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一

《卷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辨脉法第一
2
问曰:脉有阴阳者,赵本无「者」字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3
《内经》曰: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兹首论曰:医统本无「曰」字脉之阴阳者,以脉从阴阳始故也。阳脉有五,阴脉有五,以脉从五行生故也。阳道常饶,大、浮、数、动、滑五者,比之平脉也。有馀,故谓之阳。阴道常乏,沉、涩、弱、弦、微五者,比之平脉也。不及,故谓之阴。伤寒之为病,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阴病见阳脉而主生者,则邪气自里之表,欲汗而解也,如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者是也。阳病见阴脉而主死者,则邪气自表入里,正虚邪胜,如谵言、妄语、脉沉细者死是也。《金匮要略》曰:诸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此之谓也。
4
问曰:脉有阳结阴结者,何以别之。答曰: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期十七日当剧。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期十四日当剧。
5
结者,气偏结固,阴阳之气不得而杂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杂以为和,不相杂以为结。浮数,阳脉也;能食而不大便,里实也。为阳气结固,阴不得而杂之,是名阳结。沉迟,阴脉也;不能食,身体重,阴病也;阴病见阴脉,则当下利,今大便硬者,为阴气结固,阳不得而杂之,是名阴结。论其数者,伤寒之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至六日为传经尽,七日当愈。七日不愈者,谓之再传医统本无「传」字经。言再传医统本无「传」字经者,再自太阳而传,至十二日再至厥阴为传经尽,十三日当愈。十三日不愈者,谓之过经,言再传医统本无「传」字过太阳之经,亦以次而传之也。阳结为火,至十七日传少阴水,水能制火,火邪解散,则愈;阴结属水,至十四日传阳明土,土能制水,水邪解散,则愈。彼邪气结甚,水又不能制火,土又不能制水,故当剧。《内经》曰: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也。
6
问曰:病有洒淅恶寒而复发热者,何?答曰:阴脉不足,阳往从之;阳脉不足,阴往乘之。曰:何谓阳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曰:何谓阴不足。答曰:假令赵本无「假令」二字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也。
7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阴偏不足,则阳得而从之;阳偏不足,则阴得而乘之。阳不足,则阴气上入阳中,为恶寒者,阴胜则寒矣;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为发热者,阳胜则热矣。
8
阳脉浮赵本注:「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9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难经》曰:气主 之,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润筋络,故筋急也。
10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11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12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13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腠理不密,开合不司,为卫气外衰也。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微,理固然矣。
14
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气外脱,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15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赵本作「留」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16
卫阳也,荣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荣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医统本作「生」内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然而内躁烦也。
17
赵本注:「一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也。
18
蔼蔼如车盖者,大而厌厌聂聂也。为阳气郁结于外,不与阴气和杂也。
19
赵本注:「一云夏脉」赵本作:「累累」如循长竿者,名曰阴结也。
20
累累如循长竿者,连连而强直也。为阴气郁结于内,不与阳气和杂也。
21
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
22
轻浮而阳医统本作「主」微也。
23
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赵本注:「一云阴气」衰也。
24
萦萦滞也,若萦萦惹惹之不利也。如蜘蛛丝者,至细也。微为阳微,细为阳衰。《脉要》曰:微为气痞,是未至于衰。
25
《内经》曰:细则气少,以至细为阳衰宜矣。
26
脉绵绵,如泻漆之绝者,亡其血也。
27
绵绵者,连绵而软也。如泻漆之绝者,前大而后细也。《正理论》曰:天枢开发,精移气变,阴阳交会,胃和脉生,脉复生也。阳气前医统本作「先」至,阴气后至,则脉前为阳气,后为阴气。脉来,前大后细,为阳气有馀,而阴气不足,是知亡血。
28
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赵本注:「一作纵」脉,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
29
脉一息四至曰平,一息三至曰迟,小快于迟曰缓,一息六至曰数,时有一止者,阴阳之气不得相续也。
30
阳行也速,阴行也缓。缓以候阴,若阴气胜,而阳不能相续,则脉来缓而时一止;数以候阳,若阳气胜,而阴不能相续,则脉来数而时一止。伤寒有结代之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为死脉。此结促之脉,止是阴阳偏胜,而时有一止,即非脱绝而止。云此皆病脉。
31
阴阳相搏,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
32
动,为阴阳相搏,方其阴阳相搏而虚者,则动。阳动为阳虚,故汗出;阴动为阴虚,故发热也。如不汗出,发热,而反形冷、恶寒者,三焦伤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主行气于阳。三焦既伤,则阳气不通而微,致身冷而恶寒也。《金匮要略》曰:阳气不通即身冷。经曰:阳微则恶寒。
33
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
34
《脉经》云:阳出阴入,以关为界。关为阴阳之中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是阴阳之气相搏也,故名曰动。
35
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
36
阳脉寸口也,阴脉尺中也。上下同等,无有偏胜者,是阴阳之气和缓也,非若迟缓之有邪也。阴阳偏胜者为结、为促,阴阳相搏者为动,阴阳气和者为缓,学人不可不知也。
37
脉浮而紧者,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赵本作「阴」者,如转索无常也。
38
《脉经》云:弦与紧相类,以弦为虚,故虽紧如医统本作「而」弦,而按之不移,不移则不足也。
39
经曰:弦则为减,以紧为实,是切之如转索无常而不散。《金匮要略》曰: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40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41
弦则为减,减则为寒。寒者谓阳气少也。大则为芤,芤则为虚,虚者谓血少不足也。熊校记:芤则为虚者,汪本虚下增虚字。按注义总释弦减寒气少,大芤虚为血少,非单言寒少气、虚少血也。元版上句误重寒字,谓血少不足也。旧钞与汪本同。按少即不足,于义为复,少字疑误衍所谓革者,言其既寒且虚,则气血改革,不循常度。男子得之,为真阳减,而不能内固,故主亡血、失精;妇人得之,为阴血虚,而不能滋养,故主半产、漏下。
42
问曰:病有战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脉浮而紧,按之反芤,此为本虚,故当战而汗出也。其人本虚,是以发战。以脉浮,故当汗出而解也。
43
浮为阳,紧为阴,芤为虚。阴阳争则战,邪气将出,邪与正争,其人本虚,是以发战。正气胜则战,战已复发热而大汗解也。
44
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
45
浮、数,阳也。本实阳胜,邪不能与正争,故不发战也。
46
问曰:病有不战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脉大而浮数,故知不战汗出而解也。
47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争则战。脉大而浮数皆阳也,阳气全胜,阴无所争,何战之有。
48
问曰:病有不战,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脉自微,此以曾经赵本无「经」字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以内无津液,此阴阳自和,必自愈,故不战、不汗出而解也。
49
脉微者,邪气微也。邪气已微,正气又弱,脉所以微。既经发汗、吐下、亡阳、亡血,内无津液,则不能作汗,得阴阳气和而自愈也。
50
问曰:伤寒三日,脉浮数而微,病患身凉和者,何也?答曰:此为欲解也。解以夜半。脉浮而解者,然汗出也;脉数而解者,必能食也;脉微而解者,必大汗出也。
51
伤寒三日,阳去入阴之时,病患身热,脉浮数而大,邪气传也;若身凉和,脉浮数而微者,则邪气不传而欲解也。解以夜半者,阳生于子也。脉浮,主 然汗出而解者,邪从外散也;脉数,主能食而解者,胃气和也;脉微,主大汗出而解者,邪气微也。
52
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曰: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
53
三部脉均等,即正气已和,虽有馀邪,何害之有。立夏,赵本立上有「师曰」二字得洪赵本注:「一作浮」大脉,是其本位。其人病,身体苦疼重者,须发其汗;若明日身不疼不重者,不须发汗;若汗 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脉,赵本作「立夏脉洪大」是其时脉,故使然也。四时仿此。
54
脉来应时,为正气内固,虽外感邪气,但微自汗出而亦解尔。《内经》曰:脉得四时之顺者病无他。
55
问曰: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时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赵本有「者」字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赵本有「者」字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则解也。
56
日中得病者,阳受之,夜半得病者,阴受之。阳不和,得阴则和,是解以夜半;阴不和,得阳则和,是解以日中。经曰:用阳和阴,用阴和阳。
57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假令脉迟,此为在脏也。
58
经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
59
趺阳脉浮而涩,少阴脉如经也,赵本医统本并作「者」其病在脾,法当下利。何以知之?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今趺阳脉浮而涩,故知脾气不足,胃气虚也。以少阴脉弦而浮,赵本注:「一作沉」
60
才见此为调脉,故称如经也。若反滑而数者,故知当屎脓也。赵本注:「玉函作溺」
61
趺阳者,胃之脉。诊得浮而涩者,脾胃不足也。浮者,以为气实,涩者,以为血虚者,此非也。
62
经曰: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若脉浮大,当为气实血虚。今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虚,涩则脾寒,脾胃虚寒,则谷不消,而水不别,法当下利。少阴肾脉也,肾为肺之子,为肝之母,浮为肺脉,弦为肝脉,少阴脉弦而浮,为子母相生,故云调脉。若滑而数者,则客热在下焦,使血流腐而为脓,故屎脓也。
63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64
《脉经》云:风伤阳,寒伤阴。卫为阳,荣为阴,风为阳,寒为阴,各从其类而伤也。《易》曰:水流湿、火就燥者,是矣!卫得风则热,荣得寒则痛。荣卫俱病,故致骨节烦疼,当与麻黄汤,发汗则愈。
65
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趺阳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动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荣卫内陷,其数先微,脉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气噫而除。何以言之?本以数脉动脾,其数先微,故知脾气不治,大便硬,气噫而除。今脉反浮,其数改微,邪气独留,心中则饥,邪热不杀谷,潮热发渴,数脉当迟缓,脉因前后度数如法,病者则饥。数脉不时,则生恶疮也。
66
经,常也。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故迟缓之脉为常。若脉浮数,则为医妄下,伤胃动脾,邪气乘虚内陷也。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在表之时,脉浮而数也,因下里虚,荣卫内陷,邪客于脾,以数则动脾。今数先微,则是脾邪先陷于里也,胃虚脾热,津液乾少,大便必硬。《针经》曰:脾病善噫,得后出馀气,则快然而衰,今脾客邪热,故气噫而除。脾能消磨医统本作「磨消」水谷,今邪气独留于脾,脾气不治,心中虽饥而不能杀谷也。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为热烁,故潮热而发渴也。趺阳之脉,本迟而缓,因下之后,变为浮医统本作「浮为」数,荣卫内陷,数复改微,是脉因前后度数如法,邪热内陷于脾,而心中善饥也。数脉不时者,为数当改微,而复不微,如此则是邪气不传于里,但郁于荣卫之中,必出自肌皮,为恶疮也。
67
师曰:病患脉微而涩者,此为医所病也。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著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令赵本作「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血亡也。赵本作「亡血」
68
微为亡阳,涩则无血,不当汗而强与汗之者,令阳气微,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故曰阳微则恶寒。不当下而强与下之者,令阴气弱,阳气下陷入阴中,则发热,故曰阴弱则发热。气为阳,血为阴,阳脉以候气,阴脉以候血,阴脉迟涩,为荣血不足,故知亡血。经曰:尺脉迟者,不可发汗,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69
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不令发汗。
70
浮大之脉,当责邪在表,若心下反硬者,则热已甚,而内结也。有热属脏者,为别无虚寒,而但见里热也。
71
脏属阴,为悉在里,故可下之。攻之谓下之也,不可谓脉浮大,更与发汗。
72
《病源》曰:热毒瓦斯乘心,心下痞满,此为有实,宜速下之。
73
属腑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74
虽心下硬,若馀无里证,但见表证者,为病在阳,谓之属腑,当先解表,然后攻痞。溲,小便也,勿为饮结,而利小便,使其溲数,大便必硬也。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谓走其津液也。汗多,则邪气除而热愈,汗少,则邪热不尽,又走其津液,必便难也。硬家当下,设脉迟,则未可攻,以迟为不足,即里气未实故也。
75
脉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浆不下,体形赵本作「形体」不仁,乍静乍乱,此为命绝也。
76
病有不可治者,为邪气胜于正气也。《内经》曰:大则邪至。又曰:大则病进。脉浮而洪者,邪气胜也;身汗如油,喘而不休者;正气脱也;四时以胃气为本,水浆不下者,胃气尽也;一身以荣卫为充,形体不仁者,荣卫绝也;不仁为痛痒俱不知也。《针经》曰:荣卫不行,故为不仁。争则乱,安则静,乍静乍乱者,正与邪争,正负邪胜也。正气已脱,胃气又尽,荣卫俱绝,邪气独胜,故曰命绝也。
77
又未知何脏先受其灾,若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先绝也。
78
肺,为气之主,为津液之帅。汗出、发润者,津脱也;喘不休者,气脱也。
79
阳反独留,形体如烟熏,直视摇头,赵本医统本皆有「者」字赵本有「为」字心绝也。
80
肺主气,心主血,气为阳,血为阴。阳反独留者,则为身体大热,是血先绝而气独在也。形体如烟熏者,为身无精华,是血绝不荣于身也。心脉侠咽系目,直视者,心经绝也。头为诸阳之会,摇头者,阴绝而阳无根也。
81
唇吻反青,四肢 习者,此为肝绝也。
82
唇吻者,脾之候。肝色青,肝绝,则真色见于所胜之部也。四肢者,脾所主。肝主筋,肝绝则筋脉引急,发于所胜之分也。 习者,为振动,若搐搦,手足时时引缩也。
83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84
脾主口唇,绝则精华去,故环口黧黑。柔为阴,柔汗,冷汗也。脾胃为津液之本,阳气之宗,柔汗发黄者,脾绝,而阳脱,真色见也。
85
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
86
肾司开合,禁固便溺。溲便遗失者,肾绝不能约制也。肾藏志,狂言者,志不守也。《内经》曰:狂言者,是失志矣。失志者死。《针经》曰: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骨之精为瞳子,目反直视者,肾绝,则骨之精不荣于瞳子,而瞳子不转也。
87
又未知何脏阴阳前绝,若阳气前绝,阴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阴气前绝,阳气后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温,心下热也。
88
阳主热而色赤,阴主寒而色青。其人死也,身色青,则阴未离乎体,故曰阴气后竭。身色赤,腋下温,心下热,则阳未离乎体,故曰阳气后竭。《针经》云:医统本作「曰」人有两死而无两生,此之谓也。
89
寸口脉浮大,而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则无血,大则为寒,寒气相搏,则为肠鸣,医乃不知,而反饮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KT 。
90
经云:脉浮大,应发汗,若反下之,为大逆。浮大之脉,邪在表也,当发其汗,若反下之,是攻其正气,邪气得以深入,故为大逆。浮则无血者,下后亡血也;大则为寒者,邪气独在也。
91
寒邪因里虚而入,寒气相搏,乃为肠鸣,医见脉大,以为有热,饮以冷水,欲令水寒胜热而作大汗,里先虚寒,又得冷水,水寒相搏,使中焦之气涩滞,故令KT 也。
92
趺阳脉浮,浮则为虚,浮虚相搏,故令气KT ,言胃气虚竭也。脉滑,则为哕。此为医咎,责虚取实,守空迫血。脉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93
趺阳脉浮为KT ,脉滑为哕,皆医之咎,责虚取实之过也。《内经》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发汗攻阳,亡津液,而阳气不足者,谓之守空。经曰: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阴医统本作「阳」不为阴守,邪气因得而入之,内搏阴血,阴失所守,血乃妄行,未知从何道而出。若脉浮、鼻燥者,知血必从鼻中出也。
94
诸脉浮数,当发热,而洒淅恶寒,若有痛处,饮食如常者,蓄积有脓也。
95
浮数之脉,主邪在经,当发热,而洒淅恶寒,病患一身尽痛,不欲饮食者,伤寒也。若虽发热,恶寒而痛,偏著一处,饮食如常者,即非伤寒,是邪气郁结于经络之间,血气壅遏不通,欲蓄聚而成痈脓也。
96
脉浮而迟;面热赤而战惕者,六七日当汗出而解;反发热者,瘥迟。迟为无阳,不能作汗,其身必痒也。
97
脉浮,面热赤者,邪气外浮于表也;脉迟,战惕者,本气不足也。六七日为医统本有「邪」字传经尽,当汗出而解之时。若当汗不汗,反发热者,为里虚津液不多,不能作汗,既不汗,邪无从出,是以瘥迟。发热为邪气浮于皮肤,必作身痒也,经曰: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故其身必痒也。
98
寸口脉阴阳俱紧者,法当清邪中于上焦,浊邪中于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洁也;浊邪中下,名曰浑也。阴中于邪,必内栗也,表气微虚,里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也。阳中于邪,必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痛、胫酸,所为阳中雾露之气,故曰清邪中上。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气微虚,里气微急,三焦相混,内外不通,上焦怫郁,脏气相熏,口烂食也。中焦不治,胃气上冲,脾气不转,胃中为浊,荣卫不通,血凝不流。若卫气前通者,小便赤黄,与热相搏,因热作使,游于经络,出入脏腑,热气所过,则为痈脓。若阴气前通者,阳气厥微,阴无所使,客气内入,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厥相逐,赵本作「追」为热所拥,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弧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赵本注:「一作盍」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赵本作「齐」筑湫痛,命将难全。
99
浮为阳,沉为阴。阳脉紧,则雾露之气中于上焦;阴脉紧,则寒邪中于下焦。上焦者,太阳也。下焦者,少阴也。发热、头痛、项强、颈挛、腰疼、胫酸者,雾露之气中于太阳之经也;浊邪中下,阴气为栗,足胫逆冷,便溺妄出者,寒邪中于少阴也。因表气微虚,邪入而客之,又里气不守,邪乘里弱,遂中于阴,阴虚遇邪,内为惧栗,致气微急矣。《内经》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此上焦之邪,甚则下干中焦,下焦之邪,甚则上干中焦,由是三焦混乱也。三焦主持诸气,三焦既相混乱,则内外之气,俱不得通,膻中为阳气之海,气因不得通于内外,怫郁于上焦而为热,与脏相熏,口烂食 。《内经》曰:隔热不便,上为口糜。中焦为上下二焦之邪混乱,则不得平治,中焦在胃之中,中焦失治,胃气因上冲也。脾,坤也,坤助胃气,消磨医统本作「磨消」水谷,脾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磨消,故胃中浊也。《金匮要略》曰:谷气不消,胃中苦浊。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气不能布散,致荣卫不通,血凝不流。卫气者,阳气也;荣血者,阴气也。阳主为热,阴主为寒。卫气前通者,阳气先通而热气得行也。
100
《内经》曰:膀胱者,津液藏焉,化则能出。以小便赤黄,知卫气前通也。热气与胃医统本作「卫」气相搏而行,出入脏腑,游于经络,经络客热,则血凝肉腐,而为痈脓,此见其热气得行。若阴气前通者,则不然,阳在外为阴之使,因阳气厥微,阴无所使,遂阴气前通也。《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阳气厥微,则不能卫外,寒气因而客之。鼻者,肺之候,肺主声,寒气内入者,客于肺经,则嚏而出之,声 咽塞。寒者,外邪也;厥者,内邪也。外内之邪合并,相逐为热,则血凝不流。今为热所拥,使血凝自下,如豚肝也。上焦阳气厥,下焦阴气厥,二气俱厥,不相顺接,则脾气独弱,不能行化气血,滋养五脏,致五脏俱虚,而五液注下。《针经》曰:五脏不和,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阖,合也。清,圊也。下焦气脱而不合,故数便而下重。脐为生气之原,脐筑湫痛,则生气欲绝,故曰命将难全。
101
脉阴阳俱紧者,口中气出,唇口乾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苔滑,勿妄治也。到七日已赵本作「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八日已赵本作「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
102
设使恶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103
脉阴阳俱紧,为表里客寒。寒为阴,得阳则解。口中气出,唇口乾燥者,阳气渐复,正气方温也。虽尔然而阴未尽散,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苔,知阴犹在也。方阴阳未分之时,不可妄治,以偏阴阳之气。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为阴气已绝,阳气得复,是为欲解。若过七日不解,到八日以上,反发大热者,为阴极变热,邪气胜正,故云难治。阳脉紧者,寒邪发于上焦,上焦主外也;阴脉紧者,寒邪发于下焦,下焦主内也。设使恶寒者,上焦寒气胜,是必欲呕也;复内痛者,下焦寒气胜,是必欲利也。
104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入熊校记:紧去人安,汪本赵本人作入。按注云:紧去则人安,以文意求之成本自作人,不作入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105
脉阴阳俱紧,为寒气甚于上下,至于吐利之后,紧脉不罢者,为其脉独不解,紧去则人安,为欲解。
106
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者,为吐利后,脾胃大虚。《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脾胃气强,则能输散水饮之气;若脾胃气虚,则水饮内停也。所谓晚发者,后来之疾也。若至六七日而欲食者,则脾胃已和,寒邪已散,故云欲解。
107
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而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者,必欲解也。
108
烦,热也。传经之时,病患身大烦,口噤不能言,内作躁扰,则阴阳争胜。若手足三部脉皆至,为正气胜,邪气微,阳气复,寒气散,必欲解也。
109
若脉和,其人大烦,目重,睑内际黄者,此为赵本无「为」字欲解也。
110
《脉经》曰:病患两目 有黄色起者,其病方愈。病以脉为主,若目黄大烦,脉不和者,邪胜也,其病为进;目黄大烦,而脉和者,为正气已和,故云欲解。
111
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112
《内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风则伤卫,数则无血。浮数之脉,风邪并于卫,卫胜则荣虚也。卫为阳,风搏于卫,所以为热。荣为阴,荣气虚,所以为寒。风并于卫者,发热、恶寒之证具矣。
113
脉浮而滑,浮为阳,滑为实,阳实相搏,其脉数疾,卫气失度,浮滑之脉数疾,发热汗出者,此为不治。
114
浮为邪气并于卫,而卫气胜;滑为邪气并于荣,而荣气实。邪气胜实,拥于荣卫,则荣卫行速,故脉数疾。
115
一息六至曰数,平人脉一息四至,卫气行六寸,今一息六至,则卫气行九寸,计过平人之半,是脉数疾,知卫气失其常度也。浮滑数疾之脉,发热汗出而当解,若不解者,精气脱也,必不可治。经曰: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
116
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
117
《千金方》云:以喘嗽为咳逆,上气者肺病,散者心脉,是心火刑于肺金也。《内经》曰:心之肺谓之死阴,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以形见其损伤故也。
118
平脉法第二
119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
120
寸为上部,关为中部,尺为下部。
121
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122
衡铨者,称也,可以称量轻重。《内经》曰: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荣卫与脉相随,上下应四时,不失其常度。
123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
124
肾,北方水,王于冬,而脉沉。心,南方火,王于夏,而脉洪。肺,西方金,王于秋,而脉浮。肝,东方木,王于春,而脉弦,此为经常,铢分之不差也。
125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赵本作「百」。熊校记:水下二刻,赵本二作百。按注,成本自作二,不误。赵本或别有意也刻,一周循环。
126
人身之脉,计长一十六丈二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脉行六寸。一日一夜,漏水下百刻,人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五十度周于身。则一刻之中,人一百三十五息,脉行八丈一尺,水下二刻。人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也。脉经之行,终而复始,若循环之无端也。
127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128
脉经医统本作「经脉」之始,从中焦注于手太阴寸口,二百七十息,脉行一周身,复还至于寸口。寸口为脉之经始,故以诊视虚实焉。经曰:虚实死生之要,皆见于寸口之中。
129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赵本医统本皆作「 」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
130
风伤阳,故脉浮虚;寒伤阴,故脉牢坚;蓄积于内者,谓之水蓄,故脉沉潜;支散于外者,谓之支饮,故脉急弦。动则阴阳相搏,相搏则痛生焉。数为阳邪气胜,阳胜则热烦焉。
131
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132
脉与病不相应者,必缘传变之所致。三部以候五脏之气,随部察其虚实焉。
133
赵本作「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赵本作「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134
太过、不及之脉,皆有邪气干于正气,审看在表在里,入腑入脏,随其所舍而治之。
135
师曰:呼吸者,脉之头也。
136
《难经》曰: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以脉随呼吸而行,故言脉之头也。
137
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名曰内虚外实也。初持脉,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名曰内实外虚也。
138
外为阳,内为阴。《内经》曰: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是出以候外,入以候内。疾为有馀,有馀则实;迟为不足,不足则虚。来疾去迟者,阳有馀而阴不足,故曰内虚外实;来迟去疾者,阳不足而阴有馀,故曰内实外虚。
139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患若发热,身体疼,病患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赵本有「若」字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
140
望以观其形证,问以知其所苦,脉以别其表里。病苦发热、身疼,邪在表也,当卧不安,而脉浮数。今病患自卧,而脉沉迟者,表邪缓也,是有里脉而无表证,则知表邪当愈也。
141
假令病患云,腹内卒痛,病患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瘥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142
腹痛者,里寒也。痛甚则不能起,而脉沉细。今病患自坐,而脉浮大者,里寒散也,是有表脉而无里证也。
143
则知里邪当愈。是望证、问病、切脉三者相参而得之,可为十全之医。《针经》曰:知一为上,知二为神,知三神且明矣。
144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患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患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
145
发热、烦极,则不能静卧。今向壁静卧,知热已去。
146
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 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汝赵本医统本皆作「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147
诈病者,非善人,以言恐之,使其畏惧,则愈。医者意也,此其是欤?师持脉,病患欠者,无病也。
148
《针经》曰: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欠。阴阳不相引,则病;阴阳相引则和。是欠者,无病也。
149
脉之,呻者,病也。
150
呻,为呻吟之声,身有所苦,则然也。
151
言迟者,风也。
152
风客于中,则经络急,舌强难运用也。
153
摇头言者,里痛也。
154
里有病,欲言,则头为之战摇。
155
行迟者,表强也。
156
表强者,由筋络引急,而行步不利也。
157
坐而伏者,短气也。
158
短气者,里不和也,故坐而喜伏。
159
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
160
《内经》曰:腰者,身之大关节也。腰痛,为大关节不利,故坐不能正,下一脚,以缓腰中之痛也。
161
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162
心痛,则不能伸仰,护腹以按其痛。
163
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患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164
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至春分之时,伏寒欲发,故云今月之内:欲有伏气。
165
假令伏气已发,当须脉之,审在何经。得脉微弱者,知邪在少阴,少阴之脉,循喉咙,寒气客之,必发咽痛;肾司开阖,少阴治在下焦,寒邪内甚,则开阖不治,下焦不约,必成下利。故云:虽尔咽痛,复欲下利。
166
曰:人病赵本无「病」字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167
《内经》曰:血气者,人之神。恐怖者,血气不足,而神气弱也。脉形似循丝,累累然,面白脱色者,《针经》曰:血夺者,色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是知恐怖,为血气不足。
168
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其脉自涩,赵本医统本皆无「其」字唇口乾燥也。
169
涩为阴,虽主亡津液,而唇口乾燥,以阴为主内,故不饮也。
170
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171
愧者,羞也。愧则神气怯弱,故脉浮,而面色变改不常也。
172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者,赵本无「者」字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
173
菽,豆也。《难经》曰: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各随所主之分,以候脏气。
174
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赵本注:「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
175
《脉经》曰:冷气在胃中,故令脉不通。下利不见脉,则冷气客于脾胃。今尺中时一小见,为脾虚肾气所乘。脉再举头者,脾为肾所乘也。若尺中之脉更或减损,为肾气亦衰,脾复胜之,鬼贼相刑,故云难治。是脾胜不应时也。
176
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赵本有「谓」字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
177
金胜木,水胜火。纵者,言纵任其气,乘其所胜;横者,言其气横逆,反乘所不胜也。纵横,与恣纵、恣横之义通。水为金子,火为木子,子行乘母,其气逆也;母行乘子,其气顺也。
178
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者赵本作「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179
为人病者,名曰八邪,风寒暑湿伤于外也,饥、饱、劳、逸伤于内也。经脉者,荣卫也。荣卫者,阴阳也。其为诸经脉作病者,必由风寒暑湿,伤于荣卫,客于阴阳之中,风则脉浮,寒则脉紧,中暑则脉滑,中湿则脉涩,伤于阴则脉沉,伤于阳则脉浮。所以谓之残贼者,伤良曰残,害良曰贼,以能伤害正气也。
180
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名赵本作「为」灾怪耳。
181
医以脉证与药相对而反变异,为其灾可怪,故名灾怪。
182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183
《难经》曰: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未有枝叶,故脉来濡弱而长,故曰弦。是肝之平脉,肝病得此脉者,为肝气已和也。
184
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赵本有「此」字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185
纯弦者,为如弦直而不软,是中无胃气,为真脏之脉。《内经》曰: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186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187
心王于夏,夏则阳外胜,气血淖溢,故其脉来洪大而长也。
188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者,赵本无「者」字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189
心脉来盛去衰为平,来微去大,是反本脉。《内经》曰:大则邪至,小则平。微为正气,大为邪气。来以候表,来微则知表和;去以候里,去大则知里病。《内经》曰:心脉来不盛去反盛,此为不及,病在中。头小本大者,即前小后大也。小为正气,大为邪气,则邪气先在里,今复还于表,故名曰复。不云去而止云来者,是知在表。《脉经》曰: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汗者心之液。上微为浮之而微,头小为前小,则表中气虚,故主汗出。下微医统本有「为」字沉之而微,本大为后大,沉则在里,大则病进。《内经》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今邪甚下行,格闭小肠,使正气不通,故不得尿,名曰关格。
190
《脉经》曰:阳气上出,汗见于头,今关格正气不通,加之头有汗者,则阳气不得下通而上脱也。其无汗者,虽作关格,然阳医统本有「气」字未衰,而犹可治。
191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192
轻虚浮曰毛,肺之平脉也。缓迟者,脾之脉,脾为肺之母,以子母相生,故云皆愈;数者,心之脉,火克金,为鬼贼相刑,故剧。肺主皮毛,数则为热,热客皮肤,留而不去,则为痈疡。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193
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脉属木,赵本作「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赵本有「脉」字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194
当春时反见秋脉,为金气乘木,肺来克肝,夺王脉而见,至秋肺王,肝气则绝,故知至秋死也。
195
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
196
肥人肌肤浓,其脉当沉;瘦人肌肤薄,其脉当浮。今肥人脉反浮,瘦人脉反沉,必有邪气相干,使脉反常,故当责之。
197
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馀命死生赵本作,「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198
《脉经》曰:阳生于寸,动于尺;阴生于尺,动于寸。寸脉下不至关者,为阳绝,不能下应于尺也;尺脉上不至关者,为阴绝,不能上应于寸也。《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此阴阳偏绝,故皆决死。
199
期以月节克之者,谓如阳绝死于春夏,阴绝死于秋冬。
200
师曰:脉病患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201
脉者,人之根本也。脉病患不病,为根本内绝,形虽且强,卒然气脱,则眩晕僵仆而死,不曰行尸而何。
202
人病脉不病,则根本内固,形虽且羸,止内虚尔。谷神者,谷气也。谷气既足,自然安矣。《内经》曰:形气有馀,脉气不足死;脉气有馀,形气不足生。
203
问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谓也?赵本有「师曰」二字沉为纯阴,翕为正阳,阴阳和合,故令脉滑。
204
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滑者紧之浮名也,此为阴实,其人必股内汗出,阴下湿也。
205
脉来大而盛,聚而沉,谓之翕奄沉,正如转珠之状也。沉为脏气,故曰纯阴;翕为腑气,故曰正阳。滑者,阴阳气不为偏胜也。关尺自平,阳明脉微沉者,当阳部见阴脉,则阴偏胜而阳不足也。阳明胃脉,胃中阴多,故食饮自可。少阴脉微滑者,当阴部见阳脉,则阳偏胜而阴不足也,以阳凑阴分,故曰阴实。股与阴,少阴之部也,今阳热凑阴,必熏发津液,泄达于外,股内汗出而阴下湿也。
206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赵本无「中」字虚冷,故令脉紧也。
207
《金匮要略》曰:寒令脉急。经曰:诸紧为寒。
208
寸口卫气盛,名曰高。
209
高者,暴狂而肥。《内经》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卫为阳气,卫盛而暴狂者,阴不胜阳也。《针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卫气盛,为肥者气盛于外也。
210
荣气盛,名曰章。
211
章者,暴泽而光,荣者,血也,荣华于身者也。荣盛故身暴光泽也。
212
高章相搏,名曰纲。
213
纲者,身筋急脉直,荣卫俱盛,则筋络满急。
214
卫气弱,名曰 。
215
者,心中气动迫怯。卫出上焦,弱则上虚,而心中气动迫怯也。
216
荣气弱,名曰卑。
217
卑者,心中常自羞愧。《针经》曰:血者,神气也。血弱则神弱,故常自羞愧。
218
卑相搏,名曰损。
219
损者,五脏六腑之虚 也。卫以护阳,荣以养阴,荣卫俱虚,则五脏六腑失于滋养,致俱乏气虚 也。
220
卫气和,名曰缓。
221
缓者,四肢不能自收。卫气独和,不与荣气相谐,则荣病。
222
《内经》曰:目医统本作「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四肢不收,由荣血病,不能灌养故也。
223
荣气和,名曰迟。
224
迟者,身体重,但欲眠也。荣气独和,不与卫气相谐,则卫病,身体重而眠。熊校记:身体重而眠,汪本眠改眼,盖误连欲眠者三字为句也欲眠者,卫病而气不敷布也。
225
迟缓赵本作「缓迟」相搏,名曰沉。
226
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荣气独和于内,卫气独和于外,荣卫不相和谐,相搏而为病。腰中直者,卫不利于外也;腹内痛者,荣不和于内也;但欲卧不欲行者,荣卫不营也。
227
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硬。阴阳相抱,荣卫俱行,刚柔相搏,赵本作「得」名曰强也。
228
缓为胃脉,胃合卫气,卫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卫和气舒,则颜色光润、声清、毛泽矣。迟为脾脉,脾合荣气,荣养骨髓,实肌肉、濡筋络、利关节,荣和血满,则骨正髓生,肌肉紧硬矣。阴阳调和,二气相抱,而不相戾,荣卫流通,刚柔相得,是为强壮。
229
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230
趺阳之脉,以候脾胃。滑则谷气实,是为胃实;紧则阴气胜,是为脾强。以脾胃一实一强,而相搏击,故令痛也。若一强一弱相搏,则不能作痛。此脾胃两各强实相击,腑脏自伤而痛,譬若以手把刃而成疮,岂非自贻其害乎。
231
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
232
经曰:浮为虚。《内经》曰:大则病进。浮则为正气虚,大则为邪气实。在尺,则邪气关闭下焦,里气不得下通,故不得小便;在寸,则邪气格拒上焦,使食不得入,故吐逆。
233
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234
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235
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瘾赵本作「隐」 ,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
236
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乾疮而醒臭。赵本注:身有乾疮而腥臭也《内经》曰:脉风成厉。医统本作「成为疠」
237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238
卫为阳,荣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荣中寒,经中客邪也,荣客寒邪,搏而发热也。
239
阳气内微,心内虽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240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241
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胜也,故云难治。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
242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馀。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赵本注:「一作下」也。
243
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馀,则胃中有未消谷物也,故使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金匮要略》曰: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
244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
245
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246
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寒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气,因而下泄也。
247
若少阴脉不出,则虚寒之气,至于下焦,结于少阴,而聚于阴器,不得发泄,使医统本作「故」阴肿大而虚也。
248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249
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根据仰,身体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气虚而医统本作「则」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荣为血,血不足则烦疼;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根据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以上焦在膈上,物未化之分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传化,故噫而酢吞。中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食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故遗溲。
250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251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252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
253
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254
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荣为血,面色青者,荣血衰也。荣行脉中为根,卫行脉外为叶。荣为阴,卫为阳;荣为根,卫为叶。根叶俱微,则阴阳之气内衰,致生寒栗而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255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赵本作「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赵本作「微衰」四属断绝。
256
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而不肥者,卫气衰也;肌肉甲错而不泽者,荣气伤也。宗气者,三焦归气也。四属者,皮肉脂髓也。荣卫衰伤则宗气亦微,四属失所滋养,致断绝矣。
257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而赵本作「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258
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皮肤不得温肥,则空虚也。经曰:缓者胃气有馀,有馀为实,故云缓者胃气实。《内经》曰:食入于胃,淫精于脉。是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也。
259
《针经》曰:饮而液渗于络,合和于血,是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也。胃中谷消水化而为血气,今卫疏荣盛,是荣气强而卫气弱也。卫气弱者,外则不能固密皮肤而气为之疏,内则不能卫护其血,而血为之崩。经,常也。三焦者,气之道路。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
260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261
中虚且寒,气自短矣。
262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263
烦者热也。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微烦。厥逆者,四肢冷也。经曰: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少阴脉涩者,阴气涩不能与阳相顺相接,故厥逆也。
264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265
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消磨,医统本作「磨消」荣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营于外,故趺阳脉不出。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硬者,荣血不濡也。
266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267
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肾,而肾气微,少精血,厥气上奔,填塞胸膈,壅遏正气,使宗气反聚,而血结心下。《针经》曰: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又曰: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今厥气大甚,宗气反聚而不行,则绝其呼吸,血结心下而不流,则四体不仁。阳气为厥气所拥,不能宣发,退下至阴股间,与阴相动。仁者柔也,不仁者,言不柔和也,为寒热痛痒俱不觉知者也。阳气外不为使,内不得通,荣卫俱不能行,身体不仁,状若尸也。《内经》曰: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刺期门者,以通心下结血;刺巨阙者,以行胸中宗气,血气流通,厥气退,则苏矣。
268
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269
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阳微阴胜,故云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在,而绝不见阳也。
270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
271
卫,阳也。微为卫气微,故云亡阳。荣,血也。濡为荣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虚则发热。紧为阴胜,故为寒。诸乘寒者,则阴阳俱虚,而为寒邪乘之也。寒乘气虚,抑伏阳气不得宣发,遂成厥也。郁冒,为昏冒不知人也。不仁,为强直而无觉也。为尸厥焉。以胃无谷气,致脾涩不通于上下,故使口急,不能言。战者,寒在表也;栗者,寒在里也。
272
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273
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头者五脏六腑共有十一也。
274
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275
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
URN: ctp:ws162612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