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acebook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Twitter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新浪微博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在豆瓣上關注我們,隨時得到最新消息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维基
简体字版
-> -> 卷六

《卷六》[查看正文] [修改] [查看历史]

1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
2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3
太阴为病,阳邪传里也。太阴之脉,布胃中,邪气壅而为腹满。上不得降者,呕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医统本作「上」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阴寒在内而为腹痛者,则为常痛;此阳邪干里,虽痛而亦不常痛,但时时腹自痛也。若下之,则阴邪留于胸下为结硬。经曰,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
4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5
太阴,脾也,主营四末。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者,风淫末疾也。表邪少则微,里向和则涩而长。长者阳也,阴病见阳脉则生,以阴得阳则解,故云欲愈。
6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7
脾为阴土,王于丑、亥、子,向阳,医统本作「王」故云医统本作「为」解时。
8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赵本有「桂枝汤方」详见卷二
9
经曰:浮为在表,沉为在里。太阴病脉浮者,邪在经也,故当汗散之。
10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11
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为寒在中焦,与四逆等汤,以温其脏。
12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馀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13
太阴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太阴入腑,传于阳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烦,下利十馀行者,脾家实,腐秽去也。下利烦躁者死;此以脾气和,逐邪下泄,故虽暴烦,下利日十馀行,而利必自止。
14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赵本作「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赵本有「桂枝加芍药汤方」详见卷十
15
表邪未罢,医下之,邪因乘虚传于太阴,里气不和,故腹满时痛,与桂枝汤以解表,加芍药以和里。
16
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赵本有「桂枝加大黄汤方」详见卷十
17
大实大满,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黄以下大实。
18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赵本注:「下利者,先煎芍药三沸」
19
腹满痛者,太阴病也。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则邪虽在里,未成大实。欲与大黄、芍药攻满痛者,宜少与之,以胃气尚弱,易为动利也。
20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一
21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22
少阴为病,脉微细,为邪气传里深也。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邪传少阴,则气行于阴而不行于阳,故但欲寐。
23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4
欲吐不吐,心烦者,表邪传里也。若腹满痛,则属太阴;此但欲寐,则知属少阴。五六日,邪传少阴之时。自利不渴者,寒在中焦,属太阴;此自利而渴,为寒在下焦,属少阴。肾虚水燥,渴欲引水自救。下焦虚寒,不能制水,小便色白也。经曰: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此下利虽渴,然以小便色白,明非里热,不可不察。
25
病患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26
脉阴阳俱紧,为少阴伤寒,法当无汗;反汗出者,阳虚不固也,故云亡阳。以无阳阴独,是属少阴。《内经》曰:邪客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少阴寒甚,是当咽痛而复吐利。
27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28
咳而下利,里寒而亡津液也,反以火劫,强责少阴汗者,津液内竭,加火气烦之,故谵语、小便难也。
29
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30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为邪在经,可与麻黄附子细辛汤发汗。此少阴病,脉细沉数,为病在里,故不可发汗。
31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32
脉微为亡阳表虚,不可发汗;脉弱涩为亡阳里虚,复不可下。
33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34
少阴病,脉紧者,寒甚也。至七八日传经尽,欲解之时,自下利,脉暴微者,寒气得泄也。若阴寒胜正,阳虚而泄者,则手足厥,而脉紧不去;今手足反温,脉紧反去,知阳气复,寒气去,故为欲解。下利烦躁者逆;此正胜邪微,虽烦下利,必自止。
35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36
少阴病下利,恶寒,蜷卧,寒极而阴胜也;利自止,手足温者,里和阳气得复,故为可治。
37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38
恶寒而蜷,阴寒甚也;时时自烦,欲去衣被,为阳气得复,故云可治。
39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40
少阴中风,阳脉当浮,而阳脉微者,表邪缓也;阴脉当沉,而阴脉浮者,里气和也。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调和,故为欲愈。
41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42
阳生于子。子为一阳,丑为二阳,寅为三阳,少阴解于此者,阴得阳则解也。
43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赵本注:「一作足」者,灸少阴七壮。
44
经曰: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吐利,手足不厥冷者,则阳气不衰,虽反发热,不死。脉不至者,吐利,暴虚也,灸少阴七壮,以通其脉。
45
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46
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太阳为诸阳主气,热在太阳,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少气,为热所乘,则血散下行,必便血也。
47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赵本有「者」字
48
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49
但厥无汗,热行于里也,而强发汗,虚其经络,热乘经虚,迫血妄行,从虚而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诸厥者,皆属于下,但厥为下厥,血亡于上为上竭,伤气损血,邪甚正虚,故为难治。
50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51
《针经》曰: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此内外寒极,纯阴无阳,故云不治。
52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53
吐利者,寒甚于里;四逆者,寒甚于表。躁烦则阳气欲绝,是知死矣。
54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55
下利止,则水谷竭,眩冒则阳气脱,故死。
56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赵本注:「一作吐利而躁逆者死」
57
四逆恶寒而身蜷,则寒甚。脉不至则真气绝。烦,热也;躁,乱也。若愤躁之躁,从烦至躁,为热来有渐则犹可;不烦而躁,是气欲脱而争也,譬犹灯将减而暴明,其能久乎。
58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59
肾为生气之源,呼吸之门。少阴病六七日不愈而息高者,生气断绝也。
60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61
阴气方盛,至五六日传经尽,阳气得复则愈;反更自利,烦躁,不得卧寐,则正气弱,阳不能复,病胜脏,故死。
62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赵本作「细辛附子」汤主之。
63
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发汗以散之。
64
麻黄附子细辛赵本作「细辛附子」汤方:麻黄二两,去节。甘热 细辛二两。辛热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65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辛润之。麻黄之甘,以解少阴之寒;细辛、附子之辛,以温少阴之经。
66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赵本医统本并有「诸」字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67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赵本医统本并无「里」字证,故发微汗也。
68
二三日,邪未深也。既无吐利厥逆诸里证,则可与麻黄附子甘草汤,微汗以散之。
69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赵本有「破八片」三字
70
麻黄、甘草之甘,以散表寒;附子之辛,以温寒医统本作「经」气。
71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7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73
《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则得之于寒,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之时,热烦于内,心中烦,不得卧也。与黄连阿胶汤,扶阴散热。
74
黄连阿胶汤方:黄连四两。苦寒 黄芩一。赵本作二,两。苦寒 芍药二两。酸平 鸡子黄二枚。甘温
75
阿胶三两。赵本注:一云三挺。甘温
76
阳有馀,以苦除之,黄芩、黄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黄、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泄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泄邪热。
77
上五味,以水五赵本作「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78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79
少阴客热,则口燥舌乾而渴。口中和者,不苦不燥,是无热也。背为阳,背恶寒者,阳气弱,阴气胜也。
80
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灸之,助阳消阴;与附子汤,温经散寒。
81
附子汤方:附子二枚。赵本有「炮」字。破八片,去皮。辛热 茯苓三两。甘平 人参二两。甘温
82
白术四两。甘温 芍药三两。酸平
83
辛以散之,附子之辛以散寒;甘以缓之,茯苓、人参、白术之甘以补阳;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扶阴。
84
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85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86
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87
少阴肾水而主骨节,身体疼痛,肢冷,脉沉者,寒成医统本作「盛」于阴也。身疼骨痛,若脉浮,手足热,则可发汗;此手足寒,脉沉,故当与附子汤温经。
88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89
阳病下利便脓血者,协热也;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下焦不约而里寒也。与桃花汤,固下散寒。
90
桃花汤方: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甘温 乾姜一两。辛热 粳米一斤。赵本医统本并作升。甘平
91
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乾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92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馀勿服。
93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94
二三日以至四五日,寒邪入里深也。腹痛者,里寒也;小便不利者,水谷不别也;下利不止便脓血者,肠胃虚弱下焦不固也。与桃花汤,固肠止利也。
95
少阴病,下痢赵本医统本并作「利」便脓血者,可刺。
96
下焦血气留聚,腐化则为脓血。刺之,以利下焦,宣通血气。
97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赵本作「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赵本有「吴茱萸汤方」详见卷五
98
吐利手足厥冷,则阴寒气甚;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与吴茱萸汤,助阳散寒。
99
少阴病,下痢,赵本医统本并作「利」咽痛,胸满心烦者,赵本无「者」字猪肤汤主之。
100
少阴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则循喉咙;其支别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自阳经传于少阴,阴虚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心烦也,与猪肤汤,调阴散热。
101
猪肤汤方:猪肤一斤。味甘寒
102
猪,水畜也,其气先入肾。少阴客热,是以猪肤解之。加白蜜以润躁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
103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赵本医统本并有「令」字
104
相得,温分六服。
105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者,赵本无「者」字与桔梗汤。
106
阳邪传于少阴,邪热为咽痛,服甘草汤则瘥;若寒热相搏为咽痛者,服甘草汤,若不瘥,与桔梗汤,以和少阴之气。
107
甘草汤方:甘草二两
108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109
桔梗汤方:桔梗一两,医统本有「味」字。辛甘,微温 甘草二两,医统本有「味」字。甘平
110
桔梗辛温以散寒,甘草味甘平以除热,甘梗相合,以调寒热。
111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赵本作「温分」再服。
112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113
热伤于络,则经络乾燥,使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与苦酒汤,以解络热,愈咽疮。
114
苦酒汤方:半夏洗,破,如枣核大,赵本无「大」字,十四枚。辛温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著鸡子壳中。甘微寒
115
辛以散之,半夏之辛,以发声音;医统本作「音声」甘以缓之,鸡子之甘,以缓咽痛;酸以收之,苦酒之酸,以敛咽疮。
116
上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 赵本作「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剂。
117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118
甘草汤,主少阴客热咽痛;桔梗汤,主少阴寒热相搏咽痛;半夏散及汤,主少阴客寒咽痛也。
119
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洗。辛温 桂枝去皮。辛热 甘草炙。甘平。以上各等分
120
《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半夏、桂枝之辛,以散经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
121
以上三味,赵本作「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煎赵本作「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赵本有「半夏有毒,不当散服」二句
122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123
少阴主水。少阴客寒,不能制水,故自利也。白通汤温里散寒。
124
白通汤方:葱四茎。辛温 乾姜一两。辛热 附子一枚,生用。赵本无「用」字,去皮,破八片。辛热
125
《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葱白之辛,以通阳气;姜附之辛,以散阴寒。
126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127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乾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128
少阴病,下利,脉微,为寒极阴胜,与白通汤复阳散寒。服汤利不止,厥逆无脉,乾呕烦者,寒气太甚,内为格拒,阳气逆乱也,与白通汤加猪胆汁汤以和之。《内经》曰:逆而从之,从而逆之。又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此之谓也。服汤脉暴出者,正气因发泄而脱也,故死;脉微续者,阳气渐复也,故生。
129
白通加猪胆汁赵本医统本并有「汤」字方:葱白四茎 乾姜一两 附子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咸寒 猪胆汁一合。苦寒
130
《内经》曰:若调寒热之逆,冷热必行,则热物冷服,下嗌之后,冷体既消,热性便发,由是病气随愈,呕哕皆除,情且不违,而致大益。此和人尿、猪胆汁咸苦寒物于白通汤热剂中,要其气相从,则可以去格拒之寒也。
131
以上三赵本作「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132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133
少阴病二三日,则邪气犹浅,至四五日邪气已深。肾主水,肾病不能制水,水饮停为水气。腹痛者,寒湿内甚也;四肢沉重疼痛,寒湿外甚也;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湿胜而水谷不别也。《内经》曰:湿胜则濡泄。与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134
真武汤方:茯苓两。甘平 芍药三两。酸平 生姜三两,切。辛温 白术二两。甘温
135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辛热
136
脾恶湿,甘先入脾。茯苓、白术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湿淫所胜,佐以酸平。附子、芍药、生姜之酸辛,以温经散湿。
137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138
后加减法:赵本无「后加减法」四字
139
若咳者,加五味赵本医统本并有「子」字半升,细辛、乾姜各一两。赵本作「细辛一两,乾姜一两」
140
气逆咳者,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水寒相搏则咳,细辛、乾姜之辛,以散水寒。
141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142
便利,则无伏水,故去茯苓。
143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乾姜二两。
144
芍药之酸泄气,乾姜之辛散寒。
145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赵本作「为」半斤。
146
气逆则呕,附子补气,生姜散气。《千金》曰:呕家多服生姜。此为呕家圣药。
147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赵本作「色赤」
148
或腹痛,或乾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149
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为里寒;身热,不恶寒,面色赤为外热。此阴甚于内,格阳于外,不相通也,与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
150
通脉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151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152
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153
葱味辛,以通阳气。
154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155
芍药之酸,通寒利。腹中痛,为气不通也。
156
呕者,加生姜二两。
157
辛以散之,呕为气不散也。
158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159
咽中如结,加桔梗则能散之。
160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赵本有「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十字
161
利止脉不出者,亡血也,加人参以补之。经曰:脉微而利,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脉熊校记:□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汪本病上增脉字。按旧钞本赵本,此二句皆属正文,直接加人参二两句下,惟乃下无可字,计凡十字,并非成氏注语也。元人开版时漏写,随改作小字,添入夹行,特于上空格以区别之,初无缺字病皆与方相应者,乃可服之。
162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163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伤寒邪在三阳,则手足必热;传到太阴,手足自温;至少阴则邪热渐深,故四肢逆而不温也;及至厥阴,则手足厥冷,是又甚于逆。四逆散以散传阴之热也。
164
四逆散方:甘草炙。甘平 枳实破,水渍炙乾。苦寒 柴胡苦寒 芍药酸微寒
165
《内经》曰:热淫于内,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枳实、甘草之甘苦,医统本作「苦甘」
166
以泄里热;芍药之酸,以收阴气;柴胡之苦,以发表热。
167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168
咳者,加五味子、乾姜各五分,并主下痢。赵本医统本并作「利」
169
肺寒气逆则咳。五味子之酸,收逆气;乾姜之辛,散肺寒。并主下痢者,肺与大肠为表里,上咳下痢,治则颇同。
170
悸者,加桂枝五分。
171
悸者,气虚而不能通行,心下筑筑然悸动也。桂,犹圭也。
172
引导阳气,若热熊校记:若执以使,汪本执改热,于义不通。按注意,言加桂以导阳,犹之执圭以为使,故上言桂犹圭也,此执字即根圭字来,使读去声,明桂为散中之佐使药,主引导也以使。
173
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
174
茯苓味甘而淡,用以渗泄。
175
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
176
里虚遇邪则痛,加附子以补虚。
177
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178
泄利下重者,下焦气滞也,加薤白以泄气滞。
179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赵本有「猪苓汤方」详见卷五
180
下利不渴者,里寒也。经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寒故也。此下利呕渴,知非里寒;心烦不得眠,知协热也。与猪苓汤渗泄小便,分别水谷。经曰:复不止,当利其小便。此之谓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有「大承气汤方」详见卷五
181
伤寒传经五六日,邪传少阴,则口燥舌乾而渴,为邪渐深也。今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邪气未深入之时,便作口燥咽乾者,是邪热已甚,肾水乾也,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全肾也。
182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赵本作「可」下之,宜大承气汤。赵本注:「一法用大柴胡」
183
少阴,肾水也。青,肝色也。自利色青,为肝邪乘肾。《难经》曰:从前来者为实邪。以肾蕴实邪,必心下痛,口乾燥也,与大承气汤以下实邪。
184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85
此少阴入腑也,六七日,少阴之邪入腑之时,阳明内热壅甚,腹满,不大便也。阳明病,土胜肾水则乾,急与大承气汤下之,以救肾水。
186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卷二
187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不云急温;此少阴病脉沉而云急温者,彼虽寒甚,然而证已形见于外,治之则有成法;此初头脉沉,未有形证,不知邪气所之,将发何病,是急与四逆汤温之。
188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乾呕者,不可吐也,急赵本作「当」温之,宜四逆汤。
189
伤寒表邪传里,至于少阴。少阴之脉,从肺出,络心注胸中。邪既留于胸中而不散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阳气受于胸中,邪既留于胸中,则阳气不得宣发于外,是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此是胸中实,不可下,而当吐。其膈上有寒饮,亦使人心中温温而手足寒,吐则物出,呕则物不出,吐与呕别焉。胸中实,则吐而物出;若膈上有寒饮,则但乾呕而不吐也,此不可吐,可与四逆汤以温其膈。
190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赵本注:「《脉经》云:灸厥阴,可五十壮」
191
脉微为亡阳,涩为亡血。下利呕而汗出,亡阳亡血也。津液不足,里有虚寒,必数更衣;反少者,温其上,以助其阳也,灸之以消其阴。
192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二
193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194
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邪自太阳传至太阴,则腹满而嗌乾,未成渴也;邪至少阴者,口燥舌乾而渴,未成消也;至厥阴成消渴者,热甚能消水故也。饮水多而小便少者,谓之消渴。
195
木生于火,肝气通心,厥阴客热,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伤寒六七日,厥阴受病之时,为传经尽,则当入腑,胃虚客热,饥不欲食,蛔在胃中,无食则动,闻食嗅医统本作「臭」而出,得食吐蛔,此热在厥阴经也。若便下之,虚其胃气,厥阴木邪相乘,必吐下不止。
196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197
经曰:阴病见阳脉而生,浮者阳也。厥阴中风,脉微浮,为邪气还表,向汗之时,故云欲愈。
198
厥阴病,欲解时,从寅赵本医统本并作「丑」至卯上。
199
厥阴,木也,王于卯丑寅,向王,故为解时。
200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201
邪至厥阴,为传经尽,欲汗之时,渴欲得水者,少少与之,胃气得润则愈。
202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203
四逆者,四肢不温也。厥者,手足冷也。皆阳气少而阴气多,故不可下,虚家亦然。下之是为重虚,《金匮玉函》曰:虚者十补,勿一泻之。
204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205
阴气胜,则厥逆而利;阳气复,则发热,利必自止。见厥,则阴气还胜而复利也。
206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赵本注:「一云消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三赵本无「三」字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馀,必发痈脓也。
207
始发热,邪在表也。至六日,邪传厥阴,阴气胜者,作厥而利,厥反九日,阴寒气多,当不能食,而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除,去也;中,胃气也。言邪气太甚,除去胃气,胃欲引食自救,故暴能食,此欲胜也。食以索饼试之,若胃气绝,得面则必发热;若不发热者,胃气尚在也。恐是寒极变热,因暴热来而复去,使之能食,非除中也。《金匮要略》曰:病患素不能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阳气胜也,期之旦日夜半愈;若旦日不愈,后三日脉数而热不罢者,为热气有馀,必发痈脓。经曰:数脉不时,则生恶疮。
208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209
伤寒脉迟,六七日,为寒气已深,反与黄芩汤寒药,两寒相搏,腹中当冷,冷不消谷,则不能食;反能食者,除中也。四时皆以胃气为本,胃气已绝,故云必死。
210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不痹。
211
伤寒先厥而利,阴寒气胜也。寒极变热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为痹者,热气上行也。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利不止,必便脓血者,热气下行也。热气下而不上,其喉亦不痹也。
212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赵本无「而」字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213
前厥后发热者,寒极生热也;前热后厥者,阳气内陷也;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陷之深浅也。热之伏深,必须下去之,反发汗者,引热上行,必口伤烂赤。《内经》曰:火气内发,上为口糜。
214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215
阴胜则厥,阳胜则热。先厥五日为阴胜,至六日阳复胜,热亦五日,后复厥者,阴复胜;若不厥为阳全胜,故自愈。经曰: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其病为愈。
216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赵本有「者」字是也。
217
手之三阴三阳,相接于手十指;足之三阴三阳,相接于足十趾。阳气内陷,阳不与阴相顺接,故手足为之厥冷也。
218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赵本无「为」字蛔厥也。
219
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玉函经》作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赵本有「者」字此为脏寒。蛔上入赵本有「其」字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赵本作「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方。赵本无「方」字
220
脏厥者死,阳气绝也。蛔厥,虽厥而烦,吐蛔已则静,不若脏厥而躁无暂安时也。病患脏寒胃虚,蛔动上膈,闻食臭出,因而吐蛔,与乌梅丸,温脏安虫。
221
乌梅丸方:乌梅三百个。赵本作「枚」。味酸温 细辛六两。辛热 乾姜十两。辛热 黄连一斤。
222
赵本作「十六两」。苦寒 当归四两。辛温 附子六两,炮。赵本有「去皮」二字。辛热 蜀椒四两,去子。赵本作「出汗」。医统本作「去汗」。辛热 桂枝六两。赵本有「去皮」二字。辛热
223
人参六两。甘温 黄柏六两。苦寒
224
肺主气,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于内,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
225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赵本作「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226
伤寒,热少厥微,指赵本注:「一作稍」头寒,默默赵本作「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227
指头寒者,是厥微热少也;默默不欲食烦躁者,邪热初传里也;数日之后,小便色白,里热去,欲得食,为胃气已和,其病为愈。厥阴之脉,挟胃贯膈,布胁肋。厥而呕,胸胁烦满者,传邪之热,甚于里也。厥阴肝主血,后数日热不去,又不得外泄,迫血下行,必致便血。
228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229
手足厥不结胸者,无热也;小腹满,按之痛,下焦冷结也。
230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赵本有「者」字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其后赵本无「其后」二字必便脓血。
231
先热后厥者,阳气邪传里也。发热为邪气在表。至四日后厥者,传之阴也。后三日复传阳经,则复热。
232
厥少则邪微,热多为阳胜,其病为愈。至七日传经尽,热除则愈;热不除者,为热气有馀,内搏厥阴之血,其后必大便脓血。
233
伤寒厥四日,热反三日,复厥五日,其病为进,寒多热少,阳气退,故为进也。
234
伤寒阴胜者先厥,至四日邪传里,重阴必阳却,热三日,七日传经尽,当愈。若不愈而复厥者,传作再经,至四日则当复热;若不复热,至五日厥不除者,阴胜于阳,其病进也。
235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236
伤寒六七日,则正气当复,邪气当罢,脉浮身热为欲解;若反脉微而厥,则阴胜阳也。烦躁者,阳虚而争也。灸厥阴,以复其阳;厥不还,则阳气已绝,不能复正而死。
237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238
伤寒发热,邪在表也;下利厥逆,阳气虚也;躁不得卧者,病胜脏也。故死。
239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240
《金匮要略》曰: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伤寒发热,为邪气独甚,下利至甚,厥不止,为腑脏气绝,故死。
241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242
伤寒至七日,为邪正争之时,正胜则生,邪胜则死。始不下利,而暴忽发热,下利汗出不止者,邪气胜,正阳气脱也,故死。
243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为赵本无「为」字亡血,下之死。
244
伤寒五六日,邪气当作里实之时。若不结胸,而腹濡者,里无热也;脉虚者,亡血也;复厥者,阳气少也。不可下,下之为重虚,故死。《金匮玉函》曰:虚者重泻,真气乃绝。
245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246
发热而厥,邪传里也。至七日传经尽,则正气胜邪,当汗出而解,反下利,则邪气胜,里气虚,则为难治。
247
伤寒脉促,赵本注:「一作纵」手足厥逆者,赵本无「者」字可灸之。
248
脉促,则为阳虚不相续;厥逆,则为阳虚不相接。灸之,以助阳气。
249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也,赵本无「也」字白虎汤主之。赵本有「白虎汤方」详见卷四
250
滑为阳厥,气内陷,是里热也,与白虎汤以散里热也。
251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252
手足厥寒者,阳气外虚,不温四末;脉细欲绝者,阴血内弱,脉行不利。与当归四逆汤,助阳生阴也。
253
当归四逆汤方:当归三两。辛温 桂枝三两。赵本有「去皮」二字。辛热 芍药三两。酸寒 细辛三两。
254
辛热 大枣二十五个。赵本作「枚,擘,一法十二枚」。甘温 甘草二两,炙。甘平 通草二两。甘平
255
《内经》曰:脉者,血之府也。诸血者,皆属心。通脉者,必先补心益血。苦先入医统本有「于」字心,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收心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大枣、甘草、通草之甘,以缓阴血。
256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57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赵本无「主之」二字。赵本有「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详见卷十
258
茱萸辛温,以散久寒;生姜辛温,以行阳气。
259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赵本有「四逆汤方」详见卷二
260
大汗出,则热当去;热反不去者,亡阳也。内拘急下利者,寒甚于里。四肢疼,厥逆而恶寒者,寒甚于表。与四逆汤,复阳散寒。
261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262
大汗,若大下利,内外虽殊,其亡津液、损阳气则一也。阳虚阴胜,故生厥逆,与四逆汤,固阳退阴。
263
病患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赵本医统本并作「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赵本有「瓜蒂散方」详见卷四
264
手足厥冷者,邪气内陷也。脉紧牢者,为实;邪气入腑,则脉沉。今脉乍紧,知邪结在胸中为实,故心下满而烦,胃中无邪则喜饥,以病在胸中,虽饥而不能食,与瓜蒂散,以吐胸中之邪。
265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赵本无「者」字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赵本有「茯苓甘草汤方」详见卷三
266
《金匮要略》曰: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厥虽寒胜,然以心下悸,为水饮内甚,先与茯苓甘草汤,治其水,而后治其厥;若先治厥,则水饮浸流入胃,必作下利。
267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
268
麻黄升麻汤主之。
269
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之时。大下之后,下焦气虚,阳气内陷,寸脉迟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厥阴之脉,贯膈上注肺,循喉咙。在厥阴随经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也。《金匮要略》曰: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若泄利不止者,为里气大虚,故云难治。与麻黄升麻汤,以调肝肺之气。
270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 升麻一两一分。甘平 当归一两一分。辛温 知母苦寒 赵本作「十八铢」 黄芩苦寒 赵本作「十八铢」 葳蕤各十八铢。赵本一作菖蒲。甘平 石膏碎,绵裹。
271
甘寒。赵本作「六铢」 白术甘温 乾姜辛热 赵本作「六铢」 芍药酸平 赵本作「六铢」 天门冬去心。甘平 赵本作「六铢」 桂枝辛热。赵本有「六铢,去皮」四字 茯苓甘平 赵本作「六铢」 甘草炙 各六铢 甘平 赵本无「各」字
272
《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正气虚者,以辛润之,当归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热者,以苦泄之,知母、黄芩之苦,凉心去热;津液少者,以甘润之,茯苓、白术之甘,缓脾生津;肺燥气热,以酸收之,以甘缓之,芍药之酸,以敛逆气,葳蕤、医统本有「天」字门冬、石膏、甘草之甘,润肺除热。
273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274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275
伤寒四五日,邪气传里之时。腹中痛,转气下趣少腹者,里虚遇寒,寒气下行,欲作自利也。
276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乾姜黄连黄芩赵本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277
伤寒邪自传表,为本自寒下,医反吐下,损伤正气,寒气内为格拒。经曰:格则吐逆。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乾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以通寒格。
278
乾姜黄连黄芩赵本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乾姜辛热 黄连苦寒 黄芩苦寒 人参各三两。甘温
279
辛以散之,甘以缓之,乾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280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281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282
下利阴寒之疾,反大热者逆。有微热而渴,里气方温也。经曰:诸弱发热,脉弱者,阳气得复也,今必自愈。
283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赵本注:「一云:设脉浮复紧」
284
下利,阴病也。脉数,阳脉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阳气得通也,利必自愈。诸紧为寒,设复脉紧,阴气犹胜,故云未解。
285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286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阴气独胜,阳气大虚也。灸之,阳气复,手足温而脉还,为欲愈;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阳已绝也,反微喘者,阳气脱也。
287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288
少阴肾水;趺阳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
289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290
下利者,脉当沉而迟,反浮数者,里有热也。涩为无血,尺中自涩者,肠胃血散也,随利下,必便脓血。
291
清与圊通,《脉经》曰:清者厕也。
292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293
下利者,脾胃虚也。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津液,则胃气愈虚,必胀满。
294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295
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是主下重;大则病进,此利未止;脉微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止由阳胜,非大逆也。
296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297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微厥,《针经》曰:下虚则厥。
298
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也。
299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300
经曰: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301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302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 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死。
303
伤寒下利,日十馀行,脉反实者死。
304
下利者,里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脏也,故死。《难经》曰: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
305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赵本有「通脉四逆汤方」详见卷六
306
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
307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308
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医统本作「不」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浓肠。
309
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苦寒 黄柏苦寒 黄连苦寒 秦皮各三两。苦寒
310
《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利则下焦虚,是以纯苦之剂坚之。
311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312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赵本医统本并有「宜」字四逆汤;攻表赵本医统本并有「宜」字桂枝汤。赵本云:「四逆汤」用前第五方,又有「桂枝汤方」详见卷二
313
下利腹满者,里有虚寒,先与四逆汤温里;身疼痛,为表未解,利止里和,与桂枝汤攻表。
314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315
自利不渴,为脏寒,与四逆医统本有「汤」字以温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以凉中。
316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赵本有「小承气汤方」详见卷五
317
经曰:实则谵语。有燥屎为胃实,下利为肠虚,与小承气汤以下燥屎。
318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赵本有「栀子豉汤方」详见卷三
319
下利后不烦,为欲解;若更烦而心下坚者,恐为谷烦。此烦而心下濡者,是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为虚烦也,与栀子豉汤,吐之则愈。
320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321
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得脓尽,呕亦医统本作「即」自愈。
322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323
呕而脉弱,为邪气传里。呕则气上逆,而小盒饭不利;小便复利者,里虚也。身有微热见厥者,阴胜阳也,为难治。与四逆汤温里助阳。
324
乾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赵本有「吴茱萸汤方」详见卷五
325
乾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326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赵本有「小柴胡汤方」详见卷三
327
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
328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赵本无「出」字者,以赵本无「以」字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329
大吐大下,胃气极虚,复极发汗,又亡阳气。外邪怫郁于表,则身热,医与之水,以发其汗,胃虚得水,虚寒相搏成哕也。
330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赵本作「即」愈。
331
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后部,医统本有「者」字大便也。
URN: ctp:ws446189

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支持我们的发展网站的设计与内容(c)版权2006-2024如果您想引用本网站上的内容,请同时加上至本站的链接:https://ctext.org/zhs。请注意:严禁使用自动下载软体下载本网站的大量网页,违者自动封锁,不另行通知。沪ICP备09015720号-3若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在此提出