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明朝游點蒼山記
該單位所屬於的資料已刪除。若要還原,請參考歷史頁面並透過「修改」功能還原其標題及其它資料。

《●明朝游點蒼山記》[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自餘為僧人,所歷道途萬有餘里。齊魯楚越之間,號稱名山水者,無不游已。乃泛洞庭,逾衡廬,出夜郎,道碧雞而西也。其餘山水,蓋飫聞而厭見矣。及至堞榆之境,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比人龍尾關,且行且玩。山則蒼龍疊翠,海則半月拖藍,城郭奠山海之間,樓閣出煙雲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餘時如醉而醒,如夢而覺,如久臥而起作;然後知吾囊者之未嘗見山水,而見自今始。
2 嘉靖庚寅,約同中溪李公,為點蒼之游。二月辛西,自龍尾關窺天生橋,夜宿海珠寺,候龍關曉月。兩山千仞,中虛一峽,如排闥然。落月中懸,其時夭在地底。中澳與予,各賦一詩,詩成而月猶不移,真奇觀也。下山乘舟至海門閣小飲。
3 壬戌,複行入關,由混混亭而升覺真庵。北折人谷口,觀寶林寺山茶。因叩圓海寺,瀹茗者泉,坐於萬松之陰。已乃拄杖下北澗,渡石關,至鶴頂寺。松竹蔭軒,洱波在席,相與跌坐酌酒。時夕陽已沉,西山缺處,猶露日影,紅黃一線,本細末寬,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鴛浦夕陽』也。餘波皆碧,獨此處日光湧金,時有鴛鴦群浴。今則網署太密,此景時有時無,不常然也。」曰:「但觀於湧金流採,已自勝耳。」  癸亥,北循山坡,至金相寺廢址,有唐碑,為高僧講經處。盤山腳而西,至松蘿崖。石洞幽勝,相與酌酒賦詩。暮投感通寺樓,篝燈夜坐,聞寺僧誦等嚴。中溪日:「六書中『轉注』實非『考』、『老』,而宋人妄擬。後世學者,遂沿而不改。此不可無述,願公任之。」予遂操筆書「轉注」之例約千餘字,匯為一編。中溪題其額曰「寫韻樓」。寓此凡二句日而去。茲寺有高皇詩十八章,鐫碑山門院一,凡三十六,今存者僅半耳。
4 三月乙酉,北行五里,有寺曰玉局,內有昭文祠,土人祀唐御史杜光庭之所。西南有一溪,疊鱷承流,水色瑩澈,其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寶玉之麗,其名曰清碧溪。緣山麓北行二里,至天台,有諸葛武侯畫卦石。土人於石上建八塔,以識侯之跡云。東行一里,至弘聖寺,有浮圖高二百尺,規制嚴整。考之野史,為隋文帝時勒建者,或曰阿育王。北行二里,至點蒼神詞,即(唐書)載史臣與南詔設盟處也。翠微有岩,異香酷烈,予二人不能上,令人候之,果然。廟後有問俗亭,俯瞰城郭樓觀,海波萬頃。澗松縈雲,岩雪映日。酤酒更酌,村人薦米纜,食而甘之。既醉既飽,下山北行,二里抵三塔寺宿。寺有七樓八殿,皆中溪重加修建者。中溪有書樓在焉,因留連累日,芒鞋藜杖,相與人瀑布溪。懸流百尺,其承流處有石如盤,盤中有一石,為瀑布所激,跳躍如馬,聲如雷言。石壁上有朱字詩,為濺沫所塗,遠不可辨。臆當時題刻,懸構千仞之上,非大力不能也。
5 壬辰,登帝釋寺。松蘿蒼翠,因止宿焉。夜中靜默,聆丁東琳琅,如琵琶笙蕭,又如手瑟,有頃而寂。舊聞茲地夜聆天樂,故名其峰日「應樂」。中溪曰:「豈山腹空洞,萬竅遞響耶?」予日:「如此則不應有作止也。」僧曰:「世傳空中隕石上有帝釋像,今所奉者是已。帝釋為天主中最尊,故有天樂隨之。」予自:「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言,此亦世外事,不可以臆見度其是非也。」  癸已,北渡兩澗,乃至無為護。有汝南王碑,聲如玉磬,清越可聽。因以木擊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詩。聞北同有元世祖駐曄台,後人屋之。方至其處,大雨忽至。遂趨屋下避雨。軒窗洞豁,最堪游目。則見滿川烈日,農人刈麥。予日:「異哉,何晴雨相兼也?」中溪曰:「此點蒼十景之一,所謂『晴川秧雨』者是已。每歲五月,溪上日日有雨,田野時時放晴,故北麥。插秧,兩無所妨。世傳觀音大士授記而然回。」酉上里許,有寺曰「救疫」。山泉甘洌,疫者飲之,可以已病,寺因得名。北去四里,登鶴雲寺,寺有仙女池、衝舉石,相與坐嘯久之。又北六里至石雲寺,沿溪而西,過獨木橋,升寶華寺。其地多花卉,紅紫膠罹,乃移枕簟以息。中溪弟仲春、叔期、季和,預煮醇酒於叢薄中,忽從滴乳岩傍出見,不覺驚喜,拍手大笑,因引滿盡醉。是夜臥草庵,殊覺快適。甲午,同上悉達場,遙見瓦屋懸構於蒼煙之上,匾曰(中溪小隱)。時已入夏,猶圍火而臥。晨起窺石洞,猱緣細路,下臨百仞。化歸,頗有垂堂之海,出山因以相規云。丁酉,至陽溪,歷遺愛寺,觀舍利塔。入溪主里,有一石門如圓月者,羅剎洞也。世傳觀音大士閉羅剎於其中云。又西行八九里,至出佛洞,岩壑幽絕,可以結廬。又西六里為洞天山,層巒疊嶂,望之蔚然。顧徑路崎仄,且空山無人,乃旋轡出穀」,宿遺愛寺。中溪謂予曰:「『不見廬山真面目,只因人在此山中。』必須東泛洱水,臥數溪峰,庶盡點蒼之變耳。」
6 已亥,由上關水月樓放舟遵島嶼而南,至金榜寺,搖落無僧。又南觀青巔寺前巨人跡,已乃南泛。有崖飛出水面,日雞額山。維舟山賺,徒步而升。石磴盤旋,可三百武,則見劇壁卷阿正向,點蒼十九溪峰盡在幾席右。山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各呈其技。予日:「此非點書真面目平?微爐,幾失此奇觀矣!」相與訂約結社,以終餘年。經營其地,約二十畝,可為蔬圃。草間得柱礎古瓦,知為寺場也,往來久之。僮僕於灌莽中得一石洞,簷牙戶牖,大類人居。中可容二榻,。喜不自勝,曰:「此可免結屋之勞矣。」酌酒相慶,戀戀不能去。榜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悵,恐不能複來。勉從入舟,則天光澄淨,波紋法法。遵崖壁而南,壁下石窟,有深有淺,皆漁家婦子居之。生事蕭條,身無完衣二指予舟中幾案食器,互相問潔,蓋素所未見也。予二人不忍其窮,各解衣投米。問其男子何在,曰:「欠課為官家所系」,其情可悲也。又南至鐵雨崖,云是羅剎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鐵以止之,是其跡也。崖面如蜂蟻窩,大者棲鶻鷂,小者巢蝠鴿,聞舟人喧,驚出而群飛。又南至赤文島,云是大士買地券,字如蠡篆,不可辨識。瞑色欲來,河水浮綠。乃舉掉西向洱水龍祠,辭舟登閣。自念放逐以來,得此佳游,真如隔生事矣。中溪與予賡和詩若干首,匯為一帙,題曰《點蒼雜詠》云。
7 題記:點蒼山,連綿三百里,峰巒疊翠,清泉長流,寺廟林立,古跡遍地,雲、雪、峰、溪為四大奇觀,世有「蒼山洱海」之美譽。本文以時間為線索,描寫、介紹滇南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文字清新活潑、優美生動。如:山若蒼龍疊翠,海似半月拖藍;城廓奠山海之間,樓閣出煙雲之上。如詩如畫,宛若仙境。又如:兩山千仞,中虛一峽,如門戶洞開;落月中懸,倒映澗底,仿佛天在地底。此龍關曉月。松竹遮陽,洱海在席;夕暉已沉,日影猶露;紅黃一線,直射洱波,餘波皆碧,獨此處日光湧金、流光溢採。此鶴頂寺海景。真是天巧神工,各呈其技;生動活脫,美不勝收。
8 人文景觀的介紹,如唐碑、寫韻樓、昭文祠、弘聖寺、汝南王碑、元世祖駐曄台以及民風民情等等,使人們加深了對滇南文化的了解。此外,作者還注意廣搜奇聞傳說。如帝釋寺夜聆天樂,叮東琳琅,如琵琶笙蕭,仿佛神奏,英明其妙。又如鐵雨崖,相傳乃「羅剎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鐵以止之」之遺跡,猶為詭異怪誕。這也給文章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作者簡介:楊慎(1488—1559),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殿試第一(狀元),授翰林修撰,世稱「楊太史』。世宗立,任經筵講官。武宗無子,世宗因以堂兄弟奉詔嗣位。世宗即位後,朝廷圍繞追尊世宗生父興獻王為皇考或追尊世宗伯父、武宗生父孝宗為皇考的問題辯論達三年之久。楊慎因堅決主張尊武宗生父為皇考而得罪世宗,遭廷杖刑,滴戍雲南永昌衛。此後,縱酒自放,以著述自遣。其能詩、能文、能詞、能散曲,對民間文學也頗重視。其論古考証之作,範圍頗廣,但時有疏失。著作達一百餘種,後人輯其重要者為《升庵集》。散曲有《陶情樂府》。
URN: ctp:ws354814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