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福州府志万历本

《福州府志万历本》[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祀典志三
2 祠 庙
3 城隍庙
4 在越王山之东。晋太康中迁城建,宋绍兴中,郡守沈调增创堂宇。国朝洪武二年,封鉴察司民威灵公,十七年,更定礼制,革封号,称本府城隍之神。成化十八年,知府唐珣重修。正德十年,镇守太监崔安改外大门为华表、仪门。两庑火,后重建。岁无特祀,合祭于山川坛,厉祭则迎神主之。凡有司至,将视事,必斋宿庙中,誓于神。庙之东偏壁间,石刻历代有功名宦诸神碑,曰:唐光禄大夫樊公之神、宋少师忠惠蔡公之神、知武冈军杨公之神、参知政事张公之神、直龙图阁孙公之神、将军卢公之神、烈士范公之神、元太尉忠献董公之神、行省都事蓝公之神、侍御史韩公之神、英义侯阎公之神、楚国公李公之神、皇明大夫汤公之神。
5 [HT]闽、侯二县统于府,不别为庙。洪武二年,封县城隍为显佑伯,后改称本县城隍之神。
6 旗纛庙
7 在都指挥使司后堂之北。国朝洪武元年建,中设军牙六纛神位,每岁惊蛰、霜降祭,用太牢,今则惟霜降祭,用小牢。祭日,都指挥使戎服率属行礼。凡出师,迎旗祭之,师旋,归旗于庙。左右中三卫,不别为庙。
8 镇东卫梅花所、万安所、定海所、各建庙一。
9 文昌祠
10 在万岁寺定光塔后,闽县学之东,万历间建。
11 荧星祠
12 在华林寺之西,万历二十六年,巡抚许孚远建。旧为明离殿,在九仙山。
13 [HT5H]真武庙
14 在北城全闽第一楼,正德二年,太监梁裕建。
15 关王庙
16 在西门瓮城内,国初建。郡城七门俱有庙。
17 汉闽越王庙
18 在闽县嘉崇里钓龙台西,祀闽越王无诸。左右二王,相传王二将也。唐大中十年建。宋宣和初,浙寇窃发,连陷数郡,提刑俞向自建康领兵至闽,黄蜂以数万随舟,二神现于云端,境内帖然,乃大新祠宇。建楹日,有青红二蛇蜿蜒香几间。向异而记之。国朝洪武十年,布政叶茂祷雨获应,疏闻。诏下礼官,议从神故封,称汉闽越王之神。参政瞿庄撰记。皇明御极,统一四海,隆其于亿万斯年。皇帝寅畏上天,夙夜靡懈,百神之祭尤注。渊衷玉音,若曰惟鬼神福善祸滛,功用叵测,默赞于我皇猷,凡厥有位,宜敬崇报,故自郊庙迄于中祀,銮辂必临,躬行荐裸。所在祠祭,则各命有司,而庙额神号,务从古质。尤虑应祀而逸也,特敕礼部咨询方镇,举寻旷典,俾无遣失。此汉闽越王岁时祀典所由复兴也。王讳无诸,姓驺氏,其先禹之苗裔,夏后少康封其庶子无馀于会稽,以奉禹祀,于是始有越国之名。后二十馀世,至勾践,为越王,又六世无疆,为楚所败,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成为王或为君于江南海上。王其后也,上距无疆为七世。秦并天下,以其地为闽中郡。及诸侯伐秦,王率兵以从,秦亡,复佐汉灭项籍。高帝五年,以功复立为闽越王,王故治。唐大中间始建祠于钓龙台山之西。腾英厉响,久著灵迹,水旱兵疫,邦人祷之无弗应者。宋宣和二年,封镇闽王,赐庙额曰:「武济」。提点刑狱俞向撰庙碑,纪灵异甚悉。历胜国,更封真君,入国朝来,有司弗举,成旷典者十二年矣。乃洪武丁巳,诏以仪銮使江宁叶公茂来为福建布政使。公敦本务实,治民事神,咸极诚敬。莅事之明年,政务毕举,神人以和,尤虑祀典弗究,无以称上意,及延父老历询郡祀,始得神之本末。适时告旱,公因率僚佐,左参政南阳唐公俊及庄往祷祠下,斋洁虔恭,愿瞻如在。工囗骏奔,执事有恪。维时灵风袭衣,紫烟飞绕,阳舒阴敛,天宇静肃,精气昭明,发扬动荡,有赫其临者焉。祝告之顷,阴云倐兴,甘霖洊沛。灵贶斯答,益信所闻。由是佥议即其灵迹,达于中书,下礼官议,从神故封,称曰汉闽越王之神,遵新制也。于是藩翰之臣,咸相喜。时则有若都指挥使滁阳赵公圭、都指挥同知囗阳王公诚、提刑按察副使于陵王公琏同诚协恭,以于二月壬寅,谒易祝号,式新祀事,于以昭囗上德,于以扬神休,使邦人父老知所尊重。于戏!闽在古为百越文身之地。至王以神明之胄居之,故能委心中国,从诸侯兵踣秦毙楚,佐炎汉成帝业。策勋盟府,显受王封,三山磅礴之气为之增壮。自时厥后,渐摩风教,用夏囗夷囗。致唐宋之世,笃生秀民,或立言垂训,或为世宰辅。蝉蜕荒服之习,藻沫邹鲁之化者,王实开之。按祭法,能御大灾、捍大患则祀之,然则公之举旷典,神之服休命,谁不曰宜哉!知福州府槁城董彦哲暨其僚属,咸愿为文刻石示久,用敢序其梗概,系之以诗,俾邦人歌以祀焉。其辞曰:「炎荒之隅闽海濆,赫熛照耀光郁纷。维王奕叶神禹孙,首驱虎豹锄荆榛,殿此荒服保黎民,斡旋机轴转化钧,讴歌来归赤帝尊,铁骑汗血趋昆仑,手扶烈日开冥昏,彤弓囗矢昭殊助,草木衣被生阳春。渐摩风教俗以淳,秀民挺拔宣人文,甘棠蔽芾森若云。翼翼遗庙今尚存,岁时报祀罗酒谓,于荐蕙淆香苾芬。翕张造化参乾坤,神灵赫若搏桑暾。庙籍田,参政唐澞撰记。福城南去九里曰南台,又曰龙台,上有汉闽越王庙。王当秦乱,保障吾闽,帅师助汉灭项,显受封爵。及没,庙食兹土,绰著灵迹,庇民之功,历载祀典,邦人每岁六月半为瓜莲会以尽报祭之礼。元至正十八年,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睦尔尝舍闽县公田六十亩二分以助香灯之费。田在还珠里者三十八亩七分二厘,在灵岫里者二十一亩二分八厘,有碑见存。初,庙前江心旋长沙洲,人以为神灵感召,因名大庙洲,故登志曰灵应洲,属侯官县一都之地。居民王方广治成田亦舍于庙,增助香灯田计二百一十亩五分四厘。虽江水冲激,东倾西复,人皆知为庙田也。祠下居民郑广者来为守庙,以田私入其户,子神又将田之所入者,购易庙西陈氏园四亩,果树三十三株,并籍于户。是后祠宇日敝,见者莫不咨嗟焉。成化癸巳,会耆民郑得等发郑神匿田及亵渎之状,太守唐侯珣核实,本之志书,证之碑记,参之舆论,是田与园实为庙之故物,始置神于法。壬寅岁,适造版图,唐侯乃籍其田复归之庙。于戏!有大功德者必百世祀,如王之捍大患、御大灾,述于传记者,昭昭可考,英伟之风默相动荡,虽不系于田园有无,第妥灵揭虔之所,香灯弗称,甚非国家崇重之典与邦人仰报之意也。治民事神,守臣当务,修庙复田,实成千古之盛事。耆民郑荣,壮思正等咸请纪石以示将来,俾顽者知警,不敢复萌攘夺之念,乃为之言。其田园税粮其列于碑阴云。
19 闽越王祖庙
20 在郡城南二里许,庙傍有冢。按旧志,王郢冢在郡城东田中,王馀善冢在郡城东北,独未载王无诸冢,疑庙傍冢即无诸也。自唐大中间更立庙于钓龙台,历代以来,官民祠祀,遂专于此。于是祖庙之田园,悉为居民所侵历,堂宇倾圯。国朝弘治间,太监陈道命有司核正,藉为粢盛,重建殿寝,后复圯废。万历间,乡人募缘别造,隘陋非昔比矣。庙有闽县田、园池计九十一亩六分,侯官县一都新长瓮泥洲田计六十亩,详见碑阴,用防侵匿,郡人谢瑀记。今皆蔑有存者,姑附之碑后,有所考焉。
21 广应庙
22 在闽县桑溪里东山大乘寺南。山峡间有二潭,下潭广六尺,深不可测。昔闽越王郢第三子有勇力,号白马三郎,射中大鳝于此,土人因为立庙,祈祷辄应。唐大和元年,观察使张仲方旱祷归至圣泉寺,雨已至,诗曰:「入门池色净,登阁雨声来。」团练副使李贻孙诗:「旌斾忧民至,风云逐马来。」判官囗敬彝诗:「雨随青嶂合,云拂画旗来。」内供奉囗城侍御诗:「云阴随雨度,桂馥逐风来。」宋庆历中旱,郡守蔡襄为文祷于庙,读毕大雨,命知县贾大冲新其祠,文学范宗韩为记。绍兴中大雨,夜水暴出,声闻数十里,诘朝,有石高可二丈,峙庙后,如堵。绍定间,增封孚佑王。淳熙八年,郡守陈垲祷雨有应。因叹曰:「土俗疑传以鳝为灵,不知王亲杀鳝以为灵也。神能体天以福善,沛利泽以苏焦稿」。遂改为善溪。宋曾巩《祷雨文》:「呜呼旱也,谁则为之?芃芃之稼,将槁而萎;嗷嗷之众,曷望而依!维闽属者,寇贼之罹,逮其既附,我士已疲。馀丑成群,百十睢睢,跳踉出没,负力乘巇;亦有为渠,诸偷所推,相望棋布,未受絷羁。至家莫宁,远近并疑。我畜以柔,亦震以威:从有法赏,不从系累。或扰而序,或就躔徽。逮岁朔易,滥定无遗。山林夜行,笑语追随。天予圣德,海邦是绥。今此大田,既硕而齐。俾不卒成,熟忍为斯?神有灵迹,国人所低;神有显号,天子所跻。萎能起之,槁能泽之。故宁有馀,敛而不施。我用卜日,早驾以驰,即告潭侧,尚其听之:攘除骄阳,腾云扩霓,播为甘雨,霈洒淋漓。俾农有秋,百物是宜,熄偷与争,长置刑笞,人于报事,岂有斁思。
23 明德赞福王庙
24 府治之西,旧号西湖庙。汉闽越王郢开州西大路,土成丘,后人即其地立庙祀之。自唐大历以前,闽城得通祀者,钓龙台、董溪、城隍并此为四。
25 忠懿王庙
26 在郡治东庆城寺之侧,本闽王审知故宅。唐侍郎于兢、宋刺史钱昱德政碑二石,一竖门外,一竖祠内。宋初,钱氏纳土敕建,后废为里社。历代以来,岁杪迎春,郡守遣祭,取其碑下土为春牛。万历二十八年,有诏修帝王祠墓,王之裔孙生员王一腾等请于有司,二十九年,督抚都御史朱运昌、巡按御史刘应龙请复旧址,发公帑重建。适转运副使临海王亮至,亦为王裔孙。力襄厥成,复春秋祀典。四十年,督抚都御史丁继嗣重修。[HT6SS]碑见《文翰》。
27 灵济宫
28 在府城南积善里之梁山,祀南唐江王徐知证、饶王徐知谔。证兄弟尝将兵至闽郡,人德焉,为立祠。永乐十四年,文皇帝有祷,神著灵验,命拓其址重建,封为真人,五岁一遣官致祭,赐袍,今惟藩司代之。成祖文皇帝御制碑:朕维自古英贤,生为名臣,著庇民之功;没为明神,赞天地之化。鼓动囗囗流荡两间以荫福斯民。御灾捍患,敂枯吹生,濯濯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盖非智虑所可得而测也。《诗》曰:「伸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其此之谓欤?能九天金阙,明道达德,大仙显灵,溥济真人。王九天玉阙,宣化扶教,上仙昭灵博济真人饶王,其功德充溢,盖若是已。神南唐之胄,生有民囗之勋,殁录仙班之籍,伯仲齐美,华萼联芳,领职上天,耀灵下土,呼吸响应,电迈风行。下民是囗,父母其依,慈祥仁爱,物赖以宁。乃者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神默运精灵,翊卫朕躬,顷刻弗违,随叩随应,屡显明徵,施以灵符,天医妙药,使殆而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恩惠博矣,盛矣!朕揆德凉薄,何由获兹,永怀神德,曷其能忘,海深岳峻,其焉有极?盖有功必报,国之恒典,是用祝册,加封神号,伯曰:清微洞玄冲虚妙感慈惠洪恩真人,仲曰:高明弘静冲淡妙应仁恩洪恩真人。旧号俱如故,大新庙宇。凡爽轩豁,称神所栖,爰敕有司虔洁香火,春秋祭祀,岁易时衣,给洒扫五户,表朕悃幅答神庥。虽然,神功之厚而报赉之薄,神固无责于报否,则朕心不能已矣!夫天地之德一日,生神体天地之道,弼亮化机,出幽入明,翕张欻忽,遨游太清,监观四方,济利群生,功在霄壤,昭昭若此,固有不可得而名言者。乃彰神绩,勒于贞石,树之于庙,垂示无穷,并系以诗曰:「天产英灵为世杰,出入幽明犹一□。生著勋劳保瓯粤,没为明神崇伟烈。茫茫海甸倚芘樾,雨旸寒燠调以燮。冬无凌竞夏无暍,凉气远殄靡飓风。下稔高黍岁穰桀,驱扫不祥定妖孽。晨钟暮鼓乐髫耋,卓彼鳌峰峻且嶻。蜿蜒回抱天造设,香兰荐芳秋菊馝。寒泉白石漱清洁,神之游兮羽葆翳。飞云翩翩道幢节,欻来忽往灵僁僁。呼吸响应速以偈,济利溥博无时歇。四时报享繁献醊,卫朕之力畴与埒。维夫铭心与刻骨,书恩著德勒坚碣,垂示万古昭日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29 东岳行宫
30 即伪闽所建东华宫之泰山庙。宋大中祥符间,寖广其制,万历二年重修。
31 天妃宫
32 在水部门内城垣下,建自前代,国朝永乐至万历年间,累经修葺。神姓林,莆田都巡检孚之季女也,生于五代末年,少而灵异,能知人祸福,室处几三十载而卒。宋绍兴间,有司以灵异闻,封灵惠夫人,赐庙额曰:「灵应」。永乐七年,改封弘仁普济天妃。奉使外夷航海,必载其主舟中,每遇风涛,有祷则应,或蝶或雀或灯光,舟人见之,则险夷而利涉矣。嘉靖间,给事中陈侃使琉球还,为请春秋祀典。
33 烈威祖庙
34 在使君桥之北。神姓陈,与其二弟名讳俱不传,生五季末,一门以贞义自持,没,能为民御灾捍患,祷无不应,宋时累封,并为侯。
35 会应庙
36 在闽县左三坊。旧为灵泽庙,号五龙,配以方色。相传伪闽时建。宋皇佑中,邑人以旱祷,澍雨大至,北位黑龙,鳞甲犹带池萍。绍兴四年,郡守温益修其庙,乾道三年,郡守王之望请于朝,赐额:「灵泽」,闽令陈长卿记之。淳熙十四年,安抚使贾选奏改今名。
37 五显庙
38 郡治东南通津门楼上。楼与九仙鳌顶相峙,俗呼青门楼。庙初在河之南岸,即怀远驿故址,旧名五通庙,亦名龙官庙,后废,祀于此。
39 振远安福行祠
40 在府治北。相传北镇之神也。宋嘉泰初,建于北城楼上。元季,海寇攻城,廉访司掌书记曲时敬领兵击之。祷于神,不许,与战,果不利。明日,再祷,许之,兵既接,旁佛若有神助,遂大胜。时敬乃大新祠宇于门之东。国朝洪武初,增筑城楼,乃迁于时敬旧宅。里民有祷辄应。
41 灵沟庙
42 在郡城南郊外下郑洋。元至正间,溪水泛溢,忽一木像乘浮槎往来洪沟者数日,乡人异之,乃登于巨石上。是夜,里中父老咸梦一绯衣神谓之:「吾素习歧黄公,当庙食兹土,以福汝等。」翌日各言所梦皆同,即其处立庙,凡疾疫疮疡,有祷辄应。
43 [HT5H]马仙庙
44 在侯官县十五都甘蔗洲上,庙中有井名龙渊,岁旱不竭。马氏,生建安县将相里,适人一岁,夫亡,誓志不二,纺绩养姑。每跣足出入,遇溪暴涨,无舟可渡,张伞仰置水上,乘之以济,众尽骇异,语人曰:「我非尘世人,有姑在,终其天年,即仙去。」闽人像祀之。马囗津上亦有庙,舟航遇雨,多著灵异。
45 祠山庙
46 在府治南法云寺东。神姓张名渤,吴兴人,或曰武陵龙阳人,生西汉末,游苕霅之间,卒而为神,显于广德州之横山。闽祠已久,颇著灵迹,郡人敬事之,岁大比,士子多谒梦于此,成化十八年,镇守太监陈道重修。
47 刚显庙
48 在乌石山之巅,祀唐处士周朴。详见《寓贤》。宋绍兴初,丞相张浚谪福州,将游双峰,夜梦一僧与一金紫人及白袍士来谒。翌日登山,见三人容貌与梦,异之。三人者,朴与观察使李瓒、双峰僧懒安也。后浚帅闽,复游乌石,诣祠下,喟然太息。朴死事三百年,未有庙额,乃疏于朝,赐号「刚显」。郡人郑昂为记,有曰:东汉之衰,陈蕃、李固、孔融之徒,相与标榜,以节义名世,故虽以曹公之阴贼,终身睥睨汉室,不敢取。唐末名节扫地,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朱温以斗筲穿窬之囗囗囗,而攘神器,士大夫亦欣然与之,莫敢正议。使君得志,其肯以国与人乎?」今岁久祀废。
49 昭利庙
50 在越王山之麓。神为唐观察使陈岩长子。乾符中,黄巢陷闽,王愤唐室衰微,慨然谓人曰:「吾生不鼎食以济朝廷,死当为神以慰人望。」及殁,祀于连江演屿。宣政二年,祀今所。五年,给事中路允迪使三韩,涉海遇风涛,赖神以济,归上其状,诏赐今额。建炎初,寇犯城西,吏民奔走,乞救于神,俄顷冰雹交下,盛夏如冬,平地水深尺许,贼遂惊遁出连江,欲肆剽掠,见士马云布,众骇而去。宋宗正嗣濮王仲湜为之记。
51 灵显庙
52 在螺江之浒,祀唐将刘氏兄弟三人。宋淳熙间建。初,黄巢之乱,淮甸人刘行全、德全、待全兄弟御之有功,闽人祀之。
53 七贤祠
54 西门大街,宋建炎初建,以祀王忠竭、郑仲贤、郑谨净、郑守道、郑诚、王子元、王子清,凡七人。距野人也。五代唐天成中,群盗啸聚,阖境之民,赖以保全,故祀焉。又有行祠,在善化坊内。
55 显应庙
56 闽县饮井山西麓。神姓陈名礹,初与其弟观察使岩同庙,祀于里之芦川。宋嘉佑间,迁于今所。开禧、嘉定间,蝗旱疫疠,邑人祷之,累著灵应。宝庆初,赐额曰「显应」。开庆初,封礹曰:仁济侯,岩曰:忠济侯。侍郎陈益记之。
57 北 庙
58 旧在遗爱门外,即今北门外,去郡城十里许。王姓刘氏,名行全,唐末,其妻兄王绪,为秦宗权所逼,拔其军南徙,以王为先锋,至漳州,绪忌而杀之。王审知有国,悼其死非罪,为立庙州北。宋政和初,怀安知县吴与重新庙宇,与自为记。
59 榷务庙
60 在凤池坊东,祀五代榷务使张睦。见《名宦》。
61 闽山庙
62 在郡城西南文儒坊内,建自前代,国朝正统间,有司重修。万历三十一年,福建左布政使王恩民移檄本府,岁致春秋二祭。神姓卓名佑之,宋景佑元年进士,见《选举志》,庙其故宅也。建炎三年,建寇猖獗。端平中,邵武山寇发。重庆中,汀寇发。神著灵异,现于云端,贼众咸惊怖而遁。寇既平,守臣朱良骥、运判葛有声先后各以事闻,诏加封为广利威显侯,赐庙额曰「灵应」。
63 显灵庙
64 府城西南胜平里。神姓林名僾,里人也。宋康定间,浙西寇鄂邻倡乱,由海门入窥福州。僾与其子衎倾家招募,分队守隘。贼至,大破之,官军掩为己功。僾曰:「吾为保乡井计,岂与卒伍争?」衎曰:「父子出万死以击贼,今为官军所夺,纵生不封侯,死必庙食耳!」仰天而逝。僾亦寻卒。乡人哀而祀之。自是大显灵贶,有祷辄应。转运使以状闻,赐今额。咸淳间,封僾曰:福恩侯,衎曰:协惠侯。
65 通济王庙
66 闽县光俗里。宋嘉定初建。神姓林名浦,唐末避地海滨,多凿井以给行人,因谓林公井。及卒,甚著灵应,里人祀之。有司上其御灾捍患之功,赐今号。
67 刘巡检庙
68 在北门外,元至正间敕建,祀巡检刘浚,有司春秋致祭,岁久废为里社。详见《名宦》。
69 彰义祠
70 在南门外吉祥墩,祀御寇阵亡将卒。嘉靖四十年建。初,倭夷起海上,逼闽会城,把总童子明等战死,后总兵戚继光平寇。合前后水陆阵亡将卒,并祀于此,为置祀田。今守者颇乾没。
71 祀典志四
72 祠 庙
73 古灵祠
74 在万寿巷内,祀宋枢密直学士陈襄。襄见《名宦传》。明高廷礼诗:「寂寂古灵祠,明明仙居宰。当时化百里,惠泽流千载。冢林庙貌存,不啻桐乡爱。何以咏甘棠,古榕绿阴大。」。
75 道南祠
76 在郡城光禄坊内,旧名书院,祀先儒杨龟山先生,宋宝佑六年建。国朝成化元年,督学副使游明重建,以罗豫章、李延年、朱考亭并祀之,令有司春秋致祭。嘉靖八年,提学金贲亨增祀程明道为正飨。三十一年,督学朱衡又以程伊川同祀一堂。岁久祠圯。四十一年,提学金立敬重修。万历八年,废天下书院,有司改额曰,「三山公馆。」十三年,巡按御史杨四知题请,奉旨修复,祀典如故。后祠宇多为人侵据。万历三十八年,提学佥事熊尚文查复旧址,修葺一新,又以豫章、延年、考亭为龟山弟子,乃列主配飨。熊尚文谒祠文曰:「于惟龟山,道宗列圣,亲承北学之传;教演六经,创辟南来之统。爰至豫章、延年,益相承于一脉;迨乎考亭父子,随兼集其大成。海滨邹鲁,悉资群贤羽翼之功;飨祀春秋,旧有特祠崇报之典。顾流传既久,而祠宇寝荒。始缘假馆诸生,耽为游息之别业;继坐僦居氓隶,渐成牧蓄之秽场。于是或有构木诛茅,竟生囗于席卷;或有窥窗伺牗,阴蓄意以侵渔;或有潴其宫而鞠为蔬圃,或有穴其地而戏为樗蒲。上不足以妥先灵,下非所以观来学。凡有纲常之责,可无兴起之图。第尚文自受事于兹,殊苦校文未暇,虽曩因岁考之竣,曾造竭其遗祠,然粗修肃拜之仪,未诘穷其窃据。惛惛袭舛,几虚度乎此生;赫赫儒宗,幸假灵于今日。始知侦访,深用惊惶。随檄县以清查,务周详于检勘,追夺其已侵之地,即寸址必使复原;驱逐乎占住之人,虽诸生毋容寝处。且量捐薄俸,庀役缮修。剃蔓草于庭阶,榱题稍焕;坯垣墙于界限,侵削无虞。又祠门扃钥,专责云仍之管承;若苾祀牲羁,豫饬有司之洁备。崇儒典盛,或者藉以永光;为道夙心,庶几无至终负。联荐苹蘩之奠,愿言几席之歆,尚飨!
77 道原祠
78 在贡院南祀宋儒林之奇、黄干。正德十七年建。
79 林文昭祠
80 在三山驿之南,创自前代,宋儒林之奇与其徒吕祖谦讲学处也。岁久倾圯。国朝成化间,其裔孙重建像,又昭祀于中,左配东莱,右附文昭仲子子冲及子冲之子耕。万历三十八年,提学佥事熊尚文修葺,为之记曰:「闽地夙称邹鲁,而倡道三山,则文昭林先生实称鼻祖云。先生蚤师吕本中,亲受濂洛之衣钵,随与其徒日传习发明,寻第绍兴进士,官秘书省,转闽提举。会世不能大用其道,随以祠禄家居,益闭门著述,谹辟讲坛。四方髦俊重趼及门者,匪啻千百计,而吕祖谦、林子冲、刘世南辈则最称高足。当时称先生师弟,固囗然洙泗遗风也。馀不佞,束发抱牍时,每从经传,读先生注疏,咸凿凿圣贤格言。又尝横披宋史,见先生论列,如排安石新说,遏金虏和议诸疏,侃侃无减获麟之笔,辄慨然向往,殊以不及登堂奥为恨。既释褐数载,偶滥竽闽学,因得诹先生祠宇竖在三山驿之前,渴饮躬荐俎豆,然方拮据校阅,未暇也。居三年所,会已竣闽事,滥叨量移代去,乃恩遍谒诸儒祠庙,以了为道宿念。乃先生之裔孙林中鸾投牒,向馀鸣泣,谓祖祠近为冯夷播虐,且久被无赖侵削窃处,实繁有徒,力不能诃止,可若何?余闻而怆然,曰:「夫胶阁翘馆,刘屈GFABB废为马栈,古今贤哲,犹榏揽欲绝。矧以赫赫大儒之灵寝,而忍令桀黠久据,致沦于草莽乎?」亟檄下侯邑,量捐微俸,庀工缮修。残榱折GFABC杗,罔不饬也;漏溜败薨,罔不新也;庭除蔓草,罔不剃也;崩圯坏坠,罔不举也;湫底洳潦,罔不塞也;借栖之鸟鹊,秽处之狸狐,罔不驱斥而拔除也。无何,旧宇稍已焕然改观,而先生灵爽庶几其妥安矣。既一日,馀以苹蘩荐先生于位,而其裔孙生员林竣初等,请馀一言为记,以备异日之防。馀惟道未坠地,而秉彝好德,即行道犹有同情,故信陵旧祠,奉祀不绝,栾公遗社,过者必式,彼徒以区区高义,犹足固结易世之人心。乃先生道术传于洙泗,渊源祖于濂洛,即当时紫阳氏犹推为诸儒领袖,其学术醇粹如此,以秉彝之好,律之斯祠,且将百代瞻仰,惟是异日之窃据何虑焉?况祠立于郡傍,固停骖过辙者之所心经也,采风问俗者之所必吊也,诵诗读书者之所必式也。即有奸宄欲睥睨其间,安知负纲常之责者,不更为大创如今日者哉?虽然,亦囗为之后者何如耳?盖折薪负荷之戒,箕裘堂构之囗,亦儒者雅言之故。汉儒尊明经术,徵其后多堕世业,即厥祖遗泽未泯,门阅可寻,有识且以遥遥华胄訾之矣。今先生家法俱在,试使诸孙辈率由不悖,令当世征林氏之文献者,不至如汉儒之后,则斯祠血食,岿然如鲁灵光之长存可矣。是在后人亟勉诸。敢记其岁月于石。」
81 [HT5H]黄勉斋祠
82 在府学射圃之左,嘉靖间建,祀宋儒黄干。旧在乌石山之西,地废,移今所。
83 李忠定公祠
84 在西门外,正德十五年建,祀宋丞相李纲。
85 诸贤祠
86 在凤冈,祀宋儒刘彝,刘康夫、刘藻、刘嘉誉、刘世南、刘砥、刘砺、刘子玠,有司春秋致祭。
87 忠毅侯祠
88 在谯楼之左,祀元都元帅陈君用。详见《名宦》。
89 董忠宪祠
90 在驿左,祀元参知政事董文炳。详见《名宦》。
91 两贤祠
92 在提学道之左。万历二十二年,提学副使徐即登改建,祀提举罗文毅伦、舒文节芬、三十八年,副使甘雨重修,为之记。
93 忠烈祠
94 在郡城西善化坊内,嘉靖初建,祀参政孙公燧。万历二年,燧孙御史錝修葺。三十九年,巡按御史陆梦祖重修。[HT6SS]按燧以宸濠叛,死于江右,乃祀于闽中,非所当祀,謟也,然燧先为闽参,审囗囗囗名宦得其正矣,今囗之囗囗之司囗者采焉。
95 怀悯祠
96 在郡城西南,嘉靖十二年建,祀左布政使查约、参议杨瑀、都指挥使王翱、经历周焕,岁春秋二祭。初,狱囚反三司方囗侯御史台城,卒至遇害,闽人悯而祀之。
97 [HT5H]殷公祠
98 在唐公祠之东,万历间建,祀巡抚都御史殷从俭,有司春秋致祭,后庞、商二公祠圯,今并祀于此。俱详见《名宦》。尚书林燫为之记。殷公祠者,祀吾省故殷巡抚公也。公讳从俭,广西临桂人。隆庆五年,奉玺书以佥都御史督闽军务,明年,召入为副都御史,未几卒。闽人罢市,哭如丧所亲。丧西归,里巷哭以过柩,妇人则哭拜于门内,得人心如此。燫时为文吊之。自嘉靖间,吾土有倭寇,囗至尊囗食,思得囗南顾忧,于是,朝议谓宜置抚臣,盖历数公者,至谭司马始定之,又历数公者至公始安之。当时识者,或以燫为知言云。公卒之三年,闽人思公不置,为建祠西郊外。万历二年某月某日也。遂为述其事,系以诗曰:「闽号乐土,僻海一隅。民之质矣,山耕水渔。或治或否,抚我何如?当嘉靖末,倭夷用急,刘我人民,掠我城邑。鲸波未澄,燕幕安集?赫赫明明,肃皇圣武,命谭大夫,作镇闽府,扫除东夷,绥宁南土。丧乱既平,既安且定,载号载呶,有作弗靖。赤子龙蛇,囗惊百姓,穆穆昭陵,怙冒至仁。文武大吏,孰予抚闽?选于众举,殷公其人,节钺旄盖,殷公至止。田亩多荒,疮痍未起,譬治乱绳,宜宽而理。滔滔大海,群蛮在东,有将矜勇,往殪彼戎。毋宁镇静,勿觊有功,寇盗之馀,室家悬磬,军需旁午,有严其令。无宁撙节,缓征弛禁。公宴宾佐,乐舞有奕,请卜其夜,乐不可极。令此三军,向晦宴息。公命经营,子来欢囗。彼食其力,吏勿追呼,令此百城,安于里闾。先时公出,盛其军容;公于简阅,羸卒以从。先时公府,盛卫以兵;公在宴处,庭无人声。郑歌侨如,蜀思诸葛;民之无禄,昊天降割。西郊之外,湖水之浒,作庙翼翼,笾豆有楚。弗殄禋祀,千春万古。
99 庞商二公祠
100 在仰德祠左,万历八年建,今圯。祀巡抚庞公尚鹏、巡按商公为正,今并入殷公祠。
101 督学姚公祠
102 在城南,嘉靖间建,祀副使姚谟,详《名宦》。后祠圯,祭废。万历三十九年,提学副使冯烶修复。
103 仰德祠
104 在西门外贵安山,祀布政使陈锡。隆庆四年建。锡,广东人,在闽有惠政。
105 [HT5H]尊道祠
106 在提学道射圃内,万历三十九年,提学副使冯烶改建,祀巡按御史聂豹、学宪刘玉、吴仕、刘丙、熊汲、胡铎、潘潢、游明、金贲亨、姚谟、邵锐、江以达、朱衡、蔡国珍、赵参鲁,凡一十五人,有司春秋致祭。
107 宗公祠
108 在乌石山邻霄台之西,祀督学副使宗臣。嘉靖间,为闽藩参议,值倭起,逼会城,诸门皆严扃,独臣守西门,纵民入,父老德之。万历初,按察使徐中行建。无何,徐转江藩右伯,寻卒,闽人并祀之。有司春秋致祭。
109 唐公祠
110 在城西铺之左,祀郡守云间唐珣。弘治间建,岁久倾圯,万历十六年,知府江铎重修,春秋致祭。
111 留爱祠
112 在万安桥西,隆庆间建,祀福州太守龙泉叶济、泰和欧阳铎、崇阳汪文盛、山阳胡有恒。[HT6SS]详见《名宦》。
113 怀德祠
114 在府学之东,万历三十九年改建,祀原怀安县儒学教谕冯光浙,礼部侍郎翁正春为之记。
115 忠烈祠
116 在水部门外河口,正德十五年建,祀兵科都给事中姚铣。
117 崇报祠
118 在九仙山之南。正德间,三卫军变,郡人都御史林廷玉、副使高文达两谕定之。嘉靖初,有司上其事,诏建祠以祀,春秋致祭。
119 世忠祠
120 在闽县治东,万历十年建,祀明太子太保、尚书、谥文安林瀚,子少保、尚书、谥康懿庭GFAAE,太子少保、尚书、谥文禧庭机,孙太子少保、尚书、谥文恪燫。有司春秋致祭。
121 报功祠
122 在于山之麓,万历九年建,祀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恭敏马森,以定郭天养等军变也。有司春秋致祭。
123 祀典志五
124 祠 庙
125 古田县
126 城隍庙
127 在县治西里许。洪武三年,因宋、元旧址重建。
128 刘侯庙
129 在云羑坊西,祀唐刘疆。唐开元时,疆率众千馀户归化,始变硐濠之习,邑人德之,为立庙,宋崇宁初赐爵,元大德间重修,学士张以宁为记。
130 灵应庙
131 在西北台山,宋嘉定间建,祀县令李堪。堪,景德二年令古田,多惠政,好游山,常过极乐寺,曰:「我死当栖神是山。」一夕,极乐寺忽闻堪车马声,趋出道迎,则乌有矣。次早,堪卒。僧神其事,遂祀之,后令傅康为请立庙,赐额「灵应」。
132 李延平祠
133 在县治南门,旧为南升堂,嘉靖初,同知李世忠建,督学潘潢檄有司春秋致祭,以朱子门人林用中、林允中、林夔孙、程若中、余偶、林好古、林大春、蒋康国配飨。
134 [HT5H]崇德祠
135 在县坊三保,嘉靖初建,祀分守参议魏棨,有司春秋致祭。
136 报功祠
137 在南门外,万历间建,祀国朝知县王所、徐建、王囗元,巡检熊彦迪。
138 顺懿庙
139 在县东三十里临水洞。神姓陈,闽江南下渡陈昌女也,嫁刘杞,卒年二十四。临水洞产巨蛇,时吐气为疫厉。一日,有朱衣人执剑索白蛇斩之,乡人诘其姓名,曰「我江南下渡陈昌女也。」忽不见。亟往下渡询之,乃知其为神,遂立庙于洞。宋淳佑间,赐额「顺懿」,封慈济夫人。有祈辄应。元末重修,邑人学士张以宁为之记。
140 闽清县
141 城隍庙
142 在县西门内,天顺六年移建。
143 昭显庙
144 在梅川,洪武初建,永乐间火,至正统六年重建。相传神姓陈氏,事王审知,有功于闽,民为立庙。五代末,宋咸平初,累修建。天圣间,淫雨水溢,民居高陵皆□溺,庙在下乃独完。初曰「梅川侯」,绍兴初,赐额「德威」,后累封保宁感应灵佑公。
145 薛丕庙
146 在护仁里名山之上,即薛丕故居也。丕有神异,乡人祀之,凡水旱祷之多应。正统八年重建。
147 武功庙
148 在仁寿里龙源。宋绍兴间,朝请大夫萧磐在舟值风涛,遥见江浒有庙,默祷之,见□人云雾中,风遂息,旋拜祠下,囗舟所见,归立祠祀焉。
149 董公祠
150 在县治之西,祀元县尹董祯。
151 长乐县
152 城隍庙
153 在县东五十步许,正统间,因宋元旧址重建。
154 五贤祠
155 在六平山下,祀朱文公,配黄乾、李枅、刘砥、刘砺。正德五年建。初,宋禁伪学,文公避地,主于刘氏,四贤实从之。
156 灵威庙
157 在县东宾贤里,祀唐汾阳王郭子仪。咸通间,光州人王想以从兄审知节度闽部,假令长乐,奉王之像,家于芝山,即山之北曰:郭坑,立庙祀之,号曰「福惠」,又刻汾阳碑本庙铭于庑下,想自为记。宋元佑初重新。又芝山之阳溪滩之上亦有庙,按县志云:宝佑中,邑人枢密陈合领兵于汾水之阳,与匈奴战,神有默助之功,归立祀于此。
158 [HT5H]显应庙
159 亦名植柱庙,在县南八都。唐开元中,有神降于察山之阴,乘大木溯湍流而上,渔者林生负以趋下,复溯而至,如是者三,心异之,取置石室下,远视之,如植柱,遂以名庙。尝有洪氏女浣纱,见水中浮若银巵者,褰裳探之,水渐深,为蛟所吞。其家诉于神,不终日,雷雨暴作,刳蛟于水滨,得女尸蛟腹中。洪氏感涕,虚其居,刻所取木为像祠焉。景佑县尉王侯以祷雨,复应,更立庙。宋绍兴初赐额「显应」,庆历中潘奎为记。
160 金吾祖庙
161 在县东北隅大宏里。唐开元中,里有林通玄,多善行,后卒,人莫知其为神也。宋初,有寇自梅江而上,乡人见神树旗帜御之,寇遂退。是日降灵于人,自述其平生履历以及父母妻子,靡不详悉。土人祀焉,后封为金吾显通王。
162 连江县
163 城隍庙
164 在县治左,永乐十七年,因宋、元旧址增建。万历间,知县洪信重修。
165 刘鞠二公庙
166 在东湖埧上,祀唐令刘逵、宋令鞠仲谋。二公后先兴复水利,邑人祀之,县官春秋仲丁致祭。详见《名宦》。
167 英显庙
168 在县南新安里兑峰。神姓萧名孔冲,字仲谋,建安人,五代唐庄宗时,中甲科,不乐仕进,削发为僧,志行坚苦,能伏虎豹,没而邑人祀之。宋靖康初,建安叶侬逼县境,神兵见于罗论仑,贼遂遁去。绍兴间,海寇掠囗芦寨,神复现异九龙江。累封昭烈公顺公。宝佑九年,大旱,乡人祷雨随应。元赐今额,洪武十八年重建,学士吴沈为记。
169 [HT5H]大小亭庙
170 在二十七都江口。晋时有黄助兄弟二人,汉黄香之孙,遇风覆舟。兄弟连臂浮于江岸,夜则画沙成字,表其履历,复梦乡人曰:「为我南山作坟,北山立庙,吾能辟灾降福。」如其言,里无虎豹之患,建盐亭,获其利,人号其庙为大亭,弟为小亭,后伪闽封大亭浮济将军,小亭昭远将军。
171 灵显庙
172 在省魁坊内。神姓黄名孟,字叔达,句容人,唐初游闽,没于邑。宋绍兴间,海寇朱明为患,神见梦于人,示其默佑,未几寇平。景定间赐额,咸淳初,封福惠侯。又县治东钦平下里亦有庙,永乐十七年建。
173 炉峰庙
174 在县北,号东乡。唐景福中,王氏入闽,淮民随之。始至,有桴浮香炉及书砚,漂于岸侧,其人异之,曰:「此吾州杜三郎故物也。」因立庙,伪闽封高义侯,改稽圣侯,南唐升灵瑞侯,郑南乡为记。
175 罗源县
176 城隍庙
177 在县治东,洪武十二年,因宋、元旧址重建。
178 忠烈王庙
179 在县治西二里许。神姓陈名霸先,本县霍口里人,五代末为王审知先锋,忠义囗略,尝追贼至百塔岭,马踣而死,由是显灵,邑尉程成立庙祀之,宋时敕封武灵忠烈王。
180 昭佑祠
181 在罗平里石塘。神姓黄氏,名岳,宁德人。唐末,巢寇入闽,民避地,无所衣食,闻岳行谊,从之如归,所活甚众。王审知晋封闽王,闻岳名,欲辟之为辅,岳不能拒,遂赴水死。旁邑人哀之,相与立祠祀焉。元至正间,乡人重建。
182 永福县
183 城隍庙
184 在县治左,洪武元年建。
185 龟岭庙
186 在西南二十八都。宋黄大夫与元兵战,至洪面,为追兵所斩。大夫英勇异常,身首二处,犹能持其头以就颈,口尚喷欲言,遇一妪,急出声曰:「头断尚可续乎?」妪答以:「不能」,遂僵于地以死。乡人闻之,遂为立庙于辜岭寨。
187 [HT5H]威显庙
188 在东南二里许。神姓陈讳必胜,西汉丞相平之后也。家于闽城乌石山,兄弟九人,皆著奇节,没为神显灵,庙食于此。唐永泰二年,邑防置溪潦暴涨,有若枯木而上者数四,尸,洑口祠所立神之刻像也。邑人柯氏取之,即今庙之址,累石为屋祀焉。民祷福或樵牧过者,往往石室中获钱。宋开宝中,号洑口通灵护境庙。绍兴间,额:「威显」,复封灵贶侯。嘉佑七年,乡贡进士黄彝为记。
189 徐真君庙
190 在县西二十都高盖山,祀东汉徐登。登幼神仙炼丹之法,尝与东吴赵炳较仙术于此,俗呼花林庙。
191 福清县
192 城隍庙
193 在县治东,洪武初,因宋、元旧址重建。
194 龙江祠
195 在海口龙山之南,中为殿,祀孔子,旁为三贤堂,祀宋儒林光朝、林亦之、陈藻。宋末建,嘉靖间令有司行释菜礼。
196 郑介公祠
197 在青湖之旁,祀宋监安上门郑侠,有司春秋致祭。详见《人文志》。
198 忠烈祠
199 在福清县城东,万历二年建,祀宋招抚使刘仝祖与妻林氏及林氏之兄林同,有司春秋致祭,明大学士叶向高记。忠烈祠者,祠宋招抚使刘可祖与其妻林氏及林氏之兄处士同也。林、刘者,邑世家,其先多显于宋。招抚祖庞守瑞州,处士祖囗守绍兴,它显者不具论,然皆近之,称二千石囗矣。景炎之季,宋室播迁,越在南海。招抚以国子丞家居,与处士念世为宋臣,图所以报宋。乃建局于处士之家,募卒缮器,日夜为兴复计。未几与元战,兵败。处士盛服坐堂上,啮指血题诗于壁,贼至,大骂而死。诰其忠义,集及八闽志中。招抚败而转匿,元求之急,遂自经。有司执林氏责反状,林恚而叱曰:「吾夫吾兄,以死报国,何言反乎?血诗尚存,汝不知耶」,遂遇害。其时元焰方炽,林、刘子孙仅存如线。入明,而其事已更百馀年,稍以禋没,又更二百馀年,而至隆、万之间,刘之裔孙宗献,乃鸣其事于邑。令南陵许公以闻于学使者永丰。宋公开府桂林,殷公傅稽故实甚核而章,乃檄邑为特祠以祀。业有成划,而直指南昌刘良弼独格其议,属宋公徙官,而吴兴徐公摄学事,持前议甚力,直指无以难,乃报可,然犹责祠费于其家,不复给官缗。刘之子孙乃请邑令择地于城东山亭堂之左而建祠焉,树囗楔于其前,额曰:「忠烈祠。」祠成,而父老人士之稍知故实者,咸咨嗟瞻拜,叹忠义之有天地间,更历代而不可泯灭如此。邑令春秋致祭,俱如仪,无敢阙息。至后令乃弗躬而葺,郡乘者至讹林氏于飞囗囗囗诸生囗忠力白而正之,而请邑人郭建初为其略。建初,博物君子也,其论次甚辨,且谓不佞高:「汝为史官,囗举古今之奇节逸行,毋令沈晦不章,固汝事也,奈何于里閈而失之,汝宜为之记。」不佞概观史传,忠臣义士,不称之矣,乃世独艳称文信国之忠,揭而与穹壤并垂,岂非以胡元大变,亘古所无,中华囗愤,莫此为甚,此信国之所以为烈也。处士兄妹之慨慷捐躯,大义皎然,何惭信国?乃信国以元宰,处士以布衣,林又女流,囗愈难而奇矣。招抚自败而自匿也,倘亦有囗囗之思乎?宋社未墟,殷囗犹在,蹈瑕遘衅,事尚可为,招抚之心,固不能一日忘囗元也。彼其当垂盖之势,横一苇以障洪流,终不几幸而爱一死,明矣。永丰以招抚处士之忠节,得林而后显,当矣。又责其仓皇举事,方试辄败,其持论似轻,非吴兴之表章,则直指说申,俎豆阙矣。忠而不食,远而遂沦责于诅诿。不佞盖过燕市而徘徊信国祠下,为文以吊,固悲信国之死元,亦意人心以愤元,而益悲信国。乃招抚事炟灼若是,沉沦三百馀年,而犹关甲乙之口,至于群议难夺,并复蕲官府之之囗馀,使忠臣之后,独任其劳。夫国家所以褒忠劝俗之意,则岂非囗近之世殊,而爽幽之情异欤?桂林吴兴于囗囗有秉彝矣。天之报忠臣,终不爽也。馀其伤忠义之晦,而复为之幸,因纪其始末,合为刘裔者勒之石,以垂无囗,且为吾邑重,若其世家源源与纪载参商,微相抵牾,则有郭先生之籍在,足传信无疑,兹不论。
200 东平王庙
201 在福清县溪头,祀唐张巡。
202 都巡感应庙
203 在福清县溪治西隅。神姓许名忠,建安人,唐末为威武军都巡检使,屯兵福清,以备寇盗。乾符五年,黄巢陷福州,神梦天使唐、葛、周三将军助以攻讨,明日决战,大破之。巢兵退广南,闽中遂安。明年,卒,人思其功,为立祠,请于朝,额曰:「感应」。
204 灵著王庙
205 旧名威惠,在福清县治西隅后王山。神姓陈名元光,唐永隆初,以鹰扬卫将军随父陈政戍闽征蛮,镇抚漳州讨贼,战没,封王,立庙漳浦县,春秋有司致祭。宋时,县人于漳浦请伸香火祠于县前黄巷,英灵显赫,自迁于后王山立庙,因名北溪。
206 论曰:传云陈夫人好巫而民淫祀,风使之然也。吾闽信鬼,俗之敝也。其唐之衰耶?其王氏父子据兹土之时耶?琅琊以竖刃兆祥,始惑神怪,后世子孙謟渎尤甚,莫不竭民力以崇奉所谓宝皇者,然而祸乱灭亡相踵也,亦竟何福之有哉?不务民义,其效可睹已,奈何至于今,其风未泯也?盖习之移人,久则难变矣。旧志所载,或里巷之私奉,或巫觋之妄惑,今皆削之,惟在祀典者,则因而存焉。鸣呼?祀典正则民志定,民志定则左道息,左道息则风俗美,诗不云乎?自求多福,何必伥伥然而群听于神也哉?自晏子不能胜遄台之佞,冉子不能救泰山之僭,愚独何人,敢有意于斯?若夫反经,使邪慝不作,则贤有司责也。林文恪旧志。
207 兵戎志一
208 海滨蕞尔,自无诸、繇以来,无代不寻兵革。至囗囗间,而岛寇频仍,惴惴然积薪厝火矣。三卫材官,饮飞林立,日糜千钟。卒有缓急,乃复借御侮于竟外。谁司韬钤,而媮窳至此。幸而海波不扬,然濡不戒,袽也晚矣。志兵戎。
209 卫 署兵营、教场附
210 总兵府,在将军山之西。正统间为军器局。寻废。景泰后为清军御史台。至嘉靖四十三年,都督戚继光始建牙于此。今为总兵府。
211 总兵标下坐营司,在总兵府之东。
212 游击府,在南营。国初为巡海都司公署。弘正间废。嘉靖末以其署为游击府,后罢游击,因改为军门坐营司。万历二十五年,加坐营为游击,仍居之。
213 福建都指挥使司,在越王山东麓布政司之东。洪武八年建,元总管府故址也。洪武初改为卫,寻更为使司,驸马王恭更辟而新之。其后屡有修建。至成化十九年,官署吏舍始备。
214 经历司,在堂之东。
215 断事司,在司之西。
216 司狱司,在断事司之西。
217 福州左卫指挥使司,在府治东南。洪武八年创,为右卫,二十一年改为左卫。经历司在堂东,镇抚厅在大门外之左。千户所六左所、右所、中所、前所、后所、中左所、各有百户所。
218 列堂两廊。
219 兵马司六。今并废。
220 福州右卫指挥使司,在左卫之西。洪武二十一年建。制同左卫,惟千户所在大门内,左、右镇抚厅在卫南百步许。
221 兵马司六,一在钟山寺前。馀并废。
222 福州中卫指挥使司,在左卫之东。洪武八年建。千户所五,馀悉与左卫同。
223 兵马司五。今并废。
224 镇东卫,在福清县方民里。洪武二十年建。制与左卫同,外增守御千户所二。
225 兵马司六。今并废。
226 梅花守御千户所,在长乐县治东二十四都。洪武二十年建,初为巡检司,江夏侯周德兴奏移巡司于蕉山,而建所于此。
227 镇抚司,在所西南半里。
228 万安守御千户所,在福清县平南里。洪武二十年建。所厅之左为吏目厅,右为镇抚厅。有十百户所,列仪门左右。
229 三卫教场,在南门外九仙山之南,周可四里。将领以时简阅军士,都御史间临之,巡按御史岁一阅视而赏罚其能否,府及三县备赏功费。
230 西教场,在西门外之西。万历三十一年,天津召兵防倭,巡抚许孚远添设。
231 [HT]镇东卫教场,在卫东门外。方广二百步,中有演武亭。
232 梅花所教场,在城南门外。周围一里,中有演武亭。
233 万安千户所教场,在城西门外三里,方广二百步。
234 白厂兵营,在水部门外河口。万历三十一年,天津召兵防倭,督抚都御史许孚远添设。
235 镇东卫兵营,在卫城东。万历间新建。
236 论曰:文武并用,国家长治之术也。我太祖高皇帝平定区宇,于藩省之兵,设都司、卫、所以御之,如身使臂,臂使指,制良善矣。然敉宁日久,将窳兵偷,司韬钤者,希祭征虏之雅歌,而嗤程不识之击刁斗治军簿。嗟乎!此以将予敌者也。闽自戚元戎继光荡平海上,始设总兵。四十年来,其能按将军故垒,讨军实而修之者,则胡守仁、朱文达,其堇堇耳!盖《兔罝》之诗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夫乾城而在中林,此周士之所以多御侮也。奈何今之管枢者,谈笑而轻介胄,率以黔之技,目为周之罝乎?兵法云:「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欲择将者审哉!
237 兵戎志二
238 武 备
239 东 汉
240 建安八年,三国吴始立南郡都尉府于建安。今在开元寺之东,旧传乃吴都尉营。
241
242 置典船校尉,又有温麻船屯舟兵。制度皆不可考。
243
244 开元十九年,置泉山府兵,有左衙营、右衙营,兵千五百人,领于刺史。其后置经略宁、海二军,其使亦刺史兼之。黄巢之乱,州人陈岩鸠丁壮保乡里,朝廷因授以节钺,岩置九龙军。
245 五 代
246 伪闽窃据,置龙虎、天霸等六军及拱宸、控鹤、宸卫三都以自卫。迄于五季,又有全胜、百胜、横冲、海路、捉生、护闽诸营。全胜今罗山寺角,百胜今衣锦坊,横冲今光禄坊,海路今河东罾浦坊,捉生今仁庆坊,护闽今出道山坊。
247
248 初置兵有三。曰厢兵者,戍州城之兵也,有崇节营、水军营、囗城营,凡三千人。曰禁兵,自外遣之兵也,或京师,或他路,更番至,隶州者,谓之屯驻军;隶都监者,谓之驻泊军。[HT6SS]屯驻建州营,今朱紫坊;驻泊苏杭营,今旧闽都坊;屯驻坊东营,今嘉崇坊,号南营。曰乡兵者,籍乡民为之也。诸县置巡检寨十,都巡检寨一,籍民为逻警弓手。防海则籍舟刃渔船,教习水战。宋兵制屡更,名号猥多,皆无益于戎务,详载之国史云。
249
250 初以兵千人增戍福州,继以江淮万户府来镇,后又置亳州翼万户府,又设福新万户翼,岁遣万户一人。又有巡军弓手,并隶四巡检司。
251 国 朝
252 洪武初,郡兵有三:曰卫兵,曰弓兵,曰机兵。嘉靖末,因倭变,增其二:曰土兵,曰客兵。卫兵者,卫所世籍之兵也。国初或简户丁,或调他省,或配有罪,籍之为兵,设指挥千户、百户等官统之。环十邑之地,置卫四,所二十有六。在城卫三:曰左卫,曰右卫,曰中卫;在外之卫一,曰镇东卫在福清县东海滨。左右卫辖所各六:曰左所,曰右所,曰中所,曰前所,曰后所,曰中左所。中卫辖所五,裁其中、左所。镇东卫辖所如左右卫,又外辖所曰万安所,在福清东南海滨。曰梅花所。在长乐东北海滨。又定海所,在连江县,隶福宁卫。卫兵有三:曰徵操军,曰屯旗军,曰屯种军。徵操军者,入则守城,谓之见操军,以时训练;出则守寨,谓之出海军,按季践更。均月给米八十,如银则月给四钱。惟外卫所军,有出外海及守烟墩者,每月给一石,如银则月给五钱。更有选练备战,馀丁亦月给米八斗,其军户有幼弱及老疾者,则优恤之,或月给七斗、六斗、三斗,各有等差,如给银则视其斗数以定多寡。屯旗军者,用国初奉红牌及样田事例之屯军也;屯种军者,即见在顶种之屯军也。此二项军,第岁视受田之数,输粮于官,并不沾官饩。自正统间邓茂七之乱,郡方戒严,调屯军以为防守,始有给八斗者,今已报罢。
253 福州左卫,原设旗军六千七百二十名。今实在食粮旗军二千五百五十三名。
254 [HT]屯种不支粮军六十六名。
255 种屯军一千六百九十七名。
256 福州右卫,原设旗军七千四百九十一名。今实在食粮旗二千三百五十六名。
257 [HT]屯种不支粮军七十四名。
258 种屯军一千六百九十八名。
259 福州中卫,原设旗军五千七百一十八名。今实在食粮旗军一千五百五名。
260 [HT]屯种不支粮军一百三十九名。
261 种屯军一千五百九十三名。
262 镇东卫,原设旗军八千六百八十七名。今实在城操军九百五十名,出海军四百六十名,操兵军三十七名。
263 屯种不支粮军三百二十一名。
264 屯旗军一千四百三十二名。
265 万安所,原设旗军一千四百九十九名。今实在城操军五百六十八名,出海军四百四十名。
266 梅花所,原设旗军一千四百五十八名。今实在城操军三百零一名,出海军四百二十九名。
267 按:国初设三卫旗军,总计一万九千零,迄今二百五十年来,除消耗故绝外,通共六千馀,是存者仅三分之一也。然递年事故并沙汰老弱,不即顶补,即告补矣,自卫所而上,查勘准收,非费及十金,必不得之数也。贫无立锥,安所办此,不过待哺待毙已耳。万历四十年,抚院丁公灼其弊,而都阃赵公庭奉德意力襄之,随验随收,不终朝而毕。以后定为二季收补,于是百年之夙蠹一清,,而三军之温,如挟纩矣。自古有治人,无治法,观于此益信。
268 弓兵者,每县括民丁役之,统于巡检。郡要害地置巡检司十有三,弓兵凡七百七十名,往役者复其家。闽安镇巡检司弓兵六十名,五虎门巡检司弓兵六十名,竹崎所巡检司弓兵三十名,五县寨巡检司弓兵三十名,杉洋巡检司弓兵三十名,漈门巡检司弓兵三十名,北茭巡检司弓兵百有二十名,蕉山巡检司弓兵七十名,小趾巡检司弓兵七十名,松下巡检司弓兵七十名,泽朗巡检司弓兵四十名,牛头巡检司弓兵百名,壁头巡检司弓兵六十名。弘治初,始变其法,以田赋定差役,每名银七两二钱,民间私雇实倍之。嘉靖四十二年,倭入寇,军门议以各司弓兵多逃,始司减其兵数,兵减其雇直。司留兵十名有奇,兵给银五两有奇,而徵其羸充军饷。弓兵之名徒存,巡检虽设,无所用矣。
269 机兵者,国初简民间武勇,籍于官,时练而用之,复其家二人。弘治初,又令选民壮,以州县大小定多寡,以四季定操演,以军法禁私役,各县旧额凡一千八百有奇,其后时有增损。自正德以来,法废,乃取之田赋役者,官岁给雇直七两二钱,凡守关隘追盗贼,巡捕官督之。嘉靖四十年,倭入寇,抚院以兵食不足,始于其中选为标兵,隶麾下,又奏增机兵之直,而减其数,收羸以足饷。机兵概增直至一两。惟机兵则给,馀者仍给七钱五分,抽二钱五分,并所减各县机兵之直,俱徵充饷。万历五年,巡抚庞尚鹏始减增直,输赋者便之。今机兵实数:闽二百八十二名,除选标兵并抽充饷,见存一百三十七名。侯官[HT6SS]一百九十五名,又怀安一百六十七名,共三百六十二名,见存一百四名,又并怀安一百三名,共二百六名。古田三百三十名,见存二百名。闽清一百名,见存七十七名。罗源[HT6SS]一百三十名,见存一百名。长乐二百五十名,见存一百六十七名。连江二百四十名,见存一百四十七名。永福八十一名,见存六十五名。福清三百名,见存二百名。凡见存一千二百九十九名。
270 土兵者,土著之兵也。招募各郡之氓充补之。聚处教场,统以将领,名曰土营。其营有三,人数约一千三百有奇。
271 兵戎志三
272 海 防水寨、游兵、把截寨、捍寨、烟墩、沿海巡司
273 水 寨 自洪武初命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徼备倭,卫所巡检司,筑城数十,防其内侵。又于外洋设立水寨,初惟烽火门、南日山、浯屿,至景泰间,增置小埕、铜山,共五寨。成化末,当事者以孤岛无援,奏移内港。内港山澚崎岖,贼舟窄小,易趋浅水,而兵船阔大,难于迎敌,遂致失利。嘉靖四十二年,巡抚谭纶始请复旧制五寨,以扼外洋。其原属福州者烽火门与小埕,后烽火改属福宁,惟小埕专属焉。南日旧隶福清,今属兴化,浯屿属泉州,铜山属漳州。隆庆初,始添设海坛、浯铜二游兵。万历初,寻增南澚、嵛山、湄洲三游。海坛游则属福州嵛山属福宁州,湄洲属兴化,浯铜属泉州,南澚属漳州。寨游各有把总一人统其众。寨总由武进士或世勋高等题请升授,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谓之钦衣游总,由抚院差委;或以指挥及听用把总督领,谓之名色。各为分汛地,严会哨,贼寡则各自为战,贼众则合力以攻。时值春秋二汛倭夷日本国开船,必由萨摩洲或五岛至大小琉球,视北风多则犯广州,东风多则犯福建,东北风多则犯浙江。其来多在清明之候,以其多东北风,过五月则风自南来矣。重阳亦时有东北风,过十月风自西北来矣。故春汛起三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止;秋汛起九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十五日止,必驾楼船以备海外。宪司巡海道与郡海防馆,视防守之疏密,而差次殿最焉。
274 小埕水寨 在连江县定海所前。旧制:每岁遣备倭武官福州右卫一十一员,分驾官快哨船,右卫旗军一千三百八十九名、镇东卫梅花千户所、万安千户所官一十七员,旗军二千五百四十二名;福宁卫定海所,官四员,旗军四百名。今定额船四十六只,官兵一千六十四名内兵戌消长不一,每月约支银一千二十七两四钱八分五厘。北与烽火门会哨,南与南日会哨。西洋、下目、下竿塘、白犬,皆其汛地,省会之门户也。
275 海坛游 在福清海坛山,山故唐牧马地,宋初置牧监,寻罢,听渔民就耕,增兵守之。洪武初,守备李彝要金于坛,众弗与,彝奏徙其民于内地,遂为盗种之区。隆庆初年,始建游兵于此。额船三十只,官兵六百六十九名。内兵戌消长不一,每月约支银六百五十六两四钱。泊海坛汛地,与南日兵船协。
276 按:寨与游之初设,寨必用世胄及勋升者,欲尊其体统,令有以御舟师,慑众志也。至游第用材官及良家子,所以便吾鞭弭,可使飞伏应援耳。故寨为正兵,游为奇兵,寨可以分强言,游难以汛地执也。近概题请钦衣,其说一游一寨,相间以居,俾分强不淆,而汛地各守,此徒足涂观听耳。夫指臂不联,则秦越异视,辅车既隔,将唇齿莫依,幸无事也,若势成犄角,倘变起仓卒,而观望参商,庸足赖乎?殆与先臣请设立之意异矣。
277 把截寨 凡十有一:
278 长乐四广石、黄崎、仙崎、东山。
279 连江一光临里。
280 福清六松关、永平、白鹤、峰头、大丘、牛头。
281 垾 寨 凡十:
282 闽县一古岭。
283 长乐一大社。
284 连江一北茭。
285 福清七松下、平北里、平南里、沙坞、连盘、长沙、峰头。
286 烟 墩 凡六十有七:
287 闽县十一凤峬、长崎、琅崎、海屿、象洋、拱屿、东崎、猴屿、旺崎、盐仓、鼓山
288 长乐二十有二醅酢、广石、魁洞、棋山、斗湖、琅头山、旒山、大屿、甲峰、塔山、蕉山、牛山、湖头、圣浪山、山亭山、流水、壶井、小社、江田、石门、石浓。
289 福清二十有七松下、峰前、大丘、后营、白鹤、大娘、垄下、汶流、桃屿、茶林、宴积、仙岩、前晏、白沙、塔山、马头、灙头、蟹屿、前村、洪坑、峦山、西岭、蒲海、石马、陈塘、双屿、峰头。
290 沿海巡司 凡九诸巡司已列职员及弓兵小注,以此数处系沿海要害,故巡守之实虽废,仍附名于此,以俟修复。
291 闽县二闽安镇、五虎门。
292 长乐三松下、蕉山、小祉山。
293 连江一北茭。
294 福清三壁头、牛头、泽朗。
295 论曰:国初于沿海备倭,屯戍胪列,熢燧星联,可谓控险扼之冲,杜窥伺之孽矣。然承平懈弛,持戟者伍失之三,超距者百不得一,尚安有乘风破浪,理楫而轻波澜者哉?嘉靖壬戌以后,氛祲渐消,而谭大中丞暨戚总戎始修复旧制,海壖晏然,迨今债帅相寻,楼船空具,按籍则诡名虚冒,给饷则执例科侵。操弓持矢,半属菜佣;赴海扬帆,悉充羸卒。日复一日,年逾一年。即迩者岛夷要市,潜伺狡然,此非未阴雨之时也。而叶土之彻,不闻绸缪之策,靡豫早计者,当不其然。《易》曰「伏戎于莽」,愿司疆场者念之矣。
296 兵戎志四
297 戎 器
298 兵器、甲胄、干戈之属,卫所军匠为之。有定式,有成数,都指挥视其利钝而藏之库。三卫旧各有库。弘治四年始设武备库,合而藏之在城北华林坊内。
299 铳炮、火箭、喷筒之属,谓之火器,三卫置局藏之左卫、中卫局在南津坊,右卫局在小鼓楼。其外卫所,则取兵器于库局。又有岁造解京军器,府、卫并造,取办于料银,不足徵之,屯耗折钞,卫所造,故有军三民七之目。
300 福州左卫岁造明盔、响甲、腰刀、角弓、铁箭、明弦及弓箭袋等,本色年分,军三,料价箱柜银九十二两一钱二分九厘,水脚银三十六两八钱五分二厘,俱于军士钞银内支办;民七,料价银二百一十四两九钱六分九厘,水脚银四十两九钱二厘,徵给军匠,造解工部。折色年分,军三,料价银九十二两一钱二分九厘,水脚银一两五钱六分六厘;民七,料价二百一十四两九钱六分九厘,水脚银三两六钱五分四厘。
301 福州右卫俱同左卫。
302 福州中卫本色年分,军三,料价七十三两六钱五分四厘,水脚银三十三两三钱六厘;民七,料价银一百七十一两八钱六分一厘,水脚银三十二两七钱。折色年分,军三,料价银七十三两六钱五分四厘,水脚银一两二钱五分二厘;民七,料价银一百七十一两八钱六分一厘,水脚银二两九钱二分一厘。
303 镇东卫俱同左卫。
304 本府岁造弓、弦、箭,本色年分,料价银一千二百三十一两六钱五分五厘,水脚银二百七十七两五钱一分七厘,俱委官督造,解工部。折色年分,料价银二千一百七十九两一分二厘,水脚银三十七两四分三厘。袢袄裤鞋袜,岁造二百三十六副,料价银三百五十四两,水脚银一十七两七钱,俱委官督造,解南京工部。
305 防海之舟,曰官舩,曰快船,曰哨船,委指挥一员造之。三卫旧各有厂。景泰间,始并为一厂,在河口。隆庆元年,改设于橘园洲,郡寨游外,更烽火、南日、浯屿、铜山四寨,不隶福州卫,亦造舟于此。
306 论曰:昔汉臣晁错陈兵事,以器械不利,用卒予敌也。乃兵法已先言之矣。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祸也。郡之戎器,岁有督造。顾器一而直十,工之家四,胥之家六,甲胄苦恶,器械朽钝所从来矣。上下相蒙,利弊相续,久之皆乌有也。至于战舰,其费倍蓰,岁縻金钱,只实奸橐。收汛撤兵,守之则羸卒;连艘积水,触之则虚舟也。夫器不坚好,卒不服习,趋利弗及,避难弗毕,尘饭涂羹,直儿戏耳!噫!安得临敌合刃,如楚之剑戟利,而教习水战,若越之舟师也。岂忧倭奴哉?《诗》曰:「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307 兵戎志五
308 粮 饷
309 各卫所官军俸粮,俱支于府常丰、长乐、福清、万安、定海五军储仓内。
310 仓共各县本色实运米四万三千九百二十三石九斗五升四合五勺九抄五撮五圭。
311 仓共改折米五千七百八十九石四斗四升五合三勺七抄一撮二圭五粟,每石征银七钱,以五钱给军,三分充耗,作正凑支。
312 福州府左、右、中三卫,屯粮本色米六千四百石九斗,样田本色米四百二石七斗七升一合八勺。此项只给在城三卫官军,镇东不与焉。
313 镇东卫,本色米七千三百七十七石八斗四升二合二勺,每石加耗米五升此项只给镇东本卫官军,郡城三卫不与焉。
314 福州左卫官军
315 指挥使六员,每员月支俸四石五斗。
316 指挥同知三员,每员月支俸四石。
317 指挥佥事八员,每员月支俸三石八斗。
318 卫镇抚二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19 各所正千户四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20 副千户十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21 正百户十九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22 试百户九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四斗。
323 冠带总旗十名,每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24 舍人共四十二名,每名月支米八斗。
325 旗军馀共约二千四百四十名。内见操出海及选练馀丁,俱月给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26 屯旗不支粮军馀共八十七名。
327 屯种顶田军馀共一千六百九十七名。
328 福州右卫官军
329 指挥使六员,每员月支俸四石五斗。
330 指挥同知一员,每月支俸四石。
331 指挥佥事五员,每员月支俸三石八斗。
332 署指挥佥事一员,每月支俸三石二斗。
333 卫镇抚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八斗。
334 各所正千户三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35 副千户九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36 所镇抚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四斗。
337 正百户三十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38 试百户七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四斗。
339 冠带总旗三名,每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40 小旗三名,每名月支米九斗六升。
341 舍人共三十七名,每名月支米八斗。
342 旗军馀共约二千四百四十名内见操出海及选练馀丁俱月给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43 屯旗不支粮军馀共八十七名。
344 屯种顶田军馀共一千九百二十六名。
345 福州中卫官军
346 指挥使三员,每员月支俸四石五斗。
347 指挥同知三员,每员月支俸四石。
348 指挥佥事六员,每员月支俸三石八斗。
349 加级指挥佥事二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50 卫镇抚二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51 正千户六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52 副千户九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53 所镇抚武举升授一员,每月支俸三石。
354 正百户十四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55 试百户八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四斗。
356 冠带总旗三名,每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57 小旗一名,每月支米九斗六升。
358 舍人共四十一名,每名月支米八斗。
359 旗军馀共约一千五百三十名。内见操出海及选练馀丁,俱月给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60 屯旗不支粮军馀共一百五十五名。
361 屯种顶田军馀共一千五百九十三名。
362 镇东卫官军
363 指挥使三员,每员月支俸四石五斗。
364 指挥同知五员,每员月支俸四石。
365 指挥佥事三员,每员月支俸三石八斗。
366 卫镇抚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八斗。
367 各所正千户六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68 副千户十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八斗。
369 所镇抚二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四斗。
370 正百户二十八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71 试百户五员,每员月支俸二石四斗。
372 小旗二名,每名月支米九斗六升。
373 舍人八名,每名月支米八斗。
374 旗军馀共约一千三百五十八名。内见操出海及选练馀丁,俱月给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75 屯旗不支粮军馀共三百二十一名。
376 屯粮顶田军馀共一千四百三十二名。
377 万安所官军
378 正千户二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79 副千户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八斗。
380 正百户八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81 镇抚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四斗。
382 冠带总旗一名,每月支米一石二斗。
383 团练哨官七名,每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84 旗军馀共约九百八十七名内见操出海及选练馀丁,俱月给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85 梅花所官军
386 正千户二员,每员月支俸三石二斗。
387 副千户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八斗。
388 正百户六员,每员月支俸三石。
389 试百户一员,每月支俸二石四斗。
390 团练哨官四名,每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91 冠带总旗一名,每月支米一石二斗。
392 掌号中军一名,月支米一石二斗。
393 舍人十名,每名月支米八斗。
394 旗军馀共约七百四十名。内出海守墩者,每名月支米一石,见操者每名月支米八斗,馀或七斗、六斗、三斗有差。
395 以上各卫所,官原有定额,乃得举其成数。惟有官已物故,其嫡配与嫡子应袭者,各有侵给,不在正粮之内,故当另载。至夫军馀,消长不齐,姑执万历三十九年实在之数,约其概而列之。后有增减,是在授饷者,随时查核也。
396 福州府充饷银两后开土浙各营粮出八府。类解饷银,止福州一府之数。
397 秋粮内纳本色米五十八石三斗,每石征银七钱,共四十两八钱一分。
398 鱼课内一千八百五十八两四钱九分九厘一毫六丝三忽,闰年一千九百八十五两四钱五分四厘二毫二丝四忽九微二纤。
399 各税共四千三百四十二两二钱八分。
400 纲徭共四千三百四十二两二钱八分。
401 机兵共一万六百五十五两。以上各县额数分,俱载各县《食货志》。
402 寺租二千七百两九钱八分八厘四毫六丝五微三纤。闽县五百九十三两五钱六分三厘三毫二丝;侯官一千一百一十八两八钱七分五厘八毫四丝三忽三纤;长乐县二百四十三两七钱八分六厘四毫九丝三忽;连江县一十三两七钱四分三厘二毫四丝四忽;罗源县六十三两五钱七分五厘八毫二丝;古田县四百九十八两八钱四分四厘三毫八丝三忽;闽清县三十二两一分二厘九毫一丝;永福县五两四钱;福清县一百三十二两一钱八分六厘四毫二丝九忽五微。
403 军门标下土浙兵共六营。各营把总每员月支粮银三两,哨官每员月支粮银二两一钱,书记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二钱。此土浙所同者。哨长浙营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五钱,土营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二钱;高招手浙营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五钱,土营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五分;队长浙营每名月支粮银一两二钱,土营月支粮银一两五分;兵丁杂流浙营每名月支粮银九钱九分,土营每名月支粮银九钱。此土浙所异者。以上各按月支给,而犒赏之费不与焉。
404 标前营,领浙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手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匠等役共五百一十三名。
405 本营自万历四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五百八十四名,至三十五年裁省,定额四百五十名,月大共约支粮银四百七十两九钱一分,月小共约支粮银四百五十两二钱一分三厘。
406 标左营,领土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手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匠等役共五百五名。
407 本营自隆庆元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五百七十六名,至万历三十五年裁省,定额四百五十名,月大共约支粮银四百二十四两三钱五分,月小共约支粮银四百一十两二钱五厘。
408 标右营,领浙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手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共五百五名。
409 本营自万历十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五百七十六名,至三十五年裁省,定额四百五十名,月大共约支粮银四百八十二两七钱八分,月小共约支粮银四百六十六两六钱八分七厘。
410 标后营,领土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共五百五名。
411 本营自万历二十一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五百七十六名,至三十五年裁省,定额四百五十五名,月大共约支粮银四百二十两三钱五分,月小共约支粮银四百一十两二钱五厘。
412 标前游营,领浙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共五百五名。
413 本营自万历二十五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计五百七十六名,至三十五年裁省,定额四百五十名,月大共约支粮银四百七十两九钱一分,月小共约支粮银四百五十五两二钱一分三厘。
414 标左游营,领浙兵把总一员、哨官四员、哨长、高招共一十七名、队长、书记共四十九名,兵丁杂流共五百五名。
415 本营自万历二十五年设立招募,原额官兵共计
URN: ctp:ws129355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