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論語子路第十三 何晏集解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 |
2  | 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舎 |
3  | 諸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迃也奚其正名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 |
4  | 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 |
5  | 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 |
6  | 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巳矣樊遅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 |
7  | 農請學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遅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 |
8  | 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 |
9  | 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 |
10  | 専對雖多亦奚以為哉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 |
11  | 從子曰鲁衛之政兄弟也子謂衛公子荊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冨有曰苟羙矣 |
12  | 子●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冨之曰既 |
13  | 冨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曰苟有 |
14  | 用我者期月而巳可也三年有成 |
15  | 子曰善人為●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子曰如有王者必丗而後仁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 |
16  | 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對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雖不吾以吾其與聞之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 |
17  | 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 |
18  | 興●乎曰一言而可䘮●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 |
19  | 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樂莫予 |
20  | 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
21  | 葉公問政子曰近者恱逺者来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毋欲速毋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22  | 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 |
23  | 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樊遅問仁 |
24  | 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 |
25  | 夷狄不可棄也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巳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郷 |
26  | 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 |
27  | 行必果硜硜然小人也抑亦可以 |
28  | 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筭也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29  | 子曰:「不占而巳矣。」 |
30  |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31  | 子貢問曰:「郷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郷人皆𢙣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郷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𢙣之也。 |
32  | 子曰:「君子易事而難恱也,恱之不以道,不恱也。及其使人也,器也。小人難事而易悗也,悗之雖不以道,恱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
33  | 子曰:「君子㤗而不驕,小人驕而不㤗。」 |
34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子路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謂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如也。」 |
35  |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
《論語憲問第十四》 |
1  | 何晏集解 |
2  | 憲問恥,子曰:「邦有道,糓;邦無道,糓,恥也。 |
3  | 「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仁則吾不知也。」 |
4  | 子曰:「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
5  |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
6  | 子曰:「有徳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
7  | 南宫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荅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子曰為命卑諶草創之丗叔討論之行人子羽脩飾東里子産潤色之或問子産子曰惠人也問子西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食𣳚齒無怨言子曰貧而無怨難冨而無驕易子曰 |
8  |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 |
9  | 藤薛大夫也子路問成人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綽之不欲卞荘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乆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𥬇不取乎 |
10  |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 |
11  | 不厭其言也樂然後𥬇人不厭其 |
12  | 𥬇也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也子 |
13  | 曰其然豈其然乎子曰臧武仲以防求為後於魯雖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紏召忽死之管 |
14  | 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
15  | 如其仁如其仁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 |
16  | 紏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 |
17  | 公覇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髮左袵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子曰衛霊公之無道也康子曰夫如是 |
18  | 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賔客 |
19  | 祝鮀治宗廟王孫賈治軍旅夫如 |
20  | 是奚其喪子曰其言之不怍則其為之難也陳成子殺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桓殺其君請討之 |
21  | 公曰告夫二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二三子者之二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子路問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
22  | 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子曰: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也。蘧伯玉使人扵孔子,孔子與人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
23  |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𭦌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24  | 子曰:君子恥其言之過其行也。 |
25  |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26  |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我!夫我則不睱。 |
27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巳無能也。 |
28  | 子曰:不逆詐、不憶、不信、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
29  | 微生畒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栖栖 |
30  | 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對曰非敢為佞也●固也子曰𩦸不稱其力稱其德也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子曰莫我知 |
31  | 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孫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也吾力猶能肆諸市朝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 |
32  | 伯寮其如命何子曰賢者避丗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子曰作者七人矣子路𪧐於石門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子擊磬於衛有荷簣而過孔子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 |
33  | 既而曰鄙哉硜硜乎莫巳知也斯巳而巳矣深則厲淺則掲子曰果哉未之難矣子張曰書云髙宗諒隂三年不言何謂也 |
34  | 子曰何必髙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 |
35  | 緫已以聴於冢宰三年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子路問君子子曰脩巳以敬人曰如斯而巳乎曰脩巳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脩巴以安百姓脩巳以安 |
36  | 百姓堯舜其猶病諸原壤夷俟子曰㓜而不遜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闕黨童子將命矣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踞 |
37  | 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 |
38  | 也 |
39  | 論語卷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