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llow us on Facebook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Twitter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sina.com's microblogging site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Follow us on Douban to receive important updates
Chinese Text Project Wiki
-> -> Search for "ctext:589900"
Search details:
Scope: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Condition : References 「戶部侍郎
Total 17

卷3 經部·易類三

1
趙汝楳撰。汝楳,商王元份七世孫,資政殿大學士善湘之子。理宗時官至戶部侍郎。考《宋史趙善湘傳》,載其說《易》之書,有《約說》八卷,《或問》四卷,《指要》四卷,《續問》八卷,《補過》六卷。蓋研究是經,用功最久,故汝楳承其家學,以作是編。其說據《漢書儒林傳》稱費直惟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疑《說卦》、《序卦》、《雜卦》皆為漢儒竄人。又以《繫辭》多稱「子曰」,定為門人所記,非夫子之書。因置此諸傳,惟注經文。其以《彖傳》散附彖辭,《小象》散附爻辭,仍用王弼之本。其以《大象》移於卦畫之後,彖辭之前,以《文言》散附《乾》、《坤》、《彖傳》及《小象》後,則又汝楳之新意。割裂顛倒,殊屬師心。又王弼本雖移傳附經,尚有「彖曰」、「象曰」、「文言曰」字,以存識別。汝楳並此而去之,使經傳混淆,茫然莫辨,尤為治絲而棼。其每卦之中皆以卦變立論,亦未免偏主一隅。然其說推闡詳明,於比應乘承之理,盈虛消長之機,皆有所發揮,不同穿鑿。於宋人《易》說之中,猶為明白篤實。《易雅》一卷,總釋名義,略如《爾雅》之釋《詩》,故名曰「雅」。其目曰《通釋》,曰《書釋》,曰《學釋》,曰《情釋》,曰《位釋》,曰《象釋》,曰《辭釋》,曰《變釋》,曰《占釋》,曰《卦變釋》,曰《爻變釋》,曰《得失釋》,曰《八卦釋》,曰《六爻釋》,曰《陰陽釋》,曰《太極名義釋》,曰《象數體用釋》,曰《圖書釋》,凡十八篇。其論圖書曰:「《易》有衍數,有積數。自五衍而為五十者,衍數也。自一二三四五積而為五十五者,積數也。圖書二數,皆積數之儔,不可以與於揲蓍也。故舍圖書之名而論二數,則自有妙理。強二數以圖書之名,則於經無據。」可謂善於解紛矣。《筮宗》一卷,朱彞尊經義考》作三卷,蓋是書原本題《釋本》第一、《述筮》第二、《先傳考》第三,彞尊以一篇為一卷也。其推明大衍之數,頗為明白。於諸家舊說,一一條辨,亦具有考訂云。

卷33 經部·五經總義類

1
岳珂撰。肅之,號倦翁,湯陰人,居於嘉興。鄂忠武王之孫、敷文閣待制之子也。官至戶部侍郎、淮東總領制置使。宋時《九經》刊版,以建安餘氏、興國於氏二本為善。廖剛又厘訂重刻,當時稱為精審。複取廖本《九經》,增以《公》、《穀》二傳及《春秋年表》、《春秋名號歸一圖》二書,校刊於相台書塾。並述校刊之意,作《總例》一卷。餘仁仲《左傳字辨》嘗論其誤,以杜《注》「不皆與今說《詩》者同」倒寫為「皆不與今說《詩》者同」,則尚見原刻。今則諸經印本,率已罕傳。僅王弼《易注》有翻刻之本,已失其真。《春秋年表》及《名號歸一圖》有重刻之本,亦頗非其舊。惟此《總例》一卷,尚行於世。其目一曰《書本》,二曰《字畫》,三曰《注文》,四曰《音釋》,五曰《句讀》,六曰《脫簡》,七曰《考異》。皆參訂同異,考証精博,厘舛辨疑,使讀者有所據依,實為有功於經學。其論字畫一條,酌古准今,尤屬通人之論也。

卷54 史部·雜史類存目三

1
國朝李仙根撰。仙根南津,遂寧人,順治辛丑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康熙七年仙根內秘書院侍讀兵部職方司主事楊兆使安南還,備述宣諭事實,編為此書。其詞多質樸少文。蓋隨筆記錄,未及刪潤也。

卷55 史部·詔令奏議類

1
范仲淹撰。仲淹希文,其先邠州人,後徙家江南,遂為吳縣人。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歷官資政殿學士戶部侍郎知青州。卒贈兵部尚書,謚文正。事跡具《宋史》本傳。仲淹慶歷三年參知政事五年罷為陝西四路宣撫使。在政府者首尾三載,是編皆其時奏札,故以為名。分《治體》、《邊事》、《薦舉》、《雜奏》四類,凡八十五篇。皇祐五年,韓琦為河東經略安撫使,始序而行之。

卷56 史部·詔令奏議類存目

1
顧養謙撰。養謙益卿,南通州人,嘉靖乙丑進士,官至戶部侍郎,總督薊遼兼經略。以議倭封貢事被劾去。《撫遼奏議》乃巡撫遼東時所上,凡九十餘疏。《督撫奏議》乃總督薊遼時所上,凡三十餘疏。

卷63 史部·傳記類存目五

2
入國朝,官至戶部侍郎。出為廣東布政使,左遷山西陽和道。此《傳》皆崇禎時入閣諸臣事跡,凡六篇。前有《年表》一篇。明代自胡惟庸以後,不立丞相,然自後入閣辦事者,亦相沿以相國呼之。此書題曰宰相,從俗稱也。崇禎十六年間,輔臣至五十人,其行事皆見於《明史》。說者謂其輕進易退,不收實用。溶篇末《總論》,獨謂其私心朋比,門戶相承。邪正雖殊,植黨則一。斯誠探本之說矣。

卷76 史部·地理類存目五

1
國朝景日昣撰。日昣東陽,登封人。康熙辛未進士,官至戶部侍郎

卷82 史部·政書類二

1
乾隆四十一年戶部侍郎金簡恭撰進呈。初,乾隆三十八年詔纂修《四庫全書》,複命擇其善本,校正剞劂,以嘉惠藝林。金簡實司其事,因棗梨繁重,乃奏請以活字排印,力省功多。得旨俞允,並錫以嘉名,紀以睿藻。行之三載,印本衣被於天下。金簡因述其程式,以為此書。考沈括夢溪筆談》,稱「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始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卷116 子部·譜錄類存目

1
張志淳撰。志淳自號南園野人,雲南籍,江寧人。成化甲辰進士,官至戶部侍郎。坐劉瑾黨,勒致仕。其名見《明史焦芳傳》中,然無事跡可見,疑亦康海王九思之類也。是編以永昌所產山茶、杜鵑二花為一譜。上卷山茶花品三十六種,中卷杜鵑花品二十種,下卷則二花之故實詩文。其論躑躅、山榴、杜鵑之名自唐已無別,謂杜鵑但可名山石榴,不可名躑躅。躑躅為杜鵑別種,其花攢為大朵,非若杜鵑小朵各開,俗名映山紅,無所謂黃紫碧者。韓愈、元稹、梅堯臣詩並誤,其考証亦不苟也。

卷118 子部·雜家類二

1
姚寬撰。令威,嵊縣人。父舜明,紹聖四年進士。南渡歷官戶部侍郎徽猷閣待制。寬以父任補官,仕至權尚書戶部員外郎,樞密院編修官。其書多考証典籍之異同。如辨《文選神女賦》玉字為王字之誤,辨劉攽論蕭何不為功曹之誤,辨黃庭堅論徐浩詩瑰能字押奴來切之誤,辨歐陽修論張繼半夜鐘之誤,辨王安石《詩經新義》彤管為簫笙之誤,皆極精審。至考《感甄賦》之始末,不辨其非,謂陶潛詩中之田子春即《漢書劉澤傳》之田生,謂杜甫詩中之黃衫少年為霍小玉傳之黃衫客,又謂甫俊逸鮑參軍句為譏李白,皆失之穿鑿附會。注劉禹錫詩翁仲字不知其不作於洛陽,注李白詩唾井字不知其出於《玉台新詠》。王宋詩引秦嘉贈婦詩誤以第一首為徐淑作,引《詩品》誤改寶釵字,皆為疏舛。然大致瑜多而瑕少,考証家之有根柢者也。葉適《水心集》有《西溪集跋》,其稱此書以易肥遯為飛遯,以《孟子》不若是恝為不若是介心二條。又謂金海陵王南侵時,寬推論太乙、熒惑行次,決其必敗,未幾果有瓜洲之事。又謂其著書二百卷,古今同異,無不該括。又謂其《古樂府》流麗哀思,頗雜近體詩。長短皆絕去尖巧,乃全造古律,加於作者一等。蓋亦一代博洽工文之士矣。

卷169 集部·別集類二十二

1
  高啟撰。季迪,長洲人。元末避張士誠之亂,遁居松江之青邱,自號青邱子。洪武初,召修《元史》,授翰林院國史編修,官至戶部侍郎。後坐撰魏觀上梁文被誅,年僅三十九。事跡具《明史》文苑傳》。所著有《吹台集》、《江館集》、《鳳台集》、《婁江吟稿》、《姑蘇雜詠》,凡二千餘首。自選定為《缶鳴集》十二卷,凡九百餘首。啟沒無子,其侄立,於永樂元年鏤版行之。

卷173 集部·別集類二十六

1
國朝田雯撰。子綸,一字綸霞,號山𧅁,德州人,康熙甲辰進士,授中書舍人,官至戸部侍郎。是集凡文二十二卷、詩十四卷。當康熙中年,王士禎負海內重名,文士無不依附門牆,求假借其餘論。惟雯與任邱龐塏不相辨難,亦不相結納。叢碧山房集》,格律謹嚴,而才地稍弱。雯則天姿高邁,記誦亦博,負其縱橫排奡之氣,欲以奇麗駕士禎上。故詩文皆組織繁富,鍛煉刻苦,不肯規規作常語。趙執信作《談龍錄》,常議其詩中無人。然偏師馳突,終能自成一隊,談藝者弗能廢也。附載《黔書》二卷,其為貴州巡撫時作。又《長河志籍考》十卷,德州古廣川地,《隋書》避煬帝諱,改長河也。王士禎居易錄》嘗稱《黔書》篇不一格,有似《考工記》者,似《公》、《穀》、《檀弓》者,似《越絶書》者,如觀偃師化人之戲。然與《長河志籍考》實皆祖郭憲《洞冥記》、王嘉拾遺記》之體。是亦好奇之一証,存備文章之別格云爾。

卷175 集部·別集類存目二

1
儲巏撰。靜夫,號柴墟,泰州人,成化甲辰進士,官至戸部侍郎

卷179 集部·別集類存目六

1
明盧維禎撰。維禎字瑞峰,號水竹居士,漳浦人。戊辰進士,官至戸部侍郎。是集為維禎致仕以後所自刊,題曰「醒後」,言如夢之醒也。其集以奏疏、公移、評駁與詩文、雜著共為一編。葢維禎留心吏事,故案牘亦一一錄存。末附《京省次》一冊,中分《地望次》,《府州縣次》,《財賦次》,《會狀次》,《甲科卿輔次》。葢亦手錄成編,以備紀事,但刊入文集則濫矣。

卷183 集部·別集類存目十

1
國朝廖騰煃撰。騰煃占五,號蓮山,將樂人。康熙己酉舉人,官至戶部侍郎。其服官頗著清節,詩則尚未成家。
1
國朝汪晉徵撰。晉徵涵齋,休寧人。康熙己未進士,官至戶部侍郎。是集,為晉徵所自定,以編年為次,始於康熙癸丑,終於戊子。

卷184 集部·別集類存目十一

1
國朝呂履恆撰。履恆元素,號坦菴,河南新安人。康熙甲戌進士,官至戶部侍郎。此集,乃雍正乙巳侄纘曾等校刊,詩以體分,末附詩餘二十四首。前有凡例,稱其詩或經歲一改,或一月數改,如《洛陽秋思》、《河上寓目詩》之頷聯,嫌其調近七子,輒加竄易。《金陵雜感》之結句,嫌其涉於怒罵,亦複易之。又稱《盛朝詩選》載其《秦中懷古詩》、《洛陽秋思詩》、《懷公毅詩》字句皆有所竄亂,今悉從原本云云。或刊版時有所點定歟。

Enjoy this site? Please help.Site design and content copyright 2006-2024. When quoting or citing information from this site, please link to the corresponding page or to https://ctext.org. Please note that the use of automatic download software on this site is strictly prohibited, and that users of such software are automatically banned without warning to save bandwidth. 沪ICP备09015720号-3Comments? Suggestions? Please raise the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