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二孝義
3
潞安府:
4
5
鮑昻德子,字叔雅,有孝義節行。初,德被病數年,昻俯伏左右,衣不緩帶,及處喪,毀瘠三年,抱負乃行。服闋,遂潛於墓次,不關時務。舉孝廉,辟公府,連徴不至,卒於家。
6
7
祝公道袁尚將。初,郭援攻河東,邑長賈逵死守,攻益急。父老乘城,約不害守,乃降。比降援,欲以為將,逵叱賊不屈,援怒,促斬之。吏民伏其背,且乘城大呼曰:「負約殺我賢君,寧俱死耳!」乃囚於壺關,將害之。逵竊嘆曰:「此間無健兒耶?」而使義士死。祝公道聞之,夜半引出,折械遣去,不語以姓名。及援敗,乃知後以他事坐死。逵捄之不能解,為之改服。
8
9
韓懷明,上黨人。客居荊州年十歳,母患屍注,每發輒危。懷明夜,於星下稽顙祈禱,時寒甚切,忽聞香氣,空中有人語曰:「童子母須臾即差,無自勞苦」。未曉而母豁然平復,鄉里以此異之。年十五喪父,幾至滅性。負土成墳,贈助無所受。免喪,與鄉人郭麻俱師事南陽虬虬。嘗一日廢讀,獨居泣涕。懷明竊問其故,虬家人答云:「是外祖亾日」。時虬母亦亾,故感動。懷明聞之,即日辭還家就養。家貧,常竭力以供甘肥,嬉怡膝下,朝夕不離。母年九十一終,懷明水漿不入口者一旬,號泣不絶聲。有雙白鳩巢其廬上,字乳馴狎,若家禽焉,服釋乃去。天監中,刺史王憺表言之,累辟不就,卒於家。北魏。
10
陽引,襄垣人。三歳喪父,養於叔母,年九十二,終引已。七十五歳,猶哀毀過禮,恨不識父面,追服斬衰粥食,誓終厥身。凡十三年,孺慕如一日。鄉閭三百人上狀稱孝,有司奏聞,魏主標其純孝,加以散員。
11
12
陳正謙,上黨人,以信義著聞。劉武周寇上黨,髙祖遣王行敏馳救,兵乏食,正謙出粟千石濟之,由是人人自奮,賊乃去。
13
張光玭,潞州人。親疾,刲股,給帛五代。
14
韓德,屯留人,累世同居。母死,廬於墓側累年,種𤓰供祭,𤓰有合歡帶之祥。詔旌其門。
15
16
邢濬八世同居,咸平中,表其門,蠲其租征元。
17
富珠哩克恭生二歳,父母俱亾育於外氏。比長,追念親劬,常悲風木兄某旅喪歸其遺骸,伯嬸失養,躬具甘㫖,及終,以禮葬,人皆以孝義稱之。
18
和,孝中長子人,性孝,貧甚力穡,供甘㫖,父歿,廬墓三年,形槁廢櫛,沐髪㡬脫,人多憐之。至正間,旌為孝子楊興長子人,至正十二年,縣尹齊泰奏旌為髙年耆德之門。
19
王恭長子人,母薄氏寢疾,躬奉湯藥,迨卒,哀毀,廬墓側。適妻李氏殁,子明亦哀毀廬墓,㑹兵興焚掠,父子相對飲泣不去,學士呉顒為記有碑。
20
張甫,襄垣人。五世同居。至元初,旌表申克讓,黎城人。父天祐卒,哀毀廬墓,負土成墳,旌為孝子。
21
張資,平順人,任黎城縣尹。弟俊任千戶,姪儀任副使,同居三世宦胥,有聲。
22
明。
23
暴,斌長子人,質朴尚義。宣德中,徙民實塞下,代兄往役,時以為難。
24
白聚,良長治人,性朴實,不知書。母歿,廬墓六年。又張仲智亦以廬墓稱孝。按《孝子傳》,「白聚良」作「唐人」。
25
王俊,長治人。親殁,廬墓,日夕哭泣,負土築墳,弔者至,惟稽顙不出一語。三年,盜賊虎狼無敢相犯,里人欲舉其孝,則曰:「人子自盡其心,何辱旌為!」里人化之。有張攢、張提、車桐、郭景榮俱廬墓云。按孝子傳》作「唐人」。
26
仇鴻,長治人,給事中敏之曾孫。孝弟順義,居喪不御酒肉,三年後子孫最盛。
27
仇時濟五世同居,百有餘口,歡然無間。嘗與弟立、家範以為世守。
28
仇朴,敏之後,與弟欄事繼母如生母母疾,朝夕侍奉。比卒,廬墓三年,旌曰「二孝欄」,尤以讀書執禮聞。於時陳德海,壺關人,事嫠母閻撫幼弟,某以孝友稱。李芝蘭長子人,父母年俱八旬,晨昏左右,婉曲承歡,時推孝子。
29
李清,屯留人,性篤孝,母歿,廬墓狐兔為之馴擾。事聞,旌其門。
30
王之翰,平順人,隱居不仕。義方訓五子,仁施、鄉里。王進朝,平順人。五世同居,事聞旌門。又劉守全七世同居,旌為義門。
31
李庭玉,潞州人。正統中,輸財助官賑濟,旌義民任昇、秦仕胥長子人。正統間,輸賑千石旌表。張宏、栗振、金秉文、張復旺、趙興、崔景春、李贇、董子榮、李鸞、張鳯、李城、張恕、李果、鄭得興、王思賢、崔深、靳良、董興、楊慶、劉岩胥長治人。正統間,俱以捐粟千石賜敕奬諭,勞以羊酒,復其家三年。
32
路俊、郭麟、王代昇、楊慶、王英、牛聚良、王仕亨、閻節、路環胥,壺關人。正統間,俱以輸賑千石旌表。又李瑾,成化間,以捐賑五百石旌表。
33
韓贍、常鎡、楊得苗、張才、成胥,黎城人。正統間,俱以輸賑千石旌表。
34
王威、呉伯雲、郭復、陳胥,襄垣人。正統間,俱以輸賑千石旌表。
35
原富長治人,傭工養父。父年八十二,疾篤思肉,貧弗能得,割胸前一臠,烹而進之。父以為美,詢所自來,曰:「乞諸鄰再食請,再乞疾」。立愈而刃傷浹旬,亦遂平。楊廉訪飭表其閭,並給庖廩云。
36
路甸,長治人。與妻王氏竭力事親,手製馬策,鬻供父飲。父旣卒,母年愈髙,左右扶掖不少怠,家計漸裕。母好周濟,甸嘗先意成之。自少至老,未嘗出一忤語。李文志長治人,母老寢疾,夜思肉食甚急,引刀刲胸肉進之,疾㝷愈。
37
趙應格,襄垣人。家貧,鬻飯竭力,事親委曲承順不少倦。杜印、靳榮、范有亨、周公政、郗曾、王新、石曇胥屯留人。正統間,俱以輸賑千石旌表。又范桓、石連、郗倫、郗敏、張翺,成化間,捐賑八百石旌表。
38
王子順,長治廩生。父年九十,母年八十有四,母歿時,方嚴冬,飲水跣足凡七日,哀毀慘戚。茹素終喪,當道欲為申請,力辭之。由貢生官教授。
39
韓錦,潞城人,世敦孝讓,自髙祖和至孫子昭,六世同居,又同邑,李昇自髙祖德亨至,姪珉等亦然,俱於成化六年旌為義門。
40
馮爾玉,屯留人。有義行,多助婚喪,出粟賑饑。成化十八年給以七品散官。
41
路聰,屯留人,強幹尚義。成化中,流寇充斥,糾衆縛其渠魁。縣令某被誣,罷去,倡義治裝送之。又嘗說橫璫,使自斂戢,人以為難。孫王道,官光祿卿。
42
仇森,字時茂,別號玉松子,潞州人,居東火村。瀋藩恭禧王選為儀賔,傳家孝友,數世同居,立祠堂,飭家範。初,祠堂成,祭畢,作誓詞云:「吾家子孫及諸婦,敢有不孝不弟,不同心協力」。或積異財、謀分析者,祖宗達於神明,殛罰之。鄰莊僧寄錢二十千,僧暴死,無弟子親屬乃出錢以葬僧,餘皆頒僧之鄰人。正德間,迎養祖母,陳於城中,合家偕往。已而流賊奄至得免。賊退,聞有不從賊死者,趙、袁、焦、王四婦白於巡撫王立碑建祠。初,賊至,索馬不應,火其家,卒弗與,曰:「不與害一家,與則害及四方矣」。有子熙游於庠,使從何粹夫學,嘗積雨行,途中苦甚,即覔工,自南莊至城,皆平治之。凡士與大比,必薦贐之,曰:「此吾里選之賢也」。一日感寒疾,方汗因先人忌辰,冒風祀於祖宅,疾復作,是夕天殞,一星光如月,落城中,次日卒,年五十九。所著有《玉松稿、家譜》、《雄山集》、《鄉約集成、貞烈倡和集。
43
劉斌,長治人。正德辛未,流賊掠雄山,兄穩被虜,斌冒險趨救,泣請身代。賊怒,舉刃加頸,斌不為動,賊併釋之。王修,黎城人,㑹子太學。生能文辭,有孝行。親終,廬墓側,呂涇野柟嘗就訪焉。世宗朝旌表其門,咸陽馬谿、田理、許少華、宗魯咸為詩贈之。
44
趙世濂,襄垣吏員,任巡檢,罷歸。嘉靖八年,餓殍盈野,捐地掩骼數千具。御史趙鏜奏請旌表。
45
王修身,黎城人。太學生。親終廬墓。嘉靖間旌門又馬大猷、邵孟夏俱以廬墓稱孝。
46
王大節,長治人,父相客死延安以遺腹生,及三十五歳,母田亦卒,時方為諸生投牒於郡,裹糧徒跣,逺尋父骸,有髙年王萬牙指告所瘞處,然恍惚莫可慿恃,大節稽顙籲神,擲楮錢視所向求之,果得石碣,抱屍痛絶,輿還合葬。隆慶三年,郡邑以聞,賜帛表其居仇。楫,長治人,官宿州吏目,與弟森同立,家範隆慶時同居,已及六世,紀年一百五十,旌為義門,楫病癱,吐㵼牀褥間,子勲每手挈其穢,居喪三年,不入私室,以孝子旌表。
47
仇大,長治人。六世同居,先後出節烈貞女二十三人。萬厯中,旌義門。
48
栗玹,長治人。成化間,捐粟千石旌門。又萬厯間,郭思極同母萬氏,以捐賑一千三百石旌表。
49
申志臯,長治人。與弟志伊事親篤孝。父歿,哀毀骨立,志臯至,損一目。其母喪明,並祈天求代。比歿,廬墓三年。萬厯間,旌為雙孝。
50
張倫,長治諸生。幼孤,事母孝。母卒,合葬父側,負土築墳廬其間,穿井無水,焚香拜泣,泉湧出。事聞,旌其門。後由貢生官東阿訓導。
51
張附翔,平順人。萬厯間貢。孝事孀母,義周煢獨,恂恂雅飭,口不言人過。任安化知縣。
52
任翺長治人,勤學好義。建書塾,修橋,動以千金計。子環,官光祿卿。
53
栗瑢,長治人。沁源榮靖王儀賔,事兄撫弟,以恭謹著。同居,不私積財,弟欲異,居瑢弗能止,乃曰:「吾不得為張公藝為薛包可也」。子應宏,有文名。
54
徐佩,長治人。隨征倭寇,大戰於八團營,賊拔劔徑趨光祿,任環所佩急,以身當之而死。任既得免,遂大破賊。栗永馨,字子明,長治人。性篤孝幼孤,事母務得其歡心。比殁,手自為志。志成,書「石」一字,一淚文悉為涕淚。所漉至再至,三書乃得就。由舉人官通州牧,有政聲。仇鴻,潞州人。幼嗜學,尤精於史。居喪準古禮,三年不御酒肉。其後子孫胥以孝義著。
55
張斗,南黎城諸生家貧,竭力購甘㫖,父年八旬時嬉戲以悅之。
56
宣化長子諸生父浩卒,廬墓三年,事聞,旌其門。鮑希顔,字復軒,長子人,性至孝。家貧,舌耕供養,主人以羢襪綿褲饋之,不自用,歸奉其祖,再與之,又歸而奉其父,自受寒凍,不覺也。由進士累官至遼東巡撫。王卿,字上賔,長子廩生,山居,養親不就。歳薦親歿,哀毀骨立,日夕號哭,有司表廬稱孝。
57
裴可長子人,家貧,傭賃奉母,日具黍米,餻餌無少間。母喪明,奉事益謹。
58
邢明教,長子人。家貧,父老病,竭力醫治,妻髙同心色,養不少懈。
59
王丕,式長子人。純謹克孝,親疾籲天乞代。比歿,喪葬,克致哀盡禮。
60
霍惟德,長子諸生,事親孝,竭心奉養不少怠,飲食蔬果不敢先嘗,士林重之。
61
張拱端屯留諸生。父歿,廬墓形色憔悴,幾傷生。楊希賢屯留人,嘗受馮寧寄金若干。寧死,子不知也。舉以還之,封識宛然。
62
崔仲和,襄垣人。性孝,母疾,思飲河水,㑹天旱絶流,求無所得,露禱於天,河流遽通,母飲之,疾遂愈,聞者驚歎。仲和官鄠縣令,祀鄉賢。
63
連濟民,襄垣人。父母繼殁,枕苫獨居者五年。不入內室,不御葷酒,不茹蔬鹽,有司旌之。
64
王慶,襄垣吏員。任縣丞。施財好義,於陽澤門外創建石橋,利行人費數百金,至今賴之。
65
馬鏜,潞城人。事母色養兼至。母嘗失明,晝夜籲天,明遂如初。官陵山衛教授。
66
髙可曕,黎城諸生嫡,母王病劇,㵼不能起,躬自滌除,晝夜侍藥餌弗倦,比卒,悲號哀切,嫓於所生,鄉黨稱之。子鳯、鳴孝事嫡母,隆暑侍病,衣不解帶,踰三月亦以孝稱。
67
牛繼先,壺關人。節婦路氏子。生七日而父殁,比長事母,色養備至,由貢生官館陶訓導。
68
郭㤚,壺關舉人。父修,例授三品,武職被誣成獄,憤曰:「吾父生兒不如緹縈哉!」及領鄉薦,叩首謝天曰:「是㤚理父寃之日也」,竭力陳救十年,損家貲大半,父得出,年老目盲,而㤚亦面黧髪脫矣」。㑹當計偕中寒,不果行而父殁,力疾悲號,水漿不入口,感重病卒。
69
孫田,平順人。滔義子,事親孝,父疾,刲股療之。韓雍,字陶宇,黎城增生,少孤,家貧,教授生徒,竭力事孀母,曁嫠嫂,母卒,哀毀失明。子之玾,歳貢生,明季之玾,曾大父避寇於董北村寨,忽報宼至封城以守之。玾從城堞躍下,跣足奔寨,跪抱曾大父慟哭,寇乃散去,時以為孝感。著《韓氏家訓》。孫日宣,亦貢生。代父事祖,親疾,衣不解帶。事繼母,不異所生妻郭氏,曲盡婦道,尤明大義,里人稱雙孝。
70
王汝楫,黎城諸生,崇禎間,流寇圍城,乘夜踰入,楫出油數千斤,於周垣上下,悉懸燈炬,逺燭百步,賊謀遂沮。又捐米遍給守城夫役,胥為盡力,邑賴以全。
71
賈夢鯨,字禹門,長子諸生。崇禎九年蝗災,捐貲募捕,盡納坑中,得無害。十二年,流寇猖獗,招鄉勇備器械,登陴戒守。㑹蔡懋德來巡,見之喜甚,亟勞羊酒,並賜一方保障額以旌其能。
72
李養志,黎城人。以孝友著教里中子弟。周人饑寒,嘗作砦於臥牛山脊,以禦流寇,又與諸子登陴守城。舉明經,授忻州訓導。闖變佯狂歸里,以長子甲黃贈文林郎。弟養裕死難。
73
李養裕,黎城人。崇禎間,為本郡理㕔掾。邢紅狼盤據黎之西北,養裕以兵備移文授千兵職,遂歸鬻產,設餉募兵。賊逼城下,鼓勇登,先矢盡力竭,被執不屈死。城賴保全立祠歳祀。
74
丘彥常,襄垣人。崇禎十年捐金修城。十三年賑饑,出粟千石,全活甚衆。
75
賈待旌,襄垣人。闖賊勒餉,代父受刑,自辰至申,死而復甦。父有疾,衣帶不解,跬步不離者三月。官至信陽州牧。
76
國朝
77
原良,長治人。順治己丑,姜逆之變,母秦為賊兵所執,欲犯之,奮梃相擊。賊怒,割其唇,良罵愈厲,母子皆遇害。王運隆貢生。姜逆之變,同弟運興奉母朱避兵天橋。寨中兵攻寨急,母曰:「我死則不辱矣」。遂自縊。兄弟號泣展拜畢,並投崖死。
78
林茂楠,長治人。性孝友。姜變負母避亂,跣行四十里,遇賊驚散,痛哭行,求得母於保定,得父於西安。復走壺關,得少弟。方亂時,有少婦願作配者,力卻焉。比事平,娶妻生子,病垂危,夢神語曰:「子固當死」。帝以汝孝義,故生子,病果愈。
79
崔洪憲,襄垣諸生。順治十八年,查邑逋代納數百兩,馬逺長子、諸生舌耕供父父好飲,常夜醉於外逺,每伺人門左,竢其出,扶掖以歸,終身無倦色。
80
李禮門,長治人。七歳失母,號泣不食者三日。父天培,鰥居三十載,雖一飯一寢禮門,未嘗不在左右也。比歿,哀毀骨立,廬墓三年,刋有《勸孝歌》以朂世。
81
程鈵,長治人。父堂,客死粵東,鈵方七歳日夜號泣。家貧,傭工於人,積貲以歸其柩。比母喪,又以無力安厝,憂瘁百端,傭工江南而殞,世共傷之。
82
崔兆祥,長子。諸生,諸城令自晉養子也。自晉被論病卒,家屬坐流徙。時自晉子兆瑞年幼,兆祥涕泣請代往,格於例,不果行。遇赦,攜兆瑞歸,鬻田產,復徒步走諸城,迎自晉櫬返葬。
83
裴日章,字緑野,長子諸生。父歿,日夜號泣,喪葬不遺餘力。母年八十,耳目皆廢。日章朝夕,左右扶掖厠牏依依孺慕妻呉,亦能相夫事姑。
84
范文,字素文,長子廪生母喪,哀毀盡禮。父鵬升暮,年失偶,左右侍臥,不入私寢者數年。父喜豪飲,素嘗邀父執供杯斚以博其歡文。先父卒,臨殁,長泣以不獲終養為恨。妻秦氏子五人,亦能繼其志。
85
崔艮長子諸生,弟峙。完母程,亾父宗羲,再娶於陳,生弟亭。父卒,艮事繼母,撫三弟並至成立,創業均產,時以為難。
86
劉瑤,襄垣人。拾還遺金,以義稱。賈燾,襄垣諸生,事母孝。外祖無嗣,躬祭掃三十年。年七旬,隆冬居喪,赤足百日,動合古禮。又李挺生母疾,躬親湯藥,終身不敢假手於人。父卒,哀毀骨立,遂大病。明年春,強掃墓,痛哭仆地,拯扶起吐血而卒。
87
郭士英,襄垣廩生。事親孝,父病,祈藥於潞城齊雲臺,旦夕往返二百餘里。父疾,一年不暫離父,故哀毀而殞。稱篤孝。
88
李鼎黃,字季耳,黎城人。養志子。孝友好施,助人婚,葬無虛日。設粥賑饑者五。兵燹後,學宮傾圮,罄資重修。以貢生授州同知,未任卒。
89
李占黃,字杏苑,黎城縣人,主事甲黃從弟。少喪父,奉母孝謹,而性特豪邁。以選貢入太學,授天台知縣。涖任三年,請吿,歸以養母。母卒,終身偶觸輒,泫然流涕。占黃撫弟四人,胥克有立置義田,收租入以贍族。歳饑,施粥給種,率不責償。當任天台時,友張天斗傳母訓曰:「寧可得罪上官,不可得罪」百姓」。占黄恪守之,論者謂為廉孝。
90
申明善,平順諸生。妻石,孝事翁。姑以疾早,世善感其賢義,不再娶。鰥居五十載。
91
王三聘,平順人。父病,百方以醫之罔效,三聘憂甚。一日,夢中聞人語曰:「爾父病,必獲虎肉。食之始。克愈則躍然起曰:「虎肉乃克,愈病乎?」已乃泫然曰:「吾又安繇得虎肉而進之」。久之,憬然悟,曰:「虎肉尚可愈病,矧股肉乎!吾誠割股肉,庸知不效於虎肉」。遂割股以進。父果立愈。或曰:割股匪,三聘,意也。三聘不得於虎,聊以股代也。或曰三聘勇,療父神,爰以虎醒之。事聞,道府躬詣門,給扁以旌。
92
汾州府:
93
北魏
94
宋瓊,字普賢,謨子以孝稱。母病,季秋月思𤓰,瓊夢想見之,求而遂獲,時人異之。
95
郭文恭,後魏時為太原令。年踰七十,父母喪亡。文恭孝慕罔極,乃居祖父墓側,晨夕拜哭,跣足負土,培祖父母墓,竭力積年不已,見者莫不哀嘆。尚書奏聞,表其門閭。
96
97
鄭興,故永安縣人,幼有至性,父卒,水不入口者三日。事母,力勤稼穡,以供甘㫖。母病,湯藥必親嘗,七日不解帶,又割股以療之。貞觀元年,有司具以聞於朝。時適病縣名與涪州永安同,又欲旌興之卓行,遂改縣,與所居之里皆曰孝義云。
98
99
元象始末無考。今元象泊其遺跡也。舊志稱其有孝行,嘗耕六壁城下。
100
任康節,汾陽人。少遊學,祖母李思之恍惚至側,誦佛經,因急歸,不復出遊。祖母歿,哀毀特甚,躬㸑以養。祖父郝戭,石州人。家貧,竭力養親。舉進士,歴通山令,時年未五十,以父樵老,上書請致仕,為父求官。執政諭使赴官而後請則可,乃留妻子於家,獨奉父行,踰歳竟謝,事得太子中允以歸。及樵卒,自負土為墳,詔賜粟帛。杜遇官評事,儉靜仁慈,周貧賑急,妻死,誓不再娶,人稱長者。
101
102
李邦用,介休人。少有大志,不泥俗學,孝弟出於天性。後登進士,凡居官教人,一以孝弟為先時望歸之。
103
韓子中性孝友,弟子同嘗以罪當棄市,子中以其子幼,往代其死。主帥察知,遂免弟罪,禮送子中還鄉。按縣《志》作「子忠」。
104
褚巴噶布哈次子布哈,為紅巾所臠,巴噶冒刃抱父屍,亦見殺。
105
車世榮官鳯翔路隂陽教授,以孝旌其門明。
106
董謙,介休人。洪武中,官醫學訓科。好義有勇略。時邑山水數發,羣議築隄障之。謙日夜督課,蠲金錢,勞其勤者,浹旬長堤屹立,流賊猖獗。謙率子瑛壻秦沖提鄉勇三百人,徑搗其巢,賊黨驚潰。賊復乘夜奄至,謙橫刀搏戰,至明,子壻復左右翼之,賊逺竄,不敢復窺介山,人胥稱之。
107
楊智,介休人。少喪父,淡食三年,人未嘗見其喜笑。後母喪,哀毀廬墓,白兔馴擾,人謂孝感。正統間,旌其門。張得滿、賈彬俱以輸穀賑饑旌表。又王志可。正統間,輸賑,旌為義民。
108
王玘、白海、劉儀、郭贇,正統間俱以輸賑稱義。李沖、郭厚、楊贇、劉雄,正統間,俱以捐賑旌門,又雷應正,萬厯間輸賑千石,全活甚衆。
109
梁晟、董澄,正德間俱以捐賑旌門。韓道兒,臨縣人。嘉靖十九年,俺答兵入境,掠其父,時年十七。追及之,以石擊兵救父,得免。道兒被殺。事聞,旌表從祀。
110
張鈞,永寧舉人,親老不仕,讀書奉養,孝聞逺近。嘉靖辛丑,俺答兵入寇,擄其父去,號哭不絶,追百餘里,流矢中肩,拔去復馳至,則父已遇害,一痛殞絶,稍甦,盡飲父屍,遺血水不入口,三日而卒。事聞,旌門。
111
楊經,寜鄉諸生。嘉靖十九年,父遭寇害,誓死復仇。同子淑湘提鐵棍四十觔,結河南王千觔、侯機躪入寇穴,以雪恨邑令,旌門。
112
陳訓,寧鄉歳貢。性醇篤,事親誠敬撫。姪慈愛,特制家訓。長幼恪守,無逸志。
113
于博,永寧人。幼孤,年十六,讀書城中。俺答兵至,號歸求母母。已被執,道遇之,取石擊賊。賊剖其心而死,母得遁歸。嘉靖間旌表。
114
張永安,永寧掾吏。父為俺答兵所逐,持梃追之,擊傷二賊,父逸安䕶其後,被數十創,死。嘉靖間旌表。
115
張更化,汾州人。事繼母孝,與弟同居無間言。嘉靖甲子乙丑,聨●進士,授南陽府推官,擢監察御史,巡視兩浙鹽政。按鳯陽,刷卷南畿胥,以整飭著。出為陜西副使,遷㕘政。潔身率屬,得憲臣體。尋丁外艱,補湖廣㕘政,遷山東按察司使。平反寃獄,丁內艱,復補山東按察司使。民聞再至,歡甚。遷右布政使,歴河南左布政使,晉階太僕寺卿,致仕。
116
曹祿,字抑齋,汾陽人。事親孝,凡修城、築堤、建橋、穿井諸義行,皆為父祈年而設也。萬厯間,餓殍遍野,買地營塚,清明,酹酒致祭,歳以為常。郡人王緝、張更化俱有碑記。
117
劉仲原,汾陽歳貢母喪,廬墓晝夜悲號。有盜夜半乞火與之,遂化為善,至今人稱其墓為「孝子墳」云。劉得仁,汾陽人,歳旱發,願禱雨,遂自焚死。大雨,隨注州司葬,至今稱為義塚云。
118
嚴敏,汾陽人。天性好施,衣食棺木藥餌濟人者,終身不倦。
119
賀來佐,汾陽人。八歳喪父盡哀,每日祭墓而後食,如是者三年。母病時,方九歳,廢寢食,奉侍藥餌,四閲月如一日。比卒,五日不食,哀毀骨立,親友勸解,淡食終制。後補博士弟子員。
120
張榮,平遙人。父患風疾,朝夕奉侍二十餘年,未嘗處私室。比疾篤,至為嘗糞,父亦尋愈。
121
邵希曾,平遙諸生。幼孤,家貧,事母張,自甘粗糲,曲盡色養。母歿,歳薦入官,恨未祿養,哀傷踰禮。
122
趙澄,平遙監生。母喪,廬墓朝夕泣奠,塋中草木皆為冬生。
123
李憲,平遙人,官山東布政司理問食,知州俸,歴官二十年,號清愼,事母親,奉甘㫖,執喪三年,出告反面事死如生,士夫並髙其行。
124
劉士𢎞,寧鄉諸生,㕘政,有誠子,性孝友,母蚤喪,晝夜為孺子泣事祖母,晨昏定省,自為炊㸑,父遊宦邸,星馳赴膝下,承歡朝夕,父疾篤,衣不解帶,比歿毀㡬絶,撫諸弟友愛,時共稱之。
125
任良才,平遙進士,初令江隂,遷髙郵守,所至有聲。母病,親嘗糞父病,籲天求代,誨人亦號勤懇。
126
任義平,遙舉人,孝思純篤。居喪,廬墓三年。梁殿邦,字元鎭,平遙人。由舉人令三水,幼孤事嫡母,閻生母曹,曲盡誠孝。居喪守禮,不出戶庭者三年。
127
趙宗堯,平遙人。父殁三年未嘗見齒。同弟宗武,事母,櫛沐飲食。彌勤篤,家無私積。周貧,焚券,親族賴之。
128
王欲,見字以道平。遙諸生。讀書守道,天性孝友,居喪哀毀踰常,坐臥草次。四十九日,自始喪至大祥,斷絶葷酒蔬菜,日惟食粥,不入內室,禫祭始食菜麵,素冠披髪,三年如一,出告反面,不啻生存。
129
梁州尹平遙人,善事父母以孝名。父病醫罔效,或言割股愈病者,慨然曰:「身親之身也,以親之,身行殆固不可以親之。身已親之,疾奚不可!且茍可以已親疾,雖剖心瀝膽為之,豈其一股而難於割!」乃刲肉類掌糜以進,父食之,霍然起,論者以為孝感。
130
梁州儒平遙人,嘗割股以愈母病,或曰:「子寧不自惜耶?」州儒曰:「吾惜吾身,所以惜吾母也。以母而惜身,吾有身,吾無母矣。夫有身而無母,其不自惜也,孰甚而子乃惜吾不自惜乎?然則子為名髙耶?」州儒愀然曰:「吾知吾母而已,奚名之為?且當吾母病,上天下地,無可著吾身者,吾惟母疾,是懼而疾之,克愈是蘄,吾奚知有名?如若言,是吾以母市也。子休矣!」蓋州儒之事母者類如此。
131
武琦,介休諸生。母喪,廬墓。時有橫軍作亂,逼視廬中,圖書盈几,別無長物,贊云:「孝子也」。去之。琦,由舉人官陜西肅府審理。
132
李英俊,介休人。父天質狂疾,投井時方灌園,奔捄不及,隨投井中,俱死。
133
王延介,休人,父損病垂危,籲天求代,又詣城隍廟割股進之,病㝷愈。
134
張應堯,字心聖,介休歳貢,事祖父以孝聞,兄弟七人同居立家,規十六則,復立同居另㸑法,身為家長,立農,正工正及副。祭祀、婚嫁、宴㑹、餽遺、工作,皆有度數,家人千指,奉命惟謹,人稱義門。
135
靳士龍,介休人。父世愛,偕里人髙汝才樵山中。汝才奮拳,世愛墜崖死。母貧羸,且遺腹,冀萬一生男,寢其事。已而士龍生,喜甚,左搘右拄。士龍獲長,為言父死狀,輒泣下,士龍亦泣,急思雪,忿以母,輒中止。後母卒,營葬事訖,乃曰:「復父仇,償母志,斯其時矣」。因持梃出,要汝才於路擊殺之,語人曰:「四十餘年積恨,今日始平」。遂詣縣首其事。或欲列於官,士龍曰:「死吾心也,何喋喋為?」卒死於獄。邑人哀之曰:「士龍孝子,士龍母,亦烈女也」。爰以貞節孝烈旌之。
136
武賢,孝義人,太學生母失明,以舌餂之,遂復明。父母俱殁,每於墓下出告反面,尤必倒行百餘步,不見墓而始已。聞官司傳呼聲,雖暗室亦拱立竢之。後令元氏以理化民,民皆知勸祀名宦。
137
文、楊,孝義廩生,流賊充斥,亟走㝷父,時父在西隣,挺身往救,乞代不得,遂併遇害。
138
張大發孝友好施,嘗修橋梁道路及儒學文廟。父歿,廬墓六年。母病,為減食飲。母卒,悲號絶食者數日,左右柩側未嘗頃刻少離。按《孝義縣志》作大登」。
139
李天育,孝義廩生,父以酒狂誶罵隣里,其母抑之房中,遂憤極自殺。育痛父非命,遂絶飲食,躃踴哀號,三日而卒。
140
田賦孝義人,太學生,七歳喪父,慟毀骨,立母病,跬步不離,籲天請代,憂瘁之至,髪為盡白,弟佃逺歸,罹刼口,吮瘡血,親同臥起,緣思母不置,遂成病卒,鄉人皆稱為田夫子。
141
尚義,字用方,孝義人,有至性。父卒,事祖母繼母孝,順備至祖。母患𤯝盲,日夜哀禱,㝷果復明。
142
楊樑、任國兖、李、異、香、胥、孝義人,以刲股愈親疾稱孝。賀進臨縣,諸生父膺死罪,詣官求代,詞極懇切官,從之,械獄中聽決者三次。後奏請得宥,與歳薦。
143
賈鋭,永寕人,性篤孝,家貧,幼孤,事母能竭力致養,逺近皆稱曰賈孝子。母卒,年九十八,鋭亦六十七矣,哀毀廬墓,遂卒於塋。
144
髙節、溫勵武衞並臨縣人,以廬墓稱孝,白惟能,臨縣人,歳荒輸賑千石,事聞,旌表給冠帶。寗孟魁,石樓人,事親篤孝,承顔順志,跬步不離,事無大小,稟命而後行。父病,衣不解帶者五十餘日,比歿,斷絶葷酒,獨居三年。
145
許汝元,石樓人。父歿,逋負數百金。汝元語三弟曰:「逋不能償,何以安亡?靈於地下,悉以償人,而遺汝輩以饑寒,非父意也」。更為券自任,以父業,盡分三弟。後倅寧州,所得俸盡代償前逋。訓諸弟胥成立當事,扁其門曰「孝友之門」。
146
賀希孔,石樓諸生。母張,早喪,事父仲賔,嘗從永和負米作供色養備。至父病露禱,願減己年,以益親算。比終,廬墓三年,撫弟稱友愛。
147
鄭登雲,石樓人,父病,垂危,刲股作羮,以愈之生平,好施樂善,後遇賊難,不屈而死。
148
晉賢,石樓人。六世同居,孝友婣睦。事聞,旌為義門王錫,永寧舉人,官洛川教諭。性篤孝,父輔商殁山東,扶柩西歸。野宿不避雨雪,旣葬,廬墓三年。時早霜殺禾塋左右獨無恙。人謂孝感補任曹縣,母喪亦如之。斷絶菜鹽,形瘁骨立。知州王道三請歸,謝曰:「墳死足矣」。竟卒。
149
張雷,魏廣,俱永寧人。正統六年輸賑,一千石,授義民散官。
150
張格,永寧諸生。負母避難,遇賊欲刃,其母哭泣代死,母被傷,罵賊而斃。
151
王爾梅,永寧貢生。官太原府訓導。親殁,廬墓三年。陳謨,寧鄉人訓之弟。事親敬兄,以孝讓聞。親喪,廬墓六年。訓亦有孝行。
152
楊聨芳寧鄉諸生,歳值凶荒,兄弟俱困,多方借賑,以悅親心,父疾不解帶者七十日,母疾,侍側三月,憂勞成疾,合葬廬墓。二年,終制未嘗葷酒入口。
153
王伯誠,寧鄉人。親歿廬墓,茹淡肩苦,終身不渝。又李士光歳貢生,亦廬墓。又張霈武舉廬墓六載。
154
史勉,寧鄉人。少喪母,事繼母如生母。居父喪,以疾卒。王子深,寧鄉人。拾還遺金,以義稱。
155
梁國棟,永寧人。性孝友。闖賊陷城,衛父被砍四刃。父遇害,罵賊求死。賊曰:「孝子也」。釋之。時季父及弟亦為賊殺,國棟備棺掩葬,負母出。 隱居而終。
156
張承相,永寧人。父卒,事母以孝聞。寇至,母被執奔救,遂俱遇害。賊退,爭往視之,相屍尚抱其母之首也。有司申請立孝烈碑。
157
李元浤,石樓人。庠生性謹厚,學淹經史。崇禎五年,闖賊執之,罵不絶口,冒刃而死,旌曰「義士」。
158
孫士亭,臨縣人。扶父避賊,賊追及,射其父,亟持鋤奔。賊擊之,賊棄弓矢走,引羣賊共射士亭,身中十七矢死,父逸得免。事聞,旌表從祀。
159
宋朝用介休人,嘗拾金五百,訴於縣,訪還又水口,有客寄貨其家,值千餘兩,闖賊入寇,蹤跡無存,訪知客僕,如數付之,時人髙其義。
160
董時習溫徽,周貧好施,並介休,人以義稱。徽尤工寫竹,嫺弓矢。流寇圍城,發三彈三中,賊遂解去。
161
王尚龍,字雲從,平遙人。由恩貢官至陜州牧事。父文俊母白,胥得歡心。闖賊勒餉受箠楚,密戒家人不令二親知之,生憂怖也。後父壽百歳,母亦九十二歳。楊正春,字榮初,汾陽人,補博士弟子。賊將臨門,正春繞屋走,有兩賊排闥捉去,使飲馬他所,正春曰:「是辱我也」。薄暮,具衣冠如孔廟,瞻拜痛哭,隨投井。是夜見夢於室,人曰:「我得死所矣!但水寒沁骨,盍早出?」諸室人夜起而號徧,覔不得。次夜,復夢曰:「我在府學井中,何他求也?」往視果然。正春入廟時,有乞兒見之,言其狀云。
162
賈守亨,字通吾,汾陽人。少任俠不羈。賊氛起時,偕里中好事者習射東郊。賊入境,人多謀出迎,守亨不許。賊入室,㦸手大罵,與格鬭,隨手而倒。後賊衆梃亂下,守亨紿曰:「汝不過欲得財耳,我有伏藏為汝探取,汝不得唐突以辱我」。賊諾,守亨入,拔刃大呌,自剖其腹,血濺於壁,腸委於地,賊驚走。
163
馮運泰,字來吉,汾陽人。為諸生。豪宕自喜,善屬文。闖賊入晉,運泰拉同儕日夜畫墨守策,數上當事,乘城之法,運泰為最悉。賊諜廣布方薄城,即使使縛運泰以見。運泰聞之,仰天嘆曰:「死則死耳,安有昻藏丈夫而受賊刑辱哉!」遂投井死。里人收殯如禮,題曰「明殉節處士馮生之柩」。
164
國朝
165
孟之俊介休廩生,身感重病。順治六年。 大兵討姜瓖餘黨軍於辛武堡前,其弟誤放炮火攖罪至死,俊力疾起曰:「吾久為棄人,弟在,猶可承業理家,請身代之」。邀寛法,薄笞舁歸,飲食如舊,病亦旋愈。
166
劉漢裔,汾陽諸生,母卒,廬墓三年。張芑,介休人,甫二歳,父客逺方,六歳避亂,母子伶仃比長逺㝷呉越,負父柩以歸,事母孝敬備至,母喪,哀毀骨立,築室墓傍,飲食必奠,人皆稱之。
167
魏之憲,汾陽貢生。事母三十餘年,曲盡孝敬。母病,衣不解帶,目不交睫,禱神求代,次日果愈。比殁,哀毀盡禮,觀者泣下。康熙三十一年,旌表。
168
趙日昌,汾陽舉人。康熙辛丑,捐賑三千金,祀鄉賢李日耀,汾陽舉人。子忠森、孝森、節森,康熙辛丑,捐賑六百餘金。又張英年九十,倡義捐賑三百金,左都御史朱軾題請旌表。又郎中田周捐賑六千兩,肇慶知府韓謨捐賑六百兩,候選知縣卞懷仁家共捐三千兩,其餘捐賑有差。
169
范三拔,介休人。康熙六十年,捐賑五千兩,又助修文廟,多義行,祀鄉賢。
170
梁璂,孝義諸生,性廉潔,路拾遺金,亟求其人還之義,不受酬。雍正七年,事聞。
171
賜以恩貢,加司訓銜以奬之。張國珍,字乾修,介休人。性至孝,父歿,哀毀幾絶。事母及繼母備極孝。道胞弟三人,並登古稀,情好益篤。同居教育,子姪俱列膠庠,歳饑,出粟賑濟者數次。代人完拖欠,獨力建修堡牆,西面百十餘丈。又首倡捐貲募衆,共修全完。所著詩數卷《易書評解》、《四栢齋文集,學憲沈贊,其斷論平和攷據精核,可括紫陽綱目。由歳貢任太原府訓導,卒於官,人咸思慕。
172
山西通志》卷一百四十二
URN: ctp:ws241085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