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上卷

《評選環溪草堂醫案上卷》[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無錫王泰林旭高著
2
1.內傷雜病門
3
病將一載,肝氣橫逆而不平,中氣久虛而不振。惟肝逆,故胸脘阻塞而攻衝;惟中虛,故營衛不和而寒熱。凡大便溏、飲食少、右脈細、左脈弦,是其證也;四君子合逍遙、加左金,是其治也。
4
黨參 冬朮 陳皮 茯苓 歸身 神曲 白芍 柴胡鹽水炒 香附鹽水炒 川連吳萸炒 穀芽 玫瑰花
5
詒按:案語爽朗,方亦的當。擬再加沉香、鬱金。
6
鄧評:論証明晰,用藥不紊。惟寒熱而便溏,脈細弦者,總宜兼溫理脾胃營衛,如桂枝、煨姜、大棗之類;肝逆攻衝,金鈴子亦在需用。方內川連或可刪去。
7
再診:陽虛惡寒,陰虛發熱,脾虛則便溏而乏力,木旺則脘痞而氣塞。前方補中泄木,肝氣已平,合以蓋火生土、氣皿雙補。
8
黨參 冬術 蓯蓉 鹿角霜 杞子 木香 菟絲子 歸身 白芍 陳皮 茯苓 杜仲 砂仁 玫瑰花
9
詒按:肝氣平後,續用培補,是一定層次。惟既有寒熱見証,似可參用桂技建中之意以和之。
10
鄧評:觀及此診,可謂先得我心者矣。
11
三焦相火,挾肝陽而上升,每日侵晨,則氣自臍左而上衝,心胸痞塞,自覺胸中熱,舌尖辣,面色紅,過午則氣漸下降,至夜則安,而火降則下或遺泄。此皆無形之火為患也。推其原始,由乎陰虛;今則相火妄行,蒸煉胃液成痰,所以吐痰粘膩灰黑,而咽嗌胃管之間,常覺不流利也。法當清相火、導虛陽,而下歸窟宅,更佐以化痰鉦逆。病來已久,難期速效。
12
黃柏鹽水炒一錢二分桂心三分 砂仁炒三分 蛤殼一兩 甘草三分 知母鹽水炒一錢二分 川連鹽水炒四分 茯苓三錢 玄精石三錢 長流水煎
13
詒按:此方取交濟、封髓之法,用意極為精到。惟病因肝腎不攝,虛陽浮逆,擬再加牡蠣、龜板以攝下,旋覆、竹茹以清上,似於病情更為周匝。
14
鄧評:推論病源,不外乎是,制方亦極精切不泛。脈雖未見,而關尺想必弦大且數。
15
孫評:牡蠣似須必加,白芍亦為要藥。黃柏、砂仁名封髓,
16
川連、內桂多交濟,人參、枳實名補瀉法,川連、乾姜名瀉心法。此皆法之巧者也。
17
痰之標在肺胃,痰之本在脾腎,腎虛則水泛,脾虛則濕聚,二者均釀痰之本也。經日:脾惡濕,腎惡燥。脾腎兩虛,法當滋燥兼行;而痰戀肺胃,又宜標本同治。
18
熟地 茅朮芝麻炒 陳皮 川貝 茯苓 半夏 紫菀
19
詒按:案語斟酌病機,切實不泛,用藥亦絲絲入筘。用黑地黃法以兩補脾腎,合二陳以和胃,菀貝以利肺。藥品無多,而層層都到,非有簡煉工夫,不能作此。
20
鄧評:治一病而標本虛實悉到,且無浮泛牽拘之弊。
21
孫評:川貝易杏仁何如?
22
凡髒邪,惟虛則受之,而實則不受;惟實者能傳,而虛則不傳。仲景云:肝病實脾,治肝邪之盛也;內經云;肝病緩中,治肝體之虛也。此證肝氣有餘,肝血不足,法宜兩顧為得。
23
歸身 白芍 沙苑 杞子 冬朮 茯神 青皮 陳皮 香附 金鈴子 砂仁
24
詒按:議論確鑿,非胸中有古書者不能道;方亦精到。方中歸、芍、杞、苑,所以養肝血;青、陳、香、鈴,所以疏肝氣。藥品看似平常,用意恰已周到。
25
鄧評:此段議論,引用未能的當。方尚平穩,惟香燥洩氣之品太多。凡肝體既虧,肝用自旺,廿潤柔肝,是所以補肝體即所以平肝用也。
26
孫評:開口即從至情實理立論。
27
腎水不足,君火上炎,相火下熾。心中如燔,舌光如柿,陽事易舉,陰精易洩。擬清君火以制相火,益腎陰以制肝陽。所慮酷熱炎蒸,恐藥力無權,將亢陽為害,而增 劇耳。
28
川連鹽水炒 黃芩 黃柏 阿膠 生地 甘草 雞子黃
29
另大黃三錢 研末將雞子一個 破頭納大黃三分
30
蒸熟每日服一個。
31
鄧評:此方為陽亢而致陰虧者設。惟阿膠似宜易龜板較勝。此種丹方亦足取法。
32
孫評:制相火、益腎陰,須藉成寒,前人明訓;第宜擇介類以潛之,庶為貼切。方中加煆牡蠣何如?
33
再診:投苦鹹寒堅陰降火,以制亢陽,心中之燔灼,與舌色之光紅,俱減三分之一。然上午之身熱如燎者未退;幸納食頗增,苦寒可進。再望轉機為妙。
34
川黃連 阿膠 生地 玄精石 黃芩 甘草 玄參 蛤殼 雞子黃
35
鄧評:上午身熱,即偏於陽盛之徵。若由乎陰虛者,則熱必作於暮夜矣。
36
三診:舌乾紅,知飢善納。水虧陽亢,土燥於中,鹹苦堅陰之劑,雖衰其燔亢之勢,而未能盡除其焰。時當炎暑,濕熱與相火蒸騰。擬複入清中固下祛溼之法,仍不出鹹苦之例。
37
洋參石膏知母 甘草麥冬 川連 阿膠 生地 蛤殼 黃柏 豬膽汁丸每朝服三錢
38
詒按:君相交燔,腎陰被灼,所謂一水不能勝二火,此證是也。僅與壯水,猶難勝任,必得苦以泄之,成以制之,而火乃退; 更得苦以堅之,成以滋之,而陰乃複。
39
鄧評:此証每多挾濕熱,不徒為時令所致。
40
孫評;苦洩是大黃、川連,苦堅是黃芩、黃柏,成制是玄精石、玄參,咸滋是阿膠,牡蠣。
41
營陰虛,則氣火易升;肝木橫,則脾土受侮。腹滿頭暈,肝脾之病;耳鳴喉燥,虛火之愆。陰虛生內熱,腎虛故腰痛。擬補陰潛陽、扶土抑木法。
42
生地砂仁炒四兩 茯苓烘三兩 山藥炒三兩 萸肉酒炒三兩 丹皮酒炒二兩 澤瀉炒三兩 龜板炙三兩 沙苑鹽水炒三兩 黨參炒三兩 杜仲鹽水炒三兩歸身酒炒三兩白芍炒二兩 石決明煆四兩
43
上藥為末,煉蜜打和為丸,曬乾,泛上後藥:
44
香附三兩分三分一分鹽水炒,一分醋炒、一分蜜水炒 陳皮鹽水炒七錢 沉香三錢 神曲一兩
45
上藥為末,用橘葉湯泛上前丸為衣。
46
詒按:以補藥為丸,而以和氣之藥末,泛上為衣,與喻嘉言藥用外廓之意相合。雖無精義可取,而心思靈巧,可備一格。
47
鄧評:藥用外廓,固一巧法。然証見腹滿,陰柔之品,終慮礙脾。愚擬一方於下,以備同學採擇:
48
川連、益智、廣皮、茯苓、制香附、白蒺藜、歸身、白芍、首烏、木瓜。
49
孫評:喻西昌外廓之法,用姜附猛烈,用參苓為衣,過胃入下,始露威靈,其法本巧;今則以呆滯為心,而以流動為衣,仿其意而變通之,真善讀書者也。
50
夜涼晝熱,熱在上午,此東垣所謂勞倦傷脾之証也。
51
上午熱,屬氣虛,用補中益氣湯,補氣升陽。
52
補中益氣湯 加神曲 茯苓
53
詒按:論證立方,如開門見山,心目俱朗。
54
鄧評:熱在上午,責之陽氣,斯為不易之理。惟虛而發熱,當或有形寒見証。此病本尚未咳,咳則升柴不宜用也。
55
寒邪傷陽,亦每多上午寒熱。
56
泄為脾病,嘔為胃病,脾胃屬土,居中而司升降。脾宜升,不升則泄;胃宜降,不降則嘔;土衰則木橫,木橫而土益衰。高年當此,頗慮土敗木賊。古人治肝,當先實脾。況茲土弱,尤當先補其中,稍佐平肝可也。
57
理中湯 加茯苓 橘餅
58
詒按:案語理明詞達,方法切實不浮。但既有嘔惡見証,則半夏似不可少。擬再加木瓜、白芍、砂仁。
59
鄧評:治肝實脾,原為脾土弱者而設。方於平肝一面自嫌疏漏,柳師增味頗合,如烏梅、防風、白蒺藜、金鈴子、吳萸、川連等味,均可臨時選用。
60
孫評:木橫則土益衰,所以柳氏加瓜、芍平肝,於土亦有益。大有見解。
61
有時驚悸,有時肌肉頑木,或一日溏洩數次,或數日一大便而堅乾,惟小便常紅。此心氣鬱結,脾氣失運,失運則生濕,鬱結則聚火,火則傷津,濕則阻氣,而氣機不利矣。擬荊公妙香散加味,以補益心脾。
62
山藥 洋參 黃芪 茯神 赤苓 桔梗 炙草 遠志 麝香 朱砂 木香 川連麥冬
63
上藥為末,用藿香陳皮湯泛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
64
詒按:專主心脾立論,思路精確。
65
鄧評:此症心肝有亢火,脾家聚濕飲,大便之或洩或結,即濕與火之造偏也。 引用是方,不免泥古。惟心脾虛而鬱結者為宜,於此病則未必中窾。擬苓桂術甘湯加川連、蒺藜、陳皮、白芍、遠志、首烏。
66
血不養心,則心悸少寐;胃有寒飲,則嘔吐清水;虛火爍金則咽痛,肝木乘中則腹脹。此時調劑,最難熨貼。蓋補養心血之藥,多嫌其滯;清降虛火之藥,又恐其滋;欲除胃寒,慮其溫燥劫液;欲平肝木,恐其克伐耗氣。今仿胡洽居士法,專治其胃,以胃為氣血之鄉,土為萬物之母,一舉而三善備焉。請試服之。
67
黨參 冬朮 茯苓 半夏 棗仁 扁豆 陳皮 山藥 秫米
68
詒按:於無可措手中,尋出養胃一法,自屬扼要之圖。擬再加木瓜、白芍以和肝,竹茹,麥冬以清肺,似更周匝。
69
鄧評:此種醫案,便覺強做無歸束,參合症情,總由木火鬱衝,宜增疏洩之品治之,方內山藥、黨參,尚嫌其滯。
70
孫評:牡蠣一味,似屬妙品。
71
骨格瘦小,先天元氣不足。夏秋寒熱,至今不已,脈細數弱,氣血兩虧。頭不痛而但身痛,或口沃清水,此胃陽虛憊也。當商溫補,仿東垣法。
72
黨參 茯苓 陳皮 桂枝 柴胡 黃芪 半夏 神曲 當歸 乾姜 砂仁
73
詒按:少陽生氣被鬱,故寒熱不已。東垣升陽益胃法,用之恰合,加於姜者,助胃陽也。
74
鄧評 :脈既細數,似宜兼養營陰。不及轉方為妥善。
75
孫評 :認定身痛想法,此系久病。若暴感,宜疏邪而不宜補。
76
似可從原方增白術。
77
再診 :前方補中益胃溫衛氣,開腠理,諸恙皆減,仍依前法。
78
前方去神曲 乾姜加白術 白芍
79
衛氣虛則灑灑惡寒,營氣虛則蒸蒸發熱。營衛並出中焦,總以脾胃為主。補脾胃則金有所恃,不必治肝而肝自馴矣。
80
黨參 冬朮 當歸 川貝 黃芪 茯苓 白芍 陳皮 玫瑰花
81
詒按 :為虛損証,探原立論,方亦精到。
82
鄧評:觀方論,似挾肝經之氣火,荊金致咳、乘中作脹之義。
83
營陰內虧,頭眩心嘈,下午微寒內熱,能食無力。胃中有熱則消穀,脾虛氣弱則無力也。
84
黨參 沙苑 茯苓 川連 棗仁 知母 女貞子 白芍 冬朮 麥冬 竹茹
85
詒按:此虛損初萌之侯,因脾虛氣弱,未便滋補耳。
86
鄧評:此症究屬陰虛為重,既以善消能食,冬術宜易生地。
87
左脈空大,腎水虧也;倦怠無力,脾氣弱也;食少則陰
88
虛,陰虛生內熱,證屬內傷。
89
補中益氣湯加黑山梔 白芍 另六味丸每朝服四錢
90
詒按:補中益氣補脾氣,六味補腎陰,立法頗切實。惟左脈空大,方中升柴兩味,尚宜斟酌耳。
91
鄧評,左脈空大,不但腎水虧,更知肝陽旺,若再投以升柴,深恐陽升至極,而卒致暈厥矣。
92
孫評 :陰虛內熱,黑梔當商,易骨皮何如?
93
思慮傷脾之營,勞碌傷脾之氣。歸脾湯,補脾之營也;補中益氣湯,補脾之氣也,今將二方,併合服之。
94
黨參 黃芪 冬術 茯神 歸身 炙甘草砂仁 棗仁 升麻 柴胡 木香 半夏 陳皮
95
詒按:同是脾病,而病原用藥,確有氣營之別。一經指點,便覺頭頭是道。
96
鄧評 :方用棗仁之酸斂,想由神魂不寧。然勢必難任升柴,還望商諸博雅。
97
孫評:傷營則午後內熱,傷氣則倦怠乏力。
98
腎氣虛逆,非滋不納;脾弱運遲,滋則呆滯。然則如何而可?日補腎之陽,即可以轉運脾氣。從仲景腎氣丸化裁。
99
熟地附子三分炒五味子 茯苓 山藥 肉桂心 麥冬元米炒 牛膝鹽承炒山萸肉 陳皮紫石英 補骨脂鹽水炒胡桃肉
100
詒按:補腎即可補脾,益火以生土也,用腎氣丸恰合。
101
鄧評:若肝腎無亢火者,惟以此法為上策。經是加減,較原方更覺切實。
102
孫評 :須看其將兩面合成一氣之法。
103
久病之軀,去冬常患火升。交春木旺,肝膽陽升無制。倏忽寒熱,頭面紅腫,延及四肢,掀熱癢痛,殆即所謂游火游風之類歟。匝月以來,腫勢已減。四五日前,偶然裸體傷風,遂增咳嗽音啞痰多,口乾舌白,續發寒熱,胃氣從此不醒,元氣愈覺難支,風火交煽,痰濁複甚,陰滓消涸,陽不潛藏。此時清火養陰,計非不善,抑恐滋則礙脾;化痰扶正,勢所必需,又恐燥則傷液。立法但取其輕靈,用藥先求其無過。
104
北沙參 知母 鮮生地 蛤殼 海浮石 蟬衣 豆卷 青果 海蜇 地栗 百合 另珠粉朝晨用燕窩湯送下三分
105
原註:上方《金匱》百合知母地黃湯,合本事神效雪羹,取其清火化痰,不傷脾胃} 生津養液,不礙痰溼。酌古參今,歸於平正。
106
詒按:議病用藥,均歸精細,躁心人不能領取也。
107
鄧評 :風火交煽,恰合此病題旨。然不祛風,而但清火,其病根必不除,否則亦冀其敷衍而已。
108
紫菀、款冬,應可加入,就舌白論,即蜜炙姜、橘,亦為需用。
109
孫評 :豆卷似不若桑葉之妙。
110
2.中 風 門
111
兩手關脈,皆見一粒厥厥動搖之象。此土虛木勝,內風動躍之候也。左半肢體,麻木不仁,頭眩面麻,病屬偏枯,慮延仆中。
112
首烏 當歸 白芍 茯苓 陳皮 秦艽 菊花 天麻 石決明 鉤鉤 刺蒺藜 桑枝
113
鄧評:論病有卓識,立方亦精到。
114
再診 :動搖之脈大減,內風有暗熄之機,左手屈伸稍安,左足麻木未和。擬補腎生肝,為治本之計。
115
地黃飲子(地、山萸、斛、蓯、桂、附、麥冬、姜、五味、菖蒲、遠志、茯、巴戟、大棗。)去桂附
116
詒按:未雨綢繆,故易於奏效。兩方用藥,亦能與病機宛轉相赴。
117
鄧評:前方既已中窾,再診何必更張。
118
孫評:原方有薄荷。
119
體肥多濕,性躁多火。十年前小產血崩,血去則陰虧而火亢,肝風暗動,筋絡失養,已非一日。去秋伏暑後變三瘧,瘧久營衛偏虛,遂致風痰擾絡,右半肢體麻痺,而為偏廢之象,調理漸愈。今但右足麻辣熱痛,痛自足大指而起,顯係肝經血虛失養。據云腿膝常冷,足骱常熱,此非足骱有火,而腿膝有寒也。想由濕火乘虛下注,故痛處覺熱,而腿膝氣血不足,則覺寒耳。至於左脛外廉皮肉之內,結核如棉子,發作則痛甚,此屬筋箭,是風痰瘀血交凝 入絡而成。與右足之熱痛麻辣不同。今且先治其右足。
120
生地 阿膠 五加皮 歸身 木瓜 天麻 冬朮 獨活 絲瓜絡 牛膝 茯苓 萆薢
121
詒按:論頗明透,方亦平穩。
122
鄧評:冷熱異處,論歸一貫。左右雖各異狀,方藥實堪並治。
123
年已六旬,腎肝精血衰微,內風痰涎走絡,右偏手足無力,舌強言澀,類中之根萌也。溫補精血,兼化痰涎,冀免偏枯之累,然非易事也。耐心調理為宜。
124
蓯蓉 巴戟 茯神 木瓜 半夏 枸杞鹽水炒 遠志甘草湯制 海風藤 茱萸酒炒牛膝 杜仲鹽水炒
125
詒按:此與下條均因有類中之萌,作未雨綢繆之計,故用藥力求平穩,不敢喜事以邀功也。
126
鄧評:老年得此,務須溫補兼化為治。
127
方從地黃飲子加減,殊有斟酌。
128
腎藏精而主骨,肝藏血而主筋,腎肝精血衰微,筋骨自多空隙,濕熱痰涎,乘虛入絡,右偏手足無力,舌根牽強,類中之根。溫補精血,宣通經絡,兼化痰涎,守服不懈,加以靜養,庶幾卻病延年。
129
蓯蓉 黨參元米拌炒 牛膝 半夏 杞子鹽水炒 陳皮 續斷 茯苓 巴戟 桑枝
130
又丸方:蓯蓉二兩酒煮爛搗入 黨參三兩元米炒 熟地四兩砂仁末陳酒拌 麥冬二兩去心元米炒 棗仁三兩炒研 巴戟三兩鹽水炒- 歸身二兩酒炒 萆薢三兩炒 首烏四兩製炒 茯神三兩 牛膝三兩鹽水炒半夏二兩 天冬二兩去心元米炒陳皮二兩五錢 杜仲三兩鹽水炒 虎骨三兩炙 菖蒲一兩 杞子四兩鹽水炒
131
上藥各選道地,如法製炒,共研細末,用竹瀝四兩、姜汁三兩,搗入,再將白蜜為丸,如黍米大,用磁器裝好,每朝服五錢,開水送下。
132
鄧評 :方論均平正通達,與上一案大略相同,蓋用古期乎能化者。
133
丸方更為周匝。
134
孫評:右偏手足無力,有由脾胃氣衰,夾痰入絡者,用玉屏風散,溫膽湯而愈者,又是一格。
135
3.痿 痺 門
136
先天不足,骨髓空虛,常以後天滋補栽培脾胃,脾胃得補,濕熱壅滯,形體驟然充壯,而舌本牽強,兩足痿軟,不能行走,上盛下虛,病屬痿壁。經云:溼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是也。今擬法補先天之精氣,強筋壯骨,以治其下;扶後天之脾胃,運化濕熱,以治其中。然必耐心久服,確守弗懈,庶克獲效。倘朝秦而暮楚,恐難許收攻也。
137
熟地四錢 附子三分煎汁炒 茯苓三錢 牛膝一錢五分鹽水炒 桑枝一兩 虎脛骨炙三錢 川斷二錢酒炒 巴戟三錢鹽水炒 黃柏一錢姜汁炒 蒼朮一錢五分 萆薢二錢鹽水炒 竹瀝二十匙 姜汁一匙
138
另洗方: 獨活三錢 當歸五錢 紅花一錢 陳酒糟二兩 豬後腳骨二隻蔥白頭三個煎湯日洗一次
139
詒按:此等證本難奏效,其立方仍從丹溪虎潛法加味,用藥固未嘗不切當也。
140
鄧評:先天未足,濕熱已壅,此種弊端,醫家最易犯及,直可以東垣清燥湯治之。
141
伏熱留於肺胃,胃熱則消谷易飢,肺熱則躄痿難行,熱氣熏於胸中,故內熱不已。延今半載,節屆春分,天氣暴熱,病加不寐。據述先前舌苔黃黑,今則舌心幹紅,其陰更傷。仿仲景意,用甘寒法。
142
生地三錢 知母一錢五分 茯神三錢 棗仁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 滑石三錢 夜合花五分 沙參三錢 百合一兩 泉水煎服
143
詒按:《金匱》百合病篇,有以百合配知母、地黃、滑石等法,此方即用其意。
144
鄧評:痿躄一症,本屬陰虛挾濕熱居多,甚且有夾內風者。今見舌乾易飢,是風火內擾,有灼陰化燥之象,無濕壅之咎,故立方專主甘寒,以養陰清燥為主務。
145
再診:經云:肺熱葉焦,則生痿跫。前方清心肺而退熱,已能起床步履。但夜不安寐,是腎氣不交於心,陰虛陽亢故也。清金麗水,取坎填離為治。
146
生地 天冬 麥冬 棗仁 山藥 玄參 沙參 洋參 百合 另虎潛丸三錢
147
詒按:經云:肺熱葉焦,則生痿躄。又云:治痿必取陽明。經訓照然,守此二語,治法不外是矣。
148
鄧評:不寐症每多挾痰,或可參入二陳,一或用半夏秫米法,而於大劑甘涼內,增此區區之辛燥,當無劫液之弊。
149
此丸為治痿之專方。
150
三診:陰虛未複,夜寐未安,熱退不清,仍宜養陰。
151
自云腹中微微撐痛,此屬中虛。治當補益脾陰,兼清心肺之熱。
152
生地 沙參 洋參 山藥 麥冬 棗仁 薏米 茯神 甘草 白芍 赤苓 百合
153
另歸脾丸
154
鄧評:腹之撐痛,固屬中虛木乘,抑或前方純用甘寒之咎乎。
155
擬去洋參、山藥,增陳皮、木瓜、金鈴子
156
冷雨淋背於先,竭力鼓棹於後,勞碌入房,挾雜於中,病起身熱咳嗽,至今四十餘日。痰氣腥臭,飲食能進,臥床不起,形肉消脫,是肺先受邪,而復傷其陰也。經云:陰虛者陽必湊之,肺熱葉焦,則生痿蹙。又云:一損損於肺,皮聚毛落,至骨痿不能起床者死。合經旨而互參之,分明棘手重證矣。
157
沙參 紫菀 茯苓 地骨皮 川貝 玉竹 薏仁 另八仙長壽丸四錢
158
鄧評:腎虛精虧,邪乃深入,症情至此,固亦難矣。計惟四十餘日,飲食能進,養陰散邪並投,猶可冀幸萬一,當時立方,非不善也。竊思如葛氏保和湯,或者較能著力耳。果系入房受寒,而正氣未至竭盡者,則麻、辛用於地、麥、五味內,尤屬切實。
159
再診:肺為水源,百脈朝宗於肺,猶眾水朝宗於誨也。肺熱葉焦,則津液不能灌輸於經脈,而為痿蹙。臥床不能行動,形肉消削,咳嗽痰臭,舌紅無苔,脈細而數。是皆津液消耗,燥火內灼之象。考經論治痿獨取陽明者,以陽明主潤宗筋,胃為氣血之源耳。今擬生胃津以供於肺,仿西昌喻氏意。
160
沙參 阿膠 杏仁 甘草 玄參 火麻仁 天冬 麥冬 玉竹 茯苓 桑葉 枇杷葉
161
詒按:議病立方,深合《內經》痿論之旨。
162
鄧評:據此苔脈,火灼陰損已極。然風寒究竟閉鬱,倘痰粘厚而腥臭重者,如萎蕤湯法,亦可出入仿用乎。愚不揣鄙陋,粗備法則,以侯有識者採擇。
163
三診;投清燥救肺法,病情稍安,仍宗前制。
164
桑葉 杏仁 麥冬 川貝 百合 玄精石 阿膠 沙參 玄參 枇杷葉 野茭白根
165
鄧評:迭次三診,方法平穩有餘,但可以扶持時日,未必能拔除根蒂。噫,殆亦限於時勢迫促耶。
166
孫評:用茭白根,諒因腥氣未清。仍參紫菀、薏仁何如?
167
長齋廿載,精血久枯;大雨淋身,濕侵入骨。腿股疫重,不能舉動。法以宣通關節,佐以養血生津。
URN: ctp:ws381199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