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第二

《卷第二》[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傷寒中風方九首
2
臣億等按傷寒論傷寒中風自是兩疾,今云傷寒中風非。
3
病源中風傷寒之狀,太陽中風陽浮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 發熱,鼻鳴乾嘔此其候也。
4
太陽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即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荒語也本作譫甚者至噦,手足躁擾,循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療。
5
陽明中風口苦而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
6
陽明病若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
7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之則悸而驚。
8
太陽中風,四肢煩疼其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9
少陰中風,其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10
厥陰中風,其脈微浮者為欲愈不浮為未愈。仲景傷寒論同並出第七卷中
11
仲景傷寒論桂枝湯,療太陽中風,陽浮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 發熱,鼻鳴乾嘔方。
12
桂枝 芍藥 生姜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13
上五味切姜擘棗,次切餘藥,以水七升,煮棗令爛,去滓,乃納諸藥,水少者益之,煮令微微沸,得三升,去滓,,服一升,日三,小兒以意減之,初一服便得汗出者,後服小小闊其間,如不得汗者,小小促之,令其藥勢相及汗出自護,如服六物青散法,若病重者晝夜服特須避風,若服一劑 時不解,病證不變者,當更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二三劑乃愈,服此藥食頃亦當飲熱粥以助藥力,若初得病甚,便以火發汗,火氣太過,汗出不解,煩躁不得寐因此湯加龍骨牡蠣各三兩,減桂心生姜各一兩,不用芍藥,若虛勞裏急,腹中痛者,取前桂枝湯二升,加膠飴一升,適寒溫分再服,若得大汗出者,只用桂枝二兩,發汗後重發汗,亡陽譫語,其脈反和者不死,發汗已解,半日許重發煩其脈浮數,可復發汗,宜桂枝湯方。
14
忌海藻生葱菘菜等。在上出第二卷中千金胡洽集驗文仲備急範汪同
15
又療傷寒頭疼腰痛,身體骨節疼,發熱惡風,汗不出而喘,麻黃湯方。
16
麻黃三兩去節 桂心二兩 甘草炙一兩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兩仁碎
17
上四味切,以水九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服八合,覆取微汗,不須KT 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忌海藻菘菜生蔥。臣億等按張仲景傷寒論麻黃湯惟主又療太陽病項背強KT KT ,反汗不出惡風者,屬葛根湯方。
18
葛根(四兩 麻黃四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 桂心各二兩 生姜三兩
19
大棗十二枚擘
20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出,不須吃熱粥助藥發汗餘將息依桂枝法。忌海藻菘菜生葱。並出第三卷中張仲景傷寒論治中風汗出用桂枝此證云汗不出亦傷寒之病非中風也
21
短劇葳蕤湯,療冬溫及春月中風傷寒則發熱,頭眩痛喉咽乾舌強,胸內疼,心胸痞結,滿腰背強方。
22
葳蕤二兩 石膏三分末綿裹 白薇二兩 麻黃二兩去節 獨活二兩
23
杏仁二兩去皮尖兩仁二兩 甘草二兩炙 青木香二兩無可用麝香一分代之
24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取汗,若一寒一熱者,加朴硝一分及大黃三兩下之。忌海藻菘菜。並出第六卷中古今錄驗同一方有葛根二兩
25
千金療傷寒中風五六日以上,但胸中煩乾嘔,栝蔞實湯方。
26
栝蔞實一兩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生姜四兩切 大棗十枚擘破
27
上六味切之勿令大碎,吹去末,以水一斗二升,煮得六升,絞去滓,更煎取三升,適寒溫服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出第十卷中
28
千金翼療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飲水而吐,此為水逆,五苓散主之方。
29
豬苓三分 澤瀉五分 茯苓三分 桂心二分 白術三分
30
上五味搗篩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飲煖水汗出愈。忌桃李醋物生葱雀肉等。
31
又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水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堅而滿,乾嘔心煩,不能得安,醫見心下痞以為病不盡,復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之堅甘草瀉心湯主之方。
32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兩 乾姜二兩 半夏半升洗去滑
33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六服。忌海藻菘菜豬羊肉餳。並出第九卷中一方有人參三兩
34
古今錄驗療中風傷寒脈浮發熱往來汗出惡風項頸強鼻鳴乾嘔,陽且湯主之方。
35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芩二兩
36
上六味 咀,以泉水六升,煮取四升,分四服日三,自汗者,去桂心,加附子一枚炮,渴者,去桂加栝蔞三兩,利者,去芍藥桂,加乾姜三兩,附子一枚炮,心下悸者,去芍藥加茯苓四兩,虛勞裏急者,正陽且主之,煎得二升,納膠飴半升,分為再服,若脈浮緊發熱者不可與也。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千金同
37
又大青龍湯療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汗不出而煩躁方。
38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 甘草二兩炙 石膏如雞子大碎綿裹 生姜三兩
39
杏仁四十枚去兩仁及尖皮 大棗十枚擘
40
上七味切,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沫,乃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服一升,濃覆取微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不可再服,若復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燥不得眠也。忌海藻菘菜生蔥等物。並出第二卷中張仲景傷寒論云中風見傷寒脈者可服之
41
傷寒結胸方七首
42
一十二法
43
病源結胸者,謂熱毒瓦斯結聚於心胸也,此由病發於陽而早下之,熱氣乘虛而痞結不散也,按之痛,其脈寸口浮關上反自沉是也,脈大不可下,下之則死,脈浮而大,下之為逆,若陽脈浮關上細小沉緊,而飲食如故,時小便利者,名為髒結,髒結病舌上白苔滑者為難療,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不苔者,不可攻之。出第七卷中
44
張仲景傷寒論問曰:病有結胸,有髒結,其狀如何。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結胸也。問曰:何謂髒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口脈浮,關上小細而沉緊,名髒結,舌上白苔滑者,為難治,髒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一作汗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45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46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也,下之則死。
47
夫結胸病項亦強如柔 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方。
48
蜀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令赤黑色 芒硝半升
49
上四味搗篩二味,杏仁合芒硝研如泥和散合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一兩,水二升同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自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千金翼同
50
又太陽病脈浮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一云頭痛即眩胃中空虛客熱動膈,短氣煩躁,心內懊 陽氣內陷心下因堅,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51
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大陷胸湯方。
52
蜀大黃六兩 甘遂末一錢匕 芒硝一升
53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千金翼同
54
又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緊心下痛,按之石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55
但結胸無大熱者,此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方依前法。
56
又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
57
大柴胡湯方。
58
柴胡半斤 枳實四枚炙 生姜五兩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59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大黃,恐不名為大柴胡湯。忌羊肉餳。千金翼古今錄驗同
60
又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本有久寒也,而反下之,若利止者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KT 熱利也。
61
又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若心下滿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主之方。
62
半夏半升洗 乾姜三兩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炙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黃芩三兩
63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若須大陷胸湯,服者如前法。
64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等。千金翼同一方半夏五兩
65
又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方。
66
黃連一兩上好者 栝蔞實一枚大者破 半夏半升洗
67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栝蔞實取三升,去滓,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分三服。
68
忌羊肉餳豬肉。千金翼同
69
又病在太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 之,若灌之其熱卻不得去,彌更益煩,皮上粟起,意欲飲水,而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用前篇方。士弱氏曰熱得冷水之氣約退而後卻也
70
又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方如前法白散亦可服。
71
文蛤散方。士弱氏曰龐安常云無熱証者與三物白散小陷胸湯治熱白散治寒旨哉言乎
72
文蛤五兩
73
上一味搗篩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之,湯用五合。千金翼同
74
又白散方桔梗三分 貝母三分 巴豆一分去心及皮熬令黑赤別研如脂
75
上三味搗篩更於臼內搗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人減之,病在膈上則吐,在膈下則利,利不止,飲冷粥一杯止。忌豬肉蘆筍等。並出第四卷中千金翼同
76
傷寒嘔噦方一十四首
77
病源傷寒病後,胃氣不和,此由初受病時,毒熱氣盛,多服冷藥瀉下,及飲冷水,病折以後,熱勢既退,冷氣乃動,故使心下堅牢,噫噦食臭,腹內雷鳴而泄利,此由脾胃氣虛冷故也。出第八卷中
78
仲景傷寒論療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湯方。
79
半夏一升洗 生姜八兩去皮
80
上二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再服。忌羊肉餳。
81
又療嘔噦心下痞硬者,以膈間有水,頭眩悸半夏加茯苓湯方。
82
半夏一升洗 生姜八兩去皮 茯苓三兩
83
上三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分再服。忌羊肉餳酢等物。
84
療胸內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心中憒憒然,徹無聊賴者生姜汁半夏湯兼主天行方。
85
生姜汁一升 半夏半升洗切
86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一升,納姜汁,取一升半,綿漉小冷,分二服,一日一夜服令盡,嘔噦一服得止者,停後服。忌羊肉餳。救急同
87
又療乾嘔噦,若手足厥冷者,小橘皮湯,兼主天行方。
88
橘皮四兩 生姜八兩去皮
89
上二味狹長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小冷服一升,下咽則愈。救急同出第十六卷中
90
深師療傷寒病 不止,甘草湯方兼主天行甘草三兩炙 橘皮三兩
91
上二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日三四服取瘥。忌海藻菘菜。崔氏同
92
又半夏散方。
93
半夏洗焙乾
94
上一味末之,生姜湯和服一錢匕。忌羊肉餳等。
95
又赤蘇湯方。
96
赤蘇一把
97
上一味,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稍稍飲之。肘後同
98
又乾姜丸方。
99
乾姜六分 附子四分炮
100
上二味搗篩,以苦酒丸如梧子,服三丸,日三服,酒飲下皆得。忌豬肉。肘後同
101
又療傷寒噦,甘竹茹湯方。
102
甘竹茹四兩 生白米一升
103
上二味,以水八升煮之,取米熟湯成,去滓,分服,徐徐服,療風熱氣噦甚神驗,諸噦亦佳。
104
又療傷寒嘔噦胸滿虛煩不安,大橘皮湯方。
105
橘皮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姜四兩 人參二兩
106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忌海藻菘菜。並出第十四卷中
107
短劇茅根橘皮湯,療春夏天行傷寒,胃冷變 方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兩 桂心二兩切
108
上三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數數服之,盡復合之 止乃停,取微汗,有熱減桂心一兩。忌生蔥。文仲同出第六卷中一方有葛根二兩
109
千金療傷寒後嘔噦,及乾嘔不下食,生蘆根飲方。
110
生蘆根切一升 青竹茹一升 粳米三合 生姜二兩切
111
上四味,以水七升,先煮千里鞋底一隻,取五升澄清下藥,煮取二升半,去滓,隨意便飲不瘥重作。
112
又療傷寒後嘔噦,通草湯方。
113
通草三兩 生蘆根切一升 橘皮一兩 粳米三合
114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隨意便稍飲,不瘥更作,取瘥止。古今錄驗文仲同出第十卷中
115
千金翼乾嘔吐涎沫而頭痛,茱萸湯主之方。
116
吳茱萸一升炒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六兩切 人參三兩細銼
117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服七合,日三。仲景同出第十卷中此張仲景傷寒論方
118
傷寒咽喉痛方八首
119
病源傷寒病過經而不愈,脈反沉遲,手足厥逆者,此為下部脈不至,陰陽隔絕,邪客於足少陰之經,毒瓦斯上熏,故喉咽不利或痛而生瘡。出第七卷中
120
仲景傷寒論少陰病咽喉痛者,半夏散及湯主之方。
121
半夏 甘草 桂心上三味等分,各搗篩畢,更合搗之,以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水一升,煮七沸,納散兩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含細咽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之。忌羊肉文仲療傷寒毒攻喉咽腫痛方兼主天行。
122
切商陸炙令熱,以布藉喉以熨,布上冷,復易之。肘後同
123
又方真 茹爪甲大納口中,以牙小嚼汁以漬喉,當微覺異為佳,亦主天行。肘後同
124
又附子丸方附子 藜蘆等分
125
上二味末之,蜜和丸服如梧子一枚飲下,含黃柏亦佳。忌豬肉狸肉。並出第二卷中
126
深師貼喉膏,療傷寒舌強喉痛方。
127
一升 甘草四兩 豬膏半斤
128
上三味,微火煎甘草豬膏,令數沸,去滓,乃納蜜,溫令銷相得如棗大,含化稍稍咽之。忌海藻菘菜。出第十四卷中
129
集驗療傷寒熱病,喉中痛,閉塞不通,烏扇膏方。
130
生烏扇一斤切 豬脂一斤
131
上二味合煎烏扇藥成,去滓,取如半雞子薄綿裹之,納口中,稍稍咽之,取瘥。忌酒蒜等物。張文仲千金等同
132
又升麻湯方升麻三兩 通草四兩 射干二兩 羚羊角三兩屑 芍藥二兩 生蘆根切一升
133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為三服,徐徐服。千金古今錄驗同並出第三卷中
134
千金治傷寒熱病後,口乾多唾咽痛,乾棗丸方。
135
乾棗二十枚 烏梅十枚
136
上二味搗合,蜜和丸如杏核大,綿裹含化,咽津自愈。出第十卷中
137
傷寒吐唾血及下血方三首
138
病源此由諸陽受邪熱初在表,應發汗而汗不發,致使熱毒入深,結於五髒內有瘀積,故吐血。出第八卷中
139
仲景傷寒論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方。
140
青柏葉三兩 乾姜二兩切三把
141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去滓,別絞取新出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綿濾之溫分再服,馬通是馬屎汁也。一方有阿膠無艾
142
又吐血下血黃土湯主之方釜灶下黃焦土半升綿裹 甘草三兩炙 干地黃三兩 白術三兩 附子三兩炮破 阿膠三兩炙 黃芩三兩
143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六味取二升,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蕪荑豬肉桃李雀肉等物。並出第十六卷中
144
古今錄驗蒲黃湯,療傷寒溫病天行疫毒,及酒客熱傷中吐血不止,面黃乾嘔心煩方。
145
蒲黃 桑寄生 桔梗一作栝蔞 犀角 甘草各二兩炙 葛根三兩
146
上六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徐徐服之。忌海藻菘菜豬肉。出第三卷中
147
傷寒衄血方四首
148
病源傷寒病衄血者,此由五髒熱結所為也,心主血,肝藏血熱邪傷於心肝,故衄血也,衄者,鼻出血也,肺主氣而開竅於鼻,血隨氣行,所以從鼻出,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衄家不可攻其表,汗出額上,脈急而緊,直視而不能 ,不得眠,亡血不可攻其表,汗出則寒慄而振脈浮緊發熱,其身無汗,自衄者愈。出第八卷中
149
肘後療傷寒大病瘥後小勞便鼻衄,牡蠣散及丸方。
150
左顧牡蠣十分熬 石膏五分
151
上二味搗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集驗千金並同出第二卷中
152
短劇芍藥地黃湯,療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之,內瘀有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餘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主消化瘀血。
153
芍藥三分 地黃半斤 丹皮一兩 犀角屑一兩
154
上四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二三服,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不用黃芩。
155
又茅花湯,療傷寒鼻衄不止主之方。
156
茅花一大把
157
上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即瘥,若無茅花,取茅根代之亦可。
158
又麥門冬湯,療傷寒身熱衄血嘔逆主之方。
159
麥門冬 石膏 寒水石各三兩 甘草二兩 桂心一兩
160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161
傷寒煩渴方九首
162
病源此由陰氣少陽氣勝,故熱而煩滿也,少陰病惡寒而蜷時自煩欲去其衣被者,可治也,病脈已解而反發煩者病新瘥又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即愈,少陰病脈微細而沉,但欲臥,汗出不煩欲自吐五六日自利後,煩躁不得臥寐者死,發汗後下之,脈平而少煩,此新虛不勝穀氣故也,又傷寒渴者,由熱氣入於髒,流於少陰之經,少陰主腎腎惡燥,故渴而引飲。並出第七卷中
163
仲景傷寒論療傷寒汗出惡寒身熱,大渴不止,欲飲水一二斗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方。
164
知母六兩 石膏 粳米各一升 人參三兩 甘草二兩
165
上五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米熟去米,納諸藥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忌海藻菘菜。出第十卷中短劇同
166
又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方。
167
豬苓一兩去皮 茯苓一兩 阿膠一兩炙 滑石一兩碎綿裹 澤瀉一兩
168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阿膠令烊銷,溫服七合,日三服。忌醋物。千金翼同出第五卷中
169
范汪栝蔞湯,主渴飲方。
170
栝蔞內黃脈少者三兩
171
上一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先以青淡竹瀝一升,合水二升,煮好銀二兩,減半去銀,先與病患飲之訖,須臾後乃服栝蔞湯,其銀汁須冷服。出第二十卷中
172
千金療傷寒後結熱在內,煩渴,青葙子丸方。
173
青葙子五兩 龍膽三兩 黃芩一兩 梔子仁一兩 苦參一兩 黃柏二兩
174
上八味搗篩為末,蜜丸,先食服如梧子七丸,飲下日三,不知稍增。忌豬肉冷水。集驗同出第九卷中
175
深師黃芩人參湯,療傷寒吐下後,內外有熱,煩渴不安方。
176
黃芩 人參 甘草 桂心 生姜各二兩 大棗十五枚擘破
177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徐徐服。忌菘菜海藻生葱等物。
178
又療傷寒除熱止渴欲飲水栝蔞根湯方。
179
黃芩三兩 人參二兩 桂心二兩 大黃二兩 栝蔞根三兩 芒硝二兩 甘草二兩炙
180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飲一升,須臾當下不下,復飲一升,得下止勿復飲,湯藥力勢歇,乃可食糜耳,一方用生姜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蔥油膩等物。
181
又療傷寒下後,除熱止渴,五味麥門冬湯方。
182
麥門冬去心 五味子 人參 甘草 石膏碎各一兩
183
上五味搗篩,三指撮水一升二合,煮令沸得四合盡服。忌海藻菘菜。並出第十四卷中
184
古今錄驗黃龍湯,療傷寒十餘日不解,往來寒熱狀如溫瘧渴胸滿,心腹痛方。
185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三兩 人參三兩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甘草三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186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嘔而渴,去半夏,加栝蔞根四兩,服如前。忌羊肉餳海藻菘菜等物。出第三卷中此本張仲景傷寒論方
187
又高堂丸,療傷寒苦渴,煩滿欲死,令極飲水法方。
188
大黃二分 硝石三分熬 釜底墨一分 灶突中墨一分 黃芩一分 梁上塵一分 灶中黃土一分 麻黃二分去節 胡洽用芒硝無黃土。
189
上八味篩末,蜜和如彈丸大取一丸著一盞水中,盡用服之,即自極飲水,汗出得熱除矣。一名黑奴丸,一名駐車丸,并療溫瘧神良。並出第二卷中此方第一卷用小麥黑奴名黑奴丸
190
傷寒癖實及宿食不消方二首
191
病源此謂被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熱不解,腹滿而痛,此為胃中有乾糞挾宿食故也,或先患寒癖,因有宿食,又感於傷寒,熱氣相搏,故宿食不消也。出第八卷中
192
深師快豉丸療傷寒留飲,宿食不消,一名續命丸方。
193
黃芩五兩 大黃五兩 梔子仁十六枚 黃連五兩去毛一升熬 甘遂三兩太山者 麻黃五兩去節 芒硝二兩 巴豆一百枚去皮及心熬研
194
上九味搗篩,白蜜和丸如梧子服三丸,以吐下為度,若不吐利加二丸,一本有杏仁七十枚。忌豬肉冷水蘆筍肉。出第十四卷中范汪同
195
古今錄驗續命丸,療傷寒及癖實痰飲百病方大黃五兩 黃連一兩 麻黃五兩去節 甘遂三兩熬 黃芩二兩 芒硝二兩研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熬 巴豆一百枚去心熬研一升熬
196
上九味搗篩,蜜和丸,得傷寒一日服一丸,如小梧子大,二日二丸,至六七日六七丸,但吐下得汗愈若水 及痰實,服三五丸,日二。忌豬肉冷水蘆筍。範汪延年刪繁同出第三卷中
197
傷寒春冬咳嗽方三首
198
病源此由邪熱客於肺也,上焦有熱,其人必飲水,水停心下,則肺為之浮肺主於咳,水氣乘之故咳嗽。出第八卷中
199
短劇射干湯主春冬傷寒,秋夏中冷咳嗽,曲拘不得氣息喉鳴啞失聲幹嗽無唾,喉中如哽者方。
200
射干二兩 半夏五兩洗 杏仁二兩去皮尖兩仁 乾姜二兩炮 甘草二兩炙
201
二兩去節 獨活二兩
202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始病一二日者,可服此湯,汗後重服勿汗也,病久者初服可用大黃二兩,初秋夏月豪雨冷,及天行暴寒,熱伏於內宜生姜四兩代乾姜,除茱萸,用枳實二兩炙。忌羊肉海藻菘菜餳生蔥。出第六卷中
203
古今錄驗下氣橘皮湯,療春冬傷寒秋夏冷濕咳嗽喉中鳴聲上氣不得下,頭痛方。
204
橘皮 紫菀 麻黃去節 杏仁去雙仁尖皮 當歸 桂枝 甘草 黃芩各三分
205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不瘥重合之。忌海藻菘菜生蔥。出第三卷中
206
延年療傷寒骨節疼頭痛眼睛疼咳嗽知母湯方。
207
知母二兩 貝母三兩 乾葛三兩 芍藥三兩 石膏四兩碎裹 黃芩三兩杏仁一兩去皮尖及雙仁 梔子仁三兩擘
208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為三服,如人行八九里,再服。忌蒜面七日。出第九卷中
209
傷寒攻目生瘡兼赤白翳方六首
210
病源目者髒腑之精華,肝之外候也,傷寒熱毒壅滯,熏蒸於肝上攻於目,則令目赤腫痛若毒瓦斯盛者眼生翳膜又肝開竅於目,肝氣虛熱,乘虛上衝於目,故目赤痛重者生瘡翳白膜息肉肘後療傷寒大病後,熱毒攻目方。
211
煮蜂房以洗之,日六七度。張文仲同
212
又方冷水漬青布以掩目。張文仲同
213
又療熱病後生翳方。
214
燒豉二七粒末,納管中以吹之。並出第二卷中文仲備急同
215
短劇漏蘆連翹湯,療傷寒熱毒,變作赤色癰疽丹疹腫毒,及眼赤痛生障翳,悉主之方兼療天行。
216
漏蘆二兩 連翹二兩 黃芩二兩 麻黃二兩去節 白蘞二兩 升麻二兩甘草二兩炙 大黃三兩切 枳實三兩炙
217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相去二食頃更服,熱盛者可加芒硝二兩。忌海藻菘菜等物。千金
218
又秦皮湯,療毒病衝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痛入心肝或眼外浮腫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方。
219
秦皮二兩 前胡二兩 常山二兩 黃芩二兩 升麻二兩 芍藥二兩 白薇二兩 枳實二兩炙 大黃三兩 甘草二兩炙
220
上十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相去二食頃更服,若盛熱者可加芒硝二兩。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出第六卷中一方加蕤仁一兩梔子仁半兩
221
張文仲秦皮湯,主傷寒病熱,毒瓦斯入眼,生赤脈赤膜白膚白翳者,及赤痛不得見光,痛毒煩惱者神效方。
222
秦皮 升麻 黃連各一兩
223
上三味切,以水洗去塵,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冷之,分用三合,仰眼,以綿繞箸頭,取湯以滴眼中,如屋漏狀,盡三合止,須臾復用,日五六遍乃佳。忌豬肉冷水。出第二卷中
224
傷寒口瘡方二首
225
病源夫傷寒冬時發其汗,必吐利,口中爛生瘡以其熱毒在髒,心脾煩壅,表裏俱熱,熱不已,毒瓦斯熏於上焦,故令口舌乾燥生瘡也。出第七卷中
226
深師療傷寒熱病口瘡,黃柏蜜方。
227
黃柏削去上皮取裡好處薄斜削
228
上一味以崖蜜半斤極消者,以漬柏一宿,唯欲令濃,含其汁,良久吐之更復如前,若胸中熱有瘡時飲三五合尤良。
229
又療傷寒口瘡爛者升麻湯方升麻一兩 甘草一兩炙 竹葉切五合 麥門冬三分去心 牡丹一分
230
乾棗二十枚擘
231
上六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五服含,稍稍咽之為度。忌海藻菘菜胡荽等。並出第十四卷中
232
傷寒手足欲脫疼痛方七首
233
病源此由熱毒瓦斯從內而出,循經絡攻於手足也,人五髒六腑井滎輸,皆出於手足指,故毒從髒腑而出也。出第八卷中
234
範汪療傷寒熱病,手足腫欲脫方。
235
生牛肉裹之,腫消痛止。出第三十卷中深師同
236
崔氏療傷寒手足熱疼欲脫方。
237
取羊屎煮汁以淋之,瘥止,亦療時疾陰囊及莖腫,亦可煮黃柏洗之。肘後深師集驗千金備急並同出第一卷中
238
集驗療毒熱攻手足,腫疼欲脫方。
239
濃煮虎杖根,適寒溫以漬手足,入至踝上一尺。兼療天行範汪肘後千金同
240
又方酒煮苦參以漬之。范汪千金集驗同並出第二卷中
241
千金療毒熱病攻手足腫疼痛欲脫方。
242
煮馬糞若羊糞汁漬之,豬膏和羊糞塗之,亦佳。範汪集驗肘後同
243
又方取常思草絞取汁以漬之,一名蒼耳。範汪集驗肘後同出第十卷中
244
備急療熱病手足腫欲脫者,方兼主天行。
245
以稻穣灰汁漬之佳。集驗千金肘後同出第一卷中
246
傷寒虛羸方四首
247
病源其人血氣先虛,復為虛邪所中,發汗吐下之後,經絡俱損傷,陰陽竭絕,熱邪始散,真氣尚少,五髒猶虛,穀神未復,無津液以榮養,故虛羸而生病焉。出第八卷中
248
集驗療傷寒虛羸少氣氣逆苦嘔吐方。
249
石膏一斤碎綿裹 竹葉一把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二兩 半夏一升洗
250
生姜四兩 甘草二兩炙
251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一升,米熟去米,飲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出第三卷中
252
又生地黃湯,療傷寒有熱,虛羸少氣,心下滿,胃中有宿食,大便不利方。
253
生地黃三斤 大黃四兩 大棗二十枚擘 甘草一兩炙 芒硝二合
254
上五味合搗令相得,蒸五升米下熟絞取汁,分再服。忌海藻菘菜。出第二卷中
255
千金療傷寒虛羸少氣嘔吐,竹葉石膏湯方。
256
石膏一斤碎綿裹 竹葉一把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二兩 半夏半斤洗
257
甘草二兩
258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一升,煮米熟,去米飲一升,日三服。忌海藻菘菜羊肉餳。出第十卷中此張仲景傷寒論方
259
張文仲梔子豉湯,療吐下後虛羸欲死方。
260
梔子一十枚四合綿裹
261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梔子取二升,納豉又煮三四沸,去滓,分再服。支同此出姚萬第二卷中集驗備急同各用梔子十四枚
262
傷寒不得眠方四首
263
病源夫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陰主夜,夜主臥,謂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矣,今熱氣未散,與諸陽並,所以陽獨盛,陰偏虛,雖複病後仍不得眠者,陰氣未複於本故也。出第仲景傷寒論療傷寒發汗若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劇則反複顛倒,心內苦痛懊 者,屬梔子豉湯證方。
264
肥梔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綿裹
265
上二物,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取二升半,去滓,納豉更煮取一升半,去豉,分溫再服,得吐,止後服。
266
肘後療大病瘥後虛煩不得眠,腹中疼痛懊 ,烏梅豉湯方。
267
七合綿裹 烏梅十四枚擘
268
上二物,以水四升,煮烏梅取二升半,納豉更煮,取一升半,去滓,溫分再服無烏梅用梔子四枚。
269
又半夏茯苓湯方半夏三兩洗 秫米一升 茯苓四兩
270
上三味切,以千里流水一石,揚之萬遍,澄取二斗,合煮諸藥,得五升,去滓,溫分五服。忌羊肉餳酢等物。並出第一卷中
271
深師酸棗湯,療傷寒及吐下後心煩乏氣晝夜不眠方。
272
酸棗仁四升 麥門冬一升去心 甘草二兩炙二兩知母也 茯苓二兩
273
二兩 乾姜三兩
274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六升,煮酸棗取一斗,去棗納藥,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忌海藻菘菜大醋。出第十四卷中
275
傷寒小便不利方九首
276
病源傷寒發汗後,而汗出不止,津液少,胃中極乾,小腸有伏熱,故小便不通也。出第八卷中
277
仲景傷寒論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方。
278
茯苓三兩 白芍藥三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術三兩 生姜三兩去皮上五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一兩乾姜一兩,若小便自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姜二兩,嘔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忌酢豬肉桃李雀肉等。(出第六卷中深師同兼主天行大效
279
又傷寒六七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未解也,屬小柴胡桂姜湯主之方。
280
柴胡半斤 桂心三兩 黃芩三兩 牡蠣二兩熬 甘草二兩炙 栝蔞根四兩乾姜二兩
281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初一服微煩,後汗出便愈。忌生葱海藻菘菜。出第四卷中
282
又療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湯主之方。
283
茵陳六兩 肥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酒洗破三片
284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二升,去滓,納二物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日三,小盒飯利,尿如皂莢沫,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出第五卷中張文仲千金並同
285
又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 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主之方。
286
芍藥 生姜 白術 茯苓各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個擘
287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忌海藻菘菜酢桃李雀肉等。
288
肘後療小腹滿,不得小便方,兼療天行。
289
細末雄黃,蜜和為丸如棗核,納溺孔中,令入半寸。出第二卷中文仲同
290
千金翼療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四逆散方。
291
甘草十分炙 枳實十分炙 柴胡十分 芍藥十分
292
上四味搗細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嗽者,加五味子乾姜各五分,並主下利胸中悸者,加桂心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二升,取三升,以散三方寸匕,納湯中煮之,取一升半,分再服。忌海藻菘菜。
URN: ctp:ws434026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