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十

《卷六十》[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該資料的標點符號由人工智能製作。此過程難免引入錯誤;若遇到標點錯誤,敬請自行修改。
1
欽定四庫全書
2
喻林》巻六十      明。 徐元太 撰人事門五十八
3
愚人
4
衛之諸臣,顔色褎然,如見塞耳,無聞知也。人之耳聾,恒多笑而已」。鄭氏箋詩:旄丘。
5
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左傳》:成公十八年。痛哉言乎!人頭畜鳴!」《史記秦始皇紀》。
6
此禽鹿視肉,人靣而能疆行者耳。《史記李斯列傳》。劉表道不相越,而欲臥收天運,擬蹤三分,其猶木禺之於人也。《後漢書劉表傳論。
7
此畏水投舟,避坎蹈井,愚夫之不若,何取於政哉《晉書刑法志》
8
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舉足愈數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絶力而死,不知處隂以休影,處靜以息迹,愚亦甚矣!莊子:漁父。
9
今是人之口腹,安知禮義,安知辭讓,安知亷耻!隅積亦呥呥,而噍鄉鄉而飽己矣。人無師無法,則其心正其口腹也。荀子榮辱。
10
夫是之謂上愚,曽不如好相、雞狗之可以為名也荀子儒效》。夏首之南有人焉曰㳙。蜀梁其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見其影,以為伏鬼也。仰視其髮,以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者,失氣而死,豈不哀哉!故傷於溼而擊鼓鼓痺,則必有弊鼓喪豚之費矣,而未有俞疾之福也。故雖不在夏首之南,則無以異矣荀子觧蔽
11
解門以為薪,塞井以為臼。人之從事或時相似,《淮南子》說林訓。以篙測江篙,終而以水為測,惑矣!《淮南子說林訓》。
12
魯哀公問孔子曰:「予聞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諸乎?」孔子對曰:「此非忘之甚者也。忘之甚者忘其身《說苑》,敬慎有鄙心者不可授便,勢有愚質者不可予利器《說苑談叢》。牛耳聾瞶,不曉聲味,委以鼎爼,治亂潰潰焦氏《易林》小過之随。含血走禽,不曉五音,匏巴鼓瑟不悅於心焦氏易林小過之兑擿埴索塗,㝠行而已矣●子修身」。
13
畏舟之危,自投於水,憂難於處,樂其亟决《風俗通:過譽。昔有越人行舟而遇低梁,望之乃石梁也,溢于潮梁,不沒者三尺,舟不得進,越人鑿其梁,力竭而斃。頃之,潮涸,後有渉梁者,又待潮而不進,有漁者曰:子何不踰梁而待潮乎?若不踰梁而待,是使越人笑於梁,烏得為善用其舟乎!今王用臣之言而復為越人鑿梁之計,謂其賢於鴟夷而忽漁者之論也,臣竊惑焉天祿閣外史論學
14
物有異類,形有同色,白石如玉,愚者寳之,魚目似珠,愚者取之,狐貉似犬,愚者蓄之,骷髏似𤓰,愚者食之。武侯十六䇿察疑。
15
以已至之瑞,效方來之應,猶守株待兎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王充《論衡宣漢篇》。
16
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王子年《拾遺記、後漢》。假令有人耻迅走而待野火之燒爇,羞逃風而致沈溺於重淵者,世必呼之為不曉事也」。抱朴子內篇》勤求。
17
此何異乎?在紗幌之外,不能察軒房之內,而肆其倨慢,謂人之不見己,此亦如竊鍾棖物,鏗然有聲,惡他人聞之,因自掩其耳者之類也《抱朴子內篇》勤求。
18
設令抱危篤之疾,湏良藥之救而不肯即服,湏知神農岐伯所以用此草,治此病本,意之所由,則未免於愚也。《抱朴子內篇》對俗。
19
過而不改,斯誠委夷路而陷叢棘,舍嘉㫖而咽鈎吻者也。《抱朴子外篇》疾謬。
20
愚者夢中自以為寤,故竊竊然以所好為君,上所惡為牧圉,欣然信一家之偏見,可謂固陋矣。郭子註《莊齊物論》。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夜行之義、面牆之論也。楊子《法言》註《吾子篇》。
21
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屋之側,藏之以為大寳,周客聞而觀焉。主人齋七日,端冕𤣥服以發,寳華匱十重,巾十襲,客見俯而掩口,盧胡而笑曰:「此特燕石也,其與瓦甓不殊!」主人大怒曰:「商賈之言,醫匠之心,藏之愈固,守之彌謹!」文選》:應璩百一詩註。
22
穿窬之徒,不避腰領,奔北之士,不憚斧鉞,意林正部,妄進者若卵投石逃誅者,若走赴深,意,林物理論。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北山之寒,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孫荷擔扣石墾壤,箕畚運於北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愚公長息曰:「雖我之死,有子在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生孫孫,孫子子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増,何苦不平!」河曲智叟無以應之。太平御覽:宗親部孫。希見食笋,歸煑竹根,太平御覽:竹部竹上。
23
房麗者,趙之賢人,立東門之外,有行商車轄,亡麗告之,悟,復更告商人,怒曰:「吾轄自亡,何湏汝告!惠加於己而反怒之,吾欲比之草木草木有心矣。太平御覽:車部敘車下。鄭人有迯暑於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袵以從,隂及至暮,反席於樹下及月流影移,復徙袵以從隂而患露之濡於身,其隂逾去而其身逾濕,是巧於用晝而拙於用夕,奚不處曜而辭隂,反林自露,此亦愚之至也!」太平御覽:人事部真愚。
24
盤石千里,不為有地,愚人千億,不為有民,太平御覽,人事部,真愚。譬如愚人,生便無目,雖有光明,終不覩見。海空智藏經:普說品。如生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乳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邪?答言:不也」。復問:貝為何似邪?答言如稻米味。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味邪?稻米味者復何所似?答曰:「如雪。盲人復言:彼米味者冷,如雪邪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元陽妙經巻二。
25
譬如愚人畏於天地而欲走避所至之處,不離天地大乗妙林經》
26
譬如有人,欲觀香象,身量大小,形顯勝劣,得而不觀,反尋其跡。《波羅蜜多經》巻五百四十六
27
貧窮下劣,諸有情類,豈貪輪王所有輪寳象寶、馬寶珠寶女寶、主藏臣、寳主兵將寳,及餘種種、上妙衣服、末尼真珠、金銀、珊瑚、大琉璃等,多價財寳,彼貧窮人,設遇獲得自懐,慙耻不能受用,設復轉賣,不知價直,所索至㣲,隨酬便與,或由於寳,無鑒別故心,便猒賤而棄捨之,當知彼貧窮者,非唯不了寳之價,直亦復不知寳之名字。波羅蜜多經巻五百九十四。
28
譬若男子大饑,得百味之食,不肯食之,便食六十味之食。《道行波羅蜜經》巻四
29
譬若男子得象,觀其腳,是男子為黠不道行波羅蜜經巻四。譬如愚夫,於四月中服蘇患渇」。尋詣他所求水而飲。他人謂曰:「汝已服蘇,勿復飲水而致命終」。是時,愚夫瞋蔽心,故毀呰罵詈,不順他言,飲水而死。大寳積經巻二。
30
無智隨順諸煩,惱如人癡,負怨家行!大寳積經巻六十八。譬如盲人至大寳洲,若行若住,若坐若臥,不能得見,一切衆寳以不見,故不能採取。大方廣佛華嚴經巻六十。
31
譬如人臥出,於夢中見所有金銀珍寳,父母兄弟妻子親屬知識,相與娯樂,喜樂無量,其覺已為人說之,後自淚出念夢中所見般舟三昧經巻上。
32
猶如白羊頑騃佷弊,大集賢䕶經卷三:有牧牛者,愚癡無慧,夏末秋初,不善觀察恒水,此岸亦不善觀察。恒水彼岸而驅羣牛,峻岸而下,峻岸而上,中間洄澓,多起患難。雜阿含經巻四十七。
33
如拙取水,淈泉揚泥,法句經,篤信品。命盡怙親,如盲守燈。法句,經道行品。昔有一人,多牧羣牛,捨己羣牛,數他羣牛,以為己用。己所有牛,或遇惡獸,或牛草野,日有損耗,不自覺知,便為衆人所見嗤笑。世之愚惑,莫甚於鄉,認他羣牛,以為己有。出曜經四,無放逸品。
34
昔有一人,貧窮困乏,多負人債,無以可償,即便逃避至空曠處,值篋滿中,珍寳有一明鏡,著珍寳,上以蓋覆之,貧人見己心,大歡喜,即便發之,見鏡中人,便生驚怖,乂手語言:「我謂空篋都無所有,不知有君在此,篋中莫見瞋也!」百喻經巻上。
35
譬如估客遊行商賈㑹於路中,而駝卒死,駝上所載,多有珍寳,細軟上㲲、種種雜物,駝既死已,即剝其皮,商主捨行,坐二子弟而語之言,好看駝皮,莫使濕爛,其後天雨,二人頑癡,盡以好㲲覆此皮上,㲲盡濕爛,皮㲲之價理自懸,殊以愚癡,故以㲲覆皮百喻經巻上
36
譬如有人,因其饑故,食七枚煎餅,食六枚半已,便得飽滿。其人恚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飽足,由此半餅。然前六餅,唐自捐棄。設如半餅,能充足者,應先食之百喻經巻上》
37
昔有愚人生食胡麻,子以為不美,熬而食之為美,便生念言,不如熬而種之,後得美者,便熬而種之,永無生理《百喻經巻上
38
昔有一人為王所鞭,既被鞭,己以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見之,心生歡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瘡方法,即便歸家。語其兒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試之,兒為鞭背,以馬屎傅之,以為善巧《百喻經巻上》
39
有人癡無智,慧極渇,湏水見熱,時𦦨謂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頭河。既至河所,對視不飲,傍人語言:「汝患渇,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飲?」愚人答言:「若可飲盡,我當飲之。此水極多,俱不可盡,是故不飲」。百喻經巻上。
40
昔有人乗船度海,失一銀盂,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作記,捨之而去,後當取之」。行經二月,到師子,諸國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覔本失盂,諸人問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盂,今欲覔取問言於何處失?」答曰:「初入海失。又復問言失經幾時,言失來二月,問言失來二月,云何此?覔荅言我失!盂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異,是故覔之,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中橫計,苦因以求觧脫,猶如愚人失盂於彼,而於此覔百喻經巻上
41
譬如裸人,自言我著天衣。《大智度論》巻六十七
42
如狗患頭瘡,蛆蟲所唼食,良醫用油,治既不識他恩,反更向醫吠佛,以禪定油熱,以智威徳,除我結使蟲我為無明,盲不知為益己大莊嚴經論巻十偈
43
譬如盲子採珠,懐赤菽而反以為獲寳聾,賔聽樂,聞驢鳴而悅,用為知音𢎞明集駮夷夏論》
44
有似行乎層雲之下而不信日月者也。𢎞明集、明佛論。守膏盲而不悟,進良藥而不御而受禍,臨死之日,更多咎聖人,深恨良醫,非徒東走,其勢投穽矣。《𢎞明集正証論。習近五塵,流轉三界,黏外道之,黐貫天魔之杖,於是永淪苦海,長墜嶮獄。《法苑珠林巻八十四。
45
著指求月,守株求兎,尚疑駞馬,寧分菽麥,雖知歡笑,將鷽鷽而不殊,徒識語言,與狌狌而不異。法苑珠林巻八十五。衆生迷於少樂而不覺衆苦,猶以芥子置於山頂,唯見芥子而不覩大山也。羅什,譯摩詰,經方便品。
46
不悟。
47
貪惡之人見道聽之言,則應答之見誦《詩》、《書》之言,則㝠卧如醉鄭氏箋,《詩》桑柔」。
48
昔者有鳥止於魯郊,魯君說之,為具太牢以饗之,奏《九韶》以樂之鳥,乃始憂悲眩視,不敢飲食,此之謂以己養養鳥也,若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棲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則平陸而已矣!今休欵啓寡聞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徳譬之,若載鼷以車馬,樂鴳以鐘鼓也,彼又惡能無驚乎哉!莊子,達生
49
老𣆀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為一條,以可不可為一貫者,解桎梏其可乎?無趾曰:天刑之安可解《莊子》:徳充符。五色為有目者施,故無目不可得而示其五色。五音為有耳者。作故無耳不可得,告其五音《鬼谷子權篇註》
50
鋭毛為毫,夏落秋生,言君用纔邪,日以漸染,隨之變化而不自知,若秋毫更生,其容㣲𦕈而日長大也。王逸註《楚辭》七諌。
51
惟此是喻而終莫悟,是觀泰山崇崛而謂元氣不浩芒者也湛、張註列子,仲尼
52
今語俗人云:理中四順可以救霍亂欵冬,紫苑可以治欬逆,雀蘆貫衆之煞,九蟲當歸芍藥之止絞痛」,秦膠獨活之除人風,菖蒲乾薑之止痺濕,莬絲蓯蓉之補虛乏,甘遂葶歴之逐痰癖,括樓黃連之愈消渇,薺苨甘草之解,百毒蘆如益熱之䕶,衆創麻黃大青之主傷寒,俗人猶為不然也抱朴子內篇至理
53
夫聰之所去,則震雷不能使之聞,明之所棄,則三光不能使之見,豈輷磕之音細而麗,天之景㣲哉而聾夫謂之無聲焉,瞽者謂之無物焉,又況絃管之和音,山龍之綺祭,安能賞克諧之雅韻,暐曄之鱗藻哉?故聾瞽在乎形器,則不信豐隆之與𤣥象矣,而況物有㣲於此者乎?暗昧滯乎心神,則不信有周孔於在昔矣,況告之以神仙之道乎!抱朴子內篇》論仙。
54
況長生之事,世所希聞乎!望使必信,是令蚊虻負山,與井䗫論海也!」抱朴子內篇論仙。
55
其事雖天之明,而人處覆甑之下焉,識至言哉《抱朴子內篇》論仙》
56
盛陽不能榮枯朽,上智不能移下愚書為曉者傳事,為識者貴農。夫得彤弓以驅鳥,南夷得袞衣以負薪,夫不知者,何可強哉!《抱朴子內篇》:金丹。
57
俗有聞猛風烈火之聲,而謂天之冬雷,見遊雲西行,而謂月之東馳,人或告之而終不悟《抱朴子內篇》塞難
58
勛華不能化下愚,故教不行於子弟。辛癸不能改上智,故惡不染於三仁。《抱朴子外篇》博喻。
59
不知至言之極妙,而以為狂而不信,此知之聾盲也郭子註莊逍遙遊》。
60
夫投人夜光,鮮不案劒者,未達故耳,今囬之,徳信與其不争之名,彼所未達,而強以仁義,凖繩於彼,彼將謂回,欲毀人以自成也。郭子註,莊人間世。
61
大聲非委巷所尚,俗人得嘖曲,則同聲動笑,此天下所以未嘗用聖而嘗自用也郭子註:莊天地
62
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地,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莊子齊物論》
63
是猶對牛鼓簧耳,彼竟不明,故己之道術,終於昧然也郭子註莊《齊物論》」。
64
雷風非不烈不能動,聾瞶聖教非不服,不能化頑嚚《揚子《法言》註問明《篇》
65
世俗不悟,求僊而怨天施之偏,又歎浮生之促類,潛穎怨青陽之晩,臻陵苕哀,素秋之早至也李善註《文選》、郭景純《遊僊詩》凢人心是所學,體安所習?鮑肆不知其臭,翫其所以先入《文選》《東京賦》
66
濁者,不信淵之清而甘濯其濁矣意林化清幽隠長夜,未覩山北之燭,沈迷逺路,詎見司南之機《藝文類聚》內《典部寺碑》
67
慧日已照,而大夜莫曉,香雨時流而深塵未息《藝文類聚》內《典部寺碑》
68
𦕈𦕈世羅,無能免其一目,汎汎慾網,孰敢觧其三面!《藝文類聚》內《典部寺碑
69
蠕蠕而蠢切之民,昔來號為頑嚚,毎來抄掠,駕牸牛奔遁,驅犍牛隨之,牸牛不能前。異部人教其以犍牛易之者,蠕蠕曰:「其母尚不能行,而況其子!終於不易」,遂為敵所虜。太平,御覽》:人事,部癡。
70
胡人見錦不信,有蟲食樹吐絲所成者,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氈帳,及來河北不信,有萬石舟船《太平御覽》:資産部蠶,天老謂黃帝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餌之可以長生,太隂之草名鈎吻,入口立死,人信鈎吻之,殺人不信黄精之益夀,不亦惑乎!」《事類賦:草部草註。
71
譬如瘖瘂者,不能傳人言,為聾彈宮商,其人豈能聞《西昇經》
72
譬如日月,乗天普照,而盲者不覩,非日月不照,又如大地能生,隨緣而種,皆得果實,而愚者不種,非地不生」。无上內秘,藏經辯相明部㐮品。
73
譬如惡子,不受師長,父母教誨,無惡不造海空智藏經》,持誡品亦如孩童。性愛戲弄,父母約束,或得餉時,從以誨示,心終不轉,或加憷撻,亦不能悟《玉清經、通濟幽㝠品》
74
此又晨蜉之語,嵗夢蝶之議覺乎波羅蜜多經巻五百三十八彼如生盲,不見衆色嬰兒,七日不見日輪。《波羅蜜多經》巻五百六十七。
75
譬如惡馬,不受被甲,若同良馬為被甲者,反生驚怖《大寳積經》巻二
76
譬如有人癡狂心亂,為作音樂,不能了知。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六。譬如跋陀惒愚癡之子,有人與滿手栴檀香,不肯受之,反謂與之不浄栴檀香貨主語,其人言此栴檀香,卿莫謂不浄乎?且取齅之知香不試,視之知浄不癡人,閉目不視不肯齅般舟三昧經巻上
77
譬如人到大海,名珍寳摩尼處,其價不可計數,其人於珍寳中住,而不知摩尼珠價,若有一人謂其住寳中者,今在是中,寧知摩尼處不?其人,反言不曉,所以者何?」其人不知摩尼珠故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悲八
78
譬如有人從生而盲不識五色,青黃赤白,麤細長短,亦不見日月星象,丘陵溝壑,有人問言青黄赤白五色云,盲人答曰:無有五色,如是麤細長短,日月星象、山陵溝壑,皆言無有《長阿含經》巻七
79
時有一人好喜養豬,詣他空村,見有乾糞尋自念,言:「此處饒糞,我豬豚饑,今當取草裹此乾糞頭,戴而歸」。即尋取草裹糞而戴,於其中路,逢天大雨,糞汁流下,至於足跟,衆人見已,皆言狂人糞塗臭處,正使天隂尚不可戴,況於雨中戴之而行」。其人方怒逆罵詈言:「汝等自癡,不知我家豬豚饑餓!汝若知者,不言我癡!」《長阿含經》巻七。
80
譬如路側清涼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著中陽春之月,諸行路者,風熱渇逼,競來欲飲,有人語言士夫,此是清涼池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等勿飲,若當飲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渇者,不信而飲,雖得美味,湏㬰或死,或近死苦」。雜阿含經巻十二。
81
生盲之人,本自不見青、黃、赤、白細妙,麤惡長短色相便作是言本,無如是青黃赤白,細妙麤惡,長短色相《大正句王經》上
82
是諸衆生不知正法㣲妙之味如鳥,不知蓮華之味。本緣經持王子品。
83
猶如一趣之道。有大火坑,行人經過,先不諳道明者,指授語行人曰:「中道有大火,坑不得經過,卿等可於此息意,勿復前行」。諸人意勇不信其語,各共進前,皆墮火坑,受痛甚苦,號天喚呼,悔亦無及。出曜經八行品。
84
昔有居士誡勑家人以雉為食,先持雉肉著釡中,然後方覔火㸑之,不覺有蛇來墮於釡中,煑之居,士食法要當問,師師曰:此不可食」。不從師教。遂便食之,經宿,蛇毒內發,方更問師師曰:「不從我命,知當如何?出曜經八行品。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視月大智度論巻九。譬如金寳,盲者不識。大智度論巻五十七。
85
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之不行,非導過也遺教經論離十二
86
工輸能與人斧斤繩墨,而不能使人巧聖人能授人道,不能使人履而行之也。臯陶能罪盜,人不能使貪夫為夷、齊五刑,能誅無狀,不能使惡人為曾、閔。堯不能化丹朱,周公不能訓管、蔡,豈唐教之不著,周道之不備哉?然無如惡人,何也?●明集,牟子《理惑論》。
87
若說佛經之語談,無為之要,譬對盲者說五色為聾者,奏五音也。師曠雖巧,不能彈無絃之琴。狐狢雖煴,不能熱。無氣之人,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䖟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明集,牟子《理惑論》。
88
夫淳曦麗天,矇瞍莫鑒其色,雷霆駭地,聾夫弗聆其響者,葢機感之絶也。作暴兇跖孔智,無以遏其心。結憤野夫賜辯莫能蠲其忿,亦情性之殊也《辯正論》巻六
89
九土區分,四生殊俗。昏波易染,慧業難基。乆復愛河,長流苦海。不生意樹,未啓心燈。《法苑珠林》巻八
90
夫迷其流者,則澄愛河而清五濁,失其宗者則震邪山而起三障。《法苑珠林》卷六十八。
91
兩失
92
六五以羇旅之身,進居貴位,其位終不可保,譬之射雉,惟有一矢射之而復亡,失其矢,其雉終不可得。周易正義》旅。頓子曰:天下有有其實而無其名者,商人是也。無把銚推耨之勢而有積粟之實,此有其實而無其名者也。無其實而有其名者,農夫是也。解凍而耕,暴背而耨,無積粟之實,此無其實而有其名者也,無其名,又無其實者,王乃是也,已立為萬乗無孝之名,以千里養無孝之實,戰國䇿:秦始皇帝。
93
譬若衣敗壊,一以相補,猶有所完,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後漢書虞詡列傳。
94
凡黃白之在馬,猶親踈之在人,私親而背䟱,則踈者叛矣,踈者離叛,則親不能獨存矣。公孫龍子《白馬論註》
95
負子而登墻,謂之不祥,為其一人隕而兩人殤《淮南子》說《林訓》。騎豚逐羊,不見所望,徑渉虎廬,亡豚失羊焦氏易林賁》之中《孚》。逐金出門,并失玉几焦氏《易》林復之《噬嗑》
96
無為握無形之風,捕難執之影,索不可得之物,行必不到之路,棄榮華而渉苦困,釋甚易而攻至難,有似喪者之逐,遊女必有兩失之悔。《抱朴子內篇論仙。
97
所謂進不得邯鄲之歩退,又失夀陵之義者也。抱朴子內篇雜應。
98
動則不能龍攄虎超同機,伊霍,靜則不能珠潛璧匿,連光巢許。《廣文選》《伏公表與阮歩兵書。
99
董仲舒學見深而天才鈍,以蜉蜂是神龍者,非但不識神龍,亦不識蜉蜂意林,抱朴子
100
譬如壊瓶多,諸瑕隙盛,油乳等盡,皆滲漏能盛,所盛二俱壊失,所以者何?器有失故。大集地藏十輪經巻六。
101
昔雪山中有鳥,名為共命一身,二頭、一頭,常食美果,欲使身得安隱一頭,便生嫉妬之心而作是言,彼常云何,食好美,果我不曽得,即取毒果食之,使二頭俱死。《雜寳藏經巻三。
102
譬如人和毒藥自飲,亦復行飲,人身自苦,亦復苦他人身。那先比丘經巻中
103
昔有一人事,湏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於火上,後欲取火而火都滅,欲取冷水,而水復熱火及冷水,二事俱失,世間之人亦復如是,入佛法中出家求道,既得出家,還,復念其妻子眷屬世間之事,五欲之樂,由是之故,失其功徳之火、持戒之水百喻經巻上
104
昔有二估客,共行商賈,一賣真金,其第二者賣兠羅錦,有他買真金者,燒而試之,第二估客,即便偷他被燒之,金用兠羅錦裹,時金熱故,燒錦都盡,情事既露,二事俱失。百喻經巻上
105
昔有二人共種甘蔗而作誓言,重好者賞,其不好者當重罰之。時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極甜,若壓取汁,還灌甘蔗樹,甘美必甚得勝於彼,即壓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反敗種子所有甘蔗,一切都失,世人亦爾欲求善福,恃己豪貴,專形挾勢,廹脅下民,陵奪財物,以用作福,本期善果,不知將來,反獲其殃,如壓甘蔗,彼此都失百喻經巻上
106
昔有一人先甕中盛榖,駱駝入頭甕中,食榖後不得出,既不得出,以為憂惱,有一老人來語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語,必得速出,汝當斬頭自得出之」。即用其語,以刀斬頭,既復殺駝而復破甕百喻經巻下
107
昔有一獼猴持一把豆,誤落一豆,在地,便捨手中豆,欲覔其一,未得一豆,先所捨者雞鴨食盡百喻經巻下
108
昔有二人為伴,共行曠野,一人披一領㲲,中路為賊所剝,一人逃避,走入草中。其失㲲者,先於㲲頭裹一金錢,便語賊言:「此衣適可值一枚金錢,我今求以一枚金錢而用贖之。賊言金錢今在何處,即便㲲頭解取示之,而語賊言:「此是真金,若不信我語,今此草中有好金師,可往問之。賊既見,已復取其衣如是,愚人㲲與金錢,一切都失。百喻經巻下。
109
譬如一師有二弟子,其師患腳,遣二弟子人當一脚,隨時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當按摩之腳,以石打折,彼既來,已忿其如是,復捉其人,所按之腳,尋復打折佛法,學徒亦復如是,方等學者,非斥小乗小,乗學者復非方等,故使大聖法典,二途兼忘百喻經巻下
110
譬如雹墮害榖,雹自消滅《大智度論》巻四十三。譬如救溺,自不能浮而欲濟,彼二俱不免。大智度論七十七。昔有二毗舍闍鬼,共有一篋,一杖一屐,二鬼共諍,各欲得二二鬼,紛紜竟日,不能使平,時有一人來見之,已而問之,言此篋杖屐,有何竒異?汝等共諍,瞋忿乃爾。二鬼答言:我此篋者,能出一切,衣服飲食,牀褥臥具,資生之物,盡從中出,執此杖者,怨敵歸伏,無敢與諍,着此屐者,能令人飛行,無有罣礙。此人聞已,即語鬼言,汝等小逺我,當為爾平等分之,鬼聞其語,尋即逺避。此人即時抱篋捉杖,躡屐而飛,二鬼愕然,竟無所得,人語鬼言,爾等所諍,我已得去,今使爾等更無所諍」。法苑珠林巻四十五。
111
昔有婦人富有金銀,與男子交通,盡取金銀衣物,相遂俱去,到一急水河邉,男子語言:汝持財物來,我先度之,當還迎汝男子」。度已便走不還,婦人獨住,水邉憂苦,無人可救,唯見一野狐捕,得一鷹,復見河魚捨鷹拾魚魚,既不得,復失本,鷹婦語狐曰:「汝何太癡貪!捕其兩,不得其一,狐言「我癡,尚可汝癡劇我也!」《法苑珠林》巻五十四。
112
喻林》巻六十
URN: ctp:ws380083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