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維基
-> -> 卷第三

《卷第三》[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歷史]

1
蓉茸附丸
2
平補真元,益養脾腎,固精壯氣,暖胃思食。督府王翰林方。丞相兄舊苦香港腳,自服此藥,十餘年不作。
3
鹿茸一兩,先用草燒去毛,切作片子,用酥炙,令香熟為度 蓯蓉四兩,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焙乾 菟絲子六兩,酒浸兩宿,炒令半乾,搗作餅子,焙 牛膝二兩,酒浸一宿,切,焙 熟乾地黃二兩,炒,焙 真烏藥一兩 川五味子一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 白術一兩 天麻一兩 補骨脂一兩,炒 葫蘆巴一兩,炒 茴香一兩,炒 干淡木瓜一兩 沉香一分 木香一錢,麵煨 丁香二錢,不見火
4
上件搗羅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臨臥,米飲、溫酒、鹽湯下。
5
鹿茸世寶丸
6
諸虛不足,心脾氣弱,腹脅脹急,腸鳴泄瀉,腹疼,手足厥逆,頑痺,中滿惡心,頭疼怯寒,肢體酸痛,飲食少思,氣短乏力,驚悸自汗,並能服之。用藥如下:鹿茸(酥塗,炙 附子炮,去臍 白術 陽起石燒赤 椒紅炒,出汗 成煉鐘乳粉 蓯蓉酒浸,炙 人參去蘆 肉豆蔻面裹,煨 川當歸 牛膝去蘆,酒浸一宿 白茯苓 沉香 巴戟去心,以上各一兩
7
上件十三味,根據法修製,並為細末,次入鐘乳粉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粒,鹽飯飲或鹽湯送下,食前,一日三服。
8
五解散
9
治傷風感寒,或內傷生冷,頭目昏痛,身體壯熱,胸膈不快,乾嘔惡心,怯風怕寒,體虛自汗。
10
藿香葉一兩,去土 人參一兩 白術一兩 半夏一兩,湯蕩洗七遍 甘草一兩,炒 白茯苓一兩 陳橘皮一兩,湯盪洗一次 濃朴二兩,去粗皮,用生姜自然汁塗炙,紫色為度
11
上件同搗為粗末。每服五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七片,棗子二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12
育腸丸
13
治遠近一切赤白痢,實腸胃,進飲食。
14
當歸一兩 肉豆蔻仁半兩,粟米炒,以黃為度 訶子皮炮,半兩 黃連去須,一分 烏梅肉一分 櫻粟半兩,炒黃黑色
15
上為細末,煉蜜熟,丸大如綠豆許。每服十五丸,溫陳米飲,食前。平江辛太丞傳。
16
有加芎者尤妙。
17
硫附鹽礬丸
18
治經年久病,腸風下血不止,虛弱之甚者,一服見效。以下二方,上官彥成駐泊傳。 附子一兩,炮,去皮臍,別杵為細末 綠礬四兩,用瓶子盛,蓋之,火 ,食頃候冷取出。
19
入鹽一合,硫黃一兩,同礬研過,根據前入瓶子內,燒如食頃,候冷取出。再研令勻,為極細末。
20
上件二味,藥末同合一處,令勻,以粟米粥為丸,如桐子大。每日空心用生地黃汁吞下,溫酒米飲亦得,每服三十丸。
21
治五種腸風下血。
22
上廁糞前有血,名外痔。糞後有血名內痔。大腸不收名脫肛。穀道四面有 肉如奶,名奶舉痔。頭上有孔腸出,名漏。並皆治之。
23
黃牛角腮一枝,捶碎 蛇蛻皮一條,白者 豬牙皂角七莖 穿山甲一處,七十鱗一兩,銼
24
上件五味,入瓷瓶子內,以黃泥封固,候幹。先以小火燒,令煙出後,用大火 ,令通赤為度。取出攤開,候冷,搗羅為細末。患者先用胡桃一箇,分作四分。一分臨臥時,細研如糊,溫酒下便睡,先引出蟲。至五更時,以溫酒調下藥末三錢,至辰時,更進一服。久年,不過三服立效。
25
比金散
26
治腸風下血方,及治痔漏,又名立效散。饒州周道太丞傳。
27
一個 皂角刺 KT 藤子一個,去穣,銼碎,別碾為末 豬牙皂角一兩 白礬半兩 除KT 藤子外,上四味入瓷瓶內,鹽泥封固,候干,先以小火燒,令煙出,方用大火 ,令煙盡為度。取出,攤冷,杵,羅細末,入KT 藤子末和勻。每服一大錢,溫酒調下
28
治五種腸風痔疾
29
饒州王康孺翰林傳。
30
凡下血,皆為腸風。糞後有血名內痔。糞前名外痔。大腸頭出謂之脫肛。穀道四邊有肉,謂之鼠奶痔。頭上出血謂之漏。此方通治之。
31
黃牛角腮一個 豬牙皂角二兩 蛇皮一條 穿山甲二兩 大附子一個,炮,去皮臍 當歸半兩,炒四兩 麝香一錢一箇
32
上件,一處砂瓶內,用炭火 ,令通赤。取出於地上,用盆合定,四畔用土覆之,去火毒,然後搗羅為細末。患者先用胡桃肉半個研爛,同酒半盞,調藥末二錢,服之便效。
33
阿魏良姜丸
34
治三脘氣弱,中焦積寒,脾不磨,飲食遲化,吃物頻傷,胸膈滿悶,脅肋 刺,嘔吐噦逆,噫醋惡心,腹脹腸鳴,心腹疼痛,噎塞膈氣,翻胃吐食,飲食減少,悉能治之。以下二方,上官駐泊傳。
35
青皮三兩 陳皮二兩 良姜二兩 紅豆二兩去粗皮,一兩 縮砂去皮,二兩 蓬術炮,二兩 草果子去皮,二兩 乾姜炮,二兩 萊菔子二兩,炒
36
木香二兩半錢 阿魏一分。並 砂用醋化,去砂石研
37
上和面,煮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粒,淡姜湯吞下,不拘時候,日進二服。久服大補益脾胃,空膈,令人能食,去寒濕,強中溫暖。如素來有沉寒積冷,腹中時作疼痛,宜服之。或無此證,去 砂,常服溫養中焦,有益脾胃。
38
麋茸丸
39
治婦人風虛勞冷,一切諸疾,或風寒邪氣留滯經絡,氣血冷澀,不能溫潤肌膚。或風寒客於腹內,則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穀。或腸虛受冷,大便時泄。或子藏挾寒,月水不調,乍多乍少,或月前,或月後,或淋瀝不斷,或閉不通。百節酸疼,頭頂作痛,相應臍、腹、腰、腿痛,痺不仁,悉能主治,大補益元藏。絕忌羊肉,解藥力。
40
麋茸火燒去毛,薄切酥塗,炙,四兩 當歸去蘆,酒浸一宿,焙乾,二兩 鹿茸火燒去毛,薄切,酥塗,炙,二兩 鹿角膠麩炒,二兩 大黑附子炮,去皮臍,二兩 沉香二兩,不見火,好者 肉蓯蓉酒洗,薄切,焙乾,三兩 牛膝去蘆,酒浸一宿,焙乾,二兩 熟乾地黃酒洗,焙乾秤,三兩 赤石脂一兩,真者 破故紙酒浸一宿,炒,二兩。一方有麝香二兩 陽起石一兩半,夜間用瓷罐子盛,以酒二升,煮一宿,水洗,焙乾,乳缽研如粉
41
上十二味,同為細末。用酒蜜各等分,熬成稠膏子,搜和成劑,入木臼內,杵三千餘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粒、漸加四十粒至五十粒,溫酒鹽湯吞下,空心,日午服之。法,酒二十兩,蜜二十兩,慢火同熬成膏子丸。
42
人參大溫中丸
43
治三焦不順,脾胃積冷、心腹大痛、嘔逆惡心,兩脅刺痛,胸膈滿悶,腹脹腸鳴,泄瀉頻並,溫脾暖胃。婺州李麾翰林傳。
44
人參去蘆頭,一兩 白術一兩,銼 陳橘皮去白,一兩 紫蘇子揀淨,一兩
45
高良姜一兩,銼 官桂去粗皮,一兩 川乾姜五錢,炮
46
上件七味,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一兩作十丸。每服一丸,煎生姜湯嚼下,不拘時。
47
水陸二仙丹
48
取雞頭去外皮,取實連殼雜搗,令碎,曬乾為末。復取糖櫻子,去外刺并其中子,洗淨搗碎,入甑中蒸令熟。卻用所蒸湯淋三兩過,取所淋糖櫻汁入銀銚,慢火熬成稀膏,用以和雞頭末,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鹽湯下五十丸。久服固真元,悅澤顏色。括蒼吳寅仲,久服有奇功。此藥稍閉,當以車前子末解之。
49
神應乳香丸
50
治諸般惡痢,腹中攪刺,日夕頻併,危惡不瘥。
51
安息一分,酒浸,曬三日,去滓,研為膏 訶子一錢 乳香一分,酒少許,化開,曬三日,再用火焙熔令干,研為末 沒藥一分,研為末,用安息香膏子和勻,用生杏仁不以多少,燒令煙出,上焙膏子,一日,乾為度
52
上件四味,研為細末,滴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七丸,乳香湯下,空心食前,日三服,加至三五十丸。不忌毒物,其效如神。
53
神妙驅風散
54
治風毒上攻眼目,澀痒疼不可忍者,或上下瞼 赤爛,浮翳,瘀肉侵睛。出王氏《博濟方》。
55
五倍子一兩,槌破,去塵土 蔓荊子一兩半,洗,令淨
56
上二味,同杵為末。每服二錢,水二盞,銅石器內煎及一盞,澄滓,熱淋洗。留滓二服,再根據前法煎淋洗。大能明目,去澀癢。
57
虛風丸
58
治大人小兒一切風虛昏眩、神志不爽、心氣不寧、手足搐跳,睡臥不穩。
59
一錢 五靈脂為末,銀器內,炒煙盡為度,秤一兩 白附子真大者,炮烈,半兩 天南星大者,炮,去皮臍,一兩 烏蛇只用項後肉,去皮,酒浸一宿,乾,秤一兩一個,大者,炭火燒,煙將盡取出,不令成灰 赤腳蜈蚣三條,全者,酒浸一宿,焙乾
60
上除麝處,同為細末,絕細,再入麝同研勻,以醇酒作糊為丸,桐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候,或二丸,以人參湯、麝香湯嚼下,或溫酒亦得。治小兒慢驚極妙。
61
四斤丸
62
壯筋骨,治腳膝疼痛。
63
宣木瓜去穣,切,焙乾,秤 牛膝去蘆頭,寸銼,焙乾,秤 蓯蓉洗,塊切,焙乾,秤 天麻細銼。以上各半
64
上件用無灰酒五升浸,春浸五日,夏浸三日,秋浸五日,冬浸十日。日足取藥焙乾,加附子二兩,虎骨一兩。虎骨細鎊,附子炮,去皮尖。同為細末,用浸藥酒煮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服。虎骨須用酥炙令蘇。
65
妙應丸
66
治婦人血經不調,月事湛濁,加之驚憂,遂發 瘧,後汗出過多,損耗氣血。常服滋煖子宮,調血養氣。池州徐學諭傳。
67
當歸去蘆頭,二兩 延胡索去土,一兩 澤蘭取葉,一兩半 白芍藥雪白者,一兩 肉桂去粗皮,一兩,不見火 牡丹皮去骨,一兩 川芎一兩 木香半兩,不見火 石斛去苗,一兩 川姜一兩,炮 熟乾地黃淨冼,薄切,焙乾秤,二兩
68
上件修製了,焙乾搗羅為末,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粒,用溫酒或米飲吞下,空心及晚飢服之。
69
丁香草果散
70
治大人小兒脾虛發熱及潮熱,他藥不能治者,服之如神。餘真州傳。
71
丁香一錢半,揀辛辣者 草果三個,面裹煨,麵烈為度 麥門冬半兩,去心,湯洗 人參二錢 茯苓二錢半 半夏二錢,姜製 甘草二錢,炙 淡竹葉數葉
72
上為粗末,分作六服。用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一箇,煎七分,去滓,不拘時服。小兒加陳皮二錢,去穣。
73
神仙透空丸
74
治男子婦人偏正頭痛,惡心,產後體虛傷風,憎寒頭痛,洗頭沐浴傷風,壯熱頭痛,痰厥頭痛,腎厥頭痛,虛眩,項筋緊急,應一切頭痛。江州陳太丞傳。
75
天麻一兩,洗 香白芷一兩 半夏一兩,生用 天南星一兩 乾姜四錢,生用 川芎二兩,洗 地龍半兩,錘洗,去土淨 川烏一兩,生用,去皮尖 草烏一兩,生用,去皮尖 細辛半兩 甘草二兩,生用 白附子半兩
76
上為細末,以藥末一兩,入白麵一兩,用新汲水搜和為丸。每一兩分作十丸,於新板上排定,日內曬之。如合,須是伏中合。
77
沉香蓽澄茄湯
78
治腰腿間寒濕作痛。饒州雍醫傳。
79
沉香半兩 南木香四錢 丁香四錢 檀香四錢 蓽澄茄半兩 片子白姜黃半兩 陳橘紅三錢 青皮去白,三錢 粉大甘草七錢 藿香去淨土,四錢 白豆蔻仁半兩 天台烏藥半兩 人參半兩 縮砂仁三錢
80
上為細末。每服一二錢,入鹽點服。
81
神功散
82
灸結胸傷寒,不問陰陽二毒,只微有氣者,皆可灸,下火立效。
83
黃連七寸,為末 巴豆七粒,去皮,新瓦上出油
84
二味拌勻。令患人仰面臥,先用三斡耳和艾一炷,如中指大,更用三斡耳子,先著在患人臍中,後安艾炷其上,只一炷,覺臍腹間有聲,即便汗出而愈。
85
治風烏荊丸
86
川烏頭一兩,炮,去皮 荊芥穗二兩
87
上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或熟水下。有疾,食空時,日三四服。無疾,早晨一服。少府郭監丞,少病風搴搐,頤頷寬 不收,手承頷,然後能食。服此六七服即瘥,遂長服之。以五十餘年,年七十餘,強健,須發無白者。此藥療腸風下血尤妙,累有人得效。下血人服此而瘥者,一歲之內數人。
88
烏金散
89
治冒暑悶亂,不省人事,欲死,及發燥引飲無度,咽中痰涎不下。
90
不蛀皂角一斤,刮去皮,猛火炙,令成麩炭,仍須存性,不可使成白灰也。秤三兩
91
甘草一兩,炙
92
上同為細末。以新汲水或溫熟水,調三大錢立瘥。此藥神妙,不可具述。
93
良姜湯
94
治陰寒積冷、心腹大痛、嘔逆惡心、手足厥冷,心胸不快,腰背疼痛。婺州李麾翰林傳。
95
高良姜一兩,銼碎,炒 官桂一兩,去皮 當歸去蘆頭用,一兩,銼,炒 乾姜一兩,炮 人參一兩,去蘆頭 吳茱萸七錢半,炒 白茯苓一兩 附子半兩,炮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膈空服。
96
治氣塊刺痛
97
暮夜即作,至不可忍,多因氣中傷冷所致,久而不治。婦人尤宜服之。(以下二方,信守孟郎中充傳。
98
鱉甲去裙并膜,醋炙,半兩 當歸去尾,一兩 木香半兩 青橘皮去白,一分
99
枳實半兩 人參半兩 京三稜半兩 沒藥一分,研 血竭一分,研 檳榔一分 半夏二錢,生
100
上為細末,醋煮稀糊,丸如綠豆大。不計時,白湯下十五粒,遇大府通利且止。若氣發作,大府不通,即加至五十粒,以通為度。此病須是服此藥,令氣塊消。然不可驟然多服,須待積久消磨。每日且只一二服,覺得氣消不痛,卻只一日一服,或三日、二日一服,仍旋服後面散子以補氣。
101
常服散子
102
人參半兩半兩 當歸半兩 白術一分 木香一分 陳橘皮去白,一分 甘草二分,炙 青橘皮去白,一分 沉香一分
103
上為細末。每服三四錢匕,水一煎,姜二片,同煎,取七八分,不計時服。遇氣痛時,每服添枳實末一二豆許。
104
上陳侍御宜人,嘗因不喜悅中食柑,自後遂苦心腹痛,久之腹中結塊,遇痛作時,往往悶絕,移時方蘇,而常在夜間。是時,侍御作辟癰博士,京師醫者皆不能治。有齋生蜀人史堪載之者,醫聞一時,乃處此二方服。
105
一兩月間,遂去根本。後二十餘年,復因憂悒,此疾似欲再作而已,微痛即再合服之,數日而愈。
106
治婦人產後胎衣不下
107
鄉人萬應之秘校傳。
108
凡產,有產後胎衣不合,諸血奔入,久而血上衝心,遂致不救者。有產前失血過多,胎衣幹澀不下者。庸醫不曉,例以破血藥治之,不知血盡轉澀,遂終不救。舊有產婦胎衣不,呻吟痛楚,聲不可聞,忽有人教之,用苧麻浸水兩大碗,服之,實時嘔吐,胎衣便下,遂得更生。
109
安腎丸
110
治本氣怯弱,筋骨無力,或時疼痛。信州李諒駐泊傳。
111
熟乾地黃洗淨,焙乾,一兩 牡丹皮半兩 附子炮,去皮尖,半兩 金釵石斛半兩 破故紙炒,半兩 山藥半兩 肉桂半兩,去皮秤 白蒺藜炒,去刺,半兩
112
巴戟天去心秤,一兩 肉蓯蓉酒浸一宿,一兩。切,焙 白茯苓半兩,去皮秤 澤瀉微炒,半兩半兩 白術半兩
113
上件為細末,用煉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用溫酒或鹽湯送下,食前空心服。
114
神授散
115
治傷折內外損。予屢用之甚驗。
116
川當歸半兩,洗淨,別搗 鉛粉半兩,洛粉最上 硼砂二錢
117
上同研細。每服二錢,濃煎蘇枋汁調下。若損在腰以上,先吃淡面半碗,然後服藥。在腰以下,先服藥,後吃面,仍不住呷蘇枋汁。更以糯米為粥,入藥二錢,拌和,攤在紙上或絹上,封裹損處。如骨碎,則更用竹木夾定,外以紙或衣物護之。沈存中云,長安石使君,一日在 中,忽有呼其姓第,回顧不見。明日過市,復聞呼聲,曰:我無求於人,以爾有難,特來救爾。石謝之,欲下馬與語,其人止之,褫衣領中出一書,曰:有難即用。稠人中遂引去,石歸視,乃此方也。石到京師,趨朝立馬右掖門外,為他馬所KT ,折足墮地,又為
118
普救散
119
治四時傷寒、渾身發熱、四肢疼痛、頭重眼疼,不問陰陽二證,並皆治之。永平龐知監施此藥。
120
蒼術一斤,米泔水浸三日,切,焙乾 乾葛半斤,切,焙 甘草四兩,炙赤色,切細
121
上為粗末。每服二大錢,水一中盞,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要出汗,加連根蔥白二寸同煎,並兩服,滓再煎一服,不拘時候,仍用沙銚,不得犯銅鐵器。初發傷寒宜下,此藥汗後勿服。
122
治喉口熱毒至甚
123
咽喉胸膈,內連心肺疼痛,飲水不下,氣不能出,死在須臾,名曰馬閉。繞州上官醫傳。
124
巴豆七粒,去殼膜,研如泥
125
上以壞子一錢,同研成膏子。每用一字許,醋煎皂角汁,調令稀稠得所,將鵝毛蘸藥,掃於喉間,良久,咳唾出膿血或涎數升,然後用第二法。其法白礬飛過,白僵蠶微切,各半兩,為細末。每服半錢,新汲水調下。
126
肉豆蔻湯
127
治胸膈痞塞不快,脾胃有傷。景盧傳。
128
肉豆蔻 草果子去皮 石菖蒲 干木瓜 良姜 乾姜 濃樸姜炙 甘草炙,各一兩
129
上等分,為細末。每服一錢,鹽湯點服。
URN: ctp:ws436591

喜歡我們的網站請支持我們的發展網站的設計與内容(c)版權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https://ctext.org/zh。請注意: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在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