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 检索 "罭"
檢索內容:
检索范围: 读书杂释
条件: 包含字词“罭”
Total 1

卷三

1
《诗·羔羊》传云:「『素丝五紽。』素,白也。紽,数也。」「緎,缝也。」「『羔裘之缝』。缝,言缝杀之大小,得共制。总,数也。」《后汉·循吏传》注引《韩诗》薛君《章句》云:「素喻洁白,丝喻诎柔。紽,数名也。诗人贤士为大夫者,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诎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此。解「数」字有意义,而未明紽与总之为数若何?朱子《集传》则云:「未详。」可谓阙疑,究未能相说以解也。按:王念孙《广雅疏证》载子引之说,曰:「緎训为『缝』,本于《尔雅》,盖取界域之义,三章文义实不当。如《尔雅》所训紽、緎、总,皆数也。五丝为紽,四紽为緎,四緎为总。五紽,二十五丝。五緎,一百丝。五总,四百丝。故《诗》先言五紽,次言五緎,次言五总也。《西京杂记》载邹长倩《遗公孙弘书》曰:『五丝为糸聂,倍糸聂为升,倍升为緎,倍緎为纪,倍纪为緵,倍緵为襚。』《豳风·九》《释文》云:『緵字又作总。』然则,緎者二十丝,总者八十丝也。孟康注《汉书·王莽传》云:『緵,八十缕也。』《史记·孝景纪》:『令徒隶衣七緵布。』《正义》与孟康注同。《晏子春秋·杂篇》云:『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说文》作稯,云:『布之八十缕为稯。』正与倍纪为稯之数相合。紽之数今失其传。按《释文》云:『紽,本又作佗。』春秋时,陈公子佗,字五父。则知五丝为紽,即《西京杂记》之糸聂矣。」如此疏解,明白畅达。段玉裁谓此传「数」字,当读数罟之数,五总犹俗云五簇也。于义殊疏。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