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二百四十二

《卷二百四十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二
3
四裔考。
4
西南夷
5
雲南土司一。
6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詔諭雲南諸郡蠻。時大軍至滇,梁王走死。既置雲南府,自是諸郡以次来歸。
7
《明史土司傳》曰:雲南諸郡,垂及累世,規制咸定,統而稽之,大理、臨安以下,元江、永昌以上,皆府治也。孟艮、孟定等處則為司,新化、北勝等處則為州,或設流官,或仍土職。今以諸府州槩列之土司者,從其始也。葢滇省所屬多蠻夷雜處,即正印為流官,亦必以土司佐之,而土司名目淆雜,難以縷析,故係之府州,以括其所轄,而於土司事迹止摭其大綱,有闗乎治亂興亡者,俾控馭者識所鑒焉。等。謹按雲南即滇國也。馬端臨考始於楚頃,㐮王使荘蹻畧地至滇,終於蜀漢,諸葛孔眀置雲南郡。今以明史雲南土司傳考之,則隋置昆州。隋志無昆州,唐志昆州注本。隋志,隋亂廢。考隋書,南寜州蠻㸑翫拜毘州刺史叛服不常,故志不載耳。唐仍之後,為南詔蒙氏所據,改鄯闡府。厯鄭、趙、楊三氏至大理段氏,以髙智昇領鄯闡牧,遂世其地。宋太祖時,王全斌進滇地圖,帝以玉斧畫大渡河為界,由是雲南不復通中國。元初,置鄯闡萬戶府,既改置中慶路,元憲宗時,收大理國鄯闡府地置鄯闡萬戶府,世祖時改為鄯闡路,尋改為中慶路,屬雲南行省。封子和克為雲南王鎮之,仍録段氏子孫守其土。和克死,其子嗣封為梁王。元世祖既設雲南行省,始置郡縣,封子和克為雲南王,居省城,後遇鶴薨,又立皇曾孫松山為梁王,世守其土。蓋雲南自古為遐荒僻裔,蠻僰所居,漢武始開置郡縣,隋、唐之際,羈縻而已,迄於蒙段,專制一方,元時乃入版圖,同內地,而道里荒逺,史籍無徴者多矣,茲若不從明土司傳體例,則名目淆雜,誠難辨晰。故雖叅稽他書,而仍係之府州等分列於後。
8
又按《明史,雲南土司凡五十餘,今以一統志考之,惟大理府領長官司一、臨安府領長官司五,景東府有土知府、知事,順寜府領長官司一,䝉化府有土知府,麗江府有土通判,永昌府領安撫司一外,又領羈縻土府一、土州二、宣撫司六、安撫司二、長官司一。北勝改升永北府,領土府一,其餘則皆無土司矣。又徼外附見有舊孟艮土府本邦軍民宣慰使司、猛密宣撫使司孟飬軍民宣慰使司、鈕兀長官司,以在荒外羈縻之而已。
9
雲南
10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雲南諸蠻寨悉定。先是,五年三月,命翰林待制王禕齎詔諭梁王元宗室巴匝爾斡爾宻也,久留不遣,卒遇害。八年,復遣湖廣叅政吳雲徃中途為梁使所害。十四年,征南將軍傅友徳等率師至雲南城,梁王赴滇池死,定其地,改中慶路為雲南府。至是,友徳等分兵攻諸蠻寨之未服者,土官楊苴乗隙作亂,集蠻衆二十餘萬攻雲南城,時城中食少,士卒多病,冦至都督謝熊、馮誠等,攖城固守,賊不能攻,遂逺營為久困計,時沐英方駐師烏撒,聞之,將驍騎還救,至曲靖,遣卒潛入報城中為賊得,紿之曰:「總兵官領三十萬衆至矣!」賊衆驚愕宵遁,走安寜,羅次、邵甸、富民、普寜、大理、江川等處,復據險樹柵,謀再冦,英調將士剿降之,斬首六萬餘級,生擒四萬餘人,諸部悉定。
11
二十六年,命西平侯沐英子春襲封,仍鎮雲南。自英平雲南,在鎮十年,恩威著於蠻徼,子孫亦皆能以功名世其家,毎大征伐,輒以征南將軍印授之,沐氏未嘗不在行間,數傳而西平裔孫當襲侯,守臣争之,謂滇知有黔國公,不知西平侯也,孝宗以為然,許之,自是遂以公爵佩印,為故事,諸土司之進止予奪皆咨稟,及承平久,文網周宻,凡事必與太監撫按,三司會議後行,動多掣肘,土官子孫承襲有積至二三十年不得職者,土官復慢令玩法,無所忌憚,待其罪大惡極,然後興兵征𠞰,致軍民日困,地方日壞,大學士楊一清等因武定安銓之亂,痛切陳之,黔國公沐紹勲亦以為言,雖得旨允行,亦不能更革,馴至神宗之世,朝廷惰媮,封疆敗壞日甚一日,緬、莽之叛,皆土官之失職者導之,雖稍奏膚功,而滇南喪敗,卒由土官沙定洲之禍。
12
等謹按明史土司傳》及《雲南通志沙,定洲之父源,驍勇有將材。萬厯中,數從征調有功,巡撫委以王弄副長官事。繼以征建水及東川、水西、馬龍山等處,全雲南會城,累加至宣撫使,時號沙兵。定洲,其仲子也。崇禎三年,元謀土知州吾必奎叛,黔國公沐天波調定洲從征。定洲不欲行,出怨言。會奸徒饒希之、余錫朋者逋天波金無以償,錫朋常出入土司家,誇黔府富盛。定洲心動,陰結都司阮韻嘉諸人為內應。既定洲入辭行。天波以家諱日不視事,定洲譟而入,焚劫其府。天波聞變,由小竇遁,其母妻偕走城北,自焚而死。定洲據黔府,盤踞會城,劫巡撫呉兆。元使題請代天波鎮滇,傳檄州縣,全滇震動,天波走。楚雄從金滄副使楊畏知,言走永昌。定洲至楚雄城閉不得入,乃遣黨王翔、李日芳等攻陷大理。䝉化畏知乘間檄城外居民盡入城,築陴濬隍,調土、漢兵守之,定洲不敢至永昌,恐畏知截其歸路,急還兵攻楚雄,畏知輒出竒兵,殺賊甚衆。賊引去,攻石屏不下,還攻寧州。賊計迤東稍稍定,乃復攻楚雄,分兵為七十二營,環城掘濠,為久困計。會張獻忠部將孫可望率餘衆由遵義入黔,稱黔國焦夫人弟來復仇民,久困沙兵喜,其來迎。定洲解楚雄圍,迎戰於草泥關,大敗遁。何迷、可望分遣李定國徇迤東諸府,定洲歸屯兵洱革龍,且借南安援自固。會可望與定國不恊,聲其罪,杖之百,責以取定洲自贖。定國既至,定洲土目楊嘉方迎定洲,就其營宴,定國偵知之,率兵圍營,遂械定洲及妻萬氏數百人囘雲南,剥其皮市中,可望遂據滇,而天波卒走死於緬甸。
13
大理。
14
宋寧宗慶元六年,南詔段智連立。
15
南詔卽大理,唐葉榆縣境也。自明皇時,南詔蠻蒙氏閣羅鳯叛國於此,號大䝉國,後改為大禮國。昭宗時,其臣鄭買賜篡位,改為大長和。後唐明宗時,其臣趙善政篡立,改為大天□,尋又為其臣楊于貞簒立,改為大義寧。至晉高祖時,段思平得之,更號大理國。思平死,子思英立,未幾死,其叔思良立,死,傳子素順,宋太祖建隆四年立。時王全斌欲乘平蜀後取之,具圖以進,帝以玉斧畫大渡河曰:「此外非吾有也」。由是三百年不通中國。素順死,傳子素英,太宗雍熈二年立死,傳素廉,真宗祥符二年立死,傳素隆,天禧二年立,避位為僧,死,傳素貞。仁宗天聖四年,立死。傳素□,慶厯元年立,國人以其無道,廢之而立思廉。至皇祐中,以儂智高走死大理,凾首至京,始通中國。思廉立三十一年死,傳子連義。神宗熈寧八年,立為其臣楊義所弑,篡位。四年,段氏臣高智昇遣子昇太起兵討滅之,而立段壽輝。立二年,傳子正明,元豐五年立,後避位為僧,國人皆歸心高氏,遂奉昇太為主。哲宗元符二年,立改國號曰大中。臨終,屬其子太明曰:「段氏不振,國人推我不得已從之,今其子已長,可還其故物,爾後人勿效尤也」。太明遵遺言求段氏子,正淳立之,而段氏復興,號曰後理國。高氏,世相之人稱為高國王。正淳以高太明為相,太連為柵主,遣太連朝宋求經籍,得六十九家,立十三年,避位為僧,死。傳子正嚴。徽宗大觀二年,立立三十年,避位為僧,死傳子正興,高宗紹興十七年立,亦避位為僧。死傳子智興。孝宗乾道八年立。死,傳子智連。
16
元憲宗二年,命呼必賚征大理。
17
先是,宋寧宗開禧元年,段智連死。傳弟智祥,理宗嘉熈三年,智祥死,傳子祥。興元兵攻之,逆戰敗死。宋遣使祭傳子興智,至是呼必賚,將兵擊之。次年九月,次忒刺地,分兵三道以進。冬十二月,興智及高太祥拒戰,大敗,太祥被擒,不屈,斬於五華樓下。時白日當午,忽雲起雷震,世祖異之曰:「忠臣也」。遂擄興智而有其地。設大理都元帥府,仍封興智為摩訶羅嵯,管領八方。又以劉時中為宣撫使,同興智安輯其地。世祖中統二年,賜大理國主段實虎符,優詔撫諭之。迨中原多故,段氏復據大理,有十一代總管一段,實二段,忠三段,慶元四段正五,段隆六段,俊七,段義八段,光九段,功十段。實至十一代為段明,而悉屬版章,遂為大理府。
18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授段明大理宣慰使。明之父寶聞帝開基江南,遣叔段真由會川奉表歸欵。至是,征南將軍傅友德克雲南,授明宣慰使,然明猶未降也。十五年,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率師攻大理,拔其城。酋長段世就禽世亦寶之子至京師。帝以寶曾有降表,不忍廢,賜長子名歸仁,次子名歸義,授以官。大理悉定,改路為府。十六年,品甸土酋杜惠來朝,命為千夫長。十七年以土官阿這為鄧州知州,阿散為太和府正千夫長,李朱為副,楊奴為雲南縣丞。十九年置雲南洱海衞,以賴鎮為指揮僉事。洱海,本品甸也。兵燹後,人民室廬無復存者。鎮復城池,治廬舍市里,修屯堡、隄防、斥堠。又開白鹽井,民始安輯。二十年詔景川侯曹震選精兵,給軍器農具,即雲南品甸屯種,以俟征討。永樂後,雲南諸土官州縣率按期入貢,賜予如制。嘉靖元年改十二關長官司于一泡江之西,從巡撫何孟春奏也。
19
《臨安》
20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置臨安路。
21
臨安,古句町國。漢置縣。唐為羈縻牁州地。天寶末,南詔䝉氏於此置通海郡。元憲宗時內附,置阿僰部萬戶府。至是,改臨安路,屬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明太祖洪武十四年,改臨安路為府。
22
時征南將軍傅友德等下雲南,遣宣德侯金朝興取臨安,元右丞元卜台、元帥完者都及土官楊政降,改路為府。十七年,土官和寧等來朝,即以為土知州等官。
23
愍帝崇禎五年,官軍討阿迷土,知州普名聲,先是名聲之父,維藩與寧州祿氏構兵,師殲焉。名聲㓜育於官,既長,有司俾繼父職。名聲收拾舊部,勇於攻戰,從討奢安有功,仍授土知州,漸驕恣。至是御史趙洪範按部名,聲不出迎,已出戈甲旗幟列數里。洪範大怒,謀之巡撫王伉,請討進圍州城。名聲恐,使人約降,而陰以重賄求援于元謀土官吾必奎,時官軍已調必奎隨征。必奎與名聲戰,兵始合,佯敗走。官軍望見,遂大潰,布政使周士昌戰死。朝廷以起釁罪伉,逮治,而名聲就撫,然驕恣益甚,當事者頗以為患。已而廣西知府張繼孟道出阿迷,以計毒殺之。必奎聞名聲死,遂反,連陷武定、祿豐、楚雄諸城。寧州土官祿永命、石屏州土目龍在田,俱與必奎名,聲從征著名。至是,黔國公沐天波檄之統兵合勦。禽必奎,名聲,妻萬氏,本江西寄籍女,而狡名聲死後,改嫁王弄山副長官沙源之子定洲名聲有子曰服逺,與萬氏分寨居,定洲誘殺服逺,併其地。天波檄定洲取必奎,定洲不欲行,遂反。
24
《明史臨安土司傳》曰:長官司有九:曰納樓茶甸,曰教化三部:曰溪處甸,曰左能寨,曰王弄山,曰虧容甸,曰思陀甸,曰落恐甸,曰安南。其地皆在郡東南。西平侯征安南取道於此,蓮花灘之外即交荒,外而臨安無南面之虞者,以諸甸為之傋也。但地多瘴,流官不欲入,諸長官亦不請代襲,自相冠帶,日尋干戈。納樓部內有礦場三,曰中場鵞黃摩訶,封閉已久,亡命多竊取之。其安南長官司,本阿僰蠻所居,舊名褒古,後名捨資。元為捨資千戸,所以地近交趾,安南屬臨安路。正德八年,蒙自土舍祿祥爭襲父職,鴆殺其嫡兄祿仁、安南長官司土舍那代助之以兵,遂稱亂,守臣討平之。事聞,命革䝉自土官,改長官司為新安守禦千戸所,調臨安衞中所官軍戍之。
25
楚雄
26
元憲宗六年,置威楚萬戸府。
27
先是,晉咸康後為雜蠻耕牧之地,㸑蠻築城,名威楚。宋時,段氏改威楚郡,至是內附,置萬戸府。至元八年,改威楚路,後置威楚開南路宣撫司。
28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置楚雄府。
29
時南雄侯趙庸取其地,改為府。十七年,以土官高政為府同知,阿魯為定邊縣丞。永樂元年,楚雄府言:「所屬蠻民不知禮義。惟僰種賦性溫良,有讀書識字者。府州已嘗設學教養,其縣學未設縣,所轄六里,僰人過半。請立學,置官訓誨」。從之。
30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楚雄蠻叛,官軍討平之。先是,宣德時,楚雄所屬之鄉老言南安州俱羅舞、和泥、烏蠻雜類,稟性頑獷。黔國公沐晟等奏:「楚雄所屬黑石江及泥坎村銀場軍民盜礦,千百為羣,執兵攘奪。楚雄縣賊首者,些糾合武定賊者惟等劫掠軍民,殺巡檢張禎。又定邊縣阿苴里諸處強賊,聚衆抄掠景、東等衛。大理、䝉化、楚雄、姚州皆有盜,出沒。帝敕責晟等,期以三年討靖諸為亂者。至是,叛蠻阿方兵起,先攻易門所,流劫嶍峨、昆陽、新化各州縣,僭稱王,約土官王一心、王行道為援。一心後悔詣軍門,請討賊自効。巡撫吕光洵許之招降數百人,官軍分道禽獲。賊黨乘勝克大小木址二寨,斬阿方首,餘賊悉平澂江。
31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置澂江路。
32
澂江,唐為南寧、昆二州。天寶末,沒於蠻,號羅伽甸。宋時,大理段氏,號羅伽部。元憲宗四年內附。六年,置羅伽萬戸府,至是改澂江路。
33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澂江路為府。
34
時雲南平,澂江歸附,改為府地,居滇省之中,山川明秀,蠶衣耕食,民安於業。近郡之玀玀,性雖頑狠,然恭敬官長,至則爭迎到家,封羊擊豕,罄所有以供之,婦女皆出羅拜,故于諸府獨號安靜。
35
景東
36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置景東府,以土官俄陶知府事。十八年,百夷思倫發叛,率衆十餘萬攻景東之北吉寨。俄陶率衆禦之,為所敗,率其民千餘家避于大理府之白崖川。二十三年,沐英討平思倫,發復景東地,因奏景東百夷要衝,宜置衞,以錦衣衞僉事胡常守之,俄陶仍舊職。二十四年,帝以景東為雲南要害,且多腴田,調白崖川軍士屯守。二十六年命洱海衞指揮同知賴鎮守景東,從沐春請也。
37
《明史土司傳》曰:「景東,古柘南也,漢尚未有其地」。唐南詔蒙民始置銀生府,後為金齒白蠻所據。元中統三年討平之,以所部隷威楚萬戸。至元中,置開南州。太祖平雲南,景東土官俄陶先歸附,故即以為知府」。
38
宣宗宣德五年,置孟緬長官司。
39
時景東奏所轄孟緬、孟梳,地方遐逺,屢被外冦侵擾,乞幷孟梳於孟緬,授把事姜嵩為長官,𨽻景東。六年,大侯土知州刀奉漢侵據孟緬地,敕黔國公沐晟遣官撫諭。正統中,思任發叛,官軍征麓川,知府陶瓉從征有功。嘉靖中者,東甸稱亂,劫景東府印去,土舍陶金追斬其頭目,奪印歸。
40
熹宗天啟六年,景東土官以象陣敗貴州水西叛蠻水西安邦彥反,率衆二十萬入滇境,至馬龍後山,去會城十五里。總兵官調景東土舍陶明卿率兵伏路左,賊分道幷至。官軍禦之,賊拒戰,勢甚銳。明卿乃以象陣從左翼衝出橫擊,賊潰,追奔十餘里。巡撫上功,推明卿第一。
41
《明史土司傳》曰:「景東部皆僰種,性淳樸,習弩射,以象戰。厯討鐵索、米魯、那鑑、安銓、鳯繼祖諸役,皆調其兵及戰象,毎調兵二千,必自効千餘,餉士之費,未嘗仰給公家,土司中最稱恭順。其府治東有邦泰山頗險,土官陶姓所世居也。
42
廣南
43
元世祖至元間,立廣南西道宣慰司。
44
廣南,宋時名特磨道。土酋儂姓,智高之裔居之。至是立宣撫司,領路、城等五州,後惟領安、寧、富二州。明太祖洪武十七年置廣南府。
45
時廣南西道歸附,改為府,以土官儂郎金為同知。二十八年,命雲南後衞官軍至廣南築城建衞。郎金父貞佑不自安,結衆據山寨拒守。時伏草莽中,刼掠覘官軍進退都指揮同知王俊乃分攻各寨,自將取貞佑,又以兵扼間道,絶其救援,諸寨悉破,衆潰,貞佑窮促就禽,械送京師。
46
神宗萬厯七年,以土官儂文舉屢立戰功,實授同知。先時,廣南府土官儂郎舉以從征麓川功,陞同知,死無嗣。四門舍目共推儂文舉署事,屢立戰功。至是,實授同知。子應祖從征三鄉,親獲賊首,詔賞銀百兩。播州之役,徵其兵三千討尋甸叛目,皆有功。《明史土司傳曰:「儂氏自文舉藉四門,舍目推擁之力得授職。後儂氏襲替必因之。土官之政出于四門,租稅僅取十之一。道險多瘴,知府不至其地。印以臨安指揮一人署之,指揮出印封一室,入取,必有瘟癘死亡。萬厯末,知府廖鉉者,避瘴臨安,以印付同知儂仕英子添壽。添壽死,家奴竊印幷經歴司印以逃。既而歸印于其族叔儂仕祥,時仕英,親弟仕獬例得襲,索仕祥印,仕祥不與,遂獻地與泗城土官岑接與連婚,構兵滅仕獬家。及仕祥死,子琳以府印送接,而經歴司印,又為琳弟瓊所有。巡撫王懋中調兵往問,瓊懼,還印於通判周憲。接亦出府印獻於官。時兵方調至境,遽遣歸。廷議治鉉擅離與守巡失撫之罪,瓊接已輸服勿問,詔可。未幾,儂紹湯兄弟爭襲,各糾交趾兵衆,焚掠一空廣西。
47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置廣西路。
48
廣西隋屬牂州,後為東僰、烏蠻等部所居。唐𨽻黔州,後師宗、彌勒二部寖盛,䝉段皆莫能制。憲宗時始內屬,至是籍二部為軍置路。
49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廣西歸附,以土官普德署府事。二十四年,布政使張紞奏維摩、雲龍、永寧、浪渠、越順等州縣蠻民頑惡,不遵政教,置兵戍守以控制之。成化中,土知府昻貴有罪,革其職,安置彌勒州。乃置流官,始築土城。嘉靖元年設雲南彌勒州十八寨守禦千戸所,其部衆好擄掠,無紀律。至水西、烏撒用兵,始征調之。崇禎間,巡按御史傅宗龍由滇入黔,招普兵以行。時滇中最勍稱沙普兵,亦曰昻兵鎮沅。
50
明成祖永樂三年命升鎮沅州為府。
51
先是,洪武十五年,元元江路總管刀平與兄那直歸附,授千夫長,嗣置鎮沅州,以平為知州。至是,以從征八百及從攻石崖者達寨外部有功,故有是命,以平為知府。嘉靖中,征安銓,調鎮沅兵千人,命刀寧息領之,復調其子刀仁亦率兵千人征那鑑,克魚復寨。初,鎮沅印為那氏所奪,至是得印以獻,命給之。《明史土司傳》曰:鎮沅,古濮、洛雜蠻所居,元史謂是和泥、昔樸二蠻也。唐南詔䝉氏,銀生府地,其後金齒僰蠻據之,元時為威逺蠻棚府,屬元江路總管永寧。
52
明成祖永樂四年,升永寧州為府。
53
先是,永寧州𨽻北勝府,洪武平雲南時,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衞。十二月,土賊卜百如加劫殺軍民,官軍討之,其子阿沙遁入革失瓦都寨。至是設長官司四:曰刺次和,曰魯瓦之,曰革甸,曰香羅,𨽻永寧土知州。尋升為府,以土官各吉八合為知府,遣往大西畨撫諭蠻衆。宣德四年,永寧蠻寨矢不刺,非糾四川鹽井衞土官馬刺非殺各吉八合,官軍撫定之。命卜撒襲知府,復為矢不刺非所殺。已命卜撒之弟南八襲馬剌非又據永寧、節卜上下三村,逐南八,大掠夜白、尖住、促卜瓦諸寨。事聞,帝命都督同知沐昻勒兵諭以禍福,幷移檄四川行都司下鹽井衞諭馬刺非還所據村寨。正統二年,馬刺非為南入所攻,拔烏節等寨南入,亦言馬剌非殺害,詔鎮巡官騐問,令各歸侵地乃寢。
54
順寧大侯等附
55
元文宗天厯元年,置順寧府。
56
順寧本蒲蠻,地名慶甸。宋以前不通中國,雖蒙氏、段氏不能制。元泰定間,始內附,至是置順寧土府。明太祖洪武十五年,順寧歸附,以土酋阿悅貢署府事。十七年命阿日貢為順寧知府。二十三年,土酋猛邱土、知府子邱等不輸徵賦,自相仇殺。大理衞指揮鄭祥征䝉化。賊移師至甸頭,破其寨。猛邱降,乃還猛邱死。把事阿羅等復起兵相攻擊。二十九年,西平侯沐春遣鄭祥等分道進討,禽阿羅等誅之。《明史土司傳》曰:「順寧與大侯接境。宣德中,大侯土舍奉赦奉學兄弟不相能,奉學倚妻父土知府猛廷瑞與兄赦日搆兵。巡撫陳用賓檄㕘將李先著、副使邵以仁勘處,以仁襲執。廷瑞因請改順寧為流官。先著被檄,極言不可討,被謗語,逮下獄,瘦死。然廷瑞實無反謀,以㕘將呉顯忠覘其富,誣以助惡。索金不應,遂讒於巡按張應揚,轉告用賓。廷瑞大恐,不得已,斬奉學以獻。顯忠益誣其陰事,傳以反狀。撫按會奏,得旨大剿。廷瑞出,獻印,獻子以候命,不從。顯忠帥兵入其寨,盡取猛氏十八代,蓄貲數百萬,誘廷瑞至會城,執之,獻捷於朝。於是所部十三寨盡憤,始聚兵反。官兵悉剿除之,幷殺其子。以仁超擢右都御史,廕子。未幾,坐大辟繫獄,應揚亦病卒。人以為天道云。
57
又曰:順寧附境有猛猛猛撒、猛絢所為三緬也,猛猛最强部萬人,時與二猛為難。其地,田少箐多,射獵為業。猛緬地雖廣而人柔弱,部長最忠順。猛撒微弱,後折入於耿馬。
58
䝉化:
59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置䝉化路。
60
蒙化,唐屬姚州。蒙氏時,細奴邏築城居之,號䝉舍詔,段氏改開南縣。元憲宗七年,置䝉舍千戸隷大理,至是改為蒙化路。二十年,降為州。
61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以土酋左禾等為䝉化州判等官。二十三年,西平侯沐英以䝉化所屬蠻火頭字青等,梗化不服,請置衞賊。高天惠作亂,大理衞指揮使鄭祥捕斬之,傳首雲南。永樂時,土知州左伽從征麓川,戰大侯,功第一,進秩臨安知府,掌州事。正統中,升州為府,以伽為知府,世襲。
62
《明史土司傳》曰:「蒙化所部江內諸蠻,性柔頗馴擾,江外數枝,以勇悍稱。每應征調,多野戰,無行伍」。又曰:萬厯四十八年,雲龍土知州段龍死,子嘉龍立,養子進忠殺嘉龍,爭襲流劫殺掠。官軍進討,進忠從間道欲趨大理,官軍禽誅之,改設流官,授段氏世吏目一人」。
63
孟艮
64
明成祖永樂三年,設孟艮府。
65
孟艮蠻名孟掯,自古不通中國,至是來歸,乃設府,以土酋刀哀為知府。至正統間,孟艮地多為木邦所幷,景泰中入貢,知府名慶馬辣,不知於刀氏何屬也。《明史土司傳》曰:孟艮在姚關東南二千里外,沃野千里,最殷富。地多虎,農者於樹杪結草樓以獲稼。雲南知府趙混一嘗入其境,待之禮慢,後無復至者。
66
孟定
67
元世祖至元中,立孟定路。
68
孟定,蠻名景麻。至是立孟定路軍民總管府,領二甸隷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
69
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設孟定府。
70
時土酋來朝,改為府,以刀渾立為知府。初,孟璉與孟定皆麓川地,其土目皆故等,夷惡相屬。後改孟璉𨽻雲南,多以互侵土地仇殺。宣德六年,土知府罕顏法以為言,敕黔國公沐晟遣官撫諭,俾各歸侵掠。正統中,麓川叛,孟定知府刀祿孟遁走。木邦土官罕葛從征有功,總督王驥奏令食孟定之土。嘉靖間,木邦罕烈據地奪印,令土舍罕慶守之,名為耿馬,地之所入,悉歸木邦。萬厯十二年,官兵取隴川,平孟定故地,以罕葛之後為知府。十五年頒孟定府印。崇禎末,孟定叛降於緬甸。
71
明史土司傳曰:「其地自姚關南八日程,西接隴川,東連孟璉、木邦,北鎮康,土瘠人稀,有馬援城在焉。領安撫司一曰耿馬,萬厯十二年置,以們罕為安撫使,與孟定隔喳哩江,孟定居南,耿馬居北。罕死,弟們罕金獲印時,木邦思禮作亂,侵灣甸、鎮康倚罕金為聲援。天啟二年,緬人攻猛乃孟艮罕,金欲殺之,緬移兵攻金,金厚賂之,乃解。後與木邦罕正搆難不絶云。
72
曲靖。
73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置曲靖路。
74
曲靖,隋恭、恊二州地。唐置南寧州,改恭州為曲州,分恊州置靖州。至元初,置磨彌部,後改為曲靖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置曲靖軍民府。
75
先是,十四年,征南將軍下雲南,元曲靖宣慰司張麟等降,至是,改路為府。
76
二十年,越州土酋叛,命官軍討之。
77
先是,十七年,亦佐縣土酋安伯作亂,西平侯沐英討降之。至是,越州土酋阿資與羅雄州營長發束等叛,阿資者,土官龍海子也,越州蠻呼為苦麻部,元末龍海居之,所屬俱囉囉斯種。王師征南,時英駐兵其地之湯池山,龍海降。詔以龍海為知州,尋為亂,英禽之,徙遼東,至蓋州病死。阿資繼其幟,益桀驁,至是板。帝命英會征南將軍傅友德進討。道過平夷,以其山險惡,宜駐兵屯守,遂遷其山民往居卑午村,留神策衞千戸劉成等將千人,置堡其地,後以為平夷千戸所阿。資等率衆寇普安,燒府治,大肆剽掠。友德率兵擊之,斬其營長。二十二年,阿資退屯普安,倚崖壁為寨,友德以精兵蹙之,蠻衆皆縁壁攀崖,墜死不可勝數,生禽一千三百餘人,獲馬畜甚衆。阿資遁還越州,復追擊之,斬其黨五十餘人。阿資窮蹙請降。二十四年,徙越州衞於陸涼州。
78
初,阿資之遁也,揚言曰:「國家有萬軍之勇,我地有萬山之險,豈能盡滅我輩!」英乃請置越州、馬龍二衞,扼其險要,復分兵追捕,遂降。英等以陸涼西南要地,請設衞屯守,命於吉魯昌築城,置陸凉衞。又以平夷尤當要衝,四面皆蠻部落,乃遣開國公常昇往辰陽集民間丁壯五千人,即平夷千戸所改置衞。二十三年,置越州衞。至是,以英言雲南諸蠻皆降,惟阿資恃險屢叛,宜徙衞軍守禦,乃徙越州衞于陸涼。已,阿資復叛,命率師進討,屢敗賊衆。會連月滛雨,水溢,阿資援絶,與其衆降。西南有木容箐,賊常出沒處,調普安衞官軍置寧越堡鎮之,然阿資終不悛。二十七年,阿資復反,平西侯沐春等營於越州城北,遣壯士伏於岐路,而以兵挑戰。蠻兵悉衆出,伏起,大敗之,阿資脫身遁,春星列守堡,絶其糧道,賊益困。二十八年,引兵擣賊巢,禽阿資,斬之,俘其黨,越州乃平。自是以後,西南晏然。
79
神宗萬厯九年,羅雄土酋反。
80
先是,嘉靖中,羅雄知州者,濬殺營長,奪其妻,生子繼榮。稍長,即持刀逐濬。濬欲置之死,以其母故不忍。及濬請老,以繼榮代襲,繼榮遂逐濬。濬訴之鎮巡官,命迎濬歸,繼榮陽事之,實加禁錮。至是調羅雄兵征緬。繼榮將行,恐留濬為難,遂弑濬。時霑益土知州安世鼎死,妻安素儀署州事,亦提兵赴調。繼榮與之合營通焉,且倚霑益兵,力為助。師過越州,留土官資氏家滛,樂不進。知州越應奎白於兵備,將禽之,繼榮走,遂聚衆反,攻破陸涼鴨子塘、陡陂諸寨,築石城於赤龍山,據龍潭為險,廣六十里,名已所居,曰龍樓鳯閣,環以羣寨實諸軍士妻女,其中。十三年,巡撫劉世曾乃檄諸道進兵,適劉綎破緬解官,囘世曾以兵屬綎,綎遂馳赴普鮓營,直擣赤龍寨,斬賊渠帥,繼榮遁去。綎復連破三寨,降其衆一萬七千人,追奔至阿拜江,斬繼榮,賊平,世曾請築城,改設流官,乃以何倓為知州者,繼仁為巡檢。未㡬蠻冦必大反,殺繼仁,執倓,叅將蔡兆吉等討定之,乃改羅雄州曰羅平,設千戶所曰定雄時霑益安□儀無子,以烏撒土官子安紹慶為嗣。慶死,孫安逺襲土婦,設科作亂,逐安逺,紏衆焚掠霑益諸堡站,䧟平夷。天啟三年,官兵禽設科誅之。五年,安逺據霑益,從水西叛。事詳烏撒傳》中。熹宗天啟初年,移平夷右所於交水。
81
初,越州阿資罪誅,永樂間以其子禄寜為土縣丞,與亦佐沙氏分土而居,其地南北一百二十里,士馬精強,征調銀至三千八百両。曲靖境內有交水,去平夷衛二舎,與黔接壌,滇師出上六衛,必由之道。至是,水西用兵,撫臣議曲靖鎻鑰全,滇交水當黔、滇之衝,乃扼塞要地,平夷右所宜移置交水,去險築城,俾與平夷衛相望,互為聲援便。報可。
82
姚安
83
元文宗天厯時,升姚州為姚安路。
84
姚安、夲漢,㺯棟、青蛉二縣地。唐置姚州都督府以民多姚姓也。天寳間,南詔䝉氏改為弄棟府。宋時,叚氏改姚州。先是,憲宗三年,姚州內附。七年,置統矢大姚堡二千戶所。至元十二年,罷統矢千戶,置姚州,罷大姚千戶,置大姚縣。至是,升為路。
85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姚安路為府。
86
明年,姚安土官自久作亂,官兵徃討,師次九十九荘,自久遁去,十七年,復冦品甸土官髙保等,從西平侯沐英討平之。宏治中土官髙棟與普安叛賊,戰死於板橋驛。嘉靖三十年,土官髙鵠當元江之變,布政司徐樾遇害,奮身赴救,死之。萬厯中,同知髙金以征緬功,賜四品服。
87
《明史姚安土司傳》曰:「所屬大姚縣有鐵索箐者,本猓種,依山險,以剽掠為業,旁郡皆受其害。宏治間稍有歸命者,分𨽻於姚安、姚州。嘉靖中,乃専屬姚安。其渠羅思者,有幻術,造偽印稱亂。萬厯元年,巡撫鄒應龍與總兵官沐昌祚討平之,諸郡乃安鶴慶。
88
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升鶴州為鶴慶路。鶴慶,唐時名鶴川,南詔置謀統郡。先是,憲宗三年,置鶴州。七年,立千戶三,仍稱謀統,又置義督千戶。至元十一年,罷謀統為鶴州,改義督為劍川縣,至是升為路。
89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以土酋董賜等為鶴慶知府等官。先是,大軍平雲南,分兵拔三營、萬戶砦,獲偽叅政寳山帖木兒等,置鶴慶府,以土官髙隆署府事,至是,以賜為知府,髙仲為同知,賜子節為安寜知州,楊奴為劍川知州,賜率其屬來朝,明年,以賜為雲南前衞,世襲指揮僉事賜,安寜州人,世為酋長,大軍入滇,率衆來降,復從軍討賊有功,故與子莭並有世襲知府知州之命,及賜來朝,乞還父子所授官,而自為安寜知州,時議以賜既有功,不可聴其辭,而莭之官則可免,乃諭以雲南前衛宻邇安寜,特改指揮僉事二十年,楊奴叛,官軍討之,楊奴遁,未幾,還劍川,復聚蠻為亂,大理衛指揮鄭祥復以兵擊斬之。
90
英宗正統八年,鶴慶改設流官。
91
先是二年,鶴慶土知府髙倫,與弟純,屢逞兇惡,屠戮士庶,與母楊氏並叔宣互相賊害,敕黔國公沐昂諭使輸欵,如恃強不服,即調兵擒捕。五年,土知府髙倫、妻劉氏、同倫弟髙昌等紏集囉囉麽些人衆,肆行兇暴,事發不從,逮訊,敕昂即委官勘實,量調官軍,擒捕首惡,并逮千戶王蕙及髙宣等至亰質問。八年,鶴慶民楊仕潔妻阿夜珠告倫謀殺其子大理衛千戶復奏報倫擅率軍馬,欲謀害親母,又稱其母告倫不孝,及私斂民財,多造兵噐,殺戮軍民,支觧梟令等罪。黔國公沐晟等勘奏,言倫所犯皆實,罪應死,倫復屢訴,因與叔宣争襲,又與千戶王蕙争娶妾,以致挾仇,誣䧟所勘殺死皆病死及強盜拒捕之人,倫母亦訴倫,實由宣等䧟害,復敕晟及御史嚴恭確訪。既而奏,當倫等皆伏誅,髙氏族人無可繼者,帝命於流官中擇人,以綏逺蠻,乃擢瀘州知府林遒節為知府。鶴慶之改流官自此始。
92
武定
93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改羅婺部為武定路,武定南詔三十七部之一。宋淳熈間,大理叚氏以阿厯為羅武部長,三傳至矣格,先是為北部土官總管,至是改為路,置南甸縣。
94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武定女土官商勝首先歸附,明年,改路為府,以勝署府事。十六年,遣人來朝。正徳二年七月,廢南甸縣,改𨽻和曲州石舊縣,改𨽻祿勸州。至嘉靖七年,土舍鳯朝文殺同知以下官吏,劫州印,舉兵,與尋甸賊安銓合犯雲南府,時安銓未平,朝文復起,滇中大擾。五月,黔國公沐勛䟽言:「會同巡撫等調𤼵官軍於二月進兵,擊斬強賊十餘人,賊奔回武定,乞敕部授臣方畧,俾獲便宜行事,并各土舎,凡有功者,俱許承襲,以作其敵愾之氣。帝納之,賊既敗歸,其黨稍散。初,朝文紿其衆,謂武定知府鳯詔母子已戮,朝廷且盡剿武定蠻衆,至是鳯詔同其母率衆自㑹城徃,蠻民相顧錯愕,咸投鳯詔降,朝文計無所出絶,普渡而走,官兵追敗之,朝文率家奴數人取道霑益州,奔至東川湯郎箐,為追兵所及,磔死,銓衆猶盛遁,據尋甸故巢,列寨數十,官兵分哨夹攻之,諸寨先後破,乃併力攻拔其必古老巢,銓奔東川,入芒部,為土舎祿慶所執,㨗聞銓朝,文皆梟示,籍其産家屬戌邊。
95
十六年,命土知府瞿氏掌武定府印。
96
初府印自洪武以來,俱掌於土官,正徳間,有司議以畀流官同知,土知府職,専巡捕徴粮而已。及鳯詔死,瞿氏以母襲子官,所屬四十七馬頭阿台等,數請以印屬瞿氏,吏部覆係舊例,從之。四十二年,瞿氏老舉鳯詔妻索林自代比索林襲,遂失事姑禮,瞿氏大恚,乃收異姓兒繼祖入鳯氏宗,挾其甥婿貴州水西土舎安國亨,四川建昌土官鳯氏兵力,欲廢索林以繼祖嗣,不克,乃具疏自稱為「索林囚,禁令繼祖詣闕告之,繼祖歸,詐稱受朝命襲職,驅目兵逼奪府印,索林抱印奔㑹城,撫按官諭觧之,索林歸武,定視事如故,而復聴繼祖留瞿氏所,於是婦姑嫌隙益甚,索林謀誅繼祖,事洩,繼祖遂大發兵圍府,行刼和曲、祿勸等州縣,殺傷調至土官王一心等兵,索林復抱印走雲南巡撫曺忭下令收印,逮其左右鄭竤繫獄,令瞿氏暫理府事,貸繼祖,責其自新。
97
四十五年,築武定。新城成。
98
時巡撫呂光洵遣鄭竤回府復業,鄭竤者,前為索林謀殺繼祖者也繼祖執而殺之。紏衆攻新城,臨安通判胡文顯督百戶李鰲土、舎王徳隆徃援,至雞溪子隘,遇伏鰲,及徳,隆俱死,僉事張澤督尋甸兵二千餘馳救,亦敗,澤及千戶劉裕被執,鎮巡官促諸道兵並進,逼繼祖東山寨,圍之,繼祖懼,擕澤及索林走照姑,已復殺澤,官軍追之,急由直勒渡過江,趨四川,依東川婦家阿科等,巡按劉思問以狀聞,敕雲南、四川㑹兵討賊。初,繼祖之走東川也,土官鳯氏與之通,已而見滇蜀官軍與土舎祿紹先等兵皆㑹,乃背繼祖發卒七千人來援,繼祖益窮賊帥者色赴紹,先營降,斬繼祖以獻,姚縣土官髙繼先復禽其餘黨,姚安府同知髙欽及弟鈞、謀主趙士傑等皆伏誅。
99
神宗萬厯三十五年,武定置流官。
100
先是,繼祖餘黨伏誅,守臣議改設流官,猶不欲絶鳯氏,授索林支屬鳯,歴子思堯經厯,給荘百餘鳯厯,以不得知府怨望,隂結四川七州,及水西宣慰安國亨,謀作亂,流官知府劉宗寅遣諭之,不聴,遂聚衆稱思堯知府,夜襲府城,城中嚴備不能入,退屯魯墟,宗寅夜出兵斫其營,賊潰,追至馬剌山,禽鳯厯伏誅。至是,繼祖姪阿克久徙金沙江外,賊黨鄭舉等誘阿克作亂,隂結江外㑹川諸蠻,直䧟武定,大肆劫掠,連破元謀、羅次諸城,索府印,鎮撫以兵未集,懼差人以府印授之,賊入武定,立阿克為知府、鎮撫,調集土兵,分五路進剿,克復武定、元謀、羅次、祿豐、嵩明等州縣,禽阿克及其黨至亰師,磔於市。武定平,遂悉置流官尋甸。
101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命改尋甸為軍民府,尋甸古滇國地,獛剌蠻居之,號仲劄溢源部,後為烏蠻裔斯丁所奪,號斯丁部䝉氏為尋甸,至叚氏,改仁徳部,元初置仁徳萬戶,後改府,至是,太祖定雲南,乃有是命。十七年,以尋甸土官沙琛為知府。二十三年,置木宻闗守禦千戶所於尋甸之甸頭易龍驛,又置屯田所於甸頭里果馬里,聫絡耕種,以為邊備等。謹按雲南通志,晉為烏蠻之裔,新丁所奪,號新丁部,譌為「仁地」。唐蒙氏、宋叚氏皆為仁地部,烏蠻居之。元初置仁地為萬戶府,領為美、歸厚二縣,與此稱新丁」為「斯丁,仁地」為「仁徳」,有異録以備考。憲宗成化十四年,尋甸改置流官。
102
先是,十二年,土官舎人安宣聚衆殺掠,命鎮守官相機撫捕。至是,土知府安晟死,兄弟争襲,遂改置流官。明史尋甸土司傳》曰:嘉靖六年,安銓作亂,乃土舎之失職者侵掠嵩明、木密、楊林等處廵撫傳習,檄守巡官討之,大敗賊,遂䧟尋甸。嵩明流官知府馬性魯棄城走。時武定鳯朝文叛,銓與之合,久之,伏誅。事詳前傳。
103
麗江
104
元世祖至元八年,置麗江路。
105
麗江南詔:「䝉氏置麗水莭度,宋時,麽些蠻䝉醋,據之叚氏不能制。元憲宗四年,討平之,立茶罕章宣慰司,至是改麗江路。
106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置麗江府。
107
十六年,以蠻長木徳為知府,羅克為蘭州知州。十八年,巨津土酋阿奴聰叛,刼石門闗,官軍捕獲誅之,時木徳從征,又從西平侯沐英征景東、定邊,皆有功,予世襲。二十四年,木徳死,子初當襲,初守巨津州,石闗與西畨接境,既襲職,英請以初弟為千夫長,代守石門,從之宣徳。五年,麗江府奏滄浪江寨蠻者保等聚衆劫掠蘭州,土官羅牙等奏者保拒命,請𤼵兵討之,帝命黔國公及雲南三司相機行,勿縁細故,激變蠻民。成化十一年,知府木嶺奏:「鶴慶千夫長趙賢,屢紏羣賊,越境殺掠,乞調旁衛官軍禽勦命,移知守臣計畫,萬厯三十一年,巡按宋興祖奏,税使內監楊榮欲責麗江土官退地聴採。竊以麗江自太祖令木氏世官守石門,以絶西域,守鐵橋以㫁吐蕃,滇南藉為屏籓,今使退地聴採,必失逺蠻之心,即令聴諭,已使國家嵗嵗有吐蕃之防,倘或不聴,豈獨有傷國體?」疏上,事得寢。
108
《明史麗江土司傳》曰:「雲南諸土官,知《詩》、《書》,好禮守義,以麗江木氏為首。
109
元江
110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置元江路。
111
元江,古西南夷極邊境,曰惠籠甸,又名因逺部,南詔蒙氏,以屬銀生節度,徙白蠻蘇、張、周、段等十姓戌之,又開威逺䓁處,置威逺睒,後和泥侵據其地。宋時儂智髙之黨竄居於此,和泥又開羅槃甸居之,後為麽些、徒蠻、阿僰諸部所據,元憲宗時內附復叛,至是討平之於威逺更置元江路,領羅槃、馬籠等十二部,屬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司。
112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元江路為府。
113
明年,以土官那直為知府。十八年,置因逺羅必甸長官司𨽻之,以土酋白文玉為副長官。二十年,遣經厯楊大用徃元、江等府練兵,時百夷即麓川思倫發屢為邊患,欲𤼵兵平之故也。
114
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元江土舎那鑑作亂,命官軍剿之,鑑殺其姪土知府那憲,奪其印,并收因逺驛印記,命鎮巡官發兵進剿。二十九年,那鑑懼,密約交蠻武文淵謀亂,益縱兵攻掠村寨,總兵官沐朝弼與巡撫石簡調武定北,勝亦佐等土漢兵五哨,分部進兵,破木龍寨,降甘荘,賊勢漸蹙,那鑑遣經厯張維及生儒數人,詣南羨監督王養浩所乞降。時布政徐樾以督餉至南羨,聞維言,謂鑑誠計窮,乃約翼日令鑑靣縳,出城來降,如期,親率百人徃城下受降,鑑縱象馬,夷兵突出衝之,樾及左右皆死,事聞,帝降,敕切責簡等尅期捕賊贖罪,朝弼與簡乃督集五哨兵,環元江而壁,令南羡哨督兵渡江攻城,選路通哨甘荘哨各精卒二千佐之,那鑑知二哨精卒悉歸南羨,潛遣兵象乗虛衝路通哨,官兵不意賊至,倉猝燒營走,監督郝維嶽奔入甘荘哨,甘荘亦大潰,督哨李維亦遁,惟餘南羨逼城而軍。武定女土官瞿氏、寜州土舎祿紹先、廣南儂兵頭目陸友仁,咸恨那鑑戕主奪嫡,誓死不退,督哨王飬浩因激奨之,翼日,鼔譟攻城,賊大敗,閉門不出,官兵圍之,鑑乞降,官兵懲徐樾之敗,不應,時瘴毒起,大兵乃復撤,期秋末征之,朝弼以事聞,帝定二哨失事諸臣罪,行撫臣厚賞瞿氏祿紹先、陸友仁等,敕朝弼㑹同新撫臣鮑象賢鳩兵討賊。三十二年,象賢至鎮,調集土漢兵七萬人,廣集糧運,尅期分哨進剿元江,為必取計,那鑑懼,伏藥死,象賢撫諭其衆,禽其賊首,及戕土官那憲之阿,捉殺布政徐樾之、光龍、光色等,皆斬。酋鑑子恕輸所占那旂封鑾等村寨,并出所掠鎮沅府印納象十二隻,輸屢嵗逋賦。象賢命官民推那氏當立者,衆舉前土官那端從孫從仁。象賢疏言其狀,請廢恕,貸其死,命從仁暫統其衆永昌。
115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置永昌州。
116
永昌,古哀牢國。漢武帝時,置不韋縣。東漢置瀾滄郡,尋改永郡。唐屬姚州,後為南詔䝉氏所據。厯叚氏、髙氏皆為永昌府,至是置為州,尋改府。𨽻大理路,置金齒等處宣撫司治。
117
明太祖洪武十六年,永昌州土官申保來朝,尋以為府同知。
118
先是,定雲南,立金齒衛,以元雲南右丞觀音保為指揮使,賜姓名李觀。二十年,遣使諭金齒衛指揮儲傑、嚴武、李光曰:「金齒逺在邊徼,土民,不遵禮法,爾指揮李觀,處事寛厚,為諸蠻所愛,然其下多恃功放恣,有乖軍律,故特命傑武輔之,觀之寛,可以綏逺武之嚴,可以馭下,其整練諸軍,以觀外變」。二十三年,西平侯沐英言:永昌居民鮮少,宜以府衛合為軍民使司」。從之。嘉靖元年,復設永昌軍民府,領州一、縣二,其長官司二:曰施甸、曰鳯谿。
119
宣宗宣徳三年,置騰衝土知州。
120
時騰衝土官張銘言其地逺在極邊,麓川宣慰思任發不時侵擾,乞設州治,從之,即以銘為騰衝知州。八年,置騰衝州庫扛闗庫、刀闗庫勒闗、古湧二闗。先是,騰衝州奏:本州路通麓川𬗟甸,諸處人民逃徙者,多有悞差發貢獻。舊四百夫,長𨽻騰衝千戶所,其庫扛闗等五處,皆軍民兼守,今四百夫已𨽻本州,止州民守之,乞於五處置廵檢司,以土軍尹黒、張保、李輔、郭莭等為廵檢」。正統二年,以非額革之。
121
新化
122
元世祖至元間,以馬龍等并入他郎甸,新化、本、馬龍、他郎、二甸、阿僰諸部蠻據之。先是,憲宗時內附,𨽻寜州,至是以馬龍等甸并於他郎甸𨽻元江路。
123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以新化州土酋普賜為馬龍他郎甸副長官。
124
初改名馬龍他郎甸長官司,後又改升為新化州。宣徳八年八月,黔國公沐晟奏,摩沙勒寨萬夫長刀甕及弟刀眷紏蠻兵侵占馬龍他郎甸長官司衙門,殺掠人民。帝命遣人撫諭,但得刀甕,毋擾平民。正統二年,晟等奏甕不服招撫,請調附近官土兵剿捕。帝以蠻衆仇殺,乃其本性,可仍撫諭之,事遂不竟。《明史土司傳》曰:其地有馬龍諸山,居摩沙勒江右两岸,束隘如峽,地勢極險。
125
威逺。
126
元世祖至元中,置威逺州。
127
威逺唐,南詔銀生府地。舊為濮落雜蠻所居,大理時為百夷所據,至是置為州。
128
明太祖洪武三十五年,命土官刀黨為威逺知州,先是,平雲南,後改威逺蠻棚府為威逺州,至是復有是命。永樂二年,算黨為車里所擄,奪其地,命西平侯諭之,乃還算黨,并侵地宣徳。八年,威逺州奏其地與車里接境,累被各土官刼掠,播孟實當要衝,乞置巡檢司,以把事劉禧為巡檢,從之。正統六年,麓川叛冦思任𤼵侵其境,脅從逆土,知州刀蓋之母招曩猛,悉出金貲,分賚頭目母子,躬擐甲胄,賈勇殺賊,斬其酋派罕,追逐餘賊過江,溺死數千,斬首數百,得其戰艦戰象,仍留兵守賊所據江口㨗,聞勅奬忠義特,進秩加封,賜以銀幣,并及酋長等。時西南諸部多相仇殺,所給牌符燒燬不存,景泰六年,蓋等來朝,復給之明史土司傳》曰:「其俗勇健男女走險如飛,境內有河,汲水練炭,上即成鹽,無秤斗,以簍計多寡,量之北勝。
129
元世祖至元中,改北勝州為府。
130
北勝,唐貞元中,南詔異牟尋始開其地,名北方睒,徙瀰河、白蠻及羅落、麽些諸蠻,以實其地,號成倡睒,又改名善巨郡。宋時,大理段氏改為成紀鎮。元初內附,至是置施州,尋改北勝州。後為府,𨽻麗江路。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北勝府為州。
131
時𨽻鶴慶府,後屬瀾滄衛。至正統七年,北勝州設流官吏目,以州蠻苦於瀾滄衛官軍侵漁也。萬厯四十八年,北勝州土同知髙世懋死,異母弟世昌襲,其族姪蘭妄稱世昌奸生,訟之官不聴,世昌懼逼,走麗江避之,尋還至瀾滄,宿客舎蘭,圍而縱火,殺其家七十餘人,發其祖父墓,自稱欽授把總,大掠麗江知府木增請討之,謂法紀弁髦,尾大不掉,不治,將有隠憂。上官嘉其義,調増率其部進剿,獲蘭,梟之灣甸。
132
元世祖中統初,以灣甸內附,屬鎮康路。灣甸蠻名細睒,地多瘴。有黒泉漲時,飛鳥過之輒墮。明太祖洪武十七年置灣甸縣。
133
永樂元年,以西平侯沐晟奏,其地近麓川,地廣人稠,設長官司,尋改為州,以土官刀景發為知州,并置流官吏目一員。宣徳八年,以土官刀景項弟景辦法,繼兄職,州有流官鄰木邦順寜,日以侵削。萬厯十一年,土官景宗真率弟宗材𨗳木邦叛賊,罕䖍入冦姚闗,宗真死於陣,禽宗材斬之,景真子㓜貸死,降為州判官,後從討猛廷瑞有功,復舊職。
134
鎮康
135
元順帝至元十三年,立鎮康路,領三甸、鎮康,蠻名石睒,本黒僰所居。先是,中統初內附,至是立為路。
136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改鎮康路為府。
137
十七年,改為州。永樂七年,以灣甸同知曩光為知州。初,鎮康地𨽻灣甸,曩光請増設署所,故有是命。其後亦為順寜、木邦所侵,削大侯。
138
等,謹按一統志,大侯即今之雲州,屬順寜府,此猶仍明史之舊名耳。
139
元世祖中統初,以大侯屬麓川路。
140
大侯,蠻名孟祐,白夷所居。時以內附,授大侯長官司,𨽻麓川。
141
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仍置大侯長官司,至宣徳四年,升長官司為州,以土官刀奉罕為知州。時奉罕奏灣甸、鎮康二長官,永樂中俱升為州,乞援二州例,帝增秩旌之,故有是命。正統三年,土官刀奉漢奏,欲與木邦宣慰罕門法共起土兵十萬,協同征剿麓川,賜金牌、信符,并降敕嘉奬。七年,以奉漢子奉送,能率土兵助討麓川,勅襲大侯、知州。至萬厯中,土目争殺抗命,既討平之,改為雲州,設流官瀾滄。
142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置瀾滄衛。
143
瀾滄元為北勝州地,至是置衛。明年,於州南築城,領北勝、浪渠、永寜三州。福建布政李韶以前任雲南叅議知土俗事宜,疏言:「瀾滄衛與北勝州同一城,地域廣逺,與四川、建昌西畨野畨相通,又姚安府大羅衛賔、川州地方,有賊穴六七,軍民受害,請添設兵備副使於瀾滄衛城,以姚安、大羅、賔川、鶴麗、大理、珥海、景東諸府,州衛所皆令屬之,於野番則用撫流民法,於賊巢則用立保甲法,朝夕經理,則內外冦患皆可弭矣」。因從其議。
144
麓川隴川
145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命平𬗟宣慰使司思倫發兼統麓川之地。
146
麓川與平𬗟連境,元時皆屬𬗟甸,古朱波地也。宋寜宗時,𬗟甸波斯等國進白象,𬗟甸之名自此始,在雲南之西南,與八百國占城相接。先是,元分置两路,以統其所部,洪武十五年,大兵下雲南,進取大理,下金齒、平𬗟,與金齒壌地相接,土蠻思倫𤼵聞之懼,遂降,因置平𬗟宣慰使司,即以思倫𤼵為之,至是,以其遣使來貢,又改為麓川平𬗟宣慰使司,命兼統之。等。謹按,思倫,𤼵之子,名思行,𤼵思行𤼵之弟,名思任,𤼵子名思機發,今以《雲南通志》考之,但稱思倫思行等,而不稱發字。正統三年十二月,思任屠騰衝,據潞江,仍自稱曰法法滇王號,則發字當作「法」,彼僣稱也。
147
三十一年,思倫發㓂定邊,西平侯沐英帥帥大敗之。先是,十八年率衆㓂景東,是年正月,又誘羣蠻入㓂馬龍他郎甸之摩沙勒寨,英遣官兵擊破之,倫發悉舉其衆,號三十萬,象百餘,冦定邊,欲報摩沙勒之役,新附諸蠻皆為盡力,英選師三萬亟趨,至列弩注射,突陣大呼,象多傷蠻,亦多中矢斃,次日,益置火鎗神機箭,更番射,象奔,賊大敗,擣其寨,斬首三萬餘級,降卒萬餘人,象死者半,生獲三十有七,倫𤼵遁以㨗,聞帝遣使諭英移師逼景東屯田,固壘以待大軍集,勿輕受其降。明年,倫𤼵聽命謝罪,并獻叛首刀厮郎等,平𬗟遂平。
148
三十年,倫𤼵部長刀榦孟叛,官軍禽之。先是,二十八年,𬗟國王使來,言百夷屢以兵侵奪其境,明年,𬗟使復來訴,帝遣使至𬗟國,及百夷倫發聞,詔俯伏謝罪,願罷兵。是年,刀榦孟叛初𬗟俗不好佛,有僧至自雲南,善為因果報應之說,倫𤼵信之,又有金齒戌卒逃入其境,能為火銃火炮之具,倫𤼵喜其技能,俾繫金帶,與僧位諸部長上,刀榦孟等不服,遂與其属叛攻騰衝,倫發率其家走雲南,西平侯沐春遣人送至亰師,帝命春率雲南四川兵討之,并遣倫發歸,駐潞江上,招諭其部衆。三十一年,官軍禽刀榦孟倫,發始還平𬗟,踰年卒。成祖永樂十一年,思行發請以其弟思任發代職,從之。二十年,遣使来謝侵南甸州罪,帝遣中官雲仙勅戒之。宣徳四年,麓川木邦争界各訴於朝,遣使諭觧之,俾安分母侵越黙國公沐晟奏麓川所屬思陀甸火頭曲比為亂,帝命姑撫之。三年,雲南三司奏麓川宣慰使思任發奪南甸州地,請發兵問罪,晟以任𤼵侵奪南甸騰衝之罪,不可宥,請𤼵官兵五萬及諸土兵討之。帝以交阯、四川方用兵,民勞未息,宜再行招諭,不得已,其調雲南土官軍及木邦宣慰諸蠻兵剿之。八年,遣雲仙齎勅至麓川,賜任發幣物,諭其勿與木邦争地抗殺。
149
明史土司傳曰:初,洪武間,克平雲南,惟百夷部長思倫發未服,後為頭目刀幹孟所逐,赴亰陳訴,命為宣慰,回居麓川,分其地設孟養、木邦、孟定三府,𨽻雲南,設潞江、干崖、大侯、灣甸四長官,司𨽻金齒。永樂九年,升孟養木邦為宣慰司,孟養宣慰刀木旦與鄰境仇殺而死,𬗟甸乗機并其地。未幾,𬗟甸宣慰新斯加又為木邦宣慰所殺,時倫發已死,子行𤼵襲亦死,次子任發襲為麓川宣慰,狡獪甚於父兄,差發金銀,不以時納,朝廷稍優容之,㑹𬗟甸之危,任發侵有其地,遂欲盡復故地,稱兵擾邊,侵孟定府及灣甸等州,殺掠人民,而南甸知州刀貢罕亦奏麓川奪其所轄羅卜思莊等二百七十八村,於是晟奏,思任發連年,累侵孟定、南甸、干崖、騰衝、潞江、金齒等處,自立頭目刀珍罕、土官早亨等相助為暴,叛形已著,近又侵及金齒,勢甚猖獗,已遣諸衛馬歩官軍至金齒守禦,乞調大兵進討,朝命選將,廷臣舉右都督方政、都督僉事張榮徃雲南,協同鎮守右都督昂率兵討之,任𤼵方修貢冀緩師,而晟遽信其降,無渡江意,任發乃遣衆萬餘奪潞江,沿江造船三百艘,欲取雲龍,又殺死甸順、江東等處軍餘殆盡。帝以賊勢日盛,責晟等玩冦養患,政亦至軍,欲出戰,晟不可,政造舟欲濟師,晟又不許,政不勝憤,乃獨率麾下與賊將𬗟簡戰,破賊舊大寨,賊奔景罕,指揮唐清復擊破之,又追至髙黎共山,共斬三千餘級,乗勝深入,逼任發上江。上江,賊重地也,政逺攻疲甚,求援於晟,晟怒其違節制,渡江,不遣,久之,以兵少,徃至夹象,石又不進,政追至空泥,知晟不救,賊出象陣衝擊,軍殱,政死焉,晟聞敗,乃請益軍,帝遣使者責狀,仍調湖廣官軍三萬一千五百人、貴州一萬人、四川八千五百人,令吳亮、馬翔統之,至雲南,聴晟節制,仍勒晟預籌糧糒,而晟懼罪暴卒。
150
英宗正統六年,命大㑹諸道兵討麓川。先是,思任發犯景東,剽孟定,殺大侯,知州刀奉漢集千餘人,破孟頼諸寨,孟漣長官司諸處皆降之,任、𤼵仍遣人以象馬金銀來修貢,復致番書於雲南總兵官,謂:「始因潞江安撫司線舊法相邀報讐,其後線舊法乃誣,已為入冦,致大軍壓境,惶恐無地,今欲遣使謝罪,乞為導奏」。帝降敕許赦其罪,時刑部侍郎何文淵䟽請罷麓川師,命下廷臣議,於是行在兵部尚書王驥及英國公張輔等,皆以為麓川負恩怙惡,在所必誅,湏更選將練兵,以昭天討,如思任發,早自悔禍,縳詣軍門生全之恩,取自上裁,帝然之,至是,以定西伯蔣貴為平蠻將軍,都督李安、劉聚副之,以兵部尚書王驥總督雲南軍務,大㑹諸道兵十五萬討之。十二月,官軍進攻麓川,以㨗聞。
151
時思任𤼵遣賊將刀令道等十二人,率衆三萬餘,象八十隻,扺大侯州,欲奔景東威逺,而驥將扺金齒,任𤼵遣人乞降,驥受之,密令諸將分道入右,叅將冉保從東路攻細甸、灣甸水寨,入鎮康,趨孟定,驥與貴由中路至上江,會騰衝,左叅將宮聚,自下江據夾象石,至期合攻之,賊拒守嚴,銃弩飛石,交下如雨,次日,乗風焚其柵,火竟夜不息,官軍力戰抜上江寨,斬刀放戞父子,禽刀孟頊,前後斬馘五萬餘。
152
七年,復命官軍征麓川。
153
思任發敗走,𬗟大軍還,復出為冦,仍命驥等徃征,驥率兵渡下江,由南甸至羅卜思莊,前軍扺於木籠,時任𤼵率衆二萬餘據髙山,立硬寨,連環七營,首尾相應,驥遣宫聚,劉聚分左右翼,縁嶺上驥將中軍横擊之,賊遁,軍進馬鞍山擣賊寨,寨两靣拒,江壁立週,迴三十里,皆立柵開塹,軍不可進,而賊從間道潛師出馬鞍山後,驥戒中軍母動,命指揮方瑛率精騎六千突入賊寨,斬首數百級,復誘敗其象陣,而從東路者,合木邦人馬,招降孟通諸寨,元江同知杜凱等亦率車里及大侯蠻兵五萬,招降孟璉長官司,并攻破烏木弄、戞邦等寨,斬首二千三百餘級,齊集麓川,守西峨渡,就通木邦信息,百道環攻,復縱火焚其營,賊死不可勝算。任發父子三人,并挈妻孥數人,從間道渡江,奔孟養,搜獲原給虎符、金牌、信符、宣慰司印,及所掠騰衝千戶等印三十二。麓川平㨗,聞命還師,時任𤼵敗走孟䝉,復為木邦宣慰所擊,追過金沙江,走孟廣𬗟甸,宣慰卜剌當亦起兵攻之,帝命木邦、𬗟甸能効命禽任發獻者,即以麓川地與之,未幾,任𤼵為𬗟人禽𬗟人,挾之求地,其子思機發窺大兵,歸圖恢復,據麓川,出兵侵擾,於是復命王驥、蒋貴等統大軍再征麓川,驥率師至金齒機,𤼵遣頭目刀籠肘,偕其子詣軍門求降,驥遣人至𬗟甸索任發,𬗟佯諾不遣,驥至騰衝,與蒋貴、沐昂分五營進,乃宣言犒師而命貴,潜焚其舟數百艘,進師薄之,緬甸堅執前詔,必予地,乃出任,𤼵復詭以機發致仇為觧,驥乃趨者藍,搗機發巢,破之,機𤼵脱走,俘其妻子部衆,立隴川宣慰司而歸時機發,竊據孟養,負固不服自如也。十一年,𬗟甸始以任發及其妻孥三十二人獻至雲南,任𤼵於道中不食,垂死,千户王政斬之,函首亰師,其子機𤼵屢乞降,詞甚哀,帝因勅總兵官沐斌及叅賛軍務侍郎楊寜等,以朝廷既貸思機,𤼵以不死,經畫善後長䇿以聞。
154
十三年復議征麓川。
155
先是,十二年,總兵官黔國公沐斌奏:「𬗟甸以機𤼵掠其牛馬金銀,欲進兵攻取。臣等議遣人分諭木邦、𬗟甸諸宣慰司,令集蠻兵,剋期過江,分道進討。臣等率官軍萬人駐騰衝,以助其勢,賊四靣受敵,必成禽矣」。從之。及沐斌等至騰衝,督諸軍追捕,機發終不出,潛匿孟養,斌以春瘴作,江漲不可渡糧,亦乏,引兵還。帝以斌師出無功,復命兵部尚書靖逺伯王驥,總督南京、雲南、湖廣、四川、貴州官軍、土軍十三萬人徃討之,至是驥凡三征麓川矣。
156
十四年,大軍破麓川蠻,渡金沙江,乃班師,驥率諸將自騰衝㑹師,由干崖扺沙壩,復造舟至金沙江,思機發於西岸埋柵拒守,大軍順流下至管屯,適木邦𬗟甸两宣慰兵十餘萬,亦列於沿江两岸,𬗟甸備舟二百餘,為浮梁濟師,併力攻破其柵寨,得積穀四十餘萬石,賊領衆至鬼哭山,築大寨於两峯,上築二寨為两翼,又築七小寨,綿亘百餘里,官軍分道並進,皆攻拔之,斬獲無算,而思機𤼵思卜發復奔遁。時王師踰孟養至,孟那孟養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餘里,諸部皆震讋曰:「自古漢人無渡金沙江者,今王師至此,真天威也!」驥還兵,其部衆復擁任𤼵少子思禄據孟養地為亂,驥等慮師老,度賊不可㓕,乃與思禄約許土目,得部勒諸蠻,居孟養如故,立石金沙江為界,誓曰:「石爛江枯爾乃得渡」。思祿亦懼,聴命,乃班師,㨗聞帝為告廟。
157
景帝景㤗五年,𬗟獻麓川,俘誅思機,𤼵於京師。先是元年,雲南總兵官沐璘奏:「緬甸宣慰已禽獲,思機𤼵,又將思卜𤼵放歸孟養,恐緬人復挾為竒貨,不若緩之,聴其自獻,便從之。至是,𬗟人索舊地,左叅将胡誌等諭以銀戞等處地方與之,乃送思機𤼵及其妻子六人,至金沙江村誌等檻送亰師,南寜伯毛福夀以聞,乃誅思機發。成化元年,總兵官沐瓉等以思任𤼵之孫思命發至京師,乃逆賊遺孽,不可留,請𤼵沿海登州衛安置,月給米二石,從之,麓川亡《明史麓川土司傳曰:麓川平,分其地立隴川宣撫司,因以恭項為使恭項者,故麓川部長,首先歸順,効力有功,因命於麓川故地開設宣撫,并置同知等官正統十一年,木邦宣慰罕蓋發來求麓川故地,有司以已設隴川宣撫司,建官分管,以孟止地予之,報可。隴川與木邦相鄰,爭地仇殺,搆兵不息,嘉靖中,土舎多鯨刃,兄自襲,按問伏辜還職,兄子多參,詔貰其罪,並戒木邦罕孟,毋得復黨鯨争職。萬厯初,宣撫多士寜為其記室岳鳯所鴆,奪印投𬗟,代為宣撫。十二年,官軍平隴川,踰年,復鑄宣撫司印,以多士寜之子思順襲為使。二十九年,思順死,蠻莫思正乗喪襲隴川,萬厯四年,緬甸莽瑞體叛,來招多士寜,其記室岳鳯㸃而多智,士寕信任之,妻以妹鳯,曲媚士寜,隂奪其權,與三宣六尉各土舎罕抜等插血盟,誘士寜往擺古,歸附緬首,陰使其子曩烏□士寜,并殺其妻女,受緬偽命為宣撫,及瑞體死,子應□,嗣鳯父子臣服之,誘敗官軍,獻士寜母胡氏及親族六百餘人於應□,盡殺之,多氏之宗㡬盡,初鳯為瑞體,招諸部拒中國,傷官軍,逆勢寖成,緬深偽之,久之,以緬不足恃,而鄧川土知州何鈺,鳯友婿也,使人招鳯,聞示百方,與之盟誓,時劉綎、鄧子龍各率勁師至,鳯懼來降,綎責令獻金牌符印及蠻莫猛密地,乃以逞鳯妻子還隴川為名,分兵趨沙木籠山,而自領大兵馳入隴川,復率兵進緬,緬将先遁鳯子,曩烏亦降,綎乃擕鳯父子往攻蠻莫蠻莫賊知鳯降,馳報應□,發兵圖隴川,綎乗機掩殺,賊縳緬人及象馬來獻,遂招撫孟養賊,復移師圍孟璉,生禽其魁,獻俘於朝,帝為告謝郊廟,時萬厯十二年九月也。二十九年,莽應裏分道入犯,並出隴川,多思順不敵奔猛,夘未幾死,思正襲之,據其妻罕氏。三十五年,思順子安民以守將索賂,叛入緬,已而緬聴撫,遣安民歸安民,久據蠻灣,桀驁甚,王師亟,計其族人□,其弟多安靖誅之以獻,安民弟安邦治亦附緬,後寄居蠻莫,其地有馬安、摩黎、羅木等,山極險峻,麓川之所恃為巢穴者也。
158
欽定續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十二
URN: ctp:ws30715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