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七

《卷七》[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
2
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名曰霍乱。赵本作「此名霍乱」
3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邪在上焦,则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则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既吐且利。以饮食不节,寒热不调,清浊相干,阴阳乖隔,遂成霍乱。轻者,止曰吐利;重者,挥霍扰乱,名曰霍乱。
4
问曰:病发热,头痛,身疼,恶寒,吐利者,此属何病?答曰:此名霍乱。赵本有「霍乱」二字
5
自吐下,又利止,复更发热也。
6
发热,头痛,身疼,恶寒者,本是伤寒,因邪入里,伤于脾胃,上吐下利,令为霍乱。利止里和,复更发热者,还是伤寒,必汗出而解。
7
伤寒,其脉微涩者,本是霍乱,今是伤寒,却四五日,至阴经上,转入阴必利,本呕下利者,不可治也。
8
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赵本有「此」字属阳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经尽故也。
9
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伤寒脉微涩,则本是霍乱,吐利亡阳、亡血,吐利止,伤寒之邪未已,还是伤寒,却四五日邪传阴经之时,里虚遇邪,必作自利,本呕者,邪甚于上,又利者,邪甚于下,先霍乱里气大虚,又伤寒之邪,再传为吐利,是重虚也,故为不治。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气仍不利者,利为虚,不利为实,欲大便而反失气,里气热也,此属阳明,便必硬也。十三日愈者,伤寒六日,传遍三阴三阳,后六日再传经尽,则阴阳之气和,大邪之气去而愈也。
10
下利后,当便硬,硬则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后经中,颇能食,复过一经能食,过之一日,当愈。不愈者,不属阳明也。
11
下利后,亡津液,当便硬。能食为胃和,必自愈;不能食者,为未和。到后经中,为复过一经,言七日后再经也。颇能食者,胃气方和,过一日当愈。不愈者,暴热使之能食,非阳明气和也。
12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赵本有「四逆加人参汤方」详见卷十
13
恶寒脉微而利者,阳虚阴胜也,利止则津液内竭,故云亡血。《金匮玉函》曰:水竭则无血,与四逆汤温经助阳,加人参生津液益血。
14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赵本有「五芩散方」详见卷三
15
头痛发热,则邪自风寒而来。中焦为寒热相半之分,邪稍高者,居阳分,则为热,热多欲饮水者,与五苓散以散之;邪稍下者,居阴分,则为寒,寒多不用水者,与理中丸温之。
16
理中丸方:人参甘温 甘草炙。甘平 白术甘温 乾姜以上。赵本无此二字。各三两。辛热
17
《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人参、白术、甘草之甘,以缓脾气调中。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乾姜之辛,以温胃散寒。
18
上四味,捣筛为末,蜜和丸,如鸡黄大,赵本作「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根据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19
加减法:赵本无此三字
20
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
21
脾虚肾气动者,脐上筑动。《内经》曰:甘者,令人中满。术甘壅补,桂泄奔豚,是相易也。
22
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
23
呕家不喜甘,故去术;呕家多服生姜,以辛散之。
24
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
25
下多者,用术以去湿;悸加茯苓以导气。
26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
27
津液不足则渴,术甘以缓之。
28
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
29
里虚则痛,加人参以补之。
30
寒者,加乾姜,足前成四两半。
31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
32
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33
胃虚则气壅腹满,甘令人中满,是去术也;附子之辛,以补阳散壅。
34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赵本有「桂枝汤方」详见卷二
35
吐利止,里和也;身痛不休,表未解也。与桂枝汤小和之。《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
36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卷二
37
上吐下利,里虚汗出,发热恶寒,表未解也;四肢拘急,手足厥冷,阳虚阴胜也。与四逆汤助阳退阴。
38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39
吐利亡津液,则小盒饭少,小便复利而大汗出,津液不禁,阳气大虚也。脉微为亡阳,若无外热,但内寒,下利清谷,为纯阴;此以外热,为阳未绝,犹可与四逆汤救之。
40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赵本无「汁」字汤主之。赵本有「通脉四逆加猪胆汤方」详见卷十
41
吐已下断,津液内竭,则不当汗出,汗出者,不当厥;今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阳气大虚,阴气独胜也。若纯与阳药,恐阴为格拒,或呕或躁,不得复入也;与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胆苦入心而通脉,胆寒补肝而和阴,引置阳药不被格拒。《内经》曰:微者逆之,甚者从之。此之谓也。
42
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不胜谷气故也。
43
《内经》曰: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新虚不胜谷气,是生小烦。
44
辨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四
45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赵本注:「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 散主之。
46
大病新瘥,血气未复,馀热未尽,强合阴阳,得病者名曰易。男子病新瘥未平复,而妇人与之交,得病,名曰阳易;妇人病新瘥未平腹,男子与之交,得病,名曰阴易。以阴阳相感动,其馀毒相染著,如换易也。其人病身体重,少气者,损动真气也;少腹里急,引阴中拘挛,膝胫拘急,阴气极也;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者,感动之毒,所易之气,熏蒸于上也。与烧 散以道阴气。
47
烧 散方:上取妇人中 近隐处,剪烧赵本有「作」字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赵本作「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 当烧灰。赵本作「男子 烧服」
48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赵本作「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49
病有劳复,有食复。伤寒新瘥,血气未平,馀热未尽,早作劳动病者,名曰劳复。病热少愈而强食之,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留搏,两阳相合而病者,名曰食复。劳复,则热气浮越,与枳实栀子豉汤以解之;食复,则胃有宿积,加大黄以下之。
50
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三枚,炙。苦寒 栀子十四枚,赵本作个,擘。苦寒一升,绵裹。苦寒
51
枳实栀子豉汤,则应吐剂,此云覆令微似汗出者,以其热聚于上,苦则吐之;热散于表者,苦则发之。
52
《内经》曰:火淫所胜,以苦发之。此之谓也。
53
上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栀子,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54
伤寒瘥已赵本作「以」后,更发热者,赵本无「者」字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赵本注:「一作紧」者,以下解之。赵本有「小柴胡汤方」详见卷三
55
瘥后馀热未尽,更发热者,与小柴胡汤以和解之。脉浮者,热在表也,故以汗解;脉沉者,热在里也,故以下解之。
56
大病瘥后,从腰已赵本作「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57
大病瘥后,脾胃气虚,不能制约肾水,水溢下焦,腰以下为肿也。《金匮要略》曰:腰以下肿,当利小便。与牡蛎泽泻散,利小便而散水也。
58
牡蛎泽泻散方:牡蛎熬。咸平 泽泻咸寒 栝蒌根苦寒 蜀漆赵本有「暖水」二字,洗,去脚。赵本医统本并作腥。辛平 葶苈赵本有「子」字。熬。苦寒 商陆根熬。辛酸,咸平 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咸寒
59
咸味涌泄,牡蛎、泽泻、海藻之咸以泄水气。《内经》曰:湿淫于内,平以苦,佐以酸辛,以苦泄之。蜀漆、葶苈、栝蒌、商陆之酸辛与苦,以导肿湿。
60
上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赵本作「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后服,日三服。赵本作「日三服」,在方寸匕下
61
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赵本无「者」字赵本作「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赵本有「理中丸方」详见卷七
62
汗后,阳气不足,胃中虚寒,不内津液,故喜唾,不了了。与理中丸以温其胃。
63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赵本无「者」字竹叶石膏汤主之。
64
伤寒解后,津液不足而虚羸,馀热未尽,热则伤气,故少气,气逆欲吐,与竹叶石膏汤,调胃散热。
65
竹叶石膏汤方:竹叶二把。辛平 石膏一斤。甘寒 半夏半升,洗。辛温 人参三。赵本作「二」两。
66
甘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粳米半升。甘微寒 麦门冬一升,去心。甘平
67
辛甘发散而除热,竹叶、石膏、甘草之甘辛,以发散馀热;甘缓脾而益气,麦门冬、人参、粳米之甘,以补不足;辛者散也,气逆者,欲其散,半夏之辛,以散逆气。医统本作「气逆」
68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69
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70
阳明王于申酉戌,宿食在胃,故日暮微烦,当小下之,以损宿谷。
71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五
72
夫以为疾病至急,仓卒寻按,要者难得,故重集诸可与不可方治,比之三阴三阳篇中,此易见也。又时有不止是三阴三阳,出在诸可与不可中也。
73
诸不可汗、不可下,病证药方,前三阴三阳篇中,经注已具者,更不复出;其馀无者,于此以后经注备见。医统本作「于此已后,复注备见」
74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微反在上,涩反在下。微则阳气不足,涩则无血。阳气反微,中风汗出而反躁烦。涩则无血,厥而且寒。阳微发汗,躁不得眠。
75
寸关为阳,脉当浮盛,弱反在关,则里气不及;濡反在巅,则表气不逮。卫行脉外,浮为在上以候卫;微反在上,是阳气不足;荣行脉中,沉为在下以候荣;涩反在下,是无血也。阳微不能固外,腠理开疏,风因客之,故令汗出而躁烦;无血则阴虚,不与阳相顺接,故厥而且寒;阳微无津液,则不能作汗,若发汗则必亡阳而躁。经曰: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76
动气在右,不可发汗,发汗则衄而渴,心苦烦,饮即吐水。
77
动气者,筑筑然气动也。在右者,在脐之右也。《难经》曰:肺内证,脐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肺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右也。发汗则动肺气,肺主气,开窍于鼻,气虚则不能卫血,血溢妄行,随气出于鼻为衄。亡津液,胃燥,则烦渴而心苦烦。肺恶寒,饮冷则伤肺,故饮即吐水。
78
动气在左,不可发汗,发汗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
79
《难经》曰:肝内证,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肝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左也。肝为阴之主,发汗,汗不止,则亡阳外虚,故头眩、筋惕肉 。《针经》曰:上虚则眩。
80
动气在上,不可发汗,发汗则气上冲,正在心端。
81
《难经》曰:心内证,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气不治,正气内虚,气动于脐之上也。心为阳,发汗亡阳,则愈损心气,肾乘心虚,欲上凌心,故气上冲,正在心端。
82
动气在下,不可发汗,发汗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苦疼,目晕,恶寒,食则反吐,谷不得前。
83
《难经》曰:肾内证,脐下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肾气不治,正气内虚,动气发于脐之下也。肾者主水,发汗则无汗者,水不足也;心中大烦者,肾虚不能制心火也;骨节苦疼者,肾主骨也;目晕者,肾病则目KT KT 如无所见;恶寒者,肾主寒也;食则反吐,谷不得前者,肾水乾也。
84
王冰曰:病呕而吐,食久反出,是无水也。
85
咽中闭塞,不可发汗,发汗则吐血,气赵本作「微」绝,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温。
86
咽门者,胃之系。胃经不和,则咽内不利。发汗攻阳,血随发散而上,必吐血也。胃经不和而反攻表,则阳虚于外,故气欲绝,手足冷,欲蜷而不能自温。
87
诸脉得数动微弱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大便难,腹中乾,赵本注:「一云小便难,胞中乾」胃燥而烦,其形相象,根本异源。
88
动数之脉,为热在表;微弱之脉,为热在里。发汗亡津液,则热气愈甚,胃中乾燥,故大便难,腹中乾,胃燥而烦。根本虽有表里之异,逆治之后,热传之则一,是以病形相象也。
89
脉微赵本作「濡」而弱,弱反在关,濡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不能自还。
90
弦在上,则风伤气,风胜者,阳为之运动;微在下,则寒伤血,血伤者,里为之阴寒。外气拂郁为上实,里有阴寒为下虚。表热里寒,意欲得温,若反发汗,亡阳阴独,故寒栗不能自还。
91
咳者则剧,数吐涎沫,咽中必乾,小便不利,心中饥烦, 时而发,其形似疟,有寒无热,虚而寒栗,咳而发汗,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92
肺寒气逆,咳者则剧;吐涎沫,亡津液,咽中必乾,小便不利;膈中阳气虚,心中饥而烦。一日一夜,气大会于肺,邪正相击, 时而发,形如寒疟,但寒无热,虚而寒栗。发汗攻阳,则阳气愈虚,阴寒愈甚,故蜷而苦满,腹中复坚。
93
厥,脉紧,不可发汗,发汗则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94
厥而脉紧,则少阴伤寒也,法当温里,而反发汗,则损少阴之气。少阴之脉,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95
肾为之本,肺为之标,本虚则标弱,故声乱、咽嘶、舌萎、声不得前。
96
诸逆发汗,病微者难瘥;剧者言乱、目眩者死,赵本注:「一云:谵言目眩睛乱者死」命将难全。
97
不可发汗而强发之,轻者因发汗重而难瘥;重者脱其阴阳之气,言乱目眩而死。《难经》曰:脱阳者,见鬼,是此言乱也;脱阴者,目盲,是此目眩也。眩非玄而见玄,是近于盲也。
98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汗出则四肢厥逆冷。
99
肺经虚冷,上虚不能治下者,咳而小便利,或失小便。上虚发汗,则阳气外亡。四肢者,诸阳之本,阳虚则不与阴相接,故四肢厥逆冷。
100
伤寒头痛,翕翕发热,形象中风,常微汗出自呕者,下之益烦,心中赵本无「中」字懊 如饥;发汗则致 ,身强,难以屈伸;赵本作「伸屈」熏之则发黄,不得小便;灸则发咳唾。
101
伤寒当无汗、恶寒,今头痛、发热、微汗出,自呕,则伤寒之邪传而为热,欲行于里;若反下之,邪热乘虚流于胸中为虚烦,心懊 如饥;若发汗,则虚表,热归经络,热甚生风,故身强直而成 ;若熏之,则火热相合,消烁津液,故小便不利而发黄;肺恶火,灸则火热伤肺,必发咳嗽而唾脓。
102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法第十六
103
大法,春夏宜发汗。
104
春夏阳气在外,邪气亦在外,故可发汗。
105
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以赵本作「似」 然,一时间许,亦赵本医统本并作「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赵本作「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赵本有「者」字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106
汗缓缓出,则表里之邪悉去;汗大出,则邪气不除,但亡阳也。阳虚为无津液,故不可重发汗。
107
凡服汤发汗,中病便止,不必尽剂。赵本有「也」字
108
汗多则亡阳。
109
凡云可发汗,无汤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为解,然不如汤,随证良验。
110
《圣济经》曰:汤液主治,本乎腠理壅郁。除邪气者,于汤为宜。《金匮玉函》曰:水能净万物,故用汤也。
111
夫病脉浮大,问病者言,但便硬尔。赵本作「耳」设利者,为大逆。硬为实,汗出而解。何以故?脉浮当以汗解。
112
经曰:脉浮大应发汗,医反下之,为大逆。便硬难,虽为里实,亦当先解其外,若行利药,是为大逆。结胸虽急,脉浮大,犹不可下,下之即死,况此便难乎。经曰: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若先发汗,治不为逆。
113
下利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发汗。
114
《外台》云:里和表病,汗之则愈。
URN: ctp:ws296423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