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五

《卷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八
2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赵本注:「一云络」是也。
3
阳明胃也。邪自太阳经传之入腑者,谓之太阳阳明。经曰: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即是太阳阳明脾约病也。
4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赵本注:「一作寒」是也。
5
邪自阳明经传入腑者,谓之正阳阳明。经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即是正阳阳明胃家实也。
6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7
邪自少阳经传之入腑者,谓之少阳阳明。经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即是少阳阳明病也。
8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赵本有「是」字也。
9
邪传入胃,热毒留结,则胃家为实。华佗曰:热毒入胃要须下去之,不可留于胃中。是知邪在阳明,为胃家实也。
10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赵本有「若」字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1
本太阳病不解,因汗、利小便,亡津液,胃中乾燥,太阳之邪入腑,转属阳明。古人登厕必更衣,不更衣者,通为不大便。不更衣,则胃中物不得泄,故为内实。胃无津液,加之蓄热,大便则难,为阳明里实也。
1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13
阳明病,为邪入腑也。邪在表,则身热,汗出而恶寒;邪既入腑,则表证已罢,故不恶寒,但身热,汗出,而恶热也。
14
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15
邪客在阳明,当发热而不恶寒,今得之一日,犹不发热而恶寒者,即邪未全入腑,尚带表邪;若表邪全入,则更无恶寒,必自汗出而恶热也。
16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赵本有「主」字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7
胃为水谷之海,主养四旁。四旁有病,皆能传入于胃。入胃则更不复传,如太阳医统本有「病」字传之入胃,则更不传阳明;阳明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少阳;少阳病传之入胃,则更不传三阴。
18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19
伤寒传经者,则一日太阳,二日阳明。此太阳传经,故曰转属阳明。
20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21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太阳受病也;若反汗出 然者,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经曰:阳明病法多汗。
2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23
伤寒三日,邪传阳明之时。经曰: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当二三日发。阳明气血俱多,又邪并于经,是以脉大。
24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25
浮为阳邪,缓为脾脉。伤寒脉浮缓,太阴客热。邪在三阳,则手足热;邪在三阴,则手足寒。今手足自温,是知系在太阴也。太阴土也,为邪蒸之,则色见于外,当发身黄。小便自利者,热不内蓄,不能发黄,至七八日,大便硬者,即太阴之邪入腑,转属阳明也。
26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 然微汗出也。
27
伤寒则无汗,阳明法多汗,此以伤寒邪转系阳明,故 然微汗出。
28
阳明中风,口苦咽乾,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29
脉浮在表,紧为里实。阳明中风,口苦咽乾,腹满微喘者,热传于里也;发热恶寒者,表仍未解也。若下之,里邪虽去,表邪复入于里,又亡津液,故使腹满而小便难。
30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31
阳明病,以饮食别受风寒者,以胃为水谷之海,风为阳邪,阳医统本有「邪」字杀谷,故中风者能食;寒为阴邪,阴邪不杀谷,故伤寒者不能食。
32
阳明病,若中寒,赵本有「者」字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 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33
阳明中寒不能食者,寒不杀谷也。小便不利者,津液不化也。阳明病法多汗,则周身汗出,此手足 然而医统本无「而」字汗出,而身无汗者,阳明中寒也。固瘕者,寒气结积也。胃中寒甚,欲留结而为固瘕,则津液不得通行,而大便必硬者,若汗出小便不利者,为实也。此以小便不利,水谷不别,虽大便初硬,后必溏也。
34
阳明病,赵本有「初」字饮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35
阳病客热,初传入胃,胃热则消谷而欲食。阳明病热为实者,则小盒饭数,大盒饭硬,今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者,热气散漫,不为实也。欲食,则胃中谷多,《内经》曰: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谷多则阳气胜,热消津液则水少。经曰:水入于经,其血乃成,水少则阴血弱。《金匮要略》曰:阴气不通,即骨疼。其人骨节疼者,阴气不足也。热甚于表者,翕翕发热;热甚于里者,蒸蒸发热。此热气散漫,不专著于表里,故翕翕如有热状。奄,忽也。忽然发狂者,阴不胜阳也。《内经》曰:阴不胜其阳者,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明蕴热为实者,须下之愈;热气散漫,不为实者,必待汗出而愈,故云 然而汗出医统本作「汗出而」解也。水谷之等者,阴阳气平也。水不胜谷气,是阴不胜阳也。汗出则阳气衰,脉紧则阴气生。阴阳气平,两无偏胜则愈,故云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36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37
四月为阳,土旺于申、酉、戌向王时,是为欲解。
38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所以然者,胃中虚冷故也。以其人本虚,赵本无「故」字攻其热必哕。
39
不能食,胃中本寒,攻其热,复虚其胃,虚寒相搏,故令哕也。经曰:关脉弱,胃气虚,有热不可大攻之,热去则寒起。此之谓也。
40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41
阳明病脉迟,则邪方入里,热未为实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胃中有热,食难用饱,饱则微烦而头眩者,谷气与热气相搏也。两热相合,消搏津液,必小便难。利者不能发黄,言热得泄也。小便不利,则热不得泄,身必发黄。疸,黄也。以其发于谷气之热,故名谷疸。热实者,下之则愈;脉迟为热气未实,虽下之,腹满亦不减也。经曰:脉迟尚未可攻。
42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医统本作「以此」久虚故也。
43
胃为津液之府,医统本作「本」气虚津液少,病则反无汗。胃候身之肌肉,其身如虫行皮中者,知胃气久虚也。
44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赵本注:「一云:冬阳明」
45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咳而肢厥者,寒邪发于外也,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
46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赵本作「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赵本注:「一云冬阳明」
47
阳明病,身不重痛,但头眩而不恶寒者,阳明中风而风气内攻也。经曰: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风邪攻胃,胃气上逆则咳。咽门者,胃之系,咳甚则咽伤,故必咽痛;若胃气不逆,则不咳,其咽亦不痛也。
48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 者,身必发黄。
49
阳明病无汗,而小便不利者,热蕴于内而不得越;心中懊 者,热气郁蒸,欲发于外而为黄也。
50
阳明病,被火,额上微汗出,赵本有「而」字小便不利者,必发黄。
51
阳明病则为内热,被火,则火热相合而甚。若遍身汗出而小便利者,热得泄越不能发黄,今额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则热不得越,郁蒸于胃,必发黄也。
52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53
浮为在经,紧者里实。脉浮而紧者,表热里实也,必潮热,发作有时。若脉但浮而不紧者,止是表热也,必盗汗出。盗汗者,睡而汗出也。阳明病里热者自汗,表热者盗汗。
54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55
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气血俱多,经中热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56
阳明病,本自汗出,医更重发汗,病已瘥,尚微烦不了了者,此大便必赵本作「此必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当问其小便,日几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为小便数少,以津液当还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57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数少,津液分别,大便必自下也。
58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
59
呕者,热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60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61
阳明病腹满者,为邪气入腑,可下之。心下硬满,则邪气尚浅,未全入腑,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为邪气去,正气安,正气安则愈;若因下利不止者,为正气脱而死。
62
阳明病,面合赤色,赵本作「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赵本有「者」字小便不利也。
63
合,通也。阳明病面色通赤者,热在经也,不可下之。下之虚其胃气,耗其津液,经中之热,乘虚入胃,必发热色黄,小便不利也。
64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赵本有「调胃承气汤方」详见卷二
65
吐后心烦,谓之内烦;下后心烦,谓之虚烦。今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则医统本作「即」是胃有郁热也,与调胃承气汤,以下郁热。
66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而赵本无「而」字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赵本注:「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赵本有「至」字大泄下。
67
阳明病脉迟,若汗出多,微发热恶寒者,表未解也;若脉迟,虽汗出而不恶寒者,表证罢也。身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热入腑也。四肢诸阳之本,津液足,为热蒸之,则周身汗出;津液不足,为热蒸之,其手足 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热。经曰:潮热者,实也。其热不潮,是热未成实,故不可便与大承气汤,虽有腹大满不通之急,亦不可与大承气汤。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
68
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酒洗。苦寒 浓朴半斤,炙,去皮。苦温 枳实五枚,炙。苦寒 芒硝三合。咸寒
69
《内经》曰:燥淫所胜,以苦下之。大黄、枳实之苦,以润燥除热。又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浓朴之苦,下结燥。又曰:热淫所胜,治以咸寒,芒硝之咸,以攻蕴热。
70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赵本有「更」字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馀勿服。
71
小承气汤方:大黄四两。赵本有「酒洗」二字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72
大热结实者,与大承气汤;小热微结者,与小承气汤。以热不大甚,故于大承气汤去芒硝;又以结不至坚,故不熊校记:故亦减浓朴、枳实也,汪本亦改不。按汪以方内仍有枳实,故云不减,殊不思改半斤或二两,五枚为三枚,乃所谓减也,且以上句文义推之,正是亦,非不减浓朴、枳实也。
73
以上赵本作「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74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赵本有「可」字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赵本有「也」字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
75
潮热者实,得大便微硬者,便可攻之;若便不硬者,则热未成实,虽有潮热亦未可攻。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当先与小承气汤渍之,如有燥屎,小承气汤药势缓,不能宣泄,必转气下失;若不转失气,是胃中无燥屎,但肠间少硬尔,止初头硬,后必溏,攻之则虚其胃气,致腹胀满不能食也。胃中乾燥,则欲饮水,水入胃中,虚寒相搏,气逆则哕。其后却发热者,则热气乘虚还复聚于胃中,胃燥得热,必大便复硬,而少与小承气汤,微利与和之,故以重云不转失气,不可攻内,慎之至也。
76
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赵本有「者」字重语也。
77
《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谵语由邪气盛,而神识昏也;郑声,由精气夺而声不全也。谵语者,言语不次也;郑声者,郑音不正也。《论语》云:恶郑声之乱雅乐。又曰: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言郑声不正也。今新瘥气虚,人声转者,是所谓重语者也。若声重亦声转之。
78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79
直视谵语,邪胜也。喘满为气上脱;下利为气下脱,是皆主死。
80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81
亡阳胃燥,谵语者脉短,津液已绝,不可复治;脉自和,为正气未衰而犹可生也。
82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馀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赵本注:「一云:顺衣妄撮,怵惕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赵本有「则」字止后服。
83
若吐、若下,皆伤胃气,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馀日者,亡津液,胃气虚,邪热内结也。阳明王于申酉戌,日晡所发潮热者,阳明热甚也;不恶寒者,表证罢也。独语如见鬼状者,阳明内实也,以为热气有馀。若剧者,是热气甚大也,热大甚于内,昏冒正气,使不识人,至于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伤寒阳胜而阴绝者死,阴胜而阳绝者死。热剧者,为阳胜。脉弦为阴有馀,涩为阴不足。阳热虽剧,脉弦,知阴未绝而犹可生;脉涩则绝阴,医统本作「阴绝」故不可治。其邪热微而未至于剧者,但发热谵语,可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热。经曰:凡服下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此以热未剧,故云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84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赵本有「者」字更莫复服。
85
亡津液胃燥,大便硬而谵语,虽无大热内结,亦须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得一服谵语止,则胃燥以润,更莫复与承气汤,以本无实热故也。
86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失赵本无「失」字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失气,赵本作「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赵本有「又」字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87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若脉沉实者,内实者也,则可下;若脉滑疾,为里热未实,则未可下,先与小承气汤和之。汤入腹中转失气者,中有燥屎,可更与小承气汤一升以除之;若不转失气者,是无燥屎,不可更与小承气汤。至明日邪气传时,脉得沉实紧牢之类,是里实也;反得微涩者,里气大虚也。若大便利后,脉微涩者,止为里虚而犹可,此不曾大便,脉反微涩,是正气内衰,为邪气所胜,故云难治。
88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
89
谵语潮热为胃热,当消谷引食;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而胃中实也。若能食者,胃中虚热,虽硬不得为有燥屎。杂病虚为不欲食,实为欲食;伤寒则胃实热甚者,不能食,胃中虚热甚者能食,与杂病为异也。医统本有「与」字大承气汤以下燥屎,逐结热。
90
阳明病,下血谵诸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赵本作「写」字之, 然汗出则愈。
91
阳明病热入血室,迫血下行,使下血谵语。阳明病法多汗,以夺血者无汗,故但头汗出也。刺期门以散血室之热,随其实而泻之,以除阳明之邪热,散邪除热,荣卫得通,津液得复, 然汗出而解。
92
赵本注:「一作卧」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赵本作「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则赵本无「则」字愈,宜大承气汤。
93
胃中有燥屎则谵语,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燥屎在胃则当下,以表未和则未可下,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若下之早,燥屎虽除,则表邪乘虚复陷于里,为表虚里实,胃虚热甚,语言必乱。与大承气汤,却下胃中邪热则止。
94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
95
邪气入内之时,得脉沉而喘满,里证具也,则当下之;反发其汗,令津液越出,胃中乾燥,大便必难,久则屎燥胃实,必发谵语。
96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赵本无「而」字面垢,赵本注:「又作枯,一云向经」
97
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赵本有「白虎汤方」详见卷四
98
腹满身重,难以反侧,口不仁谵语者,阳明也。《针经》曰:少阳病甚则面微尘。此面垢者,少阳也;遗尿者,太阳也。三者以阳明证多,故出阳明篇中。三阳合病,为表里有邪,若发汗攻表,则燥热益甚,必愈谵语;若下之攻里,表热乘虚内陷,必额上汗出,手足逆冷;其自汗出者,三阳经热甚也。《内经》曰:热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与白虎汤,以解内外之热。
99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 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100
本太阳病并于阳明,名曰并病。太阳证罢,是无表证;但发潮热,是热并阳明。一身汗出为热越,今手足 汗出,是热聚于胃也,必大便难而谵语。经曰:手足 然而汗出者,必大便已硬也,与大承气汤,以下胃中实热。
101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赵本作「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赵本有「栀子豉汤方」详见卷三
102
脉浮发热,为邪在表;咽燥口苦,为热在经;脉紧腹满而喘,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为邪在里。
103
此表里俱有邪,犹当双医统本作「和」解之。若发汗攻表,表热虽除,而内热益甚,故躁而愦愦,反谵语。愦愦者,心乱。经曰: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不行,更发热而躁烦。此表里有热,若加烧针,则损动阴气,故怵惕烦躁不得眠也;若下之,里热虽去,则胃中空虚,表中客邪之气乘虚陷于上焦,烦动于膈,使心中懊 而不了了也。舌上苔黄者,热气客于胃中;舌上苔白,知热气客于胸中,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邪。
104
若渴欲饮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赵本有「白虎加人参汤方」详见卷十
105
若下后,邪热客于上焦者为虚烦;此下后,邪热不客于上焦而客于中焦者,是为乾燥烦渴,与白虎加人参汤,散热润燥。
106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107
此下后,客热客于下焦者也。邪气自表入里,客于下焦,三焦俱带热也。脉浮发热者,上焦热也;渴欲饮水者,中焦热也;小便不利者,邪客下焦,津液不得下通也。
108
与猪苓汤利小便,以泻下焦之热也。
109
猪苓汤方:猪苓去皮。甘平 茯苓甘平 阿胶甘平 滑石碎。甘寒 泽泻各一两。甘咸寒
110
甘甚而反淡,淡味渗泄为阳,猪苓、茯苓之甘,以行小便;咸味涌泄为阴,泽泻之咸,以泄伏水;滑利窍,阿胶、滑石之滑,以利水道。
111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下赵本无「下」字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112
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113
《针经》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天热衣浓则为汗,是汗溺一液也。
114
汗多为津液外泄,胃中乾燥,故不可与猪苓汤利小便也。
115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卷二
116
浮为表热,迟为里寒。下利清谷者,里寒甚也,与四逆汤,温里散寒。
117
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
118
哕者,咳逆是也。《千金》曰:咳逆者,哕逆之名。胃中虚冷,得水则水寒相搏,胃气逆而哕。
119
脉浮发热,口乾鼻燥,能食者则衄。
120
脉浮发热,口乾鼻燥者,热在经也;能食者里和也。热甚于经,迫血为衄。胃中虚冷阴胜也,水入于经,其血乃成,饮水者助阴,气逆为哕。发热口乾阳胜也,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能食者助阳,血妄为衄。三者偏阴偏阳之疾也。
121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122
表未罢而下者,应邪热内陷也。热内陷者,则外热而无手足寒;今外有热而手足温者,热虽内陷,然而不深,故不作结胸也。心中懊 ,饥不能食者,热客胸中为虚烦也。热自胸中熏蒸于上,故但头汗出而身无汗。与栀子豉汤,以吐胸中之虚烦。
123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小柴胡汤主之。赵本作「与小柴胡汤」,又有「小柴胡汤方」详见卷三
124
阳明病潮热,为胃实,大便硬而小便数;今大便溏,小便自可,则胃热未实,而水谷不别也。大便溏者,应气降而胸胁满去;今反不去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去表里之邪。
125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 然而汗出解也。赵本作「汗出而解」
126
阳明病,腹满,不大便,舌上苔黄者,为邪热入腑可下;若胁下硬满,虽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为邪未入腑,在表里之间,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上焦得通,则呕止;津液得下,则胃气因和,汗出而解。
127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赵本无「面」字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128
脉但浮,无馀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赵本有「麻黄汤方」详见卷三
129
浮大为阳,风在表也;弦则为阴,风在里也。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风热壅于腹中而不通也。若寒客于内而痛者,按之则寒气散而痛止;此以风热内壅,故虽久按而气亦不通。阳明病,鼻乾不得卧,自汗出者,邪在表也;此鼻乾不得汗而嗜卧者,风热内攻,不干表也。一身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者,风热攻于胃也。阳明之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热胜则肿,此风热在经,故耳前后肿,刺之经气通,肿则小瘥。如此者,外证罢则可攻。若外证不解,虽过十日,脉续浮者,邪气犹在半表半里,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若其脉但浮而不弦大,无诸里证者,是邪但在表也,可与麻黄汤以发其汗;若不尿腹满加哕者,关格之疾也,故云不治,《难经》曰: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
130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与赵本无「与」字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131
津液内竭,肠胃乾燥,大便因硬,此非结热,故不可攻,宜以药外治而导引之。
132
蜜煎导赵本无「导」字方:蜜赵本作「食蜜」七合赵本「七合」作小字一味,内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似饴状,赵本作「右一味,于铜器内,微火煎,当须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欲可丸,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硬。以内谷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赵本有「疑非仲景意,已试甚良」九字
133
猪胆汁方赵本无此四字:
134
赵本大上有「又」字猪胆一枚,泻汁,和醋少许,以灌谷道中,赵本作「和少许法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赵本有「宿食恶物,甚效」六字
135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赵本有「桂枝汤方」详见卷二
136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当责邪在里,以微恶寒知表未解,与桂枝汤和表。
137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138
阳明伤寒表实,脉浮,无汗而喘也,与麻黄汤以发汗。
139
阳明病,发热汗出,赵本有「者」字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赵本医统本并有「蒿」字汤主之。
140
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者,热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热甚于胃,津液内竭也;胃为土而色黄,胃为热蒸,则色夺于外,必发黄也。与茵陈汤,逐热退黄。
141
茵陈蒿汤方:茵陈蒿六两。苦微寒 栀子十四枚,擘。苦寒 大黄二两,去皮。苦寒
142
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取之。茵陈、栀子之苦寒,以逐胃燥;宜下必以苦,宜补必以酸。大黄之苦寒,以下瘀热。
143
上三味,以水一斗,赵本医统本并有「二升」二字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赵本无「温」字三服,小盒饭利,尿如皂角赵本作「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144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赵本有「者」字宜抵当汤下之。赵本有「抵当汤方」详见卷三
145
《内经》曰:血并于下,乱而喜忘,此下本有久瘀血,所以喜忘也。津液少,大便硬,以蓄血在内。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也。与抵当汤,以下瘀血。
146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 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147
下后,心中懊 而烦者,虚烦也,当与栀子豉汤。若胃中有燥屎者,非虚烦也,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腹微满,初硬后溏,是无燥屎,此热不在胃而在上也,故不可攻。
148
病患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149
不大便五六医统本作「六七」日者,则大便必结为燥屎也。胃中燥实,医统本作其气不得下通,故绕脐痛,烦躁,发作有时也。
150
病患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151
虽得阳明证,未可便为里实,审看脉候,以别内外。其脉实者,热已入腑为实,可与大承气汤下之;其脉浮虚者,是热未入腑,犹在表也,可与桂枝汤,发汗则愈。
152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153
大下之后,则胃弱不能消谷,至六七日不大便,则宿食已结不消,故使烦热不解而腹满痛,是知有燥屎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154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155
小便利,则大便硬;此以有燥屎,故小便不利,而大便乍难乍易。胃热者,发热,喘冒无时及嗜卧也;此燥屎在胃,故时有微热,喘冒不得卧也,与大承气汤以下燥屎。
156
食谷欲呕者,赵本无「者」字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157
上焦主内,胃为之市,食谷欲呕者,胃不受也,与吴茱萸汤以温胃气。得汤反剧者,上焦不内也,以治上焦法治之。
158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洗。辛热 人参三两。甘温 生姜六两,切。辛温 大枣十二枚,擘。甘温
159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吴茱萸、生姜之辛以温胃,人参、大枣之甘以缓脾。
160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61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赵本有「五苓散方」详见卷三
162
太阳病脉阳浮阴弱,为邪在表;今寸缓、关浮、尺弱,邪气渐传里,则发热汗出,复恶寒者,表未解也。传经之邪入里,里不和者必呕;此不呕但心下痞者,医下之早,邪气留于心下也。
163
如其不下者,必渐不恶寒而渴,太阳之邪转属阳明也。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者,当与小承气汤和之;此不因吐下、发汗后,小便数,大便硬,若是无满实,虽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候津液还入胃中,小便数少,大便必自出也。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以润胃气,但审邪气所在,以法救之。如渴不止,与五苓散是也。
164
脉阳微而汗出少者,为自和赵本注:「一作如」也;汗出多者,为太过。
165
脉阳微者,邪气少,汗出少者为适当,故自和;汗出多者,反损正气,是汗出太过也。
166
阳脉实,因发其汗出多者,亦为太过。太过赵本有「者」字为阳绝于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167
阳脉实者,表热甚也。因发汗,热乘虚蒸医统本作「 」津液外泄,致汗出太过。汗出多者,亡其阳,阳绝于里,肠胃乾燥,大便因硬也。
168
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169
浮芤相搏,阴阳不谐,胃气独治,郁而生热,消烁津液,其阳为绝。
170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赵本作「硬」其脾为约,麻赵本有「子」字仁丸主之。
171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知胃气强;涩为阴,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大便难,与脾约丸,通肠润燥。
172
赵本有「子」字仁丸方:麻子仁二升。甘平 芍药半斤。酸平 枳实半斤,炙。苦寒 大黄一斤,去皮。苦寒 浓朴一斤。赵本医统本并作尺,炙,去皮。苦寒。医统本作温 杏仁一斤。赵本作升,去皮尖,熬,别作脂。甘温
173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麻仁、杏仁之甘,缓脾而润燥;津液不足,以酸收之,芍药之酸,以敛津液;肠燥胃强,以苦泄之,枳实、浓朴、大黄之苦,下燥结而泄胃强也。
174
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赵本作「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175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176
蒸蒸医统本作「 」者,如热熏蒸,医统本作「熏 」言甚热也。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则表邪已罢,蒸蒸医统本作「 」发热,胃热为甚,与调胃承气汤下胃热。
177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178
《内经》曰:诸胀腹大,皆属于热。热在上焦则吐,吐后不解,复腹胀满者,邪热入胃也,与调胃承气汤下其胃热。
179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赵本有「后」字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180
吐下发汗,皆损津液,表邪乘虚传里。大烦者,邪在表也;微烦者,邪入里也。小便数,大便因硬者,其脾为约也。小承气汤和之愈。
181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能赵本作「受」食,赵本注:「一云:不大便」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182
《针经》曰:脉软者,病将下。弱为阴脉,当责邪在里,得病二三日脉弱,是日数虽浅,而邪气已入里也。无太阳证,为表证已罢;无柴胡证,为无半表半里之证。烦躁心下硬者,邪气内甚也。胃实热甚,则不能食;胃虚热甚,至四五日虽能食,亦当与小承气汤微和之,至六日则热甚,与大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多者,为津液内竭,大便必硬,则可下之。小便少者,则胃中水谷不别,必初硬后溏,虽不能食,为胃实,以小便少则未定成硬,亦不可攻,须小便利,屎定硬,乃可攻之。
183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注:「一云:大柴胡汤」
184
《内经》曰:诸脉者,皆属于目。伤寒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者,邪热内甚上熏于目也。无表里证,大便难者,里实也。身大热者,表热也,身微热者,里热也。《针经》曰: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则证近危恶也,须急与大承气汤下之。
185
阳明,赵本医统本皆有「病」字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6
邪热入腑,外发热汗多者,热迫津液将竭,急与大承气汤以下其腑热。
187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8
发汗不解,邪热传入腑,而成腹满痛者,传之迅也,是须急下之。
189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90
腹满不减,邪气实也。经曰:大满大实,自可除下之。大承气汤,下其满实。若腹满时减,非内实也,则不可下。《金匮要略》曰: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是减不足言也。
191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赵本有「为」字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
192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193
阳明土,少阳木,二经合病,气不相和,则必下利。少阳脉不胜,阳明不负,是不相克为顺也;若少阳脉胜,阳明脉负者,是鬼贼相克,为正气失也。《脉经》曰:脉滑者,为病食也。又曰:滑数则胃气实。下利者,脉当微厥;今脉滑数,知胃有宿食,与大承气汤以下除之。
194
病患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善赵本医统本皆作「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195
七八日,邪入腑之时,病患无表里证,但发热,虽脉浮数,亦可与大承气汤下之。浮为热客于气,数为热客于血,下之,邪热去,而浮数之脉,俱当解。若下后,数脉去而脉但浮,则是荣血间热并于卫气间也,当为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之证。此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则是卫气间热合于荣血间也,热气合并,迫血下行,胃虚协热,消谷善医统本作「喜」饥。血至下焦,若大便利者,下血乃愈。若六七日不大便,则血不得行,蓄积于下为瘀血,与抵当汤以下去之。
196
若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而赵本无「而」字便脓血也。
197
下后,脉数不解,而不大便者,是热不得泄,蓄血于下,为瘀血也。若下后,脉数不解而下利不止者,为热得下泄,迫血下行,必便脓血。
198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赵本注:「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199
《金匮要略》曰:黄家所起,从湿得之。汗出热去,则不能发黄。发汗已,身目为黄者,风气去湿气在也。脾恶湿,湿气内著,脾色外夺者,身目为黄。若瘀血在里发黄者,则可下;此以寒湿在里,故不可下,当从寒湿法治之。
200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201
当热甚之时,身黄如橘子色,是热毒发泄于外。《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小便不利,小腹满者,热气甚于外而津液不得下行也,与茵陈汤,利小便,退黄逐热。
202
伤寒身黄发热者,赵本无「者」字栀子柏皮汤主之。
203
伤寒身黄,胃有瘀热,当须下去之;此以发热,为热未实,与栀子柏皮汤解散之。
204
栀子柏皮汤:赵本「栀子上」有「肥」字栀子一十五个。赵本医统本皆有「擘」字。苦寒 甘草一两。
205
赵本有「炙」字。甘平 黄柏二两
206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207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发赵本无「发」字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208
湿热相交,民多病瘅。瘅,黄也。伤寒为寒湿在表,发黄为瘀热在里,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除热散湿。
209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甘温 赤小豆一升。甘平 连轺二两,连翘根也。赵本作是。苦寒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甘温 大枣十二枚。赵本医统本皆有「擘」字。甘温 生梓白皮一升。赵本有「切」字。苦寒 生姜二两,切。辛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210
《内经》曰: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止。此之谓也。又煎用潦水者,亦取其水味薄,则不助湿气。
211
以上赵本医统本皆作「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赵本有「去滓」二字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212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九
213
少阳之赵本医统本皆有「为」字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214
足少阳胆经也。《内经》曰:有病口苦者,名曰胆瘅。《甲乙经》曰: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少阳受邪,故口苦、咽乾、目眩。
215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216
少阳之脉,起于目 ,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风伤气,风则为热。少阳中风,气壅而热,故耳聋,目赤,胸满而烦。邪在少阳,为半表半里。以吐除烦,吐则伤气,气虚者悸;以下除满,下则亡血,血虚者惊。
217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赵本无「则」字烦而悸。赵本注:「一云躁」
218
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少阳,为半在表半在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乾燥。少阳之邪,因传入胃,必发谵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木邪干之,故烦而悸。
219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乾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赵本有「小柴胡汤方」详见卷三
220
太阳转入少阳,是表邪入于里。胁下硬满,不能食,往来寒热者,邪在半表半里之间。若已经吐下,脉沉紧者,邪陷入腑为里实;尚未经吐下,而脉沉紧为传里,虽深,未全入腑,外犹未解也,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
221
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222
少阳之邪,在表里之间,若妄吐、下、发汗、温针,损耗津液,胃中乾燥,木邪干胃,必发谵语。若柴胡证不罢者,则不为逆;柴胡证罢者,坏病也,详其因何治之逆,以法救之。
223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224
关脉,以候少阳之气,太阳之脉浮,阳明之脉大。脉浮大,上关上,知三阳合病。胆热则睡,少阴病但欲眠睡,目合则无汗,以阴不得有汗。但欲眠睡,目合则汗,知三阳合病,胆有热也。
225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226
表为阳,里为阴。邪在表则外有热。六七日,邪气入里之时,外无大热,内有躁烦者,表邪传里也,故曰阳去入阴。
227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28
伤寒四日,表邪传里,里不和,则不能食而呕;今反能食而不呕,是邪不传阴,但在阳也。
229
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230
《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伤寒三日,邪传少阳,脉当弦紧;今脉小者,邪气微而欲已也。
231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232
《内经》曰: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寅、卯、辰,少阳木王之时。
URN: ctp:ws11290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