夾之以飛」。世以為名言。 張九齡撰《龍池頌》刋:石興慶宫西,天寳元年五月,宗子璆以為不稱盛徳,更命璆為頌,建花萼樓北。 宋璟累封廣平郡公,廣平人為璟立遺愛頌,璟上言:「頌所以傳徳載功也。臣之治不足紀,廣人以臣當國,故為濫詞,徒成諂䛕之風。欲釐正之,請自臣始」。有詔許停。 李白,天寳初至長安,賀知章言於帝,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 《宋史大中祥符三年,陜州黃河再清。集賢校理晏殊上《河清頌》。 《玉海》張方平為《宋頌十五章,上下二什。天假之什八篇,繫之先帝日之初升之什七篇,繫之今上。 仁宗時,石介再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功徳之尤著見者,為《宋頌》九篇。 《元史》:文宗獵栁林,駐蹕故東平王安圖碑所,因獻《駐蹕頌稱㫖明鄭濟華川王禕行狀》曰:「辛丑冬,上親征江西,進《平江西頌》,上覽而喜曰:吾固知浙東有儒者,卿與宋濂耳!」《明紀》:洪武七年十一月,甘露降於鍾山,劉基作頌以獻。《吾學編》:建文元年春正月庚辰,大祀天地於南郊,始奉太祖高皇帝配,方孝孺進頌。 又陳敬宗光世,慈谿人。永樂十二年入史舘,改翰林院侍講,獻為善《隂騭頌》。十七年春,卿雲見甘露降,獻《聖徳瑞應頌》。是冬,甘露再降於孝陵,松柏復獻頌。 解縉御書《嘉禾詩序》曰:「永樂三年九月九日朔旦,勒石拓本,分賜諸王及近臣,於是縉亦與焉,拜手稽首而獻頌。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