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六·六之二

《卷六·六之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綢繆》,刺晉亂也。國亂則婚姻不得其時焉。不得其時,謂不及仲春之月。○綢繆,上直留反,下亡侯反。
2 [疏]「《綢繆》三章,章六句」至「時焉」。○正義曰:毛以為,不得初冬、冬末、開春之時,故陳婚姻之正時以刺之。鄭以為,不得仲春之正時,四月五月乃成婚,故直舉失時之事以刺之。毛以為,婚之月自季秋盡於孟春,皆可以成婚。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乃得以仲春行嫁。自是以外,餘月皆不得為婚也。今此晉國之亂,婚姻失於正時。三章皆舉婚姻正時以刺之。三星者,參也。首章言在天,謂始見東方,十月之時,故王肅述毛云:「三星在天,謂十月也。」在天既據十月,二章「在隅」,謂在東南隅,又在十月之後也,謂十一月、十二月也。卒章「在戶」,言參星正中直戶,謂正月中也。故《月令》孟春之月,「昏參中」,是參星直戶,在正月中也。此三章者,皆婚姻之正時。晉國婚姻失此三者之時,故三章各舉一時以刺之。毛以季秋之月,亦是為婚之時。今此篇不陳季秋之月者,以不得其時,謂失於過晚。作者據其失晚,追陳正時,故近舉十月已來,不復遠言季秋也。鄭以為,婚姻之禮,必在仲春,過涉後月,則為不可。今晉國之亂,婚姻皆後於仲春之月,賢者見其失時,指天候以責娶者。三星者,心也,一名火星。凡嫁娶者,以二月之昏,火星未見之時為之。首章言「在天」,謂昏而火星始見東方,三月之末,四月之中也。二章言「在隅」,又晚於「在天」,謂四月之末,五月之中也。卒章言「在戶」,又晚於「在隅」,謂五月之末,六月之中。故《月令》季夏之月,「昏火中」,是六月之中,心星直戶也。此三者皆晚矣,失仲春之月。三章歷言其失,以刺之。
3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興也。綢繆,猶纏綿也。三星,參也。在天,謂始見東方也。男女待禮而成,若薪芻待人事而後束也。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矣。箋云:三星,謂心星也。心有尊卑,夫婦父子之象,又為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為候焉。昏而火星不見,嫁娶之時也。今我束薪於野,乃見其在天,則三月之末,四月之中,見於東方矣,故云「不得其時」。○參,所金反。見,賢遍反,下「不見」、「見於東」同。芻,楚俱反,《說文》云:「芻,刈草也,象苞束草之形。」宿音秀。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良人,美室也。箋云:今夕何夕者,言此夕何月之夕乎,而女以見良人。言非其時。
4 [疏]「綢繆」至「良人」。○毛以為,綢繆猶纏綿,束薪之貌。言薪在田野之中,必纏綿束之,乃得成為家用,以興女在父母之家,必以禮娶之,乃得成為室家。薪芻待人事而束,猶室家待禮而成也。室家既須以禮,當及善時為婚。三星在天,始見東方,於禮可以婚矣。以時晉國大亂,婚姻失時,故無妻之男,思詠嫁娶之夕,而欲見此美室。言今此三星在天之夕,是何月之夕,而得見此良人。美其時之善,思得其時也。思而不得,乃自咨嗟,言子兮子兮,當如此良人何!如何,猶奈何。言三星在天之月,不得見此良人,當奈之何乎!言不可奈何矣。○鄭以為,嫁娶者當用仲春之月,心星未見之時。今晉國大亂,婚姻皆不得其月,賢者見而責之。賢者言,已纏綿束薪於野,及夜而歸,見三星見於東方,已在天矣。至家而見初為婚者,因責之云:今夕是何月之夕,而汝見此良人!言晚矣,失其時,不可以為婚也。子兮子兮,汝當如此良人何!言娶者後陰陽交會之月,失婚姻為禮之時,是損良人之善,當如之何乎!言其損良人,不可奈何也。由晉國之亂,今失正時,故舉其事而刺之。○傳「綢繆」至「嫁娶矣」。○正義曰:以綢繆自束薪之狀,故云猶纏綿也。參有三星,故言「三星,參也」。《漢書·天文志》云「參,白虎宿三星」,是也。二章「在隅」,卒章「在戶」,是從始見為說,逆而推之,故知在天謂始見東方也。詩言婚姻之事,先舉束薪之狀,故知以人事喻待禮也。毛以秋冬為婚時,故云「三星在天,可以嫁娶」。王肅云:「謂十月也。」○箋「三星」至「其時」。○正義曰:《孝經·援神契》云:「心,三星中獨明。」是心亦三星也。《天文志》云:「心為明堂也。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屬。」然則心之三星,星有大小,大者為天王,小者為子屬,則大者尊,小者卑,大者象夫父,小者象子婦,故云「心有尊卑,夫婦父子之象也。」二月日體在戌,而斗柄建卯,初昏之時,心星在於卯上。二月之昏,合於本位,故稱合宿。心星又是二月之合宿,故嫁娶者以為候焉。謂候其將出之時,行此嫁娶之禮也。昏而火星不見,嫁娶之時,謂仲春之月,嫁娶之正時也。箋以下經四句是賢者責人之辭,故知綢繆束薪為賢者自束其薪,不為興也。今我束薪於野,乃見其在天。謂負薪至家之時,見在天,未必束薪之時已在天也。因以束薪而歸,故言之也。昭十七年《左傳》曰:「火出於夏為三月,於商為四月,於周為五月。」《小星》箋云:「心在東方,三月時。」則心星始見在三月矣。此箋云「三月之末,四月之中」者,正以三月至於六月,則有四月。此詩唯有三章,而卒章言「在戶」,謂正中直戶,必是六月昏也。逆而差之,則二章當五月,首章當四月。四月火見已久,不得謂之始見。以詩人始作,總舉天象,不必章舉一月。鄭差次之,使四月共當三章,故每章之箋皆舉兩月也。成婚之時,當以火星未見,今已見在天,是不得其時也。凡取星辰為候,多取昏旦中為義。此獨取心星未出為候者,以火者天之大辰星,有夫婦之象,此星若見,則為失時,故取將見為候。《夏官·司爟》云:「季春出火,民咸從之。季秋納火,民亦如之。」鄭司農云:「三月昏時,心星見於辰上,使民出火。九月黃昏,心星伏於戌上,使民納火。」又哀十二年《左傳》云:「火伏而後蟄者畢。」此取將見為候,彼取已伏為候,其意同也。此篇三章,與《摽有梅》三章箋據時節,其理大同。彼文王之化,有故不以仲春者,至夏尚使行嫁,所以蕃育人民,故歌而美之。此則晉國之亂,不能及時,至使晚於常月,故陳而刺之。本意不同,美刺有異也。○傳「良人,美室」。○正義曰:《小戎》云:「厭厭良人。」妻謂夫為良人。知此美室者,以下云「見此粲者」,粲是三女,故知良人為美室。良訓為善,故稱美也。傳以三星在天,為昏之正時,則此二句,是國人不得及時,思詠善時得見良人之辭也。王肅云:「婚姻不得其時,故思詠嫁娶之夕,而欲見此美室也。」○箋「今夕」至「其時」。○正義曰:箋以仲春為婚月,「三星在天」,後於仲春,故以此二句為責娶者之辭也。《說苑》稱鄂君與越人同舟,越人擁楫而歌曰:「今夕何夕兮,得與搴舟水流。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如彼歌意,則嘉美此夕。與箋意異者,彼意或出於此,但引詩斷章,不必如本也。
5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子兮」者,嗟茲也。箋云:子兮子兮者,斥取者,子取後陰陽交會之月,當如此良人何。○後,戶豆反。
6 [疏]傳「子兮者,嗟茲也」。○正義曰:傳意以上句為思詠嫁娶之夕,欲得見良人,則此句嗟嘆己身不得見良人也。子兮子兮,自嗟嘆也。茲,此也。嗟嘆此身不得見良人,言己無奈此良人何。○箋「子兮」至「人何」。○正義曰:箋以此句亦是責娶者之辭,故云「子兮子兮」為斥娶者,以其良人為妻,當以良時迎之。今子之娶,後於陰陽交會之月,則損良人之善,故云「當如此良人何」,責其損良人也。
7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隅,東南隅也。箋云:心星在隅,謂四月之末,五月之中。今夕何夕,見此邂逅?邂逅,解說之貌。○邂,本亦作「解」,戶懈反,一音戶佳反。覯,本又作「逅」,同胡豆反,一音戶冓反。邂覯,解說也,《韓詩》云:「邂覯,不固之貌。」解音蟹。說音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8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參星正月中直戶也。箋云:心星在戶,謂之五月之末,六月之中。○直音值,又如字。今夕何夕,見此粲者?三女為粲。大夫一妻二妾。○粲,採旦反,《字林》作「㛑」。
9 [疏]傳「三女」至「二妾」。○正義曰:《周語》云:「密康公游於涇,有三女奔之。其母曰:『必致之王。女三為粲,粲,美物也。汝則小醜,何以堪之?』」然粲者,眾女之美稱也。《曲禮下》云:「大夫不名侄娣。」大夫有妻有妾,有一妻二妾也。此刺婚姻失時,當是民之婚姻,而以大夫之法為辭者,此時貴者亦婚姻失時,故王肅云:「言在位者亦不能及禮也。」
10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11 《綢繆》三章,章六句。
12 《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並爾。○杕杜,徒細反,本或作夷狄字,非也。下篇同。並,必政反。
13 [疏]「《杕杜》二章,章九句」至「並爾」。○正義曰:不親宗族者,章首二句是也。獨居而無兄弟者,次三句是也。下四句戒異姓之人,令輔君為治,亦是不親宗族之言,故序略之。
14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興也。杕,特貌。杜,赤棠也。湑湑,枝葉不相比也。○湑,私敘反。比,毗志反,下文及注同。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踽踽,無所親也。箋云:他人,謂異姓也。言昭公遠其宗族,獨行於國中踽踽然。此豈無異姓之臣乎?顧恩不如同姓親親也。○踽,俱乎反。遠,於萬反。嗟行之人,胡不比焉?箋云:君所與行之人,謂異姓卿大夫也。比,輔也。此人女何不輔君為政令?人無兄弟,胡不佽焉?佽,助也。箋云:異姓卿大夫,女見君無兄弟之親親者,何不相推佽而助之?○佽,七利反。
15 [疏]「有杕」至「佽焉」。○正義曰:言有杕然特生之杜,其葉湑湑然而盛,但柯條稀疏,不相比次。以興晉君疏其宗族,不與相親,猶似杜之枝葉不相比次然也。君既不與兄弟相親,至使骨肉離散。君乃獨行於國內,踽踽然無所親暱者也。豈無他人異姓之臣乎?顧其恩親不如我同父之人耳。君既不親同姓之人,與之為治,則異姓之臣又不肯盡忠輔君,將為沃國所並,故又戒之云:嗟乎!汝君所與共行之人,謂異姓卿大夫之等,汝何不輔君為政令焉?又謂異姓之臣,汝既見人無兄弟之親,何不推佽而助之焉?同姓之臣既已見疏,不得輔君,猶冀他人輔之,得使不滅,故戒異姓之人使助君也。○傳「杕特」至「相比」。○正義曰:《釋木》云:「杜,赤棠。白者棠。」樊光云:「赤者為杜,白者為棠。」陸機《疏》云:「赤棠與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惡。子白色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澀而酢無味。俗語云『澀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韌,亦可以作弓干是也。」《裳裳者華》亦云「其葉湑兮」,則湑湑與菁菁皆茂盛之貌。傳於此云「湑湑,枝葉不相比」,下章言「菁菁,葉盛」,互相明耳。言葉雖茂盛,而枝條稀疏,以喻宗族雖強,不相親暱也。箋以此刺不親宗族,不宜以盛為喻,故下章易傳以菁菁為稀少之貌,此章直取不相比次為喻,不取葉盛為喻。菁菁實是茂盛,而得為稀少貌者,以葉密則同為一色,由稀少故見其枝。以《菁菁者莪》菁菁為莪之茂貌,則知鄭意亦以菁菁、湑湑為茂貌,但不取葉為興耳。○箋「君所」至「政令」。○正義曰:言嗟行之人,是嗟嘆此所行之人也。君既疏其宗族,宗族不與君行,故知君所與行之人謂異姓卿大夫也。「比,輔」,《釋詁》文。彼輔作「輔」,亦是輔之義也。○傳「佽,助」。○正義曰:佽,古「次」字。欲使相推以次第助之耳,非訓佽為助也。
16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菁菁,葉盛也。箋云:菁菁,希少之貌。○菁,本又作「青」,同子零反。獨行睘睘,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睘睘,無所依也。同姓,同祖也。○睘,本亦作「煢」,又作「焭」,求營反。
17 [疏]傳「鵁鵁」至「同祖」。○正義曰:睘睘、踽踽皆與獨行共文,故知是無所依、無所親暱之貌。上言親,此言依,義亦同,變其文耳。以上雲同父,故知同姓為同祖也。
18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無兄弟,胡不佽焉?
19 《杕杜》二章,章九句。
20 《羔裘》,刺時也。晉人刺其在位不恤其民也。恤,憂也。○卹,本亦作「恤」,荀律反。
21 [疏]「《羔裘》二章,章四句」至「其民」。○正義曰:刺其在位不恤其民者,謂刺朝廷卿大夫也。以在位之臣,輔君為政,當助君憂民,而懷惡於民,不憂其民,不與相親比,故刺之。經二章,皆刺在位懷惡,不恤下民之辭。俗本「或其」下有「君」,衍字。定本無「君」字,是也。
22 羔裘豹袪,自我人居居。袪,袂也。本末不同,在位與民異心自用也。居居,懷惡不相親比之貌。箋云:羔裘豹袪,在位卿大夫之服也。其役使我之民人,其意居居然有悖惡之心,不恤我之困苦。○袪,起居反,又丘據反。袂,末也。居如字,又音據。比,毗志反。悖,補對反。豈無他人?維子之故!箋云:此民,卿大夫採邑之民也,故云豈無他人可歸往者乎?我不去者,乃念子故舊之人。
23 [疏]「羔裘」至「之故」。○正義曰:在位之臣服羔裘豹袪,晉人因其服,舉以為喻,言以羔皮為裘,豹皮為袪,裘袪異皮,本末不同,以興民欲在上憂己,在上疾惡其民,是上下之意亦不同也。在位之心既與民異,其用使我之眾人居居然有悖惡之色。不與我民相親,不憂我之困苦也。卿大夫於民如此,民見君子無憂民,今欲去之,言我豈無他人賢者可歸往之乎?維子之故舊恩好不忍去耳。作者是卿大夫採邑之民,故言己與在位故舊恩好。○傳「袪袪」至「之貌」。○正義曰:《玉藻》說深衣之制云:「袂可以回肘。」注云:「二尺二寸之節。」又曰:「袂尺二寸。」注云:「袂口也。」然則袂與袪別。此以袪、袂為一者,袂是袖之大名,袪是袖頭之小稱,其通皆為袂。以深衣雲袂之長短,反屈之及肘,是通袪皆為袂,故以為「袪,袂也」。以裘身為本,裘袂為末,其皮既異,是本末不同,喻在位與民異心也。直以裘之本末喻在位與民耳,不以在位與民為本末也。此解直云「袪,袂」,定本云「袪,袂末」,與禮合。《釋詁》云:「由,用也。自,由也。」展轉相訓,是自為用也。《釋訓》云:「居居、究究,惡也。」李巡曰:「居居,不狎習之惡。」孫炎曰:「究究,窮極人之惡。」此言懷惡而不與民相親,是不狎習也。用民力而不憂其困,是窮極人也。○箋「羔裘」至「困苦」。○正義曰:《鄭風·羔裘》言古之君子以風其朝焉,經稱「羔裘豹飾,孔武有力」,是知在位之臣服此豹袖之羔裘也。傳亦解興喻之義,箋又解所以用裘興意,以在位身服此裘,故取其裘為興。《召南·羔裘》亦以大夫身服此羔裘,即言其人有羔羊之德,與此同也。有悖惡之色,不恤我之困苦,申明傳懷惡不比之意。○箋「此民」至「之人」。○正義曰:箋以民與大夫尊卑縣隔,不應得有故亂舊恩好,而此云維子之好,故解之是此卿大夫採邑之民。以卿大夫世食採邑,在位者幼少未仕之時,與此民相親相愛,故稱好也。作詩者雖是採邑之民,所恨乃是一國之事。何則?採邑之民與故舊尚不存恤,其餘非其故舊,不恤明矣。序云「在位不恤其民」,謂在位之臣莫不盡然,非獨食採邑之主偏苦其邑。豈無他人可歸往者,指謂他國可往,非欲去此採邑,適彼採邑也,故王肅云:「我豈無他國可歸乎?維念子與我有故舊也。」與鄭同。
24 羔裘豹袖,自我人究究。袖,猶袪也。究究,猶居居也。○𧙏,徐究反,本又作「袖」,同。究,九又反,《爾雅》云:「居居、究究,惡也。」
25 豈無他人?維子之好!箋云:我不去而歸往他人者,乃念子而愛好之也。民之厚如此,亦唐之遺風。○好,呼報反,注同。
26 [疏]箋「我不」至「遺風」。○正義曰:《北風》刺虐,則云「攜手同行」;《碩鼠》刺貪,則云「適彼樂國」,皆欲奮飛而去,無顧戀之心。此則念其恩好,不忍歸他人之國,其情篤厚如此,亦是唐之遺風。言猶有帝堯遺化,故風俗淳也。
27 《羔裘》二章,章四句。
28 《鴇羽》,刺時也。昭公之後,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其父母,而作是詩也。大亂五世者,昭公、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鴇音保,似雁而大,無後指。政役,音征,篇內注同。養,羊亮反。鄂,五各反。
29 [疏]「《鴇羽》二章,章七句」至「是詩」。○正義曰:言下從征役者,君子之人當居平安之處,不有征役之勞。今乃退與無知之人共從征役,故言下也。定本作「下從征役」。經三章,皆上二句言君子從征役之苦,下五句恨不得供養父母之辭。○箋「大亂」至「子侯」。○正義曰:案《左傳》桓二年稱「魯惠公三十年,晉潘父弒昭侯而納桓叔,不克。晉人立孝侯。惠之四十五年,曲沃莊伯伐翼,弒孝侯。翼人立其弟鄂侯。」隱五年傳稱「曲沃莊伯伐翼,翼侯奔隨。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於翼」。隱六年傳稱「翼人逆晉侯於隨,納諸鄂,晉人謂之鄂侯」。桓二年傳「鄂侯生哀侯。哀侯侵陘庭之田。陘庭南鄙啟曲沃伐翼」。桓三年,「曲沃武公伐翼,逐翼侯於汾隰,夜獲之」。桓七年傳「冬,曲沃伯誘晉小子侯殺之」。「八年春,滅翼」。是大亂五世之事。案桓八年傳云:「冬,王命虢仲立晉哀侯之弟緡於晉。」則小子侯之後,復有緡為晉君。此大亂五世,不數緡者,以此言昭公之後,則是昭公之詩,自昭公數之,至小子而滿五,故數不及緡也。此言大亂五世,則亂後始作,但亂從昭起,追刺昭公,故為昭公詩也。
30 肅肅鴇羽,集於苞栩。興也。肅肅,鴇羽聲也。集,止。苞,稹。栩,杼也。鴇之性不樹止。箋云:興者,喻君子當居安平之處,今下從征役,其為危苦,如鴇之樹止然。稹者,根相迫迮梱致也。○苞,補交反。栩,況羽反。稹本又作「縝」,之忍反,何之人反,沈音田,又音振,《廣雅》云:「概也。」杼,食汝反,徐治與反。處,昌慮反。迮,側百反。梱,口本反。致,直置反,下同。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盬,不攻致也。怙,恃也。箋云:蓺,樹也。我迫王事,無不攻致,故盡力焉。既則罷倦,不能播種五穀,今我父母將何怙乎?○盬音古。蓺,魚世反。怙音戶。罷音皮。悠悠蒼天!曷其有所?箋云:曷,何也。何時我得其所哉?
31 [疏]「肅肅」至「有所」。○正義曰:言肅肅之為聲者,是鴇鳥之羽飛而集於苞栩之上,以興君子之人,乃下從於征役之事。然鴇之性不樹止,今乃集於苞栩之上,極為危苦,喻君子之人當居平安之處,今乃下從征役,亦甚為危苦。君子之人既從王事,此王家之事無不攻致,故盡力為之。既則罷倦,雖得還家,不復能種蓺黍稷。既無黍稷,我之父母當為何所依怙乎!乃告於天云:悠悠乎遠者蒼蒼之上天,何時乎使我得其所,免此征役,復平常人乎!人窮則反本,困則告天。此時征役未止,故訴天告怨也。○傳「肅肅」至「樹止」。○正義曰:「苞,稹」,《釋言》文。孫炎曰:「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郭璞曰:「今人呼物叢致者為稹。」箋云:稹者,根相迫迮梱致貌,亦謂叢生也。「栩,杼」,《釋木》文。郭璞曰:「柞樹也。」陸機《疏》云:「今柞櫟也,徐州人謂櫟為杼,或謂之為栩。其子為皂,或言皂斗,其殼為斗,可以染。皂,今京洛及河內多言杼斗。謂櫟為杼,五方通語也。」鴇鳥連蹄,性不樹止,樹止則為苦,故以喻君子從征役為危苦也。○傳「盬不」至「怙恃」。○正義曰:盬與蠱,字異義同。昭元年《左傳》云:「於文皿蟲為蠱。穀之飛亦為蠱。」杜預云:「皿器受蟲害者為蠱,穀久積則變為飛蟲,名曰蠱。」然則蟲害器、敗穀者皆謂之蠱,是盬為不攻牢不堅致之意也。此云「盬,不攻致」,《四牡》傳云「盬,不堅固」,其義同也。定本「致」皆作「致」。《蓼莪》云「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怙、恃義同。言父母當何恃食,故下言「何食」、「何嘗」,與此相接成也。○箋「蓺樹」至「怙乎」。○正義曰:何知不為身在役所,不得營農,而云王事盡力,雖歸既則罷倦不能播種者,以經不云「不得」,而云「不能」,明是筋力疲極,雖歸而不能也。
32 肅肅鴇翼,集於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蒼天!曷其有極?箋云:極,已也。
33 肅肅鴇行,集於苞桑。行,翮也。○行,戶郎反,注同。翮,戶革反,《爾雅》云:「羽本謂之翮。」
34 [疏]傳「行,翮也」。○正義曰:以上言羽翼,明行亦羽翼,以鳥翮之毛有行列,故稱行也。
35 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嘗?悠悠蒼天!曷其有常?
36 《鴇羽》三章,章七句。
37 《無衣》,刺晉武公也。武公始並晉國,其大夫為之請命乎天子之使,而作是詩也。天子之使,是時使來者,○並,卑政反,下注同。為,於偽反。使,所吏反,注同。
38 [疏]「《無衣》二章,章三句」至「是詩」。○正義曰:作《無衣》詩者,美晉武公也。所以美之者,晉昭公封叔父成師於曲沃,號為桓叔。桓叔生莊伯,莊伯生武公,繼世為曲沃之君,常與晉之正適戰爭不息。及今武公,始滅晉而有之。其大夫為之請王賜命於天子之使,而作是《無衣》之詩以美之。其大夫者,武公之下大夫也。曲沃之大夫美其能並晉國,故為之請命。此序其請命之事。經二章,皆請命之辭。○箋「天子」至「來者」。○正義曰:不言請命於天子,而雲請命於天子之使,故云是時使來。使以他事適晉,大夫就使求之,欲得此使告王,令王賜以命服也。案《左傳》桓八年,王使立緡於晉。至莊十六年,乃云「王使虢公命曲沃伯為晉侯」,不言滅晉之事。《晉世家》云:「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晉侯緡立。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晉侯緡,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僖王。僖王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於是盡並晉地而有之。曲沃武公已即位三十七年矣。」計緡以桓八年立,至莊十六年乃得二十八年。然則虢公命晉侯之年始並晉也。虢公未命晉之前,有使適晉,晉大夫就之請命。其使名號,《書傳》無文也。或以為使即虢公,當來賜命之時,大夫就之請命。斯不然矣。傳稱王使虢公命曲沃伯為晉侯,則虢公適晉之時,齎命服來賜,大夫不假請之,豈虢奉使適晉,藏其命服,待請而與之哉!若虢公於賜命之前,別來適晉,則非所知耳。若當時以命賜之,即命晉之時,不須請也,故箋直言「使來,不知何使」。
39 豈曰無衣七兮?侯伯之禮七命,冕服七章。箋云:我豈無是七章之衣乎?晉舊有之,非新命之服。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諸侯不命於天子則不成為君。箋云:武公初並晉國,心未自安,故以得命服為安。
40 [疏]「豈曰」至「吉兮」。○正義曰:此皆請命之辭。晉大夫美武公能並晉國,而未得命服,故為之請於天子之使曰:我晉國之中,豈曰無此衣之七章兮?晉舊有之矣!但不如天子之衣。我若得之,則心安而且又吉兮!天子命諸侯,必賜之以服,故請其衣。就天子之使,請天子之衣,故云子之衣也。諸侯不命於天子,則不成為國君。武公並晉,心不自安,故得王命服則安且吉兮。○傳「侯伯」至「七章」。○正義曰:此解指言七兮之意。晉唐叔之封爵稱侯,侯伯之禮,冕服七章,故請七章之衣。《春官·典命》云:「侯伯七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七為節。」《秋官·大行人》云:「諸侯之禮,執信圭七寸,冕服七章。」是七命七章之衣。案《春官·巾車》云:「金路,鉤,樊纓九就,建大旗,以賓,同姓以封。」注云:「同姓以封,謂王子母弟率以功德出封,雖為侯伯,其衣服猶如上公,若魯、衛之屬。」然則唐叔是王之母弟,車服猶如上公。上公之服九章,此大夫不請九章之服,而請七章者,王子母弟車服得如上公,無正文,正以周之建國,唯二王之後稱公,其餘雖大,皆侯伯也。彼云「同姓以封」,必是封為侯伯。侯伯以七為節,而金路樊纓九就,則知王子母弟初出封者,車服猶如上公,故得以九為節。如上公者,唯王子母弟一身,若唐叔耳。其後世子孫,自依爵命之數,故請七章之衣也。○傳「諸侯」至「為君」。○正義曰:此解得衣乃安之意。諸侯者,天子之所建,不受命於天子則不成為君,故不得衣則不安也。必請衣者,文元年,天王使毛伯來錫公命,《公羊傳》曰:「錫者何?賜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是王命諸侯,必皆以衣賜之,故請衣也。案《大宗伯》云:「王命諸侯則儐。」莊元年《穀梁傳》云:「禮有受命,無來錫命。錫命,非正也。」然則諸侯當往就天子受命,此在國請之者,天子賜諸侯之命,其禮亡。案春秋之世,魯文公、成公、晉惠公、齊靈公皆是天子遣使賜命,《左傳》不譏之。則王賜諸侯之命,有召而賜之者,有遣使賜之者。《穀梁》之言,非禮意也。此武公以孽奪宗,故心不自安,得命乃安也。及《世家》稱武公厚賂周僖王,僖王乃賜之命,是於法武公不當賜之。美之者,其臣之意美之耳。
41 豈曰無衣六兮?天子之卿六命,車旗、衣服以六為節。箋云:變七言六者,謙也。不敢必當侯伯,得受六命之服,列於天子之卿,猶愈乎不。
42 [疏]傳「天」至「為節」。○正義曰:《典命》云:「王之三公八命,其卿六命。其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亦如之。」是毛所據之文也。雲車旗者,蓋謂卿從車六乘,旌旗六旒。衣服者,指謂冠弁也,飾則六玉,冠則六闢積。《夏官·射人》云:「三公執璧,與子男同也。」則其服亦毳冕矣。三公既毳冕,則孤卿服絺冕,大夫服玄冕,則《司服》注云:「絺冕衣一章,裳二章。玄冕衣無文,裳刺黻而已。」然則絺冕之服止有三章,而此云六為節,不得為卿六章之衣,故毛、鄭並不云章。或者《司服》之注自說天子之服,隆殺之差,其臣自當依命數也。○箋「變七」至「愈乎不」。○正義曰:傳正解六兮為天子之卿服,不解晉人請六章之服意,故箋申之。今晉實侯爵之國,非天子之卿,所以請六章衣者,謙不敢必當侯伯之禮,故求得受六命之服,次列於天子之卿,猶愈乎不。愈猶勝也,言己若得六章之衣,猶勝不也。上箋解七章之衣,言晉舊有之。此不言晉舊有之者,晉國舊無此衣,不得言舊有也。檢晉之先君見經傳者,燮父事康王,文侯輔平王,有為天子卿者,但侯伯入為卿士,依其本國之命,不服六章之衣,故鄭答趙商云:「諸侯入為卿大夫,與在朝仕者異,各依本國如其命數。」是其不降本國,不服六章也。鄭知然者,以《大車》陳古之天子大夫行決男女之訟,經云「毳衣如菼」,則是子男入為大夫得服毳冕,故知入仕王朝者,各依本國之命。晉之先世不得有六章之衣。實無六章之衣,而云「豈曰無衣六」者,從上章之文,飾辭以請命耳,非實有也。
43 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燠,暖也。○奧,本又作「燠」,於六反。暖,奴緩反。
44 [疏]傳「燠,暖也」。○正義曰:《釋言》文。
45 《無衣》二章,章三句。
46 《有杕之杜》,刺晉武也。武公寡特,兼其宗族,而不求賢以自輔焉。○宗族,本亦作「宗矣」。
47 [疏]「《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至「輔焉」。○正義曰:言寡特者,言武公專任己身,不與賢人圖事,孤寡特立也。兼其宗族者,昭侯以下為君於晉國者,是武公之宗族,武公兼有之也。武公初兼宗國,宜須求賢,而不求賢者,故刺之。經二章,皆責君不求賢人之事也。
48 有杕之杜,生於道左。興也。道左之陽,人所宜休息也。箋云:道左,道東也。日之熱恆在日中之後,道東之杜,人所宜休息也。今人不休息者,以其特生,陰寡也。興者,喻武公初兼其宗族,不求賢者與之在位,君子不歸,似乎特生之杜然。○陰,於鴆反,又如字,本亦作「蔭」,同。彼君子兮,噬肯適我?噬,逮也。箋云:肯,可。適,之也。彼君子之人,至於此國,皆可求之我君所。君子之人,義之與比。其不來者,君不求之。○噬,市世反,《韓詩》作「逝」。逝,及也。比,毗志反。中心好之,曷飲食之?箋云:曷,何也。言中心誠好之,何但飲食之,當盡禮極歡以待之。○好,呼報反,下同。飲,於鴆反,下文同。食音嗣,下同。
49 [疏]「有杕」至「食之」。○正義曰:言有杕然特生之杜,生於道路之左,人所宜休息。今日所以人不休息者,由其孤特獨生,陰涼寡薄故也。以興武公一國之君,人所宜往仕。今日所以人不往仕者,由其孤特,為君不求賢者故也。因教武公求賢之法:彼君子之人兮,但能來逮於我國者,皆可使之適我君之所,何則?君子之人,義之與比,故求則得之。今不求者,由君之不求之耳。君欲求之,當如之何?君當中心誠實好之,何但飲食而已,當盡禮極歡以待之,則賢者自至矣。○箋「道左」至「杜然」。○正義曰:《王制》云: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言左右,據南鄉西鄉為正。在陰為右,在陽為左,故傳言道左之陽。箋以為,道東也,物積而後始極,既極而後方衰。從旦積暖,故日中之後乃極熱。從昏積涼,故半夜之後始極寒。計一歲之日,分乃為陰陽,當以仲冬極寒,仲夏極暑,而六月始大暑,季冬乃大寒,亦此意。○傳「噬,逮」。○正義曰:《釋言》文。逮又別訓為至,故箋云「君子之人,至於此國」,訓此逮為至也。○箋「肯,可。適,之」。○正義曰:「肯,可」,《釋言》文。《釋詁》云:「之、適,往也」,故適得為之。
50 有杕之杜,生於道周。周,曲也。○周,《韓詩》作「右」。
51 [疏]傳「周,曲」。○正義曰:言道周繞之,故為曲也。
52 彼君子兮,噬肯來游?游,觀也。○觀,古亂反。中心好之,曷飲食之?
53 《有杕之杜》二章,章六句。
54 《葛生》,刺晉獻公也。好攻戰,則國人多喪矣。喪,棄亡也。夫從征役棄亡不反,則其妻居家而怨思。○好,呼報反。攻音貢,又如字。喪,息浪反,注同,又如字。思,息嗣反,或如字。
55 [疏]「《葛生》五章,章四句」至「喪矣」。○正義曰:數攻他國,數與敵戰,其國人或死行陳,或見囚虜,是以國人多喪,其妻獨處於室,故陳妻怨之以刺君也。經五章,皆妻怨之辭。獻公以莊十八年立,僖九年卒。案《左傳》莊二十八年傳稱「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閔元年傳曰:「晉侯作二軍,以滅耿、滅霍、滅魏。」二年傳云:「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僖二年,「晉師滅下陽」。五年傳曰:「八月,晉侯圍上陽。冬,滅虢。又執虞公。」八年傳稱「晉里克敗狄於採桑」。見於傳者已如此,是其好攻戰也。
56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興也。葛生延而蒙楚,蘞生蔓於野,喻婦人外成於他家。○蘞音廉,又力恬反,又力儉反,徐又力劍反,《草木疏》云:「似栝樓,葉盛而細,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予美亡此,誰與獨處!箋云:予,我。亡,無也。言我所美之人無於此,謂其君子也。吾誰與居乎?獨處家耳。從軍未還,未知死生,其今無於此。
57 [疏]「葛生」至「獨處」。○正義曰:此二句互文而同興,葛言生則蘞亦生,蘞言蔓則葛亦蔓,葛言蒙則蘞亦蒙,蘞言於野則葛亦當言於野。言葛生於此,延蔓而蒙於楚木;蘞亦生於此,延蔓而蒙於野中,以興婦人生於父母,當外成於夫家。既外成於夫家,則當與夫偕老。今我所美之人,身無於此,我誰與居乎?獨處家耳。由獻公好戰,令其夫亡,故婦人怨之也。○傳「葛生」至「他家」。○正義曰:此二者皆是蔓草,發此蒙彼,故以喻婦人外成他家也。陸機《疏》云:蘞似栝樓,葉盛而細,其子正黑如燕薁,不可食也。幽州人謂之烏服。其莖葉煮以哺牛,除熱。
58 葛生蒙棘,蘞蔓於域。域,營域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息,止也。
59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齊則角枕錦衾。禮:「夫不在,斂枕篋衾席,韣而藏之。」箋云:夫雖不在,不失其祭也。攝主,主婦猶自齊而行事。○齊,側皆反,本亦作「齊」,下同。篋,口牒反。韣,本亦作「獨」,又作「櫝」,徒木反。予美亡此,誰與獨旦!箋云:旦,明也。我君子無於此,吾誰與齊乎?獨自潔明。
60 [疏]「角枕」至「獨旦」。○正義曰:婦人夫既不在,獨齊而行祭。當齊之時,出夫之衾枕,睹物思夫,言此角枕粲然而鮮明兮,錦衾爛然而色美兮,雖有枕衾,無人服用,故怨言我所美之人,身無於此,當與誰齊乎?獨自取潔明耳。○傳「齊則」至「藏之」。○正義曰:傳以婦人怨夫不在,而言角枕錦衾,則是夫之衾枕也。夫之衾枕,非妻得服用,且若得服用,則終常見之,又不得見其衾枕,始恨獨旦。知此衾枕是有故乃設,非常服也。家人之大事,不過祭祀,故知枕衾,齊乃用之,故云「齊則角枕錦衾」。夫在之時,用此以齊,今夫既不在,妻將攝祭。其身既齊,因出夫之齊服,故睹之而思夫也。傳又自明己意,以禮,「夫不在,斂枕篋衾席,韣而藏之」,此無故不出夫衾枕,明是齊時所用,是以齊則出角枕錦衾也。《內則》云:「夫不在,斂枕篋簟席,韣而藏之。」此傳引彼,變簟為衾,順經「衾」文。○箋「夫雖」至「行事」。○正義曰:《祭統》云:「夫祭也者,必夫婦親之。」是祭祀之禮,必夫妻共奉其事。箋嫌夫不在,則妻不祭,故辨之云:夫雖不在,其祭也使人攝代為主。雖他人代夫為主,主婦猶自齊而行事。是故因己之齊,出夫之衾枕,非用夫衾枕以自齊也,故王肅云「見夫齊物,感以增思」,是也。
61 夏之日,冬之夜,言長也。箋云:思者於晝夜之長時尤甚,故極之以盡情。百歲之後,歸於其居!箋云:居,墳墓也。言此者婦人專一,義之至,情之盡。○墳,扶云反。
62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後,歸於其室!室猶居也。箋云:室猶塚壙。○壙音曠。
63 《葛生》五章,章四句。
64 《採苓》,刺晉獻公也。獻公好聽讒焉。○苓,力丁反,即甘草,葉似地黃。好,呼報反。
65 [疏]「《採苓》三章,章八句」至「讒焉」。○正義曰:以獻公好聽用讒之言,或見貶退賢者,或進用惡人,故刺之。經三章,皆上二句刺君用讒,下六句教君止讒,皆是好聽讒之事。
66 採苓採苓,首陽之顛。興也。苓,大苦也。首陽,山名也。採苓,細事也。首陽,幽闢也。細事,喻小行也。幽闢,喻無徵也。箋云:採苓採苓者,言採苓之人眾多非一也,皆云採此苓於首陽山之上,首陽山之上信有苓矣。然而今之採者未必於此山,然而人必信之。興者,喻事有似而非。○闢,匹亦反,下同。行,下孟反。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舍旃舍旃,茍亦無然。茍,誠也。箋云:茍,且也。為言,謂為人為善言以稱薦之,欲使見進用也。旃之言焉也。舍之焉,舍之焉,謂謗訕人,欲使見貶退也。此二者且無信,受之且無答然。○為言,於偽反,或如字,下文皆同。本或作「偽」字,非。舍音舍,下同。旃,之然反。為言謂為人,並於偽反。若經文依字讀,則此上為字亦依字。訕,所諫反。
67 人之為言,胡得焉!箋云:人以此言來,不信,受之不答。然之,從後察之。或時見罪,何所得。
68 [疏]「採苓」至「得焉」。○毛以為,言人採苓採苓,於何處採之?於首陽之巔採之。以興獻公問細小之行,於何處求之?於小人之身求之。採苓者,細小之事,以喻君求細小之行也。首陽者,幽闢之山,喻小人是無徵驗之人也。言獻公多問小行於小人言語無征之人,故所以讒言興也。因教君止讒之法:人之詐偽之言,有妄相稱薦,欲令君進用之者,君誠亦勿得信之。若有言人罪過,令君舍之舍之者,誠亦無得答然。君但能如此,不受偽言,則人之偽言者,復何所得焉。既無所得,自然讒止也。人之偽言與舍旃舍旃文互相見,上云人之偽言,則舍旃舍旃者,亦是人之偽言也。舍旃者,謂謗訕人欲使見貶退,則人之偽言,謂稱薦人欲使見進用,是互相明。王肅諸本皆作「為言」,定本作「偽言」。○鄭以採苓採苓者,皆言我採此苓於首陽之顛,然首陽之巔信有苓矣。然而今人採之者未必於首陽,而人必信之,以其事有似也。事雖似而實非,以興天下之事亦有似之而實非者,君何得聞人之讒而輒信之乎?下六句唯以「茍」為「且」,餘同。○傳「苓大」至「無征」。○正義曰:「苓,大苦」,《釋草》文。首陽之山,在河東蒲阪縣南。採苓者取草而已,故為細事。首陽在河曲之內,故為幽闢。細事,喻小行,謂小小之事。幽闢,喻無征,謂言無徵驗。幽隱闢側,非顯見之處,故以喻小人言無徵驗也。讒言之起,由君暱近小人,故責君數問小事於小人,所以致讒言也。箋易之者,鄭答張逸云:「篇義云好聽讒,當似是而非者,故易之。」
69 採苦採苦,首陽之下。苦,苦菜也。
70 [疏]傳「苦,苦菜」。○正義曰:此荼也。陸機云:「苦菜生山田及澤中,得霜恬脆而美,所謂堇荼如飴。《內則》云『濡豚包苦』,用苦菜是也。」
71 人之為言,茍亦無與。舍旃舍旃,茍亦無然。無與,勿用也。人之為言,胡得焉!
72 採葑採葑,首陽之東。葑,菜名也。○葑,孚容反。人之為言,茍亦無從。舍旃舍旃,茍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焉!
73 《採苓》三章,章八句。
74 唐國十二篇,三十三章,二百三句。
URN: ctp:ws40394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