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萇楚齋續筆卷一

《萇楚齋續筆卷一》[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萇楚齋續筆卷一
2
廬江劉聲木十枝撰
3
婺源為朱子闕里
4
婺源為吾皖徽州府屬,實為朱子闕里。歷代尊崇朱子,實自南宋始。淳佑元年,已詔從祀孔子廟廷,咸淳五年,詔賜文公闕里於婺源。元至元元年,詔立徽國文公之廟,追謚朱子之父曰獻靖。明嘉靖十年,詔朱子父從祀啟聖廟,「啟聖」後改「崇聖」。崇禎十五年,詔先儒朱子改稱先賢,位在漢唐諸儒上。我朝康熙五十一年,聖祖仁皇帝詔升朱子於十哲之次。歷代以來,皆優加尊崇,非一人一家所得論議也。《婺源縣志》特編《朱子世家》一卷,冠於《人物志》之首,洵非他縣所可比擬。粵捻初平,揚州設立安徽會館,皖南商人欲供朱子,皖北商人欲供包孝肅。相爭不已,無可解結,乃於正中供歷代先賢位。光緒戊戌聲木到揚就婚,暫住安徽會館,詢問何以不供朱子。有人告以皖南北爭論之事,聲木笑謂:「皖北商人,只看包龍圖等小說,心目中只知有包孝肅,無怪其然。若能讀書明理,吾知其決不能以包孝肅比朱子矣。」識者以為知言。包孝肅在北宋,自不失為名臣,然名臣似此者,歷代以來,車載斗量,何可勝數,焉能比間世所生之朱子。其行事全出於無稽鄙俗小說,流行甚廣,深入人心,以致鑄此大錯,釀此群吠也。
5
四庫提要推重程朱
6
程朱與陸王二派,若水火之不相容,習程朱者無不攻陸王,習陸王者亦然。紀文達公昀為昭代大儒,學問淵雅,志識高卓,未聞以程朱、陸王之學自囿也。其撰《四庫提要》,於程朱之學,雖有微詞,不過不服膺而已,未至於如陸王之學,則攻擊不遺餘力,雖未明言禁人學習,極言其流弊所至,不知底止。可見公道自在人心,非區區口舌所能強爭也。
7
漢制參什取一
8
三代井田之制,什而取一。白圭欲二什而取一,孟子斥為貉道,似井田之制,決不能變易矣。後世惟兩漢田租之稅,三十而取一,始終未更,其輕徭減賦,直駕三代而上之。所以諸呂、王莽之亂,人心思漢,卒能享國四五百年之久,非無故也。
9
朱子注語欠斟酌
10
朱子自云:「生平註經之書,字字皆上秤子秤過。」極言其字字皆有斟酌,未嘗輕心率意以行之也,然失言之處亦不能免。即如《魯頌》下之註,言《魯頌》之當存可也,而乃云「況夫子魯人,亦安得而削之哉」云云。夫夫子當日刪《詩》《書》,定《禮》《樂》,是何等大事。將垂之天下,傳之萬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與天地不朽,日月爭光。豈能心存鄉曲之私,濫存篇章,以傳後世,吾知夫子必不如是也。此聖賢之所由分歟。
11
程子謝藥詩
12
程子《謝王佺期寄藥》詩云:「至誠通聖藥通神,遠寄衰翁濟病身。我亦有丹君信否,用時還解壽斯民。」云云。聲木謹案:此等詩不特易涉腐氣,然以程子自言之,終未免涉於自炫,急於自見,雖為大賢,實非所宜。
13
北宋楊時等語非其時
14
清社既屋,宣統猶安居大內,□□□月,復為某某等所威偪,迫入日本使署,旋復往天津租界居住。聞故臣鄭孝胥猶日進講《通鑒》數頁,此何異北宋靖康被兵之時,楊時首以誠意正心進言。其言誠是,惜所進非其時,以致迂謬不解事,同為千古笑柄耳。
15
會狀聯元母女
16
秀水汪康古銓部孟鋗,乾隆三十一年進士,妻仁和金夫人,乃禮部侍郎乾隆壬戌會狀聯元金雨叔侍郎甡之次女。至□□庚子,其子如洋,復得會狀聯元。蓋本為會狀之女,又為會狀之母。雨叔侍郎《聞外孫大魁寄二女》詩中有云:「當年會狀憐嬌女,今見教成會狀兒。」誠我朝科名之佳話,曠世所希有。湖南□□□娶龍翰臣方伯孫女,頗驕傲,以致他人有「狀元孫女翰林妻」之句,其福命不如金夫人遠矣。
17
洪亮吉作客詩
18
陽湖洪稚存太史亮吉詩有句云:「作客二十年,衣食知其難。卑身與周旋,不敢忤世顏。」云云。以太史之宏識博學,驚才絕艷,又生當我朝極盛之世,歷主愛才如渴之賢主人,如畢秋帆制府沅等,宜皆賓至如歸,士大歡樂。今讀其詩,乃知謀生之難,周旋之苦,雖賢者不免,誠可歎也。
19
博學宏詞卷鈔襲
20
康熙十七年,初試博學宏詞,與試者,疑盡皆名副其實矣,不意場中竟有雷同之卷,為考官所察出。緣王霖與徐笠山聯席,笠山不工為排律,即用王霖詩以圖含混。旋經部議,徐革職,王罰俸,真異聞也。事見杭大宗太史世駿《詞科掌錄》。
21
顧文淵等愛名
22
顧文淵字湘源,號雪坡,常熟人。初與王石谷同畫山水,王既成名,度無以勝之,遂專從事墨竹,久之,幾與前代朱白民相頡頏。語見《海虞詩苑》。世但知惲南田因避石谷山水,改畫花卉,不知有顧雪坡墨竹,亦因避石谷山水而畫。惟流傳極少,未見他家著錄。惲南田雖改繪花卉,偶作山水,依然精妙,不減石谷,流傳墨本甚多。君子之愛名如此,不爭名如此。不爭名正所以愛名,愛名固所以不爭名,非後世所能及也。
23
雪橋詩話
24
漢軍楊子勤□□鍾羲撰《雪橋詩話初集》十二卷、《續集》八卷、《三集》十二卷、《餘集》八卷,南潯劉氏《求恕齋叢書》本,積之高逾一尺。其中話少詩多,閱之與選本詩無異,不能以「詩話」名書。若謂其選擇未精,標舉未善,邈不知其宗旨,無當於學人之用,猶其餘事。
25
北宋王安石等集名相同
26
王安石集名《臨川集》,而晏殊亦有《臨川集》三十卷。明歸有光名《震川集》,何洛文亦有《震川集》□卷。洛文字啟圖,信陽州人,大復之孫,嘉靖乙丑進士,官禮部左侍郎。國朝泰州張符驤,為文瓣香歸太僕,名其集曰《依歸草》十卷,《二刻》二卷,刊行於世。吳縣薛熙,為文亦瓣香歸太僕,自名其集曰《依歸集》□卷,不知刊行與否。永福黃任,名其詩集曰《香草齋詩集》六卷,亦名《秋江詩集》,久已刊行於世。歸安陸全昌,亦名其集曰《香草齋詩鈔》□卷,嘉興李符,亦名其集曰《香草居詩集》七卷,江寧蔡仍玉,亦有《香草堂集》□卷,武進胡晉昊,亦名其集曰《香草堂詩鈔》□卷。晉昊字芋莊,為錢牧齋尚書入室弟子。《毗陵六逸詩鈔》中,有《香草堂詩鈔》五卷,大旨為學黃山谷一派,喜用僻字。
27
許念中篤舊
28
康熙壬午,許念中給諫偕索大理擎石典福建鄉試,與大理唱和甚歡。後大理下世,給諫自序《虛槎集》,猶不勝今昔之感。給諫平日,於師友風義最篤,久要不忘,極為真摯。宜乎其門人黃莘田明府任篤於師門,必有所授之矣。註《秋江詩集》者,雖有王、陳二本,漏未及此,故附志之。
29
論馮班詩
30
常熟馮定遠□□班,為錢牧齋尚書高第弟子,詩學確有淵源,撰《鈍吟集》三卷、《餘集》一卷、《別集》一卷、《游仙詩》二卷、《馮氏小集》二卷、《懷舊集》二卷、《雜錄》十卷,風行於世。趙秋谷宮贊執信,至以私淑門人刺焚於墓前,何義門太史焯亦篤信其說,教人習馮氏之學。王文簡公世禎,因與趙宮贊有違言,遂力[詆]馮氏,殊非信史。鈍吟詩由溫李入手,組織甚工,層次井然,未可厚非。王介甫教人學杜,先從李義山入手,固先馮氏言之。大抵詩文各有入手之處,不必故為高論也。
31
知府帶御史銜
32
雍正甲辰,陳文恭公宏謀,以御史出為揚州府知府,及擢任江南驛鹽道,俱隨帶御史銜,得以便宜奏事,真千古之特恩也。故揚州人至今猶謂揚州府知府與他處知府不同,可以專折奏事,不知當時只陳文恭公能之,他人不能也。咸豐□□年,合肥李玉泉郎中文安本已考取御史,未及傳到,回里辦團練。呂文節公賢基為之奏請,應否准其隨帶御史銜辦事,奉旨不准,其嚴如此。揚州府知府,豈可人人帶御史銜耶。
33
南宋羅願論文語
34
南宋羅願撰《鄂州小集》六卷、《附錄》二卷,古文為南宋一大家。其論文謂:「作文不在詞澀言苦,使人難讀,在於高其理,古其意。」云云。其說頗佳,真得為文之祕訣也。
35
南宋周穆門戒婦語
36
南宋周穆門之婦□氏,賢而不得於其姑。穆門戒之曰:「黃涪翁之姊文城君困於洪氏,雖有三令子,莫能申也,汝其善事姑矣。」婦卒以是困悴卒。見於□□□□□□□聲木謹案:穆門戒婦之言,洵可謂孝思不匱。為人子者,宜各錄一通,勿專聽婦言,以違父母之命。然亦以見婦之不易為,家庭之難善處。陸放翁以母之不悅,且出其婦矣。
37
張佩綸詩句
38
豐潤張幼橋太史佩綸,晚年自號簣齋。光緒甲申五月,福建馬江一役,全師熸於法。閩中士大夫詆之甚力,太史亦最惡閩人。其題銘鼎臣將軍安《養年別墅圖》詩中,有「我坐喜談兵,屢墜機阱內」之句。番禺梁文節公鼎芬題簣齋某圖詩中,有「簣齋學書未學戰,戰敗逍遙走洞房」之句,見者皆為之失笑。
39
地名應讖
40
東漢之岑彭,戰歿之地曰彭亡,不意後世多有似之者。以予所知,咸同間,合肥張勇烈公樹珊戰歿之地曰倒樹灣。其名有「樹」字,所統之軍曰「樹」字軍。□□黃少崑方伯潤昌戰歿於黔,其地名黃飄。無怪後世多所禁忌,大抵確然不誣也。
41
魏秀仁花月痕
42
魏秀仁子安,侯官人,□□丙午舉人。撰有《咄咄錄》□卷、《陔南石經考》□卷、《陔南山館詩話》□卷、《花月痕》□卷。他撰述皆久湮,獨《花月痕》小說盛行於時,幾於家有其書,誠莊論不如諧論之入人耳目。孝廉專賴是書以傳,惜知其名氏者甚少,故記之於此。
43
狀元簡放知府
44
光緒□□年,閩縣王可莊太守仁堪,以殿撰出守鎮江,當時之人,莫不為之不平。聲木謹案:吳縣石琢堂方伯韞玉,於嘉慶四年,以殿撰出守重慶,見於《獨學廬文存》,未聞當時有冤之者也。
45
詩話以宋人為善
46
詩話始於宋歐陽修《六一詩話》,詞話亦始於宋周密《浩然齋雅談》。《雅談》上卷考證經史,品評文章,中卷詩話,下卷為詞話。雖宋人詩話雜記他事,往往體參小說,是其所短,然予觀宋人自撰詩話,收入《四庫》者,僅廿餘家,類皆各能自抒心得,臚舉佳句,標新領異,語多中肯,文筆亦言簡意賅,不事鋪張,洵可為法。袁簡齋明府枚謂宋人詩可存,詩話可廢,實為謬論。《隨園詩話》亦能自圓其說,然抉擇不精,庸劣詩句一概濫登,不如宋人詩話遠矣。
47
金簡撰述
48
金簡字□□本高麗□□□人,其女為高宗純皇帝□□妃,仕至□□□侍郎。所撰《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一卷,收入《四庫》,洵外藩入我朝獨一無二之人也。
49
陳琰宮詞
50
宮詞之撰有專書者,予已搜羅略徧。其見於前人詩集,多只數首而已。以予所知,除已筆記於卷□外,仍有一種,補記於此:錢塘陳琰字寶崖,撰《桂堂詩鈔》□卷,中有《古宮詞》四十首,自吳迄明,皆擇其未經人道者詠之。寶崖本曹秋岳□□高第弟子,雖未見其詩,亦必有可觀者矣。
51
妻嘲夫娶妾詩
52
袁龍文,簡齋明府堂弟,以州同需次廣西,貧無擔石,寄家書詭言娶妾。其妻黃楨,字雅宜,仁和人,答以詩云:「郎君新得意,志氣入雲霄。未築黃金屋,先謀貯阿嬌。」見《隨園詩話》。顧莘耕,廣東人,就幕河間,亦貧無擔石,寄家書亦詭言娶妾。其妻伊氏,答以詩云:「當年曾賦《白頭吟》,此去何妨別夢尋。郎欲藏嬌儂敢妒,只愁築屋少黃金。」見□□□□二詩皆妙,後詩婉約,尤勝於前詩。
53
碧玉壺纂杜詩鈔
54
黃撎錳史之雋,集唐人詩句為《香屑集》十八卷,復集唐文為序,可謂空前絕後矣。不謂寶山金斝舟□□元恩,復集杜工部詩句成詩三百七十二首,前仍集杜文為序,編為二卷,名曰《碧玉壺纂杜詩鈔》。道光壬寅秋月,敦大堂原刊本。甚屬罕見。
55
兩江督署中無曾國藩聯額
56
湘鄉曾文正公國藩,不特功業震於一時,即學問文章,亦不可幾及,平日更喜舞文弄墨,沾沾自喜。予獨怪其江南督署中,無曾文正公一聯一額,《湘鄉縣志》修於同治八年,無曾文正公一序一跋。此等最為切近之事,轉無文字流傳,真理之不可解者。
57
寫榜吏孫中鄉試
58
光緒甲午科山東鄉試,首折第六名王善澤,即寫榜吏之孫。同考官王蔭昌為作《喬柯毓秀圖》,徧征題詠,亦科名之佳話。較之《隨園詩話》所載,乾隆庚午科江西武試,首名陳騰蛟為寫榜吏陳巨儒之孫,巨儒時年七十,自言手寫文武三十二榜,尤為罕覯。
59
常州府志
60
常州為江南巨郡,衣冠文物甲於歷代。府志自明萬歷四十六年七月,太常寺少卿唐鶴征修後,至康熙三十四年,常州府知府于琨等續修,于琨修後,至今無續修者。光緒十二年五月,常州府知府長白桐澤,復排印於志一次。以常州巨郡,四五百年,府志僅修二次,何其難也。推之他府及邊遠瘠地,其難修更可知矣。
61
異樣佛手
62
異樣佛手如人之一掌,五指皆平,長短相稱。先文莊公任贛藩時,新寧劉忠誠公坤一適任贛撫,先文莊公於劉忠誠公公事棹上見之,詫為異品,後不知所在。並言劉忠誠公並不重視,置之案頭,視之與尋常佛手等耳。
63
私家藏書多於四庫
64
外間震於《四庫全書》之名,謂當時天下圖籍盡入網羅,此不根之說也。《四庫》著錄參千肆百肆拾捌種,共柒萬捌千柒百陸拾貳卷,《四庫存目》陸千柒百捌拾參種,共玖萬貳千貳百肆拾壹卷,共計壹萬貳百參拾壹種,拾柒萬壹千零參卷,內有參百玖拾壹種無卷數。以視私家所藏,如江寧甘氏津逮樓藏書肆拾萬卷,錢塘袁氏隨園藏書參拾萬卷,錢塘丁氏八千卷樓藏書肆拾萬卷,則《四庫》所收未足多也。
65
唐李翱論文語
66
李習之《答王載言書》中有云:「假令述笑哂之狀曰莞爾,則《論語》言之矣,曰啞啞,則《易》言之矣,曰桀然,則穀梁子言之矣,曰攸爾,則班固言之矣,曰囅然,則左思言之矣,吾復言之,與前文何以異也?此造言之歸。」云云。聲木謹案:李文公親炙昌黎,祖述其「唯陳言之務去」,及「惟古於詞必己出」之語,故所言能發千古文章之秘。曾文正公古文以韓為依歸,亦有《六經》皆陳言之說,信乎不能蹈襲前人一字一句矣。
67
黃培芳撰述
68
黃培芳字香石,香山人,撰有《香石詩話》四卷、《嶽粵草堂詩話》二卷,均有刊本。又仿沈文愨公德潛《杜詩偶評》之例,撰《李詩偶評》□卷,僅成七古一種。復撰《國風詩法隅舉》□卷、《評點唐賢三昧集》三卷,論詩之書,可謂多矣。其自著之《嶺海樓詩集》□□卷,流傳甚罕,其不洽人意可知,甚矣能言不能行者之多也。
69
周易集注
70
歙縣吳澹泉徵君定,撰有《周易集註》八卷,門人歙縣鮑覺生侍郎桂星為之刊行,稱其書用力四十年,貫穿漢宋,洵不朽之盛業,云云。姚姬傳郎中鼐《惜抱軒尺牘》中,言其未洽人意。可見撰述之難,知言之尤難矣。
71
汪琬撰述
72
汪琬字苕文,號鈍翁,長洲人。順治乙未進士,欽取博學宏詞,授編修。工古文,一意宗法明歸太僕,亦幾與抗手。其文其骨清,其思潔,其詞溫,實為一代正宗。平生推崇太僕,撰《歸文考異》三卷、《震川年譜》□卷、《震川詩註》□卷,惜皆不傳。歸太僕以文傳,詩不能逾於人。太史篤好其詩,並為之作註,當時頗見譏於清議,見於新城王文簡公筆記中。此三書世無傳本,或以是故歟。
73
方貞觀論詩語
74
方貞觀字履安,號南堂,桐城人。乾隆丙辰,薦舉博學宏詞。工詩,其詞深,其旨遠,其調古,其律嚴,無鉤棘之苦,無雕搜之跡。清空娟妙,獨標孤詣,鎔煉淘汰,務極雅正。撰有《南堂詩鈔》□卷、《輟鍛錄》□卷。《輟鍛錄》中,多論詩精微之語,錄其最明通者一節於此,文云:「有才人之詩,有學人之詩,有詩人之詩,未有熟讀唐人之詩數千百首而不能吟詩者。讀之既久,章法、句法、字法,用意、用筆、用典,音韻神致,脫口皆肖。點綴與用事是兩項,用事有正用、側用、虛用、實用之別。作詩最忌敷陳多於比興,詠歎少於發揮。古人有一二語獨臻絕勝,後人萬莫能及,則一時興會所致,不可強得也。音韻之於詩,所關甚重,蓋聲音之感人最捷,入人最深,而其消息則甚微。立題以簡為主,所以留詩地也。所謂語不驚人死不休者,非奇險怪誕之謂也,或至理名言,或真情實景,應手稱心,得未曾有,便可驚心動魄。」云云。聲木謹案:以上所語,真一字千金,不明乎此,尚足為詩乎。
75
桐城文人皆大壽
76
桐城吳摯甫京卿汝綸《諭兒書》中有云:「吾鄉好學之士多得風顛疾,少年則咳血而死。」云云。聲木謹案:京卿此語,雖為其子辟強司馬闓生患病好學而發,固屬愛子深衷,實為語病,沮後生好學之心,不可不辨。姑舉桐城一隅,國朝一代言之,其好學深思之士,多享大年。即如世所盛稱為方、劉、姚者,望溪侍郎苞壽至八十二歲,生於康熙辛亥,卒於乾隆己巳,海峰廣文大櫆壽至八十三歲,生於康熙戊寅,卒於乾隆庚子,姬傳郎中鼐壽至八十五歲,生於□□□□卒於嘉慶乙亥。推而至於姚姜塢太史,壽至□□□歲,王悔生廣文壽至□□□歲,李仙枝明府壽至六十四歲,李海帆方伯壽至□□□歲,徐六襄明府壽至□□□歲,方植之明經壽至八十□歲,方存之京卿壽至□□□歲。即京卿自己,亦壽至六十四歲。好學雖非不死之藥,又豈促命之湯,京卿之言誠過矣。
77
明王鏊論文語
78
明震澤王文恪公鏊,論學古文之法,謂:「學古文必宗昌黎,學昌黎當取徑韓門李習之、皇甫持正及後來能傳韓法之孫可之。」云云。聲木謹案:學古人之文,必有取徑,王氏之論,實獲我心。世之言詩文者,必有所取徑,古文取徑桐城文家,不致誤入歧途。如大海泛舟,冥行無燭,茫無涯涘。即桐城文家,亦精研經史,以植本根,亦並非以此自囿也。
79
上海一時衣服顏色
80
滬上奢侈,甲於天下,服飾奇異,時有變更。光緒末年及宣統初年,一時競尚,咸貴素色,無論男女服色,無不皆然,較之他時所尚,稍有雅鄭之別。然如一灰色,有水灰、素灰、墨灰、桃灰、青灰、庫灰、鐵灰、洋灰、雪灰、黑灰、磚灰之異,一青色,又有皮蛋青、菜青、鐵青之異,綠則有墨綠,亦為當時所崇尚。過此以往,如丁巳、戊午以後,則崇尚采色,如光緒甲午年間。一時風氣習俗移人,賢者不免,況未必賢者乎!
81
厚樸花
82
厚樸產於四川省,其花亦可入藥,價值甚微。記得四十年前,每枝幹花僅值銀二三分,川人視之常品也。頃閱監利王子壽主事柏心《百柱堂全集》,卷九中有《唐鄂生太守貽厚樸花歌以報之》,並云:「產終南、巴山老林中,三十年始一花,皆附正乾不綴枝。雜茗飲中服之,利關鬲理氣最有功。」云云。據主事所說,厚樸花珍貴而難得矣,實則各藥肆中皆有,無異滿坑滿溝也。道遠之物,傳聞異詞,大都如是,不足異也。
83
吳文溥論詩語
84
吳淡川□□文溥《南野堂筆記》謂:詩「難於一氣渾成,自然位置。又莫難於意外有意,聲外有聲,味外有味。」云云。作詩之難如此,豈可即以湊成五七言,能協韻,謂之已盡能事乎!
85
秦蘭征宮詞
86
秦蘭征字符芳,常熟人,諸生。撰有《三上集》□卷,中有《天啟宮詞》一百首,自註詳核,足備明代掌故。後人有專取此詩刊為專集,或題「陳悰撰」,或又云陳悰,當時假其名以刊。近世常熟□□□編輯《虞山叢刊》,始追還其名。
87
論布衣各詩
88
《盟鷗漵筆談》云:「本朝布衣詩,如彭爰琴之秀拔,吳野人之直樸,蔣前民之真摯,邢孟貞之淡永,潘南村之清折,冷秋江之悲壯,周青士之閒逸,徐東癡之幽奧,沈方舟之警煉,李客山之高老,盛青嶁之堅栗,張永夫之澄潔,於亦川之雄駿,鮑步江之超秀,吳澹川之新雋,朱二亭之超淡,潘蘭如之清雄,石遠梅之高渾,張竹軒之淳古,能各具唐人之一體,洵韋布之雄也。」云云。聲木謹案:所舉之人,皆一時韋布中負盛名者,評品亦甚確切,洵屬藝林中之盛事,韋布中之佳話矣。
89
松江詩話論因果
90
《松江詩話》言:「劉夢金字敷來,上海人,貢生。父固齋,曾醫錢越江,誤投一劑而卒,其方藏書策中,事在康熙壬午。至乙亥,夢越江而生敷來,以轉生故,取名字如此。後固齋疾,敷來亦進一方而卒,檢視,即前方也。前因後果,可異如此。」云云。聲木謹案:雖未必人人如此,卻存心必須人人如此,不特醫家存心須如此,即家家存心亦須如此。因果之爽明捷速,竟有出人意料之外者,《詩話》所云,確有見地。因果相生,毫髮不紊,理固可信也。
91
蜀漢昭烈帝謂諸葛亮語
92
季漢昭烈帝謂諸葛武侯曰:「嗣子可輔則輔,不可,君可自取」之言,為後人目為機詐,唾罵久矣。獨北宋陳師道稱其勤勞一世,蓋不為漢計,豈為子孫計,乃周公之用心也云云,見《后山集》卷廿。二理實中,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初無一定之是非也。
93
埃及前王陵發掘
94
壬戌□月,即公歷一千九百廿二年,埃及故都德巴王陵谷內都丹喀門王陵發見,考古學家嘉德開掘。埃及文化在第十八朝為最盛,距今已三千五百年前,都丹喀門王正在此時,尤可貴。掘出之物,凡各種器具及裝飾品,共壹百餘萬件。凡古代埃及人日用物品無不備全,且毫無殘損,誠屬至寶。不特泰西人可為考古之用,即我國亦於學問考證上,有莫大之利益也。
95
古文辭類纂箋注
96
姚氏所編《古文辭類纂》,吳摯甫京卿推為《六經》後第一書,洵為卓識。而又以曾氏《十八家詩鈔》為配,其相差不可以道里計,出於阿好,非其倫矣。秀水趙新又□□銘嘗纂評註,裒輯已得千餘條,惜未成書,其語見於《[於]湖題衣金集》新又《致袁爽秋觀察書》中。□□趙桐孫□□□□又欲為之箋注,見於吳摯甫尺牘及□□□□□書中。霸縣高閬仙□□步瀛亦有註本,見於自撰《文選李註義疏》中。此三書未見傳本,不知已成與否。若能刊行,則於文學一隅,有莫大之益也。
97
古書疑義舉例
98
德清俞蔭甫太史樾,撰《古書疑義舉例》七卷,刊入《第一樓叢書》,在《春在堂全書》中體例最善,甚便後學。其書大旨,稗販《助字辨略》、《經傳釋詞》、《經義述聞》三書,改變體例,巍然成一種撰述。厥後儀征劉申叔孝廉師培,撰有《古書疑義舉例補遺》□卷,刊入《國粹學報》第□年第□□期。長沙楊遇夫□□樹達,亦撰《古書疑義舉例補遺》□卷,刊入北京師範大學《國文學會叢刊》第一期。錢唐馬彞初□□敘倫,撰《天馬山房叢書》,列目十五種,中有《古書疑義舉例三補》一卷、《校錄》一卷。有目無書,蓋與所撰《古書疑義舉例札迻》一卷一書兩名。《札迻》寥寥僅八頁,戊午六月排印本。□□姚□□□□維銳,撰有《古書疑義舉例補》□卷,刊入《東方雜志》第廿二卷第八號。四家所補,互有得失,復寥寥不能成卷帙。蓋古書疑義本少,散見各書者亦如之,俞氏採摭已略盡,後人失所依據,焉能成書,以與俞氏爭勝。惟劉氏所補,較之三家為善,然亦太嫌瑣碎,不復能成片段。四家何必妄思續補耶。
99
楊士驤論升沉有定
100
泗州楊文敬公士驤任編修時,值《會典》告成,館例大開保舉,□□徐蔭軒中堂桐主其事。楊文敬公欲以侍講遇缺題奏,開單送閱。徐中堂見之,擲之於地曰:「現在各衙門皆可鑽營而得,翰林院也要如此,尚成為國家乎!」送稿某人對曰:「老師既不賞他此官,總求老師[栽]培他一官。」徐中堂良久徐曰:「他要道員,盡可給他。」乃以道員分省補用。後補通永道,十載而至魯撫。其任魯撫時,告人言如此。並謂:「升沉得失皆有前定,當時並無奢望,使予以侍講遇缺題奏,至今仍不過侍講耳。」
101
秀才兼營商業
102
粵匪未兆亂以前,海內尊尚儒術,所以有士農工商之說。四民之中,以士冠首,其重視讀書人可知。當時不特科第為人所欣慕,即一窮秀才,亦頗難得,恆有績學懷才,未博一衿者。更無士人兼營工商業者。當時有一秀才兼營商業,先文莊公問以何以士能兼商,秀才告曰:「我亦是從書上來的。」先文莊公問故,又曰:「『我不曉得的,學那個曉得的,我做不上來的,學那個做上來的』,豈不是書上來的麼。」先文莊公大笑。此四句,乃《二論》引端「學而時習之」句下之批註。小兒開講,首先講《二論》引端,又首先講此四句。未開學堂以前,私家讀書,例須如此。秀才引用其語,可謂曲盡其妙。天下事皆如是,又豈獨商業也哉!
103
黃錫朋遺民
104
黃錫朋字百我,都昌人,光緒癸巳舉人,官度支部主事,宣統辛亥,乞假南歸。撰有《皇鳥山樵隱詩鈔》四卷、《蟄廬文略》二卷,己未孟冬刊本。詩集自三卷以下,多黍離麥秀之音,文集中《重脩宗譜序》,自言有采薇之志。壬子八月,與某君書,自言:「作故國遺民以沒世,則至榮之幸也。」復友人書,亦自言:「至於鄙人,備員郎署已逾八年,必無改操易節之理。」《復胡伯宜書》,自言:「國變後,以漆室女自處,誓不再嫁。」云云。可謂志節皎然,不為勢利所誘,為清末完人。無怪其《復友人書一》後斥王湘綺耄年改嫁,易哭葊徇利屈身,二公聲名,俱一落千丈云云,實千古之公論也。
105
四庫全書薈要
106
乾隆□□年,編纂《四庫全書》告成,至癸巳,復特詔總裁于敏中、王際華等,編纂《四庫全書薈要》,閱七載始成。經部錄壹百柒拾參種,厘為參百捌拾肆函,史部錄柒拾種,厘為陸百肆拾函,子部錄捌拾貳種,釐為參百捌拾肆函,集部錄壹百參拾玖種,厘為伍百玖拾貳函,總共貳千函,凡壹萬壹千貳百陸拾陸冊,肆百陸拾肆部。經部列架陸,史部列架拾,陳於左,子部列架陸,集部列架拾,陳於右。全書共計貳份,壹貯幹清宮北摛藻堂,於己亥年告成,一貯御園味腴書室,於庚子年告成。《四庫全書薈要》目錄,刊於《宮史續編》卷八十二,丁巳七月,仁和吳□□□□昌綬雙照樓刊《松鄰叢書甲集》,收入第四種。其書目次第及分類,與《四庫全書》頗有異同,去取亦恐難盡洽人意。類如集部中,唐末之李翱、皇甫湜、孫樵三家,北宋初之穆修、柳開、尹洙三家,均古文家巨擘,亦遭屏棄,他可知矣。
107
彭紹升論四家詩
108
長洲彭允初進士紹升《四子詩錄序》中有云:「家三之詩溫,讀之者於春宜。台山之詩雄,讀之者於夏宜。大紳之詩曠,讀之者於秋宜。秋士之詩寒,讀之者於冬宜。有是四子詩,而予我以四時之樂,其亦可優游以卒歲。」云云。聲木謹案:四子皆深於佛學,又好宋儒之學,兼工詩文,與進士宗旨正同,固屬至契之友,其針芥之合,決非他人可比,後人所謂理家別派是也。進士工詩文,尤深知詩文,所論甚新穎,發前人所未發。惟言秋士之詩寒,尤為確切而不可移易。
URN: ctp:ws35592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