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七列傳第四十四》[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卷一百四十七 列傳第四十四
2 李守賢 彀 伯溫 守正 守忠 何實 李亨安 世英 薛塔剌海四家 奴 高鬧兒 元長 滅裡乾 王義 奧敦世英保和 希愷 希尹 田雄 史千 張拔都 忙古歹 世澤 張榮 君佐 孫威 拱
3 李守賢,字才叔,大寧義州人。祖父小字放軍,從金將攻宋淮南,飛石傷髀,錄功,賞生口七十。主將分命將校殺所掠俘口,有失亡者,放軍當殺五百人,皆縱之去。放軍為人營救,亦獲免。
4 金大安初,守賢暨兄庭植、守患,弟守正,從兄伯通、伯溫,降於國王木華黎,明太祖於行在,即命庭植為龍虎衛上將軍、右副元帥、崇義軍節度使;守賢,錦州臨海軍節度觀察使;守忠為都元帥,寧河東,守賢自錦州遷河東南路兵馬都總管。
5 太宗元年,朝於和林,加金紫光祿大夫,知平陽府事,兼本路兵馬都總管。太宗南伐,道平陽。見田野不治,以問守賢。對曰:「民貧無耕具,且流亡未複,故荒田多。」詔給牛萬頭,仍徙關中生口墾地河東。三年,平陽當移粟萬輸雲中,守賢奏:「百姓疲敝,不任挽輸。」帝嘉納之。時河中未下,守賢請自北面鑿城先登,如其言,城果下,遂構浮橋以通來往。明年,濟河入潼關,大破金將趙雄兵於苪城。
6 時方會師圍汴,留守賢屯嵩、汝二州,金將完顏延壽保嵩山太平寨,眾十餘萬。五年正月望日,延壽等擊球為戲,不設備。守賢潛逃遣壯數十人,緣崖蟻附以上,殺其守卒,遂縱兵入,破之,下令禁抄掠,悉收餘眾以歸。不兩旬,連天、交牙、蘭若、香爐諸寨,皆望風俱下,守賢未嘗妄殺一人。藍由賊王佑聚眾據虢州南山,守賢使有招之,佑素憚守賢威略,即以所部降。六年冬十月卒,年四十六。
7 子彀嗣。九年,從太師塔海紺卜伐蜀有功,明年,又攻碉門,又明年,征萬州,會戰於瞿塘峽,獲戰艦千餘艘。十三年,朝行在,授河東道行軍萬戶,兼總管。進兵攻成都。由廣元出葭萌,度木爪坡,宋人聞彀至,潛伏以待,彀諜知之,令眾銜枚疾進,伏兵不敢動。徑克成都。
8 憲宗南伐,彀造浮橋濟援兵,彀以所部先犯之,諸軍繼進,遂大捷。明日,帝召諸將謂曰:「汝輩平日自負鷙勇,及臨敵不能為朕立尺寸功。獨李彀摧鋒陷陣,視敵蔑如,言勇者如彀乃可耳。」賜白金二百五十兩。中統三年,改河東路總管,佩金符。移京兆路,加昭勇大將軍。未幾,轉洺磁路。至元七年正月卒,年四十九,子惟則,懷遠大將軍、平陽征行萬戶。
9 伯溫,守賢從兄也。兄伯通從國王木華黎討張致,歿於陣。伯溫行平陽帥府事,鎮青龍堡。平陽陷,弟守忠被執,金人盡銳來攻。守卒多遁去,部將李成開水門,導敵入。伯溫登城樓,謂左右曰:「吾兄弟受之寄,今不幸失利,當以死報國,吾弟已被執,我不可再辱。」即拔劍驅家屬投井,以刃植柱,刺心而死。金人登樓,見伯溫抱柱,目不瞑,咸嗟嘆之。
10 守正,質於木華黎,後為平陽守,活俘虜甚眾,授銀青榮祿大夫、河南路兵馬都元帥。上黨、晉陽合兵攻州,將陷。守正赴授,眾寡不敵,別遣老弱百人曳薪揚塵,多張旗幟,敵謂大兵至,遂解去。汾人持牛酒迎犒,且泣謝曰:「幸公完是州,德甚大,願奉是州以從。」楊鐵槍既降複叛,守正擒斬之。軒成據隰州,與守正相拒;中流矢瘡甚。金大將合達複以眾來攻,守正裹瘡戰歿。大帥以其兄守忠代之。
11 守忠,官至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南路兵馬都元帥,兼知平陽府事,從攻益都北還,部將彭智孫乘間據義州叛,守忠長驅抵城下,力戰克之。太祖二十二年四月,金將紇石烈真襲攻平陽,行營招討使、權國王按札兒屯於洪洞,守忠援之,師潰,嬰城自守。副帥夾谷常德潛開東門,以納金兵。城遂陷,金人執守忠至汴,誘使降,守忠罵之,金人怒,置守忠鐵籠中,炙死。
12 何實,字誠卿,大寧人,父道忠,金北京留守。
13 實少孤,依叔父以居,家人常入臥內,見一青蛇蜿蜒被中,駭而視之,乃實也。及長,通諸國譯語,驍勇善騎射,遠近之民慕其雄略,咸傾心歸附。
14 張鯨既納款,複以叛誅。鯨弟致亦謀叛,使問於實,實叱之曰:「天命今在朔方,汝等為不軌,徒自斃耳。」乃籍戶口一萬、三千來歸。國王木華黎與論兵事,奇變百出,甚稱之,引見太祖,獻軍民之數,帝大悅,賜鞘劍一,命從木華黎充前鋒。
15 時致據錦州,實與賊遇於神水縣,挺身陷陣,大破之。木華黎奏賜鞍馬、弓矢。以功,為帳前軍馬都彈厭。十二年,木華黎平河北、山東,使實率四千人徇曹、濮、恩、德、泰安、濟寧諸州,薄濰州,與木華黎會,遷兵馬都鎮撫。十二年,從攻大同、鷹門及石、隰等州。引兵掠太原、平陽、河中、京兆,所向款附。木華黎錄其功,表實為元帥監軍。
16 木華黎卒,子孛魯嗣。武貴既降複叛,據邢州。實率所部圍之,立雲梯,先登。城破,貴遁走,逐北四十里,斬首二百餘級,實下令,敢有剽掠者斬,軍中肅然。孛魯命實戍邢州,撫恤凋殘,邢民敬愛之。孛魯征西夏,分織匠五百戶置局課織,以實領之。
17 太祖二十二年,賜金虎符,便宜行元帥府事,邢州歲屢飢,請移織匠局於博州,孛魯從之,憫實勞瘁,檄東平嚴實與這分治軍民,博州兵燹後,公私掃地,實以絲數印會子,權行一方,民獲貿遷之利。
18 太宗二年,收諸將金符。九年,實入覲,貢金幣紋綺三篚。次陵州,遇寇,實縱擊,斃二十餘人,生擒十餘人。朝於幄殿,帝歡甚,命所獲寇勿殺,仍以賜實,是日,賜坐,與論軍中故事,良久,曰:「卿效力有年,朕欲授以征行元帥,後當重任。」實叩頭謝曰:「臣披堅執銳,從事鋒鏑二十餘年,身被十餘創,右臂不能舉,已為廢人,臣不敢辱命,願辭監軍之職,幸得元佩金符,督治工匠。」帝默然不悅,命之射,實謝不能,命入宿衛,密使人覘之,實臂果不能舉。始俞李其請,賜宴,取金符親佩之,授以漢字宣命,充御用局人匠達魯花赤,子孫世其官,更賜白貂帽、減鐵系腰,貂衣一襲、弓一、矢百,遣歸。憲宗七年,卒。
19 子九人、孫十七人。子崇禮,授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兼國史院編修官。
20 劉亨安,其先範陽人,後遷遼東川州。
21 國王木華黎經略遼東,其兄世英率宗人錄麾下,分兵收燕、趙、雲、朔、河東,以功充行軍副總管,河東被兵之後,民物凋殘,世英言於木華黎曰:「建國以民為本,今平陽諸路遺民殆盡。異日我師複至,孰給轉輸?收存恤亡,此其時也。」木華黎善之。以絳州邊地,難其人,授世英絳州節度使,兼行帥府事,世英卒。無子,國王孛魯命其族兄德仁襲職。金將剌布哈攻絳州,城陷,死之。孛魯承制以亨安領其眾,奏賜金虎符,授鎮國上將軍、絳州節度使,行元帥府事,兼觀察使。
22 太宗二年冬,從大軍入關。明年春,從克鳳翔。四年,從敗金人於三峰山。五年,從平蔡州。既而宋兵入汴,趨洛陽,元帥塔察兒使亨安拒之,與宋軍遇龍門北,撝戈突陣,眾乘之,宋師大潰,追奔百餘里。塔察兒拊其背曰:「真驍將也。」延坐諸將之右,勞賜甚厚。八年,從都元帥塔海征蜀。圍成都,亨安為先鋒,大破宋兵於城下,生擒其將陳侍郎,有喬長官與亨安爭功,未幾攻城,喬為炮所傷,亨安負之以出,喬感愧。
23 亨安從軍十年,所獲金帛悉推與將佐,故士卒樂為之用。六皇后稱制二年二月,卒。子貞,嗣職。
24 薛塔剌海,大興人,太祖引兵至北口,塔刺海帥所部三百餘人來歸。帝命佩金符,為水軍炮手元帥,屢有功,進金紫光祿大夫,佩虎符為水軍炮手及諸色人匠都元帥,便宜行事,從征西域,俱以炮立功,太宗四年,從睿宗假道金、房,敗金兵於鈞州三峰山。又從下南京,取鄢陵、扶溝。四月,卒。
25 子奪失剌,襲為都元帥,略地江淮,卒於軍。
26 弟軍勝襲,憲宗八年,從憲宗征蜀,攻苦竹崖、大林平、青居山,破重慶,馬湖、天水,賜白金、鞍馬,授武衛軍炮手元帥,中統三年,李璮據濟南叛,又以炮克其城,至元五年,人圍襄陽,卒。
27 丞相阿術欲以干戶劉添攝帥府事,子四家奴,年方十六,請從軍自效,帝壯而許之,八年,始襲父爵。十年,從阿里海涯克樊城,四家奴以用炮,論功第一。十一年,從丞相伯顏渡江,至郢州,先登,克之。十二年,授武節將軍。六月,與宋將夏貴戰於峪溪口,奪其船二百餘艘。十一月,屠常州。十二月,取平江。十三年,攻鎮巢,進圍揚州,守臣李庭芝棄城走。追獲之。九月,進階懷遠將軍。將兵徇浙東,遂入福建。與宋人戰於灤江,破之。十六年,進階鎮國將軍,留鎮揚州。二十二年,改為萬戶。卒。
28 高鬧兒,女真人,事太祖,從征西域。複從闊出太子、察罕那演伐宋,累有功,授金符總管,管領山前十路工匠軍。憲宗憫其老。命子元長襲職。
29 元長,從世祖渡江攻鄂,還鎮隨州。至元二年,移鎮李陽堡。五年,從元帥阿術建白河口、新城、鹿門山等處城堡。圍襄、樊。七年,充李陽軍馬總管。十年,從攻樊城,先登。十一年,從渡江,與宋人戰,殺三百餘人,奪其船及鎧仗,以功賜虎符、擢宣武將軍。進兵丁家洲,敗宋將孫虎臣等,奪其船太鎧仗無算。又敗夏貴於焦湖。從攻常州,先登,又從攻杭州。宋平,護送宋太后幼主至京師。以功進懷遠大將軍、萬戶。
30 二十一年,從鎮南王脫歡征安南,追襲安南世子於海口,奪其戰艦以還。二十二年,進安遠大將軍、李陽萬戶府萬戶。是年夏,複以兵追襲安南世子於三叉口,中毒矢卒。
31 子滅裡乾,初直宿衛,襲父職,領兵戍廣東,尋移戍惠州。平譚大獠、朱珍等。元貞元年,移戍袁州,盜蔡陀鬥眾犯境,一戰獲之。尋,南恩盜起,複以兵殲之。還,卒於袁州。贈懷遠大將軍、李陽萬戶府萬戶、輕車都尉、渤海郡侯。
32 王義,字宜之,真定寧晉人。世業農。義有膽智,沉默寡言。金人遷汴,河朔盜起,縣人推義攝縣事,稱為都統。木華黎兵至城下,義率眾以寧晉歸焉。入覲,太祖賜駿馬二匹,授寧晉令,兼趙州以南招撫使。時亂後,農皆失業,所在人相食,寧晉東藪澤,周回百餘里,中有小堡曰瀝城,義曰:「瀝城雖小而完,且有魚藕菱芡之利,不可失也。」留偏將李直守寧晉,自率從保瀝城,由是歸附者眾。金將李伯祥據趙州,木華黎襲其城,會大風雨,義帥壯士,挾長梯疾趨,夜四鼓登城,殺守埤者,城中亂,伯祥挺身走天壇寨,一州遂定。木華黎承制授義趙州知州,兼趙、冀二州招撫使。太祖十二年,從大軍南取洺州,還至唐陽西九門,遇金監軍納蘭率冀州節度使柴茂等,將兵萬餘北行。義伏兵桑林,先以百餘騎挑之,誘納蘭至桑林,伏起,金兵大亂,奔還,獲納蘭二弟及萬戶李虎。十三年,拔束鹿,進攻深州,守將以城降,順天都元帥張柔上其功,擢深州節度使,兼深、冀、趙三州招撫使。
33 金將李伯祥據趙州,木華黎襲基城,會大風雨,義帥壯士,挾長梯疾趨,夜四鼓登城,殺守埤者,城中亂,伯祥挺身走天壇寨,一州遂定。木華黎承制授義趙州知州,兼趙、冀二州招撫使。太祖十二年,從大軍南取洺州,還至唐陽西九門,遇金監軍納蘭率冀州節度使柴茂等,將兵萬餘北行。義伏兵桑林,先以百餘騎挑之,誘納蘭至桑林,伏起,金兵大亂,奔還,獲納蘭二弟及萬戶李虎。十三年,拔束鹿,進攻深州,守將以城降,順天都元帥張柔上其功,擢深州節度使,兼深、冀、趙三州招撫使。
34 金將武仙以兵四萬攻束鹿,諭軍士曰:「束鹿兵少,城無樓櫓,一日可拔也。」義固守月餘,仙不能克。一夕,義如將佐曰:「今城守雖固,然外無援兵,糧食將盡,豈可坐而待斃。」椎牛饗士,率精銳三千,銜枚夜出,直搗仙營。仙軍亂,乘暗攻之,斬首或數千人。仙率餘眾遁還。悉獲其軍資器仗。木華黎聞之,遣使送銀符士,命義賜有功者。十五年,拔冀州,獲柴茂,械送軍前戮之。授龍虎衛上將軍、武安軍節度使,行深、冀二州元帥府事,賜金虎符。
35 十六年,仙複遣其將盧秀、李伯祥陷瀝城,率戰艦數百艘沿河而下,義以舟師截其下流,邀擊之,士卒皆習水戰,敵莫能當。擒秀。伯祥退保瀝城,義引兵拔之。伯祥遁走。邢州盜趙大王,聚眾數千,據任縣固城水寨,真定史天澤集諸盜道兵攻之,不能下。義引兵薄其城,一鼓破之,獲趙大王、侯縣令等,餘黨悉平。義乃布教令,招集散亡,督勸農功,深、冀之間,遂為樂土。未幾卒。
36 奧敦世英,女真人。其先世仕金,為淄州刺史。大兵下山東,州民奉世英及弟保和迎降,皆授為萬戶。世英侗儻有武略,由萬戶遷德興府尹。時金經略使苗道潤率眾欲複山西,世英拒戰,敗之,將盡殺所俘。其母責之曰:「汝華族也。畏死而降,豈可殲同類,以立威名!」世英感母言,皆宥之。未幾,巡部至定襄,卒於軍。
37 保和,由萬戶升昭勇大將軍、德興府元帥,賜虎符,改雄州總管。尋以元帥領真定、保定、順德諸道農事,墾田二十餘萬畝。改真定路勸農事,兼領諸署,賜居第、弓矢、裘馬、給戶,食其租。年五十六,致仕。保和四子:希愷、希元、希魯、希尹。
38 希愷,襲父職。皇太后賜以錦服,曰:「元墜汝世業。」大軍伐宋,置軍儲倉于汴、衛,歲輸河北諸路粟以實之,分冬月三限,失終限者死,吏征斂舞法,病民尤甚。希愷知其敝而寬之,事集,民無罹法者。尋以勸農使兼知冀州,蒙古軍占民田久不歸,希愷奪而返之,軍無怨言。至元二年,遷順天府治中。三月,改順德府。又逾月,擢知河中府。秩滿歸。時阿合馬專政,官以賄成,希愷不往見之,降武德將軍、知景州。數月卒。
39 希元,彰德路漕運使。
40 希魯,灃州路總管。
41 希尹。中統三年,李璮叛,世祖命丞相史天澤討之,希尹謁天澤面陳利害,願從軍自效。天澤試以騎射,壯之,命充真定路行軍千戶。與賊戰,矢無虛發,賊敗走入城中,希尹請深溝高壘,不戰而坐待其困。天澤從之,璮就擒。至元十一年,樞密院錄其功,自右衛經歷,六遷至同知廣東道宣慰司事。卒。
42 田雄,字毅英,北京人,以驍勇善騎射知名,金末署軍都統。太祖兵至北京,雄率眾出降,隸國王木華黎麾下,從平興中、廣寧諸郡,定府州縣二十有九。又從攻邢、相二州,及鄜坊、綏、葭、諸州,俱有功。木華黎承制授隰、吉二州剌史,兼鎮戎軍節度使,行都元帥府事,平汾西霍山諸寨,既而金兵至,雄不能守,棄隰州,歸於木華黎。太祖十七年,以木華黎命,授河中帥,聽石天應節制。
43 太宗二年,從攻西和、興元,賜金符,授行軍千戶,召為御前先鋒。別將一軍,攻克楨州雷家堡。招納河南降附,得戶三萬七千有奇,民皆安堵。五年,授鎮撫陝西、總管京兆等路事。雄披荊棘,立官府,開陳禍福,招徠堡寨之未降者,獲其人,皆慰遣之,由是歸附者日眾。雄乃教民力穡,京兆大治,事聞,賜金符,定宗元年,入覲於和林,以疾卒,年五址八。後追封西秦王。
44 子大明,襲職,知京兆等路都總管府事。
45 與雄同隸木華黎部下者,有河州人史千。木華黎南下,千率眾迎降,授鎮西元帥,佩金符。從太宗圍鳳翔。又從大軍略漢中,取河南,俱有功。詔領平陽、太原兩路兵,戍關中,為田雄之副。後告歸,卒於家。
46 張拔都,昌平人,太祖南征,拔都率眾來降,願為前驅。遂從大將軍罕都虎征河西諸蕃,屢戰,流矢中頰不少卻。帝聞而壯之,賜名拔都。罕都虎亦專任之。金亡,罕都虎為炮手諸色軍民人匠都元帥,守真定,卒,無子,以拔都代這。及罕都虎兄子贍闍長,拔都請於朝,歸其職於贍闍。後卒於家。
47 子忙古台,從憲宗攻釣魚山、苦竹隘二城,親冒矢石,屢挫而不沮,以勇聞。中統元年,賜銀符,預議炮手軍府事,尋易金符,為行軍千戶,從征襄樊有功。卒。
48 子世澤襲,從丞相伯顏南征,大小十餘戰,皆有功。又從平廣西。明年,收瓊、萬諸州,拜宣武將軍、行軍總管。未幾,遷行軍副萬戶,加明威將軍。從鎮南王伐交趾,既還,議再舉。有萬戶脫歡當行,病不能起,世澤曰:「吾祖父以力戰荷國厚恩,吾蒙其餘澤,當輸忠王室,豈可苟為自安計耶!」請代脫歡行,人服其義勇云。
49 張榮,清州人,後徙鄢陵。從石抹明安降,太祖賜虎符,授懷遠大將軍、元帥左都監。領軍匠。從太祖征西域諸國。十五年八月,至西域莫闌河,不能涉。太祖召問濟河之策,榮請造船,以一月為期。乃督工匠造百船,及期師畢濟。太祖嘗其功,賜名兀速赤。十八年七月,擢鎮國上將軍、水軍炮手元帥。十九年七月,從國王孛羅征河西。二十一年,從征關陝五路。十月,攻鳳翔,炮傷右髀。賜銀三十錠,養病於雲內州。太宗三年七月,卒,年七十三。
50 子奴婢,襲佩虎符、炮軍水手元帥,戍祭州。五年,從都元帥阿術攻襄陽。至元八年,調守襄陽一字城、駱馳嶺,攻南門牛角堡,破之。攻樊城,親立炮摧其角樓。十年,襄陽降。參政阿里海牙以宋降將呂文煥入朝,敕召蒙古、漢人萬戶凡二十人陛見,各以功受賞,君佐預焉,命還鎮。十一年,從大軍渡江,至沙洋。丞相伯顏命率炮手軍攻其北面,焚城中民舍幾盡,遂破之。賜良馬、金鞍、金段。又以火炮攻陽邏堡,破之。十二年,從大軍與宋將孫虎臣戰於丁家洲,複從丞相阿術攻揚州。是年冬,又從諸軍破常州。
51 十三年,擢懷遠大將軍,率所部屯真、揚二州間,絕宋糧道。宋制置李庭芝、都統姜才棄城走,揚州平,以君佐為安慶府安撫司軍民達魯花赤。十四年春,安慶野人原及司空山天堂賊,將攻安慶,君佐密偵知之。時城兵僅數百人,君佐命扼賊出沒要道;賊不也入,乃襲陷黃州。大軍複黃州,授君佐為黃州達魯花赤。十五年,加鎮國上將軍,仍水軍炮手元帥。十九年,命率新附漢軍萬人,修膠萊河以通漕運。二十一年,兼領海道運事。是年卒。
52 孫威,渾源人,幼有巧思。金貞佑間,應募為兵,以驍勇稱,及來降,守將表授義軍千戶,從軍攻潞州、鳳翔,皆有功。善為甲,嘗以意制蹄筋翎根鎧以獻,太祖親射之,不能徹,大悅。賜名伊克烏蘭,佩以金符,授順天、安平、懷州、河南、平陽諸路都總管。威突戰不避矢石,帝勞之曰:「汝等知所愛重否?」諸將對,皆失旨。太祖曰:「能捍蔽汝等以立功名者,非威之甲耶?爾輩何言不及此?」複賜威錦衣。威性仁慈,恐民有橫被屠戮者,輒以簡工匠為言,全活之。卒,年五十八。至大二年,贈中奉大夫、武備院使、神川郡公,謚忠惠。
53 子拱,襲順天、安平、懷州、河南等路甲匠都總管。巧思如其父,常制甲二百八十襲以獻。至元十一年,別制壘盾,其制,張則為盾,斂則合而易持。世祖以為古所未有,賜幣帛旌之。丞相伯顏直征,以甲胄不足,召諸路集民匠分制。順天河間甲匠先期畢工,且繪虎豹異獸之形,大為帝所稱嘆。十五年,授保定路治中,歲飢。議開倉賑民,或曰:「宜請於朝。」拱曰:「救荒事不可緩,若得請而後發粟,則民餒死矣。苟見罪,吾自任之。」遂發粟四千五百石以賑飢民。二十二年,除武備少卿,遷大都路軍器人匠總管、工部侍郎。
54 成宗即位,典朝會供給。賜銀百兩、織紋段五十匹、帛二十五匹、鈔萬貫。元貞二年,授大同路總管,兼府尹。大德五年,遷兩浙都轉運使。鹽課舊二十五萬引,歲有虧負,拱至,增五萬引,恢辨雖充,民無擾累,遂為定額。九年,改益都路總管,兼府尹,仍出內府弓矢、寶刀賜之。卒於官。贈大司農、神川郡公,謚文莊。
URN: ctp:ws13181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