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皇朝《文獻通考》卷四十九《選舉考》
3
舉士。
4
雍正元年奉。
5
諭㫖直省主考官俱係。
6
皇考選用之人,必能自好,是以特簡為主,考官務,秉公考,取學問優長之士,果能不徇私情,聲名無忝,則不但無,負朕之選用亦不負。
7
皇考愛養之恩矣,回京之日,朕自加陞擢,如有徇私之處,經朕訪聞定行,從重治罪,決不寛貸」。
8
又選新進士為內外官學教習吏部等衙門議定新進士除選,取庶吉士外,揀選學問好者,令為內外官學教習。年滿遇月官扣缺補用,餘令回籍候選。至是年六月,又定三年期滿照科分名次,以中書補用。
9
又總理事務王大臣奉
10
諭㫖八旗滿洲等,除照常考試漢字、秀才舉人進士外,在滿洲等繙譯武藝,亦俱屬𦂳要,應將滿洲另繙滿文,考試秀才舉人進士、武秀才舉人進士之處,爾等㑹同該部作何考試額數多少等處,定議具奏。尋議:「滿洲䝉古能繙譯者,三年之內,考取秀才二次、舉人一次、進士一次。每遇考取秀才之年,吏部、行文、翰林院、各部院衙門,將滿洲、翰林、侍讀、郎中等官,內由清、漢字出身精通繙譯者,咨送吏部開列具題。
11
欽㸃學政一員。其考試之童生,八旗都統、備造旗分佐領三代履歴年,貎清冊,咨送禮部,轉送兵部考試馬。
12
步箭冊送學政於貢院內考試,將四書直解限三百字,內為題繙滿文一篇。其繙譯精通者,聽考官選取。考試之後,將卷冊交送禮部該員,仍回本衙門辦事。其鄉試、㑹試另立一塲,於子午、夘酉年二月鄉試,辰戌丑未年八月。㑹試鄉試,禮部照例咨取滿洲由清漢出身之大臣官員職名,併漢大臣官員職名,開列具題。
13
欽㸃,滿、漢正副主考官各二員,滿同考官四員,禮部滿洲侍郎一員為監臨官,㑹同順天府提調官管理鄉。
14
塲內外之事,其應考之人,不拘滿、漢字貢監生員,其現任筆帖式能繙譯者,俱照例考試馬步箭、咨送入塲頭塲,將四書解義、易經解義、書經解義、性理精義、孝經衍義、大學衍義、古文淵鑑、資治綱目》等書,限二百字,內出題三篇二塲,漢主考官或判論,或表䇿、自作二篇為題。三塲,於入塲後,取現到通本一道為題,其所用通本鄉試,命順天府官赴通政司,親領封固,親身送至貢院門首,交提調官轉送內簾,監試主考官公,同開閲㑹試亦照此例,由禮部官賫送。其現在文舉人能繙譯者,亦准與繙譯㑹試。
15
殿試題目或於古文及律詩、詞賦等文,內由內閣奏請恭候。
16
欽命其鄉試於雍正二年十一月舉行㑹,試於雍正三年二月舉行。
17
殿試於三月舉行。
18
19
諭㫖國家掄才大典,首重試官主考憑房,考閲薦之文,定其去取,則一榜衡鑒之當否,係於分校,諸臣之賢不肖,亦匪輕矣。近科以來。
20
皇考慎重闢門籲俊之典,於順天鄉試,及㑹試房考官,慮其人邪正不一,特命每房各用二人,同閲試卷,使之互相覺察,彼此鉗制用意,良為周宻,但法久弊生一房爾,考官豈皆遇秉公持正之人,設有一狡黠者叅雜,其間即為賢者之累,況兩人或皆不肖,則朋比作奸,為弊更甚。嗣後仍著照原定科塲條例,各房止用一人校閲其責,既専其功罪,亦難推諉,務俾鎻闈清肅,悉拔真才以仰繼。
21
皇考旁求俊乂之志,爾部即遵諭行。又奉。
22
諭㫖此番鄉試落卷,著大學士王頊齡、刑部尚書勵廷儀、署吏部侍郎、內閣學士史貽直、戶部侍郎張伯行李周望、兵部侍郎阿克敦、副都御史李紱,同南書房、翰林檢閲,如人不足,於翰林院編檢內揀選十員,同閲再此番係雍正元年特恩加科士子,有因迴避不曽應試者,殊屬可憫,即令派出大臣,擬題奏請,候朕㸃出,於內閣考試,尋經考試,取中迴避,卷四名落卷二名。
23
又奉:
24
諭㫖孝經一書,與五經並重,蓋孝為百行之首,我聖祖仁皇帝欽定孝經衍義,以闡發至徳要道誠化民成俗之本也。鄉㑹試二塲,向以孝經為論題,後改用太極圖說、通書、西銘正䝉夫宋儒之書,雖足羽翼經𫝊,豈若聖言之廣大悉備?今自雍正元年㑹試為始,二塲論題宜仍用孝經,庶士子咸知誦習,而民間亦敦本勵行,即移孝作忠之道,胥由乎此。
25
又奉:
26
諭㫖:各省鄉試房考,凡州縣官由科甲出身者,止許入闈一次。夫考官以秉公精鑒識拔人才為主,何論曽否入闈。嗣後凡遇鄉科,各省督撫臨塲調齊科甲出身之員,不論己未分房、監,臨試以時藝一篇,其文理優長者為內簾房,考荒疎者供外塲,執事則分校得人,而佳文盡拔矣。
27
分湖北、湖南兩闈鄉試,先是湖南士子赴湖北鄉試,必經由洞庭湖,六七月間,風浪不測,間有覆溺之患,或至士子畏避險逺,裹足不前特奉。
28
諭㫖於湖南地方建立試院,每科另簡考官,俾士子就近入塲,永無阻隔之虞,明年二月為鄉試之期。湖南巡撫若能於二月之前預備塲屋,則於明春即分湖北、湖南兩闈考試。至於湖廣通省取中,原有定額,今既分兩闈,其取中之數,應如何分別之處,著湖北、湖南督撫定議。尋議定楚省分闈湖北中式五十名,副榜十名,湖南中式四十九名,副榜九名,武舉各二十五名。又禮部奏言:「請定今科取中進士名數,得㫖今科進士照朕所定一百八十名之數取中,仍降㫖與總裁官朱軾、張廷玉,此外不拘省分,不限額數,如有佳卷選出,另行具奏。
29
増廣東省鄉試舉人中額六名,武舉中額四名,從署廣東巡撫年希堯請也。
30
總理事務王大臣等奉
31
諭㫖:「今年殿試天氣已寒諸貢士,若照舊例,在丹墀對䇿,恐硯池氷結,難於書寫,著在太和殿內兩傍對䇿。再𫝊諭總管太監多置火爐,使殿內和煖,諸貢士得盡心作文寫卷」。
32
又奉:
33
諭㫖:「向來庶吉士學習清書散館之後,每至荒廢,殊為可惜。嗣後清書散館之翰林,不可令其荒廢。今年新科進士選拔庶常朕意學習清書者,少派數人,令其盡心學習,務期通曉散館,後亦不可荒廢。或在翰林,或在部曹,即令與滿員一同繙譯,如此,方實有禆益新科進士於引見之前,朕欲先行考試,知其學問,再行引見選拔,庶人才不致遺漏目。今天氣寒冷,一應仍照殿試,預備考試題目,朕將詩文四六,各體出題,視其所能,或一篇或二三篇,或各體俱作,悉聽其便。
34
又禮部議覆御史田嘉榖條奏:各省學政科考生員,舊例用四書題文二篇,請増用經題文一篇,以崇經學。如遇三冬日,短減去四書文一篇,應如所請。從之。
35
又吏部䟽奏,舉人揀選知縣,每逾三十年不克,及時試用,除現在已經截取赴部,聽其照例銓選外,其餘無論己未揀選之員,除本科外,應行令直省督撫每於鄉試事竣,㑹同主考官秉公騐看,凡年力精壯克勝吏治者,給文赴部銓選。其年老及才具平常者,雖已經截取,俱准於本籍具呈,改就教職歸班銓選」。從之。
36
又奉:
37
諭㫖:「昨引見新科進士名單內有用㸃記名者三十員,以知縣即用尖圈記名者十七員,年力尚壯,𫝊問伊等,有願在各館効力及在內官學教習者,令各自陳明,若行走勤謹、學問好者,朕仍拔為翰林」。
38
二年,
39
上親詣太學釋奠,加増國子監鄉試中額十八名,五經加中四名,直𨽻各省,分別加増五經中額。
40
又吏部議奏:「內閣漢中書員缺,専用景山教習之進士補授,每致辦事乏人。嗣後請照舊例,以願就中書之進士、舉人銓補內閣,酌量考取,擇其字畫端楷者,分班選用」。從之。
41
又奉:
42
諭㫖:「逺省州縣員缺,舊例部選月官領憑赴任,每至需,遲累月甚,而懸缺日久,署印屢易其官,以致貽誤地方,不少朕意,將揀選舉人,選期尚逺者挑選,命往各省,聽候缺出,委用署事,至應選時,仍來京候選,庶逺省署事,不致乏人,於吏治有益」。下部定議,尋議㑹試後,下第舉人,吏部揀選引。
43
見發往雲、貴、川、廣五省,委署試用。如果才守兼優,著有實效,該督、撫保題於本省補用,平常者咨部請。
44
㫖有情願㑹試者聽」。從之。
45
又禮部奉
46
諭㫖鄉㑹,試為掄才大典、內外簾官子弟,理應迴避,但跋涉數千里,志切觀光,既至京師,不得與試,深為可憫,朕於上科,特降諭㫖,另行考校,然此只可暫行,不便著為定例。今科凡官員入闈者,其子弟著一體應試,將試卷另行進呈,朕派大臣校閲遴選」。
47
又奉:
48
諭㫖:闈中謄録試卷,弊端甚多,其有賄囑者,則書寫精工,否則潦草舛錯,致誤佳文。著知貢舉及監試御史嚴行申飭。其謄寫不工者,必重加責懲,令其重寫,併令對讀官員,嚴飭各生悉心校對,勿使字畫錯誤。倘有外簾官失於查察日後發覺,將該管官一併嚴加議處。
49
50
命㑹試舉人,分別道里逺近,賞給歸途路費。雲南、廣東、廣西、貴州、四川五省每人銀十兩。福建、浙江、江南江。
51
西、湖廣、陜西六省,每人銀七兩直,𨽻山東、山西、河南四省,每人銀五兩。
52
53
命㑹試及順天鄉試元魁三塲試卷,繕録進呈又奉。
54
諭㫖:「考試繙譯舉人,不必分作三塲,只須一次考試,一日一夜,量其所能章奏一道。或四書或五經酌量出一題,其優劣便已可見。此考試並無漢文,不必派漢大臣再考試舉子,俱係八旗內人,其繙譯好者衆所共知,即字蹟亦最易識,認伊等試卷,應行謄録,著於六部各衙門善書之筆帖式內,酌量足用選取,令其謄寫選中之卷,進呈時再定額數,仍寫備卷呈覽。其分校及巡察等員,亦俱照文鄉試例派用。尋議定繙譯舉人作一次考試,或用章奏一道,或於四書五經內酌出一題,選取各部院衙門筆帖式等,令其謄録其堪中式之卷,挑選奏進時,再行定額,仍選備卷數本呈。
55
覽考試官員,於滿大臣內,派正考官一員、副考官一員。部院官員內派同考官四員。其餘應行事宜,俱照文。
56
鄉試例,本年甲辰科,繙譯鄉試,取中滿洲繙譯舉人九名。
57
又禮部工部國子監奉
58
諭㫖:進士題名之典,始於唐時進士榜後,於慈恩寺塔下題名立碑,自宋明以至我朝,皆建碑於太學,按其甲第先後,勒載姓名,籍貫於上,所以重科名也。今太學聖廟,㦸門外所立,本朝厯科題名碑,自順治丙戌科起,至康熙戊戌科而止,稽之㑹典,諸進士釋菜後,禮部題請工部給建碑銀一百兩,交與國子監立石題名。康熙三年,輔政大臣裁省,自後每科諸進士各自捐貲立石,我國家振興文教,凡鄉㑹試動用帑金數萬,朕即位之始,即開恩科,誠以科目一途,實關用人取士之要,題名之典,豈宜缺焉?著工部動用正項錢糧,令國子監將、雍正癸夘甲辰兩科題名碑,速行建立,康熙辛丑科亦宜補建。嗣後每科仍照舊例題請,庶士子觀覽此碑,知讀書登榜之榮,益勵其潛修上達之志,爾該衙門即遵諭行。
59
又増福建省鄉試中額四名,從福建巡撫黃國材請也。
60
三年,奉。
61
諭㫖:「前各省正、副主考,朕皆視其人謹慎者,派往並未試其文藝,間有不能衡文者,此皆由中式之後,荒踈年久故耳。著將應差委之翰林,由進士出身,各部院官員查奏,朕試以文藝差委」。旋遵。
62
㫖將翰林院及進士出身官員人數,查明具奏,召集於太和殿,試以四書、題文二篇。
63
親定甲乙,封貯內閣,以備鄉試差遣。次年,將考試取定人員,書名牙籖盛以金筒,每届按省分差之,期設黃。
64
案於
65
午門外
66
命大學士同禮部官掣籖唱名,恭請欽定正、副主考。七年仍行。
67
御試分別記名暨十三年鄉試、主考皆如之。又禮部議覆,左通政陳良弼條奏:「八旗、漢軍筆帖式、貢監生員官,學生亦有學習繙譯者,請照滿洲、蒙古例一體考試,應如所請。嗣後三年之內,考取秀才二次、舉人一次、進士一次。其取中額數,視人數多寡臨期請。
68
㫖欽定。從之。
69
又吏部等衙門議覆原任川陜總督年羮堯䟽言:陜西寧夏等衛所新經改設郡縣,請分設寧夏、西寧、涼州、甘州四府,一年一貢靈州,三年兩貢,寧夏、寧朔二縣各兩年一貢,中衛縣三年兩貢。西寧、武威、平羅、碾伯、古浪、高臺、永昌、鎮番、山丹、平番、張掖等縣,各兩年一貢,照寧夏例行,應如所請。從之。又領侍衛大臣奉
70
諭㫖:「爾等俱係勲舊,大臣之子孫,孰不當為國家効用?但今擇人任用大臣等之子孫,內能勝任者,不可驟得。今大臣之子及散秩大臣、侍衛等之子,內爾諸臣有知其善者,即行舉奏,縱不深知訪問,於章京䕶軍校等,如得其人,亦行舉奏,以備朕之試用」。
71
又吏部議覆:吏部左侍郎查郎阿奏言直𨽻州、州同州判,雖係佐貳,現管逃盜等案不便,以捐納貢監補授管轄屬縣,請舉人銓補州同,恩拔副榜貢生銓補州判應如所請。從之。
72
四年,奉:
73
諭㫖:「國家設學校以儲養人才,鄉㑹廷試,拔其尤者而用之,即古選士造士之遺意也。但士子作文,有一日之長短,縱使主司公明搜羅,豈能無遺?况去取惟憑文藝,其人品之髙下、才能之優絀,無由得知,每有出羣拔萃之才,屢試不售,即或晚得一第,而年力衰邁,不堪為國家任使。朕思各省學政,奉命課士,黜劣舉優,係其専責,嗣後學政三年,任滿將生員中實在人品,端方有猷,有為有守之人,大省舉四五人、小省二人,送部引見,朕親加考試,酌量擢用,現在報滿各學政,即遵照薦舉,其到任未久,如有所知,亦即舉出。夫一省而舉數,士不可謂無人,學政、巡厯各府三年之久,日與士子相親,考文察行,不得謂不知,但能虛公衡鑒,所舉必得其人,且風聲所樹,凡讀書士子,必皆鼓舞振興,力學敦行,求為有用之儒,於士習人才大有禆益,其各實心奉行,毋得茍且塞責,如有徇私冒濫等弊,必嚴加治罪。
74
又以繙譯鄉試,添増漢軍照文鄉試例,滿洲䝉古編、滿字號、漢軍編合字號。
75
又定江西鄉試內簾書經房考舊用二員,經撫臣裴繂度奏,卷多房少,請酌添書經房同考官一員。從之。
76
又吏部議奏:「國子監漢字、助教員缺,將舉人副榜按科分,每旗咨取十人,併將由舉人、副榜出身之俸,滿筆帖式,每旗咨取五人,清文助教員缺,於清文俸深筆帖式,每旗咨取十人,考取註册,不限旗分,各按名次補用,論俸陞轉」。從之。
77
又奉:
78
諭㫖士子:讀書,制行之道,首在明經,其以五經取中、副榜者,必有志經學之士,著將今年各省五經取中副榜之人,俱准作舉人一體㑹試,再今科。各省所中副榜內,有兩次中副榜者,亦准作舉人一體㑹試,此係特典,後不為例。
79
又定考騐就教貢生例:各省恩拔副貢生內已就教職者,各省學臣於嵗科兩考事竣,㑹同巡撫,與挨貢一體騐看,造册、送部,銓選年老者,以原品休致。
80
五年,吏部奉。
81
諭㫖:㑹試舉人,著爾部揀選引見,併問九卿,將所知者。舉出再舉人,內有伊等同鄉素日推服之人,亦著舉人公舉,或數人共舉一人,或十數人,共舉一人,俱將姓名註明務須有猷有為有守之人,方可推薦,不得冒濫。又奉。
82
諭㫖:「士子讀書應試,須専心講習,方可望其成就。八旗舉人生員,內在䕶軍執事人行走者,朕念其用度艱難,恐致分心,是以於雍正元年特加殊恩,令其退回,仍賫給錢糧養贍,俾得専心讀書,勉勵上進,庶國家可收得人之益,今已三年有餘,其中或有年力衰邁及不肖之人,徒領錢糧,無志上進,虛糜國帑者,亦未可知,若不加考課,分別勤惰,無以鼓勵人才,著於㑹試,後將八旗滿洲●古舉人生員、漢軍舉人,查明人數,請題考試,分別等第,騐其優劣」。
83
又奉:
84
諭㫖:「朕以今年閏月,節氣稍遲,二月天寒,故將㑹試日期,改至三月,但目今天氣尚覺寒冷,若再改期,又恐舉子盤費無多,艱於旅食,今照舊於初八日入塲著曉,諭各舉子,俱許攜帶手爐,以溫筆硯皮衣及厚綿衣服,俱許穿進,但不得乗機懷挾,以滋弊,端塲內茶飯著供給官,加意預備,朕另派大臣照看料理,令早晩給與薑湯,并按名,給發木炭,以資其用」。
85
又奉:
86
諭㫖:「今科選拔庶常應如何簡選考試,務得人材,以濟實用,著㑹議具奏」。尋議進士選拔庶常,原屬儲才大典,必得其學問素優、才品兼著之士,方可選列清華。查雍正元年癸夘科。
87
殿試後,集諸進士於
88
保和殿。
89
御試並令九卿各舉所知,雍正二年甲辰科照前舉行,今科進士亦應詳加考試,仍令內閣、九卿確行保舉。
90
其考試擬用論詔奏、議、詩四題,或作一二篇,或諸體全構,聽其各展所長屆期。
91
欽㸃大臣閲卷進,呈其進士內有彼此熟悉素為衆所推服者,亦令公同舉出伏候。
92
親加選定」。從之。
93
又奉:
94
諭㫖外省鄉試房考舊例,皆用現任知縣入闈。朕思知縣身為民牧,地方政務甚繁,入闈動經數月,諸事或至遲誤。朕意欲將外省房考之例斟酌更定,或於隣省中舉人進士之在家候選者,臨期調取數十人,交與監臨之督撫,秉公掣籖,令其入闈分校,著九卿詳議具奏。尋議順天鄉試,仍照舊例,其外省鄉試,飭令所屬地方官,將在籍之進士舉人文行素優者,送督撫衙門騐看,以備隣省調取。大省十八房,取用三十名,中省十四房,取用二十五名。小省十二房或十一房,取用二十名。十房取用十八名。隣省咨文到日,遣官伴送,人給路費銀三十兩。臨期,掣籖得內簾者,入闈分校,餘令回籍至外簾之收掌等五所官,仍於本省府州縣佐貳等官內委用」。從之。
95
分設八旗官學。順天學政孫嘉淦條奏,請整飭八旗官學,以育人材。嗣後挑選官學生,務擇聰明俊秀子弟考課分習清、漢書,每旗給官房一所為學舍,以貢生五人為教習。派定所教人數,優其廩給,専其訓導。又不時稽查勤惰,期滿分別議敘。從之。改定奉天廩生出貢例。禮部議覆:奉天府丞須洲䟽言,奉天府學民籍廩生,一年一貢,似覺太速,請二年一貢,滿字號廩生,五年一貢,似覺太遲請三年一貢再。
96
盛京幅𢄙廣闊,滿、漢生員,散處千里之內,總屬府學,教官管轄,耳目難周。請令查明居址,撥歸相近,縣學督課,俱應如所請」。從之。
97
又禮部奉。
98
諭㫖:直省拔貢,舊例,十二年題請舉行一次,後因各省學政不能秉公選,取國子監未便照例,請行於雍正元年時特行一次。朕思各州縣每年嵗貢,較其食廩淺深,挨次出貢,內多年力衰邁之人,欲得人材,必須選拔。著各省學政,於科考時照例府學拔取二名縣學拔取一名寧缺,毋濫務取學問優通品行端方才猷可用之才,令其來京,朕將親加考騐,令入國子監肄業。如有學問荒陋、人品不端、才具庸劣者,將學政嚴加議處。嗣後六年選拔一次,國子監屆期題請候㫖。
99
六年,刑部尚書勵廷儀條奏,請除監生考職倩代頂冒之弊得。
100
㫖:各省監生,每於考職之時,或憚於跋涉,或不諳文理,託在京之親戚朋友,代為應考,而本人安坐原籍,濫竊職銜。此等陋習,相沿已久,是以數年來朕特遣大臣専司考職之事,及後訪察知考試之臣,亦只能校閲文藝,不能除假冒之弊,故上年考試後,朕令將一千一百餘人通行引見,彼時伊等自知頂冒情虧,不敢報名引見者九百餘人,俱經降㫖革退,其引見之二百餘人,朕以為皆係正身,又見其中有人材可用者,因揀七十餘人,交部即用,或令外省督撫試用,且有加恩用至知縣、知州等官者。近聞此即用人員,內竟尚有頂冒之人,似此敢於欺罔,可謂愍不畏死者矣。今朕開恩,准其自行出首,若代考得官之人,遵㫖出首,朕酌量寛減其罪,其託人代考者,情罪較輕,若遵㫖出首,但革去監生,不治其罪,倘仍前隠匿不首,一經察出,將與者受者,即行正法,其從前厯來考職監生,有代考得官者,亦照此例行。又
101
敕浙江士子照舊鄉㑹考試。先是,雍正四年,停止浙江鄉㑹考試,至是奉。
102
諭㫖:浙江士習澆薄,朕為世道人心計,不得不嚴加整理。今二年以來,李衛、王國棟先後奏稱:兩浙士子,感朕訓誨之恩,省愆悔過,將舊日澆凌奔競之習,痛自改除,可稱士風丕變前年朕原降㫖:浙人秉性聰慧,既知讀書,必明大義,非如強悍執滯之難於感化者,一經指示,則醒悟亦必最㨗,不出二三載,可以望其自新,今果然矣,明年即屆鄉試之期,浙省士子准其照舊鄉㑹考試,以示朕訓,俗牖民樂聞遷善之至意」。
103
104
敕各省保舉貢生生員,以教職用者,俸滿應陞之時,不得別行陞轉。
105
又禮部奉
106
諭㫖各省,考取拔貢,原欲遴選儒生,以宏教育向來之例,俱於現考。一、二等生員內選拔文行兼優者,但恐作文有一日之短長,而文理平通不列優等者,其人或品行端方、才識練達,足備國家之用,亦未可定。嗣後著各省學政不必拘一、二等之生員,俱准收考酌量試以時務䇿論。其人果有識見才幹,再訪其平日品行端方。即正考未列優等,亦准選拔,則文行兼收,可以昭國家廣攬人材之典。
107
七年,宗人府奏宗學教習期滿之舉人,貢生,請予議,敘得。
108
㫖:「宗學教習於期滿之時,自應加恩議敘,除舉人係應選知縣之員照原議銓選外,其貢生等善於訓課,未必嫻於吏治,若一概用為知縣,不但於吏治無益,而本人不能辦事,致干叅處,亦非所以成全之也。凡各處教習之貢生等,著於期滿之時,該管衙門帶領引見,或用為知縣,或用為教官,候朕頒發諭㫖,因材器使將此通著為例。
109
又奉:
110
諭㫖:考官,専司衡文之任,必須學問明通者,始能鑒別不爽。雍正三年,曽將在京科目出身,應充正副考官之員,通行考試,分別等次,記名,於雍正四年掣籖,命往各省使典試事,今已越三年從前考取人員,其中陞遷外任及告假回籍者甚多,即有在京者。其所學或以日久漸荒,而前此之未曽入選者。今用四年之功,文藝未必無所進益,且陸續新到之員亦復不少,著照雍正三年之例通行考試,俟朕分別記名,以備持衡之任。有不願就試者,亦聽其意。
111
又禮部議:「覆雲貴廣西總督鄂爾泰䟽言:貴州一省原轄十一府、四十州縣,每科鄉試額,取文舉人三十六名,五經二名,武舉二十名,近於四川、湖南兩省內將十三州縣改𨽻貴州赴試人數較多,請増貴州鄉試解額,加中文舉人六名,共四十二名,武舉三名,共二十三名,庶不致人多額少。黔省既經議加,則四川、湖南應行議減,請將四川解額文舉人減四名,武舉人減二名。湖南解額文舉人減二名,武舉人減一名,應如所請」。從之。
112
又奉:
113
諭:「八旗、貢監生員,已經考取小京官筆帖式者,准其與舉子等同與鄉試。
114
又奉
115
諭㫖:各省拔貢聞已陸續來京,伊等既不能應本省之鄉試,則當准其應試北闈,俾得與觀光大典。凡拔貢之有貢單者,俱著該堂官咨送順天府令。其應試再修書,各館內從前有外省生員在館効力者,若情願入塲考試,著取,具同鄉官印結送順天府,亦准入塲。
116
又定漢軍義學肄業子弟,如有文理精通、考繙譯者,不拘閒散,俱准赴吏部考取筆帖式。其文理粗通、弓箭可造者,聽。其在本旗挑補領催兵丁。三年之內,教習勤謹者,將教習人員,分別議敘。
117
又遴選廣東連州生員。
118
欽賜舉人四名。時署廣東巡撫傅泰䟽言:「廣州府理猺同知朱振基於前任連州知州任內、奉祀逆賊呂留。
119
良牌位據連州生員陳錫等合詞呈首。
120
上以連州生員陳錫等深明大義,不為邪說所惑,據實出首,令將今年該州應試完塲之舉子交與該省學。
121
政、秉公遴選學問優長者,賞作舉人,一體㑹試,如今科所取副榜,內有連州生監,亦准作舉人。又奉:
122
諭㫖:大學士、尚書、侍郎、都御史、副都御史各大員有子在京闈及本省鄉試未經中式年二十以上者,著。各舉文理通順可以取中者一人,開送內閣。尋開列大學士蔣廷錫子蔣溥、吏部尚書嵇曾筠子嵇璜、都御史唐執玉子唐少游,吏部左侍郎史貽直子史弈簮、戶部右侍郎王廷揚子王鏐、禮部左侍郎錢以塏子錢鋈、禮部左侍郎鄂爾竒子鄂倫、兵部左侍郎楊汝榖子楊綏,刑部左侍郎繆沅子繆橒,工部右侍郎張大有子張鴻運,侍郎署理倉塲事務凃天相子凃士炳、副都御史王寵子王謝升等具奏。得㫖,俱賜舉人。戶部侍郎劉聲芳子劉俊邦因病未應鄉試,亦准作舉人,一體㑹試。
123
又准八旗叅領處酌派筆帖式行走,凡八旗文移稿案,向由管檔領催繕寫,伊等多係兵丁出身,於滿、漢文理不能通曉,不無草率舛錯之處。經給事中奚徳慎條奏:嗣後八旗監生生員官、學生內有通曉滿、漢文,願在叅領處効力行走者,令該都統等按旗揀選。滿洲每叅領下酌派二員。䝉古、漢軍每叅領下酌派一員,授為貼寫筆帖式辦理一切檔案事件。五年期滿,該旗咨送吏部考試,繙譯取中,後以部院衙門筆帖式補用,應如所請。從之。八年,分派新進士於六部額外主事學習行走。是年,新進士除選拔庶吉士外曹繩柱係現任中書,以六部主事用,其馬丙等五十八名均奉。
124
諭㫖在六部額外主事上學習行走,該部按各部司,分多寡掣籖,分派具奏,三年之後,如能稱職,該部、堂官。
125
題補如不能稱職,該部奏聞。其內若果有才猷出衆,明練政治之員,於一年之後,該堂官將情,由聲明保奏帶領引。
126
見,請
127
㫖此各部行走之員,俱照額外主事之例,給與俸祿。又奉
128
諭㫖:今科外用進士著就伊等本籍地方掣籖派往,交與各該督撫分派藩、臬衙門,令其學習伊等中式之後,原須候選數年始能得官。今著學習三年,委署試用一年,約計四年之後題補實授,與伊等候選之期相仿,而又得學習吏治,較之閒居,豈不大有禆益?此三年內若該地方需用人員,仍著奏請另行揀選,命往不必於新科進士內遷就委用。倘新進士中果有才具出衆,平日熟練吏治,不待學習者,著該督、撫格外委署題補。即於本內聲明,若才具庸常,難以練習吏治。情願改教者,不拘三年之期,准其具題改補。其學習之員,每年公費若干,該督撫於公用銀兩內酌量給與著行文,各督撫知之」。又吏部奉
129
諭㫖:「向來各處鹽政,弊端甚多,難以清理,是以定議於候選知縣內揀選。命往彼時因人員不敷,遂將監生捐職之人亦入於揀選之內,聞有央同鄉官出結而私相饋送者,此風斷不可長,嗣後不必用捐銜之人,著將在部學習及留京之拔貢生,令各堂官擇其為人謹慎、有身家可以辦事者,保送吏部,以備揀選」。
130
又各省選拔生員到京,派大臣秉公考試,分別等次,內有湖北應山縣生員楊可鏡一卷,文理荒踈,經部議照例革去選拔奉。
131
諭㫖楊可鏡乃明臣楊漣之元孫。昔順治四年,楊漣之子楊之易為江南松江府同知,遭提督吳勝兆之叛,捐軀殉難,凜然忠節,此即楊可鏡之曽祖也。朕思楊漣父子兩世忠義,其後嗣子孫若稍能自立,品行無虧,雖文藝不工,亦當格外造就楊可鏡准作選拔,赴國子監肄業,仍著禮部帶領引見。
132
又禮部議覆四川巡撫憲徳䟽言:茂州羌民久列版圖,載糧入冊,與齊民無異,請照例與漢民一體應試科舉出貢卷面,不必分別漢、羌額數,憑文去取,以廣樂育鼓勵之意。應如所請」。從之。
133
九年奉。
134
諭㫖:「看來䝉古旗下人能䝉古話,及能以蒙古字繙譯者甚少,如是相沿日久,䝉古文字并䝉古話,必漸至廢棄。宜令蒙古旗下人,亦照考試滿洲繙譯生員、舉人進士之例,考取䝉古繙譯生員、舉人、進士,在理藩院補用,如有讀習漢書情,願考試文生員舉人進士者,令照常考試,著在别部院補用。如此則䝉古旗下人俱各奮發勤學蒙古文字,並䝉古話,不至廢棄,而理藩院亦收得人之效,著大學士㑹同理藩院議奏遵」。
135
㫖議准八旗䝉古人等,能繙譯滿洲䝉古文字者,照考試滿洲繙譯之例,三年之內,考取秀才二。次舉人一。
136
次進士一次鄉㑹試,與滿洲繙譯合為一闈,滿洲應試舉子在東文塲考試。蒙古應試舉子在西文塲考試,滿洲、䝉古合為一榜,一同張掛,考取秀才,派䝉古學院一員,鄉㑹試各添派蒙古主考官一員,䝉古同考官二員,俱由該衙門咨取。各部院蒙古大臣官員職名,開列具題。
137
欽㸃考取秀才題目,於清字日講四書內,照漢文限三百字為題,繙譯䝉古文一篇,鄉㑹試題目於清字日。
138
講四書內照漢文限三百字為首,題再用清字,奏䟽一道,為次題繙譯䝉古文二篇。謄録試卷,於各衙門善書蒙古字之筆帖式內咨取派用。其監臨、提調、監試等官,於滿洲繙譯科具題。
139
欽㸃毋庸,另派其取中秀才舉人進士額數,令考官挑取中式之卷,並選備卷數本一,并進呈請。
140
㫖欽定考取秀才,於本年十月舉行鄉㑹試,於考試滿洲繙譯,一同舉行。雍正十年壬子科,繙譯鄉試取中。
141
滿洲繙譯舉人十六名。䝉古繙譯舉人二名,定滿洲教習選用例,禮部奉。
142
諭㫖:滿洲教習俱係旗人,並無別項差使,在館充數三載即得一官,爾等當不時稽查,分別優劣。如果教導有方,即當奏聞。其不能稱職者,亦應題叅。今值酌定成例之初,凡教習期滿,作何補用之處,著㑹同大學士等妥議具奏」。尋議:「滿洲教習三年期滿,其行走勤謹教導有成者,列為一等。係舉人以小京官即用貢生生員,以筆帖式,即用已補筆帖式之貢生生員照舉人例,用列為中等者,再留教習。三年,如教導,有成帶領引。
143
見照例咨送選用,不能稱職者,禮部不時查叅」。從之。又吏部奏:「筆帖式例,於繙譯人員內按旗補用,但各旗出缺多寡不同,請嗣後照各部主事例,不論旗分補用得。
144
㫖借缺還缺,易滋弊端,惟是筆帖式一員,係各旗出身之路,若本旗一時無應補之人,即將別旗人員頂補,恐行之日久,漸至人少。嗣後該旗筆帖式缺出,如不得應補之人,帶領二十員,候㫖補授。
145
十一年奉。
146
諭㫖:「雲南、貴州、廣東、廣西、四川、福建六省舉人,赴京㑹試,郵程遙逺,非近省可比朕意,欲於落卷中擇其文尚可觀而人材可用者,添取數人,候㫖録用,以昭朕格外加恩之意。著𫝊諭:主考官於六省試卷遵㫖取中外,其次等可取之卷,不拘數目,秉公選出,俟發榜後,朕另派大臣,㑹同主考官騐㸔人材,更加遴選再六,省下第舉子內除,願與下科㑹,試者不必報名外,若有情願小就,以圖即行録用者,著在禮部報名,一併交與派出之大臣主考官揀選奏聞請㫖。
147
又吏部遵
148
㫖議奏定例,滿洲舉人選用小京官,漢軍舉人選用知縣,從前漢軍舉人,有冒入滿洲額內中式者,以致內
149
用外用任意趨避,嗣後請令各該旗於考試時將應考人員詳加分別開明,咨送順天府。如仍有混行冒考中式者,查出將咨送之該旗都統、佐領等官,交部議處,舉人革退」。從之。
150
十二年,奉
151
諭㫖:鄉試之年,宣化府屬另立旦字號,與奉天府屬夾字號,額數相同,各取中三名。今宣郡人材較前漸盛,又添蔚州一屬,應舉人數加多查夾字號,前已廣額二名,則旦字號應加増中式之數」。下禮部議,定宣、化、旦字號加増中額,一名與夾字號各中四名。
152
十三年奉。
153
諭㫖縣令,為親民之官,關係民生休戚,最為切近。凡選用知縣者,類多舉人進士出身之人,其中才具可觀,克稱厥職者固多,而年老迂踈不諳吏治者,亦復不少。朕念其攻苦寒窻,幸登科目,不忍遽令放廢,於是定以改教之例,每見候選各員,有年老才庸,不稱縣令之任,而苦不自量,仍欲勉強謁選,其意蓋以縣令為榮,希圖僥倖。且以到任之後不能辦事,仍可改補教職無碍於功名,故為茍且姑試之計,殊不思以不能勝任之人冒昧銓選。及到任之後,試看一年半載,再請改教,其間輾轉更換時日已多,事務廢弛之患,有必不能免者。嗣後科目出身之員,若係簡選命往者,到任後不勝縣令之任,准該督撫以教職題請改補。如係月選之員,或年力衰邁,或才識庸愚,即當於未選之先,或臨選之際呈請改教。若不自量度,仍欲銓選知縣該員到任後,著該督撫留心察看。或以才力不及,或以溺職分別題叅,不得奏請改教,以遂其自便之私。如果有為人謹慎、學問優通者,著該督撫將應否改補教職之處,具本聲明送部引見請㫖。
154
禮部議覆福建巡撫盧焯䟽言:「臺灣鄉試士子,向係另編字號額中舉人一名。今臺灣五學人文日盛,請於閩省解額外將臺灣字號,再加中一名,以示鼓勵,應如所請」。從之。
155
是年九月。
156
皇上登極
157
詔増郷㑹中額㑹試額數,俟禮部臨期奏請,廣額外鄉試,大省加三十名,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奉天、宣化各加中一名。廣東商籍亦於民籍外另額取中二名。
158
皇朝文獻通考》卷四十九
URN: ctp:ws164908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