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九十五

《卷九十五》[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九十五:山西省在里京師西南一千二十里,東西距八百八十 ,南北距二千一百五十里,東至直●正定府井陘縣界三百七十五里,西至陜西綏徳州呉堡縣界五百五裏,南至河南陜州界一千二百里,北至殺虎口外四子部落、喀爾喀右翼毛明安,各䝉古界一千一百三十里,東南至河南衛輝府輝縣界八百五十里,西南至陜西同州府朝邑縣界一千一百五里,東北至直●宣化府懷安縣界六百七十里,西北至陜西榆林府府谷縣界八百八十里。
3
分野、天文、昴、畢及觜、觽、參、分野、大梁、實沈之次。漢書地理志:趙地,●畢之分,又太原、定葉、雲中、上黨,趙分也。魏地觜、觽、參之分。唐書地理志:河中,絳、晉、慈、隰、石、太原、汾、忻、潞、澤、沁、遼為實沈,分代、雲、朔、嵐、憲為大梁分。
4
建置沿革,古冀州之域。虞分置并州。夏仍為冀州,周曰并州周禮職方氏:「正北曰并州」。。成王封叔虞為唐國。後改晉國,戰國屬趙,兼屬韓、魏今平陽、蒲州二府,絳、解、吉、隰四州為魏地。潞安、澤州二府,遼、沁二州為韓地。秦置太原、上黨、河東、雲中、雁門、代郡代郡地俱屬山西,惟治所今在直●、蔚州。漢元置中置并州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六郡,河東郡屬司●,代郡屬幽州。後漢因之刺史始治晉陽。建安十八年,省并州入冀州二十年,省雲中、定襄二郡,改置新興郡三國。魏黃初元年,復置并州,晉因之増置樂平郡,惠帝改新興郡為晉昌郡。晉書地理志,魏并州自陘嶺以北皆棄之,至晉因而不改,永嘉後䧟按永興元年,劉淵據離石,稱漢。永嘉三年遷都平陽,以雍州刺史鎮平陽,幽州刺史鎮離石,劉聰改置左、右司●。大興後地入石勒,太元五年入于符,堅以并州刺史鎮晉陽,分置雍州,治蒲坂,太和十一年地屬。慕容永十九年,慕容垂克永,獲其所統新舊八郡,以并州刺史鎮晉陽,雍州刺史鎮長子,二十一年入于姚興,以并、冀二州牧鎮蒲坂,後皆入于元魏。後魏皇始元年,仍置并州治晉陽。天興元年,遷都平城,置司州,又分置秦、東雍、朔、肆、汾五州。神䴥元年置雍州,治蒲坂。延和元年改秦州。太平真君四年,置東雍州,治正平郡,置朔州治。盛樂七年置肆州,治九原。太和十二年,冶汾州治蒲子城。太和十八年,遷洛,改司州為恒州,又分置朔、晉、顯、蔚、遲、建五州。正光五年,别置朔州冶。懷朔鎮,孝昌中置唐州治平陽,建義元年,改為晉州,永安二年改顯州寄治汾州。六璧置蔚州,寄治并州鄔縣。三年置建州,治髙都城。永熙中,改舊朔州為雲州。東魏又増置東雍、南汾、廓、武四州。北齊于并州置省。後周建徳五年,平齊,置并州總管府。隋開皇二年罷總管,置河北道行臺。三年,罷郡置州。九年,廢行臺,復置并州總管府,大業元年,府罷。三年,改諸州為郡,屬冀州刺史。隋書地理志:太原、上黨、長平、河東絳、文城、臨汾、龍泉、西河、離石、雁門、樓煩、馬邑、定襄等郡,屬冀州。唐武徳元年,復改諸郡為州,置并州總管府,又分置蒲州、潞州二總管府。開元中,分置河東道。唐書地理志:河東道冶,河中府,領太原府、晉、絳、慈、隰、汾、沁、遼、嵐、憲、石、忻、代、雲、朔、蔚、潞、澤十七州。天寶以後,分置河東、河中、澤潞三節度使。唐書方鎮表:開元八年置天兵軍節度使,治太原,十八年改為河東節度使。至徳二載又置澤潞節度使,治潞州。河中節度使治河中。五代晉天福初,割蔚、朔、雲、應等州入遼。周廣順初,劉崇據太原,是為北漢。宋太平興國四年,平北漢,仍為河東路。宋史地理志:河東路領太原、隆徳、平陽三府,絳、澤、代、忻、汾、遼、憲、嵐、石、隰、慈、麟、應、豐十四州,慶祚、威勝、平定、岢嵐、寜化、火山、保徳、晉寜八軍。。其雲州屬遼、遼重熙十三年建為西京道。遼史地理志:西京道領蔚、應、朔、武、宏、徳、豐、雲內、東勝等州。宋宣和四年,復歸於宋,別號雲中府路。七年,兩路俱入於金,為河東、西京兩路。天㑹六年,又分河東為南北路。金史:地理志:河東南路領平陽、河中二府,隰、吉、絳、解、澤路。遼、沁八州,河東北路領太原府、晉、忻、汾、石、葮、代、隩、嵐、管、平定、寜化、岢嵐、保徳十三州。西京路,領大同府、豐、宏、淨桓、撫朔、武應、蔚、雲、內寜、遼東勝十二州。元置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及肅政㢘訪司,統屬中書省。元史地理志:晉寜路領河中府、絳、潞、澤、解、霍、隰、沁、遼、吉九州,冀寜路,領汾、石、忻、臨、平、定、保、徳、崞、管、代、䑓、興、堅、嵐、盂十四州,大同路領宏、應、朔、武豐、渾源、雲內、東勝八州。明洪武元年,置山西行中書省於太原,九年,改為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初領太原、大同、平陽三府,遼、沁、潞、澤、汾五州,嘉靖八年升潞州為潞安府,萬厯二十三年升汾州為府。
5
本朝因之為山西省,雍正元年,于歸化城増設同知。二年,以舊●太原府、平、定、忻、代、保徳四州,舊●、平陽府、蒲、解、絳、吉、隰五州俱升為直●州,置朔平、寜武二府。六年,升蒲、澤二州俱為府。乾隆四年,増置綏逺城同知。二十五年,又以歸綏所屬地増置歸化城、清水河、薩拉齊、和林格爾、托克、托城五通判,與歸綏二㕔,并屬歸綏道。二十九年,裁歸化城通判。三十七年,吉州改屬平陽府,升霍州為直●州,今領府九,州十、㕔六。
6
太原府:   平陽府:   蒲州府潞安府。   汾州府:   澤州府寜武府。   大同府:   朔平府平,定州   忻 州   代 州霍。 州   解 州   絳 州沁。 州   遼 州   保徳州隰。 州   歸化城㕔。  綏逺城㕔清水河㕔。  薩拉齊㕔。  和林格爾㕔托克托城㕔。
7
形勢東據太行,南通懷、孟,西薄於河,北邊沙漠,其名山則有雷首山、底柱山、恒山、霍山、句注山、五臺山,其大川則有汾水、沁水,其重險則有蒲津闗、天井闗、山河盤互、戍守環列,固中原之要膂為。 神京之右輔。
8
文職官。
9
巡撫舊設總督及巡撫,順治中省總督專設巡撫兼提督衘提督學政。
10
布政使 經歴 照磨 豐贍庫大使、按察使。 經歴 司獄。
11
分守冀寜道,管理驛,傳事務,轄太汾、潞澤四府,遼、沁、平、定三州,駐太原府。分守河東兵備道,管轄蒲、平二府,解、絳、霍、隰四州,駐蒲州府。分守雁平道,管轄大、朔、寜三府,忻、代、保徳三州,駐代州。分巡歸綏兵備道,管理旗民,䝉古事務駐綏逺城,乾隆六年添設。同知二員,一駐歸化城理事,一駐綏逺城理事。通判四員清水河,和林格爾托克托城、薩拉齊。盈寜庫大使。 巡檢七員歸化城、色爾登清水河、和林格爾、崑都崙、托克托城、薩拉齊
12
鹽運使駐運城運同。 運司教授。 訓● 經歴知事乾隆六年,移駐鹽池、豐濟庫大司乾隆二年添設鹽塲,大使三員中塲,東塲、西塲
13
太原府知府。 同知駐王封村通判 府學教授。 訓● 經歴 司獄。 大盈倉大使。 知州岢嵐州學正 吏目 知縣十員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溝、交城、文水、嵐、,縣學教諭九員陽曲、太原、榆次、太谷、祁、徐溝、交城、文水、興,訓●八員陽曲、太原、榆次、太谷、徐溝、文水、嵐興、縣丞陽曲典史十員。 巡檢三員天門闗、石嶺闗、故交村
14
平陽府知府。 同知。 通判。 府學教授。 訓●經歴 知州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十員,臨汾㐮陵,洪洞、浮山、太平、岳陽、曲沃、翼城、汾西、鄉寜。縣學教諭八員、臨汾㐮陵、洪洞、浮山、太平、曲沃、翼城、郷寜。訓●九員、臨汾㐮陵,㓋洞、太平、岳陽、曲沃、翼城、汾西、鄉寜。典史十員。 巡檢仁義鎮驛丞史村蒲州府知府。 同知駐永樂府學教授。 經歴 知縣六員永濟、臨晉、虞鄉、猗氏、萬全、榮河縣學教諭五員永濟、臨晉、猗氏、萬全、榮河、訓●四員永濟、虞鄉、猗氏、榮河縣丞,永濟典史六員。巡檢角杯村
15
潞安府知府。 同知駐太義鎮府學教授。 訓● 經歴 知縣七員長治長子屯留㐮,垣潞城、黎城、壺闗、縣學教諭六員長治長子、屯留㐮,垣黎城壺闗、訓●六員長治、長子,屯留㐮,垣潞城、壺闗、平順鄉學、訓●潞城縣丞二員長治長子典史七員。 巡檢二員虹梯闗、石城里
16
汾州府知府。 同知駐張蘭鎮通判。 府學教授。 訓● 經歴 知州永寜州學正。 訓● 吏目:知縣七員汾陽平,遥、介休,孝義,臨石,樓寜鄉縣學教諭五員,汾、陽、平、遥、介、休、孝、義、臨、,訓●七員。 典史七員。 巡檢三員冀村、青龍渡、方山堡
17
澤州府知府。 同知駐東冶鎮府學教授。 經歴 知縣五員鳯臺、髙平、陽城、陵川、沁水縣學教諭五員。 訓●四鳯臺、髙平、陽城、沁水典史五員。 巡檢攔車鎮、驛丞星軺、寜武府知府。 同知駐徧闗府學教授 訓● 經歴 知縣四員,寜武偏闗、神池五寨。縣學教諭寜武訓●三員,偏闗、神池五寨。典史四員。 巡檢二員寜化所、老營堡大同府知府 同知二員一於乾隆十五年分駐陽髙,一駐豐鎮。乾隆三十三年裁通判改設、府學教授。 訓導 經厯 司獄二員一駐府城,乾隆十一年裁。庫大使改設一駐豐鎮,乾隆三十三年設知州二員應渾源州。學正二員。 訓●二員。 吏目二員,知縣七員大同、懷仁、山陰、靈邱、廣、靈陽、髙天鎮縣學教諭大同。訓●七員。 縣丞大同典史七員。 巡檢四員豐鎮、●、王、家庄堡、安東岱岳鎮
18
朔平府知府。 同知。 通判舊駐左雲縣,乾隆十五年移駐寜逺府學教授。 訓● 經歴 司獄。 常豐倉大使知州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四員右玉馬邑、左雲平魯縣學教諭右玉訓●四員。 典史四員,巡檢五員寜逺㕔大莊科,殺虎口,張皋兒助馬口
19
平定州知州。 州判。 州學正。 訓● 吏目知縣三員夀陽盂、樂平縣學教諭三員。 訓●二員壽陽盂典史三員。 驛丞四員甘桃、栢井、芥泉、太安
20
忻州知州。 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二員定㐮静樂。縣學教諭定㐮訓●二員。 典史二員。 巡檢婁煩司
21
代州知州。 州判。 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三員五臺、繁畤、崞縣學教諭三員。 訓●三員。典史三員。 巡檢三員廣武、城臺、懷鎮、平刑闗
22
霍州知州。 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二員趙城靈石縣學教諭二員。 訓●二員。 典史二員巡檢仁義
23
解州知州。 州判駐運城州學正 訓● 吏目知縣四員安邑、夏平陸芮城縣學教諭四員。 訓●四員。 典史四員。 巡檢三員聖惠鎮、沙澗、茅津渡陌底渡絳州知州。 州判。 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五員聞喜、河津、稷山、絳垣曲縣學教諭五員。 訓●五員。 典史五員。 巡檢禹門渡》
24
沁州知州。 州學正。 吏目 知縣二員沁源武郷縣學教諭武鄉、訓●沁源典史二員。
25
遼州知州。 州學正。 訓● 吏目 知縣二員和順、榆社縣學教諭榆社、訓●和順典史二員。 巡檢二員十八盤,八賦嶺
26
保徳州知州。 州學正。 吏目 知縣河曲縣學訓● 典史。 巡檢河邑
27
隰州知州。 州學正。 吏目 知縣三員蒲、大寜、永和縣學訓●三員。 典史三員。 巡檢廣武莊
28
武職官。
29
提督巡撫兼管
30
城守、尉駐太原府滿洲防禦二員。 ●古,防禦二員,驍騎校四員。
31
撫標左營叅將。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右營遊擊。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鎮守太原總兵官駐平陽府左營遊撃。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右營都司乾隆十八年,改遊擊設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蒲州協副將都司。 千總駐萬泉縣把總三員一駐臨晉縣。運城營都司。 把總。 潞澤營叅將駐潞安府守備。 把總二員一駐鮑店鎮。澤州營都司 千總二員。 把總駐攔車鎮。東塢嶺營把總駐沁水縣王寨鎮平垣營遊擊駐平陸縣。備、駐夏縣南闗。千總駐茅津鎮。把總二員。一駐聞喜縣,一駐垣曲縣。太原城守營叅將。 守備。 千總三員一駐祁縣,一駐王封村把總三員一駐榆次縣,一駐徐溝縣。交城營把總駐交城縣西闗。平陽營叅將。 守備。 千總駐絳州把總三員一駐曲沃縣。吉州營都司。 千總。 把總駐鄉寜縣隰州營都司。 千總。 把總駐汾西縣、永和營把總二員一駐永和闗大寜營把總。 冷泉闗營千總駐靈石縣水頭鎮、黒龍闗營把總、駐蒲縣黒龍闗、西塢嶺營把總、駐冀城縣呉村鎮,汾州營叅將。 守備。 把總二員一駐介休縣,一駐永寜州。石樓營都司。 把總二員。 沁州城守營千總。 遼州營千總。 和順營把總。 權店營把總駐武鄉縣、盂夀營遊擊駐盂縣守備駐夀陽縣千總駐中山把總三員一駐西煙鎮,一駐平定州。樂平營把總。 靖安營都司駐交城縣、靖安堡。千總。 把總。
32
鎮守大同總兵官駐大同府中營遊撃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左營遊擊。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右營遊撃。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前營都司乾隆十八年,改遊擊設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靈邱路都司乾隆十八年,改叅將設千總。 把總二員一駐廣靈縣渾源城營守備乾隆十八年改都司設新平路叅將駐新平堡守備。 把總。 天城營都司駐天鎮縣陽和城營都司駐陽髙縣瓦窰口堡千總。 鎮門堡把總。 守口堡把總、鎮宏堡把總。 東井集堡千總。 馬市口堡千總。 得勝路叅將駐得勝堡守備。 千總。 拒墻堡把總。 鎮川堡把總。 聚樂城千總。 鎮羗堡把總、宏賜堡把總。 鎮邉堡把總。  豐鎮㕔守備乾隆三十三年,添設駐髙廟子、把總二員乾隆二十五年添設一于乾隆三十三年添設,隨營外委一員駐髙廟子,把總一員駐四美庄,俱乾隆三十三年添設,助馬路叅將駐助馬堡守備。 千總。 髙山城都司。 懷仁城營都司。 左衛城營千總駐左雲縣。威魯堡千總。 寜魯堡把總。 破魯堡把總。 破虎堡把總。 保安堡把總。 北樓營叅將駐繁畤縣千總。 把總。 北樓口守備。 平刑闗都司。 茹越口營把總。 竇村鎮把總。 小石口守備乾隆三十五年移駐豐川營本城把總。 金剛堡,營千總。 臺懷鎮營把總。 東路營叅將駐代州守備千總駐廣武城。把總四員。一駐五臺縣,一駐崞縣。忻州營都司。 千總駐定㐮縣胡峪口把總 偏闗營叅將、守備。 千總。 把總二員。 樺林營都司駐華林堡千總。 鎮西城營都司駐岢嵐州千總駐興縣把總老牛灣堡把總。 三岔堡把總。 五寨營把縂山隂路都司。  千總。 岱岳村把總。 應州營守備。 馬邑營千總。 殺虎口協副將駐殺虎口。都司。 守備。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一駐寜逺㕔。平魯營都司。 千總。 把總二員。 井坪城把總。 威逺城千總。 阻虎堡千總。 敗虎堡把總: 大水口堡把總。 迎恩堡把總。 朔平營都司。 千總。 把總。 鐵山嶺堡把總。 雲石堡把總。 寜武營叅將。 守備。 把總二員:神池營都司。 千總。 八角堡把總。 靜樂營把總。 陽方口堡把總。 寜化營把總。 朔平營都司。 把總。 老營堡叅將駐老營堡千總二員。 將軍㑹堡把總。 五眼井堡把總。 馬站堡把總。 乃河堡把總。 河堡營叅將。 守備千總二員。 把總二員。 焦尾城把總。 樓子營把總。 唐家㑹營把總。 河㑹營把總河曲營把總 保徳營都司。 千總。 把總水泉營守備駐水泉城,乾隆二十八年改遊撃設千總。 把總草垜山堡把總。 滑石澗堡把總。 歸化城都司。 把總。 靖逺營都司駐和林格爾㕔。千總。 薩拉齊汛把總。 多爾濟汛把總。 清水河汛把總托克托城營把總:
33
鎮守綏逺城將軍舊駐朔州,今移駐綏逺城副都統。 協領五員。 佐領十員。 防禦十員。 驍騎校十員。右衛副都統。 協領五員。 佐領十員。 防禦十員。 驍騎校十員。 歩軍副尉 歩軍校三員。 歸化城副都統。 協領五員。 佐領十員,防禦十員。 驍騎校十員。
34
户口原額人丁一百七十九萬二千三百二十九,滋生人丁六萬八千四百八十七、田賦田地五十五萬一千三百九十頃四十一畝九分九釐,零額徴銀三百九萬八千三百四十八兩六錢四分五釐零粮一十三萬五千四百七十五石六斗三分。一合零穀五千五百二十五石八斗七升一合,零米十一石六斗三升,豆六石八斗,草二萬八千三百四十七束
35
名宦漢郭伋茂陵人,為并州牧,素結恩徳。建武十一年,帝以盧芳據北土,復調牧并州,入界,老㓜相携,逢迎道路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兒數百,各騎竹馬,道次迎拜事訖,諸兒復送至郭外,問使君何日當還,伋計日告之,比還,先期一日,伋為違信諸兒,止野亭,須期乃入。伋知盧芳夙賊,難以力制,常嚴烽堠,明購賞以結冦心,芳將隨昱遂謀脅芳降伋,芳乃亡入匈奴郭丹南陽穣人,建武中遷并州牧,有清平稱。周舉,汝南,汝陽人,順帝時為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輙一月,寒食莫敢烟㸑,嵗多死者,舉到州,作弔書,置子推廟,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衆惑稍解,風俗頗革。趙岐京兆長陵人,延熹九年為并州刺史,有守邊䇿。三國,魏梁習,陳郡柘人,以別部司馬領并州刺史,時胡狄在界,吏民亡叛,入其部落,共為冦害,習誘諭招納,稍薦,舉其豪右,發諸丁彊以為義,從勇力吏兵去,後稍移其家,前後送鄴,凡數萬口,其不從命者,興兵致討,斬首千數,降附者萬計,單于恭順,名王稽顙,部曲服事,供職同于編戶,邉境肅清,百姓布野,勤勸農桑,令行禁止,貢逹名士,咸顯于世。在州二十餘年,而居處貧窮,無方面珍物。陳泰許昌人,正始中為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使持節,䕶匈奴中郎將。懷柔夷民,甚有威惠,京邑貴人多寄寶貨,因泰市婢泰皆掛之于壁,不發其封,及徴為尚書,悉以還之。晉王濬宏農人,川郡辟河東從事守令有不㢘潔者,皆望風自引去。魯芝扶風郿人,宣帝時為使持節,領并州刺史,綏輯有方。劉琨中山,魏昌人,永嘉元年,為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時并土飢荒,百姓無復人色,琨至,剪除荊棘,收葬枯骸,造府朝,建市獄,冦盜互來掩襲,恒以城門為戰埸,百姓負耦而耕,屬鞬而耨,琨撫循勞來,甚得物情,劉淵時在離石,相去三百里,琨宻遣離間,其部降者萬餘,淵甚懼,遂徙居蒲子城,在官未期,流入稍復。隋李雄趙郡,髙邑人,後入長安,晉王廣鎮并州,以雄為河北行臺兵部尚書,當官正直,侃然有不可犯之色,王甚敬憚,吏民稱焉。唐李傑相州,滏陽人,神龍中為河東巡察黜陟使,課最諸道。郭子儀華州鄭人。廣徳元年,僕固懐恩縱兵掠并、汾屬縣,帝患之,以子儀兼河東副元帥、河中節度使,鎮河中。懷恩子瑒屯榆次,為帳下張惟岳所殺,傳首京師,持其衆歸。子儀懐恩懼,委其母走靈州。郭晞子儀子,以鴻臚鄉從子儀鎮河中,軍亂,子儀召首惡誅之,其支黨猶反仄,晞選親兵晝夜警,以備非常,姦人不得發。裴諝聞喜人代宗時為河東租庸鹽鐵使,時闗輔旱,入計,帝召至便殿,問榷酤利嵗,出納㡬何,諝久不對,帝問之,諝曰:臣自河東來,涉三百里,農人愁歎,穀粟未種,誠謂陛下先訪疾苦,而乃責臣以利,故未敢對。帝曰:微公言朕不聞此」。宋李允則盂人,太平興國中使河東路,決繋囚,原逋欠李若拙萬年人同勾當河東轉運兼雲應等八州事,嘗詣闕言邉事,太宗嘉之索湘滄州鹽山人,端拱中為河東轉運使,王超等率師趨烏白池,抵無定河,水涸,軍渴乏,湘輦大鍬十枝至,令鑿井,衆賴以濟姚鉉廬州,合肥人,至道中,為河東轉運使。上言所在官吏,冇經畫利濟事可長久者,嵗終書歴受代日録付新官,俾之遵守。若事有灼然,非便聴上聞,俟報改正。詔從之楊文寶景徳初,遼人入邉,徙文寳為河東轉運使,文寳安輯所部募鄉兵,張邉備文領畨漢兵赴河北,手詔褒諭宋搏萊州掖人,真宗時為河東轉運使,上言大通監冶鐵盈積,可備諸州數十年鼔鑄,願罷採以紓民。又請糾諸州丁壯為兵,以増戎備。在任凡十一年,河東接西北境,邉事未息,屯師甚廣,搏經制漕運,以幹冶稱陳堯佐閬州閬中人,真宗時為河東路轉運使,地寒民貧,仰石炭為生,奏除其税,又减澤州大廣冶鐵課數十萬孫冲趙州平棘人,真宗時為河東轉運使,會南郊賞軍士,汾州廣勇軍所得帛不逮他軍,一軍大譟,捽守佐堂下刼之,城中成備。沖適至,命弛備,置酒張樂,推首惡十六人斬之,遂定。崔嶧京兆長安人,為河東轉運使,㑹更錢法,潞州民大擾,推其首惡誅之,人心遂定。楊偕坊,州中部人,仁宗時為河東都轉運使,召選三路民為兵,偕言方今兵不為少,茍多而不練,則其勢易敗,又困國而難供。時論者惟務多兵,而偕論常如此。杜衍越州山陰人。提點河東路刑獄,按行潞州折寃獄,髙繼昇知石州,人告繼昇連蕃族謀變,逮捕繋治,久不決,衍辯其誣,抵告者罪寕化軍,守將鞫人死罪,不以實衍覆正之文彦博汾州介休人,仁宗時,以直史館為河東轉運副使,□州餉道,回逺銀城河外,有唐時故道,廢而弗治,彥博父洎為轉運使日,將復之,未及而卒。彦博嗣成父,志益儲粟。元昊來冦,圍城十日,知有備,乃觧去,遷天章閣待制、都轉運使。熙寜九年,拜司空、河東節度使包拯廬州合肥人,為河東轉運使,耿介自持,常經理鹺政,以通啇販,軍國賴焉范仲淹蘇州呉縣人,仁宗時,邉陲有警,以仲淹為河東、陜西宣撫使,賜黃金百兩,悉分遺邉將歐陽修廬陵人,仁宗時奉使河東,言忻、代、岢嵐多禁地廢田,願令民得耕之,嵗得粟數百萬斛,凡河東賦歛過重,民所不堪者,奏罷十數事何郯成都人,仁宗時為河東都轉運使,故相梁適帥太原,病不能視事,內臣蘇安靜鈐轄兵馬,怙寵不法,郯皆為劾奏之任顓青州,夀光人,仁宗時為河東者運使,每行部必擇僚佐之賢,一人與俱,凡事必與議,未嘗以胥吏自隨,人安其政周沆青州益都人,仁宗時為河東轉運使。民盜鑄鐵錢法不能禁,沆故抑錢價鑄者,以無利自息王舉元鎮定人,仁宗時為河東轉運使,夏人來争屈野地,舉元從數騎渡河,設幕與之議,示以赤心,夏人感服趙滋開封人管勾河東經畧司公事,建言代州、寜化軍有地萬頃,皆肥美,可募人田作,教戰射為堡砦,人以為利程師孟呉人提點河東路刑獄,晉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濁如黃河,俗謂之天河,可溉灌。師孟開渠築堰,沃良田萬八千頃,述其事為水利圖經,頒之州縣閻詢鳯朔,天興人,為河東轉運使,言三路土兵疲老者,聴其族以強壯者代,從之張景憲河南人,熙寜中為河東都轉運使,議者欲分河東為兩路,景憲言本道地肥磽相雜,州縣貧富亦異,正宜有無相通,分之不便。議遂寢劉庠彭城人,神宗時除河東轉運使,庠計一路之産鐵利為饒,請復舊冶鼓鑄,通隰州鹽礬博易以濟用,又請募民入粟塞下,豫為足食計,後以龍圖閣直學士知太原府,募民子弟剽鋭工技擊者,籍為勇敢。又倣漢謫戍法貫流以下罪,徙實河外邉備修飭陳安石河陽人。熙寜中,韓絳鎮太原,議行鹽法,與鹽司多不合,乃以安石為河東都轉運使,議始定,謂其僚曰:「興事當有漸,急則擾」。乃出鹽付民而畀之劵,使隨所得貿易,鬻畢,仍歸劵私販為減黄㢘分,寜人,提點河東刑獄,遼人求代北地,㢘言分水畫境,失中國險固,其後遼人果包取兩不耕地,下臨雁門,父老以為恨王靖莘縣人,提點河東刑獄長子縣,賊殺人,捕治十數,軰不得實,皆釋去。靖閲其牘曰:此真賊也!教吏曲折訊囚,果服罪畢仲游鄭人,哲宗時提點河東路刑獄,太原銅器名天下,獨不市一物,懼人以為矯,且行買二茶,亡時,韓縝鎮太原,曰如公叔可謂真清矣范純粹仲淹子,哲宗時帥河東,奏晉、絳、陜三州土腴,人多違法,或改易種色,或遣子弟公皂監穫,貪汚猥賤,乞下監司改正。從之呉時卭州人,徽宗時提舉河東常平,嵗飢,發公粟以賑民,童貫經畧北方,每訪以邉事,輙不答郭忠孝河南人,宣和間,為河東路提舉,解梁猗氏,與河東接壌,盜販鹽者數百為羣嵗,起大獄,轉相告引,抵罪者衆,忠孝止治其首,餘悉寛貸郭永大名府,元城人,提點河東刑獄,時髙宗命宗澤守京師,將復兩河,檄永與大名帥相掎角,不數日聲振,河朔已没,州縣皆復應宋軍,金人亦畏之不敢動。後劉豫來冦,無援城䧟不屈死金耶律懷義遼宗室子天㑹,初為西南路招討使,新降諸部兵革之,餘多匱乏,懷義擇衝要地建城市,通商賈,自是衣食嵗滋,畜牧蕃息。范承吉天眷六年,河東北路轉運使時承宋●民賦繁重,承吉為經畫立法簡便,所入増十數萬斛,官既足而民亦有餘博多哩阿老罕隆州博勒郭山人,為西南招討使,有司督本路明安人戶所貸官粟,博多哩阿老罕乞俟豐年,從之,軍人有以甲葉貿易諸物,天徳●塲,及界外嵗採銅鑛,或因私挾兵鐡與之貿易,皆一切禁絶,上畨軍不許用親戚奴婢及傭僱者,營塹捐圮,以時修葺,兵民皆畏愛之。 博多哩、阿老罕舊作孛术魯阿魯罕博勒郭,舊作琶离葛,明安舊作猛安,今並改張亨大興,漷陰人,章宗時為河東南北路提刑使,兼勸農採訪事、存大體、畧苛細、訪利病,條十三事以聞,上嘉納之伊拉里中都路瑚魯國,明安人,承安末,為河東南北路按察使。舊制,在位官有不任職,州府長貳互相舉申,伊拉里恐傷禮譲,且别生奸●,乞止令按察使糾劾,又言隨路點軍官與富人飲㑹,獻遺宜究治,上皆納之。 伊拉里舊作移刺,益瑚魯國舊作胡魯土,今並改完顔從坦宗室子,貞祐中,充宣差都提控,安撫山西軍民,上書言絳、解二州民皆恃鹽布易米,今大陽等渡不許粟麥過河,乞罷其禁,官税十三,則公私皆濟。又言:中條以南諸縣為陜、洛襟喉,乞加兵分戍平陸産銀鐡,若以鹽易米,募工煉冶,可以廣財用,備戎器。尚書省議,惟許放大陽等渡李革河津人,興定元年,以知平陽府事、權参知政事,為河東行省太原兵乞食革,移粟七萬石濟之。二年宣差葉赫素色至河東時,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毀清野,革奏:今嵗雨澤及時秋成,可待如今耕毁,民將不堪。詔從革奏。十月,平陽被圍,城中軍不滿六千,屢出戰,旬日間,傷者過半,徵兵吉、霍、隰三州不時至,禆將李懷徳縋城出降,兵自城東南入,左右請革上馬突圍出,革歎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見天子?汝軰可去矣!乃自殺」。 葉赫素色,舊作粘割梭,失今改元瑚蘭太宗時為山西大逹魯噶齊,西方多盜,郡縣捕不得計,所夫值倍償,郡縣苦之,有甄軍判者,率羣盜往來阜平、曲陽間,殺人渾源界而奪之財,縣以失捕當償,瑚蘭曰:「此大盜也,縣豈能制哉!」即遣千人捕甄殺之,勦其餘黨,害乃除。 瑚蘭,舊作忽蘭逹魯噶齊,舊作逹魯花赤,今並改張徳輝冀寜,交城人,世祖即位,起徳輝,為河東南北路宣撫使,下車撃豪強,黜贓吏,均賦役,耆耋不逺數千里來見曰:「六十年不復見,此太平官長矣,戴之若神明徳輝潞元人,中統末,山西宣慰司權勢之家,籍民為奴者,咸按而免之,復業近千人焉姚天福代州雁門人,至元時為河東道提刑按察副使,時北鄙兵興,轉輸繁急,河東民苦徭役,天福以反側為憂,劾執政失計,奏罷其役雷膺渾源人,至元十一年,僉河東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以稱職聞。程思㢘東,勝州人,成宗即位,除河東山西㢘訪使,太原嵗飼諸王駝馬一萬四千餘匹,思㢘為請,止飼千匹。平陽諸郡嵗輸租税于北方,民甚苦之,思㢘為請得輸河東近倉舊法,決事咸有議劄,權歸曹吏,思㢘自判牘尾某當某,罪吏皆束手逹爾瑪髙昌人大徳時,河東道㢘訪副使隰州村民賽神,因醉毆殺姚甲,為首者,乗間逃去,有司逮同會者繋獄,歴嵗不決,逹爾瑪曰:「殺人者既逃,存亡不可知,此輩皆詿誤無罪,而反桎梏耶?」悉縱之。 逹爾瑪」,舊作「答里麻,今改。尉遲徳誠絳州人,至大四年,為河東山西道宣慰司同知,擊姦吏,寛税歛,上計京師,入見,帝賜以食,擢工部尚書。王思誠兖州嵫陽人,至正時,出僉河東山西道肅政㢘訪司事,行部武鄉縣,監縣來迓,思誠語吏屬曰:此必贓吏。未幾,有愬于道側者,曰:得毋愬監縣,敕汝馬乎?曰:然。監縣抵罪,吏屬問先知之,故曰衣敝衣,乗駿馬,非詐而何?明張孟兼浦江人,洪武中,山西僉事㢘勁疾惡,糾摘奸猾吏民,聞張僉事行部,凜然墮膽鄭辰浙江西安人,永樂中為山西按察使,糾治貪濁不少貸。潞州盜起入山谷,撫諭皆感泣,復為良民王驥束鹿人,永樂中為兵科給事中,使山西,奏免鹽池逋課二十餘萬,張政廣徳人,宣徳初,以御史巡按山西,時諸郡逋租至二百餘萬石,政請隨土産折納,民大稱便,斥貪除暴,治行稱最,就拜山西按察使,風紀益振黄常祖涵,江人。山西布政使左參議,并晉地瘠民貧,嵗凶多流亡,常祖奏乞招徠,免役三年悉復業,平陽有盜千人為患,常祖推誠諭之,不旬日皆降于謙錢唐人,宣徳中,以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至官,遍歴諸州縣,察所宜興革,一嵗章數上,英宗時,請以兩省積穀,每嵗支給缺食,下戶府州縣吏,秩滿當遷,即預備,粮儲未足,不聼離任,自是儲得充滿,民無水旱憂。又以大同在塞外懸逺,請別設御史治之,而盡奪鎮將之役卒,私墾者為官屯,邉用亦溢徐永逹歸徳人,正統初,為山西按察使巡按御史,非法用刑,劾罷之日,蔬食再餐,妻家居,紡績以供其衣,卒之日,貧不能具棺,巡撫于謙解金,帶以●白圭南宮人,正統中巡按山西,辨疑獄百餘部撽,朔州課鈔益三之二,圭疏争復三十取一之舊。石璞臨漳人。正統中,山西布政使剛直有治行,景泰初,以兵部尚書出募山西義勇,又出理大同軍餉,及歸,無第宅,人服其清朱鑑晉江人以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時額森日窺塞下,鑑修築各州縣及沿邉城堡,聚置騎甲萬餘,募壯勇一萬七千人以謹防禦。景泰初,冦數萬攻雁門闗,命鑑移鎮雁門,冦旋引去。 額森,舊作也,先今改。邱陵蘭陽人,天順中,為山西布政使,善理劇,不憚勞苦,祛●戢姦,甚有威惠雷復湖廣寜逺人,成化七年,巡撫山西,端恪守法,得軍民心,屢禦邉警,賜敕奨勞,時山西大祲,復疏請發帑賑贍,上從之,卒於官何喬新江西廣昌人,成化中巡撫山西,能卻敵惠民,後山西大饑,喬新以刑部左侍郎往賑,請盡蠲租賦,發內帑及鹽課銀數萬兩,又設法勸諭,得粟數十萬石,擇有司分賑,又募兵䟽溝渠,償以粟,共活三十餘萬人,還流民十四餘萬戶胡謐㑹稽人,成化中山西提學副使,論諸生文髙下悉當山西,故無志自謐創之。葉淇山陽人,成化二十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歳大饑,請發帑三萬金賑濟部,內宗室吉凶費皆取之民間,淇請停止。明年,澤潞旱,奏蠲秋粮九十五萬石,民得安適楊一清巴陵人。成化未,山西提學僉事。師範,端嚴人才,髙下甄別,不爽表節,義禁浮華,士人翕然宗之顧佐臨淮人,宏治中巡撫山西,宗室第宅,官為繕費不貲,佐請悉令自營治。正統末,權發太原、平陽民戍邉,後遂久不代,奏令代還張敷華安福人,宏治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部內賦輸大同,困於折價,敷華請太原以北利轉運者仍輸□,民便之朱裳沙河人,正徳初以御史巡鹽河東,幸臣錢寜遣人牟鹽利裳禁勿予,有夤緣奏乞鹽引者,下戶部尚書石玠曰:「汝無庸朱御史,不汝聴也」。叢蘭文登人,正徳八年,以右都御史總制宣、大、山西軍務,霍什以五萬騎自萬全右衛趨蔚州大掠,又三萬騎入平魯城南蘭陰置伏,使人為田間餉,而躬率兵追寇,寇走掠,食食有毒多踣,伏兵乗之,遂遁。 。霍什舊作火篩,今改。李鉞祥符人,武宗時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小王子入白羊口,鉞度宣、大有備,必窺岢嵐、五臺間,乃亟□戰守。寇果犯岢嵐,鉞與延綏援將安國、杭雄敗之,加俸一級戴鱀鄞人。正徳中,山西按察使振飭憲典,官吏憚之。有閹殺人匿宗室家,吏不敢問,鱀收捕付獄,有知縣受賕殺人,巡按知其與權貴,有連,釋之,鱀為正法宋景奉新人。嘉靖初,山西副使汾州介休饑,民聚為盜,景擒其魁而撫其被脅者,後為山西布政使,太原民多逃徙所遺田,責税現戶,景召人佃墾而輕其賦,定九則徵,民皆賴之毛伯温●水人,嘉靖中,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大同鎮邉鎮川,宏賜鎮河鎮鹵五堡,相距二百里,極邉近賊帳,伯溫修築之,募軍三千防守,給以間田,永除其賦,邉防賴焉王儀文安人。嘉靖中,山西右参政分守冀寜,冦抵清源城儀洞開城門,冦疑引去,按行所部築城郭,積糗糧,榆次、平定間,遂皆有城,冦不敢犯翟鵬撫寜,衛人,嘉靖中,俺答大入山西,以鵬為總督,修築邉墻九百三十餘里,増新墪及䕶墪堡,建營舍,又得地萬四千九百餘頃,又給五十畝,省倉儲無算,諸所規畫,多著為令,以功就進。兵部尚書曾銑江都人,嘉靖中巡撫山西,經嵗□不犯邉,增築邉墻四百餘里,進兵部侍郎。韓邦奇朝邑人,嘉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為政嚴肅,有司供具悉不納,將吏懾服應檟建昌人,嘉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山西,時所部嵗被兵檟,簡精鋭,葺營堡,謹斥堠,聚兵扼要害,敵知有備,不敢犯翁萬逹掲揚人,嘉靖中,以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保定軍務,儲戎器,謹偵堠,明賞罰,將卒毋敢離次,得降人厚撫之,益知敵情,又請築大同宣府,邉墻千餘里,凡墻堞近逺,濠堡深廣,曲盡其宜,由是敵不敢輕犯,墻內戍者得以暇耕牧,邉費日省,後以卻敵功,進兵部尚書楊守謙徐州人,嘉靖中,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請偏頭老營堡二所,餘地千九百餘頃,興舉營田,薦副使張鎬為提調牛種取給本土,其後秋穫當帑金十萬,邉關榖價頓減十五,呉嶽汶上人,嘉靖中歴山西副使、右布政使,並以清靜得民心、髙叔嗣祥符人,嘉靖中山西左參政斷疑獄十二事,時稱神明、葛守禮徳平人,嘉靖中,山西按察使汾,俗狡悍,二王府多招納亡命,守禮嚴保甲,簡游徼盜,發立擒治,境內帖然孫繼魯雲南右衛人,嘉靖中為山西參政,分守冀南,數繩約宗藩,洎遷按察使,赴太原,宗藩百餘人擁馬發其裝,見敝衣外,無長物,愕然曰:「百餘年無此清吏矣!」載酒追送以謝過焉。後撫山西,上言邉事忤旨,下詔獄死,部民痛惜,宗藩有上書訟其寃者,即前奪視其裝者也郭斗雲南人,嘉靖間,山西驛傳道副使,立招啇法,使自供役,逺近稱便,敵騎入掠,斗傳諭民居,悉避入城,而躬自登陴守禦,敵知有備,遂去,嵗旱,請於兩臺,人給以粟,晉人祠之陳瑞福建,長樂人,嘉靖中,山西督學道敵入擾,時巡撫以防秋駐寜武,藩臬相繼出疆,瑞與副使郭斗城守,懸賞格募士,咸出死力,敵不敢前,祠三公祠中呉澣洛陽人,嘉靖間歴山西按察使、左右布政使,敦厚持大體,值邉警,城守有功,又括羡銀築新南城七里,居民至今賴之,許論靈寳人,嘉靖中兵部侍郎,出督宣大山西軍務,累功進尚書。翁萬逹為總督,築大同邉墻六百里,建墩臺于內,後以兵少,牆不能守,盡撤守臺,論言兵既守臺,則敵攻墻不得用其力,而敵入墻,率震駭逃散,請改設墻外,每三百歩建一臺,俾矢石相及,去墻不得越三十歩,守以壯士十人,詔從之,敵來犯者輙遮破之,先後俘斬甚衆趙時春平凉人,嘉靖中,山西巡撫提督雁門諸闗,督兵禦敵,率以身先,斥貪墨,繩饋遺宗藩貴宦相戒,莫敢犯法,楊博蒲州人,嘉靖時,以兵部尚書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大同方解圍,博亟請蠲被兵田租,因擇丁壯為義勇,分●諸將,復造偏箱車百輛,分置左右,衛使,有警則相聲援,築堡濬濠,數出奇兵襲敵,敵為徙帳萬恭南昌人,嘉靖末,以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屢摧勍敵,縁河築墻以防套,冦東掠,又教民用水車溉田,民大利之楊巍海豐人,隆慶初巡撫山西,所部驛遞銀嵗徵五十四萬,巍請減四之一,修築沿邉城堡千餘里,檄散大盜李九經黨,旋乞養母去宋纁商邱人,隆慶初以御史巡撫山西,俺答䧟石州,將士捕七十七人,當斬,纁訊得其誣,釋者殆半。王崇古蒲州人,隆慶四年,以兵部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時俺答納叛人趙全等,屢為邉害,俺答孫巴罕內齊以俺答奪其妻,怒忿來降,崇古因以欵俺答,使以叛人趙全等易而歸之,俺答遂縳全等來獻,於是歸巴罕,并封俺答通貢市,俺答誓不犯大同邉境休息。 巴罕內,齊舊作把漢那吉,今改王世貞太倉州人,隆慶中山西按察使,有㢘能名方逢時嘉魚人,隆慶中左僉都御史,巡撫大同,與總督王崇古定計,挾巴罕以索叛人趙全等於俺答,以功進兵部尚書。萬厯初,代崇古總督宣、大、山西軍務,申明貢布、之約兩人首尾共濟,邉境遂安沈子本,歸安人,萬厯初,山西布政使,晉中大饑,仿鄭俠《流民圖》奏上,得捐帑十萬為賑,全活甚衆,進本省巡撫,威惠並行,吏肅民安王象坤山東新城人,萬厯中,山西左布政使,有清操,多惠政,都御史溫純請顯陟一人以風天下,謂莫如象坤云孫,維城邱縣人。萬厯間,山西按察使寇小酋,安圖恃驍健,挾市龍門,請以五千鐵騎待命闕下,維城知其虚實,禁止之,乃獻出邉屬夷自贖,毋敢挾市幕府,上其功,進右布政使。 安圖,舊作安兎,今改李維楨湖廣,京山人。萬厯間山西按察使,明斷如神,不事苛刻,纂修山西通志》考核精詳,當時號為信書魏允貞南樂人,萬厯二十一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裁幕府嵗供及州縣冗費,以其銀數萬,繕亭障,建烽堠,置器市馬易粟,又奏免平陽□額站銀八萬,以所省郵傳羡銀補之。雁門、平定軍以逋屯糧竄徙,奏除其租,招令復業,苛嵐互市,省撫賞銀六萬。汾州有兩郡王宗人與軍民雜處,知州秩卑不能制,奏改為府,時邉鎮廢弛,允貞視要害,築邉墻萬有餘丈,政聲大著,上亦數嘉其能,㑹詔中官張忠等採礦山西,抗疏極諫,張忠等暴橫不法,䟽暴其罪,皆不報,遂乞養親歸,士民為立祠。吕坤寜陵人,萬厯中,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約將吏不得私餽遺,飭邉防,恤民瘼,庶政畢舉,嘗歴三闗,見將校無知兵者,嚴行訓練,又立保甲法,籍丁壯,令各習戎器,而㧞其尤者為長,由是列城皆有武備呉甡●,州興化人,崇禎七年,擢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時陜、豫流賊每冬月,輙履氷渡河肆掠,甡相地險,易令嚴警備,賊至多被傷,自是連三嵗無一潛渡者,濱河二千里皆得休息,又平境內大盜賀宗漢、劉浩然髙加計,每行軍,樹二白旗,凡脅從及老弱婦女跪其下,即免死莅事四年,軍民戴若慈母盧象昇宜興人,崇禎九年,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大興屯田,二年積穀二十萬石,暇則率將士較射,發無不中竟,象昇在事塞,上宴然後死難,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謚忠肅。蔡懋徳崑山人,崇禎中,以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數平盜亂。十六年冬,流賊䧟陜西,自蒲州北抵保徳二千餘里悉與賊隣,恃黄河為限窮,冬氷合,賊騎得長驅,懋徳以疲卒三千當數十萬,强冦日奔走平陽、汾州間,猶屢挫之。大慶、風陵、吉鄉諸渡,晉王趣懋徳還守太原,賊即渡河䧟平陽,李自成遣使招降懋徳,斬之,太原䧟,與中軍副總兵應時盛偕至,三立祠縊死,福王時,議謚忠襄, 本朝乾隆四十年出還,賜謚忠恪,時盛遼陽人,城䧟後,殺數十人,而 顧不見懋徳,復斫門入懋,徳死,亦取弓●自勒死,趙建極河南永寜人。山西左布政使,流賊攻太原,偕巡撫蔡懋徳及諸監司等分門守禦,城䧟,危坐公堂,賊擁見李自成,迫之,跪不屈,授以官,大罵,遂自殺。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烈賜謚 愍、藺剛中陵縣人。山西副使從蔡懋徳守太原時,調陽和兵三千協守,剛中疑其為賊內應,移之南闗外,果叛迎賊,城䧟被執,說之降,大罵,賊殺之,首既墮,復躍起丈餘,賊皆辟易年,本朝乾隆四十一 ,賜謚忠愍。周遇吉錦州衛人,崇禎十五年,以左都督為山西總兵官,汰老弱,繕甲仗,練勇敢,一軍特精。李自成䧟全陜,將犯山西,遇吉以沿河千餘里,賊處處可渡,分兵扼其上流,以下流蒲坂屬之巡撫蔡懋徳,比及平陽,太原䧟賊,遂破忻□代,遇吉先在代,遏其北犯,乃憑城固守,潛出兵奮擊,數日殺賊無算,㑹食盡援絶,退保寜武闗,賊踵至,遇吉發大礟設伏,復殺賊二萬人,城䧟被執,大罵不屈,賊叢射殺之,妻劉氏亦據公●登屋而射,每一矢斃一賊,賊不敢逼,縱火焚之,闔家盡死。後自成入京師,毎語人曰:「他鎮復有一周總兵,吾安得至此?」福王時贈太保,諡忠武,祀旌忠祠諡。本朝,乾隆四十一年 ,賜 忠武
36
本朝馬柱國奉天人,順治初巡撫山西,時流冦據太原凡八月,柱國至,即擊破之,盡誅餘孽之匿民間者,安集撫循,民漸復業,時客兵數往來,若供億繁柱國,悉心措置,里閈若不知有兵者黃徽孕晉江人,順治初,巡撫山西,時三晉初定,民尚多竄山谷間,徽孕單騎開諭,悉令復業。先是,闖賊據晉,徴賦已過半,及賊平,徽孕䟽請已經偽官徴者盡豁之,民有死義者,悉具狀以聞,又請録用紳士之賢者,及設學臣、立師儒、復站銀、禁告訐四事,皆次第舉行申朝紀:奉天人,順治初巡撫山西,下車劾貪吏數十人,屬員肅然□銀,舊額一十五萬,明季□充餉,驛費不足,●之里甲至二十萬有奇,朝紀請復其舊,驛馬官牧無得累民勒石,郡邑民徳之,為立祠祀焉。孫茂蘭,遼陽左衛人,順治四年,山西左布政使時,駐防兵圏民地,胥以廢藩土田給之,而屯丁多抗不輸租,茂蘭繩以法,民得安業,或兵民相構,茂蘭用情理訊之,咸服其平祝世昌奉天人,順治初巡撫山西時,大同降將姜瓖叛,郡邑震動,世昌力請發兵殄滅,辨餉數十萬,民不病擾,事平,䟽請豁逋賦七百萬石,徭十餘萬丁,未㡬,卒於官,百姓巷哭,李因之長山人,順治五年,河東鹽運副使清正率屬,不私一錢,姜瓖之亂,與運同鄭宏圖、知事王存鏊守運城,城破,皆不屈死,時稱「三烈,因之贈布政司叅議。宏圖,奉天人,贈叅政,存鏊,邱縣人,贈照唐俱祀忠烈祠。劉宏遇奉天人,順治七年,巡撫山西,時姜瓖初平,村聚多蹂躪,逋賦巨萬,宏遇䟽請得豁,又恤諸死事,家建忠烈祠祀之,九年旱饑,遣使分賑,全活甚衆,汾流侵㑹城,築隄障之,既去,民懐其徳,建祀祠焉,劉嗣陳留人,順治中,巡按山西,彈劾不避權貴,時□行訪民疾苦,奸胥墨吏憚之,弁卒占民居者,令胥出債,值草豆輸㑹城市魁,縁典守以肆勒索立置之法,晉人稱為真御史云李之芳山東武定人,順治十六年,巡按山西,措注有條,貪墨吏多歛迹、王庭嘉興人。順治末,山西右布政使以亷潔倡屬吏,令盡心牧養,慎出納吏,不得上下其手,郡邑肅然,及去,民歌思不輟。穆臣滿洲人,康熙十五年,山西按察使持法平,遇訟者輙以善言和解,散銀米於囚,必親詣獄,按名給之。張鵬翮遂寜人,康熙二十四年,官河東轉運使,力請巡鹽使者,題豁加課,督修城隍,四面甎甃,在官三年,以清㢘著。郝惟謙霸州人,康熙二十八年,以御史巡視河東鹽政,請豁浮徵以充正課,又修䕶城渠堰,令按丁分工書,於籍有毀壞,輒按名重築,自是渠堰無不固者、劉元咸陽人,康熙間,山西粮驛道以養馬,費有正供,而晉皆民養,嚴禁之,委賑大同,不漏不冒,所駐地有槐一株,民號為劉公槐
37
欽定大清一統志卷九十五
URN: ctp:ws25064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