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 檢索 "徳"
檢索內容:
檢索範圍: 農政全書
條件: 包含字詞「徳」
Total 1

卷二

4
王禎《農桑通訣·孝弟力田篇》曰:孝弟力田,古人曷為而並言也?孝弟為立身之本,力田為養身之本,二者可以相資,而不可以相離也。聖人使天下之人,莫不衣其衣而食其食,親其親而長其長。然其教之者,莫先於士;養之者,莫重於農。士之本在學;學之本在耕。是故士為上,農次之,工商為下。本末輕重,昭然可見。者田有井,黨有庠,遂有序,家有塾。新榖既入,子弟始入塾,距冬至四十五日而出。聚則行鄉飲,正齒位,讀教法;散則從事於耕。故天下無不學之農。《詩》曰:「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即漢力田之科是已。帝舜,聖人也。萬世而下,言孝者莫加焉,而耕歴山。伊尹之訓曰:「立愛惟親,立敬惟長。」而耕於莘野。其他如冀缺、長沮、桀溺、荷蓧丈人之徒,皆以耕為事。故天下亦少不耕之士。《周官·大司徒》:「三嵗大比,考其行、道藝,而先孝友。」即漢孝悌之科是已。古者崇本抑末。其教民也,以孝弟為先。其制形也,亦以不孝不弟為重。加意於立身之本如此。當其生也,宅不毛者,有里布。田不耕者,出屋粟。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征。及其死也,不畜者,祭無牲;不耕者,祭無盛;不樹者,無槨;不蠶者,不帛;不績者,不衰。加意於養身之本又如此。于斯時也,家給人足,上下有序,親疎有禮。末作之流亦鮮矣,又安有游惰者哉?至於瘖聾跛躃,斷趾侏儒,各以其器食之。彼廢疾之人,猶有所事而後食,況於手足耳目無故者哉?漢代去古未逺,立為孝弟力田之科。髙帝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重租稅以困辱之。惠帝雖稍弛商賈之禁,然猶市井子孫不得為官仕。皆所以崇本而抑末也。至文帝時,風俗之靡,公私之匱,賈誼尚以為言。帝感其說,乃開籍田。嘗詔曰:孝弟,天下之大順也。其遣謁者勞賜。又詔曰:力田,民生之本也。其賜力田,帛二匹。而以戶口率,置力田常員,各率其意,以導民焉。唐太宗亦詔:民有見業農者,不得轉為工賈。工賈有舍見業而力田者,免其調。夫末作之民,尚有益於世用,古人且若是抑之,而况世降俗末,又有出於末作之外者!舍其人倫,惰其身體,衣食之費,反侈於齊民。以有限之物,供無益之人。上之人,不惟不抑之,反從而崇之,何哉?農人受飢寒之苦,見游惰之樂,反從而羡之,至去隴畆棄耒耜而趨之,是民之害也,又豈特逐末而已哉!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