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養真集下卷

《養真集下卷》[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養真集上卷終
2
3
凡人之氣前升後降,真人之氣後生前降。氣之有出有入謂之凡息,不出不入謂之真息。蓋凡息既停而真息自動,息之所以停者,非強閉之不出也,乃虛極靜篤,心愈定而氣愈微耳。其法:行住坐臥攝心歸靜,未來不想,既往不思,久之神與氣會,情與境忘,神凝氣結,只有一息腹中旋轉,不出不入,名曰「胎息」。
4
此息既生,牢守虛靜,練精化氣,通透三關,灌注三宮,是謂「真橐龠、真鼎爐、真火候」也。《翠虛篇》云:"昔遇真師傳口訣,只要凝神入氣穴"者,乃吾人胎元受氣之初,所稟父母精氣而成者,乃吾人各具之太極也。真人神依於息,深入於本穴之中,綿綿若存,無少間斷,故得「專氣致柔」之妙,而能觀其複也。
5
太上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人得天地之氣以生,呼吸者,橐鑰之機。真息者,呼吸之氣也。然此真息為受氣之蒂,生氣之原。呼吸升降,互相迭推,與陰陽相應,刻漏相准,故曰:"周天息數微微數,玉漏寒聲滴滴符。"
6
或問:"以真息為火,亦有說乎?"曰:"非以真息為火也。火,人神也,息,乃火之橐鑰也。蓋橐鑰綿綿不絕,即真人之息以踵也。"故曰:"謾守藥爐看火候,但安神息住天然。"
7
夫人之一身總是一氣之周流,氣通則快,氣塞則病,故手舞足蹈以養其氣血。此法不拘時候,得便就行,必要專心閉息,則神氣充滿而氣易流通。仍要怒目切齒,則嚴密武毅而邪念自無。行此數次,而後靜坐,最能除妄消病。此一段功夫大有益處,不可忽諸。
8
白鬢老人曰:仙家秘而不傳者只一命功。所謂命者何?氣是也。此篇既指出"不出不入謂之真息,"又說出"凡息既停,而真息自動。"蓋凡息者,人生的一聲,口鼻通氣。所謂後天之氣也。後天之氣既通,必得乳食之養,少加蒙蓋則死矣。先天之炁則不然,一任母腹之十月,胞衣之包裹,終不能死,其何故也?既此篇所謂腹中旋轉不出不入是也。修煉之人,攝情歸性,日久功深,返本還元如嬰兒在母腹中一般。世之所死者,不過口鼻無氣耳。今活時,口鼻已經無氣,又死個什麼?世之不信仙道者,皆因未明其理,未見其人耳。
9
10
真人練精化氣,凡人氣化為精。古人比之為『汞』,謂其最易走失也,喻之以『龍』謂其最難降服也。學道者固守而不失焉,名曰:「築基」。神與炁精常欲去,人但留得住,使之不去,可以長生。魏伯陽曰:"凡說抽鉛填汞,實是還精補腦。"
11
或問:"學道之人多患夢遺,練睡固難,服藥不效,如之何則可?"曰:"轉牽白牛,則不走矣!"
12
又問:"人言玄牝立則真精固,玄牝如何立?"曰:"谷神不死則立矣!"問:"谷神如何不死?"曰:"無欲靜極,則不死矣。"
13
嘗入元帝廟,見龜蛇盤糾。夫玄帝,天神也,而居北辰,人神獨無所居乎?維天之所在,紫微居其所而不動,天之極立焉,造化所由生也;維人之所在,黃庭立其所而不遷,人之極立焉,性命之所由固也。故善養者將神火精水凝在一處,猶如龜蛇盤繞混成一塊,再不間離,久之靜極生動,真火熏蒸,金精吐艷,沖關透頂,灌注上下,此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也。
14
白鬢老人曰:無欲靜極則穀神不死,穀神不死則玄牝立矣。玄牝立則真精固,真精固則永無走失之患。可見夢遺之病,皆從色心未退而起。人真能堪破色魔,一心清淨,則龍不難降,汞不妄走矣。若功夫未到之人,偶有遺失之病,須用牽轉白牛之法,其法不拘布帛,做一小兜,將外腎兜起,栓在腰後褲帶之上,此病自免無須服藥也。
15
16
道是個無言底聖人;聖人是個有言底道。雖曰有言,不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非強其所難知難能也。古之教人者,便是教以聖人之道。《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是訓蒙時即以學聖望之,而學者可不以學聖自勉乎?
17
慨自孔子之道不著,而佛老之教興,自佛老之教亂傳,而邪說之風起。老子曰:"修己之身,其德乃真。"舍身而言修者,假也!今之求仙佛者,往往絕人逃世以求之,彼以為有身家、有妻子、有人事皆能累人,故不能成仙成佛也,必絕人逃世以為之。殊不知仙佛之道不離身心,果能正心修身,有身家可居,有妻子可樂,有人事可以磨練,故在家亦可以成聖成賢、成仙成佛,何必棄其所甚便者,而必為其所不便者乎?
18
白鬢老人曰:說出家可以成仙成佛者,人或信之。說在家可以成仙成佛者,人不信。其何故也?皆因未真明其道,未真窮其理耳。獨不思仙佛必得出家方成,難道聖人亦必得出家方成乎?何世人著相之甚也!
19
20
學也者,適道之路也。聖經賢傳其路引乎?後是邪教大作,其言與行果合於聖經賢傳乎?但有不合焉,即為魔說。學道者只要收得身心牢固,舍身心而別處用功,便非正道。學道不是說過便罷,亦不是知道便了,必要實實的向自己心中,將一切物欲打掃得幹乾淨淨,自然合道。
21
學道之志,貧當益堅,老當益壯。或為客氣所使,外物所奪,其咎不在氣與物也,皆是志不立之病。只可責志,反複尋思,必見病痛處,決裂底斷了,譬如抽骨換髓,滌腸洗胃,另換了一個人,破死底做上一番,何事不成?
22
聖人之心與人同耳,何獨常清常靜耶?此無它,只是見得真、養得定。惟性見得真,一切幻境不能迷亂;養得定,一切好物不能搖奪耳聞目見。譬如飲食日日要用,日日又要化而去之,若化去不盡,停滯在腹中,久而成病。
23
白鬢老人曰:世間學者如牛毛,大約非名即利,名利之外如此好學,如此用功者,幾人?故呂祖云:"天涯間說人尋我,走遍天涯不見人。"誠哉是言也!
24
25
學莫先於致知,致知在格物,必學了思,思了學,至於豁然貫通,則知至矣。知至則意誠心正,可次第而得知矣。學者識見有限,天下義理無窮,故有所知,必有所未知。及知其所未知,更有所未知,故詩人有如切如磋之喻。
26
人非無知也,而真知為難,人之於珠玉也皆欲以手執之,以懷藏之。何哉?蓋真知其為寶也,學道者如是真知,不患其不力矣。人之於砒刀也,皆不敢以舌嘗之,以身當之。何哉?蓋真知其能傷人也。去惡者如是真知,不患其不淨矣。
27
人心本明,只為物欲所蔽便昏了。若知是物欲所蔽,便是明處,緊緊著力主定,今日去些,明日去些,忽生忽滅,汝知之乎?知而能照則可不生不滅,至於不生不滅,則心定而性盡矣。汝今之一氣,一出一入,汝知之乎?知而能依則可以不出不入,至於不出不入則氣全而命立矣。
28
白鬢老人曰:今日論知、行,多云知易而行難,殊不悟所知者皆聖賢之枝葉、皮膚耳!真精髓、真命脈,曷嘗容易知哉!人若真知,必肯真行,其不肯真行者,仍是假知。
29
30
知、行,原是合一之功。常常保得知在,便是能行,若一刻不行,便是一刻昏了。君子以身體道,凡身之所在即道之所在。是故行有行功,立有立功,坐有坐功,睡有睡功,隨在無念,隨在是功。凡有行不來底,只是知不真,知理果真,自然樂於循理,故曰:"學不厭者知也。"若見理未真而勉強果行者,意氣能有幾何?至於意盡氣弛,自當行不去了。
31
時當晚夕,此君子晏息之時也,隨當收斂神室,抱一弗離,故無世情纏繞,亦無玄妙道理,乍同死人,始可謂大休歇。至於夢寢無顛倒,而後見主敬之功。迨至來朝,此君子日新之時,也隨當蚤起,日求其所未至。有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志,積日成月,積月成歲,不論三年五載,而學不至於聖人者,未知有也。瞬存息養,功無間斷於俄頃,日就月將,學有緝熙於光明。
32
或問:"天理如何全?"曰:"必得時時存養。"又問:"人欲如何淨?"曰:"只是日日消磨。"人皆有良知良能,然良知貴致,良能貴充,致而充之,在於勤學好問而已矣。
33
吾人真性靈而最神,念動即飛,不見其形。若欲留之,須察其宗。機常在目,宅安於心,心常清靜,神水歸根,久生至寶,漸漸充盈,周流上下,遍體生春,練己純熟,對境忘情,採取靈藥,用陽制陰,養成聖胎,號曰"真人"。
34
白鬢老人曰:常常保得住,知便是行。此一語非透重關者,不能道破,至論晏息日新,瞬存息養,日就月將,天理必時時存養,人欲當日日消磨,尤為十二時中忘不得之注腳。
35
36
聖賢言語都是實事,依而行之,可以修己,可以治人。凡看書必要要看通徹,體認在自己身上,纔有得力處。大學下手功夫,全在「格物致知」。看佛經一藏不如玩《心經》一卷;玩《心經》一卷不如解「觀自在」三字。《道德經》五千言,其要全再"虛心實腹"四字。
37
凡人之患,在好言人之是非;學道之患,在好執己是。予嘗自警曰:"先年所學多知多能,近日所作,或詩或文,檢點起來都是心病,今急要去。默而搜尋,天下治亂付諸罔聞,人間是非置之不論,憨憨傻傻,兀兀騰騰,萬物無有,三際皆空,塵緣斷盡,神氣歸根,大道已了,何必尋人?言言實踐,句句相應,來日有限,切莫因循。言行相顧,聖人稱其君子;予能言而行不逮,聖人譏其為朽木、為糞土。"
38
或曰:"子,儒者每引佛語,何也?"曰:"今之儒者名利熏心,專格虛文以干祿位,偶有厭世離塵者出乎其間,不思明德新民是何物?知止能得是何事?往往悖儒而求仙佛,不知吾儒之所謂聖,即玄釋之所謂仙佛也。予若以佛老之語為異而不言,彼必以予未知伊之妙,彼且爭立門戶各建旗鼓,紛紛紜紜未有已時也。"
39
白鬢老人曰:每見世人觀書如市中馳馬,大段落尚不能分明,而何敢叩其精細乎?何敢望其領悟乎?古人云:"書讀千遍,其意方見。籲!一味匆忙,雖涉獵五車何益?
40
省察
41
省察者,省察我之心。一日十二時,幾個時在內,幾個時在外?如是之人自有得力處。
42
昔有陳烈自察其心,用黑白二色豆以記之,起一善念取一白豆置於盤中,起一惡念,取一黑豆置於盤中。初則黑豆多,繼則黑白相半,久則白豆多於黑豆,又久則純是白豆無一黑豆,又久則白豆亦無。如此拙法,亦有可取者也。
43
省察即是覺照,克治即是改過,存養即是主敬。大道雖無修無証,塵情要日消日磨。人只一個心,要在內者是誰底心?忽然走在外邊又是誰底心?察得分明,而後可以進修。
44
省察要細心,克治要果決,存養要寬裕:此三樣功夫日日要用,至於無功可用則成矣!或謂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在上智,容或有之,不敢謂人皆可能也。
45
白鬢老人曰:此三樣功夫,即聖門口訣,有志希賢希聖者,勿忽!
46
47
本性靈光無有生滅,亦無增減,雖錮蔽日久,靈光一耀,可以滅千惡而生萬善。但保得靈光常在,與聖人何殊?或問:"如何保得靈光常在?"曰:"必也敬乎!惟敬則保得靈光常在。"
48
戒慎恐懼固是敬,兢兢業業亦是敬。敬則不生妄想,不隨昏住。允矣存心之要,修己之法乎。自古聖人以此傳心,今夫人正衣冠,淨思慮,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主一則自無邪僻矣。
49
心者,身之主也。敬者,心之至也。今夫入廟而生敬者,為有神像在上耳,卻不思自己身中有個真真底鬼神在裏面,慢不知敬,獨何歟?程明道曰:"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50
程伊川曰:"周先生說一者無欲也。尋常人如何便是無欲?只在敬字上步步捱去執持得定,只如此下手用功,時時惺惺,莫令昏昧,一二日便可見效。"
51
規矩,方圓之至也;准繩,平直之至也;人而左規矩、右準繩,人之至也。規矩准繩者禮也,禮以敬為本。國無禮則盜賊起而喪其國;身無禮則情欲勝而喪其身。
52
白鬢老人曰:朱子解敬字,謂主一,毋適褚事能主一,則心專而神住,游思妄念,自不能起。道家謂之抱元守一,禪家謂之不二法門。
53
克治
54
聖人有言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夫損者,損過以就中也,損末以還本也。損人欲而還天理也。
55
凡去私欲必先克己,克己如克敵,必先知敵之所在而後可以進兵,直搗其穴而焚其巢,使無遺類,才得太平。
56
自治宜嚴,如農夫之去草,必先去其根而後無複生之患;省察如縛賊一時不可放松,克治如殺賊必須一刀兩段。攻人欲者必如此而後成功。
57
克治者去其所本無也,須知本來自無,非克治而後無也。存養者保其所本有者,須知本來固有,非存養而始有也。
58
白鬢老人曰:初進步入必得如此克治,如此加工,方是真學道底人,將來可望其成,否則悠悠忽忽,朝勤暮惰,雖到老來,亦是途中漢耳。
59
60
《易》曰:"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人心之所不能靜者,皆欲牽之也。夫人一身皆動,惟背不動。一身皆有欲,惟背無欲。故文王教人當「止心於背,」不獲其身者,忘我也。忘我則生欲之根絕矣,是靜而止也;不見其人者,是忘人也,忘人則可欲之事泯矣,是動而止也。試思民止邦囗,鳥止邱隅,夫物各有當止之所也。而況於人心乎?程子曰:"人心必有止,無止則隨物是聽,何所往而不妄也。止有二義:一是安住於此而不遷也;一是斷絕乎是而不複也,二義相須,入道之方也。
61
白鬢老人曰:不獲其身,是無我。不見其人,是無人。可以見文王當日已有無我、無人之指趣,豈必待佛入中國而後有無我、無人之論哉?
62
63
夫人起得身來,終日營營,絕不知此心去向,或有知存者,又多用強制,強制則反傷其心。《陰符經》云:"火生於木,禍發必克。"者此也。人心至活而神,當平其性,順其機以養之,不令一毫放逸,一毫勉強,一毫間斷,始可謂之養心之法矣!孔子所謂「止於至善」,老子之「似或存」,釋之「觀自在」。
64
蓋人之神在心,而心之機在目。目用在內而心即隨之在內,故目觀自在。觀者,反觀也;自在者,心自在也。人若反觀久之,不但心在而心竟定矣!神氣一定,恍若初醒,真如天地交泰,其妙有不可盡言者。《心經》曰:"吾從無量劫來,觀心得道。"
65
今夫日落室內,此暗不知從何而來,及點起燈時,此暗不知何處去了。要知燈無逐暗之理,暗無畏燈之情,此有彼無,毫不費力。燈明可以喻「覺照」,暗可以喻「無明」。
66
應觀過去諸法恍惚如夢,現在諸法迅速如電,未來諸法黑暗如漆。又觀世間一切有為之法須臾變壞,歷劫以來受過無限苦惱,宜速遠離。行住坐臥皆應止觀雙行。止是「寂靜」,觀是「惺惺」。
67
或曰:"如何是明心?"曰:"虛心是明心,四相俱無,萬法皆空。""如何是見性?"曰:"率性是見性,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68
白鬢老人曰:孟子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易》曰:"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可見人之一心易放難收,學問吃緊處在此,功夫下手處亦在此。若能刻刻回光返照,小則見性明心,大則成佛作祖,了心經謂觀心得道,並非虛語。
69
存養
70
「存養」二字原不相離。若不能存,養個什麼?存其心便是養性。未發要存養,已發要省察,私意要克治,克治畢又要存養,三者遞相為用,一刻不可間斷。
71
存心非是用力把持,只要清心寡欲便是存心。須知此心覺即來,不覺即去。必如之何而後能常覺,常不去乎?只在熟之而已。嘗見養山禽,非家中物也,只為養的熟了,放之亦不肯去。況心是我心中故物,養之果熟,豈尚有肯去之理乎?
72
朱子曰:"涵養本原之功,誠易間斷。然才覺斷,便是接續處,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積累將去,久之自然接續,打成一片耳。"
73
精氣神得其所養而長者生,失其所養而消者死。試察一日之間,得其所養而長者幾何?失其所養而消者幾何?則生死可以自知,而無用卜為度也。學道之功要一日密似一日,一時密似一時,久之自熟與道合一矣!
74
白鬢老人曰:人能反觀則神氣全歸於內矣。神氣既歸於內焉有不卻病延年之理乎?邱祖語錄中,諄諄以此引人入道,其如不遵不信何?存養功夫難得熟,熟則打成一片,在儒謂之即心即理,在釋謂之即心即佛,在仙謂之與道合真。世之半途而廢者,總為心生,心生功有間斷,西游記到九十七八回才敢說猿熟馬馴,籲!熟豈易言乎?
75
76
夫人自有生以來至於今日,皆以情欲用事,習染已深,一旦求得清淨,事非容易,故必以持戒為先。
77
持戒者須淨修三業,三業為何?身、口、意是也。不殺、不盜、不淫是淨修身業;無妄語、無綺語、無兩舌、無惡口是淨修口業;除貪、除瞋、除邪念是淨修意業。
78
聽言動如顏子之四勿,是持戒之至也;克伐怨欲如原憲之不行,是持戒之粗也。子謂:"君子有三戒。"蓋謂君子常存戒慎之心,一生不為血氣所使也。
79
又曰:"君子有九思。"蓋謂君子之心常惺惺,不用持戒而自無不戒也,《楞嚴經》曰:"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80
白鬢老人曰:淨修三業,是禪門之戒,四勿九思,是儒門之戒,初學之人不得不刻刻尊行,到家之人不得不椿椿掃卻。
81
82
定性書曰:"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與其是內而非外,不若內外之兩忘也。兩忘則澄然無事矣,無事則定,尚何應物之為累哉?心本欲定,不能定者,念實累之矣!若止念存心,無所以亂此心者而心自定矣。
83
雲門曰:"初禪念住,二禪息住,三禪脈住,四禪滅盡,入乎大定。"須知定中之道有三焉:一曰天生定,謂本性寂然原自不動;二曰修成定,謂涵養純粹,自性澄澈;三曰宇泰定,謂虛心順理,行所無事。
84
莊子曰:"宇泰定者發乎天光。"古之得道者以恬淡養智,智生而無以知為也,將睡猶未睡,世事無所知,身心寂不動,便是三昧時,在因謂之「止觀」,在果謂之「定慧」。
85
白鬢老人曰:兩忘即顏子之坐忘也,能到兩忘,何愁不定?
86
87
語》曰:"人心如水。澄清之可照須眉,但一橈之天地易位。"須知慧中之道有三:一曰人空慧,謂了悟無生、無我、無人;二曰法空慧,謂了褚陰諸法,緣假非實;三曰空空慧,謂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88
初修定者忽發神通,或知宿命過去之事,或知異日未來之事,或得他心智,辯才無礙。此無他,我儒所謂「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者,此也。
89
學道至此,多有貪著世間名利恭敬,俱屬有漏,神氣因不能固,多致尸解,須急棄之,有漏之法虛妄故也。《道德經》云:"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90
白鬢老人曰:水澄可鑒須眉,心澄可了生死,澄到無我無人處,便是生死不相關之地。鬼神窺不破之機,故曰:"極樂世界"
91
92
一部中庸,皆言「誠」也。擇善固執,求誠之事也;參、贊、位、育,至誠之功也。至誠之謂聖,天道也;存誠之謂賢,人道也。法天始能成人,盡人可以合天,故曰:及其成功一也。
93
天之道惟誠,故能生萬物;帝王之道惟誠,故能化萬民;聖賢之道惟誠,可以備萬善。慎獨致曲,是日用間求誠最緊要的功夫。至誠可以動天地而格鬼神。
94
盈天地間,無處不見鬼神。人雖不見鬼神,未嘗不見天地。夫鬼神者天地之靈,天地者鬼神之跡。君子畏天命即所以畏鬼神也。世之人敢為不善者,只畏人知,不畏天知。畏人知者偽也,小人也。畏天知者誠也,君子也。
95
白鬢老人曰:儒家去盡虛偽,則為至誠,至誠者,聖人也。道家煉盡陰私,則為純陽,純陽者,真人也。殊不知誠即真也。真即誠也。昔人云:"天下無二道,至人無兩心,"誠哉是言!
96
97
孝也者,百行之本,萬善之源也。立身行道終身之孝也,服勞奉養一時之孝也。
98
古語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一舉足、一開口、一動念不敢忘父母,無辱身喪心羞親之失,可謂孝矣!"我嘗曰:天地全而生之,人全而歸之,一舉足、一開口、一動念不敢違天地,無辱身喪心逆理之失,可謂仁矣。父母者,一家之天地也。孝子事父母,如事天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人事天地當如事父母,富貴利達,處之而不逾其則,貧賤患難,受之而不失其正。
99
或問曰:"父母既沒,何以行其孝也?"曰:"子之身父母之遺體也,謹守之而不失,即所以事父母也。人之性天地之降衷也,培養之而勿喪,即所以事天地也。"
100
白鬢老人曰:人能成聖,則人稱其親為聖父聖母,人能成仙則人稱其親為仙父仙母,人能成佛,則人稱其親為佛公佛母,人若庸碌一生,吾不知人如何稱其親矣。
101
102
今世之人得道者鮮矣!非道之難得也,知之未真,守之不固也。人德之功自誠意始;崇德之功自誠意始;修道之功自遷善始。
103
聖人有言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夫人之初誰非赤子哉?惟能去淨習染,還我赤子之初,聖人之德如斯而已矣。
104
君臣、父子、夫婦、昆弟、朋友,此五者天下之達道也,舍此五者而言道,外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舍此三者而言德,悖德也。
105
古人一怒而安天下,我今以一怒而安斯心,可謂大勇也。尤貴智以助之,仁以成之。智則覺而不迷,仁則純而不雜,三者備可謂至德而成,大道始凝矣。
106
子曰:「據於德。」據者,固執之謂。惟固執,則一得永得而弗失之矣。久則熟,熟則化而為仁。
107
白鬢老人曰:朱子曰:"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也。吾人平日須當痛自檢點,果有真知乎?果有真傳乎?縱有所聞所見,不過浮浮泛泛而已矣。有則更當勉之,無則自問安乎?
108
109
仁者,人也。人而不仁,欲成真人,無有是處。吾謂儒之所謂仁,即佛之所謂「舍利」,仙家之所謂「金丹」也。心者,仁之舍也,仁者,心之主也,但將此心打掃乾淨,隨覺元氣複來,四體百骸無不充暢,旋視萬物同一自得之象,故曰:"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
110
為天地生生之理具於人心,謂之曰仁,取其能生故也。果核之實亦謂之曰仁,亦取其能生故也。人何不將此生生之理存養於心哉?吳臨川曰:「仁者壽」,吾嘗持此觀天下之人,凡氣之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貌之厚重者壽,言之簡默者壽。
111
蓋溫和也、慈良也、寬宏也、厚重也、簡默也,皆仁之一端也,其壽也宜矣。臨川論有仁之一端,尚且能得壽,若並五者而俱有之,其壽之長也不問而可知矣!仁者樂山,夫山之為物也亙古不遷,是凡物之有壽者莫若山也。山能常靜,仁者常靜,靜則神凝氣結,精滿形固,豈有不壽者哉?
112
白鬢老人曰:顏子問仁,孔子教之以克己複禮,行干之道。令其一刀兩段,即禪家所謂頓教也。仲弓問仁,孔子教之以居敬行簡,行坤之道。令其循序漸進,此禪家所謂漸教也。自關里已用此義教人,又何待南能北秀,始有頓漸之殊哉?
113
114
周子曰:聖人主靜立人極。夫極者,人之大中也。聖人主靜,非以靜為善而故主之也,是萬物無足以擾其心,不求靜而自靜也。今之求靜者未得真傳,皆曰:「緊鎖心猿,牢栓意馬」,至於栓鎖不住,遂謂此心終不可得而靜也。殊不思此不致知之過也。致知則明,明則見得天下之理都是停停當當底,一毫私意著不得,此所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后能安也。外忘名利則身安,內忘思慮則心安也。
115
人皆曰:「身安便是福」,我則曰:「心安便是道」。慧可見達摩曰:「其心未安,乞師與安,」摩曰:「將心來,與汝安。」可曰:「覓心了不可得。」摩曰:「我與汝安心竟。」其訣曰:三際求心心不有,寸心覓妄妄原無,妄原無處即菩提,是則名為真得道。
116
告子之不動心,是不得勿求,遺棄而不動,後世枯槁之士皆告子之流,非見道者,誰知其謬?
117
白鬢老人曰:人能內忘思慮,外忘名利,則主靜工夫,不待言矣。若思慮未除,名利未斷,縱靜片時,焉能長久把捉與自然,看破與未破,毫釐之分,天壤之異。
118
119
樂莫樂於得道,士庶得道,其樂過於王侯;苦莫苦於失道,王侯失道,其苦大於乞丐。一日學道一日快活,日日學道日日快活,終身學道終身快活。學道原是安樂法門,是以聖人學之不厭。
120
周茂叔教二程氏尋孔顏樂處,是樂也在各人身中,反尋之而自足。孟子謂君子有三樂:一曰天倫之樂,二曰性份之樂,三曰名教之樂。其樂在天與人者,我不得而必之,其樂在我者,胡不自盡焉?
121
今夫人有不為人役者乎?有不為物役者乎?有不為形役者乎?人能去此三役,則可與之言樂矣!嘗見茫茫之人筋疲力盡,但得放下,便覺快樂。學道之人若能放下,其樂倍於世人萬萬矣!
122
先年予嘗盛暑遠行,見老者坐於涼樹之下,以為極樂矣。予今閒暇坐在涼樹之下,不見樂處。何哉?先年以勞視逸,故若是耳。意者貧之視富、賤之視貴,皆若是乎?為人只可素其位而行,故能無入而不自得焉。凡願外之心俱屬無益,一切攀緣業債是非功過,皆由此願外之一念起,可不慎哉?
123
白鬢老人曰:學道為安樂法門,人多目之為苦,名利是極苦之事,人反視之為了,慧眼與肉眼原該有如此之異。
124
太極
125
太極者,兩儀之祖也。兩儀者,天地之祖也。天地者,萬物之祖也。用祖炁以修身則固,取祖炁以書符則靈。太極在吾人是謂玄牝,乃真精妙合,自然而成,是神氣之根而性命之竅也。大要在觀天之道,執地之行,二者盡之矣!一陰一陽兩者配合,天地之道也;日月運行晝夜交光,天地之行也。故曰天地位設而易行乎其中矣!
126
易,謂坎離是也,聖人知其如此,故以乾坤為鼎器,以烏兔為藥物,其中消息盈虛之數,則又准之以火候。《陰符經》曰:日月有數,大小有定,神明出焉,聖功出焉。總而言之,盜機逆用,盡之矣!
127
天地既判,日月運行,照耀交光,而造化生焉。日月者,天地陰陽之精神也,於卦為坎離。離中之陰是為烏精,坎中之陽是為兔髓。丹法以烏兔為藥物,不過是識五髒之精,盜其機而逆用之耳。
128
是藥物也,生產有時節,採取有銖兩,顛倒有法度,其要在於月出庚初,鉛生癸後,日月交光,陰陽和氣,自然而成,故丹之為字像日月。或問:何謂金液還丹?曰:以其既失而復得謂之還,以其採取水中之金,合以己汞而成,謂之金液。
129
白鬢老人曰:太極在天為理,在人為性,兩儀在天為氣,在人為命。其實理外無氣,氣外無理,可見性命並非在兩處,修性即所以養命,猶實腹即所以虛心也。
130
131
古聖相傳只有一個「中」字。不偏不倚,「中」之體也;無過、不及,「中」之用也。堯曰:"允執厥中。"夫執「中」,兼動靜而言也,靜則執此「中」以存心,動則執此「中」以應事。允者,信也,有因時隨事自然執「中」,無一毫勉強間斷之意。
132
舜曰:"惟精惟一"。灼見元微曰「精」,始終不二曰「一」。言人必有惟精之見,惟一之守,而後可以執「中」。允字內已賅此意,恐人不解,故益明言之。
13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有念,人心也。無念,道心也。言人心易熾,道心易沒也。此言危微之機以惕人,欲人慎乎執「中」也。
134
李延平危坐終日,以驗夫喜怒哀樂未發以前氣象何如?而求所謂「中」也。如是者久之,而知天下大本,真在乎是也,故曰:"學問不在多言,但靜坐澄心,體驗天理,天理若見,人欲之私皆消退矣!"
135
李清庵曰:"此「中」非中外之中,非四方之中,又非在中之中,念頭不起處是也。"《易》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
136
白鬢老人曰:念頭不起處,謂之「中」。清庵此語可謂畫龍點睛之手。延平先生終日危坐,以驗夫喜怒哀樂未發以前氣象,正是允執厥中,日久功深則人欲變為天理,妖精盡化如來,功夫全在洗心退藏。
137
學聖
138
古人有言曰:人皆可以為堯舜。堯舜是天生底聖人,湯武是學成底聖人。老君曰:"我非聖人,學而能之。"或問周茂叔曰:"聖可學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請問焉!曰:"一為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139
學道便是學聖人。道我固有不從外來,聖非絕德可學而至。吾人之性與聖人同,能盡其性便是聖人。學舉業者能中舉人,人皆知之;學聖人者能至聖人,胡不知也?
140
吾夫子信己可以為聖人,故學而不厭;見世人皆可為聖人,故誨人不倦;欲以聖人之道化天下,故周游列國;欲以聖人之道教後世,故刪述六經。儒者之所謂聖,即僧道之所謂仙佛也。
141
佛者覺也,仙者山也,此古來命名之義也。予相佛一字更有說焉,佛字從人從弗,弗者不也,有不為人欲為義焉。人而能為人之所不為則可以成佛矣!仙字從人從山,山者靜也,有常定常靜之義焉。人能如山則可以成仙矣!
142
放下便是佛,提起就成仙,如何能作聖?惟一無二三,看來儒釋道皆以無欲而成。彼有所貪而為之者,百無一成。
143
或問:欲學聖人,其如習氣難除何?曰:惟不肯除是以說難,若肯除之,刻下即休。何也?一切習氣皆是虛妄,心迷似有,心悟則無,非悟始無,本來無故。
144
白鬢老人曰:道我固有,不從外來;聖非絕德,從學而至。此四語可以開聖門之堂奧,長學者之精神,孟子生於孔子百年之後,願學孔子,所以至今人稱孔孟。
145
坎離
146
或問:《易》有八卦,求道之人多言坎離,何也?曰乾陽坤陰,南北相對,此先天之體也。乾陽一動,便是歪風,故乾之中爻,直入坤之中而止,則乾成離,坤成坎矣。夫南北者,天地之兩樞也,先天卦位,本乾坤所居,今退處於無用之地,而以坎離代之,則後天之用行矣。
147
坎之真炁化而為鉛,即天一所生之水也,離之真精化而為汞,即地二所生之火也,故男得其精用精者化,故順成人,女得其炁,用炁者昌,故逆而成仙,以先天未擾之真鉛,制後天久積之真汞,則相愛相戀,如夫婦子母之不忍離,皆自然而然,有不知其所以然者。
148
離為日,日秉陽精而離之中爻,卻是陰,是陰藏於陽之宅也,其在人也少陰之數八,男子得之,故二八而真精通,少陽之數七,女子得之,故二七而天癸至,豈非陽得陰數,陰得陽數,而互藏之義,因以見之哉。故人欲求道,必得坎中陽爻複入離之中爻,然後可以複干象而還大道也。且夫陰中之陽以動為主,故取坎之期,惟慎其動,陽中之陰以靜為主,故填離之後,致養於靜。
149
白鬢老人曰:用精者化,世人皆知,用炁者昌,人皆不知。以先天未擾之真鉛,制後天久積之真汞,此二語洩一部《悟真篇》之秘,得訣者自知。取坎之期,惟慎其動,填離之後,致養於靜,尤為要緊口訣。
150
開關
151
人身之中,有任督二脈,當其在胞胎中,其脈常運未嘗間斷,神氣混合以通先天,及其胎分蒂絕,其脈遂分而為二。任脈主陰,起於承漿,而終於長強;督脈主陽,起於會陰而終於人中。陰陽不交,前後間斷,泥丸不能與丹田相通,丹田之氣,不能與尾閭直透,關竅不通,化機無本,以稟氣之淺深為壽命之修短,自其生之時,已定其死之日矣。
152
古先達人,得躋長生者,蓋有周天升降,河車運轉之法,使二脈相接循還無端,三關開通周流不滯。其訣:於子前午後,盤膝端坐,四門外閉,兩目內觀,湛若止水,寂如空室,未來不想,既往不思,心不生滅,氣不出入,調息良久,注想丹田,守氣勿散,才覺丹田氣動,即將鼻息緊閉,下腹微協以意,氣通尾閭。尾閭通即將谷道輕提,舌拄上齶用意並提,徐徐運上泥丸,泥丸氣達是謂還精補腦,少焉化為甘露,從鵲橋而下,即將舌放自然會咽開通,用意輕輕送歸元海,此為一度。如此三百六十為一周天,行之日久,自然氣機流轉,骨節疏通,三關漸開,二脈尋後泛曹溪路,有感即通,入眾妙之門,元精不走了。此一節即可長生,至於抱元契虛,脫胎神化,別有妙乘實從此權輿也。
153
白鬢老人曰:調息功夫,一旦伏住,後天之氣積氣開關。自然反回先天路徑,所謂尋著來時路也。
154
就正
155
孔聖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心專力勤,可謂學得其宗矣。猶必就正有道者,非過謙也,是求益也。真有見夫天下之道理無窮,一人之學問有限,是故大舜聖人也,猶必好問而好察邇言,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顏子大賢也,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
156
自古以來,聖不自聖所以成其為聖,賢不自賢所以成其為賢。今人不然,自稱遇師而不察師之真偽,自稱聞道而不察道之深淺,誤入旁門,盲修瞎煉,終無一成。彼認假為真,執迷不悟,即有憐其誤而告之以正道者,彼亦不信也。
157
《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今世諸家談道者皆仁智之見,求其本末兼該、上下俱盡、性命雙修、道明德立,必待篤好之士。常懷就正之心者,始可與言道也已。
158
有道之士可以成己成物,可以泛應曲當,譬之洪鐘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而鳴則人以為怪鐘矣!叩之不鳴則人以為廢鐘矣!故有道之士因人而施,不至失人,亦不至失言也。
159
或問:"而今世上縱有慕道之士,其如有道者之難遇何?"曰:"世上經書皆有道之所留也,就經書而就正者,但得不悖,其教我者不亦多乎?"
160
白鬢老人曰:就有道而正焉,非己有道焉能知人之有道?況道有大小之不同,邪正之過異。己有正方知人之正,己無邪方明人之邪。若一味皂白不分,逢人求教,其不入於旁門外道者,鮮矣!
161
162
余嘗謂:"大修行人必得學禪家參悟,用道家功夫,敦儒家品行。其何故也?"人不學禪家參悟,則心性不能明徹;不用道家功夫,則神氣不能相抱;不敦儒家品行,則必至好奇尚怪,驚世駭俗而後已。是本欲學仙、學佛,反成魔王妖孽。試看往古今來,得正道而行成者故多,入於傍門而喪身失命者,亦複不少。故邱祖云:"試叩禪關,參求無數,往往到頭空老。"又云:磨磚作鏡,積雪為糧,悮了幾多年少!籲!世有躬行深造者,必能默契餘言。
163
丁末花朝日,白鬢老人再筆。
URN: ctp:ws42575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