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三十八:奉天府東西距八百六十餘里,南北距一千六百餘里,東至撫順城守界八十餘里,西至寧逺州山海衛界。七百八十里,南至海七百三十里,北至白都訥松花江界八百七十餘里,東南至鴨緑江、朝鮮界五百四十餘里,西南至寧逺州山海衛界七百九十里,東北至吉林界二千四百里,西北至錦州府義州界四百五十里。
3
分野、天文、尾箕、分野、析木之次,建置沿革,禹貢青州之域,虞舜時為營州,周為幽州北境。今府治東南界古朝鮮,而府治則古挹婁也。東北盡屬挹婁,北為扶餘,南近海為沃沮。漢時所置遼東、樂浪、元菟三郡,多屬今府治之東南及朝鮮界內地。唐封渤海,其後●置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即今府治建。瀋、定二州屬定理府。遼初置瀋州興遼軍,後改名瀋州,昭徳軍興,遼陽府及開辰、盧鐡等州,並屬東京道。按遼史地理志,東京道,遼陽府及開州、辰州、盧州、鐡州、興州、崇州、海州、耀州、嬪州、貴徳州、集州、廣州、銀州、同州、咸州、歸州、蘓州、復州,並在今府境內。金仍為瀋州,與遼陽府及澄、盖、貴徳等州並屬東京路,按金史地理志,東京路遼陽府及澄州、貴徳州、盖州、復州並在今府境內。元省州縣置瀋陽路。元史地理志:元初平遼東髙麗國,麟州神騎都領洪福源引衆来歸,授髙麗軍民萬户,徙降民散居遼陽。瀋州,初創城郭,置司存,僑居遼陽故城,中統二年,改為安撫髙麗軍民總管府,及髙麗舉國內附,四年,又以質子綧為安撫髙麗軍民總管,分領二千餘户理瀋州。元貞二年,併兩司為瀋州等路總管府,仍治遼陽故城,與遼陽路並●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明洪武二十年,置瀋陽中衛,與定遼中左右前後等十三衛,俱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都司治遼陽所領定遼中左右前後東寜海州、盖州、復州、金州、鐡嶺三萬,遼海十三衛及安樂自在二州,俱在今府境內。
4
本朝天命十年。
5
太祖髙皇帝自遼陽遷都於此,升為盛京。順治十五年,設奉天府,置府尹。領州二,縣六。錦州、府、州、縣皆●焉。
6
承徳縣附郭東西距一百八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撫順界八十餘里,西至錦州府廣寕縣界一百里,南至遼陽州界六十里,北至鐵嶺縣界七十里,東南至遼陽州界八十五里,西南至遼陽州界七十五里,東北至鐵嶺縣界八十里,西北至鐵嶺縣界九十里。秦以前,肅慎氏地,漢、晉迄唐屬挹婁國,睿宗時屬渤海。大氐置瀋州,轄於定理府。遼置興遼軍,後改昭徳軍,更置三河縣,又改樂郊金時為瀋州。治元初,於瀋州地置安撫髙麗軍民總管,尋改瀋陽路。明洪武中置瀋陽中,衛●遼東都指揮使司。順本朝建都,尊為縣。盛京,順治十四年設奉天府, 治三年設承徳 為首邑。瀋按唐書渤海傳,以挹婁故地為定理府。遼史云 州本挹婁國地,渤海建瀋州,二說正合。通志古蹟,載承徳有奥婁河。注云:輿婁即挹婁,今之承徳實遼瀋州。其為古挹婁無疑。遼陽州在府南一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三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四十里,東至鳯凰城界七十五里,西至牛莊城界六十里,南至海城縣界八十里,北至承徳縣界六十里,東南至鳯凰城界六十里,西南至牛莊城界六十里,東北至承徳縣界六十里,西北至承徳縣界七十八里。秦置遼東郡,漢置襄平縣,為遼東郡治,後漢因之。晋為遼東國治,大興初為慕容廆所㩀,後燕時地入髙句麗,後魏至隋俱屬髙句麗為遼東城。唐貞觀十九年征髙麗,克遼東城,以其地為遼州。上元三年,移置安東都䕶府於此,後徙廢。遼神册四年建東平郡,天顯三年升為南京,十三年改曰東京,置遼陽府,復置遼陽縣為府治,金因之。元初置東京總管府。至元二十四年立遼陽等處行中書省。二十五年,改東京為遼陽路,以遼陽縣為路治。明洪武四年置定遼都衛,八年,改遼東都指揮使司領衛二十五川二都司所治,為定遼左、右、前、後四衛。東寧衛自在州中左二千戸所左右前後四千衛所。 本朝順治十年設遼陽府,領遼陽、海城二縣。十五年,罷府為遼陽縣,康熈四年改為遼陽州,屬奉天府。海城縣在府南二百四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一百二十里,東至鳯凰城界九十里,西至錦州府廣寧縣界六十里,南至盖平縣界六卞里,北至遼陽州界六十里,東南至盖平縣界六十里,西南盖平平縣界八十里,東北至遼陽州界八十里,西北至遼陽州界六十五里。周、秦屬朝鮮,漢屬元菟,後改屬樂浪。東漢置都尉以封沃沮,魏屬牟州。晉及隋屬髙句驪,唐平髙麗屬盖州。入渤海為南京南海府,統沃晴、椒三州六郡。遼置海州南海軍,尋置臨溟縣為州治。金改澄州。元省州縣,屬遼陽路。明洪武中,於故海州臨溟地置海州衛●遼東都指揮使司 。本朝順治十年改海城縣,●遼陽府,十五年改●奉天在。按遼志云海州本沃沮國地,後漢書云東沃沮 髙句驪盖馬大山之東。通志云:盖平,古盖牟城。漢書髙句驪有盖馬大山。地理志西盖馬屬元菟,唐之盖牟城即漢之西。盖馬考今海城西南隅至盖平八十里,盖平為古盖馬,海城為古沃沮,則知海城果為盖平東北境也。且通志云海城有有沙卑城,髙麗置,故沃沮地也。又云:渤海南京叠石為城,幅員九里,渤海大氏所建在金海城縣界。㩀唐書:渤海●以沃沮故地為南京南海府尤可騐也。盖平縣,在府南三百六十里,東西距一百六十五里,南北距一百四十五里,東至岫巖城守所轄界一百一十里,西至海十五里,南至復州界九十里,北至海城縣界五十五里,東南至復州界二百四十里,西南至海九十里,東北至海城縣界八十里,西北至海城縣界六十里。周屬朝鮮,秦時為燕人衛滿所㩀。漢時元菟,魏屬平州。晋及隋屬髙句驪為盖牟城。唐征髙麗,取其地置盖州,後入渤海,仍置盖州,又改辰州。遼以通辰韓陞辰州為奉國軍,金章宗時改為辰州遼海軍,六年改為盖州。奉國軍,元初為盖州路,至元六年併為東京支郡,後為遼陽路。明洪武九年改置盖州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本朝康熈三年置盖平縣,屬奉天府。北按新唐書引賈耽言盖牟城在安東都䕶府東, 府即今遼陽州,㨿此則今盖平,似非古盖牟也。考唐書,太宗征髙麗,取盖牟城置盖州。由是渤海改葢州為辰州,改唐之盖州也。遼陞辰州為奉國軍,陞海之辰州也也。辰州既為今盖平,則盖平必為古盖牟矣。若如賈耽所言,遼陽乃漢遼東郡也。㩀通志盖平於漢屬元菟,而古蹟所載王莽元菟亭正在盖平境內,則其不為唐之安東都䕶府也,亦信而有微矣。開原縣在府東北二百里,東西距一百四十里,南北距五十五里,東至吉林界七十里,西至廣寧縣界七十里,南至鐡嶺縣界五十里,北至邉界五里,東南至鐡嶺縣界六十五里。又東南至守所轄至十興京界一百四十五里,西南至城守所,轄界六 五里,又西南至承徳縣界一百二十五里,東北至威逺堡門吉林界三十里,西北至邉界五里。唐,虞息慎氏地。啇,周及秦肅慎氏地,漢屬扶餘界,至隋因之。唐置黑水州都督府,後渤海取扶餘地為扶餘府,尋為龍泉府。遼屬龍州,今㑹寧府地。元初設開元萬户府,至元中改開元路,明洪武間改元為原,後癈開元路,置三萬衛,永樂中,於城內置安樂。自在二州屬東都都指揮使司。 本朝康熈三年設開原縣。●奉天府志。按故三萬衛在今開原城內,明初置也。明一統 云,古開原城在三萬衛西門外,金末元擒其將布薩鄂諾,於此置萬户府,由今開原,以知明三萬衛由三萬衛,以知古開元城可知。改元為原,非二地明矣。後漢書挹婁在扶餘東,今鐡嶺西北正界開原開原為古扶餘鐡嶺,為古挹婁也。若金遼志所載咸平在開原北。考咸平實今鐡嶺縣北,其說非是。 布薩鄂諾,舊作蒲鮮萬奴,今改鐡嶺縣,在府北一百三十里,東西距一百九十里,南北距八十里,東至開原城守界一百二十里,西至錦州府廣寧縣界七十里,南至承徳縣界六十里,北至開原縣界二十里,東南至承徳縣界五十里,西南至承徳、廣寧二縣,接界六十里,東北至開原城守界三十里,西北至開原縣界五十里。唐虞息慎氏地,周秦肅慎氏地,漢晋挹婁婁,隋屬越喜,唐渤海取越喜地,改富州屬懷逺府。遼改銀州富國軍領延津、新興、永平三縣。金改新興縣,屬咸平府,元省縣仍●咸平,明洪武中改鐡嶺衛。初二十一年衛治在古鐡嶺城,二十六年徙置於此,實銀州故地,仍名鐡嶺衛,領中左、右三千戸所屬遼東都指揮使司銀,本朝康熈三年設鐡嶺縣。●奉天府 按遼志, 州本渤海富州,新興本故越喜地,今鐡嶺即遼之新興,古越喜國也。通志云:渤海取越喜,改富州。遼改銀州富國軍,富國軍實因渤海富州得名矣。承徳、鐡嶺在晋以前,同屬挹婁。及隋、唐初,今鐡嶺地又屬越喜耳。考挹婁故城在今鐡嶺南六十里,若明志徙鐡嶺衛置故嚚州地,又銀之訛也。復州。在府南五百四十里,東西距三百七十里,南北距一百八十里,東至岫巖㕔界一百八十里,西至海四十里,南至寧海縣界九十里,北至盖平縣界九十里,東至岫巖㕔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海九十里,東北至盖平縣界一百三十里,西北至海四十里。周、秦為朝鮮地,漢屬元菟,魏屬平州。晋至隋屬髙句驪,遼置復州懷徳軍,領永寧、徳勝二縣。●,東京金領永康、化成二縣,元屬盖州,後入遼陽路。明洪武中,設復州衛●遼東都指揮使司復國,初裁衛改●盖平。雍正五年,設復州通判,轄 金二州境,十二年陞為州。●奉天府。南按復州,魏屬平州,元屬盖州,其地尚在。今盖平 盖平於漢屬元菟郡,則知復州必元莬地也。寧海縣在府南七百二十里,東西距二百一十里,南北距一百三十里,東至岫巖城界一百八十里,西至海三里,南至海三十里,北至復州界一百里,東南至海八十里,西南至海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復州界一百十五里,西北至海三十里。周,秦朝鮮地,漢屬元菟,晉至隋屬髙句驪。唐平髙麗,初置金州,後入渤海,屬杉盧郡。遼為蘓州安復軍,興宗置,領来蘓、懐化二縣。金皇統三年降為化成縣,屬復州,貞祐四年陞為金州,興定二年陞為防禦。元初屬盖州路,後併遼陽。明改金州衛,領中左千戶所城。本朝初●海城,康熈三年改●盖平,二十年設 守章京,雍正五年設金州巡檢,屬復州通判,十二年置寧海縣。●,奉天府也。按通志,今寧海有唐金州城。明一統志云:唐置 可知。唐金州即今寧海縣,無疑矣。考唐安東府於漢屬遼東,金州於漢屬元菟,此又漢元菟地也岫巖城,在府南四百二十里,東西距一百五十里,南北距三百三十里,東至鳯凰城界六十里,西至盖平縣界九十里,南至海界一百一十里,北至遼陽州一百五十里,東南至鳯凰城洋河口界一百五十里,西南至熊岳界二百四十里,東北至遼陽分水嶺界一百八十里,西北至海城縣界一百四十里。周本朝鮮地,至秦屬濊,漢屬元菟,晋屬平州,隋屬髙麗盖州地。唐平髙麗,屬安東都䕶府。渤海大氏㨿之為東京龍原府地。遼屬東京道。金明昌初置秀巖縣,屬東京,元屬遼陽路。明,鳯凰城界內地防,本朝初屬盖平縣。康熈二十六年設城守尉,駐 。乾隆三十七年設通判管理。四十一年,以岫巖通判兼轄鳯凰城,各添設巡檢一員。鳯凰城。在府東南四百二十餘里。東西距四百二十里,南北距五百二十里。東至鴨綠江朝鮮界二,北至百二十里,西至葢平縣界二百里,南至海二百里。百興京界三百二十里。東南至鎮江堡朝鮮界一 二十里,西南至寧海縣界四百五里,東北至興京界二百五里,西北至牛莊城守界三百里。周本濊貊地,至秦屬朝鮮,漢屬元菟。晋●平州,隋屬髙麗慶州地。唐平髙麗屬安東都䕶,後渤海大氏㩀之為東京龍原府,遼初廢。聖宗開泰三年改為開封府開逺軍,尋改開州。鎮國軍屬東京,金為石城縣地,元屬東寧路,明為鳯凰城堡,設兵鎮守。 本朝天聰八年,設官兵於通逺堡,崇徳三年移此鎮守。乾隆四十一年添設巡檢分理。
7
形勢遼東,根本之地,依山負海,其險足恃《金史》。地實要衝,東北一都㑹元和、滄海、朝宗、白山、拱峙、渾河、遼水,遮帶西南,黑水混同,襟環東北《通志》
8
風俗,遼東地廣,箕子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民不相盜,無門戶之閉,婦子貞信可貴㢤,仁賢之化也」。漢書地理志:性悍果,善騎射,《元志》:性樸實,氣剛健,習禮讓,敦詩書。《通志》
9
城池、奉天府城即詳盛京城 見前、遼陽州城即故都司城,明洪武五年築,周十六里有竒門,六十六年展築東城一里,其北又附築土城,永樂十四年復改築北城,南北一里,東西四里門合於南城,共周二十四里三百里八十五歩,門九 ,本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海城縣城舊土城周六里有竒門四,濠廣三丈五尺,明洪武九年甃築後毁,本朝天命八年,即舊城東南隅建新城,周二里一百七十六歩門,五縣治仍設于舊城內,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葢平縣城周七里有竒門,三濠廣一丈八尺,明洪武中因舊修築、開原縣城周十三里、二十歩門四,濠廣四丈。明洪武二十二年,因舊址修築,本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鐡嶺縣城周四里有竒門。四:本遼金時銀州故城,明洪武二十一年置衛於今縣東南五百里古鐡嶺城接髙麗界,二十六年徙治於此, 本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復州城周四里有竒,東南北門三。明洪武十五年,因舊修築。四,本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 ,十三年重修寧海縣城即故金州衛城,明洪武初修築,周五里二百十六歩,門四,濠廣六丈五尺, 本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岫巖城周四百里有竒。東南二門,乾隆四十三年因舊址重修、鳯凰周三里八十歩南一門,其地相近,有鳯凰山,明成化十七年,朝鮮使臣還國,道經山下,遇掠,奏乞於舊路南別開一路,以便往還,因築此城,朝康熈、雍正年間屢修,乾隆四十三年重修。 學校奉天府學,在府治東南,增本朝天聰八年、建康熈三十二年 修府學額進十三名。滿洲䝉古額進十一名,漢軍額進八名,左翼學在城內東南隅,右翼學在金銀庫西,均於康熈二十年建。又宗室、學覺、羅學俱在天佑門外,乾隆二年建。遼陽州學在州治東南,本廢都司學舊基,明洪武十四年建,後廢名,本朝康熈十二年重建,額進五海城縣學在新城內厝石山陽舊址縣治西南隅,順治十一年建,雍正五年改建於此額,進五名蓋平縣學在縣城內東南隅,康熈十一年建於城西北隅,五十四年始移建於此,額進三名,開原縣學在縣城內東南隅,康熈四年建,舊在縣治北,有元大徳,二年加封大成文宣王廟碑,明設三萬學址。本朝順治初,因舊 重修額進二名,鐡嶺縣學在縣城內東南隅,康熈三十七年建額進二名、復州學在州城內東南隅,雍正十二年建,乾隆十二年増建學,署額進五名、寧海縣學乾隆十八年建額,進四名、瀋陽書院在徳勝門內,乾隆七年建,三十一年給膏火。又舊有萃升書院,在府尹署東。又遼陽州有遼左、遼右二書院,明●治中樊祉建習武書院,嘉靖中御史胡文舉建,皆廢。鐡嶺縣有銀岡書院,在縣治南,御史郝浴建。
10
户口見在人丁三十九萬七百十四名口
11
田賦民田一百九十六萬五百五十六畝零額徴地丁銀五萬二千八百八十九兩零米二萬九千六百二十三石六斗零九八旗田畝共四百八十萬四千九百 十三日零
12
山川
13
天柱山在承徳縣東二十里
14
福陵在焉,近則渾河環於前輝,山興隆嶺峙於後逺則發 源長白俯臨滄海,洵王氣所鍾也。順治十六年,封方澤。 山曰 天柱山從祀
15
隆業山在承徳縣西十里
16
昭陵在焉,自城東北疊巘,層巒至此,而寛平宏敞,有包羅 ,萬象統御八方之勢,遼水右迴渾河,左遶輪□葱欎、永固丕基,順治十六年,封山曰運山, 天柱山同從祀。 隆業與 
17
方澤 鶯落山在承徳縣東九十里,相近有銅喇叭臺、鋴鈸山、八角山、嘉班山、在承徳縣東一百十里,其東五里有扎克丹山,又東五里有徳庫山, 嘉班,舊作甲邦,今改。扎克丹國語松也。四臺山,在承徳縣東一百二十里。又東有幹爾達山、前山城山長山。在承徳縣西一百里。又十方寺山在縣西北九十里●山,在承徳縣南五十里,其南有雙臺子、東山口、煙寵、紅寶石諸山麥子山。在承徳縣東南二十五里。又東南五里有黃山,相近有孤頭山。古塔山,在承徳縣東南四十里,山上有城,週圍二里半。東南二門,塔一座。又架板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其東又有岡丈山。又歪頭山,山上有城,週圍一百九十五歩,東南二門。 小尖山在承徳縣東南五十里,其南有盤頭、龍鬚諸嶺、望女兒、髙素屯、三槐石、香爐、●箕、馬兒諸山。又東南有前山臺、大寕臺、康寕臺、老虎臺、䃳子寺、金牛兒、大●寨、山城寨諸山、輝山在承徳縣東北四十里,層巒疊嶂,為諸山之冠,山出白土,可以代灰,俗亦名灰山。又水田山在縣東北五十里。華表山在遼陽州東六十里,因丁令威化鶴得名,俗呼一擔山,又名橫山。又官馬山在州東七十里。本溪湖山在遼陽州東一百二十里,峯巒●抱,多産煤鐡、石門山在遼陽州南四十里舊有石門砦,明萬厯中,李如松救朝鮮,道出於此,相近有南陽寺、響山、平安寺、鳯凰闗門諸山千山在遼陽州南六十里,世傳:唐征髙麗,駐蹕於此,竒峯疊聳,峭壁嵯峨,上有租越、龍泉、香巖,中㑹大安五寺蓮花、月芽、獅子、彌勒、净瓶、缽盂、海螺㴾、瓊松苔、上夹下夹、筆架等峯、臥象、獻寳、鵓鴿、三臺、太極、煉魔、鸚哥、三石石佛片石、花巖、三巖、振衣岡、松石屏羅、漢洞石洞、玉皇閣、萬佛閣、濯纓泉、松門、雙井、西湖井、歇凉亭、仙人臺、仙人奕棋、石枰諸勝蹟,沙河發源於此。聖祖東巡有詩。乾隆八年,御製入千山。
18
皇上東巡,有詩,十九年,有御製望千山御製,欲遊千山,復不果詩。四十三年,有御製寄千山詩通明山在遼陽州南七十里,山多洞穴,俗名窟籠山、八谷寨山在遼陽州南八十五里、晾甲山在遼陽州東南五十五里,相傳唐太宗征髙麗時,駐師於此、浪子山在遼陽河南六十里,相近有髙峰寺,峆崉寺報以寺香山諸山,又有逹喇河山、麻蝸山、首山,在遼陽州西南十十里連海城縣界,一名手山,又名駐蹕山。魏志:景初二年,司馬懿征公孫淵軍至遼東,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長數十丈,從首山東北,墜襄平城東南。遼史地理志:遼陽府有駐蹕山,唐太宗征髙麗,駐蹕其嶺,數日,勒石記功焉。俗稱手山山巔平石之上有掌指之狀,泉出其中,取之不竭。 按舊唐書,貞觀十九年,太宗親征髙麗,破遼東城,䧏白崖,進攻安市城,髙麗傉薩、髙延壽、髙恵直率衆十五萬來援,太宗自山而下,引軍臨之,城大潰,延夀●直皆䧏,因名所幸山為駐蹕山,命中書侍郎許敬宗為文,勒石以記其功,是駐蹕山在安市,不當近傍。遼城,遼史所言,與唐書又合。方輿紀要謂益州衛東分水嶺諸山,即唐太宗駐蹕䖏也。麥山在遼陽州西南二十五里,又有小陵、㟳山、遼郊、圖門諸山、石城山在遼陽州東北五十七里,上有古石城,相傳即髙麗白崖城,唐置巖州於此。又有巖爐、石嘴寺、韓家䃳、黒鷹臺、石灰窑、摩旗、半䃳、鷄冠諸山厝石山在海城縣新城內,山西有潭,相傳龍潛,其下雖風雨晦㝠,水中常有月形南:雙山在海城縣東四里。又北雙山在縣東北五里東水泉山在海城縣東十里。又石羊山在縣東二十三里。又有穆察、鷹窩諸山、馬方屯山在海城縣東三十三里。其東有朝陽嶺、小米寨山。南水泉山在海城縣南二十五里,有水西流為八里河、瓔珞山在海城縣南四十里,相近有佛溝、石柱諸山、麻崖山在海城縣北二十里,相近有栁河山。又駱駝山在縣北三十七里。鐵石山在縣北三十八里鞍山在海城縣北六十里,上有洞深䆳莫測攔河山在海城縣東南八里,一名狼虎山,又名爛柯山、繡嶺山在海城縣東南十一里,上有三泉,色白味甚甘。又南有瀛城山白山在海城縣東南二十里,俗呼勒馬峪、三角山在海城縣東南三十里。又金塔山在縣東南四十里,上有金塔寺蓋山在海城縣東南五十里,上有小堡,相近。有鷹首山皇泉山在海城縣東南五十二里,上有聖泉寺,相近有斜文寨山、鵓鴿山在海城縣東南五十二里,上有城,內有古井。其西有山名姑嫂山,上亦有城山城山在海城縣東南五十里。又南二里有雲泉山蟒溝山在海城縣東六十五里,接髙麗館山。其東南七十五里有海留般山、松●山在海城縣東南八十一里黒山在海城縣東南八十三里唐㡌山在海城縣東南一百里,相近有弟兄山白沙山在海城縣東南一百十里,相近有砥柱、蘑菰、香爐諸山。又●峒山在縣東南百五十里,赤崖山在縣東南百九十里魚山在海城縣西南五里,一名迎駕山,俗訛為寗家山平項山在海城縣西南十里,上有積水不涸,俗名浴盆山,唐太宗曽駐蹕於此,一名車駕山,又曰唐望山。又西南有塔山、妙山、靈暉、老虎、降龍、雪梨諸山闗山在海城縣西南六十五里,俗呼觀馬山,又曰闗門山聖水山在海城縣西南七十里,有水,西流為淤泥河、述真山在海城縣西南七十里、大孤山在海城縣西南八十里。又西南有小孤山,入蓋平縣界大●山在海城縣東北四十里,相近有附馬營山、白谷山在蓋平縣東十里,相近有張郎寨、王寶諸山、方家山在盖平縣東二十三里、大黄寨山在盖平縣東五十里、哈達山在蓋平縣東一百里,清河發源於此、白浪山在蓋平縣西十里。又清風山在縣西十五里清凉山在盖平縣南二十六里。又饅頭山在縣南五十十里棚山在盖平縣南八十里,上有石棚可容數人故名。又鐵塲山在縣南九十里野孤山在盖平縣北二里。又北五里有觀家山、博羅山在盖平縣北三十里,又北十里有碭石山竈突山在蓋平縣東南二十里華山環統中有孤峯特起,若竈突然,故名鴈窩山在蓋平縣東南三十里,上有髙麗城、赤山在蓋平縣東南一百里,日入山有赤光,故名相近。有閻家閘、梨兎諸山布霧山在蓋平縣東南一百四十里,其山最髙,常有云霧,其在上畢里河發源於此,俗呼歩歩山。鷄冠山在蓋平縣東南一百五十五里,沙河發源於此蓮花山在蓋平縣東縣一百八十一里,上有天門石室,羣峯疊翠,秀若芙蓉,俗呼蓉華山。伴仙山在蓋平縣西南十五里。通志:明天順中,有道士號□花老人居此修煉,數年乗鶴而去,故名。望海山在蓋平縣西南三十五里,其山傍海。遼史:熊岳山即此山之西,又有望海䑓山聖井山在蓋平縣西南四十里,上有石穴,濶深尺許,其水常滿,汲之不竭火石山在蓋平西南五十里里,冷水河發源於此官㡌山在蓋平縣東北三里䂖城山在蓋平縣西南十三里。唐征,髙麗土人於此避兵相傳:石城內龍潭朔夜見月、花兒山在蓋平縣東北三十里,相傳:上有樹一株,髙丈餘,逺近望之,大小如一,不知何名開小白花,其葉凌冬不凋,犯者輙病,土人神之盤山在蓋平縣東北八十里、平山在蓋平縣西北四十三里,明置三萬衛鹽埸百戶所于此、塔山在開原縣東二十五里、臺子山在開原縣城南十五里,東起史家堡,西至清水溝南及□水、閻王鼻山在開原縣東南十五里,㫁崖陡絶清流下,瀬中有紆徑,可通車馬,蓮花洎山在開原縣東南四十里,山下有泊,夏日蓮花最盛,喜鵲溝山在開原縣南五十里,相近又有聶家溝、范家、照壁、黃頂諸山黒背山在開原縣東縣百十里。相近有東闗門、西闗門山、大黄山在開原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又東南十里有小黄山拐磨子山在開原縣東南一百九十五里,碩賔河發源於此、英莪口山在開原縣東南二百十里、威逺堡山在開原縣東北三十里、龍首山、在鐡嶺縣東二里舊有龍王廟、小棗山。在鐡嶺縣東十里,其南有東塔山白翎山。在鐡嶺縣東二十里。又有䯼䯻陝、西臺諸山在縣東三十里。馬兒鵝脖諸山在縣東三十五里雙山在鐡嶺縣東五十里,相近有光山、仙人洞山、雙頂山在鐡嶺縣東九十七里,相近有黒山,黒皆闗門,黒䃳子,後石䃳子、虎頭、松頂諸山老古洞山在鐡嶺縣東一百二里山石黄赤巉,巖中有洞洞口有廟、小波羅紅山、在鐡嶺縣東一百五十里,相近有大波羅紅山,又有彎嶺、背石、猴兒諸山、刁蹕山,在鐡嶺縣西七十里,俗呼貂皮山。明統志:在三萬衛西南一百五十里。遼河西岸、蛇山、在鐡嶺縣西一百五里。其北又有察漢齊老山香山。在鐡嶺縣南二十里王家林山,在鐡嶺縣南五十六里。懿路河發源於此相近,有小平、趙指揮、烟臺諸山。駐蹕山,在鐡嶺縣東南二里,聖駕駐蹕,本朝康熈十年 於此故名。㡌峰山在鐡嶺縣東南十五里,亦名㡌兒山、大青山在鐡嶺縣東南四十里,相近有水口、朝陽洞山、大寳山在鐵嶺縣東南五十三里,遼志
19
貴徳州有大寳山即此,其北又有小寳山。老鸛臺山,在鐡嶺縣東南六十里,相近有龍潭口、氷窪、衷獃溝子、老鸛臺諸山。松獻陽山在鐡嶺縣東南六十三里。龍灣頂山,在鐡嶺縣東南七十里。相近有當舖柝子街、葉兒星、孫家寨、富爾哈牤牛背諸山嘉穆瑚山在鐵嶺東南一百二十五里里,范河發源於此。又范河東山在縣西南三十里,上有古塔,下有仙洞。盤道山,在鐡嶺縣東南二百里小豬兒山,在鐡嶺縣西南五十五里,一名黄山。又大豬兒山在縣南五十裏。碩倫山在鐡嶺縣西北十里。又科昂河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保山在鐡嶺縣西北三十里,遼河西岸東屏山,在復州東十里里 。按明統志有明山在復州衛東十里。元志有明王山在遼陽東三十里,謂髙句麗王之子曰東明●,其上以地考之,疑即此山,今復州東諸山無明山之名。且遼東三十里謂髙復州之地,縣志又疑今東屏山即明山,遂列東明王墓於陵墓內,皆非也。遼志云遼陽府有明王山,蓋必與遼陽相近,古今異名不可考矣。鈀犁山在復州東五十里,欒古河發源於此。太白山在復州東一百里刺榆山在復州東三十里、欒古山在復州南六十里碧山在復州北五里,又名黒山、五十寨山在復州北七十里、花山在復州北八十里鉛鑛山在復州北九十里。北汎口山。在復州西南三十里。又南汎口山在州西南六十里。大龍口山在復州東北五十里。又有小龍口山徳哩山在復州東北八十里,上有利嬴城、安博羅山在復州東北一百二十里,復州河發源於此。。西屏山在復州西北二十里、駱駝山在復州西北五十里,窰河發源於此。蕭家山在寜海縣東四里,泉水河發源於此大黑山在寜海縣東十里,上有古城,相傳唐太宗駐蹕䖏小沙河,發源於此。又唐凰山亦在縣東十里。豹山在寜海縣東八十里,亦名豹山島。又城子山在縣東九十里。平山,在寜海縣北十里。又龍鳯口山在縣西四十里小黑山,在寜海縣北六十里,駱駝、澄沙二河俱發源於此。狼虎山在寜海縣北一百二十里又五里夏家河發源於此三十里鞍子山,在寜海縣西南四十里里,夏家河發源於此。圍屏山,在寜海縣西南六十八里沙河口,河發源於此。金龍山在寜海縣西南七十里,泥河發源於此、棗羊山。在寜海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又鹽塲口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新旅順山肩子石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五里。黄金山在寜海縣西南百二十七里。唐書作「金山。榮州都督髙侃被圍,薛仁貴救之,戰於金山,即此。鐡山在寧海縣西南一百五十里,亦曰鐡山島,為濱海要地。又有鐡山,在鳯凰地西南二百三十五里。石門口山在寧海縣東北十里鸛山,在寧海縣東北一百二十里,沙河發源於此。大北山在寜海縣東北一百三十里,望簪、清水二河俱發源於此。、獨山在寧海縣東北一百五十里,相近有望海臺山伊拉塔山在寧海縣東北一百八十里,歸服堡河發源於此。臺暉山在寕海縣東北三百四十里。又東有官架、萬木二山。梯子山在岫巖城東六十里闗門山在岫巖城東八十里,送子山。在岫巖城西三十里。又駱駝山在城西六十里。木魚山在城西九十里。墨山在岫巖城南一百里全龍山在岫巖城南一百里,又靴㡌山在南一百三十里。、磨盤山岫巖城南一百三十五里。又木耳山在城南一百八十里。一面山在岫巖城東南七十里。又圍屏,在城東南一百二十里。小孤山在岫巖城東南一百三十里。又大孤山在城東南一百四十里。有水流,自山西流,水曰赫圖河。蓉華山在岫巖城西九十里,其北曰雪梅山雞冠山在岫巖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又西一面山,在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又荷花山在城西南一百七十里。又老黒山在城西南一百八十里。闗家山,在岫巖城西南一百九十里。又拉子山在城西南一百九十里。明陽山在岫巖城西南二百二十里尖山在岫巖城二百六十里,窟窿山在岫城城東北八十里。、弟兄山在岫巖城西北九十里,南接青山口牛心山在岫巖西北北一百五十里小横山在鳯凰城西八里。又大橫山在城西五十里。青良山在鳯凰城西九十里鵰鶚山在鳯凰城南八十里。又長山在城南一百里。額林山在鳯凰城南一百三十五里,龍頭河發源於此。薩馬吉山在鳯凰城北八十五里,一名三鳴山、青雲山在鳯凰城北二百九十里,一名平頂山。明統志:平頂山在都司城東一百里,山周三十里,其頂平敞可耕稼,有泉湧出,以石甃之,其中有魚。鳯凰山在鳯凰城東南五里。明統志:在都司城東三百六十里,上有壘石,右城可容十萬衆。唐太宗征髙麗,嘗駐蹕于此。未按唐書,太宗自安市班師 嘗至此。㡌盔山在鳯凰城西南五十里,六道河發源於此鵏立山在鳯凰城西南一百五里,又西南有松子、砥塔二山、龍鳯臺山在鳯凰城西南一十里,明統志作「龍鳯山,謂大蟲江發源於此連山在鳯凰城西北一百四十里、小黒山,在鳯凰城西北一百九十里,細河發源於此。又,大黑山在城西北二百七里,里拉們河發源於此。寒坡嶺,在承徳縣北六十里漢兒嶺,在承徳縣東南九十里。又王千戸嶺在縣東南九十二里,偏嶺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興隆嶺在承徳縣東北三十里天柱山之後、石灰嶺在遼陽州東南三十里。通志:名灰嶺大石門嶺,在遼陽州東南三十五里,下有潄石泉,又東南五里有小石門嶺。曹千戸嶺,在遼陽州東北八十里,栁河發源於此。又,廟兒嶺在州東北六十里十里,河發源於此。分水嶺,有四:一在海城縣東八十里。明統志云:在蓋州衛東一百四十里,綿亙數百里,山下有泉,東西分流,故名。今在海城縣界內,名東分水嶺,綿亙斷續,東南入蓋平境,一在海城縣東南九十五里,今名南分水嶺。有水西流為楊栁河,蓋平五重河發源於此,一在鐡嶺縣東南一百八十里,開原碩賔河及鐡嶺縣柴河俱發源於此,一在鳯凰城西北一百三十五里響水河通逺堡河,俱發源於此。穆察嶺在海城縣東二十五里缸窑嶺在海城縣東南三十五里,出紅白土可陶琉璃瓦、寒蒲嶺在海城縣西南五十里,峡河發源於此猪窩嶺,在海城縣東北五十四里鐡塔嶺在蓋平縣東五里,相傳有有鐡塔飛去,今以為之。石門嶺在盖平縣東五十五里,明設闗於此。、七盤嶺在盖平縣東七十五里。猫兒嶺在蓋平縣東一百六十里,石佛溝河、畢里河俱發源河此。鳴珂嶺、在盖平縣南三十里。通志一名沙報臺。青石嶺在盖平縣北十里、陽闗嶺在蓋平縣東南三十里,上有髙麗城、滚馬嶺在盖平縣東南五十五里,南沙河發源於此、哈什瑪嶺在鐡嶺縣東南一百四十里,老古洞河發源於此、復嶺在復州北三里、欒古嶺在海寧縣北一百十五里、藍姑嶺在岫巖城西九十里、雙塔嶺在岫巖城南一百二十里、猫兒嶺在岫巖城西南九十里、奈磨嶺在鳯凰城北一百六十九里,三汉子河發源於此、摩天嶺在鳯凰城西北一百七十里,一名髙嶺、狗兒嶺在鳯凰城西北二百七十里,有湯泉,浴沭狗兒湯浴,此能除疾也、天馬峯在海城縣南七十里、松山堡峯,在開原縣南四十五里。通志即松山堡在哈逹城南四十五里,沙河發源於此。薩哈亷峯在鐡嶺縣東南六十五里、湯岡在海城縣北四十五里。沙河有溫泉、黃龍岡,在開原縣北三里,山勢芊綿,委蛇起伏,東連巨嶺,西抵邉河,儼如臥龍之狀。今岡挿栁為邉,以限內外,謂之新邉。通志即古黃龍塞。唐書契丹傳:潢水之南,黃龍之北。遼史:上京北帶潢水,南控黄龍,並其䖏。唐時置黃龍戍,今謂之黃龍岡黄泥岡在開原縣東南四十里、片石崖在盖平縣東南二十里有石獨立、老堂峪,在承徳縣東南五十八里。又東南有蘭家峪郝家峪在承徳縣東南一百二十七里、梨花峪在遼陽州南五十五里莫峪在遼陽州南七十五里。又黒峪在州南八十里、羊刺峪在海城縣東南六十里,連雲峪在盖平縣東四十三里、蘓子峪在盖平縣南八十五里,熊岳河發源於此氷峪在盖平縣東南一百八十里、窩集峪在鐡嶺縣東南七十里、老虎峪在城西北北六十里十里,奪獐峪在岫巖城北一百五十里。桑皮峪在城西北六十里、桃樹峪在鳯凰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通即即草河。哈達草河發源於此、羅陀洞在遼陽州東二十五里,遼志昔有髙羅陀者修行於此,因名上有懸崖。望海●,在寜海縣東北六十里地髙,可駐兵千餘。明洪武初,都督耿忠築堡其上,以傋倭寇,至必先經此濵海咽喉地也。永樂十七年,總兵劉江復増築之後,倭寇至江,設伏於此,盡殱其衆。連雲島在盖平縣四十五里,明設闗於此兎兒島有二:一在盖平縣西南十五里,一在縣西南七十五里蓮花島在海寧縣東三十里。明統志:金州共有七十二島,環列於海濵,其東北一百五十里名蕭家島,有兵戍守。金線島在寧海縣東七十里,又骷髏島、馬鞍島,俱在縣東一百十里。。光禄島在寧海縣東一百二十里。又葛藤島在縣東一百三十里。。海仙島在寧海縣東一百五十里、大長山島在寧海縣東一百五十里。又東南十里有小長山島、舍哩島在寧海縣東一百六十里、八义島在寧海縣東一百七十里石城島。在寧海縣東一百八十里。又王家島、烏滿島俱在縣東一百九十里。獐子島、海洋島,俱在縣東二百里。塔連島在寧海縣東二百十里、大耗子島、在寧海縣東二百十五里。又東十里有小耗子島杏園島。在寧海縣西十里。又馬延島在縣西四十里。三山島。在寧海縣南七十里。又相近有小三山島。博羅島,在寧海縣北八十五里小海青島,在寧海縣東南二十里。又大海青島,在縣東南五十里。南闗島在寧海縣西南二十里,即南闗嶺和尚島,在寧海縣西南二十里。又羅家島,在縣西南二十三里。燕島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沙河島在寧海縣西南六十七里棒槌島在寧海縣西南六十七里零水島在寧海縣西南七十里,今名菱角灣過島。在寧海縣西南八十里。又小平島在縣西南八十五里。猪島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雙島在縣西南一百四十五里。明袁崇煥殺毛文龍於雙島,即此海。猫島在縣西南一百六十里鹿島在寧海縣西北三十里。又蕎麥島,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花椒島在縣西北一百八十里。長生島在寧縣縣西北五十里,一名長興島,上有塔青山島在寧海縣東北。一百通志志即青山臺將軍石在鳯凰城西南一百十五里海。在府南七百三十里,東自鳯凰城南鴨綠江口,迤西繞寧海縣東、西、南三面,又迤東北厯復州熊岳,蓋平海城之西接錦州界,迴曲二千餘里,路通山東登萊二郡,及直隸天津府,亦曰渤海。唐書地理志:安東都䕶府西南至都里海口六百里。遼史地理志:遼陽府東至北烏魯呼克四百里,南至海邊鐵山八百六十里,西至望平海口三百六十里,東、西、南三靣抱海。舊志海在葢州衛西十里,又西十里為歸洲。又西南一百十里曰葦子套,波濤險惡,不利行舟。又復州衛西四十五里有白沙洲,最為險惡,南為南信口,北為北信口。全遼志:海道考:金州旅順闗口,南達登州新河水闗岸徑行五百五十里,葢自旅順口起抵海中洋●、黃城二島,約三百里,自黃城南抵欽島、鼉磯島約三十里,欽鼉二島抵井島約七十里,井島抵沙門島一百三十里,沙門島抵新河水闗僅二十里,各島相接如驛遞,而島之住戶順屬納水利銀兩于金州。方輿紀要:舊制:運道由登州新河海口至金州鐡山旅順口,通計五百五十里。自旅順口至海州梁房口、三盆河,亦五百五十里,海中島嶼相望,皆可灣船避風,運道由此而逹,可直抵遼陽瀋水,以迄開元城西之老米灣,河東十四衛俱可無不給之虞。自正徳以後,舊制寢廢,嘉靖中,嘗舉行,復罷 按聖祖親明時,海運皆自登州抵金州旅順口便,本朝康熈 幸天津,訪海道,自大沽口達三汊,較 於登州,遂定海道,出直沽口,創修運道,不恤用商船三晝夜即抵三汊自後。 帑費以利民
20
御製盛京海運,多由直沽有,又按皮島,即東江在海中,綿 創修 盛京海運記實綠自亙海南八十里後,謹按兵毛文龍招集遼人居此, 遼陽屬我 朝, 明縂,聫絡朝鮮,牽制我師,屢以兵來犯我耀州海州鞍山驛、薩爾許等城,天聪二年,文龍欲與我。
21
太宗國通好,私遣使致書來數次,文龍慮事泄,以我使臣 ,因遣使齎書答文往科,擴送燕京,時袁崇煥為寧逺巡撫,惡文龍専擅殺之,分其兵為兩協,以副將陳継盛領東協叅將。
22
劉興治領西協,未幾,興治殺継盛作亂,叅將沈世魁襲殺興治,明以黃龍為縂兵。登州叅將孔有徳逰,擊耿仲明,舊為毛文龍部校,至是殘破登州,来降我 朝,導我師取旅順口城,黃龍自剄死。沈世太、宗征魁代鎮皮島,副將尚可喜亦来降。崇徳二年春 服朝鮮,命英親王阿濟格、貝子碩託,同孔有徳、耿仲明、尚可喜各 ,率兵乗朝鮮船攻皮島,明兵約二萬人分路拒戰,傷我兵四十餘人,巴圖魯、鰲拜、凖塔連舟渡海,先衆登島,破敵陣,衆軍齊進,盡殪敵兵,斬縂兵沈世。
23
魁副將金曰觀等俘獲無數,自是旁近島衆相率來降,明亦不復遣兵駐島。遼河在府西一百里。國語曰:老哈即古句驪河也,一作拘栁河,今名巨流河,有東西二源,自邉外合流而南,經開原、鐡嶺二縣西,又南經承徳、遼陽、海城之西,又南入海。漢書地理志:望平縣,大遼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一千二百五十里。水經大遼水出塞外衛白平山,東南入塞,過遼東襄平縣西,又東南過房縣西,又東過安市縣西南,入於海。注遼水亦言出□石山,自塞外東流,直遼東之望平縣西,屈而西南流,逕襄平縣故城西,又東逕遼隊縣故城西,又南,小遼水注之。又右會白狼水,至安市入海。通典:大遼水源出靺鞨國西南山,南流至安市。遼史地理志:遼河出東北山口為范河,西南流為大口,入於海。明統志:遼河源出塞外,自三萬衛西北入境,南流經鐡嶺瀋陽都司之西境,廣寧之東境,又南至海州衛,西南入海。方輿紀要有艾河,在三萬衛東北二百五十里,源出塞外,流經衛東北境黒觜山與土河㑹。土河在衛北二百五十里,亦自塞外流入,至黒觜山合於艾河。二河合流,謂之遼海,即遼河之上源。又有塗河,在衛西北二百五十里,自塞外流入境,南合遼河,經衛西八十里,又南經鐡嶺衛西八里瀋陽衛西一百十里都司城西一百六十里,又南經海州衛西南五十五里,又南注於海,謂之三岔河,當東西往来之衝。通志:遼河亦名句驪河,今作巨流河,源出邉外有二,其一自西北來者逺,不可考其一。自東来者亦出長白山西北諸窩集中為克爾素等河,合而北流,出邊西,北繞鄧子村,又西南折與自西北来之一河合而為一。遂西南流,自開原縣明安貝勒屯東十里入邉流,經鐡嶺縣北,清河自東来㑹,入雙峡口西南,分為二,曰內遼河外遼河遶縣之西南,合而為一,至開城為巨流河,又分流復南滙,經海城縣之西,與太子河㑹,謂之三岔河入海。此河左右即遼東、遼西所由分。魏公孫淵拒司馬懿,使將屯遼隊,自固懿張軍其南,潛渡其北,即此。唐太宗征髙麗泥淖二百餘里,布土作橋乃濟,至今此地百餘里內,遇雨泥淖猶不可行,康熈五十八年,雍正六年相繼修築,漸成坦途流。按今克爾素河出自吉林西南庫哷訥窩集北, 出邉即折而西南,其西一源,即錫喇穆楞河也,源出古北口北五百餘里,䝉古克什克騰界內之伯爾克和爾果東流,經口外諸䝉古駐牧地,北受哈喇穆楞河,南合羅哈河,又東南至開原西北邉外,㑹克爾素河入邉為遼河。漢志水經注所言遼源皆指今西北一支,其東来之一源,則始於通典通考云:貞觀二十一年,李勣破髙麗於南蘓,班師至頗利城,渡白狼、黃巖二水,皆由膝以下,勣怪二水狹淺,問契丹遼源所在,云此二水更行數里,合而南流,即稱遼水㩀。此則唐時遼水已合東西二源言之,今口外羅哈河下流與錫喇穆楞河合。羅哈河即古白狼水,錫喇穆楞即黃巖,古潢水也。 謹按:實録,崇徳三年五月十一日,岸大路寛十丈,髙三尺,兩傍太宗命修 ,盛京城至遼河御製掘濠。乾隆八年有詩,十九年有 渡句驪河渡遼水。
24
御製過句驪河詩四十三年,有御製渡句驪河詩,又奉㫖以遼河雙源,遥引襟帯,神臯恬波,涶潤實為陪都境, 內大川,命於瀕河髙阜䖏所,専建河神廟 ,以昭妥侑,四十七年落成、馬官橋河在承徳縣東十五里,源出水田山,南流入渾河渾河,在承徳縣南十里。國語曰:瑚努呼源出邉外,自 興京界內流入,至遼陽州西北㑹太子河,即古小遼水也。漢書地理志:髙句麗遼山,遼水所出,西南至遼地,入大遼水。水經注:小遼水出遼山,西南流,逕遼陽縣,又東南逕襄平縣為淡淵,晉永嘉三年涸,又逕襄平縣入大梁水。遼史地理志:渾河在東梁、范河之間。金史地理志:樂郊、奉集二縣有渾河。明統志:渾河源出塞外,西南流至瀋陽衛合沙河,又西南流,至都司城西北入太子河。通志按:今渾河源出長嶺子。納嚕窩集曰:納嚕河西流入英莪邉門,㑹噶桑阿河為渾河。又西南經 興京界內,有碩賓河,自開原縣界西南流注之。又有蘓子河,自遼興京界西北流注之,又西南遶 盛京城,南至 陽州西北,王大人屯太子河,自東南来㑹,又西合遼河,為三岔河,行六百五十五里 。謹按實綠天命六年三月征明瀋陽梯盾營栅之,其悉載以舟,太祖順渾河而下,水陸並進,㧞瀋陽。忽諜知渾河以南有兵自遼陽来。
25
渡祖率兵迎之,時明縂兵陳䇿,統四州歩兵二萬,營黃山, ,聞我兵進攻瀋陽,遂渡渾河来援,離城七里,分立二營,皆執長鎗、大刀、利劍、鎧胄之外,冐以棉㡌棉被。
26
太祖見之,遣右翼四旗兵取棉甲楯車,徐進擊之,其左翼 ,四旗紅甲䕶軍,不待棉甲楯車,奮勇先登,兩軍鏖太祖見戰乆之不退,助衝突而入,明兵大敗,追至渾河,盡 之令後軍往溺於水陣,斬縂兵陳䇿及叅將張名世。我兵既殱二營,復見渾河南二里外,以兵萬餘布置楯車鎗。
27
砲浚濠安營,用黍秸為陣,以泥塗之,我兵將往戰,㑹奉集堡、武靖營援兵又至,先擊破之,追奔四十,太祖又里収兵囘,時已暮,布楯車衝入,破其營,斬副將童 , 擊渾河以南歩兵㫖,以仲貴叅將張大斗等,乾隆四十三年,奉 渾河發源遥逺㑹遼,入海縈䕶。
28
二陵、滋、演、萬年、福脈
29
命於照盛京東興建河神廟以 妥侑,四十七年落成、白塔舖河在承徳縣南二十里,源出老堂峪,西流入渾河、伊爾登河,在承徳縣東南七十里,源出髙臺嶺。又大寜臺河在縣東南八十里,源出大寜臺嶺。小峽河在縣東南二百二十里,源出郝家峪。林莊河在縣東南一百二十五里,源出花嶺,入小峽河,俱北流入渾河。髙素屯河在承徳縣東南四十里,源出髙素屯山。又拉古峪河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源出小孩兒嶺,俱北流入渾河。蒲河在承徳縣西北四十源,出香爐山,西流入蓮花洎沙河,府境有三:一在遼陽州南三十里,源出千山,西北流,至船城南,入太子河,一在蓋平縣東南一百六十里,源出雞冠山,流至小松島東入海,一在開原縣南三十里,源出松山堡,峰入遼河。太子河,在遼陽州北十五里。國語曰:塔思哈河一名東梁河,源出吉林薩穆禪山,自葦子峪東入邉,西南流,至州西北合渾河,又西至海城縣西北入遼河。漢書地理志:遼陽縣大梁水西南至遼陽入南。遼史地理志:東梁河自東山西流,與渾河合為小口,㑹遼河入於海,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金史地理志:東梁河,國名烏爾呼必喇。明統志:太子河源出幹羅山,西流五百里,至都司城東北五里許,折而西南流,至渾河,合為小口,㑹遼河入海。方輿紀要:太子河即故衍水,燕太子丹匿於衍水,後人因名為太子河 。謹按
30
太祖天命六年,取遼陽進師虎皮驛,遼陽城守者放太子 ,河水於濠,閉西閘,太祖諭統兵貝勒諸臣,令左四翼兵掘城西閘口以洩,繞 城之水,以右四旗兵塞城東水口,諭畢太祖親征右四旗兵,布楯車,堵列城邉,以衛衆軍,俾得囊 ,土運石壅遏水口,時明兵三萬出城東門外,㑹水口將涸,右四旗前隊綿甲軍遂布列楯車進擊之,明兵連發鎗砲,我兵出楯車外渡濠,大呼而進。又
31
有紅旗、紅甲、白旗、白甲兵,一時夾攻,明騎兵、歩兵皆敗。初,左四旗諸將以閘口難掘,使人來請奪橋,太祖然之,左四旗兵遂奪武靖門橋,分擊守濠之兵,奮勇 , 中突,樹梯登樓,奪西城一面,㩀其兩隅,城內大擾。太祖遂日將夕,使人馳告,時右四旗兵方攻城北,面炬而 , 撤攻城兵以益左翼登城之衆,是夜,城內列戰,逹旦,破之,遂取遼陽。又按舊志,以燕太子丹逃匿於此,因名太子河,乾隆四十八年。
32
皇上鑾蹕所經考名正典,哈河,塔思哈虎也。因字音相,指示太子「河」為「國」語「塔思」,近訛為「太子」。後人不察,遂附㑹太子丹之事耳,謹遵。
33
諭㫖志仍舊名而加 葉辨正於此。湯河在遼州東南五十二里,源出分水嶺,北流入太子河。又逹喇河在州東南八十里,源出海城黒山,東北流入湯河。 按漢志,居就縣室偽山室,偽水所出,北流至襄平入梁水。分水嶺疑即室偽山,湯河疑即室偽水也。十里河在遼陽州東北六十里,源出廟兒嶺,西流合沙河入渾河,舊名稠桞河,河北為承徳縣界。又栁河在州東北六十里,源出曹千戶嶺。三岔河在海城縣西六十里,遼河、渾河、太子河合流入海處。楊桞河在海城縣南一里,源出南分水嶺,西北流,入三汊河,俗呼沙河。又穆察河在縣東三十里,源出穆察嶺,南流入楊桞河。土河在海城縣北十五里,源有二,一出分水嶺,一出豬窩嶺,西北流,至土河鋪合流,經牛莊西北入三汊河。五重河在海城縣北。方輿紀要:在蓋平衛東北一百五十里,源出分水嶺,流經城東北,有杓子河流合焉,下流滙為清河、泥河之水,為臨江注於海。臨江在衛東南三百里。通志河在今縣北十五里,源出縣南分水嶺,東南流,經岫巖城,合鳯凰城之杓子河,入羊河,俗呼五道河。又杓子河在鳯凰城西一百十里,源出縣東分水嶺,東南流,折西㑹五重河,遂為羊河,南流至將軍石東入海。又有石觜河,源出蘭姑嶺,東南流,入五重河。又喀巴嶺河、富里河俱自鳯凰城界西流入羊河。鞍山河在海城縣北六十里,源出雙塔嶺,西北流入三汊河,其下流又曰新開河。淤泥河在海城縣西南六十五里,源出聖水山,西流至迷真山西散漫河之南,為蓋平縣界之。按遼志,遼陽府有泥河,又曰蓒芋深水,多蓒芋。 草縣志以為即淤泥河,但遼志謂即浿水誤。清河在蓋平縣南二里。明統志源出蓋平衛分水嶺,西南流逕城南,名州南河,又西流,合淤泥河入於海。通志:源出哈逹山,西流至連雲島入海。南沙河在盖平縣南三十五里,通志即●頭河,源出滚馬嶺,流至望海山南入海。冷水河在葢平縣南四十里,源出火石山北荒甸泉,西流入海。其水六月長寒。熊岳河在葢平縣南六十一里,源出蘓子峪,西流至兎兒島入海。浮渡河在葢平縣南九十里,又名鐡埸河,源出萬家嶺、老虎峪,西流至鉛鑛山北入海。南五里有新安河,源出新安舖南,西北流,入浮渡河。畢里河在葢平縣東南九十里。明統志:源出葢州衛東南山谷間,流經復州衛入海。通志:源有二:一在布霧山,一出猫兒嶺,南流至金州界內歸服堡,東入海。史按唐書,乾封初伐髙麗,詔劉仁願由畢列道。金 哈凖傳云:曷速館苾里,海水人,金初嘗置曷蘓館路於葢州,所謂畢列苾里,皆即畢里河也。英納河在葢平縣東南一百九十里,源出水峪,南流至鳯凰城界鐡山東入海。大清河在開原縣東三十里。明統志:源出三萬衛東北分水嶺,南流經城東南十五里,合小清河。通志源有二:一出吉林城西南香嶺,一出州西南諳巴和托峯,俱北流至興克山,合為一河,名瞻河。又西南㑹葉赫河,入威逺堡邉,至開原縣界為大清河,亦曰扣河,又南流至縣東南,山清河自東南來㑹,合流入遼河。又葉赫河源出吉林城西南四百八十里噶哈峯,西南流至威逺堡,北合瞻河。馬鬃河在開原縣西二十里,源出吉林界雅秦峯,西南流入縣境,至史家堡入遼河。又亮子河在縣西四十五里,源出邉外田慶雲堡,西入境,至史家堡入為鬃河。明統志:亮子河源出三萬衛東北槍杆嶺,南流入遼河。小清河在開原縣南二里,源出縣東南邉外逹揚阿嶺,曰哈逹河,西流㑹覺羅、阿魯、十八里等河,為小清河,至縣東南,與大清河合流,縂名清河,又西入遼河。又覺羅河在縣東南一百八十里。呼濟河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俱出吉林城西南分水嶺。阿魯河在縣東南九十里十八里,河在縣東南七十里,俱出諳巴和托峯。又華家溝河在縣東四十里,源出邉外嘉色山,下流皆入清河。金線河在開原縣城東北隅,西流出西水闗,南流入清河。夾堤多栁,故名。范河在鐡嶺縣南三十里。遼史地理志:東京遼陽府北至挹婁縣,范河二百七十里。金史地理志,新興、挹婁二縣有范河。方輿紀要源出衞東三十里松山之東,㑹諸山之水,西南流,經黃山塔北流,入於遼河。通志:一名汎河,源出吉雅穆呼山,西流至馬峯溝入遼河。懿路河在鐡嶺縣南六十里,源出王家林山,西流至大豬兒山西。散漫舊名小清河。全遼志:小清河在鐡嶺衞南六十里,源出廢貴徳州南山中,西流,經懿路城南流入遼河。金志:挹婁縣有清河國名扣必刺,即此 。謹按實錄,天命五年秋八月,蒲河二路進收兵駐營,偵卒以明太祖統師征明,由懿路。太祖方兵越我,偵探地馳告,宜擊之奔回,俾填擁於城門。 坐遽起曰:「此瀋陽兵」。遂上馬引兵迎擊。時縂兵賀世賢、副將鮑承先、縂兵李秉誠、副將趙率教各率兵出瀋陽城駐三十。
34
太祖命里外見我兵俱退往追,莽古爾泰引䕶軍百人追 。三貝勒莽古爾泰擊李秉誠,趙率教兵過瀋陽城,東抵渾河,始還。又左翼一旗兵追擊賀世賢、鮑承先兵抵瀋陽北門。
35
太宗欲斬百餘級,勒代善與侍衞扈爾漢勸止之,於是以 追擊大貝,所俘獲,按功分給,軍士乃還。柴河。在鐵嶺縣北二里。金史地理志:銅山縣南新興縣北有柴。
36
河方輿紀要,源出鐡嶺衞東松山之西,㑹諸水入遼河。通志:源出縣東南分水嶺,西北流,至背隂汀山,北折而西,至席家莊入遼河。又有老古洞河在縣東一百二十五里,源出哈西馬嶺,西北流入柴河。復州河,在復州東十五里,舊名沙河。方輿紀要:沙河在復州衞南八里,源出衞東,得利嬴城山,下流經此衞南三十里,有麻河流合焉,西注於海。又窰河在衞西一里,源出駱駝山,東流注沙河。通志:今復州河源出安博羅山,西南流,至北汎口入海,即沙河也。又麻河在州南七十里,源出耙犂山,俗呼蠻古河。窑河在州北一里。望簪河在復州東南一百三十里,源出大北山,東南流入海。小沙河在寜海縣北半里,源出大黒山,西流入海。又龍鳯口河在縣北四十里,源出雙山,西流入海。駱馬河在寜海縣東南四十里,源出小黒山,東南流入海。夏家河在寜海縣西南五十里,源出鞍子山,東流入海。又沙河口河在縣西南六十里,源出圍屛山,南流入海。又泥河在縣西南九十三里,源出金龍山北,西流入海。澄沙河在寜海縣東北七十里,源出小黒山,東南流入海。又沙河在縣東北九十里,源出鸛山,東南流至紅觜堡西入海。鴉兒河在岫巖城南四里頭道河在岫巖城北四十里,又二道河在城北三十五里,三道河在城北三十里,四道河在城北二十五里,五道河在城北十五里。龍頭河在鳯凰城南一百四十里,源出額林山,西南流入海。靉河在鳯凰城北二十里,源出邉外分水嶺,西南流,自靉陽城西北五里入邉,至城東南二十里,又折東南流,出邉入鴨綠江。又三汊子河在城北一百十里,源出奈磨嶺。薩馬吉河在城北三十里,源出黃博羅峪。湯山河在城東南邉外,源出鄂克托畢漢山。永安河源出鵰窩山,俱東流入靉河。草河在鳯凰城北三十里,源出桃樹峪,東南流入靉河。又通逺堡河在城西北三十里,源出分水嶺,東南流入草河。六道河在城西南四里,源出㡌盔山,東北流,折東南入草河。羊河在鳯凰城西南一百六十里,倈杓子河、五重河合流處,至將軍石東入海。細河,在鳯凰城西北一百四十二里,源出小黒山,北流入太子河。南十二里有響水河,源出分水嶺,西北流入細河。拉們河在鳯凰城西北一百八十里,源出大黒山,北流入太子河。瀋水,在承徳縣南四里,俗名五里河。自東関觀音閣發源,至騾子圈,南入渾河,舊名小瀋河。遼、金、瀋州,元瀋陽路。明瀋陽中衞,並以此水為名。清水溝在寜海縣東北一百里,源出大北山,流至紅觜堡西入海。凌湖。在鐡嶺縣北二十里。又月湖在縣西八里。鴛鴦湖在縣西三十里。八角泊,在承徳縣西南二里。又菱角泊在縣西南四里,蓮花泊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蓮花泊在海城縣西南六十里,相傳自生蓮藕,故名。宋家泊在鐡嶺縣西十里、龍潭在遼陽州城外東北隅,水深不可測。温泉有二:一在遼陽州南五十里千山,一在遼陽州東北六十里栁河龍泉在遼陽州千山泉,自半山崖石竇出下,有龍泉寺,搠㦸泉在海城縣西南二十五里,相傳唐薛仁貴搠㦸於此泉水湧出。鴻臚井在寜海縣南旅順口,上有石,題云唐開原時,靺鞨使鴻臚卿崔忻所鑿 。按舊唐書渤海傳,先天二年,遣郎將崔忻册拜祚榮為渤海郡王。與此所記略異。
37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三十八
URN: ctp:ws18916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