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二十九·树艺
2
○果部上
3
《尔雅》曰:壶枣;边,要枣;櫅,白枣;樲,酸枣;杨彻,齐枣;遵,羊枣;洗,大枣;煮,填枣;蹶泄,苦枣;晳,无实枣;还味,棯枣。郭璞注曰:今江东呼枣大而锐者为壶。壶犹瓠也。要,细腰;今之鹿卢枣。櫅,即今枣子白熟。樲,酢。遵,实小而圆,紫黑色,俗呼羊矢枣,即羊枣也。洗,今河东猗氏大枣,子如鸡卵。蹶泄,子味苦。晳,不著子者。还味,短味也。陆佃《埤雅》曰:大曰枣,小曰棘;棘,酸枣也。河东安邑出御枣,今名落苏。乐氏枣,丰肌细核,多膏肥美;旧传乐毅自燕携来。蹙谘枣,即大白;核小而肥。谷城紫枣,长三寸。章邱脆枣,实小而圆,生食脆美,不能久留。西王母枣,冬夏有叶,九月生花,十一月乃熟,大如李核。三子一尺。又云:名玉文枣,其实如瓶。羊角枣,亦三子一尺。青城无核枣,实小;核仅有形,食之不觉。窑坊枣,味佳;出应天府窑坊门。洛阳夏白枣。汲郡墟枣。信都大枣。梁国夫人枣。尧山有历枣,又有三星枣,骈曰枣,灌枣,狗牙枣,鸡心枣,牛头枣,猕猴枣,氐枣,夕枣,木枣,桂枣,棠枣,丹枣,崎廉枣,玉门枣,水菱枣。《说文》云:梬,枣也;似柿而小。陶弘景曰:出青州者,形大而核细,多膏,甚甜。州玄市者亦好,微不及耳。李时珍曰:枣木赤心,有刺。四月生小叶,尖觥光泽。五月开小花,白色微青。《本草衍义》曰:南北皆有之。然南枣坚燥,不如北枣肥美。生于青、晋、绛者,尤佳。
4
《齐民要术》曰:常选好味者,留栽之。候枣叶始生而移之。枣性硬,故主晚:栽早者,坚垎生迟也。三步一树,行欲相当。如本年芽未出,勿遽删除。谚云:「三年不算死。」亦有久而复生者。令牛马覆践令净。枣性坚强,不宜苗稼;是以耕。荒秽则虫生,所以须净;地坚锐,故宜践也。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驳椎之,名嫁枣。不椎,则花无实;子而零落也。玄扈先生曰:北方枣木,岁岁嫁之。结实繁盛,而木俱内伤,不堪作材。候大蚕入簇,以杖击其枝间,振落狂花。不打,花繁;则实不成。全赤即收。收法:日日撼落之为上。人家凡有阜劳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枣性燥收故任阜劳之地。
5
太史公曰:安邑千树枣,其人与千户侯等。
6
《群芳谱》曰:枣全赤,即收。撼而落之为上;半赤而收者,肉未充满,乾则色黄而皮皱,将赤味亦不佳;全赤久不收,则皮破,复有鸟雀之患。一法:将才熟枣,乘清晨连小枝叶摘下,勿损伤。通风处,晾去露气。拣新缸无油酒气者,清水刷净,火烘乾,晾冷。取净秆草,晒乾,候冷。一层草,一层枣,入缸中。封严密,可至来岁犹鲜。
7
《齐民要术》曰:先治地令净。布椽于箔下,置枣于箔上,以椽聚而复散之。一日中二十度乃佳。夜仍不聚。霜露气,乾速;成阴雨之时,乃聚而苫之。五六日后,别择:取红软上高厨上曝之;厨上者,已乾;虽厚一尺,亦不坏。择去胖烂者。其未乾者,曝晒如法。
8
《食经》曰:作乾枣法:须治净地。铺菰箔之类承枣。日晒夜露,择去胖烂,曝乾收之。切而晒乾者,为枣脯。煮熟榨出者,为枣膏,亦曰枣瓤。蒸熟者为胶枣。加以糖蜜拌蒸,则更甜;以麻油叶同蒸,则色更润泽。捣枣胶晒乾者,为枣油。其法:取红软乾枣入釜,以水仅淹平,煮沸漉出,砂盆研细。生布绞取汁,涂盘上晒乾,其形如油。以手摩刮为末,收之。每以一匙投汤碗中,酸甜味足,即成美浆。用和米麨,最止饥渴,益脾胃也。卢谌《祭法》云:「春祀用枣油」即此。
9
寇宗奭曰:青州人,以枣去皮核焙乾为枣脯,以为奇果。
10
《尔雅》曰:旄、冬桃,榹桃,山桃。郭璞注曰:旄桃子冬熟。山桃,实如桃而不解核。《群芳谱》曰:榹桃,一名毛桃,味恶不堪食。其仁,充满多脂,可入药,《邺中记》曰:石虎苑中,有句鼻桃,重二斤。洛中昆仑桃一名王母桃,一名仙人桃,一名冬桃,形如葀蒌,表里彻赤,得霜始熟,味甘美。日月桃,一枝二花,或红或白。波斯国扁桃,形扁。肉涩不堪食;核状如盒。树高五六丈,围四五尺,叶似桃而阔。三月开白花;花落,结实如桃。彼地名波淡树。仁甘美;番人珍之。新罗桃,子可食,性热。方桃,形微方。饼子桃,状如香饼,味甘。油桃,小于众桃,有赤斑点,光如涂油。《月令》中「桃始华」,即此。花多,子小,不堪啗,惟取仁。出汴中。常山巨核桃,霜下始花,盛暑方熟。汉明帝时献。绯桃,俗名苏州桃。花如剪绒,比诸桃开迟而色可爱。积石桃,大如斗斛器。汉武帝上林苑有缃桃,紫文桃,金城桃。瑞仙桃,色深红,花最密。绛桃,千瓣。二色桃,色粉红。花开稍迟,千瓣,极佳。金桃,形长,色黄如金;肉粘核,多蛀,熟迟,用柿接者,味甘,色黄。银桃,形圆,色青白;肉不粘核。六月中熟。千叶桃,花色淡,结实少。美人桃,花粉红,千叶;又名人面桃。不实。鸳鸯桃,千叶深红开最后,结实不双。李桃,花深红。形圆,色青,肉不粘核。其实光泽如李,一名光桃。十月桃,花红。形圆,色青,肉粘核。味甘酸,十月中成熟。一名古冬桃,又名雪桃。水蜜桃,上海有之,其味亚于生荔枝。雷震红,每雷雨过,辄见一红晕。更为难得。络丝桃,开时,垂丝一二尺;之,炼以松脂,缠织成履,甚轻。寿星桃,树矮而花,能结大桃;然不堪食。卢山有山桃,大如槟榔。又有白桃、乌桃、五月桃、秋桃、胭脂桃、灰桃、秋白桃、秋赤桃、绮蒂桃、合桃。《农桑通诀》曰:早熟者谓之络丝白,晚熟者谓之过雁红。夏秋咸有,食之不匮。
11
《齐民要术》曰:种法:熟合肉全埋粪地中;直置凡地则不茂,桃惟早实,三岁便结子,故不求栽也。至春既生,移栽实地。若仍粪中,则实小而味苦矣。栽法:以锹合土掘移之。桃性易种难栽;若离本土,率多死。故须然矣。
12
又法:桃熟时,墙南阳中暖处,深宽为坑。选取好桃数十枚,擘取核即内牛粪中,头向上。取好烂粪和土厚覆之,令厚尺馀。至春,桃始动时,徐徐拨去粪土,皆因生芽。合取核种之,万不失一。其馀以熟粪粪之,则益桃味。桃性皮急,四年以上,宜以刀竖丽刂其皮。不丽刂者,皮急则死。七八年便老,老则子细。十年则死。是以宜岁岁常种之。
13
《便民图纂》曰:于暖处为坑。春间,以核埋之,蒂子向上,尖头向下。长二三寸许,和土移种。其树,接杏最大,接李红甘。
14
《种树书》曰:柿树接桃枝则为金桃,李树接桃枝则为桃李。梅接桃则为脆桃。
15
《群芳谱》曰:或云:种时将桃核刷净,令女子艳庄种之,他日花艳而子离核。
16
凡种桃,浅则出,深则不生。故其根浅,不耐旱而易枯。近得老圃所传云:于初结实次年,斫去其树,复生又斫,又生。但觉生虱,即斫令复长,则其根,入地深而盘结固,百年犹结实如初。
17
桃实太繁,则多坠。以刀横斫其干数下,乃止。又社日舂根下土,持石压树枝,则实不坠。桃子蛀者,以煮猪首汁冷浇之,或以刀疏斫之,则穰出而不蛀。
18
如生小虫如蚊俗名蚜虫,虽桐油洒之,不能尽除。以多年竹灯檠,挂悬树梢间,则虫自落。甚验。
19
李时珍曰:生桃切片,瀹过曝乾,可充果食。又酢法:取桃烂自零者,收去内之于瓮中。以物盖口。七日之后,既烂,漉去皮核,密封闭之。三日酢成,香美可食。三月三日,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颜色。
20
又:三月三日,取桃花阴乾为末,收至七月七日,取乌鸡血和涂面,光白润色如玉。
21
附棠棣。《尔雅》曰:休、无实李,痤、接虑李,剥、赤李。《荆州记》曰:房陵南郡有名李。《风土记》曰:南郡细李,四月先熟。《西京杂记》曰:有朱李,黄李,紫李,绿李,青李,绮李,青房李,车下李,颜回李,合枝李,羌李,燕李,猴李。武帝修上林苑,群臣献木李,实大而美。麦李,麦秀时熟。实小,有沟,肥甜。一名痤,一名接虑。南居李,解核如杏,可入药。季春李,冬花春实。御黄李,形大而味厚,核小而甘香。均亭李,紫而肥大,味甘如蜜。擘李,熟则自裂。餻李,一名离李,肥粘如餻。中植李,麦前熟。赵李,无核,一名休。御李,大如樱桃,红黄色,先诸李熟。赤驳李,其实赤。冬李,十月十一月熟。离核李,似柰,有劈裂。经李,一名老李,树数年即枯。杏李,味小酸,似杏。缥青李,出房陵。建黄李,出河沂。又有黄扁李,夏李,青皮李,赤陵李,马肝李,牛心李,紫粉李,小青李,水李,扁缝李,金李,鼠精李,晚李,赤李之类。今建宁者甚甘,李乾皆出焉。李时珍曰:李名嘉庆子,出东都嘉庆坊:今人呼乾李为嘉庆子,称谓既熟,不复知其所自矣。梵书,名李曰「居陵迦」。琳国玉华李,五千岁一熟。员丘红李。锺山李,大如瓶,食之生奇光。天台水晶李。
22
《便民图纂》曰:取根上发起小条,移栽别地。待长,又移栽成行。栽宜稀。不宜肥,地肥则无实。宜腊月移栽。玄扈先生曰:李接桃梅,易活,且耐久,亦耐粪。
23
《齐民要术》曰:树下欲锄去草秽,而不用耕垦。耕则肥而无衍实;树下犁拨即死。桃李大率方两步一根。大穊连阴,则子细而味不佳。《管子》曰:「三沃之土,其木宜梅李。」《韩诗外传》云:简王曰:「春树桃李,夏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种蒺藜,夏不得其实,秋得刺焉。」《家政法》曰:二月徙梅李也。
24
李性耐久,树得三十年老,虽枯枝子亦不细。嫁李法:正月一日,或十五日,以砖著李树歧中。令实繁。又:腊月中,以扙微打歧间,正月时日,复打之,亦足子也。又:以煮醴酪火忝,著树枝间亦良。树寒实多者,故多束之,以取火焉。
25
李时珍曰:用盐曝、糖藏、蜜煎为果。惟曝乾白李有益。其法,用夏李色黄便摘取,于盐中挼之。盐入汁出,然后合盐晒令萎,手捻之,令褊。复晒,更捻极褊,乃止。曝乾,饮酒时,以汤洗之,漉著蜜中,可酒矣。
26
附:棠棣,如李而小,子如樱桃,熟食美。北方呼之林思,又名郁李。
27
《尔雅》曰:梅、楠;时,英梅。郭璞注曰:梅似杏实醋;英子,雀梅。《广志》曰:蜀名梅为草,大如雁子。绿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绛紫色,惟此纯绿,枝梗亦青。实大,五月熟,特为清高。重叶梅,花叶数层,如小白莲;结实多双。消梅,实圆,松脆,多液、无滓,落地必碎。惟可生啖,不入煎造。玉蝶梅,花甚可爱。冠城梅,实甚大,五月熟。时梅,实大,五、六月熟。早梅,四月熟。冬梅,实小,十月可用,不能熟。千叶红梅,出湘闽,有福州红,潭州红,邵武红。鹤顶梅,实大而红。鸳鸯梅,花轻盈,叶数层。凡双果,必并蒂。惟此,一蒂而结双梅。双头红梅,叶重。或结并蒂,小实,不堪啖。杏梅,色淡红,实扁而斑,味似杏。冰梅实吐自叶罅,不花,色如冰玉,无核,含之自融如冰。墨梅,花黑如墨。或云:以苦楝树接者。又有千叶黄腊梅,侯梅,朱梅,紫梅,同心梅,紫蒂梅,丽枝梅,胭脂梅,百叶梅,湘梅。梅先众木而花。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接本叶皆如杏。实赤于杏而酸,亦生啖。}
28
《便民图纂》曰:春间,取核埋粪地。待长三二尺许,移栽。其树接桃则实脆。若移大树,则去其枝梢,大其根盘,沃以沟泥,无不活者。
29
接法:春分后用桃杏体,杏更耐久。《梅谱》云:江梅、野生者,不经栽接,花小而香,子小而硬。《齐民要术》曰:栽种与桃李同。
30
梅实采半黄者,笼盛于突上,熏乾者乌梅。浓烧穰,以汤沃之取汁,以梅投之,使泽,乃出蒸之,则不蠹。乌梅入药,不任调食。青者,以盐渍之,日晒夜渍,十昼夜,为白梅。亦可蜜煎糖藏,以充果飣。白梅,调鼎和齑,所在多任。熟者,笮汁晒,收为梅酱。夏月可调水饮。陆玑《诗疏》云:其实酢,曝乾为脯,入羹臛齑中,又可含以香口。
31
《食经》曰:蜀中取梅极大者,剥皮阴乾,勿令得风。经二宿,去盐汁,内蜜中。月许,更易蜜。经年如新。一糖脆取青梅。每百个,以刀划成路,将熟冷醋浸一宿。取出,控乾。别用熟醋调沙糖一斤半,浸没。入新瓶内,以箬紥口,仍覆碗,藏地深一二尺,用泥土盖过。白露节,取出换糖浸。
32
《释名》曰:甜梅。《广志》曰:有黄杏,有李杏。《西京杂记》曰:文杏,材有文彩。济南金杏,大如梨,黄如橘,熟最早,味最胜。一名汉帝杏。荥阳白杏,熟时色白,或微黄,味甘淡而不酢。沙杏,甘而多汁,世称水杏。梅杏,黄而带酢。邺中柰杏,青而带黄。金刚拳,赤大而扁,肉厚,味佳。一名肉杏。木杏,形扁色青黄,味酢,不堪食。山杏,不堪食;可收仁用。玄紫杏,蓬莱杏,赤杏。《齐民要术》曰:梅,花早而白;杏,花晚而红。梅,实小而酸,核有齑文,杏,实大而甜,核无文采。世人或不能辨,言梅杏为一物,失之远矣。花六出者,必双仁,有毒。千叶者,不结实。叶似梅差大,色微红,圆而有尖。花二月开,未开色微红,开时色白微带红,至落则纯白矣。实如弹丸,有大如梨者。生酢、熟甜。
33
便民图纂》曰:熟杏和肉,埋核于粪土中。待长四尺许大,则移栽;不移,则实小而苦。凡薄地不生,生亦不茂,至春生后,即换地移栽,不移,则实小而味苦。若种下,一年不可种,种则肥而不实矣。
34
《四时类要》曰:既移,不得更于粪地,必致少实而味苦。移须含土,三步一树,穊即味甘。服食之家,尤宜种之。树大,花多实。根最浅,以长石压根,则花盛子牢。
35
种杏宜近人家。树大、戒移栽;移则不茂。正月树下地,通阳气;二月除树下草;三月离树五步作畦,以通水。旱则浇灌,遇有霜雪,则烧烟树下,以护花苞。
36
桃树接杏,结果红而且大,又耐久不枯。《释名》曰:杏、梅皆可以为油。
37
生杏,可晒脯作乾果食之。杏熟时,榨浓汁,涂盘中,晒乾,以手摩刮收之,可和水调麨食。
38
《齐民要术》曰:杏子仁可以为粥。多收买者,可以供纸墨之直也。
39
《嵩高山记》曰:牛山多杏。自中国丧乱,百姓饥饿,皆资此为命,人人充饱。
40
《神仙传》曰: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重病得愈,使种杏五株,轻病一株。数年中,杏有十数万株。杏熟,于林中所在作仓。宣语:买杏者,不须求报,但自取之。其一器谷,便得一器杏。奉悉以前所得谷,赈救贫乏。
41
《尔雅》曰:山樆。郭璞注曰:即今梨樆,一名快果,一名果宗,一名蜜父,一名玉乳。《广志》曰:洛阳北邙、张公夏梨,海内惟有一树。常山、真定、山阳、钜野、梁国睢阳,齐国临灾、钜鹿并出梨。上党楟梨小而加甘。广都梨,又云钜鹿槀梨,重六斤,数人分食之。新丰箭谷梨。弘农、京兆及扶风郡界诸谷中,梨多供御。阳城秋梨,夏梨。《三秦记》曰:汉武东园,一名御宿。有大梨如斗;落地即碎。取者,以布囊盛之。名曰含消梨。《荆州风土记》曰:江陵有石梨。永嘉青田村,民家,有一梨树,名曰官梨。树大一围五寸,常以贡献,名曰御梨,实落地,即融释。《西京杂记》曰:上林苑有青玉梨,金柯梨,缥蒂梨,紫条梨,紫梨,芳梨{实小,青梨实大,大容梨,细叶梨。瀚海梨,出瀚海地,耐寒不枯。《本草图经》曰:乳梨,又名雪梨,出宣州,皮厚而肉实。鹅梨,出近京州郡及北都,皮薄而浆多。味差短于乳梨,香则过之。其馀有水梨,消梨,紫煤梨,赤梨,甘棠梨,御儿梨之类。又有桑梨,惟堪煮食;今北地有。香水梨,最为上品。太上之药玄光梨。涂山有梨,大如斗,紫色。}
42
《齐民要术》曰:种者梨熟时,全埋之。经年,至春地释,分栽之。多著熟粪及水。至冬叶落,附地刈杀之;以炭火烧头。二年即结子。若穞生及种而不栽者,著子迟。每梨有十许,惟二子生梨,馀皆生杜。插者弥疾。插法,用棠、杜:棠梨大而细理;杜,次之;桑梨大恶。枣石榴上插得者、为上梨,虽治十,收得一二也。杜,如臂已上,皆任插。当先种杜;经年后插之。至冬俱下亦得;然俱下者,杜死则不生也。杜树,大者插五枝;小者,或二,梨叶微动为上时,扈先生曰:凡贴法,皆于叶微动时,无不活者。将欲开莩为下时。先作麻纫,缠十许匝。一锯截杜,令去地五六寸。斜攕竹,刺皮木之际,令深一寸许。折取其美梨枝,阳中者阴中枝,则实少长五六寸,亦斜攕之令过心;大小长短,与签等。以刀罃刂梨枝斜攕之际,剥去黑皮。勿令伤青皮!青皮伤,即死。拔去竹签,即插梨,令至罃刂处。木还向木,皮还近皮。插讫,以绵幕杜头;封熟泥于土,以土培覆之。勿令坚固。百不失一。梨枝甚脆,培土时,宜慎之。勿使掌拨护,拨护则拆。
43
其十字破杜者,十不收一。所以然者,木裂、皮开、虚燥故也。梨既生,杜旁有叶出辄去之。不去势分,梨长必迟。玄扈先生曰:凡树皆然。凡插梨,园中者用旁枝,庭前者中心。旁枝叶下上易收,中心上耸不妨。用根蒂小枝,树形可喜,五年方结子。鸠脚老枝,三年即结子,而树鬼。《吴氏本草》曰:「金创乳妇,不可食梨,多食即损人,非补益之物。产妇蓐中,及疾病未愈,食梨多者,无不致病。咳逆气上者,尤宜慎之。」
44
《便民图纂》曰:梨,春间下种,待长三尺许,移栽。或将根上发起小科栽之,亦可。俟干如酒锺大,于来春发芽时,取别树生梨嫩条,如指大者,截作七八寸长名曰梨贴,将原干削开,两边插入梨贴,以稻草紧缚,不可动。月馀,自发芽长大,就生梨。梨生,用箬包裹,恐象鼻虫伤损。在洞庭山用此法。或用身接、根接尤妙,春分可插。
45
栽梨:春分前十日,取旺梨笋如拐样,截其两头,火烧,铁器烙定津脉,卧栽于地。即活。
46
《齐民要术》曰:凡远道取梨者,下根即烧三四寸,可行数百里,犹生。
47
藏梨法:初霜后,即收。霜多,即不得经夏也。于屋下掘作深阴坑,底无令润湿。收梨置中,不须覆盖,便得经夏。摘时,必令好接;勿令损伤。《物类相感志》云:梨与萝卜相间收藏,或削梨蒂,种于萝卜上藏之,皆可经年不烂。今北人每于树上包裹,过冬乃摘,亦妙。
48
凡醋梨,易水熟煮,则甘美而不损人也。
49
太史公曰:淮北荥河南济之间千株梨,其人与千户侯等。好梨多产于北土,南方惟宣城者为胜。
50
魏文帝曰:真定郡梨,大如拳,甘若蜜,脆若菱。可以解烦热。参之《神农经》中,疗病之功,亦为不少。西路产梨处,用刀去皮,切作瓣子,以火焙乾,谓之梨花,尝充贡献,实为佳果。上可贡于岁贡,下可奉于盘珍,张敷称百果之宗,岂不信乎?
51
附榛《尔雅》曰:栎,其实梂。郭璞注曰:「有梂汇自裹。」《广志》曰:关中大栗,如鸡子大。蔡伯喈曰:有胡栗。《魏志》云:有东夷,韩国山大栗,状如梨。《三秦记》曰:汉武帝栗园有栗,十五颗一升。王逸曰:朔滨之栗。《西京杂记》曰:榛栗、瑰栗、峄阳都尉栗、{都尉曹龙所献其大如拳。栗之大者为板栗;中心扁子为栗楔。稍小者,为山栗。山栗之圆而末尖者,为锥栗。圆小如橡子者,为莘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所谓栭栗也,一名栵栗,可炒食之。刘恂《岭表录》云:广中无栗,惟靳州山中有石栗。一年方熟,圆如弹子,皮厚而味如胡桃。《衍义》云:湖北一种栗,顶圆末尖,谓之旋栗,或云即榛栗也。奥栗,子圆而细,惟江湖有之,或云即莘也。陆玑疏曰:栗,五方皆有;周、秦、吴、扬特饶。渔阳及范阳生者,甜美味长。梵书名笃迦。《本草图经》云:兖州、宣州者,最胜;治腰脚之疾。燕山栗,小而味最甘。树高二三丈,苞生多刺如猬毛。四月开花,青黄色,长条似胡桃花。实有房汇。大者若拳,中子三四;小者若桃李,中子惟一二。}
52
《便民图纂》曰:栗,腊月或春初,将种埋湿土中。待长六尺馀移栽。二三月间,取别树生子大者,接之。
53
《齐民要术》曰:栗,种而不栽。栽者虽生寻死矣。要初熟出壳,即裹埋著湿土中。埋必须深,勿令冻彻。若路远者以韦囊盛之。见风日,则不复生矣。至春三月,悉芽生,出而种之。既生,数年不用掌近。凡新栽之树,皆不用掌近;栗性尤甚也。三年内,每到十月,常须草裹,至二月乃解。不裹则还死。《大戴礼·夏小正》曰:八月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之。玄扈先生曰:凡裹树,俱须三月解之。
54
种树书》曰:栗,时要得披残;明年其枝叶益茂。九月霜降乃熟。其苞自裂,而子坠者,乃可久藏;苞未裂者,易腐也。其花作条,大如箸头,长四五寸,可以点灯。玄扈先生云:古赋云:「榛栗罅发」。栗熟,自开壳落子。
55
寇宗奭曰:栗,欲乾收,莫如曝之;欲湿收,莫如润沙藏之。至夏初,尚如新也。藏乾栗法:取稻灰淋取汁渍栗。日出晒,令栗肉焦燥,不畏虫。得至后年春夏。藏生栗法:著器中,细沙可煨,以盆覆之。至后年二月,皆生芽,而不虫者也。
56
太史公曰:「秦饥,应侯请发五苑之枣栗。」由是观之,《本草》所谓「栗厚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殆非虚语。
57
附榛:《周官》曰:似栗而小。《说文》榛似梓,实如小栗。《卫诗》曰:山有蓁。陆玑《诗疏》云:榛有两种:一种大小枝叶皮树皆如栗而子小,形如橡子,味亦如栗,枝茎可以为烛。《诗》所谓「树之榛栗」者也。一种,高丈馀,枝叶如木蓼,子作胡桃味;辽代上党甚多。久留亦易油坏。
58
栽种,与栗同。其枝茎,生樵爇烛,明而无烟。
59
太史公曰:「燕、秦千树栗,其人与千户侯等。」栗之利,诚不减于枣矣。《本草》言「辽东榛子,军行食乏当粮」;榛之功,亦可亚于栗也。
60
《广志》曰:橏、掩、蓲、柰也。与林檎一类而二种。白者为素柰;赤者为丹柰,又名朱柰,青者为绿柰。张掖有白柰,酒泉有赤柰。魏明帝时,诸王朝京,赐东城柰一区。陈思王谢曰:「柰以夏熟,今则冬生。物非时为珍,恩以绝口为厚。」诏曰:「此柰从凉州来。」《晋官閤簿》曰:秋有白柰。《西京杂记》曰:紫柰,别有素柰,朱柰。凉州有冬柰,色微碧,大如兔头。上林苑紫柰,大如升,核紫,花青,汁如漆,著衣难浣。名脂衣柰。树与叶,皆似林檎而实稍大,味酸带涩。梵言谓之频婆。
61
《齐民要术》曰:不种,但栽之。种之虽生,而味不佳。取栽如压桑法。玄扈先生曰:此果最多虫,宜勤勤修治。栽之如桃李法。亦可接林檎。
62
《便民图纂》曰:花红,将根上发起小条,腊月移栽。其接法,与梨同。摘实后,有蛀处,与修治橘树同。三月开花结子,若八月复开花结子,名曰林檎。
63
西方多柰,家以为脯,数十百斛,以为蓄积;如藏枣栗法,谓之频婆粮。
64
柰麨:其法:拾烂柰,内瓮,盆合,勿令风入。六七日许,当大烂。以酒淹,痛拌之,令如粥状。下水,更拌,以罗漉去受子。良久澄清,泻去汁;更下水,复拌如初。看无臭气乃上。泻去汁,置布于上,以灰饮汁,如作米粉法。汁尽刀剔大如梳掌,于日中曝乾。研作末,便甜酸得所,芳香非常也。
65
柰油:其法:以柰捣汁,涂缯上,曝燥,取下。色如油。
66
李时珍曰:今关西人以赤柰取汁,涂器中曝乾,名果单。味甘酸,可以馈远。又曰:柰有冬月再实者。陶隐居云:江东有之,而北国最丰,皆作脯。
67
林檎一名来禽,一名文林郎果,一名蜜果。此果味甘,能来众禽于林;故有林禽、来禽之名。唐高宗时,纪王李谨得五色林檎似朱柰,以贡。帝大悦,赐谨为文林郎。人因呼林檎为「文林郎果」。又云:其树从河中浮来,有文林郎拾得种之,因以为名。《本草图经》曰:木似柰;实比柰差圆。亦有甘酢二种:甘者,早熟而味脆美;酢者,差晚,须熟烂堪啖。陈士良云:大长者为柰,圆者为林檎,夏熟。小者,味涩为梣;又名楸子,秋熟。林檎树,二月开粉红花。六七月熟,又有金、红、水、蜜、黑五种。李时珍曰:其味酢者,即楸子也。
68
栽压法,与柰同。此果根不浮薉,栽故难求,是以须压也。又法:于树旁数尺许,掘坑,泄其根头,则生栽矣。凡树,栽者皆然。
69
《物类相感志》云:林檎树生毛虫,埋蚕蛾于下,或以洗鱼水浇之,即止。
70
林檎麨:林檎赤熟时,劈破,去子、心、蒂,日晒令乾。或磨或捣,下细绢筛;分鹿者更磨捣,以细尽为限。以方寸匕投于碗中,即成美浆。不去蒂,则大苦;合子,则不度夏;留心,则大酸。若乾瞰者,以林檎麨一升,和二麨二升,味正适调。
71
冷金丹:林檎百枚,蜂蜜浸十日,取出。别入蜂蜜五斤,细丹砂末二两,搅拌封泥。一月出之,阴乾。饭后酒时,食一二枚,甚妙。
72
附椑、君迁子。《说文》曰:柿、赤实果也。《广志》曰:小者如小杏。王逸曰:苑中牛柿。李亢曰:鸿柿若瓜。张衡曰:山柿。《本草》云:黄柿,出近京州郡;红柿,南北通有之;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皮薄,更甘珍。诸柿,食之皆善而益人。《衍义》曰:柿:有著盖柿,于蒂下,别生一重。有牛心柿,蒸饼柿,皆以形得名。华州有一等朱柿,比诸品最小,深红色。有一种墖柿。又有椑,生江淮南,似柿而青黑。潘岳《闲居赋》云:「梁侯乌椑之柿」是也。《酉阳杂俎》云:柿有七绝:一、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五、霜叶可爱,六、嘉实,七、落叶肥大。其树高大,四月开花,黄白色,八九月熟。
73
《荒政要览》曰:三月间,秧黑枣,备接柿树。上户秧五畦,中户秧三畦,下户秧二畦。凡坡陡地内,各密栽成行,柿成,做饼以佐民食。
74
《齐民要术》曰:柿有小者,栽之;无者,取枝于耎枣根上插之。耎、而兖反;红蓝枣,似柿。
75
《便民图纂》曰:冬间下种,待长,移栽肥地。接及三次,则全无核。接桃枝,则成金桃。玄扈先生曰:树无再接之理,况三次乎?
76
柿:柿熟时,取之。以灰汁燥再三,令汁绝,著器中,可食。烘柿:生柿置器中,自然红熟。涩味尽去,其甘如蜜。
77
醂柿:水一瓮,置柿其中,数日即熟;但性冷。亦有盐藏者,有毒。乌柿:火熏乾者。
78
柿糕:糯米一斗,洗净;乾柿五十,同捣成粉。如乾,煮枣泥和拌之,蒸食乃佳。
79
柿饼: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乾,纳瓮中。待生白霜,取出。一名白柿,又名柿花柿霜:即柿饼所出霜也,乃柿中精液。
80
玄扈先生曰:今三晋泽沁之间,多柿。细民乾之,以当粮也。中州齐鲁亦然。
81
附椑:一名漆,一名绿,一名青,一名乌,一名花,一名赤棠椑。椑乃之小而卑者,故名椑。他,至熟则黄赤;惟此,虽熟亦青黑色。捣碎浸汁,谓之柿漆,可以染罾、扇诸物。出宣歙荆襄闽广间。大如杏,惟堪生啖,不可为乾也,《闲居赋》所谓「梁侯乌椑之柿」是也。
82
君迁子一名耎枣{又作软枣,一名梬枣,一名牛奶柿,一名丁香,一名红蓝枣。生海南。树高丈馀,子中有汁如乳汁,甜美。《吴都赋》「平仲君迁」是也。其木类柿而叶长,实亦尤佳美。《救荒本草》以为羊矢枣,亦误矣。}
83
种软枣法:阴地种之,阳中则少实。足霜,色殷,然后乃收之。早收者涩,不任食之也。
84
安石榴《博物志》曰: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一名若榴,一名丹若,一名金罂,一名金庞,一名天浆。有富阳榴,实大如碗。海榴,来自海外,树仅二尺;栽盆中,结实亦大,直垂至盆。黄榴,色微黄带白,花大于常榴。结实甚多,最易传种。河阴榴,中间有三十八子。四季榴,四时开花,秋结实。实方绽旋,复开花。火石榴,其花如火。饼子榴,花大不实。番花榴,花大于饼子,出山东。移他省便不若。《邺中记》云: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盂碗;其味不酸。《抱朴子》曰:积石山有苦榴。《庐山记》曰:香炉峰头,有大盘石,可坐数百人。垂生石榴。二月中,作花,色如石榴而小,淡红敷,紫萼,炜烨可爱。《京口记》曰:龙刚县,有石榴。《西京杂记》曰:有甘石榴。《酉阳杂俎》云:南诏有榴,皮薄如纸。《农桑通诀》曰:出河阴者最佳,其树不甚高大,枝柯附干,自地便生。五月开花;有大红、粉红、黄、白四色。实有甜、酸、苦三种。果大如杯;皮赤,有黑斑;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
85
《齐民要术》曰:栽石榴法:三月初,取枝大如手大指者,斩令长一尺半。八九枝,共为一窠;烧下头二寸。不烧则漏失矣。掘圆坑,深一尺七寸,口经尺。竖枝于坑畔,环口布枝,令匀调也。置枯骨礓石于枝间,骨石此是树性所宜。下土筑之。一寸土,一重骨石,平坎止。其上令没枝头一寸许也。水浇,常令润泽。既生,又以骨石布其根下,则科圆、滋茂可爱。若孤根独立者,虽生亦不佳焉。十月中,以槁裹而缠之;不裹,则冻死也。二月初解放。若不能得多枝,取一长条,烧头,圆屈如牛拘而横埋之,亦得。然不及上法,根强早成。其拘中,亦安骨石。其劚根栽者,亦圆布之,安骨石于其中也。玄扈先生曰:石榴,须于春分前,剪去繁枝及树梢,则实大。
86
《便民图纂》曰:石榴,三月间,将嫩枝条插肥土中,用水频浇,则自生根。根边以石压之,则多生果。又须时常剪去繁枝,则力不分。玄扈先生曰:此果最宜多种,又宜痛剥。
87
性喜肥,浓粪浇之无忌。当午浇,花更茂盛。蚕沙壅之佳。
88
不结子者,以石块或枯骨安树叉间,或根下,则结子不落。所谓「榴得骸而叶茂」也。
89
《农桑通诀》曰:藏榴之法,取其实有棱角者,用熟汤微泡,置之新瓷瓶中,久而不损。若圆者,则不可留;留亦坏烂。榴房,比它果最为多子,北齐高延宗纳妃,妃母宋氏荐石榴,盖取其房中多子之义。北人以榴子作汁,加蜜为饮浆,以代杯茗,甘酸之味,亦可取焉。
90
道家书谓榴为三尸酒,言三尸虫得此果则醉也。
URN: ctp:ws414888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