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文公卷十四

《文公卷十四起十年,尽十八年[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臧孙辰卒。
2
夏,秦伐晋。谓之秦者,起令狐之战,敌均不败,晋先昧以师奔秦,可以足矣,而犹不知止,故夷狄之。
3
楚杀其大夫宜申。○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之所招。及苏子盟于女栗。○女,音汝,本亦作汝。
4
冬,狄侵宋。
5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鲁恐,故书,剌微弱也。○屈貉,居勿反,又音厥;下麦,又户各反,二传作「厥貉」。
6
十有一年,春,楚子伐圈。○圈,求阮反,一音卷,《说文》作「圈」,《字林》臼万反,二传作「麋」。
7
夏,叔彭生会晋缺于承匡。
8
秋,曹伯来朝。
9
公子遂如宋。
10
狄侵齐。
11
冬,十月,甲午,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狄者何?以日,嫌夷狄不能偏战,故问也。○咸音咸。
12
[疏]注「以日」至「问也」。○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偏战日,诈战月,夷狄不能偏战,今而书日,故执不知问。
13
长狄也。盖长百尺。
14
[疏]注「盖长百尺」。○解云:何氏盖取《关中记》云「秦始皇二十六年,有长人十二,见于临洮,身长百尺,皆夷狄服。天诚若曰:勿大为夷狄行,将灭其国。始皇不知,反喜。是时初并六国,以为瑞,乃收天下兵器,铸作铜人十二象之」是也。其文《谷梁》、《左氏》与此长短不同者,不可强合。
15
兄弟三人,言相类如兄弟。
16
[疏]注「言相类如兄弟」。○解云:正以别之三国,不相援助,是以知其非亲兄弟。
17
一者之齐,一者之鲁,一者之晋。不书者,外异也。
18
[疏]注「不书者,外异也」。○解云:案上文「狄侵齐」,而云不书者,盖以为侵齐之狄,非此等也。
19
其之齐者,王子成父杀之;其之鲁者,叔孙得臣杀之。经言败,杀不明,故复云尔。○复,扶又反。则未知其之晋者也。其言败何?据败者,内战文,非杀一人也。
20
[疏]注「败者」至「人也」。○解云:以《春秋》之义,内鲁为王,王王于诸侯无敌之义,但当战,战则是内败之文;言败某师,则是内战之文。今敌其一人而言「败狄于咸」,作内战之经,故难之。
21
大之也。长狄之三国,皆欲为君。长大非一人所能讨,兴师动众,然后杀之,如大战,故就其事言败。
22
[疏]注「长狄」至「为君」。○解云:正以各之一国故也,何者?虽非兄弟,若不为君,群行亦得,即「长人十二,见于临洮」是也。
23
其日何?据日而言败,与公子友败莒师于犁同,非杀一人文。○犁,力知反,又力兮反。
24
[疏]注「据日」至「人文」。○解云:即僖元年「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犁,获莒」,传云「莒人闻之曰:『吾已得子之贼矣。』以求赂于鲁,鲁人不与。为是兴师而伐鲁,季子待之以偏战」是也。
25
大之也,如结日大战。其地何?大之也。如大战,故地。何以书?记异也。鲁成就周道之封,齐、晋霸尊周室之后,长狄之操,无羽翮之助,别之三国,皆欲为君,比象周室衰,礼义废,大人无辅佐,有夷狄行,事以三成,不可茍指一,故自宣、成以往,弑君二十八,亡国四十。○行,下孟反。
26
[疏]注「鲁成就周道之封」。○解云:正以周公相成王而致太平意,封于鲁,故云尔。○注「齐晋」至「之后」。○解云:正以晋文、齐桓皆率诸侯尊事天子,此是齐、晋之君子孙,故云尔。○注「长狄」至「之助」解云:谓执持此意也。○注「事以三成」。○解云:即长狄之三国,共成其异是也。言不可茍指一者,明知其异,亦不茍指一事而已。○注「故自宣成」至「四十」。○解云:案今《春秋》之经,自宣、成以下讫于哀十四年,止有弑君二十,亡国二十四,则知此注误也。宜云弑君二十也,「八」是衍字;亡国二十四也,作「四十」者错也。其杀君二十:即宣二年「赵盾弑其君夷犬皋」;四年「归生弑其君夷」;十年「夏徵舒弑其君平国」;襄二十五年「崔杼弑其君光」;「吴子谒伐楚,门于巢卒」,为巢人所弑;二十六年「卫甯喜弑其君剽」;二十九年「阍弑吴子馀祭」;三十年「蔡世子般弑其君固」;三十一年「莒人弑其君密州」;昭八年陈招杀偃师;十一年「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十三年公子比杀其君虔,弃疾杀比;十九年「许世子止弑其君买」;二十三年吴杀胡子髡、沈子楹;二十七年「吴弑其君僚」;定四年蔡杀沈子嘉;十三年「薛弑其君比」;哀六年齐陈乞弑其君舍之属是也。其灭国二十四者:宣八年楚灭舒蓼,十二年楚灭萧,十五年晋灭潞氏,十六年灭甲氏及留吁,成十七年楚灭舒庸,襄六年莒人灭曾阜,齐灭莱,十年遂灭逼阳,十三年取诗,二十五年楚灭舒鸠,昭四年遂灭厉,八年楚灭陈,十一年楚灭蔡,十七年晋灭贲浑戎,二十三年胡子髡、沈子楹灭,二十四年吴灭巢,三十年吴灭徐,定四年蔡灭沈,六年郑灭许,十四年楚灭顿,十五年楚灭胡,哀八年宋灭曹之属,是其二十四也。然则三国变异,起自今年,而注者所以不言自今以后,而言自宣、成以往者,盖以文公之年,巳过半以后,既不得其初,故遗去,其实楚人灭庸,宋弑处臼,莒弑庶其之属,皆由此祸耳。或者弑君二十八,亡国四十者,《春秋说》文。其间亦有经不书者,故不同耳。
27
十有二年,春,王正月,盛伯来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与郜子同义。月者,前为鲁所灭,今来见归,尤当加意厚遇之。
28
[疏]「盛伯者何」。○解云:欲言诸侯,不见存文;欲言大夫,而经书伯,故执不知问。○「何以不名」。○解云:桓七年夏谷伯绥、邓侯吾离来朝之下,传云「皆何以名?失地之君也」,是以此处见道失地之君,即责云「何以不名」。然则何氏此处不言据谷、邓名者,正以僖公二十年「郜子来朝」之下,巳注讫故也。○注「与郜子同义」。○解云:即僖二十年「郜子来朝」,传云「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何氏云「郜,鲁之同姓,故不忍言其绝贱,明当尊遇之,异于谷、邓也。书者,喜内见归」是也。然则言同义者,谓尊遇兄弟异于他姓,是以不忍言其名,不谓朝奔之文相似。○注「月者」至「遇之」。解云:正以谷、邓、郜子之属皆书时,此特书月,故须解也。言前为鲁所灭者,即庄八年「夏,师及齐师围成,成降于齐师」,传云「成者何?盛也。盛则曷为谓之成?讳灭同姓也」是也。
29
杞伯来朝。
30
二月,庚子,子叔姬卒。卒者,许嫁。
31
[疏]注「卒者,许嫁」。○解云:旧本皆无此注,且理亦不须,疑衍字。
32
此未适人,何以卒?许嫁矣。妇人许嫁,字而笄之,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其称子何?据伯姬卒,亦许嫁不称子。
33
[疏]「此未」至「以卒」。○解云:正以叔姬无所系,故知未适人也。○注「据伯」至「称子」。解云:即僖九年「秋,七月,乙酉,伯姬卒」是也。
34
贵也。其贵奈何?母弟也。不称母妹而系先君言子者,远别也。礼,男子不绝妇人之手,妇人不绝男子之手。
35
[疏]注「礼男」至「之手」。○解云:《既夕礼》及《丧大记》皆有此文。
36
夏,楚人围巢。
37
秋,滕子来朝。
38
秦伯使遂来聘。遂者何?秦大夫也。秦无大夫,此何以书?贤缪公也。何贤乎缪公?据聘不足与大夫,荆人来聘是也。○使遂,二传作「术」。缪,音木。
39
[疏]「秦伯使遂来聘」。解云:《左氏》、《谷梁》皆作「术」字。经亦有作「术」字者,疑「遂」字误。○「遂者何」。○解云:欲言微者,书名见经;欲言大夫,不录其氏,故执不知问。○注「荆人来聘是也」。○解云:庄二十三年夏,「荆人来聘」,传云「荆何以称人?始能聘也」是也。
40
以为能变也。其为能变奈何?惟言戋言戋善言。言戋言戋,浅薄之貌。,犹撰也。○言戋言戋,徐在浅反,又子浅反,又音笺,《尚书》作「截」,浅薄貌也;贾逵注《外传》云「巧言也」。善,在井反,撰也;本或作「言扁」,皮勉反,又必浅反;本作「言巽」,七全反,又仕勉反。
41
[疏]「惟言戋言戋善言」。○解云:谓其念有浅薄之善而撰其言也。
42
俾君子易怠,俾,使也。易怠,犹轻惰也。○俾,必尔反,注同,使也。易,以豉反,注同。惰,大卧反。
43
[疏]「俾君子易怠」。解云:能撰善言,故谓之君子。言使此君子易为轻惰,何者?自恃其善,而欲慢人以自尊矣。
44
而况乎我多有之,惟一介断断焉,无他技。一介,犹一。断断,犹专一也。他技,奇巧异端也。孔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巳。」○一介,古拜反,一介犹一也,《尚书》音古货反。断断,丁乱反,专一也,注同。技,其绮反。,古爱反。奇,其宜反,本又作「琦」,同。
45
[疏]「而况」至「有之」。○解云:我,谓秦伯也。言况于秦伯之怀,其善言无算,故曰多有之。○「惟一」至「他技」。○解云:秦伯之善,虽曰无算,若思念之,皆是一专一之事,更无奇巧异端之术。言其醇粹其善无择矣。○注「断断」至「异端」。○解云:即郑注《大学》云「断断,诚一之貌也。他技,异端之技也」,是与此合。
46
其心休休,休休,美大貌。○休休,许虬反,美大貌。能有容,能含容贤者逆耳之言。是难也。是难行也。秦缪公自伤前不能用百里子、蹇叔子之言,感而自变悔,遂霸西戎,故因其能聘中国,善而与之,使有大夫。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此之谓也。
47
[疏]注「秦缪」至「言之」。○解云:事在僖三十三年。
48
冬,十有二月,戊午,晋人、秦人战于河曲。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曷为以水地?以水地者,谓以水曲折,起地远近所在也。据战于泓不言曲。○折,之设反。
49
[疏]「此偏战」。○解云:以其书日,故知之。○注「据战于泓不言曲」。○解云:即僖二十二年冬,「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是也。
50
河曲疏矣,河千里而一曲也。河曲流,以据地明,故可以曲地,因以起二国之君,数兴兵相伐,战无已时,故不言及。不别曲直,而地以河曲,明两曲也。○数,所角反。不别,彼列反,下同。
51
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运。帅帅师者,剌鲁微弱,臣下不可使,邑久不,不敢徒行,兴师厉众,然后敢城之。言及者,别君邑臣邑也。○运,二传作「郓」后皆尔。
52
[疏]注「书帅」至「城之」。○解云:如此注者,正见隐七年「夏,城中丘」之属,皆不言帅师故也。言臣下不可使者,即上八年「公孙敖如京师,不至复。丙戌,奔莒」,传云「不至复者何?不至复者,内辞也,不可使往也」之属是也。○注「言及」至「邑也」。○解云:正见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娄及防兹来奔」,彼传云「其言及防兹来奔何?不以私邑累公邑也」,何氏云「公邑,君邑也。私邑,臣邑也。累,次也。义不可使臣邑与公邑相次序,故言及以绝之」是也。
53
十有三年,春,王正月。
54
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不书葬者,盈为晋文讳也。晋文虽霸,会人孤以尊天子,自补有馀,故复盈为讳。○盈为,于伪反,下文「盈为」、「为周公」皆同。复,扶又反。
55
[疏]注「不书」至「盈为讳」。○解云:盈者,相接足之辞。晋文于僖二十八年之时,此朔之父陈侯款夏六月卒,至冬末未葬,而晋文会诸侯于温,经有陈子,是强会人孤,令失子行,亦是文公耻之,是以《春秋》遂卒,竟不书款葬,深为文公讳也。今若款之子陈侯朔书葬,则文公之恶还见,是以此处须去朔葬,使若陈国之君例不书葬然,故言盈为晋文讳。故僖二十八年夏,「陈侯款卒」之下,注云「不书葬者,为晋文讳,行霸不务教人以孝,陈有大丧而︹会其孤,故深为耻之」是也。
56
邾娄子蘧卒。○蘧,其居反;下直居反。
57
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公子遂所致。
58
世室屋坏。世室者何?鲁公之庙也。鲁公,周公子伯禽。○世室,二传作「太室」。
59
[疏]「世室者何」。○解云:欲言君寝,于例不书;欲言宗庙,未有世室之名,故执不知问。
60
周公称太庙,鲁公称世室,群公称宫。少差异其下者,所上尊周公。○大庙,音泰,下同。
61
[疏]「周公称大庙」。解云:即僖八年「于大庙」,文二年「大事于大庙」是也。○「鲁公称世室」。○解云:即此经是也。○「群公称宫」。○解云:即武宫、炀宫之属是也。○注「少差」至「周公」。○解云:正以庙者,尊卑达名,鬼神所居之称。今此称异其名,知上尊周公故也。
62
此鲁公之庙也,曷为谓之世室?世室犹世室也,世世不毁也。鲁公始封之君,故不毁也。
63
[疏]「世室犹世室也」。○解云:言谓之世室者,犹世世室也。
64
周公何以称大庙于鲁?据鲁公始封也。封鲁公以为周公也。为周公故,语在下。周公拜乎前,鲁公拜乎后。始受封时,拜于文王庙也。《尚书》曰「用命赏于祖」是也。父子俱拜者,明以周公之功封鲁公也。
65
[疏]注「尚书」至「于祖」。解云:《甘誓》文也。
66
曰:生以养周公,生以鲁国供养周公。○以养,馀亮反,注皆同。供养,九用反,下同。死以为周公主。如周公死,当以鲁公为祭祀主。加曰者,成王始受其茅土之辞。《礼记。明堂位》曰:「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乘,盖以为有王功,故半天子也」。○死以为,如字,注「死以为周公主」同。乘,绳证反。王,于况反。
67
[疏]注「加曰」至「之辞」。○解云:即《周书。作洛》篇曰「封人社,诸侯受命于周,乃建大社于国中,其东青土,南赤土,西白土,北骊土,中央衅以黄土。将建诸侯,凿取其一面之土,苞以黄土,苴以白茅,以为社之封」,孔氏云「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黄取其王者覆四方」者,是其茅土之文耳。○注「盖以」至「子也」。解云:正以天子千里,方百里者百;周公七百里,方百里者四十九,大判言之,故得言半天子矣。
68
然则周公之鲁乎?曰:不之鲁也。封鲁公以为周公。主然则周公曷为不之鲁?据为周公者,谓生以养周公,死以为周公主。周公不之鲁,则不得供养为主。欲天下之一乎周也。周公圣人,德至重,功至大,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嫌之鲁,恐天下迥心趣乡之,故封伯禽,命使遥供养,死则奔丧为主,所以一天下之心于周室。○乡,许亮反。
69
[疏]注「东征」至「东国怨」。解云:僖四年传文。
70
鲁祭周公何以为牲?据庙异也。周公用白牲,白牡,殷牲也。周公死有王礼,谦不敢与文、武同也。不以夏黑牡者,谦改周之文,当以夏辟嫌也。
71
[疏]注「不以」至「嫌也」。○解云:知黑牡为夏牲者,出《明堂位》文。正朔三而改,改天正十一月者,当以十三月为正,故言当以夏矣。
72
鲁公用も冈,も冈,赤脊,周牲也。鲁公以诸侯不嫌,故从周制,以脊为差。○も,息营反。冈,音刚。《诗》作刚,も冈,赤脊也。
73
[疏]注「も冈」至「牲也」。○解云:正以山脊曰冈,故知も冈为赤脊矣。
74
群公不毛。不毛,不纯色,所以降于尊祖。
75
[疏]注「不毛」至「尊祖」。○解云:正以牲用纯色,祭祀之礼而言不毛,故以降子尊祖解之。
76
鲁祭周公,何以为盛?据牲异也。○盛,成政反,又音成,粢盛也,在器曰盛。周公盛,盛者,新谷。鲁公焘,焘者,冒也,故上一新也。○焘,徒报反,一本作「涛」,音同,冒也。冒,亡报反。
77
[疏]注「焘者」至「新也」。○解云:正以焘诂为覆故也。若似《周书》「焘以黄土」之类也。然则言周公盛者,谓新谷满其器。言鲁公焘者,谓下故上新,裁可半平。
78
群公廪。廪者,连新于陈上,财令半相连尔。此谓方祭之时,序昭穆之差。○廪,力甚反。财令,力呈反,下同。
79
[疏]「群公廪」。○解云:廪,谓全是故谷,但在上少有新谷,财得相连而已,故谓之廪。廪者,希少之名,是以郑注《周易》云「廪读如『群公廪』之廪」者是也。○注「谓方」至「之差」。○解云:正以若其时祭,粢食精凿,群公之馔一何至此?故知正是祭之时,序昭穆之差,所以降子尊祖故也。
80
世室屋坏何以书?讥。何讥尔?久不也。简忽,久不以时治,至令坏败,故讥之。言屋者重宗庙,详录之。以不务公室不月者,知久不,当蒙上月。
81
[疏]注「以不务」至「上月」。○解云:当蒙上月者,谓蒙上秋七月也。不务公室月者,即定二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传云「其言新作之何?大也。旧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不务乎公室也」,何氏云「务,勉也。不务公室,亦可施于久不,亦可施于不务如公室之礼,微辞也。月者,久也,当即之如诸侯礼」是也。然则彼久不,是以书月。此亦久不,故知当蒙上月尔。
82
冬,公如晋。
83
卫侯会于沓。○沓,徒合反。
84
狄侵卫。
85
十有二月,已丑,公及晋侯盟。
86
还自晋。
87
郑伯会公于斐。还者何?善辞也。何善尔?往党,卫侯会公于沓,至得与晋侯盟。反党,郑伯会公于斐,故善之也。党,所也。所,犹时,齐人语也。文公前扈之盟不见序,后能救郑之难,不逆王者之求,上得尊尊之义,下得解患之恩,一出三为诸侯所荣,故加录,于其还时皆深善之。○斐,本又作「」芳尾反。难,乃旦反。
88
[疏]「还者何」。○解云:正以不言至而言还,异于常例,故执不知问。○注「文公」至「见序」。○解云:即上七年「秋,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传云「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是也。○注「后能」至「之难」。○解云:即上九年春,「楚人伐郑。公子遂会晋人、宋人、卫人、许人救郑」是也。○注「不逆王者之求」。○解云:即上九年「春,毛伯来求金」,经无不与之文是也。○注「上得」至「之义」。○解云:即「不逆王者之求」是也。○注「下得」至「之恩」。○解云:即公子遂救郑是也。
89
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公至自晋。月者,为臣子喜录上事。○为臣,于伪反,下「为后」、「当为」同。
90
[疏]注「月者」至「上事」。解云:出上文也。
91
邾娄人伐我南鄙。
92
叔彭生帅师伐邾娄。
93
夏,五月,乙亥,齐侯潘卒。不书葬者,潘立储嗣不明,乍欲立舍,乍欲立商人,至使临葬更相篡弑,故绝其身,明当更立其先君之次。○潘,普于反。更相,音庚,下「吴楚更」同。篡杀,申志反,下同。
94
[疏]注「至使」至「篡弑」。○解云:即下九月「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是其临葬相篡弑之文。
95
六月,公会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晋赵盾。癸酉,同盟于新城。盟下日者,剌诸侯微弱,信在赵盾。○盾,徒本反。
96
[疏]注「盟下」至「赵盾」。○解云:言信任在于赵盾,若如盟日定否赵盾制之然,是以下日以近之。
97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孛者何?彗星也。状如。○孛,步内反,徐扶愦反。
98
[疏]「孛者何」。○解云:欲言是星,星名未有;欲言非星,录为星称,故执不知问。
99
其言入于北斗何?据大辰不言入,又不言孛名。
100
[疏]注「据大」至「言入」。○解云:即昭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是也。○注「又不言孛名」。○解云:谓昭十七年直言于大辰,不言所孛之星名。今此言「有星孛入于北斗」,故难之,何者?大辰非星名故也,是以昭十七年传云「其言于大辰何」,彼注云「据北斗言入于大辰,非常名」是也。
101
北斗有中也。中者,魁中。何以书?记异也。孛者,邪乱之气。者,扫故置新之象也。北斗,天之枢机玉衡,七政所出,是时桓文迹息,王者不能统政,自是之后,齐、晋并争,吴、楚更谋,竞行天子之事,齐、宋、莒、鲁弑其君而立之应。○争,争斗之争。
102
[疏]注「北斗」至「所出」。○解云:即《尧典》云「在玑玉衡,以齐七政。」七政,谓日月五星也。○注「齐宋」至「之应」。○解云:即下文九月「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十八年夏五月,「齐人弑其君商人」,是齐弑君事也。十六年冬,「宋人弑其君处臼」,是宋弑其君事也。十八年冬,「莒弑其君庶其」,是莒弑其君事。十八年「冬,十月,子卒」,传云「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不忍言也」者,是鲁弑其君事也。
103
公至自会。
104
晋人纳接于邾娄,弗克纳。纳者何?入辞也。其言弗克纳何?据言于邾娄,与纳顿子于顿同,俱入国得立辞。○捷,在妾反,又如字;下侧其反,二传作「捷」。
105
[疏]「纳者何」。○解云:欲言得国,下有不克之文;欲言不得国,纳者入辞,故执不知问。○注「据言」至「立辞」。○解云:即僖二十五年「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是也。此上言于邾娄,是其得国;下云弗克纳,自相违,故难之。
106
大其弗克纳也。克,胜也。郑伯以胜为恶,此弗胜,故为大。
107
[疏]注「郑伯以胜为恶」。○解云:即隐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传云「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曷为大郑伯之恶?母欲立之,已杀之,如弗与而已矣」,注云「克者诂为杀,亦为能,恶其能忍戾母而亲杀之」是也。
108
何大乎其弗克纳?据伐齐纳子纠,耻不能纳。
109
[疏]注「据伐」至「能纳」。○解云:即庄九年「夏,公伐齐,纳纠」,传云「纳者何?入辞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纳者,犹不能纳也」是也。
110
晋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于邾娄,力沛若有馀,沛,有馀貌。○乘,绳证反。沛若,普具反,有馀貌。而纳之。邾娄人言曰:「接,晋出也。ㄑ且,齐出也。出,外孙也。○ㄑ且,俱缚反;下子馀反。子以其指,指,手指。
111
[疏]「子以其指」。注「指,手指」。○解云:子谓缺,言子以手指,指麾于邾娄,令使纳接也。
112
则接也四,ㄑ且也六。言俱不得天之正性。
113
[疏]注「言俱」至「正性」。○解云:地四生金于西方,地六成水于北方,皆非天数也。言此者,喻皆庶子矣,贵则皆贵矣。
114
子以大国压之,压,服也。服邾娄使从命。○压,于甲反,又于辄反,服也。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设齐复兴兵来纳ㄑ且,亦欲服邾娄使从命,未知齐、晋谁能使外孙有邾娄者。○齐复,扶又反,下同。贵则皆贵矣。时邾娄再娶,二子母尊同体敌。
115
[疏]注「时邾」至「体敌」。○解云:盖皆是古媵之子,或是左媵之子,言非侄娣所生也。旧云子以其指者,言凡立子之法,以其手指相似,则接犹人之四指,ㄑ且犹人之六指,皆异于人,故曰俱不得天之正性也。虽然者,虽皆不得正性,但四不如六,故长者宜立矣。
116
虽然,ㄑ且也长。既两不得正性,又皆贵,唯当以年长故立之。○长,丁丈反,注同。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如邾娄人言,义不可夺也,故云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弗克纳也。大其不以已非夺人之是。此晋缺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据赵鞅纳蒯聩不贬。
117
[疏]注「据赵」至「不贬」。解云:即哀二年夏,「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是也。
118
不与大夫专废置君也。曷为不与?据大其弗克纳。实与,弗克纳是。而文不与。文曷为不与?大夫之义,不得专废置君也。不复发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传者,诸侯本有锡命征伐忧天下之道故,明有乱义,大夫不得专也。接不系邾娄者,见挈于缺也。不氏者,本当言娄接,见当国也。○见挈,贤遍反;下音苦结反。
119
[疏]注「不复」至「之道故」。○解云:欲道僖元年「救邢」、「城楚丘」之经,悉是实与而文不与,文与此同。其传皆云「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力能救之,则救之可也」,今此不复言之,故云尔。言诸侯本有锡命征伐忧天下之道故者,正谓保五连帅,本有共相存恤之义,是以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之时,容有存恤之道,是故异于大夫耳。○注「明有」至「专也」。○解云:言大夫若有专废置君者,即是乱义,故曰明有乱义,大夫不得专也,正由大夫不得专废置故也。○注「接」至「缺也」。解云:据僖二十五年纳顿子系顿也。○注「不氏者」。○解云:据宣十一年「纳公孙甯、仪行父于陈」皆言氏也。○注「本当」至「当国也」。○解云:即隐元年传云「段者何?郑伯之弟也。何以不称弟?当国也」,注云「欲当国为之君,故如其意,使如国君,氏上郑,所以见段之逆」是也。
120
九月,甲申,公孙敖卒于齐。已绝,卒之者,为后齐胁鲁归其丧有耻,故为内讳,使若尚为大夫。
121
[疏]注「已绝」至「大夫」。○解云:言已绝者,即上八年公孙敖奔莒是也。《春秋》之例,大夫出奔之后,即绝于大夫之位,不复书其卒,即公子庆父、臧孙纥之属是,是以于此怪其书卒矣。言为后齐胁鲁归其丧有耻者,即下十五年夏,「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传云「何以不言来?内辞也,胁我而归之」是也。
122
齐公子商人弑其君舍。此未逾年之君也,其言弑其君舍何?据弑其君之子奚齐也。连名何之者,弑成君未成君俱名,问例所从也。
123
[疏]注「据弑」至「齐也」。○解云:即僖九年「冬,晋里克弑其君之子奚齐」,传云「弑未逾年君之号」是也。
124
已立之,已杀之,商人本正当立,恐舍缘潘意为害,故先立而弑之。
125
[疏]注「商人本正当立」。○解云:正以弑舍不书日,见不正遇祸,则知商人本正明矣。
126
成死者而贱生者也。恶商人怀诈无道,故成舍之君号,以贱商人之所为。不解名者,言成君可知。从成君不日者,与卓子同。○恶,乌路反。卓,敕角反。
127
[疏]注「从成君」至「子同」。○解云:即僖十年春,「晋里克弑其君卓子」,彼下注云「不日者,不正遇祸,终始恶明,故略之」是也。
128
宋子哀来奔。宋子哀者何?无闻焉尔。
129
[疏]「宋子哀者何」。○解云:欲言宋君,经书子哀;欲言大夫,文不言氏,故执不知问。○「无闻焉尔」。○解云:即隐二年注云「言无闻者,《春秋》有改周受命之制,孔子畏时远害,又知秦将燔《诗》、《书》,其说口授相传,至汉公羊氏及弟子胡生等,乃始记于竹帛,故有所失也」是也。○冬,单伯如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执者曷为或称行人?或不称行人?此问诸侯相执大夫所称例。
130
称行人而执者,以其事执也。以其所衔奉国事执之,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是也。
131
[疏]注「晋人」至「是也」。○解云:即昭二十三年,「晋人执我行人叔孙舍」是。
132
不称行人而执者,以巳执也。巳者,巳大夫,自以大夫之罪执之。分别之者,罪恶各当归其本。○别,彼列反。单伯之罪何?道淫也。恶乎淫?淫乎子叔姬。时子叔姬嫁,当为齐夫人,使单伯送之。○恶,音乌。然则曷为不言齐人执单伯及子叔姬?据夫人妇姜系公子遂。
133
[疏]注「据夫」至「子遂」。○解云:即宣元年「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是也。
134
内辞也,使若异罪然。深讳使若各自以他事见执者。不书叔姬归于齐者,深讳以起道淫。书单伯如齐者,起送叔姬也。齐称人者,顺讳文,使若非伯讨。
135
[疏]注「不书」至「姬也」。○解云:言此者,欲决隐二年「冬,十月,伯姬归于纪」之属书归也。言深讳者,正以子叔姬有罪故也。言以起道淫者,谓深讳不言其归,即是以起道淫之义,何者?若更为小事而见执,何须讳其归于齐?今不言归于齐,而与单伯俱见执,明其在道与单伯淫,于归事不醒醒矣。或日不书归于齐者,深讳其起道淫故也。何者?若言叔姬归于齐,齐人执单伯,齐人执子叔姬,即有道淫之理也。○注「齐称人」至「伯讨」。解云:即僖四年夏,「齐人执袁涛涂」之下,传云「称侯而执者,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是也。
136
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
137
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月者,文公微弱,大夫秉政,宋亦蔽于三世之党,二乱结盟,故不与信辞。不称使者,宋无大夫。官举者,见宋乱也。录华孙者,明恶二国,非以月恶华孙也。○华孙,户化反。见,贤遍反。恶二,乌路反,下皆同。
138
[疏]注「月者」至「秉政」。○解云:即公子遂是也。○注「宋亦」至「之党」。○解云:即上八年传云「曷为皆官举?宋三世无大夫,三世内娶也」是也。言为三世内娶之故,三世妃党皆强,而为君之所蔽,故云蔽于三世之党矣。○注「故不与信辞」。○解云:正以《春秋》之例,凡莅盟、来盟例皆书时,所以然者,欲见王者当以至信先于天下故也,是以桓十四年夏,「郑伯使其弟语来盟」,注云「时者,从内为王义,明王者当以至信先天下」是也。今而书月,故言不与信辞耳。○注「不称使」至「大夫」。○解云:正决「郑伯使其弟语来盟」之文也。○注「官举」至「孙也」。○解云:大夫之义,例不官举,而此言司马者,正以见宋之乱,是以详录华孙,明其书月不与信辞者,不由华孙之故也。
139
夏,曹伯来朝。
140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何以不言来?据齐人来归子叔姬。
141
[疏]注「据齐」至「叔姬」。解云:在此年十二月。
142
内辞也。胁我而归之,笋将而来也。笋者,竹,一名编舆,齐、鲁以此名之曰笋。将,送也。为叔姬淫,恶鲁类,故取其尸置编舆中,传送而来,胁鲁令受之,故讳不言来,起其来有耻,不可言来也。不月者,不以恩录,与子叔姬异。○笋将,音峻,竹也。将,送也。竹,婢绵反,一音步贤反,服虔音编,韦昭音如频反。编,必绵反,一音篇,郭璞音步典反。舆,音馀。为叔,于伪反,下「父为」、「子为」、「若为」、「实为」同。传,直专反。令受,力呈反,下同。
143
[疏]注「故取其尸」。解云:谓取其死尸矣。○注「不月」至「姬异」。解云:正以下「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书月故也。
144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是后楚人灭庸,宋人弑其君处臼,齐人弑其君商人,宣公弑子赤,莒弑其君庶其。
145
[疏]注「是后楚人灭庸」。○解云:即下十六年秋,「楚人、秦人、巴人灭庸」是也。○注「宋人弑处臼」。○解云:在十六年冬。○注「齐人弑商人」。○解云:在十八年夏五月。○注「宣公弑子赤」。○解云:即十八年冬子卒,传云「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者是也。○注「莒弑其君庶其」。解云:在十八年冬。
146
单伯至自齐。大夫不致,此致者,喜患祸解也。不省去氏者,淫当绝,使若他单伯至也。○解,户买反。省,所景反。
147
[疏]注「大夫不」至「祸解也」。○解云:正以内大夫出聘,例不书至故也。○注「不省」至「伯至也」。解云:正以昭十四年「春,隐如至自晋」,彼是被执而归,省去其氏,今单伯存氏,故解之。
148
晋缺帅师伐蔡。戊申,入蔡,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其日何?据甲寅齐人伐卫日伐也。
149
[疏]「入不言伐」。○解云:庄十年师解云尔,故此弟子据而难之。○注「据甲」至「伐也」。○解云:即庄二十八年「春,王三月,甲寅,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是也。
150
至之日也。嫌至日伐,不至日入,故曰入也。主书,与甲寅同义。
151
[疏]注「主书」至「同义」。○解云:即彼云「伐不日,此何以日?至之日也」,何氏云「用兵之道,当先至竟侵责之,不服,乃伐之。今日至,便以今日伐之,故日以起其暴也」是也。然则令此缺亦今日至便以今日伐之,故书以日起其暴也。
152
秋,齐人侵我西鄙。
153
季孙行父如晋。
154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扈。不序不日者,顺上讳文,使若扈之盟,都不可得而知。
155
[疏]注「不序」至「而知」。○解云:上七年「秋,八月,公会诸侯、晋大夫盟于扈」传云「诸侯何以不序?大夫何以不名?公失序也。公失序奈何?诸侯不可使与公盟」云云,何氏云「文公内则欲久丧而后不能,丧娶逆祀;外则贪利取邑,为诸侯所薄贱,不见序,故深讳为不可知之辞。不日者,顺讳为善文也」。然则此不序者,为不可知之辞。不日者,顺讳为善文也,何者?盟不日,善文故也。
156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其言来何?据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不言来。闵之也。闵伤其弃绝来归。此有罪,何闵尔?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若其不欲服罪然。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所以崇父子之亲也。言齐人不以弃归为文者,令与敖同文相发明。叔姬于文公为姊妹,言父母者,时文公母在,明孝子当申母恩也。月者,闵录之,从无罪例。
157
[疏]注「所以」至「亲也」。○解云:即言来以闵之是也。○注「言齐人」至「母者」。○解云:若以弃归为文,即言子叔姬来归,不言齐人,即宣十六年「郯伯姬来归」之文是,今言齐人来归,故谓之同文也。言相发明者,言敖为齐所恶而来归之,今此亦为齐人所归之,故曰相发明耳。○注「时文」至「恩也」。○解云:正以下十六年「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十七年夏,「葬我小君圣姜」,传云「圣姜者何?文公之母也」是。○注「月者闵」至「罪例」。○解云:正以弃归之例,有罪者时,无罪者月故也。其有罪者时,即宣十六年「秋,剡伯姬来归」是也。其无罪者月,成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之属是也。
158
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人其郛。郛者何?恢郭也。恢,大也。郭,城外大郭。○郛,芳夫反,郭也。恢廓,苦回反,大也。
159
[疏]「郛者何」。○解云:欲言城郭,经无城郭之文;欲言非城郭,上文言入,故执不知问。
160
入郛书乎?曰:不书。围不言入,入郛吴也。
161
[疏]「入郛」至「不书」。○解云:案诸旧本,此传之下悉皆无注。有注云「围不言入,入郛是也」者,衍字耳。
162
入郛不书,此何以书?动我也。讳使若为同姓见入郛故,动惧我也。动我者何?内辞也。其实我动焉尔。齐侵鲁,鲁实为子叔姬故,动惧失操云尔。乡者不去,几亦入我郛,故举入郛以起鲁耻,且明兵之所乡,茍得其罪,则莫敢不惧。○乡者,许亮反,下同。几,音祈。
163
十有六年,春,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齐侯弗及盟。其言弗及盟何?据序上会也。连盟何者,嫌据盟。
164
[疏]注「据序」至「据盟」。解云:据序上会,何得弗及盟乎?是以问之。云嫌据盟者,嫌直据盟问之。
165
不见与盟也。与齐期盟,为叔姬故,中见简贱,不见与盟,侮辱有耻,故讳使若行父会而去,齐侯不及得与盟,故言齐侯弗及,亦所以起齐侯不肯。○为,于伪反。
166
[疏]注「使若」至「与盟」。○解云:使若行父会齐侯于阳谷讫即弃之而去,齐侯不及盟。○注「亦所以起齐侯不肯」。○解云:若直言不及盟,文体已具,足见不得盟矣。而更言齐侯不及者,欲道是时不肯盟者是齐侯也。若直言季孙行父会齐侯于阳谷不及盟,不妨行父不及,无以见齐侯不肯矣。
167
夏,五月,公四不视朔。视朔说在六年。不举不朝庙者,礼,月终于庙先受朝政,乃朝,明王教尊也;朝庙,私也,故以不视朔为重。常以朔者,重始也。
168
[疏]注「视朔说在六年」。○解云:即上六年注云「礼,诸侯受十二月朔政于天子,藏于大祖庙,每月朔朝庙,使大夫南面奉天子命,君北面而受之」是也。○注「不举」至「为重」。○解云:正以视朔之时,必有朝庙之礼,故上六年经云「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是也。今此经直言「四不视朔」,不道不朝庙,故解之。○注「常以」至「始也」。○解云:言十二月之政令,所以不在年初一受之而巳,必以月之朔日受之者,重月之始故也。
169
公曷为四不视朔?据无事也。公有疾也。以不讳举公如有疾,公有疾乃复举公是也。○乃复,扶又反,下同。
170
[疏]注「公有」至「是也」。○解云:即昭二十三年「冬,公如晋,至河。公有疾,乃复」是也。
171
何言乎公有疾不视朔?据有疾无恶也。
172
[疏]注「据有疾无恶也」。○解云:即昭二十三年传云「何言乎公有疾乃复?杀耻也」者是。
173
自是公无疾,不视朔也。有疾无恶不当书。又不言有疾者,欲起公自是无疾不视朔也。
174
[疏]注「公自」至「朔也」。○解云:即郑氏云「鲁自文公四不视朔,视朔之礼已后遂废」者,正取此文也。
175
然则曷为不言公无疾不视朔?有疾,犹可言也,无疾,不可言也。言无疾大恶,不可言也。是后公不复视朔,政事委任公子遂。
176
六月,戊辰,公子遂及齐侯盟于犀丘。○犀丘,彦西,《左氏》作「妻阜丘」,《谷梁》作「师丘」。
177
[疏]「盟于犀丘」。○解云:正本作「丘」,故贾氏《公羊》曰「丘,《谷梁》曰『师丘』」是也。今《左氏》经作「妻阜」字。
178
秋,八月,辛未,夫人姜氏薨。○毁泉台。泉台者何?郎台也。庄公所筑台于郎,以郎讥临民之漱浣。○漱,素侯反。浣,户管反。
179
[疏]「泉台者何」。何解云:泉台之名,自前未有,今而言毁,故执不知问。○注「庄公」至「漱浣」。○解云:即庄二十一年「春,筑台于郎」,传云「何以书?讥。何讥尔?临民之所漱浣也」是也。然则何以知泉台为郎台?正以彼传云「讥临民之所漱浣」书,与此泉台之义合故也。
180
郎台则曷为谓之泉台?未成为郎台,未成时,但以地名之。既成为泉台。既成,更以所置名之。毁泉台何以书?讥。何讥尔?筑之讥,毁之讥。先祖为之,已毁之,不如勿居而已矣。但当勿居,令自毁坏,不当故毁,暴扬先祖之恶也。筑毁讥同,知例皆时。○令,力呈反。暴,步卜反。
181
[疏]注「筑毁」至「皆时」。○解云:言筑毁讥同者,即上传云「筑之讥,毁之讥」是也。言知例皆时者,正以此经文承月下,恐蒙月,故如此解。
182
楚人、秦人、巴人灭庸。○巴,布加反。
183
冬,十有一月,宋人弑其君处臼。弑君者曷为或称名氏?或不称名氏?大夫弑君称名氏,贱者穷诸人;贱者,谓士也。士正自当称人。○处臼,二传作「杵臼」。大夫相杀称人,贱者穷诸盗。贱者穷诸人者,言士先自称人,今弑君亦称人,故曰穷诸人矣。云贱者穷诸盗者,言士之贱名不过于盗故也。降大夫使称人,降士使称盗者,所以别死刑有轻重也。无尊上,非圣人,不孝者,斩首枭之;无营上,犯军法者,斩要;杀人者,刎ㄕ,故重者录,轻者略也。不日者,内娶略贱之。○别,彼列反。枭,古尧反。要,一遥反。刎,亡粉反。头,如字。本又作「ㄕ」,音豆。
184
[疏]注「故重」至「略也」。○解云:谓大夫弑君罪重,故称名氏责之深。若大夫相杀,罪轻于犯君,故降称盗者,义之轻然也。○注「不日」至「贱之」者,既说于上。
185
十有七年,春,晋人、卫人、陈人、郑人伐宋。
186
夏,四月,癸亥,葬我小君圣姜。圣姜者何?文公之母也。○圣姜,二传作「声姜」。
187
疏]「圣姜者何」。○解云:欲言夫人,谥异其夫号;欲言为妾,而卒葬并不见,故执不知问。
188
齐侯伐我西鄙。
189
六月,癸未,公及齐侯盟于谷。
190
诸侯会于扈。
191
秋,公至自谷。
192
冬,公子遂如齐。
193
十有八年,春,王二月,丁丑,公薨于台下。
194
秦伯卒。秦穆公也。至此卒者,因其贤。○伯,乙耕反,何云「穆公也」。《左氏》:穆公子康公。
195
[疏]注「秦穆」至「其贤」。○解云:正以秦是戎狄,《春秋》外之,往前以来未录其卒,今乃始书,故以贤解之。而《左氏》为康公者,与此别。《谷梁》无解。
196
夏,五月,戊戌,齐人弑其君商人。商人弑君贼,复见者,与大夫异。齐人已君事之,杀之且当坐弑君。○复见,扶又反,下同;下贤遍反。
197
[疏]注「商人」至「弑君」。○解云:《春秋》之义,诸是弑君之贼,皆不复见,所以贱之,是以宣六年书「晋赵盾、卫孙免侵陈」,传云「赵盾弑君,此其复见何」,注云「据宋督、郑归生、齐崔杼弑其君,后不复见」;传又云「亲弑君者,赵穿也」,注云「复见赵盾者,欲起亲弑者赵穿,非盾」是也。今此商人于上十四年「弑其君舍」而复见者,正以其为君故也。与大夫异者,齐人以君事之,杀之宜当坐弑君。然则商人弑其君舍而存之,欲责臣子不讨贼故也,是以庄二十二年注云「不与念母而讥忌省者,本不事母则已,不当忌省,犹为商人责不讨贼」,义亦通于此。
198
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秋,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不举重者,讥鲁猥使二大夫出,虚国家,废政事,重录内也。
199
[疏]注「不举」至「内也」。解云:书事举重,《春秋》之常,今而悉举,故解之。《谷梁传》云「使举上客而不称介,不正其同伦而相为介,故列而数之也」者,亦是直举重之义也。而言重录内者,正以外大夫未有并见者,于内唯有此经,及定六年「夏,季孙斯、仲孙何忌如晋」之文,故知正是重录内也。
200
冬,十月,子卒。子卒者孰谓?谓子赤也。何以不日?据子般卒日。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日?据子般卒日。○弑也,音试,下及注同。
201
[疏]注「据子般卒日」。○解云:即庄三十二年「冬,十月,乙未,子般卒」是也。
202
不忍言也。所闻世,臣子恩痛王父深厚,故不忍言其日,与子般异。
203
[疏]注「故不忍」至「般异」。○解云:正以子般为所传闻之世故也,是以庄三十三年「子般卒」之下,何氏云「杀不去日见隐者,降子赤也」是。
204
夫人姜氏归于齐。归者,大归也。夫死子杀贼人立,无所归留,故去也。有去道书者,重绝不复反。
205
[疏]注「归者,大归也」。○解云:凡言大归,一出不反之辞,若「纪侯大去其国」之类,故言归者大归也。○注「有去」至「复反」。○解云:正以常事不书故也。
206
季孙行父如齐。
207
莒弑其君庶其。称国以弑何?据莒人弑其君密州。
208
[疏]注「据莒」至「密州」。○解云:即襄三十一年「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是也。
209
称国以弑者,众弑君之辞。一人弑君,国中人人尽喜,故举国以明失众,当坐绝也。例皆时者,略之也。
210
[疏]注「例皆」至「之也」。解云:谓是失众而称国以弑者,皆书时以略之,即定十三年冬,「薛弑其君比」之属是也。若然,昭二十七年「夏,四月,吴弑其君僚」,亦是称国而书月者,彼非失众,但以见弑之义,故不书时贱之,是以何氏云「不书阖闾弑其君者,为季子讳,明季子不忍父子兄弟自相弑,让国阖闾,欲其享之,故为没其罪也」,「月者,非失众见弑,故不略之」者是也。
URN: ctp:ws36295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